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描写北宋开封的古诗句 >

描写北宋开封的古诗句

关于描写北宋开封的古诗句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描写北宋开封的古诗句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描写北宋开封的古诗句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包括句子、语录、说说、名言、诗词、祝福、心语等。如果描写北宋开封的古诗句页面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

句子:即与描写北宋开封的古诗句相关的句子。
语录:即与描写北宋开封的古诗句相关的名人语录
说说:即与描写北宋开封的古诗句相关的qq说说、微信朋友圈说说。
名言:即与描写北宋开封的古诗句相关的名人名言、书籍名言。
诗词:即与描写北宋开封的古诗句相关的古诗词、现代诗词、千古名句。
祝福语:即与描写北宋开封的古诗句相关的祝福祝贺词。
心语:即与描写北宋开封的古诗句相关的早安、晚安朋友圈心语。

  • 写开封的诗句

  • 写开封的诗句

      (第一首)

      卞都峨峨在*地,宋恃其德为金汤。

      先帝始初有深意,不使子孙生怠荒。

      万艘北来食京师,卞水遂作东南吭。

      甲兵百万以为命,千里天下之腹肠。

      人心爱惜此流水,不啻布帛与稻梁。

      ——汴河 黄庶

      (第二首)

      古堤多长榆,落荚鹅眼小。

      其下迅黄流,其上鸣黄鸟。

      安知舟中人,黑鬓日已少。

      千里归大梁,玉笙闻窈窕。

      终朝不成曲,幽响在林表。

      ——汴堤鹦 梅尧臣

      (第三首)

      甲午新正,幸游汴京,

      北风寒澈,长路御风,

      十朝古都,旅游圣城。

      盛衰兴废,千古登封。

      夏为老丘兮,庄公启封。

      魏称大梁兮,景曰开封。

      朱温凶悍兮,不事业生;

      废除哀帝兮,篡唐定鼎。

      自此,

      金瓯破碎而,江山分崩。

      五代祸乱而,天下纷争。

      武夫存勖兮,灭梁争功。

      河东节度兮,敬瑭起兵。

      先围太原兮,后占开封,

      甘为儿皇帝而,割地求荣。

      河北沦陷兮,契丹辽东,

      饮黄作浪兮,染指王庭。

      刘姓知远兮,本为赘生,

      智救敬瑭兮,节度河东,

      手下石敢兮,立下大功,

      为石敢当兮,百性传名,

      抗击契丹兮,立足殷封。

      郭威后周兮,知远顾命,

      诛杀隐帝兮,在位三冬,

      传子柴荣兮,北战南征,

      求其一统兮,止命北征。

      陈桥兵变兮,匡胤居功,

      黄袍加身兮,方有大宋。

      杯酒未冷兮,戈矛收兵也;

      封妻荫子兮,锦衣玉食也;

      世代永享兮,丹砂铁券也。

      斧声灯影兮,朝堂更迭也。

      以弟代兄兮,千古一绝也。

      自此,

      东京巍峨,气势恢弘,

[阅读全文]...
  • 北宋古诗《书河上亭壁》鉴赏

  • 写作
  • 北宋古诗《书河上亭壁》鉴赏

      导语:这是一首描写的黄河的古诗,写景寓情,北宋诗人寇凖将自然之景与人的情感深深结合,让我们感受到了满满诗意。现在就跟着小编一起来欣赏下诗人寇凖的《书河上亭壁》这首古诗词吧!

      《书河上亭壁》

      北宋·寇凖

      岸阔樯稀波渺茫,独凭危槛思何长。

      萧萧远树疏林外,一半秋山带夕阳。

      译文:

      宽阔的黄河,只有不多几条船在航行,眼前是波浪滚滚,一派渺茫。我独自登上河边的亭子,斜靠着栏杆,愁绪像河水,源源不断。那河边、远处,萧瑟秋风中,有片稀疏的树林,林后是耸立的高山,一半沐浴着西斜的阳光。

      注释:

      ①樯:桅杆。此代指船。

      ②危槛:高处的栏杆。

      ③萧萧:风声。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绝句,题写在黄河边一座亭子的壁上。既然以秋天的景色为主,自然而然也就染上些“愁”色。

      第一句从三个方面来描写黄河上的景象,一是“阔”,的“潮**阔”,被诗人浓缩为“岸阔”,江水浩渺,放眼望去,黄河恢宏阔大;二是“渺茫”,因为河阔,一眼望不到边,加上太阳快要下山,自然是“烟波微茫信难求”,看不到对岸;三是“樯稀”,河上没有几条船,虽然看不见“百舸争流”的'热闹场面,却使人觉得河似乎更阔了,烟波似乎更渺茫了,河上的烟波又能给人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呢?

      第二句的“思”字就回答了前面提出的问题,独自靠在亭边的栏杆上,诗人究竟在想些什么?也许想到了“耐可乘流直到天”,也许想到“欲渡黄河冰塞川”,也许想到“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泻入胸怀间”……性格刚毅的诗人此时也许荡上了一丝忧愁,但面对着“奔流到海不复回”的黄河,岂能“恨到归时方始休”呢?

      三、四句写远处,说萧瑟秋风中,依稀可见一片凋落的树林,林后的山脉,一半浸沉在夕阳照射中。这两句视野更远,摄像更大。就景而言,这两句是以远树远山作为前两句黄河的背景,带有灰暗的色调;前两句空旷,这两句繁富,使整个画面疏密得当,浑融一色。就情而言,前两句以景起,直言对景茫然;这两句以萧瑟秋景,表现自己凄然黯然的愁思。当时诗人被排挤出朝,眼见黄河秋色,自然因季节的转换与景物的摧伤产生愁怨。登临送目,水流无限,落叶萧萧,总是被诗人直接藉以言愁,寇凖脱去俗套,只是构出一个令人愁怨的气氛,描写出令人愁怨的场景,隐括自己的心情,更显得含蓄深致。这样,自然之景与人的感慨紧紧结合,诗境诗意都得到了全面地发挥。

      作者生*

      寇凖(961年—1023年10月24日),字*仲,汉族,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诗人。太*兴国五年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县,改大名府成安县。累迁殿中丞、通判郓州。召试学士院,授右正言、直史馆,为三司度支推官、转盐铁判官。历同知枢密院事、参知政事。后两度入相,一任枢密使,出为使相。乾兴元年(1022年)数被贬谪,终雷州司户参军,天圣元年(1023年)九月,病逝于雷州。

[阅读全文]...
  • 咏柳古诗北宋曾巩朗读

  • 诗人
  • 咏柳古诗北宋曾巩朗读

      这首诗是继盛唐时期著名诗人贺知章咏柳诗之后,描写春柳的力作,曾巩的咏柳则借柳讽刺那些势利小人。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咏柳古诗北宋曾巩朗读,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宋代:曾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译文

      杂乱的柳枝条还没有变黄,在东风的吹动下狂扭乱舞。

      把它的飞絮想蒙住日月,但不知天地之间还有秋霜

      注释

      ①倚——仗恃,依靠。狂——猖狂。这两句形容柳树在春天绿得很快:柳条似乎还没有发黄,但趁着东风吹暖,一下子便飞快地变绿了。

      ②解把——解得,懂得。飞花——柳絮。

      ③这两句的意思是:不要只看到柳絮飞扬,遮天蔽日,要知道还有清霜临降、柳叶飘零的时候啊!

