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描写金门的诗句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描写金门的诗句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描写金门的诗句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包括句子、语录、说说、名言、诗词、祝福、心语等。如果描写金门的诗句页面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
誓辞甲第金门里,身作长城玉塞中。——王维《燕支行》
世人不识东方朔,大隐金门是谪仙。——李白《玉壶吟》
清泉白石稔天性,朝市金门寄隐沦。——王弘诲《丘园歌为少司成王师竹题》
白头臣朔寒无履,待诏金门霜满天。——张羽《汉宫冬词拟温庭筠》
济济金门步,洋洋玉树篇。——张九龄《奉和吏部崔尚书雨后大明朝堂望南山》
金门后俊徒相唁,且为人间寄茯苓。——张祜《酬答柳宗言秀才见赠》
同作金门献赋人,二年悲见故园春。——卢纶《与从弟瑾同下第后出关言别》
金门上书不得意,落魄风尘在人后。——黎民表《答欧桢伯长歌见怀之作》
向望湖楼,孤山寺,涌金门。——苏轼《行香子·携手江村》
我留在金门,君去卧丹壑。——李白《金门答苏秀才》
晨趋紫禁中,夕待金门诏。——李白《翰林读书言怀呈集贤诸学士》
银烛已成行,金门俨驺驭。——王维《早朝》
玉塞功犹阻,金门事已陈。——杜牧《梁秀才以早春旅次大梁将归郊扉言怀兼别示…走笔依韵》
金门通籍真多士,黄纸除书每日闻。——刘禹锡《酬元九院长自江陵见寄》
自握蛇珠辞白屋,欲凭鸡卜谒金门。——刘禹锡《送周鲁儒赴举诗》
多惭再入金门籍,不敢为文学解嘲。——刘禹锡《阙下待传点呈诸同舍》
不待金门诏,空持宝剑游。——李白《寄淮南友人》
是时仆在金门里,待诏公车谒天子。——李白《走笔赠独孤驸马》
应念金门客,投沙吊楚臣。——李白《赠崔秋浦三首》
明朝弃襦罢,步步入金门。——王贞白《过商山》
金门石阁知卿有,豸角鸡香早晚含。——李贺《酒罢张大彻索赠诗》
抱病排金门,衰容岂为敏。——杜甫《赠郑十八贲》
后于桃李熟,终得献金门。——杜甫《甘园》
几时高议排金门,各使苍生有环堵。——杜甫《寄柏学士林居》
献策金门去,承欢彩服违。——孟浩然《送洗然弟进士举》
魏阙心恒在,金门诏不忘。——孟浩然《自浔阳泛舟经明海》
金门有遗世,鼎实恣和邦。——陈子昂《群公集毕氏林亭》
征骖入云壑,始忆步金门。——张九龄《奉使自蓝田玉山南行》
自罢金门籍,来参竹使符。——张九龄《登荆州城楼》
石室先鸣者,金门待制同。——张九龄《酬赵二侍御使西军赠两省旧僚之作》
一行罢兰径,数载历金门。——张九龄《酬王履震游园林见贻》
一探石室文,再擢金门第。——张九龄《酬周判官巡至始兴会改秘书少监见贻之作兼呈耿广州》
诏宠金门策,官荣叶县凫。——高适《真定即事,奉赠韦使君二十八韵》
沉忧敢望金门召,空愧巴歈并子虚。——卢纶《酬包佶郎中览拙卷后见寄》
一别金门远,何人复荐雄。——卢纶《送何召下第后归蜀》
三农皆已辟田畴,又见金门出土牛。——和凝《宫词百首》
禁城鸡唱金门开,起居舍人携疏来。——戴复古《嘉定甲戌孟秋二十有七日起居舍人兼直学士院》
已辍金门步,方从石路行。——皇甫冉《闲居作》
一朝意气题桥柱,偶上金门见明主。——孙蕡《白头吟》
融融洩洩非烟雾,金门玉堂严陛枑。——方回《寄题九华苏君明甫梦牛亭》
少年不识字,持戟仕金门。——高叔嗣《寄亳州薛考功》
才许誓心安玉垒,已伤传首动金门。——许浑《闻边将刘皋无辜受戮》
贤才冠世得优闲,免向金门老赘冠。——苏辙《雎阳五老图》
衡门不羡金门贵,藿食焉知肉食谋。——司马光《和乐道再以诗见寄》
倾都闻知声啧啧,紫闼金门皆接*。——王穉登《将游甬东王青州伯仲见过作》
玉皇诏侯结丝屦,径上金门簉鵷鹭。——杨万里《送赵文友知府谒告省亲》
未远金门籍,旋清玉塞尘。——卢纶《寄赠库部王郎中》
乞身朝出金门去,还家犹记庭前树。——胡奎《木兰辞》
阳春兰芷秋菊芳,金门词客青袍郎。——柳子文《次韵呈慎思学士》
奉诏金门草圣题,*明趋过殿西墀。——王珪《被诏考制科呈胡武*内翰三首·奉诏金门草圣题》
谒金门古诗词
在生活、工作和学*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古诗吧,古诗按内容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等。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谒金门古诗词,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古诗原文
空相忆,无计得传消息。天上嫦娥人不识,寄书何处觅?
