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哪些是写菊花的古诗 >

哪些是写菊花的古诗

关于哪些是写菊花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哪些是写菊花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哪些是写菊花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包括句子、语录、说说、名言、诗词、祝福、心语等。如果哪些是写菊花的古诗页面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

句子:即与哪些是写菊花的古诗相关的句子。
语录:即与哪些是写菊花的古诗相关的名人语录
说说:即与哪些是写菊花的古诗相关的qq说说、微信朋友圈说说。
名言:即与哪些是写菊花的古诗相关的名人名言、书籍名言。
诗词:即与哪些是写菊花的古诗相关的古诗词、现代诗词、千古名句。
祝福语:即与哪些是写菊花的古诗相关的祝福祝贺词。
心语:即与哪些是写菊花的古诗相关的早安、晚安朋友圈心语。

  • 菊花的古诗有哪些(最经典的菊花诗)

  • 菊花
  • 七绝《冬雪菊》一

    文/云飞云

    菊花香魂白雪颜,冰心玉骨在南山。

    东篱把酒迎游客,冷艳枝头独自闲。

    云飞云原创诗词!

    七绝《初冬雪》二

    文/云飞云

    立冬片片雪花飘,枫树山山落叶凋。

    庭院寒风吹瑟瑟,门前帘卷冷萧萧。

    云飞云原创诗词!

    七绝《初冬雪》三

    文/云飞云

    白雪飘飘满古楼,红枫片片落街头。

    高楼瑟瑟寒风冷,低院萧萧夜色幽。

    云飞云原创诗词!

    七绝《初冬雪》四

    文/云飞云

    寒潮初雪滿街头,门外冬风帘卷悠。

    淡淡清光庭院厚,盈盈菊花白霜留。

    云飞云原创诗词!

    七绝《初冬雪》五

    文/云飞云

    长空白雪盖城头,遍地红枫落叶稠。

    夜色寒风帘卷动,篱边菊花薄冰留。

    云飞云原创诗词!

    七绝《初冬雪》六

    文/云飞云

    飘飘白雪满城楼,片片红枫落叶悠。

    瑟瑟寒风吹夜冷,萧萧冰水漫街流。

    云飞云原创诗词!

    七绝《秋思》七

    文/云飞云

    秋暮缤纷染色来,霞光织锦绸缎开。

    千山如画龙飞舞,万里长空凤凰台。

    云飞云原创诗词!

    七绝《夏思》八

    文/云飞云

    佳人举伞轻盈步,妩媚娇姿粉面容。

    身后香风飘远去,花街才子喜相逢。

    云飞云原创诗词!

    七绝《夏思》九

    文/云飞云

    佳人白手纤细腕,碧玉玲珑透月光。

    君子含香情未了,盈盈玉镯配鸳鸯。

    云飞云原创诗词!

    七绝《初冬》十

    茅舍青松翠竹隐,菊花满径远山行。

    梯田层叠白云渺,环绕清波映水*。

    云飞云原创诗词!

[阅读全文]...
  • 菊花的古诗有哪些(描写菊花的优美古诗)

  • 菊花,优美
  • “秋侵人影瘦,霜染菊花肥。”,不知为什么,每读到《浮生六记》里芸娘的这两句诗,心口就微微的泛疼。

    人影瘦,菊花肥。清秀瘦弱的芸娘,凌寒怒放的秋菊,进了画,入了诗,那光阴里悲喜交集的故事就慢慢氤氲开来。

    看看又是一年秋来早,院子里的小雏菊热热闹闹地开着,清新,艳丽,像极了邻家女孩。

    问篱边黄菊,知为谁开。时节如流,花开又一年,和我一起来重温那些关于菊花的古诗,去邂逅旧时光里的岁月静好。

    01

    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

    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唐 白居易《咏菊》

    赏析:秋渐深,天渐凉,夜晚已经开始有霜降临,晨起屋瓦上就覆了一层闪着寒光的薄霜。

    庭院里的芭蕉和荷塘里的荷花本来就已经残败,再加上这一夜寒霜欺凌,或折断,或歪斜,显得更加的不堪。

    这个时节,唯有东篱耐寒的菊花还傲然挺立,花蕾初绽,幽香暗递,超尘脱俗,金*的花朵在清晨的阳光下显得分外艳丽。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芭蕉新折,荷叶残败,秋意泠泠,唯有清绝耐寒的菊花依旧开得热闹,它们使这个秋天的早晨充满了蓬勃的生机。

