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西子湖的古诗词 >

西子湖的古诗词

关于西子湖的古诗词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西子湖的古诗词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西子湖的古诗词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包括句子、语录、说说、名言、诗词、祝福、心语等。如果西子湖的古诗词页面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

句子:即与西子湖的古诗词相关的句子。
语录:即与西子湖的古诗词相关的名人语录
说说:即与西子湖的古诗词相关的qq说说、微信朋友圈说说。
名言:即与西子湖的古诗词相关的名人名言、书籍名言。
诗词:即与西子湖的古诗词相关的古诗词、现代诗词、千古名句。
祝福语:即与西子湖的古诗词相关的祝福祝贺词。
心语:即与西子湖的古诗词相关的早安、晚安朋友圈心语。

  • 杭州西子湖畔对*全

  • 对联,杭州,礼仪
  • 杭州西子湖畔对*全

      对联,又称对偶、门对、春贴、春联、对子、楹联等,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联对仗工整,*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汉语独特的艺术形式。对联是*传统文化瑰宝。以下是小编带来的杭州西子湖畔对*全,欢迎阅读。

      楼观沧海日;

      门对浙江潮。

      ——宋之问:西湖韬光庵观海亭联

      龙涧风回,万壑松涛连海气;

      鹫峰云敛,千年挂月印湖光。

      ——赵孟頫:西湖灵隐寺联

      亭立湖心,俨西子载扁舟,雅称雨奇晴好;

      *开水面,恍东坡游赤壁,偏宜月白风清。

      ——郑烨:西湖湖心亭联

      春水绿浮珠一颗;

      夕阳红湿地三弓。

      ——金安清:西湖湖心亭联

      如月当空,偶以微云点河汉;

      在人为目,且将秋水剪瞳神。

      ——张岱:西湖湖心亭联

      兴来临水敲残月;

      谈罢吟风倚片云。

      ——孙隆:西湖片云亭棋枰联

      泉自几时冷起?

      峰从何处飞来?

      ——董其昌:西湖冷泉亭联

      涤热肠泉是冷好;

      卫净土峰故飞来。

      ——范抡选:西湖冷泉亭联

      光依东壁图书府,

      心在西湖山水间。

      ——杨王禹:西湖山居联

      山川朋友文章,三乐;

      烟雨风月晴雪,六宜。

      ——黎遂球:西湖浮海楹联

      身窜冷山,万死竟回苏武节;

      魂依葛岭,千秋长傍鄂王庙。

      ——李卫:西湖洪皓祠联

      巾帼拜英雄,求仁得仁又何怨;

      亭台拜风雨,虽死不死终自由。

      ——陶浚宣:西湖秋瑾墓联

      青山有幸埋忠骨;

      白铁无辜铸佞臣。

      ——徐氏女:西湖岳飞墓联

      泥上偶然留指抓;

      故乡无此好湖山。

      ——华瑞潢:西湖苏公祠联

      千古痛钱塘,并楚国孤臣,白马江边,怒卷千堆雪浪;

      两朝冤少宝,同岳家父子,夕阳亭里,心伤两地风波。

      ——杨鹤:西湖于谦祠联

      魏晋诩风流,是翁抱朴传书,棋局樗蒲忘世业;

      湖山蓊云气,此处炼丹成贡,柳堤松岛护仙寰。

      ——阮元:西湖葛岭联

      世无遗草真能隐;

[阅读全文]...
  • 西湖的古诗词有哪些(关于描写西湖的古诗词)

  • 西湖
  • 说到“西湖”,许多人都会想到杭州西湖,断桥残雪、苏堤春晓、曲院风荷、*和秋月、南屏晚钟等等,每一处都令人流连忘返。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安徽颍州也有一个西湖,北宋著名文学家欧阳修曾为它写下十首《采桑子》,以清丽婉转的语言,写尽西湖之美。

