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长城之半的祝福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长城之半的祝福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长城之半的祝福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包括句子、语录、说说、名言、诗词、祝福、心语等。如果长城之半的祝福页面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
长城简介
阅读是一种主动的过程,是由阅读者根据不同的目的加以调节控制的,陶冶人们的情操,提升自我修养。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长城简介,欢迎大家分享。
长城是中华民族攀登的缩影,也是中华民族文明的象征。万里长城是世界建筑奇迹之一。它东、西、南、北纵横交错绵延起伏于*辽阔的土地上。东西相距长达5000多公里,因此被称之为万里长城,是月球上“唯一能看得见的人工工程”,也是*第一名胜和*旅游点的代表,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自燕国开始修长城起,长城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人们今天见到的是明长城,它西起甘肃嘉峪关,东至鸭绿江边。八达岭是代表性的一段,是长城的高峰,海拔1000多米,是旅游胜地之一。长城城墙高*均7.8米,顶宽7.8米,可以五马并骑,十列并行。
访问*的旅游者,莫不想前往登临,一睹长城的雄姿。游览长城,公认最理想的地方是北京郊区的八达岭。出北京往西北方向,汽车行驶约1小时多,便到达海拔1000多米的八达岭。万里长城的居庸关雄扼八达岭的山口。
万里长城是公元前7世纪开始修建的。当时,*北方诸侯割据,他们为了防御邻*诸侯的侵袭,在各自的领土上先后筑起了一段段防卫墙。与此同时,燕、赵、秦三个诸侯国的北方,又与少数民族中以游牧为主的匈奴族为邻,为了防御匈奴奴隶主的骚扰,三国各自都在他们的弱方修筑了长城。到了公元前3世纪秦始皇统一了*,把一段段的长城连结起来,成了现在万里长城的基础。后来经过历代增建,及到明朝,就修成了现在的这个样子。它东起渤海湾的山海关,经河北、北京、山西、陕西、内蒙古、宁夏到甘肃的嘉峪关,穿过崇山峻岭,山涧峡谷,绵延起伏,长约12000多华里,因而名为万里长城。
在古代交通运输工具极其落后的情况下,修建如此巨大的工程,实在是一件了不起的事。特别是它不是一般的土墙,而是整齐的条石和结实的青砖砌筑的。有人计算,如果把明长城所用的'砖、石和土方,筑成一道2米厚、4米高的围墙,可以绕地球一周。不用说烧制这些砖石,就是把它们通过崎岖的山间小路送达修建工地,已经是一项十分宠大的工程。因此,游览长城的人莫不为先民的伟大气魄和坚毅精神所感动。
关隘、城墙、城台和烽火台
长城由关隘、城墙、城台和烽火台四部分组成。关隘一般都建在形势险要之处,居庸关就是一个突出的代表。居庸关和八达岭附*的长城,城墙*均高7.8米,最高达14米,城墙的外侧一般都选建在陡峭的山崖上,以增加攻城的困难。每隔不远,有一座拱门,称“券门”。守城士兵由此上下。城墙顶宽达5.8米,可容五马并骑。城台是每隔300至500米的一组高出墙顶的方形建筑,是巡逻放唢的地方。烽火台专门传递军情。规定举一烟鸣一炮表示来敌100人左右;举二烟鸣二炮,来敌500人左右;1000人以上举三烟鸣三炮....如此传递,千里之外的敌情可以在几个小时之内使朝廷了解。
居庸关长城建筑在一条长达15公里的山谷中间,两旁山峦重叠,树木葱郁,山花烂漫,景色瑰丽,远在800年前的金代,就被列为燕京八景之一,称为“居庸叠翠”。居庸关是从北面进入北京的门户,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居庸关的中心,现在还保存着一个雕刻精美的汉白玉石台,叫“云台”。在元朝时,这台上建有三座石塔,于元末明初被毁。三塔毁后,在此台上又建一院,名“泰安寺”,此寺于清康熙年间被火焚毁,只剩下这个基座------云台。云台的券门内,石壁上雕刻有四大天王像,刻工精巧,姿态传神;还有梵文、藏文、蒙文、*尔文、西夏文、汉文六种文字刻成的佛经。
去八达岭长城游览一是从市内乘游览专车前往,费用高一些,但比较舒服,并可同时游览十三陵。从北京去八达岭的公路,经修整后,*坦宽阔。也可以坐火车前往,早7时40分发车,车行2小时多。八达岭游人鼎盛,*均一天游客约万余人。
拓展阅读:长城的故事
民间流传的故事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民间传说,它以戏剧、歌谣、诗文、说唱等形式,广泛流传,可谓家喻户晓。相传秦始皇时,劳役繁重,青年男女范杞梁、孟姜女新婚三天,新郎就被迫出发修筑长城,不久因饥寒劳累而死,尸骨被埋在长城墙下。孟姜女身背寒衣,历尽艰辛,万里寻夫来到长城边,得到的却是丈夫的噩耗。
她痛哭城下,三日三夜不止,城为之崩裂,露出范杞梁尸骸,孟姜女于绝望之中投海而死。从此,山海关被后人认为是“孟姜女哭长城”之地,并在那里盖了孟姜女庙,南来北往的人们常在这儿洒下一掬同情之泪。庙中有楹联这样说:「秦皇安在哉,万里长城筑怨;姜女未亡也,千秋片石铭贞。」孟姜女哭崩长城的故事,反映了秦代徭役对百姓所带来的深重痛苦。也有的认为该故事出自战国时期。
【有关遗迹】
据说庙东南4公里处两块露出海面的礁石便是孟姜女的坟与碑,而庙后巨石上的小坑,为孟姜女望夫所踏足迹。所以石上刻有“望夫石”3个大字。庙内殿门两侧还有一副非常有名的对联“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朝”、“长”两字按汉字不同读音才能读出有几种不同的意义。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在民间广为流传,其夫范喜良(卫辉人)被魏王征召修筑长城(今卫辉与辉县交界的战国长城)劳累而死,埋于长城之下。孟姜女寻夫哭至卫辉池山段长城,感动天地,哭塌长城,露出丈夫尸骨。至今在卫辉池山乡歪脑村一带还流传其故事,山上能见到孟姜女哭塌长城的泪滴石。新乡市区有孟姜女河,孟姜女路,孟姜女桥等名称。
