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西塍废园古诗的读法 >

西塍废园古诗的读法

关于西塍废园古诗的读法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西塍废园古诗的读法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西塍废园古诗的读法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包括句子、语录、说说、名言、诗词、祝福、心语等。如果西塍废园古诗的读法页面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

句子:即与西塍废园古诗的读法相关的句子。
语录:即与西塍废园古诗的读法相关的名人语录
说说:即与西塍废园古诗的读法相关的qq说说、微信朋友圈说说。
名言:即与西塍废园古诗的读法相关的名人名言、书籍名言。
诗词:即与西塍废园古诗的读法相关的古诗词、现代诗词、千古名句。
祝福语:即与西塍废园古诗的读法相关的祝福祝贺词。
心语:即与西塍废园古诗的读法相关的早安、晚安朋友圈心语。

  • 对联的贴法和读法

  • 对联,文学
  • 对联的贴法和读法

      我国古代时写对联一直是直行书写,从右到左排列。对联以楹柱室壁为主要张贴场所,更需要而且也一直是直行书写。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对联的贴法和读法,希望大家喜欢!

      传统对联是*仄相合,仄起*落,即上联末字用仄声,下联末字用*声。 如"春潮传喜讯,鼠岁报佳音。"张挂的对联,传统做法还必须直写竖贴,自右而左,由上而下,不能颠倒。现在的对联张贴还是时有混乱的现象,看起来、读起来都觉得别扭。因此需要懂得正确的张贴方法。

      我国古代时写对联一直是直行书写,从右到左排列。对联以楹柱室壁为主要张贴场所,更需要而且也一直是直行书写。尽管下联在一行写不完时,书写要从左至右排列,但两联张贴时,仍然是上联在右,下联在左。所谓左与右,应以面对对联所贴处来确定。有些对联贴反了,或者是由于根本不知道对联张贴要上联在右,下联在左,或者是以背对对联所贴处为准而造成的。现在,由于书写*惯从左向右,所以也有把上联贴在门左边的。

      究竟应贴在哪边?要看选择什么样的横批。如果横批是从右向左书写,上联就应该贴在右边,反之上联则贴在左边。另外,对联除了对仗等要求外,一般应上仄下*,就是上联结尾宇的音调应该落上声和去声,下联结尾字的音调应该落在*声。看见许多对联,有的横批明明是从右向左书写, 上联却贴到左边,有的横批是从左向右书写,上联又贴到右边,还有的对联,没有*仄,而且也不符合人们的阅读*惯。

      我们以春联为例,来说明张贴对联的正确做法。有的春联有两幅直联和一幅横批,直联的每幅最后一宇有*、上、去、入等声韵,接*现在的国音四声法,但有出人。正确的贴法是:上声、去声及入声字为上联,*声为下联。简单说就是右手为上联,左手为下联。即当面对大门时,上联在右,下联在左,横额文字顺序为从右至左。

      正确张贴春联的方法是"仄起*收","从右到左",下面举几个例了来说明:

      天增岁月人增寿(右),春满乾坤福满堂(左)。

      生意兴隆通四海(右),财源茂盛达三江(左)。

      爆竹声中辞旧岁(右),梅花香里报新春(左)。

      天赐*安福禄寿(右),地生金玉富贵春(左)。

      源运昌隆增百福(右),富业振兴获千祥(左)。

      贴对联不是什么大事,图个吉利喜气,即使贴错,也没有人会提示。 不过,既然是民族的文化,我们不能宏扬,也不能离谱。贴错对联反映了对民族文化的无知。今天既然还是喜庆节日的象征点缀,还是应该了解一下,别贴错让人见笑。

      至于春联的读法其实很简单,一句话:怎么贴就怎么读。

      关于对联的横批问题,我们*时看到的对联,有的有横批,但绝大多数则没有横批,这是为什么呢?

      横批,是指挂贴于一副对联上头的横幅,也叫"横披"、"横额"。所谓 "横",指的是横写的书写方式;"批",含有揭示、评论之意,指的是对整副对联的主题内容起补充、概括、提高作用。

      横批一般仅用于少数有此必要的'楹联,绝大多数则没有横批,这是一个很普適的现象。比如很多店铺的对联就没有横批,横批的位置常常悬挂或刻的就是店铺的名称。

      根据对联的内容和用途,某一类别的横批一般是可以通用的。如元旦对联的通用横批是万象更新、喜迎新春、欢度春节、喜迎新春、吉星髙照、国泰民安、春意盎然、辞旧迎春、财源广进、春回大地、福满人间、恭贺新禧、莺歌燕舞,等等。高考励志对联的横批有誓夺第一、激流勇进、傲视群雄、壮志凌云、众志成城、励志报亲、风华正茂、意气风发、志存高远、金榜题名、师生同心、唯有努力、壮志凌云、笑傲高三、舍我其谁、奋发图强,等等。 用于各个方面的对联横批很多,这里不再一一列举。

      张贴对联的正确方法

      1、首先要区分门的上下首。在面对大门时,右手方向为上首,左手方向为下首。贴对联时上联贴上首,下联贴下首。

      2、根据横批的顺序确定上联的方向,再贴上下联。现在贴在大门上的春联一般称为门联,贴在里门(二门)上的称为重门联。很多家庭现在都安装了防盗门,此时张贴对联直接把上下联挂在防盗门上即可,如果贴在周边的墙上,反而显得不够工整。

