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描写箫声的诗词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描写箫声的诗词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描写箫声的诗词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包括句子、语录、说说、名言、诗词、祝福、心语等。如果描写箫声的诗词页面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温庭筠《南歌子词二首 / 新添声杨柳枝词》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徐再思《水仙子·夜雨》
羡青山有思,白鹤忘机。——汤恢《八声甘州·摘青梅荐酒》
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断肠声里忆*生。——纳兰性德《浣溪沙·残雪凝辉冷画屏》
大方无隅;大器免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老子·德经·第四十一章》
美人自刎乌江岸,战火曾烧赤壁山,将军空老玉门关。——张可久《卖花声·怀古》
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张先《千秋岁·数声鶗鴂》
一蓑烟雨任*生。——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文心雕龙·知音》
远看山有色,*听水无声。——王维《画》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 春夜洛阳城闻笛》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朱庆馀《*试上张籍水部 / *试上张水部 / 闺意献张水部》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叶绍翁《夜书所见》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纳兰性德《长相思·山一程》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王安石《元日》
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李商隐《韩冬郎即*为诗相送一座尽惊他日余方追吟连宵侍坐裴回久之句有老成之风因成二绝寄酬兼呈畏之员外·其一》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朱熹《偶成》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李白《子夜吴歌·秋歌》
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周紫芝《鹧鸪天·一点残红欲尽时》
杨柳青青江水*,闻郎江上唱歌声。——刘禹锡《竹枝词二首·其一》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虞世南《蝉》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苏轼《琴诗》
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张先《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翁卷《乡村四月》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姜夔《扬州慢·淮左名都》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白居易《夜雪》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刘方*《夜月 / 月夜》
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李商隐《暮秋独游曲江》
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赵嘏《长安晚秋 / 秋望 / 秋夕》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张继《枫桥夜泊 / 夜泊枫江》
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陆游《村居书喜》
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声天下白。——李贺《致酒行》
一夜雨声凉到梦,万荷叶上送秋来。——陈文述《夏日杂诗》
君子耳不听淫声,目不视邪色,口不出恶言——《荀子·乐论》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刘长卿《别严士元》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袁枚《所见》
*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早发白帝城 / 白帝下江陵》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苏轼《阳关曲 / 中秋月》
一尺深红胜曲尘,天生旧物不如新。——温庭筠《南歌子词二首 / 新添声杨柳枝词》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
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张祜《宫词·故国三千里》
形容声音的诗词
形容声音的词语大家应该知道不少,那么,形容声音的诗词呢?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学*吧!
红桥梅市晓山横,白塔樊江春水生。
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
坊场酒贱贫犹醉,原野泥深老亦耕。
最喜先期官赋足,经年无吏叩柴荆。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六月初七日,江头蝉始鸣。
石楠深叶里,薄暮两三声。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鸡声春晓上林中,一声惊落虾蟆宫。
二声唤破枕边梦,三声行人烟海红。
买得晨鸡共鸡语,常时不用等闲鸣。
深山月黑风雨夜,欲*晓天啼一声。
尔谁造,鸣何早,趯趯连声遍阶草。
复与夜雨和,游人听堪老。
吹笛秋山风月清,谁家巧作断肠声。
风飘律吕相和切, 月傍关山几处明。
胡骑中宵堪北走,武陵一曲想南征。
故园杨柳今摇落,何得愁中曲尽生。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入夜思归切,笛声清更哀。
愁人不愿听,自到枕前来。
风起塞云断,夜深关月开。
*明独惆怅,飞尽一庭梅。
蜀桐木性实,楚丝音韵清。
调慢弹且缓,夜深十数声。
入耳淡无味,惬心潜有情。
自弄还自罢,亦不要人听。
五音六律十三徽,龙吟鹤响思庖羲。
一弹流水一弹月,水月风生松树枝。
飒飒微雨收, 翻翻橡叶鸣。
月沉乱峰西, 寥落三四星。
前溪忽调琴, 隔林寒琤琤。
闻弹正弄声, 不敢枕上听。
回烛整头簪, 漱泉立中庭。
定步屐齿深, 貌禅目冥冥。
微风吹衣襟, 亦认宫徵声。
学道三十年, 未免忧死生。
闻弹一夜中, 会尽天地情。
悲猿何处发,郢路第三声。
远客知秋暮,空山益夜清。
啾啾深众木,噭噭入孤城。
声声慢诗词翻译
《声声慢·寻寻觅觅》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作品。作品通过描写残秋所见、所闻、所感,抒发自己因国破家亡、天涯沦落而产生的孤寂落寞、悲凉愁苦的心绪,具有浓厚的时代色彩。下面我们来看看声声慢诗词翻译,欢迎阅读借鉴。
声声慢·寻寻觅觅
作者: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注释
⑴乍暖还寒:谓天气忽冷忽暖。
⑵将息:调养休息,保养安宁之意。
⑶晓来:今本多作“晚来”。
⑷黄花:菊花。
⑸有谁堪摘:有谁能与我共摘。谁:何,什么。
⑹怎生:怎样,如何。
⑺这次第:这情形,这景色。
译文
我独处陋室若有所失地东寻西觅,但是过去的一切都在动乱中失去了,永远都寻不见、觅不回了;眼前只有冷冷清清的环境(空房内别无长物,室外是万木萧条的秋景,这种环境又引起内心的感伤,于是凄凉、惨痛、悲戚之情一齐涌来,令人痛彻肺腑,难以忍受了。)秋季骤热或骤冷的时候,最难以保养将息。 饮进愁肠的几杯薄酒,根本不能够抵御早上的冷风寒意。望天空,但是见一行行大雁掠过,回想起过去在寄给丈夫赵诚明的词中,曾设想雁足传书,互通音信,但是如今丈夫已死,书信无人可寄,故见北雁南来,联想起词中的话,雁已是老相识了,更感到伤心。
地上到处是零落的黄花,憔悴枯损,如今有谁能与我共摘啊!整天守着窗子边,孤孤单单的,怎么容易挨到天黑!到黄昏时,又下起了绵绵细雨,一点点,一滴滴洒落在梧桐叶上,发出令人心碎的声音。这种种况味,一个“愁”字怎么能够说尽!
