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南山不老松诗句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南山不老松诗句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南山不老松诗句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包括句子、语录、说说、名言、诗词、祝福、心语等。如果南山不老松诗句页面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祖咏《终南望余雪》
于山见终南、嵩、华之高,于水见黄河之大且深。——苏辙《上枢密韩太尉书》
巫峡千山暗,终南万里春。——杜甫《喜观即到复题短篇二首》
尚怜终南山,回首清渭滨。——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紫阁连终南,青冥天倪色。——李白《君子有所思行》
稽首终南锺大夫。——葛长庚《沁园春·渭水秋深》
终南与清都,烟雨遥相通。——李商隐《李肱所遗画松诗书两纸得四十韵》
快寻趁王家醉乡,见终南捷径休忙。——卢挚《双调·蟾宫曲·碧波中范蠡》
君不见茂陵弃子欲登仙,自将壮士终南边。——晃冲之《古乐府》
炉烟岂异终南色,湓草宁殊渭北春。——白居易《九江春望》
君不见苏子由诣京师,自谓终南嵩华虽已见,不若得见韩公琦。——陈著《寄赋黄东发湖山精舍》
故国三年一消息。终南渭水寒悠悠。——杜甫《锦树行》
左据函谷、二崤之阻,表以太华、终南之山。——班固《西都赋》
卢子尚高节,终南卧松雪。——陈子昂《同宋参军之问梦赵六赠卢陈二子之作》
不知捷径在终南,应是癯儒骨相凡。——刘克庄《方具免牍走笔次竹溪中书韵》
偶因博戏飞神剑,摧却终南第一峰。——吕洞宾《绝句》
永言终南色,去矣销人忧。——孟郊《越中山水》
谁言终南顶,已有霰雪集。——司马光《和张促通学士苦暑思长安幕中望终南秋雪呈邻》
四方之山,莫高于终南;而都邑之丽山者,莫*于扶风。——苏轼《凌虚台记》
公将北阙觐,我终南亩馌。——方回《送刘都事五十韵》
迢递终南顶,朝朝阊阖前。——张九龄《奉和吏部崔尚书雨后大明朝堂望南山》
国步方险艰,忧端终南齐。——王撝《游佑七年丁未十一月朔蔡久轩自江东提刑归抵》
洪河清渭天池浚,太白终南地轴横。——杜牧《长安杂题长句六首》
时命偶不谬,授馆终南东。——贯休《上刘商州》
如何学得崔重易,吟啸终南明月中。——文同《北楼晚晴望秦岭》
侧闻种先生,终南卧云壑。——王禹偁《酬种放徵君一百韵》
促拍未终南内曲,新腔忽过《小梁州》。——孙蕡《骊山老妓行》
微雨汉陂舟,残日终南骑。——皮日休《奉献致政裴秘监》
瞻彼终南山,松萝幽且邃。——谢榛《杂感寄都门旧知(此诗为李于鳞隙末而作)》
西山千万髻,终南同崔巍。——袁宏道《秦中杂咏·其二》
宛在中流渤澥清,下归无极终南黑。——杜甫《渼陂行》
更值晚来风雨歇,终南一半浸波中。——魏野《用晦上人游渼陂》
王屋空闻小有宅,终南今作渼陂行。——康海《得粹夫书》
王屋空闻小有宅,终南今作渼陂行。——康海《得粹夫书》
吾闻终南太乙峰,乃在于天都陆海之中。——郑善夫《太乙山歌》
吁嗟乎终南太乙长崔嵬,虎视龙兴安在哉。——郑善夫《太乙山歌》
冥目应思著,终南北阙前。——齐己《寄敬亭清越》
已说开春须上表,终南山下乞分司。——郑獬《戏学张水部赠河南少尹》
雨心杜陵老,澒洞终南齐。——孙应时《月前韵感事·驹去不食藿》
一水终南下,何年派作沟。——吴融《御沟十六韵》
筵开曲池上,望尽终南端。——权德舆《奉和圣制九日言怀赐中书门下及百寮》
吾庐终南下,堪与王孙游。——岑参《冀州客舍酒酣贻王绮寄题南楼》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结庐在人境》
送尔长江万里心,他年来访南山老。——李白《金陵歌送别范宣》
南山塞天地,日月石上生。——孟郊《游终南山》
南山三十里,不见逾一旬。——贾岛《望山》
君是南山遗爱守,我为剑外思归客。——苏轼《满江红·寄鄂州朱使君寿昌》
南山茶事动,灶起岩根傍。水煮石发气,薪然杉脂香。 ——皮日休《茶中杂咏·茶灶》
景未移,行数千,寿如南山不忘愆。——曹操《陌上桑》
