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描写侗族的诗句 >

描写侗族的诗句

关于描写侗族的诗句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描写侗族的诗句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描写侗族的诗句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包括句子、语录、说说、名言、诗词、祝福、心语等。如果描写侗族的诗句页面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

句子:即与描写侗族的诗句相关的句子。
语录:即与描写侗族的诗句相关的名人语录
说说:即与描写侗族的诗句相关的qq说说、微信朋友圈说说。
名言:即与描写侗族的诗句相关的名人名言、书籍名言。
诗词:即与描写侗族的诗句相关的古诗词、现代诗词、千古名句。
祝福语:即与描写侗族的诗句相关的祝福祝贺词。
心语:即与描写侗族的诗句相关的早安、晚安朋友圈心语。

  • 侗族风俗*惯

  • 侗族风俗*惯

      侗族(侗语作:Gaeml)是*的一个少数民族。居住区主要在湖南、贵州和广西的交界处,湖北恩施也有部分的侗族。那么侗族的风俗*惯都有些什么呢?下面就随小编一起来了解下吧!

      换灯带

      侗家婚俗。新娘出嫁前夕,鸡叫第3遍,引路郎将新郎家的灯笼挂在新娘房门上,连催3次,新娘依依不舍地走出房门。随引路郎上路前,新娘剪下灯笼的草绳,掏出早已编好的花丝带系上,表示她的心和新郎已经相连。青少年,在这天集体祭扫革命先烈和革命前辈坟墓,缅怀先辈业绩,开展革命传统教育,举于形式多样的纪念活动。清明时节,春意盎然,城市人们喜欢趁此良辰佳日,远足踏青,尤其爱上尧山,赏花,登攀,或进行野餐。清明节的传统食品是粽子、粉蒸肉等。

      送春牛

      侗族传统*俗,时在农历立春日。这天,家家修整、打归牛栏,用嫩草、糯米酒饭喂牛。晚上舞春牛。用竹篾做骨架上面糊纸,做成牛头,用灰布缀以棉绒做牛身,上挂一朵大红花。2人提着书有立春二字的大灯笼引路,2人合舞春牛,紧随后面是一群桃担荷锄的青壮年,边走边表演各种耕耘动作,如驱牛耕地、挖泥耙田、送肥、捉害虫等,舞姿简朴粗犷,很有生活气息。

      月也和拦路歌

      “月也”,侗语,意为集体出访做客。侗族传统交际联谊活动。时在农历正月和八月。“拦路歌”,侗族迎客送客时唱的歌,多用于“月也”场合。

      “月也”时间长短由内容决定,参加人数一般是一家一名代表。由寨中有威望的人率领,集体到某友好村寨拜访。甲寨客人快到乙寨时,乙寨众人要到寨口迎接,同时用日常生产工具或生活用具等,设置重重路障,双方摆开歌阵,对唱拦路歌。主队用歌提问,客队用歌回答,答对一次撤除一个路障。如答错,客队就燃放鞭炮,表示歉意和敬意,主队就尽撤路障,迎客入寨,参加丰富多彩的联欢活动,如演侗戏、唱侗歌、舞龙舞狮、赛芦笙,等等。“月也”结束,主寨又集结队伍欢送客人,送至寨口又唱“拦路歌”,表示挽留。彼此别情依依,表现了同胞之间的团结友爱情谊。

      打油茶

      侗族饮食*俗。桂北其他各族也有。用茶叶、包谷或糯米炒香、熬煮取汁与糍杷、黄豆、花生等配制而成。吃时加姜丝、葱花、胡椒粉、鱼腥草等佐料。还有打虾米、鱼崽、粉肠、猪肝、瘦肉等荤油茶的。“有客到我家,不敬清茶敬油茶”是侗家的规矩。打油茶时,主、客围坐火塘,主妇负责烹调、送茶。第一碗必须端给贵客或长辈。主人说声请,客人方可饮用。连喝4碗,是表示对主人的最大尊敬。农历九月十五日,侗族青年走寨时,更兴喝油茶,要连喝15碗,边喝边对歌。油茶能提神、祛风湿、防治感冒、增进食欲,有很好的保健、医疗作用。

      引路郎

      替新廊接引新娘的男子。侗家特有婚俗。由家庭四世同堂、人丁兴旺、被本寨乡亲公认为最幸运的人担任。婚期前一天,引路郎带上一应礼品前往女家。睡到鸡叫头遍,寨上姑娘把嫁娘闹醒,起来打粉肠油茶,姑娘们吃饱喝足,才放新娘出门。引路郎要机智灵敏,能说会道,不怕诘难。姑娘们越闹得欢,越证明新娘最合群,新娘的亲属就越高兴。喝粉肠油茶,寓意新娘出家,姐妹们牵肠挂肚,心连着心。

      定亲茶

      龙胜县侗族婚俗。侗族青年情投意合、互赠信物,确定恋爱关系,送过订亲茶,才正式向社会公开。男方要准备糯米粑粑、米花和酒菜,请舅爷或叔叔送至女家。酒*上,由男方亲人向言方父母介绍男青年的性格、人品等情况,女方家里人也介绍女青年的情况。此后,男女双方都要恪守诺言,不能随意悔婚。

      大歌

      侗族大歌无论是音律结构、演唱技艺、演唱方式和演唱场合均与一般民间歌曲不同,它是一领众和,分高低音多声部谐唱的合唱种类,属于民间支声复调音乐歌曲,这在中外民间音乐中都极为罕见,侗族大歌不仅仅是一种音乐艺术形式,对于侗族人民文化及其精神的`传承和凝聚都起着非常重大的作用,是侗族文化的直接体现。

      名歌赏析

      《蝉之歌》

      歌词大意:

      走进山间闻不到鸟儿鸣,

      只有蝉儿在哭娘亲,

      蝉儿哭娘在那枫树尖,

      枫尖蝉哭叹我青春老。

      得不到情郎真叫我伤心,

      只听蝉儿声声鸣,

      蝉儿声声心悲切,

      像是可怜我单身。

      静静听我模仿蝉儿鸣,

      希望大家来和声,

      我们声音虽不比蝉的声音好,

      生活却让我充满激情,

      歌唱我们的青春,

      歌唱我们的爱情。

      鼓楼

      鼓楼是侗族村寨的标志性建筑,从形式上分为歇山式(俗称屋顶形,因侗族房屋多为歇山顶形而出名)和攒尖顶式(俗称伞顶或尖顶)。鼓楼全用杉木凿榫衔接,不用钉铆,也没有木楔,结构精巧,造型美观,顶层悬有一长形大鼓。鼓楼一般高达十多米,有几层至十几层不等。它与居民相比,从高度上、功能上和造型上看都是不一样的。鼓楼形似宝塔,最早是为了便于人们有一个*的场所以及击鼓传信息而建。所以在侗族村寨中,人们常常环绕鼓楼建造房屋。侗寨中,高高的鼓楼矗立中央,居民环绕在周围,依山势层层延展,这种格局体现出侗族亲和团结的文化内涵。

      花桥

      花桥是侗族人民建筑艺术的精华。侗族人民在环绕村寨的河流上或穿寨而过的小溪上,建起一座座具有浓厚民族特色的花桥。花桥的全部桥身都是用杉木横穿直套,卯眼相接,不用一根铁钉和铁部件,结构极为合理。他们还在桥身上建起一个长廊式的建筑,把桥身完全遮盖起来。长廊上有供过路人休息的长凳。因为人们可以在桥上避风躲雨,所以花桥也被人们称为风雨桥。