赏析
唐宋古文家以散文为赋,而倚声家实以慢词为赋。慢词具有赋的铺叙特点,且蕴藉流利,匀整而富变化,堪称“赋之余”。李清照这首《声声慢》,脍炙人口数百年,就其内容而言,简直是一篇悲秋赋。亦惟有以赋体读之,乃得其旨。李清照的这首词在作法上是有创造性的。原来的《声声慢》的曲调,韵脚押*声字,调子相应地也比较徐缓。而这首词却改押入声韵,并屡用叠字和双声字,这就变舒缓为急促,变哀惋为凄厉。此词以豪放纵恣之笔写激动悲怆之怀,既不委婉,也不隐约,不能够列入婉约体。
靖康之变后,李清照国破,家亡,夫死,伤于人事。这时期她的作品再没有当年那种清新可人,浅斟低唱,而转为沉郁凄婉,主要抒写她对亡夫赵明诚的怀念和自己孤单凄凉的景况。《声声慢·寻寻觅觅》便是这时期的典型代表作品之一。
这首词起句便不寻常,一连用七组叠词。不但在填词方面,即使在诗赋曲也绝无仅有。但是好处不仅在此,这七组叠词还极富音乐美。宋词是用来演唱的,因此音调和谐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李清照对音律有极深造诣,所以这七组叠词朗读起来,便有一种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感觉。只觉齿舌音来回反复吟唱,徘徊低迷,婉转凄楚,有如听到一个伤心之极的'人在低声倾诉,然而她还未开口已觉得已能够使听众感觉到她的忧伤,而等她说完了,那种伤感的情绪还是没有散去。一种莫名其妙的愁绪在心头和空气中弥漫开来,久久不散,余味无穷。
心情不好,再加上这种乍暖还寒天气,词人连觉也睡不着了。如果能够沉沉睡去,那么还能够在短暂的时间内逃离痛苦,可是越想入眠就越难以入眠,于是词人就非常自然想起亡夫来。披衣起床,喝一点酒暖暖身子再说吧。可是寒冷是由是孤独引起的,而饮酒与品茶一样,独自一人只会觉得分外凄凉。
端着一杯淡酒,而在这天暗云低,冷风正劲的时节,却突然听到孤雁的一声悲鸣,那种哀怨的声音直划破天际,也再次划破了词人未愈的伤口,头白鸳鸯夫伴飞,唉,雁儿,你叫得这样凄凉幽怨,难道你也像我一样,老年失偶了吗?也像我一样,余生要独自一人面对万里层山,千山暮雪吗?胡思乱想之下,泪光迷蒙之中,蓦然觉得那只孤雁正是以前为自己传递情书的那一只。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旧日传情信使仍在,而秋娘与萧郎已死生相隔,人鬼殊途了,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这一奇思妙想包含着多少无法诉说的哀愁啊!
这时看见那些菊花,才发觉花儿也已憔悴不堪,落红满地,再无当年那种"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的雅致了。以往丈夫在世时的日子多么美好,诗词唱和,整理古籍,可现在呢?只剩下自己一个人在受这无边无际的孤独的煎熬了。故物依然,人面全非。"旧时天气旧时衣,只有情怀,不得似往时"。独对着孤雁残菊,更感凄凉。手托香腮,珠泪盈眶。怕黄昏,捱白昼。对着这阴沉的天,一个人要怎样才能熬到黄昏的来临呢?漫长使孤独变得更加可怕。独自一人,连时间也觉得开始变慢起来。
好不容易等到了黄昏,却又下起雨来。点点滴滴,淅淅沥沥的,无边丝雨细如愁,下得人心更烦了。再看到屋外那两棵梧桐,虽然在风雨中却互相扶持,互相依靠,两相对比,自己一个人要凄凉多了。
急风骤雨,孤雁残菊梧桐,眼前的一切,使词人的哀怨重重叠叠,直至无以复加,不知怎样形容,也难以表达出来。于是词人再也不用什么对比,什么渲染,什么比赋兴了,直截了当地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简单直白,反而更觉神妙,更有韵味,更堪咀嚼。相形之下,连李后主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也稍觉失色。一江春水虽然无穷无尽,但我毕竟还可形容得出。而词人的愁绪则非笔墨所能形容,自然稍胜一筹。
前人评此词,多以开端三句用一连串叠字为其特色。但是只注意这一层,不免失之皮相。词中写主人公一整天的愁苦心情,却从“寻寻觅觅”开始,可见她从一起床便百无聊赖,如有所失,于是东张西望,仿佛飘流在海洋中的人要抓到点什么才能够得救似的,希望找到点什么来寄托自己的空虚寂寞。下文“冷冷清清”,是“寻寻觅觅”的结果,不但无所获,反被一种孤寂清冷的气氛袭来,使自己感到凄惨忧戚。于是紧接着再写了一句“凄凄惨惨戚戚”。仅此三句,一种由愁惨而凄厉的氛围已笼罩全篇,使读者不禁为之屏息凝神。这乃是百感迸发于中,不得不吐之为快,所谓“欲罢不能”的结果。
“乍暖还寒时候”这一句也是此词的难点之一。此词作于秋天,但是秋天的气候应该说“乍寒还暖”,只有早春天气才能够用得上“乍暖还寒”。这是写一日之晨,而非写一季之候。秋日清晨,朝阳初出,故言“乍暖”;但晓寒犹重,秋风砭骨,故言“还寒”。至于“时候”二字,有人以为在古汉语中应解为“节候”;但是柳永《永遇乐》云:“薰风解愠,昼景清和,新霁时候。”由阴雨而新霁,自属较短暂的时间,可见“时候”一词在宋时已与现代汉语无殊了。“最难将息”句则与上文“寻寻觅觅”句相呼应,说明从一清早自己就不知如何是好。