    诗言志,词抒情。菊花的冷逸凌霜不惧严寒的品格正是诗人不同俗流的精神写照。

    诗人简介: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有“诗魔”的称号,与元稹同科及第,并一起倡导了新乐府运动,有《白氏长庆集》等著作传世。

    02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唐 元稹《菊花》

    赏析: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户人家的篱笆外种满了菊花,一丛丛的秋菊环绕着房屋,就像到了魏晋时期陶渊明的家。

    夕阳斜照,天色向晚,不知不觉间已是暮色降临,诗人犹是留恋在菊花丛中,久久地舍不得离去。

    为什么百花之中这样偏爱菊花呢,只是因为菊花是开得最晚的花,它开过之后就再也没有花可赏了。

    爱花之心,惜花之情,赞花之意,全都在这短短的28个字里了,因为喜欢,所以驻足流连,因为珍惜,所以更加偏爱,因为它历尽风霜而后凋,所以它坚贞不屈的品格更加值得赞美。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寻常的小花,不*常的诗意,引人思考,给人以启发,这首别具一格的咏菊诗令人耳目一新,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淡中见雅致,真是妙笔生花,不愧是咏菊中的佳作。

    诗人简介:元稹,字微之,唐代诗人,和白居易同科及第,并同期一起倡导了新乐府运动,世人称其“元白”,有《元氏长庆集》等著作传世。

    03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白头翁入少年场。——唐 白居易《重阳*赋白菊》

    赏析:天高云淡,金风送爽,满园金灿灿的菊花开得正好,诗人与友人们一起饮酒赏菊,清风微拂,花枝摇曳,馨香扑鼻。

    在这满园金电影的花海中,诗人突然发现一丛莹润皎洁的白菊花,它们是那么醒目,不由得眼前一亮,欣赏欢喜。

    看着那黄菊丛中的白菊花,再看看今日*上青年的客人和自己,不禁莞尔一笑,这花真的像极了自己这个白发老翁。

    这首赋白菊作于作者晚年的时候,秋日和客人饮酒赏菊见白菊有感而发,随手写下了这首充满情趣的小诗。

    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满天。发虽白,心未老,还有少年的情趣,还能和年轻的朋友们饮酒赋诗打成一片,这是一个多么有趣的老头。

    其实,诗人笔下的白菊就是一种精神,昂扬,乐观,向上,没有秋的萧瑟,只有岁月静好。

    这首看似信手拈来的小诗,积极乐观,情趣满满,充满青春的朝气和活力,给人以鼓舞,令人振奋。

    “霜间开紫蒂,露下发金英。”,菊花盛开的时节,总会想起大山里的老家,想起秋日里漫山遍野的野菊花,热烈,奔放,明媚了一整个秋天。

    “毫端蕴秀临霜写,口齿噙香对月吟。”,凌寒欺霜,清香幽远,古往今来,菊的品质令多少文人墨客为之倾倒。

    “一从陶令评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秋菊堪餐,秋兰可佩,三首咏菊的古诗清新自然,素雅别致,写菊咏菊别出心裁,令人耳目一新,读来有口齿噙香之感,值得您的欣赏。

[阅读全文]...
  • 有关菊花的诗句有哪些(关于菊花的古诗)

  • 菊花
  •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甜豆粥说文史

    前几天写了关于枸杞的文章,写到了降火明目的作用,若说是明目,菊花可是老大哥了,以前甜豆粥眼睛有点难受的时候,就泡一杯菊花茶来喝,看着*的瓣子在开水中慢慢旋转、舒展,一片一片地伸开了原本蜷缩在一起的花瓣,仿佛一个做了美梦的少年一样恣意,看了就心生欢喜。

