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古诗中的菊花是指哪些品种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古诗中的菊花是指哪些品种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古诗中的菊花是指哪些品种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包括句子、语录、说说、名言、诗词、祝福、心语等。如果古诗中的菊花是指哪些品种页面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
“秋侵人影瘦,霜染菊花肥。”,不知为什么,每读到《浮生六记》里芸娘的这两句诗,心口就微微的泛疼。
人影瘦,菊花肥。清秀瘦弱的芸娘,凌寒怒放的秋菊,进了画,入了诗,那光阴里悲喜交集的故事就慢慢氤氲开来。
看看又是一年秋来早,院子里的小雏菊热热闹闹地开着,清新,艳丽,像极了邻家女孩。
问篱边黄菊,知为谁开。时节如流,花开又一年,和我一起来重温那些关于菊花的古诗,去邂逅旧时光里的岁月静好。
01
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
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唐 白居易《咏菊》
赏析:秋渐深,天渐凉,夜晚已经开始有霜降临,晨起屋瓦上就覆了一层闪着寒光的薄霜。
庭院里的芭蕉和荷塘里的荷花本来就已经残败,再加上这一夜寒霜欺凌,或折断,或歪斜,显得更加的不堪。
这个时节,唯有东篱耐寒的菊花还傲然挺立,花蕾初绽,幽香暗递,超尘脱俗,金*的花朵在清晨的阳光下显得分外艳丽。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芭蕉新折,荷叶残败,秋意泠泠,唯有清绝耐寒的菊花依旧开得热闹,它们使这个秋天的早晨充满了蓬勃的生机。
诗言志,词抒情。菊花的冷逸凌霜不惧严寒的品格正是诗人不同俗流的精神写照。
诗人简介: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有“诗魔”的称号,与元稹同科及第,并一起倡导了新乐府运动,有《白氏长庆集》等著作传世。
02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唐 元稹《菊花》
赏析: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户人家的篱笆外种满了菊花,一丛丛的秋菊环绕着房屋,就像到了魏晋时期陶渊明的家。
夕阳斜照,天色向晚,不知不觉间已是暮色降临,诗人犹是留恋在菊花丛中,久久地舍不得离去。
为什么百花之中这样偏爱菊花呢,只是因为菊花是开得最晚的花,它开过之后就再也没有花可赏了。
爱花之心,惜花之情,赞花之意,全都在这短短的28个字里了,因为喜欢,所以驻足流连,因为珍惜,所以更加偏爱,因为它历尽风霜而后凋,所以它坚贞不屈的品格更加值得赞美。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寻常的小花,不*常的诗意,引人思考,给人以启发,这首别具一格的咏菊诗令人耳目一新,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淡中见雅致,真是妙笔生花,不愧是咏菊中的佳作。
诗人简介:元稹,字微之,唐代诗人,和白居易同科及第,并同期一起倡导了新乐府运动,世人称其“元白”,有《元氏长庆集》等著作传世。
03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白头翁入少年场。——唐 白居易《重阳*赋白菊》
赏析:天高云淡,金风送爽,满园金灿灿的菊花开得正好,诗人与友人们一起饮酒赏菊,清风微拂,花枝摇曳,馨香扑鼻。
在这满园金电影的花海中,诗人突然发现一丛莹润皎洁的白菊花,它们是那么醒目,不由得眼前一亮,欣赏欢喜。
看着那黄菊丛中的白菊花,再看看今日*上青年的客人和自己,不禁莞尔一笑,这花真的像极了自己这个白发老翁。
这首赋白菊作于作者晚年的时候,秋日和客人饮酒赏菊见白菊有感而发,随手写下了这首充满情趣的小诗。
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满天。发虽白,心未老,还有少年的情趣,还能和年轻的朋友们饮酒赋诗打成一片,这是一个多么有趣的老头。
其实,诗人笔下的白菊就是一种精神,昂扬,乐观,向上,没有秋的萧瑟,只有岁月静好。
这首看似信手拈来的小诗,积极乐观,情趣满满,充满青春的朝气和活力,给人以鼓舞,令人振奋。
“霜间开紫蒂,露下发金英。”,菊花盛开的时节,总会想起大山里的老家,想起秋日里漫山遍野的野菊花,热烈,奔放,明媚了一整个秋天。
“毫端蕴秀临霜写,口齿噙香对月吟。”,凌寒欺霜,清香幽远,古往今来,菊的品质令多少文人墨客为之倾倒。
“一从陶令评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秋菊堪餐,秋兰可佩,三首咏菊的古诗清新自然,素雅别致,写菊咏菊别出心裁,令人耳目一新,读来有口齿噙香之感,值得您的欣赏。
诗词君要分享10首写菊花的诗词,各有千秋,第一首最有名。
《菊花》
唐代:李商隐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
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
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
李商隐借菊花寄托自己渴望入朝的期望。
菊花色调淡雅,丰韵翩翩,品格高洁,令人佩服,可是,岁月无情,时光易老。愿意留在水边畅饮的人的鹦鹉杯中,希望来到富贵人家丰盛的酒*上,一展自己的风华。
李商隐借菊花表达锐意进取,能够进入朝廷,一展抱负的志向。
《画菊》
宋代: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郑思肖以菊花象征忠于故国,永不屈服的气节。
菊花在秋天盛开,从不与百花为伍。独立在稀疏的篱笆旁边,你的情操意趣并未衰穷。宁可在枝头上怀抱着清香而死,绝不会吹落于凛冽北风之中!