      赏析

      《咏柳》是一首托物言志之作,作者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北宋的曾巩。曾巩少即见长于文章,他的文风,雍容*易,不露锋芒,而曲尽事理。他的一些咏物诗寓意很深,如这首《咏柳》,就把春天的柳树比拟为得势便猖狂的小人,借以讽刺邪恶势力。

      诗的前两句是说:当春天刚到来的时候,零乱的柳条还没来得及转变为浅淡的青黄色,它就倚仗着东风吹拂而飘忽摇摆,气势更加猖狂。诗刚开头即语带嘲讽、蔑视,它描写“乱条”如何倚仗权势,张牙舞爪,逞性妄为,实际上是在为全诗主旨作准备,亦即古人所谓“蓄势”。

      蓄足了气势,则必然有力地得出颠扑不破的结论,于是后两句水到渠成,警语立出:那些柳条只会使柳絮飞上半天,企图遮蔽日月的光辉,却不知秋季来临,天地间还将有一场又一场的严寒霜冻,到那时它就要枯萎凋零了。“不知天地有清霜”一句为全诗的画龙点睛之笔,它对那些得志一时的小人提出了严正的警告,振聋发聩,促人警醒。

      诗中把柳树人格化的写法,以及诗人对柳树的明显的贬抑与嘲讽,使这首诗不是纯粹地吟咏大自然中的柳树。 咏柳而讽世,针对的是那些得志便猖狂的势利小人。 将状物与哲理交融,含义深长,令人深思

      曾巩(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字子固,江西南丰人 出生于建昌军南丰(今江西省南丰县),后居临川,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

      曾巩祖父曾致尧、父亲曾易占皆为北宋名臣。曾巩天资聪慧,记忆力超群,幼时读诗书,脱口能吟诵,年十二即能为文。嘉祐二年(1057),进士及第,任太*州司法参军,以明*律令,量刑适当而闻名。熙宁二年(1069),任《宋英宗实录》检讨,不久被外放越州通判。熙宁五年(1072)后,历任齐州、襄州、洪州、福州、明州、亳州、沧州等知州。元丰四年(1081),以史学才能被委任史官修撰,管勾编修院,判太常寺兼礼仪事。元丰六年(1083),卒于江宁府(今江苏南京),追谥为“文定”。

      曾巩为政廉洁奉公,勤于政事,关心民生疾苦,与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并称“南丰七曾”。曾巩文学成就突出,其文“古雅、*正、冲和”,位列唐宋八大家,世称“南丰先生”。

      诗词

      曾巩的主要成就在文,亦能诗。存诗400余首,其诗特点是比较质朴,雄浑超逸,含义深刻,略似其文,格调超逸,字句清新,但有些也存在宋诗言文言理的通病,但为文所掩,不受重视。他不但善赋体,也有诗长于比兴,形象鲜明,颇得唐人神韵。他的各体诗中以七绝的成就最高,精深,工密,颇有风致。如《西楼》《城南》《咏柳》等写景抒情的佳作。就“八大家”而论,他的诗不如韩、柳、欧、王与苏轼,却胜于苏洵、苏辙。词仅存《赏南枝》一首。其诗文曾被选译成英文,在国外发行。

      第一,纪实诗。

      曾巩的纪实诗继承和发扬了唐代杜甫现实主义诗歌文学传统,以反映社会现实、关注民间疾苦、揭弊政、评国事为主要内容,表现了他关注民生、济世兴邦的儒家思想。曾巩所生活的加上自然灾害频发,百姓生活苦不堪言。曾巩以诗歌真实描写了民生疾苦的.状况。在《追租》这首诗中,一句“山下穷割剥”写出了饥荒之年农民还要被层层盘剥的悲惨境遇,由此抨击地方官吏“暴吏理宜除”,并提出“浮费义可削”的政策主张。这首诗没有*古代诗歌传统的写景抒情,而是赤裸裸地针砭时弊,体现了曾巩关注民生疾一脉相承。与《追租》的主题思想类似的还有:描写虫灾肆掠、揭批官忧国忧民忧时的《边将》《胡使》《嗟叹》等等。曾巩的纪实诗除了对民生疾苦毫无遮掩地写实之外,还对积贫积弱的北宋王朝政局建言献策,有力地增强了文学在*古代政治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第二,咏史诗。

      *古代文人雅士多偏好以咏史来借古讽今和抒**怀。曾巩的诗歌也经常以缅怀历史人物、评价历史事件来表情达意。曾巩总能以惺惺相惜的姿态与心态去追思感受前人中那些与他理想抱负相似的人的精神世界,从而缅怀先圣、宽慰自我、排解忧愁、坚定决心。例如在《扬颜》一诗中,曾巩敬慕扬雄的立言不朽和颜回的立德不朽,以两人执著求道精神激励自己进业修德。再比如曾巩的《读五代史》,诗文以历史讽喻现实,以史谏言北宋统治者革借管仲与鲍叔牙之交推崇诚信道德的《论交》;表达渴望明主、隐含壮志难酬之情的《隆中》;谏言选贤举能、反对排斥贤臣的《垓下》等等。曾巩的咏史诗或委婉言志,或直言改革,其托物喻人的文笔都源于现实又立意高远,凸显了他恩泽天下、救民济世的儒家仁义思想。

      第三,离别诗。

      离别愁绪是古代诗人借诗所抒之情当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情怀。在《曾巩集》中有100余首诗歌蕴含离别之情。例如诗合集《奉和滁州九咏九首》显示,曾巩看望身在滁州的欧阳修返回时,离愁别绪顿生,对欧阳修的才学与人品大加赞赏。再比如《上杜相公》中所言,曾巩前去拜访仰慕已久、刚刚去职宰相的杜衍,临别时曾巩表达了对两人友情的珍重和对杜衍的敬仰之情。曾巩的此类诗歌还有:怀念好友王安石的《寄介甫诗》《江上怀介甫》;惜别友人的《送陈商学士》;感伤人才离去、叮嘱学生的《送钱生》;送别、劝慰失意者的《酬吴仲庶龙图暮春感怀》《送孙颖贤》;怀念、惜别亲人的景交融。此外,离别诗也是曾巩本人各个重要人生阶段与思想状态的真实记录。

