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有关采莲蓬的诗词 >

有关采莲蓬的诗词

关于有关采莲蓬的诗词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有关采莲蓬的诗词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有关采莲蓬的诗词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包括句子、语录、说说、名言、诗词、祝福、心语等。如果有关采莲蓬的诗词页面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

句子:即与有关采莲蓬的诗词相关的句子。
语录:即与有关采莲蓬的诗词相关的名人语录
说说:即与有关采莲蓬的诗词相关的qq说说、微信朋友圈说说。
名言:即与有关采莲蓬的诗词相关的名人名言、书籍名言。
诗词:即与有关采莲蓬的诗词相关的古诗词、现代诗词、千古名句。
祝福语:即与有关采莲蓬的诗词相关的祝福祝贺词。
心语:即与有关采莲蓬的诗词相关的早安、晚安朋友圈心语。

  • 采莲曲古诗词

  • 采莲曲古诗词

      在*凡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古诗吧,古诗准确地来说应该叫格律诗,包括律诗和绝句。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能算得上是好的古诗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采莲曲古诗词,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古诗原文

      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

      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

      译文翻译

      菱叶在水面飘荡,荷叶在风中摇曳荷花深处,采莲的小船轻快飞梭。

      采莲姑娘碰见自己的心上人,想跟他打招呼又怕人笑话。便低头羞涩微笑,一不留神,头上的玉簪掉落水中。

      注释解释

      萦(yíng):萦回,旋转,缭绕;

      飐(zhǎn):摇曳;

      小船通:两只小船相遇;

      搔头:簪之别名;碧玉搔头:即碧玉簪,简称玉搔头。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白居易出任杭州(公元822~824年)之时。此时,诗人远离上层政治集团的勾心斗角,沉醉在旖旎的江南风光和与友人的诗酒酬和之中,生活轻松、舒心。诗人无意间捕捉到一对年轻男女在荷塘上相遇的有趣一幕,随即创作了本诗。

      诗文赏析

      《采莲曲》,乐府旧题,为《江南弄》七曲之一。内容多描写江南一带水国风光,采莲女子劳动生活情态,以及她们对纯洁爱情的追求等。描写采莲生活的诗歌很早就出现了,汉乐府中就有《采莲曲》《江南可采莲》“江

      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南北朝出现了不少写采莲生活的名作,如《西洲曲》“采莲南唐秋,莲花过人。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头。”到了唐代,写采莲更是成为一种时尚,很多名家如李白、白居易、王昌龄、戎昱、崔国辅、皇甫松等都写过这类诗歌。白居易的《采莲曲》写得尤为细腻动人。

      白居易这首诗描写的是一位采莲姑娘腼腆的情态和羞涩的心理。前两句写风中婀娜舞动的荷叶荷花,从荷花的深处有小船悠然划出,画面充满了动感。“菱叶萦波荷飐风”,在碧水荡漾一望无际的水面上,菱叶荷叶一片碧绿,阵阵清风吹来,水波浮动,绿叶随风摇摆,菱叶在绿波荡漾的湖面上飘飘荡荡,荷花在风中摇曳生姿。正因为绿叶的.摇动,才让人们看到了“荷叶深处小船通”。荷花深处,暗示了荷花的茂盛、广阔,而“小船通”,则告诉读者有人有活动。这就像一组电影长镜头,先见一片风光,然后将人物活动呈现在其中,给人以真切感。

      然后诗人用了一个日常*见、颇具情趣的细节:“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采莲少女看见了自己的情郎,正想说话却又突然止住,羞涩得在那里低头微笑,不想一不小心,头上的碧玉簪儿落入了水中。“欲语低头笑”既表现了少女的无限喜悦,又表现了少女初恋时的羞涩难为情。“碧玉搔头落水中”又进一步暗示了少女“低头笑”的激动神态。后两句描写细致,生动逼真。诗人抓住人物的神情和细节精心刻画,一个欲语还休、含羞带笑的姑娘宛然出现在读者眼前。

      《采莲曲》为民歌体裁,同类的作品历来很多。但白居易没有落入俗套,在短短的四句二十八个字中,既写景,又写人,生动形象,富有情趣,层层深入,活灵活现。此诗用乐府旧题写男女恋情,少女欲语低头的羞涩神态,以及搔头落水的细节描写,都自然逼真,意味无穷。犹如一卷望不尽的画面,使人百读不厌。

