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自己画的图片专辑列表,每个自己画相关图片专辑均由普通用户整理而成。通过欣赏专辑名称、风格和缩略图,能够迅速找到与你同样品味的用户创建的专辑,从而找到适合自己品味的图片。自己画图片专辑列表,希望能帮您找到喜爱的图片。
反璞归真徐邠最初学*中国传统工笔画,他细致的具象画技术以精细入微的笔触为特征,而这些笔触又被层层积水积色再次烘衬。徐邠着迷于西方的构成艺术,并将其注入自己的作品。他现有的风格正是这种中国绘画技法和西方审美学相结合的产物。这些画作初见也许给人以似曾相识的感觉,但走*细看,构局的微妙就跃然纸上。
徐邠的画作似乎是某种孤独和安静的具体化,这种孤独和安静在现代超负荷运转的世界中是一种立刻能使人感同身受的安慰和孤独感。他相信水墨画与他自身的性格是一致的。画如其人,徐邠亦是个安静的人,画中昆虫和其他的生物却给予了他的画生命力。
在徐邠*作中出现的昆虫来源于他对少年时代的怀念和学*传统水墨画时沉浸在草虫带来的不可言说的愉悦感。其中蝴蝶以很高的频率出现在他的新画中,它们时常受困在笼中或是藏于帘后。被困的蝴蝶是中国旧时女子地位的象征。她们的一生常常受制于礼数教条,自由遥不可及。在某些方面恰似蝴蝶,美而脆弱。
一些微妙的幽默也潜藏于徐邠的画作。例如一幅作品中一只乌龟被一列岩石包围,因为本无出口,乌龟的脸上带着困惑的幽默表情。在这里,象征性的内含不言而喻。
文字转载于网络
咬人,魔兽世界玩家,著名魔兽世界插画家,其fans尊称其为咬大,性别男。活动于六区瓦里玛萨斯,巨魔猎人。爱好创作,主要以魔兽世界为主题。其画风朴实亲切,通常以魔兽世界中的背景故事为焦点,叙述亲情、友情,或者那些大部分玩家并不关注的人物情感。由于其本人为部落玩家,其作品除了不少人物肖像以外,其他大多或陈述部落的凄惨背景,或展现部落的坚忍品格。基本上看过他的作品的人,尤其是魔兽世界的联盟玩家,都会对部落有重新认识,而原本就是部落的玩家,则对自己的阵营和种族会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咬人现在连载中的代表作是《巨魔的黄昏》和《守望莫高雷》,除了魔兽漫画和插画,他还绘制了许多富有温馨生活气息的短篇漫画,如《在路上》、《母亲做的手擀面》等。此外,他还为DV《魔怔世界2》和小说《如果宅》绘制了插图。
本专辑只收录咬人画的壁纸
来自澳大利亚的Ashley Wood现在从事着自由插画师的职业。他的插画富有幻想,又很有远离现代社会的感觉。
对于欧美漫画迷来说,Ashley Wood的名字可谓如雷贯耳,这位来自澳大利亚的插画师以自己独特的画风赢得了人们的一片喝彩。Ashley Wood的插画风格大胆,个性化很强,作品中到处充斥着黑暗的气息,令人着迷。初见他的作品,你也许会觉得他的作品毫无章法,满是凌乱的铅笔打稿线条,挥洒四贱的油墨与广告画般的破碎图片,但这正是他迷人的魅力,在他的笔下,一切人物都笼罩于黑暗之中,形象混沌却透露着深邃的压迫感,一个反英雄中的主角在他的作品中化身为地狱的SPAWN,黑青色的制服取代了以往红色的战衣,SPAWN抛弃以往的张扬与华丽,在青色的没彩上,扭曲,舞蹈。
10年前Ashley Wood就已经是一位职业插画师了,他的个**画不仅仅只局限于漫画上,还延伸到了众多的电影电视中,甚至KONAMI公司出品的经典游戏“魂斗罗”系列中的作品也由Ashley Wood担任插画师。