    今天给大家介绍的是其中的第七首,从开篇美到尾,惊艳千年。

    荷花开后西湖好,载酒来时,不用旌旗,前后红幢绿盖随。

    画船撑入花深处,香泛金卮。烟雨微微,一片笙歌醉里归。

    颍州西湖虽不如杭州西湖有名,但也不乏胜景,历朝历代也有不少文人为它写诗填词。

    许浑、晏殊、宋祁、苏辙、苏轼等等,都曾在此留下笔墨。

    而最为出名的就是欧阳修的这十首《采桑子》,每一首都以“西湖好”开头,将词人对于西湖山水的热爱写到了极致。

    欧阳修的祖籍是江西庐陵,出生地是四川绵州,在父亲去后,投奔在湖北随州任职的叔父,在那里度过了青少年时期。

    可是他在致仕后,却选择安徽颍州作为最后的归宿。

    有人统计,他这一生曾8次到颍州。

    都说“爱上一座城,是因为城中住着某个喜欢的人”,很多人因此认为欧阳修如此频繁地到访颍州,最后又隐居在此,是因为一段求而不得的爱情。

    当然这只是*的猜测,但可以肯定的是,欧阳修是真心喜欢颍州这座城市,喜欢这里的山山水水,清风明月,十首《采桑子》便是最好的证明。

    这首《采桑子》,描绘的是盛夏荷花盛开的景象,美得令人心醉。

    词作一开头便盛赞西湖之美。

    荷花盛开后的西湖,清香缭绕,词人提着一壶清酒,登上了小舟,在田田的荷塘里尽情徜徉。

    在词人的眼中西湖无不美好,“群芳过后西湖好”、“轻舟短棹西湖”、“春深雨过西湖好”……

    一切景语皆情语,这和词人悠然闲适的心境不无关系。

    接着的两句词人将红荷绿叶比作旌旗,只此两句,荷花盛开的景象便宛然在目了。

    原本一个人游西湖,多多少少有些寂寥,但是这首词中我们却完全感受不到词人的落寞。

    “前后红幢绿盖随”,这一句不仅写出了荷花绽放的盛景,也有给人一种前呼后拥的热闹感。

    也许词人是孤独的,但是他享受着此刻与山水,与荷花独处的清静美好。

    接着的下半阕,词人继续描绘他的西湖之旅。

    顺着词人的笔墨,我们看到了这样的景象:他撑着小舟,不知不觉就到了荷花深处。

    荷花的清香,混着酒香,词人已经完全沉醉在这湖光山色中。

    不知何时,空中飘起了细雨,在一片笙歌中,微醺的词人撑着小舟尽兴而归。

    有花,有酒,还有美妙的笙歌,此情此景,就算有再多的烦恼,也早被抛到了九霄云外。

    最后的“烟雨微微”又为全词增添了一种朦胧唯美之感。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杏花微雨湿红绡,那将红豆记无聊”、“人道山长山又断,萧萧微雨闻孤馆”……

    诗词里的“微雨”总有一种淡淡的忧愁,可是词人这里却给人一种岁月静好,安然若素之感。

    由此可见,此次的西湖之旅,词人是乘兴而去,兴尽而归。

    全词融情于景,在一片湖光山色中,融入了词人悠闲自得的心境,从开篇美到尾,惊艳千年。

    *评价这首词“虽没有‘天生丽质’的西子湖名气大,但至今仍能唤起人们对它的追慕、迷恋、向往,并给人以美的享受”,我深以为然。

[阅读全文]...
  • 西子湖古诗(简述西子湖的名称由来的诗句)

  • 西湖,是一首诗,一幅天然图画,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不论是多年居住在这里的人还是匆匆而过的旅人,无不为这天下无双的美景所倾倒。

    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天上的玉龙和金凤在银河边的仙岛上找到了一块白玉,他们一起琢磨了许多年,白玉就变成了一颗璀璨的明珠,这颗宝珠的珠光照到哪 里,哪里的树木就常青,百花就盛开。但是后来这颗宝珠被王母娘娘发现了,王母娘娘就派天兵天将把宝珠抢走,玉龙和金凤赶去索珠,王母不肯,于是就发生了争 抢,王母的手一松,明珠就降落到人间,变成了波光粼粼的西湖,玉龙和金凤也随之下凡,变成了玉龙山(即玉皇山)和凤凰山,永远守护着西湖。

    西湖的美在于晴中见潋滟,雨中显空蒙,湖古称钱塘湖,又名西子湖,古代诗人苏轼就曾道“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西湖的美不仅在湖,也在于 山。环绕西湖,西南有龙井山、理安山、南高峰、烟霞岭,大慈山、临石山、南屏山、凤凰山、吴山等,总称南山。北面有灵隐山、北高峰、仙姑山、栖霞岭、宝石 山等,总称北山。它们像众星拱月一样,捧出西湖这颗明珠。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季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宋代诗人杨万里歌咏西湖荷花的诗句,成为夏日西湖美景的精妙概括。

    西湖以其湖光山色和深厚人文底蕴,吸引了历代文人墨客的眷顾,因此在文学方面也留下了诸多名篇和典籍。《武林掌故丛编》、《西湖梦寻》、《西湖集览》与新旧《西湖志》、《湖山便览》等记载了大量关于西湖和古代杭州的史迹掌故。白居易、苏轼、柳永、杨万里、林逋、徐志摩、胡适等诗人留下了无数佳句;

    西湖晚归回望孤山寺赠诸客

    唐-白居易

    柳湖松岛莲花寺,晚动归桡出道场。卢橘子低山雨重,栟榈叶战水风凉。

    烟波澹荡摇空碧,楼殿参差倚夕阳。

    到岸请君回首望,蓬莱宫在海中央。

    这首诗作于长庆二年(822年)秋至四年夏,当时白居易在杭州任刺史,闲暇之余,他常喜欢到寺里听听高僧讲经,故而创作这首诗,这首诗描绘了孤山寺周围的景象,同时也记录了他与“诸客”听讲归来的感受。

    这首诗,短短八句,句句写景,句句含情,读后如随诗人游踪,在我们面前展现出一幕幕湖光山色的画图。它宛如一篇优美的游记,更配有铿锵的韵致,荡起喜悦的心声,如画卷在目,如乐章在耳,给人以情景水*融的快感。

