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采莲曲古诗是讲的哪里的景色 >

采莲曲古诗是讲的哪里的景色

关于采莲曲古诗是讲的哪里的景色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采莲曲古诗是讲的哪里的景色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采莲曲古诗是讲的哪里的景色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包括句子、语录、说说、名言、诗词、祝福、心语等。如果采莲曲古诗是讲的哪里的景色页面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

句子:即与采莲曲古诗是讲的哪里的景色相关的句子。
语录:即与采莲曲古诗是讲的哪里的景色相关的名人语录
说说:即与采莲曲古诗是讲的哪里的景色相关的qq说说、微信朋友圈说说。
名言:即与采莲曲古诗是讲的哪里的景色相关的名人名言、书籍名言。
诗词:即与采莲曲古诗是讲的哪里的景色相关的古诗词、现代诗词、千古名句。
祝福语:即与采莲曲古诗是讲的哪里的景色相关的祝福祝贺词。
心语:即与采莲曲古诗是讲的哪里的景色相关的早安、晚安朋友圈心语。

  • 采莲曲古诗词

  • 采莲曲古诗词

      在*凡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古诗吧,古诗准确地来说应该叫格律诗,包括律诗和绝句。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能算得上是好的古诗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采莲曲古诗词,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古诗原文

      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

      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

      译文翻译

      菱叶在水面飘荡,荷叶在风中摇曳荷花深处,采莲的小船轻快飞梭。

      采莲姑娘碰见自己的心上人,想跟他打招呼又怕人笑话。便低头羞涩微笑,一不留神,头上的玉簪掉落水中。

      注释解释

      萦(yíng):萦回,旋转,缭绕;

      飐(zhǎn):摇曳;

      小船通:两只小船相遇;

      搔头:簪之别名;碧玉搔头:即碧玉簪,简称玉搔头。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白居易出任杭州(公元822~824年)之时。此时,诗人远离上层政治集团的勾心斗角,沉醉在旖旎的江南风光和与友人的诗酒酬和之中,生活轻松、舒心。诗人无意间捕捉到一对年轻男女在荷塘上相遇的有趣一幕,随即创作了本诗。

      诗文赏析

      《采莲曲》,乐府旧题,为《江南弄》七曲之一。内容多描写江南一带水国风光,采莲女子劳动生活情态,以及她们对纯洁爱情的追求等。描写采莲生活的诗歌很早就出现了,汉乐府中就有《采莲曲》《江南可采莲》“江

      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南北朝出现了不少写采莲生活的名作,如《西洲曲》“采莲南唐秋,莲花过人。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头。”到了唐代,写采莲更是成为一种时尚,很多名家如李白、白居易、王昌龄、戎昱、崔国辅、皇甫松等都写过这类诗歌。白居易的《采莲曲》写得尤为细腻动人。

      白居易这首诗描写的是一位采莲姑娘腼腆的情态和羞涩的心理。前两句写风中婀娜舞动的荷叶荷花,从荷花的深处有小船悠然划出,画面充满了动感。“菱叶萦波荷飐风”,在碧水荡漾一望无际的水面上,菱叶荷叶一片碧绿,阵阵清风吹来,水波浮动,绿叶随风摇摆,菱叶在绿波荡漾的湖面上飘飘荡荡,荷花在风中摇曳生姿。正因为绿叶的.摇动,才让人们看到了“荷叶深处小船通”。荷花深处,暗示了荷花的茂盛、广阔,而“小船通”,则告诉读者有人有活动。这就像一组电影长镜头,先见一片风光,然后将人物活动呈现在其中,给人以真切感。

      然后诗人用了一个日常*见、颇具情趣的细节:“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采莲少女看见了自己的情郎,正想说话却又突然止住,羞涩得在那里低头微笑,不想一不小心,头上的碧玉簪儿落入了水中。“欲语低头笑”既表现了少女的无限喜悦,又表现了少女初恋时的羞涩难为情。“碧玉搔头落水中”又进一步暗示了少女“低头笑”的激动神态。后两句描写细致,生动逼真。诗人抓住人物的神情和细节精心刻画,一个欲语还休、含羞带笑的姑娘宛然出现在读者眼前。

      《采莲曲》为民歌体裁,同类的作品历来很多。但白居易没有落入俗套,在短短的四句二十八个字中,既写景,又写人,生动形象,富有情趣,层层深入,活灵活现。此诗用乐府旧题写男女恋情,少女欲语低头的羞涩神态,以及搔头落水的细节描写,都自然逼真,意味无穷。犹如一卷望不尽的画面,使人百读不厌。

[阅读全文]...
  • 采莲曲古诗赏析

  • 夏天
  • 采莲曲古诗赏析

      古体诗是诗歌体裁。从诗句的字数看,有所谓四言诗、五言诗、七言诗和杂言诗等形式。四言是四个字一句,五言是五个字一句,七言是七个字一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采莲曲古诗赏析,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原文