[阅读全文]...
  • 采莲曲·秋江岸边莲子多诗词

  • 采莲曲·秋江岸边莲子多诗词

      古诗原文

      秋江岸边莲子多,采莲女儿并船歌。

      青房圆实齐戢戢,争前竞折漾微波。

      试牵绿茎下寻藕,断处丝多刺伤手。

      白练束腰袖半卷,不插玉钗妆梳浅。

      船中未满度前洲,借问阿谁家住远。

      归时共待暮潮上,自弄芙蓉还荡桨。

      诗文赏析

      “秋江岸边莲子多,采莲女儿并船歌”,清秋时节,莲子成熟了,碧荷沿江连绵无际,正是收获的季节。采莲女们笑着,唱着驶船来江上采莲。“并船歌”,几只船儿紧紧相靠,并驾齐驱。一个“并”字,突出了采莲是群体活动,以及采莲女们的爽朗和快乐。她们的船摇到哪里,她们那优美的歌声就飞到哪里。江流蜿蜒向前,欢快悠扬的歌声随着江流一路飘荡。这阵阵甜美的歌声,为清秋江面增添了无限风光。这两句环境描写,烘托出秋江采莲的热闹场景。下面两句具体描绘采莲细节:“青房圆实齐戢戢,争前竞折漾微波。”齐戢戢,形容众多莲蓬露出水面,一个挨一个,戢戢然。这些饱满的莲子,吸引着采莲女们。她们荡着小船,在荷丛里穿梭,在绿色的芙蓉国里你追我赶,相互竞赛,都想多采一些莲子。澄碧的水面,溅起一朵朵晶莹闪亮的水花,荡起一道道翡翠般的`波浪。歌声、笑声、桨声,合奏出一支支活泼欢畅的青春曲。绿叶青莲,映衬采莲女红润的面颊,采莲女和粉红的荷花在阳光下相映生辉。颜色的相互映衬,使画面明丽多姿;荷叶和莲子是静态的,采莲女和江水是动态的,静态和动态相互转换,衬托出画面的中心——采莲女轻盈、敏捷。“争前,”描写她们争着划船向前,使轻舟竞采的动人画面跃然纸上。“竞折”,突出她们争相采摘莲子的情态,把她们的青春风采写活了。从“争前”到“竞折”,采莲画面的动态感越来越强。诗人连用争、折、漾几个动词,描绘出采莲女们神速、灵敏的动作、兴奋欢快的心境,活灵活现地表现出她们轻盈飞动的神彩。前四句押“歌”韵,为第一段,展现出广阔而热闹的秋江采莲场景,情调悠扬甜美。

      五、六两句写寻藕:“试牵绿茎下寻藕,断处丝多刺伤手。”“试牵”说明她们寻藕的目的只是想看一看藕长得多大了。因为此时的藕只是小嫩藕,还没有到扒藕的季节。绿茎上有刺,如果不小心就会刺伤手。因此,她们就慢慢地、小心翼翼地顺着绿茎向下摸藕,采莲子是那样飞快,寻藕却是如此缓慢,一快一慢,突出了她们寻藕的细致。这两句押“有”韵,为第二段,刻画寻藕的具体细节,表现出她们劳作的情景。节奏缓慢,给人以舒缓轻松的感受。

      下面四句转入刻画采莲人。“白练束腰袖半卷,不插玉钗妆梳浅”这两句用白描手法描绘采莲女的妆扮。她们用白色的带子系着腰,显示出形体曲线美和俊俏优美的风姿。她们不插玉钗,只施淡妆,表现出采莲女的自然风采,表现出一种朴素大方的美,“船中未满度前洲,借问阿谁家住远”,莲子还没有把船舱装满,她们便相互鼓劲:“我们结伴到前面的洲边继续采吧。”她们边采边相互关切地询问:“我们越往前采,离家就越远了,谁家住得远一些?”一句亲切的问话,揭示出她们善良的心地和开朗的性格,突出了她们相互的友爱和关切。这浓厚的人情显示出她们美的心灵、美的情操,她们的形体美和内在美互为表里、相得益彰,给人美的享受。

      这四句押“洗”韵,为第三段,刻画采莲女们的形体外貌和内心世界,情调朴实亲切。

      最后两句描绘采莲女暮归:“归时其待暮潮上,自弄芙蓉还荡桨。”傍晚还在采莲,表现了她们的勤劳。日暮涨潮,正好可以乘船疾驶。这个“共”字用得妙,突出了她们同出同归和丰收后共同的欢乐。在归途中,她们边荡着桨边拿着荷花玩耍。一天劳动后,她们还是那样轻松。这最后两句展现出一幅水彩画:红色的晚霞给采莲女披上了绚丽的色彩,她们的欢笑和歌声,为日暮秋江增添了无限的情趣。结尾和开头照应紧密。最后两句押“漾”韵,描绘出一幅采莲女丰收归来边荡桨边弄荷花的动人画面,让人们在轻松愉快中回味全篇。

      这首诗采莲活动写得相当细致,从头到尾都是运用叙述和白描手法,如同采莲女一样淡妆浅梳,不假雕饰,表现出一种纯朴明丽的风格,洋溢着浓郁的江南民歌风味。全诗构思独特,每韵一段,各段之间富有变化,从而展示出从晨出到暮归群体采莲的全部过程。全诗场景多变,情节丰富,令人留连往返,兴味无穷。

[阅读全文]...
  • 莲蓬怎么造句,用莲蓬写一句话

  • 一句话
  • 1、莲蓬头把水像下毛毛雨似的洒在我头上

    2、而一到整点含苞的荷花绽开现出花心站立一人;莲蓬内隐藏的水管开始喷水同时响起音乐报时

    3、她向他望了一会,她的头发是乱莲蓬的

    4、孩子们手举长梗荷叶挖空心的莲蓬掏了瓤镂了皮的西瓜,各插了小蜡,燃点起来,边走边唱

    5、两个皮箱装满*公共澡堂的特殊莲蓬头,还有巨大的刮胡刀和指甲刀,戏谑*旅客的必备品

    6、春天,芦苇被拔掉,莲蓬尖尖,水流湍急,树叶飘动,生命充满活力

    7、夏风吹起池塘中的青蛙们跃上荷叶唱着雄壮的歌荷花摇摇摆摆荷叶金边闪耀还有那一个个小 莲蓬 也有节奏感的一摇一摆树下乘凉的老人懒洋洋地扇着扇子悠闲无比

    8、一阵微风吹过使人感到无比的凉爽湖面上也泛起了层层波纹 莲蓬 偷偷的将头探出了水面碧绿的莲子像一颗颗绿宝石镶嵌在莲蓬上远处的小鸭子躲在荷叶下悠闲地游玩

    9、水生和沼泽地生长的荷花,它的果实(俗称[莲蓬]是一个充满空气的疏松组织,里面有许多种子,莲蓬成熟后就像一个个绿碗漂浮在水面,旅途中空气慢慢消失,种子就慢慢下沉到水底,第二年新荷花又在异地长了出来