      教育贡献

      曾巩的思想属儒学体系,他赞同孔孟的哲学观点,强调“仁”和“致诚”,认为只要按照“中庸之道”虚心自省、正诚修身就能认识世界和主宰世界。在政治上他反对兼并政策,主张发展农业和广开言路。他在任地方官时,以“仁”为怀。

      曾巩在王安石变法期间主张在不失先王意旨的前提下,对法制作必要的改革。在行动上,他能够维护新法,在齐州为官时,能力行保甲之法,使州人安居乐业。他师承司马迁和欧阳修,主张“文以明道”,把欧阳修的“事信、言文”观点推广到史传文学和碑铭文字上。他强调只有加强道德修养,才足以发难显之情,写“明道”之文。

      曾巩重视兴教劝学,培养人才。他培养了一批名儒,陈师道、王无咎、曾肇和曾布受业于他。曾巩治学严谨,每力学以求之,深思以索之,使知其要,识其微。 在抚州居所侧建有“兴鲁书院”,并亲自定学规、执教*,推动抚州学风。在南丰“子固公园”,有曾巩幼时读书处──读书岩、曾文定公祠、仰风亭、思贤堂,县博物馆亦建在其内。

      校藏书籍

      曾巩一生用功读书,极嗜藏书,从政之便,广览博收。家里藏古籍二万余卷,收集篆刻五百卷,名为《金石录》。著作有《元丰类稿》、《续元丰类稿》、《隆*集》和《外集》等。他都加以校勘,至老不倦。《列女传》、《李太白集》和《陈书》等都曾经过他的校勘。任职于史馆时,埋头整理《战国策》、《说苑》两书,他访求采录,才免于散失。他每校一书,必撰序文。并校订《南齐书》、《梁书》、《陈书》三史。在编校古书时所作的目录序,如《战国策·目录序》、《烈女传·目录序》、《新序·目录序》等。

[阅读全文]...
  • 北宋过后是哪个朝代

  • 过后,语文
  • 北宋过后是哪个朝代

      北宋是*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传九位皇帝,享国167年。不知道北宋过后是哪个朝代?下面小编帮你普及下历史知识吧!

      北宋过后是哪个朝代

      宋(北宋、南宋)、辽、西夏、金、元、明、清、*、中华人民共和国。

      扩展:

      北宋是个比较奇怪的国家,国力很强盛,但在对外战争中却总是失败。首先北宋对辽大战后签订了丧权辱国的《澶渊之盟》,其次对西夏打仗也没占着什么便宜,最后对金就不用说了,起初联合金打败辽国后反过来让金给灭了。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排除国力太弱的原因。北宋当时在整个世界范围是经济实力最强大的一个国家,用现在的话说GDP当时占全世界的80%。北宋的都城东京汴梁,就是现在的河南开封,人口100多万,不管是手工业农业还是商业,在当时世界上都是领先的。就拿当时欧洲最繁华的都市伦敦来说,人口也就10多万,根本就没法和北宋比。北宋财政收入是世界上最高的,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就是那个年代国力强盛的经典代表。

      有人说国力强盛不代表军队就厉害,军队太弱了才让别国给灭了。北宋当时军队有100多万大兵,每年大概*拿出四五千万贯的钱来养军队,这军队在那个时候可不算弱。是金国太强么?也不是,金国当时是什么状态?刚刚从半奴隶社会半封建社会走出来的混杂的状态,国内实力和国外势力也不是多强,除了军队的实力还可以以外,剩下的经济实力当时并不强,可是竟然最后能把当时世界上国力鼎盛的北宋给灭了?

      主要的原因是北宋军队不专业,甚至都称不上是正规的军队,看过水浒的朋友都知道北宋末年军队在高俅手里掌控,高俅当时的职位是太尉,太尉在当时相当于现在的**或者*长,能调动全国的军队。高俅是什么人?水浒里的描述也没埋汰他,他确实是踢球很好才被宋徽宗选上的,算是*历史上第一个球星。就这样一个踢球的掌管了军队大权,更让人啼笑皆非的是高俅征兵的条件是每个人必须要有手艺,不管是什么手艺有手艺就能招进军队了。他要有手艺的干什么?让人帮他干活挣钱。比如会吹笛子的派他去婚丧嫁娶的干活。你说这军队弄成这样,哪有时间搞军事,甚至有的人上了战场连马都不会骑。这个严重到什么程度,有人说一个国家的军队不会一个人掌控啊,怎么也得有指挥的人啊。北宋当时是谁在指挥呢?据说当时西路军统帅指挥最强大的是童贯。还是个太监,这多有意思,只要是宋徽宗看对眼的,他就给官做。这个太监野心也不小,当时他代表北宋出使大辽国,他到大连传了一圈发现大辽国官吏非常腐败,民不聊生,他就琢磨了,现在天下鼎足三分京辽北宋,回来他就给皇上说,咱们应该跟金国联合,大金国兵强马壮,咱们联合起来把辽给灭了,灭了以后,一分多好啊。皇后竟然就同意了他的主张。

      北宋被灭的其次原因就是战略上的错误,博弈论里有个重要的术语叫纳什均衡,应该是两个弱者联合起来对付强的才能保你的安全,要是和更强的联手对付弱的把他灭掉了下一个牺牲的就是你,那个时候辽和北宋是弱国。跟金联合牺牲的就是自己啊,其实这种战略不仅是*古代有,放眼当今世界也是如此。美国是头号强国我们也知道美国重回亚洲的战略思维就是克制正在崛起的*,大家可以看到*和俄罗斯利益上虽然有摩擦,但大体上我们和俄罗斯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俄罗斯也能部分地抵制美国的全球战略,他也对美国的`全球战略有抵触。两个相对美国来说比较弱的力量联合起来对强者来说就是侵害。从古到今这是一个规律。就这样,公元1125年北宋联合金灭了辽,1127年北宋被金灭了。

