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求唐寅的古诗 >

求唐寅的古诗

关于求唐寅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求唐寅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求唐寅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包括句子、语录、说说、名言、诗词、祝福、心语等。如果求唐寅的古诗页面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

句子:即与求唐寅的古诗相关的句子。
语录:即与求唐寅的古诗相关的名人语录
说说:即与求唐寅的古诗相关的qq说说、微信朋友圈说说。
名言:即与求唐寅的古诗相关的名人名言、书籍名言。
诗词:即与求唐寅的古诗相关的古诗词、现代诗词、千古名句。
祝福语:即与求唐寅的古诗相关的祝福祝贺词。
心语:即与求唐寅的古诗相关的早安、晚安朋友圈心语。

  • 唐寅是哪个朝代的

  • 语文
  • 唐寅是哪个朝代的

      唐伯虎是著名画家、书法家、诗人。江南四大才子一般认为是指对唐寅(即唐伯虎)、祝枝山、文征明、徐祯卿四人的合称。那么,唐寅是哪个朝代的呢?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唐寅是哪个朝代的

      唐寅是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诗人。

      唐寅的始祖是前凉陵江将军唐辉,这也直接影响到了唐寅,他在自己的书画题名中也常用“晋昌唐寅”落款。而到了唐初,其祖唐俭跟随李渊起兵,被封为“莒国公”,所以唐寅也自称“鲁国唐生”。到了明代,其祖唐泰任兵部车驾主事,死于土木堡之役。唐泰的后代子孙多散部在苏州吴县白下、桥里间一代。唐寅也正是出生在这一带,其父唐广德经营一家小酒馆。其父让他读书求取功名,唐寅不负父望,十六岁中苏州府试第一入痒读书。28岁时中南直隶乡试第一,次年入京应战会试。因弘治十二年科举案受牵连入狱被贬为吏,突发变故让唐寅丧失进取心,从此游荡江湖,埋没于诗画之间,终成一代名画家。

      绘画宗法李唐、刘松年,融会南北画派,笔墨细秀,布局疏朗,风格秀逸清俊。人物画师承唐代传统,色彩艳丽清雅,体态优美,造型准确;亦工写意人物,笔简意赅,饶有意趣。其花鸟画长于水墨写意,洒脱秀逸。书法奇峭俊秀,取法赵孟頫。

      绘画上与沈周、文徵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又称“明四家”。诗文上,与祝允明、文徵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

      人物生*

      成化时期

      成化六年(1470年)二月初四,唐寅出生于苏州府吴县吴趋里 ,父亲唐广德,母亲丘氏。注:祝允明的《唐子畏墓志铭》:母丘氏,以成化六年二月初四日生子畏。

      成化十二年(1475年),唐寅的弟弟唐申出生。

      成化十八年(1482年),唐寅结识祝允明。

      成化二十年(1484年),唐寅结识文徵明,并得到其父太仆文林的欣赏。

      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唐寅以第一名补苏州府府学附生。唐寅结识好友张灵。注:祝允明的《唐子畏墓志铭》:童髫中科第一,四海惊称之。张灵,字梦晋。

      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唐寅、祝允明、罗圯、白钺、涂瑞与刘机在沈石田所绘的《壑舟园》图上题诗。注:壑舟园为王鏊之从兄王盘的别业。

      弘治时期

      弘治元年(1488年),唐寅与徐廷瑞的次女徐氏成婚。

      弘治三年(1490年),唐寅作《对竹图》。

      弘治四年(1491年),唐寅儿时的好友刘秀才病逝,作墓志铭。注:刘秀才名刘嘉德,字协中,年长唐寅两岁。

      弘治六年(1493年),唐寅为沈隐君写墓碣文。注:沈隐君名沈诚,字希明,号隐君,姑苏长洲人,死于弘治六年五月,年七十,开馆售业为生,是唐寅的蒙师。

      弘治七年(1494年),唐寅的父亲去世,而母亲、妻子、儿子、妹妹亦在这一两年内相继离世,家境逐渐衰落,在好友祝枝山的规劝下潜心读书准备科考。

      弘治八年(1495年),唐寅为许天锡之妻高氏作墓志铭。唐寅年二十六岁,已有白发,故写《白发诗》,文林作诗唱和。唐寅画《桂香亭图》。注:文林时年五十岁。

      弘治九年(1496年),唐寅作《中州览胜序》。

      弘治十年(1497年),唐寅参加录科考试期间与好友张灵宿妓喝酒,放浪形骸。提学御史方志十分厌恶这种行径,唐寅在录科考试中名落孙山。后来苏州知府曹凤爱惜人才,苏州的名士文徵明的父亲文林、沈周、吴宽等为唐寅求情,方志才同意“补遗”让其参加乡试。注:方志,字信之,成化二十三年进士。

      弘治十一年(1498年),唐寅中应天府乡试第一,在他的《领解元

      后谢主司》一诗之中写道:壮心未肯逐樵渔,秦运咸思备扫除。剑责百金方折阅,玉遭三黜忽沽诸。红绫敢望明年饼,黄绢深惭此日书。三策举场非古赋,上天何以得吹嘘。唐寅作《送文温州序》和《金粉福地赋》。但唐寅中举后并没有收敛,变本加厉的流连欢场。他的朋友纷纷规劝,祝允明对唐寅说:“夫谓千里马,必朝秦暮楚,果见其迹耳。非谓表露骨相,令识者苟以千里目,而终未尝一长驱,骇观于千里之人,令慕服赞誉,不容为异词也。”其意:是千里马不是看表面,还要看他的'品质,一时的得意千万别太张狂。文徵明写信给唐寅:我父亲说"子畏之才宜发解,然其人轻浮,恐终无成;吾儿他日远到,非所及也。"意思就是:唐寅呀,我父亲说你有才情,但为人轻浮,恐怕一事无成。但唐寅并没有把朋友的规劝放在心上,他回信正是那篇《与文徵明书》,信中的意思是:我生来就是如此,你看我不顺眼,那就别和我交朋友。态度十分嚣张,言辞尖刻,对文徵明的劝告不但不领情,还要与文徵明断决关系。