沈扬,当代插画家,艺名“呀呀”。画风细腻,具有国画功底,使她的画古韵十足,洋溢着水墨风情,在表现慵懒的女人之时展现了自己独特的风格。2006年7月大学毕业设计作品《界灵》经江南大学学术委员会评审通过为院藏作品奖;2008年作品《相见欢》获金龙奖最佳插画金奖。
出版作品
微凉文集《爱后动物伤感》全文配图
苏枕书文集《相见欢》全文配图
《空煜断锦》封面
《最后的格格》封面
《大清后宫》封面
《胭脂雪》封面已出版《一个人的后宫》封面
《母爱真可怕》封面《青莲纪事》封面
《江山谣》封面《海棠依旧》封面
《我的第一本世界文学名著》系列图书内文插图
《三生三世枕上书》繁体版封面
《海棠依旧: 知否? 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繁体版封面
编辑本段
个人作品集
画集《青瓷》
画集《薄姬》
《青莲纪事》封面
画集《唯墨》
绘本《她她》
诗画集《花·女词》
我怀念那年夏天青涩的山脉
贪玩的小孩 为什麼会离开
我站在城市中央陌生的人海
突然想回来 却再也走不回来
人一天一天 把过去变成回忆
为梦想奔忙 对现实抵抗
任一天一天 积累曾受过的伤
聚散离合中坚强
相信风雨过後的阳光
总会把我心都照亮
天很宽 路更长
我想起邻居男孩为我写的歌
为我画的像 贴在回忆的墙
有一种思念陪我穿越了时光
变幻了地方 但是输给了成长
人一天一天 告别天真的过往
为生活感伤 对自己伪装
任一天一天 带走青春的模样
留下不变的梦想
相信风雨过後的阳光
总会把我心都照亮
天很宽 路更长
相关专辑
仰頭是買醉,低頭是眼淚
http://www.topit.me/album/911070
其实你并不快乐
http://www.topit.me/album/876327
有束阳光在这里等我2
http://www.topit.me/album/1078219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夜雨霖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儿,比翼连枝当日愿。
人生若只如初见。短短七个字,道尽多少悲凉的尾巴。初初相识,人若孔雀,本能的尽极绚丽,礼貌羞涩着收敛脾气,绽放美好。而那些观者也大都怀着欣赏,暗暗叫好,怜爱有加。久已,孔雀颓累,羽翼渐退,间或,还会转身,留一光稀、褪色的突兀,逐生尴尬。生人如此,恋人之间也不能幸免。儿时,读温婉缠绵的古典故事,才子佳人,王子公主,总受奸人所害,却也终能柳暗花明,双宿双飞。童话的结尾,会是幸福的生活在一起,便也认定从此,孟光接了梁鸿,举案齐眉,相敬如宾地幸福美满、地老天荒。可长大后,看过许多支离破碎的章节,方约略明白,起初地两情相悦总是美好,柴米油盐却也造就了纷争烦扰,更不论,性格差异的细枝末节。人生若只如初见,愿我们把邂逅时刻谈笑自若、百无禁忌地刹那心动凝固。有情不必终老,暗香浮动恰好。无情未必就是决绝,我只要你记着,初见时彼此的欢笑。
人生若只如初见,优伤的美丽只能定格在回忆中。也许哪天转身而去,留下一个美丽的远去背影。完美的弧线,会诉说着对昨日的依恋。也许,在我们认识的人中,有过误会,有过得失,你就会想起初见时的美丽。或者,那天在某个特定的地方,故地重游,突然发现多年未见的你,一下子就回到了初见的情景,初相遇,那是怎样一种让人难以忘怀的感情呢?!
