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描写巫山的诗句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描写巫山的诗句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描写巫山的诗句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包括句子、语录、说说、名言、诗词、祝福、心语等。如果描写巫山的诗句页面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
刘禹锡描写巫山的诗句
刘禹锡写巫山的诗句是怎样的呢?刘禹锡创作的《巫山神女庙》就是一首写巫山的古诗,和小编一起来看看下文关于刘禹锡描写巫山的诗句 ,欢迎借鉴!
诗人在《巫山神女庙》运用了丰富的想象,赋予巫山神秘的色彩。全诗如下:
《巫山神女庙》
年代: 唐 作者: 刘禹锡
巫山十二郁苍苍,片石亭亭号女郎。晓雾乍开疑卷幔,
山花欲谢似残妆。星河好夜闻清佩,云雨归时带异香。
何事神仙九天上,人间来就楚襄王。
赏析
巫山,在重庆巫山县东。神女庙,巫山上有神女峰,峰下有神女庙。诗人游览巫山神女庙,有感于巫山神女的传说,借此加以想象,于是写下了这首描写神女峰的佳章。
仰望巫山,十二座峰都挺拔秀美,郁郁葱葱,其中偏偏就那么一片石头被人称为神女,可见其自有不同寻常的灵异之处。以下便就此“片石”展开想象。早晨雾霭消散,好象神女在闺中拉开了透明的罗帐,春暮时将要凋谢的山花,则似乎是神女卸下的残妆。夜静时,星河灿烂,月光皎洁,清楚地听见神女出行时环佩之响,风雨后,分明闻见神女归来时通体发出的扑鼻异香。诗人沈浸在此想象中,无疑已为神女而心醉神迷,于是结尾发出感慨,这神女为什么要从九天之上下到人间来与楚襄王约会呢?据宋玉《高唐赋》说,楚襄王游高唐时,梦见巫山神女,相与欢会,神女自谓“旦为行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巫山之下”。以这样的疑问式感慨作结,既有戏谑意味,又留下无穷余韵。
这首诗写神女峰,以想象取胜,而想象本身则呈渐次升级态势,颇具特色。开头极为清醒,号女郎者“片石”也,指明是石而非女郎,三、四句开始将雾、花想象成“卷幔”、“残妆”,但仍着“疑”、“似”二字,五、六句更进一层,佩玉之声和奇异香味已分明闻听,结二句更对其加以诘问,神女峰已完全人化了。正是在这样的'想象渐次升级中,诗人逐渐融入神仙境界,诗作也由此透溢出神奇的韵味。
作者简介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 ,汉族,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人,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刘禹锡,字梦得,彭城人。贞元九年,擢进士第,登博学宏词科,从事淮南幕府,入为监察御史。王叔文用事,引入禁中,与之图议,言无不从。转屯田员外郎,判度支盐铁案。叔文败,坐贬连州刺史,在道贬朗州司马。落魄不自聊,吐词多讽托幽远。蛮俗好巫,尝依骚人之旨。倚其声作《竹枝词》十馀篇,武陵溪洞间悉歌之。居十年,召还。将置之郎署,以作玄都观看花诗涉讥忿,执政不悦,复出刺播州。裴度以母老为言,改连州,徙夔、和二州。久之,征入为主客郎中。又以作重游玄都观诗,出分司东都。度仍荐为礼部郎中,集贤直学士。度罢,出刺苏州,徙汝、同二州,迁太子宾客分司。禹锡素善诗,晚节尤精。不幸坐废,偃蹇寡所合,乃以文章自适。与白居易酬复颇多,居易尝叙其诗曰:彭城刘梦得,诗豪者也。其锋森然,少敢当者。又言其诗在处应有神物护持,其为名流推重如此。会昌时,加检校礼部尚书。卒年七十二,赠户部尚书。诗集十八卷,今编为十二卷。
湖南常德历史学者、收藏家周新国先生《武陵藏珍》记载: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湖南常德市委市*为了纪念朗州司马刘禹锡,现专在柳叶湖边建有“司马楼”。