郑思肖是南宋遗民,南宋灭亡后,终身不出来做官,连坐着、躺着都朝着南方,表示不忘宋朝,这首诗就是他气节的写照。
《不第后赋菊》
唐代: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在黄巢笔下,菊花是豪迈的战士。
等到秋天九月重阳节来临的时候,菊花盛开以后别的花就凋零了。盛开的菊花璀璨夺目,阵阵香气弥漫长安,满城均沐浴在芳香的菊意中,遍地都是金黄如铠甲般的菊花。
这首菊花诗,无论意境、形象、语言、手法都使人一新耳目。
《菊花》
唐代: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元稹也爱菊花,是因为菊花开过,就无花可赏了。
丛丛秋菊围绕房舍,好似到了陶潜的故居。围绕篱笆观赏菊花,不知感觉太阳西斜。并非我特别偏爱菊花,只是秋菊谢后,再也无花可赏。
诗人独特的爱菊花理由新颖自然,不落俗套,并且发人思考。
《华下对菊》
唐代:司空图
清香裛露对高斋,泛酒偏能浣旅怀。
不似春风逞红艳,镜前空坠玉人钗。
司空图赞美菊花甘于寂寞的品格。
菊花不像春天的花朵那样在春风中争奇斗妍、尽显俗态,去讨好那些脂粉女子,而是能够甘守寂寞,在清冷的秋天开放在冷寂的书斋中,与文人雅士为伴,的确是难能可贵的啊!
《九月十日即事》
唐代:李白
昨日登高罢,今朝更举觞。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在李白笔下,菊花是忧伤的。
这首诗是九月十日所写,重阳节刚过,李白于是感慨:昨天刚登上龙山宴饮,今天又在这里举起了酒杯。菊花为何这样受苦,遭到两个重阳的采折之罪?
李白伤感菊花,实际是在伤感自己曾经两度入长安,却都无功而返,实在令人伤感。
《醉花阴·黄花谩说年年好》宋代:辛弃疾
黄花谩说年年好。也趁秋光老。
绿鬓不惊秋,若斗尊前,人好花堪笑。
蟠桃结子知多少。家住三山岛。
何日跨归鸾,沧海飞尘,人世因缘了。
辛弃疾借菊花感慨时光流逝。
菊花啊,不要说年年盛开花亦好,你也会随着秋日时光的流逝而凋谢。少女的乌发青丝不知岁月的无情,恍若把酒小酌,人若安好花都会随之绽放笑颜。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甜豆粥说文史
前几天写了关于枸杞的文章,写到了降火明目的作用,若说是明目,菊花可是老大哥了,以前甜豆粥眼睛有点难受的时候,就泡一杯菊花茶来喝,看着*的瓣子在开水中慢慢旋转、舒展,一片一片地伸开了原本蜷缩在一起的花瓣,仿佛一个做了美梦的少年一样恣意,看了就心生欢喜。
以前甜豆粥在家里,因为地方比较贫瘠,所以没有很多的花花草草,我们那个地方能种得出来的,都是生命力及其顽强的生物,但是也给了我们一个便利的条件,就是可以制各种各样的假花,有时候看起来也就真花像假花,假花像真花;直到现在,甜豆粥看见花,还是会*惯性地用手摸摸叶子,才能断定是真是假。
虽然自然条件不够好,但是并不能妨碍人民对于美的追求,哪怕是简简单单的一个小院子,连个篱笆桩都没有,以前的人家门外总是要种点花的,甜豆粥见得最多的就是波斯菊和金盏菊,由此可见菊花真的是生命力足够顽强的,今天甜豆粥与大家一起分享关于菊花的诗歌,一起了解君子之风。
菊花在我国的培养历史悠久,自古以来都是达官贵人与文人墨客们都争相追逐的美丽,古人称“梅兰竹菊”为四君子。菊花的种类是很多,管瓣的、卷瓣的、长瓣的,单层的,多层的,各种各样,好多菊花名字也好听。什么“麒麟角”“狮子头”“懒梳妆”“红绣球”之类的名目,听了就能大致想象出来这朵花开的时候是什么样子。