      北宋被灭的最大原因就是皇帝不任用专业武将,为什么北宋不重用能征善战的人呢反而重用比如王安石,司马光,苏东坡等很多文人呢。这得往前追溯到大宋的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赵匡胤是怎么上台的?赵匡胤本来是武将,发起陈桥兵变黄袍加了身做了皇帝,也就是造反了,最后得了大宋天下,所以他最害怕的就是武将造反,他上台了以后采用交杯酒释兵权的方式解除了下面将领的指挥权,把武将指挥权都给收回来了,交给了那些文官指挥,不擅长军队的人指挥他就不害怕有人造反了。再来说北宋末年的糊涂皇帝宋徽宗,有一次辽国入侵,北宋败了后人家要赔款,有手下给宋徽宗建议追加军费训练军队跟辽国打。结果宋徽宗竟然说训练军队得要1000万,但是辽国只要500万,咱把钱借给他们就行了,还训练军队干什么呢?你听这帐算的能把人气死。将来保不齐他还打你怎么办?有人说宋徽宗也是个大人才啊,确实,宋徽宗他是一个大艺术家,他的书法画画都非常的巧妙,当时非常闻名。

      但他不是个政治家,皇帝当的一塌糊涂,他最大的危害就是人才任免,宋徽宗艺术家气派,喜欢什么就是什么爱怎么改就怎么改?喜欢的人必须得人中翘楚看高俅会踢球,就把他任用了,艺术家的气质和作风它坏了规矩。皇上不理朝政,用人把你自己的喜好当成第一位,能真正上阵指挥的却不受重用,有能耐的被淘汰出体制,无能之辈就占据区之类的高位,这叫逆向淘汰。凡是一种体制下出现逆向淘汰的那就完了,有句话说的好,人才管用不好用奴才好用不管用,这个是真理,所以无论多么先进的行政体系,一直有这种逆向淘汰体制存在,国力再强也没用。

      拓展

      北宋之后是哪个朝代

      南宋建立

      1127年,金国从汴京撤军,立张邦昌为楚皇帝。张邦昌在万般无奈之下以孟太后之名,下诏立赵构为帝。靖康二年(1127年)五月,赵构正式即位,重建宋王朝,是为宋高宗。叛臣张邦昌却以护国有功为名,被封王。张邦昌后来被杀,成为宋朝唯一被杀死的文臣。高宗即位的第二年,金国又继续大举南侵。于公元1129年金国又立刘豫为帝,国号齐,持“正统”史观者称为“伪齐”,以加强对黄河以南地区的统治。

      宋高宗在位初期年轻力壮,有意抗金,收复河山,重用主战派,以李纲为相、宗泽镇守汴京。曾多次大败金兵,令局面稍为稳定。但后来赵构没有对抗金朝的决心,罢免了李纲、宗泽等人。

      后来金兀术挥军南下,高宗南逃至杭州,并乘船出海避难。宋将韩世忠率八千精兵,利用黄天荡优势力挫十万金兵。金兀术历经辛苦,火烧宋军船只,才能狼狈北返。从此金人不敢轻言渡江。高宗定都于临安(今杭州)。

      宋金和约

      宋高宗赵构,由于害怕军人战胜回朝会专横难制;而且亦担心钦宗回 朝继承其死后的帝位(当时高宗因不能生育而绝后),所以在1138年任秦桧为相,向金推行求和政策。秦桧削去首先抗金将领韩世忠的兵权。1138年宋金初次协议,南宋取回包含开封的河南、陕西之地。1140年,金朝撕毁协议,金军分三路大举南侵,重占宋朝首都开封,宋军在许多抗金名将指挥下,取得辉煌战果。尤其是岳飞在郾城与金兵将领兀术会战,力挫金兵,乘机进兵朱仙镇,收复了黄河以南一带,与开封只有四十五里。后来,高宗希望换回在金的生母与父亲徽宗的遗体,答应金杀岳飞,割地赔款等一系列要求。

      金因看到南宋不断强大的反抗力量,尤以岳飞等一批优秀将领为突出。希望借此机会除掉岳飞。同时,高宗也害怕岳飞真的收复北宋失地,会救回靖康之难被劫走的兄弟钦宗,危及自身帝位,因此答应金人杀岳飞的要求。命秦桧除掉岳飞。秦桧领命除岳飞,以十二面金牌下令岳飞班师回朝,岳飞服从命令。在1142年1月杀害了岳飞父子。宋高宗以向金国纳贡称臣为代价,换回了东南半壁江山的统治权。

      中期状况

      宋室也曾由刘光世、张浚、韩侂胄、虞允文等众多抗金将领指挥抗金北伐,在黄河*也曾经击溃伪齐军与金国的联军,收复淮河*不少失地并签订多项条约。

      在1164年12月,张浚北伐失败后,签订《隆兴和议》(又名《干道和议》),张浚被杀把原本向金称臣改为叔侄关系,金为叔,宋为侄,金改诏表为国书,岁贡改为岁币,减少贡献,割让秦州及商州,维持疆界。绢贡献由二十五万减至二十万,岁币减至二十万银两。

      在1206年,韩侂胄北伐,后来被金击退。签订《嘉定和议》。两国改为伯侄关系,宋由贡献岁币及绢由二十万增至三十万,宋赔偿三百万军费。金放弃占领的大散关、濠州,献上韩侂胄首级。

      南宋在孝宗、宁宗朝时比较安定。但是,宁宗以后,奸佞当道,政治腐败,国势日衰。

      联盟灭金

      1214年七月,宋宁宗接纳真德秀的奏议,决定从此不再向金贡纳“岁币”,而此时,金朝已遭受蒙古帝国的打击,被逼由燕京迁都至开封。为了扩大疆土以弥补被蒙古侵占的地域,金以宋不再纳岁币为名,出兵南侵,南宋则与蒙古联手协议击退金军,南宋可获河南作回报。

      在1232年,宋攻下金的郑州及唐州等地。金哀宗在汴京失守后逃往归德,再逃至蔡州。哀宗向宋理宗提议联手抗蒙,向理宗说明“唇齿相依,唇亡齿寒”的道理。但即位不久的理宗在国家及民族仇恨和耻辱下,及在朝臣的建议,并没有理会哀宗要求,继续伐金。宋在公元1234年,金国蔡州被蒙宋联军攻陷,金哀宗自缢,金灭亡。南宋在蒙古族灭亡金朝后,失去金朝作为屏障,令南宋面临比金更强大的蒙古南下威胁。

      南宋灭亡

      1235年,蒙军首次南侵,被击退。蒙军并不甘心失败,于次年九月和第三年两次南侵,其前部几乎接*长江北岸。由于宋军奋勇作战,打败蒙军,再一次挫败蒙军度江南下的企图。而后,南宋军民又在抗蒙将领孟珙、余玠等人的指挥下,多次击败蒙军,使其不得不企图绕道而行。1259年,蒙古帝国蒙哥汗在占战合州受宋军的流矢所伤因而死于军中。其弟忽必烈正于鄂州与宋军交战,听到消息后,立即准备撤军以便夺取大汗之位,而此时南宋权臣贾似道派人与忽必烈议和,以保太*。这样忽必烈直接返回北方自立为汗。