    10、买一个流量较少的莲蓬头,在家居和五金店都可以买到

    11、莲蓬子口感清爽,我非常爱吃

    12、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 莲蓬 辛弃疾

    13、《清*乐·村居》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剥莲蓬

    14、如果让桑疤拉脸当了大头领别说全家团聚哪儿能容得下自己呢?所以 莲蓬 湖的大头领必须拿下否则就要被他人宰割

    15、【莲蓬】<轻>莲花开过后的花托,倒圆锥形,里面有莲的果实

    16、荷叶下不计其数的 莲蓬 千姿百态有的昂首挺立显得十分神气;有的低头藏身好像有些害羞;那些成熟了的垂着黝黑的脑袋鼓着大大的眼睛;未成熟的仰着溜圆的面庞露出微微的笑容

    17、荷花有的半开着 莲蓬 只露出了半个像小泵娘的头发长得只露出半张脸;有的全开了露出金黄的花蕊好像小朋友的脸蛋笑呀笑呀!

    18、荷花很美长出花骨朵儿后外面的花瓣慢慢的张开然后中间那一层花瓣也会展开最后里面那层花瓣随之打开等到花瓣凋落就会长出小 莲蓬

    19、(结构和作用类似房子的东西蜂~|莲~(莲蓬

    20、我们自己研制了太阳能淋浴器,安装了比通常型号大上一倍的莲蓬头

    21、在伪装成淋浴房的毒气室,成群结队赤身**的犹太男女被驱赶进去洗澡”,一只只莲蓬头喷射出剧烈的毒气……

    22、另外由于本次上拍的官窑单色釉的品种比较特别所以成绩也很突出清乾隆的窑变釉莲蓬口瓶等拍品的成交价都超过了百万

    23、在南房前面,他还种了两株枣树,一株结的是大白枣,一株结的是甜酸的莲蓬子儿”

    24、我就想明天要叫爸爸带我去荷花池边玩,并且要采一筐莲蓬回家慢慢品尝享受

    25、对,我的莲蓬头就是我的麦克风

    26、装个超低水流的莲蓬头吧

    27、莲蓬干花既可以用作装饰,也可以泡水当茶饮

    28、在池塘中的的荷花开出了美丽的花朵,结出了好吃的莲蓬

    29、湿地边的大片荷花湖挎柳条编篮的小贩吆喝着推销篮内可食的新鲜 莲蓬

    30、她生病的时候总能不药而愈,而且,她能用一磅汉堡包喂饱一家口人,还能让一个岁男孩子乖乖地站在莲蓬头下淋浴

    31、使用小流量莲蓬头

    32、我的 莲蓬 头坏了我需要换一个新的

    33、风儿吹来,荷花荷叶还有莲蓬互相碰撞,顿时响起一片哗哗声,好像快乐的流水声

    34、白河到处是莲塘,遗憾的是开花的高峰期已过,大家都开始采莲蓬了

    35、从莲蓬头里喷出来的水洒在叶子上,使马白夫公公心里充满了快乐

    36、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 莲蓬 辛弃疾

    37、山下边是一大片茂盛的桑柳,旁边是遍地长着茅草的沙滩,不远处就是宽阔的水汪,水里有一棵棵露出头来的野生莲蓬,有两只水鸟被惊走了

    38、采摘节从月日持续到月日主要采摘品种有 莲蓬 小枣雪枣梨枣冬枣苹果等

    39、图充满活力的小莲蓬

    40、【喷壶】盛水浇花的壶,喷水的部分象莲蓬,有许多小孔

    41、使用节水的龙头莲蓬头和厕所水箱

    42、乌球子树老来红荷叶老来结 莲蓬 民谚

    43、将那些易携带病菌的塑料莲蓬头替换成金属材料的似乎是个好主意

    44、这些石钟乳有些如 莲蓬 有些貌似海棠花有些像珍珠有些像琥珀和玛瑙各尽其妙洞的出口处有一串茂密的古藤从洞顶倒挂下来似乎一幅碧玉珠帘

    45、亲情不仅是孟郊的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的长长牵挂它也是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深沉感叹是苏轼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是辛弃疾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 莲蓬 ”的天伦之乐……

    46、荡舟在湖上采摘新鲜的 莲蓬 待到莲花盛开的时候折一枝红莲放在你午睡的枕边夜色降临的时候坐在漫天繁星之下弹奏着凤弦龙牙每天醒来的时候就可以见到你的笑容云卷云舒花开花落有你陪伴在身边仙魅

    47、他打开莲蓬头,我丢掉毛巾,他让我环住他的腰

    48、母亲模型,已经能够在患病时自我痊愈……能够用一磅汉堡包满足一家六口人的胃口……能把一个九岁的男孩弄到莲蓬头下淋浴……”天使绕着母亲模型细细地看了一遍,不由得赞叹道她太柔和了!”

