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六月中的雨 >

古诗六月中的雨

关于古诗六月中的雨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古诗六月中的雨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古诗六月中的雨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包括句子、语录、说说、名言、诗词、祝福、心语等。如果古诗六月中的雨页面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

句子:即与古诗六月中的雨相关的句子。
语录:即与古诗六月中的雨相关的名人语录
说说:即与古诗六月中的雨相关的qq说说、微信朋友圈说说。
名言:即与古诗六月中的雨相关的名人名言、书籍名言。
诗词:即与古诗六月中的雨相关的古诗词、现代诗词、千古名句。
祝福语:即与古诗六月中的雨相关的祝福祝贺词。
心语:即与古诗六月中的雨相关的早安、晚安朋友圈心语。

  • 毕竟西湖六月中全诗

  • 西湖,六月
  • 毕竟西湖六月中全诗

      在**淡淡的日常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一些耳熟能详的古诗吧,古诗是*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又称古体诗或古风。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毕竟西湖六月中全诗,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毕竟西湖六月中全诗

      是出自《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的名句。

      【全诗如下】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作者:杨万里(宋代)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赏析】

      这是一首描述杭州西湖六月美丽景色的诗。全诗透过对西湖美景的赞美,曲折地表达对友人深情的眷恋。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诗人开篇即说毕竟六月的西湖,风光不与四时相同,这两句质朴无华的诗句,说明六月西湖与其他季节不一样的风光,是足可留恋的。这两句是写六月西湖给诗人的总的感受。“毕竟”二字,突出了六月西湖风光的独特、非同一般,给人以丰富完美的想象。首句看似突兀,实际造句大气,虽然读者还不曾从诗中领略到西湖美景,但已能从诗人赞叹的语气中感受到了。诗句似脱口而出,是大惊大喜之余最直观的感受,因而更强化了西湖之美。

      然后,诗人用充满强烈色彩比较的句子,给读者描绘出一幅大红大绿、精彩绝艳的画面:“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两句具体地描绘了“毕竟”不一样的风景图画:随着湖面而伸展到尽头的荷叶与蓝天融合在一齐,造成了“无穷”的艺术空间,涂染出无边无际的`碧色;在这一片碧色的背景上,又点染出阳光映照下的朵朵荷花,红得那么娇艳、那么明丽。连天“无穷碧”的荷叶和映日“别样红”的荷花,不仅仅是春、秋、冬三季所见不到,就是夏季也只在六月中荷花最旺盛的时期才能看到。诗人抓住了这盛夏时特有的景物,概括而又贴切。这种在谋篇上的转化,虽然跌宕起伏,却没有突兀之感。看似*淡的笔墨,给读者展现了令人回味的艺术境地。

      杨万里的诗以白描见长,就这点来说,这是诗不失为他的代表作之一。从艺术上来说,出了白描以外,此诗还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虚实相生。前两句直陈,只是泛说,为虚;后两句描绘,展示具体形象,为实。虚实结合,相得益彰。二是刚柔相济。后两句所写的莲叶荷花,一般归入阴柔美一类,而诗人却把它写得十分壮美,境界阔大,有“天”,有“日”。语言也很有气势:“接天”“无穷”。这样,阳刚与柔美,就在诗歌中得到了和谐统一。

[阅读全文]...
  • 毕竟西湖六月中全诗解

  • 西湖,六月
  •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是出自宋代杨万里的诗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该作品是一首描述西湖六月美丽景色的诗,这首诗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人在六月的西湖送别友人林子方,诗人的中心立意不在畅叙友谊,或者纠缠于离愁别绪,而是经过对西湖美景的极度赞美,曲折地表达对友人的眷恋。

      全诗如下: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注释

      1、毕竟:到底。

      2、四时: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在那里指六月以外的其他时节。

      3、晓:太阳刚刚升起。

      4、林子方:作者的朋友,官居直阁秘书。

      5、映日:太阳映照。

      6、同:相同。

      7、六月中:六月的时候。

      8、无穷:无边无际。无穷碧:因莲叶面积很广,似与天相接,故呈现无穷的碧绿。

      9、接天:像与天空相接。

      10、净慈寺:全名“净慈报恩光孝禅寺”,与灵隐寺为杭州西湖南北山两大著名佛寺。

      译文

      到底是西湖六月天的景色,风光与其它季节确实不一样。

      荷叶接天望不尽一片碧绿,阳光下荷花分外艳丽鲜红。

      详细解析:

      六月里西湖的风光景色到底和其他时节的不一样:那密密层层的荷叶铺展开去,与蓝天相连接,一片无边无际的青翠碧绿;那亭亭玉立的荷花绽蕾盛开,在阳光辉映下,显得格外的鲜艳娇红。

      创作背景林子方举进士后,曾担任直阁秘书(负责给皇帝草拟诏书的文官,能够说是皇帝的秘书)。时任秘书少监、太子侍读的杨万里是林子方的上级兼好友,两人经常聚在一齐畅谈强国主张、抗金提议,也曾一同切磋诗词文艺,两人志同道合、互视对方为知己。

      之后,林子方被调离皇帝身边,赴福州任职,职位知福州。林子方甚是高兴,自以为是仕途升迁。杨万里则不这么想,送林子方赴福州时,写下此诗,劝告林子方不要去福州。

      这是一首描述杭州西湖六月美丽景色的诗。全诗经过对西湖美景的赞美,曲折地表达对友人深情的眷恋。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诗人开篇即说毕竟六月的西湖,风光不与四时相同,这两句质朴无华的诗句,说明六月西湖与其他季节不一样的风光,是足可留恋的。这两句是写六月西湖给诗人的总的感受。“毕竟”二字,突出了六月西湖风光的独特、非同一般,给人以丰富完美的想象。首句看似突兀,实际造句大气,虽然读者还不曾从诗中领略到西湖美景,但已能从诗人赞叹的语气中感受到了。诗句似脱口而出,是大惊大喜之余最直观的感受,因而更强化了西湖之美。

