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周瑜名言 >

周瑜名言

关于周瑜名言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周瑜名言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周瑜名言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包括句子、语录、说说、名言、诗词、祝福、心语等。如果周瑜名言页面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

句子:即与周瑜名言相关的句子。
语录:即与周瑜名言相关的名人语录
说说:即与周瑜名言相关的qq说说、微信朋友圈说说。
名言:即与周瑜名言相关的名人名言、书籍名言。
诗词:即与周瑜名言相关的古诗词、现代诗词、千古名句。
祝福语:即与周瑜名言相关的祝福祝贺词。
心语:即与周瑜名言相关的早安、晚安朋友圈心语。

  • 周瑜是哪个朝代的

  • 语文
  • 周瑜是哪个朝代的

      周瑜出身大族,他的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都官居太尉之职。其父周异,曾任洛阳令。周瑜本人身材高大、相貌俊美,志向远大。那么,大家知道周瑜是哪个朝代的吗?

      周瑜是哪个朝代的

      东汉末年

      周瑜打黄盖的典故

      周瑜打黄盖故事开始于《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用奇谋孔明借箭 献密计黄盖受刑”,结束于第四十九回“七星坛诸葛祭风 三江口周瑜纵火”。

      周瑜诸葛亮草船借箭以后,又不谋而合地与周瑜一起提出了火攻曹操水军大营的作战方案。恰在此时,已投降曹操的荆州将领蔡和、蔡中兄弟,受曹操的派遣,来到周瑜大营诈降。心如明镜的周瑜又装聋卖傻,将计就计,故意接待了二蔡。一天夜里,周瑜正在帐内静思,黄盖潜入帐中来见,也提出火攻曹军的作战方案。周瑜告诉黄盖:他正准备利用前来诈降的蔡中、蔡和为曹操通报消息的机会,对曹操实行诈降计。并说:要使曹操堕于诈降计,必须有人受些皮肉之苦。黄盖当即表示:为报答孙氏厚思和江东的事业,甘愿先受重刑,尔后再向曹操诈降。

      第二天,周瑜召集诸将于大帐之中,他命令诸将各领取3个月的粮草,分头作好破曹的作战准备。黄盖打断周瑜的话茬,抢先说:“不要说3个月,就是支用30个月的粮草,也无济于事。如果这个月内能打败曹操,那再好不过了;如一月之内不能击溃他,倒不如依了张子布的主意,干脆束手投降。”周瑜闻听到这种灭自家威风、长他人志气、动摇军心的投降论调后,勃然大怒,喝令左右将黄盖推出帐外,斩首示众。黄盖也不示弱,他以江东旧臣的资格倚老卖老,根本就没把周瑜放在眼里。这就越发使周瑜怒不可遏,他立命从速斩决。周、黄矛盾的升级激化使诸将悄悄不安。大将甘宁以黄盖乃东吴旧臣为由,替黄盖求情,被一阵乱棒打出大帐。众文武一见大都督火冲脑门,老将黄盖死在眼前,就一齐跪下,苦苦为黄盖讨饶。看在众人的面子,周瑜这才松了口,将立即斩决改为重打100脊杖。众文武还觉得杖罚过重,仍苦求周瑜抬手。周瑜此次寸步不让,他掀翻案桌,斥退众官,喝令速速行杖。行刑的士兵把黄盖掀翻在地,剥光衣服,狠狠地打了50脊杖。众官员见状再次苦苦求免,周瑜这才恨声不绝地退入帐中。周瑜和黄盖导演的双簧苦肉计,几乎瞒过了所有的文武官员。惟独一人心里清楚,他一言不发,袖手旁观,他就是诸葛亮。

      这50军棍将黄盖打得也真够惨的.,他皮开肉绽,鲜血迸流,一连昏死过几次。其他将领来探视时,黄盖守口如瓶,只是长吁短叹,似乎有许多难言的隐情。当他的密友阚泽抱着怀疑的态度前来视疾时,黄盖才道出了实情,并转请素有忠义和胆识的阚泽替他潜去曹营代献诈降书信。富有阅历、老谋深算的曹操,面对潜至的阚泽和诈降书,将信将疑。但阚泽也决非等闲之辈,他既具胆识,又能言善辩,最终使曹操不得不信。恰在此时,已混入周瑜帐下的蔡中、蔡和两人也遣人送来了周瑜怒杖黄盖的密报。阚泽离开曹营回去之后,又使人给曹操带去了密信,进一步约定了黄盖来降时的暗号和标识。这期间,蔡和、蔡中也从江南岸为曹操暗通消息。这一切,做得天衣无缝,更使曹操对黄盖“投降”一事深信不疑了。

      曹操水军多由北方人组成,他们不适应水上生活,不少人因颠簸晕船而发生疾病。另外,周瑜等虽然确定了火烧战船的作战方案,但曹操水军战船各自独立,一船着火,他船尚可以迅速离去。为了为火攻创造更有利的条件,周瑜又巧妙地让庞统潜至曹营,为曹操献上了将战船拴到一起的“连环计”。这样一来,曹操的战船或30只一队,或50只一组,都用铁锁连到了一起,并在船上铺了木板,士卒战马往来如履*地。晕船的问题解决了,不仅士卒为之欢呼雀跃,就是久经战阵、深明兵法的曹操,面对稳如泰山的船阵,也自以为得计。

      建安十三年十一月二十日,孙刘联军方面已作好大战前的准备与部署。诸葛亮设坛祭风三日黄盖,是夜将*三更时分,果然东南风渐起,并越来越急。黄盖也将准备好的20只大船,装满芦苇干柴,浇上鱼油,铺好引火用的硫黄、焰硝等物,然后用青布油单遮盖好,船头还钉满大钉,船上又竖起诈降的联络标识“青龙牙旗”。每条大船后面各系着行动便捷的小船“走舸”。黄盖还特派小卒持书与曹操约定当晚来降。周瑜也安排好接应黄盖的船只和进攻的后续队伍。

      江北的曹操,正在大寨中与诸将等待消息。诈降的黄盖开船来投降曹操,黄盖把十只战船排在最前头,(到)江中挂起船帆,其余船只都依次前进。曹操军中的将领、士兵都走出营房站在那里观看,指着说黄盖前来投降。离曹操军队二里多远时,(各船)同时点起火来,火势很旺,风势很猛,船只往来象箭一样,把曹操的战船全部烧着,并蔓延到岸上军营。霎时间,烟火满天,烧死的、淹死的人和马很多。周瑜等率领着轻装的精兵跟在他们后面,擂鼓震天,曹操的军队彻底溃散了。曹操带领军队从华容道步行逃跑,遇上泥泞的道路,道路不能通行,天又(刮起)大风,就命疲弱的士兵都去背草填路,骑兵才得以通过。疲弱的士兵被骑兵践踏,陷在泥中,死的很多。刘备、周瑜水陆一齐前进,追击曹操到了南郡。这时,曹操的军队饥饿、瘟疫交加,死了将*大半。曹操于是留下征南将军曹仁、横野将军徐晃把守江陵,折冲将军乐进把守襄阳,(自己)率领(其余)的军队退回北方。

      其中在打黄盖时有一个很小的插曲:周瑜要将黄盖斩首时,鲁肃替黄盖求情,而且暗示一旁观看的诸葛亮一起求情,但是诸葛亮一点要求情的意思都没有。等到黄盖被打五十大板之后,鲁肃去营中找诸葛亮质问:“黄盖被打,我等都去求情,你是贵客,为什么见死不救?”诸葛亮听完脸色一变:“子敬(鲁肃的字)欺负我啊!”鲁肃就疑惑了:“我一直对待你都不错,哪来欺负你?”诸葛亮大笑着说:“这是周瑜和黄盖在用苦肉计,利用假情报让蔡中蔡和传消息,我怎么可以随便说出?”鲁肃显得有点不相信,诸葛亮又说:“这事千万别告诉周瑜,要不他又要找我麻烦了,你只说我也埋怨他就行了”。鲁肃便答应了,回到周瑜营中,周瑜问鲁肃:“诸葛亮对此事有何看法?”鲁肃便按照诸葛亮教他的回答:“他说他也埋怨都督做法”。周瑜听完非常高兴,这次瞒过他了。鲁肃问怎么回事,周瑜回答:“这是我和黄盖为了麻痹曹操使的诈降计,看来诸葛亮完全不知道,这人未必是我对手。”鲁肃听完大吃一惊,心里暗暗佩服诸葛亮的先见之明。

      可见苦肉计瞒得过曹操,瞒不过诸葛亮。要是曹操像诸葛亮一样谨慎,那么黄盖那五十杖不单白打,赤壁之战的历史也要改写了。

      周瑜打黄盖的故事

      “周瑜打黄盖”典故出自于《三国演义》一书。讲述的是东吴大将周瑜用妙计对付曹操的故事,正是因为周瑜和黄盖的紧密配合,在赤壁大战中曹操大败而归。曹操打败了刘备,获取了荆州,曹操借此机会,想要对付东吴。