新睡觉来无力,不忍把伊书迹。满院落花春寂寂,断肠芳草碧。
译文翻译
人去楼空徒然相忆,没有办法再传消息。天上嫦娥人间不识,欲寄书信何处寻觅?
困倦小睡觉来无力,不忍再看伊人书迹。满院落花春光清寂,伤心断肠芳草色碧。
注释解释
书:信。
觉:醒。
伊:她。书迹:指过去的来信。
无计:没有办法。
寄书句:意思是本想请嫦娥代为传书,但因不相识,而无处寻找她。
创作背景
这首词的背景是韦庄有一个资质艳丽、文化修养也很高的宠姬被蜀主王建强行夺去,韦庄追念此人,写了此词和小重山。此说法不一定可靠,很可能是为某一个分手以后消息不通的旧时情人而作。
诗文赏析
诗歌史上,真挚、沉痛的悼亡之作甚多,都具有永恒的魅力。生活中一些有某种纪念意义的小物品,就会像一颗小石子投入池溏一样,在感情的波澜里激起层层涟漪。这首词通过一纸昔日情人的旧书信,在词人的心中荡起了层层涟漪,从而勾起了无数的回忆。全词以书信为中介,上片写读信后勾起的无数回忆,由此产生了渴望与意中人再传消息、寄书信的痴情;下片写思极而睡,醒来不忍再读伊人旧情书的情绪,并用景色加以陪衬。全词融纪实、写景和抒情于一炉,疏中见密又富有生活气息,脉络分明,情意真挚,将深切的悼亡之情表达得低回婉转,余韵袅袅。
这首词写一个男子对女子的怀想。上片着重勾画主人公的心理活动,是直吐衷肠。由回忆而动情,由动情而遐想,再传达殷切思念的痴情。下片侧重于人物形态和景物描写。“把伊书迹”是此词词眼。
上片着重勾画了主人公的心理活动。首三句,上句设问,下句作答,句句相联,环环相扣。首句“空相忆”,*地奇峰突兀而起,是主人公心理活动的基础。这三个字既笼罩全篇,又包孕无遗。一个“空”字不仅表现了“相忆”数量的以简代繁,而且写出了这种“相忆”的深和苦,“空相忆”是情至深处的痴人语。“无计得传消息”是紧承首句而答,意思是无法传递消息。第三句“天上嫦娥人不识”,是写欲向那位“天上嫦娥”传达殷切思念的痴情。“嫦娥”形容伊*貌之美,“天上”;则暗示了伊人已仙去。至此,才看出相忆成空是由于生死相分,幽明相隔。第四句“寄书何处觅”与第二句“无计得传消息”意思大致相同,显示了要通款曲情意的执着和真切。向亡人通消息、寄书信,看似无理,实是深情的反应。这最后一句将自己虽欲寄书而无处寄书以至于最终不合瞄书的款款情意,以反问的形式加以表达,更是含蓄曲折,哀婉动人。
下片侧重于人物形态和景物描写,从而传出了幽深的隐曲心绪。“新睡觉来无力,不忍把伊书迹”两句以形传神,将上下片衔接得异常紧密。“新睡”二字暗示出是困倦已极的不由自主的睡。“无力”紧应“新睡”,睡醒之后应觉得有力,此言无力,自是伤心人别有怀抱。沈际飞说: “‘把伊书迹’,四字颇秀。”(《草堂诗馀正集》)“伊”字,口吻非常亲切。“把伊书迹”可见伊人兼有才情。“不忍”二字更妙,正写出“伊书”的感人至深,宜于表现出伤心人看与不看的矛盾心理。“把伊书迹”不仅“颇秀”,而且是这首词通体皆活的词眼。这句词语意淡而情深,故沁人心脾。 “满院落花春寂寂,断肠芳草碧”两句别出心意,宕开一笔,以景作结。“满院落花春寂寂”是花落人亡的孤寂境。