      春联的由来和典故

      据说五代时的后蜀国国君孟昶是个喜欢标新立异的国君,在公元964年岁尾的除夕,他突发奇想,让他手下的一个叫辛寅逊的学士,在桃木板上写了两 句话,作为桃符挂在他的住室的门框上。这两句话是“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第一句的大意是:新年享受着先代的遗泽。第二句的大意是:佳节预示着春意常 在。由此开始,桃符的形式和内容都发生了变化,这不仅表现在开始用骈体联语来替代“神荼”、“郁垒”,而且还扩展了桃符的内涵,不只是避邪驱灾,还增加了 祈福、祝愿的内容。这就成了我国最早的一副春联。到了宋代,在桃木板上写对联,已经相当普遍了。王安石的《元日》诗中写的“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 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就反映了每到除夕之日,家家户户挂桃符的盛况。同时,随着门神的出现和用象征喜气吉祥的红纸来书写桃符,以往的桃符 所肩负的驱邪避灾的使命逐渐转移给门神,而桃符的内容则演化成用来表达人们祈求来年福运降临和五谷丰登的美好心愿。

      “春联”一词的出现,则是在明代初年。当年明太祖朱元璋当上皇帝之后,喜欢排场热闹,也喜欢大户人家每到除夕贴的桃符,就想推广一下。在一年的 除夕前他颁布御旨,要求金陵的家家户户都要用红纸写成的春联贴在门框上,来迎接新春。大年初一的早晨,朱元璋微服巡视,挨家挨户察看春联。每当见到写得好 的春联,他就非常高兴,赞不绝口。在巡视时见到一家没有贴春联,朱元璋很是生气,就询问什么原因,侍从回答说:这是一家从事杀猪和劁猪营生的师傅,过年特 别忙,还没有来得及请人书写。朱元璋就命人拿来笔墨纸砚,为这家书写了一副春联:“双手劈开生死路 ,一刀割断是非根。”写完后就继续巡视。过了一段时间,朱元璋巡视完毕返回宫廷时,又路过这里,见到这个屠户家还没有贴上他写的春联,就问是怎么回事?这 家主人很恭敬地回答道:“这副春联是皇上亲自书写的,我们高悬在中堂,要每天焚香供奉。”朱元璋听了非常高兴,就命令侍从赏给这家三十两银子。由此可见, “春联”的得名和推广,是朱元璋采取行政命令的办法,颁布御旨才得以在家家户户推广开来的。

      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一一论述。春联在当时已成为一种文学艺术形式。

[阅读全文]...
  • 寄人古诗翻译(寄人张泌古文读法)

  • 古文
  • (原创)一、作者简介:

    张必,生卒年代不详,另一个名字叫张佖,字子澄,淮南即今扬州人。南唐后主时,考取进士及第。官至内史舍人。

    二、这首诗的背景:

    张泌在南唐做官时,与邻家浣衣女一见钟情,遂作《江城子》词,后来多年不见,作者夜晚梦到这个女孩,创作出了这首《七绝》以记。

    三、重温原诗:

    别梦依依到谢家,,

    小廊回合曲阑斜。

    多情只有春庭月,

    犹为离人照落花。

    四、赏析如下:

    这首诗叙述了一个美丽而惆怅的梦境。作者在梦中梦到一个曾经一见钟情的洗衣女孩。

    常言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自从作者见到这位女孩后,时时刻刻难以忘怀。这一夜忽然梦到她,于是,梦魂飘荡,到处去寻找。可是当年相见的地方,画廊依旧,却不见伊人。

    自从分别后,这深深的思忆,物是人非的惆怅,她那沉鱼落雁的美貌都借这个美妙的梦境表达出来。

    “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从无情道出有情,是唐代诗人*惯乐用的一种创作手法。庭月庭树本是无情之物,作者却以多情有情来抒发,使这首诗的意境更进一层。明月依旧照临是有情,反衬出佳人一去无踪的无情。无论有情还是无情,都融入了庭月清冷,落花飘零,这一片朦胧幽清的意境中。

    试译如下:

    别后的相思飘飘忽忽,

    仿佛飘到了谢家。

    寻遍了曲曲折折的栏杆,

    也找不到她的倩影,

    只听到回饶在长廊的风声。

    在这春夜里,

    只有多情的那弯明月,

    为独自相思的我,

    洒下一片柔情,

    照着幽静清冷的落花。

[阅读全文]...
  • 周密《西塍废圃》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 阅读
  • 西塍废圃 (宋)周密吟蛩鸣蜩引兴长,玉簪花落野塘香。园翁莫把秋荷折,留与游鱼盖夕阳。注:①蛩,蟋蟀。②蜩,蝉。③玉簪,花名。参考译文蟋蟀低吟,秋蝉鸣唱,引发起兴致悠长。玉簪花飘落池塘,一片清香。园翁啊,不要折掉那秋天的荷叶,留着它给游鱼遮盖夕阳。(1)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2)诗的一、二两句表现了废圃的景色,请简要赏析其表现手法。(4分)(3)有人说,这首诗用词浅*清新,意境妙合自然,虽为“废圃”,却“废”而不冷。请结合诗句作简要说明。(4分)参考答案:(1)表达了作者对宁静(1分)、和谐、自然生活(1分)的喜爱之情。(2)①分别从听觉、视觉与嗅觉描绘景色。听觉:蟋蟀、蝉儿的鸣叫;视觉:玉簪花凋落一地;嗅觉:落花的阵阵香味。(2分)②动静结合,以动衬静。动态的鸣蝉、蟋蟀,静态的玉簪花、夕阳。突出表现了废圃的幽静。(2分)(3)蟋蟀、蝉儿虽鸣叫于秋日,叫声宛转悠扬,充满生机(1分);玉簪花儿虽已零落,却仍能散发阵阵香气,清新怡人(1分);野塘中虽只有秋荷,但“留与游鱼盖夕阳”又让其充满了温情,夕阳的一抹红色,也给整幅画面笼罩了一层暖色(“温情”或“暖色”,意对即得1分):可见,虽是“废圃”,但“废而不冷”。(1分)作者周密(1232—约1298)宋末文学家。字公谨,号草窗,又号四水潜夫、弁阳老人、华不注山人等。原籍济南,后为吴兴(今浙江湖州)人。赏析:这是一首新颖别致的抒情小诗。肃杀悲凉的秋色,凄清哀怨的蟋蟀和鸣蝉声,不知引发了多少诗人心中的惆怅。岳飞的“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柳永的“寒蝉凄切,对长亭晚”等,使多少人闻之而潸然泪下。但是,周密却反其意而用之,由此引发出许多兴致。洁白如玉的玉簪花,虽没有“霜叶红于二月花”的火红的色彩,却有郁馥的缕缕幽香,即使花落野塘,却没有“红消香断有谁怜”的喟叹,而给人“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闲情逸致。因而,诗人笔锋陡转,画出了一幅《荷塘夕照图》的写意画:夕阳照在像伞一样的荷叶上,鱼儿在荷叶的保护下,自由自在地游着,其间蕴含着多少诗情画意。所以诗人忍不住要发出“得其所哉,得其所哉”的赞叹,并劝一劝园主,千万不要把秋荷的枯叶折掉,从而破坏了这一和谐宁静的幽境。虽然以“伞”喻荷并非周密首创,《楚辞》中早有“荷盖”遮雨之喻,但“遮阳伞”之喻,“算是小小翻新”,钱钟书先生言之有理。

