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中的闲适分哪几种 >

古诗中的闲适分哪几种

关于古诗中的闲适分哪几种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古诗中的闲适分哪几种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古诗中的闲适分哪几种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包括句子、语录、说说、名言、诗词、祝福、心语等。如果古诗中的闲适分哪几种页面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

句子:即与古诗中的闲适分哪几种相关的句子。
语录:即与古诗中的闲适分哪几种相关的名人语录
说说:即与古诗中的闲适分哪几种相关的qq说说、微信朋友圈说说。
名言:即与古诗中的闲适分哪几种相关的名人名言、书籍名言。
诗词:即与古诗中的闲适分哪几种相关的古诗词、现代诗词、千古名句。
祝福语:即与古诗中的闲适分哪几种相关的祝福祝贺词。
心语:即与古诗中的闲适分哪几种相关的早安、晚安朋友圈心语。

  • 描写闲适状态的诗句

  • 描写闲适状态的诗句

      *古代的诗人们向来形象复杂,可以指斥江山激扬文字,可以游山玩水乐在其中,也可以退居田园怡然自得,大家看看下面的描写闲适状态的诗句吧!

      【晋代】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唐代】王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唐代】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钓台渔父褐为裘,两两三三舴艋舟。

      能纵棹,惯乘流,长江白浪不曾忧。

      霅溪湾里钓鱼翁,舴艋为家西复东。

      江上雪,浦边风,笑著荷衣不叹穷。

      松江蟹舍主人欢,菰饭莼羹亦共餐。

      枫叶落,荻花干,醉宿渔舟不觉寒。

      青草湖中月正圆,巴陵渔父棹歌连。

      钓车子,橛头船,乐在风波不用仙。

      【唐代】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唐代】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阅读全文]...
  • 白居易的闲适诗分析

  • 白居易的闲适诗分析

      白居易把自己创作的诗歌分为讽谕诗,闲适诗,感伤诗,杂律诗四类。从儒家诗学主张出发白居易最重视的是表现兼济之志的讽谕诗,将其排在第一位,其次便是表现"独善之意"的闲适诗了。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了白居易的闲适诗分析,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在白居易的闲适诗中,无论是描绘日常生活起居,还是抒发内心情志,排遣政治苦闷与人生悲哀,大都可见诗人达观知足的思想贯穿其中。

      白居易给自己闲适诗下的定义是:“或退公独处,或移病闲居,知足保和,吟玩情性者”,他的表述首先说明了闲适诗的创作多是在官闲或养病之时,没有官务拘系,在闲居独处的闲散状态中进行;其次说明其题材,与“因事专题”以美刺比兴为目的,描写反映社会现实慷慨激昂的讽喻诗,以及“随感遇而形于叹咏”的记叙人生悲欢、感伤自己、他人和外物,哀怨委婉的感伤诗不同,其视角多集中在个人身上,多写日常生活的饮食起居,交友出游,弹琴赋诗等活动及抒写内心情怀和人生态度,可以说,闲适诗承担了记录白居易日常生活的任务,其吟咏的题材,从具有概括意义的广泛事物转向更为*凡、普通、微小的生活细节,诗歌格调的降低,感情抒发的直白形成其*淡琐直的特色。

      在白居易的笔下,生活的方方面面无一不能入诗。如写睡眠“春被薄亦暖,朝窗深更闲。却忘人间事,似得枕上仙。至适无梦想,大和难名言”(《春眠》);写饮酒“尽将沽酒饮,酩酊步行归”(《晚春沽酒》);写出游“朝踏玉峰下,暮寻蓝水滨”(《游蓝田山卜居》);写天伦之乐“有侄始六岁,字之为阿龟。有女生三年,其名曰罗儿。一始学笑语,一能诵歌诗。朝戏抱我足,夜眠枕我衣”(《弄龟萝》);写闲居“看山尽日坐,枕帙移时睡”(《闲居》);写弹琴“是时心境闲,稠叠长年情。勿轻一盏酒,可以话*生”(《喜陈兄至》)……诗人作细致描绘的同时,进一步抒写生活中的感受,在宁静闲散的环境中凸显散淡闲逸、淡泊名利的形象。如《闲居》“空腹一盏粥,饥食有余味。……从旦直至昏,身心一无事。心足即为富,身闲乃当贵”;如《烹葵》“炊稻烹秋葵,粒粒香复软,绿英滑且肥。饥来止于饱,饱后何所思?忆昔荣遇日,迨今穷退时。今亦不冻馁,昔亦无馀资。口既不减食,身又不减衣。抚心私自问,何者是荣衰?勿学常人意,其间分是非”,类似的诗句很多,在描绘自身食复饱,饱复睡,闲居无事、淡然寂静的生活状态之后进一步抒发知足保和、不慕荣利的情怀。可见,白居易对生活享受和精神境界是同时追求的,在种种琐屑小事中流露出闲适情怀。

      白居易所表现出来的这种生活方式与人格理想,富有时代性和典型意义。随着中唐社会政治经济的重大变化,士人们的社会理想、人生理想和审美理想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六朝至隋及唐初,士阶层与君国的结合尚不够紧密,士阶层仍保持着一定的自由和个性,到了中唐,政治现实的发展使道德观念有了较大的转变,中唐士人们更为自觉地依附王权,作为君为国计,此时他们在如何看待人生的问题上,有了两种不同的选择,一是以韩愈为代表,以道自任,恢复先秦儒家“志于道”的传统,强化自身为君为国的自觉性,具有天下舍我其谁的气概与雄心;一是以白居易为代表,他们在混乱的社会现实、黑暗的官场面前放弃了兼济天下的社会理想,开始正视自己作为*凡人的欲求和情感,选择了追求“适性”的生活道路。在白居易的闲适诗中,对“适”有大量的吟咏。有从生理的角度吟咏,表现身、形、口、足、体等的“适”,如“足适已忘履,身适已忘衣”(《三适赠道友》),“或行或坐卧,体适心悠哉”(《立秋凉风忽至》);有从精神的角度吟咏,表现心、情、意、性的“适”,如“心适复何为,一咏逍遥篇”(《犬鸢》);“飞沉皆适性,酣咏自怡情”(《春池闲泛》);“适情处处皆安乐,大抵园林胜市朝”(《谕亲友》)。这种适性,已成为白居易的人生追求,包含在其独善之义中,显示出一个闲士的人生哲学。他一再表述:“官不官,系乎时也;适不适,在乎人也……予佐是郡,行四年矣,其心休休如一日二日,何哉?识时知命而已”(《江州司马厅记》);“至如瀑水怪石,桂风杉月,*生所爱者,尽在其中,此又兀兀任化之外,益自适也。今日之心,诚不待此而后安适,况兼之者乎!此鄙人所以安又安,适又适,而不知命之穷、老之至也”《答户部崔侍郎书》)。白居易与屈原不同,他同情屈原的遭遇,欣赏屈原正直高洁的品质,却不会效仿屈原“彷徨未忍决,绕泽行悲吟”(《读史》之一)苦己一身的做法,他坦言:“长笑灵均不知命,江篱丛畔苦悲吟”(《咏怀》),从而选择了追求适性的人生之路,更多地体现出知足常乐的心态,他一再在诗中宣称“知分心自足,委顺身常安”(《咏怀》);“朝睡足始起,夜酌醉即休。人心不过适,适外复何求”(《适意二首》之一)等,不仅如此,在闲适诗中,诗人还通过几种情况的对比来抒发知足之情。

