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送别诗作者名句 >

送别诗作者名句

关于送别诗作者名句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送别诗作者名句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送别诗作者名句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包括句子、语录、说说、名言、诗词、祝福、心语等。如果送别诗作者名句页面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

句子:即与送别诗作者名句相关的句子。
语录:即与送别诗作者名句相关的名人语录
说说:即与送别诗作者名句相关的qq说说、微信朋友圈说说。
名言:即与送别诗作者名句相关的名人名言、书籍名言。
诗词:即与送别诗作者名句相关的古诗词、现代诗词、千古名句。
祝福语:即与送别诗作者名句相关的祝福祝贺词。
心语:即与送别诗作者名句相关的早安、晚安朋友圈心语。

  • 范云诗作送别诗

  • 送别,优美,诗歌
  • 导语:范云诗作送别诗诗全文:对酒心自足,故人来共持。方悦罗衿解,谁念发成丝。徇性良为达,求名本自欺。迨君当歌日,及我倾樽时。纵观古代的送别诗,赠别也罢,留别也好,俱是由眼前景而触发心中情,是寓情于景、寓景于情,是真情的流露、心志的坦陈。

    范云诗作送别诗全文

    对酒心自足,故人来共持。

    方悦罗衿解,谁念发成丝。

    徇性良为达,求名本自欺。

    迨君当歌日,及我倾樽时。

    注解

    故人:旧交;老友。古人;死者。

    共持:共同拿着酒杯。共同扶持。

    方悦:正在喜悦时。

    罗衿:罗衣的襟。

    丝:白丝。

    徇性:殉命于性情。遵循性情。

    良:诚然。的确。

    达:通达,发达。

    迨dài:待。等到,达到。

    及:到达。倾樽:

    倾倒酒樽。开怀痛饮。

    12下一页尾页

[阅读全文]...
  • 送别诗作者名句

  • 送别
  • 送别诗作者名句

      送别诗,是抒发诗人离别之情的汉族诗歌。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送别》

      年代: 唐 作者: 王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

      《送孟浩然之广陵》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易水送别》

      年代: 唐 作者: 骆宾王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送上人》

      年代: 唐 作者: 刘长卿

      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

      莫买沃洲山,时人已知处。

      《送灵澈上人》

      年代: 唐 作者: 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送别》

      年代: 唐 作者: 王维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芙蓉楼送辛渐》

      年代: 唐 作者: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年代: 唐 作者: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送魏万之京》

      年代: 唐 作者: 李颀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御苑砧声向晚多。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磋砣。

      《送友人入蜀》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

      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

      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

      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

      《渡荆门送别》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阅读全文]...
[阅读全文]...
  • 木兰诗作者资料

  • 古诗文
  • 木兰诗作者资料

      《木兰诗》是一首北朝民歌,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归入《横吹曲辞·梁鼓角横吹曲》中。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木兰诗作者资料 ,欢迎阅读。

      郭茂倩,字德粲(《宋诗纪事补遗》卷二四),郓州须城(今山东东*)人(《宋史》卷二九七《郭劝传》)。劝孙,源明子。神宗元丰七年(一○八四)时为河南府法曹参军(《苏魏公集》卷五九《郭君墓志铭》)。编有《乐府诗集》百卷传世,以解题考据精博,为学术界所重视。郭茂倩自幼受诗熏陶,对诗歌产生浓厚兴趣。他熟知音律,善篆录,才气非凡,以编篡《乐府诗集》扬名后世。《乐府诗集》一百卷,上采尧舜时歌谣,下迄唐代的新乐府诗,共五千三百八十九首。他根据乐府诗的性质、用途、音乐形成、时代特征等,分为十二大类,并在每类诗前作了题解。歌辞中价值最大的是相和歌辞、清商曲辞,内含许多优秀民族民歌作品。 如千古流传的《战城南》、《陌上桑》和李白的《将进酒》、《蜀道难》、杜甫的《前出塞》、《后出塞》等。

      郭茂倩的《乐府诗集》,使大量诗歌得以保存和流传,为后人研究乐府诗提供了极大方便。《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誉该书“征引浩博,援据精审。宋以来乐府者无能出其范围。”