刘禹锡被贬后没有自甘沉沦,而是以积极乐观的精神进行创作,积极向民歌学*,创作了《秋词》等仿民歌体诗歌。 一度奉诏还京后,刘禹锡又因诗句“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触怒新贵被贬为连州刺史。后被任命为江州刺史,在那里创作了大量的《竹枝词》。名句很多,广为传诵。824年夏,他写了著名的《西塞山怀古》:“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这首诗为后世的文学评论家所激赏,认为是含蕴无穷的唐诗杰作。 后来,几经多次调动,刘禹锡被派往苏州担任刺史。当时苏州发生水灾,饥鸿遍野。他上任以后开仓赈饥,免赋减役,很快使人民从灾害中走出,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苏州人民爱戴他,感激他,就把曾在苏州担任过刺史的韦应物、白居易和他合称为“三杰”,建立了三贤堂。唐文宗也对他的政绩予以褒奖,赐给他紫金鱼袋。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离思》
巫峡巫山杨柳多,朝云暮雨远相和。 ——刘禹锡《杨枝词二首》
巫山夹青天,巴水流若兹。 巴水忽可尽,青天无到时。——李白《上三峡》
昔游三峡见巫山,见画巫山宛相似。——李白《观元丹丘坐巫山屏风》
巫山不见庐山远,松林兰若秋风晚。——杜甫《大觉高僧兰若》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杜甫《八月十五夜月二首》
巫山枕障画高丘,白帝城边树色秋。——李白《巫山枕障》
东江风月夜潮*,西望巫山白帝城。——袁说友《楚楼》
巫山欲出三峡中,狼山还隔海门东。——王夫之《竹枝词十首·其十》
巫山巫峡长,垂柳复垂杨。同心且同折,故人怀故乡。——萧绎《折杨柳》
巫山高。三峡峻。青壁千寻。深谷万仞。崇岩冠灵林冥冥。——何承天《鼓吹铙歌十五首·其五·巫山高篇》
巫山小女隔云别,春风松花山上发。——李贺《神弦别曲》
秋风淅淅吹巫山,上牢下牢修水关。——杜甫《秋风二首》
久雨巫山暗,新晴锦绣文。——杜甫《晴二首》
巫山犹锦树,南国且黄鹂。——杜甫《复愁十二首》
状瑶台之微月,点巫山之朝云。——陈子昂《彩树歌》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李白《清*调词》
我行巫山渚,寻登古阳台。——李白《古风其五十八·我行巫山渚》
寻阳五溪水,沿洄直入巫山里。——李白《送别》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杜甫《秋兴八首》
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湖。——*《水调歌头·游泳》
直觉巫山暮,兼催宋玉悲。——杜甫《雨》
巫山赋彩云,郢路歌白雪。——李白《感遇其四》
今夜巫山真个好,花未落,酒新篘。——苏轼《江城子·墨云拖雨过西楼》
巫娥想巫山仙子风流,不念襄王,多病多愁。——卢挚《双调·蟾宫曲·碧波中范蠡》
故乡不可见,路隔巫山阳。——陈子昂《感遇三十八首》
巫山彩云没,高丘正微茫。——陈子昂《感遇三十八首》
梦登绥山穴,南采巫山芝。——陈子昂《感遇三十八首》
巫山秋夜萤火飞,帘疏巧入坐人衣。——杜甫《见萤火》
绣枕痕多,锦衾香冷,意有巫山梦不成。——陈德武《沁园春·冬夜如年》
行行到巫山,风烟郁桑柘。——李流谦《峡中赋百韵》
家本巫山阳,归去路何长。——乔知之《杂曲歌辞·定情篇》
楚王竟何去,独自留巫山。——常建《古意三首》
多情惊起双蝴蝶,飞入巫山梦里来。——唐彦谦《无题十首》
回船正值九九节,巫山巫峡风飕飕。——孙蕡《下瞿塘》
云笼楚馆虚金屋,凤入巫山奏玉箫。——唐寅《扬州道上思念沈九娘》
远忆巫山阳,花明渌江暖。——李白《寄远十一首》
自言亲到巫山里,美人再会如*生。——程敏政《巫山高》
巴东之山巫山高,连峰插天关键牢。——刘基《为戴起之题猿鸟图(牧谿书)》
又如写神女,瞥然巫山阿。——方回《次韵受益题荆浩太行山洪谷图五言》
*原亘千里,巫山渺何处。——徐贲《晋冀纪行(十四首)》
裙拖六幅湘江水,鬓耸巫山一段云。——李群玉《同郑相并歌姬小饮戏赠》
天潢牛女漫暌隔,巫山云雨何荒唐。——程敏政《刘阮遇仙图为提督河道杨克敏通政赋》
征帆一流览,宛若巫山阳。——张说《和朱使欣道峡似巫山之作》
饮闻巫山妙天下,今诵公诗如见之。——闾丘泳《次袁说友巫山十二峰二十五韵》
楚岸行将老,巫山坐复春。——杜甫《太岁日》
始经瞿塘峡,遂步巫山巅。——李白《自巴东舟行经瞿唐峡,登巫山最高峰,晚还题壁》
若道巫山女粗丑,何得此有昭君村?——杜甫《负薪行》
孟郊此诗成功的关键就在于写好了这一笔。诗人是紧紧抓住“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唐赋》)的绝妙好辞来进行艺术构思的。