    以前甜豆粥在家里,因为地方比较贫瘠,所以没有很多的花花草草,我们那个地方能种得出来的,都是生命力及其顽强的生物,但是也给了我们一个便利的条件,就是可以制各种各样的假花,有时候看起来也就真花像假花,假花像真花;直到现在,甜豆粥看见花,还是会*惯性地用手摸摸叶子,才能断定是真是假。

    虽然自然条件不够好,但是并不能妨碍人民对于美的追求,哪怕是简简单单的一个小院子,连个篱笆桩都没有,以前的人家门外总是要种点花的,甜豆粥见得最多的就是波斯菊和金盏菊,由此可见菊花真的是生命力足够顽强的,今天甜豆粥与大家一起分享关于菊花的诗歌,一起了解君子之风。

    菊花在我国的培养历史悠久,自古以来都是达官贵人与文人墨客们都争相追逐的美丽,古人称“梅兰竹菊”为四君子。菊花的种类是很多,管瓣的、卷瓣的、长瓣的,单层的,多层的,各种各样,好多菊花名字也好听。什么“麒麟角”“狮子头”“懒梳妆”“红绣球”之类的名目,听了就能大致想象出来这朵花开的时候是什么样子。

    宋代 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想必很多追剧少女看到菊花的第一反应肯定是《甄嬛传》中的沈眉庄,眉庄喜欢菊花,爱它的孤傲,爱它的节气,沈眉庄说菊花的时候引用的那首诗就是出自郑思肖的这首诗,郑思肖是宋末的画家与诗人,宋亡国以后取名“思肖”,因为肖是宋朝王室“赵”字的一半,表示自己不忘故国 。

    这首咏物诗,以寒菊不向北风低头来象征诗人自己忠于故国决不向新朝俯首的凛然气节。诗中句句扣紧寒菊的自然物性来写,这首诗妙就妙在看起来句句都在写菊花,并没有脱离菊花本性,但是自然物性又处处关合、暗示出诗人的情怀。“抱香”,喻指自己高洁的民族情操,“北风”,双关语,暗示北方来的蒙古统治者。

    全诗写得壮烈激昂,掷地有声,这首诗是写给菊花的,也是写给诗人自己的,菊花独独在秋天盛开,等到其他的花都败了以后菊花才开花,从不与百花为丛。即便是开花也不会拥挤地开在一起,都是彼此独立在稀疏的篱笆旁边,菊花的意趣并未衰穷。花开之后菊花宁可在枝头上怀抱着清香而死,绝不会吹落于凛冽北风之中!

    唐 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都是在歌颂菊花的气节,都是一个朝代末尾的诗人,可是黄巢的这首诗可以明确地看出和郑思肖的诗风格是完全不一样的,黄巢是唐末起义军的领袖,正是在他的带领下起义军极大地打击了李唐王朝的士气,推动了历史的发展进程。

    所以在这首诗中,黄巢也是以菊花自比,虽是在落第之后写的,可是丝毫不影响诗人的豪迈气概,因为菊花是在秋天开放的,所以重阳节古来就有赏菊的风俗,慢慢的这一天就在无形中成了菊花节。

    这首菊花诗,写的并不是*时的菊花,而是菊花节上赏的菊花,第一句就写等到菊花节来的那一天,这句中将菊花节写成了九月八而非九月九,是为了与后面的杀、甲两个字形成押韵,诗人还是非常考究的,这一天春去秋来,时光荏苒,自然是会到来的,那么到来以后呢?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一般人的想法自然是花开之后一片*和,众人一起饮酒赏花作诗,一副岁月静好的样子,但是在诗人的眼里却全然不是这样的景象,而是“我花”开了以后,其他花都已经谢了,此时已经不再是他们的舞台了,诗人将菊花称为“我花”,那“百花”就应该是现在正在当权的统治者们,自己登场的时候,天下不再是他们的舞台,这一句不落俗套,一下子就将未来的起义军将领的形象勾勒出来了。

    下一句顺承着“我花开”就顺利地写了下来,也确实写到了满院香气,整个长安城,都开满了的菊花,它们散发出的阵阵浓郁香气,直冲云天,浸透全城,电影的菊花像什么呢?就像是穿着黄金战甲的战士们。这个季节,是菊花的天下,未来也会是属于那些穿着黄金战甲的战士们的天下。