      在一些诗中,白居易将自己的生活与农民辛苦的生活对比,此时他的感情是复杂的,既同情农民穷苦的命运,对自己舒适安逸的自愧,又流露出目前享受俸禄,过着逍遥自适生活的满足与庆幸。他对农民们“请看原下村,村人死不歇。一村四十家,哭葬无虚月”(《九日登西原宴望》),“筋力苦疲劳,衣食常单薄”(《观稼》)的悲惨现状有深刻的认识,在“自惭禄仕者,曾不营农作”的自责之后,又有“终朝饱饭食,卒岁丰衣服。持此知愧心,自然易为足”(《秋居抒怀》)的知足心态。

      为官多年,白居易深感公务繁忙,朝不保夕,他一方面在诗中表达归隐之情,一方面对自己远离政治漩涡的闲官生活也多有知足之情。在其部分诗作中,他对比自己和同僚们为官的苦辛,指出官小可知足,处闲更应知足。“富贵在此中,何必居高位?君看裴相国,金紫光照地。心苦头尽白,才年四十四。乃知高盖车,乘者多忧畏”(《闲居》),他自己过去虽在朝为官,却是“昔虽居*密,终日多忧惕。有诗不敢吟,有酒不敢吃”(《咏怀》),而今官职虽闲,却可以“竟岁无牵役,饱食坐终朝,长歌醉通夕”。两相对照,诗人更指出他人生追求的目标:“人生百年内,疾速如过隙。先务身安闲,次要心欢适”(《咏怀》),追求身闲心闲,白居易不断在诗中津津乐道其闲适的生活,知足之情,溢于言表。

      白居易的知足思想,作为自我心理调节手段,可以使诗人承认现状,满足现状,消解现实生活带来的困扰,从而获得精神自由,这与道家“知足”思想是分不开的。陈寅恪先生说:“乐天之思想,一言以蔽之曰‘知足’,‘知足’之旨,由老子‘知足不辱’而来。盖求‘不辱’,必知足始可也。”(陈寅恪《元白诗笺证稿》)道家主张看淡名利,寡欲清心,其表现就是知足,惟其知足,才能看淡荣华富贵,养性保身,这是道家理想人格中的一面。《老子》中多有表达知足之语,如“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第四十四章);“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第四十六章)等。白居易以此作为处事原则之一,自觉敛抑自我的需求,并一以贯之。他自己也曾说:“五千言里教知足,三百篇中劝式微。”(《留别微之》)为官之初,就以知足之念来*衡官小位卑,兼济之志难施的状况,如“朝饥有蔬食,夜寒有布裘。幸免冻与馁,此外复何求”(《永崇里外观居》);“葛衣御时暑,蔬饭疗朝饥。持此聊自足,心力少营为”(《官舍小亭闲望》)。他以后官位越做越高,也能以知足之心处世,自言“四十至五十,正是退闲时。年长知命分,心慵少营为”(《白云期》),在四五十岁这样大有作为的人生壮年之期,在地方官闲散的生活中优游度日,知足而止,消解政治上的苦闷,增强个体生命的适意度。白居易更在晚年时期,不断吟咏知足主题的诗歌,津津乐道于日常生活中的一事一物、一情一景。   白居易晚年长期闲居洛阳,坐着太子宾客分司、太子少傅分司的闲官,自号“醉吟先生”、“香山居士”,过着“月俸百千官二品,朝廷雇我做闲人”的优游闲适的生活,以及对适性生活的追求。买田置产、纵酒谈禅、弹琴吟诗、妓妾声色、夏凉冬暖等最具体的生活琐事,最细致的情绪,无一不出现在他的笔下,如“弄水回船尾,寻花信马头。眼看筋力减,游得且须游”(《且游》);“闲倾残酒后,暖拥小炉时。舞看新翻曲,歌听自作词”(《残酌晚餐》)等。生活面的狭小,使他此时的诗作少有别的题材。当然,他晚年时期的诗作与当时中唐社会的现实和他本人经历密切相关。当时的社会内有牛李党争,宦官专权,外有藩镇割据,白居易为了远避祸害而退居洛阳,就在大和九年,朝官与宦官的矛盾又一次激化,发生“甘露之变”,社会危机四伏、动荡不安,可以说,当时社会政治的变化,给文人们的心理以很大的社会压力,他们的心理日趋内向、封闭,盛唐时代浪漫豪爽的气质、昂扬明朗的基调以及对建功立业的追求的政治热情已经逐渐消失,诗人的.创作从对社会政治的关心转变为描写身边琐事,抒发内心情绪与体验。作为当时文人代表的白居易,他的心态也发生了变化,歌咏日常生活,一己悲欢成了诗歌创作的主要题材,与他早年提出的现实主义文学主张和讽喻诗的创作相比,诗风发生了很大变化。讽喻诗机械的、政治目的性较强的创作意图在闲适诗中得到改变,诗人注入自身一时一地的真实感受,关注个人*凡适性的生活,反应日常生活状况和复杂的内心世界,题材走向世俗化且更为广泛,正如江进之所说:“前不照古人样,后不照来者议。意到笔随,景到意随,世间一切都包囊括入我诗内。诗境界,到白公不知开阔多少。”(明江进之《雪涛小书》)