      然后,诗人用充满强烈色彩比较的句子,给读者描绘出一幅大红大绿、精彩绝艳的画面:“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两句具体地描绘了“毕竟”不一样的风景图画:随着湖面而伸展到尽头的荷叶与蓝天融合在一齐,造成了“无穷”的艺术空间,涂染出无边无际的碧色;在这一片碧色的背景上,又点染出阳光映照下的朵朵荷花,红得那么娇艳、那么明丽。连天“无穷碧”的荷叶和映日“别样红”的荷花,不仅仅是春、秋、冬三季所见不到,就是夏季也只在六月中荷花最旺盛的时期才能看到。诗人抓住了这盛夏时特有的景物,概括而又贴切。这种在谋篇上的转化,虽然跌宕起伏,却没有突兀之感。看似*淡的笔墨,给读者展现了令人回味的艺术境地。

      杨万里的诗以白描见长,就这点来说,这是诗不失为他的代表作之一。从艺术上来说,出了白描以外,此诗还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虚实相生。前两句直陈,只是泛说,为虚;后两句描绘,展示具体形象,为实。虚实结合,相得益彰。二是刚柔相济。后两句所写的莲叶荷花,一般归入阴柔美一类,而诗人却把它写得十分壮美,境界阔大,有“天”,有“日”。语言也很有气势:“接天”“无穷”。这样,阳刚与柔美,就在诗歌中得到了和谐统一。

      作者简介]

      杨万里(1127~1206)南宋诗人。字廷秀。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授赣州司户参军,继而调任永州零陵(今属湖南)县丞。此时南宋名将张浚谪居永州,勉杨万里以"正心诚意"之学,所以他自名书室为"诚斋",世称诚斋先生。

      生*绍兴三十二年(1162),孝宗即位,张浚重新起用,杨万里被荐为临安教授,以父丧未能赴任。服丧期满,改知隆兴府奉新(今属江西)县。在任时禁吏胥贪赃,甚得民心。乾道六年(1170),上《千虑策》三十道,陈述关于"君道"、"国势"、"治原"、"人才"、"刑法"、"民政"等重大问题的意见,受到宰相陈俊卿、虞允文的重视,征召为国子博士。次年,侍讲张□(张浚之子)因反对任命外戚张说而谪守袁州,杨万里抗疏挽留,又致书虞允文,劝他主持公道。虽然张□仍被贬谪,但杨万里的言行,却受到公论的赞许。屡迁至将作少监。淳熙元年(1174),外出任漳州知州,不久改知常州。淳熙六年,提举广东常*茶监,升任广东提点刑狱。淳熙九年,因母丧去职。十一年服满返杭,任吏部员外郎,升郎中。次年,因地震应诏上书,劝告孝宗"姑置不急之务,精专备敌之策","治舰扼险",以"足国裕民"。十三年,迁枢密院检详官兼太子侍读,向宰相王淮推荐朱熹、袁枢等16位人才。后迁秘书少监。高宗卒,万里力争张浚当配享庙祀,触怒孝宗,出知筠州(今江西高安)。

      淳熙十六年(1189),光宗即位,杨万里被召入朝,任秘书监。年底,金谴使来贺正旦,万里奉派为接伴使,此行途中,题咏颇多。绍熙元年(1190),外出任江东转运副使。这时朝议欲以铁钱行于江南诸郡,他上疏反对,并拒不奉诏,所以触怒时相,改任赣州知州。万里不去赴任,请求还乡。此后闲居乡里长达15年之久。宁宗即位后,屡次召他入朝任职,都坚辞不就。开禧二年(1206)卒于家中。临终前索笔写下了"吾头颅如许,报国无路,惟有孤愤"的遗言,和陆游的《示儿》诗体现了同样深沉的忧国感情。

      诗歌创作与诗论杨万里的诗作今存4200余首,其中有不少作品资料比较充实。从他的第一部诗集《江湖集》开始,便写下了一些关心国家安危的作品。如《读罪己诏》,对孝宗因抗金受挫而中途改变策略提出忠告;《道逢王元龟阁学》,对□党得势、忠良被逐表示愤慨;《故少师张魏公挽词》,对爱国名臣张浚抱恨以殁深表痛惜。淳熙十六年冬奉命迎接金使,北渡江淮,忧愧悲愤,发而为诗,有著名的《初入淮河四绝句》:"船离洪泽岸头沙,人到淮河意不佳。何必桑乾方是远,中流以北即天涯!""中原父老莫空谈,逢着王人诉不堪。却是归鸿不能语,一年一度到江南。"淮河流域,原为宋朝版图,如今淮河成了宋金疆界,中流以北,即是天涯,南北人民,失去了往来的自由。诗人抚今追昔,百感丛集,即景抒怀,比兴互陈,到达了他所追求的"诗已尽而味方永"(《诚斋诗话》)的艺术境界。此外,象《题盱眙军东南第一山》的"白沟旧在鸿沟外,易水今移淮水前";《雪霁晓登金山》的"大江端的替人羞,金山端的替人愁",以及《舟过扬子桥远望》、《过扬子江》、《雨作抵暮复晴》等诗篇,同样表现了他的爱国之情。

