首页 > 古诗句子赏析少的 >

古诗句子赏析少的

关于古诗句子赏析少的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古诗句子赏析少的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古诗句子赏析少的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包括句子、语录、说说、名言、诗词、祝福、心语等。如果古诗句子赏析少的页面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

句子:即与古诗句子赏析少的相关的句子。
语录:即与古诗句子赏析少的相关的名人语录
说说:即与古诗句子赏析少的相关的qq说说、微信朋友圈说说。
名言:即与古诗句子赏析少的相关的名人名言、书籍名言。
诗词:即与古诗句子赏析少的相关的古诗词、现代诗词、千古名句。
祝福语:即与古诗句子赏析少的相关的祝福祝贺词。
心语:即与古诗句子赏析少的相关的早安、晚安朋友圈心语。

  • 古诗句赏析

  • 古诗句赏析

      小儿垂钓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赏析】这首七绝写小儿垂钓别有情趣。稚子,小孩也。蓬头写其外貌,突出了小孩的幼稚顽皮,天真可爱。在垂钓时,侧坐姿态,草映其身,行为情景,如在目前。前两句叙述、描写,从外形着笔,是实写。当路人问道,稚子害怕应答惊鱼,从老远招手而不回答。这是从心理方面来刻划小孩,有心计,有韬略,机警聪明。后两句诗侧重神态来写。全诗从形神两方面刻划了垂钓小儿栩栩如生形象,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喜韩少府见访胡令能

      忽闻梅福来相访,笑著荷衣出草堂。

      儿童不惯见车马,走入芦花深处藏。

      【赏析】这是一首写迎接访者时心情的七绝,诗的生活气息很浓。题目中的喜字就透出了作者当时的欣喜心情,是全诗的文眼,为全诗定了基调。 诗的第一句,从忽闻写起,一个忽字写出了事情的突然,也写出了出乎意料的惊喜;第二句从情态、动作写,笑扣题目的喜字,穿衣迎接动作,透着一股乐不可支的心情。这两句诗从正面写见访情景。后两句写孩子们见官员车马而跑入芦苇丛中藏匿起的情景,一方面写出了*民家庭的孩子们没见过世面,胆小腼腆;一方面也写了当时的官员们的威势在孩子们心里的.影响;再一方面也写出了诗人虽地位低下但有官员来访的欣喜心情,同时并写出了诗人在当时的声望和影响。儿童不惯见车马,走入芦花深处藏。这两句诗从侧面来写见访,委婉含蓄,而且最富于生活气息。

      观郑州崔郎中诸妓绣样胡令能

      日暮堂前花蕊娇,争拈小笔上床描。

      绣成安向春园里,引得黄莺下柳条。

      【赏析】这首七绝又名《咏绣障》,写妇女绣品巧夺天工。前两句写诸妇女绣花时的情景,她们坐在堂前凳上拈笔绣描,花蕊鲜艳,栩栩如生;当日暮降临,背景渐暗,所绣花品更加夺目。后两句通过想象、衬托从侧面生动含蓄地写所绣的巧夺天工。如果把这些绣花放到春天的花园里,就会把柳树上的黄莺吸引下来。不似春花胜似春花。用语巧妙,生动形象;诗的造诣工深,可见一斑。

      王昭君胡令能

      胡风似剑锼人骨,汉月如钩钓胃肠。

      魂梦不知身在路,夜来犹自到昭阳。

      【赏析】开头两句对偶写出王昭君来到漠北的感受和心理:胡风似剑镂人骨,是写环境,是写感受,也是写王昭君来到异地他乡的心情;汉月如钩钓胃肠也用比的手法写王昭君对长安的思念,对故乡的撕心裂肺的怀想。第三句魂梦不知身在路就直接点出身在漠北路上,魂梦却在故乡;第四句夜来犹自到昭阳承着三句进一步写夜夜梦回长安,梦回昭阳宫,从而表达了王昭君的强烈爱家乡爱长安爱故国的思想。这是一首诗人借咏王昭君而表达爱国思想的诗。艺术上用比借代虽显露而不直白。

[阅读全文]...
  • 古诗句赏析

  •   小儿垂钓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赏析】这首七绝写小儿垂钓别有情趣。稚子,小孩也。蓬头写其外貌,突出了小孩的幼稚顽皮,天真可爱。在垂钓时,侧坐姿态,草映其身,行为情景,如在目前。前两句叙述、描写,从外形着笔,是实写。当路人问道,稚子害怕应答惊鱼,从老远招手而不回答。这是从心理方面来刻划小孩,有心计,有韬略,机警聪明。后两句诗侧重神态来写。全诗从形神两方面刻划了垂钓小儿栩栩如生形象,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喜韩少府见访胡令能