      弘治十二年(1499年),唐寅与江阴徐经入京参加会试,因牵连徐经科场案下狱,后被罢黜为吏。

      弘治十三年(1500年),唐寅被黜为浙藩小吏,个人深以为耻坚决不去就职。唐寅归家后夫妻失和,休妻。

      弘治十四年(1501年),唐寅失意之余远游闽、浙、赣、湘等地。

      弘治十五年(1502年),唐寅游历归家后得病,医疗很久才见好。

      弘治十六年(1503年),唐寅与弟弟唐申分家。

      弘治十七年(1504年),唐寅靠卖文画为生,纵情于酒色当中来自娱。

      弘治十八年(1505年),唐寅谋求建桃花庵别业,作《王氏泽福祠堂记》。唐寅作《答文徵明书》,由书中意思可见唐寅与文徵明二人关系失和。

      正德时期

      正德元年(1506年),唐寅为老师王鏊绘《出山图卷》。

      正德二年(1507年),唐寅筑桃花庵别业及梦墨亭。

      正德三年(1508年),六月,唐寅的侄儿唐长民夭折,年仅十二岁。八月,送别戴昭,作有垂虹诗与图画。注:戴昭,早年跟随唐寅学*《诗》,后改随薛世奇治《易》,正德年间任浙江绍兴府儒学训导。

      正德四年(1509年),唐寅四十岁,作《自寿诗》和图画。唐寅作诗赠苏州府儒学教授朱泰。唐寅作《野望悯言图》,并为陈赜的画题款。

      正德五年(1510年),唐寅为张献翼的祖父绘《宝鹤图》。

      正德七年(1512年),唐寅绘《女儿娇水墨牡丹图》。

      正德八年(1513年),唐寅写信给文徵明,两人捐弃前嫌。唐寅为时任吴县知县何炌绘图画。

      正德九年(1514年),唐寅写有《许旌阳铁柱记》和《荷莲桥记》。同年秋,唐寅应宁王朱宸濠之聘。

      正德十年(1515年),三月,唐寅装疯被宁王放还。同年唐寅绘《梅枝图》。

      正德十一年(1516年),唐寅为吴县知县李经书画,写有《长洲高明府过访诗》,送徐朝咨归乡作《金华序》,为*润夫妇写墓志铭。

      正德十二年(1517年),唐寅为吴县知县李经作诗。十一月望日,唐寅夜宿广福寺(又名光福寺),并留有诗篇。

      正德十三年(1518年),唐寅夜晚作梦,梦醒作《记梦诗》。唐寅与孙思和绘《丹阳景图》。唐寅为岳母吴孺人作墓志铭。

      正德十四年(1519年),唐寅的老师王鏊七十岁,作《七十寿序》与《寿王少傅》七言律诗。唐写与沈徵德和顾华玉在禅寺饮酒作诗,有《五十言怀诗》。唐寅为华云绘《山静日长图》。

      正德十五年(1520年),唐寅有《落花图咏》。

      正德十六年(1521年),唐寅绘《松涛云影图》,仿郭河阳的山水手卷。

      嘉靖时期

      嘉靖元年(1522年),唐寅送别离任的吴县知县刘辅,作《别刘伯畊》。又作有《元旦诗》。

[阅读全文]...
  • 唐寅的桃花庵歌古诗词鉴赏

  • 写作
  • 唐寅的桃花庵歌古诗词鉴赏

      在**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古诗吧,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体诗两类。古诗的类型多样,你所见过的古诗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唐寅的桃花庵歌古诗词鉴赏,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桃花庵歌

      明唐寅

      桃花坞裏桃花庵,桃花庵裏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又折花枝当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须花下眠。

      花前花後日复日,酒醉酒醒年复年。

      不愿鞠躬车马前,但愿老死花酒间。

      车尘马足贵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地一在天。

      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

      世人笑我忒风颠,我咲世人看不穿。

      记得五陵豪杰墓,无酒无花锄作田。

      译文:

      桃花坞里有桃花庵,桃花庵下有桃花仙。桃花仙人种了桃树,又折下桃花枝去抵酒钱。酒醒了也只是坐在桃花前,喝醉了就要在桃花下睡觉。日复一日的在桃花旁,年复一年的酒醉又酒醒。

      不愿意在华贵的车马前弯腰屈从,只在赏花饮酒中度日死去。车马奔波是富贵人的所在,而无财的'人追寻的是酒盏和花枝。如果将富贵和贫贱相比,那是天壤之别。如果将清贫的生活与车马劳顿的生活相比,他们得到的是奔波之苦,我得到的是闲适之乐。

      世间的人笑我太疯癫了,我笑他们都太肤浅。还记得五陵豪杰的墓前没有花也没有酒,如今都被锄作了田地。

      注释:

      庵:屋舍也。

      桃花坞:坞为四面高,中间低的地方,今江苏省苏州市有地名桃花坞。

      鞠躬:恭敬谨慎的样子,表示屈从,屈服。

      忒(tuī):太。

      五陵豪杰墓:汉代五个的陵墓,即长陵,安陵,阳陵,茂陵,*陵,都在长安附*,后人也用五陵指富贵人聚居长安的地方。

      无花无酒:指没有人前来祭祀,摆花祭酒是祭祀的礼俗。

      赏析:

      全诗描绘了两幅画面,一幅是汉朝大官和富人的生活场景,一幅是唐寅自己的生活场景。只用了鞠躬车马前、车尘马足、碌碌等十几个字,就把明朝大官和富人的生活场景传神地勾勒了出来。唐寅自己的生活场景描写得比较详细,种桃树、摘桃花换酒钱、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半醉半醒日复日、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酒盏花枝隐士缘。两幅画面孰优孰劣由读者自己体会和评定。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起首四行,有如一个长长的推的镜头,由远及*,将一个画里神仙陡然呈现在读者面前。短短四行,重复用了六个桃花,循环复沓,前后钩连,浓墨重彩,迅速堆积出一个花的世界,使人一下子落入其所设定的情境之中。不紧不慢的语调和语速,又加重了读者的亲切感和好奇心:这桃花仙人究竟过得是怎样的神仙生活?