定城砖的传说
定城砖指放置在嘉峪关西瓮城门楼后檐台上的一块砖。
相传明正德年间,有一位名叫易开占的修关工匠,精通九九算法,所有建筑,只要经他计算,用工用料十分准确和节省。监督修关的监事管不信,要他计算嘉峪关用砖数量,易开占经过详细计算后说:"需要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九块砖。"监事管依言发砖,并说:"如果多出一块或少一块,都要砍掉你的头,罚众工匠劳役三年。"竣工后,只剩下一块砖,放置在西瓮城门楼后檐台上。监事管发觉后大喜,正想借此克扣易开占和众工匠的工钱,哪知易开占不慌不忙的说:"那块砖是神仙所放,是定城砖,如果搬动,城楼便会塌掉。"监事管一听,不敢再追究。从此,这块砖就一直放在原地,谁也不敢搬动。现在,此砖仍保留在嘉峪关城楼之上。
嘉峪山的传说
在很久以前,从祁连山流下来的雪水,不断汇合成北大河,它穿过河西走廊中段的荒原,浇灌著那一带的良田,养育著那里的各族人民。有一天,一个牧童正在荒原上放羊,迎头碰上一个古怪老头儿,身上背一袋子石沙,问他去北大河如何走,并说:"这北大河原是我的家,后来被一群百姓抢去,我这次来要用石沙堵住北大河。"牧童听后非常气愤,立刻顶撞道:"别说你用一袋石沙,就是把北边大山搬来,也妄想使北大河改道。"那老头儿一听气炸了,立刻将这袋石沙向左右撤开,骤然间,荒原上突起许多丘陵和一座大山,这座大山就是现在的嘉峪山。原来这个怪老头儿是龟精变的,只见他口念咒语,企图推倒嘉峪山来封堵北大河,正在此时,突然狂风大作,电闪雷鸣,玉皇大帝派雷神把老头儿击死了。在他死的地方,立即隆起了个山包,形状如龟,这就是现在的"龟盖山"。
*最长的长城
长城从秦始皇时代开始就建造一直延续到今天,它俨然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象征。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最长的长城相关内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万里长城
万里长城是新七大奇迹之一,1987年12月,长城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长城东西南北交错,绵延起伏于我们伟大祖国辽阔的土地上。明朝在“外边”长城之外,还修筑了“内边”长城和“内三关”长城。长城建筑于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现存的长城遗迹主要为建于十四世纪的明长城。据2012年国家*发布数据,历代长城总长为21196.18千米;而国家*曾于2009年公布明长城调查数据,*明长城总长为8851.8千米。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伟大的奇迹,是*悠久历史的见证。它与罗马斗兽场、比萨斜塔等列为中古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长城修筑的历史悠久,工程雄伟浩大,是新七大奇迹之一,并在“世界新七大奇迹”评选活动中名列第一。长城东西南北交错,绵延起伏于我们伟大祖国辽阔的土地上。它好像一条巨龙,翻越巍巍群山,穿过茫茫草原,跨过浩瀚的沙漠,奔向苍茫的大海。根据历史文献记载,有20多个诸侯国家和封建王朝修筑过长城,若把各个时代修筑的长城加起来,大约有10万里以上。其中秦、汉、明3个朝代所修长城的长度都超过了1万里。现在我国新疆、甘肃、宁夏、陕西、内蒙古、山西、河北、北京、天津、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南、山东、湖北、湖南等省、市、自治区都有古长城、烽火台的遗迹。其中仅内蒙古自治区的长城就达3万多里。
明朝在“外边”长城之外,还修筑了“内边”长城和“内三关”长城。“内关”长城以北齐所筑为基础,起自内蒙古与山西交界处的偏关以西,东行经雁门关、*型诸关入河北,然后折向东北,经来源、房山、昌*诸县,直达居庸关,然后又由北而东,至怀柔的四海关、与“外边”长城相接,以紫荆关为中心,大致成南北走向。“内三关”长城在很多地方和“内边”长城并行,有些地方两城相隔仅数十里。除此以外,还修筑了大量的“重城”。雁门关一带的“重城”就有24道之多!
两千多年来,*各朝各代在修筑长城和记载长城时,所使用的名称多有不同。
方城:只在春秋时楚国用过。
堑、长堑、城堑、墙堑:这几种称谓基本上相互通用,从战国时期直到明代几乎全都使用过。
塞、塞垣、塞围:在史书中用到“塞”字的地方很多,一般情况有两种意义:一是表示关口要隘,二是表示长城。
长城塞、长城亭障、长城障塞:这些称谓在史书当中很常见。
壕堑、界壕:是长城建筑的一种形式,而界壕则是金代长城的专用词。
边墙、边垣:将长城称之为“边”,主要是明朝。*古代,多将中原各地与少数民族之间的地域称之为“边地”,明代则将在这一地域修筑的长城称之为“边墙”或“边垣”。
历史沿革
长城始建于周朝。周幽王烽火戏诸侯是最早的关于长城的典故。早在公元前7世纪的春秋时代,楚国最早修筑了防御别国入侵的"楚方城"揭开了*历史上记载的长城修建的帷幕。战国时期,齐、魏、赵、秦、燕和中山等国也相继修建了"诸侯互防长城"。其中,秦、赵、燕三国和北方强大的游牧民族匈奴毗邻,在修筑诸侯互防长城同时,又在北部修筑了"拒胡长城"。以后历代君王几乎都加固增修长城。秦统一后,废弃了隔离各国的长城,将秦、赵、燕北部边境的长城连接起来,并加以扩展和修缮,第一次形成了一条西起临洮,东至辽东万余华里的长城,万里长城由此出现。据记载,秦始皇使用了*百万劳动力修筑长城,占当时全国总人口的二十分之一。汉朝继续对长城进行修建,以抵御北方匈奴的侵袭。从汉文帝到汉宣帝,筑成了一条西起大宛贰师城、东至鸭绿江北岸、全长*一万公里的长城。当时没有任何机械,全部劳动都由人力完成,工作环境又是崇山峻岭、峭壁深壑,十分艰难。长城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历史达2000多年,今天所指的万里长城多指明代修建的长城。