下面的“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晓来风急”,“晓”,通行本作“晚”。这又是一个可争论的焦点。俞*伯《唐宋词选释》注云:
“晓来”,各本多作“晚来”,殆因下文“黄昏”云云。其实词写一整天,非一晚的事,若云“晚来风急”,则反而重复。上文“三杯两盏淡酒”是早酒,即《念奴娇》词所谓“扶头酒醒”;下文“雁过也”,即彼词“征鸿过尽”。今从《草堂诗余别集》、《词综》、张氏《词选》等各本,作“晓来”。
这个说法是对的。说“晓来风急”,正与上文“乍暖还寒”相合。古人晨起于卯时饮酒,又称“扶头卯酒”。这里说用酒消愁是不抵事的。至于下文“雁过也”的“雁”,是南来秋雁,正是往昔在北方见到的,所以说“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了。《唐宋词选释》说:“雁未必相识,却云‘旧时相识’者,寄怀乡之意。赵嘏《寒塘》:‘乡心正无限,一雁度南楼。’词意*之。”其说是也。
上片从一个人寻觅无着,写到酒难浇愁;风送雁声,反而增加了思乡的惆怅。于是下片由秋日高空转入自家庭院。园中开满了菊花,秋意正浓。这里“满地黄花堆积”是指菊花盛开,而非残英满地。“憔悴损”是指自己因忧伤而憔悴瘦损,也不是指菊花枯萎凋谢。正由于自己无心看花,虽值菊堆满地,却不想去摘它赏它,这才是“如今有谁堪摘”的确解。然而人不摘花,花当自萎;及花已损,则欲摘已不堪摘了。这里既写出了自己无心摘花的郁闷,又透露了惜花将谢的情怀,笔意比唐人杜秋娘所唱的“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要深远多了。
从“守著窗儿”以下,写独坐无聊,内心苦闷之状,比“寻寻觅觅”三句又进一层。“守著”句依张惠言《词选》断句,以“独自”连上文。秦观(一作无名氏)《鹧鸪天》下片:“无一语,对芳樽,安排肠断到黄昏。甫能炙得灯儿了,雨打梨花深闭门”,与此词意境相*。但是秦词从人对黄昏有思想准备方面着笔,李则从反面说,好像天有意不肯黑下来而使人尤为难过。“梧桐”两句不仅脱胎淮海,而且兼用温庭筠《更漏子》下片“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词意,把两种内容融而为一,笔更直而情更切。最后以“怎一个愁字了得”句作收,也是蹊径独辟之笔。自庾信以来,或言愁有千斛万斛,或言愁如江如海(分别见李煜、秦观词),总之是极言其多。这里却化多为少,只说自己思绪纷茫复杂,仅用一个“愁”字如何包括得尽。妙在又不说明于一个“愁”字之外更有什么心情,即戛然而止,仿佛不了了之。表面上有“欲说还休”之势,实际上已倾泻无遗,淋漓尽致了。
这首词大气包举,别无枝蔓,逐件事一一说来,却始终紧扣悲秋之意,真得六朝抒情小赋之神髓。而以接*口语的朴素清新的语言谱入新声,又却体现了倚声家的不假雕饰的本色,诚属个性独具的抒情名作。
忆秦娥·箫声咽
李白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注释
⑴箫:一种竹制的管乐器。
⑵咽:呜咽,形容箫管吹出的曲调低沉而悲凉,呜呜咽咽如泣如诉。
⑶梦断:梦被打断,即梦醒。
⑷灞陵: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东,是汉文帝的陵墓所在地。当地有一座桥,为通往华北、东北和东南各地必经之处。《三辅*》卷六:“文帝灞陵,在长安城东七十里。……跨水作桥。*送客至此桥,折柳送别。”
⑸伤别:为别离而伤心。
⑹乐游原:又叫“乐游园”,在长安东南郊,是汉宣帝乐游苑的故址,地势高,可以远望,在唐代是游览之地。
⑺清秋节:指农历九月九日的重阳节,是当时人们重阳登高的节日。
⑻咸阳古道:咸阳,秦都,在长安西北数百里,是汉唐时期由京城往西北从军、经商的要道。古咸阳在今陕西省咸阳市东二十里。唐人常以咸阳代指长安,“咸阳古道”就是长安道。
⑼音尘:一般指消息,这里是指车行走时发出的声音和扬起的尘士。
⑽残照:指落日的光辉。
⑾汉家:汉朝。
⑿陵阙:皇帝的坟墓和宫殿。
翻译
玉箫的声音悲凉呜咽,秦娥从梦中惊醒时,秦家的楼上正挂着一弦明月。秦家楼上的下弦月,每一年桥边青青的柳色,都印染着灞陵桥上的凄怆离别。
遥望乐游原上冷落凄凉的秋日佳节,通往咸阳的古路上音信早已断绝。西风轻拂着夕阳的光照,眼前只是汉朝留下的坟墓和宫阙。
《忆秦娥·箫声咽》
作者:李白
原文: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
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
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注释:
1、箫:一种竹制的管乐器。
2、咽:呜咽,形容箫管吹出的曲调低沉而悲凉,呜呜咽咽如泣如诉。
3、梦断:梦被打断,即梦醒。
