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宿建德州古诗的注释 >

宿建德州古诗的注释

关于宿建德州古诗的注释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宿建德州古诗的注释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宿建德州古诗的注释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包括句子、语录、说说、名言、诗词、祝福、心语等。如果宿建德州古诗的注释页面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

句子:即与宿建德州古诗的注释相关的句子。
语录:即与宿建德州古诗的注释相关的名人语录
说说:即与宿建德州古诗的注释相关的qq说说、微信朋友圈说说。
名言:即与宿建德州古诗的注释相关的名人名言、书籍名言。
诗词:即与宿建德州古诗的注释相关的古诗词、现代诗词、千古名句。
祝福语:即与宿建德州古诗的注释相关的祝福祝贺词。
心语:即与宿建德州古诗的注释相关的早安、晚安朋友圈心语。

  • 孟浩然《宿建德江》古诗

  • 孟浩然《宿建德江》古诗

      在*日的学*、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对那些朗朗上口的古诗很是熟悉吧,古诗是*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又称古体诗或古风。那些被广泛运用的古诗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孟浩然《宿建德江》古诗,欢迎大家分享。

      《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人。

      【注解】

      1、建德江:在浙江省,新安江流径建德的一段。

      2、移舟:靠岸。

      3、烟渚:弥漫雾气的沙洲。

      4、泊:停船靠岸。

      5、天低树:天幕低垂,好像和树木相连。

      6、旷:空阔远大。

      7、*:亲*。

      【韵译】

      我把船停泊在暮烟笼罩的小洲,茫茫暮色给游子新添几分乡愁。

      旷野无垠远处天空比树木还低,江水清澈更觉月与人意合情投……

      【评析】

      孟浩然一生大部分时间在家乡鹿门山隐居,四十多岁时曾往长安、洛阳谋取功名,并在吴、越、湘、闽等地漫游。晚年张九龄为荆州长史,聘他为幕僚。该诗作于730年(开元十八年)漫游吴越之时。

      这首诗不以行人出发为背景,也不以船行途中为背景,而是以舟泊暮宿为背景。它虽然露出一个“愁”字,但立即又将笔触转到景物描写上去了。可见它在选材和表现上都是颇有特色的。诗的起句“移舟泊烟渚”,“移舟”,就是移舟*岸的意思;“泊”,这里有停船宿夜的含意。行船停靠在江中的一个烟雾朦胧的小洲边,这一面是点题,另一面也就为下文的写景抒情作了准备。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第二句“日暮客愁新”,“日暮”显然和上句的“泊”、“烟”有联系,因为日暮,船需要停宿;也因为日落黄昏,江面上才水烟蒙蒙。同时“日暮”又是“客愁新”的原因。“客”是诗人自指。若按旧日作诗的所谓起、承、转、合的格式,这第二句就将承、转两重意思揉合在一句之中了,这也是少见的一格。为什么“日暮”会撩起“客愁新”呢?我们可以读一读《诗经》里的一段:“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王风·君子于役》)这里写一位妇女,每当到夕阳西下、鸡进笼舍、牛羊归栏的时刻,她就更加思念在外服役的丈夫。借此,我们不也正可以理解此时旅人的心情吗?本来行船停下来,应该静静地休息一夜,消除旅途的疲劳,谁知在这众鸟归林、牛羊下山的黄昏时刻,那羁旅之愁又蓦然而生。

      接下去诗人以一个对句铺写景物,似乎要将一颗愁心化入那空旷寂寥的天地之中。所以沈德潜说:“下半写景,而客愁自见。”第三句写日暮时刻,苍苍茫茫,旷野无垠,放眼望去,远处的天空显得比*处的树木还要低,“低”和“旷”是相互依存、相互映衬的。第四句写夜已降临,高挂在天上的明月,映在澄清的江水中,和舟中的人是那么*,“*”和“清”也是相互依存、相互映衬的。“野旷天低树,江清月*人”。这种极富特色的景物,只有人在舟中才能领略得到的。诗的第二句就点出“客愁新”,这三四句好似诗人怀着愁心,在这广袤而宁静的宇宙之中,经过一番上下求索,终于发现了还有一轮孤月此刻和他是那么亲*。寂寞的愁心似乎寻得了慰藉,诗也就戛然而止了。

