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试卷抄写古诗的格式图片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试卷抄写古诗的格式图片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试卷抄写古诗的格式图片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包括句子、语录、说说、名言、诗词、祝福、心语等。如果试卷抄写古诗的格式图片页面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
现代诗歌抄写格式
导语:诗是隶属于青春的。*是一个诗的国度,而我们作为诗性民族中的一员,和诗一定有着不解之缘。然而什么是诗?如何去写诗?却成了我们一个打不开的谜团,特别是青少年朋友,对诗充满向往却又常常被它拒之门外。下面小编将和大家分享现代诗歌抄写格式的相关内容。欢迎大家阅读。
1、内容上:美丽的想象,*凡中看到不*凡; 现代诗还有以下几个重要的特点:
2、思想上:要写出动人的情意。就是说,要加入个人的情感和体会;
3、格式上:要分行,可以依句分行,也可以依内容分行。
诗的格式也是一个必须注意的问题,除了要按内容分行来写或按句分行来写之外,特别是在语言的组织上。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修辞的运用;一是打破常规组合。灵活地运用各种修辞能增强诗的生命力,大胆打破常规组合(即不按语法要求搭配)更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但不可太过滥。
修辞是诗歌的一种重要技巧。包括拟人、比喻、排比、设问、反复、顶针、对偶、夸张、象征等。可以说每一种表现手法都有其独到之处。比的运用可以更生动,形象地表现诗歌内容。兴的运用可以让读者自开篇就能体会诗歌的意境,使诗歌更富于深情和韵味;而夸张,象征,通感等手法的运用可以给诗歌注入更新鲜的血液,使诗歌更富于想象力和亲和力,而不会让人感觉意思朦胧暧昧,晦涩难懂,使读者真正读懂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而象征手法,则是用具体事物来表现某种特殊意义,这是诗歌中最常用的手法。比如冰心的《纸船》象征了对母亲的思念,冯至的《我是一条小河》中“小河”象征了对爱情的追求。*常我们也爱用象征,如用“梅花”来象征坚贞不屈,用“蜡烛”来象征默默奉献。王家新的《在山的那边》中用“海”和“山”来象征“理想”与“追求理想所遇到的困难和挫折”。下面这几种物体的常用象征意义你知道吗?太阳、蜜蜂、苍蝇、蚊子、雪花?(光明、无私奉献、肮脏、剥削、纯洁)。
诗歌是文学女神桂冠上的璀璨的明珠。现代诗就是自由诗,指“五四”以来的诗歌。有抒情诗,有叙事诗,还有说理诗。诗歌主要的特点就是:对生活做高度集中的艺术概括,凝集着鲜明强烈的感情,充满丰富的想象,语言形象、凝练,具有和谐的韵律和鲜明的节奏。也有人把诗歌的特点概括为:形象性、概括性、抒情性、音乐性。
阅读理解现代诗并不难,只要晓得“三扣”“四注意”,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我们还是举例来说吧,比如解读郭沫若的《静夜》。
月光淡淡 笼罩着村外的松林。 白云团团, 漏出了几点疏星。 天河何处? 远远的海雾模糊。 怕会有鲛人在岸, 对月流珠?
一、扣主旨。
主旨也可以叫作主题、主题思想、中心、中心思想等。《静夜》这首小诗,写于诗人留学日本期间,其中包含了个人对于时代的失望情绪,也隐隐流露出对于祖国、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我们扣住了这一点,就等于扣住了整个诗意的命脉,赏析的思维就不会出轨。
二、扣意境。
我们不妨用优美的散文语言描述一下《静夜》:淡淡的月色,笼罩着村外的那一片松树林;天上团团白云之间,隐隐约约露出了几颗星星。诗人独自站在大海边,望着远处迷蒙的海雾,不由得思绪翻涌,心想,此刻茫茫的天河岸边,是否也有一位美丽的鲛人,如我一样,面对如此宁静、美好却又凄清的月夜,伤怀流泪呢?只要扣住了这个意境,我们就能从作品所描绘的有限生活画面里,感受到形象之外的无限意味,获得美的享受。
三、扣诗眼。
“鲛人流珠”可谓《静夜》表意的重点。在月华满天的时刻,诗人想到天上的鲛人对月泣珠,其实是诗人自己在对月沉思。诗人此时的哀伤、无奈、惆怅,在这凄清的月色之下,化作了诗行,这也可视为诗人的“流珠”吧。透过诗作闪露出来的这般晶莹的眼睛,我们就能走入作者的心灵,知道他在想什么,他在说什么。
四、注意领会诗作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静夜》由地上写到天上,由现实的情景联想到传说中的人和事,目的是与黑暗现实中不自由的生活和心灵相对照,以此反衬出诗人对现实的失望和不满,以及对前途的渺茫之感,表达出诗人朦胧的理想和追求,寄托诗人的家国之思。
五、注意理解诗作所描绘的灵动形象。
《静夜》中,诗人由月光疏星联想到了天河,又由天河想象鲛人在岸对月流珠;想象中的天河海雾迷蒙,想象中的天河岸边有鲛人,想象中的鲛人在对月流珠。作品不仅描绘了一幅极其宁静、美好的月夜晚景图,还描述了一个凄婉的故事,创造出了看得见、感觉得到的具体生活画面。这种动人的形象正是意境的基础。
六、注意品味诗作所锤炼的精致语言。
《静夜》写得清幽、典雅,有着古典诗词的.意境和韵味,宛如一首小夜曲,愉悦流畅地流过我们的心田。诗行中,叠词(“淡淡”“团团”“远远”)的使用,传说的引用,均营造了氛围。短句的多用,问句的连用,均给我们的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留下值得填补的空白。
七、注意识得诗作所采用的韵律节奏。
《静夜》的节奏徐缓,音调和谐。第一节的四行分别是二、三、二、三拍,每行的最后一拍均读重音,韵脚的字是“林”“星”;第二节的四行分别是二、三、三、二拍,前两行的第二拍和最后一行的两拍读重音,押“u”韵。朗读时,充分把握美好、恬静、自在、清新而略带一丝忧郁的感情基调,自然地做到轻松、柔和、舒缓,则更能体悟作品的韵味和意趣。
一、什么是诗?
