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爱情悲剧的诗词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爱情悲剧的诗词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爱情悲剧的诗词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包括句子、语录、说说、名言、诗词、祝福、心语等。如果爱情悲剧的诗词页面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
爱情的悲剧诗句
爱情的悲剧诗句有哪些?爱情的悲剧诗句,你收集了多少句,以下就是小编整理的爱情的悲剧诗句,一起来看看吧!
见得恨晚,相爱的太慢,进退让我两难,是否回头就能够上岸
既不回头,凉尽了天荒 地老了;你笑了笑,我摆一摆手,一条寂寞的路便展向两头了,飞去飞来烟雨秋。缘过了远分。 今日种种,岁月静好。宛如十年前。
凤凰双双对,人间的沧桑
爱哭了,这么难舍 心都空了,想放不能放
天亮了,似水无痕。 明夕何夕,君已陌路,是风,是雨,照亮了泪光 泪干了。
天凉了,是夜晚,枕边地彷徨
也许是前世的姻 也许是来生的缘 错在今生相见 徒增一段无果的恩怨
你不曾给我一次回眸,我却始终在对你微笑。
恍惚中,时光停滞。 而如今,凤去了,凰空留。
这次我离开你,缘过了聚散,何必不忘。 既然无缘,何须誓言
不堪回首魂亦牵,让我学会死心……
从别后,梦惊醒,泪已干。
恨不生同时,几回魂梦与君同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别来半岁音书绝,一寸离肠千万结。
离恨却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多情只有春庭月,往事如烟挥不去,忆相逢,亦虚亦实,亦爱亦恨。
多谢你的绝情,君生我已老,犹为离人照落花。
重叠泪痕缄锦字,人生只有情难死。
我生君未生,不了情、心已死,日日与君好
谁的寂寞,覆我华裳;我的'华裳,覆谁肩膀
如花美眷,似水流年
情不知何起,一往而深
风华是一指流砂,苍老是一段年华
一念起,万水千山,一念灭,沧海桑田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我将于茫茫人海之中寻找我灵魂之唯一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
孤单是一个人的狂欢,狂欢是一群人的孤单
向往天空的,都是寂寞的。
我们在彼此中遗忘彼此.
生命中,总有些人,安然而来,静静守候,不离不弃
躲在某一时间,想念一段时光的掌纹,躲在某一地点,想念一个站在来路也站在去路的,让我牵挂的人.
蝴蝶飞不过沧海
用我三生烟火,换你一世迷离
寄君一曲,不问曲终人散
那就这样吧,从此山水永不相逢
爱那么短,遗忘那么长。
经不住似水流年,逃不过此间少年。
幸福,就是找一个温暖的人过一辈子。
你是我猜不到的不知所措,我是你想不到的无关痛痒。
一个人,一座城,一生心疼。
看着别人的故事,流着自己的眼泪
向来缘浅,奈何情深。
彼年豆蔻,谁许谁地老天荒。
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回得了过去,回不了当初。
等待,是一生最初的苍老。
有些事一转身就一辈子。
年轻时我们放弃,以为那只是一段感情,后来才知道,那其实是一生。
最初不相识,最终不相认。
爱情时常和悲剧产生关联,古代就有不少典型的。
《怨》
-冯小青
冷雨敲窗不可听,挑灯闲看牡丹亭。
人间亦有痴于我,岂独伤心是小青。
脉脉溶溶艳艳波,
芙蓉睡醒欲如何?
妾映镜中花映水不,知秋思落谁多?
新妆竞与画图争,
知在昭阳第几名。
瘦影自怜春水照,卿须怜我我怜卿。
《鹧鸪天》
-辛弃疾
晚日寒鸦一片愁,柳塘新绿却温柔。
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
肠已断,泪难收。
相思重上小红楼。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
《清*乐二首其二》
-晏殊
红笺小字,说尽*生意,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
斜阳独倚西楼,遥山恰对帘钩人。
面不知何处,绿波依旧东流。
《有所思》
-卢仝
当时我醉美人家,美人颜色娇如花。
今日美人弃我去,青楼珠箔天之涯。
天涯娟娟姮娥月,三五二八盈又缺。
翠眉蝉鬓生别离,一望不见心断绝。
心断绝,几千里,梦中醉卧巫山云,觉来泪滴湘江水。
湘江*花木深,美人不见愁人心。
含愁更见绿绮琴,调高弦绝无知音。
美人兮美人!不知为暮雨兮为朝云。
相思一夜梅花发,忽到窗前疑是君。
《应天长》
-韦庄
别来半岁音书绝,一寸离肠千万结。
难相见,易相别,又是玉楼花似雪。
暗相思,无处说,惆怅夜来烟月。
想得此时情切,泪沾红袖黦。
《本事诗》
-苏曼殊
无量春愁无量恨,一时都向指间鸣。
我亦艰难多病日,哪堪重听八云筝。
丈室番茶手自煎,语深香冷涕潸然。
生身阿母无情甚,为向摩耶问夙缘。
碧玉莫愁身世贱,同乡仙子独销魂。
袈裟点点疑樱瓣,半是脂痕半泪痕。
淡扫蛾眉朝画师,同心华髻结青丝。
一杯颜色和双泪,写就梨花付与谁?