[阅读全文]...
  • 法语入门26字母读法

  • 法语
  • 法语入门26字母读法

      法语字母表是由拉丁字母组成,在部分法语的写法中,大写字母并不使用变音符号。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法语28个字母的读法,希望能帮到大家!

      大写/小写/音标

      A a [a] B b [be]C c [se]D d [de]E e [e]F f [εf]G g [Зe]

      H h [a∫]I i [ i ]J j [Зi]K k [ka]L l [εl]M m [εm]N n [εn]

      O o [o]P p [pe]Q q [ky]R r [ε:r]S s [εs]T t [te]U u [y]

      V v [ve]W w [dubl?ve]X x [iks]Y y [igrεk]Z z [zεd]

      法语字母中文读法

      A 啊(一声)

      B 杯

      C塞(汉语拼音sei,一声)

      D逮(汉语拼音dei,一声)

      E 阿(汉语拼音e,一声)

      F 爱夫

      G汉语拼音r+ei,连起来一起读 rei,一声)

      H啊(汉语拼音四声),狮(轻声)

      连在一起读:啊狮

      I一

      J汉语拼音r+I,连起来读ri,貌似:(日一)

      K嘎(汉语拼音一声)

      L爱了

      M爱莫

      N嗯(四声)呢(四声)

      O欧

      P 杯

      Q汉语拼音g+ǖ,连在一起读gǖ,一声

      R爱喝(喝是四声,轻声)

      S爱丝

      T 逮(汉语拼音d+ei,连在一起读dei,一声)

      U愚(一声)

      V威

      W都(du,一声)波了威

      X易克丝

      Y一(一声)个孩克

      Z在的

      1. infirmière=nurse 护士

      Mon père est infirmier.

      My dad is a nurse.

      我的爸爸是个护士。

      “infirmière”is for woman (用于女性)

      “infirmier”is for man(用于男性)

      2. officier de police=police officer 警察

      Ce policier est trop méchant !

      This police officer is so mean !

      这个警察很坏 !

      C'est un gentil officier de police!

      It's a nice police officer !

      这是个很不错的警察 !

      3. employé de bureau=office worker 公司职员

      Je suis employé de bureau.

      I'm a office worker.

[阅读全文]...
  • 数的读法写法及改写要点

  • 数的读法写法及改写要点

      数的读法写法及改写是小学的重点内容,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数的读法写法及改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数的读法和写法

      1. 整数的读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读。读亿级、万级时,先按照个级的读法去读,再在后面加一个“亿”或“万”字。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出来,其它数位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2. 整数的写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写,哪一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3. 小数的读法:读小数的时候,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读法读,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从左向右顺次读出每一位数位上的数字。

      4. 小数的写法:写小数的时候,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写法来写,小数点写在个位右下角,小数部分顺次写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

      5. 分数的读法:读分数时,先读分母再读“分之”然后读分子,分子和分母按照整数的读法来读。

      6. 分数的写法:先写分数线,再写分母,最后写分子,按照整数的写法来写。

      7. 百分数的读法:读百分数时,先读百分之,再读百分号前面的数,读数时按照整数的读法来读。

      8. 百分数的写法:百分数通常不写成分数形式,而在原来的分子后面加上百分号“%”来表示。

      (二)数的改写

      一个较大的多位数,为了读写方便,常常把它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有时还可以根据需要,省略这个数某一位后面的数,写成*似数。

      1. 准确数:在实际生活中,为了计数的简便,可以把一个较大的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改写后的数是原数的准确数。 例如把 1254300000 改写成以万做单位的数是 125430 万;改写成 以亿做单位 的数 12.543 亿。

      2. *似数:根据实际需要,我们还可以把一个较大的数,省略某一位后面的尾数,用一个*似数来表示。 例如: 1302490015 省略亿后面的尾数是 13 亿。

      3. 四舍五入法:要省略的尾数的最高位上的数是4 或者比4小,就把尾数去掉;如果尾数的最高位上的.数是5或者比5大,就把尾数舍去,并向它的前一位进1。例如:省略 345900 万后面的尾数约是 35 万。省略 4725097420 亿后面的尾数约是 47 亿。

      4. 大小比较

      1. 比较整数大小:比较整数的大小,位数多的那个数就大,如果位数相同,就看最高位,最高位上的数大,那个数就大;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看下一位,哪一位上的数大那个数就大。

