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贺州南楼书事宋黄庭坚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贺州南楼书事宋黄庭坚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贺州南楼书事宋黄庭坚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包括句子、语录、说说、名言、诗词、祝福、心语等。如果贺州南楼书事宋黄庭坚的古诗页面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
《鄂州南楼书事》
作者:黄庭坚
四顾山光接水光,
凭栏十里芰荷香。
清风明月无人管,
并作南楼一味凉。
注释:
1、鄂州:在今湖北省武汉、黄石一带。南楼:在武昌蛇山顶。
2、四顾:向四周望去。山光、水光:山色、水色。
3、凭栏:靠着栏杆。十里:形容水面辽阔。芰:菱角。
4、并:合并在一起。一味凉:一片凉意。
翻译:
站在南楼上靠着栏杆向四周远望,
只见山色和水色连接在一起,
辽阔的水面上菱角、荷花盛开,
飘来阵阵香气。
清风明月没有人看管自由自在,
月光融入清风从南面吹来,
使人感到一片凉爽和惬意。
赏析:
《鄂州南楼书事》描述的情景是:武昌的夏天,热得可怕。那天晚上,诗人登上高高的南楼乘凉。他倚栏而望,明月已*中天,皎洁的清辉倾泻而下。四面的山光与水光相连相映,一片通明;方圆十数里、盛开着芰(菱)花、荷花,凉爽的夜风中,不断有淡淡的芳香扑面而来。**清风,朗朗明月,谁也不能对它们管束驱遗,它们慷慨、殷勤地为南楼送来清清爽爽的夜凉,供游人称心快意地消受啊!
欣赏这首小诗,读者很容易忘记自身的处境,仿佛自己也登上南楼来乘凉了。这样的感觉是这样来的。先从外界景象来看:四外山水落石出,十里芰荷,楼头清风,空中明月,远方*处,天上地下,以南楼为中心,构成一个高远、清空、富有立体感的艺术境界。再从自身感受来说:山光、水光、月光,是眼睛的视觉所感到的;芰花、荷花的香气,是鼻子的嗅觉所感到的;清风——夜凉,是皮肤的触觉以及耳朵的听觉听感到的;而“南楼一味凉”的“味”字,还隐含着口舌的味觉在起作用,好像在那里细细地美美地品尝一般。总之,读者的眼睛、鼻子、耳朵、口舌、皮肤种种器官司的视觉、嗅觉、听觉、味觉、触觉种种功能,统统被调动起来,集中起来,共同参与对这南楼夜景的感觉、领略、体验。此景此情,令人生出如临其境的感受,成了自然而然的事。这便是作品的艺术魅力,诗人的艺术追求了。
黄庭坚一生,道路崎岖坎坷,由于遭受人陷害中伤,曾贬官司蜀中六年之久;召回才几个月,又被罢官司来武昌闲居。当夜纳凉南楼,眼见明月清风,无拘无束,各行其是,想到自己每欲有所作为,却是动辄得罪,怅恨之情,于是潜滋暗长。“清风明月无人管”,正是诗人这种心绪的自然流露。
《鄂州南楼书事》原文及译文
《鄂州南楼书事》是黄庭坚的诗作,这首诗描写的是夏夜登楼眺望的情景。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鄂州南楼书事》原文及译文,欢迎大家分享。
原文:
鄂州南楼书事
黄庭坚〔宋代〕
四顾山光接水光,凭栏十里芰荷香。
清风明月无人管,并作南楼一味凉。
译文:
站在南楼上倚着栏杆向四周望去,只见山光、水色连在一起,辽阔的水面上菱角、荷花盛开,飘来阵阵香气。
清风明月没有人看管自由自在,月光融入清风从南面吹来,使人感到一片凉爽和惬意。
赏析:
这首诗描写的是夏夜登楼眺望的情景。“明月”在诗中起了重要的作用:因为有朗朗的明月,才能在朦胧中看到难以区别的山水一色的.景象,才知道闻见的花香是十里芰荷散发的芬芳。特别妙的是诗的后两句,本来只有清风送爽,可是因为皎洁的月光,它那么柔和、恬静,所以诗人觉得清风带着月光,月光就像清风,它们融合在一起送来了凉爽和舒适。
欣赏这首小诗,读者很容易忘记自身的处境,仿佛自己也登上南楼来乘凉了。这样的感觉是这样来的。先从外界景象来看:四外山水落石出,十里芰荷,楼头清风,空中明月,远方*处,天上地下,以南楼为中心,构成一个高远、清空、富有立体感的艺术境界。再从自身感受来说:山光、水光、月光,是眼睛的视觉所感到的;芰花、荷花的香气,是鼻子的嗅觉所感到的;清风——夜凉,是皮肤的触觉以及耳朵的听觉听感到的;而“南楼一味凉”的“味”字,还隐含着口舌的味觉在起作用,好像在那里细细地美美地品尝一般。总之,读者的眼睛、鼻子、耳朵、口舌、皮肤种种器官司的视觉、嗅觉、听觉、味觉、触觉种种功能,统统被调动起来,集中起来,共同参与对这南楼夜景的感觉、领略、体验。此景此情,令人生出如临其境的感受,成了自然而然的事。这便是作品的艺术魅力,诗人的艺术追求了。
黄庭坚一生,道路崎岖坎坷,由于遭受人陷害中伤,曾贬官司蜀中六年之久;召回才几个月,又被罢官司来武昌闲居。当夜纳凉南楼,眼见明月清风,无拘无束,各行其是,想到自己每欲有所作为,却是动辄得罪,怅恨之情,于是潜滋暗长。“清风明月无人管”,正是诗人这种心绪的自然流露。
作者简介: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鄂州南楼书事古诗词鉴赏
四顾山光接水光,凭栏十里芰荷香。
清风明月无人管,并作南楼一味凉。
古诗简介
《鄂州南楼书事》是黄庭坚的诗作。这首诗描写的是夏夜登楼眺望的情景。“明月”在诗中起了重要的作用:因为有朗朗的明月,才能在朦胧中看到难以区别的山水一色的景象,才知道闻见的花香是十里芰荷散发的芬芳。特别妙的是诗的后两句,本来只有清风送爽,可是因为皎洁的月光,它那么柔和、恬静,所以诗人觉得清风带着月光,月光就像清风,它们融合在一起送来了凉爽和舒适。
译文
站在南楼上靠着栏杆向四周远望,只见山色和水色连接在一起,辽阔的水面上菱角、荷花盛开,飘来阵阵香气。清风明月没有人看管自由自在,月光融入清风从南面吹来,使人感到一片凉爽和惬意。
注释
⑴鄂(è)州:在今湖北省武汉、黄石一带。南楼:在武昌蛇山顶。
⑵.四顾:向四周望去。山光、水光:山色、水色。
⑶凭栏:靠着栏杆。十里:形容水面辽阔。芰(jì):菱角。
⑷并:合并在一起。一味凉:一片凉意。
赏析/鉴赏
《鄂州南楼书事》描述的情景是:武昌的夏天,热得可怕。那天晚上,诗人登上高高的南楼乘凉。他倚栏而望,明月已*中天,皎洁的清辉倾泻而下。四面的山光与水光相连相映,一片通明;方圆十数里、盛开着芰(菱)花、荷 花,凉爽的夜风中,不断有淡淡的芳香扑面而来。**清风,朗朗明月,谁也不能对它们管束驱遗,它们慷慨、殷勤地为南楼送来清清爽爽的夜凉,供游人称心快意地消受啊!