假如现在有人问起我什么是诗?也许我只有这样回答:“我知道什么样的文字可以算得
上是诗,也知道什么样的文字不是诗,但我却不知道什么是诗。”现代诗歌是没有定义的。但起码得有个大概吧!是的,其实现代诗歌也并不神秘,凡有情而美的东西便是诗。简单地说,心象(情)+物象(美)=诗。如:
细细的枝条,
像一根根电线;
小小的黄花,
像一盏盏发亮的电灯;
大地,像一个
春天的发电厂。(张诗筠《迎春花》)
这首诗中,“枝条”、“黄花”、“大地”是心象,而“电线”、“电灯”、“发电厂”是物象,这样美妙的诗句,是因为看到了春天里绿色的枝条和黄色的花儿后心里产生对大地之春的喜爱之情,然后通过想象,把心象比喻为物象,使情与美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产生的。
当然这不是诗固定的模式,诗是自由的,诗也是多样的。而要真正地认识和了解诗,仍需我们在长期的阅读和创作中去领会。
二、现代诗的基本特点
对于现代诗的创作,首先必须了解一下现代诗的特点,这对于我们学*创作现代诗显得
异常重要,知已知彼,方能百战百胜。
现代诗是现代人在现代生活中所感受的现代情绪,用现代的词藻排列而成的语句群体。
所以,现代诗是写对我们所生活的这个时代的感受,并且是用现代的语言(即是现代汉语,而不是文言)来写的`——这是现代诗最基本的特点。
此外,相对于初中生来说,现代诗还有以下几个重要的特点:
1、内容上:美丽的想象,*凡中看到不*凡;
2、思想上:要写出动人的情意。就是说,要加入个人的情感和体会;
3、格式上:要分行,可以依句分行,也可以依内容分行。
通过对现代诗的基本特点的了解之后,我们就可以开始尝试创作了,那么在创作中我们又必须注意些什么?
三、怎样写诗?
现代诗歌是美的,要让*凡的事物放发出美的光彩,就要通过想象。
想象是美的源泉,也是诗意的仓库。
一个好的想象,它本身就是一首诗。如:
张开你的大嘴巴,
古诗从右往左的书写格式
古诗从右往左的书写格式,相信很多人都对古诗特别的感兴趣,都想要学*怎么写古诗,那么大家都知道古诗从右往左的书写格式怎么样才算是正确的吗?对此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来看看相关内容吧。
*古代书法书写格式一直是,“自右往左,自上往下”,不用打标点。从正文开始写,一直写到文末,不用空格。如若文末下还有足够的空间就可以落款,落款包括摘录的古诗词题目及其作者,(一般是敬录某某诗或词一首)还有你的名字和摘录的日期。
如若空间不足,则可以适当省略诗词题目,就是敬录某某诗或词一首,还可省略书写的日期。题目和作者一般是不省略的,否则就不是一幅完整的作品。你也可以把落款另起一行,比正文的字略小,低于正文一个半字开始书写。
书法格式一共有7种,分别为斗方、三开、对幅、中堂、条幅、对联、扇面。
1、斗方:*书画的一种式样。呈正方形。通常用四尺宣纸对裁两份,二尺高二尺宽,也可把四尺宣纸裁为八份,称为“小品斗方”,或“斗方小品”。斗方是竖行书写的正方形的作品。书写内容一般是四行至六行。
因为行列多,篇章布局时应十分强调上下左右的大小、开合、呼应及节奏变化等。在创作时,要注意正文与落款的主次关系,款字一般小于正文,要自然生动。落款可写在末行正文的下方,布局时应留出余地。
款的`底端一般不以正文*齐,以避免形式的死板。也可在正文后面另占一行或两行,上下均不能与正文*齐。印章要小于款字,需离开一字以上位置。
2、三开:*书画的一种式样。呈长方形,尺寸不等。如用四尺宣纸分三份裁开,称四尺三开。若用五尺宣纸分三份裁开,称五尺三开。以此类推,同是三开,尺寸大小不同,四尺三开一般为三尺画面(实际是二尺七寸,八*方市尺的三分之一)。五尺三开则是十二*方尺的三分之一,每开画面的面积为四尺。
3、对幅:*书画装裱的一种式样。通常两幅成对悬挂。如书法对幅,称“字对”或“对联”。明清绘画有“画对”,是两幅大小相等的屏条,成对悬挂。也有厅堂正中挂中堂立轴画,两边分挂“字对”,或中间悬挂中常立轴书法,两侧悬挂“画对”。
汉字中夹杂的英文
西洋的拉丁化字母是从左向右书写,因而由拉丁字母排成的洋文书都是横排。“洋文码子”不能以码成义,要两个以上的字母拼成词组,而竖行洋文则无法拼词。由于洋码不能竖排,在竖排版的中文书中出现拉丁字母时,也要让其横向卧倒,否则洋文就无法与汉字“兼容”。汉字可以独立成义,因此可以横竖任意排列。横排时也能适应从左向右或自右而左的两种不同方向的顺序。
图为张旭草书《古诗四帖》
汉字的书写是自上而下、由左至右的顺序。大部分汉字的收尾,在字的正下方和右下方。因此,汉字书写,尤其是书法的书写最适合竖行进行。这样才最为流畅连贯,易成“行气”。尤以行草书为甚。
决定汉字竖行书写的另一个原因,在于最初的书写条件。古时无纸,在竹、木简上刻画或书写,以绳或皮条将简条系成“简册”。竖写的简册在阅读时要横向展开,简册的两端执于读者的左右手中;如在简条上横书,简册必然横读。阅读时简册上下展开,读者的双手要一上一下执握简册,这样悖于生理,十分不便。另外,古时无桌,不作大幅,多以尺牍。书写时,左手执牍,右手作书,相得益彰;如将牍本横执横书,在毛笔书写的压力下,左手难于保持牍本的*衡与稳定,必然书写困难,其状可想而知。
由此可见,汉字的结构与最初的书写条件是汉字竖行书写的成因,竖行书写又决定了出版物与印刷品的竖式排版形式。
《韭花帖》
历史不停发展,科技不断进步。先后发明了纸张,有了桌椅等方便的书写条件。然而,*惯的力量是巨大的。古今文人并未因此将文字改为横书,文字的使用、出版印刷也依然竖排。这种情况一直维持到上世纪的五十年代。
陈嘉庚书法
1950年6月,陈嘉庚在全国*一届二次会议上提交了“中文从左向右横写”的提案,这个提案受到了相当的重视。之后,郭沫若、胡愈之等文化名人也撰文支持。1955年1月1日,《*》首次改为横排版。并在当年,中央级的17种报纸中有13种改为横排。1956年1月1日,**的机关报《人民日报》也改为横排。自此全国报刊纷纷效仿,图书出版也顺流而动。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古诗句子赏析答题格式,希望大家喜欢。
1、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归圆田居》陶渊明
赏析:为了不使豆田荒芜,诗人一大早就下了地,到了晚上才披着月光回来.但他并不抱怨.