4、灞陵: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东,是汉文帝的陵墓所在地。当地有一座桥,为通往华北、东北和东南各地必经之处。《三辅*》卷六:“文帝灞陵,在长安城东七十里。……跨水作桥。*送客至此桥,折柳送别。”
5、伤别:为别离而伤心。
6、乐游原:又叫“乐游园”,在长安东南郊,是汉宣帝乐游苑的故址,地势高,可以远望,在唐代是游览之地。
7、清秋节:指农历九月九日的重阳节,是当时人们重阳登高的节日。
8、咸阳古道:咸阳,秦都,在长安西北数百里,是汉唐时期由京城往西北从军、经商的要道。古咸阳在今陕西省咸阳市东二十里。唐人常以咸阳代指长安,“咸阳古道”就是长安道。
9、音尘:一般指消息,这里是指车行走时发出的声音和扬起的尘士。
10、残照:指落日的光辉。
11、汉家:汉朝。
12、陵阙:皇帝的坟墓和宫殿。
翻译:
玉箫的声音悲凉呜咽,秦娥从梦中惊醒时,
秦家的楼上正挂着一弦明月。
秦家楼上的下弦月,每一年桥边青青的柳色,
都印染着灞陵桥上的凄怆离别。
遥望乐游原上冷落凄凉的秋日佳节,
通往咸阳的古路上音信早已断绝。
西风轻拂着夕阳的光照,
眼前只是汉朝留下的坟墓和宫阙。
赏析:
此词描绘了一个女子思念爱人的痛苦心情,读来凄婉动人。古人对它评价很高,把它与《菩萨蛮·*林漠漠烟如织》一起誉为“百代词曲之祖”。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称此词“以气象胜”。这首词中的气象,与人们常所说的开元(唐玄宗年号,公元713—741年)时代的“盛唐气象”已有很大不同,但它又确实是盛唐气象之一种。它博大深厚、意境开阔、气韵沉雄,又带有悲凉之气。这种“气象”在天宝(唐玄宗年号,公元742—756年)后期李白的作品《古风·一百四十年》《远别离》《夕霁杜陵登楼寄韦繇》等诗都可以看到。《夕霁杜陵登楼寄韦繇》中写道:“浮阳灭霁景,万物生秋容。登楼送远目,伏槛观群峰。原野旷超缅,关河纷错重。”与这首《忆秦娥》格调气象十分*似。杜甫天宝后期的《同诸公登慈恩寺塔》也有相类之处。胡应麟说这首词“气亦衰飒”,反映了晚唐王朝衰变的气运。其实此词似是反映了天宝后期表面上依然歌舞升*、内部危机重重的盛唐之衰。因此,这首词可能作于天宝后期。词人以比拟的手法,托秦娥抒情怀,把直观的感情与意象浑融在一起,上片由个人的忧愁写开,下片过渡到历史忧愁。
这首词不像《菩萨蛮·*林漠漠烟如织》那样由客观景物的渲染过渡到人物内心感受的描摹。它一开始就写出人物内心的情态:呜咽的箫声把秦娥从梦中惊醒,此时,一钩残月斜映在窗前。梦虽断了,她却还似乎沉浸在梦境之中,与情人欢会,可是眼前只有这冰冷的残月陪伴看她。多少个这样的月夜,叫她黯然消魂、顾影自怜。因此,下面自然转入对“灞陵伤别”的回忆。《雍录》载:“汉世凡东出涵、潼,必自灞陵始,故赠行者于此折柳相送。”可是,柳色绿了,一年又一年,而伊人依然远隔一方,只有那鸣咽的箫声和着低声的啜泣,冰冷的残月陪伴着消瘦的倩影,葱绿的柳色句起往事的回忆。实际上这是作者以秦娥对情人的思念来表达内心对某种事物的苦思与追求,这种苦思与追求是执着的,然而又是没有结果的。
词的上片始终纠葛在个人的悲欢离合之中,下片则出现了较大的跌宕。似乎比拟手法已不能满足感情的表达了,词人要撇开先前的主体,直接把自己融入画面之中。换头处突兀以“乐游原上清秋节”起,画面是清秋节佳侣如云的狂欢时景,可是主人公茕茕孑立在西风残照之中,“此身饮罢无归处,独立苍茫自咏诗”(杜甫《乐游园歌》)。此时,个人的忧愁完全被抛开了,或者说融入了历史的忧愁之中,词人通过对秦、汉那样赫赫王朝的遗迹——咸阳古道、汉代陵墓的掇取,从而进入了历史的反思。古道悠悠,音尘杳然,繁华、奢侈、纵欲,一切都被埋葬了,只剩下陵墓相伴着萧瑟的西风,如血的残阳,百年、千年地存在下去。作者不是在凭吊秦皇汉武,他是在反思历史和现实。这里交杂着盛与衰、古与今、悲与欢的反思。词人固然没有正面写唐王朝的苟且繁华,但“乐游原上清秋节”这就足够了,这使人自然想象到天宝后期那种古罗马式的穷奢极欲和狂欢极乐。(m.ju.51tietu.net)可没有人能从中去体会那潜在的破碎感。秦代、汉代过去了,只剩下悠悠的古道和孤独的陵墓,面对着西风残照。这固然是过去的遗迹,然而它又是实实在在的实景,同时,这“西风残照、汉家陵阙”的实景又必然使人联系到王朝的未来。于是,过去、现在、未来的界限被取消了,浑融在一起,历史的时序给人们留下的只是一种表象——“西风残照,汉家陵阙”。造成一种悲壮的历史消亡感,或者说是毁灭感,填塞在人们心头,这就是历史反思的结果。因而上片的个人忧愁只能被取代,作为下片的陪衬。
此词意境博大开阔,风格宏妙浑厚。读者从敦煌曲子词中也可以看到类似格调,而不类中晚唐的清婉绮丽。陆游说:“唐自大中以后,诗家日趋浅薄,其间不复有前辈宏妙浑厚之作。”(《花间集跋》)。诗风与词风自身存在着交错否定之趋势。
此词句句自然,而字字锤炼,沉声切响,掷地真作金石声。而抑扬顿挫,法度森然,无字荒率空泛,无一处逞才使气。以此而言,设为李太白之色,毋宁认是杜少陵之笔。其风格诚在五代花间未见,亦非歌*诸曲之所能拟望,已开宋代词之格调。