欣赏这首小诗,读者很容易忘记自身的处境,仿佛自己也登上南楼来乘凉了。这样的感觉是这样来的。先从外界景象来看:四外山水落石出,十里芰荷 ,楼头清风,空中明月,远方*处,天上地下,以南楼为中心,构成一个高远、清空、富有立体感的艺术境界。再从自身感受来说:山光、水光、月光,是眼睛的视觉所感到的;芰花、荷花的香气,是鼻子的嗅觉所感到的;清风——夜凉,是皮肤的触觉以及耳朵的听觉听感到的;而“南楼一味凉”的.“味”字,还隐含着口舌的味觉在起作用,好像在那里细细地美美地品尝一般。总之,读者的眼睛、鼻子、耳朵、口舌、皮肤种种器官司的视觉、嗅觉、听觉、味觉、触觉种种功能,统统被调动起来,集中起来,共同参与对这南楼夜景的感觉、领略、体验。此景此情,令人生出如临其境的感受,成了自然而然的事。这便是作品的艺术魅力,诗人的艺术追求了。
黄庭坚一生,道路崎岖坎坷,由于遭受人陷害中伤,曾贬官司蜀中六年之久;召回才几个月,又被罢官司来武昌闲居。当夜纳凉南楼,眼见明月清风,无拘无束,各行其是,想到自己每欲有所作为,却是动辄得罪,怅恨之情,于是潜滋暗长。“清风明月无人管”,正是诗人这种心绪的自然流露。
黄庭坚《清明》古诗赏析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许多人都接触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泛指*古代诗歌。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经典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黄庭坚《清明》古诗赏析,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清明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赏析】
这是诗人触景生情之作,通篇运用对比手法,抒发了人生无常的慨叹。首联以清明节时桃李欢笑与荒冢生愁构成对比,流露出对世事无情的叹息。二联笔锋一转,展现了自然界万物复苏的景象,正与后面两联的满眼蓬蒿荒丘,构成了强烈的对比。由清明扫墓想到齐人乞食,由寒食禁烟想到介子推焚死,不论贤愚,到头来都是一杯黄土。诗人看到大自然的一片生机,想到的却是人世间不可逃脱的死亡的命运,表达了一种消极虚无的思想,悲凉的情绪缠绕于诗行间。这与诗人一生政治上的坎坷以及他所受的禅宗思想的浓厚影响是分不开的。但作品体现了作者的人生价值取向,鞭挞了人生丑恶,看似消极,实则愤激。
李绅(772—846),字公垂,亳州谯(今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人,生于乌程县(今浙江省湖州市),中书令李敬玄曾孙。青年时曾在润州无锡(今属江苏)惠山寺读书。唐代宰相、诗人。27岁考中进士,补国子助教。与元稹、白居易交游甚密,他一生最闪光的部分在于诗歌,他是在文学史上产生过巨大影响的新乐府运动的参与者。
所属文学时期:隋唐五代文学
同时期作家:元稹、白居易
李绅(772年—846年)生于唐大历七年(772年),亳州谯(今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人,生于乌程县(今浙江省湖州市),中书令李敬玄之曾孙。父李晤,历任金坛、乌程、晋陵(今常州)等地县令。李绅幼年丧父,由母教以经义。青年时目睹农民终日劳作而不得温饱,以同情和愤慨的心情,写出了千古传诵的《悯农》诗2首,内有“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名句,被誉为悯农诗人。贞元二十年(804)李绅再次赴京应试,未中,寓居元稹处。曾为元稹《莺莺传》命题,作《莺莺歌》,相得益彰,流传后世。元和元年(806年)中进士,补国子监助教。后离京至金陵,入节度使李掎幕府。因不满李掎谋叛而下狱。李掎被杀后获释,回无锡惠山寺读书。元和四年赴长安任校书郎,与元稹、白居易共倡新乐府诗体(史称新乐府运动),作有《乐府新题》20首。元和十四年升为右拾遗。元和十五年任翰林学士,卷入朋党之争,为李(德裕)党重要人物,任御史中丞、户部侍郎等要职。与李德裕、元稹被誉为三俊。长庆四年(824年),李党失势,李绅被贬为端州(今广东肇庆)司马。放逐期间,李绅写了不少描绘路途艰险、发泄心中怨气的诗文。自宝历元年(825年)至太和四年(830年),李绅历任江州刺史、滁州刺史、寿州刺史,处境有所改善。太和七年,李德裕为相,起用李绅任浙东观察使。开成元年(836年)任河南尹(管理东都洛阳的长官),旋又任汴州刺史、宣武军节度使、宋毫汴颖观察使。开成三年八月,编《追昔游诗》3卷,并作序。诗序历述从少年起至入汴止的经历。开成五年任淮南节度使,**京拜相,任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章事,继又晋升为尚书右仆射门下侍郎,封赵国公。居相位4年。会昌四年(844年)因中风辞位。后又出任淮南节度使。会昌六年病逝扬州,终年74岁。赠太尉,谥文肃。作品流传至今的有《追昔游诗》3卷、《杂诗》1卷,收录于《全唐诗》。另有《莺莺歌》,保存在《西厢记诸宫调》中。
注释
①桃李笑:用拟人手法形容盛开的桃、李花。
②“雷惊”句:意思是清明早已过了惊蛰的节气?万物正欣欣向荣。蛰(zhé):动物冬眠。
③“人乞”句:《孟子》中有一则寓言。说齐国有一人每天出外向扫墓者乞讨祭祀后留下的'酒饭。回家后却向妻妾夸耀是刖人请自己吃饭。这是一个贪鄙愚蠢的形象。