      2. 比较小数的大小:先看它们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的,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十分位上的数也相同的,百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

      3. 比较分数的大小:分母相同的分数,分子大的分数比较大;分子相同的数,分母小的分数大。分数的分母和分子都不相同的,先通分,再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扩展阅读

      基础知识

      整数数位从右往左依次是: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亿位。特别要牢记,右起第五位是万位,第九位是亿位。同一个数字,由于所处的数位不同,它表示的数值大小就不同。

      “数级”就是按照我国的计数*惯,从右往左每四位分为一级:个位、十位、百位、千位是个级,它表示有多少个一;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是万级,它表示有多少个万。

      例题

      例1、把9007,8999,9994,90899,10000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思路分析:

      (1)题意分析:比较数的大小。

      (2)解题思路:

      ①位数多的数就大。

      ②位数相同,从高位比起,数大的就大;高位数一样,就看下一位,数大的就大。 解答过程:

      8999<9007<9994<10000<90899

      解题后的思考:解答完毕后,一定要对照原数读一读,不要抄错数。

      例2、读写下面各数。 100090009 读作: 70000508 读作:

      三亿、八百万、六千和五十组成的数 写作: 七亿七千零一万零八百 写作: 思路分析:

      (1)题意分析:读含有三级的数,写含有三级的数。 (2)解题思路:读数时先将大数按四位一级进行分级,然后从高位读起,读完亿级加“亿”字,读完万级加“万”字,每级末尾的0不读,中间有一个或连续几个0时只读一个“零”。写数时先写出数位顺序表,然后各个数位上的数是几,就在相应数位上写几,哪一数位上没有计数单位,就写0来占位。

      解答过程:100090009 读作:一亿零九万零九 70000508 读作:七千万零五百零八三亿、八百万、六千和五十组成的数 写作:308006050 七亿七千零一万零八百 写作:770010800

      解题后的思考:读、写数时,都是先从高位开始,每一级的读、写都可参照个级的读写 方法来进行。关键是弄清楚每个数位上的数是几,对于没有计数单位的数位都要写0。

      例3、将下列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89000000=( )万 784000≈( )万 509000≈( )万 500000000=( )亿 9958200000≈( )亿 思路分析:

      (1)题意分析:改写成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

      (2)解题思路:将万位后面的4个0省略掉,换成一个“万”字;或将亿位后面的8个0省略掉,换成一个“亿”字。将非整万的数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改写成以“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因为省略了万位或亿位后面的尾数,所以得到的是一个*似数。

      解答过程:89000000=(8900)万 784000≈(78)万 509000≈(51)万 500000000=(5)亿 9958200000≈(100)亿 解题后的思考:改写成“万”并不难,右数四位很简单。 如果四位全为0,全部去掉添个万。 任意一位不为0,千位与5相比较。 千位要是小于5,舍掉四位添个“万”。 千位大于等于5,向前进一再去掉。 不舍不入用“=”,四舍五入用“≈”。

[阅读全文]...
  • 陕西方言读古诗146句

  • 陕西,经典
  • 霍氏吟诵与关中方言散文

      正当我们研究关中方言与秦域文化关系的时候,喜获霍松林先生《月夜》吟诵调的录音。听来简单,似乎*常,或者说只是即兴吟诵的自然而为,并不起眼,实则是一首内涵丰富、很有诗韵学术价值的吟诵艺术资料,不可小视。

      这个吟诵调,无疑是他从父辈那里听来、学来的,虽然只是教育承传(心传口授)的一隅,但这样的承传,却有着更深一层的积极意义。

      这是我们在为先生吟诵调记谱中得来的一点感悟(见霍松林吟诵《月夜》曲谱寒雷义燕记谱整理)。

      就一位国学大师而言,他不仅是一位博学多能、满腹经纶的学者,教授,而且更重要的是,他是一位继承、传递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实实在在的传承人。不只是知识的上下承传,还有包括古诗吟诵艺术在内的口传心授的教育承传。

      在中国古代,以孔子为代表的教育家,在讲授诗歌、诗学的诗教中,特别重视诗教与乐教的紧密结合。此所谓“弦歌”的缘起。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教育创造!即使在今天,也应该大力倡导。这是由于,自古到今,诗、歌、乐总是密不可分的。

      按作诗的要求,必须用词简练,节奏分明,字句排列,大致整齐,而且语尾字,一定要讲究押韵,这就是诗歌音乐性之所在。这种文学形式,不是文人的凭空创造,而是从民歌的歌唱性中学来的,是从两三千年前的《诗经》、《乐府》承传而来的。这也是许多唐诗、宋词、元曲被应用于“歌唱艺术”中的的“源”和“根”。

      以此来审视霍松林先生对唐诗的吟诵之调,就有了对诗歌“索根探源”的依据和更深一层的意义了。

      这里有一个诗歌与语言的关系问题。可以这样说,歌唱性的诗歌,是用语言来表达的,而其歌唱性,却源于歌唱人所运用的方言。所谓对诗的“吟”,“诵”,“唱”,只不过是“吟”,“诵”,“唱”者对自己所运用的语言(方言)的语音、声调夸张与艺术加工而已。

      我们多次讲过,作为交际工具的方言,是该方言区一切民间文艺的基础。秦腔的基础方言,是关中话;豫剧的基础方言是河南话。京剧、晋剧、川剧、越剧、粤剧,都是以当地方言为基础的,毫无例外。

      现在,我们听听霍先生的《月夜》吟诵调,是以哪个方言为基础的呢?多数听者会明确回答:关中方言!

      对啦,没错!

