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祝福黄鹤楼 >

祝福黄鹤楼

关于祝福黄鹤楼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祝福黄鹤楼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祝福黄鹤楼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包括句子、语录、说说、名言、诗词、祝福、心语等。如果祝福黄鹤楼页面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

句子:即与祝福黄鹤楼相关的句子。
语录:即与祝福黄鹤楼相关的名人语录
说说:即与祝福黄鹤楼相关的qq说说、微信朋友圈说说。
名言:即与祝福黄鹤楼相关的名人名言、书籍名言。
诗词:即与祝福黄鹤楼相关的古诗词、现代诗词、千古名句。
祝福语:即与祝福黄鹤楼相关的祝福祝贺词。
心语:即与祝福黄鹤楼相关的早安、晚安朋友圈心语。

  • 《黄鹤楼》

  • 诗是用来咏唱的,诗和歌是不可分的,古代流传下来的诗,其实原本都是配有乐曲的,只是因为年深日久,乐曲散佚了,于是就只剩下了诗。不过,我们仍然可以说诗就是歌,或者说诗是一种音乐化的充满了韵律感的文学。诗歌具有表演艺术的特征,诗人是属于大众的。即便是长篇的史诗,如《伊利亚特》、《奥德赛》,也是用来演唱的。荷马是一位行吟诗人,尽管他是一位盲人,但是他走遍了希腊的城邦和乡村,将特洛伊战争的英雄史传遍了世人。

      正是因为诗具有音乐的特性,所以写诗的时候要适当地讲究一下格律以增强其乐感。

      格律也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以中文诗歌而论,也不过就是讲究一下*仄、对仗、押韵而已。至于其他的文字,如英语,由于是多音节的文字,因而是不可能形成对仗的,所以只要讲究一下音节的调适和押韵就可以了。有趣的是英语诗的押韵方式花样极多,可以aa*,可以abab,也可以a*a,除了像pray,gray这样的押尾韵,还可以像smith,smile这样的押头韵。

      总的说来,作诗嘛,对于能够讲究格律的地方还是要讲究一下格律,这样是有好处的。但是在不能讲究的地方则不必勉强,毕竟诗以意为先,不可以以辞害意。

      譬如,唐诗中的压卷之作是崔颢的《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这是一首律诗。按照律诗的规范,三、四句被称为项联,应该对仗。可是这里的“不复返”和“空悠悠”显然不能形成对仗。不过,即便是如此,这也丝毫不影响此诗的艺术成就。据说,李白看了此诗之后佩服得不得了,以至于到了黄鹤楼“眼前有景题不得”,因为“崔颢有诗在上头”。

      说到李白,其诗可以视作唐诗的另类。因为李白的许多的诗作实已突破以往任何之格律,而自成一新格律。李白的诗常常忽起长调:“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忽而又化作短歌:“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君莫停。”完全是一种大开大合的写法,是狂歌劲舞,而绝非浅吟低唱。以李白自由的性格,自由的诗风,若是参加科举,很可能会被拘泥于僵化格律论的考官“枪毙”十回八回。也许是李白颇有自知之明,所以李白终生不赴科场,因而自然就与*显爵无缘了。虽然李白舍去了一顶乌纱,却赢得了诗仙万世名,人生如此,可谓壮哉伟哉。

      说到底,诗歌是人的内在的精神气质的自然流溢,殊不可以以僵化的格律拘束,而只能以合宜自然的格律将其进一步地美化。就诗歌的表现形式而论,其形式是不断发展的,从最早的两言诗、三言诗、四言诗,到楚辞,到汉代的乐府诗和赋,到唐诗、宋词、元曲,再到现代的新诗;从有韵诗到无韵诗;从包含某种格律较为规整的诗到散文化的诗;诗的形式异彩纷呈,不胜枚举。