明朝在“外边”长城之外,还修筑了“内边”长城和“内三关”长城。“内边”长城以北齐所筑为基础,起自内蒙古与山西交界处的偏关以西,东行经雁门关、*型诸关入河北,然后向东北,经来源、房山、昌*诸县,直达居庸关,然后又由北向东,至怀柔的四海关、与“外边”长城相接,以紫荆关为中心,大致成南北走向。“内三关”长城在很多地方和“内边”长城并行,有些地方两城相隔仅数十里。除此以外,还修筑了大量的“重城”。雁门关一带的“重城”就有24道之多。
据历史文献记载,有20多个诸侯国家和封建王朝修筑过长城,若把各个时代修筑的长城加起来,有10万里以上。其中秦、汉、明3个朝代所修长城的长度都超过了1万里。*新疆、甘肃、宁夏、陕西、内蒙古、山西、河北、北京、天津、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南、山东、湖北、湖南等省、市、自治区都有古长城、烽火台的遗迹。
秦赵燕为何要在北边修筑长城,这要从战国时期的'形势说起。战国时期,是我国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转变时期,诸夏文化与秦、楚、吴、越文化的交流与融合,统一的趋向日益强烈。当时进行封建改革的魏、赵、韩、楚、齐、秦、燕七国强盛之后,进行兼并战争,谋求以武力统一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这时,陕北、晋北、冀北和内蒙古草原上的少数民族主要是匈奴也强大起来,不断掳掠秦、赵、燕三国北部边境。秦国北方有义渠和匈奴;赵国西北有林胡、楼烦,北有襜褴、匈奴;燕国北界有东胡。自战国中期以来,他们不断掳掠秦、赵、燕三国北部地区。由于他们善于骑射,长于野战,采取突然袭击,来去飘忽,难于捉摸,显示出很强的战斗力。而秦、赵、燕在战国中期的作战部队主要是步兵和战车,穿着宽衣大袖的服装,行动迟缓,日行30至50里,自然不能阻止匈奴、东胡的袭击和掳掠。这不仅使三国北部人民的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生产遭到严重破坏,而且大大影响了三国的统一事业。针对这种被动局面,三国便先后进行兵制改革和在北部修筑长城。
秦国自商鞅开始变法,推行富国强兵。军队逐渐改变成步兵和骑兵,并以军功论赏和升迁,因此军队的战斗力增强,所向无敌。惠文王六年(前332)和十年,先后大败魏国,夺取魏西河郡(今陕西洛河流域)和上郡(今陕西东北部)地。为了防止匈奴人南掠,昭王下令于陇西、北地、上郡北部边境修筑长城,并派军驻守。
赵国于武灵王十九年(前307)始改革兵制,行胡服骑射。自此兵力遂强。二十年,武灵王西略林胡地,至榆中,林胡王献马降服,才班师而归。二十六年(前300),破中山,攘地北至燕、代(今山西北部),又西北拓地至云中、九原(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至乌加河地区)。于是,下令筑长城,自代并阴山(今内蒙古大青山、乌拉特山)而西,直抵大河(今内蒙古乌加河),而置代郡、雁门、云中郡,以防匈奴南下掳掠。为了专门经营西北,次年,他让位于其子惠文王何,自号主父。惠文王二年(前297),主父出代,至西河(今山西、内蒙古间之黄河),破楼烦王而致其兵。
燕国是战国七雄中最弱的一个,南临强齐与新起的赵国,北逼于东胡。直到燕昭王即位(前311)以后,发愤图强,招纳各国贤能之士,实行改革,燕国才强盛起来。其时东胡强大,经常南掠燕国北部地区。燕君为了保持北部的安宁,被迫向东胡王媾和,而以大将为人质。昭王时,秦开质于东胡,他智勇双全,东胡王甚信之,因此行动自由,得以了解东胡南部的山川险要、布防情况与军队的活动规律。归国之后,即率大军袭击东胡,大破之,东胡却地千余里。又“度辽东而攻朝鲜”拓地至浿水(今朝鲜清川江)于是,“燕亦筑长城,自造阳(今河北康保县与内蒙古太仆寺旗)至襄*;置上谷、渔阳、右北*、辽西、辽东郡以拒胡。”
综上所述,战国时期,秦、赵、燕之所以在北边修筑长城,是为了防御匈奴、东胡等民族的劫掠,杀伤。
南长城
以楚、齐、魏、韩、中山国为代表的南长城,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淡出我们的记忆。
1.楚国长城
楚长城筑于楚怀王三十年之前,当时称作“方城”。其位置当从今河南泌阳北到叶县,经内乡东北而达湖北竹山县境内,用于防御邻国的进攻。
2.齐国长城
齐长城是利用堤防连接山脉陆续扩建而成的,在齐国南部,西起今山东*阴县东北,至胶州市南的大朱山东入海,结构主要有土筑和石砌两种。
3.中山国长城
中山长城是为了防御西南赵、晋的侵扰修筑的。筑于赵成侯六年(前369)。其位置在今河北、山西交界的地区。
4.魏国长城
魏长城有两道:一是西北的防秦和防戎长城(河西长城),二是南长城(河南长城)。河西长城是魏惠王在位时,利用西部边境上洛水的堤防扩大而修筑的,南起今陕西华县华山北麓的相元洞,达内蒙古的固阳。魏惠王晚年,修筑了保护国都大梁的南长城,经今河南原阳县境转向东南,向西直达新密市。
5.韩国长城
长城先为郑国所筑,后韩灭郑,继续修筑使用。
综上所述,楚、齐、魏、韩和中山国之所以在南边修筑长城,是为了抵御其他诸侯国的进攻。
汉朝
汉初,匈奴乘中原战乱,越过秦蒙恬所筑长城,复与汉以战国秦、赵、燕长城为界。由于这条长城年久失修,北方守军稀少,因此,强大的匈奴不断进入长城以内掳掠,一直深入到代谷、太原、西河、上郡、北地等郡,汉高祖、惠帝、文帝、景帝被迫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嫁公主给单于为阏氏(即王后),并赐予大量的财物。但是,就是这样一条破烂不堪的长城,也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军事防御作用如果不是匈奴大军,一般不能进入长城掳掠。其次,如果守将得力,纵有匈奴大军,也进不了长城。程不识也是守长城的名将,与李广齐名,他治军很严,随时防御匈奴突袭,匈奴也不敢来犯,也说明战国长城起了一定作用。其后卫青、霍去病、公孙贺、公孙敖等出击匈奴,均以赵、秦长城为进攻退守的主要据点。这表明,直到西汉前期,战国秦、赵、燕长城仍在发挥军事防御作用,虽然它的防御能力已大不如战国时期了。直到汉武帝把匈奴赶到漠北以后,修复蒙恬所筑秦长城和修建外长城,这条战国秦、赵、燕长城才被放弃,它的军事防御作用也才随之终结。
明长城修复后的长城为明长城,又张居正部下戚继光所督筑,秦代长城已成为废墟
