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创作一首春的古诗 >

创作一首春的古诗

关于创作一首春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创作一首春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创作一首春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包括句子、语录、说说、名言、诗词、祝福、心语等。如果创作一首春的古诗页面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

句子:即与创作一首春的古诗相关的句子。
语录:即与创作一首春的古诗相关的名人语录
说说:即与创作一首春的古诗相关的qq说说、微信朋友圈说说。
名言:即与创作一首春的古诗相关的名人名言、书籍名言。
诗词:即与创作一首春的古诗相关的古诗词、现代诗词、千古名句。
祝福语:即与创作一首春的古诗相关的祝福祝贺词。
心语:即与创作一首春的古诗相关的早安、晚安朋友圈心语。

  • 关于春天的创作诗歌

  • 诗歌,创作,春天
  • 关于春天的创作诗歌(精选10首)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中,大家都接触过很多优秀的诗歌吧,诗歌语言言简义丰,具有凝练和跳跃的特点。还在苦苦寻找优秀经典的诗歌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春天的创作诗歌(精选10首),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春天来了》

      布谷鸟“布谷布谷”的叫着,

      把春姑娘唤醒了,

      我们的春天到来了。

      河水里的冰化了,

      小花、小草都复苏了,

      大家都换上了轻便的鞋子。

      来到田野上,

      来到草地上,

      我最喜欢的季节就是春天。

      你喜欢吗?

      《春天》

      春天跟草地说话了,

      说着,说着,

      草地渐渐地绿了。

      春天跟青蛙说话了,

      说着,说着,

      青蛙跳出水面,高兴地唱着歌。

      春天跟松鼠说话了,

      说着,说着,

      松鼠高兴地从洞里钻出来了。

      春天跟鱼儿说话了,

      说着,说着,

      鱼儿争相跳出水面了。

      《春天在哪里》

      春天在哪里?

      春天就在春姑娘的.,怀抱里。

      春天在哪里?

      春天就在小朋友的,衣服里。

      春天在哪里?

      春天就在植物的,衬衣里。

      春天在哪里?

      春天在这里!

      《春天》

      春天是一本彩色的书

      黄的迎春花,

      红的桃花,

      绿的柳叶,

      白的梨花,

      春天是一本会笑的书

      小池塘笑了,

      酒窝圆又大;

      小朋友笑了,

      咧开小嘴巴,

      春天是一本会唱的书

      春雷轰隆隆,

      春雨滴滴答,

      燕子唧唧唧,

      青蛙呱呱呱。

[阅读全文]...
  • 碛中作古诗带拼音解释(碛中作创作背景介绍)

  • 解释,创作
  • 【唐】岑参

    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

    今夜不知何处宿,*沙万里绝人烟。

    这首诗与《逢入京使》写作时间相*,约写于唐玄宗天宝八载(749年)岑参第一次从军西征时。“碛中作”,即在大沙漠中作此诗。从“辞家见月两回圆”的诗句看,岑参离开长安已*两个月了。诗人回顾两个月的行程,如今宿营在广袤无垠的大沙漠之中,正巧又遇上十五的月亮,一轮明月照在*沙莽莽的沙漠上,他想到月圆人未归,看到唐军在沙碛中列营而宿,写下了这首绝句。

    诗人精心摄取了沙漠行军途中的一个剪影,向读者展示他戎马倥偬的动荡生活。诗于叙事写景中,巧妙地寄寓细微的心理活动,含而不露,蕴藉感人。

    “走马西来欲到天”,从空间落笔,气象壮阔。走马疾行,显示旅途紧张。“西来”,点明了行进方向,表明诗人扬鞭跃马,从长安出发,沿着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风尘仆仆地向西进发。“欲到天”,既写出了边塞离家之远,又展现了西北高原野旷天低的气势。

    “辞家见月两回圆”,则从时间着眼,柔情似水。表面上看,似乎诗人只是点明了离家赴边已有两月,交代了时间正当十五月圆;然而细一推敲,诗人无穷思念正蕴藏其中。一轮团圞的明月当空朗照,触动了诗人的情怀,他不由得思想起辞别两个月的“家”来,时间记得那么清晰,表明他对故乡、对亲人的思念之殷切。“两回圆”是经历两月的艺术说法。这句诗含蕴很丰富。十五的月亮是最圆最亮的。人们爱用月亮的圆缺来比喻人的离合,看到圆月,就会想到与家人的团圆,现在是月圆人不圆,自然不免要牵动思乡之情。

    诗人刚刚把他的心扉向读者打开了一条缝隙,透露出这一点点内心深处的消息,却又立即由遐想回到现实──“今夜不知何处宿,*沙万里绝人烟”。上句故设疑问,提出一个眼前急需解决的宿营问题,下句诗不作正面回答,却转笔写景:好像诗人并不关心今宵宿在何处,把读者的注意力引向碛中之景,写出了明月照耀下,荒凉大漠无际无涯的朦胧景象。

    在唐代诗坛上,岑参的边塞诗以奇情异趣独树一帜。他两次出塞,对边塞生活有深刻的体会,对边疆风物怀有深厚的感情。这首《碛中作》,就写下了诗人在万里沙漠中勃发的诗情。

[阅读全文]...
  • 望岳古诗意思(望岳创作背景介绍)

  • 创作
  •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首先,这首诗是杜甫青年时的作品。杜甫的祖父是当时的著名诗人杜审言,他对杜甫的要求很严,据说杜甫7岁就会写诗。年轻时,杜甫有过两次漫游生活。在漫游中,他看到了祖国雄伟秀丽的山川,扩大了眼界,丰富了见闻。在洛阳,他与李白相遇,二人畅游齐鲁,谈诗论文,结下深厚的友谊。

    《望岳》这首诗,应该就是漫游时期的作品。这首诗不仅描写了泰山雄伟的景象,更重要的是,杜甫以登山为喻,抒发了他勇于奋斗与蓬勃向上的雄心壮志。

    其次,解释诗中的部分词语。

    1.岱宗:即泰山,在现在山东省泰安市城北。因为古代以泰山为五岳之首,诸山所宗,故又称“岱宗”;这是对泰山的尊称。所谓五岳,就是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2.夫:读“fú”;句首发语词,无实在意义。

    3.齐鲁:指齐国与鲁国。古代齐鲁两国以泰山为界,齐国在泰山之北,鲁国在泰山之南。

    4.青未了:青,指翠绿的山色;未了,指这翠绿的山色无边无际,延绵不断。

    5.造化钟神秀:造化,大自然;钟,聚集;神秀,神奇秀美。全句的意思是,大自然把它的神奇秀美都集中于泰山。

    6.阴阳割昏晓:这里的阴,指山的北面;阳,指山的南面;而阴阳,则指泰山的南面与北面。割,即分;昏晓,指黄昏与早晨。全句的意思是说,高耸的泰山把山之南与山之北,分割为早晨与黄昏迥然不同的两部分,山南明亮,山北昏暗。

    7.荡胸生曾云:荡胸,使心胸摇荡;曾,意思就是层,曾云,就是重重叠叠的云雾。

    8.决眦(zì)入归鸟:眦,眼角;决,裂开;全句是说,极力睁大眼睛,远望着鸟儿进入山中,回到窝里。

    9.会当:定要。

    10.凌绝顶:凌,登上;绝顶,这里指泰山的最高峰。

    11.众山小:意思是,觉得群山都非常渺小了;这是意动用法。

    再次,试翻译这首诗。

    若问:怎么样啊,

    这五岳之首的泰山?

    啊,它连接着齐鲁大地,

    那青翠的山色连绵不断。

    大自然把它的神奇秀美,

    都集中于泰山;

    它使山南阳光普照,

    却让山北一片昏暗。

    那重重叠叠的云气,

    令人心胸摇荡;

    睁大眼睛远望那鸟儿,

    飞回它们的家园。

    我定要登上泰山之顶峰,

    再俯瞰那显得极其渺小的群山!