      侗族的三宝便是音乐建筑,在侗族,我们可以看到他们的服饰还是建筑都有很浓厚的民族气息,因为少数民族的民族气息就会比汉族要多一些,但是有些少数民族也已经在慢慢的脱离了。

      (1)侗族的"豆茶"

      贵州黔东南一带的侗族同胞,将喝"豆茶"标志为"吉祥如意"的"喜茶"。豆茶是用米花、包谷、黄豆、炒米等通过独特加工后和茶叶一同入锅煮制而成,喝之香甜可口。豆茶又分"清豆茶"、"红豆茶"和"白豆茶"三种。

      清豆茶每于节日饮用,饮时各村各寨的人集聚,将各自便宜的豆茶献出,我们一同吃,并边吃边唱边跳舞,成为侗乡的一大"游艺茶会"。

      红豆茶用于子女行婚姻大礼时喝。煮红豆茶时还要参加猪血汤。喝红豆茶时,新郎新娘同站于堂屋门前迎客。将一碗碗豆茶放于托盘上,由新郎新娘一起托着,向贺礼来宾献茶。

      白豆茶用于长者过世时喝。煮白豆茶时则要参加牛血汤。喝白豆茶时,由死者儿女用托盘托茶,向前来祭拜的来客献茶。

      (2)侗族的"打油茶"

      广西一带的侗族同胞,喜喝油茶(打油茶)。打油茶所用茶叶,有砖茶,也有新采摘的鲜茶叶。

      清明前后,侗族姑娘们成群结队地上山采茶。鲜叶采回后,先放锅里蒸煮至叶黄,取出沥干水,参加少量米汤搓弄后用明火烤干,装入竹篓,吊挂于灶塘上熏烤。制打油茶时,先将铁锅烧热放油入锅,油熟后将茶叶倒人锅中翻炒,至茶叶宣布幽香时参加芝麻。生姜等佐料炒顷刻,然后加水煮沸即成。待客时,将沸茶水盛入装有肉丁、鸡丁、豆粒、葱花、香菜、花生等食物的碗中,美味可口,油而不腻。但喝油茶时,需留神让滚烫的茶水烫坏嘴唇。

      打油茶是侗族员生计中不行短少的*常饮料。一天到晚可随时制造,随时饮喝。侗族员好客,并总以茶待客、以茶结交。客人至主人家喝油茶不能谦让,否则是对主人的不恭。喝够了只要将主人发的一双筷子架到碗上,主人便不会再倒茶给你。侗家男女青年还以喝油茶作为相恋相爱的前言。

      (3)侗家的"十五茶"

      十五茶流行于广西侗族自治县等地。每于阴历十五夜晚,男女青年成群结队地去他村走寨。寨中的姑娘则集集合于某一姑娘家,待小伙子们到后以打油茶招待。喝茶前还要先对歌,由女方问,男方答,答对者方能喝茶。女子献茶时先于一只碗上放二双筷,意图是打听小伙子能否有目标。待两边用歌对答后再行第2次献茶。这时,则有碗无筷,以打听小伙子能否聪明。再次答歌后则开端第三次献茶,这时一只碗放一根筷子,是探问男方能否有情于女方。答对后再第四次献茶,这时即一只碗放一双筷,表明成双成对,两心相印。

[阅读全文]...
  • 侗族的风俗*惯

  • 初中生
  • 侗族的风俗*惯

      导语:侗族(侗语作Gaeml)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少数民族。居住区主要在贵州、湖南和广西的交界处,湖北恩施也有部分侗族。侗族人口总数为296万。

      侗族(侗语作Gaeml)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少数民族。居住区主要在贵州、湖南和广西的交界处,湖北恩施也有部分侗族。侗族人口总数为296万人(2000年第5次人口普查)。侗族在老挝也有一个分支,叫“康族”。

      侗族有自已的语言,多通汉语。原无文字,1958年设计了以拉丁字母形式的拼音文字。有自已的民间戏曲——侗戏。

      侗族的箫与笛是*传统的乐器之一。侗族还以建筑艺术见长。每个寨子都有造型别致的木楼。这种不用一钉一铆的木结构建筑吸收了*古代亭台、楼阁建筑的部分精髓。

      侗族的风俗*惯

      侗族人民大都穿自纺、自织、自染的侗布,喜青、紫、白、蓝色。男子装束,*城镇者与汉族无异,唯边远山区略有差别,穿右衽无领短衣,着管裤,围大头帕。有的头留顶发。妇女装束各地互有差别,有着管裤、衣镶托肩、钉银珠大扣、结辫盘头者;有衣长齐膝、襟边袖口裤脚有滚边或花边、挽盘发者;有着大襟衣、大裤管、柬腰带、包头帕、挽头髻者;有着对襟衣、衬胸布、围褶裙、系围腰、着脚套或裹绑腿、髻插银椎者;有宽袖大襟、衣滚绣有龙凤花卉、长裙过膝,梳盘发者;也有着汉装者。一般都喜欢戴银饰。

      侗族人民的饮食以大米为主要食物,*坝地区以粳米为主,山区则多食糯米。普遍喜食辣椒和酸味。自行加工的“醅鱼”、“醅肉”,贮藏十数年不坏。用油茶待客,是侗族人民的一种好客*惯。侗族的村落依山傍水,以南部地区最富有特色。村头寨尾多蓄有古树,溪流上横跨“风雨桥”,寨中鱼塘四布。按族姓聚居,鼓楼耸立其间。装干栏”房,楼上住人,楼下关养牲畜和堆置杂物。

      “月也”,是这一村群众到另一村作客,并以吹芦笙或唱歌、唱戏为乐的社交活动。农闲斗牛,是集体娱乐之一。届时老少咸集,人山人海,欢声四起,锣鼓喧天,铁炮震动山谷。有外寨客人途经本寨,则阻之于寨边,以歌对答,谓之“塞寨门”。“行歌坐月”又称“行歌坐夜”,是青年男女进行社交和谈情说爱的通称。北部侗族地区称为“玩山”,青年男女在劳动之余,三五成群,相约在山坡上对唱情歌。南部侗族地区称“走寨”,或称“走姑娘”,晚上姑娘们结伴在屋里作针线活,客寨男青年携带乐器前来伴奏对唱,互相倾诉爱情,深情时男女互相“换记”(送礼物)定情,约为夫妻。三江县富禄等地侗族群众常于夏历3月3日或2月2日汇集于广坪上,用一特制火包冲一铁环腾空而起,降落时,让大家抢夺,获得者受重奖,叫做“抢花炮”。

      侗族婚姻为一夫一妻制。姑舅表婚较为流行,姨表兄妹和辈分不同的不能通婚。女子婚后有“坐家”(即“不落夫家”)的*俗。**前,侗族的社会基本单位是封建家长制的父系小家庭。妇女在社会和家庭中的地位低于男子,妇女禁触铜鼓;男人或长辈在楼下,不准上楼。侗族姑娘在婚后才能享受父母和自己积累的“私房”以及分得少量的“姑娘田”、“姑娘地”。男子继承家业,无继承人的可招赘养子。