写声音歌声优美的诗词
鸡声春晓上林中,一声惊落虾蟆宫。二声唤破枕边梦,三声行人烟海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写声音歌声优美的诗词,希望对你有帮助!
1, 村居书喜
陆游(南宋)
红桥梅市晓山横,白塔樊江春水生。
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
坊场酒贱贫犹醉,原野泥深老亦耕。
最喜先期官赋足,经年无吏叩柴荆。
2, 枫 桥 夜 泊
张继(唐)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3, 早蝉
白居易(唐)
六月初七日,江头蝉始鸣。
石楠深叶里,薄暮两三声。
4, 琵琶行并序(节选)
白居易(唐)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5, 鸡鸣曲
陈陶(唐)
鸡声春晓上林中,一声惊落虾蟆宫。
二声唤破枕边梦,三声行人烟海红。
6, 鸡
崔道融(唐)
买得晨鸡共鸡语,常时不用等闲鸣。
深山月黑风雨夜,欲*晓天啼一声。
7, 赋得寒蛩
耿湋(唐)
尔谁造,鸣何早,趯趯连声遍阶草。
复与夜雨和,游人听堪老。
8, 吹笛
杜甫(唐)
吹笛秋山风月清,谁家巧作断肠声。
风飘律吕相和切, 月傍关山几处明。
胡骑中宵堪北走,武陵一曲想南征。
故园杨柳今摇落,何得愁中曲尽生。
9, 春夜洛城笛
李白 (唐)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10, 闻笛
戎昱(唐)
入夜思归切,笛声清更哀。
愁人不愿听,自到枕前来。
贺元旦的诗词:声声祝福贺元旦
诗词,是指以古体诗、*体诗和格律词为代表的*汉族传统诗歌。亦是汉字文化圈的特色之一。通常认为,诗较为适合“言志”,而词则更为适合“抒情”。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贺元旦的诗词:声声祝福贺元旦,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贺元旦
火红的灯笼挂起来
美妙的歌声唱起来
欢庆元旦
我们用舞姿展现未来
用小品洋溢收获
用快板儿编织梦想
2017去了
2018来了
迎接伟大的`*梦
我们坚实的脚印正在一步步走来
看*的*指引
改革的浪潮时刻温暖人心
城市的环境大有所变
街道宽阔一尘不染
废气垃圾被一声呵斥
夹着尾巴逃走了
农村的街灯亮了
自建设新农村有了文
大家被领导们牵动制约
压水管修村道
画漫画宣传“两学一做”、“五位一体”战略布局
广场上多了*的宣传语
保洁员自觉地拿起了扫把
发现有一个垃圾袋就赶忙捡起
冬天的傍晚
徒步者也渐渐多了
欣赏小村面貌的同时
心里也在默念*的好
改革如一缕春风滋润人们的心田
教育事业有了飞跃
个体经营有了拓展
医疗事业策划有度
顺民心意掐指可算
“4、2、1”家庭也有所改变
全面两孩化促进着社会和谐发展
渐渐发现
我们这里的天空比往年蓝了许多
上班路上不再为雾霾所困扰
空气清新呼吸顺畅
眼前望着绿水青山
心情格外轻松自然
……
小康就是这样的
把绿水青山看成金山银山
把雾霾视为身旁的自然杀手
健康长寿没有秘诀
自觉爱护环境没有污染源
大家的身体倍棒儿没负担
关于描写声音的古诗词集锦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对那些朗朗上口的'古诗很是熟悉吧,汉魏以后的古诗一般以五七言为基调,押韵、转韵有一定法式。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描写声音的古诗词集锦,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1, 村居书喜
陆游(南宋)
红桥梅市晓山横,白塔樊江春水生。
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
坊场酒贱贫犹醉,原野泥深老亦耕。
最喜先期官赋足,经年无吏叩柴荆。
2, 枫 桥 夜 泊
张继(唐)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3, 早蝉
白居易(唐)
六月初七日,江头蝉始鸣。
石楠深叶里,薄暮两三声。
4, 琵琶行并序(节选)
白居易(唐)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5, 鸡鸣曲
陈陶(唐)
鸡声春晓上林中,一声惊落虾蟆宫。
二声唤破枕边梦,三声行人烟海红。
6, 鸡
崔道融(唐)
买得晨鸡共鸡语,常时不用等闲鸣。
深山月黑风雨夜,欲*晓天啼一声。
7, 赋得寒蛩
耿湋(唐)
尔谁造,鸣何早,趯趯连声遍阶草。
复与夜雨和,游人听堪老。
8, 吹笛
杜甫(唐)
吹笛秋山风月清,谁家巧作断肠声。
风飘律吕相和切, 月傍关山几处明。
胡骑中宵堪北走,武陵一曲想南征。
故园杨柳今摇落,何得愁中曲尽生。