      1267年,忽必烈下令攻打南宋的重镇襄阳,是为襄樊之战。宋军利用汉水把资源源不绝送入城内,才能坚守城池。守将吕文德及吕文焕坚守城池六年,贾似道派了范文虎及李庭芝援助,但两者之间不和。贾似道封锁了所有蒙古南侵消息,皇帝并不知此事。公元1271年,忽必烈在中原建国号为元。在1272年,张顺,张贵两兄弟的义兵曾血战元军。在1273年,樊城失守,襄阳城破,在宋军继续巷战,吕文焕最终投降,六年的襄阳保卫战结束。1276年元军攻占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俘5岁的南宋皇帝恭宗。

      后来,南宋残余势力陆秀夫、文天祥和张世杰等人连续拥立了两个幼小的皇帝(端宗、幼主),成立小朝廷,元军对小皇帝穷追不舍,不断逃亡至南方,经过香港,端宗因病逝世,而另立幼主,逃至新会至南海一带。文天祥在海丰兵败被俘,张世杰战船沉没,陆秀夫负刚满八岁的小皇帝跳海,十万南宋爱国军民跳海殉国。南宋终于在1279年3月19日随着崖山海战失败而灭亡。

[阅读全文]...
  • 北宋诗人苏轼简介及代表作

  • 苏轼,诗人,文学
  • 北宋诗人苏轼简介及代表作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北宋诗人苏轼简介及代表作,欢迎阅读。

      苏轼简介

      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受诬陷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并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苏轼代表作

      古文

      《荀卿论》、《范增论》、《留侯论》、《贾谊论》、《晁错论》、《东坡志林》、《随记集》、《刑赏忠厚之至论》、《石钟山记》、《记承天寺夜游》、《重巽以申命论》、《进策》、《天石砚铭(并序)》、《策别课百官》六篇、《策别安万民》六篇、《策别厚货财》二篇、《策别训兵旅》三篇、《策断》四篇、《黠鼠赋》、《记游定惠院》(一作《记游定慧院》

      诗歌

      《赤壁赋》《后赤壁赋》《东栏梨花》《出颍口初见淮山是日至寿州》《春宵》《海棠》《和子由渑池怀旧》《和子由踏青》《花影》《惠崇春江晚景》《腊日游孤山访惠勤惠思二僧》《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三月二十九日二首》《上元侍宴》《石苍舒醉墨堂》《书李世南所画秋景》《游金山寺》《题西林壁》《望海楼晚景》《雪后北台书壁》《饮湖上初晴后雨》《有美堂暴雨》《赠刘景文》《章钱二君见和复次韵答之》

      词作

      《少年游·去年相送》《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南乡子·送述古》《永遇乐·长忆别时》《减字木兰花·空床响琢》《蝶恋花·密州上元》《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阳关曲·中秋作》《浣溪沙·照日深红暖见鱼》《浣溪沙·旋抹红妆看使君》《浣溪沙·麻叶层层苘叶光》《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浣溪沙·软草*莎过雨新》《永遇乐·明月如霜》《南歌子·雨暗初疑夜》《浣溪沙·覆块青青麦未苏》《浣溪沙·醉梦昏昏晓未苏》《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哨遍·为米折腰》《洞仙歌·冰肌玉骨》《念奴娇·赤壁怀古》《南乡子·霜降水痕收》《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满庭芳·三十三年》《水调歌头·落日绣帘卷》《定风波·常羡人间琢玉郎》《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浣溪沙·细雨斜风作小寒》《水调歌头·昵昵儿女语》《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八声甘州·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木兰花令·次欧公西湖韵》《青玉案·三年枕上吴中路》《贺新郎·乳燕飞华屋》《浣溪沙·门外东风雪洒裾》《行香子·过七里滩》《点绛唇·不用悲秋》《念奴娇·中秋》《水龙吟·雁》《醉翁操·琅然》[28]

      苏轼部分书法作品

      《中山松醪赋》《洞庭春色赋》《人来得书帖》《答谢民师论文帖》《赤壁赋》《黄州寒食诗帖》《李白仙诗帖》《次韵秦太虚诗帖》《渡海帖》《祭黄几道文卷》《梅花诗帖》《新岁展庆帖》《宝月帖》《令子帖》《东武帖》《北游帖》《致南圭使君帖》《次辩才韵诗》《一夜帖》《宸奎阁碑》《致若虚总管尺牍》《怀素自序》《*人帖》《与范子丰》

      绘画作品

      《潇湘竹石图》《小鸡啄米图》《枯木怪石图》《偃松图卷》

      苏轼人物评价

      苏轼在文、诗、词三方面都达到了极高的造诣,堪称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而且苏轼的创造性活动不局限于文学,他在书法、绘画等领域内的成就都很突出,对医药、烹饪、水利等技艺也有所贡献。苏轼典型地体现着宋代的文化精神。从文学史的范围来说,苏轼的意义主要有两点:首先,苏轼的人生态度成为后代文人景仰的范式:进退自如,宠辱不惊。由于苏轼把封建社会中士人的两种处世态度用同一种价值尺度予以整合,所以他能处变不惊,无往而不可。当然,这种范式更适用于士人遭受坎坷之时,它可以通向既坚持操守又全生养性的人生境界,这正是宋以后的历代士人所希望做到的。其次,苏轼的审美态度为后人提供了富有启迪意义的审美范式,他以宽广的审美眼光去拥抱大千世界,所以凡物皆有可观,到处都能发现美的的存在。这种范式在题材内容和表现手法两方面为后人开辟了新的世界。所以,苏轼受到后代文人的普遍热爱,实为历史的必然。

      苏轼在当时文坛上享有巨大的声誉,他继承了欧阳修的精神,十分重视发现和培养文学人才。当时就有许多青年作家众星拱月似的围绕在他周围,其中成就较大的有黄庭坚、张耒、晁补之、秦观四人,合称“苏门四学士”。再加上陈师道和李廌,又合称“苏门六君子”。此外,李格非、李之仪、唐庚、张舜民、孔*仲、贺铸等人,也都直接或间接地受到苏轼影响。由于苏轼的成就包括各种文学样式,他本人的创作又没有固定不变的规范可循,所以苏门的作家在创作上各具面目。黄庭坚、陈师道长于诗,秦观长于词,李廌以古文名世,张、晁则诗文并擅。同时,他们的艺术风貌也各具个性,例如黄诗生新,陈诗朴拙,风格都不类苏诗,后来黄、陈还另外开宗立派。