愧向尊前说报恩,香残玦黛浅含颦。
描写爱情悲剧的诗词
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以下是“爱情悲剧的.诗词”,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
1、百年总是逢场戏,拍板门锤未易当。——王恽《鹧鸪天》
2、一枝秾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李白《清*调之二》
3、不肯画堂朱户,春风自在杨花。——王安国《清*乐》
4、空惆怅,相见无由。从今后,断魂千里,夜夜岳阳楼。——徐君宝妻《满庭芳》
5、断肠片片飞红,都无人管,更谁劝啼莺声住。——辛弃疾《祝英台*》
6、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
7、能无意酬乌鹊,惟与蜘蛛乞巧丝。——李商隐《辛未七夕》
8、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幕幕。——秦观《鹊桥》
9、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秦观《江城子》
10、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晏殊《蝶恋花》
11、谁料同心结不成,翻就相思结。——夏完淳《卜算子》
12、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白居易《浪淘沙》
13、嫣然摇动,冷香飞上诗句。——姜夔《念奴娇》
14、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张先《千秋岁》
15、断送一生憔悴,只消几个黄昏。——赵令峙《清*乐》
16、今宵剩把颍钢照,有恐相逢似梦中。——晏几道《鹧鸪天》
17、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顾夐《诉衷情》
18、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溢鲛绡透。——陆游《钗头凤》
19、地转天旋千万劫,人间只此一回逢。当时何似莫匆匆。——吕碧城《浣溪沙》
20、莫更伤心,可怜秋到,无声更苦。——项鸿祚《水龙吟》
21、今年冷落江南夜,心事有谁知。——萨都剌《小阑干》
22、看取青青池畔,泪痕点点凝斑。——张惠言《木兰花慢》
23、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范仲淹《御街行》
24、语已多,情未了。回首犹重道: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牛希济《生查子》
25、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晏殊《玉楼春》
26、红袖高楼,争抵还乡好。——谭献《蝶恋花》
27、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升。——吴文英《风入松》
28、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苏轼《蝶恋花》
29、临断岸,新绿生时;是落红带愁流处,记当日门掩梨花,剪灯深夜语。——史达祖《绮罗香》
30、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晏几道《临江仙》
31、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韦庄《思帝乡》
32、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张籍《节妇吟》
33、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张先《天仙子》
34、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晏殊《浣溪沙》
35、思量只有梦来去,更不怕,江拦住。——黄庭坚《望江东》
36、万里云帆何时到?送孤魂,目断青山阻。谁为我,唱金缕。——叶梦得《贺新郎》
37、不知何事萦怀抱?醒也无聊,醉也无聊。——纳兰性德《采桑子》
38、怅秋风,憔悴天涯,美人芳草怨迟暮。——吕碧城《绮罗香》
39、春未绿,鬓先丝。人间别久不成悲。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沉吟各自知。——姜夔《鹧鸪天》
40、人天无地着相思。——况周颐《减字浣溪沙》
41、绿杨芳草几时休?泪眼愁肠先已断。——钱惟演《玉楼春》
42、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留春住。——王观《卜算子》
43、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朱淑真《山查子》
44、*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徐再思《蟾宫曲·春情》
45、恨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元好问《摸鱼儿》
46、纵行遍天涯,梦魂惯处,就恋旧亭榭。——文廷式《摸鱼儿》
47、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青玉案》
48、话到英雄失路,忽凉风索索。——陈维崧《好事*》
49、陌上搂头,都向尘中老。——王国维《蝶恋花》
关于爱情的悲剧诗句有哪些?关于爱情的悲剧诗句,你收集了多少句,以下就是小编整理的关于爱情的悲剧诗句,一起来看看吧!
见得恨晚,相爱的太慢,进退让我两难,是否回头就能够上岸
既不回头,凉尽了天荒 地老了;你笑了笑,我摆一摆手,一条寂寞的路便展向两头了,飞去飞来烟雨秋。缘过了远分。 今日种种,岁月静好。宛如十年前。
凤凰双双对,人间的沧桑
爱哭了,这么难舍 心都空了,想放不能放
天亮了,似水无痕。 明夕何夕,君已陌路,是风,是雨,照亮了泪光 泪干了。
天凉了,是夜晚,枕边地彷徨
也许是前世的姻 也许是来生的缘 错在今生相见 徒增一段无果的恩怨
你不曾给我一次回眸,我却始终在对你微笑。
恍惚中,时光停滞。 而如今,凤去了,凰空留。
这次我离开你,缘过了聚散,何必不忘。 既然无缘,何须誓言
不堪回首魂亦牵,让我学会死心……
从别后,梦惊醒,泪已干。
恨不生同时,几回魂梦与君同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别来半岁音书绝,一寸离肠千万结。
离恨却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多情只有春庭月,往事如烟挥不去,忆相逢,亦虚亦实,亦爱亦恨。
多谢你的绝情,君生我已老,犹为离人照落花。
重叠泪痕缄锦字,人生只有情难死。
我生君未生,不了情、心已死,日日与君好
谁的寂寞,覆我华裳;我的华裳,覆谁肩膀
如花美眷,似水流年
情不知何起,一往而深
风华是一指流砂,苍老是一段年华
一念起,万水千山,一念灭,沧海桑田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我将于茫茫人海之中寻找我灵魂之唯一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
孤单是一个人的狂欢,狂欢是一群人的孤单
向往天空的,都是寂寞的。
我们在彼此中遗忘彼此.
生命中,总有些人,安然而来,静静守候,不离不弃
躲在某一时间,想念一段时光的掌纹,躲在某一地点,想念一个站在来路也站在去路的,让我牵挂的人.
蝴蝶飞不过沧海
用我三生烟火,换你一世迷离
寄君一曲,不问曲终人散
那就这样吧,从此山水永不相逢
爱那么短,遗忘那么长。
经不住似水流年,逃不过此间少年。
幸福,就是找一个温暖的人过一辈子。
你是我猜不到的不知所措,我是你想不到的.无关痛痒。
一个人,一座城,一生心疼。
看着别人的故事,流着自己的眼泪
向来缘浅,奈何情深。
彼年豆蔻,谁许谁地老天荒。
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回得了过去,回不了当初。
等待,是一生最初的苍老。
有些事一转身就一辈子。
年轻时我们放弃,以为那只是一段感情,后来才知道,那其实是一生。
最初不相识,最终不相认。
也许走得太远的代价就是寂寞。
有关描写爱情悲剧的诗句
有人说:爱情就像蜂蜜一样甜美。也有人说:爱情就是一把可怕的刀。它有悲伤,也会有快乐。下面是小编给大家介绍的描写爱情悲剧的诗句,欢迎阅读。
描写爱情悲剧的诗句1、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
2、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
3、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4、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5、一枝秾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6、别来半岁音书绝,一寸离肠千万结。
7、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
8、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
9、只因会尽人间事,惹得闲愁满肚皮。
10、独立小桥风满袖,*林新月人归后。
11、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12、相思一夜梅花发,忽到窗前疑是君。
13、他生莫作有情痴,人间无地著相思。
14、相思一情多少,地角天涯未是长。
15、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16、重叠泪痕缄锦字,人生只有情难死。
17、瘦影自怜秋水照,卿须怜我我怜卿。
18、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19、相思本是无凭语,莫向花牋费泪行。
20、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21、泪纵能乾终有迹,语多难寄反无词。
22、*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
23、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24、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25、你走过多少条街、会想起多少次我呢。
26、独断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27、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
28、咫尺江山分楚越,目断神惊,只道芳魂绝。
29、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30、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淑女,君子好逑。
31、始终在做着重复的.两件事、爱他以及守护。
32、言念君子,温其如玉,在其板屋,乱我心曲。
33、茬天做比翼,茬的理枝。天的玖有,此恨期!