    最后,赏析这首诗。

    我们先逐句分析。

    第一句:“岱宗夫如何?”这是一个设问句。所谓“设问”就是自问自答。其实是作者替读者提个问题,然后由他来回答。这种修辞手法至少有两个好处:一是引起思考,二是加深印象。你看,“泰山到底是什么样子呀?”当这个问题摆在你的面前时,你是不是自己首先要想想它的样子呀?这岂不是引起你的思考吗?当看罢作者的答案后,不管是否与你所想一致,你获得的印象是不是就更加深刻呢?这就是“设问”的作用,这也就是杜甫用这种手法的匠心所在。从这里可以看出,杜甫是多么欣赏他所望到的泰山,又是多么盼望读者与他共享祖国的壮丽河山啊!

    后面的五句诗,都是诗人的答案。现在分析第二句。

    第二句是“齐鲁青未了”。我们知道,“齐鲁”是指古代的齐国与鲁国,齐国在泰山之北,鲁国在泰山之南。而“青未了”是什么意思呢?青,这里是绿色;“青未了”是说,整个泰山都是绿绿的,而这种绿色连绵不断,覆盖了齐国与鲁国。请读者注意:诗人不是在泰山顶上介绍泰山的,而是在能看到泰山全貌的某个地方瞭望泰山的。不仅写出了泰山的地理特点,而且写出了它的高度与广度。

    第三句是“造化钟神秀”。这句妙在承上启下。说它承上,是因为诗人要告诉读者“青未了”的根据;说它启下,是因为诗人下面要写大自然究竟把怎样的“神秀”集中到泰山身上。

    第四句是“阴阳割昏晓”。这句写大自然集中到泰山身上的第一种神奇与秀美。那就是让泰山展现出的面容是独特的:当山的南面正是阳光普照时,山的北面却暗暗然如同黄昏一般了。而且,一个“割”字,就把大自然写活了,给读者的感觉似乎是,大自然手里握着神刀,把那么庞大的泰山一下子裁成两半。这显然又用了拟人的手法,于是,诗人有意无意地让大自然有了情感,好像它真的对泰山情有独钟。这种奇特的想象与潇洒的语言,唐诗中不能说没有,但绝对是罕见的。

    第五句是“荡胸生曾云”。这是大自然赐予泰山的第二种神奇与秀美。这句诗是倒句(即倒装句),顺句应是“曾云生荡胸”,意思是层层叠叠的云雾从山中生出,忽东忽西、飘来飘去,令人心胸也随着起伏荡漾。这层层叠叠的云雾岂不是同望山人融为一体了吗?请看,在我们看来,很难学会的情景交融的写法,在杜甫的笔下便成了轻而易举的事情了。

    第六句是“决眦入归鸟”。这句诗我看到好多解释。有的解释说:“目光追随归鸟;入,受到眼里,即看到。”有的说:“人目眦决裂,入鸟之归处,言所望之远也。”上述解释恐怕不妥。我觉得“决眦入归鸟”也是倒句,顺句应是“决眦鸟归入”或是“决眦鸟入归”。意思是用力睁大眼睛凝望那群鸟飞进(回)山林,回(进入)到窝中。“决眦”二字,形象地写出了诗人在这从未感受过的山鸟归林的景观面前陶醉的样子;“入归鸟”三个字,更写出了诗人不仅要极目群鸟飞翔着、鸣叫着进入山林,而且要真真切切欣赏飞入山林的鸟儿们怎样一个一个回到各自的安乐窝中。这便是描写大自然赐予泰山的第三种神奇与秀美。而诗人在描写泰山神奇与秀美的同时,他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之情也就蕴含于其中了。

    第七、八两句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两句,是画龙点睛之笔。对这两句,历代评论家并无本质的分歧,都认为这两句诗表现了杜甫志存高远的胸怀,是他居高临下、雄视一切那种气势的绝响。“会当”就是一定要,只两个字,就写出诗人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坚强意志;而“凌绝顶”也只三个字,就表现出诗人所追求的是人生的最高峰。这会使今天的读者想到林则徐少年时的豪言壮语:“山登绝顶我为峰。”

    至于这首诗的结句“一览众山小”,那更是诗人望岳时心中腾起的海阔天空的美好想象。

    逐句分析之后,还想简要说说这首诗在写作艺术上的特点。

    1.这首诗从结构上来说,可分三个部分:第一句用设问的手法统领下文;第二句到第六句,用景物描写的手法回答第一句的问题;最后两句则是直抒胸臆,倾吐诗人远望泰山后激荡不已的心声。全诗上下贯通,环环紧扣,一气呵成。

    2.用典而了无痕迹。这首诗用了好几个典故,知道的读者会觉得奇妙无穷;不知道的读者,也会读出诗人要表达的思想与情感来。因为所用语句不仅通俗易懂,而且都是诗中的有机组成成分。比如,“齐鲁青未了”就源于《史记·货殖传》:“泰山之阳则鲁,其阴则齐。”再如,“一览众山小”则源于《扬子法言》:“登东岳者,然后知众山之峛崺(读lǐ yǐ,连绵)也。”

    3.善于运用多种修辞手法表达人与事物的特点。比如,“齐鲁青未了”,用了摹绘兼夸张的手法,突出了泰山绿色的连绵不断与无边无际;“阴阳割昏晓”,则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大自然的神奇与力量;而“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又是用倒装兼对偶的手法,写出了泰山使人身心愉悦而畅快的魅力。

    4.善于炼字。如,一个“钟”字,把大自然写成了恋人,使之有了恋人那样的专注与真情;一个“割”字,把大自然写成了匠人,使之有了匠人一般的智慧与巧手。

    总之,这首诗的确写出了惊人之语,体现了他“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精神。

    纵观杜甫的一生,由于种种原因,在为官方面未见其有大的作为,但在忧国忧民方面,在真实地反映社会生活方面,同期的诗人是无法与他相比的。至于说到诗的造诣,毫不夸张地说:杜甫真的是登峰造极了,他所写的“一览众山小”的理想,也真的变成了现实!

[阅读全文]...
  • 七夕诗句创作

  • 七夕,创作
  • 七夕诗句创作

      夜很静

      我假装落寞入睡

      睁着双眼数着十二点的分钟

      七夕——分分秒秒被牵动的情绪

      感受着拥有你的美

      七夕

      为你寻觅幸福感的足迹

      我在巧克力的店门前徘徊

      多想变成你喜爱的巧克力

      让你梦幻般地捧在手心

      甜甜地送进心里

      我还天真的想象着

      你感动时接纳我的每一个场景

      应似秋风落叶

      亦似漫天飞雪

      七夕

      并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美丽

      已被我遗忘的爱情

      被这安静的午夜唤醒

      我端起那杯好朋友泡的奶茶

      细细品尝着苦涩的咖啡味

      才知道

      时间能冲走的只是有她作陪的'岁月

      冲不淡的还是那岁月中浓浓的情

      七夕

      离去的她

      回拒的你

      注定了我这个伤感的人

      过着一个伤感的七夕

[阅读全文]...
  • 《春夜喜雨》诗意及创作背景

  • 创作,诗意,阅读
  • 《春夜喜雨》诗意及创作背景

      《春夜喜雨》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诗。此诗以极大的喜悦之情细致地描绘了春雨的特点和成都夜雨的景象,热情地讴歌了来得及时、滋润万物的春雨。全诗意境淡雅,意蕴清幽,诗境与画境浑然一体,是一首传神入化、别具风韵的咏雨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春夜喜雨》诗意及创作背景,一起来看看吧。