      当时,孙权门下张昭等人主张求和,周瑜劝说孙权和曹操对抗。周瑜给孙权分析完局势后,孙权决定联合刘备共同对付曹操。一次,曹操想利用蔡瑁和张允为水军将领夺取荆州,曹操手下一谋士蒋干自告奋勇对曹操说,自己愿意前去充当说客说服周瑜降服。不料,曹操反而中了周瑜的反间计,将二位深知水战的将领杀害了。

      周瑜决定使用火攻,但是曹军将战船都连起来了,为了使东吴的火船更接*曹军,黄盖和周瑜上演了一出苦肉计。周瑜和大将正在讨论军事时,黄盖假装不同意周瑜的观点,甚至蔑视周瑜。周瑜非常生气,便下令处死黄盖,周瑜这一举动吓坏了军中的将领。他们以黄盖是有功的老臣劝说周瑜,让周瑜不要斩杀黄盖。于是,周瑜便让士兵对黄盖施行笞刑,黄盖受刑后,整日卧床不起。

      这一幕恰好被蔡中和蔡和看见了,随后,阚泽给黄盖诈降书中又被俩人看见。他们便将这一假消息传给了曹操,曹操没有丝毫怀疑。随后,黄盖带兵前来时,曹操没有没有任何预料。黄盖在曹营中成为东吴的间谍,实时汇报曹军情况,以至曹操在赤壁之战中惨败。

[阅读全文]...
  • 周瑜人物形象分析

  • 生活
  • 周瑜人物形象分析

      周瑜(175年-210年),字公瑾,庐江舒县人 。东汉末年军事家、政治家、谋略家、东吴名将。出身庐江周氏,洛阳令周异之子,从祖周景、从父周忠,都官至太尉。周瑜身材高大,容貌俊美,精音律,当时有“曲有误周郎顾”之语。下面跟着小编来看看周瑜人物形象分析吧!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一)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着力塑造的艺术形象之一周瑜,曾是三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将领。据陈寿的《三国志.吴书.周瑜传》记载。历史上的周瑜年轻貌美,风流儒雅。他为人宽宏大度,不计个人恩怨,很得部将和其他人的拥护。

      他具有深远的政治眼光和杰出的军事才能。

      周瑜曾指挥过许多大大小小的战役,这些战役的胜利,表现了他的杰出军事才能。

      但最能体现的莫过于赤壁之战了。当曹操率领*三十万水步兵而号称八十万要与孙权决战时,孙权的谋士张昭等人,被曹操的气势吓破了胆,极力主张投降曹操。在这种紧急关头,周瑜与鲁肃力排众议,正确地分析了敌我双方的形势,从而坚定了孙权的抗曹信心。接着,周瑜又亲统精兵五万,大破曹军于赤壁。曹操逃回北方以后,一直无力再次南下。这就使孙权的势力得以巩固和发展,并终成帝业。赤壁之战的胜利充分说明了周瑜是一个政治上高-瞻远瞩,军事上有雄才大略的英雄。这就是周瑜的主要特点。

      (二)正像历史上的周瑜是一个叱咤风云的英雄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一样,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也给他笔下的周瑜安排了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让他在作品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结构纽带作用。

      赤壁之战是作者着力描写的规模宏大的重要战役。这一次战役集合了曹、刘、孙三方的主要军事力量,实际上也就是集合了三方面众多的谋臣武将,使他们各施谋略、各显威风,展开了政治的、军事的、明的、暗的各种错综复杂的斗争,展示了宏伟壮观的奇特历史场面。作者安排了周瑜这样一个具有纽带作用的人物,使各种矛盾都与周瑜发出这样或那样的联系,并通过周瑜把各种人物的行动贯穿起来,从而表现了每个人物的思想性格,推进情节的发展。

      我们先来看孙权一方的各种人物是怎样通过周瑜联系起来的。当曹操大兵压境时,孙权一方的谋臣武将迅速分化为投降和主战两派。主降派以张昭为代表,主战派以鲁肃为代表。主战与主降这对矛盾尖锐地出现在作品当中。在这种情况下,孙权虽然赞同抗曹,但又顾虑曹操新得到袁绍和刘表的一些军队,恐其势大,难以抵挡,因此心怀犹豫。在这关键时刻,吴国太对孙权说:“先姊遗言云:‘伯符临终有言: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今何不请公瑾问之?”于是,孙权便派人到鄱阳请周瑜,作家罗贯中在这里把周瑜放到一个决定性的位置上。也就是说,主战与主降这对矛盾要通过周瑜来解决。这样一来,就把主战派与主降派都吸引到周瑜身边。最先来见周瑜的是鲁肃。他先“将前项事细述一番”,表现了鲁肃的焦虑心情。接着写张昭等投降派来陈述理由,希望周瑜能支持他们的投降主张,这表现了张昭等人的懦弱和自私。张昭等刚走,程普、黄盖等主战派又来见周瑜,表示宁死不降的决心。这既表现了程普等的勇敢。同时也写出了抗曹的基础。又写了诸葛瑾、吕蒙等文臣武将。罗贯中通过上述描写,一下子把周瑜推到了矛盾冲突的漩涡之中,周瑜的态度如何,

      成为矛盾的焦点。后经诸葛亮“智激”,进一步坚定了周瑜抗曹的决心。接下去作品写周瑜见孙权,驳斥了张昭等的投降主张是“迂儒之论”,精辟地分析了曹操用兵的四大忌:“北土未*,马腾、韩遂为其后患,而操久于南征,一忌也;北军不熟水战,操舍鞍马,仗舟楫,与东吴争衡,二忌也;又时值隆冬盛寒,马无蒿草,三忌也;驱*士卒,远涉江湖,不服水土,多生疾病,四忌也。”并且指出:“将军擒操,正在今日”。经过这样一番分析,孙权于是果断地决定抗曹,并命周瑜、鲁肃、程普等率军前往迎击曹操,主战与主降的矛盾通过周瑜而得到了解决。至于在以后的整个抗曹过程中,孙权方面的各种人物的抗曹行动,如黄盖行“苦肉计”,阚泽献“诈降书”,庞统授“连环计”等,都是在周瑜的部署下进行的。这样,作家就通过周瑜这根纽带,将东吴的各种人物,都有条有理地组织起来。使他们各自走向自己的位置,并展开行动。

      在抗曹过程中,刘备一方是孙权方面的同盟军。那么,作为同盟军的刘备方面的各种人物是怎样通过周瑜而联系起来的呢?

      罗贯中在作品中通过他的艺术描写,首先造成一种刘备一方必须与孙权一方联合的客观形势,这就是刘备在当阳被曹操打得大败,逃到江夏,势力已经很弱,在曹操大兵压境的情况下,刘备有千钧一发之危。因此,诸葛亮决定联合孙权,藉吴兵以抵抗曹操。这样,刘备一方的生死存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孙权一方。诸葛亮带着联孙抗曹的使命来到江东以后,作品中为他安排了三次语言交锋。第一次交锋是“舌战群儒”,从下层扫清抗曹障碍。第二次交锋是“智激孙权”,促使孙权及早做出抗曹决定。第三次交锋是“智激周瑜”。结果,“智激”成功,周瑜表示“吾与老贼势不两立”!作为纽带,周瑜不仅起到了联系盟军的作用,而且也把敌方的主要人物纳入到赤壁鏖兵的宏图中。小说先从一次战斗写起。孙曹第一次交战,由于“曹军大半是青、徐之兵,素不*水战,大江面上,战船一摆,早立脚不住”,因此败了一阵。由于失败,曹操看出了自己军队的短处——不*水战。于是,就派刘表降将蔡瑁、张允操练水军。也同样是由于军事上的失利,曹操采纳了蒋干的劝降计策。而蒋干劝降的对象不是别人,正是孙权方面的最高军事将领周瑜。于是,自蒋干劝降始,曹操方面的上上下下各种人物就完全受周瑜的摆布了。这主要是由于曹操企图争取周瑜或利用周瑜。这是曹方与周瑜发生联系的媒介。接下去写了蒋干的劝降和蔡中、蔡和的诈降,结果反倒都被周瑜利用,致使曹操相信了阚泽送来的黄盖的“诈降书”。由于曹操要利用黄盖的投降以破周瑜,因此又派蒋干往江东探听虚实,结果又被周瑜利用,使曹操相信了庞统,并接受了庞统的“连环计”。一就是在这种劝降和反劝降、利用和反利用的过程中,曹操一步步地入了周瑜的彀中,因而导致了整个战役的失败。可见曹操方面的人物的行动及性格表现,是和周瑜这个人物的运筹帷幄密不可分的。从赤壁之战开始,作者对这个形象进行了不遗余力的描写,周瑜的性格特征被充分地表现出来了。作者正是通过对周瑜形象塑造来映衬诸葛亮的。