34、兽炉沈水烟,翠沼残花片,一行行写入相思传。
35、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曰不见兮,思之如狂。
36、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恨不同时生,日日与君好。
37、东风恶,欢情薄,一杯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38、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39、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句子/,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40、彼泽之陂,有蒲与荷。有美一人,伤如之何?寤寐无为,涕泗滂沱。
41、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42、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43、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44、今宵赏月似也醉,只见明月星以睡;明月明日何处寻,此生唯有影随行。
45、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46、抱郁思,独倚望远忧,苦寻七载迷踪影,含情脉脉情悠悠,肠断思念中。
47、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48、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49、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
浅谈《安娜·卡列尼娜》的爱情悲剧
《安娜卡列尼娜》是俄国伟大现实主义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伟大著作,也是其代表作品。那么下面就由小编带领大家来浅谈《安娜·卡列尼娜》这部爱情悲剧吧,仅供参考,希望喜欢。
摘要:
《安娜卡列尼娜》是俄国伟大现实主义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伟大著作,作品中的女主人*娜是19世纪70年代俄国贵族妇女的典型代表。 也是托尔斯泰笔下的一个不朽的人物形象,她追求自由,渴望爱情,为争取真正纯洁的爱情毅然走上反叛之路。然其大胆之举违背了上流社会的社会准则,所以对其进行严厉打击。但追求爱情并没有让安娜获得真正的幸福,她最终走向了毁灭的悲剧道路。安娜爱情悲剧的发生,首先和她生活在一个不能容忍爱的上流社会的时代以及没有爱情的婚姻有关,其次,和她把爱情等同于生活的爱情有关,最后和她思想深处的矛盾冲突有关。通过分析造成安娜爱情悲剧的原因,来进一步地了解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俄国社会现实,并对安娜的爱情悲剧做出尝试性的探讨。
关键词:安娜 ;社会 ;婚姻 ;爱情悲剧
一《安娜卡列尼娜》的创作背景
《安娜卡列尼娜》是俄国伟大现实主义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著名的小说。列夫托尔斯泰于1828年俄历8月28日生于离图拉城不远的贵族庄园亚斯纳雅波里亚纳。托尔斯泰的母亲通晓四种外语,重视孩子们的文化学*,努力培养他们优良的品性。后由姑母照顾,她性格温柔,心肠极好,对孩子们的成长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1844年,托尔斯泰进入了喀山大学。在此期间,他读了卢梭的很多著作,深受卢梭思想的影响。后又从军,一边战斗一边读大量的书,并从事写作。从这时起,他开始了文学创作生涯。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托尔斯泰忙于进行农业改革,创作上的成就不多。60年代和70年代,是托尔斯泰创作的鼎盛时期。在这个时期他创作了两部伟大的小说:《战争与和*》、《安娜卡列尼娜》。
《安娜卡列尼娜》创作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1873—1877),当时俄国正处于历史变动时期,古老的俄国受到西欧资本主义浪潮的猛烈冲击。“一切都颠倒了过来,一切都刚刚开始建立。”指的就是封建贵族的旧秩序被颠倒了过来,资本主义制度刚刚开始建立。在这新旧交替的历史时期,最吸引托尔斯泰注意的是家庭的变化和妇女的命运。家庭悲剧层出不穷,一幕幕展现在他的眼前,而一个妇女因爱情问题而卧轨自杀的消息,特别使他感到震惊和难过。作者在最初构思时,它的主题局限于道德范围,意在谴责女主人公违反道德准则。但是生活启示了托尔斯泰,使他对现实生活进行了深刻思索,提出女主人公爱情悲剧的原因,把小说的批判矛头指向了罪恶的社会。
二 安娜悲剧分析
第一,新旧交替的历史时期,动荡的社会和宗教及伦理道德摧毁了安娜的爱情,迫使她走上了毁灭之路。
安娜是十九世纪在传统思想影响下的追求自由和个性**的女性代表。七十年代末,沙皇统治的俄国社会局势动荡内忧外患,封建主义家庭关系的濒临瓦解,上层社会道德的沦丧,女主人*娜是彼得堡皇室的后裔,她心地善良、纯洁而美丽。在那个新旧交替的历史时代,沙皇贵族社会思想、文化和道德生活糜烂不堪,加上外来的资本主义冲击着传统的封建地主经济,使得沙皇的统治更为艰难,人民生活混乱不堪。卡列宁作为上层社会权势的代表,对安娜早已垂涎三尺,不折手段威逼利诱其姑妈,让安娜嫁给了他。可以想象在当时男权至上的封建社会伦理的影响下,女性的权利地位是虚无的,即使是像安娜卡列尼娜这样的贵族,对自己的命运也不能说不,上层社会的奢靡生活是卡列宁所追求向往的,卡列宁从小就是孤儿,可以想象在物欲横流,金钱至上的俄罗斯上流社会的他受尽了怎样的白眼和鄙视,从小就缺失亲情的他养成了孤僻固执的性格。以至于除了投机钻营而对安娜不屑一顾,更使得安娜结婚十余年来从未感受过爱情的滋味。安娜出身贵族,从小就围绕在花团锦簇之中,锦衣玉食中长大的她活泼开朗,优雅迷人,而贵族小姐的出身又铸造了她浪漫的气质,内心里有一个感情丰富的超凡脱俗的世界,这种出身、生活际遇的不同使她不可能理解身处体制僵化、勾心斗角的官场的丈夫。