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芙蓉夫人的古诗 >

芙蓉夫人的古诗

关于芙蓉夫人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芙蓉夫人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芙蓉夫人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包括句子、语录、说说、名言、诗词、祝福、心语等。如果芙蓉夫人的古诗页面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

句子:即与芙蓉夫人的古诗相关的句子。
语录:即与芙蓉夫人的古诗相关的名人语录
说说:即与芙蓉夫人的古诗相关的qq说说、微信朋友圈说说。
名言:即与芙蓉夫人的古诗相关的名人名言、书籍名言。
诗词:即与芙蓉夫人的古诗相关的古诗词、现代诗词、千古名句。
祝福语:即与芙蓉夫人的古诗相关的祝福祝贺词。
心语:即与芙蓉夫人的古诗相关的早安、晚安朋友圈心语。

[阅读全文]...
  • 涉江采芙蓉古诗欣赏

  • 欣赏
  • 涉江采芙蓉古诗欣赏

      导语:《涉江采芙蓉》表现远方游子的思乡之情。下面是语文迷小编收集整理的诗歌赏析,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涉江采芙蓉

      朝代:两汉

      作者:佚名

      原文: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译文

      我踏过江水去采荷花,生有兰草的水泽中长满了香草。

      可是我采了荷花要送给谁呢?我想要送给远方的爱人。

      回头看那一起生活过的故乡,路途显得那么无边无际。

      两心相爱却不能在一起。于是我们要各在一方,愁苦忧伤以至终老异乡。

      注释

      1、芙蓉:荷花的别名。

      2、兰泽:生有兰草的沼泽地。

      3、遗(wèi):赠。

      4、远道:犹言“远方”。

      5、还顾:回顾,回头看。

      6、旧乡:故乡。

      7、漫浩浩:犹“漫漫浩浩”,形容路途的遥远无尽头。形容无边无际。

      8、同心:古代*用的成语,多用于男女之间的爱情或夫妇感情融洽指感情深厚。

      9、终老:度过晚年直至去世。

      赏析

      《涉江采芙蓉》初读时十分单纯,而这”单纯“其实寓于颇微妙的婉曲表现中。初看起来,似乎无须多加解说,即可明白它的旨意,乃在表现远方游子的思乡之情。诗中的“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正把游子对“旧乡”的望而难归之思,抒写得极为凄惋。那么,开篇之“涉江采芙蓉”者,也当是离乡游子了。不过,游子之求宦京师,是在洛阳一带,是不可能去“涉”南方之“江”采摘芙蓉的,而且按江南民歌所常用的谐音双关手法,“芙蓉”(荷花)往往以暗关着“夫容”,明是女子思夫口吻,当不可径指其为“游子”。连主人公的身分都在两可之间,可见此诗并不单纯。不妨先从女子口吻,体味一下它的妙处。

      夏秋之交,正是荷花盛开的美好季节。在风和日丽中,荡一叶小舟,穿行在“莲叶何田田”、“莲花过人头”的湖泽之上,开始一年一度的采莲活动,可是江南农家女子的乐事。采莲之际,摘几枝红莹可爱的莲花,归去送给各自的心上人,难说就不是妻子、姑娘们真挚情意的表露。何况在湖岸泽畔,还有着数不清的兰、蕙芳草,一并摘置袖中、插上发际、幽香袭人,更教人心醉。——这就是“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两句吟叹,所展示的如画之境。倘若倾耳细听,读者想必还能听到湖面上、“兰泽”间传来的阵阵戏谑、欢笑之声。

      但这美好欢乐的情景,刹那间被充斥于诗行间的叹息之声改变了。镜头迅速摇*,人们才发现,这叹息来自一位怅立船头的女子。与众多姑娘的嬉笑打诨不同,她却注视着手中的芙蓉默然无语。此刻,“芙蓉”在她眼中幻出了一张亲切微笑的面容——他就是这位女子苦苦思念的丈夫。“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长长的吁叹,点明了这女子全部忧思之所由来:当姑娘们竞采摘着荷花,声言要拣最好的一朵送给“心上人”时,女主人公思念的丈夫,却正远在天涯!她徒然采摘了象征美好的芙蓉,却难以遗送给心上人。人们总以为,倘要表现人物的寂寞、凄凉,最好是将他(她)放在孤身独处的清秋,因为那最能烘托人物的凄清心境。但是否想到,有时将人物置于美好、欢乐的采莲背景上,抒写女主人公独自思夫的忧伤,更具有以“乐”衬“哀”的强烈效果。

