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悲壮的边塞诗词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悲壮的边塞诗词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悲壮的边塞诗词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包括句子、语录、说说、名言、诗词、祝福、心语等。如果悲壮的边塞诗词页面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
悲壮苍凉的边塞诗词
无论在学*、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古诗吧,从格律上看,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体诗。还在苦苦寻找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悲壮苍凉的边塞诗词,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凉州词》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从军行》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千尺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宋·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和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己亥岁》
唐·曹松
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宋·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燕歌行》
唐·高适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边塞诗词
在日常学*、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肯定对各类古诗都很熟悉吧,古诗泛指*古代诗歌。古诗的.类型有很多,你都知道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边塞诗词,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凉州词》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立刻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2、《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3、《塞下曲》
唐·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4、《古从军行》
唐·李颀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营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萄入汉家。
5、《从军行·其四》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6、《关山月》
唐·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7、《陇西行》
唐·王维
十里一走马,五里一扬鞭。
都护军书至,匈奴围酒泉。
关山正飞雪,烽戍断无烟。
8、《陇头吟》
唐·王维
长安少年游侠客,夜上戍楼看太白。
陇头明月迥临关,陇上行人夜吹笛。
关西老将不胜愁,驻马听之双泪流。
身经大小百余战,麾下偏裨万户侯。
苏武才为典属国,节旄空尽海西头。
9、《燕歌行》
唐·高适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高适和他的悲壮边塞诗
高适,盛唐诗人,以悲壮边塞诗著称,高适存诗240余首,其中边塞诗50余首。高适边塞诗多以幽蓟、河西,即今河北北部及内蒙古一带的战争生活为题材。高边塞诗皆抒发了他们立功边塞,慷慨报国的豪情壮志。接下来小编为你带来高适和他的悲壮边塞诗,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适,盛唐诗人,以悲壮边塞诗著称,高适存诗240余首,其中边塞诗50余首。
高适边塞诗多以幽蓟、河西,即今河北北部及内蒙古一带的战争生活为题材。
高适边塞诗皆抒发了他们立功边塞,慷慨报国的豪情壮志,如高适的“总戎扫大漠,一战擒单于。常怀感激心,愿效纵横谟”(《塞上》)、“万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画图麒麟阁,入朝明光宫”(《塞下曲》)。由于高适五十岁方入仕,长期失意落魄,故其边塞诗中有不少作品抒发了怀才不遇、壮志难伸的苦闷,如“逢时愧名节,遇坎悲渝替。适赵非解纷,游燕独无说。浩歌方振荡,逸翮思凌励。倏若异鹏抟,吾当学蝉蜕”(《赠别王十七管记》)、“直道常兼济,微才独弃捐。
裾诚已矣,投笔尚凄然。作赋同元叔,能诗匪仲宣。云霄不可望,空欲仰神仙(《信安王幕府诗》)、“边城唯有醉,此外更何能?”(《武威同诸公过扬七山人》)。
他的边塞诗皆反映了军旅生活,征战场面,皆歌颂了前线将士安边保国、艰苦奋战的精神,如高适的“胡骑虽凭陵,汉兵不顾身”(《蓟门,其五》)、“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燕歌行》)、“作气群山动,扬军大旆翻。奇兵邀转战,连弩绝归奔。泉喷诸戎血,风驱死虏魂”(《同李员外贺哥舒大夫破九曲之作》),由于高适出身贫寒,并且早年至中年皆穷愁潦倒,饱经忧患,故其边塞诗也常能体恤士卒疾苦,揭露将帅骄逸,如“边兵如刍狗,战骨成埃尘。行矣勿复言,归欤伤我神”(《答候少府》)、“戍卒厌糟糠,降胡饱衣食。关亭试一望,吾欲涕沾臆”(《藓门·其二》)、“战士军前半生死,美人帐下犹歌舞。……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燕歌行》)。高适“四十尚躬耕”、“五十无产业”,甚至“求丐、取给”,故其边塞诗中常看到对军中苦乐不均的披露。