    夜泛西湖五绝

    宋-苏轼

    新月生魄迹未安,才破五六渐盘桓。

    今夜吐艳如半璧,游人得向三更看。

    三更向阑月渐垂,欲落未落景特奇。

    明朝人事谁料得,看到苍龙西没时。

    苍龙已没牛斗横,东方芒角升长庚。

    渔人收筒及未晓,船过唯有菰蒲声。

    菰蒲无边水茫茫,荷花夜开风露香。

    渐见灯明出远寺,更待月黑看湖光。

    湖光非鬼亦非仙,风恬浪静光满川。

    须臾两两入寺去,就视不见空茫然。

    这五首诗作于熙宁五年(1072年)七月苏轼任杭州通判之时。前两首写月下泛西湖,后三首写月将落及月落之后的西湖景色。后三首,特别是最后一首给人以迷离神秘之感。五首诗都紧扣“夜泛”二字着笔,既写出了月夜西湖之景,又写出了黑夜西湖之景,处处给人以船行之感,不离“泛”字,表现了“夜泛西湖”的*。

    采桑子·残霞夕照西湖好

    宋-欧阳修

    残霞夕照西湖好,花坞苹汀,

    十顷波*,野岸无人舟自横。

    西南月上浮云散,轩槛凉生。

    莲芰香清。水面风来酒面醒。

    “残霞夕照”是天将晚而未晚、日已落而尚未落尽的时候。“夕阳无限好”,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诗人歌咏过这一转瞬即逝的黄金时刻。欧阳修没有直写景物的美,而是说“霞”已“残”,可见已没有“熔金”、“合璧”那样绚丽的色彩了。但这时的西湖,作者却觉得“好”。好就好在“花坞苹汀”。在残霞夕照下所看到的是种在花池里的花,长在水边或小洲上的苹草,无一字道及情,但情却寓于景中了。“十顷波* ”,正是欧阳修在另一首《 采桑子》里写的“无风水面琉璃滑”。波*如镜,而且这“镜面”浩渺无边。“野岸无人舟自横”,这句出自韦应物《滁州西涧 》诗“ 野渡无人舟自横”。作者改“渡”为“岸”,说明“舟自横”是由于当日的游湖活动结束了,因此这“无人”而“自横”的“舟”,就更衬托出了此刻“野岸”的幽静沉寂。

    “西南月上”,残霞夕照已经消失。月自西南方现出,因为不是满月,所以虽在“浮云散”之后,这月色也不会十分皎洁。这种色调与前面的淡素画图和谐融洽,见出作者用笔之细。“轩槛凉生”,这是人的感觉。直到这时才隐隐映现出人物来。至此可知,上片种种景物,都是在这“轩槛”中人的目之所见,显然他在这里已经有好长一段时间了。这里,作者以动写静,一切都是静悄悄的,一点声音也没有,使人们仿佛置身红尘之外。

    “莲芰香清,水面风来酒面醒。”“水面风来”,既送来莲香 ,也吹醒了人的醉意。原来他喝醉了酒,就这么长时间地悄无声息地沉浸在“西湖好”的美景中。这位颍州西湖的“旧主人”怀着无限深情,谱出了一曲清歌。

    欧公在此词中借啸傲湖山而试图忘记仕途的坎坷不*,表达了视富贵如浮云的情趣。词中用语*实却极有表现力。

    浣溪沙(忆西湖)

    宋-林淳

    却忆西湖烂漫游。水涵山影翠光浮。轻舟短棹不惊鸥。

    带露精神花妩媚,依风情态柳温柔。

    莺歌燕语巧相留。

    林淳约公元一一二六年前后在世字太冲,三山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北宋末前后在世。生*事迹亦无考。工词,有定斋诗余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满江红(雨后携家游西湖,荷花盛开)

    宋-陈三聘

    绀谷浮空,山拥髻、晚来风急。吹骤雨、藕花千柄,艳妆新浥。

    窥鉴粉光犹有泪,凌波罗袜何曾湿。

    讶汉宫、朝罢玉皇归,凝情立。

    尊前恨,歌三叠。身外事,轻飞叶。

    怅当年空系,誓江孤楫。

    云色远连*野尽,夕阳偏傍疏林入。

    看月明、冷浸碧琉璃,君须吸。

    陈三聘,宋代诗词家。约公元一一六二年前后在世。字梦弼(或写作“㢸”),南宋吴郡(今苏州)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高宗绍兴末前后在世。生*事迹无考。工词,有《和石湖词》一卷,入选《强村丛书》传于世。

[阅读全文]...
  • 描写西湖春天的古诗词

  • 春天,西湖,文学
  • 描写西湖春天的古诗词

      杭州的春天是美丽的.,西湖也是如此,对于古人描写西湖的春天的诗大家知道哪些呢?接下来小编搜集了描写西湖春天的古诗词,仅供大家参考,希望帮助到大家。

      1、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云脚底。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

      2、晓出静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

      3、春题湖上

      白居易

      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铺。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4、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5、秋山