    49、【莲蓬子儿】莲子

    50、浴室里的所有卫浴用具都是爱马仕的牌子,包括肥皂古龙香水等,当然淋浴设备也不同凡响,除上头的莲蓬头之外,还可选择上中下三段式喷水,旁边则是马赛克壁画陪衬下的按摩浴池,浴室门口还有皮质躺椅,让旅客休息

    51、易贤明介绍说种一季湘莲从卖藕尖莲蓬莲子莲藕到次年卖藕种一共可以赚次钱少的一亩赚元左右多的超过元比种水稻每亩

[阅读全文]...
  • 莲蓬怎么造句,用莲蓬写一句话

  • 经典
  • 1、莲蓬头把水像下毛毛雨似的洒在我头上

    2、而一到整点含苞的荷花绽开现出花心站立一人;莲蓬内隐藏的水管开始*同时响起音乐报时

    3、她向他望了一会,她的头发是乱莲蓬

    4、孩子们手举长梗荷叶挖空心的莲蓬掏了瓤镂了皮的西瓜,各插了小蜡,燃点起来,边走边唱

    5、两个皮箱装满*公共澡堂的特殊莲蓬头,还有巨大的刮胡刀和指甲刀,戏谑*旅客的必备品

    6、春天,芦苇被拔掉,莲蓬尖尖,水流湍急,树叶飘动,生命充满活力

    7、夏风吹起池塘中的青蛙们跃上荷叶唱着雄壮的歌荷花摇摇摆摆荷叶金边闪耀还有那一个个小 莲蓬 也有节奏感的一摇一摆树下乘凉的老人懒洋洋地扇着扇子悠闲无比

    8、一阵微风吹过使人感到无比的凉爽湖面上也泛起了层层波纹 莲蓬 偷偷的将头探出了水面碧绿的莲子像一颗颗绿宝石镶嵌在莲蓬上远处的小鸭子躲在荷叶下悠闲地游玩

    9、水生和沼泽地生长的荷花,它的果实(俗称[莲蓬]是一个充满空气的疏松组织,里面有许多种子,莲蓬成熟后就像一个个绿碗漂浮在水面,旅途中空气慢慢消失,种子就慢慢下沉到水底,第二年新荷花又在异地长了出来

    10、买一个流量较少的莲蓬头,在家居和五金店都可以买到

    11、莲蓬子口感清爽,我非常爱吃

    12、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 莲蓬 辛弃疾

    13、《清*乐·村居》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剥莲蓬

    14、如果让桑疤拉脸当了大头领别说全家团聚哪儿能容得下自己呢?所以 莲蓬 湖的大头领必须拿下否则就要被他人宰割

    15、【莲蓬】<轻>莲花开过后的花托,倒圆锥形,里面有莲的果实

    16、荷叶下不计其数的 莲蓬 千姿百态有的昂首挺立显得十分神气;有的低头藏身好像有些害羞;那些成熟了的垂着黝黑的脑袋鼓着大大的眼睛;未成熟的仰着溜圆的面庞露出微微的笑容

    17、荷花有的半开着 莲蓬 只露出了半个像小泵娘的头发长得只露出半张脸;有的全开了露出金黄的花蕊好像小朋友的脸蛋笑呀笑呀!

    18、荷花很美长出花骨朵儿后外面的花瓣慢慢的张开然后中间那一层花瓣也会展开最后里面那层花瓣随之打开等到花瓣凋落就会长出小 莲蓬

    19、(结构和作用类似房子的东西蜂~|莲~(莲蓬

    20、我们自己研制了太阳能淋浴器,安装了比通常型号大上一倍的莲蓬

    21、在伪装成淋浴房的毒气室,成群结队*的犹太男女被驱赶进去洗澡”,一只只莲蓬头喷射出剧烈的毒气……

    22、另外由于本次上拍的官窑单色釉的品种比较特别所以成绩也很突出清乾隆的窑变釉莲蓬口瓶等拍品的成交价都超过了百万

    23、在南房前面,他还种了两株枣树,一株结的是大白枣,一株结的是甜酸的莲蓬子儿”

    24、我就想明天要叫爸爸带我去荷花池边玩,并且要采一筐莲蓬回家慢慢品尝享受

    25、对,我的莲蓬头就是我的麦克风

    26、装个超低水流的莲蓬头吧

    27、莲蓬干花既可以用作装饰,也可以泡水当茶饮

    28、在池塘中的的荷花开出了美丽的花朵,结出了好吃的莲蓬

    29、湿地边的大片荷花湖挎柳条编篮的小贩吆喝着推销篮内可食的新鲜 莲蓬

    30、她生病的时候总能不药而愈,而且,她能用一磅汉堡包喂饱一家口人,还能让一个岁男孩子乖乖地站在莲蓬头下淋浴

    31、使用小流量莲蓬

    32、我的 莲蓬 头坏了我需要换一个新的

    33、风儿吹来,荷花荷叶还有莲蓬互相碰撞,顿时响起一片哗哗声,好像快乐的流水声

    34、白河到处是莲塘,遗憾的是开花的高峰期已过,大家都开始采莲蓬

    35、从莲蓬头里喷出来的水洒在叶子上,使马白夫公公心里充满了快乐

    36、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 莲蓬 辛弃疾

    37、山下边是一大片茂盛的桑柳,旁边是遍地长着茅草的沙滩,不远处就是宽阔的水汪,水里有一棵棵露出头来的野生莲蓬,有两只水鸟被惊走了

    38、采摘节从月日持续到月日主要采摘品种有 莲蓬 小枣雪枣梨枣冬枣苹果等

    39、图充满活力的小莲蓬

    40、【喷壶】盛水浇花的壶,*的部分象莲蓬,有许多小孔

    41、使用节水的龙头莲蓬头和厕所水箱

    42、乌球子树老来红荷叶老来结 莲蓬 民谚

    43、将那些易携带病菌的塑料莲蓬头替换成金属材料的似乎是个好主意

    44、这些石钟乳有些如 莲蓬 有些貌似海棠花有些像珍珠有些像琥珀和玛瑙各尽其妙洞的出口处有一串茂密的古藤从洞顶倒挂下来似乎一幅碧玉珠帘

    45、亲情不仅是孟郊的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的长长牵挂它也是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深沉感叹是苏轼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是辛弃疾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 莲蓬 ”的天伦之乐……

    46、荡舟在湖上采摘新鲜的 莲蓬 待到莲花盛开的时候折一枝红莲放在你午睡的枕边夜色降临的时候坐在漫天繁星之下弹奏着凤弦龙牙每天醒来的时候就可以见到你的笑容云卷云舒花开花落有你陪伴在身边仙魅

    47、他打开莲蓬头,我丢掉毛巾,他让我环住他的腰

    48、母亲模型,已经能够在患病时自我痊愈……能够用一磅汉堡包满足一家六口人的胃口……能把一个九岁的男孩弄到莲蓬头下淋浴……”天使绕着母亲模型细细地看了一遍,不由得赞叹道她太柔和了!”