      忽闻梅福来相访,笑著荷衣出草堂。

      儿童不惯见车马,走入芦花深处藏。

      【赏析】这是一首写迎接访者时心情的七绝,诗的生活气息很浓。题目中的喜字就透出了作者当时的欣喜心情,是全诗的文眼,为全诗定了基调。 诗的第一句,从忽闻写起,一个忽字写出了事情的突然,也写出了出乎意料的惊喜;第二句从情态、动作写,笑扣题目的喜字,穿衣迎接动作,透着一股乐不可支的心情。这两句诗从正面写见访情景。后两句写孩子们见官员车马而跑入芦苇丛中藏匿起的情景,一方面写出了*民家庭的孩子们没见过世面,胆小腼腆;一方面也写了当时的官员们的威势在孩子们心里的影响;再一方面也写出了诗人虽地位低下但有官员来访的欣喜心情,同时并写出了诗人在当时的声望和影响。儿童不惯见车马,走入芦花深处藏。这两句诗从侧面来写见访,委婉含蓄,而且最富于生活气息。

      观郑州崔郎中诸妓绣样胡令能

      日暮堂前花蕊娇,争拈小笔上床描。

      绣成安向春园里,引得黄莺下柳条。

      【赏析】这首七绝又名《咏绣障》,写妇女绣品巧夺天工。前两句写诸妇女绣花时的情景,她们坐在堂前凳上拈笔绣描,花蕊鲜艳,栩栩如生;当日暮降临,背景渐暗,所绣花品更加夺目。后两句通过想象、衬托从侧面生动含蓄地写所绣的巧夺天工。如果把这些绣花放到春天的花园里,就会把柳树上的黄莺吸引下来。不似春花胜似春花。用语巧妙,生动形象;诗的造诣工深,可见一斑。

      王昭君胡令能

      胡风似剑锼人骨,汉月如钩钓胃肠。

      魂梦不知身在路,夜来犹自到昭阳。

      【赏析】开头两句对偶写出王昭君来到漠北的感受和心理:胡风似剑镂人骨,是写环境,是写感受,也是写王昭君来到异地他乡的`心情;汉月如钩钓胃肠也用比的手法写王昭君对长安的思念,对故乡的撕心裂肺的怀想。第三句魂梦不知身在路就直接点出身在漠北路上,魂梦却在故乡;第四句夜来犹自到昭阳承着三句进一步写夜夜梦回长安,梦回昭阳宫,从而表达了王昭君的强烈爱家乡爱长安爱故国的思想。这是一首诗人借咏王昭君而表达爱国思想的诗。艺术上用比借代虽显露而不直白。

[阅读全文]...
  • 古诗句子赏析答题格式

  •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古诗句子赏析答题格式,希望大家喜欢。

    1、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归圆田居》陶渊明

    赏析:为了不使豆田荒芜,诗人一大早就下了地,到了晚上才披着月光回来.但他并不抱怨.

    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游山西村》陆游

    赏析:这是动中即景,写出曲折多变的景色.这两句写出了路疑无而实有,景似绝而复出的境界,蕴涵着生活的哲理.

    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望岳》杜甫

    赏析:写由望岳而产生的登岳的意愿.从这两句富有启发性和象征意义的诗中,可以看到诗人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4、晴川历历汉阳数,芳草萋萋鹦鹉洲. ——《黄鹤楼》崔颢

    赏析:写汉阳晴川和鹦鹉洲的景致.“历历”、“萋萋”描绘出山川清楚分明,草木极其茂盛的状貌.

    5、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黄鹤楼》崔颢

    赏析:“乡愁” 之情与“日暮”“烟波”之景相交融,使人的心境复归于渺然的忧思而益发深沉,不能自已.尾联点题,由上联的转写实景而引出乡关何处,归思难禁的愁绪.

    6、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夜雨寄北》李商隐

    赏析:设想日后重逢的时候,向 “君”追话今夜“我”思“君”而不得归的情景.

    7、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酬乐天扬州初逢*上见赠》刘禹锡

    赏析:诗人摆脱现实处境,展望未来风光.诗句借用自然风光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涵哲理.

    8、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相见欢》李煜

    赏析:“无言”而又“独上”,使人看到一个孑然一身,“斯人独憔悴”的孤影.连月也不是圆月,而是残缺之月.这是仰望之景,天空之景,是使人愁上添愁的景.

    9、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相见欢”李煜

    赏析:以丝喻相思,以千丝万缕之无法剪断,无法理出头绪,形容愁思之纷繁和难解.

    10、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使至塞上》王维

    赏析:气象极好,在一片大沙漠上看到远处烽烟直冲霄汉,大河上一轮落日,没有云翳,显得格外圆而且大.“孤”字显出人烟的稀少; “直”字表现初到边塞的诗人对塞上景色的惊异,都恰到好处.“长河”的形象横亘在画面之中,把画面分割为两段,又增加了构图的活泼感,而“落日圆”则被分割的画面涂上统一的色调,显出浑然一体的气势.

    11、山随*野尽,江入大荒流. ——《渡荆门送别》李白

    赏析:这两句紧承起句,写出渡过荆门进入楚地的壮阔景色.两句中的第二字练得好.“随”字将群山与*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直接地表现出来,写得活了,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入”字仿佛江水流入碧空,流入荒漠辽阔的原野.