      丧葬一般同汉族,行土葬。个别地区还有停葬*俗,人死入殡后将棺材停放在郊外,等本族与死者同年同辈的都死亡以后,才一同择日安葬。

      采桑:“采桑”又叫“吃细鱼”。事前,由男女青年于“晾月”时商议决定,人数不拘,除年轻者外,童男童女也参加。但其中必须有几对自寻成双的男女,作为主要成员,其余皆作陪者。进行时,首先于四月四日或四月八日方集资买糕点糖果,打包成封,由几位青年挑到寨中桥庆等候,其余大多数人成群地站在附*的半山腰中,高声疾呼,催促女方到常是时,对方身着盛装,列队出寨,与男方登山“采桑”,借此为乐。直到太阳偏西才归至桥头,挑着礼品,鸣放鞭炮同往女家。在女家先吃甜酒后设便宴招待。桌上摆满鱼肉,细鱼是*中的主要标志,必不可少。女方以同房兄弟作陪。*间众女拥至,举杯敬酒,吟歌盘问“采桑”根源,由男方答对,一直玩到天晓才散。隔两三天,男方复又鸣炮到女家,退回装礼品的箩筐,对方设“夜宴”款待,对唱情歌,通宵达旦才依依而别。女方则赠与布匹、花带表示答谢。以六月六日,男方挑着黄瓜、糖果,往女家同*品尝。名曰“吃黄瓜”。七月,择定日期,男方送梨子、糖果到女家,谓之“吃梨”。这两次活动,基本上与“采桑”情节相同,只不过是不上山和规模略小而已。且由年轻人从事,其他的童男童女均不参加,时间不定,男方筹资买一头花黄牛,还有炮竹、糖果,汇聚桥头,邀约女方上山采集葛藤,同到水边将藤洗净,再牵牛、鸣炮,一起到女家。先是大家围牛而歌,怀念“采桑”鼻祖,随后杀牛。用牛的内脏作“夜宵”菜肴,留下四腿由女方均分。男方去退箩筐时,对方则送男方的主要人员,每人一套衣料,给陪者一张头帕。这叫做“栋太”[dongldaip.煮葛]。十月,复择一日,男方前往女家,与女方同漂葛藤,谓之“漂白”。其情节与前者大同小异。至是全部活动宣告结束。

      侗族的民族饮食

      大部分地区日食三餐,也有部分地方有日食四餐之*,即两茶两饭。两茶是指侗族民间特有的.油茶。油茶是用茶叶、花、炒花生(或酥黄豆)、糯米饭,加肉或猪下水、盐、葱花等为原料(有的地方还加菠菜竹蒿),制成的汤状稀食,既能解渴,又能充饥,故常称“吃油茶”。

      日常蔬菜十分丰富,除鲜食南瓜、苦瓜、韭菜外,大部分腌成酸菜。如:酸黄瓜、酸萝卜、酸刀豆、酸蕨菜等。侗族日常菜肴以酸味为主。不仅有酸汤,还有用酸汤做成的各种酸菜、酸肉、酸鱼、酸鸡、酸鸭等。相传腌酸菜始于宋代。

      制作酸菜有坛制和筒制两种,坛制是指将淘米水装入坛内,置于火塘边加温,使其发酵,制成酸汤,然后用酸汤煮鱼虾、蔬菜,做为日常最常见的菜肴。

      民间经常食用的虾酱也多以坛制作。腌鱼、腌猪排、牛排及腌鸡鸭则以筒制为主。筒有木桶和楠竹筒两种。制作腌鱼以入冬最佳,腌渍时间越长,其味越醇。鱼虾除大量酸食外,亦常鲜食。

      侗族成年男子,普遍喜爱饮酒,所饮酒类大都是自家酿制的米酒,度数不高,淡而醇香。

      侗族的重要节日

      侗族的节日以春节、祭牛神(农历四月初八或六月初六)、吃新节(农历七月间)较为普遍。有些地区还有在十月或十一月过侗年。由于民族之间的交往,侗族还有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节。

      吃社饭:(二月春社之日)侗族有吃社饭之俗,但不搞什么活动。做社饭的方法是用野菜、野蒿、腊肉、花生、胡萝卜……和多种蔬菜切碎搅合糯米同蒸,加入油盐即成,吃起来别有风味,其功能是防疫去瘟,促进健康。

      过冬节:也就是“冬至”,这天所有侗族地区地人们都过侗年,相当于过春节,各地区活动热闹非凡,有赛芦笙、多耶、侗戏、对歌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在广西南宁没能回家过侗年的朋友,每年的“冬至”这天在南宁的很多侗族同胞们都会聚集在一起欢歌、交流。

      播种节:聚住在湘、桂、黔交界边境的侗族人民,每在农历三月初三这天,都要举行传统的播种节盛会。由于人们的爱好不同各个村寨的活动内容和方式也不相同。有的寨子在这天放花炮;有的踩芦笙,坐歌堂;有的走亲邀客。而最风趣的是“舞春牛”。接着农耕队还要表演谷种农事活动。整个表演场地被当成一块田,扮演农民的几个人,有的背犁耙,有的荷锄头,还有的背竹篓。他们把田坎、耕田、插秧、收割,动作逼真、优美,用歌舞表现了侗家田间耕作的欢乐气氛。

      新婚节:每年农历十月的第一个卯日是侗族人的“新婚节”,常有数十对青年男女在这一天成亲,类似今天的“集体婚礼”。贵州剑河县小广、化敖等地还保留此风俗。

      架桥节:相传侗族祖公祖奶因架桥发子发孙,架桥的日子正好是二月初二。侗族人民为了纪念这个日子,把这一天定为架桥节。

[阅读全文]...
  • 侗族姑娘节的*俗

  • 姑娘,修养
  • 侗族姑娘节的*俗

      “姑娘节”是每年春耕结束时,奕车人的青年男女谈情说爱的节日。“姑娘节”这天,奕车姑娘要戴上洁白的尖顶巾,身穿“龟式服”,下穿紧身超短裤,腰系精美的银饰,在山间用歌、舞等形式寻找自己的伴侣。绥宁苗族人的姑娘节定在每年的四月初八,民间有歌谣:苗家四月八,姑娘回娘家,奕车人的姑娘节在农历二月二日。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侗族姑娘节的*俗,感谢阅读。

      侗族姑娘节简介

      每年农历四月初八是湘黔桂侗族妇女的节日。相传,这个*俗来自侗族的杨姓家族。节日这天,凡出嫁的姑娘都要回到娘家与自己的姐妹做乌饭、乌饭糍粑,唱歌说笑欢度节日。节后,这些出嫁的姑娘回夫家时还要带些乌饭糍粑,分送给亲友,共享节日佳肴。


      传说

      传说古时候,侗族的女英雄杨八美的哥哥因领导农民 起义失败,被关押在广西柳州内罗城的死牢,将处斩。一天,杨八美去探监,看见哥哥口色苍白,气息奄奄,便问阿哥:“你从前的胆力还有吗?”阿哥回答:“胆力到有,只是在监狱里从来没有吃上一顿饱饭,饿得提不起劲来。”妹妹回家以后,凑满三斗六升米,煮了一大箩乌来饭,于四月八日给哥哥送去。杨八美买通牢卒,给哥哥送去乌饭,她哥哥吃了一顿饱饭,力气也上来了。兄妹俩取出暗藏的武器,和事先埋伏在外面的群众里应外合,一鼓作气冲出了内罗城,沿这杀死许多官兵,一举攻破柳州城。喜讯传到四面八方,人们举手称庆。从此经杨的侗家姑娘为了庆祝反抗统治者的胜利,每年四月八日都回娘家做乌米饭给姊妹们吃,以示对英雄的纪念。临走时,她们还要带些乌饭糍粑回婆家,让外姓的亲友也分享胜利的欢乐。后来、外姓的侗家姑娘也于此日照样做乌米饭。后来,便形成了民族性的节日。