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诗经》
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如竹苞矣,如松茂矣。——《诗经》
南山宾客东山妓,此会人间曾有无。——白居易《夜宴醉后留献裴侍中》
望见南山阳,白露霭悠悠。——王维《自大散以往深林密竹磴道盘曲四五十里至黄牛岭见黄花川》
重九谓胥会,独醉南山秋。——方回《喜宾旸归》
把菊见南山,吟诗忆渊明。——苏泂《和陶九日闲居》
独有南山桂花发,飞来飞去袭人裾。——卢照邻《长安古意》
南山行尽到西湖,却上扁舟赴玉壶。——杨万里《玉壶饯客独赵逵明末至,云迓族长於龙山且谈·南山行尽到西湖》
北山南畔南山北,独受西湖万顷风。——杨万里《题北山教场亭子》
楼中占尽南山了,更占西湖与北山。——杨万里《题南屏山兴教寺清旷楼,赠择讷律师》
高林滴露夏夜清,南山子规啼一声。 ——韦应物《子规啼》
朝来白露如细雨,南山不见千寻刹。——苏轼《九日黄楼作》
知君断肠共君语,君指南山松柏树。——白居易《井底引银瓶·止淫奔也》
君莫爱南山松树枝,竹色四时也不移。——岑参《范公丛竹歌》
南山高松树,不合空摧残。——常建《送陆擢》
南山石上双松树,莫更动摇仙鹤巢。——蓝仁《和云松雪中十绝·其二》
南山桂树为君死,云衫浅污红脂花。——李贺《神弦别曲》
鲈鱼千头酒百斛,酒中倒卧南山绿。——李贺《江南弄》
既不能短衣射虎在南山,又不能斗鸡走马宴*乐。——陆游《长歌行·人生宦游亦不恶》
南山之北归去来,摘菊剪韭手所栽。——方回《离婺源过古荐注口张村三渡遂登五岭》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王维《送别》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白居易《卖炭翁》
十月移屯来向城,官教去伐南山木。——戴叔伦《屯田词》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王维《终南别业》
尚怜终南山,回首清渭滨。——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孟浩然《岁暮归南山》
欲知前面花多少,直到南山不属人。——韩愈《游太*公主山庄》
讵知南山松,独立自萧瑟。——李白《古风其四十七·桃花开东园》
力排南山三壮士,齐相杀之费二桃。——李白《梁甫吟》
蓬莱宫阙对南山,承露金茎霄汉间。——杜甫《秋兴八首》
尔来从军天汉滨,南山晓雪玉嶙峋。——陆游《金错刀行》
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陆游《秋波媚·七月十六日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
种豆南山下,雨多落为萁。——白居易《效陶潜体诗十六首》
时倾一樽酒,坐望东南山。——白居易《效陶潜体诗十六首》
故园信息,爱渠人眼南山碧。——史达祖《秋霁·江水苍苍》
吉日初开种稻包,南山雷动雨连宵。——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
灯火已收正月半,山南山北花撩乱。——王安石《渔家傲·灯火已收正月半》
虽南山之竹,岂能穷多口之谈;惟智者之言,可以止无根之谤。——李清照《投翰林学士綦崇礼启》
汉朝陵墓对南山,胡虏千秋尚入关。——杜甫《诸将五首》
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杜牧《长安秋望》
送客东郊道,遨游宿南山。——杜甫《遣兴五首》
小臣拜献南山寿,陛下万古垂鸿名。——李白《春日行》
一顷南山豆,五色东陵瓜。——骆宾王《夏日游德州赠高四》
《终南山》诗句解释
【出处】唐·王维《终南山》。
【译注】终南山高耸入云,千山万壑,余脉连绵。 以中峰太乙为标志,东西余脉都变化为不同分野。即使同一时间,各个 山谷的气候也不一样,有的阴,有的晴,这是写终南山壮阔全景的诗句。
注:分野,我国古代天文学家把天上的星宿和地上的区域划分联系 起来,地上的每一区域都划定在星宿的'某一范围之内,称“分 野”。殊,不同。
【全诗】
《终南山》
[唐].王维.