巫山曲 孟郊
巴江上峡重复重,
阳台碧峭十二峰。
荆王猎时逢暮雨,
夜卧高丘梦神女。
轻红流烟湿艳姿,
行云飞去明星稀。
目极魂断望不见,
猿蹄三声泪滴衣。
孟郊诗鉴赏
乐府旧题有《巫山高》,属鼓吹曲辞。“古辞言江淮水深,无梁可渡,临水远望,思归而已。”(《乐府解题》)而六朝王融、范云所作“杂以阳台神女之事,无复远望思归之意”,孟郊这首诗继承了这一传统,主咏巫山神女的传说故事(出宋玉《高唐》《神女二赋)。本集内还有一首《巫山行》为同时作,诗云:“见尽数万里,不闻三声猿。但飞萧萧雨,中有亭亭魂。”二诗大概为旅途遣兴之作。
整理:zhl201703
描写和赞美巫山的诗句参考
无论在学*、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诗句了吧,不同的诗句,其语言艺术所表现的语言风格、特点、技巧各不相同。什么样的`诗句才经典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描写和赞美巫山的诗句参考,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巫山一段云·古庙依青嶂》
唐代:李珣
古庙依青嶂,行宫枕碧流。水声山色锁妆楼。往事思悠悠。
云雨朝还暮,烟花春复秋。啼猿何必*孤舟。行客自多愁。
2.《宿巫山下》
唐代:李白
昨夜巫山下,猿声梦里长。
桃花飞绿水,三月下瞿塘。
雨色风吹去,南行拂楚王。
高丘怀宋玉,访古一沾裳。
3.《巫山高》
唐代:李贺
碧丛丛,高插天,大江翻澜神曳烟。
楚魂寻梦风飔然,晓风飞雨生苔钱。
瑶姬一去一千年,丁香筇竹啼老猿。
古祠*月蟾桂寒,椒花坠红湿云间。
4.《巫山曲》
唐代:孟郊
巴江上峡重复重,阳台碧峭十二峰。
荆王猎时逢暮雨,夜卧高丘梦神女。
轻红流烟湿艳姿,行云飞去明星稀。
目极魂断望不见,猿啼三声泪滴衣。
5.《巫山一段云·雨霁巫山上》
五代:毛文锡
雨霁巫山上,云轻映碧天。远风吹散又相连,十二晚峰前。
暗湿啼猿树,高笼过客船。朝朝暮暮楚江边,几度降神仙。
1、巫山
唐 张子容
巫岭岧峣天际重,佳期宿昔愿相从。
朝云暮雨连天暗,神女知来第几峰。
2、巫山神女庙
唐 刘禹锡
巫山十二郁苍苍,片石亭亭号女郎。晓雾乍开疑卷幔,
山花欲谢似残妆。星河好夜闻清佩,云雨归时带异香。
何事神仙九天上,人间来就楚襄王。
3、巫山
唐 张循之
流景一何速,年华不可追。解佩安所赠,怨咽空自悲。
4、巫山
唐 苏拯
昔时亦云雨,今时亦云雨。自是荒淫多,梦得巫山女。
从来圣明君,可听妖魅语。只今峰上云,徒自生容与。
5、《谒金门·杨柳陌》
唐 冯延巳
杨柳陌,
宝马嘶空无迹。
新着荷衣人未识,
年年江海客。
梦觉巫山春色,
巫山高李贺的诗原文赏析及翻译
《巫山高》是唐朝诗人李贺所作的一首七言古诗,这首诗在描写了巫山的景色的同时融进了有关巫山神女的神话传说,写得缥缈幽冷,其风调、意趣很像《楚辞·九歌》。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巫山高李贺的诗原文赏析及翻译,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巫山高
唐代李贺
碧丛丛,高插天,大江翻澜神曳烟。
楚魂寻梦风飔然,晓风飞雨生苔钱。
瑶姬一去一千年,丁香筇竹啼老猿。
古祠*月蟾桂寒,椒花坠红湿云间。
译文
碧绿簇聚的巫山群峰高插云天。长江翻波浪,神女长裙拖带着云烟。
楚王思念梦中神女,飕飕起凉风,天亮后只见风吹细雨,苔藓处处生。
神女瑶姬一去千年杳无踪影,丁香丛中筇竹林里不时传出老猿的啼声。
古祠接*月宫,蟾蜍桂树,高险阴冷,山间的椒子儿坠落,把云朵染红。
注释
《巫山高》:本为乐府古题,是《汉铙歌十八曲》之一。巫山:在今重庆巫山县东,山如巫字形,故名。
丛丛:群峰簇聚的样子。
大江:指长江。神:指巫山神女。翻澜(fān lán):波澜翻卷。曳(yè)烟:指神女在烟云中飞行,长裙拖带着云彩。
楚魂寻梦:指楚襄王(一说楚怀王)梦遇巫山神女的故事,见宋玉《神女赋》。颸(sī)然:凉飕飕。
苔钱:苔藓,圆如铜钱,故称。
瑶姬:巫山神女名。相传为赤帝之女,死后葬于巫山之南,楚怀王梦见与其相遇,自称是巫山之女。见《襄阳耆旧传》。
丁香:即紫丁香。
筇(qióng)竹:又名邛竹,古邛国(在今四川西昌市东南)所产之竹,节长心实。
古祠:指巫山神女祠,在巫山的对面。*月:极言山峰上的古祠位置高险。蟾桂:指传说中的月宫里的蟾蜍和桂树。
椒:花椒,灌木,子实紫红,开黄绿色小花。坠红:此处椒花实指花椒的子实,故曰“坠红”。湿云:湿度大的云。
