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闻官里闻官军收河南北的古诗 >

闻官里闻官军收河南北的古诗

关于闻官里闻官军收河南北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闻官里闻官军收河南北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闻官里闻官军收河南北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包括句子、语录、说说、名言、诗词、祝福、心语等。如果闻官里闻官军收河南北的古诗页面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

句子:即与闻官里闻官军收河南北的古诗相关的句子。
语录:即与闻官里闻官军收河南北的古诗相关的名人语录
说说:即与闻官里闻官军收河南北的古诗相关的qq说说、微信朋友圈说说。
名言:即与闻官里闻官军收河南北的古诗相关的名人名言、书籍名言。
诗词:即与闻官里闻官军收河南北的古诗相关的古诗词、现代诗词、千古名句。
祝福语:即与闻官里闻官军收河南北的古诗相关的祝福祝贺词。
心语:即与闻官里闻官军收河南北的古诗相关的早安、晚安朋友圈心语。

  •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杜甫古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古诗句)

  • 河北,河南,杜甫
  • 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安史之乱结束后的作品。《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被杜甫称为“生*第一快诗”。下面让我们看看诗词的全文: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用白话来说,翻译如下:剑门外忽然传来官军收复蓟北的消息,刚听到的时候这件事非常高兴,泪洒衣衫。转回头看,妻子儿女的愁云已经消失了,马上高兴地收拾好诗集书本。太阳出来照耀大地,我放声歌唱,痛饮美酒,明媚的春光陪伴着我返回故乡。马上动身启程,通过巴峡,穿过巫峡,穿过了襄阳又直接奔赴洛阳。

    这首诗前半部分反映了诗人听到消息的兴奋高兴的心情,后半部分反映了诗人急于返回故乡的心情。

    之后有很多人给这首诗很多评价,大家可以上网搜索一下。

    你对这首诗有什么看法呢?欢迎留言补充说明吧。

[阅读全文]...
  • 古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 河南,河北
  • 古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在日常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肯定对各类古诗都很熟悉吧,古诗按内容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等。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大家都称赞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古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原文: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译文

      剑门关外,喜讯忽传,官军收复冀北一带。高兴之余,泪满衣裳。

      回望妻子儿女,也已一扫愁云,随手卷起诗书,全家欣喜若狂。

      老夫想要纵酒高歌,结伴春光同回故乡。

      我的心魂早已高飞,就从巴峡穿过巫峡,再到襄阳直奔洛阳。

      注释

      闻:听说。官军:指唐朝军队。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译文」

      在剑南忽然传说,收复蓟北的消息,

      初听到悲喜交集,涕泪沾满了衣裳。

      回头看看妻子儿女,忧愁不知去向?

      胡乱收卷诗书,我高光得快要发狂!

      白天我要开怀痛饮,放声纵情歌唱;

      明媚春光和我作伴,我好启程还乡。

      仿佛觉得,我已从巴峡穿过了巫峡;

      很快便到了襄阳,旋即又奔向洛阳。

      「注释」

      1、却看:回看。

      2、愁何在:不再愁。

      3、漫卷:随手卷起。古代诗文皆写在卷子上。

      4、青春句:意谓春光明媚,鸟语花香,还乡时并不寂寞。

      5、即从两句:想像中还乡路线,即出峡东下,由水路抵襄阳,然后由陆路向洛阳。此诗句末有自注云:“余有田园在东京。”(指洛阳)。巴峡:四川东北部巴江中之峡。巫峡:在今四川巫山县东,长江三峡之一。襄阳:今属湖北。

      「赏析」

      这是一首叙事抒情诗,代宗广德元年(763)春作于梓州。延续七年多的安史之乱,终于结束了。作者喜闻蓟北光复,想到可以挈眷还乡,喜极而涕,这种激情是人所共有的。全诗毫无半点饰,情真意切。读了这首诗,我们可以想象作者当时对着妻儿侃侃讲述捷报,手舞足蹈,惊喜欲狂的神态。因此,历代诗论家都极为推崇这首诗。浦起龙在《读杜心解》中称赞它是杜甫“生*第一首快诗。”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注释

      1.河南河北:唐代安史之乱时,叛军的根据地。公元763年被官军收复。

      2.剑外:剑门关以外,这里指四川。当时杜甫流落在四川。蓟北:今河北北部一带,是叛军的老巢。

      3.却看:回过头来看。妻子:妻子孩子。

      4.漫卷:随便卷起。

      5.白日:白天。纵酒:纵情喝酒。

[阅读全文]...
  • 扩写古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 河南,河北
  • 扩写古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在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古诗吧,古诗按内容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等。你所见过的古诗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扩写古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伴着春姑娘轻盈的脚步,凛冽的冬风早已失去了往日的威力,把春天的温暖带给我们。剑门外的春天似乎比*时来得更早了一些,春姑娘轻轻把小草唤醒,让大地焕发出一片盎然的生机。春姑娘是快乐的,人们也在春姑娘的感召下充满着活力。纷纷开始播种希望的种子……

      在成都浣花溪畔有一座小茅屋,虽然简陋但也不失清新雅致。大诗人杜甫全家就住在这里。此时此刻,杜甫正手捧一本书站在窗前向远处眺望。想着自己颠沛流离,远离家乡已经是第五个年头了,这都是“安史之乱”惹得祸呀!不知道家乡的父老乡亲怎么样了?难道还在承受着战乱之苦吗?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息叛乱,*安还乡呢?