      接下来的四行便展开一幅醉卧花间的美图: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看这桃花仙人何等逍遥,何等快活,竟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醉酒赏花。这里,花与酒,已不完全是诗人藉以谴怀的外物,简直是诗人的一部分,或者说也成了独立的生命个体,花、酒与人,融为一个和谐的整体。以上几句,可谓作者自况,意象生动、鲜明而有深义。那个曾经幻想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学子唐寅不见了,那个烟花柳巷醉生梦死的才子不见了,痛也痛过,乐也乐过,在了几年放浪生活之后,唐寅终于还是逃离闹市,为自己选定这一处世外桃源,和继娶沈氏,开始了相对*静的隐居生活。虽仕进无门,毕竟身有所托,又值壮年,美景逸思,一咏成诗。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此一句承上启下,道出了诗人的志趣所在:与其为了荣华富贵奔波劳碌屈己下人,何如在花酒间快活逍遥:车尘马足贵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若将富贵比贫者,一在*地一在天。车尘马足只是富贵者的趣味,而花和酒注定与贫者结缘。如果用金钱和物质来衡量,这两种人两种生活自然有着天壤之别,但换个角度去理解,那些富贵者须得时刻绷紧神经,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地过活,而所谓贫者,却能多几分闲情,多几分逸趣,反而活得更加自然、真实,更加轻松和。

      然而此中真义并非人人悟得,君不见别人笑我忒疯癫?而我,却不以为然:我笑他人看不穿。难道你们没有看到,昔日叱咤风云富贵至极的君王将相,如今又如何呢?不但身已没,势已落,连花和酒这些在他们生前不屑一顾的东西都无法奢望了,甚至连坟茔都不保。如果他们在天有知,也只能地看着农夫在自己葬身的土地上耕作了。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一句收束,戛然而止,余味绵绵。

      通观全诗,层次清晰,语言浅*,回旋委婉,*乎民谣式的自言自语,然而就是这样的自言自语,却蕴涵的无限的艺术张力,给人以绵延的审美享受和强烈的认同感,不愧是唐寅诗中之最上乘者。

[阅读全文]...
  • 明代唐寅的诗有哪些(唐寅最出名的9首经典古诗)

  • 经典
  • ①《五十言怀诗》

    (明)唐寅

    笑舞狂歌五十年,花中行乐月中眠。

    漫劳海内传名字,谁信腰间没酒钱。

    诗赋自惭称作者,众人疑道是神仙。

    些须做得工夫处,莫损心头一寸天。

    ②《感怀》

    (明)唐寅

    不炼金丹不坐禅,饥来吃饭倦来眠。

    生涯画笔兼诗笔,踪迹花边与柳边。

    镜里形骸春共老,灯前夫妇月同圆。

    万场快乐千场醉,世上闲人地上仙。

    ③《桃花庵歌》

    (明)唐寅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

    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车尘马足富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地一在天。

    若将贫*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

    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④《把酒对月歌》

    (明)唐寅

    李白前时原有月,惟有李白诗能说。

    李白如今已仙去,月在青天几圆缺?

    今人犹歌李白诗,明月还如李白时。

    我学李白对明月,月与李白安能知!

    李白能诗复能酒,我今百杯复千首。

    我愧虽无李白才,料应月不嫌我丑。

    我也不登天子船,我也不上长安眠。

    姑苏城外一茅屋,万树桃花月满天。

    ⑤《花下酌酒歌》

    (明)唐寅

    九十春光一掷梭,花前酌酒唱高歌;

    枝上花开能几日?世上人生能几何?

    昨朝花胜今朝好,今朝花落成秋草;

    花前人是去年身,去年人比今年老。

    今日花开又一枝,明日来看知是谁?

    明年今日花开否?今日明年谁得知?

    天时不测多风雨,人事难量多龃龉;

    天时人事两不齐,莫把春光付流水。

    好花难种不长开,少年易老不重来;

    人生不向花前醉,花笑人生也是呆。

    ⑥《叹世》

    (明)唐寅

    坐对黄花举一殇,醒时还忆醉时狂。

    丹砂岂是千年药,白日难消两鬓霜。

    身后碑铭徒自好,眼前傀儡任他忙。

[阅读全文]...
  • 唐寅的名言名句

  • 名言,名人,语录
  •   1、人生不向花前醉,花笑人生也是呆。

      2、好花难种不长开,少年易过不重来。

      3、人言死后还三跳,我要生前做一场。

      4、满腹尽是沧凉事,颓笔难填婉约词。步诗三十愁千万,苦辣酸甜我自知。

      5、西湖美景共君游,利禄功名不必愁。海阔天空千怨解,知足常乐百愁休。粗茶淡饭代良药,性善心诚消患忧。补路修桥添福禄,一杯浊酒醉红楼。

      6、生在阳间有散场,死归地府也何妨。阳间地府俱相似,只当漂流在异乡。

      7、不炼金丹不坐禅,不为商贾不耕田。闲来写就青山买,不使人间造孽钱。

      8、青山白发老痴顽,笔砚生涯苦食艰。湖上水田人不要,谁来买我画中山。谋写一枝新竹卖,市中笋价贱如泥。

      9、生事事生何日了,害人人害几时休。冤家宜解不宜结,各自回头看后头。

      10、李白前时原有月,惟有李白诗能说。李白如今已仙去,月在青天几圆缺?

      11、怅怅莫怪少时年,百丈游丝易惹牵。 何岁逢春不惆怅?何处逢情不可怜? 杜曲梨花杯上雪,灞陵芳草梦中烟,前程两袖黄金泪,公案三生白骨禅。

      12、得一日闲无量福,作千年调笑人痴。

      13、笑舞狂歌五十年。花中行乐月中眠。漫劳海内传名字。谁论腰间缺酒钱。诗赋自惭称作者。众人多道我神仙。些须做得工夫处。莫损心头一寸天。

      14、万事由天莫强求,何须苦苦用机谋?饱三餐饭常知足,得一帆风便可收。

      15、不炼金丹不坐禅,饥来吃饭倦来眠。生涯画笔兼诗笔,踪迹花边与柳边。镜里形骸春共老,灯前夫妇月同圆。万场快乐千场醉,世上闲人地上仙。

      16、世间乐土是吴中,中有阊门又擅雄。翠袖三千楼上下,黄金百万水西东。五更市贾何曾绝,四远方言总不同。若使画师描作画,画师应道画难工。

      17、一日兼他两日狂,已过三万六千场。他年新识如相问,只当飘流在异乡。

      18、碧桃花树下,大脚墨婆浪,未说铜钱起,先铺芦*床。三杯浑白酒,几句话衷肠。何时归故里,和她笑一场。

      19、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半醉半醒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20、九月黄花映晚霞,满仓稻谷喜农家。三秋寒露摧红叶,一季骄阳照碧华。老骥不嫌征路远,桑榆怎叹日西斜。苍颜笑睹西山景,莫学无知井底蛙。

      21、花落花开花自知,秋来春去恼蜂儿。寻槐觅桂焉无意,踏蕊啄芳岂有私。辛苦成甜非自用,勤劳换蜜为人施。一生短暂倏忽过,化作香魂绕茧丝。

      22、天高云淡又经秋,不吝青春吝白头。年少有为时不待,老来无事岁空流。太君期颐执军令,姜尚杖朝扶钓钩。富贵贫穷皆梦幻,沧桑历尽勿须愁。

      23、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车尘马足显者事,酒盏花枝隐士缘。若将显者比隐士,一在*地一在天。若将花酒比车马,彼何碌碌我何闲。