高适的边塞诗表现了征人思乡、居妇念远之情,如高适的“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姜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塞上听吹笛》)、“荡子从军事征战,峨眉婵娟守空闺。独宿自然堪下泪,况复时闻鸟夜啼”(《塞下曲》)、“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燕歌行》)。
高适的诗描绘了边塞的民俗风情,如《营州歌》:“营州少年厌原野,孤裘蒙茸猎城下。虏酒千钟不醉人,胡儿十岁能骑马。”《部落曲》:“蕃军傍塞游,代马喷风秋。老将垂金甲,阏氏着锦裘。周戈蒙豹尾,红旆插狼头。”表现了边地少数民族的生活风貌和强悍勇武的精神。
高适常常以政治家、军事家的胆识气魄,深刻地揭示边防政策的弊端,陈述自己对战争的见解,带着一种明显的政论色彩。他既反对妥协和亲的政策,也反对辗转久战的策略,即“转斗岂长策,和亲非远图”,前者造成“边尘满北溟,虏骑正南驱”这种边患频繁的局面;后者造成“亭堠列万里,汉兵犹备胡”这一劳民伤财的后果;他主张“总戎扫大漠,战擒单于”。集中全力,一战成功,永绝边患;他认为战争的目的是“庶物随交泰
,苍生解倒悬。卤郊增气象,万里绝烽烟”(《信安王幕府诗》),是“边庭绝刁斗,战地成渔樵。榆关夜不扃,塞口长萧萧”(《瞧阳酬别畅大判官》)用战争消灭战争,用战争争取和*;他反对穷兵黩武,滥用武力;“汉家能用武,开拓穷异域。……关亭试一望,吾欲涕沾臆。”(《蓟门·其二》)他揭露主帅主人,策略失当,致使败亡惨重:“亦谓扫
枪,旋惊陷蜂
(《赠别王十七管记》)、”五将深入,前军止半回”(《自蓟北归》);他指责边将隐其败状,妄奏军功而受勋封赏:“归旌告东捷,斗骑传西败。遥飞绝漠书,已筑长安第。”(《赠别五十七管记》)他忧虑边将偷惰欺蔽而边守废驰,胡虏凶顽:“边城何萧条,白日黄云昏。一到征战处,每愁胡虏翻。岂无安边书?诸将已承恩。”(《蓟中作》)他颂扬武功,但也反对滥杀:“解围凭庙算,止杀报君恩”(《同李员外贺哥舒大夫破九曲之作》);在庆贺胜利的同时,他又注视着新患,他怒斥奸邪弄权,策勋不公:“练兵日精锐,杀敌无遗残。献捷见天子,论功俘可汗。……谁谓纵横策,翻为权势干。将军既坎禀,使者亦辛酸。”(《东*留曾狄司马》)这才是高适边塞诗审美情趣的主要方面,创作个性的集中体现。
高适的“主理”,并非不涉山水景物,他也有一些写景佳句,如“湍上急流声如箭,城头残月势如弓”等等,他的边塞诗中竟没有一首纯粹的写景诗,其中所涉景物,也不过是作为情理的点染罢了。他的审美情趣、创作指向在于社会美,在于政治、军事、民情等事关大局的一面。《旧唐书》本传胃高适“感激怀经济之略,纷纶赡文雅之才,长策远图,可云大体,谠言义色,实谓忠臣。”“喜言”王霸大略,务功名,尚节义,逢时多难,以安危为己任。“高适”也自谓“明时好画策,动欲于王公”(《东*路作三首》其二),“常怀感激心,愿效纵横谟”(《塞上》),故形诸歌咏,自然就国魂军心,处士横议了。
高适边塞诗皆*易自然,整炼浏亮,劲健有力,然高适更质朴古雅,更沉雄遒上,故陈绎曾的《诗谱》谓高适诗“尚质”,胡应麟的《诗薮》谓高适诗“黯淡”,王世贞的《艺苑危言》,用一个不很恰当,但也一定程度上说明问题的比喻来说,高适的语言风格如“幽燕老将,气韵沉雄”的曹操。
在抒情手法上,高适边塞诗常夹叙夹议,直抒胸臆,写出征,高适“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男儿体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从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校慰羽书飞翰海,单于猎火照狼山”(《燕歌行》),以时、空为序,主要用铺叙手法来表现,高适在铺叙中常夹议论,如《燕歌行》的前八句铺写出征,中间杂以“男儿本自重横行”的见解;次八句叙述战斗,中间夹以“身当恩遇常轻敌”的论断;“铁衣”四句写两地相思,中间又以“玉箸应蹄别离后”作一推理;“边庭”四句写战地苦说,其中又以“边庭飘摇那可度”作一判断;最后四句总结全篇,点明主题,中间又夹“死节从来岂顾勋”的议论。王夫之的《唐诗评选》谓其“铺排中即为诽刺”,徐献忠的《唐诗品》谓其“直举胸臆”,有着明显的敷陈其事而直言之的特点。
在景物描写上,高适常常是大笔勾勒,线条粗犷;如高适的“十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别董大》其二)、“边城何萧条,白日黄云昏”(《蓟中作》)、“汉垒青冥间,胡天白如扫”(《登百丈烽》其一),“虏障燕支北,秦城太白东”(《送李侍御赴安西》)、“歧路风将远,关山月共愁”(《送刘评事充朔方判官赋得征马嘶》)、“夕阳连积水,边色满秋空”(《赔窦侍御泛灵云池》),的确是凌空挥洒,粗疏犷放,雄迈高远;故《诗薮》云:“高常侍诗有雄气,虽乏小巧,终是大才”。
从创作方法上看,高适诗*实沉著,为典型的现实笔墨;高适总是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去反映生活,像*面镜一样去观照,而不像三梭镜那样去折射。如思乡之作,高适则“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除夜作》)。左云霖在《试论高适诗歌的`艺术成就》一文中说:“高适的诗歌,主要采用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通观高适的诗作,完全可以说,他是一个现实主义诗人。……高适总是按客观事物固有的风貌、生活本身的逻辑,真实地反映它。简括地说,就是:实写,写实。
高适一生,“独行备艰险,所见穷善恶”(《淇上酬薛三据兼寄郭少府微》),故其为诗,自然就“感激多愠见”(《酬别薛三蔡大留简韩十四主薄》)、“悲歌益不*”(《酬河南节度使贺兰大夫见赠之作》)了。他时而叹身世不遇,时而忧安边失策,时而刺主帅非人,时而悯士卒疾苦……这就决定了他的边塞诗“悲”的一面;同时,他又是一位“朔气纵横,壮心落落”的将星义士,他总是怀着“倚弓玄兔月,饮马白狼川。关塞鸿勋著,京华甲第全”(《信安王幕府诗》)的壮志,并且“秉戊知恩重,临戎觉命轻”(《酬河南节度使贺兰大夫见赠之作》),执着、坚毅地去追求,去实现他的理想,这就决定了他的边塞诗“壮”的一面。他那苍劲质朴的语言、粗豪犷放的笔触、博大雄浑的意境以及强烈宾政论色彩、直拙的写实手法,又极大地强化了这种“悲壮”的气氛。