谒金门·花过雨原文:
花过雨。又是一番红素。燕子归来愁不语。旧巢无觅处。
谁在玉关劳苦。谁在玉楼歌舞。若使胡尘吹得去。东风侯万户。
谒金门·花过雨注释
红素:指花色红、白相间。
觅:寻找。
玉关:玉门关。借指南宋抗战前线。
玉楼:豪华的高楼大厦。
胡尘:指蒙人发动的战争。
侯万户:万户侯。
谒金门·花过雨赏析
在诗词中常将春和雨以及花和雨联系起来。不过由于时间与气候的变化,有的风雨是送春归,有的风雨则是催春来。而李好古的这首词说:“花过雨,又是一番红素”。大概是属于催春来。“燕子归来愁不语”一句,承上启下,春来燕归,春色依旧,而归来的燕子为什么却闷闷无语呢?自然引出下文——“旧巢无觅处”。“旧巢无觅处”的原因,作者没有直说,犹露犹藏发人深思。这首词有的本调名下有题——《怀故居》,因而有人说,燕子旧巢,比喻自己故居,春来到来了,人无归处,表现了一种无处可归的飘泊之感。其中还寓有家国之感,所以把它理解为那个特定社会现象的典型概括,则更为合适。上片结句,就字面看补足了上文,完成了对“燕子”的描写,就其喻意而言,则引向社会现实,这就为下片预作好了铺奠。
国家山河支离破碎,百姓流离失所,在这样艰难的时局里,“谁在玉关劳苦?谁在玉楼歌舞?”这句话深刻尖锐,咄咄逼人,“玉关(玉门关,这里泛指边塞)劳苦”者,指的是那些守边的士卒。而在玉楼上取乐的,却是那班不思抗敌、不恤士卒的将领,除此之外,当然还有一大批“渡江来,百年歌舞,百年酣醉”于西湖畔上的、南宋朝廷里的显官达贵。一苦一乐,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使读者从对比中,感受到振憾人心的艺术力量!下文词人没有顺着这个调子再把弦儿绷紧,也没有用一般乏味的文字,敷衍成篇,而是别开生面,用假设和推想,从容作结:“若使胡尘吹得去,东风侯万户。”东风“吹去”胡尘“,已是一奇;再进一步,还要封”东风“为万户侯,更是奇特非凡,令人耳目一新。然而最妙则于不经意之中,用这种丰趣活泼的文字,翻空出奇,涉笔成趣。同时,它又在诙谐之中包含着某种庄重,其中隐含了一个重大的严肃的社会政治问题,即朝中无人抗金,而百姓则渴望统一。在天真之处展现真情,风趣之中包含着冷峻。
春日,多有“东风”,“旧巢无觅”,才有“东风”吹去“胡尘”盼想,前后照应,此外,词人兼用明快、严肃、含蓄、幽默的多种手法,浑然成篇,自成一格,更是它的'独特之处。
作者:薛昭蕴
谒金门·春满院
春满院,叠损罗衣金钱。睡觉水精帘未卷,檐前双语燕。
斜掩金铺一扇,满地落花千片。早是相思肠欲断,忍交频梦见!