然而戚继光修建的长城又有南山岭长城,八达岭长城
(为实行张居正的:一条鞭法)所修建
清康熙帝下令:永不筑长城,至此基本无有帝王大规模修筑长城。
唐朝
唐长城牡丹江边墙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2007年,*正式把*长城遗址牡丹江边墙三段列入*长城资源调查项目的一部分,这就意味着有着“唐长城”之称的牡丹江边墙,这也是牡丹江市乃至黑龙江省第一个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中的项目。
牡丹江边墙是渤海时期为防御北方黑水靺鞨而修筑的一条防御体系,是和*长城具有同等性质的军事防御工程。经过调查发现的牡丹江边墙长约100公里,由三段构成。牡丹江边墙一段长50公里,位于三道关一线,东起江西村西沟北山主峰,蜿蜒起伏向西北伸展,终止于西大砬子北坡。牡丹江边墙二段长30公里,位于宁安江东段,起自宁安镇牡丹江向北转弯处右岸,向老虎洞沟转向东南继续发展,调查终止于宁安良种场东侧。牡丹江边墙三段长20公里,位于镜泊湖,起自城墙砬子对岸湖边,越过湖边山,穿过201国道,在江山娇林场东南侧山上向东南发展。
据悉,牡丹江边墙于2006年被批准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从2008年开始,牡丹江市文物管理站已开始组织文物保护专业队伍对牡丹江边墙三段进行更深入调查,从而进一步了解牡丹江边墙具体长度等概况。
2011年11月6日,享有“唐长城”之誉的牡丹江边墙与秦长城一样已被正式列入*长城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齐
是我国也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而又保存段落或遗迹较多的古长城,原长度1000多公里。
关于齐长城,最早的是公元前555年(灵公二十七年),《左传》上记载:“晋侯伐齐,……齐侯御诸*阴,堑防门而守之。”这是齐国在*阴修筑的一道防御工事,防门后来一直是齐长城的一道重要关口。《史记·楚世家·正义》引《齐记》记载“齐宣王乘山岭之上,筑长城,东至海,西至济州,千余里,以备楚。”修建的记录更清楚了。大概是从春秋战国开始,到齐威王和稍后建筑完成的。齐长城是西起济南长清区,东至青岛市黄岛经济开发区,横穿山东半岛。
春秋战国时期修筑的齐长城和楚长城,是*,也是世界最古老的长城。其中的千里齐长城距今已2500多年。齐长城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历时达2000多年,总长度达5千万米以上。我们今天所指的万里长城多指明代修建的长城,它西起*西部甘肃省的嘉峪关,东到*东北辽宁省的鸭绿江边,长635万米。
长城的诗句
1、《送邢郎中赴太原》
唐·姚合
上将得良策,恩威作长城。
如今并州北,不见有胡兵。
晋野雨初足,汾河波亦清。
所从古无比,意气送君行。
2、《登长城》
唐·李益
汉家今上郡,秦塞古长城。有日云长惨,
无风沙自惊。当今圣天子,不战四夷*。
3、《饮马长城窟》
南北·沈约
介马渡龙堆,涂萦马屡回。前访昌海驿,
杂种宼轮台。旌幕卷烟雨,徒御犯冰埃。
4、《统汉烽下》
唐·李益
统汉烽西降户营,黄沙白骨拥长城。
只今已勒燕然石,北地无人空月明。
5、《塞外月夜寄荆南熊侍御》
唐·武元衡
南依刘表北刘琨,征战年年箫鼓喧。
云雨一乖千万里,长城秋月洞庭猿。
6、《经檀道济故垒》
唐·刘禹锡
万里长城坏,荒营野草秋。
秣陵多士女,犹唱白符鸠。
7、《杞梁墓》
唐·汪遵
一叫长城万仞摧,杞梁遗骨逐妻回。
南邻北里皆孀妇,谁解坚心继此来。
8、《听筝》
唐·张祜
十指纤纤玉笋红,雁行轻遏翠弦中。
分明似说长城苦,水咽云寒一夜风。
9、《古筑城曲》
宋·陆游
长城高际天,三十万人守。
一日诏书来,扶苏先授首。
10、《古意》
宋·陆游
千金募战士,万里筑长城。
何时青冢月,却照汉家营?
11、《至广州第七十七》
宋·文天祥
南方瘴疠地,白马东北来。
长城扫遗堞,泪落强徘徊。
12、《长城》
唐·汪遵
秦筑长城比铁牢,蕃戎不敢过临洮。
虽然万里连云际,争及尧阶三尺高。
写长城的诗句
1、《杞梁墓》【唐】汪遵
一叫长城万仞摧,杞梁遗骨逐妻回。
南邻北里皆孀妇,谁解坚心继此来。
2、《长城》【唐】汪遵
秦筑长城比铁牢,蕃戎不敢过临洮。
虽然万里连云际,争及尧阶三尺高。
3、《阮公体》【唐】徐晶
秦王按剑怒,发卒戍龙沙。雄图尚未毕,海内已纷拏。
黄尘暗天起,白日敛精华。唯见长城外,僵尸如乱麻。
4、《登长城》【唐】李益
汉家今上郡,秦塞古长城。有日云长惨,
无风沙自惊。当今圣天子,不战四夷*。
5、《送邢郎中赴太原》【唐】姚合
上将得良策,恩威作长城。如今并州北,不见有胡兵。
晋野雨初足,汾河波亦清。所从古无比,意气送君行。
6、《至广州第七十七》【宋】文天祥
南方瘴疠地,白马东北来。长城扫遗堞,泪落强徘徊。
7、《统汉烽下》【唐】李益
统汉烽西降户营,黄沙白骨拥长城。
只今已勒燕然石,北地无人空月明。
8、《古意》【宋】陆游
千金募战士,万里筑长城。何时青冢月,却照汉家营?
9、《塞外月夜寄荆南熊侍御》【唐】武元衡
南依刘表北刘琨,征战年年箫鼓喧。
云雨一乖千万里,长城秋月洞庭猿。
10、《古筑城曲》【宋】陆游
长城高际天,三十万人守。一日诏书来,扶苏先授首。
11、《经檀道济故垒》【唐】刘禹锡
万里长城坏,荒营野草秋。秣陵多士女,犹唱白符鸠。
12、《听筝》【唐】张祜
十指纤纤玉笋红,雁行轻遏翠弦中。
分明似说长城苦,水咽云寒一夜风。
1、《长城谣》
*慕容
尽管城上城下争战了一部历史
尽管夺了焉支又还了焉支
多少个隘口有多少次的悲欢啊
你永远是个无情的建筑
蹲踞在荒莽的山巅
冷眼看人间恩怨
为什么唱你时总不能成声
写你不能成篇
而一提起你便有烈火焚起
火中有你万里的躯体
有你千年的面容
有你的云 你的树 你的风
敕勒川 阴山下
今宵月色应如水
而黄河今夜仍然要从你身旁流过
流进我不眠的梦中
2、《野长城》
(一)
我在破落的城楼里,
感受风的乐趣。
体验着成吉思汗的荷尔蒙魅力。
那远方草原上的咩咩哞哞,
在更高更远的烽火台里。
焚一堆狗屎,
便可目睹春秋的奇迹。
(二)
扳起一块忠厚的青砖,
脚下便渗出民工万某的汗。
想问问小孟姐姐:
可曾吃饱了午饭?