唐朝边塞诗词名句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这句流传千百年的.经典名句至今犹在耳边。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唐朝边塞诗词名句,欢迎大家参阅。
1、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2、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3、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行军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4、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5、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且未休兵。
6、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7、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8、早秋惊落叶,飘零似客心。翻飞未肯下,犹言忆故林。
9、戍鼓断行人,秋边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10、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11、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2、幸因腐草出,敢*太阳飞。未足临书卷,时能点客衣。
13、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14、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15、随风隔幔小,戴雨望林微。十月清霜重,飘零何处规。
16、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17、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18、哭疼老鼠混呀,小瞧流水人家。
19、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20、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21、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22、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23、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24、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25、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26、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
27、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沙莽莽黄入天。
28、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29、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30、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明朝望乡处,应见岭头梅。
31、山南山北雪晴, 千里万里月明。
32、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33、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34、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35、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戌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36、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37、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38、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39、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40、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41、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天又一年。
42、关山正飞雪,烽火断无烟
43、剑河风急雪片阔,沙口石冻马蹄脱。
44、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45、关城榆叶早疏黄,日暮云沙古战场。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
46、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47、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48、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
49、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出塞复入塞,处处黄芦草。
边塞诗,是古诗中读来最豪迈的诗歌题材,因为它们描写了壮阔苍茫的边塞风光,表达了诗人们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抱负,读来格调高亢,激励人心。
下面小楼精选唐诗中最豪迈的十首边塞诗,与朋友们一起感受唐诗中的金戈铁马、荡气回肠!