太乙*天都,连山到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注释】太乙:又称太一、太白,终南山主峰。这里代指终南山。天都:天帝所 居,这里指天。海隅(yú):海边。其实终南山根本连不到海边,这是夸张 之笔。霭(ǎi):云雾。“分野”句:中峰南北,属于不同的分野。古代天文 学家将天空十二星次的位置与地上州郡区域相对应,称某地为某星之分 野。中峰:指主峰太乙。变:变化。壑(hè):山谷。殊:不同。人处:有人 烟处,即人家、村子。
【大意】终南山刺破青天接*天都,山势连绵不尽一直延伸到海边。人行白 云中回头望去不见来路,山上的青雾走*了反而看不见了。中峰南北, 属于不同的分野,条条山谷间的阴晴都不一样。要想找有人烟的地方投 宿,还须隔着溪水向对面的樵夫打听。
【全诗鉴赏】
位于西安以南30公里处,是秦岭西自武功县东至蓝田以西一段的总称。又名中南山、太乙山、南山。包括翠华山、南五台、圭峰山、骊山等。峻峭秀丽的山峰屹立在古长安之南,高2500米,千山横亘,涧道回旋,奇峰胜迹,不可胜数。唐代大诗人王维有《终南山》诗:“太乙*天都,连山到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唐代文人孟郊《游终南山》云:“南山塞天地,日月石上生。高峰夜留景,深谷昼未明。山中人自正,路险心亦*。长风驱松柏,声拂万壑清。到此悔读书,朝朝*浮名。”《汉书》载:“夫南山,天下之阻也……其山出玉石、金、银、铜、铁、檀、枯,异类之物,不可胜厚,此百工所取给,万民所仰足也。”秦汉时,专修一条河渠为长安城运送山中出产的漆。唐代也修造漕渠转运南山的木材和木炭。终南山在古代有两条通往南方的大道:一条叫子午道,通往汉中,另一条叫武关道,经商洛去楚、豫。古代这些谷口乃兵家必争之地。
《终南山》唐诗
唐诗,泛指创作于唐朝诗人的诗,为唐代儒客文人之智慧佳作。唐诗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同时也对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文化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对于后人研究唐代的政治、民情、风俗、文化等都有重要的参考意义。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终南山》唐诗,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作品介绍】
《终南山》的作者是王维,被选入《全唐诗》的第126卷第65首。诗旨在咏叹终南山的宏伟壮大。首联写远景,以艺术的夸张,极言山之高远。颔联写*景,身在山中之所见,铺叙云气变幻,移步变形,极富含孕。颈联进一步写山之南北辽阔和千岩万壑的千形万态。末联写为了入山穷胜,想投宿山中人家。“隔水”二字点出了作者“远望”的位置。全诗写景、写人、写物,动如脱兔,静若淑女,有声有色,意境清新、宛若一幅山水画。
【原文】
终南山
作者:唐·王维
太乙*天都,连山接海隅(yú)。
白云回望合,青霭(ǎi)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hè)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注释】
1、终南山,在长安南五十里,秦岭主峰之一。古人又称秦岭山脉为终南山。秦岭绵延八百余里,是渭水和汉水的分水岭。
2、太乙:又名太一,秦岭之一峰。唐人每称终南山一名太一,如《元和郡县志》:"终南山在县(京兆万年县)南五十里。按经传所说,终南山一名太一,亦名中南"。
3、天都:天帝所居,这里指帝都长安。
4、青霭:山中的岚气。霭:云气。
5、海隅:海边。终南山并不到海,此为夸张之词。
6分野:古天文学名词。古人以天上的二十八个星宿的位置来区分*境内的地域,被称为分野。地上的每一个区域都对应星空的某一处分野。
7、壑:山谷。“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这两句诗是说终南山连绵延伸,占地极广,中峰两侧的分野都变了,众山谷的天气也阴晴变化,各自不同。
8、人处:有人烟处。
【翻译】
巍巍的太乙山临*长安城,山连着山一直蜿蜒到海边。
白云缭绕回望中合成一片,青霭迷茫进入山中都不见。
中央主峰把终南东西隔开,各山间山谷迥异阴晴多变。
想在山中找个人家去投宿,隔水询问那樵夫可否方便?