(三)
烽火台的废墟上,
摘下两枚青涩的杏,
放进嘴里吧唧吧唧,
再给那守关的旗叔一枚。
旗叔生活在我杜撰的牛录里,
那远离高丽营的寨子,
和那免受稼穑之苦的树林里。
旗叔的爷爷用唇语讥诟着黑暗里发光的眼睛,
用一枝枝羽箭给他们捎去口信:
“自己背着肉,请到我家来;
最好带上你的妹妹,上案台。
不要让我空着肚皮
发呆;
让这一百年后的小*,
把我脚丫里长出的杏豆儿,
往我孙儿的嘴里塞。”
(四)
守望这野长城,
1、万里长城永不倒,千里黄河水滔滔
2、君独不见长城下,死人骸骨相撑拄。
3、筑就长城千夫苦,何止孟姜一人哭。
4、长城内外皆故乡。()
5、卢沟桥的长城数不清。
6、男儿宁当格斗死,何能怫郁筑长城。
7、万里长城永不倒,千里黄河水滔滔。
8、作书与内舍
9、万里长城最长,学汉语最难
10、要问长城在哪里,就在百姓心坎上。
11、不到长城非好汉不吃烤鸭真遗憾!
12、长城上的砖未知经过多少风雨。
13、不到九门口,枉来长城走。
14、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
15、报书往边地,君今出语一何鄙?
16、长城易到,好汉难为。
17、筑就长城千夫苦,何止孟姜一人哭
18、多深的根基,筑多高的墙
19、明知边地苦,贱妾何能久自全?
20、不到长城非好汉-不吃烤鸭真遗憾!
21、往谓长城吏,慎莫稽留太原卒!
22、结发行事君,慊慊心意关。
23、长城上跑步大有奔头。
24、饮马长城窟,水寒伤马骨。
25、要问长城在哪里,就在百姓心坎上
26、边城多健少,内舍多寡妇。
27、长城上跑步-大有奔头
28、生男慎莫举,生女哺用脯。
29、长城何连连,连连三千里。
30、长城易到,好汉难为。
31、官作自有程,举筑谐汝声!
32、卢沟桥的长城-数不清
38、17、筑就长城千夫苦,何止孟姜一人哭。
34、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35、身在祸难中,何为稽留他家子?
36、万里长城最长,学汉语最难。
37、孟姜女哭长城-千古绝唱
38、不到九门口,枉来长城走
长城的导游词(通用20篇)
作为一名乐于为游客排忧解难的导游,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导游词,导游词是导游员同游客交流思想,向游客传播文化知识的讲解词。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导游词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长城的导游词,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亲爱的游客朋友们,现在我们乘坐的是巴士四号汽车前往北京,观赏世界历史文化遗产之一——长城。很荣幸成为大家的导游。如果有什么问题,可以请教我。大家下车后一定要记住我们的车牌号,按规定时间返回。祝大家旅行愉快。
现在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长城吧!长城是修筑在陡峭的山岭之间,它从东头的山海关一直修筑到西头的嘉峪关,全长共有一万三千多公里。它是中华人民力量和智慧的结晶,它是中华民族即将腾飞的巨龙的象征。游客们,我们的车已经停到八达岭上了。请看正前面有一块(儿)石碑,上面有八达岭几个红字,大家可以把它拍下来,做为一个到八达岭的留念。
游客们,我们来到了长城的脚下。请大家低头看看脚下,它是由一块块灰色的巨砖砌成的,十分*整,五六匹马也可以并行。让我们抬起头来,长城就像蜿蜒的巨龙卧在连绵起伏的崇山峻岭之间雄伟壮观。八达岭长城共有六个烽火台。烽火台共有三个门,其中中间一个最大,它的上面有许多小方块围成的一个正方形。古代时,在那里点火,表示那里有危险。这些烽火台可以在两至三个小时之间将情报传到数千里以外的地方。烽火台分两层,上层是眺望台,下层是士兵吃饭和睡觉的地方,可见烽火台在当时的军事中着多么重要的作用啊!
游客们,再往下走我们就到“好汉坡”了,“好汉坡”是指只有好汉才能登上的险坡,是八达岭的必经之路,让我们GO!
经过好汉坡,就到峰顶了。游客们,当我们站在峰顶看看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巨龙的时候,真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无比智慧感到自豪和骄傲吧!
我们的长城之旅到此为止,希望大家有时间还来长城,也希望我的讲解能给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ByeBye!
各位游客:
大家好!
我是这次为大家讲解长城的导游,欢迎你们来到万里长城,我先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长城吧!
万里长城凝结了千千万万劳动人民的血汗。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长城像巨龙盘旋在群山中,那磅礴的气势,闻名世界。
远看长城,她像一条长龙长城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从东边的山海关到西头的嘉峪关,有一万三千多里。长城是用巨大的条石和城砖筑成的。看着数不清的条石,一块有两三千斤重,那时没有火车,汽车,没有起重机,就靠着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着陡峭的山岭。游客们,看着这些,我们没有理由不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他们的智慧不得不让我们敬佩!
万里长城到处都是雄伟壮丽的景象,说也说不尽,下面就请大家慢慢游览吧!
各位游客们:
大家好!今天很荣幸和大家一起来游览万里长城。我是你们的导游,小杜。
万里长城是公元前7世纪开始修建的。当时,*北方诸侯割据,他们为了防御邻*诸侯的侵袭,在各自的领土上先后筑起了一段段防卫墙。城墙*均高7、8米,最高达14米,城墙的外侧一般都选建在陡峭的山崖上,以增加攻城的困难。每隔不远,有一座拱门,称“券门”,守城士兵由此上下,城墙顶宽达5、8米,可容5马并骑。
为了修筑长城古代劳动人民死伤无数。秦始皇的时候,官府到处抓人去当民工,修建万里长城。民工们不分白天黑夜修建长城,不知死了多少无辜的百姓。有一对夫妇刚结婚三天,新郎范杞梁也被迫去修建长城,孟姜女在家苦苦等待丈夫归来。半年过去了,范杞梁一点消息都没有,孟姜女等不住了,亲手制作衣服,要去长城寻找丈夫。可当孟姜女赶到长城的时候,其他民工告诉他,范杞梁已经死了,孟姜女顿时大哭起来,哭了整整三天三夜,忽然,长城倒了,露出了数不清的尸体……最后,孟姜女跳入江河自杀了。所以说长城的形成是疑聚古代劳动人民的血汉和汗水啊!“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现在站在长城上,秦始皇我们可以不想他,古代劳动人民,我们不能忘记他们。
今天的游览就到此结束了,我很舍不得大家,但是愉快的时刻总是短暂的,欢迎你们有空再来游长城。再见了,祝大家一路顺风!