      24、雨打梨花深闭门,孤负青春,虚负青春。赏心乐事共谁论,花下销魂,月下销魂。愁聚眉峰尽日颦,千点啼痕,万点啼痕。晓看天色暮看云,行也思君。坐也思君。

      25、是非入耳君须忍,半作痴呆半作聋。

      26、怎知两载相思日,想煞三秋梦里人。

      27、今人犹歌李白诗,明月还如李白时。我学李白对明月,白与明月安能知! 李白能诗复能酒,我今百杯复千首。我愧虽无李白才,料应月不嫌我丑。 我也不登天子船,我也不上长安眠。

      28、一醉解千愁,酒醒愁还在。

      29、万事由天莫苦求,子孙绵远福悠悠。

      30、一行大雁舞长空,去去来来岁岁同;秋去羞看正月雪,春来喜弄三月风。江南犹是千川绿,塞北已然遍山红;草木枯荣归万象,人生皆在转轮中。

[阅读全文]...
  • 唐寅的诗有哪些(唐伯虎比较著名的诗词)

  • 著名
  • 唐伯虎的形象经过世人的不断加工,已经面目全非。

    戏剧里的唐伯虎是妥妥的人生赢家,金榜题名,红袖添香。

    真实的唐伯虎却是一个充满了悲剧性的人物,他这一生异常坎坷,是电视剧拍不出的凄惨。

    1524年1月7日,苏州下了一天的雪,天寒地冻。

    苏州城北的一间小屋里,没有生火,也没燃灯。

    进入弥留之际的唐伯虎,意识已经逐渐模糊。

    窗外不断咆哮的寒风不管如何嚣张,以后再也不能欺负这个可怜的老人了。

    一代才子唐伯虎在贫寒交加中去世。

    唐伯虎,这一生也曾为命运努力过,却最终逃不过命运的多次戏弄。

    人间会有奇迹,但奇迹不属于唐伯虎。

    他的荣耀是在身后,他在生前饱受世态炎凉。

    1470年,唐伯虎出生在有人间天堂之称的苏州。名唐寅,字伯虎。

    苏州人民的幸福指数很高,唐伯虎用一首诗表达得淋漓尽致:

    江南人尽似神仙,四季看花过一年。赶早市都清早起,游山船直到山边。贫逢节令皆沽酒,富买时鲜不论钱。吏部门前石碑上,苏州两字指摩穿。

    生在这一等一的繁华地,投胎小能手唐伯虎的快乐可想而知。

    作为长子,唐伯虎被父亲寄予了深深的希望,唐伯虎的父亲经商,虽能保证家庭衣食无忧,但这一生未能考取功名始终是他的遗憾。

    他满心希望儿子能实现他的愿望,因此对唐伯虎进行了精心的栽培。

    唐伯虎天资聪慧,从小看书过目不忘,初学画画便颇有成就。

    16岁参加秀才考试,高中第一名的唐伯虎成功进入了苏州当地的才子圈,认识了祝枝山,文徵明,张灵等人。

    他过上了人生得意须尽欢的日子。他爱好Cos*, 兴致好时,喜欢和朋友扮成乞丐,在雨中唱莲花落,赚足路过群众同情的眼泪,拿到打赏的钱后,就收工去喝酒。

    19岁,唐伯虎娶妻徐氏,夫妻恩爱,育有一子。

    这一时期的唐伯虎是上天的宠儿,诸事如意,生活美好得犹如一场梦境。

    唐伯虎的人生转折发生在25岁这一年。

    虽说生离死别是人生常态,然而唐伯虎一年失去五位亲人,这死别的程度太过惨烈。

    唐伯虎先后送走了父母,妻儿,妹妹。

    父母,妻儿生病去世;妹妹自杀去世。

    25岁的唐伯虎白了头。

    白天流泪,夜里流泪。

    做梦在哭,醒来继续哭。

    唐伯虎颓废到了极点。好友祝枝山不忍心看唐伯虎就这样消沉下去,劝他人死不能复生,振作起来,考取功名,才是对去世父亲最好的怀念。

    听祝枝山这么一说,胡子拉渣的唐伯虎想起了父亲生前对他的期望,他捡起了许久不看的书本,打算再努力一把。

    唐伯虎写下了【夜读】一诗,和曾经颓废的自己做告别。

    夜来枕上细思量,独卧残灯漏转长。深虑鬓毛随世白,不知腰带几时黄。人言死后还三跳,我要生前做一场。名不显时心不朽,再挑灯火看文章。

    天才就是天才。

    弘治十一年,29岁的唐伯虎到南京参加乡试,以解元荣登榜首。

    消息传开后,来道喜的人踏破了唐家的门槛,唐伯虎从不知道自己有如此多的亲朋好友。

    无论这热闹是虚情假意也好,还是真情实感也罢,至少,唐伯虎感受到了久违的快乐。

    有了功名在身的唐伯虎很快迎娶了第二任妻子何氏。小娇妻刚进门的日子,看唐伯虎时都是星星眼。

    她只盼着她的夫君以后考上状元,她便是状元夫人。

    唐伯虎一鼓作气,再去考会试,却不知道高中解元已经是他人生的巅峰。从此以后,他的人生际遇只有差和更差的区别。

    赴京参加会试的唐伯虎被牵连进一起舞弊案,最后被判终身禁考。

    好不容易结束几个月的牢狱生活,出狱后的唐伯虎眼神里早已没有了光彩。

    回家的路,每一步都是如此沉重。

    唐伯虎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到家后,就连家里养的小狗都像是不认识这个主人了,见他回来一直狂叫,还想挣脱绳子咬他。

    唐伯虎拿出镜子,确认自己没有整容,他只是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迅速沧桑。

    小娇妻的星星眼也变成了白眼,过去怎么看怎么顺眼的丈夫,如今怎么看怎么不顺眼。

    不久后,小娇妻抛弃了风光不再的唐伯虎,临走前只留下两句话 :“若待夫妻重相聚,除非金榜题名时。”

    唐伯虎再次成了孤家寡人。

    从前热闹的门庭变得无人问津,那些追捧过他的人遇见他,都装作不认识他。

[阅读全文]...
  • 唐寅的诗桃花庵翻译(桃花庵全诗鉴赏)