    49、【莲蓬子儿】莲子

    50、浴室里的所有卫浴用具都是爱马仕的牌子,包括肥皂古龙香水等,当然淋浴设备也不同凡响,除上头的莲蓬头之外,还可选择上中下三段式*,旁边则是*壁画陪衬下的按摩浴池,浴室门口还有皮质躺椅,让旅客休息

    51、易贤明介绍说种一季湘莲从卖藕尖莲蓬莲子莲藕到次年卖藕种一共可以赚次钱少的一亩赚元左右多的超过元比种水稻每亩

[阅读全文]...
  • 采莲令·采莲女

  • 水波*,荷叶连天舞。清风送、暗香千缕。

    翠娥执橹荡轻舟,搅动微烟浦。

    花娇艳,亭亭玉立,骚人爱恋,总将词曲填谱。

    便倚幽芳,但看楚女无穷妩。

    莲心苦,有谁知否?玉盘盛泪,一滴滴、尽是相思雨。

    一声叹,年华逝去,浮生如梦,默默又添怜抚。

    采桑子·采莲曲

    文/农夫瑶源客

    荷花时节连天碧,幽梦情浓。幽梦情浓,彩燕罗裙,舟晚柘枝红。

    清歌十里青山远,薄翼香风。薄翼香风,添了谁羞,欲醉月朦胧。

    采桑子·采莲曲(韵和农夫老师)

    文/醉仙子

    莲花塘上留新客,迷醉香风。迷醉香风,暗恋红衣,摇橹画玲珑。

    羞将翠盖推身后,水晕情融。水晕情融,媛女飞歌,素手挽妖童。

    采莲曲

    文/阳台望月

    兰舟泛入莲花荡,十里荷塘两袖香。

    景色醉人齐桌唱,画楼谁在掩红妆。

    醉花阴•采莲曲

    文/禚嫣

    一缕清风揉玉面,晴日浮云剪。

    如约赏青莲,摇撸兰舟,笑语春江卷。

    醉歌又叹光阴短,好景难禁晚。

    残照落烟霞,嗔露欺肩,几点离愁满。

    临江仙·采莲曲

    文/伊笑而过

    浴水芙蓉依翡翠,凝珠沁泪盈盈。

    荷塘十里舞波清。

    秀颜无粉黛,一笑袅娉婷。

    为谁浣女唱思情?

    声声尘不染,句句盼心明。

[阅读全文]...
  • 采莲曲李白翻译赏析(采莲曲古诗意思全解)

  • 李白
  • 《采莲曲》

    唐·李白

    若耶溪傍采莲女,笑隔荷花共人语。日照新妆水底明,风飘香袂空中举。岸上谁家游冶郎,三三五五映垂杨。紫骝嘶入落花去,见此踟蹰空断肠。

    自汉代诗作《采莲曲》“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绝美朴素的采莲曲一出,便千古难以逾越了。

    越是简朴,越是美丽,这真是大美无言的典范之作。

    按说,有了这么绝美的《采莲曲》,后世一般不会轻易再写。

    然而,翻开诗歌长卷,我们发现,写采莲的诗人还真不少,但遗憾的是一代不如一代。

    著名的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唐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将夏天的思念,写到极致。至今,一吹到南风,“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这句就会脱口而出,惬意之极。

    这首《采莲曲》,缠绵悱恻,意境高远,深得古乐府艺术美学之精魂。

    南朝梁萧纲的《采莲曲》,风韵奇高,唐人只能望其项背。

    到了唐代,写采莲的名家很多,如李白、王昌龄、白居易、刘方*、皇甫松等都写过。但出彩的很少。

    唐诗几万首,也就三首尚可,分别是李白、王昌龄、白居易的《采莲曲》。其余皆不足观。

    唐以后的《采莲曲》新作,几乎可以不看。

    而这三首,却以李白的这首为最上。这是与李白浪漫主义诗风联系在一起的。而王昌龄的“七绝圣手”的美誉,让他在写出七绝《采莲曲》之后,成为永恒,再也无人超越。白居易的七绝《采莲曲》因一句“荷花深处小船通”,尚可体味,其余诸句与王昌龄实在差距甚远。

    言归正传。谈谈李白此诗的精妙之处。

    精妙之一,美在“若耶溪”。看到这三字,就想起西施,那采莲女子的形象,自然而然跃于纸上。

    精妙之二,美在“共人语”。未见其人,先闻其声。一串串银铃般的笑声,让人沉醉在无边的荷香之中,增加摄人心魄的力量。

    精妙之三,美在“水底明”。临花照水,清澈见底,绿衣采莲女,无疑是最美镜中人。妙在水美,人更美。

    精妙之四,美在“空中举”。像里青衣的水袖,柔柔地在风中飘摇,轻盈的倩影,瞬间带入了李白特色的浪漫主义情怀。

    精妙之五,美在“游冶郎”。通过少年的眼睛,描绘出美丽的采莲女。这是衬托之美。

    精妙之六,美在“三三五五”。通过聚集的人越来越多,烘托采莲女之美。

    精妙之七,美在“空断肠”。通过游冶郎的单相思,将一场盛大的心理活动写尽了。

    夏天,如果没有南风,没有荷花,没有烈日,没有暴雨,没有晚上清凉的月光,那还叫什么夏天呢?