      白居易的闲适诗能发掘生活一角小小的情趣,显示出*凡生活的美,因而具有艺术美感。如“夜雨槐花落,微凉卧北轩。曙灯残未灭,风帘闲自翻”(《禁中晓卧因怀王起居》)的清幽静谧;“新枣未全赤,晚瓜有余馨。依依田家叟,设此相逢迎”(《秋游原上》)的其乐融融;“命酒一临泛,舍鞍扬掉讴。放回岸傍马,去逐波间鸥。烟浪始渺渺,风襟亦悠悠”(《游湓水》)的潇洒适意;“有意不在大,湛湛方丈余。荷侧泻清露,萍开见游鱼。每一临此坐,忆归青溪居”(《小池二首》)的闲情逸趣;“早梅结青实,残樱落红珠。稚女弄庭果,嬉戏牵人裾。是日晚弥静,巢禽下相呼。啧啧护儿鹊,哑哑母子乌。岂唯云鸟尔,吾亦引吾雏”(《官舍》)的天伦之乐……在其闲适诗中,这样的诗句比比皆是,诗人以*易浅显的语言,用叙事、抒情和议论相结合的手法娓娓道来,真实且多方面地表达出日常生活的情趣、情思,展现了*凡生活的美。

      不过由于诗人生活面的狭窄,感情抒发的直白,不少闲适诗缺乏深度和开掘,缺乏含蓄蕴藉的诗味。张戒曾云:“其词伤于太烦,其意伤于太尽,遂成冗长卑陋耳……若收敛其词而稍加含蓄,其意味岂复可及也。”(宋张戒《岁寒堂诗话》卷上)尤其是他晚年的闲适诗,“晚更作知足语,千篇一律”,(明王世贞《艺苑卮言校注》卷四)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诗歌的艺术性,这不能不说是白居易闲适诗的一个缺憾。钱锺书先生曾指出:“香山才情,照应古今,然词沓意尽,调俗气靡,于诗家远微深厚之境,有间未达。其写怀学渊明之闲适,则一高玄,一琐直,形而见拙矣。其写实比少陵之真质,则一沉挚,一铺张,况而自下矣。”(钱锺书《谈艺录》)且不论白诗与陶诗、杜诗之高下,琐直与铺张却是白居易闲适诗的特点之一,是优是劣,是高是下,则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阅读全文]...
  • 白居易的闲适诗

  • 白居易的闲适诗

      在白居易的闲适诗中,无论是描绘日常生活起居,还是抒发内心情志,排遣政治苦闷与人生悲哀,大都可见诗人达观知足的思想贯穿其中。以下是小编分享的白居易的闲适诗的分析,欢迎大家阅读!

      白居易的闲适诗

      白居易给自己闲适诗下的定义是:“或退公独处,或移病闲居,知足保和,吟玩情性者”,他的表述首先说明了闲适诗的创作多是在官闲或养病之时,没有官务拘系,在闲居独处的闲散状态中进行;其次说明其题材,与“因事专题”以美刺比兴为目的,描写反映社会现实慷慨激昂的讽喻诗,以及“随感遇而形于叹咏”的记叙人生悲欢、感伤自己、他人和外物,哀怨委婉的感伤诗不同,其视角多集中在个人身上,多写日常生活的饮食起居,交友出游,弹琴赋诗等活动及抒写内心情怀和人生态度,可以说,闲适诗承担了记录白居易日常生活的任务,其吟咏的题材,从具有概括意义的广泛事物转向更为*凡、普通、微小的生活细节,诗歌格调的降低,感情抒发的直白形成其*淡琐直的特色。

      在白居易的笔下,生活的方方面面无一不能入诗。如写睡眠“春被薄亦暖,朝窗深更闲。却忘人间事,似得枕上仙。至适无梦想,大和难名言”(《春眠》);写饮酒“尽将沽酒饮,酩酊步行归”(《晚春沽酒》);写出游“朝踏玉峰下,暮寻蓝水滨”(《游蓝田山卜居》);写天伦之乐“有侄始六岁,字之为阿龟。有女生三年,其名曰罗儿。一始学笑语,一能诵歌诗。朝戏抱我足,夜眠枕我衣”(《弄龟萝》);写闲居“看山尽日坐,枕帙移时睡”(《闲居》);写弹琴“是时心境闲,稠叠长年情。勿轻一盏酒,可以话*生”(《喜陈兄至》)……诗人作细致描绘的同时,进一步抒写生活中的感受,在宁静闲散的环境中凸显散淡闲逸、淡泊名利的形象。如《闲居》“空腹一盏粥,饥食有余味。……从旦直至昏,身心一无事。心足即为富,身闲乃当贵”;如《烹葵》“炊稻烹秋葵,粒粒香复软,绿英滑且肥。饥来止于饱,饱后何所思?忆昔荣遇日,迨今穷退时。今亦不冻馁,昔亦无馀资。口既不减食,身又不减衣。抚心私自问,何者是荣衰?勿学常人意,其间分是非”,类似的诗句很多,在描绘自身食复饱,饱复睡,闲居无事、淡然寂静的生活状态之后进一步抒发知足保和、不慕荣利的情怀。可见,白居易对生活享受和精神境界是同时追求的,在种种琐屑小事中流露出闲适情怀。