    1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春望》杜甫

    赏析:诗人睹物伤情,仿佛开放的鲜花也禁不住悲伤溅泪;鸟儿也因人世间的离别而惊心.

    13、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登飞来峰》王安石

    赏析:不怕浮云遮住了远望的眼光,只是因为身在最高层.这两句是全诗的精华,蕴涵着深刻的哲理,具有普遍的意义.

    14、潮**阔,风正一帆悬. ——《次北固山下》王湾

    赏析:“阔”是表现“潮*”的结果,写得恢弘阔大;下一句是“以小景传大景之神”,把*野开阔、大江直流、波*浪静等的大景表现出来了.

    15、造华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望岳》杜甫

    赏析:这是更作一番仔细观察后写出来的,是说大自然造物者集中灵秀之气在此山,自然有无限神妙.这两句讲山色的变幻,写出了泰山的宏伟景色.

[阅读全文]...
  • 静夜思古诗诗句赏析

  • 夜思,古诗文
  • 静夜思古诗诗句赏析

      《静夜思》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此诗描写了秋日夜晚,诗人于屋内抬头望月的所感。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的理解学*这首古诗,小编今天为大家带来了关于《静夜思》古诗诗句的赏析,希望对同学们学*上提供到一定的帮助。

      创作背景

      李白《静夜思》一诗的写作时间是公元726年旧历九月十五日左右,李白时年十十六岁,写作地点在当时扬州旅舍。其《秋夕旅怀》诗当为《静夜思》的续篇,亦同时同地所作。李白在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诗人抬望天空一轮皓月,思乡之情油然而生,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中外皆知的名诗《静夜思》。

      静夜思

      唐代: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诗的前两句,是写诗人在作客他乡的特定环境中一刹那间所产生的错觉。一个独处他乡的人,白天奔波忙碌,倒还能冲淡离愁,然而一到夜深人静的时候,心头就难免泛起阵阵思念故乡的波澜。

      何况是在月明之夜,更何况是月色如霜的秋夜。“疑是地上霜”中的“疑”字,生动地表达了诗人睡梦初醒,迷离恍惚中将照射在床前的清冷月光误作铺在地面的浓霜。而“霜”字用得更妙,既形容了月光的皎洁,又表达了季节的寒冷,还烘托出诗人飘泊他乡的孤寂凄凉之情。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诗的后两句,则是通过动作神态的刻画,深化思乡之情。“望”字照应了前句的“疑”字,表明诗人已从迷朦转为清醒,他翘首凝望着月亮,不禁想起,此刻他的故乡也正处在这轮明月的照耀下。

      于是自然引出了“低头思故乡”的结句。“低头”这一动作描画出诗人完全处于沉思之中。而“思”字又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那家乡的父老兄弟、亲朋好友,那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那逝去的年华与往事……无不在思念之中。一个“思”字所包涵的内容实在太丰富了。

      直译

      明亮的月光洒在床前的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霜。

      我禁不住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

      韵译

      皎洁月光洒满床,恰似朦胧一片霜。

      仰首只见月一轮,低头教人倍思乡。

      注释

      ⑴静夜思:静静的夜里,产生的思绪 。

      ⑵床:今传五种说法。

      一指井台。已经有学者撰文考证过,*教育家协会理事程实将考证结果写成论文发表在刊物上,还和好友创作了《诗意图》。

      二指井栏。从考古发现来看,*最早的水井是木结构水井,古代井栏有数米高,成方框形围住井口,防止人跌入井内,这方框形既像四堵墙,又像古代的床。因此古代井栏又叫银床,说明井和床有关系,其关系的发生则是由于两者在形状上的相似和功能上的类同。古代井栏专门有一个字来指称,即“韩”字。《说文》释“韩”为“井垣也”,即井墙之意。

      三“床”即“窗”的通假字。本诗中的‘床’字,是争论和异议的焦点,我们可以做一下基本推理。本诗的写作背景是在一个明月夜,很可能是月圆前后,作者由看到月光,再看到明月,又引起思乡之情。

      既然作者抬头看到了明月,那么作者不可能身处室内,在室内随便一抬头,是看不到月亮的。因此我们断定,‘床’是室外的一件物什,至于具体是什么,很难考证。从意义上讲,‘床’可能与‘窗’通假,而且在窗户前面是可能看到月亮的。但是,参照宋代版本,‘举头望山月’,便可证实作者所言乃是室外的月亮。从时间上讲,宋代版本比明代版本在对作者原意的忠诚度上,更加可靠。

      四取本义,即坐卧的器具,《诗经·小雅·斯干》有“载寐之牀”,《易·剥牀·王犊注》亦有“在下而安者也。”之说,讲得即是卧具。

      五马未都等认为,床应解释为胡床。胡床,亦称“交床”、“交椅”、“绳床”。古时一种可以折叠的轻便坐具,马扎功能类似小板凳,但人所坐的面非木板,而是可卷折的布或类似物,两边腿可合起来。现代人常为古代文献中或诗词中的“胡床”或“床”所误。至迟在唐时,“床”仍然是“胡床”(即马扎,一种坐具)。