    有评论说:“这首诗中对于菊花的描写表现出的想象的奇特,设喻的新颖,辞采的壮伟,意境的瑰丽,都可谓前无古人。”甜豆粥对于这个评价实在是不能更认同了,正是此时他的这种雄心壮志与豪气冲天,在逆境中的这种态度,让我们看到了将来的那个雄韬伟略的战士与将军。

    之前看汪曾祺的《人间草木》,他这样写波斯菊:“波斯菊昆明是很常见的,每到夏秋之际,总是开出很多浅紫色的花。波斯菊花瓣单薄,叶细碎如小茴香,茎细长,微风吹拂,姗姗可爱。我原以为这种花只宜在土肥雨足的昆明生长,没想到它在这少雨多风的绝塞孤城也活下来了。当然,花小了,更单薄了,叶子稀疏了,它,伶仃萧瑟了。虽则是伶仃萧瑟,它还是竭力地放出浅紫浅紫的花来,为这座绝塞孤城增加了一分颜色、一点生气。谢谢你,波斯菊。”

    甜豆粥也想谢谢它了,谢谢它装点了不知道多少人年少时候的梦。

[阅读全文]...
  • 有关菊花的诗句有哪些(带有菊花的古诗句)

  • 菊花
  • 宋代: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宋代: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唐代: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唐代: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唐代:黄巢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唐代:岑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唐代:李商隐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

    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

    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

    宋代:辛弃疾

    黄花谩说年年好。也趁秋光老。绿鬓不惊秋,若斗尊前,人好花堪笑。

    蟠桃结子知多少。家住三山岛。何日跨归鸾,沧海飞尘,人世因缘了。

[阅读全文]...
  • 咏菊花的诗句有哪些(带有菊花的诗句古诗)

  • 菊花
  • 我最欣赏三首霸气咏菊古诗,一是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的两首。二是明太祖朱元璋的一首。下面我们就来赏析一下。

    先赏析黄巢的两首。据记载,黄巢(820年-884年)曹州(山东菏泽)人,出身盐商家庭,善于骑射,粗通笔墨,少有诗才,五岁时候便可对诗,但成年后却屡试不第。他一生写诗不多,却留下了两首咏菊花的诗,一首是在科考不第时写的,大有满腔抱负一场空之感。其中著名诗句“满城尽带黄金甲”被导演用作电影片名。还有一首是在起义前写的。其中“他年我若做青帝”,昭示着他的雄心壮志和远大抱负。

    不第后赋菊

    唐*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过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赏析:

    九九重阳节,大家都在赏菊饮酒,我们却在考试。其实大家都知道,菊花是百花之末,她开花之时,就是百花凋零之际。菊花以她旺盛的精力遍开长安城,香气冲天。尤其是那黄菊花,满城绽放,就像是给这个城市披上了黄金制成的铠甲!

    黄巢一介书生,借菊咏志。他不写菊花的娇柔阴美,硬生生把菊花写得刚劲洒脱。一句“我花开过百花杀”,感觉菊花像是百花中的战斗机,她开了,百花退避三舍。都知道菊花有香味。重红色的菊花清香中带有一丝冷香 ;粉红色的淡香得几乎没味 ;*的味更浓一些但给人一种清凉感 ;总的菊花的香味都是较浅的。但是诗人却形容菊花“香阵透长安”!嚯!长安城内菊花一定非常非常的多,多到诗人用“香阵”而不是香味来形容了。诗人是有抱负的。在天子脚下,毫不避讳皇家色彩,以菊花来表达向皇权*的气概,古今第一人也。

    题菊花

    唐*黄巢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赏析:

    秋风起了,寒意阵阵,满院凄凉。唯有那菊花盛开在这深秋时节。都说花儿招蜂引蝶,只有菊花例外,她毫无羞涩地怒放着,蜂蝶都隐去了,虫儿入土了,菊花尽显皇家风范,以她独特的气质,无需烘托自然炫彩。为什么菊花开了百花就要退去?有朝一日我要是当了东方之神(青帝),我就要让菊花和桃花同时开放在温暖的春天。

    诗人是有雄心壮志的。科举考试落第后,借菊花咏心志,对菊花独自开放在深秋季节没有诸花陪伴甚感不快,这也昭示着他对科考的不公允颇有微词。他认为他一旦掌握了权利,就会扭转乾坤,菊花开放的季节必将改变到春季。好有气魄啊!事实上,诗人在农民起义后,的确也有短期称帝的历史。这和起义前的菊花诗是一种映照。诗人的雄心大志就是要当君王,改变世界,年纪轻轻,霸气外露!