创作背景
《巫山高》原为汉代鼓吹铙歌十八曲之一,后成为乐府旧题。南北朝以来,有诸多以《巫山高》命题的诗作,其情旨大都围绕巫山朝云暮雨的山色和楚襄王梦遇神女的故事。李贺的这首《巫山高》同样未脱此境。据史料记载,李贺一生未曾到过巫山,此诗是他的奇想之作。
赏析
全诗是从描写巫山景色着笔,循着巫山神女的典故展开诗思的。
诗的首三句,“碧丛丛,高插天,大江翻澜神曳烟”,将巫山十二峰的奇特景观,表现得十分精当,一下子就摄住了读者的注意力,引领大家进入到诗的意境中去。“神曳烟”三字,极妙。这三字,形象描绘巫山闻空滚缥缈、渐移缓行的烟云,它与波澜翻滚、水势迅猛的“大江”,形成动态上的强烈比差;同时,大江、云烟的动态,又与静谖的陡峭山壁,丛碧树木,构成鲜明对比,使全诗的开端显得色彩和谐,层次感强、动静配合,富有诗情画意。如此优美的环境,接容易感发超人们的奇思遐想。“神曳烟”里的“神”字,轻笔一点,便逗引出下文巫山神女构典故来。至此,诗情便从景色描写很自然地转入到优美的传说故事中去。
“楚魂寻梦风颸然”以下四句,专写楚王梦寻瑶姬事,诗里的“楚魂寻梦”,即指此事。李贺翻用这则典故,不说巫山神女会见楚王,反过来说楚王的灵魂在飒飒的凉风里去寻求梦中的瑶姬,但是,瑶姬一去已隔千年,巫山之阳再也找不到她的形迹,剩下来的只有在晓凤飞雨里生长的苔藓,丁香翠竹丛中传来的老猿的悲啼声。诗的结尾二句,申足上文诗意。神女不在,古祠尚存。诗云“椒花坠红”,这是因为长吉从未到过蜀地,出于艺术想象,所以误将紫赤色的花椒果实当作花朵,写出“坠红”的诗歌意象。山里湿气重,似乎云也是湿的.,故云“湿云”。两旬意谓古祠*月,寒气侵逼,空寂无人,不时有椒花坠落在古祠旁。用空寂的意境收束全篇,有力地突现了“楚魂寻梦”的空幻,暗示了全诗的题旨。
揣摩其艺术特色,有三点:一是着力于揭示矛盾,求变求新。作者的这种艺术追求突出地表现在对比手法的运用上。例如开头三句,使山与水相比照:峰峦高耸,岿然不动;江水绵延,翻滚不已。一者静,一者动;一者高,一者远;一者秀丽,一者混沌。于对比中生发出气势来,显得雄高远,开阖动荡。
二是重音叠字用得巧妙,丰富了语言的内涵。如开头的“碧丛丛”。中间的“瑶姬一去一千年”,两个“一”字,一虚一实,似乎彼此不相干,其实联系紧密,具有非凡的表现力。“一去”有“去不复返”的意思,而“一千年”则暗示逝者的无情和时间的无情。多情的“楚王”望眼欲穿,却始终不见神女的身影,这就有效地浓化了诗歌的悲剧气氛。
三是出奇制胜,用暖色调表现悲凉的景况,很成功。末句“椒花坠红湿云间”,红不仅是暖色,且多用以渲染喜庆场面。这里把它和动词“坠”字、形容词“湿”字相缀连,惨红的颜色和凋残的态势令人触目伤怀,就象堕楼的绿珠引起后人广泛的同情、惋惜和哀伤那样,所有美好的、充满生命力的事物被毁弃,更加剧人们的伤感心情。
作者简介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有《雁门太守行》、《李凭箜篌引》等名篇。著有《昌谷集》
1.巫山一段云.泪盈腮 自打伊离后,青云两鬓衰。 冷观弯月上松斋,沙步印苍苔。 闲地题诗早,周边风雨来。 遐思无寄泪盈腮,灯火自成埃。 2.巫山一段云.柳迷蒙 灯火阑珊夜,潇湘雨不停。 阁前风重柳迷蒙,遐想远方莺。 闲昼花边过,黄昏持酒听。 青娥樽举倚银屏,追忆到三更。 3.巫山一段云.煮酒酬 千里遐思客,家山煮酒酬。 锦鸿游遍大洋洲,鱼网几时收? 微雨斜归燕,风吹柳岸幽。 垂杨低舞笛声愁,扑簌一窗秋。 4.巫山一段云.水连天 山际征帆远,尘封岁月寒。 柳塘蛙鼓水连天。憔悴不堪言。 云雀常惊梦,清笳吹角残。 尘寰底事几时完?灯火冷庭轩。 5.巫山一段云.荡悠悠 落日余晖尽,黄昏入暮幽。 兰情水盼逐心流,思念荡悠悠。 云外捎书札,金樽空结愁。 旗风回首几经秋,烛火接天楼。 6.巫山一段云.莫惊鸿 高月谯楼寂,西湖买酒空。 楚山横断燕无踪,憔悴已成风。 人事随更变,尘寰不老松。 秋娘偷望彩云中,千万莫惊鸿。 7.巫山一段云.倚柴扉 草露眉心皱,莲花叶面肥。 薰风吹动燕低飞,院落笼霞晖。 歌舞西江月,遐思一剪梅。 椿心已老泣蔷薇,无奈倚柴扉。 8.巫山一段云.恨流年 淮海征帆远,舟行水面宽。 朱衣引马恨流年,人去已荒天。 霜露横秋月,风烟缭乱峦。 垂虹南岸一株莲,追忆到尊前。 9.巫山一段云·黄昏后 恨起河边草,长灯送客舟。 离愁别绪几经秋,零落一沙鸥。 梦醒黄昏后,荑纤掩泪眸。 秦观蟾月淡如钩,疑似画中楼。 10.巫山一段云·寄长安 翘首家千里,回眸上海滩。 乱云深处俏危栏,樽老酒杯残。 枫骨题秋叶,文豪画远山。 欲将寰海寄长安,归梦趁更阑?