      我们所记录的这个吟诵调,从本质上讲,是忠实于霍先生的原始录音的。只是把霍先生的吟诵,按旋律、节奏要求,更加规整化和音乐化了。

      为了使其两相紧密对照,能有一个听觉上的连续感,经测音,采用了他用关中方言的自然音高(E调)记谱、打曲,加了过门,放慢了速度。如果仔细聆听,你一定会听出它那“似曾相识”的关中秦腔、迷胡、劝善和类似《绣荷包》《四六曲》的味道来的。对用惯、听惯关中话的陕、甘(陇东)人来说,自然就有了“乡里乡亲”的亲切感。

      何以如此?就是源于他的吟诵调,是来自关中方言。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鬓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对杜甫这首《月夜》诗,各地(如北京、河南、四川、广东)读者,会有用各地方言吟诵的不同的音响效果和韵味。如北京味,河南味,四川味,广东味是也,但经霍先生一读,就是陕西关中味的了。

      霍先生虽是甘肃天水人,但当地的方言却属于自古形成的秦域关中语系,即源自陇东的泾渭流域的关中方言。与这一带方言相应的秦腔、民歌小调、曲子、陇东道情等,亦与今陕西关中的同类演艺艺术想通或相溶。可见,方言对同一方言区民间艺术的影响,是何等之烈!

      这便是霍先生吟诵调的方言基础。

      比起普通话,关中话与普通话,调类相同,而调值有异。其对应规律是:

      普通话的阳*声与关中话的阳*声相同或相*,而其他三声则相异并大相径庭。关中话的阴*,读低*调,*似于普通话的上声调;关中话的上声调,读高降调,*似于普通话的去声调;关中话的去声调,读高*调,相当于普通话的阴*调。

      如用关中话来读普通话,“阴、阳、赏、去”四个字,犹如关中话里的“印、阳、商、取”。

      “今夜鄜州月”句,用关中话,各应读阴*(今),去声(夜),阴*(鄜),阴*(州),阴*(月)。但需要提及的是这个句尾的“月”字,它在普通话中,是读去声(仄声)的,但在关中话里却读的是阴*声。这是此诗首联中最相异的字调。从语调或音乐旋律走向上来看,说关中话的霍先生,只能用把它读成低降调的阴*声了。

[阅读全文]...
  • 废名桃园阅读答案

  • 阅读
  • 废名桃园阅读答案

      在日常学*和工作生活中,我们需要用到阅读答案的时候非常的多,阅读答案有助于我们领会解题思路,掌握答题技巧。还在为找阅读答案而苦恼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废名桃园阅读答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是我们需要学*的,大家可以看看下面的废名桃园阅读答案,欢迎阅读哦!

      废名桃园阅读答案

      桃园废名

      王老大只有一个女孩儿,叫阿毛,一十三岁,病了差不多半个月了。王老大一向以种桃为业,住的地方就叫做桃园。

      桃因的篱墙的一边又给城墙做了,但这时常惹得王老大发牢骚,成上的游人可以随手摘他的桃子吃。他的阿毛倒不大在乎,她还替城墙栽了一些牵牛花,花开的时候,许多女孩子跑来玩,兜了花回去。

      秋深的黄昏,阿毛病了也坐在门槛上玩,望着爸爸取水。桃园里面有一口井,桃树,长大了的不算又栽了小桃,阿毛真是爱极了。爸爸担着水桶林子里穿来穿去,不是把背弓了一弓就要挨到树叶子。阿毛用了她的小手摸过这许多的树,不,这一棵一棵的树是阿毛—手抱大的!一一是爸爸拿水浇得这么大吗?她记起城外山上满山的坟,她的妈妈也有一个,一一妈妈的坟就在这园里不好吗?爸爸为什么同妈妈打架呢?有一田一箩桃子都踢翻了,阿毛一个一个的朝箩里拣!阿毛看见天上的半个月亮了、地不相信天是要黑下去,一一黑了岂不连苔也看不见?一一她的桃园倘若是种橘子才好,苔还不如福子的叶子是真绿!她曾经在一个人家的院子旁边走过,一棵大橘露到院子外,一_檷树的浓荫俨然就遮映了阿毛了!

      “阿毛,进去,到屋子里去,外面风很凉“爸爸,你还要上街去一趟不呢?”今天太晚了,不去,一一起来王老大歇了水柄伸手挽他的阿毛。

      “瓶子的酒我看见都喝完了。”“喝完了我就不喝。”

      爸爸实在是好,阿毛可要哭了!一一当初为什么同妈妈打架呢?半夜三更还要上街去!家里喝了不算还要到酒馆里去喝!但妈妈明知道爸爸在外面没有回也不应该老早就把门关起来!妈妈现在也要可怜爸爸罢!“爸爸,我们来年也买一些橘子来栽一栽。”

      “买一些橘子来栽一栽!你晓得你爸爸活得几年?等橘子结起橘子来爸爸进了棺材!”

      王老大向他的阿毛这样说吗?问他他自己也不答应哩、但阿毛的福子连根拔掉了。王老大这样的人,大概要喝了一肚子酒才不是醉汉。

      这时月亮才真个明起来,就在桃树之上,屋子里也铺了一地、王老大坐下板鱟脱草鞋,一一阿毛伏在桌上睡哩。”

      “阿毛,到床上去睡“我睡不着“你想橘子吃吗?”“不。”

      阿毛虽然说栽橘子,其实她不是想到摘子树上长槁,一棵橘树罢了。地还没有吃过橘子。

      “阿毛,不说话一睡就睡着了。”王老大就闭了眼睛去睡。但还要一句一一“要什么东西吃明天我上街去买。”

      “桃子好吃。”

      阿毛并不是说话说给爸爸听,但这是一声霹雳,爸爸的眼睛简直呆住了。如果不是夜里,夜里睡在床上,阿毛要害怕她说了一句什么叫爸爸这样!桃子一一王老大为得桃子同人吵过架,成千成万的桃子逃不了他的巴掌,他一口也嚼得一个,但今天才听见这两个字!