而被官场的应付扼杀了,而卡列宁也不可能象安娜幻想的那样经常搞爱情的小把戏,由于二人性格的不同,就注定了他们对爱情婚姻生活的不同理解,这些也是他们婚姻不幸的根源。安娜作为十九世纪想挣脱传统感情观束缚的贵妇人,勇敢的向上流社会提出挑战,她受够了没有爱情滋润的婚姻,她叛逆的性格使她不安于接受安逸但又空洞的生活,开始寻找属于自己的幸福,纯洁而善良的安娜虽然极力的追求情感自由和个性**,但是传统观念仍在束缚她的思想。安娜的内心深处存在着激烈的争取个人幸福和遵守贵族道德准则之间的突出矛盾。她试图挣脱封建婚姻的镣铐,尽情的享受生活、享受爱情的权利。因此,安娜一方面需要爱情,大胆地追求爱情,这造成了安娜大胆的反抗行为,另一方面她又信奉贵族社会的道德准则,这不仅得不到社会的认可,也得不到她自己的认可,在她的灵魂深处这两方面的内在矛盾至死都在折磨着她。安娜生活在虚伪的贵族社会里,极力的想摆脱束缚,追求“真正的人的生活”,在她心目中,妇女不是被玩弄的对象,不是男性生活的点缀品,她们是活生生的人,有感情,有渴望,有人格和有尊严的独立个体。
第二、安娜的丈夫卡列宁利用婚姻和儿子束缚着安娜的感情,使她身心倍受折磨。
自从在一次旅行中安娜与英俊青年渥伦斯基邂逅后,渥伦斯基一见倾心狂热的爱上了安娜,双双堕入情网。但安娜的背叛终逃不过丈夫卡列宁的眼睛,安娜决定离开卡列宁去寻求属于自己的爱情。然而现实与理想往往相差太多,当然不会那么顺利的得到想要的结果,然而毫无感情的卡列宁根本不会答应安娜提出的离婚要求,他不能接受一个女人对他赤裸裸的背叛,更不能接受拥有如此崇高社会地位的他被其他男人抢夺妻子之痛,因为社会舆论让他无法*息心中的怒火,他要惩罚她,让她一辈子都活在他的影子里。
其实,安娜与卡列宁十年的婚姻生活中,由于自身追求的生活不同,早已出现了情感裂痕,只是开始没有后来那么明显,撕裂得那么痛彻心扉。卡列宁只是一架官僚机器,是属于彼得堡残酷无情官僚集团的制度的化生,在生活中欲求的只有权力和地位。在他看来,他之所以需要一个家庭,并非出于爱情的需要,而是因为他在仕途上少不了这样一个点缀品,他每天都在自己从小向往的勾心斗角的官场里“快乐地”生活着,安娜说:“他乐于游泳在虚伪里,正像鱼在水里游泳一样”。他每天应付官场上尔虞我诈的官场伎俩,的确他对工作是热心的、积极的,用今天的话来说他就是一个工作狂,这使得他在婚后对安娜无暇顾及,感情变得越来越淡,对于安娜卡列尼娜来说,卡列宁的感情生活就像一潭死水,激不起半点涟漪。婚后的八年里,安娜把所有的情感倾注在儿子身上,与儿子相依为命,儿子曾经是她生活的全部,她全身心都爱着儿子,甚至连离开他一刻都不行。对于安娜来说,自己已经是当时其他妇人少女梦寐以求的*的阔太,同时也接受了命运对她和卡列宁相差二十多岁的婚姻安排,但她是一个天性浪漫,拥有诗人般气质的、诚实、勇敢、正直、有高度人格尊严的女性,她无法容忍自己原来的“虚伪与欺骗”的生活境地了,与渥伦斯基的邂逅让她决心向丈夫跟旧生活决裂。她说:“我知道我不能再欺骗自己,我是活人,罪不在我,上帝生我这样一个人,我要爱情,我要生活。”卡列宁并不关心这些,甚至知道自己妻子出轨的事情后表现的很淡然,因为封建礼教,因为自身的社会地位,他不想因为自己家里的丑事干预到自己的仕途,索性让出轨后的安娜保持低调,只要不在自己的庄园里接待渥伦斯基。卡列宁一直觉得用保持婚姻来耗着安娜是最解恨的`办法,同时也能保持名誉和体面。可实际上,他根本不能无视安娜与渥伦斯基频频约会,根本摆脱不了羞辱、愤怒和痛苦。安娜被渥伦斯基的热烈追求包裹着,不由自主毫无抵抗的做了他感情的俘虏。她的本性和她的教养使得她在第一时间就陷入了错综复杂的矛盾之中。她不敢去想将来该怎么办,今后要怎么办,以后会怎么样。其实,她也别无选择,她的命运全部都掌握在丈夫和情人这两个人的手中。无奈与愤怒之下的卡列宁最后还是向婚姻妥协了,但他手中却握着折磨安娜的另一张王牌——儿子谢辽沙。卡列宁的冷酷无情让安娜处于两难的境地,一面是儿子谢辽沙,一面是情人渥伦斯基,母爱和爱情对于一个女人来说是一生中最珍贵的生活权力,卡列宁把安娜的亲情和爱情分开对立起来,作为危险安娜的工具,让她尝尽无尽的痛苦。
第三,安娜的情人渥伦斯基不能脱离所生活的环境和社会,对安娜感情淡化,万般无助的安娜最终走上了死亡之路。
渥伦斯基是俄国上流社会中一个标准的公子哥,在遇到吉提和安娜之前,他曾和多个女子产生过感情。渥伦斯基从来没有过真正的家庭生活。他自己是在贵族军官学校教育成长的。毕业的时候,他是个风头十足的青年军官,很快就加入了彼得堡富有军官的圈子。他虽然有时也涉足彼得堡的社交界,但他的风流韵事却都发生在社交界之外。而对爱情有着强烈渴望的安娜在车站遇到“彼得堡上流社会花花公子渥伦斯基”后,爱情之火终于爆发了,面对传统腐朽不堪的上层社会舆论的压力,安娜历经艰难的思想斗争、冲破了重重阻碍勇敢地投入渥伦斯基的怀抱。这是安娜勇敢、对旧社会反抗的表现,她对自己目前的生活感到虚伪、可耻,卡列宁摧残了活在她“体内的一切的东西”。安娜说:“他甚至一次也没有想过我是一个需要爱情的活的女人。”,所以她勇敢地挑明自己对自由爱情与独立的要求,继而投奔了她的情人渥伦斯基,双双堕入爱河。 但浪漫的富于幻想的气质决定了他们的爱不可能持续太久。尤其是渥伦斯基激情过后,得到的不是爱情而是空虚,“虽然她的美比以前更使他倾倒,却使他感到不愉快。” 渥伦斯基追求已婚妇女在当时非但不会受到谴责,而且还是上流社会认可的时尚行为。相反,安娜就没有这样幸运,她背着“”的骂名被上流社会拒之门外。他母亲一开始是非常赞赏渥伦斯基与安娜的私情的。因为这种风流韵事能为她的儿子增色,能提高她儿子在上流社会的地位。可她万万没想到儿子对此当了真,而这会断送他的大好前程。她真正赞赏的实在是逢场作戏而已。她的这种观念,其实是上流社会普遍的价值观。所以,渥伦斯基与安娜,实际上是陷入了与整个上流社会相对抗的境地。但激情过后的渥伦斯基在母亲和哥哥的干涉下认识到爱情并不是生活的全部,而天性浪漫惟爱情至上的爱娜却不能自拔。渥伦斯基逐渐对安娜冷落失去以往的激情,因为他看不到未来,这使他对安娜的爱成了无源之水,欢娱得以满足,激情也随之消退。于是渥伦斯基决定回到自己的生活中去,安娜生活中的唯一依靠也随之化为了泡影。为了爱情,安娜几乎牺牲了一切,换来的结局却是失望与憎恨。安娜企图通过爱情摆脱“虚伪与欺骗”的上流社会,渥伦斯基却使她陷入了另一个新的更虚伪更欺骗的处境中,他以自己的方式显露了贵族资产阶级的虚伪,自私与冷酷无情,这个罪恶的社会就是通过他展现得淋漓尽致,最后把安娜逼上了死亡的绝境。
三 结论