    最后,让我们跟着李白的《采莲曲》,共赴一场诗意之夏吧。

[阅读全文]...
  • 柳永:采莲令

  •   《采莲令》

      柳永

      月华收,云淡霜天曙。

      西征客、此时情苦。

      翠娥执手,送临歧、轧轧开朱户。

      千娇面、盈盈伫立,

      无言有泪,断肠争忍回顾?

      一叶兰舟,便凭急桨凌波去。

      贪行色、岂知离绪,

      万般方寸,

      但饮恨、脉脉同谁语?

      更回首、重城不见,

      寒江天外,隐隐两三烟树。

      赏析:

      这首词写离别情。上片写离别时月落云收,霜天欲曙,即将西行的客子,此刻的心情最为痛苦。随着吱吜吱吜的声音,一层层打开红色的门户,美人紧拉他的手,一直送到岔道口。“千娇面”三句,生动细腻地描绘了离人内心的痛苦。她千娇百媚,难以自持,亭亭伫立在那里,默默无语,唯有满脸的泪珠,那神情、令人肝肠寸断,又怎忍心回头一望?下片写离人别后无限惆怅和无尽的留恋。他感到自己所乘的扁舟“急桨凌波”而去,他人只贪看*景色,哪里知道离人此时的离情别绪,心如刀割、纷乱至极。而又无人可与之诉说愁苦,只能暗自含恨。其哀其痛,实是不堪忍受。末以景收,回头望去,层层的城门早已不见,只有那充满寒意的江天之外,隐隐约约,可以看到三两棵树木。全词以景起兴,以景作结,景中寓情,景黯情凄,语言浅淡而意深情挚。

[阅读全文]...
  • 《采莲曲》古诗鉴赏

  • 《采莲曲》古诗鉴赏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古诗吧,汉魏以后的古诗一般以五七言为基调,押韵、转韵有一定法式。你还在找寻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采莲曲》古诗鉴赏,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古诗原文

      晚日照空矶,采莲承晚晖。

      风起湖难渡,莲多采未稀。

      棹动芙蓉落,船移白鹭飞。

      荷丝傍绕腕,菱角远牵衣。

      诗文赏析

      《采莲曲》是乐府诗旧题,内容多描写江南一带水国风光,采莲女娃劳动生活情态,以及她们对纯洁爱情的追求等。

      此诗的起首二句中,用了两个“晚”字,强调了一种特定时间背景:笼罩着软和恬静夕阳余辉的傍晚——一个最能引起人的情思,让人沉浸的时刻。“风起”二名转入采莲的描写,从“难度”中透露出采莲女柔弱纤细的形象。“棹动”二名描绘的采莲场面只有两笔写实的白描:采莲的小船在荷丛中穿过,桨儿不时碰落盛开的莲花,一瓣瓣地飞落湖中,惊起了安详地栖息着的只只白鹭,打破了它们的宁静世界。末二句借物写情,别有一种趣味:采莲人欲归了,可是荷丝缠绕着她的柔腕,菱角又牵拽着她的衣裙。实际上是作者留恋这环境,故借采莲人写同。拟人手法运用十分巧妙,全诗情韵顿生。

      《采莲曲》

      朝代:唐代

      作者:王昌龄

      原文: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鉴赏:

      这首诗写的是采莲少女,但诗中并不正面描写,而是用荷叶与罗裙一样绿、荷花与脸庞一样红、不见人影闻歌声等手法加以衬托描写,巧妙地将采莲少女的美丽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全诗生动活泼,富于诗情画意,饶有生活情趣。

      诗的前两句的描写,让人感觉到这些采莲少女简直就是美丽的大自然的一部分;后两句写的是伫立凝望者在刹那间所产生的一种人花难辨的感觉。前两句侧重于客观描写,后两句侧重于写主观感受,客观描写与主观感受相结合的手法,很好地表现了人花难辨、花人同美的引人遐想的优美意境。

      如果把这首诗看作一幅《采莲图》,画面的中心自然是采莲少女们。但作者却自始至终不让她们在这画面上出现,而是让她们夹杂在田田荷叶、艳艳荷花丛中,若隐若现,若有若无,使采莲少女与美丽的大自然融为一体,使全诗别具一种引人遐想的优美意境。这样的艺术构思,是独具匠心的。

      一开头就巧妙地把采莲少女和周围的自然环境组成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说女子的罗裙绿得像荷叶一样,不过是个普通的比喻;而这里写的是采莲少女,置身莲池,说荷叶与罗裙一色,那便是“本地风光”,是“赋”而不是“比”了,显得生动喜人,兼有素朴和美艳的风致。次句的芙蓉即荷花。说少女的脸庞红润艳丽如同出水的荷花,这样的比喻也不算新鲜。但“芙蓉向脸两边开”却又不单是比喻,而是描绘出一幅美丽的图景:采莲少女的脸庞正掩映在盛开的荷花中间,看上去好象鲜艳的荷花正朝着少女的脸庞开放。把这两句联成一体,读者仿佛看到,在那一片绿荷红莲丛中,采莲少女的绿罗裙已经融入田田荷叶之中,几乎分不清孰为荷叶,孰为罗裙;而少女的脸庞则与鲜艳的荷花相互照映,人花难辨。让人感到,这些采莲女子简直就是美丽的大自然的一部分,或者说竟是荷花的精灵。这描写既具有真切的生活实感。