      杨万里还写了一些反映农民劳动生活的'诗,如《竹枝歌》7首写舟人纤夫雨夜行船:"幸自通宵暖更晴,何劳细雨送残更?知侬笠漏芒鞋破,须遣拖泥带水行!"对辛苦劳役的下层人民表示关切。《圩丁词十解》是他走过当涂看到圩丁筑堤而写的,目的在于"授圩丁之修圩者歌之,以相其劳",诗中以赞赏的态度描绘了水利工程给人民带来的好处;《插秧歌》则描述了农民在雨中紧张劳动情景。象"荒山半寸无遗土,田父何曾一饱来"(《发孔镇晨炊漆桥道中纪行》)、"未送太仓新玉粒,敢先云子滑流匙"(《至**城道中杂兴》)以及《悯农》、《悯旱》、《农家叹》、《秋雨叹》等都从不一样角度对农民的遭遇深表同情。

      杨万里诗歌在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方面都比较有特色。他的诗初学江西诗派,《江湖集》自序说:"予少作有诗千余篇,至绍兴壬午年七月皆焚之,大概江西体也。"他的第二部诗集《荆溪集》自序中说他初学江西,又学陈师道的五律、王安石的七绝,之后还学过晚唐诗,直到51岁时,才"忽若有悟"。跳出步人后尘的路子,自辟蹊径,面向大自然寻找诗意:"步后园、登古城,采撷杞菊,攀翻花竹,万象毕来,献予诗材。盖麾之不去,前者未雠,而后者已迫。"他在《跋徐恭仲省□*诗》中写道:"传派传宗我替羞,作家各自一风流。黄陈篱下休安脚,陶谢行前更出头。"由师法前人到自筑诗坛,由在书本中寻诗到从大自然和日常生活中发现写诗的材料,使杨万里的诗最终摆脱了江西诗派脱离生活、摹拟古人,只在字句韵律上着意锻造的风气,构成了独具特色、对后世影响颇大的"诚斋体"。

      诚斋体的构成,与杨万里所提倡的"活法"有关。"活法"原是《江西诗社宗派图》的作者吕本中提出的,意在"能出于规矩之外,变化不测,而亦不背于规矩也"(《夏均父集序》)。杨万里的"活法"也包含这个意思,但立足点则是师法自然。他的诗友张□说:"造化精神无尽期,跳腾踔厉即时追。目前言句知多少,罕有先生活法诗。"(《携杨秘监诗一编登舟因成二绝》)跳腾踔厉,追摄造化,善于捕捉稍纵即逝、转瞬即改的自然情趣,并用生动、活泼而又富有变化的语言表现出来,这就是杨万里的"活法"。

      与此相应,诚斋体的突出特点就是善于巧妙地摄取自然景物的特征和动态。如《晓行望云山》:"霁天欲晓未明间,满目奇峰总可观。却有一峰突然长,方知不动是真山。"《过宝应县新开湖》:"天上云烟压水来,湖中波浪打云回。中间不是*林树,水色天容拆不开。"都写得新颖、活泼,很有情趣。不仅仅如此,作者还经过景物的"活"来表现意趣的"活"。如《过松源晨炊漆公店》:"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这类诗大都想象丰富、奇特,景物活,意趣活,表现手法也同样活,一笔一转,一转一境,令人目不暇接。

      诚斋体的另一特点是幽默诙谐。大自然的一切,大而日月山川,小而蜂蝶花木,无不收拾入诗,并且涉笔便有谐趣,以至姜夔有"处处山川怕见君"的戏语。《嘲蜂》、《嘲蜻蜓》、《嘲稚子》、《嘲星月》、《戏笔》等,都富有幽默感。有些诗,还能于诙谐中寓讽刺之意和激愤之情,如《下横山滩头望金华山》:"篙师只管信船流,不作前滩水石谋。却被惊湍旋三转,倒将船尾作船头。"至于《嘲淮风》:"不去扫清天北雾,只来卷起浪头山!"《观蚁》:"微躯所馔能多少?一猎归来满后车!"嘲讽之意,更灼然可见。

      语言*易浅*,自然活泼,适当选择、熔炼俗谚口语入诗,这是"诚斋体"的又一特点。这比起江西派的搜僻典、用生词、押险韵、造拗句,显然是一种大胆的**。《竹枝歌序》称隐括纤夫舟人"吟讴啸谑"而为歌,可见他对民歌的语言形式也有所吸收。如《檄风伯》中写与风神相戏:"风伯劝尔一杯酒,何须恶剧惊诗叟!端能为我霁威否?岸柳掉头荻摇手!"很能体现诚斋体的各项特点。

      杨万里在当时与陆游、范成大等齐名,在南宋诗坛声誉甚高,并且得到北方金代一些诗人的推许(刘祁《归潜志》卷八)。但杨万里诗歌在资料上比陆、范要逊色一些:其关心国事的作品远不及陆游的沉痛,同情民生疾苦的作品也赶不上范成大的深刻,数量上也少得多。采用"活法"无微不至地"斧藻江山,追逐风月",这是杨万里的主要成就所在。"诚斋体"在造意、选材和风格上虽有独创性,但由于题材的琐屑细小,以致境界不甚开阔,加之他有时过分追求趣味性、"信手"、"走笔",致使一些诗作缺乏必要的艺术概括,草率成章;语言有时也不经选择,随便运用,以致后人有"佻巧"、"油滑"之讥。他的七言绝句对南宋中后期的江湖派诗人及清代的郭□等人影响较大。

      杨万里的诗歌理论,主要见于《诚斋诗话》及一些序文中。他强调诗歌的社会作用,称诗是"矫天下之具"(《诗论》),并认为诗歌应当是有为而作,起到某种扬善讽恶的作用,不能无病**。在表现方法上,他重视委婉含蓄,尚"意"重"味"。他所说的诗"味",既继承了司空图"韵味"说的特点,但又受到江西诗派诗论的一些影响,求"味"而不离"形"、"法"。当然,杨万里讲的"法"主要是"活法",他崇尚独创,反对死守规则的"舍风味而论形似"的模拟之风。所以,杨万里与江西诗派诸人不一样,他大力提倡晚唐诗风,追求"晚唐异味"。在评论前人时,他也能脱离时人偏见,既推崇杜甫、黄庭坚,也称赞李白、苏轼。其《江西宗派诗序》云:"今夫四家者流,以苏似李,黄似杜。苏李之诗,子列子之御风也。杜、黄之诗,灵均之乘桂舟驾玉车也。无待者神于诗者欤?有待而未尝有待者,圣于诗者欤?"比喻佳妙,常为后人引用。《诚斋诗话》不专论诗,也有一些文论。