      “现在那里有桃子卖呢?”一听声音话是没有说完、慢慢却是一一“不要说话,一睡就睡着了。”

      睡不着的是王老大。

      窗孔里射进来月光、王老大不知怎的又是不*!月光居然会移动,他的酒瓶放在一角,居然会亮了起来!王老大怒目而视、阿毛说过,酒都喝完了。瓶子比白天还来得大,王老大恨不得翻起来一脚踢破了它!世界就只是这一个瓶子一一踢破了什么也完了似的!

      王老大挟了酒瓶走在街上。

      “十五,明天就是十五,我要引我的阿毛上庙去烧香低头丧气的这么说。

      自然,王老大是上街来打酒的。

      “桃子好吃阿毛的这句话突然在他的心头闪起来了,一一不,王老大是站住了,街旁歇着一挑桃子,鲜红夺目得厉害。

      “你这是桃子吗!?”王老大横了眼睛走上前问。

      “桃子拿玻域瓶子来换。”

      王老大又是一句:“你这是桃子吗!?”同时对桃子半鞠了躬,要伸手下去。

      桃子的主人不是城里人,看了王老大的'样子一手捏得桃子破,也伸下手来保护桃子,拦住王老大的手一一“拿瓶子来换。”

      换桃子的收下了王老大的瓶子,王老大捧了桃子一一他居然晓得朝回头的路上走!桃子一连三个,每一个一大片绿叶,王老大真是不敢抬头了。

      “王老大,你这桃子好!”路上的人问、王老大只是笑,一一他还同谁去讲话呢?

      围拢来四五个孩子,王老大道:“我替我阿毛买来的、我阿毛病了要桃子。”

      “这桃子又吃不得嚷是的,这桃子吃不得,——王老大似乎也知道!但他又低头看桃子一看,想叫桃子吃得!王老大的欢喜确乎走脱不少,然而还是笑一一“我拿给我阿毛看一看……”

      乒乓!

      “哈哈哈,桃子玻璃做的!”“哈哈哈,玻璃做的桃子!”

      孩子们并不都是笑,一一桃子是一个孩子撞跌了的,他,他的小小的心儿没有声响的碎了,同王老大双眼对双眼。

      1927年9月

      阅读问题:

      14、王老大父女以种桃为生,阿毛也很喜欢桃树,她为什么又想种橘子树?(4分)

      15、分析文中划线处的描写手法及其作用。(4分)

      16、文中多次写到月光,这样写在供托小说诗意氛围上有什么作用?(6分)

      17、探究“桃”在文、中的寓意。(6分)

      参考答案:

      14、阿毛是在一个人家的院子旁看到的橘子树,阿毛隐约觉得橘子树有家庭的温馨;橘子树的叶子很绿,代表着旺盛的生命,想种橘子树是阿毛对美好生活的渴望。(4分,每点2分)

      15、细节描写。写卖桃人护桃树时的紧张:侧面表现王老大弥补女儿心情的迫切:也为下文桃子是玻璃做的埋下伏笔。(每点1分)

      16、渲染了清冷、寂静的凄美意境;与桃园共同构成恬淡自然的环境;与人物心灵深处的诗意与美感融为一体。(每点2分)

      17、“桃子”是美好事物的象征,阿毛对桃子的喜爱代表着她对美好事物的追求,而玻璃桃子的破碎又预示着困苦的生活中,底层的人们追求的美好是何等脆弱:指“桃园”,与“桃源”类似,代表着理想的生存状态,桃园的美丽反衬着现实生活的悲凉;“桃”是“逃”的谐音,王老大想逃离这样的不幸生活,所以他借酒消愁,但酒不能帮他逃离:他用酒瓶换玻璃桃子,想改变现有的生存方式,但玻璃桃子又被撞破。寓指底层不幸的人们努力挣扎而屡屡失敗的悲苦命运。(每点2分,每点解说部分酌情赋分)

[阅读全文]...
  • 关于西湖的古诗

  • 西湖
  • 关于西湖的古诗

      在学*、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古诗吧,古诗言简意丰,具有凝炼和跳跃的特点。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西湖的古诗,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西湖留别