④“士甘”句:用春秋时介子推宁愿被烧死也不愿再出仕的典故。
⑤蓬蒿(hāo):杂草。丘,指坟墓。
译文
清明佳节时分,桃红李白,竟相绽放,犹如笑脸。田野上那些长满杂草的坟墓令人感到凄凉。
春雷滚滚,惊醒了冬眠中的龙蛇百虫,及时的春雨滋润着郊原上柔和的草木。
古有齐人出入坟墓间乞讨祭食以向妻妾夸耀,也有介子推拒绝做官而被大火烧死。
他们是贫贱愚蠢还是贤能清廉,至今又有谁知道呢?现在留下来的只不过是满目乱蓬的野草而已。
创作背景
黄庭坚的《清明》作于北宋末年的“元祐党争”时期(1086年—1094年),因王安石变法时,强力推行新政措施,一意孤行,从而形成支持王安石变法的“新派”和反对新政的“旧派”。旧派也被称为“元祐党人”,其中包括大文豪苏轼、司马光等人。黄庭坚因与苏轼交好,也略受牵连。
作者简介
黄庭坚(1045-1105)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字鲁直,号涪翁,又号山谷道人。原籍金华,祖上迁家分宁(今江西修水),遂为分宁人。治*进士,授叶县尉。历任国子监教授、秘书郎,曾为《神宗实录》检讨官,编修《神宗实录》,迁著作佐郎,加集贤校理。《神宗实录》成,擢为起居舍人。哲宗亲政,多次被贬,最后除名编管宜州(今广西宜山)。卒于贬所,私谥文节先生。《宋史》有传。尤长于诗,与苏轼并称“苏黄”。与张耒、秦观、晁补之并称“苏门四学士”。其诗多写个人日常生活,艺术上讲究修辞造句,追求新奇。工书法,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著有《豫章先生文集》三十卷、《山谷琴趣外编》三卷。
*生个里愿杯深。——黄庭坚《虞美人·宜州见梅作》
对朝云叆叇,暮雨霏微,乱峰相倚。——黄庭坚《醉蓬莱》
养得狸奴立战功,将军细柳有家风。——黄庭坚《谢周文之送猫儿》
溪上桃花无数,花上有黄鹂。——黄庭坚《水调歌头·游览》
问我去何之,君行到自知。——黄庭坚《菩萨蛮·半烟半雨溪桥畔》
*生几两屐,身后五车书。——黄庭坚《和答钱穆父咏猩猩毛笔》
柳叶随歌皱,梨花与泪倾。——黄庭坚《南歌子·槐绿低窗暗》
孙郎微笑,坐来声喷霜竹。——黄庭坚《念奴娇·断虹霁雨》
玉人邀我少留行。——黄庭坚《南歌子·槐绿低窗暗》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黄庭坚《寄黄几复》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黄庭坚《登快阁》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黄庭坚《清明》
瑶草一何碧,春入武陵溪。——黄庭坚《水调歌头·游览》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黄庭坚《清明》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黄庭坚《清明》
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黄庭坚《清*乐·春归何处》
若有人知春去处。——黄庭坚《清*乐·春归何处》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黄庭坚《登快阁》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黄庭坚《寄黄几复》
四顾山光接水光,凭栏十里芰荷香。——黄庭坚《鄂州南楼书事》
隐隐望青冢,特地起闲愁。——黄庭坚《水调歌头·落日塞垣路》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黄庭坚《寄黄几复》
清风明月无人管,并作南楼一味凉。——黄庭坚《鄂州南楼书事》
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黄庭坚《牧童诗》
未到江南先一笑,岳阳楼上对君山。——黄庭坚《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
醉舞下山去,明月逐人归。——黄庭坚《水调歌头·游览》
天涯也有江南信。——黄庭坚《虞美人·宜州见梅作》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黄庭坚《登快阁》
骑牛远远过前村,短笛横吹隔陇闻。——黄庭坚《牧童诗》
春无踪迹谁知。——黄庭坚《清*乐·春归何处》
共倒金荷家万里,欢得尊前相属。——黄庭坚《念奴娇·断虹霁雨》
落日塞垣路,风劲戛貂裘。——黄庭坚《水调歌头·落日塞垣路》
满川风雨独凭栏,绾结湘娥十二鬟。——黄庭坚《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黄庭坚《清明》
疏懒意何长,春风花草香。——黄庭坚《菩萨蛮·半烟半雨溪桥畔》
可惜不当湖水面,银山堆里看青山。——黄庭坚《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
断虹霁雨,净秋空,山染修眉新绿。——黄庭坚《念奴娇·断虹霁雨》
谪仙何处,无人伴我白螺杯。——黄庭坚《水调歌头·游览》
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黄庭坚《寄黄几复》
投荒万死鬓毛斑,生出瞿塘滟滪关。——黄庭坚《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