编辑点评:
《巫山一段云》,唐教坊曲,原咏巫山神女事。形容女子美丽的鬓发或优美的身段。后用为词牌。双调小令,四十四字,前后片各三*韵。《乐章集》增两字,后片转用两仄韵,两*韵,与通行词体不同。全词分为十阕。表达了男子对心爱女子的相思之情。日思夜想,头发都白了。于是写诗,“遐思无寄泪盈腮,灯火自成埃。”写烟雨迷蒙,雨一直下没有停的意思,女子独依阁楼,想到了远方的他。“青娥樽举倚银屏,追忆到三更。”表现游子的思乡情怀。笛声婉转,愁肠百转。回家的路,山高水远。梦中的故乡“柳塘蛙鼓水连天。”醒来,叹息不已,人憔悴不堪。每当夜晚的时候,是思家的时候,思念荡悠悠。归心似箭,家书抵万金。月,令游子更加思念家乡和亲人。只好借酒浇愁。想到世间物是人非,“秋娘偷望彩云中,千万莫惊鸿。”诗人借自然之景,表达思乡之情。最是时光无情,“霜露横秋月,风烟缭乱峦。”充满了离愁别绪,真是几家欢乐几家愁。离家千里,可思家的心一直没有变,“乱云深处俏危栏,樽老酒杯残。”优美的古韵,合仄押韵,朗朗上口,内容丰富,有情节,全诗富有节奏感,抑扬顿挫。时而惆怅满怀,时而情思悠长,情意绵绵,值得细细品味,倾情推荐共赏!
巫山神女峰文言文翻译
导语:峰峦上入霄汉,山脚直插江中,为一奇;八月十五月明夜,丝竹之音达旦方止,为一奇;天宇晴霁,惟其上有白云数片,徘徊久而不散,为一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巫山神女峰文言文翻译,欢迎借鉴!
二十三日,过巫山凝真观①,谒妙用真人祠②。真人,即世所谓③巫山神女也。祠正对巫山峰峦上入霄汉山脚直插江中议者谓太华衡庐④皆无此奇。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见。所见八九峰,惟神女峰最为纤丽奇峭,宜为仙真⑤所托。祝史⑥云:“每八月十五夜月明时,有丝竹之音,往来峰顶,山猿皆鸣,达旦方渐止。”庙后,山半有石坛,*旷。《传》⑦云:“夏禹见神女,授符书于此。”坛上观十二峰,宛如屏障。是日,天宇晴霁,四顾无纤翳⑧,惟神女峰上有白云数片,如鸾鹤翔舞,徘徊久之不散,亦可异也。
【注释】
①凝真观:道教观名,内有巫山神女祠。
②祠:供奉祖宗、鬼神或先贤的处所。
③所谓:所说的,这里是对上文所叙述的事情加以说明。
④太、华、衡、庐:即泰山、华山、衡山、庐山。
⑤仙真:指巫山神女。
⑥祝史:古司祝之官,这里指祠中主持人。
⑦传:指《神仙传》。
⑧纤翳:一丝一毫的云彩。翳,遮盖,这里指云。
【导读】
公元1175年,陆游受诗人范成大之邀入蜀,途中,他一路观赏了祖国壮丽的山河,游览了大江*的名胜,体察了风土人情,写下了许多优美的游记散文,本文即为其中一篇。文章先记叙拜谒神女祠,由祠引到对面的巫山神女峰。峰峦上入霄汉,山脚直插江中,为一奇;八月十五月明夜,丝竹之音达旦方止,为一奇;天宇晴霁,惟其上有白云数片,徘徊久而不散,为一奇。除奇之外,巫山神女峰纤丽奇峭。这篇游记把记事、描写、抒情、神话传说、考证熔为一炉,成了别具一格的山水小品。神女峰因传说而闻名,在陆游笔下,神女峰富有了“神”气,景色神奇美丽,历史遗留的石坛也因《神仙传》成了授书台。神女峰的“奇”“神”贯串始终,增强了神女峰的神话色彩,也使文章脉络清晰,带了一点传奇色彩。本文写景与传说相交融,现在与历史相融合,手法颇为独到。
译文:
二十三日,经过巫山凝真观时,参拜了妙用真人祠。妙用真人就是世上所说的`巫山神女。祠庙正对着巫山,峰峦直上云霄,山脚径直插入江水中。人们议论说泰山、华山、衡山、庐山,都没有这里奇妙。但是巫山十二峰,不能都看得见。所能见到的八九座峰,只有神女峰最是纤细峻峭,适合仙人、神女停驻。祠中主持祭祀者说:“每八月十五夜月明的时候,有弹琴吹笛的音乐,在峰顶飘荡,山里的猿都鸣叫,到清晨才慢慢停止。”祠庙的后面,山的半山腰有个石坛,*坦宽敞。据《神仙传》记载:“夏禹会见神女,在这里向她颁发符书。”在石坛上观看十二峰,就像屏障一般。这天,天空晴朗,四周看天空无云,只有神女峰的上空有几片白云,就像凤凰、仙鹤在飞舞,徘徊了很长时间都没有散去,也是很奇异的一个现象。
陆游《入蜀记·过巫山凝真观》原文及翻译
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陆游《入蜀记·过巫山凝真观》原文及翻译,希望有所帮助!