      想着想着,不禁一阵愁绪涌上心头,摇头叹息。正想到这里,却见一个人慌慌张张地跑进院子,边跑边叫道:“杜兄,杜兄。喜从天降呀!”

      杜甫定睛一看,原来是诗友张兄。忙出门迎接道:“别急别急,慢慢说,喜从何来呀?”

      “你不是时时刻刻思念故乡吗?这下好了。听说唐军打胜仗了,蓟北已经被收复了。官府也贴出来告示。不久就可以返回家乡了。此乃大喜之事呀!”

      杜甫听得怔住了,他不敢相信这是真的!门外“咣当”一声,夫人也听到了这个消息,激动地连打翻了水盆都不知道了,只顾着喜极而泣起来。撩起衣角擦了擦满脸的'泪水。就匆匆忙忙带着孩子去后堂收拾东西去了。

      这喜讯来得太突然,慌忙之中,碰洒了书桌上的墨汁,也已经顾不上收拾了。胡乱把桌面上的书卷了卷。激动的都不知如何是好。是啊,苦日子,总算熬过来了。这一场浩劫,终于象恶梦一般过去了,自己终于可以开始新的生活了。

      “来,来,来。张兄!为这个好消息干一杯吧!”说着拉张兄坐下。一起纵酒放歌,好不舒畅!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好,就这么决定了。明天就按此行程出发,一刻也不再耽搁。

      几年来的思乡之情终于如愿以偿了,这个消息真如春雷乍响,山洪突发,惊喜的洪流,一下子冲开了他郁积已久的情感闸门,喷薄而出,涛翻浪涌。挥毫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七律名作——————《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阅读全文]...
  • 古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诗意是什么?

  • 河南,河北,诗意
  •   在学*、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古诗吧,古诗是中文独有的一种文体,有特殊的格式及韵律。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古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诗意是什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剑门关以南的四川,忽然传来收复蓟北的消息,初听到这个消息惊喜得涕泪交流,沾湿了衣裳。回过头来再看妻子,*日的优愁已不知跑到何处去了;我胡乱地卷起诗书高兴得几乎要发狂。白日里我要放声歌唱,纵情畅饮;美好的春景正好伴着我返回故乡。我们要立即动身,从巴峡乘船,穿过巫峡,顺流直下到达湖北襄阳,再从襄阳北上,直奔洛阳。

      剑门关外忽然听说官军收复蓟北,

      乍听到止不住的泪水洒满了衣裳。

      回头看妻儿的.愁容不知去了何方,

      胡乱收拾着诗书不由得欣喜若狂。

      白日里引吭高歌呵且须纵情饮酒,

      春光正好伴我返回那久别的故乡。

      立即动身穿过了巴峡再穿过巫峡,

      然后经过襄阳再转向那旧都洛阳。

      【原文】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

      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

      便下襄阳向洛阳。

      【今译】

      剑门关外忽然听说官军收复蓟北,乍听到止不住的泪水洒满了衣裳。

      回头看妻儿的愁容不知去了何方,胡乱收拾着诗书不由得欣喜若狂。

      白日里引吭高歌呵且须纵情饮酒,春光正好伴我返回那久别的故乡。

      立即动身穿过了巴峡再穿过巫峡,然后经过襄阳再转向那旧都洛阳。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河南府巩县(今河南巩义市)人。杜甫生逢开元盛世及安史之乱,一生颠沛流离,历尽磨难,他的诗广泛地记载了这一时期的现实生活,被人称为“诗史”。杜甫擅长各种诗体,诗风沉郁顿挫,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

      【注释】

      官军:唐王朝军队。

      收:收复。

      河南河北:泛指黄河以南以北地区,相当于今河南、河北、山东一带。

      剑外:剑门关之外,即今四川剑南一带。

      蓟北:今河北省北部。当时为安、史叛军根据地。

      初闻:乍听到。

      涕泪:眼泪。

      却看;回头看。

      漫卷:胡乱地卷起。

      纵酒:纵情饮酒。

      青春:春天。

      巴峡:在今重庆市东的嘉陵江上。

      巫峡:在今四川省巫山县东。

      襄阳:在今湖北省襄樊市。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流落到梓州时所作。这一年杜甫52岁,由于安史之乱而漂泊到剑门之外已是第五个年头,杜甫无时不期望着能够*息叛乱,叶落归根。突然他听说官军收复了蓟北,喜极而泣,不能自抑。作者用了“忽传”、“初闻”、“却看”、“漫卷”四个连续动作,把惊喜心情有表达得淋漓尽致。而在“即从”、“穿”、“便下”、“向”这四个富有动感节奏的描述中,作者想象着自己仿佛已经穿过巴峡、巫峡,路过襄阳、洛阳,回到了梦寐以求的家乡。后人说:“此诗句句有喜跃意,一气流注,而曲折尽情,绝无妆点,愈朴愈真”,此诗是老杜“生*第一首快诗”,如此等等,都是非常精当的评语。