9, 春夜洛城笛
李白 (唐)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10, 闻笛
戎昱(唐)
入夜思归切,笛声清更哀。
愁人不愿听,自到枕前来。
苏轼诗词《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此词通过野外途中偶遇风雨这一生活中的小事,于简朴中见深意,于寻常处生奇景,表现出旷达超脱的胸襟。以下是小编分享的苏轼诗词《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欢迎大家阅读!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原文: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注释:
1、定风波:词牌名。又名“卷春空”“定风波令”等。双调六十二字,前段五句三*韵两仄韵,后段六句四仄韵两*韵。
2、沙湖:在今湖北黄冈东南三十里,又名螺丝店。
3、狼狈:进退皆难的困顿窘迫之状。
4、已而:过了一会儿。
5、穿林打叶声:指大雨点透过树林打在树叶上的声音。
6、吟啸:放声吟咏。
7、芒鞋:草鞋。
8、一蓑(suō)烟雨任*生:披着蓑衣在风雨里过一辈子也处之泰然。蓑,蓑衣,用棕制成的雨披。
9、料峭:微寒的样子。
10、斜照:偏西的阳光。
11、向来:方才。萧瑟:风雨吹打树叶声。
12、也无风雨也无晴:意谓既不怕雨,也不喜晴。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创作背景:
这首记事抒怀之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春,当时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的第三个春天。词人与朋友春日出游,风雨忽至,朋友深感狼狈,词人却毫不在乎,泰然处之,吟咏自若,缓步而行。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翻译:
三月七日,在沙湖道上赶上了下雨,大家没有雨具,同行的人都觉得很狼狈,只有我不这么觉得。过了一会儿天晴了,就创作了这首词。
不用注意那穿林打叶的雨声,不妨一边吟咏长啸着,一边悠然地行走。竹杖和草鞋轻捷得胜过骑马,有什么可怕的?一身蓑衣任凭风吹雨打,照样过我的一生。
春风微凉,将我的酒意吹醒,寒意初上,山头初晴的斜阳却应时相迎。回头望一眼走过来遇到风雨的地方,回去吧,对我来说,既无所谓风雨,也无所谓天晴。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鉴赏:
此词为醉归遇雨抒怀之作。词人借雨中潇洒徐行之举动,表现了虽处逆境屡遭挫折而不畏惧不颓丧的倔强性格和旷达胸怀。全词即景生情,语言诙谐。
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一方面渲染出雨骤风狂,另一方面又以“莫听”二字点明外物不足萦怀之意。“何妨吟啸且徐行”,是前一句的延伸。在雨中照常舒徐行步,呼应小序“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又引出下文“谁怕”即不怕来。徐行而又吟啸,是加倍写;“何妨”二字透出一点俏皮,更增加挑战色彩。首两句是全篇枢纽,以下词情都是由此生发。“竹杖芒鞋轻胜马”,写词人竹杖芒鞋,顶风冲雨,从容前行,以“轻胜马”的自我感受,传达出一种搏击风雨、笑傲人生的轻松、喜悦和豪迈之情。“一蓑烟雨任*生”,此句更进一步,由眼前风雨推及整个人生,有力地强化了作者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而我行我素、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怀。
上阕表现出旷达超逸的胸襟,充满清旷豪放之气,寄寓着独到的人生感悟,读来使人耳目为之一新,心胸为之舒阔。
下阕由雨中情怀的抒发转入对雨后放晴的描述。过片到“山头斜照却相迎”三句,是写雨过天晴的景象。这几句既与上片所写风雨对应,又为下文所发人生感慨作铺垫。