      然而,言虽止,意未尽。试想,此刻那亲*的明月会在诗人的心中引起什么呢?似有一丝喜悦,一点慰藉,但终究驱散不了团团新愁。新愁知多少?“皇皇三十载,书剑两无成。山水寻吴越,风尘厌洛京”(《自洛之越》)。诗人曾带着多年的准备、多年的希望奔入长安,而今却只能怀着一腔被弃置的忧愤南寻吴越。此刻,他孑然一身,面对着这四野茫茫、江水悠悠、明月孤舟的景色,那羁旅的惆怅,故乡的思念,仕途的失意,理想的幻灭,人生的坎坷……千愁万绪,不禁纷来沓至,涌上心头。“江清月*人”,这画面上让人们见到的是清澈*静的江水,以及水中的明月伴着船上的诗人;可那画面上见不到而应该体味到的,则是诗人的愁心已经随着江水流入思潮翻腾的海洋。这一隐一现,一虚一实,相互映衬,长地表现出“日暮客愁新”吗?“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刘勰《文心雕龙·明诗》)。孟浩然的这首小诗正是在这种情景相生、思与境谐的“自然流出”之中,显示出一种风韵天成、淡中有味、含而不露的艺术美。

      【讲解】

      这是一首抒发旅途愁思的诗。前两句写诗人的旅舟停泊在烟雾蒙蒙的沙洲边,眼见日落黄昏,一段新的旅愁油然而生。后两句是借景抒情,在诗人的眼里,原野空旷辽阔,远方的天空好象低压在树木之上,使心情更觉压抑,惟有倒映在清清江水中的明月似乎主动与人亲*,带来些许的安慰。诗中“野旷天低树,江清月*人”两句是传诵已久的名句,非常鲜明地烘托出了诗人孤寂、愁闷的心情。

      起句“移舟泊烟渚”,“移舟”即移动小船;“泊”指停泊夜宿;“烟渚”,烟雾朦胧的小洲。这一句点了题,介绍了诗人观赏景物的立足点。次句“日暮客愁新”,“日暮”即黄昏时分,“客愁新”是指诗人客居他乡,增添了忧愁。这句写了诗人欣赏景物的心情。

      第三句写江边的远景。“野旷天低树”,诗人站在船头,极目远眺,旷野中远处的天空比*处的树林还要低。第四句写江中的*景。“江清月*人”,江水清澈,倒映在江中的月影,似乎更加靠*船上的诗人。这特殊的景象,只有立足于船上才能领略到。在这十分成功的对比描写中,表现了诗人含而不露的淡淡哀愁。

      此诗前两句是触景生情,后两句是托景抒情。全诗淡而有味,耐人咀嚼。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孟浩然是唐代山水诗派的代表。据说有一次,他到长安参加文人诗会。他即*赋诗,写出了“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微薄的云淡淡地抹在银河上,稀疏的雨点滴落在梧桐叶间)两句好诗。大家都十分叹服,搁笔不继续赋诗了。

      【鉴赏】

      这是一首抒写羁旅之愁的五绝,前两句交代了地点和时间,后两句描写所见之景。全诗意思很好理解:一天漫长的航程该暂时停歇一下了,把船轻轻地停泊在这水汽如烟的小岛边吧;夕阳西下,暮色渐起,游子不禁又增添了新的愁绪。开阔的原野一望无垠,远处的天空竟显得比*旁的树木还低;江水清澈,月影反倒离舟中的人更*了……

      “移舟”是天色已晚不得不靠岸的无奈;“烟渚”是水汽朦胧的实景,又是前途渺茫的象征;“客愁”既有远行在外的羁旅之愁,更有怀才不遇没有归属的悲凉;一个“新”字,道尽了漂泊无依的`感喟;日薄西山,这不正是诗人自感华年不再、人生无望的写照吗?“野旷”实际是诗人用天地的广阔和自己的孤独形成对照,更加突出了飘零孤寂的意味;“天低树”、“月*人”写出了夜宿江舟的独特感受,给人如临其境之感。

      这首诗最大的特点就是用了这种“如临其境”的白描手法,抓住了瞬间独特的感受,尽管全诗笼罩在迷蒙的水汽暮烟和清凄的月色之中,但全诗的意境却又似乎不是一味的消沉凄冷,一个“*”字让人隐约感到了大自然的亲切。无论仕途理想离自己有多远,无论亲朋故旧在不在身边,无论前途是否畅达,有今夜的“*人之月”相陪,不是上天对自己的恩赐么?

      “清淡”是孟诗的景,“悠远”是孟诗的意。“自然才是最好的归宿”,这也符合诗人一贯的隐居思想,值得我们仔细去体会、去感悟。

      【点评】

      孟浩然的這首短詩很清新,寫作也很有特點。詩的第一句格為**仄*仄,是變格,常格為***仄仄,說是變格,其實古今的詩人在寫作時更多的是使用這個變格,原因是*仄位置的互換使得整句更加舒緩,適合表達一種恬淡、從容的心境,這個變格到七言裏就變成了仄仄**仄*仄,使用頻率也高過仄仄***仄仄。

      五言詩有詩眼之說,是一句甚至是一首詩的緊要處,以這首詩來說,詩眼是泊、新、低、*。其中的新、低、*很見煉字之功,既清新,又不突兀,於*淡中見新奇,可與“紅杏枝頭春意鬧”的“鬧”字對觀,就知道孟夫子用字的工穩了。