      春夜喜雨

      原文: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春夜喜雨》诗意

      好雨似乎会挑选时辰,降临在万物萌生之春。

      伴随和风,悄悄进入夜幕。细细密密,滋润大地万物。

      浓浓乌云,笼罩田野小路,点点灯火,闪烁江上渔船。

      明早再看带露的鲜花,成都满城必将繁花盛开。

      《春夜喜雨》注释

      1.知:明白,知道。说雨知时节,是一种拟人化的写法。

      2.乃:就。发生:萌发生长。

      3.发生:萌发生长。

      4.潜(qián):暗暗地,悄悄地。这里指春雨在夜里悄悄地随风而至。

      5.润物:使植物受到雨水的滋养。

      6.野径:田野间的小路。

      7.晓:天刚亮的时候。红湿处:雨水湿润的花丛。

      8.红湿处:指有带雨水的红花的地方。

      9.花重:花沾上雨水而变得沉重。

      10.重:读作zhòng(重在这里的意思是:沉重。所以读作第四声。)

      11.锦官城:成都的别称。

      《春夜喜雨》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761年(上元二年)春。杜甫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流离转徙的生活后,终因陕西旱灾而来到四川成都定居,开始了在蜀中的一段较为安定的生活。作此诗时,他已在成都草堂定居两年。他亲自耕作,种菜养花,与农民交往,对春雨之情很深,因而写下了这首描写春夜降雨、润泽万物的美景诗作。

      《春夜喜雨》作者介绍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赏析

      这是描绘春夜雨景,表现喜悦心情的名作。一开头就用一个“好”字赞美“雨”。在生活里,“好”常常被用来赞美那些做好事的人。如今用“好”赞美雨,已经会唤起关于做好事的人的联想。接下去,就把雨拟人化,说它“知时节”,懂得满足客观需要。其中“知”字用得传神,简直把雨给写活了。春天是万物萌芽生长的季节,正需要下雨,雨就下起来了。它的确很“好”。

      颔联写雨的“发生”,进一步表现雨的“好”,其中“潜”“润”“细”等字生动地写出了雨“好”的特点。雨之所以“好”,好就好在适时,好在“润物”。春天的雨,一般是伴随着和风细雨地滋润万物的。然而也有例外。有时候,它会伴随着冷风,受到冷空气影响由雨变成雪。有时候,它会伴随着狂风,下得很凶暴。这时的雨尽管下在春天,但不是典型的春雨,只会损物而不会“润物”,自然不会使人“喜”,也不可能得到“好”评。所以,光有首联的“知时节”,还不足以完全表现雨的“好”。等到颔联写出了典型的`春雨──伴随着和风的细雨,那个“好”字才落实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仍然用的是拟人化手法。“潜入夜”和“细无声”相配合,不仅表明那雨是伴随和风而来的细雨,而且表明那雨有意“润物”,无意讨“好”。如果有意讨“好”,它就会在白天来,就会造一点声势,让人们看得见,听得清。惟其有意“润物”,无意讨“好”,它才选择了一个不妨碍人们工作和劳动的时间悄悄地来,在人们酣睡的夜晚无声地、细细地下。

      雨这样“好”,就希望它下多下够,下个通宵。倘若只下一会儿,就云散天晴,那“润物”就不很彻底。诗人抓住这一点,写了颈联。在不太阴沉的夜间,小路比田野容易看得见,江面也比岸上容易辨得清。如今放眼四望,“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只有船上的灯火是明的。此外,连江面也看不见,小路也辨不清,天空里全是黑沉沉的云,地上也像云一样黑。看起来这雨准会下到天亮。这两句写出了夜雨的美丽景象,“黑”与“明”相互映衬,不仅点明了云厚雨足,而且给人以强烈的美感。

      尾联是想象中的情景,紧扣题中的“喜”字写想象中的雨后之晨锦官城的迷人景象。如此“好雨”下上一夜,万物就都得到润泽,发荣滋长起来了。万物之一的花,最能代表春色的花,也就带雨开放,红艳欲滴。诗人说:等到明天清早去看看吧,整个锦官城(成都)杂花生树,一片“红湿”,一朵朵红艳艳、沉甸甸,汇成花的海洋。“红湿”“花重”等字词的运用,充分说明诗人体物细腻。

      浦起龙说:“写雨切夜易,切春难。”这首“春夜喜雨”诗,不仅切夜、切春,而且写出了典型春雨的、也就是“好雨”的高尚品格,表现了诗人的一切“好人”的高尚人格。诗人盼望这样的“好雨”,喜爱这们的“好雨”。所以题目中的那个“喜”字在诗里虽然没有露面,但“‘喜’意都从罅缝里迸透”(浦起龙《读杜心解》)。诗人正在盼望春雨“润物”的时候,雨下起来了,于是一上来就满心欢喜地叫“好”。第二联所写,是诗人听出来的。诗人倾耳细听,听出那雨在春夜里绵绵密密地下,只为“润物”,不求人知,自然“喜”得睡不着觉。由于那雨“润物细无声”,听不真切,生怕它停止了,所以出门去看。第三联所写,是诗人看见的。看见雨意正浓,就情不自禁地想象天明以后春色满城的美景。其无限喜悦的心情,表现得十分生动。中唐诗人李约有一首《观祈雨》:“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和那些朱门里看歌舞的人相比,杜甫对春雨“润物”的喜悦之情自然也是一种很崇高的感情。

[阅读全文]...
  • 书愤古诗的意思是什么(书愤原文主旨及创作背景)

  • 创作
  • 我国*代著名的思想家和史学家梁启超曾经这样评价陆游:“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销尽国魂空。集中什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可见,陆游在梁启超心中不仅仅是诗人,更重要的是的一位真正的爱国将士。

    陆游的诗很少有儿女情长或者你侬我侬之风格,他的诗作十有八九都是与家国情怀有关,他年轻时便渴望骑马上战场击退金兵,恢复中原。可以说陆游是一位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的全能型人才。

    在公元1186年,此时的陆游已经人到暮年,住在家乡山阴的村里,61岁的高龄在古代本应该是颐养天年,共享天伦之乐的年龄。然而,满头白发的陆游一想到国家的动荡不堪和屈辱的苟且偷生,他便感觉到了一种愤懑之情,于是疾笔写下《书愤》。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陆游生在北宋灭亡之际,在这个风雨飘摇的年代,宋徽宗和宋钦宗被俘,留下了屈辱的“靖康之变”,作为书生的陆游目睹了国家的动荡不堪和民不聊生,他年轻的时候便立志北伐中原,驱逐金兵,一统江山。

    无奈的是,陆游生不逢时,他没有生在汉武帝那个辉煌的时期,而是在南宋这个偏安一隅,苟且偷生的南宋,他渴望上战场建功立业,但是没想到这条恢复中原之路是如此的艰难。

    昔日,南宋*也曾经有过几次北伐的经历,爱国武将张浚曾经北伐,陆游是其积极的拥护者和支持者,但是朝中主和的势力太过强大,张浚竟然找个理由被罢免了,陆游也由此被免了职。

    在乾道八年,陆游在四川宣抚使王炎帐下效力,并成为一位真正的从军战士,虽然只有8个月的时光,却在陆游心中留下了难忘的时光。他身穿戎装,驰骋在西北国防前线,他亲自考察作战地形,策划了一系列的作战方案,但南宋依旧没有同意他们的北伐,恢复中原的志向在此泡汤,真是报国一死无战场。

    年轻有为的陆游经常一个人在山上北望中原大地,曾经是自己国家的土地,却被金贼掳走,好不甘心,沸腾的热血让陆游顿时怨气如山。

    陆游想起了在37岁那年,在瓜洲渡这个军事重地,时逢夜晚,天空还飘着雪花,将士们在高大的战船上痛击敌人的场景,何等壮哉。时间过去11年,陆游曾经和王炎策划恢复中原的计策,带领军队渡过渭水,直驱大散关前线与金人打仗。