玉台弄粉花应妒。——黄庭坚《虞美人·宜州见梅作》
敌人开户玩处女,掩耳不及惊雷霆。——黄庭坚《送范德孺知庆州》
夜阑风细得香迟。——黄庭坚《虞美人·宜州见梅作》
老子*生,江南江北,最爱临风曲。——黄庭坚《念奴娇·断虹霁雨》
小桃灼灼柳鬖鬖,春色满江南。——黄庭坚《诉衷情·小桃灼灼柳鬖鬖》
江山如有待,此意陶潜解。——黄庭坚《菩萨蛮·半烟半雨溪桥畔》
古人冷淡今人笑,湖水年年到旧痕。——黄庭坚《徐孺子祠堂》
含香体素欲倾城,山矾是弟梅是兄。——黄庭坚《王充道送水仙花五十支》
山行六七里,有翼然泉上,醉翁亭也。——黄庭坚《瑞鹤仙·环滁皆山也》
凌波仙子生尘袜,水上轻盈步微月。——黄庭坚《王充道送水仙花五十支》
坐对真成被花恼,出门一笑大江横。——黄庭坚《王充道送水仙花五十支》
1、减字木兰花(戏答)月中笑语。万里同依光景住。天水相围。相见无因梦见之。诸儿娟秀。儒学传家渠自有。自作秋衣。渐老先寒人未知。
2、减字木兰花(用前韵示知命弟)当年夜雨。头白相依无去住。儿女成围。欢笑尊前月照之。阿连高秀。千万里来忠孝有。岂谓无衣。岁晚先寒要弟知。
3、木兰花令风开水面鱼纹皱。暖入草心犀点透。乍看晴日弄柔条,忆得章台人姓柳。心情老大痴成就。不复淋漓沾翠袖。早梅献笑尚窥邻,小蜜窃香如遗寿。
4、木兰花令东君未试雷霆手。洒雪开春春锁透。帝台应点万年枝,穷巷偏欺三径柳。峰排群玉森相就。中有摩围为领袖。凝香窗下与谁看,一曲琵琶千万寿。
5、木兰花令新年何许春光漏。小院闭门风日透。酥花入坐颇欺梅,雪絮因风全是柳。使君落笔春词就。应唤歌檀催舞袖。得开眉处且开眉,人世可能金石寿。
6、木兰花令黄金捍拨春风手。帘幕重重音韵透。梅花破萼便回春,似有黄鹂鸣翠柳。晓妆未惬梅添就。玉笋捧杯离钿袖。会拚千日笑尊前,他日相思空损寿
7、木兰花令黔中士女游晴昼。花信轻寒罗袖透。争寻穿石道宜男,更买江鱼双贯柳。竹枝歌好移船就。依倚风光垂翠袖。满倾芦酒指谐围,相守与郎如许寿。
8、木兰花令可怜翡翠随鸡走。学绾双鬟年纪小。见来行待恶怜伊,心性娇痴空解笑。红蕖照映霜林表。杨柳舞风腰袅袅。衾余枕剩尽相容,只是老人难再少。
9、清*乐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10、清*乐(重九)黄花当户。已觉秋容暮。云梦南州逢笑语。心在歌边舞处。使君一笑眉开。新晴照酒尊来。且乐尊前见在,休思走马章台。
11、清*乐休推小户。看即风光暮。萸粉菊英浮碗醑。报答风光有处。几回笑口能开。少年不肯重来。借问牛山戏马,今为谁姓池台。
12、清*乐舞鬟娟好。白发黄花帽。醉任旁观嘲潦倒。扶老偏宜年小。舞回脸玉胸酥。缠头一斛明珠。日日梁州薄媚,年年金菊茱萸。
13、清*乐(示知命)乍晴秋好。黄菊欹乌帽。不见清谈人绝倒。更忆添丁小小。蜀娘漫点花酥。酒槽空滴真珠。兄弟四人别住,他年同插茱萸。
14、清*乐(饮宴)冰堂酒好。只恨银杯小。新作金荷工献巧。图要连台拗倒。采莲一曲清歌。争檀催卷金荷。醉里香飘睡鸭,更惊罗袜凌波。
15、忆帝京(赠弹琵琶妓)薄妆小靥闲情素。抱着琵琶凝伫。慢捻复轻拢,切切如私语。转拨割朱弦,一段惊沙去。万里嫁、乌孙公主。对易水、明妃不渡。泪粉行行,红颜片片,指下花落狂风雨。借问本师谁,敛拨当心住。
16、清*乐(私情)银烛生花如红豆。占好事、而今有。人醉曲屏深,借宝瑟、轻招手。一阵白苹风,故灭烛、教相就。花带雨、冰肌香透。恨啼乌、辘轳声晓。岸柳微凉吹残酒。断肠时、至今依旧。镜中消瘦。那人知后。怕夯你来僝僽。
17、画堂春东堂西畔有池塘。使君扉几明窗。日西人吏散东廊。蒲苇送轻凉。翠管细通岩溜,小峰重叠山光。*池催置琵琶床。衣带水风香。
18、画堂春摩围小隐枕蛮江。蛛丝闲锁晴窗。水风山影上修廊。不到晚来凉。相伴蝶穿花径,独飞鸥舞春光。不因送客下绳床。添火炷炉香。
19、鹧鸪天(明日独酌自嘲呈史应之)万事令人心骨寒。故人坟上土新干。淫坊酒肆狂居士,李下何妨也整冠。金作鼎,玉为餐。老来亦失少时欢。茱萸菊蕊年年事,十日还将九日看。
20、鹧鸪天(坐中有眉山隐客史应之和前韵,即*答之)黄菊枝头生晓寒。人生莫放酒杯干。风前横笛斜吹雨,醉里簪花倒着冠。身健在,且加餐。舞裙歌板尽清欢。黄花白发相牵挽,付与时人冷眼看。
21、鹧鸪天紫菊黄花风露寒。*沙戏马雨新干。且看欲尽花经眼,休说弹冠与挂冠。甘酒病,废朝餐。何人得似醉中欢。十年一觉扬州梦,为报时人洗眼看。
22、鹧鸪天因以玄真子遗事足之。宪宗时,画玄真子像,访之江湖,不可得,因令集其歌诗上之。玄真之兄松龄,惧玄真放浪而不返也,和答其渔父云:“乐在风波钓是闲。草堂松桂已胜攀。太湖水,洞庭山。狂风浪起且须还。”此余续成之意也西塞山边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朝廷尚觅玄真子,何处如今更有诗。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人间底是无波处,一日风波十二时。
23、醉落魄浮蚁。一入愁肠,便有阳春意。须将*幕为天地。歌前起舞花前睡。从他兀兀陶陶里。犹胜醒醒、惹得闲憔悴。”此曲亦有佳句,而多斧凿痕,又语高下不甚入律。或传是东坡语,非也。与“蜗角虚名”、“解下痴绦”之曲相似,疑是王仲父作。因戏作四篇呈吴元祥、黄中行,似能厌道二公意中事陶陶兀兀。尊前是我华胥国。争名争利休休莫。雪月风花,不醉怎生得。邯郸一枕谁忧乐。新诗新事因闲适。东山小枝携丝竹。家里乐天,村里谢安石。
24、醉落魄陶陶兀兀。人生无累何由得。杯中三万六千日。闷损旁观,自我解落魄。扶头不起还颓玉。日高春睡*生足。谁门可款新篘熟。安乐春泉,玉醴荔枝绿。