      杨万里

      梧叶新黄柿叶红,更兼乌桕与丹枫。

      只言山色秋萧索,绣出西湖三四峰。

      6、题临安邸

      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7、蝶恋花·尝爱西湖春色早

      欧阳修

      尝爱西湖春色早。腊雪方销,已见桃开小。

      顷刻光阴都过了。如今绿暗红英少。

      且趁馀花谋一笑。况有笙歌,艳态相萦绕。

      老去风情应不到。凭君剩把芳尊倒。

      8、蝶恋花·柳暗西湖春欲暮

      王炎

      柳暗西湖春欲暮。无数青丝,不系行人住。

      一点心情千万绪。落花寂寂风吹雨。

      唤起声中人独睡。千里明驼,不踏山间路。

      谩道遣愁除是醉。醉还易醒愁难去。

      9、西湖春日

      王安国

      争得才如杜牧之,试来湖上辄题诗。

      春烟寺院敲茶鼓,夕照楼台卓酒旗。

      浓吐杂芳熏巇崿,湿飞双翠破涟漪。

      人间幸有蓑兼笠,且上渔舟作钓师。

      10、次林伯玉侍郎韵赋西湖春游

      陆游

      西湖一别不知年,陈迹重寻麦岭边。

[阅读全文]...
  • 赞美西湖的古诗词

  • 西湖,赞美,写作
  • 赞美西湖的古诗词

      西湖美景,大家都有听说过吧?它的美景吸引了无数的文人墨客为著作,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赞美西湖的.古诗词,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曲院风荷》

      【明】王瀛

      古来曲院枕莲塘,风过犹疑酝酿香。

      尊得凌波仙子醉,锦裳零落怯新凉。

      《与颜钱塘登樟亭望潮作》

      【唐】孟浩然

      百里闻雷震,鸣弦暂辍弹。

      府中连骑出,江上待潮观。

      照日秋空通,浮天渤解党。

      惊涛来似雪,一座凛生寒。

      《和西川李尚书汉州微月游房太尉西湖》

      【唐】刘禹锡

      木落汉川夜,西湖悬玉钩。

      旌旗环水次,舟楫泛中流。

      目极想前事,神交如共游。

      瑶琴久已绝,松韵自悲秋。

      《蝶恋花西湖感旧》

      叶森

      小院闲春愁几许。

      目断行云,醉忆曾游处。寂寞而今芳草路。

      年年绿遍清明雨。花影重帘斜日暮。

      酒冷香温,幽恨无人顾。一阵东风吹柳絮。

      《重别西湖》

      李绅

      浦边梅叶看凋落,波上双禽去寂寥。

      吹管曲传花易失,织文机学羽难飘。

      雪欺春早摧芳萼,隼励秋深拂翠翘。

      繁艳彩毛无处所,尽成愁叹别溪桥。

      《夜泛西湖》

      【明】董斯张

      放棹西湖月满衣,千山晕碧秋烟微。

      二更水鸟不知宿,还向望湖亭上飞。

      《西湖柳枝词》

      【清】田庶

      短长条拂短长堤,上有黄莺恰恰啼。

      翠幕烟绡藏不得,一声声在画桥西。

      《八声甘州戊申再到西湖》

      张野

      忆湖光,醉别几经春,千里每神驰。

      恨无穷烟水,无情岁月,无限相思。

      万里风沙梦觉,山色碧参差。

      忙对玻璃镜,照我尘姿。

      欲写从前离阔,便安排画舸,准备新诗。

      见六桥遗构,烟雨强撑支。

      怨东风、红消翠减,比向来、浑是老西施。

      如何得、刘郎双鬓,长似当时。

      《鹦鹉曲忆西湖》

      冯子振

      吴侬生长西湖住。舣画舫听棹歌父。

[阅读全文]...
  • 白居易写西湖的古诗词

  • 西湖
  • 白居易写西湖的古诗词

      引导语:西湖是我国一个非常著名的景点,而自古以来亦有很多人描写过洗过,那么接下来是小编为你带来收集整理的白居易写西湖的古诗词,欢迎阅读!

      《春题湖上》

      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铺。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答客问杭州》

      为我踟蹰停酒盏,与君约略说杭州。

      山名天竺堆青黛,湖号钱唐泻绿油。

      大屋檐多装雁齿,小航船亦画龙头。

      所嗟水路无三百,官系何因得再游?