      《乐府诗集》把乐府诗分为郊庙歌辞、燕射歌辞、鼓吹曲辞、横吹曲辞、相和歌辞、清商曲辞、舞曲歌辞、琴曲歌辞、杂曲歌辞、*代曲辞、杂歌谣辞和新乐府辞等12大类;其中又分若干小类,如《横吹曲辞》又分汉横吹曲、梁鼓角横吹曲等类;相和歌辞又分为相和六引、相和曲、吟叹曲、*调曲、清调曲、瑟调曲、楚调曲和大曲等类;清商曲辞中又分为吴声歌与西曲歌等类。在这些不同的乐曲中,郊庙歌辞和燕射歌辞属于朝廷所用的乐章,思想内容和艺术技巧都较少可取成分。鼓吹曲辞和舞曲歌辞中也有一部分作品艺术价值较差。但总的.来说,它所收诗歌,多数是优秀的民歌和文人用乐府旧题所作的诗歌。在现存的诗歌总集中,《乐府诗集》是成书较早,收集历代各种乐府诗最为完备的一部重要总籍。

      郭茂倩自幼受诗熏陶,对诗歌产生浓厚兴趣。他熟知音律,善篆录,才气非凡,以编篡《乐府诗集》扬名后世。《乐府诗集》一百卷,上采尧舜时歌谣,下迄唐代的新乐府诗,共五千三百八十九首。他根据乐府诗的性质、用途、音乐形成、时代特征等,分为十二大类,并在每类诗前作了题解。歌辞中价值最大的是相和歌辞、清商曲辞,内含许多优秀民族民歌作品。 如千古流传的《战城南》、《陌上桑》和李白的《将进酒》、《蜀道难》、杜甫的《前出塞》、《后出塞》等。

      郭茂倩的《乐府诗集》,使大量诗歌得以保存和流传,为后人研究乐府诗提供了极大方便。《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誉该书“征引浩博,援据精审。宋以来乐府者无能出其范围。”

      拓展:

      木兰诗创作背景

      《木兰诗》产生的时代众说纷纭,但据其最早著录于陈释智匠所撰的《古今乐录》,可证其产生之时代不晚于陈。诗中称天子为“可汗”,征战地点皆在北方,则其产生之地域在北朝。诗中有“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语。黑山即杀虎山,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东南,去黄河不远。燕山指燕然山,即今蒙古人民共和国杭爱山。据此,《木兰诗》中之战事,当发生于北魏与柔然之间。柔然是北方游牧族大国,立国一百五十八年(394—552)间,与北魏及东魏、北齐曾发生过多次战争。而最主要之战场,正是黑山、燕然山一带。北魏神麚二年(429),北魏太武帝北伐柔然,便是“车驾出东道,向黑山”,“北度燕然山,南北三千里”(《北史·蠕蠕传》,蠕蠕即柔然)。

      此诗收入《乐府诗集》的《横吹曲辞·梁鼓角横吹曲》中,至唐代已广为传诵,唐人韦元甫有拟作《木兰歌》,可以为证。学者们大都认为,《木兰诗》产生于北魏时期。

[阅读全文]...
  • 送别诗的名句

  • 送别,古诗文
  • 送别诗的名句

      在学*、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那些被广泛运用的古诗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送别诗的名句,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送别诗名句

      1、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2、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芙蓉楼送辛渐》

      3、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4、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5、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6、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李白《渡荆门送别》

      7、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王维《送别》

      8、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赠汪伦》

      9、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0、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无情。

      送别诗赏析

      送别诗

      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

      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赏析

      崔琼《东虚记》说这首诗作于隋炀帝大业(605-617)末年。一、二、四句垂、飞、归押*声韵,*仄完全符合*体七绝的要求,是一首很成熟的七言绝句。明人胡应麟《诗薮·内编》卷六说:庾子山《代人伤往》三首,*绝体而调殊不谐,语亦未畅。惟隋末无名氏‘杨柳青青……’,至此,七言绝句音律,始字字谐合,其语亦甚有唐味。右丞‘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祖也。 题目是《送别》,全诗借柳条、杨花的物象寄寓惜别、盼归的深情,凄婉动人。柳丝飘飘摇摇,饶有缠绵依恋的`情态,故早在《诗经》中,已将杨柳与惜别联系起来:《小雅·采薇》中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历代传诵,脍炙人口。柳,又与留谐音,故折柳赠别以寓挽留之意,从汉代以来便成为一种风俗。形于歌咏,北朝乐府民歌中的《折杨柳歌辞》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蹀座吹长笛,愁杀行客儿,已饶有情韵。在南朝、梁简文帝、梁元帝、刘邈等人的《折杨柳诗》,也各有特色。然而在唐代以前的咏柳惜别之作,还要数隋末无名氏的这一篇最完美。