      第三小分句“乱入池中看不见”,紧承前两句而来。乱入、杂入、混入之意。荷叶罗裙,芙蓉人面,本就恍若一体,难以分辨,只有在定晴细察时才勉强可辨;所以稍一错神,采莲少女又与绿荷红莲浑然为一,忽然不见踪影了。这一句所写的正是伫立凝望者在刹那间所产生的一种人花莫辨,是耶非耶的感觉,一种变幻莫测的惊奇与怅惘。这是通常所说“看花了眼”时常有的情形。然而,正当踟蹰怅惘、望而不见之际,莲塘中歌声四起,忽又恍然大悟,“看不见”的采莲女子仍在这田田荷叶、艳艳荷花之中。“始觉有人来”要和“闻歌”联在一起体味。本已“不见”,忽而“闻歌”,方知“有人”;但人却又仍然掩映于荷叶荷花之中,故虽闻歌而不见她们的身姿面影。这真是所谓“菱歌唱不彻,知在此塘中”(崔国辅《小长干曲》)了。这一描写,更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意趣和诗境的含蕴,令人宛见十亩莲塘,荷花盛开,菱歌四起的情景,和观望者闻歌神驰、伫立凝望的情状,而采莲少女们充满青春活力的欢乐情绪也洋溢在这闻歌而不见人的荷塘之中。直到最后,作者仍不让画的主角明显出现在画面上,那目的,除了把她们作为美丽的大自然的化身之外,还因为这样描写,才能留下悠然不尽的情味。借助动词,展现采莲女在荷塘中若隐若现、若有若无,人花难辨,花人同类的生动画面,表现出采莲女天真浪漫、朝气蓬勃的性格。

      古诗原文

      吴姬越艳楚王妃,争弄莲舟水湿衣。

      来时浦口花迎入,采罢江头月送归。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译文翻译

      其一

      像吴国美女越国娇娘楚王妃嫔一样美丽的采莲女们,竞相划动采莲船,湖水打湿了衣衫。来的时候莲花把她们迎进河口,采完之后明月把她们送回江边。

      其二

      采莲女的罗裙绿得像荷叶一样,出水的.荷花正朝着采莲女的脸庞开放。碧罗裙芙蓉面混杂在荷花池中难以辨认,听到歌声才发觉池中有人来采莲。

      注释解释

      采莲曲:古曲名。内容多描写江南一带水国风光,采莲女劳动生活情态。

      “吴姬”句:古时吴、越、楚三国(今长江中下游及浙江北部)盛尚采莲之戏,故此句谓采莲女皆美丽动人,如吴越国色,似楚王妃嫔。

      浦(pǔ)口:江湖会合处。浦,水滨。

      罗裙:用细软而有疏孔的丝织品制成的裙子。一色裁:像是用同一颜色的衣料剪裁的。

      芙蓉:指荷花。

      看不见:指分不清哪是芙蓉的绿叶红花,哪是少女的绿裙红颜。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王昌龄被贬龙标时所做,约作于唐玄宗天宝七载(748)夏。有本事载,王昌龄任龙标尉已经有了一段时间,一次,王昌龄独自一人在龙标城外游玩,在东溪的荷池,见当地酋长的公主、蛮女阿朵在荷池采莲唱歌的情景,深深被气所吸引,遂作《采莲曲》。

      诗文赏析

      第一首诗写水乡姑娘的采莲活动。

      吴姬、越艳、楚王妃三个词连用,铺写出莲娃们争芳斗妍,美色纷呈的景象。第二句正写采莲活动,从“争弄莲舟”来看,似乎是一种采莲的竞赛游戏。唐汝询说:“采莲之戏盛于三国,故并举之。”(《唐诗解》)因为要划船竟采,顾不得水湿衣衫。采莲姑娘那好胜、活泼、开朗的情态就通过“水湿衣”这个细节表现出来。

      她们划着采莲船来到一个花的世界,而最后两句点出她们直到月上江头才回去。诗人不急着写回程,而是插叙采莲女来的情境,她们来时被花儿所迎接,可见花儿是很乐意为她们所造访,而隐着一层写她们对采莲这一活动是非常喜爱,*乎于享受。当她们回去时,那月儿实际上也就是花儿,便依依不舍地送她们了。“花迎人”和“月送归”运用了拟人手法,把整个采莲活动的现场给写活了,极富诗意,写荷花迎接采莲女和月亮送别采莲女,实际上还是为了表现采莲女之可爱。

      这首诗通过几个动词淋漓尽致地将采莲女应有的性格——活泼开朗表现出来,并以花、月、舟、水来衬托女子的容貌,可以说这就是一部小电影,对刻画人物形象非常生动形象而别有韵味。

      第二首诗可以说是一幅《采莲图》,画面的中心自然是采莲少女们。但作者却自始至终不让她们在这幅活动的画面上明显地出现,而是让她们夹杂在田田荷叶、艳艳荷花丛中,若隐若现,若有若无,使采莲少女与美丽的大自然融为一体,使全诗别具一种引人遐想的优美意境。这样的艺术构思,是独具匠心的。

      一开头就巧妙地把采莲少女和周围的自然环境组成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说女子的罗裙绿得象荷叶一样,不过是个普通的比喻;而这里写的是采莲少女,置身莲池,说荷叶与罗裙一色,那便是“本地风光”,是“赋”而不是“比”了,显得生动喜人,兼有素朴和美艳的风致。次句的芙蓉即荷花。说少女的脸庞红润艳丽如同出水的荷花,这样的比喻也不算新鲜。但“芙蓉向脸两边开”却又不单是比喻,而是描绘出一幅美丽的图景:采莲少女的脸庞正掩映在盛开的荷花中间,看上去好象鲜艳的荷花正朝着少女的脸庞开放。把这两句联成一体,读者仿佛看到,在那一片绿荷红莲丛中,采莲少女的绿罗裙已经融入田田荷叶之中,几乎分不清孰为荷叶,孰为罗裙;而少女的脸庞则与鲜艳的荷花相互照映,人花难辨。让人感到,这些采莲女子简直就是美丽的大自然的一部分,或者说竟是荷花的精灵。这描写既具有真切的生活实感,又带有浓郁的童话色彩。