好的诗词,有超越时代的艺术魅力
秦时明月汉时关七字,浓缩了千年的边关战争历史,凝聚了一代又一代戍边战士的鲜血,抒写了所有中华志士的家国情怀。
千年以后的我们,头顶依然是秦汉的明月,脚下依然是唐宋的大地。
千年以后的我们,依然需要战士奔赴边境,守护国土,依然需要龙城飞将,守护国家的强大。
对于一个守卫国家的战士,最令人动容的誓词就是“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无论经历多少艰苦卓绝的战争,内心永远拥有一颗保家卫国的坚毅内心,这就是战士最大的人格魅力。
战争,就必然要面对生死。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即使身处沙场,依然要纵情饮酒,即使身处生死边缘,依然对生活充满激情。
在这首诗中,有一种激昂向上的酒神精神。
黄河自天上奔流而来,万仞山下,孤城当关,在这壮阔苍茫的背景中,一曲羌笛幽幽传来,在这荒凉却充满力量的边塞回响。
读王之涣的这首诗,我们感受到了边关的荒凉,感受到了戍边战士的凄苦,但却没有沉沦在这些消极的情绪中,反而在荒凉中感受到了雄强,在凄苦中感受到了悲壮,读之情绪高昂,慷慨悲壮,这就是所谓的盛唐气象。
在苍茫壮阔的边关,不止有金戈铁马、荡气回肠,还有对故乡的无限思念。
当战事消停,在某个夜里,一曲不知来处的笛声,便能拨动思念的心弦,让离家日久的战士,思念起远在家乡的亲人,思念起那个等待自己归来的良人。
关于边塞风光的描写,有很多经典的诗句。
不过都抵不过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样的诗句大好,好到你无话可说。
这首诗中,给我们展现边塞诗中真正的金戈铁马。
茫茫的夜色中,在洁白的大地上,一支骑兵正在追杀遁逃的单于,纷纷白雪,落在勇士们的弓刀之上,映射出勇士们的英姿。
这场追杀,紧张刺激,动人心魄。
此诗写诗人到边地见到壮丽景色,意境辽阔雄壮,充满阳刚之美,边关壮景,激发了诗人投笔从戎、为国立功的壮志。诗中带有浓郁的盛唐时期的慷慨之气。
诗鬼李贺是营造气氛的高手,”黑云压城城欲摧“七字,便把万军压境,情势孤危的气氛淋漓尽致地渲染出来。诗中描写了悲壮惨烈的战斗场面,奇异的边塞风光和瞬息万变的战争风云。最后用典写出将士誓死报效国家的决心。
李贺此诗,意境苍凉,格调悲壮,具有强烈的震撼力和艺术魅力。
李白的这首《关山月》,是由关山明月、沙场哀怨、戍客思归三部分组成的边塞图长卷,开篇“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四句,雄浑中充满娴雅的气质,展现出李白浩渺的胸襟,历来为人称道。
唐朝边塞诗词名句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这句流传千百年的.经典名句至今犹在耳边。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唐朝边塞诗词名句,欢迎大家参阅。
1、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2、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3、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行军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4、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5、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且未休兵。
6、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7、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8、早秋惊落叶,飘零似客心。翻飞未肯下,犹言忆故林。
9、戍鼓断行人,秋边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10、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11、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2、幸因腐草出,敢*太阳飞。未足临书卷,时能点客衣。
13、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14、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15、随风隔幔小,戴雨望林微。十月清霜重,飘零何处规。
16、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17、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18、哭疼老鼠混呀,小瞧流水人家。
19、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20、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21、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22、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23、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24、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25、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26、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