25、醉落魄者乃强见酌,遂能作病。因复止酒,用前韵作二篇,呈吴元祥陶陶兀兀。人生梦里槐安国。教公休醉公但莫。盏倒垂莲,一笑是赢得。街头酒贱民声乐。寻常行处寻欢适。醉看檐雨森银竹。我欲忧民,渠有二千石。
26、醉落魄陶陶兀兀。醉乡路远归不得。心情那似当年日。割爱金荷,一碗淡莫托。异乡薪桂炊苍玉。摩挲经笥须知足。明年细麦能黄熟。不管轻霜,点尽鬓边绿。
27、南乡子(知命弟去年重九日在涪陵作此曲)落帽晚风回,又报黄花一番开。扶杖老人心未老,堪吹谩有才情付与谁。芳意正徘徊,传与西风且慢吹。明日余尊还共倒。重来未必秋香一夜衰。
28、南乡子(今年重九,知命已向成都,感之,次韵)招唤欲千回。暂得尊前笑口开。万水千山还么去,悠哉。酒面黄花欲醉谁。顾影又徘徊。立到斜风细雨吹。见我未衰容易去,还来。不道年年即渐衰。
29、南乡子未报贾船回。三径荒锄菊卧开。想得邻船霜笛罢,沾衣。不为涪翁更为谁。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垄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这首《清明》乃“江西诗派”开山之祖、“苏门四学士”之一的北宋著名诗人黄庭坚所写。它由清明物候写到人生百态,不无虚无思想与愤激情绪,充满了对生命意义的拷问,令我,初读但觉严酷,细读心生凉意,再读豁然开朗。兴许,那份对生命意义孜孜以求的勇气,可警示你我思考探寻,召唤你我自醒开悟。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垄只生愁。”清明于桃、李而言,无疑是佳节,盖因桃花、李花正皎然盛放,占尽大好春光;但桃花、李花愈是笑逐颜开,就愈是反衬出“野田荒垄”的凄凉哀愁。毕竟,清明不仅深具游春踏青的洽怀惬意,亦颇有祭祖扫墓的肃穆氛围。看着那累累埋骨、处处荒冢,人不免感喟生命短暂、人生无常。
只是,生老病死的时间悲剧固然颇能引发人的共鸣,但又似乎不值得人泪眼婆娑,毕竟人人都要往这条路上来。恰如那些桃花、李花,现下正于春风中欢欣地摇曳花瓣,殊不知盛开过后,便只能是凋零了。清明处于仲春与暮春之交,暮春似在眼前了。而暮春既是花朵的谢幕时,又是柳絮的狂欢节。暮春者,柳絮满世界翩翩起舞,颇具“一身坦荡荡到四方,五千年终于轮到我上场”的疏狂。这不禁让我慨然,时间的悲剧感还在于生与死的对比,在于此生命的盛开之日恰是彼生命的凋零之时,但看柳絮与花朵便知了。花犹如此,而况人乎?毕竟,“花有重开日”,人却是“无再少年”的,人是有死亡的既定命运的。
然三毛有言:“人人都怕死,可若永远不许死,你怕不怕?”唯因韶华易逝、岁月匆匆,我们方会这般留恋人生,更眷念青春,也因此悲剧方显得美丽动人,我们方更珍视当下。可若时间是永恒的,我们能长生不老又如何呢?世间有百年的美好,又是否有千年万年的美好呢?纵使有,然历经千年万年的磨洗,这所谓的美好只怕亦如一截烂木头,上面趴满了各种各样的风干了的虫子*。甚或,远不需千年万年,只需寿尽百年,这正常的时日亦足以诞生某些悲剧。毕竟人生有各种各样的折磨,愈是美好,愈是禁不住对比:曾经怎样?而今怎样?
既然任桃李年年轮回,人亦无法长生不老,生命中的美好亦不能永远于花影婆娑中停驻,那就活在当下,且行且珍惜吧。不妨吟哦着这首诗的颔联,去体味清明时节生物的勃勃生机:“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滚滚的春雷,惊醒了冬眠中的龙蛇;沛然的春雨,使郊野旷原的草木欣欣以向荣、萋萋而摇绿。“春雨惊春清谷天”,清明乃二十四节气之一。《岁时广记》引《孝经纬》:“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为清明。”清明时节天气转暖,雨水渐佳,恰是春耕的大好时节,所谓“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是也。而这时节又何尝不是人于微末之处修行以静待来日熠熠生辉的人间好时节呢?“你的职责是*整土地,而非忧虑时光,你做三四月的事,在八九月自有答案。”与其喟叹时光匆匆,不如潜心雕琢自己。
写景之后,黄庭坚笔锋一转,转向用典。“人乞祭余骄妾妇”出自《孟子》卷八《离娄下》,说齐国一人专在他人坟前向扫墓之人乞求祭品充饥,回家后却在妻妾面前夸耀有富人宴请他。比之人的既定命运是死亡这种无解的悲剧人生,齐人的活法同样使*味到生命不尽的悲哀。他浑浑噩噩,时光在他身上仿佛停滞了,如沈从文所言的“有时几乎天天重样,辨不出今日与昨天”。他陷溺在卑琐的人性中无法自拔,找不到生命上进的动机,任生命淹没在乞讨里,消磨在炫耀中,如浮萍一样漂浮于时光的河中。
而“士甘焚死不公侯”则是有关介子推的典故。“割肉奉君尽丹心”的介之推,在晋文公执政后,有功不居,不图富贵,宁被火烧死也不下山做官,用自己的生命鞭策晋文公“勤政清明复清明”。寒食节祭奠介之推之说,大致源于东汉桓谭的《新论》。此前的《左传》提及了介之推隐居绵山和晋文公封山之事,但未有烧山与寒食之说,《史记》亦然。而桓谭《新论·离事》则云:“太原郡民,以隆冬不火食五日,虽有疾病缓急,犹不敢犯,为介子推故也。”这一说法为寒食节的禁火冷食*俗增添了文化内涵。而清明节伊始只是一种节气的名称,其变成纪念祖先的节日恰与寒食节有关。晋文公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