      今天的诗人应该有非常广阔的创作空间,因为他们既可以借鉴以往的表现形式,汲取历史的营养,又可以创造新的诗歌表现形式,发出时代的新声。

      顺便再来谈一下崔颢的《黄鹤楼》,这首诗究竟好在哪里,为什么古今备受推崇呢?我觉得这首诗好就好在表现了人类在巨大的不可知面前的彷徨和忧伤。古往今来的人所面临的,其实是三个“不可知”。其一,过去不可知——昔人已去。其二,未来不可知——乡关何处?其三,现实不可知。现实仿佛是可知的,“晴川历历”,似乎历历在目,很真切,可仔细一看又是“芳草萋萋”,很朦胧,若即若离,若隐若现,凄迷梦幻,所以仍然是不可知。人类的那一点小知识在这么多的不可知的面前实在是沧海一粟,半点都骄傲不起来。所以诗人面对此情此景自然是要浩然一叹的。而崔颢的这么一“叹”恰好就“叹”在了世人的心中的痛痒难搔处,因此人们读了这首诗总是要沉思良久的。

      在现代物理学中有著名的测不准原理,其理论认为,位置测定得越准确,动量的测定就越不准确,反之亦然。为什么会测不准呢?因为当你观察到事物的时候,你已经在不可避免的改变着你的观察对象了。所以说世界从本质上说是不可知的,或者说是不确切可知的。真理永远是相对,而绝对的真理永远都是可望而不可及。麦克斯韦统一了电、磁力,相对论的创始人爱因斯坦穷其毕生之力,希望建立统一场论以求完成对世界规律的最高层次的终极的解释,可是他并没有成功,遗憾而逝。可以这样说,中国唐朝诗人崔颢的一句“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已经道破了千人万人的苦衷,不但李白读之无言,就是爱因斯坦读了又能为之奈何?

      不过,虽然要把世界置于统一的绝对真理之下几乎是不可能的。可是艺术和科学还是可以统一的,因为他们都表达了同样的忧愁和苦闷。

      世界就像是光。光既是粒子,又是波,具有波粒二相性。世界既是可知的,又是不可知的,具备可知和不可知的双重特性。可知者则笃行之,不可知者则探索之,探索之未果则存疑之,留待来者,如此则一日一日*于自由了。