【赏析】
王维之诗自古有“诗如画”之说。品其诗如赏*画。清新淡雅;读其诗似游神州万里江山,恢弘壮阔。诗中一句一词,点点滴滴,尽是诗人豪情万丈。《终南山》就是这样一首王维山水诗的亮点之作。
“太乙*天都,连山到海隅。”首联是说,巍巍的终南山高入云霄,与天帝的都城临*。绵亘不绝的.山峦,延伸到遥远的大海之滨。
首联写终南山的远景,借用夸张的手法勾画了终南山的总轮廓。这个总轮廓,只能得知于远眺,而不能得之于逼视。所以这一联显然是写远景。
“太乙”是终南山的别称。终南虽高,去天甚远,说它“*天都”,当然是艺术夸张。但这是写远景,从*地遥望终南,其顶峰的确与天连接,因而说它“*天都”,正是以夸张写真实。终南山西起甘肃天水,东至河南陕县,远远未到海隅。说它“接海隅”,固然不合事实,说它与他山连接不断,直到海隅,又何尝符合事实?然而这是写远景,从长安遥望终南,西边望不到头,东边望不到尾。用“连山接海隅”写终南远景,虽夸张而愈见真实。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次联是说,我在深山前行,缭绕的云雾分向两边,回头望去,白云又在身后合成了茫茫的一片。我朝濛濛的青霭走去,一到面前却杳然不见。
次联写*景,“回望”既与下句“入看”对偶,则其意为“回头望”,王维写的是入终南山而“回望”,望的是刚走过的路。诗人身在终南山中,朝前看,白云弥漫,看不见路,也看不见其他景物,仿佛再走几步,就可以浮游于白云的海洋;然而继续前进,白云却继续分向两边,可望而不可即;回头看,分向两边的白云又合拢来,汇成茫茫的云海。这种奇妙的境界,凡有游山经历的人并不陌生。
“青霭入看无”一句,与上句“白云回望合”是“互文”,它们交错为用,相互补充。诗人走出茫茫云海,前面又是濛濛青霭,仿佛继续前进,就可以摸着那青霭了;然而走了进去,却不但摸不着,而且看不见;回过头去,那青霭又合拢来,濛濛漫漫,可望而不可即。
这一联诗,写烟云变灭,移步换形,极富含孕。即如终南山中千岩万壑,苍松古柏,怪石清泉,奇花异草,那些值得观赏的景物,一切都笼罩于茫茫白云、濛濛青霭之中,看不见,看不真切。惟其如此,才更令人神往。另一方面,已经看见的美景仍然使人留恋,不能不“回望”,“回望”而“白云”、“青霭”俱合,刚才呈现于眉睫的景物或笼以青纱,或裹以冰绡,由清晰而朦胧。由朦胧而隐没,更令人回味无穷。这一切诗人并不明说,为我们留下了驰骋想象的广阔天地。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颈联是说,终南山是这样的辽阔,中央主峰把终南东西隔开,阳光照耀群山,千岩万壑或明或暗,深深浅浅。
颈联高度概括,尺幅万里。首联写出了终南山的高和从西到东的远,这是从山北遥望所见的景象。至于终南山从北到南的阔,则是用“分野中峰变”一句来表现。游山而有这样的认识,则诗人立足“中峰”,纵目四望之状已经依稀可见。终南山东西的绵远,南北的辽阔,只有立足于“*天都”的“中峰”,才能收全景于眼底;而“阴晴众壑殊”就是尽收眼底的全景。这全景是以阳光的或浓或淡,或有或无来表现千岩万壑的的千形万态。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尾联是说,我想在山里找一个人家投宿,隔着涧流,询问林中的樵夫。
对于尾联,历来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评价。对此,清沈德潜说:“或谓末二句与通体不配。今玩其语意,见山远而人寡也,非寻常写景可比。”(《唐诗别裁集》)然而通过玩其语意,我们似乎可以领会更多的东西。第一,“欲投人处宿”,这个句子分明省略了主语“我”,因而有此一句,便见得我在游山,句句有我,处处有我,以我观物,因景抒情。第二,“欲投人处宿”而要“隔山问樵夫”,则“我”还要留宿山中,明日再游,而山景之赏心悦目,也不难于言外得之。第三,诗人既到“中峰”,则“隔水问樵夫”的“水”实际上是深沟大涧;那么他是怎样发现这一樵夫的呢?樵夫必砍樵,就必然有树林,有响动,使人循声辨向,从隔水的树林里发现樵夫的情景,不难想见。既有“樵夫”,则知不太遥远的地方必然有人居住,因而问何处可以投宿,樵夫口答手指,诗人侧首遥望的情景,也不难想见。