宋代 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想必很多追剧少女看到菊花的第一反应肯定是《甄嬛传》中的沈眉庄,眉庄喜欢菊花,爱它的孤傲,爱它的节气,沈眉庄说菊花的时候引用的那首诗就是出自郑思肖的这首诗,郑思肖是宋末的画家与诗人,宋亡国以后取名“思肖”,因为肖是宋朝王室“赵”字的一半,表示自己不忘故国 。
这首咏物诗,以寒菊不向北风低头来象征诗人自己忠于故国决不向新朝俯首的凛然气节。诗中句句扣紧寒菊的自然物性来写,这首诗妙就妙在看起来句句都在写菊花,并没有脱离菊花本性,但是自然物性又处处关合、暗示出诗人的情怀。“抱香”,喻指自己高洁的民族情操,“北风”,双关语,暗示北方来的蒙古统治者。
全诗写得壮烈激昂,掷地有声,这首诗是写给菊花的,也是写给诗人自己的,菊花独独在秋天盛开,等到其他的花都败了以后菊花才开花,从不与百花为丛。即便是开花也不会拥挤地开在一起,都是彼此独立在稀疏的篱笆旁边,菊花的意趣并未衰穷。花开之后菊花宁可在枝头上怀抱着清香而死,绝不会吹落于凛冽北风之中!
唐 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都是在歌颂菊花的气节,都是一个朝代末尾的诗人,可是黄巢的这首诗可以明确地看出和郑思肖的诗风格是完全不一样的,黄巢是唐末起义军的领袖,正是在他的带领下起义军极大地打击了李唐王朝的士气,推动了历史的发展进程。
所以在这首诗中,黄巢也是以菊花自比,虽是在落第之后写的,可是丝毫不影响诗人的豪迈气概,因为菊花是在秋天开放的,所以重阳节古来就有赏菊的风俗,慢慢的这一天就在无形中成了菊花节。
这首菊花诗,写的并不是*时的菊花,而是菊花节上赏的菊花,第一句就写等到菊花节来的那一天,这句中将菊花节写成了九月八而非九月九,是为了与后面的杀、甲两个字形成押韵,诗人还是非常考究的,这一天春去秋来,时光荏苒,自然是会到来的,那么到来以后呢?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一般人的想法自然是花开之后一片*和,众人一起饮酒赏花作诗,一副岁月静好的样子,但是在诗人的眼里却全然不是这样的景象,而是“我花”开了以后,其他花都已经谢了,此时已经不再是他们的舞台了,诗人将菊花称为“我花”,那“百花”就应该是现在正在当权的统治者们,自己登场的时候,天下不再是他们的舞台,这一句不落俗套,一下子就将未来的起义军将领的形象勾勒出来了。
下一句顺承着“我花开”就顺利地写了下来,也确实写到了满院香气,整个长安城,都开满了的菊花,它们散发出的阵阵浓郁香气,直冲云天,浸透全城,电影的菊花像什么呢?就像是穿着黄金战甲的战士们。这个季节,是菊花的天下,未来也会是属于那些穿着黄金战甲的战士们的天下。
有评论说:“这首诗中对于菊花的描写表现出的想象的奇特,设喻的新颖,辞采的壮伟,意境的瑰丽,都可谓前无古人。”甜豆粥对于这个评价实在是不能更认同了,正是此时他的这种雄心壮志与豪气冲天,在逆境中的这种态度,让我们看到了将来的那个雄韬伟略的战士与将军。
之前看汪曾祺的《人间草木》,他这样写波斯菊:“波斯菊昆明是很常见的,每到夏秋之际,总是开出很多浅紫色的花。波斯菊花瓣单薄,叶细碎如小茴香,茎细长,微风吹拂,姗姗可爱。我原以为这种花只宜在土肥雨足的昆明生长,没想到它在这少雨多风的绝塞孤城也活下来了。当然,花小了,更单薄了,叶子稀疏了,它,伶仃萧瑟了。虽则是伶仃萧瑟,它还是竭力地放出浅紫浅紫的花来,为这座绝塞孤城增加了一分颜色、一点生气。谢谢你,波斯菊。”