[阅读全文]...
  • 写黄鹤楼的诗

  • 写景
  • 1、望黄鹤楼

    朝代:唐朝 作者:李白

    东望黄鹤山,雄雄半空出。

    四面生白云,中峰倚红日。

    岩峦行穹跨,峰嶂亦冥密。

    颇闻列仙人,于此学飞术。

    一朝向蓬海,千载空石室。

    金灶生烟埃,玉潭秘清谧。

    地古遗草木,庭寒老芝术。

    蹇予羡攀跻,因欲保闲逸。

    观奇遍诸岳,兹岭不可匹。

    结心寄青松,永悟客情毕。

    2、夏口夜泊别友人

    朝代:明朝 作者:李梦阳

    黄鹤楼前日欲低,汉阳城树乱乌啼。

    孤舟夜泊东游客,恨杀长江不向西。

    3、偕一之世卿诣楚云台偶作呈世卿

    朝代:明朝 作者:陈录

    小立三人静楚云,水田漠漠向秋分。

    千峰笑指来时路,黄鹤楼前月是君。

    4、送储邕之武昌

    朝代:唐朝 作者:李白

    黄鹤西楼月,长江万里情。

    春风三十度,空忆武昌城。

    送尔难为别,衔杯惜未倾。

    湖连张乐地,山逐泛舟行。

    诺为楚人重,诗传谢脁清。

    沧浪吾有曲,寄入棹歌声。

    5、偈颂二十一首·四达皇皇

    朝代:宋朝 作者:释智愚

    四达皇皇,无边无表,因甚有新有旧。

    会得此去汉阳不远,不然黄鹤楼前鹦鹉洲。

    6、遍虚空界

    朝代:宋朝 作者:释印肃

    和风周匝万花开,春雾蒙蒙锁绿苔。

    世人寐语不知意,黄鹤楼前一赏梅。

    7、送友人之鄂

    朝代:宋朝 作者:郑起

    湖海声名落缙绅,由江而鄂逆鳞鳞。

    烦君黄鹤楼头看,天下英雄有几人。

    8、颂古十二首·崔颢曾题黄鹤楼

    朝代:宋朝 作者:释智深

    崔颢曾题黄鹤楼,上头春色少人游。

    清香已逐残春去,无限狂蜂恋不休。

    9、中秋夜泊武昌

    朝代:唐朝 作者:刘淑柔

    两城相对峙,一水向东流。今夜素娥月,何年黄鹤楼。

    悠悠兰棹晚,渺渺荻花秋。无奈柔肠断,关山总是愁。

    10、洞宾图

    朝代:明朝 作者:庞嵩

    野服囊孤剑,飘萧世外游。浮名几欲误,初服返真修。

[阅读全文]...
  • 崔颢《黄鹤楼》

  • 黄鹤楼 / 登黄鹤楼

      朝代:唐代

      作者:崔颢

      原文: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赏析

      这首诗是吊古怀乡之佳作。诗人登临古迹黄鹤楼,泛览眼前景物,即景而生情,诗兴大作,脱口而出,一泻千里。既自然宏丽,又饶有风骨。诗虽不协律,但音节浏亮而不拗口。真是信手而就,一气呵成,成为历代所推崇的珍品。传说李白登此楼,目睹此诗,大为折服。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严沧浪也说唐人七言律诗,当以此为第一。足见诗贵自然,纵使格律诗也无不如此。历代写黄鹤楼的诗很多,但崔颢的一首七律,人称最佳,请看他是怎样写的: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此诗写得意境开阔、气魄宏大,风景如画,情真意切。且淳朴生动,一如口语,不能不令人叹为观止。这一首诗不仅是崔颢的成名之作、传世之作,也为他奠定了一世诗名的基础。下这样的结论绝不是哪一个人,更不是我硬要往开封人脸上贴金。《唐诗三百首》是*对唐诗的选集,就把崔颢这首诗列为七律诗中的第一首。可见对此诗的器重。元人辛文房《唐才子传》记李白登黄鹤楼本欲赋诗,因见崔颢此作,为之敛手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有人说此说或出于*附会,未必真有其事。但我以为也决非全部子虚乌有,李白写的有关黄鹤楼的诗,我手头就有两首:一为《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另一首为《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虽都与黄鹤楼有关,然皆另有所托,并非完全写景。同时他的《鹦鹉洲》前四句“鹦鹉东过吴江水,江上洲传鹦鹉名。鹦鹉西飞陇山去,芳洲之树何青青”与崔诗句法何其相似。其《登金陵凤凰台》诗亦如此,都有明显仿崔诗格调的痕迹。因此,既如“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两句非李白之言,承认崔诗绝好,对于李白来说还是可以认定的。《沧浪诗话》(严羽)说:“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虽然有争议,如胡应麟称杜甫的《登高》为古今七律之冠,但也确是代表大家意见的中肯之语。这样一来,崔颢的《黄鹤楼》名气就更大了。

      以丰富的想象力将读者引入远古,又回到现实种种情思和自然景色交融在一起,有谁能不感到它的凄婉苍凉。这首诗历来为人们所推崇,被列为唐人七律之首。

      传说李白壮年时到处游山玩水,在各处都留下了诗作。当他登上黄鹤楼时,被楼上楼下的美景引得诗兴大发,正想题诗留念时,忽然抬头看见楼上崔颢的题诗。

[阅读全文]...
  • 黄鹤楼诗词

  •   1、《黄鹤楼送盂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射。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2、《望黄鹤楼》