      白居易 采莲曲

      菱叶萦波荷飐风,

      荷花深处小舟通。

      逢郎欲语低头笑,

      碧玉搔头落水中。

      二、【赏析】

      这首诗描写的是一位采莲姑娘腼腆的情态和羞涩的心理。前两句写风中婀娜舞动的荷叶荷花,从荷花的深处有小船飞梭,画面充满了动感。后两句转入人物描写,采莲姑娘遇到自己的情郎,正想说话却又怕人笑话而止住,羞涩得在那里低头微笑,不想一不小心,头上的碧玉簪儿落入了水中。诗人抓住人物的神情和细节精心刻画,一个大胆含羞带笑的鲜亮形象宛如就在我们眼前。

      在男女受授不亲的年代,小姑娘有这个胆是不容易的,过去的三从四德和封建礼法约束人,是现在我们不可想像的。不过话就说回来,江南水乡一直孕育着这些多情而有大胆的儿女。像李清照等更具江湖儿女的豪情。

      此诗用乐府旧题写男女恋情,少女欲语低头的羞涩神态,以及搔头落水的细节描写,都自然逼真,意味无穷。

      一、原文

      《采莲曲》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昌龄。其诗句全文如下: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二、【译文】

      绿罗裙融入荷叶仿佛一色裁剪,荷花与采莲女的面容相映争艳。那么多莲舟荡入池塘都看不见,听到歌声才觉察人在荷塘采莲。

      三、【赏析】

      诗歌在开始就展现出一幅人与环境和谐统一的美丽画面采莲女的罗裙和荷叶的颜色一样青翠欲滴。比喻虽不新奇,但用在此处却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既描绘了田田的荷叶,又写了采莲女美丽的衣裳,两者相互映衬,恍若一体。尤其是裁字,用得极其巧妙,罗裙是裁出的,可是此处也用在荷叶上,似从贺知章《咏柳》诗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句中得到了灵感,让人感到荷叶与罗裙不仅颜色相同,似乎也是同一双巧手以同一种材料制成的。

      由此又让人不禁联想到屈原《离骚》中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感受到这些女子如荷花般的心灵。娇艳的芙蓉花似乎都朝着采莲女美丽的脸庞开放,明写荷花,实则为了衬出人之美,采莲女的美丽,不是闭月羞花式的惊艳,而是如阳光般健康温暖,似乎能催开满池的荷花。这两句诗本自梁元帝《碧玉诗》莲花乱脸色,荷叶杂衣香,王昌龄的这篇较之则更胜一筹,意义更为隽永。诗的第三句 乱入池中看不见 是对前两句的补充和深入。它有两重含义:一是突出荷田的稠密, 使人荷莫辨更真实可信;二是突出了观望者的感受和心理活动。其中 乱 字用得十分微妙。末句 闻歌始觉有人来 除了从另一面说明少女被荷田遮蔽与消融,难以被观望者发现以外,又写出一种声音的美,增添了诗的'活泼情趣。

      乱字既指采莲女纷纷入池嬉笑欢闹的场面,也可指人与花同样娇嫩难以辨别,眼前一乱的感觉而看不见呼应上文,也更显荷叶罗裙,芙蓉人面之想像了,同时也虚写了荷塘中花叶繁茂,人在其中若隐若现之景,并引出下句:闻歌始觉有人来。这一句描写细腻入微,仿佛让读者身临其境地体会到了诗人当时真实的感受。始觉与上句看不见呼应,共同创造出了一种莲花过人头的意境。闻歌也与乱字呼应,悠扬动听的歌声表现出她们活泼开朗的天性,同时也为整个采莲的场景添上了动人的一笔。

      这首诗句与句联系紧密,意蕴深远,精雕细琢却给人带来清丽自然之感,可以看出王昌龄炼字炼意的高超技艺,对中晚唐的诗歌有着重要的影响。

[阅读全文]...
  • 《采莲曲》古诗鉴赏

  • 《采莲曲》古诗鉴赏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古诗吧,汉魏以后的古诗一般以五七言为基调,押韵、转韵有一定法式。你还在找寻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采莲曲》古诗鉴赏,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古诗原文

      晚日照空矶,采莲承晚晖。

      风起湖难渡,莲多采未稀。

      棹动芙蓉落,船移白鹭飞。

      荷丝傍绕腕,菱角远牵衣。

      诗文赏析

      《采莲曲》是乐府诗旧题,内容多描写江南一带水国风光,采莲女娃劳动生活情态,以及她们对纯洁爱情的追求等。

      此诗的起首二句中,用了两个“晚”字,强调了一种特定时间背景:笼罩着软和恬静夕阳余辉的傍晚——一个最能引起人的情思,让人沉浸的时刻。“风起”二名转入采莲的描写,从“难度”中透露出采莲女柔弱纤细的形象。“棹动”二名描绘的采莲场面只有两笔写实的白描:采莲的小船在荷丛中穿过,桨儿不时碰落盛开的莲花,一瓣瓣地飞落湖中,惊起了安详地栖息着的只只白鹭,打破了它们的宁静世界。末二句借物写情,别有一种趣味:采莲人欲归了,可是荷丝缠绕着她的柔腕,菱角又牵拽着她的衣裙。实际上是作者留恋这环境,故借采莲人写同。拟人手法运用十分巧妙,全诗情韵顿生。

      《采莲曲》

      朝代:唐代

      作者:王昌龄

      原文: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鉴赏:

      这首诗写的是采莲少女,但诗中并不正面描写,而是用荷叶与罗裙一样绿、荷花与脸庞一样红、不见人影闻歌声等手法加以衬托描写,巧妙地将采莲少女的美丽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全诗生动活泼,富于诗情画意,饶有生活情趣。

      诗的前两句的描写,让人感觉到这些采莲少女简直就是美丽的大自然的一部分;后两句写的是伫立凝望者在刹那间所产生的一种人花难辨的感觉。前两句侧重于客观描写,后两句侧重于写主观感受,客观描写与主观感受相结合的手法,很好地表现了人花难辨、花人同美的引人遐想的优美意境。

      如果把这首诗看作一幅《采莲图》,画面的中心自然是采莲少女们。但作者却自始至终不让她们在这画面上出现,而是让她们夹杂在田田荷叶、艳艳荷花丛中,若隐若现,若有若无,使采莲少女与美丽的大自然融为一体,使全诗别具一种引人遐想的优美意境。这样的艺术构思,是独具匠心的。

      一开头就巧妙地把采莲少女和周围的自然环境组成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说女子的罗裙绿得像荷叶一样,不过是个普通的比喻;而这里写的是采莲少女,置身莲池,说荷叶与罗裙一色,那便是“本地风光”,是“赋”而不是“比”了,显得生动喜人,兼有素朴和美艳的风致。次句的芙蓉即荷花。说少女的脸庞红润艳丽如同出水的荷花,这样的比喻也不算新鲜。但“芙蓉向脸两边开”却又不单是比喻,而是描绘出一幅美丽的图景:采莲少女的脸庞正掩映在盛开的荷花中间,看上去好象鲜艳的荷花正朝着少女的脸庞开放。把这两句联成一体,读者仿佛看到,在那一片绿荷红莲丛中,采莲少女的绿罗裙已经融入田田荷叶之中,几乎分不清孰为荷叶,孰为罗裙;而少女的脸庞则与鲜艳的荷花相互照映,人花难辨。让人感到,这些采莲女子简直就是美丽的大自然的一部分,或者说竟是荷花的精灵。这描写既具有真切的生活实感。

      第三小分句“乱入池中看不见”,紧承前两句而来。乱入、杂入、混入之意。荷叶罗裙,芙蓉人面,本就恍若一体,难以分辨,只有在定晴细察时才勉强可辨;所以稍一错神,采莲少女又与绿荷红莲浑然为一,忽然不见踪影了。这一句所写的正是伫立凝望者在刹那间所产生的一种人花莫辨,是耶非耶的感觉,一种变幻莫测的惊奇与怅惘。这是通常所说“看花了眼”时常有的情形。然而,正当踟蹰怅惘、望而不见之际,莲塘中歌声四起,忽又恍然大悟,“看不见”的采莲女子仍在这田田荷叶、艳艳荷花之中。“始觉有人来”要和“闻歌”联在一起体味。本已“不见”,忽而“闻歌”,方知“有人”;但人却又仍然掩映于荷叶荷花之中,故虽闻歌而不见她们的身姿面影。这真是所谓“菱歌唱不彻,知在此塘中”(崔国辅《小长干曲》)了。这一描写,更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意趣和诗境的含蕴,令人宛见十亩莲塘,荷花盛开,菱歌四起的情景,和观望者闻歌神驰、伫立凝望的情状,而采莲少女们充满青春活力的欢乐情绪也洋溢在这闻歌而不见人的荷塘之中。直到最后,作者仍不让画的主角明显出现在画面上,那目的,除了把她们作为美丽的大自然的化身之外,还因为这样描写,才能留下悠然不尽的情味。借助动词,展现采莲女在荷塘中若隐若现、若有若无,人花难辨,花人同类的生动画面,表现出采莲女天真浪漫、朝气蓬勃的性格。

      古诗原文

      吴姬越艳楚王妃,争弄莲舟水湿衣。

      来时浦口花迎入,采罢江头月送归。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译文翻译

      其一

      像吴国美女越国娇娘楚王妃嫔一样美丽的采莲女们,竞相划动采莲船,湖水打湿了衣衫。来的时候莲花把她们迎进河口,采完之后明月把她们送回江边。

      其二

      采莲女的罗裙绿得像荷叶一样,出水的.荷花正朝着采莲女的脸庞开放。碧罗裙芙蓉面混杂在荷花池中难以辨认,听到歌声才发觉池中有人来采莲。

      注释解释

      采莲曲:古曲名。内容多描写江南一带水国风光,采莲女劳动生活情态。

      “吴姬”句:古时吴、越、楚三国(今长江中下游及浙江北部)盛尚采莲之戏,故此句谓采莲女皆美丽动人,如吴越国色,似楚王妃嫔。

      浦(pǔ)口:江湖会合处。浦,水滨。

      罗裙:用细软而有疏孔的丝织品制成的裙子。一色裁:像是用同一颜色的衣料剪裁的。

      芙蓉:指荷花。

      看不见:指分不清哪是芙蓉的绿叶红花,哪是少女的绿裙红颜。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王昌龄被贬龙标时所做,约作于唐玄宗天宝七载(748)夏。有本事载,王昌龄任龙标尉已经有了一段时间,一次,王昌龄独自一人在龙标城外游玩,在东溪的荷池,见当地酋长的公主、蛮女阿朵在荷池采莲唱歌的情景,深深被气所吸引,遂作《采莲曲》。