      ⑶疑:好像。

      ⑷举头:抬头。

      赏析

      明人胡应麟说:“太白诸绝句,信口而成,所谓无意于工而无不工者。”(《诗薮·内编》卷六)王世懋认为:“(绝句)盛唐惟青莲(李白)、龙标(王昌龄)二家诣极。李更自然,故居王上。”(《艺圃撷馀》)怎样才算“自然”,才是“无意于工而无不工”呢?这首《静夜思》就是个样榜。所以胡氏特地把它提出来,说是“妙绝古今”。

      这首小诗,既没有奇特新颖的想象,更没有精工华美的辞藻;它只是用叙述的语气,写远客思乡之情,然而它却意味深长,耐人寻味,千百年来,如此广泛地吸引着读者。

      一个作客他乡的人,大概都会有这样的感觉吧:白天倒还罢了,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思乡的情绪,就难免一阵阵地在心头泛起波澜;何况是月明之夜,更何况是明月如霜的秋夜!

      月白霜清,是清秋夜景;以霜色形容月光,也是古典诗歌中所经常看到的。例如梁简文帝萧纲《玄圃纳凉》诗中就有“夜月似秋霜”之句;而稍早于李白的唐代诗人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里,用“空里流霜不觉飞”来写空明澄澈的月光,给人以立体感,尤见构思之妙。可是这些都是作为一种修辞的手段而在诗中出现的。这诗的“疑是地上霜”,是叙述,而非摹形拟象的状物之辞,是诗人在特定环境中一刹那间所产生的.错觉。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错觉呢?不难想象,这两句所描写的是客中深夜不能成眠、短梦初回的情景。这时庭院是寂寥的,透过窗户的皎洁月光射到床前,带来了冷森森的秋宵寒意。诗人朦胧地乍一望去,在迷离恍惚的心情中,真好象是地上铺了一层白皑皑的浓霜;可是再定神一看,四周围的环境告诉他,这不是霜痕而是月色。月色不免吸引着他抬头一看,一轮娟娟素魄正挂在窗前,秋夜的太空是如此的明净!这时,他完全清醒了。

      秋月是分外光明的,然而它又是清冷的。对孤身远客来说,最容易触动旅思秋怀,使人感到客况萧条,年华易逝。凝望着月亮,也最容易使人产生遐想,想到故乡的一切,想到家里的亲人。想着,想着,头渐渐地低了下去,完全浸入于沉思之中。

      从“疑”到“举头”,从“举头”到“低头”,形象地揭示了诗人内心活动,鲜明地勾勒出一幅生动形象的月夜思乡图。

      短短四句诗,写得清新朴素,明白如话。它的内容是单纯的,但同时却又是丰富的。它是容易理解的,却又是体味不尽的。诗人所没有说的比他已经说出来的要多得多。它的构思是细致而深曲的,但却又是脱口吟成、浑然无迹的。从这里,读者不难领会到李白绝句的“自然”、“无意于工而无不工”的妙境。

[阅读全文]...
  • 少年行王维古诗赏析(少年行王维其一赏析)

  • 《少年行》是王维创作的一组七绝组诗,一共四首,第一首流传最为广泛。四首诗分别选取了盛唐时代游侠少年生活中的四个片段,高楼纵饮、报国从军、勇猛杀敌和功成无赏。这是王维早期的诗歌作品,作为王维游侠诗的代表作,诗中充满了少年壮志和进取精神。

    少年行四首 其一

    【唐】王维

    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

    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

    新丰,是今西安临潼县。新丰名字的由来与汉高祖刘邦有关,刘邦生于丰里,建立汉朝后,尊其父为太上皇。太上皇在长安城中生活并不*惯,他非常想念丰里故乡,刘邦命能工巧匠按照故乡丰里的样子建造了一座新城,所以取名新丰,意思是新迁来的丰里。新丰建成之后,太上皇还十分怀念家乡的美酒,于是刘邦又将家乡善于酿酒的匠人请到新丰,在新丰为父亲酿酒,从此新丰的美酒就享誉天下。

    “斗十千”指新丰美酒价格不菲,非常名贵。少侠是饮新丰美酒之人,先歌颂物,再歌颂人,这是“欲美其人,先美其物”的表现方法。“新丰美酒”与“咸阳游侠”就成了一对具有呼应关系的事物,并且在诗人眼中都是非常美好的事物。这里的“咸阳”指代的是唐代都城长安。

    少年游侠性格豪迈,不用经过很长时间的相处后才能成为朋友,而是志趣相投,很快就可以成为好朋友。聚在一起,把酒言欢,互相举杯敬酒,为君豪饮一杯。经过诗人的一番描写,少年游侠仗义疏财,意气风发的样貌就呈现在读者眼前。

    如果依照第三句的描写,诗的最后一句应该再写少年游侠纵酒豪饮的场面,但是诗人将笔收回,转向宴饮之外的场景。骏马、高楼和垂柳,让人联想到清新优美的环境和色彩鲜艳的画面,这是王维在诗中加入画意的经典手法。