      首联上句写柳条、下句写杨花(柳絮),读起来流畅自然,有如天造地设,略无人工雕琢痕迹。然而稍作分析,便发现词性、音调、意象、情思,又无一不对,实在是异常工丽的对偶句。看来作者已懂得调整*仄,上句开头之所以不用柳条、柳枝、柳丝,是因为第二字应是仄声。改用杨柳,柳是仄声,却未能表现柳条。而继之以青青着地垂,则万丝千条,便展现于读者眼前。着地,状柳条之长,把读者的视线由树梢引向地面。垂,表静态,以见风和日暖。青青,既写柳色,亦点时间。柳色由鹅黄而嫩绿而青青,则时间不断流逝,而今已是暮春了。

      上句用青青着地状柳条之垂,下句用漫漫搅天状杨花之飞。杨花十分轻盈,如果风力较猛,便向一个方向急飞;如果风力甚微,便无依无傍,忽高忽低,飘来飘去。这里所写的正是日暖风和之时的景象。漫漫,写杨花飘荡,无边无际;搅天,写仰望所见。天空都被搅乱,则杨花之多,不言可知。由此联系上句,便知青青杨柳,并非三株五株,而是夹路沿河,傍亭拂桥,处处可见。于是,合一、二句看:由上而下,所见者无非柳条青青着地;由下而上,所见者无非杨花漫漫搅天。而离愁别绪,也随之弥漫于整个空间。

      第三句,紧承前两句,双绾柳条与杨花,却来了个出人意外、惊心动魄的转折:柳条折尽花飞尽!杨花再多,终归要飞尽的,这是自然规律。而万树柳丝,即使天天折,又怎能折尽?这两者合起来,无非是通过时间的推移,表现离别之苦、怀人之切。联系第四句,则无限情景,都可于想象中闪现于读者眼前。

      借问行人归不归?这一问,并不是面对行人提出的。怎见得?首先,第一、二两句与第三句之间,分明有一段时间距离。送行之时,即使俄延很久,也不可能把青青着地的柳条一股脑儿折尽,更不可能一直等到漫漫搅天的杨花全部飞尽。其次,临别之时,只能问行人几时归,怎好问他归不归?那么,又该如何理解呢?不妨先看王维的《山中送别》: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前两句写送行之后回到家中,后两句写回家之后的心理活动或自言自语:明年草绿,他能不能回来呢?

      胡应麟说隋末无名氏的这首诗,王维的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祖之,确有见地。当然,祖之不等于照搬。按照王维的思路读无名氏的诗,可以理解为:前两句写送行时情景,后两句写送行后的心理活动或自言自语:等到柳条折尽花飞尽之时,行人能不能回来呢?这也算讲通了、然而时间太短,才送走不久(顶多不过二十来天),就盘算他归不归,在现实中完全有可能,而形诸诗歌,就缺乏艺术魅力。优美的诗章,一般能够使人从已经写到的东西联想到没有写到的东西,即所谓言外之意、象外之象,五、七言绝句之类的小诗,更有这样的特点。细玩无名氏的这首诗,送别应在去年(或者更早),送别之时,柳色初青,于是折柳相赠,约定明年此时归来。好容易盼来归期,天天到送别之处去等,眼看柳条由初青而青青着地,杨花由初绽而漫漫搅天,又眼看柳条被那些送行者今天折、明天折,以至于折尽,杨花又逐渐落地入池,以至无踪无影,而行人还不见归来。至此,不禁从内心深处发出疑问:行人啊!你究竟回来呢还是不回来。

      如果这样理解符合诗意的话,那么这便是一首怀人诗。《送别诗》这个题目是别人加上去的,无名氏的诗,往往有这种情况。

      经典的送别诗

      1.《渡荆门送别》唐朝·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2.《送友人》唐朝·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3.《送友人入蜀》唐朝·李白

      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

      4.《金陵酒肆留别》唐朝·李白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5.《送别》唐朝·王维

      送别一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送别二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

      6.《留别王维》唐朝·孟浩然

      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

      7.《于易水送人》唐朝·骆宾王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8.《送梓州李使君》唐朝·王维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汉女输橦布,巴人讼芋田。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贤。

      9.《送李端》唐朝·卢纶

      故关衰草遍,离别自堪悲。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掩泪空相向,风尘何处期?