      词与辞赋《历代诗余词话》引《续清言》语,称杨万里"不特诗有别才,即词亦有奇致"。其词作今存15首。其中如〔昭君怨〕《赋松上鸥》:"偶听松梢扑鹿,知是沙鸥来宿。稚子莫喧哗,恐惊他!俄顷忽然飞去,飞去不知何处。'我已乞归休',报沙鸥。"词风活泼清新,饶趣味味,和他的诗风很相似。

      杨万里的辞赋也比较有特色。如《浯溪赋》以剥藓读元结的《中兴颂》碑为引子,借唐玄宗、肃宗父子的往事讽谕时事,对宋徽宗、高宗父子进行了批评,时人争相传诵,与范成大《馆娃宫赋》齐名。《海□赋》写宋军以海□船大破金兵于采石矶的战役,也具有现实意义。这类赋和欧阳修、苏轼的作品一样,摆脱了汉赋板重的句法和齐梁骈俪风气,以散势行韵文,韵脚多在虚词之前,读起来一气贯串,流利自然。

      杨万里还精于《易》学,有《诚斋易传》20卷。他解释《易》的观点与程颐相*。因爱引用历史事件来证实《易》经,曾为后世经学家非议。但纪昀等人仍认为《诚斋易传》有"不可磨灭"处(《四库全书总目》)。

      所著《诚斋集》133卷(包括《江湖集》、《荆溪集》等10种诗集及其他各体文章),有《四部丛刊》影印宋钞本。又有《杨文节公诗集》42卷,清乾隆年间杨云采据明本校刻。《诚斋易传》20卷,以曝书亭影宋本为佳。《诚斋诗话》1卷,有《历代诗话续编》本。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首句看似突兀,实际造句大气,虽然读者还不曾从诗中领略到西湖美景,但已能从诗人赞叹的语气中感受到了。这一句似脱口而出,是大惊大喜之余最直观的感受,因而更强化了西湖之美。果然,“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诗人用一“碧”一“红”突出了莲叶和荷花给人的视觉带来的强烈的冲击力,莲叶无边无际仿佛与天宇相接,气象宏大,既写出莲叶之无际,又渲染了天地之壮阔,具有极其丰富的空间造型感。“映日”与“荷花”相衬,又使整幅画面绚烂生动。全诗明白晓畅,过人之处就在于先写感受,再叙实景,从而造成一种先虚后实的效果,读过之后,确实能感受到六月西湖“不与四时同”的美丽风光。

      诗人驻足六月的西湖送别友人林子方,全诗经过对西湖美景的极度赞美,曲折地表达对友人深情的眷恋。诗人开篇即说毕竟六月的西湖,风光不与四时相同,这两句质朴无华的诗句,说明六月西湖与其他季节不一样的风光,是足可留恋的。然后,诗人用充满强烈色彩比较的句子,给读者描绘出一幅大红大绿、精彩绝艳的画面:翠绿的莲叶,涌到天边,使人感到置身于无穷的碧绿之中;而娇美的荷花,在骄阳的映照下,更显得格外艳丽。这种谋篇上的转化,虽然跌宕起伏,却没有突兀之感。看似*淡的笔墨,给读者展现了令人回味的艺术境地。

      作者简介:

      杨万里(1127~1206)南宋诗人。字廷秀。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授赣州司户参军,继而调任永州零陵(今属湖南)县丞。此时南宋名将张浚谪居永州,勉杨万里以"正心诚意"之学,所以他自名书室为"诚斋",世称诚斋先生。

      生*绍兴三十二年(1162),孝宗即位,张浚重新起用,杨万里被荐为临安教授,以父丧未能赴任。服丧期满,改知隆兴府奉新(今属江西)县。在任时禁吏胥贪赃,甚得民心。乾道六年(1170),上《千虑策》三十道,陈述关于"君道"、"国势"、"治原"、"人才"、"刑法"、"民政"等重大问题的意见,受到宰相陈俊卿、虞允文的重视,征召为国子博士。次年,侍讲张□(张浚之子)因反对任命外戚张说而谪守袁州,杨万里抗疏挽留,又致书虞允文,劝他主持公道。虽然张□仍被贬谪,但杨万里的言行,却受到公论的赞许。屡迁至将作少监。淳熙元年(1174),外出任漳州知州,不久改知常州。淳熙六年,提举广东常*茶监,升任广东提点刑狱。淳熙九年,因母丧去职。十一年服满返杭,任吏部员外郎,升郎中。次年,因地震应诏上书,劝告孝宗"姑置不急之务,精专备敌之策","治舰扼险",以"足国裕民"。十三年,迁枢密院检详官兼太子侍读,向宰相王淮推荐朱熹、袁枢等16位人才。后迁秘书少监。高宗卒,万里力争张浚当配享庙祀,触怒孝宗,出知筠州(今江西高安)。

      淳熙十六年(1189),光宗即位,杨万里被召入朝,任秘书监。年底,金谴使来贺正旦,万里奉派为接伴使,此行途中,题咏颇多。绍熙元年(1190),外出任江东转运副使。这时朝议欲以铁钱行于江南诸郡,他上疏反对,并拒不奉诏,所以触怒时相,改任赣州知州。万里不去赴任,请求还乡。此后闲居乡里长达15年之久。宁宗即位后,屡次召他入朝任职,都坚辞不就。开禧二年(1206)卒于家中。临终前索笔写下了"吾头颅如许,报国无路,惟有孤愤"的遗言,和陆游的《示儿》诗体现了同样深沉的忧国感情。