    再来赏析明太祖朱元璋的一首“咏菊花”。朱元璋(1328年10月21日-1398年6月24日),安徽凤阳人,汉族,生于凤阳。政治家,战略家,军事统帅,明朝开国皇帝。他写的这首“咏菊花”诗,显然是受到了黄巢的影响,咏菊咏得霸气十足,杀气腾腾。

    咏菊花

    明*朱元璋

    百花发时我不发,我若发时都吓杀。

    要与西风战一场,遍身穿就黄金甲。

    赏析:

    黄巢这小子有种,写个菊花都写出了满腔抱负。他一个草头皇帝都能把菊花写得霸气十足,我喜欢!今天我也来一首咏菊。百花盛开的时候我就静静地看着,我养精蓄锐,我就是不开花,我是王者,我怕谁?一旦到了我盛开之时,我一定会把百花杀尽,独显我的王者风范!任他西风*卷,我就是要和西风一斗到底!斗败了西风,尽看我黄袍加身吧。你黄巢还扭扭捏捏地“满城尽带黄金甲”那你还是一种幻想,我是个大老粗,我就是来点儿实际的,我就是要穿上皇袍,统领天下!

    呜呼!深秋时节的菊花尽然被朱元璋渲染的杀气十足,不得不配服这个放牛娃出身的皇帝凭着他的雄心大略坐上了皇帝宝座。在他眼里,皇权的高贵至高无上,连菊花都被渲染了王者之风。

    作者乐婆婆,上海人,主任医师,硕士。退休后喜爱写作,研究品尝美食,有美文、美食等多篇作品在网络*台发表。

[阅读全文]...
  • 关于菊花的诗句有哪些(赞美菊花的古诗词)

  • 菊花,赞美
  • 周敦颐在其名篇《爱莲说》中提到“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他对这三种花的评价真是恰如其分,煞是精彩。

    写牡丹最有名的诗应该是刘禹锡这首《赏牡丹》:

    庭前芍药妖无格,

    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

    花开时节动京城。

    写荷花的诗词数不胜数,堪称是所有花中最多的,最有名的可能是杨万里这首《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那写菊花的诗词名篇又有哪些?如何排名?下面将逐一为您揭晓。

    一夜新霜著瓦轻,

    芭蕉新折败荷倾。

    耐寒唯有东篱菊,

    金粟初开晓更清。

    这是一首仄起*收,首句入韵的七言绝句。作者通过芭蕉的新折和荷叶的残败来反衬菊花的耐寒,通过赞扬菊花高贵的凌寒品格,来衬托自己的人格,属于托物言志。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最是橙黄橘绿时。

    这首一首仄起仄收,首句不入韵的七言绝句。此诗虽然不是专门咏颂菊花,但一句“菊残犹有傲霜枝”足以体现出菊花傲霜斗寒之形象。苏轼借菊花之傲霜品格,勉励刘景文志存高远,不要被眼前困难所吓倒。

    少时犹不忧生计,老后谁能惜酒钱。

    共把十千沽一斗,相看七十欠三年。

    闲征雅令穷经史,醉听清吟胜管弦。

    更待菊黄家酿熟,共君一醉一陶然。

    此诗是一首七言律诗,和上一首一样,并不是专门咏菊花,只是通过“菊花佳酿熟”点出季节,增强整诗旷达与闲适之情感。

    故人具鸡薯,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虽然不是专门写菊花,但此诗的知名度颇高,最后一联“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也是耳熟能详,几乎尽人皆知。