      唐·李白

      东望黄鹤山,雄雄半空出。

      四面生白云,中峰倚红日。

      岩峦行穹跨,峰嶂亦冥密。

      颇闻列仙人,于此学飞术。

      一朝向蓬海,千载空石室。

      金灶生烟埃,玉潭秘清谧。

      地古遗草木,庭寒老芝术。

      □予羡攀跻,因欲保闲逸。

      观奇遍诸岳,兹岭不可匹。

      结心寄青松,永悟客情毕。

      3、《送康太守》

      唐·王维

      城下沧江水,江边黄鹤楼。

      朱栏将粉堞,江水映悠悠。

      铙吹发夏口,使君居上头。

      郭门隐枫岸,侯吏趋芦洲。

      何异临川郡,还劳康乐侯。

      4、《黄鹤楼》

      唐·卢郢

      黄鹤何年去杳冥,高楼十载倚江城。

      密云朝卷四山景,流水夜传三峡声。

      柳暗西州供写望,草芳南浦偏离情。

      登临一向须回首,看却乡心万感生。  

      5、《黄鹤楼》

      宋·游景仁

      长江巨浪拍天浮,城郭相望万景收。

      汉水北吞云梦入,蜀江西带洞庭流。

      角声交送千家月,帆影中分*秋。

      黄鹤楼高人不见,却随鹦鹉过汀洲。

      6、《菩萨蛮·黄鹤楼》

      现代·*

      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

      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

      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

      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

      7、《黄鹤楼》

      唐·崔灏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8、《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唐·李白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阅读全文]...
  • 黄鹤楼的诗意

  • 诗意
  •   《黄鹤楼》

      作者:崔颢

      原文: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注释:

      1、黄鹤楼:故址在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民国初年被火焚毁,1985年重建,传说古代有一位名叫费祎的仙人,在此乘鹤登仙。

      2、昔人:指传说中的仙人子安。因其曾驾鹤过黄鹤山〔又名蛇山〕,遂建楼。

      3、乘:驾。

      4、去:离开。

      5、空:只。

      6、返:通返,返回。

      7、空悠悠:深,大的意思

      8、悠悠:飘荡的样子。

      9、川:*原。

      10、历历:清楚可数。

      11、汉阳:地名,现在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与黄鹤楼隔江相望。

      12、萋萋:形容草木长得茂盛。

      13、鹦鹉洲:在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西南,根据后汉*载,汉黄祖担任江夏太守时,在此大宴宾客,有人献上鹦鹉,故称鹦鹉洲。唐朝时在汉阳西南长江中,后逐渐被水冲没。

      14、乡关:故乡。

      诗意:

      过去的仙人已经驾着黄鹤飞走了,

      这里只留下一座空荡荡的黄鹤楼。

      黄鹤一去再也没有回来,

      千百年来只看见悠悠的白云。

      阳光照耀下的汉阳树木清晰可见,

      鹦鹉洲上有一片碧绿的芳草覆盖。

      天色已晚,眺望远方,故乡在哪儿呢?

      眼前只见一片雾霭笼罩江面,

      给人带来深深的愁绪。

      赏析:

      这首诗是吊古怀乡之佳作。诗人登临古迹黄鹤楼,泛览眼前景物,即景而生情,诗兴大作,脱口而出,一泻千里。既自然宏丽,又饶有风骨。诗虽不协律,但音节浏亮而不拗口。真是信手而就,一气呵成,成为历代所推崇的珍品。传说李白登此楼,目睹此诗,大为折服。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严沧浪也说唐人七言律诗,当以此为第一。足见诗贵自然,纵使格律诗也无不如此。历代写黄鹤楼的诗很多,但崔颢的一首七律,人称最佳,请看他是怎样写的: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此诗写得意境开阔、气魄宏大,风景如画,情真意切。且淳朴生动,一如口语,不能不令人叹为观止。这一首诗不仅是崔颢的成名之作、传世之作,也为他奠定了一世诗名的基础。下这样的结论绝不是哪一个人,更不是我硬要往开封人脸上贴金。《唐诗三百首》是*对唐诗的选集,就把崔颢这首诗列为七律诗中的第一首。可见对此诗的器重。元人辛文房《唐才子传》记李白登黄鹤楼本欲赋诗,因见崔颢此作,为之敛手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有人说此说或出于*附会,未必真有其事。但我以为也决非全部子虚乌有,李白写的有关黄鹤楼的诗,我手头就有两首:一为《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另一首为《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虽都与黄鹤楼有关,然皆另有所托,并非完全写景。(m.ju.51tietu.net)同时他的《鹦鹉洲》前四句“鹦鹉东过吴江水,江上洲传鹦鹉名。鹦鹉西飞陇山去,芳洲之树何青青”与崔诗句法何其相似。其《登金陵凤凰台》诗亦如此,都有明显仿崔诗格调的痕迹。因此,既如“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两句非李白之言,承认崔诗绝好,对于李白来说还是可以认定的。《沧浪诗话》(严羽)说:“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虽然有争议,如胡应麟称杜甫的《登高》为古今七律之冠,但也确是代表大家意见的中肯之语。这样一来,崔颢的《黄鹤楼》名气就更大了。