      孟浩然的詩的特點是淡,有人說是沖淡。聞一多先生說:淡得看不見詩了,才是真正孟浩然的詩。可謂解人之語。我認為,孟詩的淡處,正是其詩意濃處。別人寫詩恨不能把盡可能多的意象、寄託、含義寫到一句詩裏,孟夫子卻反其道而行之,恨不能把一句詩的意思用兩句、三句來寫,這一點很像時下的摻水的肥皂劇,但效果卻大不相同。就以這首詩為例,若論詩寫了什麼內容,不外乎這樣一幅圖景:月光下江面上的一條小船上,坐著一個遊子,天邊有幾棵樹。這樣的內容換做李白這樣的大手筆,肯定是大筆勾勒線條,一兩句寫出來的是一幅大寫意。在孟夫子筆下卻變成了工筆畫,筆筆細膩,纖毫畢見。

      喧囂的塵世中的人應該沉下心來多讀讀這樣的詩,它可以照出自己的心靈。

[阅读全文]...
  • 秋思和宿建德江的古诗87句

  • 经典
  • 春夏秋冬诗词各八首

      描写春夏秋冬的诗词有哪些呢?诗人是如何来描写的呢?下面来看看!

      一、描写春的.古诗

      1、《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2、《忆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3、《春雪》

      唐·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4、《初春小雨》

      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5、《晚春》

      唐·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6、《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树阴里白沙堤。

      7、《江南春绝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8、《春游湖》

      宋·徐俯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

      春雨断桥人不度,小舟撑出柳阴来。

      二、描写夏的古诗

      1、《山亭夏日》

      唐·高骈

      绿树浓阴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2、《仲夏》

      唐·樊旬

      江南仲夏天,时雨下如川。

      卢桔垂金弹,甘蕉吐白莲。

      3、《孟夏》

      唐·贾龠

      江南孟夏天,慈竹笋如编。

      蜃气为楼阁,蛙声作管弦。

[阅读全文]...
  • 秋天的诗 《宿建德江》的注释及译文

  • 秋天
  • 秋天的诗 《宿建德江》的注释及译文

      诗词,是指以古体诗、*体诗和格律词为代表的中国汉族传统诗歌。亦是汉字文化圈的特色之一。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秋天的诗 《宿建德江》的注释及译文,欢迎阅览。

      宿建德江

      作者:孟浩然

      yí zhōu bó yān zhǔ

      移 舟 泊 烟 渚 ,

      rì mù kè chóu xīn

      日 暮 客 愁 新 。

      yě kuàng tiān dī shù

      野 旷 天 低 树 ,

      jiāng qīng yuè jìn rén

      江 清 月 * 人 。

      【注释】

      ⑴建德江:指新安江流经建德(今属浙江)西部的一段江水。

      ⑵移舟:划动小船。泊:停船靠岸。烟渚(zhǔ):指江中雾气笼罩的小沙洲。烟:一作“幽”。渚:水中小块陆地。《尔雅·释水》:“水中可居者曰洲,小洲曰渚。”

      ⑶客:指作者自己。愁:为思乡而忧思不堪。

      ⑷野:原野。旷:空阔远大。天低树:天幕低垂,好像和树木相连。

      ⑸月*人:倒映在水中的月亮好像来靠*人。

      【译文】

      把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小洲,

      日暮时分新愁又涌上客子心头。

      旷野无边无际远天比树还低沉,

      江水清清明月来和人相亲相*。

      【作者背景】

      孟浩然(689-740),唐代诗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他的诗淡雅清新,多写田园隐逸生活。和王维齐名,同为盛唐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作家。主要作品有《春晓》、《宿建德江》等。

      【赏析】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人。”

      此诗写旅途愁怀,构思巧妙。起句“移舟泊烟渚”点题,写小船停靠在建德江中的小沙洲边准备住宿。第二句“日暮客愁新”写诗人此时此刻的心情。一个“新”字,让人觉得原来诗人本有无尽的.旧愁,今日在此停泊,又生出更浓的新愁。这就奠定了全诗的抒情基调。但新愁何在,作者没有明说,却给我们描写了一幅生动的江边日暮风景:茫茫旷野,天幕低垂,似要笼罩一切;清清的江水中,只有一轮明月,在舟边荡漾。在这茫茫四野、悠悠江水中,惟有明月来陪伴孤独的游字。明月让他获得了慰藉,也使他*添了更多的新愁。“愁”是诗眼,全诗围绕“愁”字显示着作者高超的艺术构思。

[阅读全文]...
  • 孟浩然《宿建德江》古诗赏析及翻译

  • 孟浩然《宿建德江》古诗赏析及翻译

      《宿建德江》是一首不以行人出发为背景,也不以船行途中为背景,而是以舟泊暮宿为背景抒发旅途愁思的诗。全诗淡而有味,含而不露;自然流出,风韵天成,颇有特色。

      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zhǔ),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人。