      周瑜具有杰出的军事才能。在赤壁之战以前,曹操困陶谦、击张绣、战袁术、斩吕布、破袁绍、降刘琮,几乎没有对手。但在赤壁之战中遇到了周瑜,曹操这个颇以善战自负的人就显得手忙脚乱,处处被动,难以应付。与曹操相反,周瑜在赤壁之战中.却设计了许多巧计奇谋,如智赚蒋干、“苦肉计”和火攻方案等.使曹操处处受制。这说明周瑜的军事才能大大超过了曹操。周瑜的这些计谋虽然瞒过了曹操,但却被诸葛亮洞察得一清二楚。小说对这一点作了多处渲染。这说明诸葛亮的军事才能又远在周瑜之上,就更不用说曹操了。周瑜的军事才能用来对付曹操可以说是左右逢源,当用来对付诸葛亮时,那就只能是进退维谷了。在孙、刘联合共同对付曹操的过程中,周瑜曾多次设计要杀害诸葛亮。如派诸葛亮往聚铁山断曹操的粮道,企图借曹操之手以杀之;派诸葛亮十天造十万枝箭,企图借军法以杀之;诸葛亮借来东风以后,周瑜派丁奉、徐盛两个将军各带一百人,从水陆两路往南屏山,企图以武力杀之等,都被诸葛亮采取了恰当的措施予以有效的抵制。在孙、刘联合共同打败了曹操之后,当周瑜与诸葛亮进行直接的军事交锋时,周瑜的计策在诸葛亮面前就显得更加拙劣。如围绕着夺南郡、取荆州以及“美人计”等明争暗斗,处处都以周瑜的失败而告终。最后,周瑜在荆州城前被诸葛亮气得大叫一声,箭疮复裂,坠于马下。并因此而死。《三国演义》就是这样通过层层深入的描写,说明诸葛亮的军事才能远远地超过了周瑜,周瑜的这些计策,如果换一个对手而不是诸葛亮的话,那结果恐怕就难说了。构成周瑜的性格特征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器量狭小,忌才妒能,在处理较复杂关系时眼光短浅。历史上的周瑜是一个宽宏大度、目光远大的人。但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对小说中的周瑜却作了与此完全相反的描写。如第四十四回“孔明用智激周瑜,孙权决计破曹操”中,写孙权决定抗曹,并命周瑜组织迎敌作战。周瑜这时以为孙权抗曹决心已坚,但诸葛亮却对周瑜说,孙权虽已决定抗曹,但仍有顾虑,应当再作进一步的解释。周瑜听后,立即去见孙权,果然,孙权的心理与诸葛亮分析的一样。小说中写道:“周瑜谢出,暗忖日:‘孔明早已料着吴侯之心。其计画又高我一头。久必为江东之患,不如杀之’。”只是由于鲁肃的劝阻,才没有杀成。后来,又多次设计要杀诸葛亮。这虽然有为“江东”考虑的成分,但毕竟表现了周瑜的器量狭小,忌才妒能,容不得人。同时也说明了周瑜目光短浅,对联合抗曹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

      试想,如果周瑜真的杀了诸葛亮,那么孙刘联盟就可能破裂,就会给曹操造成可乘之机。那样一来,赤壁之战的胜负就很难料定了。而诸葛亮却与周瑜恰恰相反,他对于周瑜的每次迫-害不但了如指掌,而且都有周密的计策去应付。凭着诸葛亮的军事才能,欲置周瑜于死地,并不是一件十分难办的事。但诸葛亮关心的是抗曹大局,他的各种策略都是以巩固孙刘联盟,共同抗曹为前提的,“用奇谋孔明借箭”一事就很有说服力。周瑜让诸葛亮十天造十万枝箭,而造箭材料又不给齐备,这本是想利用军法来置诸葛亮于死地。诸葛亮深知此情,却没有反过来报复周瑜,而是用自己的智慧,在曹操处“借”得十万枝箭。就是在这样对照性的描写中,周瑜的器量狭小、忌才妒能、目光短浅和诸葛亮的宽宏大量、顾大局、有远见的性格,都非常清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构成周瑜性格特征的再一个明显特点是容易冲动和意气用事,遇事不冷静,不够谨慎。

      在第四十四回“孔明用智激周瑜,孙权决计破曹操”中,周瑜的这个特点就表现出来了。诸葛亮正是抓住了这一点,来劝说周瑜抗曹。当诸葛亮见到周瑜时,周瑜故意对诸葛亮说准备降曹,诸葛亮就在谈话中故意引了曹植《铜雀台赋》中“挟二桥于东南兮,若长空之螮蝀”二句来激怒周瑜,说这是曹操想把江东的大乔和小乔抢去据为己有。因孙策和周瑜的妻子正是大乔和小乔,合称“二乔”,所以周瑜听了以后,便勃然大怒,离座指北而骂日:“老贼欺吾太甚!”并对诸葛亮说:“望孔明助一臂之力,同破曹贼”。周瑜的本心并不是想降曹,他故意说降曹是想以此要挟诸葛亮,想让诸葛亮来求他助刘备破曹。没想到被诸葛亮抓住要害一激,周瑜便沉不住气,轻而易举地中了诸葛亮的计,自己反倒去求诸葛亮来帮助破曹。其容易感情冲动的特点鲜明地表现出来了。此后,这个特点表现得愈加明显。他派诸葛亮到聚铁山去烧曹操的粮草,实际上是想借曹操的手杀诸葛亮。诸葛亮明知周瑜的用心,但却顺利地接受了任务,并且装作真要去烧粮草的样子。

      同时却嘲笑说:“吾水战、步战、马战、车战,各尽其妙,何愁功绩不成,非比江东公与周郎辈止一能也。”意思是周瑜只能水战,不会陆战。周瑜听到这话以后,便大怒:“何欺我不能陆战耶!不用他去!我自引一万马军,往聚铁山断操粮道。”为了反击诸葛亮的一句嘲笑,竟置统帅责任于不顾,要亲自去赌胜负,其感情冲动、意气用事竞达到了这样严重的程度!诸葛亮看到目的已达到,便提醒周瑜,曹操粮草重地,必有重兵守卫,岂能容人轻易烧掉!并且告诫周瑜,重要的是同心破曹,不要互相残害。这时周瑜大约记起了自己原来是想利用这个计策加害诸葛亮,现在被诸葛亮说破,也就只得作罢。赤壁之战以后,紧接着写了三气周瑜,也都表现了周瑜容易冲动、好感情用事的特点。在周瑜的这个特点的映衬下,诸葛亮则表现出一种胸有成竹、沉着老练和深谋远虑的性格特征。关于这一点,毛宗岗在第五十七回曾经批道:“周瑜少年,经怒不起,盖其读书养气之学不及孔明耳”。毛氏指出周瑜“读书养气之学不及孔明”,道出二人的不同性格特点这是对的,可惜他未能就此详加分析。

      罗贯中为了塑造好诸葛亮这个《三国演义》中最重要的人物形象,不止安排了周瑜这一个映衬人物。除了周瑜以外,还有曹操、司马懿。但他们起的作用是完全不同的。

      从对诸葛亮映衬的时间先后来看,前期是周瑜和曹操,后期自然就是司马懿了。

      周瑜和曹操虽然同属于前期的映衬人物,但由于两人的性格特点不同,当然所起的映衬作用也就有区别。罗贯中曾用周瑜的杰出军事才能来映衬诸葛亮是强中更有强中手。曹操也是一个极善征战的高手。《三国演义》中也有用曹操的军事才能来衬托诸葛亮的军事才能的描写。比较突出的如曹操自赤壁败走时,在乌林、葫芦口和华容道都曾大笑“周瑜无谋,诸葛亮少智。若是吾用兵之时,预先在这里埋伏一军,如之奈何?”但笑声来止,在三处分别依次杀出了赵云、张飞和关羽。这是用曹操的军事才能来衬托诸葛亮。但赤壁战后,曹操与诸葛亮较少交锋,所以曹操对诸葛亮所起的军事方面的映衬就相当有限。曹操对诸葛亮的映衬既然主要不在军事方面,那主要体现在什么地方呢?我觉得,曹操对诸葛亮的映衬不体现

      在某一两个方面,而是表现出一种“整体性”。关于这一点,毛宗岗在第一百零四回的首评中曾经指出过。毛氏认为,曹操与诸葛亮都曾担任丞相,总揽朝政,独握兵权,能征善战,但诸葛亮尽忠,曹操谋篡;诸葛亮为公,曹操为私;诸葛亮不为子孙计,而曹操则为子孙计。从毛氏的论述中可以看到,曹操对于诸葛亮的映衬是从一生的言行品质方面来起作用的,这就是“贤相”与“奸相”的区别。读者正是从这种“整体性”的映衬中,感到了诸葛亮的伟大。这是曹操的映衬与周瑜的映衬各自不能取代的地方。