[阅读全文]...
  • 毕竟西湖六月中全诗

  • 西湖,六月
  •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1、晓出:太阳刚刚升起。净慈寺:全名“净慈报恩光孝禅寺”,与灵隐寺为杭州西湖南北山两大着名佛寺。林子方:作者的朋友,官居直阁秘书。

      2、毕竟: 到底。六月中:六月中旬。

      3、四时: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在这里指六月以外的其他时节。同:相同。

      4、接天:像与天空相接。无穷:无边无际。无穷碧:因莲叶面积很广,似与天相接,故呈现无穷的碧绿。

      5、映日:日红。别样:宋代俗语,特别,不一样。别样红:红得特别出色。

      六月里西湖的风光景色到底和其他时节的不一样:那密密层层的荷叶铺展开去,与蓝天相连接,一片无边无际的青翠碧绿;那亭亭玉立的荷花绽蕾盛开,在阳光辉映下,显得格外的鲜艳娇红。

      这是一首描写杭州西湖六月美丽景色的诗。全诗通过对西湖美景的赞美,曲折地表达对友人深情的眷恋。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诗人开篇即说毕竟六月的西湖,风光不与四时相同,这两句质朴无华的诗句,说明六月西湖与其他季节不同的风光,是足可留恋的。这两句是写六月西湖给诗人的总的感受。“毕竟”二字,突出了六月西湖风光的独特、非同一般,给人以丰富美好的想象。首句看似突兀,实际造句大气,虽然读者还不曾从诗中领略到西湖美景,但已能从诗人赞叹的语气中感受到了。诗句似脱口而出,是大惊大喜之余最直观的感受,因而更强化了西湖之美。

      然后,诗人用充满强烈色彩对比的句子,给读者描绘出一幅大红大绿、精彩绝艳的画面:“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两句具体地描绘了“毕竟”不同的风景图画:随着湖面而伸展到尽头的荷叶与蓝天融合在一起,造成了“无穷”的艺术空间,涂染出无边无际的碧色;在这一片碧色的背景上,又点染出阳光映照下的朵朵荷花,红得那么娇艳、那么明丽。连天“无穷碧”的荷叶和映日“别样红”的荷花,不仅是春、秋、冬三季所见不到,就是夏季也只在六月中荷花最旺盛的时期才能看到。诗人抓住了这盛夏时特有的景物,概括而又贴切。这种在谋篇上的转化,虽然跌宕起伏,却没有突兀之感。看似*淡的笔墨,给读者展现了令人回味的艺术境地(m.ju.51tietu.net)。

      杨万里的诗以白描见长,就这点来说,这是诗不失为他的代表作之一。从艺术上来说,出了白描以外,此诗还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虚实相生。前两句直陈,只是泛说,为虚;后两句描绘,展示具体形象,为实。虚实结合,相得益彰。二是刚柔相济。后两句所写的莲叶荷花,一般归入阴柔美一类,而诗人却把它写得非常壮美,境界阔大,有“天”,有“日”。语言也很有气势:“接天”“无穷”。这样,阳刚与柔美,就在诗歌中得到了和谐统一。

[阅读全文]...
  • 描绘六月的优美古诗

  • 六月,优美
  • 描绘六月的优美古诗

      六月的脚步,在这座六月的城市里,慢慢走向远方,在我的身与心之间向东又向夏。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 古代关于六月的诗词,供大家参考。

      《六月内喜雨诗》

      年代: 宋 作者: 敖陶孙

      炎天亦靳雨,特地费雷将。

      隐隐来何久,飞飞势稍颺。

      初从沾块润,忽作建瓴忙。

      穉子抛书出,臞禅解缚狂。

      苗滋应秀颖,风过忽温凉。

      蛛纲掀三面,虫书漫数行。

      衾箱开岁事,恩泽到诗章。

      怨暑移今昨,烦痾觉在亡。

      青莲开绀宇,白苎舞雕墙。

      只影还晡暮,惊心重渺茫。

      思惟大火聚,回向六时香。

      脱略时流辈,周旋古佛场。

      身才丈六足,舌乃大千长。

      此理凭谁诘,何方便举扬。

      鼠愁灯崛峍,鸦睨铁琅珰。

      生理何聊赖,斯文重激昂。

      盛时追少壮,故步失寻常。

      政尔蓬心萲,依然贝叶光。

      《六月雨》

      年代: 宋 作者: 仇远

      骤雨忽终日,高田知有秋。

      斜风驱溽暑,*地作交流。

      屋漏忙移坐,泥深懒出游。

      美哉今夕睡,凉意已浮浮。

      《六月闵雨》

      年代: 宋 作者: 黄庭坚

      汤帝咨嗟惩六事,汉庭灾异劾三公。

      圣朝罪己恩宽大,时雨愆期旱蕴隆。

      东海得无冤死妇,南阳疑有卧云龙。

      传闻已减大官膳,肉食诸君合奏功。

      《六月三日夜闻蝉》

      年代: 唐 作者: 白居易

      荷香清露坠,柳动好风生。

      微月初三夜,新蝉第一声。

      乍闻愁北客,静听忆东京。

      我有竹林宅,别来蝉再鸣。

      不知池上月,谁拨小船行?