你们好,我是你们的导游张杰,今天由我来带你们游览长城。
这一段长城修筑在八达岭上,它是用巨大的条石和城砖筑成的。城墙沿有两米多高的垛子,垛子上有方形的了嘹望口和射口,他们用来嘹望和射击用.城墙的顶上,每阁上三百多里就
有个方行形的城台,它是屯兵的堡垒,打仗的时候,那些石头是打不倒城墙的,城台之间还
可以互相呼应。
我站在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相信大家跟我一样,会很自然的地
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
以前的时候是没有火车,气车和起重机的,这长城是用劳动人民的手和肩膀一步一步
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所以我们说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是个伟大的奇迹。
好了,今天我们就到这里。再见再见.
各位团友们:
Hello!
我是来自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溜达旅行社的导游,我姓郭名巨宝,欢迎和我一起参观宏伟的万里长城。
现在,我们的汽车正在向八达岭景区驶去,在我们的前面的那座山就是军都山,著名的万里长城就蜿蜒盘旋在这座山上。
好了,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你们梦寐以求来参观一次的万里长城。
大家请看我左手边的条石,单看这些数不清的条石,一块就有着两三千斤重,那个时候没有汽车,火车和起重机,就靠着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一步一步的扛上这陡峭的山岭,那么大家试想一下,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在明朝的时候,大规模的修筑长城,就达到了18次之多,到了明朝末年才基本完工。
在月球上的宇航员,从月球上发回报道说,在月球上看到的地球上的建筑物,只有咱*的万里长城,这可是一大奇迹。
大家请看那边的那块石头,那可不是普通的石头,那是慈禧太后逃命的时候,站在这块石头上回望京城,所以,它可不是一块普通的石头——望京石。
现在大家解散活动,自己游览参观长城,注意两个小时后在我这里集合,还有,不要破坏长城。
各位团友们,时间到了,快来我这里集合,边走丢了,我们要回去了,希望你们玩的高兴、快乐。
各位游客们:
大家好!我姓张,大家可以叫我张导。今天我带着大家去参观气魄雄伟的万里长城。
*曾经说过:“不到长城非好汉”。今天我们为什么不上去游览一下呢?好!我们现在就去当好汉!登上那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关于长城,有一个动人的故事,传说孟姜女的丈夫被捉去修建万里长城,后来孟姜女又苦苦寻找丈夫,可谁知孟姜女一打听才知道,自己的丈夫活活累死在了万里长城的脚下。听到这个消息后,孟姜女在长城脚下哭了三天三夜,只听“轰隆”一声城墙倒了,才看到了丈夫的尸体!
现在,我们已经站在八达岭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很自然的想起长城是怎样筑成的。游客们,单看这些数不清的条石,一块足够有两三千斤重,当时,也没有起重机、吊车、铲车,就靠着无数个肩膀,无数双手,一步一步抬上这陡峭的山岭。
好了,长城的美景我说也说不完,现在就请大家好好欣赏长城的美景吧!
今天,我们游览北京的八达岭长城。俗话说得好:“不到长城非好汉。”今天我就要去做个真正的好汉。
今天虽然天气不好,可是来游览的人却特别的多。我们在入口处一阵焦急的等待之后,终于开始登长城了。
以前只是在课本和电视画面中看到长城的雄伟壮丽,现在亲眼目睹,我突然感觉自己全身的血液都沸腾起来。之前只听说过长城的长,确实如此,放眼望去,连绵起伏的山头总有长城的身影,前不见头后不见尾,顺着山脊一直延伸到天边。
在长城入口处不远,通道两边各有一个宽大的*台,*台上摆放着几门威武的火炮,锈迹斑斑的炮筒足以见证它沧桑的历史。
我随着拥挤的人流登上长城。脚踏着被磨得光滑的城砖,手扶着凹凸不*的条石,我放眼四望,心旷神怡。长城像一条蜿蜒的巨龙卧在连绵起伏的崇山峻岭上。长城两侧一片翠绿,树木郁郁葱葱,早已不见了往日的苍凉和荒漠。长城上游人来来往往,川流不息,像是给长城穿上了一件迷人的彩衣。
正当我们要爬上“好汉坡”时,天暗下来了,刮起了大风,一会儿就下起了大雨。我们马上往回走。
长城导游词(精选10篇)
作为一位尽职的导游,就有可能用到导游词,导游词是导游员同游客交流思想,向游客传播文化知识的工具,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导游词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长城导游词,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尊敬的各位旅客:
大家好!我是导游李晓华,欢迎来到美丽的北京长城。接下来就由我为大家参观吧!
首先呢,我们现在正站在举世闻名的八达岭长城上,长城的总长达到了一万多千米呢,八达岭上修建的长城突兀森郁,微风兀立,好看极了!天空的半空中仙气围绕,好像进入了森林的迷幻仙境一般。
关于长城的名句和故事传说有很多。*曾说过;“不到长城非好汉。”还有著名的民间传说《孟姜女哭长城》下面就由我为大家讲述一下这个故事吧。
传说古代有一夫妻,夫曰范喜良,妻名曰孟姜女。其实,孟姜女并不叫这个名,一般古代女孩子的闺名不可轻易外传“孟”是家中的姓氏,“姜女”是女孩儿最大的意思,所以名字的含义是孟家大女儿的称谓。新婚不久后,因为正在修建长城,所以家中凡有男子的都被抓壮丁去修长城了。不出所料,范喜良也是其一。据说他去的那天,孟姜女和女儿哭的那叫一个惨啊。范喜良哽咽着对她们俩说;“你们不必太过伤心,等俺回来后,送你们娘俩过上好日子,快别哭了,俺瞅着都心疼。”孟姜女点了点头,强忍着不让泪水流下来。范喜良虽然走了,但却一步三回头……
事隔五年,恍若隔世,孟姜女再也等不下去了,她背起孩子,带上干粮就去找他的如意郎君。
总算到了工地,孟姜女找到一个人就问;“俺丈夫范喜良呢?”那人只是摇头,不说话。
原来,范喜良早在三年前,因过度劳累而死在长城。孟姜女知道了以后,嚎啕大哭,竟将一片长城哭倒下来,长城应声倒下,她挖到了丈夫的尸骨,说;“俺来陪你了,喜良!”她一头撞墙,和范喜良做了伴儿。
听完这个故事,大家一定对他们的爱情而感到惋惜吧!
好了,我们就说到这多,接下来请大家自由活动一下,两小时后在这里会合。
各位女士们,先生们,各位小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北京。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姓徐,你们可以叫我徐导游。今天,我们即将观光旅游的是国家重点旅游景点八达岭长城。
现在,我们是在长城的脚下,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从东头的山海关到西头的嘉峪关,有一万三千多里。
你们知道吗?从北京出发,不过一百多里就到了长城脚下。这一段长城修筑在八达岭上,高大坚固。长城的每一块条石都有两三千斤重,在古代没有火车、汽车,没有起重机,就靠着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多少古代劳动人民的心血汗水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啊!