    花开不并百花丛,

    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

    何曾吹落北风中。

    这是一首*起*收,首句入韵的七言绝句,毫无疑问,这是一首专门咏颂菊花的诗。

    郑思肖是南宋末年的爱国诗人,此诗写于南宋灭亡后,作者托物言志,借菊花“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来表达自己绝不向蒙古统治者俯首称臣的凛然气节,全诗透出无限“忠勇”。

    强欲登高去,

    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乡菊,

    应傍战场开。

    这是一首五言古体诗,我很喜欢这首小诗。此诗原有小注说“时未收长安”,体现的是作者对国事的忧虑和对战乱中人民疾苦的关心。全诗用语精练而意境深远,尤其最后两句“遥怜故乡菊,应傍战场开”,颇具豪放之英雄气概。

    待到秋来九月八,

    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

    满城尽带黄金甲。

    这是一首仄起仄收,首句不入韵的七言绝句。全诗“杀气”很重,作者借菊花“满城尽带黄金甲”,隐喻新势力必将推翻旧势力的决心,可谓豪气冲天。

    飒飒西风满院栽,

    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

[阅读全文]...
  • 关于菊花的诗词有哪些(描写菊花的12首古诗)

  • 菊花
  • 菊的意象

    作者:青烟翠雾

    提到菊花,你会想到什么?是菊花酒,菊花茶还是祭奠逝者。今天我们聊聊菊的意象,意象又可分为表情与表意意象。

    首先菊花有哪些特点?我们可以想到的有傲雪凌霜,开在秋季,坠落多整朵消亡。

    周敦颐在《爱莲说》中曾说”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此隐逸之说来自于陶渊明的《饮酒》: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归隐田园的陶渊明极爱菊花,所以菊花成了隐者的代称。*也多用此意象,如元稹《菊花》里:

    再如李商隐:

    但其实最早提到爱菊花的是屈原,最早吃菊花的也是他,《离骚》中”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喝露水吃菊花,来表明内心高洁到不食人间烟火。古代文人之傲岸风骨,可见一斑。今天亦有此*自然之人,例如永保仙姿的舞蹈艺术家杨丽萍,食花瓣又居山川。

    花儿多在春夏两季开花,而菊花却开在秋高气爽之际,领导农民起义的大诗人黄巢就曾言: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便是见秋菊无蜂蝶欣赏,”蕊寒香冷”亦是人的高洁,古人托物言志,常借花喻人。他也曾在《菊花》诗里说: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这是在为自己的起义助势,菊花晚开却傲杀百花,他那次的起义真的成功攻克了。张艺谋的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亦是造反,便用了此典故。

    由物及人菊花之晚开又有怀才不遇之意,我们知春兰秋菊不同时,但皆指美好的事物即有美好有才能之意。李商隐《菊花》诗中: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

    不避禁露重,实是怯残阳。

    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

    李商隐虽极富才华,但是却一生身陷牛李党争而郁郁不得志,他不怕现实的打击与阻碍,而怕光阴的逝去,像菊花虽在早上可禁霜露侵袭却畏惧傍晚残阳的到来。美才美貌都是极美好的事物,但是美人怕迟暮,就像众芳恐凋零。人才怕怀才不遇,得志太晚,出名太晚。又如黄庭坚《鹧鸪天》里:

    黄菊枝头生晓寒。人生莫放酒杯干。风前横笛斜吹雨,醉里簪花倒著冠。

    身健在,且加餐。舞裙歌板尽清欢。黄花白发相牵挽,付与时人冷眼看。

    黄山谷和眉山道人的词,同时此词印证了重阳日簪菊花的*惯,可见二人都是不怕老的,古代又没有染发技术,他们不怕世人的冷眼,仍旧在白发上簪上黄菊且言自己身体健壮,还可唱歌跳舞呢,仍要加餐,古人的加餐既有多吃饭之意又有努力之意,仍旧热爱生活又充满干劲。今天的我们也要有那份黄花满头君莫笑的勇敢与洒脱,就像赵雅芝与刘晓庆等明星仍敢于演十八岁少女,我们亦觉得好美。