      10.《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唐朝·高适

      嗟君此别意何如,驻马衔杯问谪居。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圣代即今多雨露,暂时分手莫踌躇。

      关于送别诗精选

      山中送别——王维

[阅读全文]...
  • 秋天的诗句有作者名句

  • 秋天
  • 秋天的诗句有作者名句

      秋天的风,秋天的雨,秋天的叶。它们任何一着都不能独自显示出美丽。它们表达出的,是一种整体的`美,一种和谐的美。 这就是独特的秋天!下面是我们为大家带来秋天的诗句有作者名句,欢迎大家阅读。

      1、远村秋色如画,红树间疏黄。——晏殊《诉衷情·芙蓉金菊斗馨香》

      2、欲知却老延龄药,百草摧时始起花。——苏轼《赵昌寒菊》

      3、片云载雨过江鸥。——吴文英《诉衷情·秋情》

      4、霞景焕余照,露气澄晚清。——李百药《秋晚登古城》

      5、千里江山昨梦非,转眼秋光如许。——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6、空山梵呗静,水月影俱沉。——纳兰性德《水调歌头·题西山秋爽图》

      7、三千年事残鸦外,无言倦凭秋树。——吴文英《齐天乐·与冯深居登禹陵》

      8、镜水夜来秋月,如雪。——温庭筠《荷叶杯·镜水夜来秋月》

      9、秋天一夜静无云,断续鸿声到晓闻。——张仲素《秋闺思二首》

      10、醉眠小坞黄茅店,梦倚高城赤叶楼。——苏庠《鹧鸪天·枫落河梁野水秋》

      11、梦里分明见关塞,不知何路向金微。——张仲素《秋闺思二首》

      12、徙倚望沧海,天净水明霞。——叶梦得《水调歌头·秋色渐将晚》

      13、内顾觉今是,追叹何时*。——张九龄《秋晚登楼望南江入始兴郡路》

      14、笋柱秋千游女并。——张先《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

      15、暗忆欢期真似梦,梦也须留。——纳兰性德《浪淘沙·夜雨做成秋》

      16、春去秋来也,愁心似醉醺。——欧阳炯《巫山一段云·春去秋来也》

      17、回廊远砌生秋草,梦魂千里青门道。——冯延巳《菩萨蛮·回廊远砌生秋草》

      18、秋晓上莲峰,高蹑倚天青壁。——陆游《好事*·秋晓上莲峰》

      19、寒花疏寂历,幽泉微断续。——柳宗元《秋晓行南谷经荒村》

      20、明月照相思,也得姮娥念我痴。——高鹗《南乡子·戊申秋隽喜晤故人》

      21、三眠未歇,乍到秋时节。——纳兰性德《淡黄柳·咏柳》

      22、秋千外,芳草连天,谁遣风沙暗南浦。——刘辰翁《兰陵王·丙子送春》

      23、别离滋味浓于酒。——张耒《秋蕊香·帘幕疏疏风透》

      24、岁华向晚愁思,谁念玉关人老?太*也,且欢娱,莫惜金樽频倒。——蔡挺《喜迁莺·霜天秋晓》

      25、一抹斜阳沙觜,几点闲鸥草际,乌榜小渔舟,摇过半江秋水。——刘基《如梦令·一抹斜阳沙觜》

      26、秋霜切玉剑,落日明珠袍。——李白《白马篇》

      27、病翼惊秋,枯形阅世,消得斜阳几度。——王沂孙《齐天乐·蝉》

      28、此情不及墙东柳。——张耒《秋蕊香·帘幕疏疏风透》

      29、十二玉阑干,风动灯明灭。——夏完淳《卜算子·秋色到空闺》

      30、收灯庭院迟迟月,落索秋千翦翦风。——杨慎《鹧鸪天·元宵后独酌》

      31、愁与西风应有约,年年同赴清秋。——史达祖《临江仙·闺思》

      32、荻花秋,潇湘夜,橘洲佳景如屏画。——李珣《渔歌子·荻花秋》

      33、张翰江东去,正值秋风时。——李白《送张舍人之江东》

      34、浓雾知秋晨气润,薄云遮日午阴凉,不须飞盖护戎装。——范成大《浣溪沙·江村道中》

      35、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刘彻《秋风辞》

      36、但一回醉一回病,一回慵。——苏轼《行香子·秋与》

      37、秋已无多,早是败荷衰柳。——潘希白《大有·九日》