  • 唐寅(1470年—1524年),字伯虎,小字子畏,号六如居士,南直隶苏州府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祖籍凉州晋昌郡。明朝著名书法家、画家、诗人。  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考中苏州府试第一名,进入府学读书。弘治十一年,考中应天府乡试第一(解元),入京参加会试。弘治十二年,卷入徐经科场舞弊案,坐罪入狱,贬为浙藩小吏。从此,丧失科场进取心,游荡江湖,埋没于诗画之间,终成一代名画家。唐寅晚年生活穷困,依靠朋友接济。嘉靖二年十二月二日,病逝,时年五十四岁。  绘画宗法李唐、刘松年,融会南北画派,笔墨细秀,布局疏朗,风格秀逸清俊。人物画师承唐代传统,色彩艳丽清雅,体态优美,造型准确;亦工写意人物,笔简意赅,饶有意趣。其花鸟画长于水墨写意,洒脱秀逸。书法奇峭俊秀,取法赵孟頫。   绘画上与沈周、文徵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又称“明四家”。诗文上,与祝允明、文徵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

    《桃花庵歌》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卖酒钱。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车尘马足富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地一在天;若将贫*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唐寅《尺牍》

    唐寅《落花诗册》(局部)

    诗歌赏析

    仅凭诗歌的开头,一位洒脱自如、玩世不恭的诗人形象就跃然纸上。说起这位诗人,他在正史记载中出现的次数,可要远远少于各种趣闻故事,甚至几百年后的今天,各种影视剧里仍然还有他的身影。最经典、最深入人心的应该就是周星驰版的《唐伯虎点秋香》了。  没错,今天的主人公就是被称为“吴中四才子”之一的唐寅,唐伯虎。  这首《桃花庵歌》是他脍炙人口的作品。诗的开头让人想起“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和尚”的故事。一般的诗人写诗,绝不轻易用这样的方式,也许只有像唐寅这样的才子,才会如此无拘无束吧。  诗人用讲故事一般的浅白语言,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绝妙的画,请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在一片绚烂的桃林中,一处别致的小房子坐落其间,桃花三两枝,伸到屋檐下。檐下有一位年轻的书生,慵懒地斜躺在藤椅上,不知是醉是醒。手边的酒坛歪倒在地,书页被风卷起又吹开……  这是一个只属于唐寅的画面。这位苏州才子,性情洒脱,才华横溢,诗、书、画都很擅长,“风流文采,照映江左”。在绘画上,他与沈周、文徵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明四家”。而在诗文上,他又与祝允明、文徵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唐寅出生在明宪宗成化六年,那一年是庚寅年,所以取名为寅。他更为人所熟知的名字当然是唐伯虎。伯虎是他的字,别号桃花庵主人。  桃花庵是唐寅在桃花坞中的住所。桃花坞在苏州府阊门以东,它的名称由来已久,唐代诗人的作品中就已经有不少对它的描写。唐宋以来,这里有很多名人的园子,风景极佳,唐寅也作有《桃花坞》诗描写这里:“花开烂漫满村坞,风烟酷似桃源古。千林映日莺乱啼,万树围春燕双舞”的美妙景致。  明孝宗弘治十八年,即公元1505年,三十六岁的唐寅在这里修建了他的别业桃花庵。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桃花开了又落,他在这里读书、作诗、饮酒,徘徊花间,或醉或醒,正如这首《桃花庵歌》中所写:“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按说,其时的唐寅年纪尚轻,为何会有如此悲观的处世态度?这还要从六年前那场科举考试的变故说起。  六年前是弘治十二年,唐寅入京参加会试,不料被诬告,卷入一场科场舞弊案,获罪入狱,虽然审讯之后,以无罪释放,但被削除仕籍,充任浙江某县衙一小吏。当然,他拒绝了前去任职的安排。然而屋漏偏逢连阴雨。唐寅科场失意,断送仕途,随后家庭也失和,先与妻子离异,后与弟弟分家,甚至也和朋友也闹得不愉快。经历一系列变故的唐寅,已经厌倦了功名利禄、世态人情,于是寄身一庵之内,放浪形骸之外,“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桃花坞里的桃花庵,最终成为他的伊甸园。  诗人在《桃花庵歌》中关于车马、鞠躬、富贵、贫贱等一番议论,不难让人想起岂能为五斗米而折腰的五柳先生陶渊明。唐寅在桃花庵里找到了一片自由天地,远离了高低贵贱、得失荣辱,而在陶渊明那里,他获得了精神归宿。读者也会自然想起孟子所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话。按照孟子的标准,才华满腹却穷困潦倒的唐寅,无疑算得上是一位真正的大丈夫,“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是他的真诚宣告。  《桃花庵歌》是唐寅最为人称道的名作,诗歌浅切直白,又夹杂议论,却能风神舒朗,隽永有味。“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世人看*”一句尤其脍炙人口。时人看*的,是唐寅在桃花坞中酒盏花枝里那半醒半醉的几许清欢,然而“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花开花落,雨打风吹,于是我们细细读来,更觉得这句诗里有多少轻狂,就有多少心酸,有多疯癫,就有多无奈。

[阅读全文]...
  • 描写唐代的古诗的诗句

  • 描写唐代的古诗的诗句

      1.逢雪宿芙蓉山

      年代: 唐 作者: 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2.江雪

      年代: 唐 作者: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3.塞下曲六首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天兵下北荒,胡马欲南饮。

      横戈从百战,直为衔恩甚。

      握雪海上餐,拂沙陇头寝。

      何当破月氏,然后方高枕。

      骏马似风飙,鸣鞭出渭桥。

      弯弓辞汉月,插羽破天骄。

      阵解星芒尽,营空海雾消。

      功成画麟阁,独有霍嫖姚。

      白马黄金塞,云砂绕梦思。

      那堪愁苦节,远忆边城儿。

      萤飞秋窗满,月度霜闺迟。

      摧残梧桐叶,萧飒沙棠枝。

      无时独不见,流泪空自知。

      塞虏乘秋下,天兵出汉家。

      将军分虎竹,战士卧龙沙。

      边月随弓影,胡霜拂剑花。

      玉关殊未入,少妇莫长嗟。

      烽火动沙漠,连照甘泉云。

      汉皇按剑起,还召李将军。

      兵气天上合,鼓声陇底闻。

      横行负勇气,一战净妖氛。

      4.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年代: 唐 作者: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著。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5.对雪

      年代: 唐 作者: 杜甫

      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阅读全文]...
  • 相思唐王维的古诗

  • 相思
  • 相思唐王维的古诗

      在学*、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收藏过自己喜欢的古诗吧,古诗有固定的诗行,也会有固定的体式。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相思唐王维的古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相思

      唐代: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译文

      鲜红浑圆的红豆,生长在阳光明媚的南方,春暖花开的季节,不知又生出多少?