      周瑜对诸葛亮的映衬与司马懿对诸葛亮的映衬也不一样。二者除了时间上的先后以外,主要区别在于映衬方式。周瑜是诸葛亮抗曹的同盟者。周瑜的器量狭小、目光短浅、容易冲动、好感情用事,处理较复杂的关系不够谨慎等特点,对诸葛亮主要是起一种反衬作用。通过同盟者的反衬,以显示诸葛亮的性格特征,这是周瑜的映衬方式。司马懿是诸葛亮的敌对者,但司马懿对诸葛亮的映衬则是一种正衬。通过一种敌对势力的正衬,来进一步完善和丰富诸葛亮的性格特征,这是司马懿的映衬方式。司马懿跟周瑜一样,也具有卓越的军事才能,深通谋略,极善用兵。与周瑜不同的是司马懿非常谨慎,很能忍耐,而这也恰恰是诸葛亮的特点。以司马懿的谨慎来衬托诸葛亮的谨慎,才能看出诸葛亮谨慎的特色。如“空城计”,司马懿领十五万精兵杀到城下,见诸葛亮坐于四门大开的空城之上操琴,不但不攻城,反而以为诸葛亮“*生谨慎,不曾弄险。今大开城门,必有埋伏。我军若进,中其计也”,因此领兵退去。从这里,很能看出司马懿的谨慎只是一味地谨小慎微,甚至达到了畏首畏尾的程度。而诸葛亮的谨慎才带有非常人所及的奇绝特色。另外,司马懿作为军事统帅,他的忍耐程度实在不同寻常。如第一百零三回描写司马懿被诸葛亮杀得无计可施,只得深沟高垒,以待诸葛亮军队之弊。而这,正是诸葛亮所忧虑的。为了激怒司马懿出战。诸葛亮派人送“巾帼并妇人缟素之服”一套给他,以羞辱司马懿。司马懿见了,虽心中大怒,但仍笑着接受,并“重待来使”,“绝不提起军旅之事”,以至于连诸葛亮都不得不叹服。如是周瑜,他无论如何是不能忍受的。诸葛亮这个典型形象,经过司马懿的映衬,才最后地表现出了他的全部性格特征。可见周瑜与司马懿是一前一后,一反一正,都从不同方面对诸葛亮起着映衬作用。

      一、引言

      作为*古代四大文学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塑造了一大批经典的历史人物,影响了世世代代无数*人甚至是外国人的思想与人生。其中周瑜就是主要人物之一。由于正统思想的影响,《三国演义》中明显倾向于蜀汉,因而便不可避免的通过对周瑜过多的负面刻画以此来衬托诸葛亮的正面形象,并且将周瑜在一定程度上作为诸葛亮的陪衬出现。那么,在《三国演义》中,作者是怎样去刻画周瑜的形象的,这个形象的特点在哪里,而历史上的周瑜又是怎样的呢?

      二、周瑜的生*以及其在《三国演义》中的故事

      1.周瑜的生*

      周瑜(175—210年),字公瑾,三国时期吴国著名将领,在孙氏开基立业,创立鼎足三分格局的过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周瑜“长壮有姿貌”[1],他志向远大,自幼刻苦读书,尤喜兵法。他生逢乱世,时局不靖,烽火连延,战端四起,于是总想廓清天下。孙坚死后,孙策继承父志,统率部卒。孙策入历阳(今安徽和县西北),将要东渡,周瑜率兵迎接孙策,给他以大力支持。孙策十分喜悦,说:“吾得卿,谐也”[1]。自此,周瑜便开始了他的三国征途。后孙策遇刺,临终把*大事托付孙权。当孙权势力单薄,关键时刻,周瑜等人挺身而出,忠心不二地继续扶持孙吴*,使其逐渐走向了繁荣的局面,促使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后刘璋任益州牧,张鲁不断生事滋扰,周瑜建议孙权争夺蜀地。得到孙权的肯定后,周瑜想赶回江陵,做出征的准备工作,然而不幸的是他半途染病,死于巴丘(今湖南岳阳),死时年仅三十六岁。

      2.《三国演义》中周瑜的故事

      由于受思想的影响,在古典小说《三国演义》中,作者为了表现对正统蜀汉的推崇,进行了不少的夸大来赞美蜀汉,为此,作者便需要通过故意夸张地贬低其他*和才人来衬托蜀汉的正统和蜀汉阵营谋士的智慧。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三国演义》中刻画的周瑜在很大程度上被贬低了,而这样做的目的在书中很容易看出:作者是通过对周瑜的负面描写如计谋不够高、心胸狭窄等特点来反衬诸葛亮的大度和神机妙算等,从而达到襃赞正统蜀汉的目的。

      在小说《三国演义》中,周瑜在历史上的很多贡献都被移动到了诸葛亮的身上,这使得周瑜在小说中的活动不是非常丰富。纵观整部小说,周瑜的人生基本上被作者无情地划分为了前后两个截然不同的部分,而这两部分的分界线很明显是诸葛亮的出山:在诸葛亮出山之前,即在小说的三十八回之前,周瑜可谓在东吴叱咤风云,有充分的权威性,他的各种战略也是十分优秀而且有远见。历数他在这一阶段作出的贡献,有初出之时设计活捉太史慈等等许许多多的战斗成果。然而在孔明出山之后,他的智谋似乎急剧下降,唯一算是大一点的赤壁之战中他也是低于诸葛亮一筹。从《三国演义》整部小说来看,我们遗憾地发现,周瑜的事迹并不是多丰富,而这一切仍逃不离正统思想对小说观点的影响。

      三、《三国演义》中的周瑜的形象

      从整部小说来看,周瑜整体的形象特点是:首先从正面来说,周瑜有较高的智谋,并且有十足的忠心;但更多的,从反面来说,三国演义中更多地表现出的是周瑜的器量狭小,忌才妒能,目光短浅以及容易冲动,意气用事。下面分别就他的各个主要性格特征加以分析说明。

      (1)首先来看周瑜的正面形象特征。在小说中,虽然作者主要是通过贬低周瑜来衬托诸葛亮,但与此同时周瑜仍不乏智谋,并有众多其他优点。比如周瑜的出场就足以表明他的不凡:

      (孙策)行至历阳,见一军到。当先一人,姿质风流,仪容秀丽,见了孙策,下马便拜。策视其人,乃庐江舒城人,姓周,名瑜,字公瑾。瑜曰:“某愿施犬马之力,共图大事。”策喜曰:“吾得公瑾,大事谐矣!

      从这一段简单的出场描写中,我们就可以看到周瑜的很多性格特点:通过“姿质风流,仪容秀丽”这句,足以看出周瑜的风度,这是他内在文雅的精神的表现,仅此一句,就自然地暗示了他的与众不同,注定了他的才华横溢;接下来的“见了孙策,下马便拜”表现出了他的谦逊、对孙策的敬重。不得不说,从这些来看,周瑜的性格与其后的心胸狭窄、甚至有时有些傲慢无礼的表现是无法契合的。

      而他的忠心更是毋庸置疑的。周瑜早期是跟随其挚友孙策为其出谋划策的。但后来,孙策中箭而亡。在此处前后周瑜的一系列表现尤为深入地表现了他的忠心:

      (周瑜)闻知孙策中箭被伤,因此回来问候;将至吴郡,闻策已亡,故星夜来奔丧。当下周瑜哭拜于孙策灵柩之前。吴太夫人出,以遗嘱之语告瑜,瑜拜伏于地曰:“敢不效犬马之力,继之以死!”少顷,孙权入。周瑜拜见毕,权曰:“愿公无忘先兄遗命。”瑜顿首曰:“愿以肝脑涂地,报知己之恩。”

      在这里,周瑜首先是时刻挂念着孙策的伤势,并专程为此“回来问候”,得知其死讯后,他的'反应极度强烈:星夜来奔丧、哭拜于孙策灵柩之前。这表明他是一个重视情义的人。而其后他“拜伏于地曰:‘敢不效犬马之力,继之以死!’”的举措将其忠心不二的形象刻画的更是淋漓致尽。

      至于周瑜的智谋,书中有不少的表现,此处仅选取两个侧面描写来加以说明:

      策曰:“弟才胜儿十倍,足当大任。倘内事不决,可问张昭;外事不决,可问周瑜。恨周瑜不在此,不得面嘱之也!”

      此句是孙策在临终前对吴太夫人的遗嘱。试想一个能够被君主在临终之前念念不忘,甚至因不能在面前而深为遗憾的臣子,我们怎能说他没有十足的智谋与策略!