    有个成语叫明日黄花,比喻已失去价值的新闻,也指时过境迁。为何明日就无价值了呢?这与重阳节有极大关系,重阳节赏菊插菊又吃菊饮菊,菊花可清热解毒又可清肝明目嘛,但是菊花一年之中也只有重阳那一时受重视,九月九一过,就又不赏菊了,所以范成大有诗云:

    “,后来郑板桥看不下去菊花在九月初十所受的冷遇了,便作《题十日菊》:

    十日菊花看更黄,破篱笆外斗秋霜。

    不妨更看十余日,避得暖风禁得凉。

    同人一样,菊花是人品极正的君子,但人们却不会在九月九之后去欣赏它的傲雪凌霜的品行,正如我们看人常注重外表,却忽略其内心。每个人都希望他丰富的内心被看到吧,不管是惊艳型的,耐看型的还是大众型的,尤其是你爱他的时候,爱他的外形,更爱他心灵的美好。

    菊花的傲雪凌霜,如苏轼的《赠刘景文》:

    如果大家留意生活,就会发现诗人所言极是,大部分菊花都是要么烁于枝头,要么归于泥土,整朵整朵地消亡(当然也有例外的品种),当秋荷已枯去听雨了,菊花仍傲于霜中,”菊花如志士,蒲柳如懦夫。”菊花可谓生命顽强有骨气,而蒲柳则早衰且软弱。以此意象言志的亦有很多,如四大才女之一的朱淑真:

    即言菊花不是片片凋落,而是整朵老于枝上,当时的朱淑真面临的是什么?是丈夫出轨又转诬陷她不检点,而她则用菊花自喻,不会像黄叶一样随风飞舞,即我从未变过心,失过名节与操守,才不像夫君你呢。还有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郑思肖面临的处境亦是变不变节,只是体现在国家层面,国亡了,自己纵死也不叛国。一老一死,字字是泪,声声含情,我们古人的风骨气节今人又能存有多少呢?

    除了上述,菊花也有表思乡的意象等等,表情的意象有很多很多,仍需要我们不断地体悟。你也会言菊花也用在葬礼上等等,这是西方的文学,西学东渐的结果,包括各种颜色菊花的花语等,均是西方人的浪漫。

    讲完了菊的意象,我还是想用元稹的诗”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结尾,谢谢大家!

[阅读全文]...
  • 关于菊花的古诗

  • 菊花
  • 关于菊花的古诗

      现在菊花的栽培已很普遍,栽培技术也进一步提高,采用嫁接法繁殖菊。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菊花的古诗,欢迎大家的阅读。

      关于菊花的古诗

      *《秋菊》

      秋菊能傲霜,风霜重重恶。 本性能耐寒,风霜其奈何!

      唐·李商隐《菊》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

      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 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

      宋·范成大《重阳后菊》

      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屋照泥沙。世情几女无高韵,只看重阳一日花。

      唐·太宗《赋得残菊》:

      阶兰凝暑霜,岸菊照晨光。 露浓希晓笑,风劲浅残香。

      细叶抽轻翠,圆花簇嫩黄。 还持今岁色,复结后年芳。

      唐·杜甫《云安九日》:

      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 旧摘人频异,轻香酒暂随。

      唐·元稹《菊》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唐·吴履垒《菊》

      粲粲黄金裙,亭亭白玉肤。 极知时好异,似与岁寒俱。

      堕地良不忍,抱技宁自枯。

      菊的介绍

      菊为多年生 草本,高 60-150厘米。茎直立,分枝或不分枝,被柔毛。叶互生,有短柄,叶片卵形至披针形,长 5-15公分,羽状浅裂或半裂,基部楔形,下面被白色短柔毛,边缘有粗大锯齿或深裂,基部楔形,有柄。头状花序单生或数个集生于茎枝顶端,直径 2.5-20厘米,大小不一,单个或数个集生於茎枝顶端;因 品种不同,差别很大。总苞片多层,外层绿色,条形,边缘膜质,外面被柔毛;舌状花白色、红色、紫色或电影。花色则有红、黄、白、橙、紫、粉红、暗红等各色,培育的品种极多,头状花序多变化,形色各异,形状因品种而有单瓣、*瓣、匙瓣等多种类型,当中为管状花,常全部特化成各式舌状花;花期 9-11月。雄蕊、雌蕊和果实多不发育。