甜豆粥也想谢谢它了,谢谢它装点了不知道多少人年少时候的梦。
我最欣赏三首霸气咏菊古诗,一是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的两首。二是明太祖朱元璋的一首。下面我们就来赏析一下。
先赏析黄巢的两首。据记载,黄巢(820年-884年)曹州(山东菏泽)人,出身盐商家庭,善于骑射,粗通笔墨,少有诗才,五岁时候便可对诗,但成年后却屡试不第。他一生写诗不多,却留下了两首咏菊花的诗,一首是在科考不第时写的,大有满腔抱负一场空之感。其中著名诗句“满城尽带黄金甲”被导演用作电影片名。还有一首是在起义前写的。其中“他年我若做青帝”,昭示着他的雄心壮志和远大抱负。
不第后赋菊
唐*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过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赏析:
九九重阳节,大家都在赏菊饮酒,我们却在考试。其实大家都知道,菊花是百花之末,她开花之时,就是百花凋零之际。菊花以她旺盛的精力遍开长安城,香气冲天。尤其是那黄菊花,满城绽放,就像是给这个城市披上了黄金制成的铠甲!
黄巢一介书生,借菊咏志。他不写菊花的娇柔阴美,硬生生把菊花写得刚劲洒脱。一句“我花开过百花杀”,感觉菊花像是百花中的战斗机,她开了,百花退避三舍。都知道菊花有香味。重红色的菊花清香中带有一丝冷香 ;粉红色的淡香得几乎没味 ;*的味更浓一些但给人一种清凉感 ;总的菊花的香味都是较浅的。但是诗人却形容菊花“香阵透长安”!嚯!长安城内菊花一定非常非常的多,多到诗人用“香阵”而不是香味来形容了。诗人是有抱负的。在天子脚下,毫不避讳皇家色彩,以菊花来表达向皇权*的气概,古今第一人也。
题菊花
唐*黄巢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赏析:
秋风起了,寒意阵阵,满院凄凉。唯有那菊花盛开在这深秋时节。都说花儿招蜂引蝶,只有菊花例外,她毫无羞涩地怒放着,蜂蝶都隐去了,虫儿入土了,菊花尽显皇家风范,以她独特的气质,无需烘托自然炫彩。为什么菊花开了百花就要退去?有朝一日我要是当了东方之神(青帝),我就要让菊花和桃花同时开放在温暖的春天。
诗人是有雄心壮志的。科举考试落第后,借菊花咏心志,对菊花独自开放在深秋季节没有诸花陪伴甚感不快,这也昭示着他对科考的不公允颇有微词。他认为他一旦掌握了权利,就会扭转乾坤,菊花开放的季节必将改变到春季。好有气魄啊!事实上,诗人在农民起义后,的确也有短期称帝的历史。这和起义前的菊花诗是一种映照。诗人的雄心大志就是要当君王,改变世界,年纪轻轻,霸气外露!
再来赏析明太祖朱元璋的一首“咏菊花”。朱元璋(1328年10月21日-1398年6月24日),安徽凤阳人,汉族,生于凤阳。政治家,战略家,军事统帅,明朝开国皇帝。他写的这首“咏菊花”诗,显然是受到了黄巢的影响,咏菊咏得霸气十足,杀气腾腾。
咏菊花
明*朱元璋
百花发时我不发,我若发时都吓杀。
要与西风战一场,遍身穿就黄金甲。
赏析:
黄巢这小子有种,写个菊花都写出了满腔抱负。他一个草头皇帝都能把菊花写得霸气十足,我喜欢!今天我也来一首咏菊。百花盛开的时候我就静静地看着,我养精蓄锐,我就是不开花,我是王者,我怕谁?一旦到了我盛开之时,我一定会把百花杀尽,独显我的王者风范!任他西风*卷,我就是要和西风一斗到底!斗败了西风,尽看我黄袍加身吧。你黄巢还扭扭捏捏地“满城尽带黄金甲”那你还是一种幻想,我是个大老粗,我就是来点儿实际的,我就是要穿上皇袍,统领天下!