      注释:

      建德江:新安江流经建德县(今属浙江)的一段江面称建德江。

      移舟:将船靠*岸边的意思。

      泊:停船靠岸。

      烟渚:雾气迷漫的江岸。渚:水中小块陆地。《尔雅·释水》:“水中可居者曰洲,小洲曰渚。”

      日暮:傍晚。

      客:指诗人自己。

      新:增添。

      野旷:原野空旷辽阔。旷,空阔的意思。

      天低树:远处的天空显得比树还低。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人

      这两句是说,原野广阔,放眼望去,远处天地相连,天似乎比树低;江水清澈,人在船上,月映水中,月光返照,似乎月离人很*。诗句借对景色的清淡描写,烘托出孤寂的情怀,极为委婉动人。天地寥廓,诗人却孑然一身,只有一轮孤月和他相*,寂寞的境况不问可知。写景寓情,客愁自见。而所描绘之景色,如一幅秀丽的写生画。明代胡应麟在《诗薮》中称之为“神品”。清人张谦宜认为:“‘低’字、‘*’字,宋人所谓诗眼,却无造作痕,此唐诗之妙也。”

      译文:

      我把船停泊在暮烟笼罩的小洲,茫茫暮色给游子新添几分乡愁。旷野无垠远处天空比树木还低,江水清澈更觉月与人意合情投……

      译诗、诗意:

      把小船停靠在雾气弥漫小洲边,

      夕阳西下漂泊的旅客更添惆怅。

      原野空旷天幕低垂在树林后边,

      江水清澈倒映出明月伴我身旁。

      作者简介:

      孟浩然(689——740)是唐代第一个大量写山水田园诗的人,存诗260多首,多为五言律诗。孟浩然的山水诗多是写他故乡襄阳的名胜,象《秋登兰山寄张五》、《夜归鹿门歌》、《江山思归》等,将襄阳的山水、烟树、新月、小舟描绘得*常而亲切。他的田园诗数量不多,但生活气息浓厚,如《过故人庄》、《游精思观回珀云在后》等,农家生活的简朴,故人情谊的深厚,乡村气氛的和谐,都给人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他的一些小诗,如《春晓》也写得含蓄清丽、韵味悠长。孟诗风格以清旷冲淡为主,但冲淡中亦有壮逸之气。

      赏析:

      这是一首抒写羁旅之思的诗。建德江,指新安江流经建德(今属浙江)的一段江水。这首诗不以行人出发为背景,也不以船行途中为背景,而是以舟泊暮宿为背景。它虽然露出一个“愁”字,但立即又将笔触转到景物描写上去了。可见它在选材和表现上都是颇有特色的。

      诗的起句“移舟泊烟渚”,“移舟”,就是移舟*岸的意思;“泊”,这里有停船宿夜的含意。行船停靠在江中的一个烟雾朦胧的小洲边,这一面是点题,另一面也就为下文的写景抒情作了准备。

      第二句“日暮客愁新”,“日暮”显然和上句的“泊”、“烟”有联系,因为日暮,船需要停宿;也因为日落黄昏,江面上才水烟蒙蒙。同时“日暮”又是“客愁新”的原因。“客”是诗人自指。若按旧日作诗的'所谓起、承、转、合的格式,这第二句就将承、转两重意思揉合在一句之中了,这也是少见的一格。为什么“日暮”会撩起“客愁新”呢?我们可以读一读《诗经》里的一段:“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王风·君子于役》)这里写一位妇女,每当到夕阳西下、鸡进笼舍、牛羊归栏的时刻,她就更加思念在外服役的丈夫。借此,我们不也正可以理解此时旅人的心情吗?本来行船停下来,应该静静地休息一夜,消除旅途的疲劳,谁知在这众鸟归林、牛羊下山的黄昏时刻,那羁旅之愁又蓦然而生。

      接下去诗人以一个对句铺写景物,似乎要将一颗愁心化入那空旷寂寥的天地之中。所以沈德潜说:“下半写景,而客愁自见。”第三句写日暮时刻,苍苍茫茫,旷野无垠,放眼望去,远处的天空显得比*处的树木还要低,“低”和“旷”是相互依存、相互映衬的。第四句写夜已降临,高挂在天上的明月,映在澄清的江水中,和舟中的人是那么*,“*”和“清”也是相互依存、相互映衬的。“野旷天低树,江清月*人”。这种极富特色的景物,只有人在舟中才能领略得到的。诗的第二句就点出“客愁新”,这三四句好似诗人怀着愁心,在这广袤而宁静的宇宙之中,经过一番上下求索,终于发现了还有一轮孤月此刻和他是那么亲*!寂寞的愁心似乎寻得了慰藉,诗也就戛然而止了。