      白居易所表现出来的这种生活方式与人格理想,富有时代性和典型意义。随着中唐社会政治经济的重大变化,士人们的社会理想、人生理想和审美理想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六朝至隋及唐初,士阶层与君国的结合尚不够紧密,士阶层仍保持着一定的自由和个性,到了中唐,政治现实的发展使道德观念有了较大的转变,中唐士人们更为自觉地依附王权,作为君为国计,此时他们在如何看待人生的问题上,有了两种不同的选择,一是以韩愈为代表,以道自任,恢复先秦儒家“志于道”的传统,强化自身为君为国的自觉性,具有天下舍我其谁的气概与雄心;一是以白居易为代表,他们在混乱的社会现实、黑暗的官场面前放弃了兼济天下的社会理想,开始正视自己作为*凡人的欲求和情感,选择了追求“适性”的生活道路。在白居易的闲适诗中,对“适”有大量的吟咏。有从生理的角度吟咏,表现身、形、口、足、体等的“适”,如“足适已忘履,身适已忘衣”(《三适赠道友》),“或行或坐卧,体适心悠哉”(《立秋凉风忽至》);有从精神的角度吟咏,表现心、情、意、性的“适”,如“心适复何为,一咏逍遥篇”(《犬鸢》);“飞沉皆适性,酣咏自怡情”(《春池闲泛》);“适情处处皆安乐,大抵园林胜市朝”(《谕亲友》)。这种适性,已成为白居易的人生追求,包含在其独善之义中,显示出一个闲士的人生哲学。他一再表述:“官不官,系乎时也;适不适,在乎人也……予佐是郡,行四年矣,其心休休如一日二日,何哉?识时知命而已”(《江州司马厅记》);“至如瀑水怪石,桂风杉月,*生所爱者,尽在其中,此又兀兀任化之外,益自适也。今日之心,诚不待此而后安适,况兼之者乎!此鄙人所以安又安,适又适,而不知命之穷、老之至也”《答户部崔侍郎书》)。白居易与屈原不同,他同情屈原的遭遇,欣赏屈原正直高洁的品质,却不会效仿屈原“彷徨未忍决,绕泽行悲吟”(《读史》之一)苦己一身的做法,他坦言:“长笑灵均不知命,江篱丛畔苦悲吟”(《咏怀》),从而选择了追求适性的人生之路,更多地体现出知足常乐的心态,他一再在诗中宣称“知分心自足,委顺身常安”(《咏怀》);“朝睡足始起,夜酌醉即休。人心不过适,适外复何求”(《适意二首》之一)等,不仅如此,在闲适诗中,诗人还通过几种情况的对比来抒发知足之情。

      在一些诗中,白居易将自己的生活与农民辛苦的生活对比,此时他的感情是复杂的,既同情农民穷苦的命运,对自己舒适安逸的自愧,又流露出目前享受俸禄,过着逍遥自适生活的满足与庆幸。他对农民们“请看原下村,村人死不歇。一村四十家,哭葬无虚月”(《九日登西原宴望》),“筋力苦疲劳,衣食常单薄”(《观稼》)的悲惨现状有深刻的认识,在“自惭禄仕者,曾不营农作”的自责之后,又有“终朝饱饭食,卒岁丰衣服。持此知愧心,自然易为足”(《秋居抒怀》)的知足心态。

      为官多年,白居易深感公务繁忙、政治的斗争的拘系自由,朝不保夕,他一方面在诗中表达归隐之情,一方面对自己远离政治漩涡的闲官生活也多有知足之情。在其部分诗作中,他对比自己和同僚们为官的苦辛,指出官小可知足,处闲更应知足。“富贵在此中,何必居高位?君看裴相国,金紫光照地。心苦头尽白,才年四十四。乃知高盖车,乘者多忧畏”(《闲居》),他自己过去虽在朝为官,却是“昔虽居*密,终日多忧惕。有诗不敢吟,有酒不敢吃”(《咏怀》),而今官职虽闲,却可以“竟岁无牵役,饱食坐终朝,长歌醉通夕”。两相对照,诗人更指出他人生追求的目标:“人生百年内,疾速如过隙。先务身安闲,次要心欢适”(《咏怀》),追求身闲心闲,白居易不断在诗中津津乐道其闲适的生活,知足之情,溢于言表。

      白居易的知足思想,作为自我心理调节手段,可以使诗人承认现状,满足现状,消解现实生活带来的困扰,从而获得精神自由,这与道家“知足”思想是分不开的。陈寅恪先生说:“乐天之思想,一言以蔽之曰‘知足’,‘知足’之旨,由老子‘知足不辱’而来。盖求‘不辱’,必知足始可也。”(陈寅恪《元白诗笺证稿》)道家主张看淡名利,寡欲清心,其表现就是知足,惟其知足,才能看淡荣华富贵,养性保身,这是道家理想人格中的一面。《老子》中多有表达知足之语,如“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第四十四章);“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第四十六章)等。白居易以此作为处事原则之一,自觉敛抑自我的需求,并一以贯之。他自己也曾说:“五千言里教知足,三百篇中劝式微。”(《留别微之》)为官之初,就以知足之念来*衡官小位卑,兼济之志难施的状况,如“朝饥有蔬食,夜寒有布裘。幸免冻与馁,此外复何求” (《永崇里外观居》);“葛衣御时暑,蔬饭疗朝饥。持此聊自足,心力少营为”(《官舍小亭闲望》)。他以后官位越做越高,也能以知足之心处世,自言“四十至五十,正是退闲时。年长知命分,心慵少营为”(《白云期》),在四五十岁这样大有作为的人生壮年之期,在地方官闲散的生活中优游度日,知足而止,消解政治上的苦闷,增强个体生命的适意度。白居易更在晚年时期,不断吟咏知足主题的诗歌,津津乐道于日常生活中的一事一物、一情一景。   白居易晚年长期闲居洛阳,坐着太子宾客分司、太子少傅分司的闲官,自号“醉吟先生”、“香山居士”,过着“月俸百千官二品,朝廷雇我做闲人”的优游闲适的生活,以及对适性生活的追求。买田置产、纵酒谈禅、弹琴吟诗、妓妾声色、夏凉冬暖等最具体的生活琐事,最细致的情绪,无一不出现在他的笔下,如“弄水回船尾,寻花信马头。眼看筋力减,游得且须游”(《且游》);“闲倾残酒后,暖拥小炉时。舞看新翻曲,歌听自作词”(《残酌晚餐》)等。生活面的狭小,使他此时的诗作少有别的题材。当然,他晚年时期的诗作与当时中唐社会的现实和他本人经历密切相关。当时的社会内有牛李党争,宦官专权,外有藩镇割据,白居易为了远避祸害而退居洛阳,就在大和九年,朝官与宦官的矛盾又一次激化,发生“甘露之变”,社会危机四伏、动荡不安,可以说,当时社会政治的变化,给文人们的心理以很大的.社会压力,他们的心理日趋内向、封闭,盛唐时代浪漫豪爽的气质、昂扬明朗的基调以及对建功立业的追求的政治热情已经逐渐消失,诗人的创作从对社会政治的关心转变为描写身边琐事,抒发内心情绪与体验。作为当时文人代表的白居易,他的心态也发生了变化,歌咏日常生活,一己悲欢成了诗歌创作的主要题材,与他早年提出的现实主义文学主张和讽喻诗的创作相比,诗风发生了很大变化。讽喻诗机械的、政治目的性较强的创作意图在闲适诗中得到改变,诗人注入自身一时一地的真实感受,关注个人*凡适性的生活,反应日常生活状况和复杂的内心世界,题材走向世俗化且更为广泛,正如江进之所说:“前不照古人样,后不照来者议。意到笔随,景到意随,世间一切都包囊括入我诗内。诗境界,到白公不知开阔多少。”(明江进之《雪涛小书》)