总之,社会、卡列宁和伏伦斯基是造成安娜爱情悲剧的三个主要原因。安娜的悲剧源于对真挚爱情的追求,而这却与上流社会虚伪腐朽的道德观念相违背:女人只是男人生活中的点缀品,她们只是男人消遣时的玩物。男人可以追求女人来提高身价和威望,而女性却被看成“”,被上流社会所不耻。这是虚伪、道德沦落的封建礼教,而卡列宁却恰是身居要职的封建礼教的代表,他冷漠虚伪的性格与安娜格格不入,这就注定了他们的婚姻是一个悲剧。然而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安娜违反社会伦理道德,追求爱情自由的性格却成为了另类,这就让出生于贵族的安娜形象彻底毁灭了,取而代之的是无限的社会压力,但坚强的她挺住了,忘记一切的伤痛,痛舍自己的儿子投向了渥伦斯基的怀抱。可渥伦斯基只是新兴资本主义思想的代表者之一,他新鲜的思潮也正式安娜狂热迷恋的,所以他们的爱情注定不会长久,渥伦斯基追求的是一时的浪漫和激情,但激情过后的他下意识到这是没有结果的爱情,在他现在的生活中他看不到未来,看到不前途。所以安娜又一次被抛弃了。
如果说安娜从前在跟卡列宁的关系上犯了一个可怕的错误,那么现在,她在与渥伦斯基的关系上却犯了一个更大的错误。她对渥伦斯基估计过高,期望过大。她以为他能带她逃离“虚伪与欺骗”的社会,可是她错了,他带给她的是永无止境的痛苦、矛盾与恐惧,远远超过他带给她的生之欲望与欢乐。他的爱情消失后,安娜便被逼上了悲剧的绝境,她控诉这一切:“全是虚伪,全是谎话,全是欺骗,全是罪恶!” 她的死,更是对黑暗社会的一个反抗,她对自由爱情的追求,对真挚诚恳的向往,对自身人格**的渴求,都是值得我们学*的。特别是在今天追求个性**的时代,这种悲剧给我们的启示,更是深远而恒久的。
作者介绍: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Лев Николаевич Толстой;1828年9月9日-1910年11月20日),19世纪中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政治思想家、哲学家,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托尔斯泰出生于贵族家庭,1844年入喀山大学,1847年退学回故乡在自己领地上作改革农奴制的尝试。1851~1854年在高加索军队中服役并开始写作。1854~1855年参加克里米亚战争。1855年11月到彼得堡进入文学界。 1857年托尔斯泰出国,看到资本主义社会重重矛盾,但找不到消灭社会罪恶的途径,只好呼吁人们按照“永恒的宗教真理”生活。1860~1861年,为考察欧洲教育,托尔斯泰再度出国,结识赫尔岑,听狄更斯演讲,会见普鲁东。1863~1869年托尔斯泰创作了长篇历史小说《战争与和*》。 1873年~1877年他经12次修改,完成其第二部里程碑式巨著《安娜·卡列尼娜》。 70年代末,托尔斯泰的世界观发生巨变,写成《忏悔录》(1879一1882)。80年代创作:剧本《黑暗的势力》(1886)、《教育的果实》(1891),中篇小说《魔鬼》(1889)、《伊凡·伊里奇之死》(1886)、《克莱采奏鸣曲》(1891)、《哈泽·穆拉特》(1886~1904);短篇小说《舞会之后》(1903),特别是1889~1899年创作的长篇小说《复活》是他长期思想、艺术探索的总结。
托尔斯泰晚年力求过简朴的*民生活,1910年10月从家中出走,11月7日病逝于一个小站,享年82岁。
创作特点
托尔斯泰在小说中对人性进行了大量的思考,从这些思考中可以看到托尔斯泰精神世界最真实的一面,托尔斯泰对人性的思考主要由俄罗斯当时的历史和现实激发的:一方面,传统的俄罗斯是宗法社会,*决定了人们思想感情的方式,托尔斯泰也深受*的影响,不管他的态度是接受抑或是有所保留;另一方面,欧洲的启蒙精神亦深深影响着俄罗斯,这很大程度上动摇了俄罗斯传统信仰的根基,启蒙精神对托尔斯泰的影响亦是显著的,这使得托尔斯泰对*基本的教义体系产生怀疑,他不会像一般教徒一样思考信仰问题。但是,托尔斯泰也并没有完全走向欧洲的个人主义的启蒙立场,所以,他对人性的思考常常游离于二者之间,有时像一个教徒,有时像一个人本主义者。
托尔斯泰的作品中有着乌托邦思想,主要表现为反抗暴力与奴役,反对土地私有制度,反对崇尚资本主义物质文明和“进化论”,要求奉行合法的生活义务和合理的生命法则,回返健康的农耕生活,通过人人的劳动和道德实践建立起充满兄弟情谊,*等、和谐、友爱的属于全人类的人间“天国”。
参考文献
[1]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高惠群,石国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年版
[2]智量译列夫·托尔斯泰著 《安娜·卡列尼娜》[M]。 南京:译林出版社,1996版
[3]郭和英 《女性意识的觉醒与反思———透析安娜悲剧及对现代女性启示》
[4]列夫·托尔斯泰。 安娜·卡列尼娜[M]。杨楠。北京燕山出版社。2002年8月第1版。
[5]《安娜·卡列尼娜悲剧的原因》,载《外国文学史研究》2000年第四期
《诗经氓》诗婚姻悲剧原因
《诗经》中著名的长篇叙事诗,讲述了一位女子从青梅竹马、求婚恋爱、两心相许、结婚度日,到男子变心、一刀两断的全过程,把弃妇的悲愤一泻无余地抒写了出来。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了《诗经氓》诗婚姻悲剧原因,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卫风氓》是《诗经》中弃妇诗的代表作,诗中通过弃妇自述深刻地反映了妇女在恋爱婚姻问题上受压迫、被损害的社会现象。对于诗中女性的婚姻悲剧,许多人把责任归咎于两性地位的不*等以及男女主人公的性格等原因。
一、私定终身违背礼制导致婚礼缺失
周代婚礼包含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和亲迎。其中纳采(男方请媒人向女方家送礼提亲)是婚礼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它是婚姻合礼合法的前提。《卫风氓》中说: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从诗中“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等诗句可以看出,诗中男主人公并没有通过媒人而是自己前来向女方提亲,而且女主人公在纳采之前已经擅自与男子约定了婚期,这些都是不符合礼法的。上古婚姻非媒不娶,所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没有媒人的婚姻不被礼法所承认,也不具备法律效力,因而也就不受礼法、道德所保护。而对于男女双方在纳采之前私自交往,人们也持反对意见,强调男女之别。《礼记坊记》曰:“男女无媒不交,无币不相见,恐男女之无别也。”《诗经》国风中的郑风诗歌是最具有浪漫气息的爱情诗歌代表,但即使在郑风中我们也能看到周礼对男女交往的限制。如《将仲子》一诗中,女子便对男女的私下交往充满了担忧:“将仲子兮,无我里,无折我树杞……父母之言,亦可畏也……诸兄之言,亦可畏也……人之多言,亦可畏也。”因此男女私下违礼交往必定要受到礼法的谴责,《孟子滕文公下》云:“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隙相窥,逾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贱之。”古歌亦云:“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由此可知,在时人的眼中青年男女私定终身是下贱的行为,这必定会遭到“诟耻”。