    这句诗陆游没有用一个动词,仅仅是六个名词便将一副战斗的场景栩栩如生的刻画出来,更重要的是表达了陆游强烈的杀敌之情。

    曾几何时,陆游自喻为万里长城一样坚不可破,立下誓言一定要消除金兵,扫除边患。可如今,两鬓斑白,垂垂老矣,北伐似乎已经成为一纸空谈,变成遥不可及的话题。

    陆游非常羡慕和敬佩蜀国的诸葛亮,一首《出师表》奠定了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决心,他一生杀伐决断,将自己的军事才能发挥的淋漓尽致。诸葛亮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致力于恢复汉室北定中原,率领三军六出祁山。可以说千百年来,无人可与之相提并论。

    陆游在现实世界中实现不了理想,只好将其心中的苦闷发泄于诗中,愤怒到极点,留下的就只能是一声叹息了。

[阅读全文]...
  • 诗歌叙事创作手法

  • 诗歌,创作
  • 诗歌叙事创作手法

      诗歌,是一种抒情言志的文学体裁。是用高度凝练的语言,生动形象地表达作者丰富情感,集中反映社会生活并具有一定节奏和韵律的文学体裁。很多人还是不会写诗歌,下面小编就来教教大家把。

      诗歌叙事创作手法

      在新世纪以来的诗歌创作中,“叙事”手法在诗歌书写实践中越来越多的被运用,“叙事性”已经成为当下诗歌书写的一个主流现象和特征,这是当代诗歌的嬗变和进步所致,这种现象从新世纪伊始就引起了诗歌评论界的适度关注。进入新世纪以来,这种“叙事”特征表现出愈来愈普遍并有日益增强的趋势。应该说它给当下诗歌创作带来了纷繁多样的新景观,诗人通过对日常生活、日常场景和内心存在的即时感受,以接*口语的语言表达方式,自觉地将“叙事”引入诗歌书写,充分使用白描、叙述、陈述、提炼、强化等修辞手段,展现和揭示现实生活某个时间和空间场景,诗意地传达主体生命体验、内在理解以及对事件、场景进行深度开掘,贡献出了一批诗歌佳作。“叙事”作为从上世纪第三代诗人就已具备的艺术手法,随着时间推移和诗歌实践的反复演练、深化,在当下形成的这种阶段性总体特征,是否已经因为具有风格学研究的而具有了诗学意义?它的生成机制如何?它和小说散文中的“叙事”、以往新诗传统中的“叙事”有着怎样的区别和联系?目前呈现出一种怎样的生态面貌?对诗歌创作中的叙事诗学研究提供了什么样的范本和启示?同时其中也存在着怎样需要规避、纠偏的弊端?将来的发展走向和轨迹如何等,都需要深切关注、深入探讨。笔者结合新世纪以来诗歌创作的实例对这几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一些粗浅的分析。

      从当代诗歌创作的整体景观和发展脉络来看,作为第三代诗人对朦胧诗反拨的重要诗艺表现手段,“叙事”手法最早出现在1980年代中后期,之后经过1990年代诗人们渐渐将之作为更为广泛的自觉艺术追求,到新旧世纪之交,“叙事性”在当代诗歌创作中所占比例日渐增大,涉及人数日渐增多,已经初步形成一种整体书写倾向。大致上看,作为一种格局的形成,是在大量70、80后诗人进入诗坛,随着新世纪来临和网络诗歌的勃兴而凸现,并持续进入新世纪以来的诗歌创作中的。

      新世纪伊始,知识分子写作和民间写作之争尘埃初落,网络诗歌一时呈现出井喷态势,大量更年轻的诗人进入诗歌书写,各种民刊先后出现,当代诗歌继1990年代中后期的相对沉寂,迎来了一个相对热闹、繁荣、众花纷呈的局面。之后不久,“下半身”、“垃圾派”、“低诗歌”等先锋与另类诗歌现象的横空出世,将这一局面推进到了一个令人眼花缭乱、莫衷一是甚至有些混乱不堪的状态。先前已然存在的“及物”写作、“事态”写作、“悖论”写作等,这时几乎无一例外的被庞大的诗人群所运用、所演练。其中,“叙事”手法得到诗人们较为普遍的接受。有意思的是,知识分子写作和民间写作争论之后不久,知识分子阵营中的诗人也自觉不自觉地开始转向或者说使用口语,进行“叙事”书写了。如臧棣的《世界观协会》、王家新的《桔子》、孙文波的《遗传学研究》等诗即为例证。诗歌书写在一定程度上开始从高深转向*易、由精致兼具明朗、从思想高蹈进入了现实行走。另一方面,如果说“叙事”写作是民间写作论者执意坚持的一种写作操守的话,那么对于诗歌书写的新生力量和网络诗歌写手们来说,他们大都是一开始就是对之高度认同并进行自觉实践的。

      迄今为止,从诗歌创作的总体状况着眼,“叙事”手法在诗歌中的普遍应用,“叙事性”写作形成的广泛影响和实际书写业绩,已经构成一种蔚为可观的诗学现象。实际上也正是如此,诗评家们也开始关注“叙事”在诗歌书写中的多与寡、好与坏、得与失,并试图将之进行归纳、整理和分析,这是非常必要的。不仅如此,这种探讨和分析还应该根据“叙事”与“叙事性”的当下形态和进一步的发展、走向有所加强,目前在这方面,切中要点的学界评判和细致入微的诗学分析,还显得相对脱节和滞后。

      我们这里所说的“叙事”(在具体诗歌文本上常常表现为“叙述”),不仅和一般意义上的小说、散文中的“叙事”完全不是一回事情,就是和传统诗学上叙事诗的“叙事”亦不可同日而语。这里所说的“叙事”指的是那种在语言风格上基于日常口语,在诗歌文本结构上呈现“事态”或“情境”结构,在诗意诉求上旨在传达极具个性化的情感状态、生命体验与存在顿悟的诗作。也正是这样的作品,占有压倒多数的构成了新世纪以来诗歌书写的整体格局。在此类作品中,“叙事”不仅仅是“叙事”,既不是不是对事件、场景的简单“叙述”和描摹,也不单纯止于“叙事”,其最后指归还是抒发主观情感。只不过这种抒情和过去的直接抒情和通过繁密的意象组织抒发感情有所不同,而是依托对事件和场景的描述来表达主观感悟的。我们暂且可以称之为“叙事性”抒情。无论如何,诗歌的本质还是抒情的,或者说诗歌的最终目的还是抒情的。直白抒情、简单抒情是抒情,“智性抒情”、“理性抒情”也是抒情,甚至“冷抒情”、“反抒情”也是为了抒情。那么,通过对事件、场景来传达生命情感与体验,其目的仍然是殊途同归的。而这种“叙事性”抒情正是新世纪以来诗歌创作表现出的一个重要特征。

      这种“叙事”手法作为一种整体风格,它的生成机制上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直接来自于对朦胧诗后第三代诗人的承继,二是具有颠覆意味的时代变化和全新的现实生活、存在状态对诗歌创作的影响与作用使然。关于对第三代诗人的影响,有人已经说过,第三代诗人是无论如何绕不过去的营养和传统,此话不虚,也是无可争议的。作为第三代诗人,尽管没有产生众所公认的大家和较为同意艺术风格范式,但作为朦胧诗的后继者和终结者,他们的诗歌观念和作品风格在将*十年左右的时间内,成为了笼罩和影响*当代诗坛的主要诗歌症候,直至现在,有些诗人还在持续的产生着影响。无论是70、80后还是年龄稍微大一些的60后诗人(即人们所说的“中间代”),对于“拒绝隐喻 ” 、 “诗从语言开始”、“诗到语言为止”等诗歌观念都并不陌生,有的甚至还是高度认同的。这种影响对后来者来说,也许是具有针对性的,也许是被主动选择的。而意在消解意象、象征的“叙事”手法,在风格、流派、艺术主张不尽相同的第三代诗人那里,却是无一例外被共同认定的,因之也就被后来的诗人们所承继。