      诗文赏析

      第一首诗写水乡姑娘的采莲活动。

      吴姬、越艳、楚王妃三个词连用,铺写出莲娃们争芳斗妍,美色纷呈的景象。第二句正写采莲活动,从“争弄莲舟”来看,似乎是一种采莲的竞赛游戏。唐汝询说:“采莲之戏盛于三国,故并举之。”(《唐诗解》)因为要划船竟采,顾不得水湿衣衫。采莲姑娘那好胜、活泼、开朗的情态就通过“水湿衣”这个细节表现出来。

      她们划着采莲船来到一个花的世界,而最后两句点出她们直到月上江头才回去。诗人不急着写回程,而是插叙采莲女来的情境,她们来时被花儿所迎接,可见花儿是很乐意为她们所造访,而隐着一层写她们对采莲这一活动是非常喜爱,*乎于享受。当她们回去时,那月儿实际上也就是花儿,便依依不舍地送她们了。“花迎人”和“月送归”运用了拟人手法,把整个采莲活动的现场给写活了,极富诗意,写荷花迎接采莲女和月亮送别采莲女,实际上还是为了表现采莲女之可爱。

      这首诗通过几个动词淋漓尽致地将采莲女应有的性格——活泼开朗表现出来,并以花、月、舟、水来衬托女子的容貌,可以说这就是一部小电影,对刻画人物形象非常生动形象而别有韵味。

      第二首诗可以说是一幅《采莲图》,画面的中心自然是采莲少女们。但作者却自始至终不让她们在这幅活动的画面上明显地出现,而是让她们夹杂在田田荷叶、艳艳荷花丛中,若隐若现,若有若无,使采莲少女与美丽的大自然融为一体,使全诗别具一种引人遐想的优美意境。这样的艺术构思,是独具匠心的。

      一开头就巧妙地把采莲少女和周围的自然环境组成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说女子的罗裙绿得象荷叶一样,不过是个普通的比喻;而这里写的是采莲少女,置身莲池,说荷叶与罗裙一色,那便是“本地风光”,是“赋”而不是“比”了,显得生动喜人,兼有素朴和美艳的风致。次句的芙蓉即荷花。说少女的脸庞红润艳丽如同出水的荷花,这样的比喻也不算新鲜。但“芙蓉向脸两边开”却又不单是比喻,而是描绘出一幅美丽的图景:采莲少女的脸庞正掩映在盛开的荷花中间,看上去好象鲜艳的荷花正朝着少女的脸庞开放。把这两句联成一体,读者仿佛看到,在那一片绿荷红莲丛中,采莲少女的绿罗裙已经融入田田荷叶之中,几乎分不清孰为荷叶,孰为罗裙;而少女的脸庞则与鲜艳的荷花相互照映,人花难辨。让人感到,这些采莲女子简直就是美丽的大自然的一部分,或者说竟是荷花的精灵。这描写既具有真切的生活实感,又带有浓郁的童话色彩。

      第三句“乱入池中看不见”,紧承前两句而来。乱入,即杂入、混入之意。荷叶罗裙,芙蓉人面,本就恍若一体,难以分辨,只有在定晴细察时才勉强可辨;所以稍一错神,采莲少女又与绿荷红莲浑然为一,忽然不见踪影了。这一句所写的正是伫立凝望者在刹那间所产生的一种人花莫辨,是耶非耶的感觉,一种变幻莫测的惊奇与怅惘。这是通常所说“看花了眼”时常有的情形。然而,正当踟蹰怅惘、望而不见之际,莲塘中歌声四起,忽又恍然大悟,“看不见”的采莲女子仍在这田田荷叶、艳艳荷花之中。“始觉有人来”要和“闻歌”联在一起体味。本已“不见”,忽而“闻歌”,方知“有人”;但人却又仍然掩映于荷叶荷花之中,故虽闻歌而不见她们的身姿面影。这真是所谓“菱歌唱不彻,知在此塘中”(崔国辅《小长干曲》)了。这一描写,更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意趣和诗境的含蕴,令人宛见十亩莲塘,荷花盛开,菱歌四起的情景,和观望者闻歌神驰、伫立凝望的情状,而采莲少女们充满青春活力的欢乐情绪也洋溢在这闻歌而不见人的荷塘之中。直到最后,作者仍不让画的主角明显出现在画面上,那目的,除了把她们作为美丽的大自然的化身之外,还因为这样描写,才能留下悠然不尽的情味。

[阅读全文]...
  • 《采莲曲》诗句赏析

  • 《采莲曲》诗句赏析

      《采莲曲》原文

      若耶溪傍采莲女,

      笑隔荷花共人语。

      日照新妆水底明,

      风飘香袂空中举。

      岸上谁家游冶郎,

      三三五五映垂杨。

      紫骝嘶入落花去,

      见此踟蹰空断肠。

      《采莲曲》译文

      夏日的若耶溪傍,美丽的采莲女三三俩俩采莲子。

      隔着荷花共人笑语,人面荷花相映红。

      阳光照耀采莲女的新妆,水底也显现一片光明。

      风吹起,衣袂空中举,荷香体香共飘荡。

      那岸上谁家游冶郎在游荡?