赏析
句句写醒后相思,却又句句衬梦里相见。这不,她刚刚午睡醒来,又照例梦见久别的未婿,满怀怅恨与慵倦,水晶帘儿也无心卷起。可恼的是那对燕儿,在帘前翻飞着,亲昵着,呢喃着,把身影儿双双印上珠帘,仿佛在炫耀它们的成双成对,嘲笑她形单影只。从半掩的门儿望去。但这春色分明到了迟暮时分,换得落红无数。这个春天又白白过去了,那件绸纱春衫依然叠在箱底,没心思穿。他不在,穿给谁看呢!盼梦里相见,又怕梦里相见,倍增醒来相思……
鉴赏
《花间集》收薛词十九首,这是最后一首。在花间词人中,薛昭蕴词风雅*温(庭筠)、韦(庄),以婉丽软媚名世,这首词当然也不例外。全词写金闺相思之苦,然作者只在结句点明题旨,余则全写美人睡前睡后的情态。这情态又被融入双燕呢喃、落花千片的春色之中,活似一幅美人春睡图。
作者这样写的原因,是选取美人春睡乍起一瞬间的所见所闻及其心理感受,容易将相思之苦写到十分,是背面傅粉。词的开头先点明时与地:春光明媚的深闺小院。然而它的主人却似乎辜负了这大好时光,在蒙头睡觉。睡前的情态作者没有直接去写,却写她睡醒之后发现绮罗衣裳折叠得乱七八糟的,以致于将刺绣上的金线也摺损了,皱巴巴的一点也不挺,并由此可知她是和衣而睡的。
风乍起,
吹绉一池春水。
闲引鸳鸯香径里,
手挼红杏蕊。
斗鸭阑干独倚,
碧玉搔头斜坠。
终日望君君不至,
谒金门吕胜己诗词6首
谒金门吕胜己诗词一
嗟久客。又见他乡寒食。流水断桥春寂寂。孤村烟火息。
白去红飞无迹。千树总成新碧。醉里伤春愁似织。东风欺酒力。
谒金门吕胜己诗词 二
芳思切。旧事不堪重说。浓露凝香花喷血。花心双蛱蝶。
燕语莺啼都歇。又过清明时节。记得离歌三两阕。未歌先哽咽。
谒金门吕胜己诗词三
春又过。那更雨摧风挫。留得浅红三两朵。竹梢烟雾锁。
把酒对花危坐。多病多愁都可。舞蝶游蜂迷道左。惜春忙似我。
谒金门吕胜己诗词四
秋夜静。屋上狂风初定。两两啼蛄相答应。灯蛾摇烛影。
枕上鸡声遥听。起舞良宵偏永。明日谩寻吊剑整。衰颜重揽镜。
谒金门吕胜己诗词五
天气暖。开了荼□一半。红日迟迟风拂面。阶前花影乱。
俊雅风流不见。定被莺花留恋。千尺游丝舒又。系人心上线。
谒金门吕胜己诗词六
歌罢奏。敛步拂开罗袖。宾扇轻摇香汗透。软香沾素手。
小立偎人良久。一寸娇波横溜。心事未言眉已皱。无端催劝酒。
谒金门风乍起古诗带拼音版
在我们*凡的日常里,大家都接触过古诗吧,汉魏以后的古诗一般以五七言为基调,押韵、转韵有一定法式。那些被广泛运用的古诗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谒金门风乍起古诗带拼音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古诗带注音版
yè jīn mén ·fēng zhà qǐ
谒金门·风乍起
féng yán sì
冯延巳
fēng zhà qǐ ,chuī zhòu yī chí chūn shuǐ 。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xián yǐn yuān yāng xiāng jìng lǐ ,shǒu luò hóng xìng ruǐ 。
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挼红杏蕊。
dòu yā lán gàn dú yǐ ,bì yù sāo tóu xié zhuì 。
斗鸭阑干独倚,碧玉搔头斜坠。
zhōng rì wàng jun1 jun1 bú zhì ,jǔ tóu wén què xǐ 。
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
古诗翻译
春风乍起,吹皱了一池碧水。(我)闲来无事,在花间小径里逗引池中的鸳鸯,随手折下杏花蕊把它轻轻揉碎。独自倚靠在池边的栏杆上观看斗鸭,头上的碧玉簪斜垂下来。(我)整日思念心上人,但心上人始终不见回来,(正在愁闷时),忽然听到喜鹊的叫声。
古诗赏析
冯延巳擅长以景托情,因物起兴的手法,蕴藏个人的哀怨。写得清丽、细密、委婉、含蓄。这首脍炙人口的怀春小词,在当时就很为人称道。尤其“风乍起,吹绉一池春水”,是传诵古今的名句。词的'上片,以写景为主,点明时令、环境及人物活动。下片以抒情为主,并点明所以烦愁的原因。
春风乍起,吹皱了一池碧水,这本是春日*常得很的景象。可是有谁知道,这一圈圈的涟漪,却搅动了一位女性的感情波澜。别看她貌似悠闲,时而逗引鸳鸯,时而揉扯花蕊,过一会儿又倚身在池栏上观看斗鸭,但只消从她懒洋洋的神态上,我们就知她的心思其实全不在此。随着几声喜鹊的欢叫,她的面庞儿顿时就涌上了一阵红晕----盼念已久的丈夫终于回家了,这怎能不令她的心像小鹿儿那样乱撞乱跳?