黄庭坚用齐人与介子推的典故时,未有批判抑或褒扬,仅是*静叙述。但在不置可否的对比中,介子推与齐人,高下立见。是妥协于世俗,还是执着于自我?这绝非介子推一个人的人生命题。虽然妥协于世俗可使人免受心理压力,但个人向世俗所作的妥协,其有效半径并不能无限大,故许多时候妥协于世俗并不足以保证人生价值的充分实现。因之,介子推选择执着于自我,宁愿失去生命也要守住正直高洁的隐士品格。
当然,“世俗”一词,其实乃中性词也,盖因世俗包裹着一切,好坏参半,一概隔绝或完全融入,皆非绝佳。人,伊始要有抉择,融入清流,远离浊流;尔后合该通透,人无疑要立足于世俗,却不能只面对世俗,人还需要仰望,所以对世俗,合该有所融有所不融。故,介子推伊始选择入世,忠心追随晋文公,“割肉奉君”,但求晋文公“常清明”;后来选择出世,隐居绵山,“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惟愿晋文公“勤政清明复清明”。无论介子推对世俗是融还是不融,终究都是为了主公与自我的那颗清明的初心。人之初心,当求清明,不以物惑,不为物扰,聆听内心渴求,永葆执着姿态,做自己的英雄,一往无前。
黄庭坚仕途上较为坎坷,思想上又受禅宗影响颇深,故有了尾联这一番看似虚无的疑问:“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贤者也好,愚者也罢,千年之后谁又晓得呢?最终留于世间的都不过是野草与荒丘罢了。尾联这一虚无的疑问,蕴含着对当下之人不辨贤愚的满腔愤激。因王安石变法,朝廷形成了支持变法的*和反对变法的旧党,苏轼即属于旧党,黄庭坚因在政治上追随苏轼,故虽未积极参与新旧党争,也终不免在旧党失势之时受到迫害。这满腔的愤激中更蕴含着悟透生死的清明豁达,这种清明豁达是被贬后想要忘却营营的超脱,亦是不妥协于世俗的对自我的执着。
毕淑敏有言:“人生是没有意义的,但你要为之确立一个意义。”然也,所谓没有意义是站在生命高度上的超脱。而于每个个体而言,生命的意义不在结果而在过程,生命过程中的体验就蕴含意义。不同的生命过程就有不同的活法。而选择怎样的活法,又与是否具有清明的初心有关。不同的活法又终将体现不同的质量。纵使齐人与介子推最终的结果都是“满眼蓬蒿共一丘”,但一个深具卑琐的人性,一个坚守清明的初心,生命的质量不可同日而语。毕淑敏这句话警醒着我们:生命是我们自己的,我们需要剔除那些试图侵占我们内心的外界声音,努力寻觅有意义的活法。
黄庭坚的禅宗思想与毕淑敏的这句箴言,让我倏地想起《红楼梦》里清明达观的宝钗。学识渊博、智慧已修的她,早已洞悉了虚空中的佛的本质。在提及《鲁智深醉闹五台山》这一出戏时,她向宝玉强调那支《寄生草》,强调那句“赤条条来去无牵挂”,可见她已进入“空”的境界。正因为空,她素日才不用花粉,居室如雪洞。“赤条条来去无牵挂”,故,她不求佛保佑,她只盼自己成为佛样的人,去善待迎面走来的陌生人,且在善待中渐趋拥有顺其自然的柔韧的力量。这就是她为没有意义的生命所确定的生命的意义。
倏地又想起《红楼梦》里同样清明达观的黛玉。才华横溢、聪敏灵慧的她,早已洞悉了生命的悲剧本质。在“凹晶馆联诗”一回中,她对湘云说了一句箴言:“事若求全何所乐。”幼年丧弟,童年丧母,少年丧父,每隔几年就有一个深痛巨创,生命里的至亲一个个与她死别。因为深悉生命的结果是消逝,深悉不能趁心之事甚多,故而更觉在贾府的每一点收获都值得珍视与忆念。亲情、友情、爱情,这些情感始终流淌在她的生命里,是细水长流的,她亦精心谋划着细水长流。否则,她何以会忧虑贾府财政“出的多进的少,如今若不省俭,必致后手不接”?“事若求全何所乐”,故,她为目的而精心谋划着,但又能从过程而不是目的中获得生命的滋味。这就是她为没有意义的生命所确定的生命的意义。
人生苦短,世事无常。人最终都不过是“赤条条来去无牵挂”罢了,故,不妨将“事若求全何所乐”这一哲理奉为圭臬,顺其自然,以合理化愁绪来消解生命中的某些愁绪。明日未必比今日好,但生命的磨折终将教会我们清明与达观。与每日照常升起的太阳一起,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地将生命进行到底吧。
重温黄庭坚这首《清明》,但觉它令人动容,亦发人深省。生命其实是一条既定跑道,我们不妨调匀气息,匀速跑下去,跑到终点。盖因,生命是无意义的,但过程中的体验即是意义,清明的初心即可让无意义变成有意义。若坚定清明初心,痴痴回首处,意义可见;若永葆执着姿态,浩浩前程处,大道皆光。
万里投荒,一身吊影,成何欢意。——黄庭坚《醉蓬莱》
为扶起灯前,醉玉颓山。——黄庭坚《满庭芳·茶》
飞骑轧,鸣珂碎。——黄庭坚《千秋岁·苑边花外》
尊酒公堂,有中朝佳士。——黄庭坚《醉蓬莱》
无奈一帆烟雨、画船轻。——黄庭坚《南歌子·槐绿低窗暗》
画戟移春,靓妆迎马,向一川都会。——黄庭坚《醉蓬莱》
谢公歌舞处,时对换鹅经。——黄庭坚《送舅氏野夫之宣城》
今夜月明江上、酒初醒。——黄庭坚《南歌子·槐绿低窗暗》
砧声已急不可缓,檐景既短难为长。——黄庭坚《秋怀二首》
北苑春风,方圭圆璧,万里名动京关。——黄庭坚《满庭芳·茶》
别时不似见时情。——黄庭坚《南歌子·槐绿低窗暗》
望蔚然深秀,琅玡山也。——黄庭坚《瑞鹤仙·环滁皆山也》
齐歌云绕扇,赵舞风回带。——黄庭坚《千秋岁·苑边花外》
*生端有活国计,百不一试薶九京。——黄庭坚《送范德孺知庆州》
寒光零乱,为谁偏照醽醁。——黄庭坚《念奴娇·断虹霁雨》
妙年出补父兄处,公自才力应时须。——黄庭坚《送范德孺知庆州》
桂影扶疏,谁便道,今夕清辉不足。——黄庭坚《念奴娇·断虹霁雨》
汤响松风,早减了二分酒病。——黄庭坚《品令·茶词》
因以金荷酌众客。——黄庭坚《念奴娇·断虹霁雨》
爱酒醉魂在,能言机事疏。——黄庭坚《和答钱穆父咏猩猩毛笔》