      除此之外,书中还有多处正面表现出周瑜的智谋过人,在此不一一赘述。

      (2)对周瑜反面性格的刻画

      尽管小说中有不少对周瑜的正面表现,但总体来说小说仍是反面

      的刻画更加明显。自小说38回后即孔明出山,除赤壁之战中谋划了反间计等一些计谋,作出重要的贡献之外,他的出现大多时候是以其对蜀汉的不轨之谋失败来作为诸葛亮的陪衬的。而他最突出的性格缺点是器量狭小,忌才妒能。其最突出的表现自然是他与诸葛亮或者说是蜀汉的斗争。在与蜀汉的合作时期,周瑜不断的思考着要将诸葛亮除去,名为担心诸葛亮成为东吴的祸患,但事实上更多地透露出他对诸葛亮的才能的嫉妒。也正是这种嫉妒和心胸狭窄的性格最终使他在诸葛亮的“三气”之下结束了年轻的生命。在这种嫉妒的心理的驱使下,他便反复地不择手段地想办法除去孔明。例如在孔明劝说孙权联合抗曹之时:

      周瑜谢出,暗忖曰:“孔明早已料着吴侯之心。其计画又高我一头。久必为江东之患,不如杀之。乃令人连夜请鲁肃入帐,言欲杀孔明之事。肃曰:“不可。今操贼未破,先杀贤士,是自去其助也。”瑜曰:“此人助刘备,必为江东之患。”[1]

      除此之外,周瑜还有很多次想除去孔明甚至是刘备。以致经常在吴营中上演“大帐两侧埋伏五十名刀斧手,结果被蜀汉的大将揪出来”的闹剧。那么周瑜为什么要这么做呢?除了嫉贤妒能、心胸狭窄之外,这也表现了他的另一个性格缺点:目光短浅,容易冲动,没有长远而深刻的眼光,而这,也许也就是他为什么始终难以成功的原因。而他另一个容易冲动的典型表现就是诸葛亮智激周瑜时他的反应。周瑜面对一群群东吴大将的劝说都一直坚持不想抗曹,却在诸葛亮三言两语涉及儿女私情的话之下怒不可遏,随即决定抗曹,这表明他极易

      冲动,并且目光短浅,没有全局的观念。

      有了嫉贤妒能、容易冲动、目光短浅这些致命的缺点,周瑜最终英年早逝不得志的结局也就是意料之中的了。

      三、总结

      1.对《三国演义》对周瑜的刻画的评价

      (1)单纯从作品的表现力的角度来说,作者对周瑜性格的表现应该说是十分鲜明的。作者通过大量的语言、心理以及动作描写刻画出了一个既有才能、忠心耿耿,但同时又具有许多致命缺点的周瑜形象,让读者对其充满惋惜与怜悯但又同时对其性格上的缺点无奈而有点恨。因而这样的形象刻画总体上是成功的,它展现了一个立体的人物形象。

[阅读全文]...
  • 周瑜语录

  • 语录
  • 1、玩弄乾坤,是很有成就感的事,哈哈哈!

    2、燃起来吧!

    3、爱你这件事,从第一眼就决定了。

    4、掌控全局!

    5、我回来了,小乔。

    6、妄图对小乔出手的家伙,不想被火化,管好魔爪。

    7、这种前赴后继送死的勇气,令我钦佩!

    8、既生瑜,何生亮!

    9、多么精确完美的打击。

    10、吼吼!预见了胜利。

    11、身为男人,无法让步的只有两件事:胜利和小乔。

    12、与我生在同一个时代,真是你们的不幸。

[阅读全文]...
  • 王者荣耀周瑜怎么玩

  • 荣耀,王者,游戏
  • 王者荣耀周瑜怎么玩

      王者荣耀周瑜号称铁血都督,以高爆发*杀手著称,在消耗能力方面也是一流,那么周瑜怎么出装怎么玩呢?下面是小编分享的经验,一起来看一下吧。

      技能解析

      引燃--被动:周瑜的技能将引燃目标,每秒造成目标最大生命值2%的法术伤害,持续4秒。技能命中被引燃目标会造成额外效果

      解析:被动让周瑜成为法师中的*杀手,再肉的*都会被一层层剥开。并且被动是其他技能的配合纽带,是打出控制的关键。

      不死鸟之炎:周瑜召唤不死鸟之炎冲击前方,灼烧路径上敌人造成法术伤害,命中敌方英雄后会消耗自己生成一次范围爆炸造成同样伤害。命中带引燃印记目标时造成晕眩

      解析:命中英雄后火鸟会爆炸造成二次伤害,这也增强了周瑜在团战中的持续输出能力。

      七月流火:周瑜召唤燃烧的陨星坠落到指定地点并持续一段时间,期间对敌人造成多次法术伤害。命中带引燃印记目标时造成晕眩

      解析:周瑜的主要消耗技能,范围广伤害高,能触发法球效果。

      烽火赤壁:周瑜在指定位置制造炎之法阵,法阵中将喷发出燃烧火柱对敌人造成法术伤害。命中带引燃印记的目标时造成额外法术伤害

      解析:大招具备超强的爆发力,群体伤害高,命中被引燃标记的英雄更是能打出额外伤害。

      技能加点:主二副一,有大点大

      召唤师技能:闪现——周瑜生存能力较差,闪现能有所弥补。

      总评:周瑜的操作需要一定的熟练度和预判,技能配合要求较高,打出被动的控制效果尤为重要,因为周瑜缺少位移技能,生存能力较差,而且控制必须由一二技能触发,所以操作要求较高。但是不得不说周瑜的消耗能力很强,团战爆发力也是非常高。

      出装推荐

      痛苦面具+冷静之靴+冰霜法杖+回响之仗+噬神之书+博学者之怒

      出装思路:周瑜之强,强在爆发,强在群控群秒再肉都得废。第一件痛苦面具,当面具出来后,周瑜的输出就相当可观,引燃被动和面具折磨相辅相成,高额法穿和减CD效果都非常不错。周瑜移动太慢了,前期鞋子非常有必要出,选择冷静之靴缩短技能冷却时间。

      周瑜最大的弱点是生存能力不足,所以第三件出冰杖多少撑点血量,并且技能减速效果能提高周瑜技能命中率。回响之仗对于poke优异的周瑜来说也相当好用,而且周瑜被动能够触发回响之仗的被动,非常强大。

      接着是弑神之书,在现在战士很强势的版本,噬神之书不仅提供冷却,还有吸血能力和血量加成,对周瑜的生存有所保障。博学者之怒基本是所有法师必出的装备了,秒脆皮必备装备。

      铭文推荐

      红色:梦魇*10 +42法术攻击/24法术穿透

      蓝色:轮回*10 +24法术攻击/10%法术吸血

      绿色:献祭*10 +24法术攻击/7%冷却缩减

      总属性:+90法术攻击,+10%法术吸血,+7%冷却缩减

      铭文搭配思路:铭文主加周瑜的法术攻击和穿透,加强前期清线速度和技能伤害。冷却缩减能配合装备提高技能衔接。

      实战技巧

      技能连招:二技能接一技能接大招

      技能连招虽然简单但是对操作要求还是挺高的,精准命中才能打出控制效果和大招额外伤害。

      给大家推荐一下技能小技巧,超实用的击杀*连环控。基于装备的成型度,最好带上蓝buff。通常一套技能213,周瑜会有一个技能空档期,但是此时也受到了短暂的控制(抵抗之靴),技能冷却后,首先二技能通过冰杖减速敌人,间隔1秒左右接一技能控制,再间隔1秒接二技能控制,如此释放就能达到循环控制的效果。脆皮一般都能秒掉,*也会被控到死。

      对线技巧:

      一级时尽可能快的`清掉第一波兵线达到二技能,才能到野区支援被反蓝的队友,不到二级单靠一个技能是没有作用的。

      而常规对线,二技能加普攻收线控制蓝量消耗,如果是甄姬、高渐离这种有技能弹射的英雄,可以将兵线压在己方塔下补刀,也可以选择躲在河道草丛消耗敌人或者清兵线,有大招时找准机会因一波,一套技能就能打残敌人,限制对方的游走。

      切记不要压兵线,没有位移技能,离塔太远很容易遭到对面打野的伏击。

      团战技巧:

      周瑜的团战能力还是非常突出的。团战前利用技能poke,抓住对面脆皮走位失误的机会,一套就可能秒掉脆皮。团战前一定要时刻注意刺客的动向,等待团战爆发时,技能一套就能在人群中打出爆炸性伤害,并且控制效果能为队友创造非常好的输出时机。

      防身技巧:

      被突脸时一定不要慌,二技能往自己脚下一丢,接一技能接大招,闪现撤出。

[阅读全文]...
  • 历史典故:周瑜打黄盖

  • 历史
  • 历史典故:周瑜打黄盖

      典故是一个汉语词汇,一指典制和掌故;二指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的词语;三指具有教育意义且大众耳熟能详的公认的人物、事件。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历史典故:周瑜打黄盖相关内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周瑜诸葛亮草船借箭以后,又不谋而合地与周瑜一起提出了火攻曹操水军大营的作战方案。恰在此时,已投降曹操的荆州将领蔡和、蔡中兄弟,受曹操的派遣,来到周瑜大营诈降。心如明镜的周瑜又装聋卖傻,将计就计,故意接待了二蔡。一天夜里,周瑜正在帐内静思,黄盖潜入帐中来见,也提出火攻曹军的作战方案。周瑜告诉黄盖:他正准备利用前来诈降的蔡中、蔡和为曹操通报消息的机会,对曹操实行诈降计。并说:要使曹操堕于诈降计,必须有人受些皮肉之苦。黄盖当即表示:为报答孙氏厚思和江东的事业,甘愿先受重刑,尔后再向曹操诈降。