      希望思念的人儿多多采集,小小红豆引人相思。

      注释

      ⑴相思:题一作“相思子”,又作“江上赠李龟年”。

      ⑵红豆:又名相思子,一种生在江南地区的植物,结出的籽像豌豆而稍扁,呈鲜红色。

      ⑶“春来”句:一作“秋来发故枝”。

      ⑷“愿君”句:一作“劝君休采撷”。采撷(xié):采摘。

      ⑸相思:想念。

      创作背景

      此诗一作《江上赠李龟年》,可见为怀念友人之作。据载,天宝末年安史之乱时,李龟年流落江南曾演唱此诗,可证此诗为天宝年间所作。

      赏析

      这是借咏物而寄相思的诗。一题为《江上赠李龟年》,可见是眷怀友人无疑。起句因物起兴,语虽单纯,却富于想象;接着以设问寄语,意味深长地寄托情思;第三句暗示珍重友谊,表面似乎嘱人相思,背面却深寓自身相思之重。

      最后一语双关,既切中题意,又关合情思,妙笔生花,婉曲动人。全诗情调健美高雅,怀思饱满奔放,语言朴素无华,韵律和谐柔美。可谓绝句的上乘佳品!

      唐代绝句名篇经乐工谱曲而广为流传者为数甚多。王维《相思》就是梨园弟子爱唱的歌词之一。据说天宝之乱后,著名歌者李龟年流落江南,经常为人演唱它,听者无不动容。

      红豆产于南方,结实鲜红浑圆,晶莹如珊瑚,南方人常用以镶嵌饰物。传说古代有一位女子,因丈夫死在边地,哭于树下而死,化为红豆,于是人们又称呼它为“相思子”。

      唐诗中常用它来关合相思之情。而“相思”不限于男女情爱范围,朋友之间也有相思的,如苏李诗“行人难久留,各言长相思”即著例。此诗题一作《江上赠李龟年》,可见诗中抒写的是眷念朋友的情绪。

      “南国”(南方)既是红豆产地,又是朋友所在之地。首句以“红豆生南国”起兴,暗逗后文的相思之情。语极单纯,而又富于形象。次句“春来发几枝”轻声一问,承得自然,寄语设问的口吻显得分外亲切。

      然而单问红豆春来发几枝,是意味深长的,这是选择富于情味的事物来寄托情思。“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王维《杂诗》)对于梅树的记忆,反映出了客子深厚的乡情。同样,这里的红豆是赤诚友爱的一种象征。这样写来,便觉语*情遥,令人神远。

      第三句紧接着寄意对方“多采撷”红豆,仍是言在此而意在彼。以采撷植物来寄托怀思的情绪,是古典诗歌中常见手法,如汉代古诗:“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即著例。“愿君多采撷”似乎是说:“看见红豆,想起我的一切吧。”暗示远方的友人珍重友谊,语言恳挚动人。

      这里只用相思嘱人,而自己的相思则见于言外。用这种方式透露情怀,婉曲动人,语意高妙。宋人编《万首唐人绝句》,此句“多”字作“休”。用“休”字反衬离情之苦,因相思转怕相思,当然也是某种境况下的人情状态。

      用“多”字则表现了一种热情饱满、一往情深的健美情调。此诗情高意真而不伤纤巧,与“多”字关系甚大,故“多”字比“休”字更好。末句点题,“相思”与首句“红豆”呼应,既是切“相思子”之名,又关合相思之情,有双关的妙用。

      “此物最相思”就象说:只有这红豆才最惹人喜爱,最叫人忘不了呢。这是补充解释何以“愿君多采撷”的理由。而读者从话中可以体味到更多的.东西。诗人真正不能忘怀的,不言自明。一个“最”的高级副词,意味极深长,更增加了双关语中的含蕴。

      全诗洋溢着少年的热情,青春的气息,满腹情思始终未曾直接表白,句句话儿不离红豆,而又“超以象外,得其圜中”,把相思之情表达得入木三分。

      它“一气呵成,亦须一气读下”,极为明快,却又委婉含蓄。在生活中,最情深的话往往朴素无华,自然入妙。王维很善于提炼这种素朴而典型的语言来表达深厚的思想感情。所以此诗语浅情深,当时就成为流行名歌是毫不奇怪的。

[阅读全文]...
  • 古诗松树唐白居易

  • 松树
  • 古诗松树唐白居易

      古诗是大家日常学*生活中必须要接触的东西,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就写了很多古诗,小编在这里就给大家收集了一篇白居易的古诗《松树》,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原文:松树

      白金换的青松树,

      君既先栽我不栽。

      幸有西风易凭仗,

      夜深偷送好声来。

      释义

      白金是指雨水,君是指老天爷,这里的君有仰望并且调侃的意思。雨水换来了松林的成长,既然老天能滋养万物,我就不需要操心了, 后两句代表作者当时轻松的心情,幸而有西风吹来,深夜里带来了松林因为传过阵阵松涛来舞动的声音让我陶醉。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 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主要成就:

      翰林学士

      前期是兼济天下时期,后期是独善其身时期。白居易贞元十六年(800年)29岁时中进士,先后任秘书省校书郎、盩至尉、翰林学士,元和年间任左拾遗,写了大量讽喻诗,代表作是《秦中吟》十首,和《新乐府》五十首,这些诗使权贵切齿、扼腕、变色。元和六年,白居易母亲因患神经失常病死在长安,白居易按当时的规矩,回故乡守孝三年,服孝结束后回到长安,皇帝安排他做了左赞善大夫。

      江州司马

      元和十年六月,白居易44岁时,宰相武元衡和御史中丞裴度遭人暗杀,武元衡当场身死,裴度受了重伤。对如此大事,当时掌权的宦官集团和旧官僚集团居然保持镇静,不急于处理。白居易十分气愤,便上书力主严缉凶手,以肃法纪。可是那些掌权者非但不褒奖他热心国事,反而说他是东宫官,抢在谏官之前议论朝政是一种僭越行为;于是被贬谪为州刺史。王涯说他母亲是看花的时候掉到井里死的,他写赏花的诗和关于井的诗,有伤孝道,这样的人不配治郡,于是他被贬为江州司马。实际上他的罪的原因还是那些讽喻诗。