      接着两句空间突然转换,出现在画面上的,似乎已不是拈花沉思的`女主人公,而是那身在“远道”的丈夫了:“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是女主人公在想丈夫在干什么,这是古体诗长用手法。而且仿佛是心灵感应似的,正当女主人公独自思夫的时候,她远方的丈夫,此刻也正带着无限忧愁,回望着妻子所在的故乡。他当然不能望见故乡的山水、那在江对岸湖泽中采莲的妻子。此刻展现在他眼间的,无非是漫漫长路,和那阻山隔水的浩浩烟云。许多读者以为,这两句写的是还望“旧乡’的实境,从而产生了诗之主人公乃离乡游子的错觉。实际上,这两句的“视点”仍在江南,表现的依然是那位采莲女子的痛苦思情。不过在写法上,采用了“从对面曲揣彼意,言亦必望乡而叹长途”(张玉谷《古诗赏析》)的“悬想”方式,从面造出了“诗从对面飞来”的绝妙虚境。

      这种“从对面曲揣彼意”的表现方式,与《诗经》“卷耳”、“陟岵”的主人公,在悬想中显现丈夫骑马登山望乡,父母在云际呼唤儿子的幻境,正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所以,诗中的境界应该不是空间的转换和女主人公的隐去,而是画面的分隔和同时显现:一边是痛苦的妻子,正手拈芙蓉、仰望远天,身后的密密荷叶、红丽荷花,衬着她飘拂的衣裙,显得那样孤独而凄清;一边则是云烟缥缈的远空,隐隐约约摇晃着返身回望的丈夫的身影,那一闪而隐的面容,竟那般愁苦!两者之间,则是层叠的山峦和浩荡的江河。双方都茫然相望,当然谁也看不见对方。正是在这样的静寂中,天地间幽幽响起了一声凄伤的浩汉:“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这浩叹无疑发自女主人公心胸,但因为是在“对面”悬想的境界中发出,读者所感受到的,就不是一个声音:它仿佛来自万里相隔的天南地北,是一对同心离居的夫妇那痛苦叹息的交鸣!这就是诗之结句所传达的意韵。当你读到这结句时,或许能感觉到:此诗抒写的思夫之情虽然那样“单纯”,但由于采取了如此婉曲的表现方式,便如山泉之曲折奔流,最后终于汇成了飞凌山岩的急瀑,震荡起撼人心魄的巨声。

      上文已经说到,此诗的主人公应该是位女子,全诗所抒写的,乃是故乡妻子思念丈夫的深切忧伤。但倘若把此诗的作者,也认定是这位女子,那就错了。马茂元先生说得好:“文人诗与民歌不同,其中思妇词也出于游子的虚拟。”因此,《涉江采芙蓉》最终仍是游子思乡之作,只是在表现游子的苦闷、忧伤时,采用了“思妇词”的“虚拟”方式:“在穷愁潦倒的客愁中,通过自身的感受,设想到家室的离思,因而把一性质的苦闷,从两种不同角度表现出来”(马茂元《论〈古诗十九首〉》)。从这一点看,《涉江采芙蓉》为表现游子思乡的苦闷,不仅虚拟了全篇的“思妇”之词,而且在虚拟中又借思妇口吻,“悬想”出游子“还顾望旧乡”的情景。

[阅读全文]...
  • 涉江采芙蓉古诗词

  • 涉江采芙蓉古诗词

      在日常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古诗了吧,汉魏以后的古诗一般以五七言为基调,押韵、转韵有一定法式。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大家都称赞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涉江采芙蓉古诗词,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文背景:

      这是反映游子思妇的相思之诗,是《古诗十九首》之一。两汉时期,经学成为士人跻身朝堂、谋求功名的重要资本。于是千千万万的学子离乡游学求宦。但是对于如此众多的士人而言,官僚机构的容纳能力实在太有限了,这必然形成一种得机幸进者少、失意向隅者多的局面。于是一个坎凛失意的文人群体便产生了,这就是《古诗十九首》中的“游子”和“荡子”。这些宦途失意的游学的士子在宦途无望、朋友道绝的孤单失意中,自然会苦苦地怀念故乡和亲人。此诗即是《古诗十九首》中描写怀乡思亲的代表作。《古诗十九首》大约是东汉后期作品,当作于汉献帝建安之前的几十年间。

      原文:

      涉江采芙蓉佚名 〔两汉〕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注释:

      芙蓉:荷花的别名。

      兰泽:生有兰草的沼泽地。

      遗(wèi):赠。

      远道:犹言“远方”。

      还顾:回顾,回头看。

      旧乡:故乡。

      漫浩浩:犹“漫漫浩浩”,形容路途的遥远无尽头。形容无边无际。

      同心:古代*用的成语,多用于男女之间的爱情或夫妇感情融洽指感情深厚。

      终老:度过晚年直至去世。

      诗意:

      我踏过江水去采荷花,生有兰草的水泽中长满了香草。

      采了荷花要送给谁呢?我想要送给远方的爱人。

      回头看那一起生活过的故乡,长路漫漫遥望无边无际。

      两心相爱却要分隔两地不能在一起,愁苦忧伤以至终老异乡。

      鉴赏:

      《涉江采芙蓉》是一首写别的情诗。在古代封建社会里,生活是很简单的,最密切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夫妻朋友关系,由于战争、徭役和仕宦,这种亲密关系往往长期被截断。更由于当时交通不便,书信无法往来,相隔两地音信全无,就成为许多人私生活中最伤心的事。因此中国古典诗词有很大一部分都是表达别离情绪的,就主题来说,这首诗是很典型的。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芙蓉:荷花的别名。兰泽:生有兰草的沼泽。这两句是说,划船到江中去采集荷花,又来到沼泽地摘取芬芳的兰草。夏秋时节,江南水乡,日暖花香,荷花盛开,女主人公在江中泽畔采集了鲜艳的荷花,又摘取了芬芳的兰草。诗歌就这样在愉快欢乐的气氛中起笔,芙蓉、兰泽、芳草等语,将画面装饰的绚丽灿烂,让人顿感主人公形象雅洁,心情愉快美好。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遗:赠送,远道:远方。这两句是说,采了花要送给谁呢?我朝思暮想的心上人远在天边。这两句自问自答,感情陡然一转,由欢乐转为悲哀,一腔热忱,遭到兜头一盆冷水泼来,一霎时天地为之变色,草木为之含悲,心中无限的凄凉寂寞,伤心失望。这是一句深沉的疑问,一声无奈的叹息。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还顾:回顾,回转头看。漫浩浩:犹漫漫浩浩,形容路途遥远没有尽头。这两句是说,回头遥望我的故乡,长路漫漫看不到尽头。这两句承“远道”、“所思”而来,将读者的视线引向遥远的远方,读者似乎看到男主人公孤单、忧愁、怅惘地伫立在路边,徒劳地向故乡方向张望,他看到的道路漫漫浩浩,绵延不尽。故乡在哪儿?所思的人在哪儿?诗中的另一主人公,一个漂泊异乡的游子感情痛苦到极点。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同心:指夫妻。古代婚礼的一种仪式,新郎新娘用彩缎结同心,并相挽而行。终老:终生。这两句是说,两个心心相印的人啊,永远异地相思,只有忧伤陪伴他们终老。这两句诗是写一对长久分别得有情人,从眼前想到此后的生涯,更深的担忧涌上心头。

      此诗借助他乡游子和家乡思妇采集芙蓉来表达相互之间的思念之情,深刻地反映了游子思妇的现实生活与精神生活的痛苦。全诗运用借景抒情及白描手法抒写漂泊异地失意者的离别相思之情;从游子和思妇两个角度交错叙写,表现游子思妇的强烈情感;运用悬想手法,在虚实结合中强化了夫妻之爱以及妻子对丈夫的深情。

      涉江采芙蓉

      两汉·佚名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两汉古诗词《涉江采芙蓉》译文

      我踏过江水去采荷花,生有兰草的水泽中长满了香草。

      可是我采了荷花要送给谁呢?我想要送给远方的爱人。

      回头看那一起生活过的故乡,路途显得那么无边无际。

      两心相爱却不能在一起。于是我们要各在一方,愁苦忧伤以至终老异乡。

      赏析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涉江采芙蓉》初读时十分单纯,而这”单纯“其实寓于颇微妙的婉曲表现中。初看起来,似乎无须多加解说,即可明白它的旨意,乃在表现远方游子的思乡之情。诗中的“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正把游子对“旧乡”的望而难归之思,抒写得极为凄惋。那么,开篇之“涉江采芙蓉”者,也当是离乡游子了。不过,游子之求宦京师,是在洛阳一带,是不可能去“涉”南方之“江”采摘芙蓉的,而且按江南民歌所常用的谐音双关手法,“芙蓉”(荷花)往往以暗关着“夫容”,明是女子思夫口吻,当不可径指其为“游子”。连主人公的身分都在两可之间,可见此诗并不单纯。不妨先从女子口吻,体味一下它的妙处。

      夏秋之交,正是荷花盛开的美好季节。在风和日丽中,荡一叶小舟,穿行在“莲叶何田田”、“莲花过人头”的湖泽之上,开始一年一度的采莲活动,可是江南农家女子的乐事。采莲之际,摘几枝红莹可爱的莲花,归去送给各自的心上人,难说就不是妻子、姑娘们真挚情意的表露。何况在湖岸泽畔,还有着数不清的兰、蕙芳草,一并摘置袖中、插上发际、幽香袭人,更教人心醉。——这就是“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两句吟叹,所展示的如画之境。倘若倾耳细听,读者想必还能听到湖面上、“兰泽”间传来的阵阵戏谑、欢笑之声。

[阅读全文]...
  • 芙蓉楼送辛渐古诗翻译

  • 芙蓉楼送辛渐古诗翻译

      《芙蓉楼送辛渐二首》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组诗作品,下面是关于芙蓉楼送辛渐古诗翻译的内容,欢迎阅读!