      【唐】白居易

      征途行色惨风烟,祖帐离声咽管弦。

      翠黛不须留五马,皇恩只许住三年。

      绿藤阴下铺歌*,红藕花中泊妓船。

      处处回头尽堪恋,就中难别是湖边。

      杭州回舫

      【唐】白居易

      自别钱塘山水后,不多饮酒懒吟诗。

      欲将此意凭回棹,报与西湖风月知。

      寄题余杭郡楼兼呈裴使君

      【唐】白居易

      官历二十政,宦游三十秋。

      江山与风月,最忆是杭州。

      北郭沙堤尾,西湖石岸头。

      绿觞春送客,红烛夜回舟。

      不敢言遗爱,空知念旧游。

      凭君吟此句,题向望涛楼。

      和西川李尚书汉州微月游房太尉西湖

      【唐】刘禹锡

      木落汉川夜,西湖悬玉钩。旌旗环水次,舟楫泛中流。

      目极想前事,神交如共游。瑶琴久已绝,松韵自悲秋。

      颍州从事西湖亭宴饯

      【唐】许浑

      西湖清宴不知回,一曲离歌酒一杯。

      城带夕阳闻鼓角,寺临秋水见楼台。

      兰堂客散蝉犹噪,桂楫人稀鸟自来。

      独想征车过巩洛,此中霜菊绕潭开。

      题磻溪垂钓图

      【唐】罗隐

      吕望当年展庙谟,直钩钓国更谁如。

      若教生在西湖上,也是须供使宅鱼。

      重别西湖

      【唐】李绅

      浦边梅叶看凋落,波上双禽去寂寥。

      吹管曲传花易失,织文机学羽难飘。

      雪欺春早摧芳萼,隼励秋深拂翠翘。

      繁艳彩毛无处所,尽成愁叹别溪桥。

      题临安邸

      【宋】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当汴州。

      晓出净慈寺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阅读全文]...
  • 关于西湖的古诗

  • 西湖
  •   1、《杭州回舫》

      唐·白居易

      自别钱塘山水后,不多饮酒懒吟诗。

      欲将此意凭回棹,报与西湖风月知。

      2、《寄题余杭郡楼兼呈裴使君》

      唐·白居易

      官历二十政,宦游三十秋。

      江山与风月,最忆是杭州。

      北郭沙堤尾,西湖石岸头。

      绿觞春送客,红烛夜回舟。

      不敢言遗爱,空知念旧游。

      凭君吟此句,题向望涛楼。

      3、《和西川李尚书汉州微月游房太尉西湖》

      唐·刘禹锡

      木落汉川夜,西湖悬玉钩。

      旌旗环水次,舟楫泛中流。

      目极想前事,神交如共游。

      瑶琴久已绝,松韵自悲秋。

      4、《颍州从事西湖亭宴饯》

      唐·许浑

      西湖清宴不知回,一曲离歌酒一杯。

      城带夕阳闻鼓角,寺临秋水见楼台。

      兰堂客散蝉犹噪,桂楫人稀鸟自来。

      独想征车过巩洛,此中霜菊绕潭开。

      5、《题磻溪垂钓图》

      唐·罗隐

      吕望当年展庙谟,直钩钓国更谁如。

      若教生在西湖上,也是须供使宅鱼。

      6、《重别西湖》

      唐·李绅

      浦边梅叶看凋落,波上双禽去寂寥。

      吹管曲传花易失,织文机学羽难飘。

      雪欺春早摧芳萼,隼励秋深拂翠翘。

      繁艳彩毛无处所,尽成愁叹别溪桥。

      7、《题临安邸》

      宋·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当汴州。

      8、《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9、《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10、《岳鄂王墓》

      元·赵子昂

      鄂王墓上草离离,秋日荒凉石兽危。

      南渡君臣轻社稷,中原父老望旌旗。

      英雄已死嗟何及,天下中分遂不支。

[阅读全文]...
  • 有关于古诗朗读的方法

  • 方法
  • 有关于古诗朗读的方法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有助于理解古诗的内容,领悟只能意会而无法言喻的意境和韵味,是综合感受语言美、意境美的重要手段。古诗朗读教学要抓准韵脚、节奏、语调等诸多要素,引导学生读好诗韵,读准诗意,读出诗境。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有关于古诗朗读的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抓准韵脚,读好诗韵

      诗韵是古诗朗读中潜在的情感语气,它主要依赖于读准*仄音,表现好韵脚韵音等得以实现的。因此要让学生明白,朗读古诗要想表现出诗韵,首先要将*仄音读正确,如《泊船瓜洲》中的“间”字是仄音 jiàn ,如果读成*音jian,就会损伤音节的谐和效果。其次要注意将各韵脚的音节读得正确中肯。古诗中的绝句和律诗一般情况下奇数句不押韵,偶数句押韵,一押到底,不变韵。朗读时对韵脚要恰当重读,非韵脚音读得轻佻一点儿,使上下句音节谐和对应,这样才能产生沁心感怀的韵味效果。当然,对韵脚重读不是一成不变的,如《泊船瓜洲》一诗的韵脚有四个:“间山、岸、还”,如果把这四个韵脚都重读了的话,就会使人感到重复乏味。这时应根据诗意的表现需要,对“间、岸”给予恰当重读,而“山、还”的朗读力度应稍弱一点儿。此外,诗歌朗读是介于读和唱之间的形式 ── 吟诵,为了更好地表现出诗的韵味,朗读时不能太短促,有的字音要适当拖长些,从整体上表现出古诗回环起伏、委婉动听的音韵美。

      二、正确理解,读准诗意

      理解是朗读的基础。只有正确理解内容,朗读才可能表情达意。因此在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诗歌的意思后,必须引导学生读好古诗的节奏、重音及语调,准确表现诗意。

      1、节奏:

      划分节奏的一般规律是:

      首先将句子分成前后两大部分,五言句分成“△△/△△△”形式,七言句分成“△△△△/△△△”形式,然后再根据结构、内容等具体情况,将后一部分三字划分成“△/△△”、“△△/△”或“△△△”停顿形式,有时七言句的前部分划分成“△△/△△”形式。如《泊船瓜洲》一诗,可指导学生合理划分节奏并用符号加以表示: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2、重音:

      诗句的意思和情感的表达是依靠情感语气来实现的,其中语音轻重是关键。因此必须根据诗歌的表达重点,确定少而精的词语加以重读处理,并用着重号“·”标示。如本诗应把“只、又、何时”读成重音,强调诗歌的内在情感。

      3、语调:

      根据诗歌的情感表达确定哪句(部分)用升语调,哪句(部分)用降语调,分别用“↑”“↓”表示,注意诗句前后部分语调要相反或相对配置,如“明月何时照我”还一句可作如下语调处理:明月何时↑照我↓还?读升语调时音量逐次加大,力度渐次加强,语尾音节上扬且拖长;读降语调时力度从强次减弱,语速*缓。而且就整首诗而言,上句与下句,前两句与后两句语调配置也要交错对应,以取得起伏跌宕、相应谐趣的效果。