古诗整体赏析
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怀人小词,主要写贵族女子在春天里愁苦无法排遣和希望心上人到来的情景。其思想内容,跟花间派词人的大多数作品差不多。
上片一开头,作者就以生花妙笔把特定环境中的春天景色用特写镜头展示出来。“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和李璟《摊破浣溪沙》里的“小楼吹砌玉笙寒”,都是传诵千古的名句。这两句写景,这景物本身就含有象征意味:春风荡漾,吹皱了池水,也吹动了妇女们的心。用一个“皱”字,就把这种心情确切地形容出来。因为是春风,不是狂风,所以才把池水吹皱,而还不至于吹翻。女主人公的心情也只是像池水一样,引起了波动不安的感觉。面对着明媚的春光,她的心上人不在身边,消磨这良辰美景颇费心思。她只好在芳香的花间小路上,手挼着红杏花蕊,逗着鸳鸯消遣。可是成双成对的鸳鸯,难免要触起女主人公更深的愁苦和相思,甚至挑起她微微的妒意,觉得自己的命运比禽鸟尚不如。她漫不经心地摘下含苞欲放的红杏花,放在掌心里轻轻地把它揉碎。通过这样一个细节,深刻表现出女主人公内心无比复杂的感情。它意味着:尽管她也像红杏花一般美丽、芬芳,却被另一双无情的手把心揉碎了。这写得多么细致,蕴藏着多么深沉的感情,简直是写进人物的下意识领域中去了。
下片写她怀着这样愁苦的心情,一切景物都引不起她的兴致。她孤身只影靠在斗鸭栏杆旁,无情无绪低着头观看鸭子相斗,也许她只是站在那儿出神,以致插在松散的发髻上的碧玉簪仿佛要坠落下来似的。这种由表入里的刻画,突出揭示了她内心懒散愁闷的情绪,也说明她已捱过一段很长的时间。她整天思念心上人,却一直不见他来。忽然,她听到喜鹊的叫声。“喜鹊叫,喜事到。”或许心上人真的要来了。她猛然抬起头,愁苦的脸上初次出现了喜悦的表情,她的神经顿时兴奋起来,猜想一定是丈夫快要回家了,心中充满了希望,喜悦之情跃然纸上。作者写到这里,便结束了全词。在一种淡淡的欢乐中闭起幕,像给女主人公留下一线新的希望。但喜鹊报喜难说有多大的可靠性。恐怕接连而来的,将是女主人公更大的失望和悲哀。这里从反面深化了词的主题,感情突然来了个转折,颇耐人寻味。
谒金门古诗词6篇
在**淡淡的日常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一些耳熟能详的古诗吧,古诗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古诗的类型多样,你所见过的古诗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谒金门古诗词,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风乍起,
吹绉一池春水。
闲引鸳鸯香径里,
手挼红杏蕊。
斗鸭阑干独倚,
碧玉搔头斜坠。
终日望君君不至,
举头闻鹊喜。
注释:
乍:忽然。
闲引:无聊地逗引着玩。
挼:揉搓。
斗鸭:以鸭相斗为欢乐。斗鸭阑和斗鸡台,都是官僚显贵取乐的场所。
碧玉搔头:即碧玉簪。
赏析:
冯延巳擅长以景托情,因物起兴的手法,蕴藏个人的哀怨。写得清丽、细密、委婉、含蓄。这首脍炙人口的怀春小词,在当时就很为人称道。尤其“风乍起,吹绉一池春水”,
是传诵古今的名句。词的上片,以写景为主,点明时令、环境及人物活动。下片以抒情为主,并点明所以烦愁的原因。