      芙蓉楼送辛渐

      作者: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注解

      1、芙蓉楼:原址在今江苏省镇江市西北。

      2、楚山:古时吴、楚两地相接,镇江一带也称楚地,故其附*的`山也可叫楚山。

      译文

      迷蒙的烟雨,连夜洒遍吴地江天;

      清晨送走你,孤对楚山离愁无限!

      朋友呵,洛阳亲友若是问起我来;

      就说我依然冰心玉壶,坚守信念!

      创作背景

      此诗当作于天宝元年(公元742年),王昌龄当时为江宁丞。辛渐是王昌龄的朋友,这次拟由润州渡江,取道扬州,北上洛阳。王昌龄可能陪他从江宁到润州,然后在此分手。这首诗为在江边离别时所写。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的构思新颖,淡写朋友的离情别绪,重写自己的高风亮节。首两句苍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烘托送别时的孤寂之情;后两句自比冰壶,表达自己开郎胸怀和坚强性格。全诗即景生情,寓情于景,含蓄蕴藉,韵味无穷。

[阅读全文]...
  • 关于芙蓉的诗句

  •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王昌龄《采莲曲》

    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白居易《长恨歌》

    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白居易《忆江南》

    凤凰山上雨初晴。水风清,晚霞明。一朵芙蓉,开过尚盈盈。——苏轼《江城子·湖上与张先同赋》

    美人出南国,灼灼芙蓉姿。 皓齿终不发,芳心空自持。——李白《古风其四十九·美人出南国》

    满庭黄菊篱边拆,两朵芙蓉镜里开。——鱼玄机《重阳阻雨》

    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李白《登庐山五老峰》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李商隐《无题·飒飒东风细雨来》

    太华三芙蓉,明星玉女峰。——李白《江上答崔宣城》

    昔在九江上,遥望九华峰。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 ——李白《望九华赠青阳韦仲堪》