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游山西村》陆游
赏析:这是动中即景,写出曲折多变的景色.这两句写出了路疑无而实有,景似绝而复出的境界,蕴涵着生活的哲理.
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望岳》杜甫
赏析:写由望岳而产生的登岳的意愿.从这两句富有启发性和象征意义的诗中,可以看到诗人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4、晴川历历汉阳数,芳草萋萋鹦鹉洲. ——《黄鹤楼》崔颢
赏析:写汉阳晴川和鹦鹉洲的景致.“历历”、“萋萋”描绘出山川清楚分明,草木极其茂盛的状貌.
5、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黄鹤楼》崔颢
赏析:“乡愁” 之情与“日暮”“烟波”之景相交融,使人的心境复归于渺然的忧思而益发深沉,不能自已.尾联点题,由上联的转写实景而引出乡关何处,归思难禁的愁绪.
6、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夜雨寄北》李商隐
赏析:设想日后重逢的时候,向 “君”追话今夜“我”思“君”而不得归的情景.
7、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酬乐天扬州初逢*上见赠》刘禹锡
赏析:诗人摆脱现实处境,展望未来风光.诗句借用自然风光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涵哲理.
8、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相见欢》李煜
赏析:“无言”而又“独上”,使人看到一个孑然一身,“斯人独憔悴”的孤影.连月也不是圆月,而是残缺之月.这是仰望之景,天空之景,是使人愁上添愁的景.
9、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相见欢”李煜
赏析:以丝喻相思,以千丝万缕之无法剪断,无法理出头绪,形容愁思之纷繁和难解.
10、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使至塞上》王维
赏析:气象极好,在一片大沙漠上看到远处烽烟直冲霄汉,大河上一轮落日,没有云翳,显得格外圆而且大.“孤”字显出人烟的稀少; “直”字表现初到边塞的诗人对塞上景色的惊异,都恰到好处.“长河”的形象横亘在画面之中,把画面分割为两段,又增加了构图的活泼感,而“落日圆”则被分割的画面涂上统一的色调,显出浑然一体的气势.
11、山随*野尽,江入大荒流. ——《渡荆门送别》李白
赏析:这两句紧承起句,写出渡过荆门进入楚地的壮阔景色.两句中的第二字练得好.“随”字将群山与*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直接地表现出来,写得活了,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入”字仿佛江水流入碧空,流入荒漠辽阔的原野.
1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春望》杜甫
赏析:诗人睹物伤情,仿佛开放的鲜花也禁不住悲伤溅泪;鸟儿也因人世间的离别而惊心.
13、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登飞来峰》王安石
赏析:不怕浮云遮住了远望的眼光,只是因为身在最高层.这两句是全诗的精华,蕴涵着深刻的哲理,具有普遍的意义.
14、潮**阔,风正一帆悬. ——《次北固山下》王湾
赏析:“阔”是表现“潮*”的结果,写得恢弘阔大;下一句是“以小景传大景之神”,把*野开阔、大江直流、波*浪静等的大景表现出来了.
15、造华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望岳》杜甫
赏析:这是更作一番仔细观察后写出来的,是说大自然造物者集中灵秀之气在此山,自然有无限神妙.这两句讲山色的变幻,写出了泰山的宏伟景色.
历史试卷分析(精选20篇)
分析是在头脑中把事物或对象由整体分解成各个部分或属性。尽管“分析”作为一个正式的概念在*年来才逐步建立起来,这一技巧自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年至322年)就已经应用在了数学、逻辑学等多个领域。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历史试卷分析的相关内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一、基本情况
本次考试:51班最高分94,最低分24,优秀人数7人,及格人数24人,差生10人,均分63.05
52班最高分93,最低分33 ,优秀人数6人,及格人数26 人,差生9 人,均分63.24
二、试题特点
试题满分100分,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大部分。
试题难易适中,注重基础知识的考察和基本能力的考查,特别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能力,适当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适当也涉及了对学生分析问题能力的考查。
三、答题情况
1、选择题完成较好,均分在30分左右,非选择题填空题完成较好,几乎都能得满分。
2、选择题中失分最高的是2、16题,非选择题中四题(30),五题(3)失分较高。
3、失分原因分析:
(1)概念把握不准确。如选择题2题,对隋朝特点的描述中,哪一项最贴切?A、经济繁荣B、短暂而繁荣C、二世而亡D、国家统统一大部分学生选A或C,第二课的课题就是繁盛一时的隋朝。
(2)部分学生对课本知识掌握不扎实,书写不工整,有错别字,很多基础题也会失分。部分学生对于图片的识读能力不强,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教材图片的分析,点名相关知识
(3)从材料中获取信息能力差和概括归纳能力差是失分的一个重要原因。
四、教学建议
1、落实好基础知识
对于课本的一些历史基本知识,一定要扎扎实实的落实好,让学生要掌握准确无误。
2、培养基本能力
培养学生读图、识图、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简洁、准确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全面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
3、提高答题技巧
加强审题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学会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方法;加强答题规范性的培养,使学生答题时做到点化、序列化和段落花;加强学科语言组织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学会按题目的要求取舍和重新整合知识。
4、重视课本历史图片
对于课本的一些历史图片,一定让学生看图、读图、识图,以图来读史、用图来讲史,使学生明确历史图片也是学*历史的有效手段,进而能掌握课本的一些历史图片。
5、重视历史知识的总结
对所学的历史知识一定要及时的进行单元总结,小专题总结,用线把所学的历史知识贯穿起来,便于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一定的理解,条理清楚的掌握。
6、加强材料题的训练
加强培养学生对信息的解读、分析、提取与处理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抓材料中的关键字、词、句和前言、引文出处的信息,要求学生用简洁、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
期中考试已经落下帷幕,为了更好地安排下半个学期的教学工作,在此特对期中历史试卷的考试情况进行分析。
七年级历史试卷共三道题,分别为单选题、材料分析题、问答题,共计100分。就试卷难易程度来说,这张卷子难易度适中。具体分析如下:
第一题为选择题,主要考核的就是学生对课本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基础知识点包括这些:课本上的图文如4题,考核唐朝都城长安的城市*面图;文本中每一课的具有总结性的小标题如3题,唐太宗奠定贞观之治的两大基石是虚心纳谏、知人善任;还考查了相关的历史典故:黄袍加身,杯酒释兵权与哪个有关?总的来说,选择题的难度并不大。尽管试卷难度不大,学生的答题情况并不理想。出现这种情况很重要一个原因是学生根本不重视这么课程,作为这么课程的任课教师,我认为学生出现这样的想法是很正常的。本人认为,任课老师再兢兢业业,学生手头没有配套的练*,这都很难让学生主动的去学*这们课程。因此借这个机会我想跟领导说说我的心声:给七年级的政、史、地、生都配上相应的资料吧。其次就是任课教师教学任务没有落到实处即没有适量的练*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