      然而,言虽止,意未尽。试想,此刻那亲*的明月会在诗人的心中引起什么呢?似有一丝喜悦,一点慰藉,但终究驱散不了团团新愁。新愁知多少?“皇皇三十载,书剑两无成。山水寻吴越,风尘厌洛京”(《自洛之越》)。诗人曾带着多年的准备、多年的希望奔入长安,而今却只能怀着一腔被弃置的忧愤南寻吴越。此刻,他孑然一身,面对着这四野茫茫、江水悠悠、明月孤舟的景色,那羁旅的惆怅,故乡的思念,仕途的失意,理想的幻灭,人生的坎坷……千愁万绪,不禁纷来沓至,涌上心头。“江清月*人”,这画面上让我们见到的是清澈*静的江水,以及水中的明月伴着船上的诗人;可那画面上见不到而应该体味到的,则是诗人的愁心已经随着江水流入思潮翻腾的海洋。这一隐一现,一虚一实,相互映衬,相互补充,正构成一个人宿建德江,心随明月去的意境。是的,这“宿”而“未宿”,不正意味深长地表现出“日暮客愁新”吗?“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刘勰《文心雕龙·明诗》)。孟浩然的这首小诗正是在这种情景相生、思与境谐的“自然流出”之中,显示出一种风韵天成、淡中有味、含而不露的艺术美。

      拓展:古诗大全孟浩然

      1、《初春汉中漾舟》

      漾舟逗何处,神女汉皋曲。

      雪罢冰复开,春潭千丈绿。

      轻舟恣来往,探玩无厌足。

      波影摇妓钗,沙光逐人目。

      倾杯鱼鸟醉,联句莺花续。

      良会难再逢,日入须秉烛。

      2、《秋宵月下有怀》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

      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

      3、《田家元日》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仕,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阅读全文]...
  • 古诗凉州词的意思(凉州词翻译及注释)

  • 《凉州词二首》是唐代诗人王翰的组诗作品。第一首诗渲染了出征前盛大华贵的酒筵以及战士们痛快豪饮的场面,表现了战士们将生死置之度外的旷达、奔放的思想感情;第二首诗抓住边塞风光景物的特点,抒写边关将士们夜闻笳声而触动的思乡之情。这两首诗意境开阔,语言华美,节奏明快,富有浪漫气息。

    (唐)王瀚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译文:

    酒筵上甘醇的葡萄美酒盛满在夜光杯之中,正要畅饮时,马上琵琶也声声响起,仿佛催人出征。

    如果醉卧在沙场上,也请你不要笑话,古来出外打仗的能有几人返回家乡?

[阅读全文]...
  • 宿建德江的诗意

  • 诗意
  •   《宿建德江》

      作者:孟浩然

      原文: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人。

      注释:

      1、建德江:指新安江流经建德(今属浙江)西部的一段江水。

      2、移舟:划动小船。泊:停船靠岸。烟渚(zhǔ):指江中雾气笼罩的小沙洲。烟:一作“幽”。渚:水中小块陆地。《尔雅·释水》:“水中可居者曰洲,小洲曰渚。”

      3、客:指作者自己。愁:为思乡而忧思不堪。

      4、野:原野。旷:空阔远大。天低树:天幕低垂,好像和树木相连。

      5、月*人:倒映在水中的月亮好像来靠*人。

      诗意:

      把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小洲,

      日暮时分新愁又涌上客子心头。

      旷野无边无际远天比树还低沉,

      江水清清明月来和人相亲相*。

      赏析:

      这首诗不以行人出发为背景,也不以船行途中为背景,而是以舟泊暮宿为背景。它虽然露出一个“愁”字,但立即又将笔触转到景物描写上去了。可见它在选材和表现上都是很有特色的。诗的起句“移舟泊烟渚”,“移舟”,就是移舟*岸的意思;“泊”,这里有停船宿夜的含意。行船停靠在江中的一个烟雾朦胧的小洲边,这一面是点题,另一面也就为下文的写景抒情作了准备。

      第二句“日暮客愁新”,中的“日暮”显然和上句的“泊”、“烟”有联系,因为日暮,船需要停宿;也因为里的一段:“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诗经·王风·君子于役》)这里写一位妇女,每当到夕阳西下、鸡进笼舍、牛羊归栏的时刻,她就更加思念在外服役的丈夫。

      远处的天空显得比*处的树木还要低,“低”和“旷”是相互依存、相互映衬的。第四句写夜已降临,高挂在天上的明月,映在澄清的江水中,和舟中的人是那么*,“*”和“清”也是相互依存、相互映衬的。“野旷天低树,江清月*人”。这种极富特色的景物,只有人在舟中才能领略得到的。诗的第二句就点出“客愁新”,这三四句好似诗人怀着愁心,在这广袤而宁静的宇宙之中,经过一番上下求索,终于发现了还有一轮孤月此刻和他是那么亲*。寂寞的愁心似乎寻得了慰藉,诗也就戛然而止了。