      古代诗人苏轼的诗词

      篇一:《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篇二:《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

      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篇三:《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冈。

      欲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篇四:《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高低各不同。

[阅读全文]...
  • 北宋写大寒的诗句(精选6首)

  • 大寒
  • 北宋写大寒的诗句(精选6首)

      无论在学*、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收藏过自己喜欢的诗句吧,诗句一般饱含丰富的'想象、联想和幻想。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样的诗句才经典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北宋写大寒的诗句(精选6首),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偈颂一百二十三首

      宋 释祖钦

      天寒人寒,大寒小寒。

      热则普天匝地热,寒则普天匝地寒。

      热不自热,寒不自寒。

      红日上三竿,当阳仔细看。

      2、偈颂一百零九首

      宋 释可湘

      一年十二月,过了无多日。

      乃事竟如何,茫然黑似漆。

      休休休,空悠悠,

      前许多时何处去,大寒然后索衣裘。

      3、偈颂二十二首

      宋 释道生

      两曜劈箭急,一年弹指间。

      始见大暑小暑,又是小寒大寒。

      通身寒暑无回互,笑倒当年老洞山。

      4、岁寒知松柏

      宋 黄庭坚

      松柏天生独,青青贯四时。

      心藏後凋节,岁有大寒知。

      惨淡冰霜晚,轮囷涧壑姿。

      或容蝼蚁穴,未见斧斤迟。

      摇落千秋静,婆娑万籁悲。

      郑公扶贞观,已不见封彝。

      5、读书堂五首

      宋 叶子强

      少长事壮厉,意气弥九州。

      鞭车踏长路,渠料能夷犹。

      困此九折坂,嵚崎不容辀。

      彼须匪所强,此售宁或求。

      犹有读书心,大寒索衣裘。

      贱嗜匪贵献,一拂销百愁。

      宝此清净退,相从赋归休。

      农圃雅所问,同一壑一丘。

      6、大寒步至东坡赠巢三

      宋代:苏轼

      春雨如暗尘,春风吹倒人。

      东坡数间屋,巢子与谁邻。

      空床敛败絮,破灶郁生薪。

      相对不言寒,哀哉知我贫。

      我有一瓢酒,独饮良不仁。

      未能赪我颊,聊复濡子唇。

      故人千钟禄,驭吏醉吐茵。

      那知我与子,坐作寒蛩呻。

      努力莫怨天,我尔皆天民。

      行看花柳动,共享无边春。

[阅读全文]...
  • 北宋人物画的特点都有哪些

  • 教育
  • 北宋人物画的特点都有哪些

      宋代的绘画是继唐代以后,*绘画史上的又一座艺术高峰。绘画的画体、画风的多姿多彩,也是前所未有的。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的北宋人物画的特点都有哪些,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北宋人物画的特点:

      北宋人物画的主要成就表现在宗教绘画、人物肖像画、人物故事画和风俗画的创作上,武宗元、张择端都是人物画家中的卓越人物。

      北宋与南宋人物画的差异:

      一、 道释人物画

      1、北宋的道释人物画

      ⑴、北宋的道释人物画在创作方面较为活跃,但大多为统治阶级辅佐政教服务。

      在五代十国时,因后周“灭佛”,为此废除了大批寺院。但佛教在吴越、南唐、后蜀等南方诸国仍很流行,所以,佛教艺术的水*仍有所保持。北宋初期,宋太祖和宋太宗也都很崇尚宗教,尤其对道教更为崇信,所以在道释画的创作上开始增多,但也大多为统治阶级辅佐政教服务。据史*载,宋太宗赵匡义登基时,为了*息百姓的议论,加强集权统治,就曾命令宦官王继恩授意道士张守真编造“翊圣将军”降显的神话,来证明自己是军权神授。

      ⑵、北宋的道释人物画虽多以寺庙壁画的形式出现,但开始出现世俗化的倾向,带有一定的观赏性。

      随着对宗教信奉的恢复,北宋的寺庙也开始增多。因此寺观壁画以及宗教化的大量需求促进了道释画的发展。在北宋时期的宗教壁画中以开封的大相国寺和玉清昭应宫规模最为宏伟。大相国寺是汴梁最著名的寺庙,遗存的佛像壁画有各名家创作的《阿育王变相》、《大降魔变》、《宝志化十二面观音像》、《炽盛光佛降九曜鬼百戏》、《佛降鬼子母揭盂》……这些壁画的内容大多是斗法、降魔、乐部马队、百戏等热闹场面,是以借戏剧化的情节来吸引人们,从此中不难看出此时的作品已开始具有明显的世俗化倾向。

      ⑶、在北宋时期,在画风上仍沿袭前代吴道子的画风。在绘画技法上,多运用单线勾勒的白描法来描绘。

      宋代的画家人数众多,层出不穷,但是要说到北宋的道释人物画家就要首推武宗元。他的传世作品《朝元仙仗图》就是一幅道教壁画的白描样稿,全卷共画有八十七个神仙,描绘的是五方帝君中的三位帝君带领仙伯、神将、女仙和仪仗去朝觐元始天尊的情形。这幅长卷的线描乃用“莼菜条”的画法勾出,勾线细腻流逸,虽*于吴道子的画风,但较之更为温和。可以看出北宋白描绘画水*所能达到的高度。

      2、南宋的道释人物画

      ⑴、与北宋相比,南宋的道释人物画已无多少政治教化的意义。其神权色彩也随着观赏性的增强而明显的淡化了。

      在前代,禅宗兴盛,禅宗的宗旨在于清静简直,重精神而轻形式,受之影响,南宋的传教者与信教者对于佛画的仪像及变相等也不多为重视,因此对于道释人物画的创作也渐渐废弃。此时,因社会经济的发展,市民审美趣味的改变,绘画作品开始多倾向于较有情趣的山水花鸟的发展。对于道释人物画也多只是沿*旧规,且日趋简率,或专用水墨,或专用简笔,或专用粗笔,由此足以看出南宋道释人物画之衰退。

      ⑵、当然,在南宋也有较为优秀的道释人物画家出现。在绘画技法上也随之趋于多样化,且有了新的境地--更为洒脱豪逸的“简笔画”。

      梁楷,善画道释人物,亦能山水、花鸟。在他的人物画中参合石恪的“简笔”和当时风行的马远、夏圭的水墨技巧,在水墨简笔人物画方面独具特色。其传世作品《六祖图》就是以“简笔”作画,笔法活泼而抑扬顿挫。梁楷的另一幅作品《泼墨仙人图》,也主要是用墨色的变化来造型,将仙人的仙骨仙姿描绘得淋漓尽致,在这幅画中,线条的作用可以说已经是微乎其微了。逸笔草草,恣肆萧疏,以少胜多,以简化繁,不求形似,但求神韵,这正是梁楷的人物画所追求的。也正因为如此才为北宋的人物画坛注入了新的气息。