      三三五五躺在垂杨的柳阴里。

      身边的紫骝马的嘶叫隆隆,落花纷纷飞去。

      见此美景,骚人踟蹰,愁肠空断。

      《采莲曲》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自称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隋末其先人流寓西域碎叶(唐时属安西都护府,在今吉尔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马克附*)。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莲乡。少年即显露才华,吟诗作赋,博学广览,并好行侠。从25岁起离川,长期在各地漫游,对社会生活多所体验。公元742年(天宝元年)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文章风采,名动一时,颇为唐玄宗所赏识,但在政治上不受重视,又遭权贵谗毁,仅一年余即离开长安。公元744年(天宝三载),在洛阳与杜甫结交。安史之乱爆发后,他怀着*乱的.志愿,于公元756年参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因受永王争夺帝位失败牵累,流放夜郎(今贵州境内),中途遇赦东还。晚年漂泊东南一带,卒于当涂(今属安徽)。其诗以抒情为主,表现出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对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诗风雄奇豪放,想像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间文艺和神话传说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的色彩。李白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达到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30卷。

[阅读全文]...
  • 采莲曲白居易的诗(采莲曲古诗翻译及赏析)

  • 《采莲曲》白居易

    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

    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

    [译文]

    菱叶追逐着碧波,微风荡漾着新荷,在那荷花丛中,一叶小舟飘过。没料到碰到郎君,未语低头娇笑,一枝碧玉簪子跌落水中。

    [赏析]

    本诗写江南的风情,写少女的娇态,极形象,极生动,使读者如临其境,如闻其声,油然产生一种审美的愉悦。它的前两句写釆莲女在荷花深处,荡着轻舟飘然而来,使人自然联想起王昌龄的“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采莲曲》)。后两句写釆莲女的娇态,她笑着那样开心,连碧玉簪子都掉落水中了。与皇甫松塑造的那个“无端隔水抛莲子,遥被人知半日羞”(《采莲子》)的少女形象相比,㢠异其趣:一大胆,一娇怯;一无拘无束,一含羞带娇。而皆善于抓住人物的性格特点,进行心理刻画,传神逼真,虽丹青妙手,亦不易得。

[阅读全文]...
  • 白居易 采莲曲_白居易的七夕诗句

  • 七夕,祝福
  • 绝句古诗凝练而隽永,情深而意长,在写作中,掌握经典的绝句古诗能让您的文章增色不少。为此,“励志的句子”为您整理精华《白居易 采莲曲》,愿对您有所启发。

    《采莲曲》

    作者:白居易

    原文:

    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

    翻译:

    菱叶在水面飘荡,荷叶在风中摇曳,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采莲少女,但诗中并不正面描写,而是用荷叶与罗裙一样绿、荷花与脸庞一样红、不见人影闻歌声等手法加以衬托描写,巧妙地将采莲少女的美丽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全诗生动活泼,富于诗情画意,饶有生活情趣。

    诗的前两句的描写,让人感觉到这些采莲少女简直就是美丽的大自然的一部分;后两句写的是伫立凝望者在刹那间所产生的一种人花难辨的感觉。前两句侧重于客观描写,后两句侧重于写主观感受,客观描写与主观感受相结合的手法,很好地表现了人花难辨、花人同美的引人遐想的优美意境。

    如果把这首诗看作一幅《采莲图》,画面的中心自然是采莲少女们。但作者却自始至终不让她们在这画面上出现,而是让她们夹杂在田田荷叶、艳艳荷花丛中,若隐若现,若有若无,使采莲少女与美丽的大自然融为一体,使全诗别具一种引人遐想的优美意境。这样的艺术构思,是独具匠心的。

    一开头就巧妙地把采莲少女和周围的自然环境组成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说女子的罗裙绿得像荷叶一样,不过是个普通的比喻;而这里写的是采莲少女,置身莲池,说荷叶与罗裙一色,那便是本地风光,是赋而不是比了,显得生动喜人,兼有素朴和美艳的风致。次句的芙蓉即荷花。说少女的脸庞红润艳丽如同出水的荷花,这样的比喻也不算新鲜。但芙蓉向脸两边开却又不单是比喻,而是描绘出一幅美丽的图景:采莲少女的脸庞正掩映在盛开的荷花中间,看上去好像鲜艳的荷花正朝着少女的脸庞开放。把这两句联成一体,读者仿佛看到,在那一片绿荷红莲丛中,采莲少女的绿罗裙已经融入田田荷叶之中,几乎分不清孰为荷叶,孰为罗裙;而少女的脸庞则与鲜艳的荷花相互照映,人花难辨。让人感到,这些采莲女子简直就是美丽的大自然的一部分,或者说竟是荷花的精灵。这描写既具有真切的生活实感。