四印斋刻《阳春集序》:冯词类多劳人、思妇之作,“忧生念乱,意内而言外。”据马令《南唐书》卷二十一载,当时中主李璟曾戏问冯延巳:“吹绉一池春水,卿何事?”冯答道:“夫如陛下‘小楼吹彻玉笙寒’。”中主悦。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风乍起”二句破空而来,在有意无意间,如柴浮水,似沾非著,宜后主盛加称赏。此在南唐全盛时作。“喜闻鹊报”句,殆有束带弹冠之庆及效忠尽瘁之思也。
《蓼园词选》引沈际飞云:闻鹊报喜,须知喜中还有疑在,无非望幸希宠之心,而语自清隽。
贺裳《皱水轩词筌》:南唐主(李璟)语冯延巳曰:“‘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何与卿事?”冯曰:“未若‘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不可使闻于邻国。然细看词意,含蓄尚多。又云:“无凭谐鹊语,犹觉暂心宽”,韩偓语也。冯延巳去偓不多时,用其语曰:“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虽窃其意,而语加蕴藉。
陈秋帆《阳春集笺》:考古今词家选籍,如《尊前集》、《花庵词选》、《草堂诗余》、《花草粹编》、《历代诗余》、《唐五代词选》、《词林纪事》等,均作冯词,尤为可证。
[元]王庭筠
这是一首描写闺怨的词。选材虽传统,但由于作者以其高超的写作技巧及思妇的情感表现得极其凄婉深刻,因而令人震撼,百读不厌。
“双喜鹊,几报归期浑错。”表现了闺中人急迫盼望丈夫归来又极其失望的心情。在我国民俗中以喜鹊鸣叫为吉祥。“时人之家,闻鹊声皆以喜兆,故谓灵鹊报喜”(《开元天宝遗事》)。“几”极写闺中人的惊喜,失望、复惊喜复失望。久守空房、孤寂的少妇是多么的深情盼望丈夫早日归来啊。双喜鹊的双字极好地衬托出少妇的孤单,真是人不如禽。“尽做旧愁都忘却,新愁何处着?”假设旧愁可以忘记,即使旧日的愁苦都忘掉,眼前被引起的新愁烦又多得没有地方容纳了。“着”多解,这里当安置、容纳解。与该句句式相同的如北宋失调名词“苦恨春醪如水藻,闲愁无处着”,吴淑姬《小重山》词“心儿小,难着许多愁”。其中的“着”均为安置之意。(见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用委婉曲折的设问,把内心的悲凉苦楚表现得缠绵绯侧淋漓尽致,堪与辛弃疾《念奴娇》的“旧恨春江流不断,旧恨云山千叠”相比美。过片描写了景物。“瘦雪一痕墙角,专子已妆残萼,”墙角的梅花凋谢了,孤零地沾在那里;几粒青而又小的梅子妆点着花的残萼。明显的暮春景色意味思妇的惜春自怜。雪,指白色的梅花,用“瘦”来形容如雪梅花,形象地写出了梅花的凋零衰败。清人况周颐在(《蕙风词话》)中赞扬作者“字新”欣赏其“瘦雪”的形容。“一痕”即写孤独,又蕴含空漠无依,“墙角”是环境的冷落,也是女主人公的写照。青春而逝,红颜将老,恰如流水年华一去不再,触景伤情,其内心深处的悲凉、无助无奈跃然纸上。“不道技头无可落,东风犹作恶。”写景抒情,总括全篇,承上作结。目前已是败花残枝,光秃秃的枝上已无花可落,寡情的东风却依然逞凶肆虐,继续摧残着孤寂无依的梅树。
本词上阙重在心理描写,对闺中人的深沉挚受、痴情盼望的刻画极其深刻。下阙重在景物,以花喻人,贴切自然。艺术上达到极高境界。况周颐在《蕙风词话》中评价王庭筠不同于一般金人词风,“间河幽峭之书,绵邈之音”《谒金门》是词*术风格的代表作之一。
作者:薛昭蕴
谒金门·春满院
春满院,叠损罗衣金钱。睡觉水精帘未卷,檐前双语燕。
斜掩金铺一扇,满地落花千片。早是相思肠欲断,忍交频梦见!