人生若只如初见。这一句,实在是令人哑然。小时候看红楼,从不愿意去碰后40回。不是瞧不起高鹗,而是没办法接受:怎么那么好好儿的鲜花着锦、烈火烹油,变作了一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后来读书,看到一句话: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这才明白过来。原来所有的名字所有的故事,都是写在水上的。那些波澜和涟漪,在当时看来是惊心动魄,而长江滚滚,只是一朵小小的浪花而已。流过,终无迹。
年少的意气风发,最初的感动和梦想,在时间的浸润下渐渐磨灭;一见如故的亲切,山盟海誓的诺言,只剩下一个依稀的背影。朋友是用来出卖的,情感是用来遗忘的,美丽是用来摧毁的,忠诚是用来背叛的……金甲的战神披着天边的彩霞在故事中定格成永恒的记忆,猜得中绚烂的开头,又有谁见到了那早已注定的结尾?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这么深情的句子,居然是出自一个男子之手,我想,容若翩跹世间的时候,定是令无数少女为之倾倒。纳兰词长于情也深于情,短处是有的时候过于直抒胸臆,显得浅了,反而没有多少余味。比如这一阙,就有点这个毛病。但有了第一句话,整个的问题都可以忽略不计。
初相遇的时候,一切都是美好的,所有的时光,都是快乐的。即使偶有一些不如意的地方,也甘心消受,因为抱着憧憬,所以相信一切只会越来越好。所有的困难,都是微不足道,满天的星辰,都在你面前失色,我的世界没有我,全部是你。
“初见惊艳,再见依然”,在我看来,这只是一种美好的愿望。初见,惊艳。蓦然回首,曾经沧海,早已是、换了人间。
流年似水,世事难料。许多既定的开始都有一个想不到的结果,所以才耐人寻味,不管是喜的还是悲的,是自己期待的还是自己拒绝看到的,矛盾和落差给这个世界太多的美丽。
人生若只如初见,所有往事都化为红尘一笑,只留下初见时的惊艳、倾情。忘却也许有过的背叛、伤怀、无奈和悲痛。这是何等美妙的人生境界。
时光匆匆,我们已经回不到过去,也许曾经一见倾心,但是再见之时,也许会是伤心之时。若是如此,不如初见时的那份感觉 ……
深情的怀旧,原是美好的恍惚,记得的也是幸福,那一刻,仿佛时光倒流,繁花盛开。温柔与感动,渴盼与甜蜜,原来只是初初相见。潮生潮灭,沧海桑田,换了人间。所以,如果不能继续,那么,宁愿切断所有退路。愿一切只若初见时般美好。初见惊艳,再见依然。但愿再次见到你的时候,还有初见时那份心情。人生如此,浮生如斯,情生情死,乃情之至。不是吗?
相信每个人都对那个自己一见倾心的人永存记忆,记忆中的他她,或潇洒英俊,风度翩翩;或美丽温柔、似水柔情……是的,这是人与人的距离所产生的美感,得不到原来也是有好处的,那就是可以拥有无尽的幻想,幻想中的他她可以永远美好,永远在镜花水月之中迷幻着醉人的美丽……哪怕明知道这是自己心生的幻境,却也足够让人沉迷其中……
不明白的是,为何还有许多人竟然还会有再续前缘的想法。
当某天,自己原本以为永不会再相见的他出现在自己面前,或许他还算风度翩翩,也还算潇洒英俊,甚至比原来更增加许多成熟,但自己却再也找不回,找不回自己原来如同小鹿碰撞的砰砰乱跳的心…
…这就是人生,这就是心境,失去了便是失去了,永远也回不到从前……
和他拉家常似的谈话,才发现,自己根本就没有懂得过他,也根本不明白他当初想要的是什么?!虽然他的眼中依然闪现出曾经让我心醉的光芒,他的口中说出曾经梦寐的语言。但,*十年的光阴,虽然他一直存在心里,终不过是个影子,是个疲惫时自我安慰的影子,当这个影子真的出现在面前,竟然产生那么多的不真实,那么多的不敢置信,甚至觉得他不应该出现在这个人世间,他应该永远只存在梦境里……
人生若只如初见,这句是谁说的?若只如初见,他依旧是往日谈笑风生,风流倜傥的浪子,而我也只是一个天真娇憨不懂世事的少女,若不是他初次的亲吻,也许他也只是个路人,不会进入自己心里,若不是刚好在不懂情感的年龄遇上,也许我也不会轻易的放手,但最终……遇上了……还是分开了……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来秋风悲画扇?!