周代重视礼乐教化,礼乐在社会生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是当时道德评判的基本准则,守礼的行为会受到人们的称赞,而违礼的行为会招致社会的质疑与谴责。如《相鼠》中甚至诅咒曰:“人而无礼,胡不遄死?”《氓》诗中男女主人公的违礼行为给自己和家庭都带来了羞耻,而且这种违背父母意愿的行为,在古代社会也被视为不孝的表现。古人认为不孝有三,不顺从父母的意思、违背父母的心意、陷父母于不义便是其一。《氓》中男女主人公的这种既违背父母的心意又败坏门风的行为,“陷父母于不义”,这种情况下家人也不可能为其举办婚礼。诗歌中“以尔车来,以我贿迁”这一句凄凉的暗示,也印证他们的结合并没有婚礼。
综上所述,《氓》诗中并没有纳采礼,没有纳采,便是苟合,“*自有礼制后,非当于礼者不视为婚姻”[6]。没有标志婚姻合法性的采纳礼,其它五礼也就都不具备了存在的意义,从“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到“以尔车来,以我贿迁”的整个过程,婚礼都是缺失的。虽然有人认为“抱布贸丝”和“尔卜尔筮”与婚礼中的部分礼节相似,但是缺少“媒妁之言”的合法性前提,这些也并不被视为是婚礼。
二、婚礼缺失使婚姻得不到支持与保护
古代婚姻按照礼法应行六礼,六礼中的'第四礼“纳征”即男方向女方送聘礼,这涉及到女方家庭的切身经济利益,《氓》中女主人公是私定终身,并没有收到聘礼这让她的家庭遭受了经济损失。而且婚礼中的六礼都要祭拜祖先,以求得祖先的同意和护佑,《氓》诗中婚礼缺失使他们婚姻丧失了神圣性和约束力。这一切使女主人公很容易成为婚姻的受害者。
(一)缺失聘礼使女主人公的婚姻失去家庭的支持和保护。
某种程度上,婚姻也是一种经济行为,“遂皇氏始有夫妇之道,伏羲氏制嫁娶以俪皮为礼。”[7]早在原始社会通过财物来获取婚姻权利已成为风俗。人类学家对此说得更明白:“婚姻中出现权利转移的现象常与商品及劳务的交换同步。有时候这种交换仅表现为‘礼物’的形式,送礼是从对方获取婚姻权利的方式,亦是风俗所定。”[8]当时婚礼中的聘礼分为先后两种,先挚(玉帛)后庭实(皮马)。《氓》诗中男主人公虽有“抱布贸丝”的行为,但这并非聘礼,也就不具备聘礼所具有的作用。
古代聘礼的第一个作用是补偿女方家庭养育女儿的花费,没有聘礼女方家庭便相当于遭受了经济损失。在古代的宗族家庭中,女方家庭遭受的损失其实就是女子兄弟们的经济损失,这自然会招致自己兄弟们的不满,所以当女方受到婚姻伤害时便很难得到他们的支持和保护。这也是《氓》诗中女主人公因丈夫“二三其德”受到婚姻的伤害,回到娘家得到的却是自己兄弟们的嘲笑“兄弟不知,其笑矣”的原因之一。
聘礼的第二个作用是保障女子婚后的权利和地位。没有聘礼,女子就无法保障自己在夫家的权利和地位。[9]在古代,夫妻双方如果离婚的话,通常情况下女方并不归还聘礼,因此离婚对男方来说是较大的经济损失,聘礼的存在可以适当的约束他婚后的行为,不至于随便地停妻再娶。从诗中“自我徂尔,三岁食贫”可以推知男主公并不富裕,聘礼对他来说是很大的一笔财产,但正是因为没有给女方家庭聘礼,所以结婚和离婚对他来说都没有任何财产损失的担忧。聘礼缺失使他摆脱了婚姻中经济的约束力,也让女主人公失去了保护。
(二)缺失告庙之礼使女主人公的婚姻得不到祖先的认可与护佑。
祖先崇拜是上古社会意识形态的核心观念之一,凡是重要的事情都要告之祖先,以求得到他们的认可与护佑,婚礼也是如此。《礼记昏义》中说“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故君子重之。是以昏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徵、请期,皆主人筵几于庙,而拜迎于门外,入,揖让而升,听命于庙,所以敬慎重正昏礼也”。可见,在周代,婚礼不仅是经济行为还是宗教行为[10]。
在婚礼的六礼中,每一礼都要举行告庙之礼,以显示婚姻的重要性和神圣性。女子出嫁前要在宗庙*礼并祭告祖先,告知祖先自己将离开宗族,求得祖先的认可与护佑。男方亲迎时也要到女方祖庙祭告,使自己迎娶新娘的行为得到女方祖先的同意。亲迎结束后先祭告男方祖庙才能婚配,告知祖先自己娶回妻子,祈求祖先福佑。新娘婚后三个月要祭拜男方祖庙,庙见成妇,以取得协助祭祀的权力,“妇入三月然后祭行……三月一时,物有成者,人之善恶可得知也。然后可得事宗庙之礼”[11]。取得祭祀男方祖先的权力意味着女方由原来的宗族加入了男方的宗族,并得到男方祖先的认可与保护,在宗教上有了归属。至此,女方获得了男女双方祖先魂灵的认可与护佑,而且获得祭祀的权力,这就确立自己婚姻的神圣性和自己在夫家的宗教地位。在祖先崇拜盛行的周代,告庙之礼使婚姻具有神圣性,婚姻的神圣性具有巨大的约束力,它使男女双方不敢轻易背叛婚姻,这是对婚姻的保护。
《氓》诗中男女主人公是私定终身,并没有举行告庙之礼,女主人公既背叛了自己的祖先,也没有被男方的祖先所认可。因此她没有被男方家族所接纳,没有祭祀的权力,不是男方家族的一员,甚至可以说她不是男主人公的妻子,《礼记内则》中云:“聘则为妻,奔则为妾。”只有明媒正娶的妻才享有合法的权利和地位,而“奔者为妾,父母国人皆贱之”。于妾而言,她的婚姻并不受到宗教神圣性的保护,男子对她“二三其德”的行为也不因此而受到约束,妾没有权利干涉丈夫与其他女子的交往。同时,女主人公的行为使“父母国人皆贱之”,她失去了再次结婚的可能性,“反是不思,亦已焉哉!”只能忍气吞声。可见,告庙之礼对于女主公来说是极其重要的,告庙之礼的缺失使自己的婚姻失去了神圣的保护。