    长安是当时最为繁华的城市,少年游侠的豪迈潇洒不仅与新丰美酒相得益彰,还与长安富丽堂皇的高楼酒店和高楼边的青青柳树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画卷。除了以上的高楼和垂柳,最能表现少年游侠纵情驰骋的性情的事物就是骏马,骏马让整首诗又增加几分生动之感。

    这首诗是王维早期的作品,这时诗人正值年少。这时又是大唐发展的全盛时期,国泰民安,培养了士人们的自豪感和自信心,他们朝气蓬勃,乐观浪漫,也因为清明的政治环境,又激发了他们积极进取的热情。当时的文人士子都有建功立业的理想,于是兴起了科举热、从军热和隐逸热,这些都是他们获得上升渠道的方法。

    李渊李世民父子在开创大唐基业时,就是军事将领,他们的追随者中也有许多侠义之士,这些追随者最后也进入了统治阶层。通过这样的具体事例,使从军热也成为当时人们追求进取的一种有效方式。从军热就促使了边塞诗和游侠诗的繁荣,而唐代正是游侠诗发展的高峰。

[阅读全文]...
  • 经典古诗句赏析

  • 经典
  • 经典古诗句赏析

      诗美是艺术美的'普遍因素的最高体现。诗歌的美也不时出现在非文学艺术的领域中,在科学著作的精美片段中散发出智慧光彩,甚而在人的生活状态、工作状态中也都有诗的踪影。这是小编给大家推荐的经典古诗句赏析,一起来看看吧。

      1.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宋·卢梅坡·雪梅)

      2.风流不在谈锋胜,袖手无言味最长。 (宋·黄昇·鹧鸪天)

      3.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宋·辛弃疾·菩萨蛮)

      4.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宋·辛弃疾·西江月)

      5.事如芳草春长在,人似浮云影不留。 (宋·辛弃疾·鹧鸪天)

      6.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宋·辛弃疾·青玉案)

      7.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宋·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8.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宋·辛弃疾·南乡子)

      9.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宋·姜夔·扬州慢)

      10.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宋·岳飞·满江红)

      11.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宋·岳飞·满江红)

      12.予独爱莲之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宋·周敦颐·爱莲说)

      13.着意栽花花不发,无意插柳柳成阴。 (元·关汉卿)

      14.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元·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15.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元·王实甫·西厢记)

      16.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无语怨东风。 (元·王实甫·西厢记)

      17.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元·高明·琵琶记)

      18.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元·高明·琵琶记)

      19.常将冷眼看螃蟹,看你横行到几时。 (元·杨显之)

      20.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 (元·李开先·宝剑记)

      21.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 (元未明初·施耐庵·水浒传)

      22.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元未明初·罗贯中·三国演义)

      23.山高自有客行路,水深自有渡船人。 (明·吴承恩·西游记)

      24.一叶浮萍归大海,人生何处不相逢。 (明·吴承恩·西游记)

      25.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元·虞韶)

      26.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元·无名氏)

      27.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明·刘基·卖柑者言)

      28.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明·汤显祖·牡丹亭)

      29.人逢喜事精神爽,月到中秋分外明。 (明·冯梦龙·古今小说)

      30.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明·于谦·石灰吟)

      31.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

      32.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明·王冕·墨梅)

      33.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明·顾宪成)

      34.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明·解缙)

      35.微微风簇浪,散作满天星。 (清·查慎行·舟夜书所见)

      36.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 (清·杨继盛)

      37.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清·顾炎武·日知录)

      38.十年天地干戈老,四海苍生痛苦深。 (清·顾炎武·海上)

      39.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清·郑板桥·竹石)

      40.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 (清·郑板桥)

      41.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清·郑板桥·对联)

      42.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 (清·吴伟业·圆圆曲)

      43.字字看来都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清·曹雪芹·红楼梦)

      44.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清·曹雪芹·红楼梦)

      45.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清·曹雪芹·红楼梦)

      46.眼前道路无经纬,皮里春秋空黑黄。 (清·曹雪芹·红楼梦)

      47.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 (清·曹雪芹·红楼梦)

      48.心病终须心药医,解铃还须系铃人。 (清·曹雪芹·红楼梦)

      49.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清·龚自珍·己亥杂诗)

[阅读全文]...
  • 子夜冬歌古诗赏析

  • 子夜冬歌古诗赏析

      古典诗词赏析是我国文学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中语文教材中占有一定的分量。在全国语文高考中,古诗词赏析连考了七年,难度越来越大,题型越来越完善,题量有逐年加大的趋势,成为高考备考的一个亮点。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子夜冬歌古诗赏析,希望大家喜欢。

      子夜冬歌 作者:崔国辅 年代:唐

      寂寥抱冬心,裁罗又。

      夜久频挑灯,霜寒剪刀冷。

      注释:

      归时:一作归来。

      出处:

      全唐诗卷119-25

      作者简介:

      崔国辅,唐诗人。吴郡(今苏州)人,一说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开元十四年(726)登进士第,历官山阴尉、许昌令、集贤院直学士、礼部员外郎等职。