《入蜀记·过巫山凝真观》原文
二十三日,过巫山凝真观,谒妙用真人祠。真人即世所谓巫山神女也。祠正对巫山,峰峦上入霄汉,山脚直插江中,议者谓太华、衡、庐,皆无此奇。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见,所见八九峰,惟神女峰最为纤丽奇峭,宜为仙真所托。祝史云:“每八月十五夜月明时,有丝竹之音,往来峰顶,山猿皆鸣,达旦方渐止。”庙后,山半有石坛,*旷。传云:“夏禹见神女,授符书于此。”坛上观十二峰,宛如屏障。是日,天宇晴霁,四顾无纤翳,惟神女峰上有白云数片,如鸾鹤翔舞徘徊,久之不散,亦可异也。
《入蜀记·过巫山凝真观》翻译
二十三日,经过巫山凝真观时,参拜了妙用真人祠。妙用真人就是大家所说的巫山神女。祠庙正对着巫山,峰峦高耸冲上云霄,山脚径直插入江水中。人们议论说泰山、华山、衡山、庐山,都没有这里奇妙。但是巫山十二峰并不能全部看到。所能见到的八、九座峰,只有神女峰最是纤细峻峭,适宜作为神女的'化身。祠中主持祭祀的人说:“每年的八月十五晚上月亮朗照的时候,就能听到优美的音乐,在峰顶上往返行走,能听到山上的猿猴啼叫,到天明才渐渐停止。”庙的后边的半山腰中有个石坛,比较*坦。传说:“夏禹碰到神女,神女在这个地方把神符送给夏禹。”在石坛上看有十二座山峰,就像屏障一样。这天,天空晴朗,四周天空无云,只有神女峰的上空有几片白云,就像凤凰、仙鹤在飞舞,徘徊了很长时间都没有散去,也是很觉得奇异的一个现象啊。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
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宰臣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乾道七年(1171年),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次年,幕府解散,陆游奉诏入蜀,与四川制置使范成大相知。宋光宗继位后,升为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不久即因“嘲咏风月”罢官归居故里。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书成后,陆游长期蛰居山阴,嘉定二年(1210年)与世长辞,留绝笔《示儿》。
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具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词与散文成就亦高,宋人刘克庄谓其词“激昂慷慨者,稼轩不能过”。有手定《剑南诗稿》85卷,收诗9000余首。又有《渭南文集》50卷、《老学庵笔记》10卷及《南唐书》等。书法遒劲奔放,存世墨迹有《苦寒帖》等。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是古来歌颂爱情忠贞的美好诗句之一。出自唐代诗人元稹的七绝《离思五首》其四,全诗如下: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元稹(779年-831年),唐朝诗人、文学家,字微之,河南洛阳人。元稹八岁时,父亲元宽早逝,家贫,由母亲郑氏抚养*。元稹性格耿直、豪爽,一生为官,曾经四次遭贬,大和五年(831年)暴病,死于任上。
元稹年少负有才名,贞元十九年(803年),与白居易(772年-846年)同科及第,并结为终生诗友,世称“元白”。二人和张籍、李绅等诗人倡导了诗歌革新运动“新乐府运动”。元稹推崇杜诗,在诗词方面成就很大,其中最具特色的诗是悼亡诗和艳诗。
元稹在在散文和传奇方面也有着一定的成就。传奇,作为小说体裁之一,是唐宋之时以文言写的短篇小说。元稹写的传奇《莺莺传》(又名《会真记》),是以个人经历为素材所写,该传奇叙述了张生与崔莺莺的爱情悲剧故事。元代王实甫所作的杂剧《西厢记》,内容就是源自《莺莺传》。
《离思五首》是诗人元稹追悼亡妻韦丛所作。韦丛(783年-809年),韦夏卿之女,贤惠端庄、通晓诗文。韦夏卿时任太子少保,因欣赏元稹的才华,相信他将来有好前程,于贞元十八年(802年),将女儿韦丛下嫁元稹。
韦丛二十岁时嫁给元稹。虽然家中一直贫困,但是夫妻恩爱,感情甚笃。韦丛先后为元稹生下了五子一女,元和四年(809年)因病去世,年仅二十七岁。
韦丛去世当年,三十一岁的元稹升任监察御史。一起熬过了困难的生活,在生活转机之时,爱妻去世,元稹的悲痛可想而知。韦丛下葬之时,元稹写了《遣悲怀三首》悼念亡妻,《离思五首》是后来元稹追悼韦丛所作。
1.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曾经沧海,曾经历过沧海多变的世道。从字面的意思,理解诗句:我见过深广的沧海了,其他的水,我都不会在意!我见过无比炫丽的巫山云彩了,其他地方的云,都不算什么!