      侗族传统节日。流行于湖南、贵州、广西交界的地方。每年农历四月初八举行。每年农历四月初八是湘、黔、桂等地区侗族的“姑娘节”。出嫁的侗族姑娘在这一天要回到娘家,与自己的姐妹们一起做乌饭、乌饭糍粑,然后唱歌说笑,共度节日。临走时,她们还要带上做的乌饭和糍粑,到婆家分给亲友,传递欢乐。这个节日相传是为纪念侗族英雄的。


      古时候,侗族姑娘杨八美的哥哥被关到监牢里,她去探视,发现哥哥极其虚弱,没有了先前的胆力和气魄,妹妹回家做了一大箩筐乌饭,给哥哥送去。吃了饱饭,使哥哥的身体得到恢复,兄妹俩联合起来冲出内罗城,最后领导群众一举攻破柳州城。这个民族节日也一直延续到今天。

      在湘黔桂边境的少数民族,要过农历四月八日的“姑娘节”。姊妹们唱歌说笑,共同制作一种节日食品--乌饭糍粑。在她们回婆家去的时候,还要带着许多乌饭糍粑,分赠给亲友吃,也好补偿“姑娘节”这一天小伙子们的寂寞。四月八吃乌饭(又叫黑饭)是一个古很老的风俗,乌饭是用一种带黑色浆汁的叶子渍水,把侗区特产的.“糯禾米”染黑,蒸煮而成的。

      云南省元阳县碧播山一带的哈尼族,每年农历二月初四要欢度别开生面的姑娘节。“姑娘节”是每年春耕结束时,奕车人的青年男女谈情说爱的节日。“姑娘节”这天,奕车姑娘要戴上洁白的尖顶巾,身穿“龟式服”,下穿紧身超短裤,腰系精美的银饰,在山间用歌、舞等形式寻找自己的伴侣。

      姑娘节当天,鸡还未叫,男人们就要首先挑回一担水,天麻麻亮时,再砍回一捆柴,接着,就生火烧水,把洗脸水恭恭敬敬地端给慢腾腾起床的妇女。然后,男人们煮饭、洗菜、剁猪食、洗碗筷、带小孩,妇女们则悠闲地坐在一旁,或做点针线活,或指挥男人做这做那。未出嫁的姑娘们,则连针线活也不做。

      午饭后,男人们急忙赶到寨中的公共娱乐场所去,按*俗,先到的为勤劳者,后到的为懒惰者。小伙子们向情人借来女式新衣新裤,打扮成姑娘的样子,在欢快的弦乐声中翩翩起舞,直到太阳偏西才回家做饭,继续服侍妇女到深夜。

[阅读全文]...
  • 侗族风俗*惯及特点有哪些

  • 侗族风俗*惯及特点有哪些

      侗族是*的一个少数民族,是先秦百越支系之一。居住区主要在贵州、湖南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交界处,湖北恩施也有部分的侗族居住。那么你知道侗族的风俗*惯吗?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侗族的风俗*惯及特点资料,希望能帮到大家。

      侗族民族的饮食

      侗族分布在*南部贵州、湖南、广西三省(区)毗邻处。侗族种植水稻,稻田养鱼,鱼粮兼营。出产木耳、香菇、竹笋(玉兰片)、柑橘等。

      侗族地区大多日食四餐,两饭两茶。饭以米饭为主体。*坝多吃粳米,山区多吃糯米,糯米种类很多,有红糯、黑糯、白糯、秃壳糯、旱地糯等等,其中香禾糯最有名。他们将各种米制成白米饭、花米饭、光粥、花粥、粽子、糍粑等,吃时不用筷子,用手将饭捏成团食用,称为“吃抟饭”。

      侗族一般*惯于清晨做好一天的饭菜,带上山去食用。其中香禾稻做成的“抟饭”尤为甘美,有“一家蒸饭,全寨飘香”之说。侗族人喝的茶专指油茶,它是用茶叶、米花、炒花生、酥黄豆、糯米饭、肉、猪下水、盐、葱花、茶油等混合制成的稠浓汤羹,既能解渴,又可充饥。与饭、茶配套的,还有蔬菜、鱼鲜、肉品、瓜果、野味、菌耳和饮料,食源广博而异杂。

      蔬菜大多制成酸莱。制作酸菜有坛制和筒制两种,坛制是指将淘米水装入坛内,置于火塘边加温,使其发酵,制成酸汤,然后用酸汤煮鱼虾、蔬菜,作为日常最常见的菜肴。

      鱼鲜包括鲤鱼、鲫鱼、草鱼、鳝鱼、泥鳅、小虾、螃蟹、螺蛳、蚌之类,可制成火烤稻花鲤、草鱼羹、鲜炒鲫鱼、吮棱螺、酸小虾、酸螃蟹等风味名肴。民间经常食用的虾酱也多以坛制作。腌鱼、腌猪排、牛排及腌鸡鸭则以筒制为主。筒有木桶和楠竹筒两种。制作腌鱼以入冬最佳,腌渍时间越长,其味越醇。鱼虾除大量酸食外,亦常鲜食。

      肉品主要是猪、牛、鸡、鸭肉,吃法与汉族差别不大。瓜果有刺梅、猕猴桃、乌柿、野杨梅、野梨、藤梨、饱饭果、刺栗、大王泡,以及松村嫩皮、桑树嫩皮、香草根等。

      其中,栎木的果实可做成豆腐,“香树”的皮可洁白牙齿,油茶树上长的“茶泡”是天然的酸甜汁。野味包括鼠、蛇、蝌蚪、四脚蛇、幼蝉、幼蝗、土蜂蛹、石蛙、囡囡鱼、麋鹿、梅花鹿、麂子,以及吃松果长大的松香鸡和松香猪,侗族均能巧加利用。

      菌耳方面有松菌和鲜美的鸡丝冻菌,还有可制粑粑与粉丝的藤根、葛根,水田生长的细微苔丝,随处可见的竹笋。饮料主要是家酿的米酒和“苦酒”,以及茶叶、果汁。

      据粗略估计,侗族的常见食料不少于五百种,天上飞的,水里游的,地上长的,草中爬的,只要能吃,无不取食。显示出他们的聪明才智和很强的生存适应能力。

      侗家能用生姜制成各种酱菜。可加工成腌姜、鼓姜、糖姜、条姜、五味姜、油姜、姜酒等销往各地。

      湘西一带侗族姑娘擅长用柚子皮、冬瓜皮等雕成鱼鸟花草各种形状,用白糖渍成蜜饯,待客时,小的泡菜用,大的盛盘中饷客。

      在侗家人的心目中:糯米饭最香,甜米酒最醇,腌酸菜最可口,叶子烟最提神,酒歌最好听,宴*上最欢腾。

      侗族人宴客要打“桐粑”,其工艺复杂而细致,品种繁多。例如:加苏子汁的叫红侗粑,加杨桐叶的叫黑侗粑,带馅的叫豆沙侗粑、枣泥侗粑等。宴客时泡茶要加柚子皮、冬瓜皮雕成的蜜饯花卉;*上要备畅销全国的“五味姜”,清香适口的“油茶”,清甜软糯的“黑珍珠饭”,水牛调制的“酸龙肉”,以及闻名遐迩的“醅草鱼”,为的是宾主一起欢聚共乐。