赏析
句句写醒后相思,却又句句衬梦里相见。这不,她刚刚午睡醒来,又照例梦见久别的未婿,满怀怅恨与慵倦,水晶帘儿也无心卷起。可恼的是那对燕儿,在帘前翻飞着,亲昵着,呢喃着,把身影儿双双印上珠帘,仿佛在炫耀它们的成双成对,嘲笑她形单影只。从半掩的门儿望去。但这春色分明到了迟暮时分,换得落红无数。这个春天又白白过去了,那件绸纱春衫依然叠在箱底,没心思穿。他不在,穿给谁看呢!盼梦里相见,又怕梦里相见,倍增醒来相思……
鉴赏
《花间集》收薛词十九首,这是最后一首。在花间词人中,薛昭蕴词风雅*温(庭筠)、韦(庄),以婉丽软媚名世,这首词当然也不例外。全词写金闺相思之苦,然作者只在结句点明题旨,余则全写美人睡前睡后的情态。这情态又被融入双燕呢喃、落花千片的春色之中,活似一幅美人春睡图。
作者这样写的原因,是选取美人春睡乍起一瞬间的所见所闻及其心理感受,容易将相思之苦写到十分,是背面傅粉。词的开头先点明时与地:春光明媚的深闺小院。然而它的主人却似乎辜负了这大好时光,在蒙头睡觉。睡前的情态作者没有直接去写,却写她睡醒之后发现绮罗衣裳折叠得乱七八糟的,以致于将刺绣上的金线也摺损了,皱巴巴的一点也不挺,并由此可知她是和衣而睡的。
谒金门·花过雨原文:
花过雨。又是一番红素。燕子归来愁不语。旧巢无觅处。
谁在玉关劳苦。谁在玉楼歌舞。若使胡尘吹得去。东风侯万户。
谒金门·花过雨注释
红素:指花色红、白相间。
觅:寻找。
玉关:玉门关。借指南宋抗战前线。
玉楼:豪华的高楼大厦。
胡尘:指蒙人发动的战争。
侯万户:万户侯。
谒金门·花过雨赏析
在诗词中常将春和雨以及花和雨联系起来。不过由于时间与气候的变化,有的风雨是送春归,有的风雨则是催春来。而李好古的这首词说:“花过雨,又是一番红素”。大概是属于催春来。“燕子归来愁不语”一句,承上启下,春来燕归,春色依旧,而归来的燕子为什么却闷闷无语呢?自然引出下文——“旧巢无觅处”。“旧巢无觅处”的原因,作者没有直说,犹露犹藏发人深思。这首词有的本调名下有题——《怀故居》,因而有人说,燕子旧巢,比喻自己故居,春来到来了,人无归处,表现了一种无处可归的飘泊之感。其中还寓有家国之感,所以把它理解为那个特定社会现象的典型概括,则更为合适。上片结句,就字面看补足了上文,完成了对“燕子”的描写,就其喻意而言,则引向社会现实,这就为下片预作好了铺奠。
国家山河支离破碎,百姓流离失所,在这样艰难的时局里,“谁在玉关劳苦?谁在玉楼歌舞?”这句话深刻尖锐,咄咄逼人,“玉关(玉门关,这里泛指边塞)劳苦”者,指的是那些守边的士卒。而在玉楼上取乐的,却是那班不思抗敌、不恤士卒的将领,除此之外,当然还有一大批“渡江来,百年歌舞,百年酣醉”于西湖畔上的、南宋朝廷里的显官达贵。一苦一乐,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使读者从对比中,感受到振憾人心的艺术力量!下文词人没有顺着这个调子再把弦儿绷紧,也没有用一般乏味的文字,敷衍成篇,而是别开生面,用假设和推想,从容作结:“若使胡尘吹得去,东风侯万户。”东风“吹去”胡尘“,已是一奇;再进一步,还要封”东风“为万户侯,更是奇特非凡,令人耳目一新。然而最妙则于不经意之中,用这种丰趣活泼的文字,翻空出奇,涉笔成趣。同时,它又在诙谐之中包含着某种庄重,其中隐含了一个重大的严肃的社会政治问题,即朝中无人抗金,而百姓则渴望统一。在天真之处展现真情,风趣之中包含着冷峻。