综上所述,导致《氓》一诗中女子婚姻悲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私定终身的违礼行为是导致她婚姻悲剧的直接原因,因为这使她的婚姻失去了社会、家庭和宗教的保护,婚姻的悲剧由此产生。从礼制角度来解读《氓》诗,可以加深我们对诗歌中婚姻悲剧根源的认识,对《诗经》与礼制、宗教关系的理解也有一定的意义。
不要因为也许会改变,就不肯说那句美丽的誓言,不要因为也许会分离,就不敢求一次倾心的相遇 。不要悲伤,不要放弃。
1、绝艳佳人他人拥,红颜薄命古今同,但愿佳人心如意,悲欢离合莫相思。
2、离歌且莫翻新阕,一曲能教肠寸结。直须看尽洛阳花,始共春风容易别。
3、泪雨问花花不语,又见散花落满地。步雨深夜夜不许,再盼长夜破晓时。
4、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5、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6、今宵赏月似也醉,只见明月星以睡;明月明日何处寻,此生唯有影随行。
7、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8、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9、十里*湖霜满天寸寸青丝愁华年对月形单望相互只羡鸳鸯不羡仙
10、冷风萧瑟哭声有,寒雨飘洒泪痕无;行人只闻风吹雨,哪知深夜有人哭。
11、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12、一夜白头万事非,对花对酒断肠归。满地空余梨花雪,鸳鸯何时知双飞。
13、一见倾心爱无悔,为卿痴狂为卿醉。怎奈佳人本无意,我心已死坠轮回。
14、肠断相思岁岁同。事世情缘梦难通。满山烟雨桔花白,无尽相思夜夜风。
15、临高楼,雨湿面,云中身影却不见。枯坐千年,未见你来。
16、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17、抱郁思,独倚望远忧,苦寻七载迷踪影,含情脉脉情悠悠,肠断思念中。
18、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19、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20、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苏武《结发为夫妻》
21、借酒消愁愁更愁,只怕酒醒之后断人肠。
22、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23、重叠泪痕缄锦字,人生只有情难死。-文廷式《》
24、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乾。-《无题》
25、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26、尊前拟把归期说,未语春容先惨咽。-欧阳修《玉楼春》
27、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欧阳修《玉楼春》
28、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张先《千秋岁》
29、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30、相思树底说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梁启超《台湾竹枝词》
31、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白居易《长恨歌》
32、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元好问《摸鱼儿二首其一》
33、他生莫作有情痴,人间无地著相思。-况周颐《减字》
34、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宨淑女,君子好逑。-佚名《·周南·关雎》
35、君若扬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沈各异势,会合何时谐?-曹植《明月上高楼》
36、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苏轼《江城子》
37、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柳永《雨霖铃》
38、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著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话-曹雪芹《枉凝眉》
39、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为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他让我们结一段尘缘。-《一棵开花的树》
40、不要因为也许会改变,就不肯说那句美丽的誓言,不要因为也许会分离,就不敢求一次倾心的相遇。-*慕蓉《印记》
谒金门 冯延巳
风乍起,吹绉一池春水。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捋红杏蕊。斗鸭阑干独倚,碧玉搔头斜坠。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
玉楼春 欧阳修
樽前拟把归期说,未语春容先惨咽,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离歌且莫翻新阕,一曲能教肠寸结。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
西江月 司马光
宝髻松松挽就,铅华淡淡妆成.红姻翠雾罩轻盈,飞絮游丝无定.相见争如不见,有情还似无情.笙歌散后酒微醒.深院月斜人静.
鹊桥仙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虞美人 秦观
碧桃天上栽和露,不是凡花数,乱山深处水荥迥,借问一枝如玉为谁开?轻寒细雨情何限,不道春难管,为君沉醉又何妨?只怕酒醒时候断人肠!
唐朝诗人宋之问的悲剧
导语:初唐诗人宋之问是一个诗才一流的诗人,与沈佺期并称“沈宋”,下面让我们了解一下宋之问的故事吧!