    金风凋杨柳衰,玉露养芙蓉艳。——张可久《南吕·一枝花·湖上归长天》

    采莲归,绿水芙蓉衣。 秋风起浪凫雁飞。——王勃《采莲曲》

    苏家小女名简简,芙蓉花腮柳叶眼。——白居易《简简吟》

    芙蓉生夏浦,杨柳送春风。——陈子昂《春晦饯陶七于江南同用风字》

    花中此物似西施,芙蓉芍药皆嫫母。——白居易《山石榴寄元九》

    鶗鴂声中寒食雨,芙蓉花外夕阳楼。 —— 赵嘏《寒食遣怀》

    有约西湖去,移棹晓折芙蓉。——吴文英《塞翁吟·饯梅津除郎赴阙》

    毒害芙蓉死,烦蒸瀑布红。——齐己《苦热》

    兰花与芙蓉,满院同芳馨。 ——贯休《古意九首》

    宝钗摇翡翠,香惹芙蓉醉。携手入鸳衾,谁人知此心?——魏承班《菩萨蛮·玉容光照菱花影》

    休去采芙蓉,秋江烟水空。——陈允*《唐多令·秋暮有感》

    芙蓉削山紫雾上,瀑布倒泻青天来。——杨基《舟抵南康望庐山》

    相逢不语,一朵芙蓉著秋雨。——纳兰容若《减字木兰花·相逢不语》

    莎青桂花繁,芙蓉别江木。——李贺《月漉漉篇》

    宝剑双蛟龙,雪花照芙蓉。——李白《古风其十六·宝剑双蛟龙》

    黄山东南数十里,芙蓉削翠连云起。——徐似道《硐岭樵歌》

    庭前落尽梧桐,水边开彻芙蓉。——朱庭玉《天净沙·秋》

    霏霏伏雨湿杨柳,滴滴寒露凋芙蓉。——王炎《用元韵寄周推萧法》

    芙蓉照水桂香飘,车马纷纷度六桥。——汪元量《西湖旧梦·芙蓉照水桂香飘》

    红锦芙蓉碧牡丹,今番灯火减前番。——杨万里《郡中上元灯减旧例三之二而又迎送使客七首·红锦芙蓉碧牡丹》

    水仙欲上鲤鱼去,一夜芙蓉红泪多。——李商隐《板桥晓别》

    黄山山上多怪松,半生石笋半芙蓉。——屈大均《王不庵作卧龙松歌为予寿诗以酬之》

    香炉直削金芙蓉,瀑布长拖青翡翠。——王祎《题九江秀*》

    瀑布天上声,芙蓉眼中色。——郑学醇《初夏至城同梁明霖吴紫楼卫象亭方耀台冯允嘉集罗光徵馆得四字》

    瀑布飞千尺,芙蓉插九州。——张子翼《明远楼宴文学李半沙博士王雪溪用楼字韵》

    古墓芙蓉塔,神铭松柏烟。——卢照邻《石镜寺》

    芙蓉火足龙蟠鼎,松树天寒鹤*人。——孙蕡《曾氏耆寿翁诗》

    秋雨无情不惜花,芙蓉一一惊香倒。——庄南杰《杂曲歌辞·伤歌行》

    西风为报西湖道,留取芙蓉供醉吟。——白玉蟾《忆西湖》

    雨中秋事芙蓉尽,霜后时新橘柚来。——文征明《十月》

    芙蓉金菊斗馨香,天气欲重阳。——晏殊《诉衷情·芙蓉金菊斗馨香》

    收却纶竿落照红,秋风宁为翦芙蓉。——纳兰容若《渔父·收却纶竿落照红》

    石竹金钱何细碎,芙蓉芍药苦寻常。——白居易《牡丹芳》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疏星淡月秋千院,愁云恨雨芙蓉面。——张可久《塞鸿秋·春情》

    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白居易《忆江南》

    当轩对尊酒,四面芙蓉开。——王维《临湖亭》

    南国佳人字玉儿,芙蓉双脸远山眉。——徐铉《梦游三首》

    燕姬彩帐芙蓉色,秦女金炉兰麝香。——沈佺期《古歌》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白居易《长恨歌》

[阅读全文]...
  • 关于芙蓉的诗句(芙蓉花最有名的诗句)

  • 唐朝柳宗元韩愈用木芙蓉诗,致敬屈原,搴芙蓉兮木末

    早秋来临,随着荷花的盛极而衰,人们往往发现,许多池塘边会有另一种灌木开花,单瓣的花朵类似木槿,但复瓣的花朵更像牡丹芍药,它们有红有白,装点秋天翠绿的枝头,花朵繁多而茂盛,仿佛是荷花从水塘里走出,开到了树梢,这就是著名的秋花,木芙蓉。

    传说木芙蓉的原产地在湖南。也的确,很多诗里写木芙蓉,离不开湖南的水边。

    但是它是什么时候被发现然后广为人知的呢?

    “采薜荔兮水中,搴芙蓉兮木末。”屈原九歌《湘君》

    这是最早记录芙蓉的文字和诗,楚国大夫屈原被流放到湘沅之地。彼时,楚国的疆域广阔,但湖南对于兴盛的楚国,仍旧是边远荒蛮之地。

    这里湘江浩渺,屈原在此生活,相对于楚国中心都城地带,这里有高山沼泽森林,处在原始状态,本身楚国就尚巫祭,身为楚国大夫的屈原,以磅礴的歌咏,充沛的感情祭祀自然之神,又如神灵附体。

    只是这芙蓉,到底是荷花还是木芙蓉呢?

    荷花多生于浅水沼泽地带,而木芙蓉则生长在潮湿的水岸和山林。

    但是它们都拥有硕大纯美的花冠。

    荷花是草本,而木芙蓉是木本。

    屈原这个芙蓉兮木末,到底是水中亭亭的荷花,还是木芙蓉枝头的花朵呢?

    但是有一点可信的是,在这里看过百草千花的屈原,他一定看见过木芙蓉花。因为木芙蓉花的硕大美观,必不会被这里的人所忽略,凡是美的,都必以祭神灵,这是原始宗教的本质所决定。