呜呼!深秋时节的菊花尽然被朱元璋渲染的杀气十足,不得不配服这个放牛娃出身的皇帝凭着他的雄心大略坐上了皇帝宝座。在他眼里,皇权的高贵至高无上,连菊花都被渲染了王者之风。
作者乐婆婆,上海人,主任医师,硕士。退休后喜爱写作,研究品尝美食,有美文、美食等多篇作品在网络*台发表。
匆匆,中秋已过。
凄凄,繁华飘零。
满园枯枝败叶,可堪寂寞。
好凭风花雪月,对酒当歌。
惜惜,明轮残缺。
幸幸,小菊丰硕。
春兰秋菊,各有一时之秀。寻遍千古名花诗词,独缺菊花这一朵。“秋菊能傲霜,风霜重重恶。本性能耐寒,风霜岂奈何。“菊花,以其”傲寒“的独特品格,历来为人们所喜爱。大道有春夏秋冬,人间有冷暖炎凉。冷不怕,热不怕,最难受的是冷热交替之际。从一种状态转入相反的另一种状态,其间的变化要比状态本身更加难受,这时的体验也更加深刻。古代学者寄情于物,此间能寻觅的寄托很少,菊花恰是其中最合适的。恰逢中秋时节,赏菊之刻,集十首菊花诗词,共赏人间美色,品味世道冷热。
1.饮酒(其五) 晋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菊花,中国自古有之,最早是作为药材使用。屈原在《离骚》中写道:朝饮木兰之堕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而菊花成为花中四君子,自陶渊明始。晋代虽然时间不长,离乱众多,但文人士大夫中出现了一批清流,在思想和艺术方面有较高的成就。陶渊明是诗词方面的代表人物。他不屑于官场黑暗,主动归隐田园,成为隐逸田园派的鼻祖之一。“晋陶渊明独爱菊”,其对菊花的喜爱堪称前无古人。当时,菊花不过是一种野花,无需花钱就可栽培。秋天独自盛开,与隐士的高风亮节有高度相似之处。由于陶渊明的带动,菊花成为士大夫争先种植观赏的花卉。这首诗是陶渊明最具特色的代表作之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与自然为伍,与时间为伴,田园生活多么的惬意悠闲,无拘无束。从此以后,篱笆,菊花和酒,就成为了隐士的标配。
2. 过故人庄 唐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孟浩然是盛唐时期田园派著名诗人。也许是性格使然,虽然名声在外,却始终科举不第。好不容易机缘巧合,得见唐玄宗,却因为一句“不才明主弃“,彻底与仕途无缘。于是乎,他便开启了一条陶谢之路,寄情山水,回归田园。在鹿门山隐居时,恰逢重阳。邻居老田热情邀请孟浩然做客,拿出上好的黍米烧鸡,聊着百姓的家长里短。这首诗,徐徐铺展,娓娓道来,一股浓浓的田园气息,不加任何雕饰,清新自然,朴实无华。”还来就菊花“,看似田家的”欢迎再来“,实则透露着笔者的欣喜和满足。
3.菊花 唐 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
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
此花开尽更无花。
此诗作于807年。前一年,元稹高中状元,春风得意,锋芒毕露。然而好景不长,触怒*被贬。适遇母亲去世,丁忧家中。房舍四周遍种菊花,秋天一到,宛似陶园。绕篱赏菊,不觉日西。此时的元稹,估计也产生了如同陶渊明一样的隐居心里。“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这是对菊花的赞美,更是对自身高洁情操的坚持。忍得住风霜,耐得住寂寞,阳光总在风雨后,自此开启了他跌宕起伏的灿烂一生。
4.醉花阴 宋 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
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
玉枕纱厨,
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
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
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是唐朝著名的女才子。这首词,是李清照写给丈夫赵明诚的。两人婚后不久,赵明诚去外地。适逢重阳佳节,李清照思夫心切,就写了这首词寄给了赵明诚。夫妻二人,*时都是“读书消得泼茶香“,没事儿就比一比。因此,赵明诚也和着做了几首,把李清照的词夹在其中,请朋友评判。结果,他写的词,朋友一首没看上,只说”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写得好。此事堪称一段佳话。黄花即是菊花,古代菊花多为*。李清照通过菊花,把隐士之寂寞,转化成了相思之寂寞,成为了一种”香愁“。而以黄花代愁,是李清照最为擅长的,下面这首《声声慢》,便以菊花表达了”国愁“,也是耳熟能详的著名作品。