    第三小分句乱入池中看不见,紧承前两句而来。乱入、杂入、混入之意。荷叶罗裙,芙蓉人面,本就恍若一体,难以分辨,只有在定晴细察时才勉强可辨;所以稍一错神,采莲少女又与绿荷红莲浑然为一,忽然不见踪影了。这一句所写的正是伫立凝望者在刹那间所产生的一种人花莫辨,是耶非耶的感觉,一种变幻莫测的惊奇与怅惘。这是通常所说看花了眼时常有的情形。然而,正当踟蹰怅惘、望而不见之际,莲塘中歌声四起,忽又恍然大悟,看不见的采莲女子仍在这田田荷叶、艳艳荷花之中。始觉有人来要和闻歌联在一起体味。本已不见,忽而闻歌,方知有人;但人却又仍然掩映于荷叶荷花之中,故虽闻歌而不见她们的身姿面影。这真是所谓菱歌唱不彻,知在此塘中(崔国辅《小长干曲》)了。这一描写,更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意趣和诗境的含蕴,令人宛见十亩莲塘,荷花盛开,菱歌四起的情景,和观望者闻歌神驰、伫立凝望的情状,而采莲少女们充满青春活力的欢乐情绪也洋溢在这闻歌而不见人的荷塘之中。直到最后,作者仍不让画的主角明显出现在画面上,那目的,除了把她们作为美丽的大自然的化身之外,还因为这样描写,才能留下悠然不尽的情味。借助动词,展现采莲女在荷塘中若隐若现、若有若无,人花难辨,花人同类的生动画面,表现出采莲女天真浪漫、朝气蓬勃的性格。

    延伸阅读

    刘孝威 采莲曲金桨木兰船

    【赏析】

    是不是觉得白居易 采莲曲非常经典,非常有意蕴?在此,小编推出了专题富贵曲古诗,请您阅读。

[阅读全文]...
  • 王昌龄:采莲曲·荷叶罗裙一色裁

  •   《采莲曲·荷叶罗裙一色裁》

      作者:王昌龄

      原文: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注释:

      1、罗裙:丝绸制作的裙子。这里指荷叶像裙边一般。

      2、芙蓉:即荷花,又名莲花。

      翻译:

      采莲少女的绿罗裙融入到田田荷叶中,

      仿佛一色,分不清楚,

      少女的脸庞掩映在盛开的荷花间,

      相互映照,人花难辨。

      混入莲池中不见了踪影,

      听到歌声四起才觉察到有人。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采莲少女,但诗中并不正面描写,而是用荷叶与罗裙一样绿、荷花与脸庞一样红、不见人影闻歌声等手法加以衬托描写,巧妙地将采莲少女的美丽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全诗生动活泼,富于诗情画意,饶有生活情趣。

      诗的前两句的描写,让人感觉到这些采莲少女简直就是美丽的大自然的一部分;后两句写的是伫立凝望者在刹那间所产生的一种人花难辨的感觉。前两句侧重于客观描写,后两句侧重于写主观感受,客观描写与主观感受相结合的手法,很好地表现了人花难辨、花人同美的引人遐想的优美意境。

      如果把这首诗看作一幅《采莲图》,画面的中心自然是采莲少女们。但作者却自始至终不让她们在这画面上出现,而是让她们夹杂在田田荷叶、艳艳荷花丛中,若隐若现,若有若无,使采莲少女与美丽的大自然融为一体,使全诗别具一种引人遐想的优美意境。这样的艺术构思,是独具匠心的。

      一开头就巧妙地把采莲少女和周围的自然环境组成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说女子的罗裙绿得像荷叶一样,不过是个普通的比喻;而这里写的是采莲少女,置身莲池,说荷叶与罗裙一色,那便是“本地风光”,是“赋”而不是“比”了,显得生动喜人,兼有素朴和美艳的风致。次句的芙蓉即荷花。说少女的脸庞红润艳丽如同出水的荷花,这样的比喻也不算新鲜。但“芙蓉向脸两边开”却又不单是比喻,而是描绘出一幅美丽的图景:采莲少女的脸庞正掩映在盛开的荷花中间,看上去好象鲜艳的荷花正朝着少女的脸庞开放。把这两句联成一体,读者仿佛看到,在那一片绿荷红莲丛中,采莲少女的绿罗裙已经融入田田荷叶之中,几乎分不清孰为荷叶,孰为罗裙;而少女的脸庞则与鲜艳的荷花相互照映,人花难辨。让人感到,这些采莲女子简直就是美丽的大自然的一部分,或者说竟是荷花的精灵。这描写既具有真切的生活实感。

      第三小分句“乱入池中看不见”,紧承前两句而来。乱入、杂入、混入之意。荷叶罗裙,芙蓉人面,本就恍若一体,难以分辨,只有在定晴细察时才勉强可辨;所以稍一错神,采莲少女又与绿荷红莲浑然为一,忽然不见踪影了。这一句所写的正是伫立凝望者在刹那间所产生的一种人花莫辨,是耶非耶的感觉,一种变幻莫测的惊奇与怅惘。这是通常所说“看花了眼”时常有的情形。(m.ju.51tietu.net)然而,正当踟蹰怅惘、望而不见之际,莲塘中歌声四起,忽又恍然大悟,“看不见”的采莲女子仍在这田田荷叶、艳艳荷花之中。“始觉有人来”要和“闻歌”联在一起体味。本已“不见”,忽而“闻歌”,方知“有人”;但人却又仍然掩映于荷叶荷花之中,故虽闻歌而不见她们的身姿面影。这真是所谓“菱歌唱不彻,知在此塘中”(崔国辅《小长干曲》)了。这一描写,更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意趣和诗境的含蕴,令人宛见十亩莲塘,荷花盛开,菱歌四起的情景,和观望者闻歌神驰、伫立凝望的情状,而采莲少女们充满青春活力的欢乐情绪也洋溢在这闻歌而不见人的荷塘之中。直到最后,作者仍不让画的主角明显出现在画面上,那目的,除了把她们作为美丽的大自然的化身之外,还因为这样描写,才能留下悠然不尽的情味。借助动词,展现采莲女在荷塘中若隐若现、若有若无,人花难辨,花人同类的生动画面,表现出采莲女天真浪漫、朝气蓬勃的性格。