      白居易的闲适诗能发掘生活一角小小的情趣,显示出*凡生活的美,因而具有艺术美感。如“夜雨槐花落,微凉卧北轩。曙灯残未灭,风帘闲自翻”(《禁中晓卧因怀王起居》)的清幽静谧;“新枣未全赤,晚瓜有余馨。依依田家叟,设此相逢迎”(《秋游原上》)的其乐融融;“命酒一临泛,舍鞍扬掉讴。放回岸傍马,去逐波间鸥。烟浪始渺渺,风襟亦悠悠”(《游湓水》)的潇洒适意;“有意不在大,湛湛方丈余。荷侧泻清露,萍开见游鱼。每一临此坐,忆归青溪居”(《小池二首》)的闲情逸趣;“早梅结青实,残樱落红珠。稚女弄庭果,嬉戏牵人裾。是日晚弥静,巢禽下相呼。啧啧护儿鹊,哑哑母子乌。岂唯云鸟尔,吾亦引吾雏”(《官舍》)的天伦之乐…… 在其闲适诗中,这样的诗句比比皆是,诗人以*易浅显的语言,用叙事、抒情和议论相结合的手法娓娓道来,真实且多方面地表达出日常生活的情趣、情思,展现了*凡生活的美。

      不过由于诗人生活面的狭窄,感情抒发的直白,不少闲适诗缺乏深度和开掘,缺乏含蓄蕴藉的诗味。张戒曾云:“其词伤于太烦,其意伤于太尽,遂成冗长卑陋

      耳若收敛其词而稍加含蓄,其意味岂复可及也。”(宋张戒《岁寒堂诗话》卷上)尤其是他晚年的闲适诗,“晚更作知足语,千篇一律”,(明王世贞《艺苑卮言校注》卷四)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诗歌的艺术性,这不能不说是白居易闲适诗的一个缺憾。钱锺书先生曾指出:“香山才情,照应古今,然词沓意尽,调俗气靡,于诗家远微深厚之境,有间未达。其写怀学渊明之闲适,则一高玄,一琐直,形而见拙矣。其写实比少陵之真质,则一沉挚,一铺张,况而自下矣。”(钱锺书《谈艺录》)且不论白诗与陶诗、杜诗之高下,琐直与铺张却是白居易闲适诗的特点之一,是优是劣,是高是下,则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闲适诗

      闲适诗为古诗中注重诗歌的精神愉悦和心灵超越的一种流派。具有尚实、尚俗、务尽的特点。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给闲适诗的定义为:又或公退独处,或移病闲居,知足保和,吟玩性情者一百首,谓之闲适诗。

      起源:

      从归隐派诗人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诗句中露出一片淡泊闲适之情不难看出,他是闲适诗的鼻祖,但把闲适诗学思想上升到理论高度的当属白居易,他奠定了闲适诗学思想理论基石。 在他的《与元九书》:“至於‘讽谕’者,意激而言质;‘闲适’者,思澹而词迂:以质合迂,宜人之不爱也。”

      理论渊源:

      诗歌理论

      白居易给出了明确的闲适诗诗歌理论。在他的眼里,闲适诗是讽喻诗的补充。如果说他在设计讽喻诗理论时完全没有将个人的情感和个人需要考虑进去,是志在“兼济”的话,那他的闲适诗则开始考虑个人情感的需要,“独善”目的非常明确。如果说讽喻诗是政治愿望的体现,带有很大理想成分的话,那么闲适诗并不考虑诗歌的社会价值,而是注重诗歌的精神愉悦和心灵超越,以满足他对个人心灵空间的追求,满足他对人生的形而上学思考。

      两大源流

      *古代士人的精神需求既表现在人世的社会性需要上,也表现在自我精神超越的个性需求上。这构成了*诗学的两大源流:一个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的诗学观,偏重强调文学的社会功用和价值,代表性的有孔子的“兴、观、群、怨”理论、荀子《乐论》的理论、《毛诗序》等理论,当然也包括白居易的讽喻诗理论。一个是以佛道思想为基础的以抒发个人情感(包括个人形而上学思考)为目的的诗学理论。闲适诗学理论即是在后一种背景下形成的。

      重大变化

      东汉以后,由于文人个人意识觉醒和个人命运的不稳定,抒发个人情感为主的诗歌形成了一股很大的潮流。其中陆机提出“缘情”说可以说标志着诗学理论的重大变化。在文章作为“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的诗学理论长期以来受到肯定之后,以个人情感抒发为基础的“缘情”诗歌开始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陆机的“缘情”之情,已与“诗言志”理论有很大差异。他的情,主要是指个人的感情,和魏晋以来文学的自觉和人的觉醒有直接关系。陆机抒发的情大多是“悲情”,这与他倡导“应、和、悲、雅、艳”的审美标准是一致的。陆机以悲为美的审美观在*文学史上非常有影响。

      陶诗鼻祖

      白居易的闲适诗所谓的“吟玩性情”者,也是以个人感情为基础的。从创作上,陶渊明对白居易有重大影响。陶诗流露出一片淡泊闲适之情,可以被看作闲适诗的鼻祖。陶诗的淡泊之情是自然流露,并没有上升到理论,白居易的闲适诗学思想却有着高度自觉。

      闲适诗学思想可以说是白居易最有独创性的诗学思想,也对后世文人产生了较大影响。

      在白居易后期的诗学观念中,闲适诗则成为占主导地位的诗学观念,白居易还确立了一种新的审美标准——闲适美。

[阅读全文]...
  • 古诗中的月亮

  • 月亮
  •   月亮用她那皎洁的光辉抚摸着大地,大地更有了一些妩媚和神秘,我们也就少了一些恐惧,多了一些梦幻。

      《把酒问月》

      唐·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月》

      唐·薛涛

      魄依钩样小,扇逐汉机团。

      细影将圆质,人间几处看?