      以丰富的想象力将读者引入远古,又回到现实种种情思和自然景色交融在一起,有谁能不感到它的凄婉苍凉。这首诗历来为人们所推崇,被列为唐人七律之首。

      传说李白壮年时到处游山玩水,在各处都留下了诗作。当他登上黄鹤楼时,被楼上楼下的美景引得诗兴大发,正想题诗留念时,忽然抬头看见楼上崔颢的题诗。

[阅读全文]...
  • *:菩萨蛮·黄鹤楼

  •   《菩萨蛮·黄鹤楼》

      作者:*

      原文:

      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

      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

      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

      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

      注释:

      1、菩萨蛮:词牌名。此调原为唐教坊曲名。《菩萨蛮》原是今缅甸境内古代罗摩国的粤曲,后经汉族乐工改制而成的,于佛教语中“菩萨”无关。另有一说,唐苏鹗《杜阳杂编》说:“大中(唐宣宗年号,850年前后)初,女蛮国入贡,危髻金冠,璎珞被体,号‘菩萨蛮队’。当时倡优遂制《菩萨蛮》曲;文士亦往往声其词”。

      此说不可信。据《教坊记》载,开元年间已有《菩萨蛮》曲名。上下片各四句。《词谱》定李白《菩萨蛮》词为正体。又名《子夜歌》、《重叠金》等。

      2、黄鹤楼:旧址在湖北省武昌市区之西长江岸边的黄鹤矶(一作黄鹄矶)上,即今武汉长江大桥南端西侧。楼在历史上曾几经毁坏修复,一九五五年修建大桥时拆去遗留建筑物,一九八五年六月在重新扩建后开放。《南齐书·州郡志》说有个叫子安的仙人,曾骑黄鹄(即鹤,古“鹄”、“鹤”二字通)经过黄鹄矶。《太*寰宇记》说骑鹤仙人叫费文袆(huī灰),一作费祎(yī衣),每乘黄鹤到此楼休息。楼因此得名。许多文人曾题诗抒慨,唐崔颢的名句“黄鹤一去不复返”,尤为历代传诵。作者借这个题目,抒发了革命家的截然不同的感慨。

      3、茫茫:广大貌,远貌。

      4、九派:派,水的支流。相传在长江中游一带有九条支流同长江汇合,所以称“九派”。鲍照《登黄鹤矶》诗:“九派引沧流。”

      5、中国:就是国中。《孟子公孙丑下》:“我欲中国而授孟子室。”赵岐注:“王欲于国中而为孟子筑室。”或径用通常意义来解释,亦通。那么,流中国,就是流于中国境内。

      6、沉沉:也作沈沈。湛湛,深远貌。《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沈沈隐隐”,李善注:“沈沈,深貌也。”

      7、一线:指当时长江以南的粤汉铁路和以北的京汉铁路。一九五七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两条铁路已接通,改名京广铁路。