    能够完全确定木芙蓉这种植物名称的是在唐朝。

    “水面芙蓉秋已衰,繁条偏是著花迟。*明露滴垂红脸,似有朝愁暮落时。”赵彦昭《秋朝木芙蓉》

    水面上的荷花秋天已经衰落,木芙蓉却正是枝条繁茂,开花迟在了秋天。

    那早上的露水滴在了红色的花朵上,仿佛是花朵在忧伤,她自己无人可见的美丽,会在晚上凋谢。

    这首诗的名字写的是秋天早上带露的芙蓉。联系诗的内容,可以知道这是种在水边的木芙蓉花。

    这首诗的奇特不在于他写下艳丽却忧愁的木芙蓉,而是在于这首诗的写作年代。

    赵彦昭是早唐的宰相,和安乐公主,太*公主多有交集,流传下来的诗大多数是奉诏的宫廷诗。那么这首诗里的木芙蓉,很可能是种植在宫廷或者贵族府邸的花卉。

    那么木芙蓉很可能作为地方进贡的花卉,从湖南移植到北方宫廷。

    而牡丹也是因为隋炀帝广泛收集天下奇花异草而从易县进贡到宫廷,到唐朝成为享誉盛名的国花。

    而且赵彦昭的木芙蓉已经园林搭配很成熟,是专门种在荷花塘边的,也就是在早唐,木芙蓉已经特指了是这种有别于荷花的木本芙蓉。

    又有传说,这首诗是中唐李嘉祐所作。他是唐玄宗时代的进士,曾经贬谪到江西四年。但是有理由相信,木芙蓉花应该早就特指了这种有别于荷花的花木,它早就从湖南江西等地进入了北方,装点贵族的池塘园林。只是推广不够广泛而已。

    “有美不自蔽,安能守孤根。

    盈盈湘西岸,秋至风露繁。

    丽影别寒水,秾芳委前轩。

    芰荷谅难杂,反此生高原。”唐朝柳宗元《湘岸移木芙蓉植龙兴精舍》

    中唐时代的柳宗元山西人,少年得志,21岁就考中进士。然后持续在京城做文官,很少有出京的机会,直到32岁因为宫廷*从礼部员外郎一跌成为流放外省的小地方官。这个流放贬谪的地点,就是湖南永州,而且一去落脚点在龙兴寺。

    也是因为穷,因为只有寺庙带着皇家驿站性质,所以他就在龙兴寺的区域内找了个地方安家。

    这里和北方天然不同,比如湘江一带岸边的木芙蓉在秋天开放,这是北国难以见到的奇观。所以他心生欢喜,找了最美最大的一棵从湘江边移植到住所。

    这是木芙蓉的原产地,枝叶繁茂,花朵鲜丽。

    你那美得天然难以掩饰的光彩,我怎么能让你独自在湘江边,独自经历风霜雨露?

    我将你移植在庭院里,由我来呵护。

    在这里你不用和破败的水草共生,你是高原上的荷花,有着独特的生命力!

    柳宗元为什么喜欢木芙蓉,除了木芙蓉本身让他惊艳,还在于,这里是屈原流放之地,屈原的那句“搴芙蓉兮木末”,至少柳宗元愿意相信屈原的木末芙蓉就是这里艳丽的芙蓉花。有着和先贤一样的流放遭遇,从内心到精神都渴望一种依赖。

    所以柳宗元这首木芙蓉是致敬了屈原。

    也因为柳宗元当时的文名和声望,木芙蓉开始为更多是人所知道。

    “新开寒露丛,远比水间红。

    艳色宁相妒,嘉名偶自同。采江官渡晚,搴木古祠空。

    愿得勤来看,无令便逐风。”唐朝韩愈《木芙蓉》

    韩愈和柳宗元同时代人,不过他看到壮美的木芙蓉比柳宗元晚一点,因为晚年的韩愈被派到云南,这里地气丰茂,木芙蓉花在秋天绚烂开放。就算是京城有,哪里有这里原始蓬勃。

    那秋天的木芙蓉开在寒露当中,比水中的荷花还要鲜艳。那荷花会不会嫉妒木芙蓉?因为两种不同的花却叫同一个名字。

    那江上可以采到美丽的荷花,但是岸上却可以攀折木芙蓉。这依然是在向屈原致敬,解读着屈原的木末芙蓉。

    我愿意经常来这里看看秋风里的木芙蓉花,我不愿意它寂寞在秋风里。

    “晚凉思饮两三杯,召得江头酒客来。莫怕秋无伴醉物,水莲花尽木莲开。”唐朝白居易《木芙蓉花下招客饮》

    和柳宗元几乎同时代的白居易也没有闲着,他是在江西九江看到水边木芙蓉。实际证明中唐时候,木芙蓉已经广泛种植或者引种在江南或者中部广大地区。只是以湖南的最美最有盛名。