      《西湖留别》

      征途行色惨风烟,祖帐离声咽管弦。

      翠黛不须留五马,皇恩只许住三年。

      绿藤阴下铺歌*,红藕花中泊妓船。

      处处回头尽堪恋,就中难别是湖边。

      《杭州回舫》

      自别钱塘山水后,不多饮酒懒吟诗。

      欲将此意凭回棹,报与西湖风月知。

      《西湖晚归回望孤山寺赠诸客》

      柳湖松岛莲花寺,晚动归桡出道场。

      卢橘子低山雨重,棕榈叶战水风凉。

      烟波澹荡摇空碧,楼殿参差倚夕阳。

      到岸请君回首望,蓬莱宫在海中央。

      《杭州春望》

      望海楼明照曙霞,护江堤白蹋晴沙。

      涛声夜入伍员庙,柳色春藏苏小家。

      红袖织绫夸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

      谁开湖寺西南路?草绿裙腰一道斜。

      附加阅读:《杭州春望》赏析

      此诗为长庆三年( 823)或四年春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所作。诗中对杭州春日景色作了全面的描写,前六句都是一句一景,最后两句为一景。七处景色都靠“望”字联系在一起,构成一幅完整的画面。

      首句写登楼远望海天瑰丽的`景色,有统领全篇之势。诗人原注云:“城东楼名望海楼。”《太*寰宇记》中望海楼作望潮楼,高十丈。次句护江堤指杭州东南钱塘江岸筑以防备海潮的长堤。清晨登望海楼,纵目远眺,旭日东升,霞光万丈,钱塘江水,奔腾入海,护江长堤,闪着银光。此联将城外东南的景色,绘得极其雄伟壮丽。

      次联诗人将目光转入城内。杭州城内吴山(又称胥山)上有“伍员庙”。伍员,字子胥,春秋时楚国人。因父兄被楚*王杀害,辗转逃到吴国,帮助吴国先后打败了楚国、越国,后因劝吴王夫差拒绝越国求和并停止伐齐而被疏远,终被杀害。民间传说,伍子胥因怨恨吴王,死后驱水为涛,故钱塘江潮又称“子胥涛”。此诗通篇所写均为白日眺望情景,“夜入”是想象之词,是说看见眼前的钱塘江和伍员庙,想到夜里万籁俱寂之时,涛声传入庙中,定格外清晰。“苏小”,即南齐时钱唐名妓苏小小。“苏小家”代指歌妓*所居的秦楼楚馆。这句正写题面的“春”字,点出季节,并以歌楼舞榭,表现杭州的繁华景象。句中之柳非门前屋后之柳,而是极目远望到的院中之柳。

      《唐宋诗醇》评这两句说:“‘入’字、‘藏’字极写望中之景。”两句均引用典故写景,不仅展现了眼前景物, 而且使人联想到伍员的忠烈,昔日杭州的繁华,上句气象雄浑,下句旖旎动人,富于诗情。

      前两联主要是写自然景色,下一联则把重点转到风物人情上。“红袖”指织绫女子。“柿蒂”指绫的花纹。诗人原注云:“杭州出柿蒂花者尤佳也。”“酒旗” 即酒招,代指酒店。“梨花”语意双关。诗人原注:“其俗,酿酒趁梨花时熟,号为‘梨花春’。”“趁梨花”是指正好赶在梨花开时饮梨花春酒。此联上句写游人沽饮,下句写妇女织绫。梨花飘舞,酒旗相招;红袖翻飞,绫纹绮丽。诗意之浓,色彩之美,读之令人心醉。

      末联又将目光移到远处,表现最能代表杭州山水之美的西湖,结足春意。“湖寺”指孤山寺;“西南路”指由断桥向西南通往湖中到孤山的长堤,即白沙堤,简称白堤。诗人原注:“ 孤山寺路在湖洲中,草绿时,望如裙腰。”“裙腰”这个绝妙的比喻,不仅绘出了春日白堤烟柳葱蒨,露草芊绵的迷人景色,而且把从远处俯瞰西湖的景象表现得十分逼真生动,同时,写裙腰,自然使人联想到裙,宛若看到彩裙飘逸如湖面的水光波影;山裙,又自然使人联想到妩媚秀丽的西湖,莫不正是美丽少女的化身?宋代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诗云:“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二者的构思,却是一致的。

      这首诗把杭州春日最有特征的景物,熔铸在一篇之中,画面以春柳、春草、春树及江水、湖水的翠绿为主色,又以梨花、红裙、彩绫、酒旗加以点染,朝日霞光映照其间,将杭州的春光装点得美丽无比,洋溢着浓郁的春意。诗在写法上,由城外之东南,写到城内,然后又写到西湖,远*结合,错落有致,而又层次分明,次序井然。同时,又将写景同咏古,摄自然之景与记风物人情结合起来,使景物更加丰富多彩,富有诗味,透露出诗人抑止不住的赞美之情。

[阅读全文]...
  • 西湖的诗句古诗大全(西湖诗词名句全诗)

  • 西湖
  • 李白有句“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描摹荷花出尘脱俗。荷花当之无愧是夏天的主角,那泌人心脾的馨香,那娇嫩的粉色,是人们向往的夏日盛宴。

    倘若不游一次西湖赏荷,就感觉没过夏天似的。但是旅行首先要有钱、有闲、还要有人同行才有乐趣。对于一个三无的人来说,最捷径的就是读古诗,别有一番生趣。

    烈日炎炎,不宜出行,切一杯茶,临窗独坐,一册诗书在手,清凉幽静,自有馨香徐风来。

    读完这五首诗,如同与古人同游西湖赏荷。

    1、宋代杨万里的《小池》。

    这首诗描写的是初夏五月的荷塘美丽、清新的小诗。此诗落笔小,却充满了生活情趣。小小的池塘,小小的泉眼,小小的荷叶,小小的蜻蜓,全诗围绕着一个“小”字,勾勒出一幅具有无限生命力的朴实、自然的生动画面,全诗如下: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荫照水爱睛柔。