27、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沙莽莽黄入天。
28、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29、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30、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明朝望乡处,应见岭头梅。
31、山南山北雪晴, 千里万里月明。
32、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33、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34、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35、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戌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36、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37、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38、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39、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40、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41、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天又一年。
42、关山正飞雪,烽火断无烟
43、剑河风急雪片阔,沙口石冻马蹄脱。
44、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45、关城榆叶早疏黄,日暮云沙古战场。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
46、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47、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48、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
49、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出塞复入塞,处处黄芦草。
高适边塞诗(精选20首)
作为著名边塞诗人,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与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有文集二十卷。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适边塞诗(精选20首),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蓟门行五首》
蓟门逢古老,独立思氛氲。
一身既零丁,头鬓白纷纷。
勋庸今已矣,不识霍将军。
汉家能用武,开拓穷异域。
戍卒厌糠核,降胡饱衣食。
关亭试一望,吾欲泪沾臆。
边城十一月,雨雪乱霏霏。
元戎号令严,人马亦轻肥。
羌胡无尽日,征战几时归。
幽州多骑射,结发重横行。
一朝事将军,出入有声名。
纷纷猎秋草,相向角弓鸣。
黯黯长城外,日没更烟尘。
胡骑虽凭陵,汉兵不顾身。
古树满空塞,黄云愁**。
2、《蓟中作》
边城何萧条,白日黄云昏。
一到征战处,每愁胡虏翻。
岂无安边书?诸将已承恩。
3、《同李员外贺哥舒大夫破九曲之作》
作气群山动,扬军大旆翻。
奇兵邀转战,连弩绝归奔。
泉喷诸戎血,风驱死虏魂
4、《塞上》
总戎扫大漠,一战擒单于。
常怀感激心,愿效纵横谟。
5、《塞下曲》
万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
画图麒麟阁,入朝明光宫。
6、《赠别王十七管记》
逢时愧名节,遇坎悲渝替。
适赵非解纷,游燕独无说。
浩歌方振荡,逸翮思凌励。
倏若异鹏抟,吾当学蝉蜕。
7、《信安王幕府诗》
直道常兼济,微才独弃捐。
裾诚已矣,投笔尚凄然。
作赋同元叔,能诗匪仲宣。
云霄不可望,空欲仰神仙。
8、 《塞上听吹笛》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姜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9、《塞下曲》
荡子从军事征战,峨眉婵娟守空闺。
独宿自然堪下泪,况复时闻鸟夜啼。
10、《答候少府》
边兵如刍狗,战骨成埃尘。
行矣勿复言,归欤伤我神。
1、《关山月》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2、《子夜吴歌》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胡虏,良人罢远征。
3、《幽州胡马客歌》
幽州胡马客,绿眼虎皮冠。
笑拂两只箭,万人不可干。
弯弓若转月,白雁落云端。
双双掉鞭行,游猎向楼兰。
出门不顾后,报国死何难。
天骄五单于,狼戾好凶残。
牛马散北海,割鲜若虎餐。
虽居燕支山,不道朔雪寒。