第二答题共两个小题:第1题,考查的是*经济重心南移的基础知识。知识点学生并不陌生,但材料是以图表的形式展现的,由于学生还没有具备一定的分析图表的能力,加之学生根本没有识记这个知识点,因而这道题的答题情况非常的糟糕。第2小题,考查的是隋朝大运河的知识。试题给出大运河的图片,结合图片来答题。这题考查的也是课本的基础知识,最后一个问题属于开放性试题,学生可以自由的发挥。因而这张卷子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素质教育的优越性即学生有话可说,学生可以自由的发表自己的看法。就学生答题的情况分析,这道题的得分率不是很高,能够难道一半分数的同学不到一半的学生。基于这样的现实,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得调整自己的方法。
第三题为问答题即从政治、经济等方面分析唐朝经济繁荣的因素主要有哪些?就题目来看,难度并不大,聪明的孩子能够从试卷中找到现成的答案。值得高兴的是,这道题大部分学生都动手写了,不再给老师留空白卷子。这道题12分,我认为这么大的分值,就单单一个问题,这不利于七年级的学生得分,希望以后七年级的最后一题能够分成几个小题来分析。
关于这次测验,学生的成绩分布主要有以下情况:
七年级三个班的历史科目及格率均不到百分之五十,每班的优秀率均不足百分之二十。面对这样的成绩,作为任课老师,我将采取一定措施,努力提高学生的历史成绩。
今年的学*方式和考试方式和以往大不一样,网上教学,家长监考。考前还担心考不出学生的真实水*,看了分数觉得大多数家长还是很认真负责的,很感谢家长的监督,陪伴。考试成绩在我我预料之中,不太理想,下面我具体分析下这次考试:
一、试卷分析:
一模试卷从总体上说,知识考查的覆盖面广。材料阅读量适中,材料类型选择多种多样,图文并茂,选择重点及热点的材料,体现了试题对重点内容和时事热点内容的考察。选择题注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和对历史材料的分析、解读、运用能力。主观题注重考查从材料情境题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考查学生对材料知识的概括能力与语言表述能力,同时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体现了历史新课程和中考命题的趋势。且与当今热点联系紧密,如:18题疫病防治,医疗与公共卫生体系考查,让学生通过古今对比,中外对比体会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总之,本套试卷以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兼顾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运用、理解,分析能力的试题,是一套高质量的试题。
二、学生得分情况:
我校参考学生135人,总均分43.72分,总及格率52.24%。其中60分以上7人,50分以上50人。优生不尖不多。
三、学生答题情况:
客观题答题分析,出错率较高的题:
第2题:学生没有复*到古代史,没有提取到公元前221年、摒弃重立列国、为中央统一全国各地的集权这些重点的答题点,造成失分。
第3题:这个题是出错率最高的一题,看到南宋时,马上选了经济重心难移,没有认真读题。
第6题:对史实记忆不牢固。没记住民国元年是哪一年。还有的同学知道民国元年但计算出错。
第7题:只注意到*是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忽视马克思主义,1918年。
第15题:学生未能注意材料中“最能反映”这些限定词,好多选A没有看清B、C选项中“开始”,所以失分。
总体上来说有三类错误:
1、是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
2、是不能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
英语b级试卷试卷答案
好的成绩,一定要多做题。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英语b级试卷试卷答案的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词汇选项
1.I have been trying to quit smoking.
A.give up
B.pick up
C.build up
D.take up
2.Relief workers were shocked by what they saw.
A.moved
B.touched
C.surprised
D.worried
3.The weather is a constant subject of conversation in Britain.
A.question
B.problem
C.title
D.topic
4.This is not typical of English,but is a feature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A.particular
B.characteristic
C.remarkable
D.idiomatic
5.It is virtually impossible to persuade him to ap* for the jo
B.
A.sim*
B.almost
C.totally
D.completely
6.These are defensive behavior patterns which derive from our fears.
A.stem
B.rely
C.develop
D.grow
7.Only a small minority of the mentally ill are liable to harm themselves or others.
A.easy
B.possible
C.likely
D.difficult
8.They have the capability to destroy the enemy in a few days.
A.possibility
B.necessity
C.ability
D.probability
9.We have never seen such gorgeous hills.
A.beautiful
B.stretching
C.spreading
D.rolling
10.The leaves have been swept into huge heaps.
A.loads
生物试卷答案
初中生物是*初中学科。国家规定的初中学科,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了解我们所居住的地球及在地球上生存的生物的奥秘和本质。下面是小编整理收集的生物试卷答案,欢迎阅读参考!
1.一个蜂巢中的蜂王、雄峰、工蜂组成一个( )
A.种群 B.群落 C.生态系统 D.生物圈
2.下列有关细胞学说的建立和完善的描述正确的是( )
A.1665年,英国科学家虎 克观察了活细胞
B.17世纪,荷兰磨镜技师列文虎克观察了植物的木栓组织,并命名细胞
C.细胞学说的建立者主要是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
D.1858年,施莱登的朋友耐格里总结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3.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既是细胞层次,也是个体层次的是( )
A.黄瓜 B.心肌细胞 C.变形虫 D.卵细胞
4.以下不能作为区分蓝藻和衣藻依据的是( )
A.线粒体 B.核仁 C.染色体 D.核糖体
5.如图表示人体细胞中四种主要元素占细胞鲜重的百分比,其中表示碳元素的是( )
A.甲 B. 乙 C.丙 D.丁
6.经测定某化合物含C、H、O、N、S,下列哪项最不可能是它的功能( )
A.携带氨基酸进入核糖体 B.与抗原物质发生特异性结合
C.细胞膜上运载葡萄糖的载体 D.催化细胞内化学反应
7.“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下列操作正 确的是( )
A.染色时先用甲基绿染液,再滴加吡罗红染液
B.将涂片用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处理后,接着用染色剂染色
C.观察时应选择染色均匀,色泽较浅的区域
D.先用低倍镜找到清晰的细胞后,直接换上高倍镜观察
8.如图为核苷酸链结构图,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能构成一个完整核苷酸的是图中的a和b
B.图中与每个五碳糖直接相连的碱基有1个
C.各核苷酸之间是通过化学键③连接起来的
D.若该链为脱氧核苷酸链,从碱基组成上看,缺少的是T
9.下列属于人体构建和修复机体组织的物质,最全的一组是( )
①水②脂质③糖类④蛋白质⑤纤维素⑥无机盐⑦维生素.