      需要说明的是,这种承继也并不是全盘照托、一成不变的,这种“叙事”手法还必然地受到诗人们自身所携带的文化或诗歌因子的内在影响,同时也受到诗人们生活变化、时代迁移、生存环境的影响,以及各种因素所促使下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艺术观念的影响。实际情况也正如此,当下诗歌作品中呈现出的`“叙事”品格,和第三代诗人相比,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在第三代诗人那里,“叙事”只是作为一种对朦胧诗意识形态化的*,“叙事”是有意摈弃意象、隐喻、象征之后找到的表达方式,在艺术上着意反拨的意味非常外在和明显。第三代诗人的“叙事”更多的是出现在艺术观念的自觉性基础之上:朦胧诗的文化历史使命和意识形态使命已经完成,繁复凝结的意象和象征开始走向极致,“叙事”的出现恰好切中了当时诗歌艺术更新迭变的需求。正如有人所言:“1990年代的当代汉语诗人不过是把小说的手法挪用为诗歌的主要技巧,这也是当代诗歌抒情面临危机时的一种待用模式。”(1)现在回头看看,除了《山中》、《明月降临》、《大雁塔》、《镜中》等作品外,《中文系》、《*2号》等当时声噪天下的名作,给人们留下的更多是诗歌观念嬗变和诗歌阶段历史的意义,从诗意的角度看,第三代诗人相当一部分作品以及那些作品中所体现出的“叙事”手法,在诗意上的成熟度及其生命力还是需要重新予以评估的。

      相比之下,来自现实生活和生存变化的影响要更大一些。从1990年代初开始,短短十几年间,我们所处身于其间的*社会发生了从未有过的变化,*经济的迅猛发展和国家经济实力的崛起,再到新旧世纪之交网络时代的兴起,一个商业经济勃发、物质主义流行、娱乐休闲至上、消费社会成形的新的时代面貌已经出现,人们的生存方式、生存环境、世界观、价值观及文化观、艺术观都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世界一下子变得乱花眯眼、不可把握;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变得无所适从;生存压力与思想压力越来越大,新现象、新事物、新观念等层出不穷。反映在诗歌创作上,这种种变化必然导致诗歌艺术的的剧烈嬗变。而这一切变化肇始于1990年代之初。从那时开始算起,当代诗歌正好经过一段沉寂的低谷期,在世纪末随着网络诗歌的出现,带着“知识分子写作“和”民间写作“之争,以表现在诗歌界内部(如果说存在一个诗歌界的话)的热闹纷繁的态势而进入新世纪的。这时候,诗歌不仅不再被用来作为意识形态和张扬个性的工具,甚至也不再可能被轻易归纳为一些流派、风格,当代诗歌是在官刊、民刊、网络诗歌并存并行的状态下开始新世纪旅程的,诗歌完全进入了一个气象万千的个性化写作时代。实际上,当代诗歌的“个性化”写作也是起始于第三代诗人的。只不过是进入新世纪以来,这种“个性化”写作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变化,至今达到了一种极致状态。每个诗人都是一个艺术主体,每一个诗歌书写者都有一个自足的诗歌艺术世界,每一个地域每一个领域都有一个自然分化的不同的诗歌书写圈子,甚至每一单个的诗歌文本地出现都是一个新鲜的样式。有人也因之发出了诗歌界“交流绝望”的慨叹。加入诗歌书写的人一下子多了起来,而“个性化”却反而变得越来越明显。也正是这种情况之下,诗人们或者说诗歌写作者们放弃了对世界的整体观照和把握,而是从个体感受和经验出发来呈现自我。他们甚至放弃了对现实世界和生活的块状、面状的介入,而改为了“点状”介入。他们从日常生活、日常经验和生存感受出发,着眼于一时一地的情绪、感觉和情感状态的捕捉。而诗歌在诸多的艺术表现手段中,“叙事”及“叙事性”在功能体现上恰恰更适合此种创作心理需求和实际诗艺需求。也正因此,“叙事”策略不约而同的被诗歌写作者所承继、所接受并在写作实践中推向极致。与其说是诗人们自觉地继承了先前诗人的风格,不如说是现代生活给诗人们提供了这种是艺术的可能性和必然性。

      在与这种“叙事”策略的相互选择之后,诗歌写作者们纷纷将目光转向了日常存在、日常场景,热衷于表达日常生活感受与日常经验,通过对身体、目光和思想的“及物”体验,借助日常语言来传达内心情感。这种“叙事”策略既表现在语言方式上,也表现在体验方式和思维方式上,从而具有了方法论的诗学含义。

      新世纪以来的诗歌创作中,“叙事”作为一个整体写作倾向,粗略地予以归纳,主要表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叙事”突破了对事件或场景的单纯叙述、交代、描摹与展示的概念界定,情绪、情感、思想等主体意识更多的诗意的渗透到事件与时间秩序之中。诗人已经不再局限和满足于仅仅把感受到或捕捉到的生活场景展现出来,而是在这种诗意的展现过程中,嵌入了自身的感情、经验与诗思巧妙地熔铸在语词和文本结构之中。如杜涯的《无限》:

      在秦岭,我看到无名的花开了

      又落了。我站在繁花下,想它们

      一定是为着什么事情

      才来到这寂寞人间

      后来,我去到了高原,看到了永不化的雪峰

      原始森林在不远处绵延、沉默

      我感到心中的泪水开始滴落

      我记得有一年我坐在太行山上

      晚风起了,夕阳开始沉落

      连绵的群山在薄霭中渐渐隐去

      我看到了西天闪耀的星光,接着在我头顶

      满天的无边的繁星开始永恒闪烁

      即使是在对一些单一事件的“叙事(叙述)”中,诗人的目光也不再单纯是看见或只传达事物被看见的一面,而是把诗人的强烈情感浓缩到了场景以及场景中人物之上。如诗人雨田的《站在村口的铁匠》:

      村庄里的田地荒芜 铁匠铺里没有打镰刀的人

      炉堂的火早已熄灭 那些收割稻谷的人不知在何处

      不知姓名的铁匠 从小镇的街头走到街尾

      像一团火焰站在村口 路过此地的人浑身滚烫

      站在村口的铁匠 其实他已经失业 他是

      光芒万丈地燃烧过 他的灵魂一次次被锻打

      割舍 然后让人取走 留在铁墩上的只有伤口

      那个铁匠比我还苍老 掉了自己的白发 掉了牙齿

      和还没有想完的心事 而他所面临的生存选择

      又是什么呢 也许他的身体里还藏着最硬的铁

      我回到乡下 凭借一点点光亮 把内心的黑暗抽空

      不会像站在村口的铁匠那样丧失得太多 也许

      我们各自的立场不太一样 我还是带着最初的梦境

      走*他 矛盾和虚幻当然存在 那位铁匠站得比我高

      朵渔的《高启武传》则通过对爷爷饱含深情的一生的“叙事”与追思,表达出对一个时代和那个时代中一个农民的命运无常和人性内涵的深切反思,诗歌语言具有犁铧般的耕种力度,是一首不可多得的佳作。

      二是在“叙事”中,通过对事物或事件中具象的鞭辟入里的细节挖掘,抵达其内部逼*其真相。新世纪以来出现了大量的以细节描写和细节挖掘见长的诗作。这些作品在对具体事物或事件的细节把握上,呈现出以往诗歌作品中少见的主体观察力和语言表现力。如雷*阳的《杀狗的过程》,全诗用了整整34行来不厌其详地展现一条狗经过5次被主人刀捅而死的过程,读来让人心惊肉跳,并由此经历了一次奇异、震悚甚至是痛苦的心理历险,逼迫着人不得不去思考人和动物、人与世界之间那种血淋淋的关系:

      它叫着,脖子上像插上了

      一杆红颜色的小旗子,力不从心地

      蹿到了店铺旁的柴堆里

      主人向它招了招手,它又爬了回来

      ——如此重复了5次,它才死在

      爬向主人的路上

      因为等待,许多围观的人

      还在谈论着它一次比一次减少

[阅读全文]...
  • 杜甫诗歌创作特点

  • 杜甫
  • 杜甫诗歌创作特点

      杜甫在他的有生之年以及他去世后的一些年,没有受到多少嘉奖和重视,宋朝理学的发展确保了杜甫作为诗的典范和他的至高无上的地位。

      杜甫诗歌分期

      杜甫诗歌现存1400多首,写诗可分四个时期:

      读书和漫游时期(三十五岁以前):

      杜甫曾先后游历吴、越(今江浙一带)和齐、赵(今山东北部、河北南部),其间曾赴洛阳应举,不第。以后在洛阳遇李白,二人结下深厚友谊有诗赠李白,“余亦东蒙客,怜君如弟兄。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堪称快意。继而又遇高适,三人同游梁、宋(今开封、商丘)。后来李杜又到齐州,分手后又遇于东鲁,可惜的是,由于两人后半生际遇都相当坎坷,这次分别之后便没有机会再见面了。

      困居长安时期(三十五至四十四岁):

      杜甫先在长安应试,落第。后来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仅获得少许资助,过着“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生活,“然衣不盖体,常寄食于人”,最后才得到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官。这期间他写了《兵车行》、《丽人行》等批评时政、讽刺权贵的诗篇。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尤为著名,标志着他经历十年长安困苦生活后对朝廷政治、社会现实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陷贼和为官时期(四十五至四十八岁):

      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把家安置在一边,独自去投肃宗,中途为安史叛军俘获,押到长安。他面对混乱的长安,听到官军一再败退的消息,写成《月夜》、《春望》、《哀江头》、《悲陈陶》等诗。后来他潜逃到凤翔行在,任职左拾遗。由于忠言直谏,上疏为宰相房琯事被贬华州司功参军。其后,他用诗的形式把他的见闻真实地记录下来,成为他不朽的作品,即“三吏”、“三别”。

      西南飘泊时期(四十八至五十九岁):

      随着九节度官军在相州大败和关辅饥荒,杜甫弃官,携家随人民逃难,经秦州、同谷等地,到了成都,在严武的帮助下,过了一段比较安定的生活。严武入朝,蜀中军阀成都少尹兼御史徐知道作乱,他漂流到梓州、阆州。后返成都。严武死,他再度飘泊,在夔州住两年,继又漂流到湖北、湖南一带,病死在湘江上。这时期,其作品有《水槛遣心》、《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病橘》、《登楼》、《蜀相》、《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又呈吴郎》、《登高》、《秋兴》、《三绝句》、《岁晏行》等千余首,占全部杜诗的百分之七十以上,深刻地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前后20多年的社会全貌。

      作品集

      杜甫诗“有集六十卷”,早佚。北宋宝元二年(1039年)王洙辑有1405篇,编为18卷,题为《杜工部集》。钱谦益编有《笺注杜工部集》。杨伦说:“自六朝以来,乐府题率多模拟剽窃,陈陈相因,最为可厌。子美出而独就当时所感触,上悯国难,下痛民穷,随意立题,尽脱去前人窠臼。”

      特色

      取材方面,杜甫是社会派诗人,趋向现实主义,内容广泛,富时代性,取材于政治兴亡,社会动乱,战事徭役,饥饿贫穷和贫富悬殊。杜诗善于描写当时历史实况,反映唐代由盛转衰的现况,故有“诗史”之称。从安史之乱至入蜀之前,杜甫经历了大时代的动乱,写下大量的实录式写实名篇。其名篇中,特多写实之作,如名作《丽人行》,反映上层社会的奢淫。融情入景,情景交融,创造出深刻动人之意境。

      思想方面,杜诗中有儒家思想,洋溢着仁民爱物的情怀和浓烈爱国主义色彩,有“诗圣”之誉。杜诗善用理智去仔细观察人生社会的实况,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去体会人民的苦乐,有强烈政治意识,继承并发扬诗经、汉乐府民歌及建安文学的写实精神。

      手法方面,杜诗善写人物对话和独白,选取有典型意义的人物和事件来描写。杜诗也善于抒情,结合抒情和叙事,又结合抒情和写景,寄情于景。杜诗叙事注重客观描述,让故事本身直接感染读者,而少发议论。

      语言方面,杜甫写作态度非常严肃。语言精炼,准确并时有创新,善于运用民间口语和方言俚谚入诗。形象生动,多姿多采。

      体裁方面,杜甫作品众体兼善,五七言古体、律诗绝句,无所不工。他往往用不同的诗体,表达不同的内容,叙事多用较少格律限制,便于铺叙描写的古体诗,抒情则多用*体诗。

      杜甫大量创作七言律诗,作品内容广泛,技巧纯熟,注重声律对仗,格律严谨,语言锤炼,为历代典范之作,达到极高的成就,使七律创作臻于成熟。他又开创“即事名篇”的新乐府诗,描写社会的民生疾苦。

      风格方面,杜诗主要风格是沉郁顿挫,气魄阔大雄伟,诗歌意象鲜明强烈。风格多样,丰富多姿,或雄浑奔放,或清新细腻,或沉郁悲凉、或辞藻富丽、或*易质朴、或通俗自然。杜诗融冶吸收前人艺术技巧,发展成一种独特的新风格。

      杜甫的诗歌在语言上,普遍认为具有“沉郁”的特点,“沉郁”一词最早见于南朝,“体沉郁之幽思,文丽日月”,后来杜甫更以“沉郁顿挫”四字准确概括出他自己作品的语言,“至于沉郁顿挫,随时敏捷,而扬雄、枚皋之徒,庶可跂及也”。杜甫“对中兴济世的热切,对淆乱乾坤的指斥,对横行霸道的愤慨,对漂泊流离的悲伤,对生灵涂炭的悲悯,对物力衰竭的惋惜,对博施济众的赞美”,而正是这些沉重情感的表达,使得杜诗的语言趋于“沉郁顿挫”。

      吴沆《环溪诗话》评杜甫晚期诗句“恣肆变化、阳开阴合”,又云:“惟其意远,举上句,即人不能知下句”。吴沆又说:“凡人作诗,一句只说得一件事物,多说得两件。杜诗一句能说得三件、四件、五件事物;常人作诗,但说得眼前,远不过数十里内,杜诗一句能说数百里,能说两军州,能说满天下,此其所为妙”。

      杜甫的诗歌兼备多种风格的,元稹这样评价杜甫:“至于子美,盖所谓上薄风骚,下该沈、宋,言夺苏、李,气吞曹、刘,掩颜、谢之孤高,杂徐、庾之流丽,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人人之所独专矣。”秦观也有类似的看法:“于是杜子美者,穷高妙之格,极豪逸之气,包冲淡之趣,兼俊洁之姿,备藻丽之态,而诸家之所不及焉。然不集众家之长,杜氏亦不能独至于斯也。”例如杜甫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就可以看出杜甫的豪气。“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是他的创作风格。

      唐代的大文学家韩愈曾把杜甫与李白并论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唐末王叔文当永贞革新垂败时,反复吟诵杜诗“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以抒悲愤。王安石表彰杜诗“丑妍巨细千万殊,竟莫见以何雕锼”的.成就。陈善《扪虱新语》卷七:“老杜诗当是诗中《六经》,他人诗乃诸子之流也”。蒋士铨《忠雅堂文集》卷一《杜诗详注集成序》亦称“杜诗者,诗中之《四子书》也。”胡应麟在《诗薮》中说:“唯工部诸作,气象巍峨,规模巨远,当其神来境诣,错综幻化,不可端倪。千古以还,一人而已。”