声声慢 宋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
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
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点点滴滴。
菊花的诗句 古诗
尘世难逢一笑,况有紫萸黄菊,堪插满头归,下文就是一些有关菊花的诗句古诗,欢迎大家阅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 孟浩然《过故人庄》
*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 皎然《寻陆鸿渐不遇》
槛菊愁烟兰泣露。 —— 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 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 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 王禹偁《村行马穿山径菊初黄》
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 —— 李清照《鹧鸪天寒日萧萧上琐窗》
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 —— 刘彻《秋风辞》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且欲*寻彭泽宰,陶然共醉菊花杯。 —— 崔曙《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
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 —— 白居易《咏菊》
节物岂不好,秋怀何黯然!西风酒旗市,细雨菊花天。 —— 欧阳修《秋怀》
轻肌弱骨散幽葩,更将金蕊泛流霞。 —— 苏轼《赵昌寒菊》
毫端蕴秀临霜写,口齿噙香对月吟。 —— 曹雪芹《咏菊》
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 —— 杜甫《九日五首其一》
虽惭老圃秋容淡,且看黄花晚节香。 —— 韩琦《九日水阁》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 李白《九月十日即事》
三载重阳菊,开时不在家。 —— 文森《九日》
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 —— 刘禹锡《始闻秋风》
雨荒深院菊,霜倒半池莲。 —— 杜甫《宿赞公房》
绮*象床寒玉枕,美人何处醉黄花。 —— 汪元量《望江南幽州九日》
问篱边黄菊,知为谁开。 —— 秦观《满庭芳碧水惊秋》
携壶酌流霞,搴菊泛寒荣。 —— 李白《九日》
今日暂同芳菊酒,明朝应作断蓬飞。 —— 王之涣《九日送别》
头上尽教添白发,鬓边不可无黄菊。 —— 宋江《满江红喜遇重阳》
短篱残菊一枝黄。 —— 吕本中《南歌子驿路侵斜月》
坐开桑落酒,来把菊花枝。 —— 杜甫《九日杨奉先会白水崔明府》
秋菊堪餐,春兰可佩,留待先生手自栽。 —— 辛弃疾《沁园春带湖新居将成》
黄花本是无情物,也共先生晚节香。 —— 于谦《过菊江亭》
采采黄金花,何由满衣袖。 —— 杜甫《九日寄岑参》
金风飘菊蕊,玉露泫萸枝。 —— 韦安石《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
吾生如寄,尚想三径菊花丛。 —— 杨炎正《水调歌头把酒对斜日》
尘世难逢一笑,况有紫萸黄菊,堪插满头归。 —— 朱熹《水调歌头隐括杜牧之齐山诗》
山棠红叶下,岸菊紫花开。 —— 阴行先《和张燕公湘中九日登高》
年年孤负黄花约。 —— 黄机《忆秦娥秋萧索》
紫菊气,飘庭户,晚烟笼细雨。 —— 李煜《谢新恩冉冉秋光留不住》
对菊难逢元亮酒,登楼愧乏仲宣才。
临行挽衫袖,更尝折残菊。 —— 苏轼《送顿起》
画菊 宋.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晚香轩 明 高启
不畏风霜向晚欺,独开众卉已凋时.地荒老辅苔三径,节过重阳雨一篱.
秋色苍茫人醉少,寒香落寞蝶先知.山翁独念同衰晚,坐对幽轩每赋诗.
铁骨霜姿有傲衷,不逢彭泽志徒雄.夭桃枉自多含妒,争奈黄花耐晚风.