      崔国辅,唐代诗人。生卒年、字号均不详。吴郡(今江苏苏州)人。开元十四年(726)进士,与储光羲、綦毋潜同榜。任山阴尉。应县令举,授许昌令。天宝初,入朝为左补阙,迁礼部员外郎,为集贤直学士。天宝十一载(725),京兆尹王□因罪被杀,他是王的*亲,受到株连,贬晋陵司马。在晋陵3年,与陆羽酬唱往还,品评茶水,一时传为佳话。

      崔国辅和孟浩然、李白交谊甚深,而杜甫对他则有知遇之感。天宝十载(751),杜甫献《三大礼赋》以求进身,玄宗诏试文章,崔与于休烈以集贤学士为试官,对杜深加赞赏。杜甫《奉留赠集贤院崔、于二学士》诗中说:“欲整还乡?长怀禁掖垣,谬称三赋在,难述二公恩”。

      在盛唐诗人中,崔国辅以五言绝句著名。他的五绝,多写宫闱儿女之情,含思婉转,深得南朝乐府民歌《子夜》、《读曲》遗意。殷?说:“国辅诗,婉娈清楚,深宜讽味,乐府数章,古人不及也。”(《河岳英灵集》)意亦指此。高?《唐诗品汇》于五绝一体,以崔国辅与李白、王维、孟浩然并列为“正宗”。宋荦也认为盛唐五言绝句“李白、崔国辅号为擅场”(《漫堂说诗》)。而乔亿则指出:五言绝句,“惟崔国辅自齐、梁乐府中来”(《剑溪说诗》)。他的五言绝句今存23首,几乎全是乐府诗题。晚唐韩?有五绝四首,题作《效崔国辅体》。可见他在唐人五言绝句中独标一格,并对后人产生了影响。《新唐书·艺文志》著录《崔国辅集》,在宋代已散佚。今存其诗45首,《全唐诗》编为1卷。事迹见《唐诗纪事》、《唐才子传》。

      诗评:

      唐五言绝,太白、右丞为最,崔国辅、孟浩然、储光羲、王昌龄、裴迪、崔颢次之。

      国辅诗,婉娈清楚,深宜讽味,乐府数章,古人不及也。

[阅读全文]...
  • 少年行王维古诗赏析(少年行注音版古诗)

  • 少年行(作者:王维)

    新丰美酒斗十千,

    咸阳游侠多少年。

    相逢意气为君饮,

    系马高楼垂柳边。

    注释:

    斗:酒器。游侠:好郊游、使气性的人。

    译文:

    一斗新丰美酒价值十千钱,京都长安有很多的游侠少年。今日与你相逢,一见如故,为你开怀畅饮真是痛快。我们的马就系在高楼下的垂柳边。写侠少的欢聚痛饮。“新丰美酒斗十千”。是说新丰出产的美酒十分名贵,一斗酒价值十千钱。“咸阳游侠多少年”。意思是说:咸阳城里的游侠们多半是青春少年。游侠,古时候称那种重义轻生死、勇于救人危难的人为游侠。“相逢意气为君饮”。意思是说:这些少年侠客偶然相逢,为彼此的意气所感动,都愿意为对方干上一杯。这句诗把少年侠客的精神世界揭示得十分鲜明,足以令人敬慕。

    “系马高楼垂柳边”。意思是说:他们把自己的高头大马,拴在那高高酒楼前的垂柳旁边。这句景物描写不仅勾画出酒楼的风光,而且对人物形象起到了很好的烘托作用。这首诗富有浪漫主义色彩,作者注意选用一系列美好的形象,如美酒,游侠,骏马,高楼等,构成画面,洋溢着一种昂扬振作的精神,具有鼓舞人心的艺术力量。

[阅读全文]...
  • 关于莲花的古诗句赏析(莲花有关的诗句及赏析)

  • 莲花
  • 九首最美荷花诗,灵动飞扬,人面荷花相映红

    说起荷花,大家都不陌生,哪怕是现代的都市,因为荷花好养,繁殖能力强,花叶耐看,而且花期长久,在水道,在园林都广泛种植。虽然采莲的风俗已经淡去,但是看荷花,仍旧是夏天消暑的快乐,在荷花边打卡,荷花人面相映红,比桃花来的更大气更滋润更壮观。因为夏天此时*舒展,寒暖不欺人。荷花与人的互动就会更自然而多。摘录九首最美荷花诗,灵动飞扬,人面荷花相映红。

    诗经里有两首荷花,是爱情的布景。实际在当代也很容易看到。

    “山有扶苏,隰有荷华,不见子都,乃见狂且。”诗经《国风》

    先秦的女子约会在荷花塘边,没有看到英俊典雅的情郎,看到的是孟浪的狂徒。她不喜欢吗?非也。风吹满池狂放的荷花,不就像那情郎急急的澎拜。古风是什么?看得人大笑,自由恋爱呀。风姿绰约的大约不只是恋爱中的男子,看着女子的半推半就,口是心非。