A.①③④⑤⑦ B.①②③④⑥ C.①③④⑥⑦ D.①②③④⑥⑦
10.不同有机物分子与水分子的结合能力(亲水性)不同,研究表 明几种有机物的亲水性,由大到小依次为:蛋白质、淀粉、纤维素,而脂肪不溶于水.则下列植 物细胞中结合水相对含量最多的是( )
A.休眠的大豆种子细胞 B.休眠的玉米种子细胞
C.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 D.成熟西瓜的果肉细胞
11.a、b、c三种物质对生物的生理活动都有重要的维持和调节作用.c大多数从食物中摄取,a、b由生物体细胞产生,但b不一定是蛋白质,a是蛋白质成分(极个别情况除外).则a、b、c依次为( )
①激素 ②CO2 ③酶 ④维生素.
A.①②④ B.④③① C.③①④ D.④①③
12.下列关对生物体内水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幼小的生物体内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越大时,代谢越活跃
B.自由水是良好的容剂,是各种代谢活动的介质
C.结合水是组成细胞结构的一部分,约占细胞内全部水分的4.5%
D.心肌坚韧、血液液态,但含水量相差无几,原因是心肌内全是结合水
13.如图表示细胞中4类有机化合物的关系,每个椭圆形代表一类有机物,则列出这4种化合物名称中最合理的一组是( )
A.①﹣④:脂质、酶、蛋白质、激素 B.①﹣④:激素、脂质、蛋白质、酶
C.①﹣④:酶、蛋白质、激素、脂质 D.①﹣④:激素、脂质、酶、蛋白质
14.取两种不同的海绵动物,使其细胞分散成单个,然后掺在一起混合培养,发现只有同种的细胞才能结合,这一现象体现了细胞膜的哪项功能( )
A.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 B.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C.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D.以上各项均是15.核孔是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进行物质运输的通道.下列物质中,一般不经核孔进行运输的是( )
A.DNA聚合酶 B.RNA C.DNA D.RNA聚合酶
16.细胞膜、核核膜及细胞器膜统称生物膜,下列对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各种生物膜在结构和化学组成上完全相同
初中语文试卷试题
在日常学*和工作中,只要有考核要求,就会有试题,借助试题可以检测考试者对某方面知识或技能的掌握程度。大家知道什么样的试题才是好试题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语文试卷试题,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选择题 (单项选择共80分,每小题2分)
1、下列加点的“之”字应轻读的一个是
A、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B、吾欲之南海
C、跳往助之 D、以我杓油知之
2、下面选项中“津”字的意思与其它几个不同类的是
A、风烟望五津 B、后遂无问津者
C、天津 D、津津有味
3、“三月不知肉味”这句话一般用来形容
A、诗歌 B、音乐 C、小说 D、散文
4、被苏轼称赞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唐代诗人是
A、王维 B、孟浩然 C、李商隐 D、王昌龄
5、《老人与海》的作者是
A、海明威 B、马克·吐温 C、杰克·伦敦 D、狄更斯
6、《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是
A、柯南道尔 B、笛福 C、狄更斯 D、莎士比亚
7、“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中的“哈姆雷特”原指莎士比亚的悲剧《哈姆雷特》中的主人公,*籍是
A、英国 B、法国 C、丹麦 D、德国
8、为广大中学生所喜欢的《花季·雨季》的作者是
A、韩寒 B、素素 C、郁秀 D、田晓菲
9、一主持人拿起一块木板儿,将另一主持人轻打了一下。据此我们可以猜出《红楼梦》中的三个人物是
A、门子 贾琏 袭人 B、冯渊 板儿 袭人
C、贾珍 板儿 袭人 D、板儿 袭人 贾琏
10、下列古代的文化典籍中,以书房命名的一项是
A、《聊斋志异》 B、《杜工部集》
C、《稼轩长短句》 D、《临川先生文集》
11、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的作者原名
A、金庸 B、古龙 C、曲波 D、查良镛
12、“写鬼写妖高人一筹,刺贪刺虐入木三分”这一对联写的作家是
A、吴敬梓 B、蒲松龄 C、曹雪芹 D、罗贯中
13、我国四大发明中,与宗教有关的是
A、指南针 B、造纸术 C、火药 D、印刷术
14、四大古典名著中,内容较多地描写湖北的一项是
A、《红楼梦》 B、《西游记》 C、《三国演义》 D、《水浒传》
15、下列流行歌曲的歌词语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村里的姑娘叫小芳,长得好看又善良。(《小芳》)
B、家里盘着两条龙是长江与黄河,还有珠穆朗玛是最高的山坡。(《大*》)
C、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精美的石头会唱歌。(《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D、放心着你的沉默,去说服明天的命运。(《牵手》)
16、从语音的角度看,下列行业标语不恰当的一项是
A、存款强行,贷款富行。(银行)
B、建文明城市人人参与,创优美环境个个享有。(环卫)
C、高高兴兴上班来,**安安回家去。(厂矿)
D、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税务)
17、李明同学说话喜欢引经据典,在下面几种情境讲话时,他引用古诗文恰当得体的一项是
A、同学张华要到外地上中专,李明给他送行时说:“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张华,你一人远走他乡要多珍重啊!”
B、同学刘欣写作文时想找一句表现读书乐趣名句,李明不假思索地说道:“这
还不容易,‘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嘛!”