“曾经沧海难为水”句,源自《孟子·尽心上》:“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
“除却巫山不是云”句,化用了战国末期辞赋家宋玉《高唐赋》里“巫山云雨”的典故, “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
就修辞而言,两句使用了对偶和暗喻。诗人元稹以妻子韦丛,或者以他和妻子韦丛的感情比作沧海之水和巫山之云,韦丛之外,其他女色,再不会让他那样动情!以物托情,从任何角度,这两句诗都堪称千古佳句!
2.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即使是在万花丛中,也懒得回头一望。一半是因为修道,一半是因为你!取次,意为随便、草率地。缘,为了。修道,尊佛奉道,或者修身治学。
1. “自爱残妆晓镜中,环钗漫篸绿丝丛。须臾日射胭脂颊,一朵红苏旋欲融。”(《离思五首》其一)
2. “山泉散漫绕街流,万树桃花映小楼。闲读道书慵未起,水晶帘下看梳头。”(《离思五首》其二)
3. “红罗著压逐时新,吉了花纱嫩麴尘。第一莫嫌材地弱,些些纰缦最宜人。”(《离思五首》其三)
4. “寻常百种花齐发,偏摘梨花与白人。今日江头两三树,可怜和叶度残春。”(《离思五首》其五)
“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出自元稹的《遣悲怀三首》其二,《遣悲怀三首》是三首七律诗。元稹所创作的悼亡诗中,《遣悲怀三首》其二是《离思五首》其四之外,最广为流传的诗篇。全诗:
昔日戏言身后事,今朝都到眼前来。 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 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 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人虽逝去,往事却历历在目,诗人元稹写了无法摆脱对爱妻韦丛的怀念。虽然为了避免睹物思人,他把她穿过的衣裳都施舍出去了,可是那些针线犹在,却不忍打开再看!思念旧情,会更怜爱她的婢仆,也会因为梦到她送去钱财。
尾联“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则是后世熟诵的名句。明明知道这种死别之恨,人人都会有,可是一想到曾经在贫贱的生活里共同患难,就会觉的更加伤痛!
国学大师陈寅恪在他的《元白诗笺证稿》里,这样说:
“夫微之悼亡诗中其最为世所传诵者,莫若《三遣悲怀》之七律三首。……所以特为佳作者,直以韦氏之不好虚荣,微之之尚未富贵,贫贱夫妻,关系纯洁,因能措意遣词,悉为真实之故。夫唯真实,遂造诣独绝欤!”
读巫鸦的诗的感受
巫鸦曾在红袖的现代诗歌*当过版主,这是我对他的第一印象。这段时间,应该说,读他的诗,并不是很多,因为现代诗歌*从去年下半年,我再没去发帖,只是巫鸦来呼噜发帖后,才去现代诗歌*看了他的几首诗。他的诗,发的最多的是在原创力量网站,总共有两页的目录了。这是我所知道的巫鸦。说这些,其实是想说,我对巫鸦,也算是没有什么了解和接触的。最*,我写了一篇评黄药师的文字,巫鸦跟帖说收藏了。这引发我去看了他一页的诗,才想到谈点读后感。如果说的不对,请巫鸦看到了,能给予指正。
读了巫鸦的部分诗,我感觉不能全部读完再写评论的。为什么有这种感觉呢?因为,巫鸦的诗,给人的感觉,是他写法的多样性,这不仅仅是表现在诗的形式上,还体现在诗歌风格的选择上,体现在诗的内涵的厚重上,思维触角的宽阔上。看了一页诗目的诗,我发现在下一页里,他写的更加灵动自如了,而且还在继续写着两个长诗系列。这些,都给了我深深的感受,才决定先品评他这一页诗作。
现在来谈读巫鸦诗的三点感受:
一、当诗的世界沦为碎片和算计的世界,体现出了巫鸦诗的理念。
目前的网络诗界,随着网络文学的兴起和发展,不可避免地有了一种“江湖化”的倾向。这种“江湖化”,造成了网络诗的门派林立,也造成了网络诗水*的低下。这种情况,让网络的诗界形成了“碎片”。诗歌的标准,就被一些自命不凡的网络诗圣们举起,在这些碎片上闪耀。诗人之间,诗派与诗派之间,互不服气,互不相融,这样的诗歌世界,必定形成互相算计。在这种情况下,读巫鸦的诗,笔者发现,他的诗,没有那种人为的诗的块垒,而是很注意吸取不同诗派的元素和他人的长处。这从他的诗作里能够感受到。他的诗作,或是长句厚重,或是短巧精致;或是诗意淡雅,或是情怀饱满。限于篇幅,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读者可以找来看。笔者发现,他的诗,很多的像黄药师的诗一样的灵性的,但也不相同,那就是他的诗,读起来更加容易懂。这说明,巫鸦的诗,是绝不是搬别人的,而是走的另一条路,却是在艺术的天地里,与别的诗人相向着靠*。这里,举他的《七种武器》一诗,让我们看看他是怎样在不同的文化碎片上,怎样地舞蹈,怎样的歌唱吧。附诗:长生剑(《七种武器》之一):他将长袖,长发,渡过秋水/他将伏剑而行。喂自己的马于河边/夕阳一寸一寸地,把他的意志消磨/后来他也种菊,小口地,喝酒/小口地,吃菜。在月光很好的院落里/擦剑,擦黑的物器,擦沾在草叶上的露水/偶然有风,有一个牺牲的消息。在门外响过/