妇女马上笑,颜如赪玉盘。
翻飞射鸟兽,花月醉雕鞍。
旄头四光芒,争战若蜂攒。
白刃洒赤血,流沙为之丹。
名将古谁是,疲兵良可叹。
何时天狼灭,父子得闲安。
4、《北风行》
烛龙栖寒门,光曜犹旦开。
日月照之何不及此?
惟有北风号怒天上来。
燕山雪花大如*,片片吹落轩辕台。
幽州思妇十二月,停歌罢笑双蛾摧。
倚门望行人,念君长城苦寒良可哀。
别时提剑救边去,遗此虎文金鞞靫。
中有一双白羽箭,蜘蛛结网生尘埃。
箭空在,人今战死不复回。
不忍见此物,焚之已成灰。
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
5、《塞下曲六首》
(其一)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其二)
天兵下北荒,胡马欲南饮。
横戈从百战,直为衔恩甚。
握雪海上餐,拂沙陇头寝。
何当破月氏,然后方高枕。
(其三)
骏马似风飙,鸣鞭出渭桥。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绝句古诗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值得我们时时温*,“励志的句子”为您收集《岑参的边塞诗》,整理经典的古诗绝句。
岑参的边塞诗
1、《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2、《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轮台城头夜吹角,轮台城北旄头落。
3、《碛中作》
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
4、《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
侧闻阴山胡儿语,西头热海水如煮。
5、《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沙莽莽黄入天。
6、《火山云歌送别》
火山突兀赤亭口,火山五月火云厚。
7、《首秋轮台》
异域阴山外,孤城雪海边。
8、《玉门关盖将军歌》
盖将军,真丈夫。
更多绝句古诗扩展阅读
边塞诗又称出塞诗,是以边疆地区汉族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一般认为,边塞诗初步发展于汉魏六朝时代,唐即进入发展的黄金时代。一起来看看边塞诗全集,欢迎读者参考!
《凉州词》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塞下曲》
唐·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古从军行》
唐·李颀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营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边塞诗的特点
边塞诗又称出塞诗,是以边疆地区汉族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以下是小编收集的边塞诗相关内容,欢迎查看!
相关起源
*几年学术界对唐代边塞诗涉及的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已经成为古典文学研究的一个热点。这既有助于古代文学研究的深入,但也形成了一种*惯性的认识:似乎仅唐代才有边塞诗。这种把边塞诗作为唐代文学专利品的看法是很难令人苟同的。
边塞诗最早起源于先秦时代,更准确说,它起源于西周。根据是:先秦时代已具备边塞诗产生的历史条件与文化土壤,《诗经》中已有完整的边塞诗篇。
边塞概念
边塞即指边疆,应该说是伴随着国家的出现而产生的。公元前21世纪夏王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正式的形成。夏王朝的最高统治者不但建立起强有力的*,而且不断发展和扩大其统治领域,可见疆域一开始便成为统治阶级非常有兴趣的中心问题。经过殷商到西周,统一的奴隶制国家*越来越得到巩固和发展,疆域的划分逐步比前代明晰。如《诗经·大雅·江汉》“江汉之浒,王命召虎:‘式辟四方,彻我疆土……于疆于理,至于南海。’”这里叙述周宣王派召虎领兵征伐淮夷之事,从中可见周人边疆观念与意识在文学实践中得到一定的反映。
边塞诗派
盛唐是边塞诗创作的鼎盛时期,涌现了著名的边塞诗派,代表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高适《燕歌行》、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等七言长篇歌行代表了盛唐边塞诗的美学风格,即:雄浑、磅礴、豪放、浪漫、悲壮、瑰丽。除此之外,盛唐大诗人李白、杜甫都写过边塞诗,这些边塞诗成为他们的代表作的一部分。如:李白的《关山月》、《塞下曲》六首、《战城南》、《北风行》等,杜甫的《兵车行》、《前出塞九首》、《后出塞六首》等。另外一些诗人也有边塞诗的名篇传世,如王昌龄的《出塞》、《从军行》,王之涣的《出塞》,王翰的《凉州词》。盛唐诗成为边塞诗创作的顶点。唐朝的王维是边塞诗的代表诗人。(王维的《使至塞上》、《老将行》等)此后中晚唐并没有出现边塞诗的大家,但题材有所扩展。
题材介绍
边塞诗是唐诗中思想性最深刻,想象力最丰富,艺术性最强的一部分。以边塞军旅生活为主要内容:或描写奇异的塞外风光,或反映戍边的艰辛以及表达戍边将士的思乡之情的诗作称之为边塞诗。边塞诗一般出自于出征的将领或随军文官之手。通过对古战场的艰辛生活和自然风光的描写表达思乡之情以及保家卫国的高尚情操。在唐代边塞诗中,多以汉朝喻唐朝的类型。
思想内容