      第三句“乱入池中看不见”,紧承前两句而来。乱入,即杂入、混入之意。荷叶罗裙,芙蓉人面,本就恍若一体,难以分辨,只有在定晴细察时才勉强可辨;所以稍一错神,采莲少女又与绿荷红莲浑然为一,忽然不见踪影了。这一句所写的正是伫立凝望者在刹那间所产生的一种人花莫辨,是耶非耶的感觉,一种变幻莫测的惊奇与怅惘。这是通常所说“看花了眼”时常有的情形。然而,正当踟蹰怅惘、望而不见之际,莲塘中歌声四起,忽又恍然大悟,“看不见”的采莲女子仍在这田田荷叶、艳艳荷花之中。“始觉有人来”要和“闻歌”联在一起体味。本已“不见”,忽而“闻歌”,方知“有人”;但人却又仍然掩映于荷叶荷花之中,故虽闻歌而不见她们的身姿面影。这真是所谓“菱歌唱不彻,知在此塘中”(崔国辅《小长干曲》)了。这一描写,更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意趣和诗境的含蕴,令人宛见十亩莲塘,荷花盛开,菱歌四起的情景,和观望者闻歌神驰、伫立凝望的情状,而采莲少女们充满青春活力的欢乐情绪也洋溢在这闻歌而不见人的荷塘之中。直到最后,作者仍不让画的主角明显出现在画面上,那目的,除了把她们作为美丽的大自然的化身之外,还因为这样描写,才能留下悠然不尽的情味。

[阅读全文]...
  • 江南可采莲古诗83句

  • 江南,经典
  • 《江南可采莲》诗词原文及译文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译文]江南风景秀丽,到处都可划船采拾水面的莲叶。那一片片又青又圆的莲叶,盛开得多么美艳。

      [出自]西汉无名氏《江南可采莲》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吓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注释:

      田田:指荷叶茂盛的样子。

      译文1:

      在江南可以采莲的季节,莲叶是多么的劲秀挺拔。鱼儿们在莲叶之间嬉戏,一会儿嬉戏在莲叶东面,一会儿嬉戏在莲叶西面,一会儿嬉戏在莲叶南面,一会儿嬉戏在莲叶北面。

      译文2:

      江南水乡有莲可采,荷叶多么茂盛,还有鱼儿嬉戏于其间。

      一会儿出现在莲叶之东,一会儿游到莲叶之西,一会儿欢跃于莲叶之南,一会儿玩耍到莲叶之北。

      赏析:

      此诗为《相和歌辞相和曲》之一,原见《宋书。乐志》,算得上是采莲诗的鼻祖。大体这种民歌,纯属天籁,最初的创作者未必有意为之。

      乐府本是汉武帝时开始设立的一个掌管音乐的官署,它除了将文人歌功颂德的诗配乐演唱外,还担负采集民歌的任务。这些乐章、歌辞后来统称为“乐府诗”或“乐府”。今存两汉乐府中的民歌仅四十多首,它们多出自于下层人民群众之口,反映了当时某些社会矛盾,有较高的认识价值;同时,其风格直朴率真,不事雕琢,颇具独特的审美意趣。

      本篇是一首与劳动相结合的情歌。诗歌采用民间情歌常用的比兴、双关手法,以“莲”谐“怜”,象征爱情,以鱼儿戏水于莲叶问来暗喻青年男女在劳动中相互爱恋的欢乐情景。格调清新健康。

      诗歌的开头三句勾勒出一幅生动的`江南景致。后四句以东、西、南、北并列,方位的变化以鱼儿的游动为依据,显得活泼、自然、有趣。句式复沓而略有变化,是《诗经》的传统手法,用在这里,更令人联想到采莲人在湖中泛舟来往、歌声相和相应的情景。诗中没有一字直接写人,但是通过对莲叶和鱼儿的描绘,却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感受到一股勃勃生气,领略到采莲人内心的欢乐。

      “莲”更多解释是“恋”。语境而言,表喻“欢快”、“兴奋”与“忐忑”交织的一种心理状态,亦有时时处处“恋着”的含义。

      余冠英先生认为“鱼戏莲叶东”以下四句,可能是“和声”。前三句由领唱者唱,而后四句为众人和唱。

[阅读全文]...

相关词条

相关文章

有关采莲蓬的诗词 - 句子

有关采莲蓬的诗词 - 语录

有关采莲蓬的诗词 - 说说

有关采莲蓬的诗词 - 名言

有关采莲蓬的诗词 - 诗词

有关采莲蓬的诗词 - 祝福

有关采莲蓬的诗词 - 心语

推荐词条

一般将来时的句子 形容女人气质的句子 小确幸的美好句子 珍爱生命的句子 不开心的句子说说心情 静心的句子 抒发内心情感的句子 女人励志的句子致自己 友情变质变陌生的句子 感谢别人帮助的句子 赞美小草的句子简短 人生感悟的句子简短的 表达很在乎对方的句子 关于灵魂的唯美句子 午安的暖心句子 时间飞逝的优美句子 爱国的句子 夏天在哪里的仿写句子 无私奉献的优美句子 经典英语优美句子摘抄 心理健康的优美句子 祝福的唯美句子 先苦后甜的鼓励句子 关于春天的句子 珍惜朋友情谊的句子 描写嘴巴的优美句子 描写沙滩的优美句子 修心静心的句子 朋友之间的友谊的句子 回忆的唯美句子 哄人开心的道歉句子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