      第二天,周瑜召集诸将于大帐之中,他命令诸将各领取3个月的粮草,分头作好破曹的作战准备。黄盖打断周瑜的话茬,抢先说:“不要说3个月,就是支用30个月的粮草,也无济于事。如果这个月内能打败曹操,那再好不过了;如一月之内不能击溃他,倒不如依了张子布的主意,干脆束手投降。”周瑜闻听到这种灭自家威风、长他人志气、动摇军心的投降论调后,勃然大怒,喝令左右将黄盖推出帐外,斩首示众。黄盖也不示弱,他以江东旧臣的资格倚老卖老,根本就没把周瑜放在眼里。这就越发使周瑜怒不可遏,他立命从速斩决。周、黄矛盾的升级激化使诸将悄悄不安。大将甘宁以黄盖乃东吴旧臣为由,替黄盖求情,被一阵乱棒打出大帐。众文武一见大都督火冲脑门,老将黄盖死在眼前,就一齐跪下,苦苦为黄盖讨饶。看在众人的面子,周瑜这才松了口,将立即斩决改为重打100脊杖。众文武还觉得杖罚过重,仍苦求周瑜抬手。周瑜此次寸步不让,他掀翻案桌,斥退众官,喝令速速行杖。行刑的士兵把黄盖掀翻在地,剥光衣服,狠狠地打了50脊杖。众官员见状再次苦苦求免,周瑜这才恨声不绝地退入帐中。周瑜和黄盖导演的双簧苦肉计,几乎瞒过了所有的文武官员。惟独一人心里清楚,他一言不发,袖手旁观,他就是诸葛亮。

      这50军棍将黄盖打得也真够惨的,他皮开肉绽,鲜血迸流,一连昏死过几次。其他将领来探视时,黄盖守口如瓶,只是长吁短叹,似乎有许多难言的隐情。当他的密友阚泽抱着怀疑的态度前来视疾时,黄盖才道出了实情,并转请素有忠义和胆识的阚泽替他潜去曹营代献诈降书信。富有阅历、老谋深算的曹操,面对潜至的阚泽和诈降书,将信将疑。但阚泽也决非等闲之辈,他既具胆识,又能言善辩,最终使曹操不得不信。恰在此时,已混入周瑜帐下的蔡中、蔡和两人也遣人送来了周瑜怒杖黄盖的密报。阚泽离开曹营回去之后,又使人给曹操带去了密信,进一步约定了黄盖来降时的暗号和标识。这期间,蔡和、蔡中也从江南岸为曹操暗通消息。这一切,做得天衣无缝,更使曹操对黄盖“投降”一事深信不疑了。

      曹操水军多由北方人组成,他们不适应水上生活,不少人因颠簸晕船而发生疾病。另外,周瑜等虽然确定了火烧战船的作战方案,但曹操水军战船各自独立,一船着火,他船尚可以迅速离去。为了为火攻创造更有利的条件,周瑜又巧妙地让庞统潜至曹营,为曹操献上了将战船拴到一起的“连环计”。这样一来,曹操的战船或30只一队,或50只一组,都用铁锁连到了一起,并在船上铺了木板,士卒战马往来如履*地。晕船的.问题解决了,不仅士卒为之欢呼雀跃,就是久经战阵、深明兵法的曹操,面对稳如泰山的船阵,也自以为得计。

      建安十三年(208年)十一月二十日,孙刘联军方面已作好大战前的准备与部署。诸葛亮设坛祭风三日黄盖,是夜将*三更时分,果然东南风渐起,并越来越急。黄盖也将准备好的20只大船,装满芦苇干柴,浇上鱼油,铺好引火用的硫黄、焰硝等物,然后用青布油单遮盖好,船头还钉满大钉,船上又竖起诈降的联络标识“青龙牙旗”。每条大船后面各系着行动便捷的小船“走舸”。黄盖还特派小卒持书与曹操约定当晚来降。周瑜也安排好接应黄盖的船只和进攻的后续队伍。

      江北的曹操,正在大寨中与诸将等待消息。诈降的黄盖开船来投降曹操,黄盖把十只战船排在最前头,(到)江中挂起船帆,其余船只都依次前进。曹操军中的将领、士兵都走出营房站在那里观看,指着说黄盖前来投降。离曹操军队二里多远时,(各船)同时点起火来,火势很旺,风势很猛,船只往来象箭一样,把曹操的战船全部烧着,并蔓延到岸上军营。霎时间,烟火满天,烧死的、淹死的人和马很多。周瑜等率领着轻装的精兵跟在他们后面,擂鼓震天,曹操的军队彻底溃散了。曹操带领军队从华容道步行逃跑,遇上泥泞的道路,道路不能通行,天又(刮起)大风,就命疲弱的士兵都去背草填路,骑兵才得以通过。疲弱的士兵被骑兵践踏,陷在泥中,死的很多。刘备、周瑜水陆一齐前进,追击曹操到了南郡。这时,曹操的军队饥饿、瘟疫交加,死了将*大半。曹操于是留下征南将军曹仁、横野将军徐晃把守江陵,折冲将军乐进把守襄阳,(自己)率领(其余)的军队退回北方。

      其中在打黄盖时有一个很小的插曲:周瑜要将黄盖斩首时,鲁肃替黄盖求情,而且暗示一旁观看的诸葛亮一起求情,但是诸葛亮一点要求情的意思都没有。等到黄盖被打五十大板之后,鲁肃去营中找诸葛亮质问:“黄盖被打,我等都去求情,你是贵客,为什么见死不救?”诸葛亮听完脸色一变:“子敬(鲁肃的字)欺负我啊!”鲁肃就疑惑了:“我一直对待你都不错,哪来欺负你?”诸葛亮大笑着说:“这是周瑜和黄盖在用苦肉计,利用假情报让蔡中蔡和传消息,我怎么可以随便说出?”鲁肃显得有点不相信,诸葛亮又说:“这事千万别告诉周瑜,要不他又要找我麻烦了,你只说我也埋怨他就行了”。鲁肃便答应了,回到周瑜营中,周瑜问鲁肃:“诸葛亮对此事有何看法?”鲁肃便按照诸葛亮教他的回答:“他说他也埋怨都督做法”。周瑜听完非常高兴,这次瞒过他了。鲁肃问怎么回事,周瑜回答:“这是我和黄盖为了麻痹曹操使的诈降计,看来诸葛亮完全不知道,这人未必是我对手。”鲁肃听完大吃一惊,心里暗暗佩服诸葛亮的先见之明。

      可见苦肉计瞒得过曹操,瞒不过诸葛亮。要是曹操像诸葛亮一样谨慎,那么黄盖那五十杖不单白打,赤壁之战的历史也要改写了。

[阅读全文]...
  • 关于周瑜的歇后语

  • 语文
  • 关于周瑜的歇后语

      周瑜是庐江舒县人,东汉末年名将,洛阳令周异之子,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都官至太尉。以下是小编收集的关于周瑜的歇后语,欢迎查看!

      周瑜颈——不受激气

      周瑜骗孔明——赔了夫人又折兵

      周瑜请蒋干——别有用心

      周瑜讨饭——穷口督督;穷口都都

      周瑜要饭——穷都督;穷嘟嘟

      属周瑜的——一激就上阵

      诸葛亮给周瑜吊孝——没安好心

      诸葛亮气周瑜——自有妙方

      诸葛亮三气周瑜——略使小技

      诸葛亮三次周瑜——略使小计

      周瑜讨荆州——费力不讨好

      气死周瑜去吊孝——假仁假义;虚情假意

      周瑜的脾气——一急就上阵

      周瑜谋荆州——赔了夫人又折兵

      周瑜暗算诸葛亮——计计落空

      周瑜摆手——都督叫;嘟嘟叫

      周瑜病倒在芦花荡——气煞人;气煞

      周瑜赤壁烧曹操——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周瑜穿草鞋——穷都督;穷嘟嘟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两相情愿

      周瑜打瞌睡——梦想荆州

      周瑜打他爹——吴人不孝;无人不晓

      周瑜当当——穷都督;穷嘟嘟

      周瑜倒在芦花荡——气煞

      周瑜的妙计——赔了夫人又折兵

      周瑜归天——气死的;气死里

      周瑜结婚没有床——立交桥;立交乔

      周瑜打黄盖——两厢情意;装模作样;自家人打自家人;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装样子

      蒋干劝周瑜——有口难张

      诸葛亮哭周瑜——假戏真做

      周瑜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

      周瑜身后的雅俗世界

      三国故事在三国时代结束之后不久便在民间有所流传。

      而令人纳闷的是,到了宋代,周瑜的形象已经彻底地扭曲了。如今所能找到的年代最为久远的资料,就是宋元之际出现的话本《三分事略》。在这部为适应市民娱乐需求而产生的话本中,周瑜的形象已经是一落千丈,出现了质的下跌。

      在政治上,他鼠目寸光,为一已私利而置国家安危于不顾。当曹军挥师南下之际,他傲慢地拒绝了孙权的任命,只是“每日伴小乔作乐”。至于决意破曹,却是孙权派人送去的一船“金珠缎”和孙明以“曹相取江吴,掳乔公二女,岂不辱元帅清名”之言相激,这才不得已为名利而“挂印延会”。