      38、唯有旧家秋娘,声价如故。——周邦彦《瑞龙吟·大石春景》

      39、风泛须眉并骨寒,人在水晶宫里。——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40、棣华倘不接,甘与秋草同。——李白《赠从兄襄阳少府皓》

      41、秋到长门秋草黄。——薛昭蕴《小重山·秋到长门秋草黄》

      42、辞君向天姥,拂石卧秋霜。——李白《别储邕之剡中》

      43、花谢了三春*也,月缺了中秋到也,人去了何日来也?——张鸣善《普天乐·咏世》

      44、京洛风流绝代人。——姜夔《鹧鸪天·己酉之秋苕溪记所见》

      45、看蓬门秋草,年年破巷,疏窗细雨,夜夜孤灯。——郑板桥《沁园春·恨》

      46、山色遥连秦树晚,砧声*报汉宫秋。——韩翃《同题仙游观》

      47、扫却石边云,醉踏松根月。——吴西逸《清江引·秋居》

      48、携壶酌流霞,搴菊泛寒荣。——李白《九日》

      49、山黛远,月波长,暮云秋影蘸潇湘。——蔡松年《鹧鸪天·赏荷》

[阅读全文]...
  • 高适的送别诗名句

  • 送别
  • 高适的送别诗名句

      高适是唐朝著名的边塞诗人,是以边塞风光而闻名于世的。以下是小编跟大家分享高适的送别诗名句,欢迎大家阅读!

      《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

      唐代:高适

      嗟君此别意何如,驻马衔杯问谪居。

      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

      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

      圣代即今多雨露,暂时分手莫踌躇。

      译文

      此次的离别不知你们心绪何如,停住马饮酒询问被贬的去处。

      巫峡猿猴悲啼令人伤心流泪,衡阳的归雁会为我捎来回书。

      秋日青枫江上孤帆远远飘去,白帝城边黄叶飘零古木稀疏。

      圣明朝代如今定会多施雨露,暂时分手希望你们不要踌躇。

      注释

      ⑴峡中:此指夔州巫山县(今属重庆)。

      ⑵谪居:贬官的地方。

      ⑶巫峡:地名,在今重庆市巫山县东。古民谣《巴东三峡歌》:“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⑷衡阳:地名,今属湖南。相传每年秋天,北方的'南飞之雁,至衡阳的回雁峰,便折回北方。这是由长沙想到衡阳,意思要王少府至长沙后多写信来。

      ⑸青枫江:地名,在花溪。秋帆:指秋风吹着小舟,送友人远去。

      创作背景

      此诗作年究在何时,已难以考定。旧编在《同陈留崔司户早春宴蓬池》诗后,可能是高适在封丘尉任内,送别遭贬的李、王二少府(唐时县尉的别称)往南方之作。

      《别董大二首》

      唐代: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六翮飘飖私自怜,一离京洛十余年。

      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

      译文

      千里黄云蔽天日色暗昏昏,北风吹着归雁大雪纷纷。

      不要担心前路茫茫没有知己,普天之下哪个不识君?

      就像鸟儿六翮飘摇自伤自怜,离开京洛已经十多年。

      大丈夫贫贱谁又心甘情愿,今天相逢可掏不出酒钱。

      注释

      ⑴董大:指董庭兰,是当时有名的音乐家 。在其兄弟中排名第一,故称“董大”。

      ⑵黄云:天上的乌云,在阳光下,乌云是暗电影,所以叫黄云。曛 :昏暗。白日曛,即太阳黯淡无光。

      ⑶谁人:哪个人。君:你,这里指董大。

      ⑷翮(hé):鸟的羽翼。飘飖(yáo):飘动。六翮飘飖,比喻四处奔波而无结果。

      ⑸京洛:长安和洛阳。

[阅读全文]...
  • 送别诗的名句参考

  • 送别
  • 送别诗的名句参考

      奈何今之人,双目送飞鸿。——李白《鞠歌行》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白居易《南浦别》