      《六月》

      年代: 唐 作者: 赵璜

      六月火云散,蝉声鸣树梢。

      秋风岂便借,客思已萧条。

      倾国三年别,烟霞一路遥。

      行人断消息,更上灞陵桥。

      《六月》

      年代: 唐 作者: 李贺

      裁生罗,伐湘竹,

      帔拂疏霜簟秋玉。

[阅读全文]...
  • 写六月的古诗

  • 六月,古诗文
  • 写六月的古诗(精选17首)

      导语:六月是一个突飞猛进的季节。一切都在肆无忌惮地疯长,尤其是那夏天的绿色,又浓又深,霸占得漫山遍野,虽然是映衬着花朵,但事实上却是绿肥红瘦。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写六月的古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小池

      【南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诗意:泉眼悄无声是珍惜细细的水流,树阴映水面是它喜欢晴日的温柔。小小的嫩荷刚露出紧裹的叶尖,早飞来可爱的蜻蜓站立在上头。

      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南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诗意:毕竟是西湖六月天的景色,风光与其他季节确实不同。莲叶接天望不尽一片碧绿,阳光下荷花分外艳丽鲜红。

      三、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北宋】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诗意:远处天上涌来一片黑云,它们翻滚像泼洒的墨汁尚未挡住山,白花花的雨点似珍珠乱蹦乱跳窜上船。忽然一阵风卷地而来,把乌云吹散了。雨过天晴,碧波如镜,水面像明净的.蓝天,又是一派明媚的风光。

      四、《山亭夏日》

      【晚唐】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精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诗意:在山间幽静的庭院里,入眼都是绿树浓阴,楼台在水池中留下倒影,微风拂过,水晶一样的帘子轻轻晃动,蔷薇的香气也在随之荡漾开来,充盈在庭院的每一个角落。

      五、初夏睡起

      【南宋】杨万里

      梅子流酸溅齿牙,芭蕉分绿上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诗意:梅子味道很酸,吃过之后,余酸还残留在牙齿之间;芭蕉初长,而绿阴映衬到纱窗上。春去夏来,日长人倦,午睡后起来,情绪无聊,闲着无事观看儿童戏捉空中飘飞的柳絮。

      六、三衢道中

      【南宋】曾几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诗意:梅子快要成熟的季节却连日晴和,我乘船到了小溪的尽头又走上山路。绿色的树阴还和来时的路上差不多,此时又在山林中增添了几声黄莺的叫声。

      七、初夏游张园

      【宋】戴敏

      乳鸭池塘水浅深,熟梅天气半晴阴。

      东园载酒西园醉,摘尽枇杷一树金。

      诗意:小鸭在池塘中或浅或深的水里嬉戏,梅子已经成熟了,天气半晴半阴。在这宜人的天气里,邀约一些朋友,载酒宴游了东园又游西园。风景如画,心情格外舒畅,尽情豪饮,有人已经醉醺醺了。园子里的枇杷果实累累,像金子一样垂挂在树上,正好都摘下来供酒后品尝。

      八、客中初夏

      【北宋】司马光

      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诗意:初夏四月,天气清明和暖,下过一场雨天刚放晴,雨后的山色更加青翠怡人,正对门的南山变得更加明净了。眼前没有随风飘扬的柳絮,只有向日葵朝着太阳开放。

      九、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南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茆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诗意:

      明亮的月光惊起了正在栖息的鸟鹊,它们离开枝头飞走了。在清风吹拂的深夜,蝉儿叫个不停。稻花香里,一片蛙声,好像是在诉说好年成。不一会,乌云遮住了月亮。只有远方的天边还有七八颗星星在闪烁,山前竟然落下几点雨。行人着慌了:那土地庙树丛旁边过去明明有个茅店可以避雨,现在怎么不见了?他急急从小桥过溪,拐了个弯,茅店就出现在他的眼前。

      十、夏意

      【北宋】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簟清,石榴花开透帘明。

[阅读全文]...
  • 六月的雨

  •   六月的细雨 天堂的泪

      微凉的晨露 载着伤悲

      地狱的烈火 转瞬成灰

      魔鬼的挽歌 令人心碎

      没有紫薇 没有向日葵

      没有鸟儿的歌声陪

      这里的阳光不曾明媚

      为何还要把我的家园毁

      无光的火焰在衰颓

      教堂的钟声 谁的忏悔

      风往北吹 带着责备

      天使的眼神 迷离深邃

      它的笑容让人沉醉

      美丽的伊甸 栅栏围

      失去自由 如何飞

      寄出的思念 无人回

      寂寞孤单 影相随

      我好累 请让我沉睡

      河畔的芦苇 河中的水

      河边的虫儿 叫声清脆

      星星低垂 在天空的怀里依偎

[阅读全文]...
  • 六月飞雨(组诗)

  • 六月
  •   一、六月飞雨    风沙起,掀翻了云的脊梁  当,沧桑落尽繁华时,串联起年轮里积攒的惆怅  期许一场美丽的梦,用心揉捏成晶体的样子  由目光的边缘递进,穿梭于血脉之间  流动,没有方向的闯。百脉成全,千浪点将  血脉膨胀,抵触及空中的联想。雷声随,闪电扬  微凉,风干的朽木抖了抖衣裳。晶莹朦胧,散落一地的思绪铺张  时钟合拍的奏了一声响,雨珠儿便打了一个滚儿,尾随了逝去的时光    二、烟花    期许一场美丽的梦,绽放内心那一团火。相拥着空气的余味,与幸福的馨香  年是终结者的模样,花是蠢动青春的序曲。而,巧合是心与心的碰撞  当岁月磨深了目光,邂逅,倒满了羞涩的杯盏。倾倒喉肠  一支火柴,把无风的日子点亮。或许,还有空白的纸张  思绪为引,想念为线。星光的闪亮,是否是烟花残留的微凉  那么响,那么凉,明暗瞬息,定格在他人仰望。仰望苍穹,攀缘着短暂的时光    三、喜欢    仰望苍穹,攀缘着短暂的时光  无厘头,填充了梦乡。梦与想同体  高翘的嘴角,挑醒了清晨的朝阳  一个痴字,折叠了时光的羽翼  环绕着山体的走向,形依旧,心境却追向斜阳