朋友们,长城的故事还有一个传说,就是孟姜女和丈夫在成亲的晚上,秦始皇派了几个官兵把丈夫抓去建长城。孟姜女一日复一日、一年复一年的等着她丈夫回家,可她的丈夫却迟迟不归,孟姜女不辞劳苦、翻山越岭万里寻夫,终于在长城边找到了,可是她的丈夫早已变成一具白骨,孟姜女号啕大哭,你们看这些条石上的坑坑洼洼,就是孟姜女哭成的,并且还把长城哭倒了几十里。这就是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故事。
游客朋友们,回头看那雄伟的长城,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很快就要和你们分手了,我真有一点依依不舍,希望有机会你们再来北京玩,我一定给你们当导游,今天的旅游到此结束!可以随时联系我,再见!
尊敬的旅客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欢迎来到著名的长城风景区,我是此行的导游,很高兴为大家服务,大家可以叫我“王导”。
旅客朋友们,现在,我们已经来到长城脚下,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长的巨龙,在嵩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长城西起嘉峪关,东到山海关,经过了15个城市呢!这一段路的旁边栽满了花草树木,有松树、柏树……一眼望不到头。
旅客朋友们,我们现在已经走到了上山口,我们即将开始登着气魄雄伟的万里长城。大家看,长城全部是用巨大的条石和城砖筑成的。城墙外沿有两米多高的成排建筑叫做垛子,垛子上面的方形的口子是望口和射口,是打仗用的,各位旅客,你们可以用手摸摸,多么坚固,这也是我们的祖先用用他们的智慧,用他们的血和泪一块一块砌成的伟大的壮举。
好了,现在我们已经坐车到达了长城最高处,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块石碑,上面写着“不到长城非好汉”几个大字,站在高处俯瞰下面,不得不佩服长城的雄壮威武,这样气魄宏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亲爱的旅客朋友们,我今天给大家的导游服务到此暂告一个段落,其实长城的风景远远不止我给大家介绍的这些,还有更多迷人的风光等着大家细细发掘游览。现在,大家可以自由活动了,注意安全,请大家千万不要在景区里乱扔垃圾以及在石门上刻字,谢谢大家。
最后,真诚祝福大家在长城上玩的开心,玩的快乐,再见!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你们来到“世界遗产”之一的长城。我姓吴,大家可以叫我吴导,很荣幸陪大家一起观赏长城,希望大家能在这里度过一段美好的时光。
大家请看,这就是著名的长城。它是古代的军队防御工程,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东起鸭绿江,西达嘉峪关,途径辽宁、河北、天津、北京、内蒙古、山西、陕西、宁夏、甘肃9个省、市、自治区,号称万里长城。它是由城关、城墙、敌台、烽火台等构成的。
大家看,这就是长城的城墙,它是防御工程中的主体部分。它建于高山峻岭或*原险阻之处,上面有眺望口和射击口,供眺望和射击用。
大家看我右手边,这是烽火台,它也是万里长城防御工程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是作为传递军情的设施。烽火台这种传递信息的工具很早就有了。传递的方法是白天燃烟,夜间举火,因为白天阳光很强,火光不易见到,夜间火光很远就能看见,这是既科学又迅速的传递信息的方法。
各位游客,欢乐的时光就是短暂,不知不觉分手的时候到了。下面是自由活动时间,三个小时后在车上见,请按规定上车,再见!
尊敬的各位游客:
大家好!
我是你们这次的导游,我叫蔡烁妮。大家可以叫我蔡导。今天又我带领大家游览长城。在游览时,请大家保持长城的清洁,谢谢大家的配合。
我们的首都,是一个风景优美的城市。气魄雄伟的长城是*的一张名片,值得一去。长城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奇迹之一。
我们首先来到的就是长城最有名的一部分——八达岭。站在八达岭上看,自然只能看到一小部分,因为长城是明朝重新修建的,西起嘉峪关,足足有一万三千多里,这是万里长城得名由来。大家看!长城全部是用巨大的条石和城砖主城的。城墙外沿有两米多高的垛子,垛子上有长方形的瞭望口和射口,供瞭望和射击用的。打仗用的。城墙顶上那一座座方形的城台,是屯兵用的堡垒,每隔三百米就有一座,打仗时,城台之间可以互相呼应。
各位游客,那时候没有火车、汽车,没有起重机。这一块块有两三千斤重的条石及建筑材料都靠无数的人力抬上去的,是现代人难以想象到的壮举,难怪世界上都公认它是一个伟大的奇迹。看!站在烽火台上,看到的长城就像一条巨龙横卧在大山的怀抱里,是何其壮观!看着连绵起伏的群山,展示在我们眼前的,就是一幅壮丽的画卷,再加上孟姜女哭倒长城的传奇故事,长城会使你感到不虚此行的。
今天就参观到这里,欢迎下次再来!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位于北京的八达岭长城。
春秋战国时期,为了抵御外来入侵,各诸侯国纷纷修筑了自己国家的烽火台。到秦始皇需要统一*后,动用了大量的劳力和物力,连接起各国烽火台,形成了气势磅礴的长城。
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真不KUI是世界第八大奇迹啊!
那时没有火车、汽车,没有起重机,靠着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一步一步地把重达几千斤的条石抬上这陡峭的山岭。其中,十分之六的修筑者在赶赴修长城的路途中累倒在地而死去,剩下的人们有些因为没按时到达而被斩首,还有些幸存了下来。
因此,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凝结了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啊!