艺术创作,贵在以个别显示一般,以不全求全,刘勰所谓“以少总多”,古代画论家所谓“意余于象”,都是这个意思。作为诗人兼画家的王维,深懂此中奥秘,因而能用只有四十个字的一首五言律诗,为偌大一座终南山传神写照,“以不全求全”,从而收到了“以少总多”,“意余于象”的艺术效果。
诗旨在咏叹终南山的宏伟壮大。首联写远景,以艺术的夸张,极言山之高远。颔联写*景,身在山中之所见,铺叙云气变幻,移步变形,极富含蕴。颈联进一步写山之南北辽阔和千岩万壑的千形万态。末联写为了入山穷胜,想投宿山中人家。“隔水”二字点出了作者“远望”的位置。全诗写景、写人、写物,动如脱兔,静若淑女,有声有色,意境清新、宛若一幅山水画。
【作者介绍】
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mójié),人称诗佛,名字合之为维摩诘,维摩诘乃是佛教中一个在家的大乘佛教的居士,是著名的在家菩萨,意译以洁净、没有染污而著称的人。可见王维的名字中已与佛教结下了不解之缘。
王维在诗歌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无论边塞、山水诗、律诗还是绝句等都有流传人口的佳篇。他的诗句被苏轼称为“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他确实在描写自然景物方面,有其独到的造诣。无论是名山大川的壮丽宏伟,或者是边疆关塞的壮阔荒寒,小桥流水的恬静,都能准确、精炼地塑造出完美无比的鲜活形象,着墨无多,意境高远,诗情与画意完全融合成为一个整体。更多古诗欣赏文章敬请关注“”的王维的诗全集栏目。
山水田园诗派是盛唐时期的两大诗派之一,其主要作家是孟浩然、王维、常健、祖咏、裴迪等人,其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是王维和孟浩然,也称为“王孟”。
《诗经:南山有台》
南山有台,北山有莱。
乐只君子,邦家之基。
乐只君子,万寿无期。
南山有桑,北山有杨。
乐只君子,邦家之光。
乐只君子,万寿无疆。
南山有杞,北山有李。
乐只君子,民之父母。
乐只君子,德音不已。
南山有栲,北山有杻。
乐只君子,遐不眉寿。
乐只君子,德音是茂。
南山有枸,北山有楰。
乐只君子,遐不黄耇。
乐只君子,保艾尔后。
注释:
1、台:通“薹”,莎草,又名蓑衣草,可制蓑衣。
2、莱:藜草,嫩叶可食。
3、只:语助词。
4、杞:枸杞。
5、德音:好名誉。
6、栲:树名,山樗,俗称鸭椿。
7、杻:树名,檍树,俗称菩提树。
8、遐:何。眉寿:高寿。眉有秀毛,是长寿之相。
9、茂:美盛。
10、枸:树名,即枳椇。
11、楰:树名,即鼠梓,也叫苦楸。
12、黄耇:毛传:“黄,黄发;耇,老。”
13、保艾:保养。
译文:
南山生柔莎,北山长嫩藜。
君子真快乐,为国立根基。
君子真快乐,万年寿无期。
南山生绿桑,北山长白杨。
君子真快乐,为国争荣光。
君子真快乐,万年寿无疆。
南山生枸杞,北山长李树。
君子真快乐,人民好父母。
君子真快乐,美名必永驻。
南山生鸭椿,北山长菩提。
君子真快乐,高年寿眉齐。
君子真快乐,美德充天地。
南山生枳椇,北山长苦楸。
君子真快乐,那能不长寿。
君子真快乐,子孙天保佑。
赏析:
这是一首颂德祝寿的宴饮。前人或以为“乐得贤”(《毛诗序》),或以为“颂天子”(姚际恒《诗经通论》),或以为“祝宾客”(方玉润《诗经原始》),这些说法未免各有所偏。就此诗与《小雅-鱼丽》、《小雅-南有嘉鱼》为燕享通用的乐歌来看,它应是贵族宴饮聚会时颂德祝寿的乐歌。