[阅读全文]...
  • 采莲曲·秋江岸边莲子多诗词

  • 采莲曲·秋江岸边莲子多诗词

      古诗原文

      秋江岸边莲子多,采莲女儿并船歌。

      青房圆实齐戢戢,争前竞折漾微波。

      试牵绿茎下寻藕,断处丝多刺伤手。

      白练束腰袖半卷,不插玉钗妆梳浅。

      船中未满度前洲,借问阿谁家住远。

      归时共待暮潮上,自弄芙蓉还荡桨。

      诗文赏析

      “秋江岸边莲子多,采莲女儿并船歌”,清秋时节,莲子成熟了,碧荷沿江连绵无际,正是收获的季节。采莲女们笑着,唱着驶船来江上采莲。“并船歌”,几只船儿紧紧相靠,并驾齐驱。一个“并”字,突出了采莲是群体活动,以及采莲女们的爽朗和快乐。她们的船摇到哪里,她们那优美的歌声就飞到哪里。江流蜿蜒向前,欢快悠扬的歌声随着江流一路飘荡。这阵阵甜美的歌声,为清秋江面增添了无限风光。这两句环境描写,烘托出秋江采莲的热闹场景。下面两句具体描绘采莲细节:“青房圆实齐戢戢,争前竞折漾微波。”齐戢戢,形容众多莲蓬露出水面,一个挨一个,戢戢然。这些饱满的莲子,吸引着采莲女们。她们荡着小船,在荷丛里穿梭,在绿色的芙蓉国里你追我赶,相互竞赛,都想多采一些莲子。澄碧的水面,溅起一朵朵晶莹闪亮的水花,荡起一道道翡翠般的`波浪。歌声、笑声、桨声,合奏出一支支活泼欢畅的青春曲。绿叶青莲,映衬采莲女红润的面颊,采莲女和粉红的荷花在阳光下相映生辉。颜色的相互映衬,使画面明丽多姿;荷叶和莲子是静态的,采莲女和江水是动态的,静态和动态相互转换,衬托出画面的中心——采莲女轻盈、敏捷。“争前,”描写她们争着划船向前,使轻舟竞采的动人画面跃然纸上。“竞折”,突出她们争相采摘莲子的情态,把她们的青春风采写活了。从“争前”到“竞折”,采莲画面的动态感越来越强。诗人连用争、折、漾几个动词,描绘出采莲女们神速、灵敏的动作、兴奋欢快的心境,活灵活现地表现出她们轻盈飞动的神彩。前四句押“歌”韵,为第一段,展现出广阔而热闹的秋江采莲场景,情调悠扬甜美。

      五、六两句写寻藕:“试牵绿茎下寻藕,断处丝多刺伤手。”“试牵”说明她们寻藕的目的只是想看一看藕长得多大了。因为此时的藕只是小嫩藕,还没有到扒藕的季节。绿茎上有刺,如果不小心就会刺伤手。因此,她们就慢慢地、小心翼翼地顺着绿茎向下摸藕,采莲子是那样飞快,寻藕却是如此缓慢,一快一慢,突出了她们寻藕的细致。这两句押“有”韵,为第二段,刻画寻藕的具体细节,表现出她们劳作的情景。节奏缓慢,给人以舒缓轻松的感受。

      下面四句转入刻画采莲人。“白练束腰袖半卷,不插玉钗妆梳浅”这两句用白描手法描绘采莲女的妆扮。她们用白色的带子系着腰,显示出形体曲线美和俊俏优美的风姿。她们不插玉钗,只施淡妆,表现出采莲女的自然风采,表现出一种朴素大方的美,“船中未满度前洲,借问阿谁家住远”,莲子还没有把船舱装满,她们便相互鼓劲:“我们结伴到前面的洲边继续采吧。”她们边采边相互关切地询问:“我们越往前采,离家就越远了,谁家住得远一些?”一句亲切的问话,揭示出她们善良的心地和开朗的性格,突出了她们相互的友爱和关切。这浓厚的人情显示出她们美的心灵、美的情操,她们的形体美和内在美互为表里、相得益彰,给人美的享受。

      这四句押“洗”韵,为第三段,刻画采莲女们的形体外貌和内心世界,情调朴实亲切。

      最后两句描绘采莲女暮归:“归时其待暮潮上,自弄芙蓉还荡桨。”傍晚还在采莲,表现了她们的勤劳。日暮涨潮,正好可以乘船疾驶。这个“共”字用得妙,突出了她们同出同归和丰收后共同的欢乐。在归途中,她们边荡着桨边拿着荷花玩耍。一天劳动后,她们还是那样轻松。这最后两句展现出一幅水彩画:红色的晚霞给采莲女披上了绚丽的色彩,她们的欢笑和歌声,为日暮秋江增添了无限的情趣。结尾和开头照应紧密。最后两句押“漾”韵,描绘出一幅采莲女丰收归来边荡桨边弄荷花的动人画面,让人们在轻松愉快中回味全篇。