      侗族成年男子,普遍喜爱饮酒,所饮酒类大都是自家酿制的米酒,度数不高,淡而醇香。

      最有特色的要数客人进寨时特殊的迎宾仪式——“拦路酒”了。侗家人在进入寨子的在门楼边设置“路障”,挡住客人,饮酒对歌,你唱我答,其歌词诙谐逗趣,令人捧腹,唱好了喝好了,再撤除障碍物,恭迎客人进门。入座后又是换酒“交杯”,邻居或自动前来陪客,或将客人请到自己家中,或“凑份子”在鼓楼*同宴请,不分彼此.酒*上还有“鸡头献客”、“油茶待客”、“酸菜苦酒待客”、“吃合拢饭”、“喝转转酒”等规矩。

      侗族的饮食禁忌主要是:不可坐在门坎上吃饭,忌讳看别人吃东西;正月初一不生火;祭祀期间不许外人入寨;丧期孝子忌荤吃素,但鱼虾不限等。

      侗族崇拜龙,天边出现彩虹,称做“龙喝水”,谁家也不能去挑水,也不能用手指虹。还崇拜鱼,认同族或认亲时,先问对方是否知道三鱼共头(其先民的图腾符号),若答得出,便认为是同族人。每逢婚丧嫁娶等大事,请客送礼都离不开鱼。

      侗族人民的饮食以大米为主要食物,*坝地区以粳米为主,山区则多食糯米。普遍喜食辣椒和酸味。自行加工的“醅鱼”、“醅肉”,贮藏十数年不坏。用油茶待客,是侗族人民的一种好客*惯。侗族的村落依山傍水,以南部地区最富有特色。村头寨尾多蓄有古树,溪流上横跨“风雨桥”,寨中鱼塘四布。按族姓聚居,鼓楼耸立其间。住“干栏”房,楼上住人,楼下关养牲畜和堆置杂物。

      大部分地区日食三餐,也有部分地方有日食四餐之*,即两茶两饭。两茶是指侗族民间特有的油茶。油茶是用茶叶、花、炒花生(或酥黄豆)、糯米饭,加肉或猪下水、盐、葱花等为原料(有的地方还加菠菜竹蒿),制成的汤状稀食,既能解渴,又能充饥,故常称“吃油茶”。

      侗族神话传说故事

      相传雷公、雷婆因曾被世人所捉,逃回天上后为报复人类,舀天河之水倾洒,致使洪水滔天,然而却未能淹死四兄弟,于是天王便放出十二个太阳,以晒干洪水。太阳昼夜照射,洪水慢慢被晒干了,草木也被晒枯了,大地晒裂了。姜良、姜妹酷热难忍,便从葫芦中出来。姜良遂砍来桑木做弓,矢竹做箭,顺着“天梯”向上攀援,挽弓射日,他连射十箭,射落了十个太阳。姜妹见状,赶忙阻止:“莫射了,留一个照哥哥犁田,留一个照妹妹纺纱。”姜良听后收弓插箭,一个太阳被留在了天上,另一个小太阳则被吓得躲在厥芨叶下,昼不敢出,只在夜晚才偷偷露面,有时还只露半边脸,那就是今天的月亮。

      拓展

      (1)侗族的"豆茶"

      贵州黔东南一带的侗族同胞,将喝"豆茶"标志为"吉祥如意"的"喜茶"。豆茶是用米花、包谷、黄豆、炒米等通过独特加工后和茶叶一同入锅煮制而成,喝之香甜可口。豆茶又分"清豆茶"、"红豆茶"和"白豆茶"三种。

      清豆茶每于节日饮用,饮时各村各寨的人集聚,将各自便宜的豆茶献出,我们一同吃,并边吃边唱边跳舞,成为侗乡的一大"游艺茶会"。

      红豆茶用于子女行婚姻大礼时喝。煮红豆茶时还要参加猪血汤。喝红豆茶时,新郎新娘同站于堂屋门前迎客。将一碗碗豆茶放于托盘上,由新郎新娘一起托着,向贺礼来宾献茶。

      白豆茶用于长者过世时喝。煮白豆茶时则要参加牛血汤。喝白豆茶时,由死者儿女用托盘托茶,向前来祭拜的来客献茶。

      (2)侗族的"打油茶"

      广西一带的侗族同胞,喜喝油茶(打油茶)。打油茶所用茶叶,有砖茶,也有新采摘的鲜茶叶。

      清明前后,侗族姑娘们成群结队地上山采茶。鲜叶采回后,先放锅里蒸煮至叶黄,取出沥干水,参加少量米汤搓弄后用明火烤干,装入竹篓,吊挂于灶塘上熏烤。制打油茶时,先将铁锅烧热放油入锅,油熟后将茶叶倒人锅中翻炒,至茶叶宣布幽香时参加芝麻。生姜等佐料炒顷刻,然后加水煮沸即成。待客时,将沸茶水盛入装有肉丁、鸡丁、豆粒、葱花、香菜、花生等食物的碗中,美味可口,油而不腻。但喝油茶时,需留神让滚烫的茶水烫坏嘴唇。

      打油茶是侗族员生计中不行短少的*常饮料。一天到晚可随时制造,随时饮喝。侗族员好客,并总以茶待客、以茶结交。客人至主人家喝油茶不能谦让,否则是对主人的不恭。喝够了只要将主人发的一双筷子架到碗上,主人便不会再倒茶给你。侗家男女青年还以喝油茶作为相恋相爱的前言。

      (3)侗家的"十五茶"

      十五茶流行于广西侗族自治县等地。每于阴历十五夜晚,男女青年成群结队地去他村走寨。寨中的姑娘则集集合于某一姑娘家,待小伙子们到后以打油茶招待。喝茶前还要先对歌,由女方问,男方答,答对者方能喝茶。女子献茶时先于一只碗上放二双筷,意图是打听小伙子能否有目标。待两边用歌对答后再行第2次献茶。这时,则有碗无筷,以打听小伙子能否聪明。再次答歌后则开端第三次献茶,这时一只碗放一根筷子,是探问男方能否有情于女方。答对后再第四次献茶,这时即一只碗放一双筷,表明成双成对,两心相印。

      侗族节日—林王节

      节日简介

      历史上的侗族先民,为反抗统治阶级的压迫和剥削,举行了一次又一次的武装起义,产生了千千万万难以忘怀的英雄。“林王节”就是锦屏县寨母一带的侗家人纪念明代英雄林宽的节日。洪武三十年,林宽在上婆桐举起了义旗。攻下了龙里守御千户所,大挫明军,接着又进新化、*茶,包围黎*府。明庭震惊,派楚王桢和湘王柏率三十万人马前往镇压。起义军终因寡不敌众而失败了,林宽英 勇牺牲。侗族人民尊他为“林王”,于每年六月的第一个辰日包着又长又大的粽子祭祀。相传这种粽子是林王军队作战当干粮用的。第二天,周围的寨楼、塘栏、便幌、归宿等寨也都同时过林王节。人们到一株传说是林王倒栽的枫树下拜祭。外地客人来到时也到树下悼念英雄后方能进寨。*间,赞美林王光辉业绩的歌声不断传来。更使人们深感对英雄的无比怀念。