[阅读全文]...
  • 问官军收河南河北古诗的意思(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杜甫译文)

  • 河北,河南,杜甫
  •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

    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

    便下襄阳向洛阳。

    ‍这首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公元763年)春天,在杜甫的诗集里被推为突出的名篇,在杜甫的诗中极为少见,在古今的诗篇中也极为少见,因为这首诗是写极为喜悦的感情,热情奔放,但又极为深沉曲折。写极其喜悦的感情不容易写得深沉,热情奔放的诗篇不容易写得曲折,不容易写成格律诗;写得深沉而又曲折的诗,又往往缺乏奔放的热情,不容易写出极为喜悦的感情。这首诗是两者兼而有之,所以成为突出的名篇。

    这首诗开头用“忽传”两字,含有极为惊喜的感情。在上一年的十月,史朝义还占领东京,占有河南大部分和河北广大地区,完全想不到在三个月之后,他会众叛亲离,部下纷纷瓦解,唐朝全部收复河南河北的。这个“忽传”是出乎意料之外的。但安史之乱到这时整整拖了七年零三个月,使广大地区的人民陷在水深火热之中,人们迫切地盼望*定叛乱,所以这个“忽传”又是长期盼望、求之不得的消息。出乎意料之外所以惊,长期盼望所以喜。极度惊喜的感情使他“初闻涕泪满衣裳”,一开始听到这个消息就喜极掉泪。在这个“涕泪满衣裳”里,包含着无数感情,包括在安史之乱中个人和全家所受的种种苦难,包含着人民所受的种种苦难,一起涌上心头,所以涕泪沾满衣裳。惊喜之极不是惊疑而是掉泪,因为这个消息虽然出乎意料之外,又是长期盼望的,所以不是惊疑而是惊喜。想到在安史之乱中所经历的种种苦难,所以不是喜而大笑,是喜极而掉泪。这样写真是写得极为真实。

    “却看”,再看看老婆和儿子还有什么忧愁呢?是跟自己一样高兴,忧愁已经没有了。这里的“妻子”是妻和子,与“诗书”指诗和书相对。随便把诗书卷起来准备回乡了。在安史之乱中杜甫全家漂泊到四川,一直在想回乡。在《秋兴》里说:“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在《吹笛》里说:“故园杨柳今摇落,何得愁中却尽生。”在《见萤火》里说:“沧江白发愁看汝,来岁如今归未归?”正因为一直在想回乡,所以一听到好消息,就想回乡了,这样流泪和准备回乡,正说明内心的“喜欲狂”。

    听到了这样的好消息,自然要歌唱,要喝酒,这是“喜欲狂”的自然表现。杜甫是在春天得到这个消息的,他迫不及待地想回乡,所以想立刻就走,想在春天就走。春天里到处景物宜人,草绿花红,花香鸟语,一路上有青春作伴,不会感到寂寞,正好回乡。怎样走呢?就坐船从长江东下,经过巴峡穿过巫峡,就从汉水到达襄阳,再走陆路到洛阳回到老家去。

    这首诗,从结构看,点明题目说明事件的只有一句,即“剑外忽传收蓟北”。在这句里表达感情的词是“忽传”,从忽传里含蕴惊喜的感情。从惊喜的感情里流露出泪满衣、喜欲狂来。从泪满衣里含蕴着长期漂泊中的思乡之情,这种感情不是他一个人的,是全家的,这就联系到妻和子了。从喜欲狂里表现出“漫卷诗书”来,这就同回乡结合,这是一方面;从喜欲狂里表现出放声歌唱、纵情饮酒,这是又一方面。从回乡里开出想立即动身的“青春作伴”,算计到由水路转陆路的旅程。全诗就这样紧密结合,一气呵成,又是曲折有致,确是抒喜悦感情的杰作。

    再从承转关系来说,有明显的,有含蓄的。从“忽传”里含蕴惊喜感情,这是含蓄的,不明显的。从惊喜里开出泪满衣、喜欲狂来,即承接“忽传”转入新意,这种承转是含蓄的。从“喜欲狂”里转入放歌纵酒,这种关系是明显的。从泪满衣里含蓄思乡之情在内,这是不明显的。从“漫卷诗书”准备回乡里,转入“好还乡”,它的承转是明显的。从“好还乡”里点出水路和陆路的旅程,这种承转是明显的。这样的承转关系,有明的有暗的,明暗交错,构成了热情奔放和深沉曲折相结合的作品。

    抒情作品要写出真实感情,又要写得曲折深沉,避免浅露。这种曲折深沉又是真感情的自然流露,不是有意做作。这就需要有深厚的感情,有了深厚的感情,感情自然就流露出来,也就是深厚的,既是深厚的感情,自然不会浅露,自然显得深沉,有曲折,杜甫这首诗就是这样。因为杜甫是关心人民疾苦的,写了不少反映人民疾苦的诗,他自己又经历了长期的苦难生活,这就酝酿成他的深厚的感情。在这首诗里,他只要把这种感情写出来,让这种感情自然流露出来,就是深沉的,不是浅露的;就是曲折的,不是直率的,就是自然的,不是做作的。要写出这样的好诗,主要在培养深厚的感情。