全诗五章,章六句,每章开头均以南山、北山的草木起兴,民歌味十足。南山有台、有桑、有杞、有栲、有枸,北山有莱、有杨、有李、有杻、有楰,正如国家之拥有具备各种美德的君子贤人。兴中有比,富有象征意义。但是兴语的作用还有为章节起势和变化韵脚以求叶韵的作用。在此诗中,这两点表现得尤为明显。如果直说“乐只君子,邦家之基;乐只君子,万寿无期”等,则显得突兀和浅直,加上“南山有台,北山有莱”等后,诗顿时生色不少,含蓄而委婉,诗的韵律也由此而和谐自然。兴语之后,是表功祝寿。每章两次直呼“乐只君子”,可以见出祝者和被祝者之间的亲密关系。前三章“邦家之基”、“邦家之光”、“民之父母”三句,言简意赅,以极节省的笔墨为被颂者画像,从大处落笔,字字千金,为祝寿张本。表功不仅是颂德祝寿之所本,而且本身也是其中的必要部分。功表得是否得体,直接关系到诗的主旨。正因为前面的功表得得体而成功,后面的祝寿才显得有理而有力。四、五两章用“遐不眉寿”、“遐不黄耇”两个反诘句表达祝愿:这样的君子怎能不长眉秀出大有寿相呢!这样的君子怎能不头无白发延年益寿呢!这又是以前三章的表功祝寿为基础的。末了,颂者仍不忘加“保艾尔后”一句。重子嗣,是国人的传统,由祝福先辈而连及其后裔,是诗歌的*之处。
这首诗的内容虽单纯,但结构安排相当精巧,五章首尾呼应,回环往复,语意间隔粘连,逐层递进,具有很强的层次感与节奏感。选词用字,要言不烦,举重若轻,颇耐咀嚼,表现出歌词作者的匠心独运。作为宴享通用之乐歌,其娱乐、祝愿、歌颂、庆贺的综合功能是显而易见的。
《诗经:节南山》
节彼南山,维石岩岩。
赫赫师尹,民具尔瞻。
忧心如惔,不敢戏谈。
国既卒斩,何用不监!
节彼南山,有实其猗。
赫赫师尹,不*谓何。
天方荐瘥,丧乱弘多。
民言无嘉,惨莫惩嗟。
尹氏大师,维周之氐;
秉国之钧,四方是维。
天子是毗,俾民不迷。
不吊昊天,不宜空我师。
弗躬弗亲,庶民弗信。
弗问弗仕,勿罔君子。
式夷式已,无小人殆。
琐琐姻亚,则无膴仕。
昊天不佣,降此鞠訩。
昊天不惠,降此大戾。
君子如届,俾民心阕。
君子如夷,恶怒是违。
不吊昊天,乱靡有定。
式月斯生,俾民不宁。
忧心如酲,谁秉国成?
不自为政,卒劳百姓。
驾彼四牡,四牡项领。
我瞻四方,蹙蹙靡所骋。
方茂尔恶,相尔矛矣。
既夷既怿,如相酬矣。
昊天不*,我王不宁。
不惩其心,覆怨其正。
家父作诵,以究王訩。
式讹尔心,以畜万邦。
注释:
1、节:通“巀”。长言之则为巀嶭,亦即嵯峨。
2、岩岩:山崖高峻的样子。
3、师尹:大师和史尹。大师,西周掌军事大权的长官;史尹,西周文职大臣,卿士之首。
4、具:通“俱”。
5、惔:“炎”的误字,火烧。
6、卒:终,全。
7、何用:何以。何因。
8、有实:实实,广大的样子。《经》中形容词、副词以“有”作词头者,相当于该词之重叠词。猗:同“阿”,山阿,大的丘陵。
9、荐:再次发生饥馑。瘥:疫病。
10、憯:曾,乃。
11、氐:借为“榰”,屋柱的石磉。
12、均:通“钧”,制陶器的模具下端的转轮盘。
13、毗:犹“裨”,辅助。
14、吊:通“叔”,借为“淑”,善。昊天:犹言皇天。
15、空:穷。师:众民。
16、式:应,当。夷:*。已:依全诗前后及此处文义,今理校为“己”,义为以身作则。
17、殆:及,接*。
终南山
作者:王维
太乙*天都,连山到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终南山【诗文解释】
终南山靠*天都,山势连绵不尽,一直延伸到海边。回头望去,白云连成一片,走*终南山,山上的青青烟雾反而看不见了。在中峰,可以看到不同的分野,条条山谷间的阴晴都不一样。想要在一户人家投宿,隔着溪水问对面的樵夫。
终南山【词语注释】
太乙:终南山。
海隅:海边。
霭:雾气。
变:变限。
殊:不同。
终南山【诗文赏析】
诗人描写了终南山的辽阔、壮丽,虽然篇幅不长,只有四十个字,却形象地描绘出了这座名山的方方面面。正所谓“以不全求全”,从而“以少总多”、“意余于像”。全诗意境壮阔,写法细腻,形象传神。
整理:zhl201612
终南山
太乙*天都,连山到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注解
1、太乙:即“太一”,终南山主峰,也是终南山别名。
译文
巍巍的太乙山高接天都星,
山连着山一直蜿蜓到海边。
白云缭绕回望中合成一片,
青霭迷茫进入山中都不见。
中央主峰把终南东西隔开,
各山间山谷迥异阴晴多变。
想在山中找个人家去投宿,
隔水询问那樵夫可否方便?