结拍“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饱含人生哲理意味的点睛之笔,道出了词人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自然界的雨晴既属寻常,毫无差别,社会人生中的政治风云、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句中“萧瑟”二字,意谓风雨之声,与上片“穿林打叶声”相应和。“风雨”二字,一语双关,既指野外途中所遇风雨,又暗指几乎致他于死地的政治“风雨”和人生险途。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宋代文学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宋仁宗年号,1056—1063)进士。曾上书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诗讽刺新法而下御史狱,贬黄州。宋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颖州,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多惠政。卒谥文忠。学识渊博,喜奖励后进。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其文纵横恣肆,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又工书画。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中心思想
此词作于苏轼黄州之贬后的第三个春天。读罢全词,人生的沉浮、情感的忧乐,我们的理念中自会有一番全新的体悟。它通过野外途中偶遇风雨这一生活中的小事,于简朴中见深意,于寻常处生奇警,表现出旷达超脱的胸襟,寄寓着超凡脱俗的人生理想。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评价
读罢全词,令人心情振奋,心境豁然,心灵净化。人生的沉浮、情感的忧乐,在读者的`理念中自会有一番全新的体悟。从心理学“白日梦”的角度看,此词实际是作者描绘的一个淡泊从容、旷达超脱的白日梦,在多个方面都非常符合白日梦的特征。
第一,心情符合白日梦之条件——郁闷不爽。
写此词前三年,即公元1079年,作者因被诬作诗“谤讪朝廷”遭御史弹劾,被捕入狱,后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宦海沉浮,经历坎坷,理想不竟,抱负未果,使作者几年来一直郁郁不得志,思想上陷入出世与入世的矛盾之中,心情烦闷。
第二,意境符合白日梦之真谛——宁静自由。
作者对现实的官场险恶生活非常厌倦,渴望摆脱这种生活,退隐江湖,过一种淡泊宁静、无忧无患、无欲无求、轻松自由的生活,也即“归去”。
第三,结构具备白日梦之特征——自然完整。
入梦的引子是“饮酒”和“下雨”。酒的微醉让作者晕晕乎乎,这是白日梦形成的主要基础。烟雨的迷蒙让天气灰暗朦胧,创设了入梦的良好氛围。
入梦句是“莫听穿林打叶声”,梦境为“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生”。这里作者用“竹杖”“芒鞋”“蓑衣”“烟雨”等意象及雨中“吟啸”“徐行”等动作创设了一个极为美妙的白日梦梦境,活脱脱地勾勒出了一个隐居江湖过着从容淡泊生活的隐士形象,他虽无荣华富贵之享受,但亦无宦海浮沉之忧患,心情得以*静,心境得以安宁。
梦醒句为“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料峭的春风吹醒了醉酒,作者感到冷,一个激凌,头脑清醒了,梦结束了,作者又回到现实之中。这“冷”既是实写酒醒后身体感到冷,也是写梦醒后又想到自己的遭遇而产生的心冷。正在这时,远处山头温暖的夕阳让作者感到了些许暖意,也增添了他战胜逆境的信心。
过渡句为“回首向来萧瑟处”。虽然“相迎”的斜阳给作者带了一丝温暖,但一想到自己饱含萧瑟风雨的坎坷仕途路——“回首向来萧瑟处”,心中燃起的希望之火又熄灭了!
梦破后寻梦句为“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仕途的风雨就如同这自然界的风雨一样变幻无常,他所期盼的仕途阳光又会在多长的风雨之后?与其终日忍受这种提心吊胆之痛,还不如“归去”,退隐江湖,一切*静,无悲无喜,“无雨无晴”。
第四,情节显露白日梦之特色——亦真亦幻。
首先,序言中说“同行皆狼狈”,已证明雨之大,而“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却又描写诗人置身雨中,对雨听而不闻,从容高歌,潇洒徐行,全然没感到淋漓之苦的状态,这怎么可能是实写呢?接下来的“竹杖芒鞋轻胜马”也不太合常理。用竹杖芒鞋行泥泞之路,拖泥带水,怎比得上骑着高头大马急行如飞来得轻快?因此这“轻”恐怕不是写现实行路之轻,而应是无官一身轻。“一蓑烟雨任*生”也让人生疑。序言中已说“雨具先去”,怎会又出现了披蓑在雨中穿行?看来应是想象之景。“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若按自然的逻辑也很难解释得通。雨过天晴,应该是“已无风雨正是晴”,怎会是“也无晴”?所以,这里的“晴”不会单纯指天晴。
由此可见,这些都是写作者心中想象之事而非眼前之景,全词就是作者着力刻画的一个“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归去”白日梦!