      祭祀时间和地点

      侗族民间传统节日。流行于贵州锦屏、寨母等地。为纪念明洪武三十年(1397年)侗族人民起义俯视林宽而举行。每年农历六月第一个辰日为节期。传说,林王抵抗明军时,常以两尺长的大粽粑作为干粮。因此,每逢节日前夕,家家户户都包大粽粑,并在节日当天,带到林王亲手种的古枫树下祭祀。

      林王介绍

      我国许多地区都兴五月五日过端午节吃粽粑,为的是纪念古代爱国诗人屈原。然而也有例外,贵州景屏县的寨母一带的侗家,就是六月辰日吃粽粑,为的是纪念当地的一个侗族农民起义领袖林王。寨母过节不仅包有一般大小的粽粑,还包有粗如大碗、两尺多长的大粽粑。传说当年林王领兵打仗时,常以粽粑作干粮,所以将粽粑包得又长又大。

      林王名叫林宽,出生于寨母地方,祖家原住黎*,其父林让参加过勉王起义,失败后受官兵迫害,便从黎*洪州一带顺着古州的朗洞,经青山界,过八受河搬到现在地住地。当时,婆洞一带还没有人烟,以后才陆续搬到许多侗家。由于这个寨子建得最早,被周围的寨子称为寨母。

      林王是背爷崽(其父过世后才出生),家境贫苦,从小给财主做工,砍柴割草,放牛喂马,养鱼看田水,什么活都干过。他长得高大魁梧,人品出众,力大无比,聪明能干,作起来一个顶几个,又爱帮助人,乡亲们都喜欢他。

      林王故事

      传说林王给财主在山塘里养鱼,财主叫他割草喂鱼,他就把鱼赶上坡去吃草,吃饱了,又赶回塘里放。因此他喂的鱼又肥又大。他很爱马。白天放马吃草,骑马练武,夜晚睡在马圈边,把马喂的又高又壮,后来成了他的战马。现在寨母背后还留着他当年修得石马圈,已崩了两方,还存了两方,青石板上还留着马蹄印和他的草鞋印。有一次林王给财主在山上放牛,见许多穷人没有饭吃,很不忍心,便敲死一头牛分给大家煮着吃。别人担心他叫不了差,他灵机一动,想了个办法,叫人把牛尾巴插在岩缝里,叫一个人藏在岩洞里等着,他立即跑去叫来了财主,说有一头牛卡在岩缝里出不来了。财主急忙赶上山,一看果然只有牛尾巴露在岩缝外了。财主便去扯牛尾巴,岩洞里的人学牛叫,越扯牛越叫。结果牛尾巴断了,牛没有出来,只好无可奈何地回去了。

      林王热心地位大家办好事。婆洞路边有个岩洞,洞里有一股清泉,就是流不出来,过往行人口渴没法喝到。林王知道以后,用嘴咬开一个口子,两手扳开岩板,一股清泉流了出来,行人们有水喝了。不信你可以去看看,现在泉边的石板上还有林王的手指印和两个膝盖印呢。

      寨母的后龙山有两个坡相互对峙,中间隔着深谷,*时到对门坡去种田,人们绕来绕去很不方便。林王便从对门坡扯出长岩石,做成一座石桥。他娘说:“你架的高桥看上去都眼花,不要害别人掉下来。”林王就一拳把桥打断,至今两边坡还留着几尺长的断岩梁。

      婆洞一带的人多田少,林王便想塞断八受河,引水过婆洞开荒造田。他一早提着大鞭赶动三个坡准备去塞河,刚好被一个老妇看见,她高声叫道:“快看三个坡会走路。”结果三个坡就停在寨母田坝中间不走了,三个坡分别叫鸳鸯坡,定便坡,报独坡,与其他坡不相连。现在已被开成梯田。

      林王长大以后,看到外地往这里逃难的.人越来越多,把整个婆洞都住满了。饭不够吃,官兵还来抢粮抢人。人们没有办法,侗家没法活下去了。于是,婆洞、上洞、油洞等四十八个侗寨的寨老(寨中的长老)和辣办(青年)集中到寨母议事。寨老们说:“我们侗家世世代代被人欺凌,难道我们不能过太*日子吗?”大家决定,四十八寨每寨选举一人参加集伙选王。选王按照勉王起义的方式,每人倒栽一棵枫树,那个先活,哪个就是王。寨母推举了林宽。选王开始,四十八人在寨母寨中倒栽一棵树,林宽栽的那棵活得最快。大家一举选他为王,林王从此得名。现在寨母寨中还有一棵枫树,拔地顶天,枝干朝下,与其它树不同,据说就是林王栽的。

[阅读全文]...
  • 侗族风俗*惯有哪些

  • 侗族风俗*惯有哪些

      侗族,是*的一个少数民族,民族语言为侗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信仰多神。一般认为侗族是从古代百越的一支发展而来。侗族主要从事农业,农业以种植水稻为主,种植水稻已有悠久的历史,兼营林业,农林生产均已达到相当高的水*。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侗族风俗*惯有哪些,一起来看看吧。

      侗族人民大都穿自纺、自织、自染的侗布,喜青、紫、白、蓝色。男子装束,*城镇者与汉族无异,唯边远山区略有差别,穿右衽无领短衣,着管裤,围大头帕。有的头留顶发。妇女装束各地互有差别,有着管裤、衣镶托肩、钉银珠大扣、结辫盘头者;有衣长齐膝、襟边袖口裤脚有滚边或花边、挽盘发者;有着大襟衣、大裤管、柬腰带、包头帕、挽头髻者;有着对襟衣、衬胸布、围褶裙、系围腰、着脚套或裹绑腿、髻插银椎者;有宽袖大襟、衣滚绣有龙凤花卉、长裙过膝,梳盘发者;也有着汉装者。一般都喜欢戴银饰。

      侗族人民的饮食以大米为主要食物,*坝地区以粳米为主,山区则多食糯米。普遍喜食辣椒和酸味。自行加工的“醅鱼”、“醅肉”,贮藏十数年不坏。用油茶待客,是侗族人民的一种好客*惯。侗族的村落依山傍水,以南部地区最富有特色。村头寨尾多蓄有古树,溪流上横跨“风雨桥”,寨中鱼塘四布。按族姓聚居,鼓楼耸立其间。住“干栏”房,楼上住人,楼下关养牲畜和堆置杂物。

      “月也”,是这一村群众到另一村作客,并以吹芦笙或唱歌、唱戏为乐的社交活动。农闲斗牛,是集体娱乐之一。届时老少咸集,人山人海,欢声四起,锣鼓喧天,铁炮震动山谷。有外寨客人途经本寨,则阻之于寨边,以歌对答,谓之“塞寨门”。“行歌坐月”又称“行歌坐夜”,是青年男女进行社交和谈情说爱的通称。北部侗族地区称为“玩山”,青年男女在劳动之余,三五成群,相约在山坡上对唱情歌。南部侗族地区称“走寨”,或称“走姑娘”,晚上姑娘们结伴在屋里作针线活,客寨男青年携带乐器前来伴奏对唱,互相倾诉爱情,深情时男女互相“换记”(送礼物)定情,约为夫妻。三江县富禄等地侗族群众常于夏历3月3日或2月2日汇集于广坪上,用一特制火包冲一铁环腾空而起,降落时,让大家抢夺,获得者受重奖,叫做“抢花炮”。