      菊为多年生宿根 亚灌木。繁殖苗的茎,分为地上茎和地下茎两部分。地上茎高0.2-2米,多分枝。幼茎色嫩绿或带褐色,被灰色柔毛或绒毛。花后茎大都枯死。次年春季由地下茎发生孽芽。 菊叶系单叶互生,叶柄长1-2厘米,柄下两侧有托叶或退化,叶卵形至长圆形,边缘有缺刻及锯齿。叶的形态因品种而异,可分正叶、深刻正叶、长叶、深刻长叶、圆叶、葵叶、蓬叶和船叶等8类。 菊的花(头状花序),生于枝顶,径约2-30厘米,花序外由绿色范片构成花苞。花序上着两种形式的花:一为简状花,俗称"花心",花冠连成简状,为两性花,中心生一雌蕊,柱头2裂,子房下位1室,围绕花住主5孜聚药雄蕊;另一为舌状花,生于花序边缘,俗称"花瓣",花内雄蕊退化,雌蕊1枚。舌状花多形大色艳,形状分*、匙、管、桂、畸等5类。瘦果(一般称为"种子")长1-3毫米,宽0.9-1.2毫米,上端稍尖,呈扁*楔形,表面有纵棱纹,褐色,果内结一粒无胚乳的种子,果实翌年1-2月成熟,千粒重约1克。

      菊品种具有极大多样性,分类工作者们探讨菊的原祖。或认为 野菊是菊的原始祖先,或认为 甘菊是原祖,或认为它的原祖是 小红菊,或者开出一系列的可能的原祖名单。中国科学工作者有的还进行过属间杂交实验,在探讨菊真源方面做了一些推测性和实验性工作。无论推测和实验,都是试图把菊的来源落实于该属的某一个或某两个种上,并且试图指出,在这些浩瀚的品种中,哪一个品种最为原始,即是说,想找出最原始的菊品种。

      可以肯定,菊的来源是多方面,是多元而不是单元起源。菊是异花受粉植物。人们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运用种间,甚至属间杂交的办法,来获取菊的新性状,并通过返交、互交等有性过程来获得新性状的分离。这样如此返复的遗传重组合和性状的分离,新性状就越来越多。在这个过程中,有意识的人工杂交和随机的自然选择都可以同时出现或交替发生。但是,去劣择优的人工选择过程,却永远起着主导作用。菊染色体极其有限。仅记录到菊是6倍体,2n=54。菊新品种产生的另一个可能的途径是体细胞的突变( 芽变),用固定芽变的办法来获得新品种。

[阅读全文]...

相关词条

相关文章

哪些是写菊花的古诗 - 句子

哪些是写菊花的古诗 - 语录

哪些是写菊花的古诗 - 说说

哪些是写菊花的古诗 - 名言

哪些是写菊花的古诗 - 诗词

哪些是写菊花的古诗 - 祝福

哪些是写菊花的古诗 - 心语

推荐词条

敢与天地比高低的古诗 与中秋或者月亮有关的古诗 关于故乡明月的古诗 描写风景的唯美古诗 对爸爸十分想念的古诗词 8月15日的古诗简单 六上第三课的古诗三首 带有画卷的古诗词 爱中华的古诗 关于清明天的一首古诗 古诗的望岳单曲循环 我把江南的春天送给你古诗 以古诗词命名的酒店品牌 古诗中的外国人 望天门山古诗里的*义词 关于描写钱塘江大潮的古诗54首 桃花溪古诗全文的读音 山亭夏日古诗作者的介绍 描写辛苦工作的古诗 中班幼儿学*古诗的特点 人生都输在了等的古诗词 诗词里最有意境的古诗 关于中秋节的词语成语古诗 小学生用古诗写字的视频 司马迁写过的著名古诗 适合15岁儿童看的古诗词 适合小孩子学的经典古诗词 推荐适合中学生的古诗词 关于国庆节的古诗长一点 诗人写古诗春晓时的收获 形容教学水*好的古诗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