      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崔涂《春夕》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李白《劳劳亭》

      游人五陵去,宝剑值千金。——孟浩然《送朱大入秦》

      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陆龟蒙《别离》

      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崔道融《梅花》

      人间别久不成悲。——姜夔《鹧鸪天·元夕有所梦》

      醉卧不知白日暮,有时空望孤云高。——李颀《送陈章甫》

      闻道故林相识多,罢官昨日今如何。——李颀《送陈章甫》

      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苏轼《临江仙·送钱穆父》

      竹色溪下绿,荷花镜里香。——李白《别储邕之剡中》

      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严维《丹阳送韦参军》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李颀《送魏万之京》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王昌龄《送魏二》

      他乡生白发,旧国见青山。——司空曙《贼*后送人北归》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李颀《送魏万之京》

      明月不谙离恨苦。——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四月南风大麦黄,枣花未落桐阴长。——李颀《送陈章甫》

      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刘长卿《送方外上人》

      东风洒雨露,会入天地春。——李白《送郄昂谪巴中》

      醉别西楼醒不记。——晏几道《蝶恋花·醉别西楼醒不记》

      离别家乡岁月多,*来人事半消磨。——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

      一枕初寒梦不成。——苏轼《南乡子·送述古》

      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王维《送梓州李使君》

      红烛自怜无好计。——晏几道《蝶恋花·醉别西楼醒不记》

      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李白《送友人入蜀》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孟浩然《送杜十四之江南》

      此去与师谁共到,一船明月一帆风。——韦庄《送日本国僧敬龙归》

      相思一夜梅花发。——房舜卿《忆秦娥·与君别》

      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黄景仁《别老母》

      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孟浩然《留别王侍御维》

      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白居易《望月有感》

      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李益《喜见外弟又言别》

      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刘长卿《饯别王十一南游》

      且复穹庐拜,曾向藁街逢。——陈亮《水调歌头·送章德茂大卿使虏》

      断送一生憔悴,只销几个黄昏。——赵令畤《清*乐·春风依旧》

      扶桑已在渺茫中,家在扶桑东更东。——韦庄《送日本国僧敬龙归》

      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王令《送春》

      寂寂离亭掩,江山此夜寒。——王勃《江亭夜月送别二首》

      独立三边静,轻生一剑知。——刘长卿《送李中丞之襄州》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陈子昂《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

      山*士如相见,应写黄庭换白鹅。——李白《送贺宾客归越》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王昌龄《送魏二》

      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刘长卿《重送裴郎中贬吉州》

      寸寸山河寸寸金,侉离分裂力谁任。——黄遵宪《赠梁任父母同年》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温庭筠《更漏子·玉炉香》

      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高启《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李商隐《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

      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欧阳修《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

[阅读全文]...

相关词条

相关文章

送别诗作者名句 - 句子

送别诗作者名句 - 语录

送别诗作者名句 - 说说

送别诗作者名句 - 名言

送别诗作者名句 - 诗词

送别诗作者名句 - 祝福

送别诗作者名句 - 心语

推荐词条

夏天赞美花卉的古诗25首 含有互通的古诗 形容得力干将的古诗词 对未来的自创古诗 形容美女嘴唇凝脂明眸的古诗词 赤壁古诗的扩写800字 上古诗文课一直是我头疼的事 形容吹落飞花的古诗 形容岁暮的古诗词 5首咏物的古诗词 挑花溪的古诗 范成大的古诗资料 包含生的古诗词 琼花有关的古诗 写望夫石的古诗词 描写阆中古镇的古诗 形容水果清供的古诗 带义臣的古诗 形容见面后悔的古诗词 带含有春的词语的古诗 读古诗最好听的方言 关于轻灵的古诗 寻香山湛上人的古诗 新的一年用古诗词祝福自己 描写瘦字的古诗 好听的君子古诗 受人恩惠后的感谢古诗 4岁的时候在家教古诗 春花秋草只是催人的古诗 烟雨梦洛溪的古诗 有孝子才能帮国家的古诗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