      杜甫的诗歌在格律上,具有炼字精到,对仗工整的特点,符合*诗歌的“建筑美”,例如“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就是杜诗炼字与对仗高超的体现。另外,在体裁上杜甫有许多创新,例如他在五七律上的创造性也是他文学创作的独到之处。

      杜诗有诗史之称,这种说法最早见于晚唐,“杜逢禄山之难,流雍陇蜀,毕陈于诗,推见至隐,殆无遗事,故当号为诗史”。到宋时成定论,但诗史之义各有各说。人有以史事注杜诗,认为杜诗为纪实的诗,可以补史证史,所以称为诗史。这种说法只重史事之虚实真假,而轻视诗的情感特性。另一说是,杜甫之所以号诗史,因其悲天悯人,感时伤事。

      但也有不喜欢杜甫诗者,杨亿就不喜欢杜甫,刘放《中山诗话》云:“杨大年不喜杜工部诗,谓为村夫子。”

      杜甫简介

      杜甫(712年2月12日~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出生于河南巩县,原籍湖北襄阳。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少年时代曾先后游历吴越和齐赵,其间曾赴洛阳应举不第。三十五岁以后,先在长安应试,落第;后来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官场不得志,目睹了唐朝上层社会的奢靡与社会危机。天宝十四载(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先后辗转多地。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杜甫创作了《登高》《春望》《北征》以及“三吏”、“三别”等名作。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大历五年(770年)冬,病逝,享年五十九岁。杜甫在*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阅读全文]...
[阅读全文]...
  • 诗词创作中的造语浅谈

  • 创作
  • 诗词创作中的造语浅谈

      诗词创作中的“造语”是指说话或作文时选用词句。 宋 周密 《齐东野语·用事偶同》:“其用事造语,若出一辙,而不以为嫌也。” 清 王士禛 《香祖笔记》卷六:“余谓此段文字,不甚类 晋 宋 间人,绝似 唐 柳子厚 、 刘梦得 、 孙樵 辈造语。” 鲁迅 《且介亭杂文·病后杂谈四》:“为了造语惊人,对仗工稳起见,有些文豪们是简直不恤于胡说八道的。”

      诗词是用文字语言表达的艺术。造语,顾名思义,就是语言构造。诗词造语水*直接反映了诗词艺术水*。从语言的角度说,语素是语言的最小单位,有的可以独立成词,有的则需要组合成词,词是构成语言的最基本单位。所以,诗词的造语,主要和词、句相关。造语是否工稳,是否达意,是否恰当,体现了创作者的水*。造语和音韵的处理,有一定的联系,但两者的内涵不同。造语更多地专注于语言的述意、传情和描摹的功能,而音韵,主要是从语言的发声状况来考虑的。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好的诗词语言,应当兼顾造语的述意功能和音韵的处理,用大白话说,就是既好听,又到位。

      对造语的理解,我以为可以从几个方面来思考,即语言本身的张力,语言的生熟度,语言的发展,驾驭语言的技巧手法等。造语和格律,可谓是诗词创作的两大基础。有的人写了很多诗词,格律全对,可是一读起来,就觉得怪里怪气、拗里拗口,完全不是诗词的那个味。如果仔细揣摩,那很可能是造语出了问题。有些造语似是而非,有些犯了夹生病,有的属于烂熟无味,当然也有一味求新求异产生的怪胎,也有的是词语组合成句子时照顾不周,也有根本就是句子不通造成的。

      一、语言的张力决定了造语内蕴度

      张力,是指语言的力度。内蕴度,是指语言内涵和包蕴程度。诗词造语不是一般的说话和作文,而是经过加工和提纯的语言。有人说,李白的“*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每一个字词都很明白简易,和说话差不多。如果这样想,就太主观了。这两句诗里的造语极富力度,显然经过锤炼,是一字不可易的.。如果不信,你可以改改,看看效果怎么样。因此,作为诗词造语,必须把张力作为追求的标准,经过反复锤炼和斟酌,用恰当而富有内涵的语言,把意境表达出来,使审美工作得到充分完成。

      富有张力的造语,我以为,应当象弹簧一样,能屈能伸,字组成词,词组合成句子,句子联接成全篇。我们看姜白石《念奴娇》词中的一个句子:“嫣然摇动,冷香飞上诗句。”这是描写荷花给作者的感觉。物态词有三个:嫣然、冷香、诗句,动作词有两个:摇动、飞上。嫣然、冷香是描写荷花形色味,嫣然本身不一定就能指荷花,但和摇动、冷香组合起来看,这个意象就可以落实到荷花上。冷香飞上诗句,又是一种通感,冷香怎么能飞上诗句呢?那其实是一种感觉,意思是说荷花清泠的香气,似乎把我的诗句也染香了,这是多么美的感觉啊。语言如此明净而有力度,能引发阅读者无尽的联想。所以,有张力的语言是丰满匀称的,有余味,放得下,立得起。当然,语言的张力,还应当在真和雅之间寻求一个*衡。真而非无华,更非木实无味,应当有洗净铅华的感觉。雅彰显语言的气度,但不必故弄玄虚,不是越古色斑斓便越能体现语言的典雅,语言一样也要防范过犹不及的倾向,最重要的是妥帖有度,适中得体。比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和“水枕能令山俯仰,风船解与月徘徊”等两组句子,都很完美地处理好了真和雅之间的关系,是真雅的高度统一,担得上千古名句。

      二、正确把握语言的生熟度

      对语言生熟度的把握,是造语必须克服的一关。这两者之间,是一种矛盾的*衡。第一个词出现总是生的,运用多了就熟了。但我们今天界定生熟,常常以前人造语为准,以约定俗成为准,以*惯用法为准。现在网络很发达,遇到一些吃不准的词语,我们不妨用百度、搜狗、汉典等网络*台搜索一下,看看前人用过没有,如果用过,又是怎么用的,然后进行比较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比较正确的结论。当然前人偶尔用过,也不代表这个造语一定准确,古人也有误用的时候,因此必须学会鉴别真伪。有个经典的例子,是“夔一足”,鲁哀公问孔子:“乐正夔,一足,信乎?”孔子说:“舜曰‘若夔者一而足矣’。故曰夔一足,非一足也。”你看古人都一样发生过语言的错讹现象。

      语言的约定俗成,说到底是造语和口言的结合体现。比如有个词,叫糊涂虫,形容人不明事理,那为什么不可以用糊涂猫、糊涂狗等,这就是约定俗成。形容人随声附和可以叫应声虫,形容人懒惰可以叫懒虫,形容人可怜叫可怜虫,形容人馋叫馋虫,还有痴虫、雕虫、跟屁虫、瞌睡虫、书虫、网虫等等,都和人相关。可见用虫构词比喻人的行为、状况,是比较常见的,这就是约定俗成。懂得词语的约定俗成,我们可以避免造语的随意性,诗词语言,不能只是你自己懂而别人不懂。

      造语的*惯用法,也是我们必须注意的方面。我们看几个词,一心二意、三心二意、二三其德,为什么古人喜欢用一二三来表达与人思维相关的一些数量概念,我以为和易经有很大关系,易曰: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用一二三可以穷尽世间一切变化。古人认为心是宇宙,心是万物,所以与心意数量相关的造语,用一二三即可,慢慢就形成*惯,谁也不会去说四心五意,八心九意,造语时候,应当顺应这种*惯,不能想当然。