      侗族婚姻为一夫一妻制。姑舅表婚较为流行,姨表兄妹和辈分不同的不能通婚。女子婚后有“坐家”(即“不落夫家”)的*俗。**前,侗族的社会基本单位是封建家长制的父系小家庭。妇女在社会和家庭中的地位低于男子,妇女禁触铜鼓;男人或长辈在楼下,不准上楼。侗族姑娘在婚后才能享受父母和自己积累的“私房”以及分得少量的“姑娘田”、“姑娘地”。男子继承家业,无继承人的可招赘养子。

      丧葬一般同汉族,行土葬。个别地区还有停葬*俗,人死入殡后将棺材停放在郊外,等本族与死者同年同辈的都死亡以后,才一同择日安葬。

      【拓展】侗族独特的喝茶风俗

      (1)侗族的"豆茶"

      贵州黔东南一带的侗族同胞,将喝"豆茶"标志为"吉祥如意"的"喜茶"。豆茶是用米花、包谷、黄豆、炒米等通过独特加工后和茶叶一同入锅煮制而成,喝之香甜可口。豆茶又分"清豆茶"、"红豆茶"和"白豆茶"三种。

      清豆茶每于节日饮用,饮时各村各寨的.人集聚,将各自便宜的豆茶献出,我们一同吃,并边吃边唱边跳舞,成为侗乡的一大"游艺茶会"。

      红豆茶用于子女行婚姻大礼时喝。煮红豆茶时还要参加猪血汤。喝红豆茶时,新郎新娘同站于堂屋门前迎客。将一碗碗豆茶放于托盘上,由新郎新娘一起托着,向贺礼来宾献茶。

      白豆茶用于长者过世时喝。煮白豆茶时则要参加牛血汤。喝白豆茶时,由死者儿女用托盘托茶,向前来祭拜的来客献茶。

      (2)侗族的"打油茶"

      广西一带的侗族同胞,喜喝油茶(打油茶)。打油茶所用茶叶,有砖茶,也有新采摘的鲜茶叶。

      清明前后,侗族姑娘们成群结队地上山采茶。鲜叶采回后,先放锅里蒸煮至叶黄,取出沥干水,参加少量米汤搓弄后用明火烤干,装入竹篓,吊挂于灶塘上熏烤。制打油茶时,先将铁锅烧热放油入锅,油熟后将茶叶倒人锅中翻炒,至茶叶宣布幽香时参加芝麻。生姜等佐料炒顷刻,然后加水煮沸即成。待客时,将沸茶水盛入装有肉丁、鸡丁、豆粒、葱花、香菜、花生等食物的碗中,美味可口,油而不腻。但喝油茶时,需留神让滚烫的茶水烫坏嘴唇。

      打油茶是侗族员生计中不行短少的*常饮料。一天到晚可随时制造,随时饮喝。侗族员好客,并总以茶待客、以茶结交。客人至主人家喝油茶不能谦让,否则是对主人的不恭。喝够了只要将主人发的一双筷子架到碗上,主人便不会再倒茶给你。侗家男女青年还以喝油茶作为相恋相爱的前言。

      (3)侗家的"十五茶"

      十五茶流行于广西侗族自治县等地。每于阴历十五夜晚,男女青年成群结队地去他村走寨。寨中的姑娘则集集合于某一姑娘家,待小伙子们到后以打油茶招待。喝茶前还要先对歌,由女方问,男方答,答对者方能喝茶。女子献茶时先于一只碗上放二双筷,意图是打听小伙子能否有目标。待两边用歌对答后再行第2次献茶。这时,则有碗无筷,以打听小伙子能否聪明。再次答歌后则开端第三次献茶,这时一只碗放一根筷子,是探问男方能否有情于女方。答对后再第四次献茶,这时即一只碗放一双筷,表明成双成对,两心相印。

[阅读全文]...
  • 尤侗的著名诗句名言名句

  • 著名,名言
  • 冬至,亚岁,日初长。——尤侗《河传·其十一·十一》

    一番谷雨,晓来香透帘栊。——尤侗《河传·其四·四》

    万里长城背朔方,伏波只看飞鸢堕。——尤侗《吊南塘》

    极望长城烟一抹,但见黄榆白草。——尤侗《贺新郎·其一·塞上》

    副将军,在南郡,杀倭全用鸳鸯阵。——尤侗《吊南塘》

    大将军,在蓟门,阅兵争跳龙虎屯。——尤侗《吊南塘》

    结发从戎无不可,筹边更重北门锁。——尤侗《吊南塘》

    江陵已没二华亡,倚剑悲歌古战场。——尤侗《吊南塘》

    白袷角巾归第日,路人谁识戚南塘?——尤侗《吊南塘》

    惟有白头旧部曲,西风落日叹《烧荒》。——尤侗《吊南塘》

    尤侗(1618年-1704年)明末清初著名诗人、戏曲家,曾被顺治誉为“真才子”;康熙誉为“老名士”。字展成,一字同人,早年自号三中子,又号悔庵,晚号良斋、西堂老人、鹤栖老人、梅花道人等,苏州府长洲(今江苏省苏州市)人。于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儒,授翰林院检讨,参与修《明史》,分撰列传300余篇、《艺文志》5卷,二十二年告老归家。四十二年康熙南巡,得晋官号为侍讲,享年八十七岁。侗天才富赡,诗多新警之思,杂以谐谑,每一篇出,传诵遍人口,著述颇丰,有《西堂全集》。

[阅读全文]...
  • 描写彝族的诗句欣赏

  • 描写彝族的诗句欣赏

      (第一首)

      荒野之夜看人间

      举火把绕山崖

      凉风夜歌舞喧哗

      夜深悄悄话

      月色迷离有人影

      云洞梦境也攀爬

      石森林到处寻找,

      无觅处喊话

      你在哪阿诗玛

      谁在风谷空回话

      有情人离泪如雨下

      湖边愁风沙

      爱情是神话阿诗玛

      日夜夜接一刹那

      让奇迹全跌进,

      湖水出现彩云霞

      一旦上天云海茫茫

      情人心声先沙哑

      山谷回音声声呼唤

      凄美鸳鸯

      美丽神话

      如梦如幻如飘雪

      痴心换来银色空旷

      人海空游荡

      你在哪阿诗玛

      谁在风谷空回话

      有情人离泪如雨下

      湖边愁风沙

      花样年华玛诗玛

      附身月光的山崖

      当真爱早已流落天崖

      恋恋难舍他。

      (第二首)

      方言六种并繁衍,

      远古先民落蜀滇。

      犬吠晨曦观旭日,

      鸡鸣夕鼓伴霞烟。

      西南夷志云青史,

      宇宙人文论自然。

      春去春来逢盛世,

      三千曲礼乐华年。

      (第三首)

      夕阳的余晖,

      把乌蒙群山染得,

      一片火红。

      在陡峻危立的绝壁上,

      一株株倔强的青松,

      在微风中婆婆起舞;

      在开满野花的山坡上,

[阅读全文]...
  • 民族精神诗句

  • 民族精神诗句

      在我们*凡的'日常里,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诗句吧,诗句一般饱含丰富的想象、联想和幻想。什么样的诗句才经典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民族精神诗句,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司马迁