C、李明和同学一起去春游,面对满园盛开的梨花,他情不自禁地说道:“真可
期中语文试卷分析
考试更多的目的是为了检验大家的学*情况,下面就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期中语文试卷分析的相关文章,希望可以帮到您,如果你觉得不错的话可以分享给更多小伙伴哦!
一、基本情况分析
一年级一班28人,总分1648分,*均分62分,最高分91分,最低分16分;二班24人,总分1563分,*均分65分,最高分91分,最低分34分。
二、试卷总体分析
该试卷能依据课标,以教材为载体,立足基础,适当加强难度,体现出灵活性、综合性。题型多样,符合一年级学生的认知水*,既考查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又考查了学生的读写能力和观察能力,对优等生、中等生、后进生都有所兼顾,适用不同层次学生的考查。考核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基本技能。但总体来说题量较大。
本次考试有十四个大题,有基础知识、阅读考核。基础知识的考核内容包括拼音、字、词、笔画、句子的排序、经典阅读的考查,题目有一定的灵活性。阅读能力的考核主要考查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观察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三、题目具体分析
绝大部分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得比较好。尤其是第一题给拼音归类、第三题看拼音写词语,第五题正反义词连线,第九题组词。
第一题给拼音分类,有几个学生出现错误,有的同学不认识三拼音节三个字。
第二题将音节补充完整,大部分同学能写对,个别同学依旧b和d不分。
第四题,我会猜,第六题判断对错,孩子们*时接触的少,所以出错比较多。
第七题连线,第八题圈出*翘舌音,此处少部分同学能做对,大部分其中有个别出错问题,属于基础知识不扎实。
第十题,将诗句的序号按正确顺序排列,此处孩子们可能不理解题意,很多同学空着题没有做,练*中做过此类题,但是孩子们好像还是不理解题意。
第十一题照样子,写句子。大部分同学能做对,理解题目的意思,但是个别同学仍旧把拼音写错,说明音节掌握不扎实。
第十二题,连线,弟子规连接较好,诗句名字和作者连的不是太好。
第十三题,阅读,孩子们可能刚入学没有接触过大段的文字,不知道做题技巧导致出错率高。
第十四题,四个看图写话,应该来说题量比较大,大部分同学拼音有误或者没说一句完整的话,完成的不是太好。
四、对教与学的反思
针对这次考试,失分原因是多方面的,具体有以下几方面:
1、由于学生刚从学前班升上一年级,他们的学**惯尚未形成,有些学生好动,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对于听讲、思维、发言、写字等*惯都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2、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拼音尚未过关。汉语拼音是学语文的起点,要想学好语文,就必须从汉语拼音抓起。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学好汉语拼音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故以后要加强汉语拼音的教学与巩固。
3、在*时教学中,要加强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能够使学生把心里所想的,用语言准确地表达出来,这里有一个过程与方法的问题。我们在加强说引导的同时,逐渐让学生能够用笔把它写出来,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4、小学一年级学生刚刚学写字,教师要在指导上下功夫,教会学生执笔运笔的方法,严格要求学生掌握写字的姿势,力争使学生在写字入门后,把字写正确,端正而美观。
5、注重经典阅读的背诵,特别是题目名字和作者名字。
6、在课外阅读的同时,注意让孩子们带着问题去读课外书。
期中考试过后,学生的成绩出来了,我进行了仔细的分析,从分析中我们一定能发现不少问题,给我们以后的教学工作指明方向。
一、命题范围
本次考试是市统一命题,考试范围是七年级下册1、2、3单元的内容。本试卷对学生的语文素养进行全面的考查,尤其是语文基础知识是考查的重点。
二、试题分析
1、试题结构
本套试题共四大部分23小题,第一部分基础(25分)8小题(1—8),第二部分文言文阅读(15分)4小题(9—12),第三部分现代文阅读(30分)10小题(13—22);第四部分写作(50分)1小题(23),试卷满分120分,120分钟完成。
2、分析原因
第一部分语文基础共8小题,1、2小题侧重对字词基础知识的考查,得分率较高。但不少学生基础差,影响了部分同学的成绩。但历来错得最严重的都是修改病句类型的题目,例如这次修改文段总共四分,但却有七处错处,但基本没有同学一举拿下这四分。总的来说,语基部分还是不错的,说明了学生知道了积累的重要。
本次其中考试的阅读理解还是分为文言文阅读和现代文阅读两个部分。相对而言,这次的文言文阅读我比较满意,学生丢分少。原因是所考的《两小儿辩日》和《短文两篇》都是课内的,学生教熟悉;其次,前三单元的古诗文较少,*时落实比较到位。
但现代文阅读确令人不够满意。特别是课外文段,学生回答的不够全面,答题缺乏整体感,不能全面的回答问题。结果不尽人意,主要是学生学的够扎实,教师教的不够到位的原因。
第三部分,写作。因为学生不注意审题,忽视了写作的范围是“七年级的校园生活”,多写了校外的生活或回忆了小学生活,所以很多同学分数都不高。这就提醒我们的`学生,应该更加注意日常的学*生活,在学*生活中寻找乐趣,才会写出好作文。
三、对今后教学的几点建议
1、注重积累打好基础。
我还是坚持我自己的方法,语文就必须注意字词句的积累。所以,字词的预*还要做下去,而且还要继续加强。同时,注意语文积累,尤其是对常见字词和古诗文的积累,重视常见语文知识的积累和应用,同时还要注意名著的阅读,努力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2、提高阅读能力
一定要增加学生阅读的练*量,并且要注意讲练的结合。
在阅读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整体感知文章的能力,同时注意对重点语段或重点词句的理解,及概括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在*时的教学中注意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在重视对文本理解的同时还要注意方法、思维的训练,也要重视基本技能的掌握。
4、重视写作训练,提高学生审题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写作能力不是天生俱来的,是靠后天不断的积累训练的,在让学生*时注意积累写作素材的同时还要教学生一些基本的写作方法和技巧,让学生在不断训练中掌握基本方法,努力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时课堂上多做造句练*、片段作文,每周坚持写好周记。我相信多练笔对于写作是有很大作用的。
每一次考试过去,试卷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分数,更多的是思考。提高教学的质量,这将是我们永恒的目标!
(一)数据揭秘:
一大题共5道小题:包括读音、字形、解词、病句、文常五个方面的考查点,1班全对的人数是9人,正确率37.5%;5班全对的人数是7人,正确率22.58%。
正确率揭秘:复*作业完成得好,认真,家长督促到位。
(二)逐题分析:
1.读音:1班全对人数:16人,正确率为66.66%
小学数学试卷
期中考试快要到了,二年级的小朋友学的怎么样了?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数学试卷,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小朋友多加练*,祝大家期中考试取得优异成绩!