    小荷才露尖尖脚,早有蜻蜓立上头。

    泉眼悄然无声是因为爱惜细细的水流,树荫倒映水面是喜爱晴天和风的轻柔,娇嫩的小荷叶刚从水面露出紧裹的叶尖,早早的就有一只调皮的蜻蜓立在它的上头。

    人间最美是酒微醺、人微醉、花半开。含苞欲放的荷花最美了,像一个小家碧玉的妙龄少女盈盈从五月走来,怪不得蜻蜓要捷足先登,领略初夏的风光。

    2、杨万里的另一首非常大气又大美的荷花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送朋友林子方去福州赴任,居住西湖对面的净慈寺,清晨太阳刚刚升起,两人结伴徐风漫步出来,游览了杭州六月荷蕾绽放的西湖风光,全诗如下: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到底是六月的荷花盛景,风光比其它季节大不相同,湖面上荷叶层层似乎要接*天边,一眼望去无边无际的碧绿,荷花在阳光的普照下显得无比娇艳美丽。

    这首诗看似简单,诗人赞美湖面上大红大绿的荷花,其实暗喻杨万里对朋友的惋惜和不舍。荷花是指林子方,“天”和“日”指的是皇上。林子方去福州赴任觉得是升迁,而杨万里不觉的,他认为只有靠*皇上身边才能发挥林子方最好的才能。

    杭州靠*京城,虽然福州也有西湖,也有荷花,但那不一样,只有杭州的西湖才有荷叶“无穷碧”、荷花“别样红”的大美。“毕竟”这两个字用的非常新奇,突出荷花大气又大美,当然也蕴含诗人对朋友离开的无限惋惜与百般不舍。

    3、《江南》,这首是汉代的乐府民歌。整首诗没写一个人,只写了两样东西。一是有很多条鱼,二是有很多个莲叶。其实这里的很多条鱼指的是青年小伙子,这里的莲叶莲蓬指的是采莲姑娘,全诗如下: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鱼儿在莲叶下追逐嬉戏,船上一群青春男女,一边采着莲,一边唱着这首歌。这首诗虽然没写一个“人”字,但是千年以后的我们重新唱着这首歌,仿佛能感觉到那种青春活力的男女,对爱情的纯真追求有着压抑不住内心的欢乐。

    4、唐代诗人王昌龄的《采莲曲》

    唐朝诗人都爱写绝句,尽管王昌龄一生只做个“龙标尉”、“江宁丞”这样小的芝麻官,但他在诗歌方面的成就,除了李白就是他被夸得最厉害了。

    这首诗就是王昌龄在担任龙标尉之时,独自一人走在龙标城外,被眼见一片绝美的荷花吸引,驻足池塘边,听见一群采莲姑娘甜美的欢声笑语有感而写的,全诗如下: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荷叶和采莲姑娘的罗裙好像是从一块布料裁剪而来的,小船在荷花池中行驶,清雅的荷花分向两旁,映衬荷花和采莲少女的脸一样红。

    诗人赞美“荷花美人”,一个“裁”字用的极妙,让我们感觉这罗裙和荷叶一般,出是于一双巧手裁剪而成的,而“两边开”,又把荷花比喻采莲女脸庞的娇艳。就因为诗人把采莲少女和大自然浑然一体才人花难辨。

    一个“乱”字说明采莲人数之多,而“看不见”是显荷塘之大荷叶挨挤茂盛,就因为看不见人影而忽然又听见欢歌,才明白采莲姑娘是一边劳动一边唱歌的。

    5、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采莲曲》

    白居易50岁的时候,因为政治失意而自请外放,出任杭州刺史。远离尔虞我诈的朝堂,沉醉在旖旎的江南风光,与友人诗酒酬和之中,生活舒心、轻松,无意间捕捉到一对年轻男女在荷塘上相遇的有趣一幕,便写下了此诗:

    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

    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

    风吹过湖面,大红大绿的荷叶荷花娥娜舞动,荷花深处有小船在轻快穿棱,这时两只小船相遇了。采莲女见到心上人,想过去打招呼又不好开口,低头笑又眼波流动悄悄偷瞧情郎,想掩饰内心的紧张不知怎得发簪就掉进了水里。

    诗歌以“欲语低头笑,搔头落水中”,一个痴情、娇羞、可爱的少女呼欲而出。诗人撷取了一个细节片段,把初恋少女的羞怯,微带紧张的情态活灵活现的展现出来。

    中国文人都爱写“荷花美人”,从最初汉代《乐府曲》“江南可采唐”,到南北朝帝王的偏爱,又到唐代王勃、李白、王昌龄、白居易等诗人,他们以采莲女为主题诗作,无一不在赞美荷花,歌颂采莲女本身的美丽,以其对纯结爱情的追求。

    尤其是白居易这首诗,写的尤为传神。恋人相遇看似什么都没说,又好像什么都说了。诗人运用“留白”的技巧,故意给读者留了无限的想象空间。细细品味,意犹未尽。

    与古人同游西湖,风光尽收眼底,荷花美人已入画入卷。

    读完这五首诗,一抬头暑云飘远,白露沾衣又秋凉。此时池塘荷景应是另一番景象了!