      在军事上,他看似颇有才华,“施苦肉计,定美人计,用帐幕船支”借箭;但更多的时候却是才智*庸,屡战屡败:战曹璋狼狈而逃,取荆州溃不成军,攻西川却被张飞断了后路,似乎人皆可败。这种矛盾,起伏不定的军事才能奇怪而勉强地揉合在周瑜身上。

      在人格修养上,他好大喜功,心胸狭隘。

      史传文学中那个雅量高致、出众人之表的周公瑾已经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一位才智碌碌、妒贤忌能的*庸之辈。

      按照吴金华的说法是,话本是市民娱乐的产物,它从来都不受正统观的左右,市井间“尊刘贬曹”的观念早已有之。在苏轼的小品《东坡志林》中,就曾对民间三国有过这样的描述,“至说三国事,闻刘玄德败,频感眉,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唱快。”

      而与此同时,以曹魏为正统却是官方正统观的明确意向。

      可见,民间的.好恶在那时候不以统治者的正统观念为转移。他们对人物的褒贬品评是有着自己的立足点和出发点。他们“尊刘”,拥“帝蜀”,而对于站在对立面的周瑜,自然不会有好感。

      宋元时期,是个城市经济的迅猛发展和门阀制度淡出的年代。市民的队伍不断壮大,同时,他们在经济上的力量也出现了质的飞跃。在这种社会背景下,讲史,尤其是“说三分”之所以能为广大市民所喜爱,巩怕不仅在于它的娱乐性,更在于它是“为市井细民写心”,从市民的角度和理解去看待三国历史,从而寄托了市民的思想情感和政治愿望。

      因为在历史上,刘备从来都是执政爱民的代表。

      于是,为了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取向,拥刘而贬曹孙便逐渐在民间形成了大的潮流。

      不幸的是,周瑜却正是东吴集团中与刘备最为对立的人物之一。

      这种受市民意识影响的创作倾向延续到元代的杂剧中便越发地明显了。

      元代三国戏有40种,涉及到周瑜的有《隔江斗智》、《黄鹤楼》、《庞掠四都》以及《周公瑾得志取小乔》和《周瑜谒鲁肃》。

      后两种完全是沦落于市井中的书会文人“借他人洒杯浇自己胸中块垒”的作品。在这些作品中,他们让周瑜落魄为穷困书生,借他之口抒发出“穷书生半世干忙”的若闷傍徨,而又借他的否极泰来,飞黄腾达,寄托出仕和得遇明主的愿望。在这两部作品中,周瑜的才能修养倒是与史书颇为接*,“文武兼济”,“每回临阵,无不干功”,待人“用礼施谦让”,但遗憾的是这些作品与三国矛盾毫无瓜葛。

      而在那些实质性展示三国矛盾的作品中,一旦触及孙刘,那么创作倾向则与《三分事略》一脉相承,甚至有过之而不及。诸葛亮的智慧和谋略在戏里写得很突出,而周瑜依然是一个低层次的陪衬人物。

[阅读全文]...
  • 诸葛亮哭周瑜歇后语的下一句

  • 语文
  • 诸葛亮哭周瑜歇后语的下一句

      导语:诸葛亮为什么要哭周瑜呢?是幸灾乐祸还是惜才?下面是语文迷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歇后语诸葛亮哭周瑜的解释,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歇后语:

      诸葛亮哭周瑜——假戏真做

      歇后语解释:

      孔明过江吊丧活动达到了三个目的。

      一是显示了才华。很自然地表达了哀悼之情,祭文言词华丽,描述准确,表达到位,在东吴君臣面前充分展示了蜀相的`学富五车和文韬武略。

      二是展示了人格。在诸葛亮祭拜后,众将相谓曰:“人尽道公瑾与孔明不睦,今观其祭奠之情,人皆虚言也。”鲁肃见诸葛亮如此悲切,亦为感伤,自思曰:“孔明自是多情,乃公瑾量窄,自取死耳。”可见,孔明是大获全胜。

      三是消除隔阂。本来周瑜被诸葛亮气死,这是吴国上下人所共知的事实,有“既生瑜、何生亮!”的感叹为证!此时,东吴人对诸葛亮及刘备西蜀绝没有好感,甚至周瑜部下有杀诸葛亮为公瑾报仇的情绪。通过声泪俱下的哭诉和对亡人的不凡事迹列举评价,诸葛亮实现了化解仇恨、消除隔阂、继续联吴抗曹的目的。

      歇后语故事:

      据《三国演义》记载:周瑜临死前仰天长叹曰:“既生瑜,何生亮!”连叫数声而亡,寿三十六岁。后人有诗叹曰:“赤壁遗雄烈,青年有俊声。弦歌知雅意,杯酒谢良朋。曾谒三千斛,常驱十万兵。巴丘终命处,凭吊欲伤情。”

      周瑜死后,诸葛亮对刘备说:“亮观天象,将星聚于东方。亮当以吊丧为由,往江东走一遭,就寻闲士佐助主公。”玄德曰:“只恐吴中将士加害于先生。”孔明曰:“瑜在之日,亮犹不惧;今瑜已死,又何患乎?”乃与赵云引五百军,具祭礼,下船赶巴丘吊丧。

      更多相关歇后语:

      诸葛亮出祁山 —— 以攻为守

      孔明哭周瑜 —— 各怀心腹事;虚情假意;假慈悲;要买人心;假动情;假好心;邀买人心

      孔明斩马谡 —— 明正军纪

      孔明拜斗 —— 自知要死了

      诸葛亮的扇子 —— 远点儿扇着;不离手

      孟获见孔明 —— 俯伏在地;口服心服

      诸葛亮江东斗群儒 —— 独占鳌头

      诸葛亮气周瑜 —— 自有妙方

      诸葛亮打瞌充 —— 勿算

      隔着门缝瞧诸葛亮 —— 瞧扁了英雄

      隔着门缝看孔明 —— 瞧扁了英雄

      孔明拜诸葛亮 —— 自拜自

      孔明给周瑜看病 —— 自有妙方;对症下药

      孔明擒孟获 —— 抓了又放

      周瑜骗孔明 —— 赔了夫人又折兵

      孔明用空城计 —— 迫不得已;迫不得以

      刘备对诸葛亮 —— 无话不说

      诸葛亮挥泪斩马谩 —— 顾全大局

      孔明的计策 —— 神机妙算

      孔明弹琴 —— 玩的是空城计

      诸葛亮掉井里 —— 英雄无用武之地

      诸葛亮斩马谡 —— 执法如山;不念旧情;忘了旧情;违心办事;含泪决定的

      跟诸葛亮学本事 —— 能掐会算

      三请诸葛亮 —— 诚心诚意

[阅读全文]...
  • 周瑜打黄盖的歇后语下一句

  •   歇后语是汉语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群众在生活实践中所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下面跟着小编来看看周瑜打黄盖的歇后语下一句吧!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周瑜打黄盖的歇后语下一句:

      1、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2、周喻打黄盖——装样子

      3、周瑜打黄盖——两相情愿

      其他:

      4、周瑜讨荆州——费力不讨好

      5、周扒皮学鸡叫——自找挨打

      6、纸糊的老虎——吓不住人;不堪一击;不咬人;不用怕

      7、围着火炉喝白干——周身火热

      8、周仓斗李逵——大刀阔斧

      9、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

      10、周文王请姜太公——尽找明白人

      11、周幽王戏诸侯——言而无信

      12、周瑜病倒在芦花荡——气煞人

      13、周瑜穿草鞋——穷嘟嘟(都督)

      14、周瑜请蒋干——别有用心

      15、做梦带救生圈——想得周到

      16、贼过才张弓——晚了;迟了

      17、贼上房送梯子——头号帮凶

      18、贼娃子迸铁匠铺——倒贴(盗铁)

      19、贼娃子拾东西——不是偷也是偷

      20、炸响了的炮仗——四分五裂

      21、蚱蜢碰上鸡——在劫难逃

      22、斋公吃羊肉——开洋(羊)荤

      23、斩草不除根——后患无穷

      24、站在岸边看翻船——见死不救

      25、站在房顶跳伞——水*太低

      26、站在海边打咳声——望洋兴叹

      27、站在山顶赶大车——鞭长莫及

      28、战地诸葛亮会——集思广益

      29、战争贩子唱和*——趁机磨刀;口蜜腹剑

      30、嘴巴上拴油瓶——油嘴滑舌(比喻说话油滑,善于狡辩)

      31、嘴巴上贴封条——开不了口(比喻不好意思说)