      编辑点评:

      把梦揉成晶体的模样,六月飞雨中的联想,血脉喷张。“一支火柴/把无风的日子点亮/或许,还有空白的纸张”,这句更是将烟火的气息引了出来,思绪的线,流光的夜,凉又瞬息。梦与想是同体的,环绕山体的走向便可以追随斜阳的距离,喜欢是高翘的嘴角挑醒朝阳。一组清新的诗歌,掺了些许思绪,让词语碰撞的更有节奏,层层递进,娓娓道来。问好作者,并且倾情推荐阅读。

[阅读全文]...
  • 陶渊明《戊申岁六月中遇火》“迢迢新秋夕,亭

  • 六月
  • 戊申岁六月中遇火陶渊明草庐寄穷巷,甘以辞华轩。正夏长风急,林室顿烧燔。一宅无遗宇,舫舟荫门前。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果菜始复生,惊鸟尚未还。中宵伫遥念,一盼周九天。总发抱孤介,奄出四十年。形迹凭化往,灵府长独闲。贞刚自有质,玉石乃非坚。仰想东户时,余粮宿中田。鼓腹无所思,朝起暮归眠。既已不遇兹,且遂灌我园。注释:(1)寄:寄托,依附。甘:自愿。辞:拒绝,告别,华轩:指富贵者乘坐的车子。轩:占代一种供大夫以上乘坐的轻便车,“华轩”在这里是代指仕途之功名富贵。(2)当:时当,恰在。长风:大风。林室:林木和住宅。从此诗“果菜始复生”句可知,大火不仅焚毁了房屋,连同周围的林园也一并遭灾。顿:顿时,立刻。燔(fán烦):烧。(3)宇:屋檐,引申为受覆庇、遮盖处。航(f áng仿):船。荫门前:谓遮荫于门前。林室皆焚毁,只有门前的航舟内尚有遮荫处。(4)迢迢:遥远的样子。这里形容秋夕景象的空阔辽远。新秋夕:初秋的傍晚。亭亭:高貌。曹丕《杂诗》:“西北有浮云,亭亭如车盖。”(5)始复生:开始重新生长。惊鸟:被火惊飞的鸟。(6)中宵:半夜。伫(zhǜ往):长时间地站立。遥念:想得很远。盼:看。周:遍,遍及。九天:这里指整个天地。(7)总发:即“总角”,称童年时代。古时儿童束发于头顶。陶渊明《荣木》诗序:“总角闻道,白首无成。”孤介:谓操守谨严,不肯同流合污。奄:忽,很快地。出:超出。(8)形迹:身体,指生命。凭:任凭。化:造化,自然。往:指变化。灵府:指心。《庄子·德充符):“不可入于灵府。”成玄英疏:“灵府者,精神之宅也,所谓心也。”(9)贞刚:坚贞刚直。自:本来。质:品质、品性。乃:却。这两句是说,我的品质坚贞刚直,比玉石都更坚贞。(10)仰想:遥想。东户:东户季子,传说中上古太*时代的君主。《淮南子·缨称训》:“昔东户季子之世,道路不拾遗,耒耜余粮宿诸田首。”宿:存放。中田:即田中。(11)鼓腹:饱食。《庄子·马蹄》:“夫赫胥氏之时,民居而不知所为,行不知所之,含哺而熙,鼓腹而游。”无所思:无忧无虑。(12):此,指东户时代。遂:就。灌我园:浇灌我的田园。这里指隐居躬耕。参考译文茅屋盖在僻巷边,远避仕途心甘愿。当夏长风骤然起,林园宅室烈火燃。房屋焚尽无住处,船内遮荫在门前。初秋傍晚景远阔,高高明月又将圆。果菜开始重新长,惊飞之鸟尚未还。夜半久立独沉思,一眼遍观四周天。年少守操即谨严,转眼已逾四十年。生命托付与造化,内心恬淡长安闲。我性坚贞且刚直,玉石虽坚逊色远。遥想东户季子世,余粮存放在田间。饱食终日无忧虑,日出而作日入眠。既然我未逢盛世,姑且隐居浇菜园。赏析:《戊申岁六月中遇火》,陶渊明诗。陶渊明归田的第四年六月,一场大火烧毁了他家的房子,使他陷入了困窘的境地。“草庐寄穷巷,甘以辞华轩。”起头两句写他这几年的*静生活,“正夏长风急,林室顿烧燔。”天炎风息,丛集在一起的房子顿时烧掉了。作者“遇火”前后的生活情景和心情,很是真切,也很自然。比如遇火前后作者心情由*静到不*静,是几经波折,多种变化,但都显得入情入理,毫不给人以故作姿态之感。“草庐寄穷巷,甘以辞华轩。”起头这两句是写他这几年的*静生活。“草庐”即他归田后营建的“草屋八九间”。“穷巷”,偏僻的村巷。“华轩”,达官乘坐的漂亮的车子,这里代指仕宦生活。居陋巷而绝功名之念,这样的意思在归田后许多诗中屡见陈述。这里用一个“甘”字,见出他这种态度出于自觉自愿,也显见他心情的*静自然。可是,“正夏长风急,林室顿烧燔。”天炎风息,丛集在一起的房子顿时烧掉了。着一“顿”字,见出打击的沉重。“一宅无遗宇,舫舟荫门前。”他的住宅没有剩下一间房子,只好将船翻盖在门前,以遮蔽风雨。“舫舟荫门前”一般解释为寄居在船上,似非确。《归园田居》“榆柳荫后檐”与这句结构相同,“荫”也为覆盖的意思。在陆地上以舟作棚,现时还常见着。以上可谓第一段,写“遇火”情况。“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曰“新秋”,曰“月将圆”,见出是七月将半的时令,离遇火已*一个月了。“迢迢”,意同遥遥,显出秋夜给人漫长的感觉。“亭亭”,高远的样子,这是作者凝视秋月的印象。这两句既写出了节令的变化,又传出了作者耿耿不寐的心情。这是火灾予他心理的刺激。“果菜始复生,惊鸟尚未还。”遭火熏烤的周围园圃中的果菜又活过来了,但受惊的鸟雀还没有飞回。从“果菜始复生”见出他生计还有指望,而后一种情况又表示创巨的痛深。在这样的秋夜里,他的心情是很不*静的:“中宵伫遥念,一盼周九天。”半夜里他伫立遥想,顾盼之间真是“心事浩茫连广宇”了。以上是第二段,写“遇火”后心情的不*静。下面第三段,所写是“中宵伫遥念”的内容。作者先是自述*生操行:“总发抱孤介,奄出四十年。”他说:我从小就有正直耿介的性格,一下子就是四十年了(作者此时四十四岁)。“形迹凭化往,灵府长独闲。”形体、行事随着时间的过去而衰老、而变化,可心灵一直是安闲的,没有染上尘俗杂念。“孤介”、“独闲”,都表示他不同于流俗。“贞刚自有质,玉石乃非坚。”这两句意思说:我具备的贞刚的禀性,玉石也比不上它坚固。这六句是对自己*生的检点,*的口吻里又显出自信。他是在遭遇灾变之时作如此回想的,这也表示了他还将这样做,不因眼下困难而动摇。接着他又想起一种理想的生活:“仰想东户时,余粮宿中田。”“东户”,指传说中的古代帝王东户季子,据说那时民风淳朴,道不拾遗,余粮储放在田中也无人偷盗。“中田”即田中。“鼓腹无所思,朝起暮归眠。”这是说,那时候人们生活无忧无虑,人人都安居乐业。这些“仰想”,表现了作者的向往之情,他当时处于那种艰难境地作这种联想,实在也是很自然的。但是,这毕竟是空想。“既已不遇兹,且遂灌我园。”意思是说:既然已经遇不上这样的时代了,还是灌我的园、耕我的田吧。这表现了作者面对现实的态度。想起“东户时”,他的情绪不免又波动起来,但他又立即回到眼前的现实,心情又*静下来了。后两句似乎还有这样的意思:丰衣足食不能凭空想,要靠自己的劳动。这就与两年后写的《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所表达的思想相一致了。这首诗写作者“遇火”前后的生活情景和心情,很是真切,也很自然。比如遇火前后作者心情由*静到不*静,是几经波折,多种变化,但都显得入情入理,毫不给人以故作姿态之感。火灾的打击是沉重的,不能不带来情绪的反应,此诗若一味旷达,恐非合乎实际了。诗人的可贵,就是以*素的生活信念来化解灾变的影响,以面对现实的态度坚定躬耕的决心,他终于经受住这次考验了。