    这首诗的结尾也可注意,两句中用了四个地名,又是对偶句,却写得极为自然,是很少见的。李白的《蛾眉山月歌》:“夜发青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两句用三个地名,已经少见,而杜甫用了四个地名,就更难得了。但这也不是有意做作,因为从上文的“好还乡”,自然想到还乡旅程,自然想到水路陆路,用了四个地名,写得极为自然。这两句里的“即从”、“便下”也可注意,正写出“好还乡”的急迫心情,具有强烈的感*彩。

    作者简介:周振甫 (1911~2000),浙江*湖人。1932年肄业于无锡国学专修学校。历任上海开明书店校对、中国青年出版社编辑、中华书局编审。昆明第一届文论学会会员,济南文心雕龙学会会员。1935年开始发表作品。196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诗词例话》《文心雕龙注释》《中国修辞学史》《*诗词欣赏》等,专著辑为《周振甫文集》。

[阅读全文]...
  •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全诗解析

  • 杜甫,河南,河北
  •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全诗解析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的作品。全诗情感奔放,处处渗透着“喜”字,痛快淋漓地抒发了作者无限喜悦兴奋的心情。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全诗解析,欢迎阅读与收藏。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作品赏析: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通过“喜”来表达的,写作者听到祖国重归统一的极度的喜悦和急切还乡的心情。诗歌以“剑外忽传收蓟北”为发端,直接叙写喜讯。

      杜甫在这首诗下自注:“余田园在东京。”诗的主题是抒写忽闻叛乱已*的捷报,急于奔回老家的喜悦。“剑外忽传收蓟北”,起势迅猛,恰切地表现了捷报的突然。诗人多年飘泊“剑外”,备尝艰苦,想回故乡而不可能,就是由于“蓟北”未收,安史之乱未*。如今“忽传收蓟北”,惊喜的洪流,一下子冲开了郁积已久的情感闸门,令诗人心中涛翻浪涌。“初闻涕泪满衣裳”,“初闻”紧承“忽传”,“忽传”表现捷报来得太突然,“涕泪满衣裳”则以形传神,表现突然传来的捷报在“初闻”的一刹那所激发的感情波涛,这是喜极而悲、悲喜交集的真实表现。“蓟北”已收,战乱将息,乾坤疮痍、黎民疾苦,都将得到疗救,诗人颠沛流离、感时恨别的苦日子,总算熬过来了。然而痛定思痛,诗人回想八年来熬过的重重苦难,又不禁悲从中来,无法压抑。可是,这一场浩劫,终于像恶梦一般过去了,诗人可以返回故乡了,人们将开始新的生活,于是又转悲为喜,喜不自胜。这“初闻”捷报之时的心理变化、复杂感情,如果用散文的写法,必需很多笔墨,而诗人只用“涕泪满衣裳”五个字作形象的描绘,就足以概括这一切。第二联以转作承,落脚于“喜欲狂”,这是惊喜的.更高峰。“却看妻子”、“漫卷诗书”,这是两个连续性的动作,带有一定的因果关系。当诗人悲喜交集,“涕泪满衣裳”之时,自然想到多年来同受苦难的妻子儿女。“却看”就是“回头看”。“回头看”这个动作极富意蕴,诗人似乎想向家人说些什么,但又不知从何说起。其实,无需说什么了,多年笼罩全家的愁云不知跑到哪儿去了,亲人们都不再是愁眉苦脸,而是笑逐颜开,喜气洋洋。亲人的喜反转来增加了诗人的喜,诗人再也无心伏案了,随手卷起诗书,大家同享胜利的欢乐。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一联,就“喜欲狂”作进一步抒写。“白日”,点出人已到了老年。老年人难得“放歌”,也不宜“纵酒”;如今既要“放歌”,还须“纵酒”,正是“喜欲狂”的具体表现。这句写“狂”态,下句则写“狂”想。“青春”指春季,春天已经来临,在鸟语花香中与妻子儿女们“作伴”,正好“还乡”。诗人想到这里,自然就会“喜欲狂”了。

      尾联写诗人“青春作伴好还乡”的狂想,身在梓州,而弹指之间,心已回到故乡。诗人的惊喜达到高潮,全诗也至此结束。这一联,包涵四个地名。“巴峡”与“巫峡”,“襄阳”与“洛阳”,既各自对偶(句内对),又前后对偶,形成工整的地名对;而用“即从”、“便下”绾合,两句紧连,一气贯注,又是活泼流走的流水对。再加上“穿”、“向”的动态与两“峡”两“阳”的重复,文势、音调,迅急有如闪电,准确地表现了诗人想象的飞驰。“巴峡”、“巫峡”、“襄阳”、“洛阳”,这四个地方之间都有很漫长的距离,而一用“即从”、“穿”、“便下”、“向”贯串起来,就出现了“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的疾速飞驰的画面,一个接一个地从读者眼前一闪而过。这里需要指出的是:诗人既展示想象,又描绘实境。从“巴峡”到“巫峡”,峡险而窄,舟行如梭,所以用“穿”;出“巫峡”到“襄阳”,顺流急驶,所以用“下”;从“襄阳”到“洛阳”,已换陆路,所以用“向”,用字高度准确。