它没有名字也没有地点。我会再讲一次向你描述它的理由:城的组合元素如 果缺乏相连的线索、没有内在规律、没有一定比例也没有相互交流,就必须给排除 在可以想像的城市之外。城市犹如梦境:凡可以想像的东西都可以梦见,但是,即使最离奇的梦境也是一幅谜画,其中隐藏着欲望,或着隐藏着反面的恐惧,像梦一样。城市也由欲望和恐惧造成。尽管二者之间只有秘密的交流、荒谬的规律和虚假的比例,尽管每种事物隐藏着另一种事物。”“我没有欲望也没有恐惧,”可汗说“我的梦只由心生,或者是偶然形成。” “城市也认为自己是心思和机缘的造物,可是两者都支不起城墙。你喜欢一个城,不在于它有七种或七十种奇景,只在于它对你的问题所提示的答案。”“或者在于它迫你回答的问题,像底比斯人的斯芬克斯一样。” 《看不见的城市》
Kieron Williamson 水彩及油画作品
官方主页:http://www.kieronwilliamson.com/
Kieron Williamson生于2002年。这名现年11岁的神童小画家,来自英国东部小镇霍尔特(Holt)。小画家在他的故乡早已是家喻护晓的人物,现已经扬名世界。
在他年仅8岁时已然跻身英国最有名的当代画家之列,许多人将他与8岁画出《斗牛士》的毕加索相提并论,可他并不喜欢毕加索——他在镜头前扭着身子,一脸不情愿:“我不喜欢他,我更想成为克劳德•莫奈(Claude Monet)。”
Kieron的画作已成为英国艺术品市场上最炙手可热的藏品。Kieron在自己的家乡诺福克郡举办了第三次个人画展。他悄悄地坐在画廊一角,目睹所有人脸上惊讶的表情——仅仅半个小时,他的33幅画作就被抢购一空,总价高达15万英镑。在此之前,他第二次个人画展上的16幅作品在 14分钟内售完,总共卖了18,200英镑。现在他的画供不应求,工作计划表排得满满的。他除了有自己的网站还有自己专属的名片。
人们从世界各地飞来观看他的画作,更有甚者在展厅外扎营两天,只为抢到自己心仪的作品。拍卖现场,英国的代理商们接受远在东京、加拿大和德国的雇主遥控,不惜重金也要买下Kieron的作品,最贵的一幅画作价格高达7,995英镑。画廊老板Adrian Hill说,"Kieron极有可能是目前全世界最火爆的画界新星”。现在,预购Kieron下一批作品的人已经有680个之多,连Kieron信手涂鸦的作业本都被开出了高价。"
Kieron的画不同于其他同龄人的作品,他不喜欢用浓烈的色彩,也不喜欢对比鲜明的构图。事实上,无论是笔触还是选景,都让人深觉Kieron有超乎他年龄的成熟——灰黄色的天、蓝色的人、浅棕色的房子和黑白色的飞鸟,浅淡却不失层次。如果仅是出于对小画家的猎奇心态,Kieron的画作无法引起如此轰动。他的画作“总是含有一种超常成熟的忧伤”。他的大多数的画作描摹的是诺福克郡的小镇风光,这里有成片的草原绿树与明媚的天空,“我喜欢这儿,没有高山或丘陵,只有一望无际的天。”
艺术家 Arsen Kurbanov (阿森-卡巴诺夫/阿瑟-卡巴诺夫)介绍:
阿森-卡巴诺夫(Arsen Kurbanov)1969年生于俄国的Mahachkala,父母分别是达吉斯坦的艺术家Hairullah Kurbanov和Galina Pshenitsyna。1988年,他完成了在贾马尔达吉斯坦艺术学院的授课制硕士学位,拿到了红色毕业证书 -- 一个学术卓越的象征。之后卡巴诺夫即刻进入了圣彼得堡的列宾美院,在那里他和已故的Neprintsov一起研究,于1994年毕业。
卡巴诺夫努力使大师们的技巧、现代的画法、以及个人对肖像的理解结合起来,其中Pieter de Hooch 和 Vermeer是他最爱的两位大师。在他的画里,一些现代元素旁总有一些圣经和历史相关的东西出现,这往往使他的作品产生了神秘的气氛。肖像画法在他的作品中占了很重要的位置,他的肖像画作除了精准的表现外,更把人物呈现的如同照相一般。
自2008年以来,除了创作自己的作品,卡巴诺夫也同时任教于俄罗斯圣彼得堡列宾美术学院架上绘画系。
徐熙媛 大S
出生地: 台**北市
出生日期: 1976年10月6日
生肖: 龙
星座: 天秤座
身高: 163cm
体重: 44公斤
血型: B 型
最满意自己的部位:肩胛骨、手心
最喜欢的运动:呼啦圈、仰卧起坐、瑜伽
最怕的事:害怕站在高处,看到蟑螂
最讨厌的人:小心眼 不讲究卫生
难忘的事情:失恋
嗜好:看书、手工艺、画丑图、看死尸照片
自认的五个优点:正直、执着、善良、诚实、勇敢
自认的五个缺点:懒、眼睛一大一小、固执、招风耳、霸道
徐熙娣 小S
出生地: 台北市
出生日期: 1978年6月14日
生肖:马
身高:156cm
体重:44kg
血型:B型
星座:双子座
毕业院校: 华冈艺校戏剧科
语言:国语,闽南语,英语
最喜欢的运动:国际标准舞、壁球、呼拉圈、骑马
座右铭:人生短暂、快乐就好!