      这首诗采莲活动写得相当细致,从头到尾都是运用叙述和白描手法,如同采莲女一样淡妆浅梳,不假雕饰,表现出一种纯朴明丽的风格,洋溢着浓郁的江南民歌风味。全诗构思独特,每韵一段,各段之间富有变化,从而展示出从晨出到暮归群体采莲的全部过程。全诗场景多变,情节丰富,令人留连往返,兴味无穷。

[阅读全文]...
  • 采莲令月华收古诗鉴赏

  • 采莲令月华收古诗鉴赏

      在日常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古诗吧,古诗言简意丰,具有凝炼和跳跃的特点。还在苦苦寻找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采莲令月华收古诗鉴赏,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采莲令·月华收

      宋代:柳永

      月华收,云淡霜天曙。西征客、此时情苦。翠娥执手送临歧,轧轧开朱户。千娇面、盈盈伫立,无言有泪,断肠争忍回顾。

      一叶兰舟,便恁急桨凌波去。贪行色、岂知离绪,万般方寸,但饮恨,脉脉同谁语。更回首、重城不见,寒江天外,隐隐两三烟树。

      译文

      月亮已收起了光华,云淡淡的,地上有霜。天色已黎明。将远行西去的人,此时心情最苦。美人儿紧握着我的手,为了送我上分别的岔路,她把朱红的大门轧轧地打开。千娇百媚的脸庞、婀娜轻盈的身姿,她久久地站着,没有话,只流泪。我肠都要痛断了,又怎么忍心回头再看她一眼呢?

      我乘坐的一叶扁舟,便如此急急地随着水波去了。临去前,我只顾准备走,行色匆匆,哪知离别的心绪,会万般千种地袭来心头呢!我只得心怀怨恨,含情脉脉,这满腹的话又能对谁去说呢?待到我再回过头去时,重城已看不到了。寒飕飕的秋江上,唯见天外隐隐约约地有两三株烟蒙蒙的远树而已。

      赏析

      此词描写一对恋人的离别之情。由于作者是一位善于铺叙的'高手,所以把女主人公的千娇百媚,自己的满腹离愁都写得十分细致。上阕着意刻画的是主人公的情态,“千娇面,盈盈伫立,无言有泪”,这十一个字,把一个美丽多情的女子的形象描写得十分可人怜惜。为了烘托离别的凄苦,作者在描写这位纯情女子之先,特地把呀呀的开门声写出来,起到增加气氛的作用。开门有“轧轧”之声,而女子的送行却“无言有泪”,有声与无声前后照应,构成了一种更加令人断肠的凄惨画面。下阙写自己的落寞情绪,与心爱的女子分别,这是多么令人难以接受的现实,如果一切静止该多好啊,那样自己和心爱的人就不会分离了,爱就能永恒。可惜那不解人意的扁舟匆匆前行,不长时间,心上人所居的城市就不能再见了。

      全词写到这里,作者已经把离别之苦倾诉殆尽了,为了更强调凄苦悲切的气氛,作者用写景作为结束语:清寒的江流那边,只剩下烟云笼罩的两三棵树!这种以景言情的写法在古词曲中并不少见,但此词把景致的描写放在全词的末尾,这就好比古歌曲中的“乱”,把前此所铺排的种种情绪推向了最*。

      斜月西沉,霜天破晓,执手相送,情何以堪!这首送别词,既表现了送行者的无限依恋,也抒写了行人的感怀。把送别和别后相思的情景,层层铺开。深刻细致地写出了人物的感受。最后以景结情,倍觉有情。全词铺叙展衍,层次分明而又曲折婉转。不仅情景“妙合”,而且写景、抒情、叙事自然融合,完美一致。体现了柳词的特色。

[阅读全文]...

相关词条

相关文章

采莲曲古诗是讲的哪里的景色 - 句子

采莲曲古诗是讲的哪里的景色 - 语录

采莲曲古诗是讲的哪里的景色 - 说说

采莲曲古诗是讲的哪里的景色 - 名言

采莲曲古诗是讲的哪里的景色 - 诗词

采莲曲古诗是讲的哪里的景色 - 祝福

采莲曲古诗是讲的哪里的景色 - 心语

推荐词条

晚年生活美好的句子 形容声音好听的句子 想表达心疼孩子的句子 让人寒心无情的句子 形容美好的一天的句子 细节描写的句子摘抄 男人奋斗的经典句子 悟的经典句子 描写清明的句子 暖心的早安句子 就像造一个句子 赞美老公的话经典句子 用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写句子 描写丁香花的句子 感慨孩子长大的句子 早出晚归的经典句子 形容天气变化快的句子 减肥的句子 讽刺的句子 描写荡秋千的优美句子 描写事物的句子 描写山路崎岖的句子 青春的句子简短励志 物是人非的伤感句子 祝侄子生日快乐的句子 关于清晨的唯美句子 表达孤独的句子 楞严经最美的句子 不留遗憾的句子励志 心里亏欠一个人的句子 阳光句子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