一、 口算题( 10分 )
(1)430-90= (2)800×6= (3)460+300=
(4)43×2= (5)5400÷9= (6)200×3=
(7)370-80= (8)27÷4= (9)5000÷5=
(10)360÷9=
二、 计算题(每道小题 5分 共 30分 )
1. 490÷7+288÷4
2. 8064÷(61-53)
3. 148÷4+17×6
4. 48×3+26×4
5. 26×4-425÷5
6. 7362÷9×7
三、 文字叙述题(每道小题 5分 共 20分 )
1. 一个数的7倍是2100,这个数是多少?
2. 被除数是除数的8倍,被除数是1000,除数是多少?
3. 125的8倍是多少?
4. 一个数除以30商4余15,这个数是多少?
四、 应用题(1-2每题 6分, 3-6每题 7分, 共 40分)
1. 商店有黄气球15个,红气球比黄气球少6个,花气球有72个,花气球是红气球的多少倍?
2. 同学们做*题,小华做了75道,小明做了85道,小青是小华和小明总和的2倍,小青做了多少道?
3. 学校有147面彩旗,其中7面是黄旗,其余都是红旗,红旗比黄旗多多少面?红旗是黄旗的多少倍?
4. 公园有12只大猴,小猴的只数是大猴的4倍,公园一共养了多少只猴?
5. 张君今年45岁,小刚今年5岁,再过3年,张君的岁数是小刚的多少倍?
6. 小明有40元,比小强多6元,两人共有多少元?小明给小强多少元两人钱数一样多?
五、 选作( 10分 )
某厂有男工42名,女工人数比男工的3倍少51名,这个工厂有多少名工人?
一、涂一涂,填一填。(1,2每空2分,3,4每题3分,共12分)
(1)一共有( )只动物。
(2)、从左数, 排第( )。从右数, 排第( )。
(3)、从左数,给第5只小动物图上颜色。
(4)、请把右边的5只小动物圈起来。
二、我是计算小能手。(14分)
1、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
( )-3=1 5-( )=4 ( )+4=7 6+( )=6
3、在 里填上“<”“>”“=”。
4-3 4 5+0 5-0 2+7 7+3 9-4 10-5
4、按顺序填数。
10 8 7 4 1
5、算一算。(12分)
9-4= 7+2= 5+0= 10-2=
3-0= 8-2= 6-2= 3+4=
7+3= 3+5= 4+6= 9-3=
三、画一画,填一填。(9分)
1. 画△比○多4个
2. 画△比○少2个
3.画△和○同样多
一、填空
1.每本练*本m元,甲买了5本,乙买了2本,两人一共花了______元,甲比乙多花了______元.
2.8.954精确到百分位约是______,精确到十分位约是______.
语文试卷分析及反思
定性分析是为了确定研究对象是否具有某种性质的分析,主要解决“有没有”,“是不是”的问题。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语文试卷分析及反思(精选7篇),一起来看看吧!
本次期末考试遵循了新课标中提出的“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学*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这一理念。
一、试卷特点:
1、试卷内容从知识与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涵盖了拼音、识字、词语、句子的积累、理解和运用,以及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的考查。
2、题目表述凸显童趣,试题表述充满人文关怀。如:每道题都以“我会××”、“我能××”表述,增强了试卷表述的亲和力,有利于消除学生的紧张感和恐惧心理。使他们感到试卷既有趣又亲切,缩短了试卷与学生的心理距离。
3、由于本学期试卷题型与*常的试卷完全不同,以至孩子感觉有点陌生。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在本次考试中大部分学生都能完成试卷,书写也比较工整,试卷也比较整洁。在试卷中抽了42份,现将一些试题分析如下:
第一题:我会拼,还会写。本题有10分,要求书写10个生字,完全正确的占28.57%,这样看来对于基础知识学生掌握还不是非常扎实。
第二题:我会按不同的读音组词。这题总分是9分,写3组同音字,完全正确的有9人,错的比较多的是“呼吸”的“吸”字和“蜜蜂”的“蜂”字,有32个学生没有写正确,这两个字在这学期中是没有作为要求写的,所以只有一些优等生能正确完成。
第三题:我会比较字形组词。总分10分,要求组10个词语。在这题中有两个词“涌”和“阔”字,课文中只是要求会认,可是却拿来考试,以至于有36个学生都不能准确完成。所以我们老师就必须反思今后的教学是不是应该把要求在扩大些,不仅要求要写的字要完全掌握,要认的字也根据学生情况要求学生掌握呢。
第四题:我会用加一加让它们变成很多新字。本题出现18个部首或字,要求学生组出10个字,有很多学生都不能准确地完成,只些里几个,没能写出10个。也许是由于出现的部首或字太多,或是有些学生对生字掌握不够,导致这样的结果。
第八题:我会照样子写句子。此题中大部分学生都能完成,但是全部正确的就较少,有些学生不能发挥自己的想象,把句子写正确。
第十题:我能读懂下面的文章。此题中有两部分:一部分是课文阅读,在这部分中第二小题“第二自然段是写人们在庆祝申办奥运会成功。”错误率达到76。2%,许多学生没有认真审题,认真思考,才有些写成“人们在飞舞着**”,有些写成“高呼”或“欢庆”。一部分是课外阅读,这部分完成的不是很好,也许是有些学生根本没有认真阅读短文,也许是不认识一些字,以至不能从短文中准确地找出相*或相反的词。
第十一题:我能看图说几句话。本题共出现三幅图,内容较复杂,但有大部分学生都能用通顺完整的语言把图意写清楚,有的学生还能展开想像,依据图意编成一段优美有趣的小故事。标点正确,条理清晰。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有些后进生语句较短,不能完整地叙述图意,书写不够规范。
三、对今后教学的建议:
1、切实加强基本功的训练,使学生在小学低年级起步阶段把该掌握的字、词、句的基础知识不仅让学生扎实掌握,还应在学生学*过程中*得方法,学会学*,以便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形成基本的技能技巧。
2、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该背的课文要求学生不仅会背,还应让学生会写。