边塞诗词是边塞生活的艺术反映,其思想内容极其丰富:可以抒发渴望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豪情壮志;可以状写戍边将士的乡愁、家中思妇的别离之情;可以表现塞外戍边生活的单调艰辛、连年征战的残酷艰辛;可以宣泄对黩武开边的不满、对将军贪功启衅的怨情;可以惊叹描摹边地绝域的奇异风光和民风民俗。而诗中流露的也可能是矛盾的复杂的情感:慷慨从军与久戍思乡的无奈;卫国激情与艰苦生活的冲突;献身为国与痛恨庸将无能的悲慨。
因为边塞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也是有喜有乐的。因而就造成边塞诗词题材十分广泛,内容异常丰富。因为每个朝代的不同时期或盛或衰,诗词中所表现出来的情调或高昂或低沉,而每个诗人前往边塞的原因不同,目的不同,所抒发出的感情也千差万别,有褒有贬。情况相当复杂。
创作背景
边疆这个概念强烈反映了古代中国同四周少数民族之间的复杂关系。历代统治者对本王朝疆界的划定以及派兵驻守边疆,其目的就是“攘夷”。所以,民族关系的发展始终伴随战争,而战争又促进了民族间的交流与融合。这一点早在周代就表现得十分突出。西周到春秋中叶,社会矛盾一直很尖锐,矛盾演化的结果必然导致战争,形式主要有西周“攘夷”与春秋“争霸”两种。这些战争归根到底源于边界问题,实质上是边境战争。有了边境战争,必然就有边塞生活。在这些战争与生活里反映到文学里就是《诗经》中的边塞诗章。
代表诗人
高适
⒈生*:
高适[shì适](702-765)是盛唐边塞诗的主要创作者,这和他的边塞经历有密切的关系。高适在人生的早年,就渴望从军,建立边功。他写下了这样的诗句: “北上登蓟门,茫茫见沙漠。倚剑对风尘,慨然思卫霍。…画图麒麟阁,入朝明光宫,大笑向文士,一经何足穷。”自天宝十二年(753)开始,高适长期从军,三度出塞,军旅生活体验丰富。高适每次出塞都写了大量的诗或纪行,或抒怀。
高适边塞诗题材选取角度的特点是:以政治家的眼光来观察、分析边塞的现状,把战争和国家的安危、人民的苦乐联系在一起考虑,因此题材广泛,思想深刻。譬如,他对边塞的纷扰不宁表示忧虑:“一到征战处,每愁胡虏翻。”;“惆怅孙吴事,归来独闭门”(《蓟中作》)。他对战士的勇往无前,作热烈的歌颂:“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燕歌行》)。他对战争的ìì意义也有深刻的思索:“青海只今将饮马,黄河不用更防秋”(《九曲词》)。角度全面是高适诗歌的独到之处。
⒉诗作风格:风骨凛然
前人评价高适的诗“读之使人感慨”(严羽《沧浪诗话》)“适诗多胸臆语,兼有气骨”(殷璠《河岳英灵集》)概括起来就是风骨凛然。“风骨凛然”即突出雄浑悲壮的精神意绪,无畏无惧的英雄气概 ,因而有气魄,有境界的诗风。他的诗继承汉魏古诗的遒劲风格,常用的表现方式是铺排对比,直抒胸臆。诗作带着强烈的感情。譬如表明功名欲望的“万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画图麒麟阁,入朝明光宫。”高适在诗中常常抒发议论,穿插在叙事和抒情当中,使作品更深厚老成。高诗以七古见长。诗歌容量大,情感跌宕起伏,意象色彩鲜明而又简洁。故胡应麟《诗薮》称“音节鲜明,情致委折,浓纤修短,得衷合度”。
⒊《燕歌行》赏析:
汉家烟尘在东北, 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 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 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 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 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 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 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恒轻敌, 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 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庭飘飖那可度, 绝域苍茫更何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 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 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⑴诗题及创作背景:《燕歌行》是盛唐边塞诗的代表作之一,也是高适的“第一大篇”。《燕歌行》本是乐府的体裁,魏文帝曹丕最早以这个题目写诗。此后这个题目常用来歌咏东北边地(燕地)的征戍之苦和思妇相思之情。本诗对旧有的题材进行了开拓。对于诗歌的创作意图,历来众说纷纭,一说是:以幽州节度使张守珪*定了契丹叛乱的几次战争为事由,歌颂守边战士排除万难,克敌制胜的爱国精神;另一说是揭露张守珪战败还妄请战功的问题,谴责将领骄傲轻敌,造成战争失败,使广大兵士受大极大痛苦和牺牲。到底是歌颂还是讽刺?依据《中国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的观点,并考虑到诗的前序,我们认为,这首诗和张守珪的事有一定关系,但诗中所写并非完全是这次战役,而是融合他在蓟门的见闻,以更高的艺术概括,表现了他对战士们的深刻同情。
⑵以下讲*诗歌的内容:诗序说明了创作的事由,“开元二十六年,一位跟随元帅出征的朋友回来,写了一首《燕歌行》诗给我看。我深感当今征战戍守的事情,于是和了一首。”开元二十六年,张守珪的部将在和叛变的奚族人作战中打了一次败仗,“守珪隐其败状,而妄奏克获之功”(见《旧唐书·张守珪传》)