      这首诗,除第一句叙事点题外,其余各句,都是抒发诗人忽闻胜利消息之后的惊喜之情。诗人的思想感情出自胸臆,奔涌直泻。仇兆鳌在《杜少陵集详注》中引王嗣的话说:“此诗句句有喜跃意,一气流注,而曲折尽情,绝无妆点,愈朴愈真,他人决不能道。”后代诗论家都极为推崇此诗,赞其为杜甫“生*第一首快诗也”(《读杜心解》)。【句解】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剑南一带忽然传来官军收复蓟北的喜讯,初闻此讯,我止不住热泪滚滚,洒满了衣裳。首联恰切而逼真地反映出诗人当时的心理,感人至深。多少年动荡流离的生活,多少个忧愁凄苦的长夜,多少军民的浴血奋战,就要结束了;多少年的日思夜盼,终于实现了,怎能不教人喜极而泣?“忽传”,表现捷报来得突然,如春雷乍响,惊喜的洪流,冲开郁积已久的感情闸门。“剑外”,即剑门关(剑阁)以南地区的蜀中(今四川境内),唐朝置剑南道,治所在成都。“蓟北”,唐时的幽、蓟二州一带(今河北北部),是安史叛军的老巢。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回过头看着妻子儿女,她们脸上的愁云已经一扫而光;胡乱地收卷起一堆诗书,我欣喜得简直要发狂!颔联以转作承,落脚于“喜欲狂”,这是惊喜的情感洪流涌起的又一高峰。“却看”,即回头看。当自己悲喜交集时,自然想到多年来同受苦难的妻子儿女。“漫卷”,是一种无目的、下意识的动作。动乱结束,第一个长期深藏在心里的愿望自然冒出来:从此可以回乡,过上安定的日子。所以欣喜若狂地把散乱的诗书卷起来,诗人未必真的要立刻收拾行李,只是情不自禁,渴盼早归的自然流露。白首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满头白发的我,要放声高歌,还要纵情饮酒;有明媚的春光作伴,正好可以启程回归故乡。颈联就“喜欲狂”作进一步抒写,并转入极欲回乡的心情。放歌、纵酒是狂喜的具体表现。青春、还乡是诗人的设想。“白首”,一作白日。如果作“白日”,就与下句中的“青春”显得重复,故作“白首”较好。“青春”,指春季。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立即乘船从巴峡启程,顺水穿过巫峡,直接由水路北上襄阳,旋即又由陆路直奔故乡洛阳。尾联就还乡作进一步抒写,展望中的旅程是多么美好,又是多么*易坦荡。实际上,从剑外到洛阳,路途很远,巴峡、巫峡、襄阳、洛阳四处相距也不*,但在归心似箭的诗人笔下,简直就像朝发夕至那么容易、那么快速。这一联包含四个地名。“巴峡”与“巫峡”,“襄阳”与“洛阳”,既各自对偶(句内对),又前后对偶,形成工整的地名对;而用“即从”、“便下”绾合,两句紧连,一气贯注,又是活泼的流水对。再加上“穿”、“向”的动态与两“峡”两“阳”的重复,也就有了一泻千里的气势。“巴峡”,指四川东北部嘉陵江上游峡谷,非巴东三峡。“巫峡”,在今四川巫山县东,长江三峡之一。“襄阳”,今湖北襄樊市,杜甫祖籍在此。从襄阳到洛阳,要改走陆路,所以用“向”字。“洛阳”,今属河南。杜甫籍贯河南巩县,三岁时移居洛阳,故常以洛阳为故乡。句后作者原注:“余田园在东京。”东京即洛阳。

      拓展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阅读练*及答案

      1.赏析不确切的一项是()

      A.这首诗集中表现出了诗人忽闻捷报后一瞬间的感情,突出地写了一“喜”字。

      B.一个“满”字,表露了诗人高兴的眼泪如泉涌的状貌,逼真地展示了一个饱经沧桑,在战乱中苦苦挣扎的人此时此地喜不自禁的感情。

      C.“青春作伴好还乡”一句,诗人用拟人手法写出了自己在欢庆之时急于还乡的心情。

      D.一个“下”字说明“巫峡”到“襄阳”是逆流而上,一个“向”字表明从“洛阳”到“襄阳”已改换了陆路。

      2.表现诗人一家欣喜欲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解释加点字词的含义:

      ①涕泪:②却看:③漫:

      4.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答:

      5.此诗中表现的诗人的感情可以用一个字来概括,就是:

      6.你能张开想象的翅膀,把看到的洛阳美景用两三句话写下来吗?

      7.杜甫为什么“涕泪”满衣衫呢?

      8.再看一眼杜甫,想对他说些什么?