口头禅:我两边眉毛一不一样?
王道中绘
王道中(1931.3—)北京人。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员、黑龙江省书画院花鸟画师兼画院艺术委员会主任、齐鲁书画院名誉院长、当代工笔画学会理事。
出生于书香门第,世藏书画,自幼熏陶,酷爱绘画,1954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亲得徐悲鸿、田世光等大师教导,以后又得到工笔大师于非闇,张其翼等先生教诲,开始学*北宋画风,同时面向生活,以造化为师,兼收姐妹艺术精神,融会贯通,创造出了有自己面貌、风格的花鸟画。*些年里,在国内外曾多次应邀办个人展、联合画展和讲学活动。出版著作和画集有《我怎样画工笔牡丹》、《百花画谱》、《国色天香》、《王道中画集》、《白描草虫集》等。传略收入《中国当代书画篆刻家名人辞典》、《中国当代书画家名人大辞典》、《中国名人辞典》、《中国艺术家名人辞典、》《中国人物年鉴》等。
资料及图片收集于网络......
韩国插画漫画家金政基(Kim Jung-Gi)出生在韩国的京畿道,在庆北浦项地区度过了自己的童年时光。进入大学后,再加上军队生活,在釜山一共生活了八年。2002年结婚,2004年后举家迁至首尔。现在为了培养更多的漫画人才,他在首尔弘益大学前创办了专门的美术学院——Ani.Changa Cartoon Institute。 谈及自己学*绘画和漫画的经历,金政基说:“我就读的是韩国东义大学的西洋美术专业。在我进入美术系的时候,韩国才有了第一个和漫画相关的学科。由于专业是西洋画,所以漫画都是通过自学。至今为止,所有的作品都是通过观察,从大自然获得灵感后,自然而然地画在纸上。” 大学二年级时,金政基优秀的画功受到了《Young Jump》杂志编辑的关注和青睐,并向他约稿。于是,2001年至2002年,金政基开始为《Young Jump》创作漫画《Pony Pony》,正式踏上了漫画之路。 十年过去,金政基在漫画、电影、广告和小说插画等相关领域成绩斐然。除了在《Young Jump》杂志开辟《Funny Funny》专栏外,他还在Naver Webtune 网站连续三年连载漫画《T.L.T》(《Tiger the Long Tail》),并结集出版了六本单行本。而他大受好评的草图集也已经出版了两本,分别是《2007 SKetch Collection》和最*发行的《2011 Sketch Collection》。与此同时,他还参与了“GOM TV”、“大韩航空”和“ACUTION”等韩国著名企业的广告制作。在插画方面,他为法国科幻作家贝纳尔·韦尔贝(Bernard Werber)所著的《Paradis Sur Mesure》韩文版绘制的插图,也获得了如潮的好评。
介绍
金政基为《Young Jump》杂志绘画作品 而《Young Jump》杂志的《Funny Funny》专栏,更是金政基探索漫画表现方式可能性的试验田。 金政基最新的创作计划,是将贝纳尔.韦尔贝2006年出版的小说《Le Papillon Des Etoiles》(《Butterfly of the Stars》,译为《群星之蝶》)改编成漫画。谈及未来事业的目标和方向,金政基说:“一直希望画出能够挑战外国漫画名家的作品。也想创作那种描绘带有较强专业性的职业剧。 在数码绘画大行其道的今天,金政基依然坚持着传统的手绘方式。“电脑是一个很好的工具,如果能够灵活运用的话,能画出非常好的作品。不过因为我一直坚持手绘,对徒手创作更为熟练,相信用自己的手和笔能更好地表现出作品的味道。但是有时间的话,也想学*电脑作画,尝试更多的作画方法。不过如果依靠电脑的话,作品会有一种标准化的感觉,所以自己对数码绘画多少有些回避心态。”