      法常,是继梁楷之后最负盛名的禅画大师,工于简笔,擅长表现光影变化,笔触虽然粗放,但是作品却充满了宁静而澄澈的气氛。其传世作品《观音图》以荒凉的山野取代了宏伟壮丽的佛国道场,且以简淡的笔触体现了禅宗空寂的心境。

      二、风俗人物画

      1、北宋的风俗人物画

      (1)、北宋时期的人物画坛,值得我们注意的现象是反映城市经济的发展与市井小民生活题材的出现。画家们将视线转到了都市中人数众多的市民阶级。

      在这一时期出现了不少善画描绘城乡生活的风俗画的画家,他们大多生活在群众之中,熟悉市民群众的审美趣味和生活理想。所以许多画家把视野从描绘天上的神佛和人间的权贵推到了描绘城乡生活的广大天地中。这一进步标志着宋代人物画发展中的新成就。

      现存北宋较早的风俗人物画是王居正的《纺车图》,画中柳树下婆媳二人正在纺纱,右边媳妇坐在小凳上,怀抱着婴儿,左手摇动着纺车,劳动的情景刻画的十分传神,此外画面中村妇的身后还有一逗弄蟾蜍的顽童和一只顽皮的小黑犬,使得画面气氛恬静而活泼。

      (2)、北宋时期的风俗人物画不仅在创作题材上有了重大的突破,其在绘画的造型技巧和艺术构思上也是让人叹为观止的。

      北宋时期,将风俗画推向高潮的,则无疑是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作品以连贯的长卷形式描绘北宋都城汴河及东角门里市区的繁华景象。画家根据自己细致的观察理解和创作需要选择了既具有形象性而又具有社会本质特征的事物、场面及情节作了细心的描写。画家在画卷的整体构思上,以宁静的郊外为开端,在通过横跨汴河的虹桥走向城内,最后结束与最繁华的市区街巷,有引子、高潮、结尾等完整的叙事过程,在情节的处理上也技巧的展示了生活的洪流。它是一幅杰出的现实主义绘画,真实地揭示了当时城市工商经济的发达和市民阶层的壮大,具有重要的'历史文献价值。

      人物画的传统特点:

      *人物画家主张:以形写神、形神兼备。紧紧抓住有利于传神的眼神、手势、身姿与重要细节,强调分别主次,有详有略,详于传情的面部手势而略于衣冠,详于人物活动及其顾盼呼应而略于环境描写。在人物活动与环境景物的关系上,抒情性的作品往往借创造意境氛围烘托人物情态,叙事性的作品在采取横幅或长卷构图中,尤善于以环境景物或室内陈设划分空间,采用主体人物重复出现的方法,把发生在时间过程中的事件一一铺叙,突破了统一时空的局限。人物画中使用的笔墨技巧与技法,在工笔设色、白描和小写意作品中,更重视笔法的基干作用,为此创造了十八描。笔法或描法一方面服从于形象的结构质感、量感与神情,另方面也要传达作者的感情,同时还用以体现作者的个人风格。在写意人物画中,笔墨相互为用,笔中有墨,墨中有笔,一笔落纸,既要状物传神,又要抒情达意,还要显现个人风格,其难易程度远胜于山水花鸟画。被称为行乐图的人物肖像画,一律把人物置于最易展现其气质品格的特定景物中,具有不同于一般肖像画的特点。在色彩使用与诗书画印的结合上 ,人物画具有一般*画的特色。

      在*传统绘画中,肖像画与人物画的创作客体都是人,都以客观存在的人物作为观察对象和创作素材。但是,在转化为艺术形象时,肖像画有着比人物画更为现实而具体的要求。首选,肖像画讲求真实性。肖像画描绘的必须是客观存在的、具体的、特定的某个人,是在现实生活中或历史上实际存在的真人。而人物画则可通过概括、综合甚至想象,创作出非特定的、类型化的甚至虚构的人物形象。*古代肖像画人十分重视“实有其人”,古时称肖像画为“写真”、“写照”、“写影”。许多论述肖像画的理论也把观察和刻画真实人物作为创作的出发点。如东晋·顾恺之“实对”理论,南齐·谢赫“应物象形”概念,宋·苏轼“灯下取影”,元·王铎“写像秘诀”,清·蒋骥“以远取神”方法。肖像画的社会功能、作用主要为真人写貌留影,再现客观现实,发挥认识功能,同时作为纪念、供奉、鉴戒的图像,达到教化目的。唐·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指出:“以忠以孝,尽在于云台。有烈有勋,皆登于麟阁。见善足以戒恶,见恶足以思贤。留乎形容,式昭盛德之事。具其成败,以传既往之踪。”肖像画要求“外形酷似”。

      扩展:宋代有哪些著名的人物画名家

      宋徽宗 —— 最大牌

      书画才能最高的皇帝,善书善画

      下图是宋徽宗所绘《听琴图》的局部。

      宋徽宗心中的自己抚琴的样子。

      画面构图巧妙,背景和道具处理得十分简练,人物表情神态生动。

      李公麟 —— 最高荣誉

      李公麟,北宋著名画家被称为宋画第一人,号龙眠居士。

      他擅长鞍马、佛像、人物和山水。

      《西园雅集图》水墨纸本,白描入画。著录于清内府藏书画专著《石渠宝笈》。卷中以写实的方式描绘了李公麟他自己与众多文人雅士,包括苏东坡、黄庭坚、米芾、蔡襄、秦观等名流,在驸马都尉王诜府中作客聚会的情景。