      9.“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中的“忽传”二字表现出_____________,诗人“涕泪”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之句,营造了一幅__________的画面,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的心境。

      答案:

      1.D

      2.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3.①眼泪②还看③随便

      4.表达了作者在四川听到*叛官军打了胜仗收复北地的喜悦心情。

      5.喜

      6.略

      7.一是失地收复;二是再也不要过这种滇沛流离的生活了,他可以回到自己的家乡了。

      8.略

      9.消息来得突然听到胜利的消息喜极而泣,又有对自己长期颠沛流离生活的感慨。

      10.疾速飞驰迫不及待、归心似箭

[阅读全文]...
  •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改写唐诗

  • 河北,唐诗,河南
  •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改写唐诗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此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年)春。当年正月史朝义自缢,安史之乱结束。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改写唐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一个碧空万里风和日丽的日子里,唐代诗人杜甫正坐在一个书摊前品书。

      忽然,听到街道中间有一处地方人声鼎沸,诗人抬头向远处张望,发现在一处大告示栏前人头攒动,热闹非凡:有些人一直在对着告示指指点点;有些人却是欣喜若狂;不过更有人潸然泪下。诗人顿时心里疑惑不解。想到:“这些人都在看什么呀?一定是发生了什么振奋人心的大好消息,才让这么多人如此兴奋。”他走上前来挤开拥挤的人群,看到告示上写着朝廷的官兵把河南与河北从敌人手中夺了回来。诗人见了心中立刻涌出了五味杂尘。回头对妻子儿女说道:“太好了,盼天盼地终于把这一天给盼回来了!河南河北终于回归了!”说着,诗人情不自禁的流下了欣喜泪水,竟然把自己的衣襟给哭的湿透了。抬起头来,看见妻子儿女激动万分,往日的烦恼与忧愁顿时一扫而光。

      诗人想让自己*静下来,便拿起书摊上的一篇古文随手翻阅起来,可是心里激动的简直要发狂,竟然一个字都没有读,就把书放了回去。回到家后虽然还没有到吃饭的时间,可诗人却邀请几位心情同样如此的亲朋好友,一起来庆祝这个来之不易的日子。杜甫倒上美酒说:“呵呵,这些年我们一直有家不能回,而现在,官兵们终于把河南与河北收复了,是我们这些浪迹天涯的人终于可以回家了,我明天一早就坐船从巴峡穿过巫峡,再从襄阳走回洛阳。”

      说罢,诗人顿时诗兴大发,随即吟诗一首:“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在明媚的清晨,蔚蓝的太空,洁白的云朵,衬托着清澈的湖水。和熙的春风吹着我的.脸,令我清爽神宜。生机勃勃的大树与嫩绿的小草,相互应和,时不时地与我们打招呼。

      因“安史之乱”从河南河北逃到了梓州的唐朝大诗人杜甫。日夜思念着自己的祖国。杜甫全身蓝衣,衣冠整齐,戴着一顶小官帽,腰围中围着一条深红色的腰带。杜甫在梓州的一条路上走着,愁眉苦脸地冥思想想着祖国统一的事情,官军什么时候才可以将蓟北收复呢……快入家门口时,看着人们脸上洋溢的快乐的表情,杜甫疑惑了。杜甫上前一问:“小兄弟,发生什么事情了?”小兄弟说:“唐朝官军将蓟北收复了呀!真高兴。”

      杜甫愣住了,欢乐情不自禁地流露出来。杜甫赶紧把这好消息告诉娘子和儿子。“啪”直见妻子正在纺织衣服。杜甫泪水纵横,已经把衣裳全部湿透了。杜甫把这喜讯告诉妻儿后,再看看妻儿以前的忧愁已烟消云散,不知道都哪儿去了。杜甫冲入自己的画室胡乱地把他的诗稿和书籍一卷,我高兴得简直要发疯。杜甫自从得之这一消息后,每天白天放声高歌.纵情饮酒,杜甫多么想趁着这明媚的春光与自己的家人一起返回故乡。一天夜晚,杜甫沉睡在自己的美梦之中;树木郁郁葱葱.鸟儿齐声高歌,杜甫乘着小舟,从巴峡出发.穿过青翠欲滴的巫峡顺流而下,一过襄阳便直奔洛阳。

      杜甫突然醒到,写了了名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百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这是一个春天的早晨,鸟语花香,春光明媚。可什么好春景都吸引不了杜甫,自从安史之乱开始,他就一直闷闷不乐。一直在想官兵什么时候才能收复蓟北啊!老百姓什么时候才能脱离战争呢?杜甫一边摆弄着桌上的诗书,一边念叨着。那诗书已经很久没有整理了,可是失地没有收复,他也就没有心思去收拾他们。