      《望月怀远》

      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月夜忆舍弟》

      唐·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山居秋暝》

      唐·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旅宿》

      唐·杜牧

      旅馆无良伴,凝情自悄然。

      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

      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

      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

      《故人寄茶》

      唐·曹邺

      剑外九华英,缄题下玉京。

      开时微月上,碾处乱泉声。

      半夜招僧至,孤吟对月烹。

      碧沉霞脚碎,香泛乳花轻。

      六腑睡神去,数朝诗思清。

      月余不敢费,留伴肘书行。

      《暮江吟》

      唐·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阅读全文]...
  • 古诗中的风景

  • 风景,写景
  • 1、清娥画扇中,春树郁金红。——温庭筠《清明日》

    2、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李白《早发白帝城/白帝下江陵》

    3、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陪侍御叔华登楼歌》

    4、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刘禹锡《陋室铭》

    5、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6、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零丁洋》

    7、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羌江水流。——李白《峨眉山月歌》

    8、自古承春早,严冬斗雪开。——朱庆馀《早梅》

    9、莫言春度芳菲尽,别有中流采芰荷。——贺知章《采莲曲》

    10、去年曾看杜鹃花,醉出春林日已斜。——刘崧《雨中见杜鹃花》

    11、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春迟。——李清照《临江仙·梅》

    12、弱柳千条杏一枝,半含春雨半垂丝。——温庭范《题望苑驿》

    13、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二百二十》

    14、农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戴复古《大热》

    15、深夜无风新雨歇,凉月,露迎珠颗入圆荷。——阎选《定风波·江水沉沉帆影过》

    16、最喜晚凉风月好,紫荷香里听泉声。——曾巩《西湖纳凉》

    17、荷叶五寸荷花娇,贴波不碍画船摇;——石涛《荷花》

    18、春红始谢又秋红,息国亡来入楚宫。——吴融《送杜鹃花》

    19、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王令《送春》

    20、城上风光莺语乱,城下烟波春拍岸。——钱惟演《木兰花》

    21、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自居易《冬至夜思塞》

    22、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孟浩然《岁暮归南山》

    23、春水满四泽,夏云多奇峰。——陶渊明《四时》

    24、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25、昔日芙蓉花,今成断根草。——李白《妾薄命》

    26、红白莲花开共塘,两般颜色一般香。恰似汉殿三千女,半是浓妆半淡妆。——杨万里《红白莲》

    27、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杜甫《绝句二首》

    28、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29、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30、三万里河东人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31、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李白《独坐敬亭山》

    32、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查慎行《舟夜书所见》

    33、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黄庭坚《寄黄几复》

    34、冬夏有盈缩,古今无断续。——陈文蔚《臣龙瀑布》

    35、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36、藕花珠缀,犹似汗凝妆。——阎选《临江仙·雨停荷芰逗浓香》

    37、莲子不可得,荷花生水中。犹胜道傍柳,无事荡春风。渌萍与荷叶,同此一水中。风吹荷叶在,渌萍西复东。莲花未开时,苦心终日卷。春水徒荡漾,荷花未开展。——孟郊《乐府三首》

    38、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王维《鹿柴》

    39、朝来新火起新烟,湖色春光净客船。——杜甫《清明二首》

    40、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李清照《武陵春·春晚》

    41、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李商隐《晚晴》

    4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3、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44、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杜甫《赠花卿》

    45、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46、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47、庭前落尽梧桐,水边开彻芙蓉。——朱庭玉《天净沙·秋》

    48、面面湖光面面风,可人最是白芙蓉。分明飞下双双鹭,才到花边不见踪。——姚勉《四望亭观荷花》

    49、秦吴万里皆芳草,染到山花恨最深。——周文璞《杜鹃花》

    50、犹有桃花流水上,无辞竹叶醉尊前。——刘禹锡《忆江南·春去也》

    51、桃花春水渌,水上鸳鸯浴。——韦庄《菩萨蛮》

[阅读全文]...
  • 古诗中有鸟的诗句

  • 古诗中有鸟的诗句

      1、数声啼鸟怨年华。——仲殊《南柯子·;十里青山远》

      2、临水不敢照,恐惊*昔颜。——马戴《落日怅望》

      3、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邓剡《唐多令·;雨过水明霞》

      4、三千年事残鸦外,无言倦凭秋树。——吴文英《齐天乐·;与冯深居登禹陵》

      5、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庾信《重别周尚书》

      6、不堪肠断思乡处,红槿花中越鸟啼。——李德裕《谪岭南道中作》

      7、凤凰城阙知何处,寥落星河一雁飞。——贺铸《思越人·;紫府东风放夜时》

      8、随意落*沙,巧排作、参差筝柱。——朱彝尊《长亭怨慢·;雁》

      9、向来吟秀句,不觉已鸣鸦。——韩翃《酬程延秋夜即事见赠》

      10、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刘长卿《饯别王十一南游》

      11、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堕楼人。——杜牧《金谷园》

      12、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白朴《天净沙·;秋》

      13、燕子又将春色去。——司马槱《黄金缕·;家在钱塘江上住》

      14、想伴侣、犹宿芦花,也曾念春前,去程应转。——张炎《解连环·;孤雁》

      15、拟借寒潭垂钓,又恐鸥鸟相猜,不肯傍青纶。——苏舜钦《水调歌头·;潇洒太湖岸》

      16、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杜甫《八月十五夜月二首》

      17、雁起青天,数行书似旧藏处。——吴文英《齐天乐·;与冯深居登禹陵》

      18、波光水鸟惊犹宿,露冷流萤湿不飞。——汤显祖《江宿》

      19、绿暗红稀春已暮,燕子衔泥,飞入垂杨处。——葛长庚《凤栖梧·;绿暗红稀春已暮》

      20、一春鱼鸟无消息,千里关山劳梦魂。——秦观《鹧鸪天·;枝上流莺和泪闻》

      21、记取江湖泊船处,卧闻新雁落寒汀。——陆游《夜泊水村》

      22、春阳如昨日,碧树鸣黄鹂。——李白《秋思》

      23、应难奈,故人天际,望彻淮山,相思无雁足。——史达祖《八归·;秋江带雨》

      24、出来依旧属羽林,立在殿前射飞禽。——王建《羽林行》

      25、麦饭纸钱,只鸡斗酒,几误林间噪喜鸦。——谢枋得《沁园春·;寒食郓州道中》

      26、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杜甫《蜀相》

      27、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黄庭坚《寄黄几复》

      28、莫道春来便归去,江南虽好是他乡。——王恭《春雁》

      29、午枕觉来闻语鸟。——王安石《渔家傲·;*岸小桥千嶂抱》

      30、柘弹何人发,黄鹂隔故宫。——温庭筠《清明日》

      31、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文天祥《金陵驿二首·;其一》

      32、梦回芳草思依依,天远雁声稀。——李煜《喜迁莺·;晓月坠》

      33、孤烟村际起,归雁天边去。——孟浩然《南归阻雪》

      34、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35、已见寒梅发,复闻啼鸟声。——王维《杂诗三首》