      由此可见,造语时的生熟把握,是一个比较富有技术的问题。眼下很多人喜欢生,认为诗词语言应当鲜活而有激情,殊不知,生意味不成熟,为生而生,是不可取的。古人和今人都不怎么用过的“生”,我们要当心,谨慎使用。我见人家造语出现什么“伟树”、“黑云灰狗”、“大月”、“古蟋”、“巨野”等,真有点荒诞搞笑,然后他们还振振有词的辩解,说是创造的新词新意象。有人赞美什么“我见桃花怀孕了”,说是意蕴丰富。我不能理解桃花即便是含苞,也不算怀孕,如果取其形状,象怀孕的肚子,那就太无趣了。按照这样的造语,可以创造若干不知所云的句子,如“我见白云怀孕了”、 “我见大山怀孕了”、 “我见江湖怀孕了”等。只是我想,这样的造语,恐怕连夹生饭都不是。

      避生,是不是意味着要就熟了?这要辩证的看。一切文学形式,都要强调个性的创造,诗词也不例外。造语过熟,会让人缺乏回味,有可能丧失个性。因此,我们不提倡成语入诗词。即便有的词是常见的,但组合成句子,要让人有新鲜感,有生机活力。诗经上有个词叫“有女同车”,那是写男子赞美女子的名篇。我有次写一个七律,结尾想委婉地赞美一下朋友,就想到了这个词,可朋友是老先生,怎么办,我就稍微进行了改造,“得随君子便同车”。这样就大方而得体了。造语形成的意象,必须经得起咀嚼,万万不能以熟就熟,熟成烂面糊。用寻常的字,写明白的诗,体现了驾驭文字的功力。喜欢用生字生语的,很大程度是炫耀,而不关乎水*高低。更多相关内容敬请关注“诗词库”(www.shiciku.cn)的相关文章。

      三、新词汇影响并融入诗词造语

      不言而喻,语言是一种历史和社会的现象,始终处于变化和发展之中。因而,也深刻地影响着诗词造语的内容和形式。相对于古典词汇而言,大量新词和网络词贴*生活,贴*时代;但其不足之处是缺乏磨练和时间的检验。新词汇反映了一个时代的心声,经过推敲完全可以入诗。古人没有的词汇,特别是一些名词,现在有了,你想不用都难。晚清黄遵宪搞的“诗界革命”,就倡导“我手写吾口,古岂能拘牵!”他出游欧美多个国家,写了不少游历诗,大量新名词、新事物、新意境入得诗中,生出别趣。

      词汇具有继承性和相对稳定性。现在有些词汇,看上去是新词,其实古时候早就有了,只是在意义上有些变化和发展,比如,写真、大夫等。诗词的用语是要选择的,不能什么词不加选择的拿来就用,比如“放屁”之类的爆口,如果放到诗中,总会觉得失之文雅,是粗俗。用词的选择,古人讲究,今人也要讲究。这是艺术创造和审美的要求。词语有死有活,古人用而现代人根本不用的词语,就是死的,用死的词语一定要谨慎,比如凤辇、金钗等,这些词反映的意象,现代人很少涉及,用时务必小心。

      所以,我以为,新词汇可以而且应该融入诗词,但是必须经过提炼、加工、比较,要用的自然、熨帖,不能简单的嫁接,同时也要注意作品总体的风格和基调,不能犯穿西服、戴草帽的毛病。如果象张组翼用音译字直接入诗,那就有点接*滑稽搞笑了,如“二八密司亲手卖”、“五十年前一美人,居然在位好魁阴”,密司、魁阴分别是miss和queen的音译。比如,有人作品中用手机入语,用临屏组词,都没什么问题。还有“键涩人将下,鼠滑意正长”这样的句子,键字可以,鼠标简称鼠字则感勉强。造语要注意风格的和谐,不能或古或新,或雅或俗,那样就味道太杂乱了。造语应重视具体和感性,用词不可太疏太空太概念化。如大坝,这个词本身没问题,口语经常用,但入诗特别是入一些律绝中,此词就显得*凡且空泛。当然这是另外一层意思了。

      四、造语的技巧事关诗词的表现力

      造语的技巧问题,首先是词法,然后是语法,再后是文法。一篇诗词作品,在阅读者和创作者之间形成联系的桥梁,最基础的要素是语言。而由于语言形成的意象和意境,又是让我们感动的最直接的原因。从词语到篇章,造语的功能是强大的。我们千万不能片面地看待造语问题,以为造语就是构词方法、效果,那就犯了主观主义错误。我理解的造语,既和词语形式相关,又是和意境等内容相关。我们读任何一个名家的作品,语言反映了作品风格、作者个性和艺术水准。

      造语的具体技巧比较多,也比较复杂,不是我这样的小文可以简单说得清楚的。但从词到短语到句子,有些技法是相对固定的,比如说陈述、描摹、夸张、比喻、拟人、排比、复沓、反语、移情、通感、倒装等等,这些都是现代汉语经常接触到的技巧。可是我们知道,现代汉语中对词的构成方式有极其详细的解读,对句法、语法也同样有完整的分析。但古人也许并不讲究这些,这些逻辑性很强的概念,是今人引入西方语法体系后形成的。古人把词分为虚词和实词两种,虚词大多参与句子构成,但不直接形成实意,是特定意思的补充或者完善。实词主导句子的物态、状况和形象,表达句子核心内容,是句子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词讲虚实,词法就是讲虚实的运用。语法问题,在诗词的领域,其实并不是特别重要的问题,古人诗词,一句中没有动词,仍然很正常,比如,“客子光阴诗卷里,杏花消息声中”、“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等等,谁也不会说它有问题。省略句、倒装句的运用更是司空见惯。但是看整篇诗词的文法,我们可以很清楚地明白造语的意图,古人惯用的赋、比、兴的方法,是诗词千古不变的表现形式。所以从诗词角度看,所谓的词法、语法和文法,既重要也不重要,诗词造语有自身的特点,不一定要套现代汉语的语法。当然,通过掌握现代汉语语法,来间接地掌握古汉语的文法技巧,也是可以考虑的。合理运用这些技巧,使得造语生动、充实、圆润,提升语言张力,富含意境和形象性。好的造语,就是要让读者能感知一幅画面、一个动作、一种情绪感慨,甚至还有一点机趣等。

      如何迈过造语关,我认为一是在于多读名家作品,阅读是最好的老师,在阅读中形成良好的语言感觉;二是加大词汇量的吸收,有事没事多翻翻字典、词典、典故,多记忆词汇,这是一个很不错的办法;三是善于学*借鉴造语手法,摒弃造语干枯、概念程式化缺点,有意识用形象思维,多方面地运用赋比兴手法等;四是把握好虚词实词的运用。无实词,则诗词不立,无虚词,则诗词不活,虚实关系疏密,关系破立,关系形意。总之,造语关通过阅读和学*,是完全可以攻克的。

[阅读全文]...

相关词条

相关文章

创作一首春的古诗 - 句子

创作一首春的古诗 - 语录

创作一首春的古诗 - 说说

创作一首春的古诗 - 名言

创作一首春的古诗 - 诗词

创作一首春的古诗 - 祝福

创作一首春的古诗 - 心语

推荐词条

关于缘份的句子 冬夜温暖的句子 伤心难受无助句子 污句子套路人的 风味人间句子 妲己的句子伤感 表达感恩的句子大全 情最伤人句子 关于搭档的唯美句子 关于风筝的哲理句子 抱怨老板不公*的句子 正能量幽默励志句子 关于思念的句子说说 夜晚的风凉快的句子 写给男朋友爱的句子 感谢相遇的句子精选 渴望一个人的生活句子 给男朋友分手暖心句子 关于夏天的关心句子 描写夕阳的优美句子短一些 狗句子 描写胡同情怀的句子 圣经里祈祷的句子 形容开不起玩笑的句子 悼念朋友母亲的句子 逍遥游无所待的句子是 关于游戏的句子大全 描写体育老师的句子 给没诚意男人的句子 不是不想你的经典句子 最有学问的句子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