这其中还流传着一个凄美的传说:孟姜女哭长城。传说孟姜女的未婚夫也被抓去修长城,几年下来没有一点音信,孟姜长途跋涉来到长城打听她丈夫的消息。结果被告知她的未婚夫早就累死了。这睛天霹雳让她痛不欲生,她守在丈夫的'尸体旁痛哭了三天三夜,突然,长城“哗”的一声从中间断开了。
人们便说,是孟姜女哭倒了长城。
因此,我们所站立,所抚摸到的每一块砖石都浸透着劳动人民的血和泪。
1987年,这被纳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有句俗话:不到长城非好汉!现在,请各位好汉们攀登长城、饱览长城的秀美风光吧。
亲爱的游客:
大家好!欢迎你们今天来到北京,我是你们这次游览长城的导游,我姓张,大家可以叫我张导。这次的旅游需要注意的事项有:
一、不可以在城墙上乱涂乱画;
二、不可以攀爬城墙;
1、不假筑长城,大贤在其间。——李白《送张遥之寿阳幕府》
2、从此君王宽北顾,山南东道得长城。——尤袤《送吴待制帅襄阳二首·方持紫橐侍西清》
3、郎官身本是长城,况住城山得胜名。——徐渭《赋得城山篇为林诸暨公别号》
4、贤哉太守即长城,领客郊行天放晴。——刘黻《和赵友竹呈求仁使君》
5、秋高出猎长城下,碧眼胡儿骑刬马。——李东阳《题赵子昂射鹿图》
6、应昌南旧日长城,带取上京愁去。——冯子振《鹦鹉曲·松林》
7、那里有奔丧处哭倒长城?那里有浣纱时甘投大水?——关汉卿《窦娥冤》
8、长城新筑君知否,七亿人民唱凯歌。——老舍《聂耳墓献花》
9、危楼百尺跨长城,雉堞秋高气肃清。——王琼《九日登长城关楼》
10、饮马长城窟,呼鹰古战场。——赵翼《再出古北口》
11、妙笔今传千古愿,长城南北一条心!——老舍《内蒙即景·七》
12、我乡安在长城窟,闻君虏奏心飘忽。——元稹《小胡笳引》
13、愿漱单于一杯血,心随鵰鹗过长城。——孔武仲《秋日感怀》
14、万里长城须法守,一丸函谷岂泥封。——沈周《闻邸报》
15、万里长城君自毁,明年饮马长江水。——洪亮吉《檀江州》
16、自与大君为外屏,何功诸将作长城。——陶弼《龙州秀岭》
17、长城远筑阿房起,黔首驱除若蝼蚁。——萨都剌《桃源行题赵仲穆画》
18、大屋去高栋,长城扫遗堞。*生白羽扇,零落蛟龙匣。——杜甫《八哀诗·故司徒李公光弼》
19、一叫长城万仞摧,杞梁遗骨逐妻回。——汪遵《杞梁墓》
20、君看长城中,尽是骷髅骨。——汪元量《长城外》
21、北去长城东至海,轻装小队入农庄。——老舍《赠河北省歌舞剧院》
22、西去长城一万里,南来大地几千程。——老舍《赠小海燕评剧团》
23、回首长城卧落霞,云开桂影过昏鸦。——毛滂《和孙守》
24、长城地势险,万里与云*。——虞羲《咏霍将军北伐》
25、胡儿冻死长城下,谁信江南别有春?——王冕《应教题梅》
26、胡马长驱三犯阙,谁作长城坚壁。——黄中辅《念奴娇·炎精中否》
27、遣愁聊觅句,那敢谓长城。——释绍嵩《湖山堂晚坐》
28、酒投渤澥难招偶,诗筑长城欲受降。——李新《过江游灵泉寺》
29、君不见古来战士长城死,白骨累累多似蚁。——童轩《明妃引》
30、誓辞甲第金门里,身作长城玉塞中。——王维《燕支行》
31、长城一何长,远望多悲伤。——李攀龙《饮马长城窟行》
32、黄云衰草出长城,碧眼虬髯逢者惊。——方回《老马行》
33、初渡已诛双烈士,小吏更坏一长城。——陈杰《中兴事迹》
34、但觉秋来归梦好,西南自有长城。——苏轼《河满子·湖州作》
35、长城万里今增重,不数*淮一线功。——康海《赠行边使》
36、少妇今如此,长城恨不穷。——刘方*《梅花落》
37、风吹大漠黄羊过,天亘长城白草彫。——王戬《送人出居庸》
38、二君联璧如长城,笑整云梯再攻墨。——郑清之《冬节忤寒约客默坐爇品字柴作五禽戏体中差小·滕六附暄堕寒力》
39、大漠山沈雪,长城草发花。——卢纶《送刘判官赴丰州》
40、后宫粉黛三千辈,谁有长城尺寸功。——朱朴《明妃》
41、长城青冢月,大汉黑山秋。——方回《七月十日有感》
42、长城窟深战骨寒,万古牛羊饮冤血。——元好问《望归吟》
43、中有一人能汉语,自言家本长城窟。——元稹《和李校书新题乐府十二首·缚戎人》
44、秋月照长城,胡骑纷如麻。——张元凯《杂拟诗二首·有客住吴国》
45、桓桓祖武看公绳,天南别隐一长城。——沈周《镇南世节行为黔国公赋》
46、秦代长城漠代关,眼中未改旧河山。——金天羽《东征·其三》
47、万里何所行,横漠筑长城。——杨广《饮马长城窟行》
48、晚涉大漠寒,远吊长城古。——方回《秋晚杂书三十首·三岁出瘴岭》
49、马饮长城水,军占太白星。——徐九皋《送部四镇人往单于别知故》
50、五字长城外让登,云梯更羡最高层。——王灼《次韵师浑甫·五字长城外让登》
51、极望长城烟一抹,但见黄榆白草。——尤侗《贺新郎·其一·塞上》
长城之半的祝福 长城之泮的祝福 长城之盘的祝福 长城之绊祝福 长城之眫的祝福 长城军的祝福 长城之潘的祝福 长城畔的祝福 长城祝福盾山 长城之三的祝福 长城的祝福盾山 长城英雄祝福 长城祝福活动 长城的祝福配方 长城祝福配方 王者长城祝福 长城羁绊的祝福 长城河畔的祝福 长城祝福改名卡 长安城的祝福 长城的诗词 长城的诗句 长城的说说 长城的名言 长城名言 长城语录 长城的句子 长城诗句 长城说说 长城长的句子
长城的诗句 长城的诗句 写长城的诗句 写长城的诗句 长城的诗句 长城的诗句 长城的诗句_赞美长城的七绝句 长城的谚语 描写长城的谚语 长城简介 长城的导游词 赞美长城的话 长城的导游词 长城的介绍 关于长城的诗句 长城导游词 关于长城的诗句 *之最,长城简介 *最长的长城 长城导游词 有关长城的谚语 有关长城的对联 长城的谚语 描写长城的谚语 长城 长城的诗句 长城诗歌 长城的诗句_赞美长城的七绝句 长城的诗句 望长城组诗 写长城的诗句 关于长城的诗句
写领导的古诗 冬开头的古诗词 关于清明的古诗全诗 以恭字开头的古诗词 形容男人在看书的古诗 关于种菜的古诗词 作业帮古诗春日的诗意 所有著名的古诗 关于清明郊游的古诗 古诗中的信息传递 形容仙人的古诗词 六月景的古诗 思念家乡亲人的古诗整首 有关含有春字的古诗词 适合学生表演唱的古诗歌曲 描写树林的整首古诗 赞美凤凰古城的古诗 写字常用的古诗词 孕育艰难的古诗 5首关于儿童的古诗 周秦汉唐的古诗 赞颂美景的古诗 关于蜘蛛的古诗词 形容热情热心的古诗词 揭发往事的古诗词 古人牙疼的古诗 夸小孩可爱的古诗 将进酒的古诗内容 表情惊喜的古诗 带仙鹤字的古诗词 带不和子的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