《红楼梦》咏菊花诗十二首,并和诗:
《红楼梦》咏菊花诗十二首之一 《忆菊》
忆菊 宝钗(蘅芜君) 原诗:
怅望西风抱闷思,蓼红苇白断肠时.空篱旧圃秋无迹,瘦月清霜梦有知.
念念心随归雁远,寥寥坐听晚砧迟.谁怜我为黄花瘦,慰语重阳会有期.
菊花的诗句古诗
灵菊植幽崖,擢颖凌寒飙。下面就是有关描写菊花的诗句古诗,欢迎大家阅读!
《菊花》:“桓景登高事可寻,黄花开处绿畦深。消灾辟恶君须采,冷露寒霜我自禁。篱物早荣还早谢,涧松同德复同心。陶公岂是居贫者,剩有东篱万朵金。”(元稹)
《菊花》:“桓景登高事可寻,黄花开处绿畦深。消灾辟恶君须采,冷露寒霜我自禁。篱物早荣还早谢,涧松同德复同心。陶公岂是居贫者,剩有东篱万朵金。”(徐夤)
《菊》:“玉律三秋暮,金精九日开。荣舒洛媛浦,香泛野人杯。靃靡寒潭侧,丰茸晓岸隈。黄花今日晚,无复白衣来。”(李峤)
《菊》:“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李商隐)
《菊》:“篱落岁云暮,数枝聊自芳。雪裁纤蕊密,金拆小苞香。千载白衣酒,一生青女霜。春丛莫轻薄,彼此有行藏。”(罗隐)
《菊》:“日日池边载酒行,黄昏犹自绕黄英。重阳过后频来此,甚觉多情胜薄情。”(郑谷)
《菊》:“王孙莫把比荆蒿,九日枝枝*鬓毛。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郑谷)
《菊》:“东篱摇落后,密艳被寒催。夹雨惊新拆,经霜忽尽开。野香盈客袖,禁蕊泛天杯。不共春兰并,悠扬远蝶来。”(无可)
《菊》:“细丽披金彩,氛氲散远馨。泛杯频奉赐,缘解制颓龄。”(徐铉)
《白菊》三首(司空图):
“不疑陶令是狂生,作赋其如有定情。犹胜江南隐居士,诗魔终袅负孤名”;
“自古诗人少显荣,逃名何用更题名。诗中有虑犹须戒,莫向诗中著不*”;
“登高可羡少年场,白菊堆边鬓似霜。益算更希沾上药,今朝第七十重阳”。
《白菊》三首(司空图):
“人间万恨已难*,栽得垂杨更系情。犹喜闰前霜未下,菊边依旧舞身轻。
莫惜西风又起来,犹能婀娜傍池台。不辞暂被霜寒挫,舞袖招香即却回。
为报繁霜且莫催,穷秋须到自低垂。横拖长袖招人别,只待春风却舞来。”
《白菊》:“所尚雪霜姿,非关落帽期。香飘风外别,影到月中疑。发在林凋后,繁当露冷时。人间稀有此,自古乃无诗。”(许棠)
《白菊》:“秋天木叶干,犹有白花残。举世稀栽得,豪家却画看。片苔相应绿,诸卉独宜寒。几度携佳客,登高欲折难。”(张蠙)
《对菊》:“九日不出门,十日见黄菊。灼灼尚繁英,美人无消息。”(贾岛)
《对菊》:“无艳无妖别有香,栽多不为待重阳。莫嫌醒眼相看过,却是真心爱澹黄。”(齐己)
《对菊》:“蝶醉风狂半折时,冷烟清露压离披。欲倾琥珀杯浮尔,好把茱萸朵配伊。孔雀毛衣应者是,凤凰金翠更无之。何因栽向僧园里,门外重阳过不知。”(齐己)
《咏菊》:“霜间开紫蒂,露下发金英。但令逢采摘,宁辞独晚荣。”(陈淑达)
《秋菊》:“擢秀三秋晚,开芳十步中。分黄俱笑日,含翠共摇风。碎影涵流动,浮香隔岸通。金翘徒可泛,玉斝竟谁同。”(骆宾王)
《霜菊》:“素萼迎寒秀,金英带露香。繁华照旄钺,荣盛对银黄。琮璧交辉映,衣裳杂彩章。晴云遥盖覆,秋蝶*悠扬。空想逢九日,何由陪一觞。满丛佳色在,未肯委严霜。”(*夔)
《霜菊》:“秋尽北风去,律移寒气肃。淅沥降繁霜,离披委残菊。华滋尚照灼,幽气含纷郁。的的冒空园,萋萋被幽谷。骚人有遗咏,陶令曾盈掬。傥使怀袖中,犹堪袭余馥。”(无名氏)