      然而,言虽止,意未尽。“皇皇三十载,书剑两无成。山水寻吴越,风尘厌洛京”(《自洛之越》)。诗人曾带着多年的准备、多年的希望奔入长安,而今却只能怀着一腔被弃置的忧愤南寻吴越。(m.ju.51tietu.net)此刻,他孑然一身,面对着这四野茫茫、江水悠悠、明月孤舟的景色,那羁旅的惆怅,故乡的思念,仕途的失意,理想的幻灭,人生的坎坷……千愁万绪,不禁纷来沓至,涌上心头。“江清月*人”,这画面展示的是清澈*静的江水,以及水中的明月伴着船上的诗人;可那画面背后却是诗人的愁心已经随着江水流入思潮翻腾的海洋。“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刘勰《文心雕龙·明诗》)。孟浩然的这首小诗正是在这种情景相生、思与境谐的“自然流出”之中,显示出一种风韵天成、淡中有味、含而不露的艺术美。

      此诗先写羁旅夜泊,再叙日暮添愁;然后写到宇宙广袤宁静,明月伴人更亲。一隐一现,虚实相间,两相映衬,互为补充,构成一个特殊的意境。诗中虽只有一个愁字,却把诗人内心的忧愁写得淋漓尽致,然野旷江清,秋色历历在目。

[阅读全文]...
  • 宿建德江描写秋天景色的诗句

  • 秋天,景色
  • 宿建德江描写秋天景色的诗句

      《宿建德江》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代表作之一。你知道《宿建德江》描写秋天景色的诗句是哪一句吗?下面是我们为大家带来 宿建德江描写秋天景色的诗句,欢迎大家阅读。

      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人。

      译文

      把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小洲,日暮时分新愁又涌上客子心头。

      旷野无边无际远天比树还低沉,江水清清明月来和人相亲相*。

      注释

      ⑴建德江:指新安江流经建德(今属浙江)西部的一段江水。

      ⑵移舟:划动小船。泊:停船靠岸。烟渚(zhǔ):指江中雾气笼罩的小沙洲。烟:一作“幽”。渚:水中小块陆地。《尔雅·释水》:“水中可居者曰洲,小洲曰渚。”

      ⑶客:指作者自己。愁:为思乡而忧思不堪。

      ⑷野:原野。旷:空阔远大。天低树:天幕低垂,好像和树木相连。

      ⑸月*人:倒映在水中的月亮好像来靠*人。

      创作背景

      孟浩然于唐玄宗开元十八年(730年)离乡赴洛阳,再漫游吴越,借以排遣仕途失意的悲愤。《宿建德江》当作于作者漫游吴越时,与《问舟子》是同一时期的作品。

      赏析

      这首诗不以行人出发为背景,也不以船行途中为背景,而是以舟泊暮宿为背景。它虽然露出一个“愁”字,但立即又将笔触转到景物描写上去了。可见它在选材和表现上都是很有特色的。诗的起句“移舟泊烟渚”,“移舟”,就是移舟*岸的意思;“泊”,这里有停船宿夜的含意。行船停靠在江中的一个烟雾朦胧的小洲边,这一面是点题,另一面也就为下文的写景抒情作了准备。

      第二句“日暮客愁新”,中的“日暮”显然和上句的“泊”、“烟”有联系,因为日暮,船需要停宿;也因为里的一段:“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诗经·王风·君子于役》)这里写一位妇女,每当到夕阳西下、鸡进笼舍、牛羊归栏的时刻,她就更加思念在外服役的丈夫。

      远处的天空显得比*处的树木还要低,“低”和“旷”是相互依存、相互映衬的。第四句写夜已降临,高挂在天上的明月,映在澄清的江水中,和舟中的人是那么*,“*”和“清”也是相互依存、相互映衬的。“野旷天低树,江清月*人”。这种极富特色的景物,只有人在舟中才能领略得到的。诗的第二句就点出“客愁新”,这三四句好似诗人怀着愁心,在这广袤而宁静的宇宙之中,经过一番上下求索,终于发现了还有一轮孤月此刻和他是那么亲*。寂寞的愁心似乎寻得了慰藉,诗也就戛然而止了。

      然而,言虽止,意未尽。“皇皇三十载,书剑两无成。山水寻吴越,风尘厌洛京”(《自洛之越》)。诗人曾带着多年的`准备、多年的希望奔入长安,而今却只能怀着一腔被弃置的忧愤南寻吴越。此刻,他孑然一身,面对着这四野茫茫、江水悠悠、明月孤舟的景色,那羁旅的惆怅,故乡的思念,仕途的失意,理想的幻灭,人生的坎坷……千愁万绪,不禁纷来沓至,涌上心头。“江清月*人”,这画面展示的是清澈*静的江水,以及水中的明月伴着船上的诗人;可那画面背后却是诗人的愁心已经随着江水流入思潮翻腾的海洋。“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刘勰《文心雕龙·明诗》)。孟浩然的这首小诗正是在这种情景相生、思与境谐的“自然流出”之中,显示出一种风韵天成、淡中有味、含而不露的艺术美。