    白居易写这首诗晚于柳宗元十年左右,不过贬谪的心情是一样的。

    他在江西水边看到了秋天盛开的木芙蓉花,赶紧招客饮酒。

    虽然没有写芙蓉花的美丽,但是甘愿一醉,可以想到那种繁盛。

    而且用的是一句水莲花尽木莲开。水中的荷花已经谢了,但是岸上的木芙蓉却开了,那种连绵不尽的花的欢喜,给落魄的仕途生涯增添了亮色。

[阅读全文]...
  • 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_古诗江行无题

  • 经典
  • 古代的诗人寥若晨星,古代的绝句古诗如汪洋大海。这些经典,永久流传,启迪我们的前先之路。“励志的句子”为您收集《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推荐这些经典的古诗绝句。

    《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注释:

    1、芙蓉:荷花的别名。

    译文:

    踏过江水去采芙蓉,

    赏析:

    有许多动人的抒情诗,初读时总感到它异常单纯。待到再三涵咏,才发现这单纯,其实寓于颇微妙的婉曲表现之中。

    《涉江采芙蓉》就属于这一类。初看起来,似乎无须多加解说,即可明白它的旨意,乃在表现远方游子的思乡之情。诗中的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正把游子对旧乡的望而难归之思,抒写得极为凄惋。那么,开篇之涉江采芙蓉者,也当是离乡游子了。不过,游子之求宦京师,是在洛阳一带,是不可能去涉南方之江采摘芙蓉的,而且按江南民歌所常用的谐音双关手法,芙蓉(荷花)往往以暗关着夫容,明是女子思夫口吻,当不可径指其为游子。连主人公的身分都在两可之间,可见此诗并不单纯。不妨先从女子口吻,体味一下它的妙处。

    夏秋之交,正是荷花盛开的美好季节。在风和日丽中,荡一叶小舟,穿行在莲叶何田田、莲花过人头的湖泽之上,开始一年一度的采莲活动,可是江南农家女子的乐事。采莲之际,摘几枝红莹可爱的莲花,归去送给各自的心上人,难说就不是妻子、姑娘们真挚情意的表露。何况在湖岸泽畔,还有着数不清的兰、蕙芳草,一并摘置袖中、插上发际、幽香袭人,更教人心醉。这就是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两句吟叹,所展示的如画之境。倘若倾耳细听,读者想必还能听到湖面上、兰泽间传来的阵阵戏谑、欢笑之声。

    但这美好欢乐的情景,刹那间被充斥于诗行间的叹息之声改变了。镜头迅速摇*,人们才发现,这叹息来自一位怅立船头的女子。与众多姑娘的嬉笑打诨不同,她却注视着手中的芙蓉默然无语。此刻,芙蓉在她眼中幻出了一张亲切微笑的面容他就是这位女子苦苦思念的丈夫。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长长的吁叹,点明了这女子全部忧思之所由来:当姑娘们竞采摘着荷花,声言要拣最好的一朵送给心上人时,女主人公思念的丈夫,却正远在天涯!她徒然采摘了美好的芙蓉,此刻难以遗送给远方的人。人们总以为,倘要表现人物的寂寞、凄凉,最好是将他(她)放在孤身独处的清秋,因为那最能烘托人物的凄清心境。但是否想到,有时将人物置于美好、欢乐的采莲背景上,抒写女主人公独自思夫的忧伤,更具有以乐衬哀的强烈效果。

    接着两句空间突然转换,出现在画面上的,似乎已不是拈花沉思的女主人公,而是那身在远道的丈夫了:还顾望归乡,长路漫浩浩。仿佛是心灵感诮似的,正当女主人公独自思夫的时候,她远方的丈夫,此刻也正带着无限忧愁,回望着妻子所在的故乡。他当然不能望见故乡的山水、那在江对岸湖泽中采莲的妻子。此刻展现在他眼间的,无非是漫漫公元尽的长路,和那阻止山隔水的浩浩烟云。许多读者以为,这两句写的是还望旧乡的实境,从而产生了诗之主人公乃离乡游子的错觉。实际上,这两句的视点仍在江南,表现的依然是那位采莲女子的痛苦思情。不过在写法上,采用了从对面曲揣彼意,言亦必望乡而叹长途(张玉谷《古诗赏析》)的悬想方式,从面造出了诗从对面飞来的绝妙虚境。