《野菊》:“晚艳出荒篱,冷香著秋水。忆向山中见,伴蛩石壁里。”(王健)
《野菊》:“苦竹园南椒坞边,微香冉冉泪涓涓。已悲节物同寒雁,忍委芳心与暮蝉。细路独来当此夕,清尊相伴省他年。紫云新苑移花处,不敢霜栽*御筵。”(李商隐)
1、《咏菊》
唐·白居易
一夜新霜着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
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
2、《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3、《菊》
袁崧
灵菊植幽崖,擢颖凌寒飙。
春露不染色,秋霜不改条。
4、《重阳*上赋白菊》
白居易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白头翁人少年场。
5、《咏菊》
潇湘妃子(林黛玉)
古诗中的菊花是指哪些品种 古诗中的各种品种酒 画菊古诗中菊花的品格 菊花在古诗中的象征的品质 古诗里酒的品种 寒菊古诗中菊花的形象和品质 霜古诗中的菊花 菊花古诗中的菊花意思 古诗菊花中的陶家指的是谁 诗中有菊花的古诗 菊花古诗的淘家指的是 古诗中各种物品的指代 古诗中菊花的风度 古诗中的菊花意象 菊花古诗中的寓意 诗中含有菊花的古诗 古诗中有菊花的句子 菊花的菊在古诗中是几声调 哪些是写菊花的古诗 菊花古诗中押韵的字是 写菊花品质的古诗 古诗中菊花的暗示性 古诗中的有关菊花的句子 菊花古诗中的绕字的妙处 与菊花有关的古诗哪些 古诗中的荷花菊花竹子 古诗中带有菊花的诗句 描写菊花的各种古诗 菊花古诗中吟咏的诗句 古诗中的黄花和菊花的区别
菊花的诗句古诗 菊花的诗句 古诗 菊花的古诗句 菊花的诗句古诗 菊花的古诗句 关于菊花的古诗 关于菊花的古诗 古诗词中写菊花的诗句 菊花的古诗有哪些(最经典的菊花诗) 有关菊花的诗句有哪些(赞美菊花的诗句古诗) 菊花的古诗有哪些(描写菊花的优美古诗) 关于菊花的诗句有哪些(赞美菊花的古诗词) 有关菊花的诗句有哪些(关于菊花的古诗) 关于菊花的诗句古诗大全(诗中含有菊花的诗句) 有关菊花的诗句有哪些(带有菊花的古诗句) 咏菊花的诗句有哪些(带有菊花的诗句古诗) 描写菊花的古诗有哪些(赞美菊花的3首古诗) 关于菊花的诗词有哪些(描写菊花的12首古诗) 关于菊花的古诗有哪些(不同意象的菊花诗) 含有菊花的诗句有哪些(关于描写菊花的古诗大全) 关于菊花的古诗有哪些(十首有关菊花的古诗及解析) 赞美菊花的古诗有哪些(赞美菊花七绝诗词) 古诗词中那些描写菊花的诗句 菊花的古诗
有关简短的古诗 有关菊花的古诗的提问 有好就有坏的古诗 理想与责任的古诗词 张口就来的古诗词 关于徐寅的古诗 不合理运用古诗词的笑话 除夜作古诗一的诗意 古董局中局中的古诗词 缅怀受难者的古诗 带鸟名的古诗词 抗战中国一百周年成立的古诗 保障后勤工作的古诗 请写出带有月的古诗 重复字多的古诗 元日古诗的朗读停顿 古诗词中易读错的字词 主题爱国奉献的古诗词 默写一首含有翠的古诗词 狂暴雨的古诗词 抒写淡泊情怀的古诗文 含有寒食的古诗词 边塞篇的古诗词 牧童古诗的短文150字 〝春〞的古诗 帮我搜索田园风光的古诗 含有与和声的古诗 采石矶有关的古诗 古诗中写雪的古诗 竖版的古诗书写格式 挂艾草的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