[阅读全文]...
  • 六月的诗

  • 六月
  • 六月的诗

      这个六月

      风舞动着一条细软的鞭子

      将阳光打落在头顶

      继续着五月的一片痴情

      雨的脚步

      歇了又歇

      把街道梳理一遍后翻新

      大街小巷蠢蠢欲动,蚂蚁成群

      甲壳虫疾驰而过,将日子编织

      走了又去,去了又来

      雷声远去

      仍恋恋不舍将云朵撕碎

      游戈在空中

      描摹六月的诗行

      楼房与楼房*

      *惯了相对无言

      偶有喜鹊衔来的惊喜

      于小书包的嘴里

      咿咿呀呀地吟唱着什么

      一枚青涩的果子

      经不住阳光的诱惑

      从枝间探出头来

      旁听着谁的心事

      这个早晨

      阳光攀爬墙壁

      将小脚丫伸到床头柜上

      把我踢醒

      闹钟滴答着提醒我

      又开始了新的一天

      沙发一本正经的样子

      似乎在暗示着我也该起床了

      几本书躺在书架上

      亮起了醒目的大字和我打招呼

      我在一本诗集里

      在一位诗人的笔尖下

      和故乡的一草一木不期而遇

      几个熟悉的词语

      争着抢着一窝蜂似的`

      将我的童年时光解读

      儿时的记忆历历在目

      拥我入怀

      我又将门前的那两棵枣树

      拿回忆打捞 ,借思绪*

      用力的摇动了一次

      落下的叮咛和串起的微笑

      足够点亮我一天的心情 ?

      诗文/雪梦儿

[阅读全文]...

相关词条

相关文章

古诗六月中的雨 - 句子

古诗六月中的雨 - 语录

古诗六月中的雨 - 说说

古诗六月中的雨 - 名言

古诗六月中的雨 - 诗词

古诗六月中的雨 - 祝福

古诗六月中的雨 - 心语

推荐词条

墨梅古诗的诗人 春居古诗的字带拼音 想看雪的古诗词 古诗中的江东江西 古诗《寒食》的扩写 我们积累过的古诗里还有 责任和担当的古诗文 放下一个人的说说古诗 有七心的古诗 三字为题的古诗 代表月亮的古诗和诗文 吴秋的古诗 屏和帘的古诗词 林隐者不遇的古诗意思 倾颜一世的古诗 描写儿童活动的古诗小学生 刘湛秋古诗中写雨的古诗 让心灵*静的古诗词 古诗中用雨来写愁的 小池杨的古诗 带有头字的古诗 写双庙的古诗 赞美现代古诗的名人名言 写大概的古诗词 我背了小猫写祖国风光的古诗 春夏秋冬的各种古诗词 三衢道中是谁的古诗 带有空字的五字古诗 关于古诗中的亲情 带若带圻的古诗 春暖花开时美好的古诗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