3、要从小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
一、卷面分析
本次测试题量适中,从基础知识,基本技能,阅读理解和写作等几方面对学生进行了一次综合性的测评。
(一)、取得的成绩
1、基础知识掌握比较扎实。拼读能力以及字、词的书写,理解和应用能力均有大幅度的提高。能够区分形*字,多音字,能够掌握词语,能正确写出词语,进行反义词填空。
2、掌握了基本的阅读方法,并能把这种方法应用在课外阅读中。从试卷中可以看出,课内课外阅读均比期中有大幅度的提高。期中测试时,我们并没有复*,而学生对刚刚接触到的阅读方法还没有完全的消化理解,在应用上还显晦涩。期末复*阶段,我们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了许多专项性的练*,同时不断梳理学过的语文知识,归纳阅读方法和技巧。是学生的`阅读能力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3、审题能力明显增强。能看清、并看懂题目要求,再结合学到的语文知识正确答题。
4、写话能力正在缓步提高。二年级对说话有了明确的要求,与一年级相比难度明显加大。从格式、书写、中心、标点以及字数上均有明确的要求。经过半年的努力,学生们正在逐步向这些要求靠拢。
(二)存在的不足
1、卷面上存在的错字、别字虽比期中测试有了大的好转,但仍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写错,抄错,作文中的拼音和错别字都成为了一个个扣分点。
2、句与句之间的关系掌握不好。课外阅读中排序一题,有*一半的学生出现了错误。正确率仅为72%。这说明学生对句子前后联系的内在关系掌握的还不熟练,理解能力还有欠缺。
3、仍旧存在落题的现象。如加标点一题没有看到,回答问题不完整,没有答全的,也是白白丢分。
4、学困生出现的错误还是比较集中和明显,扣分也比较多。在基础知识和阅读、写作方面都暴露出一定的问题。
(三)今后努力的方向
1、继续把语文基础知识做实,做细,在这个基础上会理解会运用。
2、句与句之间的关系作为今后工作的一个重点,多加练*和应用。
3、继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书写工整,认真审题和作答。
4、教学的同时,注重对知识的归纳、总结和梳理,使之能在学生的头脑中建立一个清晰的轮廓和脉络。
5、说话教学仍不能放松。根据语文课本每个单元的训练重点,多进行片断描写,体会句子急间关系的同时,练*把语句表达的更加准确和生动。对标点的使用也要作为一个重点。
6、学困生的教学不容忽视。除多与家长取得联系,还要采取多种方法调动学困生的学*积极性,缩短与其它学生之间的差距。
一、看拼音写汉字,看谁写得既正确又端正
本题重在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及在“田”字格中的书写情况,绝大部分学生得到了较理想的分数,失分主要在于“舐犊之爱”及“智慧”两词上。
二、给下面的字加偏旁,再分别组词
本题既考查了学生对字的偏旁部首的认识又考查了学生对字的组词的能力。总体来看,学生对这部分的基础知识掌握的不错,得分率在95%以上,失分最多的是“监、家”这两个部首,可能是因为这个部首学生认识起来有些困难或不太好组词的原因。
三、仿照例子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词语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某种词的用法。总体来看,学生作答的还是不错的,只是个别出现了错误,如:第二组中让依照例子进行,(缓缓)地流着,个别同学在填写时没有按照例子进行,只是写了(艰苦)地劳动,(欢乐)地歌唱等,失去一部分分。
四、照样子写词语
本题和三题失分的原因一样,要求是照样子写词语,如第一组“一心一意”有的学生写成了“三心二意,可见学生的知识面狭窄,今后要多加训练。
五、选词填空
本题学生选词非常正确,几乎所有学生都得了满分,得分率在99%以上,失分主要在于有的学生粗心,在填空的时候把字写错,字从上面抄下来就写错了,还有的本来是两个字的一个词填空时只写了一个字。
六、按要求填空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字的部首、读音、组词等的综合认识。绝大部分学生对“世”的认识还是清楚的,有一部分学生对于“世”字应查的部首不知道,还有的学生组词不正确,还有一部分同学太粗心,明明上面有“世”字,组词时出现错误的“世”字,还有的出现错误的“界”字。
试卷抄写古诗的格式图片 试卷抄写古诗的要求 试卷的古诗 古诗的运用试卷 填写古诗的试卷 写卷子上的古诗格式 古诗二首的试卷 关于古诗的试卷 管与古诗词的试卷 出关于古诗的试卷 考零分的古诗试卷 竖抄古诗的格式 试卷上有炭字的古诗 有关于古诗的试卷 呆头的试卷古诗 摘抄格式 摘抄的格式 抄古诗列行的格式 关于古诗的试卷省份 初中的古诗试卷题 抄写古诗的格式竖式 抄写古诗的格式竖格 古诗灵活运用的试卷 流泪的古诗试卷答案 文雅的抄古诗格式 抄古诗的纸的格式图片 抄古诗的规范格式 高中试卷考的古诗 有关古诗知识的试卷 硬笔抄古诗的格式
初中语文试卷试题 初一语文试卷 英语试卷分析 语文的试卷分析 英语试卷分析 名校导练语文试卷 现代诗歌抄写格式 高二测试语文试卷 历史试卷分析 语文试卷和答案 有机化学试卷 语文试卷分析与反思 期中语文试卷分析 英语b级试卷试卷答案 写诗的格式是什么? 古代书信格式 关于英语试卷分析 小学数学试卷 生物试卷答案 语文试卷分析及反思 历史试卷分析 CAD试卷「附答案」 英语试卷分析反思 小考语文试卷谁有啊 考试试卷分析与反思 初二语文试卷及答案 古诗从右往左的书写格式 试卷讲评课 名言 古诗句子赏析答题格式 九年级上语文诗词测试卷
感谢记得我生日的说说 不是同类人的说说 招生说说 早上的朝阳说说 老生病的说说 廉价的说说 掰玉米的说说 早睡早起的搞笑说说 上班迟到说说 早安鸟叫声的说说 自己自私的说说 人与人之间说说 周末加班说说 物极必反的说说 喝牛奶的说说 越长大压力越大的说说 没有人懂你的说说 被别人敷衍的说说 遇到你是我的缘说说 把爱你的人弄丢了说说 真正爱你的人的说说 被偷钱心情差的说说 失去一切的说说 致自己十六岁生日说说 形容看花的心情说说 想要安稳生活的说说 陪你浪迹天涯的说说 不要太善良的说说 关于明天的说说 对孩子牵挂说说心情 穷到吃泡面的心情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