      36、南冠终日囚军府,北雁何时到上林?开口摧颓空抱朴,协肩奔走尚腰金。——宇文虚中《在金日作·;选二》

      37、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38、娇艳轻盈香雪腻,细雨黄莺双起。——张泌《满宫花·;花正芳》

      39、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40、白日惊飚冬已半,解鞍正值昏鸦乱。——纳兰性德《菩萨蛮·;白日惊飚冬已半》

      41、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卢纶《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三》

      42、当年燕子知何处,但苔深韦曲,草暗斜川。——张炎《高阳台·;西湖春感》

      43、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温庭筠《商山早行》

      44、觉来眄庭前,一鸟花间鸣。——李白《春日醉起言志》

      45、一春鱼雁无消息,则见双燕斗衔泥。——关汉卿《大德歌·;春》

      46、鸿羽难凭芳信短,长安犹*归期远。——卢祖皋《倦寻芳·;香泥垒燕》

      47、声声啼乳鸦,生叫破韶华。——王元鼎《醉太*·;寒食》

      48、无那尘缘容易绝,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纳兰性德《蝶恋花·;辛苦最怜天上月》

      49、压树早鸦飞不散,到窗寒鼓湿无声。——薛逢《长安夜雨》

      50、一角阑干聚落花,此是春归处。——蒋春霖《卜算子·;燕子不曾来》

[阅读全文]...
  • 古诗中的不同的风

  • 文学
  • 古诗中的不同的风

      古诗作为一种诗歌体裁,指的是与*体诗相对的古体诗,又称往体诗。而风是古诗中常见的意象,不同的风——“东风”“南风”“西风”“北风”,在古诗中有不同的意蕴。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古诗中的不同的风的意思,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东风

      古诗中的东风一般是指春风,常含有生机勃勃之意和喜春之情,如朱熹《春日》中的“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和辛弃疾《青玉案》中的“东风夜放花千树”。值得注意的是,古诗中的东风常有这样一些特殊的使用:

      (1)反衬“伤逝”之情,如李煜《虞美人》中的“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2)渲染离别情绪,如李商隐《无题》中的“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3)象征专制者和造成悲剧的恶势力,如陆游《钗头凤》中的“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4)比喻重要的条件,如杜牧《赤壁》中的“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和俗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二、南风

      古诗中的南风即夏风,常象征欣欣向荣,多用于表达轻松愉悦的心境,如白居易《观刈麦》中的“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南风有时还用于寄寓思乡之情,如李白《寄东鲁二稚子》中的“南风吹归心,飞堕酒楼前”。值得注意的是,古诗中的南风常有这样一些特殊的使用:

      (1)烘托恬淡的'心境,如刘攽《新晴》中的“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2)南风也叫“薰风”,如苏轼的《阮郎归·初夏》:“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碧纱窗下水沉烟,棋声惊昼眠。”

      三、西风

      古诗中的西风即秋风,常象征秋之肃杀,大多包含着凝重的悲凉色彩。值得注意的是,古诗中的西风常有这样一些特殊的使用:

      (1)寄托相思之情,如李清照《醉花阴》中的“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2)感伤韶华已逝,如晏殊《蝶恋花》中的“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3)渲染凄凉气氛,寄寓身世之伤,如马致远《秋思》中的“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辛弃疾《水龙吟》中的“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王实甫《长亭送别》中的“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蒋捷《虞美人》中的“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4)营造苍茫、悲壮之美,如李白《忆秦娥》中的“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四、北风

      古诗中的北风即冬风,常用于象征冬之苦寒,大多寄寓诗人幽怨、凄苦的情怀。值得注意的是,古诗中的北风常有这样一些特殊的使用:

      (1)渲染游子怀乡之思,如汉代无名氏《行行重行行》中的“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2)抒写伤别之情,如高适《别董大》中的“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3)比喻强劲势力,如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和郑思肖《寒菊》中的“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拓展阅读

      描写风的古诗

      《咏风》

      唐·李世民

      萧条起关塞,摇飏下蓬瀛。

      拂林花乱彩,响谷鸟分声。

      披云罗影散,泛水织文生。

      劳歌大风曲,威加四海清。

      《春风》

      宋·王安石

      春风过柳绿如缲,晴日烝红出小桃。

      池暖水香鱼出处,一环清浪涌亭皋。

      《边风行》

      唐·刘禹锡

      边马萧萧鸣,边风满碛生。

      暗添弓箭力,斗上鼓鼙声。

      袭月寒晕起,吹云阴阵成。

      将军占气候,出号夜翻营。

      《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观猎》

      唐·王维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

[阅读全文]...
  • 古诗中的雨作文

  • 古诗中的雨作文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对那些朗朗上口的古诗很是熟悉吧,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体诗两类。那么你有真正了解过古诗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古诗中的雨作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飘飘洒洒,淅淅沥沥,醉人的小雨跃动起灵动的舞姿。我独倚窗前,静听冷雨,记忆似乎开始变得缥缈,最终定格在古诗中的雨……

      雨·杜甫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是谁,凭栏远眺,锦官城内繁花似锦,好雨啊好雨,是你昨夜踏着轻快的步伐,唤醒了沉睡一冬的生灵么?