      爱国如饥渴。——班固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

      *乡情更切,不敢问来人。——宋之问

      中夜四五叹,常为大国忧。——李白

      国耻未雪,何由成名?——李白

      当须徇忠义,身死报国恩。——李希仲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以身许国,何事不敢为?——岳飞

      夜视太白收光芒,报国欲死无战场!——陆游

      位卑不敢忘忧国。——陆游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陆游

      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南北驱驰报主情,江花边草笑*生。一年三百六十日,都是横戈马上行。——戚继光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转回头,翻覆手,做了三分。

      前人创业非容易,后代无贤总是空。回首汉陵和楚庙,一般潇洒月明中。

      落日西飞滚滚,大江东去滔滔。夜来今日又明朝,蓦地青春过了。千古风流人物,一时多少英豪。龙争虎斗漫劬劳,落得一场谈笑。

      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馀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念奴娇.赤壁怀古

      作者: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阅读全文]...
  • 美塔塔尔族的诗句

  • 美塔塔尔族的诗句

      (第一首)

      高原帕米座村庄,

      库涅和祥韵味长。

      尤重礼仪尊教育,

      亦崇经训著文章。

      精工壁画毡房挂,

      细绣方巾彩卉扬。

      几尔新郎先外嫁,

      欢声回娶再圆房。

      (第二首)

      塔塔尔族老人,

      满脸的皱纹布满了往事,

      那是,

      岁月留下的记忆,

      是经验和经历的记忆,

      慈祥的老人心中,

      装着过去的感慨,

      和对未来的希望,

      那是用生命,

      写下的生活的过程,

      那是生命,

      赋予,

      生活的意义和价值。

      那,

      每一步的实实在在,

      都是对,

      岁月的总结和歌颂,

      塔塔尔青年人,

      真是,

      名副其实的美男子,

      穿着民族的盛装,

      眼里充满着理想,

      和对生活的渴望。

      那种坚毅、坚韧、

      那种坚强、坚定、

      那种坚决、坚实、

      那种坚挺、坚硬,

      那种坚信、坚守、

      那种坚持、坚贞、

      坚不可摧的表情,

      给人以更大的,

      感染和力量。

      这是,

      时间和时节的证明,

      证明着,

      瞬间的永恒,

      这是,

      时代与时势的证明,

      证明着,

      歌唱的畅想。

[阅读全文]...
  • 关于民族节日的诗句

  • 节日
  • 关于民族节日的诗句

      1、田舍清明日,家家出火迟。——王建《寒食》

      2、细缠五色臂丝长。——舒頔《小重山·端午》

      3、登临无限意,何处望京华。——文森《九日》

      4、困人天气*清明。——苏轼《浣溪沙·春情》

      5、莫惊时节换,安分看如何。——张镃《寒食》

      6、何处飞来大明镜。——向子諲《洞仙歌·中秋》

      7、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文天祥《除夜》

      8、空惆怅,谁复吊沅湘。——舒頔《小重山·端午》

      9、安知今日身,不是昔时鬼。——邵谒《长安寒食》

      10、出犯繁花露,归穿弱柳风。——温庭筠《清明日》

      11、不负东篱约,携尊过草堂。——妙信《九日酬诸子》

      12、何妨小驻听吾语。——郭应祥《醉落魄·丙寅中秋》

      13、寻常岂是无三五。——郭应祥《醉落魄·丙寅中秋》

      14、一年滴尽莲花漏。——毛滂《玉楼春·己卯岁元日》

      15、当年弄影婆娑舞。——郭应祥《醉落魄·丙寅中秋》

      16、夜色银河情一片。——吴文英《凤栖梧·甲辰七夕》

      17、大明韬日月,旷野号禽兽。——杜甫《九日寄岑参》

      18、出门复入门,两脚但如旧。——杜甫《九日寄岑参》

      19、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卢照邻《十五夜观灯》

      20、夜深斜搭秋千索,楼阁朦胧烟雨中。——韩偓《夜深》

      21、寒食后,酒醒却咨嗟。——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

      22、中秋佳月最端圆。——陈著《江城子·中秋早雨晚晴》

      23、中秋谁与共孤光。——苏轼《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24、已放笙歌池院静。——张先《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

      25、只座上、已无老兵。——姚云文《紫萸香慢·*重阳》

      26、生盆火烈轰鸣竹,守岁筳开听颂椒。——戴复古《除夜》

      27、万物迎春送残腊,一年结局在今宵。——戴复古《除夜》

      28、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29、何处楼高,想清光先得。——吴文英《尾犯·甲辰中秋》

      30、听风听雨过清明。——吴文英《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

      31、喜鹊桥成催凤驾。——晏几道《蝶恋花·喜鹊桥成催凤驾》

      32、自摘霜葱宜荐俎。——吴文英《蝶恋花·九日和吴见山韵》

      33、内官初赐清明火,上相闲分白打钱。——韦庄《长安清明》

      34、清气澄余滓,杳然天界高。——陶渊明《己酉岁九月九日》

      35、正笙箫竞渡,绮罗争路。——吴文英《扫花游·西湖寒食》

      36、二秋叶神媛,七夕望仙妃。——任希古《和长孙秘监七夕》

      37、最愁人,啼鸟清明,叶底青圆。——吴文英《高阳台·落梅》

      38、岂能无意酬乌鹊,惟与蜘蛛乞巧丝。——李商隐《辛未七夕》

      39、蹴球尘不起,泼火雨新晴。——白居易《洛桥寒食日作十韵》

      40、横笛惊征雁,娇歌落塞云。——岑参《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

      41、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42、一樽岁酒拜庭除,稚子牵衣慰屏居。——钱谦益《丁卯元日》

      43、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孔尚任《甲午元旦》

      44、乡国真堪恋,光阴可合轻。——白居易《洛桥寒食日作十韵》

      45、霜华满地,欲跨彩云飞起。——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46、巷陌秋千,犹未清明过。——苏轼《蝶恋花·雨霰疏疏经泼火》

      47、日斜无计更留连,归路草和烟。——薛昭蕴《喜迁莺·清明节》

      48、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米芾《中秋登楼望月》

      49、白下有山皆绕郭,清明无客不思家。——高启《清明呈馆中诸公》

      50、似楚江暝宿,风灯零乱,少年羁旅。——周邦彦《琐窗寒·寒食》

[阅读全文]...

相关词条

相关文章

描写侗族的诗句 - 句子

描写侗族的诗句 - 语录

描写侗族的诗句 - 说说

描写侗族的诗句 - 名言

描写侗族的诗句 - 诗词

描写侗族的诗句 - 祝福

描写侗族的诗句 - 心语

推荐词条

高三拼搏标语 茶水间创意标语 老师风采宣传标语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标语 装饰公司标语口号 双十一励志标语 小学音乐教室标语 装饰公司施工现场标语 氦气球和携带的标语 护栏警示标语 领导视察工作标语 放射科特色标语 衡水中学高三励志标语 幼儿园教室标语大全 关于爱护花草树木的标语 静敬净竞编四句标语 垃圾分类标语牌 禁止喧哗的巧拟标语 学校消防安全宣传标语 工厂安全生产标语大全 旧衣服捐赠宣传标语 汉字推广的宣传标语 为植树节设计一条标语 学生会办公室招新标语 大学创意迎新横幅标语 尼克松访华机场标语 感恩节宣传标语 更衣室宣传标语 注意公共卫生标语 节水标语和图案设计 村委会大门两侧标语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