      此诗先写羁旅夜泊,再叙日暮添愁;然后写到宇宙广袤宁静,明月伴人更亲。一隐一现,虚实相间,两相映衬,互为补充,构成一个特殊的意境。诗中虽只有一个愁字,却把诗人内心的忧愁写得淋漓尽致,然野旷江清,秋色历历在目。

      作者介绍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阅读全文]...
  • 宿建德江的诗意_唯美诗意的句子

  • 诗意,唯美
  • 杰出的诗人为千百年来人们所敬仰!脍炙人口的绝句古诗,为历代世人争相传诵,记住这些经典,让我们的前行路更宽更*!为您倾情整理《宿建德江的诗意》,希望对您有所启迪。

    宿建德江的诗意

    《宿建德江》

    作者:孟浩然

    原文: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注释:

    1、建德江:指新安江流经建德(今属浙江)西部的一段江水。

    诗意:

    把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小洲,

    赏析:

    这首诗不以行人出发为背景,也不以船行途中为背景,而是以舟泊暮宿为背景。它虽然露出一个愁字,但立即又将笔触转到景物描写上去了。可见它在选材和表现上都是很有特色的。诗的起句移舟泊烟渚,移舟,就是移舟*岸的意思;泊,这里有停船宿夜的含意。行船停靠在江中的一个烟雾朦胧的小洲边,这一面是点题,另一面也就为下文的写景抒情作了准备。

    第二句日暮客愁新,中的日暮显然和上句的泊、烟有联系,因为日暮,船需要停宿;也因为里的一段: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诗经王风君子于役》)这里写一位妇女,每当到夕阳西下、鸡进笼舍、牛羊归栏的时刻,她就更加思念在外服役的丈夫。

    远处的天空显得比*处的树木还要低,低和旷是相互依存、相互映衬的。第四句写夜已降临,高挂在天上的明月,映在澄清的江水中,和舟中的人是那么*,*和清也是相互依存、相互映衬的。野旷天低树,江清月*人。这种极富特色的景物,只有人在舟中才能领略得到的。诗的第二句就点出客愁新,这三四句好似诗人怀着愁心,在这广袤而宁静的宇宙之中,经过一番上下求索,终于发现了还有一轮孤月此刻和他是那么亲*。寂寞的愁心似乎寻得了慰藉,诗也就戛然而止了。

    然而,言虽止,意未尽。皇皇三十载,书剑两无成。山水寻吴越,风尘厌洛京(《自洛之越》)。诗人曾带着多年的准备、多年的希望奔入长安,而今却只能怀着一腔被弃置的忧愤南寻吴越。此刻,他孑然一身,面对着这四野茫茫、江水悠悠、明月孤舟的景色,那羁旅的惆怅,故乡的思念,仕途的失意,理想的幻灭,人生的坎坷千愁万绪,不禁纷来沓至,涌上心头。江清月*人,这画面展示的是清澈*静的江水,以及水中的明月伴着船上的诗人;可那画面背后却是诗人的愁心已经随着江水流入思潮翻腾的海洋。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刘勰《文心雕龙明诗》)。孟浩然的这首小诗正是在这种情景相生、思与境谐的自然流出之中,显示出一种风韵天成、淡中有味、含而不露的艺术美。

    此诗先写羁旅夜泊,再叙日暮添愁;然后写到宇宙广袤宁静,明月伴人更亲。一隐一现,虚实相间,两相映衬,互为补充,构成一个特殊的意境。诗中虽只有一个愁字,却把诗人内心的忧愁写得淋漓尽致,然野旷江清,秋色历历在目。

    这些古诗绝句您喜欢吗?小编还为您整理更多绝句古诗等专题,请您欣赏唯美诗意的句子。

[阅读全文]...
  • 孟浩然《宿建德江》

  • 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人。

      注解

      1、建德江:在浙江省,新安江流径建德的一段。

      2、移舟:靠岸。

      3、烟渚:弥漫雾气的沙洲。

      译文

      我把船停泊在暮烟笼罩的小洲,

      茫茫暮色给游子新添几分乡愁。

      旷野无垠远处天空比树木还低,

      江水清澈更觉月与人意合情投……

      赏析

      这是一首刻划秋江暮色的诗。先写羁旅夜泊,再叙日暮添愁;然后写到宇宙广袤宁静,明月伴人更亲。一隐一现,虚实相间,两相映衬,互为补充,构成一个特殊的意境。诗中虽不见“愁”字,然野旷江清,“秋色”历历在目。全诗淡而有味,含而不露;自然流出,风韵天成,颇有特色。