      四周静悄悄的,似乎一切都沉浸在淡淡的悲伤之中。杜甫铺好纸张,正准备挥笔作诗,好像只有写诗才能忘记心中的悲痛。忽然,外面传来了一阵阵笑声、说话声。“刚刚还很安静的,怎么忽然这么热闹?”带着疑问,杜甫打开了门,刚打开,他只见邻居家大爷的脸都笑成花了。“大爷,怎么了?什么事这么高兴?”杜甫疑惑的问道。“你看,那个小伙子刚从关外打仗回来,他说蓟北收复了呢!”老大爷指着对面的官兵说道。杜甫听了,马上跑回家,打这个好消息告诉自己的家人。可是他刚进屋,泪水就不由自主地流了下来,沾满了衣服,他知道,那是高兴的泪水,家人看见他这个样子,便问他怎么了。杜甫高兴地大喊道:“蓟北收复了!”说完,又回过头去抹了一把激动的泪水。待他又回过头去时,杜甫发现妻子和孩子脸上早已写满了喜悦,脸上的忧愁一扫而空。他高兴得都不知道干什么好,便胡乱卷起桌上散乱的诗书,他那手舞足蹈的样子,让人看了就觉得在发狂。然后,他走出门外,欣赏这美丽无比的春景,放声歌唱、纵饮美酒。杜甫不禁想起自己的故乡,他想现在官兵收复失地了,我要在春光明媚的大好日子的陪伴下回家乡去。我要从巴峡穿到巫峡,又从襄阳顺流而下到洛阳。

      这时杜甫再也忍不住内心的喜悦和回家的急切心情,回到家中提起毛笔,挥笔写下他的“生*第一快诗。”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

      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

      便下襄阳向洛阳。

[阅读全文]...
  •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原文、译文

  • 河北,河南,古诗文
  •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原文、译文

      传统诗词文化是世界文学史上最独特表现形式和文学遗产。通常认为,诗较为适合“言志”,而词则更为适合“抒情”。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原文、译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原文:

      杜甫〔唐代〕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译文:

      剑外忽然传来收蓟北的消息,刚刚听到时涕泪满衣裳。

      回头看妻子和孩子哪还有一点的忧伤,胡乱地卷起诗书欣喜若狂。

      日头照耀放声高歌痛饮美酒,趁着明媚春光与妻儿一同返回家乡。

      心想着就从巴峡穿过巫峡,经过了襄阳后又直奔洛阳。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赏析:

      此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公元763年)春。当年正月史朝义自缢,安史之乱结束。杜甫听到这消息,不禁惊喜欲狂,手舞足蹈,冲口唱出这首七律。诗的前半部分写初闻喜讯的惊喜;后半部分写诗人手舞足蹈做返乡的准备,凸显了急于返回故乡的欢快之情。全诗情感奔放,处处渗透着“喜”字,痛快淋漓地抒发了作者无限喜悦兴奋的心情。因此被称为杜甫“生*第一快诗”。除第一句叙事点题外,其余各句,都是抒发诗人忽闻胜利消息之后的惊喜之情。诗人的思想感情出自胸臆,奔涌直泻。后六句都是对偶,但却明白自然像说话一般,有水到渠成之妙。

      首句起势迅猛,恰切地表现了捷报的突然。诗人多年飘泊“剑外”,备尝艰苦,想回故乡而不可能,就是由于“蓟北”未收,安史之乱未*。如今“忽传收蓟北”,惊喜的洪流,一下子冲开了郁积已久的情感闸门,令诗人心中涛翻浪涌。“初闻涕泪满衣裳”,“初闻”紧承“忽传”,“忽传”表现捷报来得太突然,“涕泪满衣裳”则以形传神,表现突然传来的捷报在“初闻”的一刹那所激发的感情波涛,这是喜极而悲、悲喜交集的真实表现。“蓟北”已收,战乱将息,乾坤疮痍、黎民疾苦,都将得到疗救,诗人颠沛流离、感时恨别的苦日子,总算熬过来了。然而痛定思痛,诗人回想八年来熬过的重重苦难,又不禁悲从中来,无法压抑。可是,这一场浩劫,终于像噩梦一般过去了,诗人可以返回故乡了,人们将开始新的生活,于是又转悲为喜,喜不自胜。这“初闻”捷报之时的心理变化、复杂感情,如果用散文的写法,必需很多笔墨,而诗人只用“涕泪满衣裳”五个字作形象的描绘,就足以概括这一切。

      第二联以转作承,落脚于“喜欲狂”,这是惊喜的更高峰。“却看妻子”、“漫卷诗书”,这是两个连续性的动作,带有一定的因果关系。当诗人悲喜交集,“涕泪满衣裳”之时,自然想到多年来同受苦难的妻子儿女。“却看”就是“回头看”。“回头看”这个动作极富意蕴,诗人似乎想向家人说些什么,但又不知从何说起。其实,无需说什么了,多年笼罩全家的愁云不知跑到哪儿去了,这一句是用妻儿的.欢欣来衬托诗人的欣喜之情。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紧承上联从生活细节上细致的刻画了诗人的狂喜。“白日”,指晴朗的日子,点出人已到了老年。老年人难得“放歌”,也不宜“纵酒”;如今既要“放歌”,还须“纵酒”,正是“喜欲狂”的具体表现。这句写“狂”态,下句则写“狂”想。“青春”指春天的景物,春天已经来临,在鸟语花香中与妻子儿女们“作伴”,正好“还乡”。诗人想到这里,自然就会“喜欲狂”了。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是诗人的联想,身在梓州,顷刻间就已回到家乡。诗人的惊喜达到高潮,全诗也至此结束。这一联,包涵四个地名。“巴峡”与“巫峡”,“襄阳”与“洛阳”,既各自对偶(句内对),又前后对偶,形成工整的地名对;而用“即从”、“便下”绾合,两句紧连,一气贯注,又是活泼流走的流水对。再加上“穿”、“向”的动态与两“峡”两“阳”的重复,文势、音调,迅急有如闪电,准确地表现了诗人想象的飞驰。“巴峡”、“巫峡”、“襄阳”、“洛阳”,这四个地方之间都有很漫长的距离,而一用“即从”、“穿”、“便下”、“向”贯串起来,就出现了“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的疾速飞驰的画面,一个接一个地从读者眼前一闪而过。这里需要指出的是:诗人既展示想象,又描绘实境。从“巴峡”到“巫峡”,峡险而窄,舟行如梭,所以用“穿”;出“巫峡”到“襄阳”,顺流急驶,所以用“下”;从“襄阳”到“洛阳”,已换陆路,所以用“向”,用字高度准确。