      这是文人雅士聚会最好的画作,苏东坡、黄庭坚、米芾、蔡襄、秦观,李公麟等。

      后世画家只要喜欢画人物,心中有雅士相聚情怀,都临摹过《西园雅集图》。

      南宋著名画家,马远,“马一角”也画过《西园雅集图》。

      *代张大千就临摹了多次。

      李公麟使白描技法成为后人学画所遵从的样板典范,龙眠居士,群龙之首。

      武宗元 —— 白描大师

      道释大家,经常到寺庙中画壁画。

      《朝元仙仗图》和徐悲鸿用生命保护的《八十七神仙卷》可能都出自他手。

      现在很多学画*传统人物画,临摹的范本是《八十七神仙卷》。

      《八十七神仙卷》到底是顾恺之还是武宗元画的。

      说完工笔白描,说一下我个人最喜欢的大写意人物画。

      梁楷 —— 可爱的梁疯子

[阅读全文]...
  • 北宋黄庭坚《寄黄几复》译文及赏析

  • 诗人
  • 北宋黄庭坚《寄黄几复》译文及赏析

      这首诗作于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年),此时黄庭坚监德州(今属山东)德*镇。黄几复,名介,南昌(今江西南昌市)人,与黄庭坚少年交游,交情很深,黄庭坚为黄几复写过不少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北宋黄庭坚《寄黄几复》译文及赏析,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的意思:(当年)春风下观赏桃李共饮美酒,(如今)江湖落魄,一别已是十年,常对着孤灯听着秋雨思念着你。

      此句回忆昔日相聚宴游之乐,并进一步抒写相别十年的思念之深。

      北宋黄庭坚《寄黄几复》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

      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注释】

      (1)此诗作于神宗元丰八年(1085),其时诗人监德州(今属山东)德*镇。 黄几复:名介,南昌人,是黄庭坚少年时的好友,时为广州四会(今广东四会县)县令。

      (2)“我居”句:《左传·僖公四年》:“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惟是风马牛不相及也。”作者在“跋”中说:“几复在广州四会,予在德州德*镇,皆海滨也。”

      (3)寄雁”句:传说雁南飞时不过衡阳回雁峰,更不用说岭南了。

      (4)四立壁:《史记·司马相如传》:“文君夜奔相如,相如驰归成都,家徒四壁立。”

      (5)蕲:祈求。肱:上臂,手臂由肘到肩的部分,古代有三折肱而为良医的说法。

      (6)瘴溪:旧传岭南边远之地多瘴气。

      【译文】

      我住在北方海滨,而你住在南方海滨,欲托鸿雁传书,它却飞不过衡阳。当年春风下观赏桃李共饮美酒,江湖落魄,一别已是十年,常对着孤灯听着秋雨思念着你。你支撑生计也只有四堵空墙,艰难至此。古人三折肱后便成良医,我却但愿你不要如此。想你清贫自守发奋读书,如今头发已白了罢,隔着充满瘴气的山溪,猿猴哀鸣攀援深林里的青藤。[

      【赏析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回忆昔日相聚宴游之乐,并进一步抒写相别十年的思念之深。想当年,春风拂面,我们在盛开的桃李花下举杯畅饮;十年来,漂泊江湖,每当夜雨潇潇、漏尽灯残之时,不由得更加思念远方的友人。这两句所描绘情景的巨大反差,形成了强烈对比,从而更加凸现了思念之情。

      黄几复是黄庭坚故交,但两人长久不见面了。此时黄庭坚相念黄几复,明知书信难达,还是无限激情地回忆了当年相聚时佳酒助兴下的良辰美景,所以说是“桃李春风一杯酒”,其少年情怀,春风得意,可见一斑。

      但是下句则为另一番情景:江湖飘泊,又有萧萧夜雨,而且掐指算来,独对孤灯已有十年了。以“江湖夜雨”对“桃李春风”,巨大的反差,充分表达了诗人的哀伤与欢乐。以“十年灯”与“一杯酒”相对,更是进一层:不仅在时间上给人以“长夜难熬”的感觉,还突出了作者独对孤灯的沉重和思念的辛苦。

      两句诗在当时就很受人赏识,《王直方诗话》云:“张文潜谓余曰:黄九云‘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真奇语。”奇就奇在以寻常语表现了不寻常的`人事经历和感受,给人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至今读来,依然令人感动和感慨。

      诗人这样的遣词入诗,创造出如此清新隽永的意境,真的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

      拓展延续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年),此时黄庭坚监德州(今属山东)德*镇。黄几复,名介,南昌(今江西南昌市)人,与黄庭坚少年交游,交情很深,黄庭坚为黄几复写过不少诗,如《留几复饮》、《再留几复饮》、《赠别几复》等。此时黄几复知四会县(今广东四会县)。当时两人分处天南海北,黄庭坚遥想友人,写下了这首诗。

      作者简介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阅读全文]...
  • 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梅尧臣的诗精选

  • 诗人,著名,经典
  •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

      梅尧臣名人名言:

      月缺不改光,剑折不改刚,月缺魄易满,剑折铸复良。

      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男儿志在守,可杀不可苟。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

      下不以傲接,上不以意迎。

      作诗无古今,惟造*淡难。

      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红栖金谷妓,黄值洛川妃。

      疲马不畏鞭,暮途知几千。

      陶尽门前土,屋上先片瓦。

      五更千里梦,残月一城鸡。

      谁道田家乐?春税秋未足。

      老树著花无丑枝。

[阅读全文]...
  • 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梅尧臣的诗精选

  • 著名,诗人
  •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

    梅尧臣名人名言:

    月缺不改光,剑折不改刚,月缺魄易满,剑折铸复良。

    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男儿志在守,可杀不可苟。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

    下不以傲接,上不以意迎。

    作诗无古今,惟造*淡难。

    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红栖金谷妓,黄值洛川妃。

    疲马不畏鞭,暮途知几千。

    陶尽门前土,屋上先片瓦。

    五更千里梦,残月一城鸡。

    谁道田家乐?春税秋未足。

    老树著花无丑枝。

[阅读全文]...

相关词条

相关文章

描写北宋开封的古诗句 - 句子

描写北宋开封的古诗句 - 语录

描写北宋开封的古诗句 - 说说

描写北宋开封的古诗句 - 名言

描写北宋开封的古诗句 - 诗词

描写北宋开封的古诗句 - 祝福

描写北宋开封的古诗句 - 心语

推荐词条

祝每天都开心的句子 关于回家的句子 有目的的接*的句子 开心做人的句子 有关销售励志的句子 女生委婉表白的句子 让自己变得更优秀句子 诗意唯美句子 表示胃疼的句子 关于八月的句子 赞美早晨空气好的句子 形容话不能乱说的句子 写快乐童年的句子 送给出卖朋友的句子 提醒老公别出轨的句子 讽刺人说谎的句子 父母对宝宝的爱的句子 描写太阳刚升起的句子 读文中画线的句子 关于风土人情的句子 只要世界充满爱的句子 因为忙碌忽略了人句子 赞美交通警察的小句子 赞美烤鸭的句子 形容天好的句子 关于好心没好报的句子 好朋友似亲人的句子 谢谢你的鼓励的句子 优美的早安英语句子 形容工地工人的句子 成长励志的句子唯美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