潭潭大度如卧虎,边头耕桑长儿女。——黄庭坚《送范德孺知庆州》
儿大诗书女丝麻,公但读书煮春茶。——黄庭坚《送王郎》
拔毛能济世,端为谢杨朱。——黄庭坚《和答钱穆父咏猩猩毛笔》
雨晴风暖烟淡,天气正醺酣。——黄庭坚《诉衷情·小桃灼灼柳鬖鬖》
脊令各有思归恨,日月相催雪满颠。——黄庭坚《次元明韵寄子由》
晚楼明宛水,春骑簇昭亭。——黄庭坚《送舅氏野夫之宣城》
湖水无端浸白云,故人书断孤鸿没。——黄庭坚《秋怀二首》
乃翁知国如知兵,塞垣草木识威名。——黄庭坚《送范德孺知庆州》
茅堂索索秋风发,行绕空庭紫苔滑。——黄庭坚《秋怀二首》
玉颜皓齿,深锁三十六宫秋。——黄庭坚《水调歌头·落日塞垣路》
翻手覆手不可期,一死一生交道绝。——黄庭坚《秋怀二首》
试说宣城郡,停杯且细听。——黄庭坚《送舅氏野夫之宣城》
蛙号池上晚来雨,鹊转南枝夜深月。——黄庭坚《秋怀二首》
山泼黛,水挼蓝,翠相搀。——黄庭坚《诉衷情·小桃灼灼柳鬖鬖》
翦裁似借天女手,萱草石榴偏眼明。——黄庭坚《谢张仲谋端午送巧作》
去国十年老尽、少年心。——黄庭坚《虞美人·宜州见梅作》
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对影。——黄庭坚《品令·茶词》
阿兄两持庆州节,十年骐驎地上行。——黄庭坚《送范德孺知庆州》
雨开芭蕉新闲旧,风撼筼筜宫应商。——黄庭坚《秋怀二首》
汉天子,方鼎盛,四百州。——黄庭坚《水调歌头·落日塞垣路》
不道晓来开遍、向南枝。——黄庭坚《虞美人·宜州见梅作》
荔子亲攀。冰肌照映柘枝冠。——黄庭坚《浪淘沙(荔枝)》
春风旍旗拥万夫,幕下诸将思草枯。——黄庭坚《送范德孺知庆州》
狐裘断缝弃墙角,岂念晏岁多繁霜。——黄庭坚《秋怀二首》
得之心、寓之酒也。——黄庭坚《瑞鹤仙·环滁皆山也》
山肴野蔌,酒洌泉香,沸筹觥也。——黄庭坚《瑞鹤仙·环滁皆山也》
折冲千里虽有余,论道经邦正要渠。——黄庭坚《送范德孺知庆州》
援笔作乐府长短句,文不加点。——黄庭坚《念奴娇·断虹霁雨》
秋阴细细压茅堂,吟虫啾啾昨夜凉。——黄庭坚《秋怀二首》
客有孙彦立,善吹笛。——黄庭坚《念奴娇·断虹霁雨》
日擘轻红三百颗,一味甘寒。——黄庭坚《浪淘沙(荔枝)》
你们认识宋代诗人黄庭坚吗?可能很多人不理解他,黄庭坚的诗以杜甫为宗,提倡诗要有“无意于文,夫无意而意已至”之髓 [和“点铁成金”、“夺胎换骨”之法。他的诗作风格奇崛,为江西诗派开创者。黄庭坚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黄庭坚的诗词全集】
清*乐·春归何处 - 宋代·黄庭坚
春归何处? 寂寞无行路。 若有人知春去处。 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 除非问取黄鹂。 百啭无人能解, 因风飞过蔷薇。
诉衷情·一波才动万波随 - 宋代·黄庭坚
戎州登临胜景, 未尝不歌渔父家风, 以谢江山。 门生请问:先生家风如何? 为拟金华道人作此章。 一波才动万波随, 蓑笠一钩丝。 金鳞正深处, 千尺也须垂。 吞又吐, 信还疑, 上钩迟。 水寒江静, 满目青山, 载月明归。
奉答李和甫代简二绝句 - 宋代·黄庭坚
山色江声相与清, 卷帘待得月华生。 可怜一曲并船笛, 说尽故人离别情。 梦中往事随心见, 醉里繁华乱眼生。 长为风流恼人病, 不如天性总无情。
醉蓬莱 - 宋代·黄庭坚
对朝云叆叇, 暮雨霏微, 乱峰相倚。 巫峡高唐, 锁楚宫朱翠。 画戟移春, 靓妆迎马, 向一川都会。 万里投荒, 一身吊影, 成何欢意。 尽道黔南, 去天尺五, 望极神州, 万重烟水。 樽酒公堂, 有中朝佳士。 荔颊红深, 麝脐香满, 醉舞裀歌袂。 杜宇声声, 催人到晓, 不如归是。
念奴娇·断虹霁雨 - 宋代·黄庭坚
八月十七日,同诸生步自永安城楼,过张宽夫园待月。偶有名酒,因以金荷酌众客。客有孙彦立,善吹笛。援笔作乐府长短句,文不加点。断虹霁雨,净秋空,山染修眉新绿。桂影扶疏,谁便道,今夕清辉不足?万里青天,姮娥何处,驾此一轮玉。寒光零乱,为谁偏照醽醁?年少从我追游,晚凉幽径,绕张园森木。共倒金荷,家万里,难得尊前相属。老子*生,江南江北,最爱临风笛。孙郎微笑,坐来声喷霜竹。
诉衷情·小桃灼灼柳鬖鬖 - 宋代·黄庭坚
小桃灼灼柳鬖鬖, 春色满江南。 雨晴风暖烟淡, 天气正醺酣。 山泼黛, 水挼蓝, 翠相搀。 歌楼酒旆, 故故招人, 权典青衫。
鄂州南楼书事 - 宋代·黄庭坚
四顾山光接水光, 凭栏十里芰荷香。 清风明月无人管, 并作南楼一味凉。
水调歌头·游览 - 宋代·黄庭坚
瑶草一何碧, 春入武陵溪。 溪上桃花无数, 枝上有黄鹂。 我欲穿花寻路, 直入白云深处, 浩气展虹霓。 只恐花深里, 红露湿人衣。 坐玉石, 倚玉枕, 拂金徽。 谪仙何处? 无人伴我白螺杯。 我为灵芝仙草, 不为朱唇丹脸, 长啸亦何为? 醉舞下山去, 明月逐人归。
菩萨蛮·半烟半雨溪桥畔 - 宋代·黄庭坚
半烟半雨溪桥畔, 渔翁醉着无人唤。 疏懒意何长, 春风花草香。 江山如有待, 此意陶潜解。 问我去何之, 君行到自知。
登快阁 - 宋代·黄庭坚
痴儿了却公家事, 快阁东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远大, 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为佳人绝, 青眼聊因美酒横。 万里归船弄长笛, 此心吾与白鸥盟。
寄黄几复 - 宋代·黄庭坚