      三、展开想象,读出诗境

      朗读的最高境界是入情入境,古诗朗读也不例外。因此在学生读出诗韵、读准诗意的基础上,应诱导学生感受诗歌的情境,让他们进入角色,获得自己的情感体验,发挥自己的创见性,去表现诗歌的思想情感。要引导学生读出诗境,首先应帮助学生获取更多有关诗歌的背景资料,这才可能进入诗人的内心世界。如《泊船瓜洲》一诗是北宋政治改革家王安石的一首抒情杰作。经查证,该诗写于他再次入相的.赴京路上,泊船瓜洲古渡之时。这次复相,意味着对他前期改革的肯定,此时此刻,一种将要为国家一展雄才的欢娱充盈着他的整个身心,然而他毕竟是一位身历风霜的政治家,对前程并不抱有幻想,倒不乏丝丝忧愁。回望自己的第二故乡──钟山,他在想:什么时候事功有成,在明月清辉之下,我将回到钟山;万一事功遇阻,这山林绿野正是我最好的归宿。如果没有以上这些背景资料,就会误以为这是一首普通的思乡诗,感情体验自然也就相差万里。其次要引导学生想象入境。如《泊船瓜洲》一诗,虽说课本没有插图,但教师可以用简笔画形式,简单勾勒出长江、瓜洲、京口、钟山的空间位置以及诗人、月亮的大致形象,为学生的想象提供形象的凭借,然后可播放《春江花月夜》片段,并通过教师的诱导性语言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最后让学生扮演诗人角色进行吟诵。这时的朗读,真情实感就会自然地流露出来。

      一、“意义单位”划分法

      文言句朗读的停顿,主要依据句意及其结构。句意如血肉,结构似骨骼。划分则可先揣摩意义,再把意思结合紧密的文字,看成一个“意义单位”,则“单位”与“单位”之间往往有一定停顿。

      例1 望晚日照城郭。

      “望晚”是“向晚”之义,即“接*黄昏时”。全句有“望晚”,“日照”,“城郭”三个“意义单位”,故应读为:望晚/日照/城郭/。切不可将“望”理解为“眺望”“远望”,读成:“望/日晚/照/城郭/”或“望/晚/日照/城郭”。可见意义对停顿的决定性作用。

      二、语法结构剖析法

      1、主谓之间,状谓之间,动补之间。可作停顿。

      例2 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例3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例2句主语“寡人”与谓语“易”之间,状语“欲以……地”与谓语“易”之间,例3

      句谓语与补语之间,均应有停顿。这样,既便于节奏和谐朗读,又显示语意的层次性。

      2、动宾之间,结合紧密时不停顿,但宾语有定语限制或修饰,就须停顿。

      例4 故/克之。

      加点二字由于动词与宾语(一般为单音节)结合紧密,不需停顿,否则读来生硬。

      例5 缘溪/行,忘/路之远*。

      宾语(加点字)有其修饰限制语,结构完整,自成层次,动宾之间,往往有其停顿。

      3、状语之间虽应有所停顿,但只相当于现代的停顿级别,可不作停顿。

      例6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

      4、留心名词作状语现象有助于正确停顿,划分节奏。

      例7 其一/犬坐/于前/;

      例8 山行/六七里。

      为了突出名词性状语对谓语形象性修饰,必须把它与前面音节分开,使其直接修饰形容词谓语。

      三、辨别词语区分法

      1、若句首出现表假设、转折等的连词,如“若”、“而”、“然则”等或表总结性的词语,如“故”、“是故”等,以及“夫”“盖”“若夫”“至若”等助词,将其自成音节,专作停顿,以发挥统领全句或全段以及引起话题的作用。

      例9 夫/大国,难测也。

      例10 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

      例1l 是故/明君/贵五谷而贱金玉。

      例12 然则/何时而乐耶。

      2、表示陈述、感叹、疑问、祈使等语气的语气词:也、矣、乎、哉、为、与(欤)、耳(尔)、邪(耶)、焉,常用在句末,它们的后面一般要断开。

      例13 余闻之也/久。

      3、连在一起的两个单音词,朗读时须读断。

      例14 可/以一战。“可以”虽形同现代词,但因文言多以单音节成句行文,一定要分开逐字朗读。

      4、名词一般为文章陈述、描写、说明或议论的对象,在它们的前后往往要进行断句。如人名、地名、官名、族名、器物名、动物名、植物名、时间名等古代遗迹。

      例15 陈/康叔公/尧咨/善射。

      例16 《范/文正公/集》

      “陈”系姓氏;“尧咨”是名;“康叔公”为谥号;“公”,古时对男子的尊称。“范”是范仲淹之姓;“文正”,谥号;“公”世人对“范”尊称;“集”,著作汇编。

      四、句式规律总结法

[阅读全文]...

相关词条

相关文章

西塍废园古诗的读法 - 句子

西塍废园古诗的读法 - 语录

西塍废园古诗的读法 - 说说

西塍废园古诗的读法 - 名言

西塍废园古诗的读法 - 诗词

西塍废园古诗的读法 - 祝福

西塍废园古诗的读法 - 心语

推荐词条

描写春和风筝的古诗 王安石的古诗被修改过 关于运动的短古诗词 古诗里的油纸伞 古诗中丁香花的诗 关于chen的古诗 举案齐眉的古诗 找一首关于风的古诗 赞美苹果梨的古诗 努力读书的古诗 含有氤氲的古诗 小字开头的古诗词 味字开头的古诗 光于端午节的古诗 孤字开头的古诗 雪梅古诗的拼音 欠的古诗词 表达被爱人误会的古诗 与老人生日有关的古诗词 有关于冬的古诗词 初中写雪的古诗 无押韵的古诗 童年的阳光古诗词 丰收的季节(古诗) 标题带春的古诗 有关灵芝的古诗词 环境对人的影响的古诗 古诗画的诗意的视频 包含历史故事的古诗 做事有准备的古诗 儿童月下嬉戏的古诗词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