      32、嘴边没毛——办事不牢

      33、嘴里含冰棒——尽讲风凉话

      34、嘴里扛在肩上——到处吃人家

      35、嘴头开火药铺——张口就炸

      36、嘴里吃了鸟枪药——说话冲

      37、嘴上加盖儿——废话少说

      38、嘴巴含钢针——说话带刺

      39、嘴巴两张皮——咋说咋有理

      40、嘴巴上戴竹筒——说直诸

      41、嘴巴上挂笼嘴——吃不开

      42、嘴巴上挂油瓶——油嘴滑舌

      43、嘴巴子戏——光说不练

      44、嘴里嚼大葱——说话带辣味

      45、嘴里吞旋风——口气不小

      46、嘴上*锁——说话保险

      47、嘴上绑喇叭——走到哪儿吹到哪儿

      48、嘴上挂天*——说话有分量

[阅读全文]...
  • 鲁肃代周瑜原文翻译

  • 古诗文
  • 鲁肃代周瑜原文翻译

      在*日的学*、工作和生活里,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古诗了吧,汉魏以后的古诗一般以五七言为基调,押韵、转韵有一定法式。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鲁肃代周瑜原文翻译,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原文:

      鲁肃代周瑜,当之陆口,过蒙屯下。肃意尚轻蒙,或说肃曰:“吕将军功名日显,不可以故意待之,君宜顾之。”遂往诣蒙。酒酣,蒙问肃曰:“君受重任,与关羽为邻,将何计略,以备不虞?”肃造次应曰:“临时施宜。”蒙曰:“今东西虽为一家,而关羽实虎熊也,计安可不豫定?”因为肃划五策。肃于是越*就之,拊其背曰:“吕子明,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二、翻译:

      鲁肃取代周瑜(为水军都督),前往陆口镇守,经过吕蒙驻守的屯下。鲁肃(当时)对吕蒙还比较轻视。有人对鲁肃说:“吕将军的功名一天比一天显著,不可以用旧眼光来看待,您应当去拜访他。”(鲁肃)就去拜访吕蒙。酒过三巡,吕蒙问鲁肃:“您受此重任,与关羽为邻对峙,您打算用什么计策来防备意外情况的发生呢?”鲁肃轻率地回答:“那时我会采取适当措施的。”吕蒙说:“现在长江东西双方虽然看上去很和睦,像一家人一样,而关羽实际上是像熊虎一样有野心的人,怎么能不事先预订好应急方案呢?”就这个时机吕蒙为鲁肃筹划了五条计策。鲁肃于是就站起来离开自己的坐*,来到吕蒙身边,拍着吕蒙的背说:“吕子明啊,我不知道您的才能和谋略竟然达到了这样的`高度。”鲁肃就拜望了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交为挚友后分别。

      周瑜介绍

      说起我国古代四大名著,大家第一个想到的也许会是《三国演义》。而说起《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大家第一个想到的一定是神机妙算的诸葛亮。而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却是周瑜。

      周瑜,字公瑾,东吴四英将第一位,庐江舒城人。幼年与孙策相识,结为生死之交。仪表堂堂,一表人才。单看外表就胜过了诸葛亮。他还是孙权的智多星。

      周瑜,给大家留下的印象可能是妒忌心重,为了自己的目的可不惜一切代价去完成,看见有谁不顺眼,就会想尽一切办法除掉他。而诸葛亮恰好相反,大家都认为他是少有的十全十美的人。其实,周瑜待人接物彬彬有理,为人处事也很周到,周全。

      周瑜能成为吴国的军师就说明,他,不是一个简单的人物。他很机智,很出色,为吴国立下了不少汗马功劳。他率兵打仗深思细琢,用兵谨慎。做很多事都有计划。哪怕是除掉诸葛亮,都有一步一步的圈套,每一步又都那么完善、完美,有那么自然,让你不知不觉就掉了进去。这一点让他打仗赚了很大的便宜。比如说做著名的《火烧赤壁》。

      在赤壁大战中,周瑜身为水军大都督,知道曹军不善于水上作战,和诸葛亮想的一样,让战争在水上拉开帷幕,并安排了一系列的计策。一天,周瑜召集手下大将商量进攻曹操,老将黄盖认为对方太强大了,不如干脆投降。周瑜假意大怒,命令手下打了黄盖五十军棍。黄盖被责打后,派人送信给曹操,表示要投奔曹操。此时,埋伏在周瑜军营里的曹军奸细也传回周瑜责打黄盖的信息,曹操相信了黄盖真的要来投降,非常高兴。开战那天,曹操怕士兵在船上站立不稳,将船首尾相连。周瑜靠*了曹操的船队,而曹操黄盖投降了。黄盖用用手一招,小船顿时燃起大火,原来船上全是柴草油脂等易燃之物。黄盖一把火烧着了曹操船队的船头。而曹操的船首尾相连,前面的船被烧着了,后面的船当然也逃脱不了。曹操眼睁睁地看着自己被熊熊大火活活烧死,或者的士兵掉进了海里,逃也逃不掉。在这次赤壁大战中,曹操大败而归。周瑜用火攻之计大破曹操,多么聪明!

      光火烧赤壁这一个事例,就能体现出周瑜的出色。前面他还巧妙地用离间计让曹操中计上了当,误信教他水上作战的蔡瑁和张允是潜伏在曹军的奸细,将二人杀了,为自己作战铲除了一切困难。他一点儿都不比诸葛亮逊色。他能假戏真做,充分利用了知己知彼,百战不胜。周瑜用黄盖做诱饵,假装投降,最后令曹操打败。他在火烧赤壁里就立了个大功。不仅如此,他在很多地方都赫赫有名,是很出色的一个人。

      但人无完人,周瑜的气量的确不大,他看不过诸葛亮的才华胜他一筹,心里一直耿耿于怀,总想除掉他。但每次都是以失败告终。而最后忍受不了这种对他来说是威胁的折磨,被诸葛亮活活气死了。临死前还长叹一声“既生瑜,何生亮”,死不瞑目。

      虽然周瑜有缺陷,虽然他气量不大,可是,我被他的那种坚持到底,永不服气和机智出色所折服。我知道,别人心目中的周瑜是渺小的,但在我心中,他是那么的伟大。他,是一个智者,还是一个战略英雄!

[阅读全文]...
  • 诸葛亮三气周瑜歇后语的答案是什么

  • 经典
  •   诸葛亮三国演义中的历史人物,是一个能力非凡、智慧超群、无所不知的神人。诸葛亮三气周瑜歇后语,你们知道答案是什么吗?如果不知道,跟着小编一起去看看吧。

      诸葛亮三气周瑜歇后语

      略使小技

      诸葛亮草船借箭——用的是疑兵计

      诸葛亮草船借箭——有把握

      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

      诸葛亮吊孝——不是真心

      诸葛亮用空城计——不得已

      诸葛亮唱空城计——没办法

      诸葛亮当军师——名副其实

      诸葛亮当军师——办法多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刘备三上卧龙岗——就是请你这个诸葛亮

      诸葛亮征孟获——收收放放

      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

      诸葛亮的鹅毛扇——神妙莫测

      诸葛亮三气周瑜——略施小技

      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顾全大局

      诸葛亮要丑妻——为事业著想

      诸葛亮招亲——才重於貌

      诸葛亮用兵——神出鬼没

      诸葛亮的锦囊——神机妙算

      诸葛亮隆中对策——有先见之明

      诸葛亮吊孝——不是真心

      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

      诸葛亮放孟获——欲擒故纵

      诸葛亮焚香操琴——故弄玄虚

      诸葛亮挥泪斩马谩——顾全大局

      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

      诸葛亮开口——尽是计谋

      诸葛亮隆中对策——有先见之明

      诸葛亮三气周瑜——略使小技

      诸葛亮要丑奏——为事业着想

      诸葛亮用兵——神出鬼没

      诸葛亮用空城计——不得己

      诸葛亮用空城计——迫不得己

      诸葛亮战群儒——全凭一张嘴

      草船借箭——多多益善

      草船借箭——坐享其成

      草船借箭——满载而归

      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

      诸葛亮草舶借箭——有把握

      诸葛亮草船借箭——用的是疑兵计

      诸葛亮草船借箭——有借无还

      诸葛亮唱空城计——急办法

      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

      晨雾炊烟——一吹就散

      趁热打铁——赶紧;正在火候上

      撑不开的伞——没骨头

      撑船不用篙——放任自流;任其自流

      撑船的老板——看风使舵

[阅读全文]...

相关词条

相关文章

周瑜名言 - 句子

周瑜名言 - 语录

周瑜名言 - 说说

周瑜名言 - 名言

周瑜名言 - 诗词

周瑜名言 - 祝福

周瑜名言 - 心语

推荐词条

标开头的诗词 送给母亲的诗词 有感情的诗词 形容残花败柳的诗词 枫叶与花比较的古诗词 关于心情失落的诗词 有关灞桥的诗词 红楼梦最好的诗词 赞打羽毛球的诗词 金秋丰收的诗词 关于怀念父亲的诗词 秋日阳光的诗词 适合演讲的诗词 关于孝心的古诗词 有关黄鹤楼的诗词 伤心难过的古诗词 胖的诗词 寄托相思的诗词 祝愿心愿达成的古诗词 国庆的古诗词 刘克庄的诗词 有诗词出处的女子表字 江南烟雨的诗词 知音的诗词 含洛的诗词 思念老朋友的古诗词 心胸宽广豁达的古诗词 关于白露的诗词 赞梅的诗词七绝 大浪淘沙的诗词 形容四姑娘山的诗词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