    生为夏花之灿烂,死为秋叶之静美。兼有这两种美,只有荷花。残荷之美,只有李义山写的最美,“留得残荷听雨声”。

    今夜,秋雨连绵不断。听,仿佛是千年前的雨声,滴哒,滴哒……

[阅读全文]...
  • 宋词《木兰花令·次欧公西湖韵》古诗词鉴赏

  • 宋词,西湖
  • 宋词《木兰花令·次欧公西湖韵》古诗词鉴赏

      《木兰花令·次欧公西湖韵》

      宋朝:苏轼

      霜馀已失长淮阔,空听潺潺清颖咽。佳人犹唱醉翁词,四十三年如电抹。

      草头秋露流珠滑,三五盈盈还二八。与余同是识翁人,惟有西湖波底月!

      《木兰花令·次欧公西湖韵》古诗简介

      这首词是公元1091年(元祐六年)苏轼五十六岁时为怀念恩师欧阳修而作。上片写自己泛舟颍河时触景生情,下片写月出波心而生的感慨和思念之情,全词委婉深沉,清丽凄恻,情深意长,表达了对恩师的怀念之情。

      《木兰花令·次欧公西湖韵》翻译/译文

      秋霜降后,长淮失去了往日壮阔的气势。只听见颍水潺潺,像是在代我哭泣伤逝。河上传来歌声悠扬,佳人还唱着醉翁的曲词。四十三年匆匆流去,如同飞电一闪即驰。

      生命像草上秋露晶莹圆润,遗落消失却不过一瞬。十五的月轮多么皎洁完满,第二天就会渐渐缺损。和我一样同醉翁相识,如今还剩有几人?唯有西湖波底的明月,曾经把所有的人照临。

      《木兰花令·次欧公西湖韵》注释

      ①此词于公元1091年(元祐六年)秋苏轼为颍州(治今安徽阜阳)知州时作。欧阳修于公元1049年(皇祐元年)至1053年为颍州知州是常去该州的名胜西湖游览,作了不少词。此词所和欧韵(西湖南北烟波阔),调名一作《玉楼春》。

      ②长淮:淮河。霜降之后河水减退,河身显得狭长了。

      ③颖:颖水,淮河支流,颖州州城在其下游。

      ④醉翁:欧阳修的别号。

      ⑤四十三年:谓自公元1049年(皇祐元年)至此时。

      ⑥三五、二八:指十五、十六夜的月亮。

      《木兰花令·次欧公西湖韵》赏析/鉴赏

      这首词是公元1091年(元祐六年)苏轼五十六岁时为怀念恩师欧阳修而作。

      全词景中生情,情中含景,情景交融,意境幽深,意绪凄婉,抒发了作者由悲秋而怀人伤逝的深沉思绪,读来令人一咏三叹,感慨不已。

      上片写自己泛舟颍河时触景生情。作者于当年八月下旬到达颍州,时已深秋,故称“霜余”。深秋是枯木季节,加上那年江淮久旱,淮河也就失去盛水季节那种宏阔的气势,这是写实。第二句“空听潺潺清颖咽”的“清颖”写的也是实情。“咽”字写出了水浅声低的'情景。水涨水落,水流有声,这本是自然现象,但词人却说水声潺潺是颍河幽咽悲切,这是由于他当时沉浸怀念恩师欧阳修的思绪中。此句移情于景,使颍河人格化了。

      接下来一句“佳人犹唱醉翁词,”“醉翁词”是指欧阳修公元1049年(宋仁宗皇祐元年)知颍州到晚年退休居颖时所作的词,如组词《采桑子》等,当时以其疏隽雅丽的独特风格盛传于世。而数十年之后,歌女们仍传唱,足见“颍人思公”。这不光是思其文采风流,更重要的是思其为政“宽简而不扰民”。欧阳修因支持范仲淹的政治革新而被贬到滁州、扬州、颍州等地,但他能兴利除弊,务农节用,曾奏免黄河夫役万人,用以疏浚颍州境内河道和西湖,使“焦陂下与长淮通”,西湖遂“擅东颍之佳名”。因此人民一直怀念他,传唱他的词和立祠祭祀,就是最好的说明。苏轼推算,他这次来颍州,上距欧公知颍州已四十三年了,岁月流逝,真如电光一闪而过,因此下一句说“四十三年如电抹”。