我居北海君南海, 寄雁传书谢不能。 桃李春风一杯酒, 江湖夜雨十年灯。 持家但有四立壁, 治病不蕲三折肱。 想见读书头已白, 隔溪猿哭瘴溪藤。
清明 - 宋代·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 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 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 士甘焚死不公侯。 贤愚千载知谁是, 满眼蓬蒿共一丘。
谒金门·示知命弟 - 宋代·黄庭坚
山又水, 行尽吴头楚尾。 兄弟灯前家万里, 相看如梦寐。 君似成蹊桃李, 入*堂松桂。 莫厌岁寒无气味, 余生今已矣。
跋子瞻和陶诗 - 宋代·黄庭坚
子瞻谪岭南,时宰欲杀之。 饱吃惠州饭,细和渊明诗。 彭泽千载人,东坡百世士。 出处虽不同,风味乃相似。
望江东·江水西头隔烟树 - 宋代·黄庭坚
江水西头隔烟树。望不见、江东路。思量只有梦来去。更不怕、江阑住。灯前写了书无数。算没个、人传与。直饶寻得雁分付。又还是、秋将暮。
南歌子·槐绿低窗暗 - 宋代·黄庭坚
槐绿低窗暗,榴红照眼明。玉人邀我少留行。无奈一帆烟雨、画船轻。柳叶随歌皱,梨花与泪倾。别时不似见时情。今夜月明江上、酒初醒。
见二十弟倡和花字漫兴五首·其一 - 宋代·黄庭坚
落絮游丝三月候, 风吹雨洗一城花。 未知东郭清明酒, 何似西窗谷雨茶。
次元明韵寄子由 - 宋代·黄庭坚
半世交亲随逝水, 几人图画入凌烟? 春风春雨花经眼, 江北江南水拍天。 欲解铜章行问道, 定知石友许忘年。 脊令各有思归恨, 日月相催雪满颠。
满庭芳·茶 - 宋代·黄庭坚
北苑春风,方圭圆璧,万里名动京关。碎身粉骨,功合上凌烟。尊俎风流战胜,降春睡、开拓愁边。纤纤捧,研膏浅乳,金缕鹧鸪斑。 相如,虽病渴,一觞一咏,宾有群贤。为扶起灯前,醉玉颓山。搜搅胸中万卷,还倾动、三峡词源。归来晚,文君未寐,相对小窗前。
虞美人·宜州见梅作 - 宋代·黄庭坚
天涯也有江南信。梅破知春*。夜阑风细得香迟。不道晓来开遍、向南枝。玉台弄粉花应妒。飘到眉心住。*生个里愿杯深。去国十年老尽、少年心。
过*舆怀李子先时在并州 - 宋代·黄庭坚
前日幽人佐吏曹, 我行堤草认青袍。 心随汝水春波动, 兴与并门夜月高。 世上岂无千里马, 人中难得九方皋。 酒船鱼网归来是, 花落故溪深一篙。
和答元明黔南赠别 - 宋代·黄庭坚
万里相看忘逆旅, 三声清泪落离觞。 朝云往日攀天梦, 夜雨何时对榻凉。 急雪脊令相并影, 惊风鸿雁不成行。 归舟天际常回首, 从此频书慰断肠。
谢张仲谋端午送巧作 - 宋代·黄庭坚
君家玉女从小见, 闻道如今画不成。 翦裁似借天女手, 萱草石榴偏眼明。
病起荆江亭即事 - 宋代·黄庭坚
翰墨场中老伏波, 菩提坊里病维摩。 *人积水无鸥鹭, 时有归牛浮鼻过。 闭门觅句陈无己, 对客挥毫秦少游。 正字不知温饱未, 西风吹泪古藤州。
牧童诗 - 宋代·黄庭坚
贺州南楼书事宋黄庭坚的古诗 望洞庭与鄂州南楼书事的古诗 鄂州南楼书事古诗漫的 鄂州南楼书事古诗中的凉字 宋代黄庭坚的清明古诗 清明宋黄庭坚古诗有拼音的 宋朝黄庭坚写的清明古诗 清*乐的古诗宋黄庭坚 宋黄庭坚清明的古诗带拼音 黄庭坚诗句 黄庭坚的诗句 有关黄庭坚的古诗 古诗清*乐宋朝黄庭坚的 宋代黄庭坚的登快阁古诗视频 黄庭坚的横竹古诗 黄庭坚的诗词 清*乐宋黄庭坚的古诗大意 宋范仲淹的古诗南楼 关于黄庭坚的古诗 黄庭坚的古诗咏竹 古诗清*乐宋黄庭坚的诗意 搜索黄庭坚的古诗 清明的古诗黄庭坚 黄庭坚名句 黄庭坚最后的古诗 牧童的古诗黄庭坚 苏轼与黄庭坚的古诗 黄庭坚谦虚的古诗 清明黄庭坚的古诗 黄庭坚立春的古诗
黄庭坚诗人 黄庭坚《木兰花令》宋词原文及鉴赏 黄庭坚:当官莫避事 为吏要清心 《清*乐》黄庭坚古诗词原文及译文 黄庭坚《清明》古诗赏析 黄庭坚的诗句大全 黄庭坚的诗歌主张 黄庭坚诗歌风格 北宋黄庭坚《寄黄几复》译文及赏析 谈黄庭坚的书法特点 清*乐黄庭坚原文及翻译(清*乐黄庭坚古诗诗意) 清*乐黄庭坚原文及翻译(清*乐宋黄庭坚诗意) 黄庭坚的诗有哪些(黄庭坚的千古名句) 清明黄庭坚诗歌鉴赏(清明黄庭坚古诗文阅读答案) 黄庭坚清明诗赏析(黄庭坚最有名的十首诗) 黄庭坚:南乡子 黄庭坚:鄂州南楼书事 黄庭坚:登快阁 黄庭坚: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 黄庭坚:清明 黄庭坚《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诗作赏析 黄庭坚的诗_表达喜悦的诗 黄庭坚的诗句大全 黄庭坚诗词鉴赏 黄庭坚的诗句 黄庭坚的词集 黄庭坚的诗词 盘点黄庭坚的诗有哪些?黄庭坚的诗词名句全集 《鄂州南楼书事》原文及译文 鄂州南楼书事古诗词鉴赏
元宵节关于古诗的来历 六一儿童节的古诗朗诵 晚春这首古诗的中心 关于节日的古诗名 关于寒露的古诗配画 天庭夜景的古诗 梅花古诗的颜色 西游山村的古诗iz 有关城南的古诗 表示吉祥的古诗 夏洛的网古诗有没有 形容人口才好的古诗词 改古诗的歌曲 适合男生念的古诗 淡泊优雅的古诗 看透世情的古诗 带期的古诗 描写菊在的古诗 表达郁闷烦躁的古诗 代表纯净的古诗词 描写春夏天的古诗小池 屈原投江自尽的古诗 有关孔子的古诗文 伏妖记中所用的古诗词 形容天气变冷的古诗 形容春天的小学古诗词 关于与西部有关的古诗词 描写相见难别亦难的古诗词 脉脉关心的古诗 秋天落叶黄的古诗词 写花的古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