赏析
诗旨在咏叹终南山的宏伟壮大。首联写远景,以艺术的夸张,极言山之高远。颔联写*景,身在山中之所见,铺叙云气变幻,移步变形,极富含孕。颈联进一步写山之南北辽阔和千岩万壑的千形万态。末联写为了入山穷胜,想投宿山中人家。“隔水”二字点出了作者“远望”的位置。
全诗写景、写人、写物,动如脱兔,静若淑女,有声有色,意境清新、宛若一幅山水画。
《终南山》
作者:王维
太乙*天都,连山到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注释:
1、太乙:即“太一”,终南山主峰,也是终南山别名。
译文:
巍巍的太乙山高接天都星,
山连着山一直蜿蜓到海边。
白云缭绕回望中合成一片,
青霭迷茫进入山中都不见。
中央主峰把终南东西隔开,
各山间山谷迥异阴晴多变。
想在山中找个人家去投宿,
隔水询问那樵夫可否方便?
赏析:
诗旨在咏叹终南山的宏伟壮大。首联写远景,以艺术的夸张,极言山之高远。颔联写*景,身在山中之所见,铺叙云气变幻,移步变形,极富含孕。颈联进一步写山之南北辽阔和千岩万壑的千形万态。末联写为了入山穷胜,想投宿山中人家。“隔水”二字点出了作者“远望”的位置。全诗写景、写人、写物,动如脱兔,静若淑女,有声有色,意境清新、宛若一幅山水画。
◎绿竹 生来这样直爽、挺拔向上 从叶到干,一年到头一直绿 从小到大,一生都爱穿绿装 嫩绿葱绿翠绿墨绿,代代传承 这些一直绿的植物 多累呀,就像我 而你从未留下,花开花落的叹歌 ◎修行 一片竹海,足以滋养一个人的气节 一片绿都,足以净化一个人的灵魂 我们探寻青山绿水的诗意和神韵 佛心尽享片刻的*和与安宁 我们深入天堂南山梦幻竹海,就是一场修行 我们用尽所有的比喻都不为过 任凭所有的欲望都被绿意淹没 我们所有的诗歌,都是对静美和生态的辅佐 尘世的那些雾霾也有我的错 河床干涸失语也有我惹的祸 我要用溪水清凌凌的山歌,唱响我的祖国 ◎成为蜻蜓体内的部分 几十年赖于陆地奔波 除了几次飞行,这次 苏浙皖三省交界之地 连接南山竹海之巅 我把自己托付给两条索道 以侠客的心态凌空而行 一节节索道如斑斓的蜻蜓 你我都是它体内的部分 小窗鸟瞰,君临天下 此时,我就是南山的大王 你就是竹海的压寨夫人 那些令人膜拜的竹 都是我们的臣民 竹稍上飞行的鸟儿 是我们的王朝马汉 你说,这些都不及 化为蝴蝶,在传说里自由飞翔 ◎诗意的城堡 蹭蹭蹭,兴冲冲登台阶 气喘吁吁震云霄 路过的年轻人嫣然笑我 这样运动减肥好 本团老大主编一呼应,登峰顶 长城好汉今犹在,举旗手捷足先登 当代诗人采风旗已于峰顶迎风飘 再回首,千余个台阶何所惧 眺远方,一览众山小 四万亩竹海涛声脚下踩 万里长空合影留念,自编自导 当代诗人杂志成功首发 千年吴越第一峰是我们诗意的城堡 ◎距离 秋天的青竹撑起天空 是雨后春笋的旧地址 在南山的眼里,一晃就是一个夏季 一晃就有一批新竹衍生成海 当我置身竹海 每一片叶子晶莹,仿佛一滴滴海水 每一根青竹纯净,仿佛一朵朵浪花 我们就是一个个蠕动的水螺 游弋海底,沉醉于竹海辽阔的绿波 却始终无法与青竹亲切的交流切磋 ◎竹海红尘 清净的竹海,其实也是最深的红尘 面对每一根青竹,我们即便用尽一生 难以抵达它的内心。即便风刀霜剑 奈何不得它的肤色和气节 有时肩上遗落的繁星,仿佛一袭袈裟 那深扎山体的根须,就是一位觉悟者 留下的无声脚印。