      词的下片写月出波心而生的感慨和思念之情。过片言人生如“草头秋露”,明澈圆润,流转似珠,却倏忽而逝。下面的“三五盈盈还二八”是借用谢灵运《怨晓月赋》“昨三五兮既满,今二八兮将缺”,意思是十五的月亮晶莹圆满,而到了二八即十六,月轮就要缺一分了,可见生命短促,人生无常。最后两句“与余同是识翁人,唯有西湖波底月”,结合自己与欧阳修的交情,以及欧阳修与颍州西湖的渊源,抒发对思师的缅怀之情,写得情真意切、深沉哀婉。句意承露消月缺而下,言自欧公守颍以后四十三年,不特欧公早逝,即使当年识翁之人,存者亦已无多,眼前者,只有自己,以及西湖波底之月而已。写自己“识翁”,融合了早年知遇之恩、师生之谊、政见之相投、诗酒之欢会,尤其是对欧公政事道德文章之钦服种种情事。而西湖明月之“识翁”,则是由于欧公居颍时常夜游西湖,波底明月对他特别熟悉。

      这首词,委婉深沉,清丽凄恻,情深意长,空灵飘逸,语出凄婉,幽深的秋景与心境浑然一体。结尾写波底之月,以景结情,传达出因月光之清冷孤寂而生的悲凉伤感。全词一派淡泊、凄清的秋水月色中化出淡淡的思念和叹惋,因景而生怀人之情,悲叹人生无常,令人感慨万千,怅然若失。它像一支充溢淡淡忧伤的的歌曲,袅袅地流进了读者的心田。

      《木兰花令·次欧公西湖韵》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宋代重要的文学家,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嘉祐(宋仁宗年号,1056~1063)进士。曾上书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诗讽刺新法而下御史狱,贬黄州。宋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颖州,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多惠政。卒谥文忠。学识渊博,喜奖励后进。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其文纵横恣肆,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又工书画。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

[阅读全文]...
  • 描写西湖的诗句古诗词 描写杭州西湖美景的著名诗句

  • 美景,西湖,著名
  • 《寄题余杭郡楼兼呈裴使君》

    唐·白居易

    官历二十政,宦游三十秋。

    江山与风月,最忆是杭州。

    北郭沙堤尾,西湖石岸头。

    绿觞春送客,红烛夜回舟。

    不敢言遗爱,空知念旧游。

    凭君吟此句,题向望涛楼。

    《西湖与性上人话别》

    秋山与湖水,

    远*如相送。

    后府宿扁舟,

    知师有归梦。


    《和西川李尚书汉州微月游房太尉西湖》

    唐·刘禹锡

    木落汉川夜,西湖悬玉钩。

    旌旗环水次,舟楫泛中流。

    目极想前事,神交如共游。

    瑶琴久已绝,松韵自悲秋。

    《岳鄂王墓》【元】赵子昂

    鄂王墓上草离离,秋日荒凉石兽危。

    南渡君臣轻社稷,中原父老望旌旗。

    英雄已死嗟何及,天下中分遂不支。

    莫向西湖歌此曲,水光山色不胜悲。

    《晓出净慈寺》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饮》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冷泉亭》

    一泓清可沁诗脾,冷暖年来只自知。

    流出西湖载歌舞,回头不似在山时。

    《颍州从事西湖亭宴饯》

    唐·许浑

    西湖清宴不知回,一曲离歌酒一杯。

    城带夕阳闻鼓角,寺临秋水见楼台。

    兰堂客散蝉犹噪,桂楫人稀鸟自来。

    独想征车过巩洛,此中霜菊绕潭开。

    《岳鄂王墓》

    元·赵子昂

    鄂王墓上草离离,秋日荒凉石兽危。

    南渡君臣轻社稷,中原父老望旌旗。

    英雄已死嗟何及,天下中分遂不支。

    莫向西湖歌此曲,水光山色不胜悲。

    《西湖柳枝词》

    短长条拂短长堤,上有黄莺恰恰啼

    翠幕烟绡藏不得,一声声在画桥西

    《院风荷 》

    绿盖红妆锦绣乡,虚亭面面纳湖光。

    白云一片忽酿雨,泻入波心水亦香。

[阅读全文]...

相关词条

相关文章

西子湖的古诗词 - 句子

西子湖的古诗词 - 语录

西子湖的古诗词 - 说说

西子湖的古诗词 - 名言

西子湖的古诗词 - 诗词

西子湖的古诗词 - 祝福

西子湖的古诗词 - 心语

推荐词条

生活狼狈说说 有内涵搞笑的说说 关于怀念高中的说说 关于骂小三的说说 一觉睡到自然醒的说说 朋友圈天气热的说说 下雨天出门心情说说 和家人玩的心情说说 爱她却不敢说出口说说 动了真情的说说 给女朋友道歉说说 婆媳不合的说说 该买衣服说说 失望到一定程度说说 为自己女朋友写的说说 一句话霸气说说 要身材没身材说说 闺密说说霸气十足长的 说说第一次滚床单豆瓣 qq说说伤感女生 关于感谢陪伴的说说 失败的说说 晚安的个性说说 百合花的说说 愁死人了的说说 放纵自己的说说 适合谈恋爱发的说说 刷qq说说赞的免费网址 快手热门说说 长胖说说 前世今生的说说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