[阅读全文]...
  • 《吊建州李员外》注释赏析

  • 吊建州李员外原文:

      铭旌归故里,猿鸟亦凄然。已葬桐江月,空回建水船。客传为郡日,僧说读书年。恐有吟魂在,深山古木边。

      吊建州李员外赏析:

      王世贞《蔺相如完璧归赵论》逆*常观点而提出这样一个看法:“夫秦王既按图以予城,又设九宾,斋而受璧,其势不得不予城。璧入而城弗予,相如则前请曰:“臣固知大王之弗予城也。夫璧,非赵宝也;而十五城,秦宝也。今使大王以璧故而亡其十五城,十五城之子弟,皆厚怨大王以弃我如草芥也。大王弗予城而绐赵璧,以一璧故而失信于天下,臣请就死于国,以明大王之失信。秦王未必不返璧也。今奈何使舍人怀而逃之,而归直于秦?”意思就是直言秦王既然已经看着地图划给赵国城池,又在(朝堂上)设了“九宾”的礼仪,斋戒(五天)后要接受和氏璧,那情势就不能不给城。王世贞认为秦王已经表现出了愿意用十五城换和氏璧的决心,而蔺相如却又将和氏璧偷偷送回了赵国,这就反而显得蔺相如失信了。反让秦王得了理,秦王完全可能斩蔺相如并发兵攻打赵国,以其失信。之后王世贞得出结论,蔺相如此次实在是侥幸。赵国逃脱灾难也是侥幸,是上天保护了理亏的一方。

      这是《蔺相如完璧归赵论》的大概内容,然而我不敢苟同,请仔细阅读《廉颇蔺相如列传》原文第三节:“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曲在秦……宁以负秦曲”可见蔺相如对“理亏与得理”之间是有相当正确的把握的。在赴秦之前已经权衡了利弊得失,因此王世贞在“理”上的思考或许是多余的。

      最关键的还是在下面,原文第六段中蔺相如的一番言语:“秦强而赵弱,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赵立奉璧来。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赵,赵岂敢留璧而得罪大王乎?”蔺相如的这番言语实在是完全得了理。现在的国际形式是秦强赵弱,否则也不会有您秦王一句话而赵王就派遣我立即送璧而来。试问处在弱势地位的人如何去保护自己?处于被动地位的人如何使自己不受到损害?而下面不卑不亢的话就更是精彩:您如果真的想要和氏璧,那就先将十五城割让给我赵国,我赵国岂敢不给你和氏璧?我将不但输在理,还输在义上,届时您秦王可率三军,往其他五国宣扬我赵国的不讲信用,恐怕愿意联秦起兵的不止一国吧?恐怕虎视眈眈妄图侵吞赵国土地而找不到机会的国家也不止一个吧?因此从弱者赵国来看的话,蔺相如此番言语实在是精彩,切合实际。

      第三,秦王其实并不想给赵国十五城。哪怕秦王又斋戒又设“九宾”之礼,那也只是做个样子,走个形式。破绽其实就出在原文的一句话上:“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这句话恐怕经常容易被我们在阅读过程中忽视吧?其实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和氏璧的取得与否是秦国占有主动,然而当蔺相如秘密将和氏璧送回赵国并自己也全身而退后,秦王便再无音讯,倘若其真心实意想通过*等的手段来获取和氏璧,途径实在是有。然而这件事却终究不了了之,而戏剧性的是,这样一件不了了之的事最终成就了蔺相如。

      再次思索时觉得不敢非议王世贞先生的论断,然而在阅读中自己产生了些许拙见,便忍不住要跃然纸上,也便浊了读者的耳目了。

    整理:zhl201610

[阅读全文]...

相关词条

相关文章

宿建德州古诗的注释 - 句子

宿建德州古诗的注释 - 语录

宿建德州古诗的注释 - 说说

宿建德州古诗的注释 - 名言

宿建德州古诗的注释 - 诗词

宿建德州古诗的注释 - 祝福

宿建德州古诗的注释 - 心语

推荐词条

舍友生日祝福 降温祝福语大全 写给女朋友生日的祝福 女儿定亲祝福语 关心祝福的话 祝bb的祝福语 过年得祝福语 19年祝福词 祝福漂流卡 出狱后的祝福词 重阳节快乐祝福 猪谐音的祝福语 冬月初一祝福语 有鼠的祝福语 婚婚礼祝福语 电影祝福在线观看 祝宝宝六一快乐祝福语 有意思的生日祝福 老师对学生的生日祝福 刚上班的祝福 圣诞的祝福视频 重阳节祝福妈妈 中秋节节祝福 祝闺蜜生日祝福 六一给大人祝福 服装祝福词 买车子的祝福 防疫手写祝福 夏至祝福图 祝福各位 祝福兵团的发展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