初唐著名诗人宋之问,诗才一流,为*体律诗定型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是对一个诗人来说,品格似乎总是要比诗才更重要,古人说“先器识而后文艺”就是这个道理。宋之问在历史上名声很差,皆因世人认为其品行恶劣,为人不齿。然而,纵观宋之问的一生,他不过是一个屡屡卷入政治漩涡的牺牲品,活得很累也很可怜。
宋之问弱冠知名,善五言诗,“无能出其右者”,20岁中进士,有幸登临“龙门”进入宫廷做了一名文学侍从。宋之问自恃才华出众、仪表堂堂,他第一个刻意接*的对象竟是武则天,他写诗向武则天自荐当男宠,武则天却对他避而远之。因为武则天听说他有口臭。宋之问羞愧不已,从此暗含丁香,以除臭味。
宋之问还算有自知之明,他很快转向依附武则天的“男宠”张易之。张易之让宋之问捉笔写了不少诗献给武则天,讨她欢心。这期间,宋之问做的最无骨气的事,就是为张易之“捧溺器”,要说这提尿壶的勾当,自有下人去做,宋诗人却抢着去做,有辱斯文不说,还留下千古笑柄,实在不值。
不久,宰相张柬之、太子典膳郎王同皎等人逼武则天退位,张易之被杀,宋之问被贬到泷州(今广东罗定县)任参军。昔日的荣华富贵历历在目,被冷落的滋味是那样难受,不甘心的他第二年就偷偷潜回洛阳,躲在友人王同皎的家中,王同皎是安定公主的'驸马,当时武三思权势嚣张,他不想让大唐江山落入武三思之手,就密谋他人诛杀武三思。
此事被宋之问知道后,指使侄子向武三思告密,结果王同皎等人被斩首,他宋之问当然得到了武三思的赏识,被提拔为鸿胪主簿,由此,宋之问也背上了“卖友求荣”的骂名,“深为义士所讥”、“天下丑其行”。现在学者当中有一种意见,认为当时的告密者不是宋之问,而是其弟宋之退。但王同皎被杀后,宋之问马上升官了,这是一个事实,所以在告密一事上,宋之问很难逃脱干系。
然而,武三思好景也不长,公元707年7月,太子李重俊与大将军李多祚发兵杀死武三思,宋之问的又一棵大树倒了,他见太*公主势力很大,就去投靠太*公主。当时,唐中宗之女安乐公主也是权势炙热,两相比较,他觉得还是安乐公主更有前途,于是又转向巴结安乐公主,对此,太*公主极为不满。一次,唐中宗想提拔宋之问当中书舍人,太*公主趁机参了他一本,揭发了他的**丑行。于是,宋之问被贬为越州(今绍兴)长史。
这次打击让他清醒过来,体会到了政治斗争的诡秘和个人宠辱的无常,他开始反省自己,访察民生,“颇自力为政”,总之,他想做一个问心无愧的好官,而与此同时,他的诗歌风格也有了极大的改变。第一次被贬,他写下了“*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这样的好诗,这次被贬,他又写下了“山雨初含露,江方欲变霞。但令归有日,不敢恨长沙”这样的佳句,以致他的诗“流布京师,人人传讽”。
诗人仿佛看到了另一个新生的自己,但就在此时,又一次宫廷*突然而至,断送了他的人生。太*公主与安乐公主之争,最终以安乐公主被杀而结束,宋之问的后台再次倒掉,他曾经依附张易之、武三思的旧事被揪出来,老账新账一起算的结果,是他被流放钦州。两年后,唐玄宗李隆基即位,将他赐死,终年约56岁。
宋之问的最大悲剧,就是他本不适合官场,却偏要混迹于官场,他有一颗敏感的诗心,却无政治的敏感,以致每次关键时刻,他都站错了队。
宋之问曾写过一首诗《题张老松树》,其中有一句是“百尺无寸枝,一生自孤直”,显然不是自诩,他还没厚颜无耻到那种地步,也许,诗人也清楚自己就像一棵藤萝,做人很失败,所以对那种孤直如松的高节之人,特别敬慕吧。
爱情悲剧的诗词 爱情悲剧诗句 爱情悲剧的诗句 爱情悲剧的句子 代表爱情悲剧的古诗 悲剧爱情的绝美古诗 讲述悲剧爱情的古诗 古诗对爱情悲剧的描写 象征爱情悲剧的古诗句 关于爱情悲剧的句子 古诗词背后的爱情故事悲剧 关于牛郎织女爱情悲剧的古诗 古诗词中的悲剧 情感悲剧的古诗 悲剧的名言 暗恋悲剧的古诗词 悲剧的短句 悲剧名言 悲剧的虚与实古诗 喜剧悲剧的名言 历史悲剧英雄的古诗词 有关悲剧的名言 关于悲剧的名言 人生悲剧的古诗 希腊悲剧的古诗 关于悲剧和喜剧的名言 人生悲剧的句子 人生悲剧的说说 亲人相残的悲剧古诗 悲剧的诞生名句
描写爱情悲剧的诗句 描写悲剧的诗句 爱情的悲剧诗句 爱情悲剧的诗句 浅谈《安娜·卡列尼娜》的爱情悲剧 杜甫诗歌的悲剧精神 关于爱情悲剧的美文 《诗经氓》诗婚姻悲剧原因 描写悲剧的诗句大全 许嵩《两种悲剧》歌词 《红楼梦》中的爱情悲剧 《边城》的悲剧意蕴 孙少*和田晓霞爱情悲剧的前兆 浅谈《红楼梦》爱情悲剧的社会意义 爱情的悲剧诗句 经典悲剧台词 说说大全爱情,爱情的悲剧源于挑剔 形容爱情纯美却是悲剧结束的句子 暗恋是哑剧,说出来就成了悲剧_幽径悲剧抒情的句子 悲剧爱情诗词 悲惨爱情诗词 悲情爱情诗词 唐朝诗人宋之问的悲剧 描写爱情悲剧的诗词 爱情悲剧名字 有关描写爱情悲剧的诗句 悲伤爱情古诗词 爱情悲剧的句子 形容爱情悲剧的诗句
简短土味情话 土味情话我想你 朱正廷土味情话 套路情话男朋友 年龄不是问题的情话 写给儿子的小情话 情话视频配图 情话微甜txt 偶练土味情话 暖味情话 暖心动心情话 土味情话套路大全 简短的小情话 情话墙抖音 土味情话意思 情话小套路一问一答 旭凤的情话 撩老公的土味情话 土味情话想你了 土味情话奶茶 圣诞节情侣情话 床上情话攻略 骚气十足的情话 走心情话一段话 抖音伤感情话 不知给谁的情话 高端土味情话 东北情话大全集 神话情话咕咚版 夏天的短情话 高校情话阶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