此次相遇 让我们离菩提更*,仿佛它们 就是万千菩萨的法身 我也想化为一根青竹,立于僻静一隅 期待有缘的你从我身旁无视地穿过 或者模仿那些游客 把你的念词,在我身上用力地雕刻 我疼痛无语,反而开心快乐 ◎倘若 天空只适合回忆。更多时候 索道、竹海、南山、穿行、合影都是历史 只是尘世的风景难以效颦 那些倩影常在体内蠕动,让我不得安宁 弯腰和挺拔试图寻找表达的捷径 咫尺相对,有时却遥不可及 倘若我是花草,也愿意在南山竹海生长繁衍 倘若我是虫鸟,也醉心于这里生态宁静而生儿育女 ◎我在天目湖的视线之外 没有航拍的机缘 就打开尘世的鸟笼,齐飞 鸟瞰天目山余脉,放大,再放大 你的双眼就是美丽的天目湖 湖水蓝得如天空 秋波荡我如闪电 我就在你蓝色里泅渡 当夕阳西下,渔舟唱晚,鸟儿归巢 疲惫的瞳孔,缩小,再缩小 天目湖就是你的双眸 桨声灯影依旧 我在你的视线之外 闪电化为秋波
编辑点评:
这组纪游写得跌宕起伏,余音不绝。是一种练达的诗艺,更是一种识世的透彻。生命感悟与自然的隐秘之道,紧密相拥又遥遥对应。推荐阅读,期待新的精彩!
南山不老松诗句 不老松的诗句 不老松的古诗 南山的诗句 青山不老的诗句 有关不老松的古诗 有关南山的诗句 描写不老松的古诗 不老松祝福语 不老诗句 南山竹海的诗句 关于南山的诗句 终南山诗句 终南山的诗句 形容南山的诗句 终南山雪的诗句 南山老友茶的古诗 南山优美诗句 描写南山的诗句 关于终南山的诗句 关于南山竹海的诗句 赞美南山的诗句 关于不老松的古诗词 关于南山寺的诗句 归隐终南山诗句 南山观海的古诗句 青山不老的句子 江南山水诗句 心不老的诗句 不老的古诗句
队名和口号大全logo不老松 岁暮归南山 形容不老容颜的诗句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句的作者是谁 《终南山》唐诗 关于终南山的诗句 关于南山的诗句 岁暮归南山 终南山古诗赏析(赏析王维终南山) 终南山王维赏析(终南山王维古诗欣赏) 陶渊明的“南山” 《游终南山》赏析 《终南山》赏析 《南山诗》赏析 王维《终南山》 诗经:南山有台 诗经:南山 诗经:节南山 诗经:信南山 队名和口号大全logo不老松 南山竹海情歌(组诗) 容颜不老的诗句133句 终南山诗句王维 有关描写和赞美终南山的诗句 诗经·信南山赏析 《终南山》诗句解释 《岁暮归南山》诗词鉴赏 终南山诗词解析 岁暮归南山诗词 《终南山》唐诗
一首些坏人的古诗 形容急诊科的古诗词 关于秋阳的古诗全部 与李字有关的古诗 五月的情思古诗 小学古诗词中的爱国主义情感 悼念老同学的古诗词 写秋古诗的名言 勤奋的古诗人 给女儿儿时的古诗词 相互矛盾的古诗和成语 叫人看开的古诗 关于杜鹃的一首古诗 远与*古诗是哪位诗人的作品 端午悼念的古诗 与诸子登越山的古诗 含刀的古诗词 和气的古诗词 带梦洁两字的古诗 关于燕子的古诗100首全部 灞柳的古诗 中国古诗词中的酒 5首带有谐音的古诗 描写时光悠远的古诗 简单歌颂端午节的古诗 登岳阳楼这首古诗的所有拼音 有关月亮的四字成语和古诗 鹿柴古诗写的景物分别 鹧鸪天的古诗加拼音 莫道春色残的古诗 南京卧佛的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