前八句诗概括了将士们出征的过程。诗的发端“汉家烟尘在东北”两句指明了战争的方位和性质。诗中的“汉家烟尘”和“汉将辞家”指当朝将士。“男儿本自重横行”中的横行,是横行敌境,一往无前的意思。“摐军伐鼓下榆关”两句写出征的军容。“校蔚羽书飞翰海”中一个“飞”字传神地说明军情紧急,战局危险。气氛由此逐渐推进,趋于紧张。次八句写战斗危急而失利。落笔便是“山川萧条极边土”,这个开阔而无险可*的地带,带出一片肃杀的气氛。胡骑迅猛剽悍,如狂风暴雨,卷地而来。汉军奋力迎敌,杀得昏天暗地,不辨死生。“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对比了将军和士兵苦乐悬殊的生活,隐约地道出了失利的必然结果。紧接着写战争失利,力竭兵稀,重围难解,孤城落日,衰草连天,这些边塞特有的阴惨景色,烘托出残兵败卒心境的凄凉。紧接下来的八句写战争带给士兵的痛苦,这正是被围困在险境中的士兵心情的写照。“铁衣远戍辛勤久”写征战在外的将士,“玉箸应啼别离后”写战士想象当中的独守在家的妇人。妇人日夜悲愁,但“边庭飘飖哪可度”?战士徒然回首,毕竟“绝域苍茫更何有”。杀气久久萦绕,笼罩在战士的周围,夜巡的刁斗声声声紧急,敲碎了他思乡的心。这原本是《燕歌行》这个诗题旧有的内容。但本诗的渲染较前人更甚。士兵复杂的内心活动,无疑深化了主题。是谁让他们身陷绝境? 最后四句收束全篇,感慨无穷,淋漓悲壮。“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战士们浴血奋战,视死如归,又岂是为了讨得个人的功勋。这句饱含着诗人的礼赞。由此讽刺了冒进贪功的汉将。末二句诗人感慨“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八九百年前威镇北边的.飞将军李广处处爱护士卒的形象,和如今骄横的将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诗人提出李将军,意义深广。从汉到唐,悠悠千载,边塞战争不计其数,但像李广那样即爱护士卒又能镇守边疆的将帅真是难求啊。以李广终篇,意境更为雄浑深远。
⑶评价:
A、从思想内容来看,《燕歌行》的同题诗作,大多写征夫思妇的缠绵相思,本诗打破了这一题材格局,突出表现英勇的气概和悲壮的情绪。以错综交织的诗笔,把荒凉绝漠的自然环境,如火如荼的战争气氛,士兵在战斗中的复杂变化的内心活动融合到一起,形成了全诗雄厚深广悲壮淋漓的艺术风格。
B、从表现技巧来看,诗中多处运用了对比手法。从大段落来看,出兵时的金鼓震天和战败后的困苦凄凉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贯穿全篇的描写来看,士兵的效命死节和将军的怙宠贪功形成对比。士兵的辛苦作战和将军的纵情声色形成对比。结尾提出李广,又是古今对比。对比手法的运用,使诗歌寓意深刻。此外,诗歌用韵四句一转,显出跳跃奔放的气势。
岑参
⒈作者生*:
岑参(715-769)是盛唐边塞诗的的主要创作者,这和他的经历有密切关系。他向往从军立功,把它当作求取功名的一条主要途径。从军前,他曾写下这样的诗句:“终日不得意,出门何所之。从人觅颜色,自叹是男儿。”(《江上春叹》);“盖将军,真丈夫,行年三十执金吾。”(《玉门关盖将军歌》);“功名只应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自从天宝八年(749)开始,岑参两度出塞,先赴安西任掌*,后赴北庭任节度判官,经历了长达八年的边塞生活,历练成为一个边塞诗人。
⒉诗风:奇情壮采
杜甫曾说“岑参兄弟皆好奇”。岑参的边塞诗句有浓郁的浪漫主义气息,感情热烈,气势雄浑,场景壮阔,色彩瑰丽,想象丰富,句式跳跃,语言奔放。他的作品写奇景,抒奇情,有奇采。
⑴奇景:边塞奇异壮丽的风光
如写火山:“火山突兀赤亭口,火山五月火云厚。火云满山凝未开,飞鸟千里不敢来。…”又如写热海:“侧闻阴山胡儿语,西头热海水如煮。海上众鸟不敢飞,中有鲤鱼长且肥。岸旁青草常不歇,空中白雪遥旋灭。燕砂砾石燃虏云,沸浪炎波煎汉月。…”
悲壮的边塞诗词 悲壮边塞的古诗 边塞悲壮苍凉的诗句 体现边塞悲壮苍凉的古诗 边塞诗边塞的古诗 边塞诗句 有关边塞诗词的古诗 边塞诗派的古诗 边塞诗名句 关于边塞诗的诗句 高适的边塞诗句 边塞诗句大全 思乡的古诗词或边塞诗 边塞诗中的名句 悲壮的诗词 霸气的边塞诗句 古诗边塞诗的标志 关于边塞诗的古诗5 有关边塞诗人的古诗词 描写的边塞诗句古诗词 最悲壮的诗词 边塞诗是仿写句子 古诗的分类边塞诗 75首古诗里的边塞诗 古诗边塞诗的特征 描写边塞诗的古诗都 边塞诗的作者和古诗 高适的五言古诗边塞诗 小学边塞诗类的古诗 古诗的边塞诗等种类
悲壮苍凉的边塞诗词 王之涣的边塞诗 唐朝边塞诗词名句 岑参的边塞诗 边塞诗派名词解释 李白的边塞诗 边塞诗词 王之涣的边塞诗 高适边塞诗 王维的边塞诗 岑参的边塞诗 王昌龄的边塞诗有哪些(最壮阔的10首边塞诗) 边塞诗句 边塞诗词 边塞诗 李白的边塞诗 唐代边塞诗 高适的边塞诗 边塞诗有哪些 边塞诗大全 高适的边塞诗_边塞诗四言绝句 边塞诗有哪些 岑参的边塞诗_边塞诗四言绝句 边塞诗的特点 边塞诗精选 高适和他的悲壮边塞诗 边塞诗派名词解释 关于边塞诗词有哪些 最著名的诗有哪些 唐朝边塞诗词名句 边塞诗词中的爱国情怀
失落的句子 考试加油的句子 扩写句子 失去亲人的痛苦句子 形容生活美好的句子 骑马的唯美句子 霸气十足的江湖句子 女人魅力和气质的句子 关于艺术的唯美句子 仿写句子的方法与技巧 祝爸爸生日快乐的句子 人生目标的经典句子 用英语骂人的句子 关于思念的唯美句子 表示很生气的句子 身不由己的经典句子 一碗面就满足的句子 爱情的句子说说心情 黄昏的太阳的句子 丰胸广告经典句子 对比的句子 让人开心的句子 关于励志的唯美句子 表白句子 发圈吸引人的句子 表达父爱最感人的句子 心情好的幽默句子 描写老人外貌的句子 关于粉色的唯美句子 挣钱难的经典句子 感叹青春流逝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