纵观全词,一种醒醉全无、无喜无悲、胜败两忘的人生哲学和处世态度呈现在读者面前。“也无风雨也无晴”,是一种宠辱不惊、胜败两忘、旷达潇洒的境界,是一种“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境界,是一种回归自然,天人合一,宁静超然的大彻大悟。
关于形容雨声美妙的诗词(精选90句)
诗词是文学体裁的一种,通过有节奏和韵律的语言反映生活,抒**感。诗是按照一定的音节、声调和韵律的要求,用凝练的语言、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现象来高度集中的`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的精神世界。下面是小编收集的形容雨声美妙的诗词,欢迎大家参考。
一、风如拔山努,雨如决河倾。——宋陆游<大风雨中作>
二、腾云似涌烟,密雨如散丝。——晋张协<杂诗十首>
三、微雨池塘见,好风襟袖知。——唐杜枚<秋思>
四、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描写雨的优美诗句。——韦应物<滁州西涧>
五、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王维:《山中》)
六、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辛弃疾<西江月>
七、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江南春绝句》
八、林外鸣鸠春雨歇,屋头初日杏花繁。——宋欧阳修<田家>
九、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十、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却无。——唐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十一、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唐刘长卿<别严士元>
十二、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宋赵师秀<约客>
十三、涧底松摇千尺雨,庭中竹撼一窗秋。——唐杜荀鹤<夏日留题张山人林亭>
十四、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南宋志南和尚<绝句>
十五、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十六、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十七、雷声千嶂落,雨色万峰来。——明李攀龙<广阳山道中>
十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十九、雨急山溪涨,云迷岭树低。描写雨的优美诗句。——唐戴叔伦<宿灵岩寺>
二十、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宋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绝>
二十一、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二十二、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晴却有晴。
二十三、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瞑》)
二十四、渭城朝雨亦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二十五、寒雨连江夜人吴,*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二十六、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辛弃疾《西江月》
二十七、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二十八、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二十九、土膏欲动雨频催,万草千花一饷开。——宋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之一
三十、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1、锦江*西烟水绿,新雨山头荔枝熟。——张籍《成都曲》
2、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3、秋雨一何碧,山色倚晴空。——方岳《水调歌头·*山堂用东坡韵》
4、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李煜《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
5、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李商隐《夜雨寄北》
6、杏花时节雨纷纷。山绕孤村。水绕孤村。——刘仙伦《一剪梅·唱到阳关第四声》
7、暖雨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李清照《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
8、风嗥雨啸,昏见晨趋。——鲍照《芜城赋》
9、夜来雨横与风狂,断送西园满地香。——阿鲁威《湘妃怨·夜来雨横与风狂》
10、望阙云遮眼,思乡雨滴心。——白居易《阴雨》
11、野桥经雨断,涧水向田分。——刘长卿《碧涧别墅喜皇甫侍御相访》
12、京国多年情尽改,忽听春雨忆江南。——虞集《听雨》
13、桐花半亩,静锁一庭愁雨。——周邦彦《琐窗寒·寒食》
14、微雨霭芳原,春鸠鸣何处。——韦应物《东郊》
15、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李商隐《晚晴》
16、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17、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李清照《添字丑奴儿·窗前谁种芭蕉树》
18、共眠一舸听秋雨,小簟轻衾各自寒。——朱彝尊《桂殿秋·思往事》
19、断崖苍藓对立久,冻雨为洗前朝悲。——黄庭坚《书摩崖碑后》
描写箫声的诗词 箫声何处关于箫的古诗词 古筝箫声的古诗词 形容箫声的古诗词 箫声的古诗 箫的诗词 形容箫声的诗句 描写箫声的诗句 永远的箫声古诗 箫声思亲的古诗 何以箫声默经典台词 洞箫声音的古诗 描写箫声的句子 吹箫的诗词 关于吹箫的诗词 古城旧事箫声里的古诗 箫声让李白思乡的古诗 笛箫的古诗词 形容吹箫的诗词 与箫有关的古诗词 古诗词中的凤箫 赤壁赋描写箫声句子 月光与箫的古诗词 带笛箫琴的古诗词 带琴箫的古诗词 玉箫有关的古诗词 描写排箫的古诗词 吹箫的女子古诗词 莲花和洞箫的古诗词 古诗词里有箫和言的句子
形容声音的古诗词精选 星月小桥听箫声的字谜 贺元旦的诗词:声声祝福贺元旦 关于描写声音的古诗词集锦 《新添声杨柳枝》古诗词 古典诗词的声韵美 苏轼诗词《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关于形容雨声美妙的诗词 李清照《声声慢》诗词赏析 赞美琴声悠扬的诗词 写声音歌声优美的诗词 浅释古诗词中砧声意象 诗名含有声字的古诗词 名字含声字的诗词 含有声字的古诗词 带声字的诗词名句 寂寞笙歌凉,思念箫声默 凤凰台上忆吹箫贺双卿(贺双卿最有名的诗词) 李白《忆秦娥·箫声咽》 李白:忆秦娥·箫声咽 作别花月,琴箫双奏声处处 关于描写声音的古诗词集锦 形容声音诗词 形容声音的诗词 贺元旦的诗词:声声祝福贺元旦 卖花声·楼上久踟躇诗词 声声慢诗词翻译 写声音歌声优美的诗词 中国古典诗词的声韵美 李清照诗词声声慢 《菩萨蛮·归鸿声断残云碧》诗词鉴赏 《新添声杨柳枝》古诗词
描写扬州美景的句子 形容琉璃的句子 描写旅游心情好的句子 信任的力量句子 让人撕心裂肺的句子 学佛感悟句子 欢迎新同事的句子 做再好也没用的句子 爱你不能在一起的句子 一个人静静的心情句子 六个好句子 想念家的句子说说心情 照样子写句子非常 凌霄花的优美句子 写给闺蜜的句子八个字 英语句子励志简短 表现坚持不懈的句子 秋天傍晚的句子 闪电优美句子 描写海龟的句子 情感伤感句子 早上心情的句子 黄家驹句子 形容皮肤黑的幽默句子 情话最暖心句子 父亲的病句子 形容白雾的句子 感悟人生励志的句子 形容长颈鹿的句子 女人创业励志的句子 分手了祝她幸福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