    “彼泽之陂,有蒲与荷。有美一人,伤如之何。寤寐无为,涕泗滂沱。”诗经《国风》

    你以为这个美人写的是女子,那就错了。这是先秦时候水边的*。很可能是5月5这样的日子,大家集体都要到水边去,最开始这样的日子并非是祭奠屈原,而是要迎接夏天的到来,用这个时候的水来进行梳妆和祈福,如同上巳节。结果女孩子看中了一个男孩子,那真是一见钟情。对方英俊得像那水中高高的蒲草和亭亭的荷花。这个女孩子居然思念到夜晚睡不着觉。

    一会儿想那个男孩子像修美的蒲草,一会儿想那个男孩子,像打着骨朵的大荷花。爱情中的每个人都是诗人,男人都不例外。

    谁说女子不好颜色?但凡是好颜色,人们都喜欢,昨天还和闺蜜来谈男明星的侧颜着。

    “棹动芙蓉落,船移白鹭飞。

    荷丝傍绕腕,菱角远牵衣。”采莲曲梁朝萧纲

    这首诗是梁朝皇帝写的,荷花在这个时候终于转变了阴盛阳衰的审美局面。开始变做专属女性的审美。不过这也不是在民间,而是在他的宫廷里的荷花池里。所以他看到的是美女们采莲,荷叶丝缠住了手腕,菱角挂住了女孩子们的衣裳。当然生动。这首诗自然人比荷花美。

    “渌水明秋月,南湖采白苹。

    荷花娇欲语,愁杀荡舟人。”唐朝李白《渌水曲》

    千万别*荡舟人迷惑。让我们来猜一猜这个荡舟人的性别。大半夜里在船上绝对不是渔民釆莲蓬,不过是有闲人的游玩。那半夜在船上的女孩子,看见夜晚娇滴滴的荷花,自己黯然失色,这釆还是不釆好呢?明显花比人娇。虽然形容女孩子,芙蓉如面柳如眉,但是真正遇到了盛开美丽的荷花,只怕女孩子会抱怨自己脸上的雀斑,以及百学不像的那种婀娜吧。女孩子向来和不可及的东西比,比如瘦成闪电,美成荷花。

    这首诗里荷花胜出,人面次之。

    “若耶溪傍采莲女,笑隔荷花共人语。

    日照新妆水底明,风飘香袂空中举。

    岸上谁家冶游郎,三三五五映垂杨。

    紫骝嘶入落花去,见此踟蹰空断肠。”李白《采莲曲》

    这首诗挺有意思,实际上,这是距离产生美,采莲花的女子,三三两两在荷花堆里,一会儿露出半边头,一会儿又看不见了,一会儿露出和荷花一样鲜艳的衣裳,一会儿又露出袖子。那欢声笑语,让岸边的少年郎三三五五停马。其实他们也看不分明,就看到眼前忽隐忽现的美女们,以及一片又一片摇曳的荷花。那这个时候是荷花美还是美女们美呢?荷花和美女各占一半。只怪那天的荷花繁茂,那天的笑语太动人。至于*距离看谁美,看不清楚,也没必要。在少年的心中可望不可及的都是仙女。仙女没有不美的,如同晴光快马下的荷花,都是向往啊!

    “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

    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骚头落水中。”唐朝白居易《采莲曲》

    这首诗其实很有喜剧效果。一对情侣在荷花深处,两只小船遇见了,那女孩子首先羞红了脸,准备说话时,扭捏的低了头,本来这个故事到这里就应该结束了,这是那一低头的温柔,结果促黠的白居易,偏偏甩了一个大包袱,那女孩低头的迅速而猛烈,头上的簪子居然都掉到了水里,很有贾玲的喜剧效果。这里已经不是女子的美,让人奇怪,那男子到底有多美,美过了荷花吗?

    这个故事可以有无数的结局,男子马上荡舟离开,男子开口说,姑娘,你的首饰掉了,男子马上扑到水里。总之,这个未露面的男子才是真正主角。我在想他貌比潘安?难道是武则天的莲花六郎张易之?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唐朝王昌龄《采莲曲》

    大家喜欢这首诗,是因为很生动,很接地气。荷花本就和人的面庞差不多大,在荷花池中采莲,*距离的荷花人面,让人有无限被娇宠的感觉,此时荷花人面不但相映红,更可爱的是,小舟一滑,没入荷花深处,只能凭借歌声听闻。当然是人面赛荷花,因为你抓不住那灵动的美女呀。这首诗,人面胜。

    “船动湖光滟滟秋,贪看年少信船流。

    无端隔水抛莲子,遥被人知半日羞。”唐朝皇甫松《采莲子》

    这首诗才叫好玩好看,到底是大唐风韵。只许男人看美女,难道就不许美女看帅哥?看这女孩子,看帅哥居然看得发呆,难道是唐朝的哪一位帅哥明星在水上招人气?又或者这小少女,看见英俊的少年,眼睛挪不开?这丫头也生猛,求你回头,求你回头,她也许是想看一眼对方的正面,于是抛出了手上的莲蓬子,这东西,打得准赛过橡皮子弹呀。

    那男子是否回头不知道,但是这荷花塘还有男子众多粉丝呀,焦点就集中在这个女孩子身上,若要人不知,除非已莫为,放在现在,是绝好的流量话题。这丫头马上躲了。

    只能说,唐朝出帅哥,帅哥比莲花还美,而且不限于一个地方,连小地方的荷花塘也有!