    这种从对面曲揣彼意的表现方式,与《诗经》卷耳、陟岵的主人公,在悬想中显现丈夫骑马登山望乡,父母在云际呼唤儿子的幻境,正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所以,诗中的境界应该不是空间的转换和女主人公的隐去,而是画面的分隔和同时显现:一边是痛苦的妻子,正手拈芙蓉、仰望远天,身后的密密荷叶、红丽荷花,衬着她飘拂的衣裙,显得那亲孤独而凄清;一边则是云烟缥缈的远空,隐隐约约摇晃着返身回望丈夫的身影,那一闪面隐的面容,是十分愁苦的。两者之间,则是层叠的山峦和浩荡的江河。双方都茫然相望,当然谁也看不见对方。正是在这样的静寂中,天地间幽幽响起了一声凄伤的浩汉: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这浩叹无疑发自女主人公心胸,但因为是在对面悬想的境界中发出,读者所感受到的,就不是一个声音:它仿佛来自万里相隔的天南地北,是一对同心离居的夫妇那痛苦叹息的交鸣。这就是诗之结句所传达的意韵。当读到这结句时,或许能感觉到:此诗抒写的思无之情虽然那样单纯,但由于采取了如此婉曲的表现方式,便如山泉之曲折奔流,最后终于汇成了飞凌山岩匠急瀑,震荡起撼人心魄的巨声。

    上文已经说到,此诗的主人公应该是位女子,全诗所抒写的,乃是故乡妻子思念丈夫的深切忧伤。但倘若把此诗的作者,也认定是这女子,那就错了。马茂元先生说得好:文人诗与民歌不同,其中思妇词也出于游的虚拟。因此,《涉江采芙蓉》最终仍是游子思乡之作,只是在表现游子的苦闷、忧伤时,采用了思妇调的虚拟方式:在穷愁潦倒的客愁中,通过自身的感受,设想到家室的离思,因而把一性质的苦闷,从两种不同角度表现出来(马茂元《论〈古诗十九首〉》)。从这一点看,《涉江采芙蓉》为表现游子思乡的苦闷,不仅虚拟了全篇的思妇之词,而且在虚拟中又借思妇口吻,悬想出游子还顾望旧乡的情景。这样的诗情抒写,就不只是婉曲,简直是奇想了。

    想信您读完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后,内心有非常多的感慨。这些经典诗句,不仅可以助力我们的写作,也可以助力滋养我们的心灵。小编推出了专题绝句古诗江,愿您喜欢。

[阅读全文]...
  • 游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古诗

  • 游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古诗

      引导语: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描写冬天的古诗分享—《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作者:刘长卿

      rì mò cāng shān yuǎn

      日 暮 苍 山 远 ,

      tiān hán bái wū pín

      天 寒 白 屋 贫 。

      chái mén wén quǎn fèi

      柴 门 闻 犬 吠 ,

      fēng xuě yè guī rén

      风 雪 夜 归 人 。

      作者背景

      刘长卿(726-790),唐代诗人。字文房,祖籍河间(今河北河间),自小生长在洛阳。自视为洛阳人。他的诗工秀委婉,格调清淡,很有韵味自称五言长城。

      注词释义

      苍:青色。

      白屋:指贫穷人家的房屋,屋顶常用白茅草覆盖,或用木板而不涂油漆。

      柴门:篱笆门。

      闻:听。

      吠:狗叫。

      古诗今译

      傍晚路经远方苍山下,天寒茅草板房更清贫。敲响柴门听见了狗叫,我是风雪夜投宿的人。

      名句赏析——“风雪夜归人。”

      这是诗中有画,画中见情的.四句诗。叙写诗人在一个风雪的冬日远游芙蓉山夜间投宿到一户贫农家的情景。前两句寥寥数语,点明了时间是冬日的傍晚,地点是苍山的脚下,而且通过房屋的“贫”与天气的“寒”相互映照,生动刻画了这户人家的清贫境况。后两句转而叙写自己冒着风雪前来叩门求宿,引得狗叫起来。全诗简练含蓄,写到此处悄然而止,没有再进一步交待主人开门、自己进屋以后的种种场面,而让读者自己去想象回味。

[阅读全文]...

相关词条

相关文章

芙蓉夫人的古诗 - 句子

芙蓉夫人的古诗 - 语录

芙蓉夫人的古诗 - 说说

芙蓉夫人的古诗 - 名言

芙蓉夫人的古诗 - 诗词

芙蓉夫人的古诗 - 祝福

芙蓉夫人的古诗 - 心语

推荐词条

在家隔离语录 创业感慨的语录 感恩能量语录 唐七公子小说经典语录 虎牙小仔爷语录 梅尔罗斯语录 2017正能量励志语录 人谁都不傻经典语录 一句话语录经典语录 秋阳创巴仁波切语录 辉叔语录 一个人挺好经典语录 剑三明教经典语录 女人委屈语录 加勒比海盗5语录 陈赫经典语录搞事情 表达宝宝出生的语录 代购经典语录 关于猪的语录 青城经典语录 东方炻语录 男人压力的语录 韩寒励志的语录 暗示感谢的语录 v怪客经典语录 帮助别人的语录 faker经典语录 抗战语录 萧伯纳语录 朋友圈晒团队的语录 凤逆天下经典语录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