      8、莽苍苍:莽苍,迷茫。莽苍苍,就是莽苍的长言,多出了一个音节。

      9、龟蛇锁大江:龟蛇指龟山和蛇山,蛇山在武昌城西长江边,龟山在它对岸的汉阳,隔江对峙,好像要把长江锁住一样。

      10、把酒酹滔滔:酹,古代用酒浇在地上祭奠鬼神或对自然界事物设誓的一种*俗。这里是对滔滔的长江表示同*势力斗争到底的决心。滔滔,大水貌。《诗小雅四月》:“滔滔江汉。”此用作江水的代语

      11、心潮:作者自注:“一九二七年,大革命失败的前夕,心情苍凉,一时不知如何是好,这是那年的春季。夏季,八月七号,党的紧急会议,决定武装反击,从此找到了出路。”

      翻译:

      多少大河流贯中国,

      而潜隐之一条铁路连接南北。

      烟云细雨舒卷着迷茫,

      龟山与蛇山紧锁着长江。

      昔日的黄鹤已飞去了何方?

      如今这儿只有些游客过往,

      我将借酒浇江以表慷慨,

      我的心之潮汐胜似滚滚长江的浪涛。

      赏析:

      上阙写景:登楼纵目,茫茫沉沉,莽莽苍苍,自远而*,宏伟壮彩。一个“锁”字,连接双山大江,不仅形象地描绘了龟蛇夹峙的形势,而且暗写出乱石崩云、惊涛拍岸的一段江景。设象意中,而象在意外。蕴藉无穷,引人入胜。

      下阙言情:倚危把酒,怀古思今,应物斯感,由境及心,豪放深沉。一个“逐”字,绾合心潮江浪,不但生动地写出了浪花的滚滚催进,而且隐喻汹涌澎湃、如火如荼的革命*。设意象中,而意在象外。含蓄不尽,耐人寻味。

      1927年正值中国多事之秋,大革命处于低潮时期,北伐虽然获得了一些胜利,但军阀及各种势力依然存在,蒋介石正洋洋得意地初临王位。

      可是整个中国的局面仍是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扑朔迷离的烟云密布大地,是年*途经武汉,怀以苍凉悲壮之情登上黄鹤楼一吐心曲。登高赋诗是历代文人抒情言志的*惯,*,这位具有深厚的中国文化修养的一代诗人兼革命家以其独有的胸襟及气概表达了他对于他所处的时代的沉郁抱负和热切期待。

      全诗一开始从大处作眼,从远到*,层层展开,其中有精确的地理,这地理中暗示作者内心缜密的布局及经纬法度,这一切处理得干净简练,(m.ju.51tietu.net)仅用“九派流中国”,“一线穿南北”,“龟蛇锁大江”这几个妙巧的对称,犹如围棋高手的布局显得严密而大度,同时也显示了对祖国的山川谙熟于胸。

      接着下阕一转,又透出了诗人对于世事沧桑,雪泥鸿爪之感慨,一代又一代该过去的都过去,而今诗人又作游人的一员在此低回歌咏。最后二行诗人把酒酹江以抒壮志,涌动的心潮如澎湃的波涛,越来越感受到一种急迫地想立即置身于中心的强烈愿望(因当时*处境维艰,*占有上风),诗歌在此达到一个最后的*,以绵绵思绪和慷慨高歌抵达诗言志的核心,几乎直逼陈子昂《登幽州台歌》。的确是正宗汉音,苍凉慨叹沉雄俊爽。

      另外,黄鹤楼自古以来为诗人咏叹,自崔颢题诗之后,写黄鹤楼要不落前人窠臼,实属不易,而*凌云之笔一下就触击巅峰。

[阅读全文]...
  • 崔颢:登黄鹤楼

  •   《登黄鹤楼》

      作者: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注释:

      1、黄鹤楼:故址在湖北武昌县,民国初年被火焚毁,传说古代有一位名叫费文的仙人,在此乘鹤登仙。也有人作昔人已乘白云去。

      2、悠悠:久远的意思。

      3、历历:清晰、分明的样子。

      4、鹦鹉洲:在湖北省武昌县西南,根据后汉*载,汉黄祖担任江夏太守时,在此大宴宾客,有人献上鹦鹉,故称鹦鹉洲。

      译文:

      传说中的仙人早乘黄鹤飞去,

      这地方只留下空荡的黄鹤楼。

      飞去的黄鹤再也不能复返了,

      唯有悠悠白云徒然千载依旧。

      汉阳晴川阁的碧树历历在目,

      鹦鹉洲的芳草长得密密稠稠,

      时至黄昏不知何处是我家乡?