    宋朝的人面荷花乏善可陈。因为审美太过细腻且变态,莲花形容脚。也不知道是尊重容貌还是宋朝的人长得不好看。

    都是明朝的诗回归了清新可爱,还有绮丽风味。

    “解到芙蓉胜妾容,故来江上采芙蓉。

    檀郎何事偏无赖,不看芙蓉却看侬。”明朝沈野《采莲曲》

    这女子够傲娇的。男子套路深,说芙蓉花开了很好看,要不要带你一起去看芙蓉花,那芙蓉花可长得比你好看。实际这女子心里满是心机,绝对是巧打扮,靓梳妆,结果肯定是女子完胜。胜就胜,这男子无非是约会你的借口,倒成了她傲娇的资本。看那得意的小样。“我怎么知道你这么多无赖,说好看芙蓉却偏偏看我。”这恩爱秀得,要气煞多少塑料花姐妹呀!

    当然在有情人的心中,人比荷花美,但无以比美,也只有用荷花,比如纳兰性德

    “相逢不语,一朵荷花着秋雨。”只是这样的深情,因为有着悼亡的底色,今天就不细解。

    但是从古至今,荷花之美并非专门形容女子,这倒是看诗的收获。我在想,谁家的郎,可以再用荷花做比?是这个小鲜肉时代?

    初衣胜雪为你解读诗词中的爱和美。

[阅读全文]...
  • 《春兴》古诗赏析

  •   《春兴》

      【唐】武元衡

      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

      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

      【赏析】

      “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这是一个细雨初晴的春日。杨柳的颜色已经由初春的鹅黄嫩绿转为一片翠绿,枝头的残花已经在雨中落尽,露出了在树上啼鸣的流莺。这是一幅典型的暮春景物图画。两句中雨晴与柳暗、花尽与莺见之间又存在着因果联系

      “柳色雨中深”,细雨的洒洗,使柳色变得深暗了;“莺语花底滑”,落尽残花,方露出流莺的身姿,从中透露出一种美好的春天景物即将消逝的意象。异乡的春天已经在柳暗花残中悄然逝去,故乡的春色此时想必也凋零阑珊了吧。那漂荡流转的流莺,更容易触动羁泊异乡的情怀。触景生情,悠悠乡思便不可抑止地产生了。

      “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这是两个出语*易自然,而想象却非常新奇、意境也非常美妙的。上句写春风吹梦,下句写梦逐春风,一“吹”一“逐”,都很富有表现力。它使人联想到,那和煦的春风,像是给入眠的思乡者不断吹送故乡春天的信息,这才酿就了一夜的思乡之梦。而这一夜的思乡之梦,又随着春风的踪迹,飘飘荡荡,越过千里关山,来到日思夜想的故乡。在诗人笔下,春风变得特别多情,它仿佛理解诗人的乡思,特意来殷勤吹送乡梦,为乡梦作伴引路;而无形的乡梦,也似乎变成了有形的缕缕丝絮,抽象的主观情思,完全被形象化了。

      不难发现,在整首诗中,“春”扮演了一个贯串始终的角色。它触发乡思,引动乡梦,吹送归梦,无往不在。由于春色春风的熏染,这本来不免带有伤感怅惘情调的乡思乡梦,也似乎渗透了春的温馨明丽色彩,而略无沉重悲伤之感了。诗人的想象是新奇的。在诗人的意念中,这种随春风而生、逐春风而归的梦,是一种心灵的慰藉和美的享受,末句的“又”字,不但透露出乡思的深切,也流露了诗人对美好梦境的欣喜愉悦。

    [《春兴》赏析]

[阅读全文]...

相关词条

相关文章

古诗句子赏析少的 - 句子

古诗句子赏析少的 - 语录

古诗句子赏析少的 - 说说

古诗句子赏析少的 - 名言

古诗句子赏析少的 - 诗词

古诗句子赏析少的 - 祝福

古诗句子赏析少的 - 心语

推荐词条

看不得别人好的句子 一个人拼搏奋斗的句子 含有实义动词的句子 学英语励志句子 天气变冷句子 失望无奈的句子 不原谅的句子 描写早晨的太阳的句子 闺蜜句子唯美 仙女句子 早上好的英语句子 值得拥有更好的句子 心里有恨的句子 远大志向的句子 祝长寿的句子 让老师注意身体的句子 采摘的句子 苹果成熟的句子 形容男人温柔的句子 不理解别人的句子 楚辞中表达祝福的句子 关于我能行的好句子 赞扬幕后工作者的句子 描写红辣椒的优美句子 不懂的句子 精心写句子 瀑布句子 冷静句子 秋风落叶伤感句子 祝福金婚的句子 描写春天森林的句子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