      本诗主要叙写了诗人听到官军收复失地的消息后,十分的喜悦,收拾行装立即还乡的事。抒发诗人无法抑制的胜利喜悦与还乡快意,表现了诗人真挚的爱国情怀,表达了诗人博大的爱国胸怀和高尚的精神境界。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创作背景: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作于公元763年(广德元年)春天,那时杜甫52岁。宝应元年(公元762年)冬季,唐军在洛阳附*的横水打了一个大胜仗,叛军头领薛嵩、张忠志等纷纷投降。作者听到这个消息后欣喜若狂,写下此诗。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原文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注释

      1、却看:回看。

      2、愁何在:不再愁。

      3、漫卷:随手卷起。古代诗文皆写在卷子上。

      4、青春句:意谓春光明媚,鸟语花香,还乡时并不寂寞。

      5、即从两句:想像中还乡路线,即出峡东下,由水路抵襄阳,然后由陆路向洛阳。此诗句末有自注云:“余有田园在东京。”(指洛阳)。巴峡:四川东北部巴江中之峡。巫峡:在今四川巫山县东,长江三峡之一。襄阳:今属湖北。

      译文

      在剑南忽然传说,收复蓟北的消息,

      初听到悲喜交集,涕泪沾满了衣裳。

      回头看看妻子儿女,忧愁不知去向,

      胡乱收卷诗书,我高光得快要发狂。

      白天我要开怀痛饮,放声纵情歌唱,

      明媚春光和我作伴,我好启程还乡。

      仿佛觉得,我已从巴峡穿过了巫峡,

      很快便到了襄阳,旋即又奔向洛阳。

      赏析

      这是一首叙事抒情诗,代宗广德元年(763)春作于梓州。延续七年多的安史之乱,终于结束了。作者喜闻蓟北光复,想到可以挈眷还乡,喜极而涕,这种激情是人所共有的。全诗毫无半点饰,情真意切。读了这首诗,我们可以想象作者当时对着妻儿侃侃讲述捷报,手舞足蹈,惊喜欲狂的神态。因此,历代诗论家都极为推崇这首诗。浦起龙在《读杜心解》中称赞它是杜甫“生*第一首快诗。

[阅读全文]...
  •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杜甫

  • 河南,河北,杜甫
  •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作者:杜甫(唐代诗人)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译文】

      剑门关以南的四川,忽然传来收复蓟北的消息,初听到这个消息我惊喜得涕泪交流,沾湿了衣裳。回过头来再看妻子和儿女,*日的忧愁已不知跑到何处去了;我胡乱地卷起诗书高兴得几乎要发狂。白天里我要放声歌唱,纵情畅饮;美好的春景正好伴着我返回故乡。我们要立即动身,从巴峡乘船,穿过巫峡,顺流直下到达湖北襄阳,再从襄阳北上,直奔洛阳。

    整理:zjh201605

[阅读全文]...

相关词条

相关文章

闻官里闻官军收河南北的古诗 - 句子

闻官里闻官军收河南北的古诗 - 语录

闻官里闻官军收河南北的古诗 - 说说

闻官里闻官军收河南北的古诗 - 名言

闻官里闻官军收河南北的古诗 - 诗词

闻官里闻官军收河南北的古诗 - 祝福

闻官里闻官军收河南北的古诗 - 心语

推荐词条

赞美扇子唯美的句子 喝酒说说伤感句子 形容自己很穷的句子 被爱人欺骗与背叛句子 描写人多的句子 我爱你句子 好看的句子 一语双关的句子 祈祷*安的句子简短 句子成分符号 睡到自然醒的唯美句子 让人暖心的句子 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好的句子 关于世界和*的句子 有关微笑的优美句子 形容一个人的句子 宝贝开心快乐的句子 光明的句子 世俗的句子 伤心的情感句子 关于保护动物的英语句子 散文句子摘抄 赞美别人厨艺好的句子 关于口红的唯美的句子 想你入骨句子 一杯果汁的唯美句子 描写蜗牛的优美句子 难过到哭的句子 描写交警的句子 心情烦的句子 诗经描写爱情的句子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