      贬官江州(现九江)给白居易以沉重的打击,他说自己是 “面上灭除忧喜色,胸中消尽是非心”,早年的佛道思想滋长。三年后由于好友崔群的帮助他升任忠州刺史。

      杭州刺史

      元和十五年,唐宪宗暴死在长安,唐穆宗继位,穆宗爱他的才华,把他召回了长安,先后做司门员外郎、主客郎中知制诰、中书舍人等。但当时朝中很乱,大臣间争权夺利,明争暗斗;穆宗政治荒怠,不听劝谏。于是他极力请求外放。822年,白居易被任命为杭州刺史。在杭州任职期间,他见杭州一带的农田经常受到旱灾威胁,官吏们却不肯利用西湖水灌田,就排除重重阻力和非议,发动民工加高湖堤,修筑堤坝水闸,增加了湖水容量,解决了钱塘(今杭州)、盐官(今海宁)之间数十万亩农田的灌溉问题。白居易还规定,西湖的大小水闸、斗门在不灌溉农田时,要及时封闭;发现有漏水之处,要及时修补。白居易还组织群众重新浚治了唐朝大历年间杭州刺史李泌在钱塘门、涌金门一带开凿的六口井,改善了居民的用水条件。

      文学

      白居易是中唐时期影响极大的大诗人,他的诗歌主张和诗歌创作,以其对通俗性、写实性的突出强调和全力表现,在*诗史上占有重要的位。在《与元九书》中,他明确说:“仆志在兼济,行在独善。奉而始终之则为道,言而发明之则为诗。谓之讽谕诗,兼济之志也;谓之闲适诗,独善之义也。”由此可以看出,在白居易自己所分的讽喻、闲适、感伤、杂律四类诗中,前二类体现着他 “奉而始终之”的兼济、独善之道,所以最受重视。同时提出了自己的文学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而他的诗歌主张,也主要是就早期的讽谕诗的创作而发的。

      早在元和初所作《策林》中,白居易就表现出重写实、尚通俗、强调讽喻的倾向:“今褒贬之文无核实,则惩劝之道缺矣;美刺之诗不稽政,则补察之义废矣。……俾辞赋合炯戒讽喻者,虽质虽野,采而奖之。”(六十八《议文章》)诗的功能是惩恶劝善,补察时政,诗的手段是美刺褒贬,炯戒讽喻,所以他主张: “立采诗之官,开讽刺之道,察其的失之政,通其上下之情。”(六十九《采诗》)他反对离开内容单纯追求“宫律高”、“文字奇”,更反对齐梁以来“嘲风月、弄花草”的艳丽诗风。在《新乐府序》中,他明确指出作诗的标准是:“其辞质而径,欲见之者易谕也;其言直而切,欲闻之者深诫也;其事核而实,使采之者传信也;其体顺而肆,可以播于乐章歌曲也。”这里的“质而径”、“直而切”、 “核而实”、“顺而肆”,分别强调了语言须质朴通俗,议论须直白显露,写事须绝假纯真,形式须流利畅达,具有歌谣色彩。也就是说,诗歌必须既写的真实可信,又浅显易懂,还便于入乐歌唱,才算达到了极致。

      白居易对诗歌提出的上述要求,全部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补察时政。所以他紧接着说:“总而言之,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也。” (《新乐府序》)在《与元九书》中,他回顾早年的创作情形说:“自登朝来,年齿渐长,阅事渐多,每与人言,多询时务;每读书史,多求理道,始知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为时为事而作,首要的还是“为君”而作。他也说:“但伤民病痛,不识时忌讳”(《伤唐衢二首》其二),并创作了大量反映民生疾苦的讽谕诗,但总体指向却是“唯歌生民病,愿的天子知”(《寄唐生》)。因为只有将民情上达天听,皇帝开壅蔽、达人情,政治才会趋向休明。

      《琵琶行》与《长恨歌》是白居易写的最成功的'作品,其艺术表现上的突出特点是抒情因素的强化。与此前的叙事诗相比,这两篇作品虽也用叙述、描写来表现事件,但却把事件简到不能再简,只用一个中心事件和两三个主要人物来结构全篇,诸如颇具戏剧性的马嵬事变,作者寥寥数笔即将之带过,而在最便于抒情的人物心理描写和环境气氛渲染上,则泼墨如雨,务求尽情,即使《琵琶行》这种在乐声摹写和人物遭遇叙述上着墨较多的作品,也是用情把声和事紧紧联结在一起,声随情起,情随事迁,使诗的进程始终伴随着动人的情感力量。除此之外,这两篇作品的抒情性还表现在以精选的意象来营造恰当的氛围、烘托诗歌的意境上。如《长恨歌》中“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琵琶行》中 “枫叶荻花秋瑟瑟”“别时茫茫江浸月”等类诗句,或将凄冷的月色、淅沥的夜雨、断肠的铃声组合成令人销魂的场景,或以瑟瑟作响的枫叶、荻花和茫茫江月构成哀凉孤寂的画面,其中透露的凄楚、感伤、怅惘意绪为诗中人物、事件统统染色,也使读者面对如此意境、氛围而心灵摇荡,不能自已。

      拓展:关于松树的古诗句子

      1、缘岸蒙笼出见天,晴沙沥沥水溅溅。——皎然《赤松》

      2、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杜荀鹤《小松》

      3、流而不返者,水也;不以时迁者,松柏也。——苏轼《送杭州进士诗叙》

      4、何当一百丈,欹盖拥高檐。——《严郑公阶下新松》

      5、松柏本孤直,难为桃李颜。——李白《古风》

      6、白首归来种万松,待看千尺舞霜风。——苏轼《寄题刁景纯藏春坞》

      7、偃亚长松树,侵临小石溪。——白居易《题遗爱寺前溪松》

      8、落落盘踞虽得地,冥冥孤高多烈风。——杜甫《古柏行》

      9、烟叶葱茏苍麈尾,霜皮剥落紫龙鳞。——白居易《题流沟寺古松》

      10、君不见拂云百丈青松柯,纵使秋风无奈何。——岑参《感遇》

      11、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杜甫《古柏行》

      12、百尺森疏倚梵台,昔人谁见此初栽。——崔涂《题净众寺古松》

      13、寸寸凌霜长劲条,路人犹笑未干霄。——崔涂《涧松》

      14、真树孤标在,高人立操同。——皎然《咏敡上人座右画松》

      15、几年苍翠在仙家,一旦枝枯类海槎。——李涉《题苏仙宅枯松》

      16、虽小天然别,难将众木同。——杜荀鹤《题唐兴寺小松》

      17、赖此松檐下,朝回半日闲。——白居易《松斋偶兴》

      18、有松百尺大十围,生在涧底寒且卑。——白居易《涧底松·有松百尺大十围》

[阅读全文]...
  • 游子吟 唐代古诗

  • 游子吟 唐代古诗

      

      《游子吟》是唐代诗人孟郊创作的一首五言古体诗。这是一首母爱的颂歌。全诗共六句三十字,采用白描的手法,通过回忆一个看似*常的临行前缝衣的场景,凸显并歌颂了母爱的伟大与无私,表达了诗人对母爱的感激以及对母亲深深的爱与尊敬。游子吟唐代古诗的信息,我们来看看下文。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注释

      1、寸草:比喻非常微小。

      2、三春晖:三春,指春天的孟春、仲春、季春;晖,阳光;形容母爱如春天和煦的阳光。

      译文

      慈祥的母亲手里把着针线。 为将远游的孩子赶制新衣。

      临行她忙着缝得严严实实, 是耽心孩子此去难得回归。

      谁能说象小草的那点孝心, 可报答春晖般的慈母恩惠?