      面对烟波渺渺大江令人发愁!

      赏析:

      这首诗是吊古怀乡之佳作。诗人登临古迹黄鹤楼,泛览眼前景物,即景而生情,诗兴大作,脱口而出,一泻千里。既自然宏丽,又饶有风骨。诗虽不协律,但音节浏亮而不拗口。真是信手而就,一气呵成,成为历代所推崇的珍品。传说李白登此楼,目睹此诗,大为折服。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严沧浪也说唐人七言律诗,当以此为第一。足见诗贵自然,纵使格律诗也无不如此。

[阅读全文]...
  • 写黄鹤楼的古诗

  • 写黄鹤楼的古诗

      写黄鹤楼的古诗有哪些呢?下面随小编一起看看写黄鹤楼的古诗及译文吧~

      黄鹤楼 / 登黄鹤楼

      唐代: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译文

      过去的仙人已经驾着黄鹤飞走了,这里只留下一座空荡荡的'黄鹤楼。

      黄鹤一去再也没有回来,千百年来只看见悠悠的白云。

      阳光照耀下的汉阳树木清晰可见,鹦鹉洲上有一片碧绿的芳草覆盖。

      天色已晚,眺望远方,故乡在哪儿呢?眼前只见一片雾霭笼罩江面,给人带来深深的愁绪。

      注释

      1.黄鹤楼:故址在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民国初年被火焚毁,1985年重建,传说

      古代有一位名叫费祎的仙人,在此乘鹤登仙。

      2.昔人:指传说中的仙人子安。因其曾驾鹤过黄鹤山〔又名蛇山〕,遂建楼。

      3.乘:驾。

      4.去:离开。

      5.空:只。

      6.返:通返,返回。

      7.空悠悠:深,大的意思

      8.悠悠:飘荡的样子。

      9.川:*原。

      10.历历:清楚可数。

      11.汉阳:地名,现在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与黄鹤楼隔江相望。

      12.萋萋:形容草木长得茂盛。

      13.鹦鹉洲:在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西南,根据后汉*载,汉黄祖担任江夏太守时,在此大宴宾客,有人献

      上鹦鹉,故称鹦鹉洲。唐朝时在汉阳西南长江中,后逐渐被水冲没。

      14.乡关:故乡。

[阅读全文]...

相关词条

相关文章

祝福黄鹤楼 - 句子

祝福黄鹤楼 - 语录

祝福黄鹤楼 - 说说

祝福黄鹤楼 - 名言

祝福黄鹤楼 - 诗词

祝福黄鹤楼 - 祝福

祝福黄鹤楼 - 心语

推荐词条

旅行结束说说 不怕累的说说 父与子的说说 男人也很累的说说心情 野心的说说 qq说说霸气配图 好想睡到自然醒的说说 家庭压力我很累说说 不爱何必纠缠的说说 不想取悦任何人的说说 遇到奇葩人无奈的说说 关于糊涂的说说 期待下雪的说说 秋意浓的说说 关于朋友聚会的说说 默默承受的说说 打工的心酸说说心情 不让自己生气的说说 珠海长隆海洋王国说说 当小三的说说 表演的说说 我的世界只有你说说 快累死了的说说 想妈妈了的说说 听古筝唯美心情说说 漫长等待的说说 腿痛的心情说说 自己扛的说说 励志微信说说 信守承诺的说说 辣妈说说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