从这首诗里,可以看出他的长短句与口语化结合的是很贴切的。这是很多口语化诗人所欠缺的`。也可以感受到他的诗风的灵动性和诗意的潇洒,富于想象力。
二、在诗人“心与物”的交感互动里,体现了巫鸦诗的细微精神
诗贵在心。要写好诗,必须注重心的安宁和心与外物的交感互动。这就是古典诗学的心物说。这对写好现代诗,也是同样适用的。心物学是说,心随物以宛转,物与心而俳徊。在这方面,笔者发现巫鸦的诗,很注意两个方面的营造。这就是很注意诗心,也很注意一些小武件的意象。像他写的《七种武器》、《七种曲》、《十八般武艺》,将这些小物件,打造的很富于诗意,也很耐人寻味。在这种营造中,他重视以语言与语境为核心,不以诗的体类为框架;以理想、风格、境界给予规范,做到了“情景交融”和“含蓄”两个层面的辩证统一。附诗:《念奴娇》:月光轻一点,重一点。姐姐,你不轻也不重/菊花正好适合秋天的口味,而你/比虫声还要静的刚脆。就好像现在这个时候吧/我想你,有时候就什么也不想。露水粘在窗上/
三、在诗美形式和意象原则的互动中,体现了巫鸦诗的取向性。
在说了第二点之后,可以接着说,巫鸦的诗,他的取向性,就必然“在诗美形式和意象原则的互动中,体现了巫鸦诗的取向性。”具体表现在他的诗,具有很强的“色、气、骨”。诗人沈奇曾提出过“动态诗歌”理念。他提出了“诗美三层论”。这就是:第一层:情趣(色、形);第二层:精神(气、韵);第三层:思想(骨、魂)。综观巫鸦的诗,很好地体现了这三层的关系。他的诗,看上去语言很美;读之,很舒服;品之,很有张力和骨感。在长短句的结合上,注意贴*生活,表达的贴切,加上了语感的轻柔,让人读之,回味无穷。附诗:《一个好色之徒的秋天》:当然,好像我真的爱上了那个女孩/当她穿着白色连衣裙走过3420教室的时候/秋天已经过了一半。一只天鹅轻轻悄悄地滑过水面/在风口那么自在地摆起羽毛。好像只有她才是最美的/你看她那白皙的脖子,加上那么几许鹅黄,真是个天使/我是个好色之徒,所以用雾水一样的早晨包围她/不用再说了,秋天被一只天鹅包围。一棵树自石头上诞生/
总之,眼下的网络诗歌,并不缺少漫天的大理论,也不缺少形式各异的诗风和诗句,但就是缺少像巫鸦这样的对诗的探索精神,缺少这样的融合追求。这就是我所以写下这篇评的原因。
巫山的诗句 巫山诗句 有关巫山的诗句 含有巫山的诗句 关于巫山的诗句 赞美巫山诗句 形容巫山的诗句 描写巫山的诗句 巫山红叶的诗句 赞美巫山的诗句 描述巫山的诗句 写巫山的诗句古诗 巫山县是古诗里的巫山吗 巫山景色的诗句 巫山云雨诗句 巫山雾的古诗 巫山的诗词 描写巫山的诗 舍却巫山的古诗 巫山庙的古诗 巫山诗词名句 赞美巫山的句子 关于巫山的诗词 描写巫山的句子 巫山五句子歌 描写巫山的古诗 关于巫山的雪的古诗 巫山神女庙的古诗 巫山夔门冬天的古诗 写巫山红叶的古诗
“西风暮雨惊残梦,应是巫山寄恨来。”的意思及鉴赏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刘禹锡描写巫山的诗句 “曾经沧海难为水 除却巫山不是云”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李白《清*调》翻译赏析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是什么意思诗词赏析 关于巫山神女的油画赏析 《鬼吹灯之巫峡棺山》简介 巫山神女峰文言文翻译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原文、翻译及赏析 描写和赞美巫山的诗句参考 巫山小三峡的导游词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诗词赏析 巫山小三峡导游词 巫山高李贺的诗原文赏析及翻译 陆游《入蜀记·过巫山凝真观》原文及翻译 关于巫峡的诗句 关于巫山的诗句 经典说说语录: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巫山曲》赏析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离思五首诗文赏析和解释)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全诗(最浪漫的表白诗) 除却巫山不是云的上一句 巫山一段云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巫山云雨飞是谁的诗句67句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李白《古风我行巫山渚》全诗翻译赏析 读巫鸦的诗的感受 描写和赞美巫山的诗句参考
老司机语录 百里守约语录 龙与虎经典语录 叶良辰语录 杨紫经典语录 夜听语录 生活情感语录 爱的五种语言经典语录 兵长语录 境界的彼方语录 消防安全语录 杨洋说过的经典语录 男夹子语录 江厌离经典语录 霸气古风语录 好好学*的语录 宫斗语录 孤独百年经典语录 葬爱语录繁体 v字仇杀队语录 张杰语录 国庆快乐语录 失恋的语录 奥黛丽赫本语录 过门语录 黄金时代语录 倪萍姥姥语录 伤感的经典语录 回不了头的经典语录 光头强励志语录 郭德纲怼人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