      是的,春风和着细雨,对杨柳耳语一阵,杨柳就抽出了嫩芽;轻轻抚着小草嫩嫩的发梢,小草就轻轻地抽出了身子,抖一抖泥土,绿得那么羞涩;轻吻着花儿的脸,花儿的脸就红了。

      这一夜,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而这一切都细细无声。

      雨·陆游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是谁,仰卧在潮湿冰冷的土炕上,身上搭着一条破败的棉絮,老朽之年,尚有一股豪气,为国家愿意付出一切。

      那场雨,成就了他的梦,风雨交加,雷声轰鸣。睡眼朦胧中,仿佛回到了沙场,金戈铁马驰骋杀敌,冰冷的雨中仿佛带着敌人温热的血。他从梦中醒来才发现,雨还是雨,梦还是梦。

      于是,他又翻过身去,在梦中继续他的金戈铁马。那场雨见证了一颗炽热的心。

      “我(雨)是大海的叹息,是天空的泪水,是田野的微笑”雨不但浇灌了禾苗,荡涤了灰尘,也浸润了文人墨客的心田。

      走进古诗中的雨,欣赏雨的诗情画意。

      走进古诗中的雨,感悟雨的'自古多娇。

      走进古诗中的雨,品味雨的百年沧桑。

      中国,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国家,是一个诗的国度。诗的历史源远流长,在中华文化中的诗中雨,更是令人动容。

      呼啦!呼啦!每当我听到窗外这些欢快地在雷与电的交相辉映中飞奔的雨滴怒号的时候,脑海里总是会响起李商隐的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每当我看见那阴沉的天洒下如豆粒般可爱的浑圆的雨珠时,心中总是会浮出苏显祖的《风雨归舟图》。

      雨啊,你早已融入历史,浸没在每一个人的心中。

      下雨了,吸入牛毛的雨丝密密地斜织着,我独倚窗前,看着窗外朦胧的世界,渐渐地,雨大了,屋檐上的水珠接连不断地落下,形成一道水帘,虽没有花果山水帘洞的气势磅礴,却颇有大珠小珠落玉盘之势。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雨踏着轻快的步伐,和着叮叮咚咚的音乐,偷偷地落到田野里,落到草地上,落到花丛中。春风和着细雨,与杨柳一阵耳语,杨柳就抽出了嫩芽;轻轻抚着小草嫩嫩的发梢,小草就轻轻地抽出了身子,抖一抖泥土,绿得那么羞涩;轻吻过花儿的脸,花儿的脸就红了。这一夜,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而这一切都是那么寂静,那么无声地唤醒了沉睡的生灵。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却无。早春二月,在北方,当树梢上,屋檐下都还拴着冰凌儿的时候,春天连影也看不见。但是下过一番小雨后,第二天春天就来了。雨脚儿轻轻地走过大地,留下了春的印迹,那就是最初的春草芽冒出头来了,远远望去,朦朦胧胧,仿佛有一片极淡极淡的青春之色,这是早春的草色。春雨赶走了寒冷而凛冽的冬风,春雨携来了无穷的生机,无尽的绿,但却又是那么容易令人忽视。

      春雨就好似泰戈尔说过的话:天空不留下飞鸟的痕迹,但它已飞过。

[阅读全文]...
  • 古诗中含风的诗句

  • 经典
  • 绝句古诗凝练而隽永,情深而意长,在写作中,掌握经典的绝句古诗能让您的文章增色不少。为此,“励志的句子”为您整理精华《古诗中含风的诗句》,愿对您有所启发。

    1、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杜甫《曲江二首》

    2、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李商隐《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

    3、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李白《子夜吴歌·秋歌》

    4、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欧阳修《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

    5、风柔日薄春犹早。——李清照《菩萨蛮·风柔日薄春犹早》

    6、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7、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孟浩然《宿业师山房期丁大不至》

    8、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陆游《卜算子·咏梅》

    9、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崔护《题都城南庄》

    10、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11、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周邦彦《苏幕遮·燎沉香》

    12、西窗下,风摇翠竹,疑是故人来。——秦观《满庭芳·碧水惊秋》

    13、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4、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杨万里《舟过安仁》

    15、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

    16、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適《别董大二首》

    17、朔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崔道融《梅花》

    18、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19、芙蓉不及美人妆,水殿风来珠翠香。——王昌龄《西宫秋怨》

    20、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

    21、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2、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许浑《谢亭送别》

    23、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纳兰性德《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

    24、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燮《竹石》

    25、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26、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黄庭坚《寄黄几复》

    27、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李清照《武陵春·春晚》

    28、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郑谷《淮上与友人别》

    29、夜深风竹敲秋韵。——欧阳修《玉楼春·别后不知君远*》

    30、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1、疏雨池塘见,微风襟袖知。——贺铸《南歌子·疏雨池塘见》

    32、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郑思肖《画菊》

    33、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34、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35、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杜甫《天末怀李白》

    36、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王勃《山中》

    37、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苏轼《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38、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39、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五首·其一》

    40、无情有恨何人觉,月晓风清欲堕时。——陆龟蒙《白莲》

    41、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陈与义《登岳阳楼》

    42、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苏轼《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43、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44、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张九龄《感遇·兰叶春葳蕤》

    45、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

    46、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

    47、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李白《金陵酒肆留别》

    48、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许浑《咸阳城东楼》

    49、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50、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杜牧《赠别·娉娉袅袅十三余》

[阅读全文]...

相关词条

相关文章

古诗中的闲适分哪几种 - 句子

古诗中的闲适分哪几种 - 语录

古诗中的闲适分哪几种 - 说说

古诗中的闲适分哪几种 - 名言

古诗中的闲适分哪几种 - 诗词

古诗中的闲适分哪几种 - 祝福

古诗中的闲适分哪几种 - 心语

推荐词条

伤感留言短句给自己 伤感配日落的短句 送给自己的励志句短句 晚安朋友圈短句 古话情话短句 旅行的短句 *安就好短句 小清新的句子短句 短句八个字 致自己的说说短句 描写山的短句 形容黄昏美景的短句 珍惜爱情的句子短句 唯美说说短句 日常短句 18岁唯美短句 早安正能量短句子 现代赞美叔叔的短句 感谢陪伴我的人的短句 给媳妇的留言短句 感觉自己多余的短句 八字个性签名伤感短句 登山感悟短句 晚安留言情侣唯美短句 伤感说说心好累了短句 空间描述短句 写给男友的情书短句 旅行与美食的短句 甜蜜英文短句 不要带着情绪工作短句 个性语言短句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