      赏析

      这是一首母爱的颂歌。中亲切真淳地吟颂了伟大的人性美——母爱。诗的开头两句,所写的人是母与子,所写的物是线与衣,然而却点出了母子相依 为命的骨肉之情。中间两句集中写慈母的动作和意态,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的深笃之 情。虽无言语,也无泪水,却充溢着爱的纯情,扣人心弦,催人泪下。最后两句是前 四句的升华,以通俗形象的比喻,寄托赤子炽烈的情怀,对于春日般的母爱,小草似 的儿女,怎能报答于万一呢?

      全诗无华丽的词藻,亦无巧琢雕饰,于清新流畅,淳朴素淡的语言中,饱含着浓 郁醇美的诗味,情真意切,千百年来拨动多少读者的心弦,引起万千游子的共鸣。

      诗人简介

      孟郊(751年-815年),字东野,汉族,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县)人,祖籍*昌(今山东德州临邑县),先世居汝州(今属河南汝州),唐代著名诗人,少年时期隐居嵩山。

      孟郊两试进士不第,四十六岁时才中进士,曾任溧阳县尉。由于不能舒展他的抱负,遂放迹林泉间,徘徊赋诗。以至公务多废,县令乃以假尉代之。后因河南尹郑余庆之荐,任职河南(河南府今洛阳),晚年生活,多在洛阳度过。宪宗元和九年,郑余庆再度招他往兴元府任参军,乃偕妻往赴,行至阌乡县(今河南灵宝),暴疾而卒,葬洛阳东。张籍私谥为"贞曜先生"。孟郊仕历简单,清寒终身,为人耿介倔强,死后曾由郑余庆买棺殓葬。故诗也多写世态炎凉,民间苦难。孟郊现存诗歌574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诗最多,代表作有《游子吟》。今传本《孟东野诗集》10卷。有"诗囚"之称,又与贾岛齐名,人称"郊寒岛瘦"。

      人物生*

      早年生活

      唐天宝十年(751年),孟郊生于湖州武康,父亲孟庭玢是一名小吏,任昆山县尉,家中清贫,孟郊从小生性孤僻,很少与人往来。青年时代隐居于河南嵩山,但关于这段经历的起讫时间与具体情况,已不可考。

      自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至贞元六年(790年),即孟郊三十岁至四十岁这段期间,他在河南目睹过当时的`藩镇之变,在信州上饶为陆羽新开的山舍题过诗,后来又在苏州与诗人韦应物唱酬。由中原而江南,行踪不定,却是除去写诗以外,并没有其他什么事业可以记述。

      中年及第

      贞元七年(791年),孟郊四十一岁,才在故乡湖州举乡贡进士,于是往京应进士试。

      贞元八年(792年),下第。可能就是在这次应试期间,他结识了李观与韩愈。《旧唐书》本传说孟郊“性孤僻寡合,韩愈见以为忘形之”;两人的性格都异乎流俗,是他们订交的基石。孟郊固然比韩愈年长十七,写诗笔力也足与韩为敌,但他命运坎坷,仕途多蹇(jiǎn),所以反倒是他因为得到韩愈的表扬推崇,才诗名大振,成为韩愈这一诗派的名士。贞元九年,孟郊应进士试,再下第。

      贞元十二年(796年),孟郊四十六岁,奉母命第三次来应试,才得进士登第,随即东归,告慰母亲。贞元十三年,寄寓汴州。贞元十五年,在苏州与友人李翱相遇,嗣后又历游越中山水。

      贞元十六年(800年),孟郊为溧阳尉。元和初,任河南水陆转运从事,试协律郎,定居洛阳。

      贞元十七年(801年),孟郊五十一岁,又奉母命至洛阳应铨选,选为溧阳(在今江苏省)县尉。贞元十八年赴任,韩愈作《送孟东野序》说:“东野之役于江南也,有若不释然者。”去做县尉是与他的愿望很相违背的,因而也就不可能尽到一个县尉的职责。溧阳城外不远有个地方叫投金濑(lài),又有故*陵城,林薄蒙翳(yì),下有积水,孟郊往往去游,坐于水旁,徘徊赋诗,以致曹务多废。于是县令报告上级,另外请个人来代他做县尉的事,同时把他薪俸的一半分给那人,因此孟郊穷困至极。

      贞元二十年(804年),孟郊辞去溧阳尉一职。

[阅读全文]...

相关词条

相关文章

求唐寅的古诗 - 句子

求唐寅的古诗 - 语录

求唐寅的古诗 - 说说

求唐寅的古诗 - 名言

求唐寅的古诗 - 诗词

求唐寅的古诗 - 祝福

求唐寅的古诗 - 心语

推荐词条

谐音的古诗3首 唐代描写景色的古诗 关于韵母ua的古诗 与回顾历史有关的古诗词 与天气相关的古诗词 男子为女子描眉的古诗词 葵花宝典开头的古诗词 古诗词忆江南的朗读指导 昏鸦在古诗蕴含的情感 著名的怀古诗大全 歌颂草的古诗 字数300左右的古诗词 古诗花影的中心 消极颓废的古诗词 海南的著名古诗 古诗即使处在()的黑暗 有谐音歇后语的古诗 食物吃饭的古诗词 古诗在文稿纸上的格式 带春开头的古诗 含青古诗词组成的 描写儿童生活的秋天的古诗 老师送给学生的励志古诗 含闻夏的古诗词 赞美江湖海的古诗 五月的鲜花古诗 有关丰收的精品古诗词 因情感难以睡眠的古诗 祉琪的古诗词 女儿十岁生日的古诗词 有没有带冬字的古诗词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