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金政基*时的创作自然离不开称手的工具。日本原装的针管笔(COPIC Multiliner 0.2,0.25)、德国进口的施德楼针管笔(STAEDTLER pigment liner 0.05,0.2,0.3)、日本百乐超细钢珠笔(PILOT HI-TEC-C 0.03),以及德国原装红环美术钢笔(Rotring Art Pen)都是他最爱的手绘兵器。在给画稿上色时,则多用油性有色铅笔和水彩。至于纸张,金政基倒是不挑剔,除了最常用的200g图画纸和A4纸之外,凡是视野所及的纸张都能拿来作画,这也解释了他的草图集里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速写随随便便的涂抹在报纸和便签上。 看金政基作画,最叫人惊叹的是他落笔之前从不打草稿,经营位置、构图布局、章法考虑全在心中。这种绘画方式,倒与国画大师蒋兆和先生所倡导的“重大体,*精微。落一笔而定全局,继之以全其神采”的画法非常相似。在刚刚结束的韩国富川国际动漫展上,金政基花了三天时间,在长9米的巨幅白布上画下了一个具有鱼眼变形效果的**场面,人物、车马齐备,姿态各异,令人叫绝。“一旦决定画什么之后,先在脑海中勾勒出大致的场景,立马下笔。落笔勾勒时不是仔细的画,而是点到为止,然后在上面用油性有色铅笔或是用水彩上色”。金政基坦承自己与其他画家相比,在画稿上画出Sketch花费的时间很短,“主要是因为构想出场景后,几乎不需花费时间去找资料,大部分图像都好像储存在脑海里,自然而然浮现出来,照着描下来就可以。虽然少量复杂的图像还是需要参考相关的资料,但是大部分只见过一次的画面和场景,在下笔时都可以构现出60%——70% 除了创作前的成竹在胸和创作时的下笔如神,金政基对自己作品最满意的地方,还在于作画素材的多样性和题材的广泛性。“可以这样说,无论是活的生物,还是人工制品,凡是眼睛能看到的都是我的素材,皆可入画。”在金政基创作的插画中,以“人鱼刺身”(以美人鱼作为刺身的食材)、“牙医”、“纹身男女”和“捕鱼”为题材的作品出现频率最高。其中,以“人鱼”为主题的作品表现力最为惊人:挤迫狭窄的寿司店中,老师傅手持利刃,在一条人鱼的鱼身上切片取材。老师傅的坦然,伙计的木然,以及一旁大快朵颐的食客的漠然,与任人摆布的人鱼构成了强烈反差,效果极为惊悚。谈到创作以上作品的灵感来源,金政基说:“*时主要从众多的影像和书本中,还有经历的事情中努力寻找灵感,比较喜欢军旅生活,表现丰富的人体,机械类,以及动物类的题材。之所以多次以人鱼为主题,主要是因为人鱼会使女人的体态呈现更为多元化的元素。仔细描绘牙医和纹身的场景,是因为对精细的器械和手术场面比较感兴趣。至于作品中多次出现渔民出海或捕鱼归来的画面,则是因为我在高中之前一直在海岸城市生活,对渔民的生活场景比较熟悉”。
语录
谈到对自己影响最大的艺术家和漫画家,金政基更是滔滔不绝,“初高中时代,深受日本漫画家的影响。特别喜欢鸟山明、大友克洋和士郎正宗。到了大学时代,则更欣赏俄罗斯批判现实主义绘画大师列宾(Ilya Yafimovich Repin,1844—1930),以肖像画著称于世的美国写实主义画家萨金特(John Singer Sagent,1856—1925),以及被《***》誉为“本世纪最受欢迎的艺术家”的插画家诺曼·洛克威尔(Norman Rockwell ,1894——1942)。”“大学时代对写实性的画比较感兴趣,自然而然的对中国画家有所接触。非常喜欢国画大师蒋兆和先生(1904—1986) 的《流民图》,还曾经把它贴在墙上观摩。最*还购买了水彩大师关维兴先生(1940——)的水彩画画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