春日,多有“东风”,“旧巢无觅”,才有“东风”吹去“胡尘”盼想,前后照应,此外,词人兼用明快、严肃、含蓄、幽默的多种手法,浑然成篇,自成一格,更是它的独特之处。
谒金门 韦庄 春雨足
金鱼的诗句
1. 鱼金虎竹天上来,雁门山边骨成灰。
2. 渊清人稀鱼可游,劝鱼切勿亲金钩。
3. 烟霞自避旌旗色,鱼鸟相疑金鼓声。
4. 潜鱼忽掷金梭起,补足今朝未了诗。
5. 玉鱼金粟俱尘沙,何须更问冬青花。
6. 或随龙驭蒙葬地,玉鱼金碗同深藏。
7. 江花夹岸江水深,此时尺鱼如寸金。
8. 潭底寒鱼贵似金,高人夙约遥相送。
9. 金钥鱼司夜,瑶筝雁列春。
10. 免呼鉴义与尚书,师卸金栏我佩鱼。
11. 兼金馈鱼客何陋,宝玉围腰吾敢嗔。
12. 种黍侔千户,张鱼盛百金。
13. 素影沉沉对蝶飞,金沙砾砾窥鱼泳。
14. 鱼惊翠羽金鳞跃,莲脱红衣紫菂摧。
15. 此日南来使,金盘鱼一双。
16. 树头龙过家家雨,池面鱼游尾尾金。
17. 鲜笋紫泥开玉版,嘉鱼碧柳贯金鳞。
18. 钓得神鱼金作鳞,废台百尺漫嶙峋。
19. 黑头相公紫微郎,金貂玉鱼垂两珰。
20. 符分四郡虎,金佩十年鱼。
21. 冷石烟汀鸥鸟梦,金题玉躞蠹鱼游。
描写金门的诗句 金门标语 有关金门的古诗 金门岛标语 关于金门愁脉的古诗 写台湾金门的古诗 关于涌金门的古诗 金门岛上标语 涌金门见柳的古诗意思 涌金门见柳古诗的感想 带金水门的古诗 门诗句 门的诗句 金瑞开门红口号 金猪开门红口号 金的诗句 金诗句 带门的诗句 潘金莲和西门庆的句子 夔门的诗句 金顶诗句 佛门诗句 唐门诗句 厦门的诗句 洪门诗句 冷门的诗句 厦门诗句 荆门诗句 含金的诗句 金典诗句
金鱼的诗句 金钱的诗句 金门免税店购物攻略 谒金门风乍起古诗带拼音版 铝合金门窗制作安装协议书范本 关于金钱的诗句 关于金鱼的诗句 金秋的诗句大全 关于金花的诗句 关于金钗的诗句 关于金杯的诗句 关于金莲的诗句 关于金门的诗句 关于金锁的诗句 关于金盆的诗句 关于千金的诗句 关于金屋的诗句 关于金甲的诗句 关于金石的诗句 关于黄金的诗句 关于金陵的诗句 谒金门古诗词(6篇) 谒金门古诗词6篇 谒金门古诗词 真金镀金的诗句116句 关于金钱的诗句 谒金门吕胜己诗词6首 金秋的诗句 谒金门 韦庄 春雨足
含架的古诗词 可以含动作的简单的古诗 形容花死了的古诗 形容不畏艰险的古诗 古诗75首的第 描写甘霖的古诗 描写春光的四首古诗 清*乐村居古诗中的清*乐是 带人字的古诗有哪几个 关于春天的古诗钢笔字 描写春天二月的古诗 意境好的古诗网名 古诗文的顺序记不住 收集描写母爱的古诗 题画兰郑燮的古诗 简单的古诗十九首经典 带有树的离别古诗词 描写辛疾的古诗 表达意乱心烦的古诗 描写春天爱国的古诗词 姓金的女孩名字出自古诗 关于读书好学的古诗 写一首表示小草精神的古诗 古诗雨晴的含义 关于赞美元宵节的古诗 写给橡树的古诗 根据古诗的诗意写出3个片段 少儿学古诗白居易的早春 关于望洞庭的配画古诗 关于李隆基的古诗 有落花意象的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