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菊花黄巢古诗的大意 >

菊花黄巢古诗的大意

关于菊花黄巢古诗的大意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菊花黄巢古诗的大意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菊花黄巢古诗的大意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包括句子、语录、说说、名言、诗词、祝福、心语等。如果菊花黄巢古诗的大意页面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

句子:即与菊花黄巢古诗的大意相关的句子。
语录:即与菊花黄巢古诗的大意相关的名人语录
说说:即与菊花黄巢古诗的大意相关的qq说说、微信朋友圈说说。
名言:即与菊花黄巢古诗的大意相关的名人名言、书籍名言。
诗词:即与菊花黄巢古诗的大意相关的古诗词、现代诗词、千古名句。
祝福语:即与菊花黄巢古诗的大意相关的祝福祝贺词。
心语:即与菊花黄巢古诗的大意相关的早安、晚安朋友圈心语。

  • 黄巢《题菊花》

  • 菊花
  • 题菊花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译文

      菊花在飒飒西风中栽满园中,花蕊寒香味冷得蝴蝶也不敢来,将来我要是当了分管春天的天神青帝,就要改变自然规律,叫菊花也在春天开放,好与桃花争奇斗艳。

      赏析

      唐末诗人林宽有这样两句诗:“莫言马上得天下,自古英雄皆解诗。”古往今来,确有不少能“解诗”的英雄,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就是其中突出的一个。自从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名句一出,菊花就和孤标傲世的高士、隐者结下了不解之缘,几乎成了封建文人孤高绝俗精神的一种象征。黄巢的菊花诗,却完全脱出了同类作品的窠臼,表现出全新的思想境界和艺术风格。

      第一句写满院菊花在飒飒秋风中开放。“西风”点明节令,逗起下句;“满院”极言其多。说“栽”而不说“开”,是避免与末句重韵,同时“栽”字本身也给人一种挺立劲拔之感。写菊花迎风霜开放,以显示其劲节,这在文人的咏菊诗中也不难见到;但“满院栽”却不同于文人诗中菊花的形象。无论是表现“孤标傲世”之情,“孤高绝俗”之态或“孤孑无伴”之感,往往脱离不了一个“孤”字。黄巢的诗独说“满院栽”,是因为在他心目中,这菊花是劳苦大众的象征,与“孤”字无缘。

      菊花迎风霜开放,固然显出它的劲节,但时值寒秋,“蕊寒香冷蝶难来”,却是极大的憾事。在飒飒秋风中,菊花似乎带着寒意,散发着幽冷细微的芳香,不象在风和日丽的春天开放的百花,浓香竞发,因此蝴蝶也就难得飞来采掇菊花的幽芳了。在旧文人的笔下,这个事实通常总是引起两种感情:孤芳自赏与孤孑不偶。作者的感情有别于此。在他看来,“蕊寒香冷”是因为菊花开放在寒冷的季节,他自不免为菊花的开不逢时而惋惜、而不*。

      三、四两句正是上述感情的自然发展,揭示环境的寒冷和菊花命运的不公*。作者想象有朝一日自己作了“青帝”(司春之神),就要让菊花和桃花一起在春天开放。这一充满强烈浪漫主义激情的想象,集中地表达了作者的宏伟抱负。统观全诗,寓意是比较明显的。诗中的菊花,是当时社会上千千万万处于底层的人民的化身。作者既赞赏他们迎风霜而开放的顽强生命力,又深深为他们所处的环境、所遭的命运而愤激不*,立志要彻底加以改变。所谓“为青帝”,不妨看作建立农民革命*的形象化表述。作者想象,到了那一天,广大劳苦大众就都能生活在温暖的春天里。值得注意的是,这里还体现了农民朴素的*等观念。因为在作者看来,菊花和桃花同为百花之一,理应享受同样的待遇,菊花独处寒秋,蕊寒香冷,实在是天公极大的不公。因此他决心要让菊花同桃花一样享受春天的温暖。不妨认为,这是诗化了的农民*等思想。

      这里还有一个靠谁来改变命运的问题。是祈求天公的同情与怜悯,还是“我为青帝”,取而代之,其间存在着做命运的奴隶和做命运的主人的区别。诗的作者说:“我为青帝”,这豪迈的语言,正体现了农民阶级领袖人物推翻旧*的决心和信心。而这一点,也正是一切封建文人所不能超越的铁门槛。

      这首诗所抒写的思想感情是非常豪壮的,它使生活在封建社会中的文人学士表达自己胸襟抱负的各种豪言壮语都相形失色。但它并不流于粗豪,仍不失含蕴。这是因为诗中成功地运用了比兴手法,而比兴本身又融合着作者对生活的独特感受与理解的缘故。

[阅读全文]...
  • 菊花黄巢的诗意

  • 菊花,诗意
  •   《菊花》

      作者:黄巢

      原文: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注释:

      1、九月八:九月九日为重阳节,有登高赏菊的风俗,说“九月八”是为了押韵。

      2、黄金甲:指金电影的菊花。

      诗意:

      等到秋天九月重阳节来临的时候,

      菊花盛开以后别的花就凋零了。

      盛开的菊花璀璨夺目,

      阵阵香气弥漫长安,

      满城均沐浴在芳香的菊意中,

      遍地都是金黄如铠甲般的菊花。

      赏析:

      黄巢流传下来的三首诗中,有两首是以菊花为题材的咏物诗。其中,《题菊花》写道:“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表现了他顽强的斗争精神和必胜信念。这首《不第后赋菊》的境界比上首更雄伟、豪迈,诗中,诗人运用比喻的手法,赋予菊花以农民起义军的英雄风貌与高洁品格。

      首句“待到秋来九月八”,意思是重阳佳节未到,而诗人即赋诗遥庆之。“待到”二字迸发突兀,“骤响如爆竹”,具有凌厉、激越的韵致和可望在即的肯定意味。“九月八”在重阳节的前一天,从诗情奔腾的湍流来考察,诗人不写“九月九”而写“九月八”,并不仅仅是为了押韵,而且还透露出一种迫不及待,呼唤革命暴风雨早日来到的情绪。

      次句“我花开后百花杀”,一方面向读者展示了一种不可抗御的自然规律,用金菊傲霜盛开与百花遇霜而凋所造成的强烈对比,显示出菊花生机盎然的顽强生命力,一方面暗示了农民革命风暴一旦来临,腐败的唐王朝立刻就会像“百花”遇霜一样,变成枯枝败叶。

      第三、四句“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则是对菊花胜利远景的预见和憧憬。第三句写味,“冲天香阵透长安”,这香,不是幽香,不是清香,而是“冲天香阵”。“冲天”二字,写出了菊花香气浓郁、直冲云天的非凡气势;“香阵”二字说明金菊胜利时决非一枝独放,而是群体皆荣,包含了朴素而深刻的天下太*观念;一个“透”字,又显示了菊花香气沁人心脾、芳贯广宇、无所不至的进取精神。

      第四句“满城尽带黄金甲”,“满城”是说菊花无处不有,遍满京都;“尽带”是说这遍满长安的菊花,无一例外地全都披上了黄金甲。(m.ju.51tietu.net)“满”、“尽”二字,则状摹出菊花夺魁天下时的奇观——重阳佳节,菊花盛开,整个长安成了菊花的世界,这就充分展示出农民革命风暴摧旧更新、主宰一切的胜利前景。

      菊花,历来被视为华夏的国花,咏菊花而写不出国魂者,皆下品。黄巢的这首诗托物言志,借咏菊以抒抱负,境界瑰丽,气魄恢宏,气格刚劲雄迈,不同凡响,成功地塑造了抒情主人公那身披甲胄,手擎长剑,气冲霄汉的千古英雄形象,诸如“我花开后百花杀”、“满城尽带黄金甲”等句,语调斩截,气势凌厉,这些石破天惊、走雷挟电的诗句,像一簇簇闪动着反抗精神的火焰,闪烁在历代反抗权威者的民众心中。

[阅读全文]...
  • 黄巢《菊花》唐诗

  • 菊花,唐诗
  •   黄巢《菊花》是如何描写菊花的,全诗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菊 花

      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

      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

      满城尽带黄金甲。

      黄巢流传下来的三首诗中,有两首是以菊花为题材的咏物诗。其中,《题菊花》写道:“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表现了他顽强的斗争精神和必胜信念。这首 《菊花》诗的境界比上首更雄伟、豪迈,诗中,诗人运用比喻的手法,赋予菊花以农民起义军的英雄风貌与高洁品格。

      首句“ 待到秋来九月八 ”, 意思是重阳佳节未 到 ,而诗人即赋诗遥庆之 。“待到”二字迸发突兀,“骤响如爆竹 ”,具有凌厉、激越的韵致和可望在即 的肯定意味 。“九月八”在重阳节的前一天,从诗情 奔腾的湍流来考察 ,诗人不写“九月九”而写“ 九月八 ”,并不仅仅是为了押韵,而且还透露出一种迫 不及待,呼唤革命暴风雨早日来到的情绪。

      次句“我花开后百花杀”,一方面向读者展示了一种不可抗御的自然规律,用金菊傲霜盛开与百花遇霜而凋所造成的强烈对比,显示出菊花生机盎然的顽强生命力,一方面暗示了农民革命风暴一旦来临,腐败的唐王朝立刻就会象“百花”遇霜一样,变成枯枝败叶。第三、四句“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则是对菊花胜利远景的预见和憧憬。第三句中 的“冲天”二字,写出了菊花香气浓郁、直冲云天的非凡气势 ;“香阵”二字说明金菊胜利时决非一枝独 放,而是群体皆荣,包含了朴素而深刻的天下太*观念;一个“透”字,又显示了菊花香气沁人心脾、芳贯广宇、无所不至的进取精神。而第四句中的“满”、“尽”二字,则状摹出菊花夺魁天下时的奇观——重阳佳节,菊花盛开,整个长安成了菊花的世界,这就充分展示出农民革命风暴摧旧更新、主宰一切的胜利前景。

      菊花,历来被视为华夏的国花,咏菊花而写不出国魂者,皆下品。黄巢的这首诗托物言志,借咏菊以抒抱负,境界瑰丽,气魄恢宏,气格刚劲雄迈,不同凡响,成功地塑造了抒情主人公那身披甲胄,手擎长剑,气冲霄汉的千古英雄形象,诸如“我花开后百花杀”、“ 满城尽带黄金甲 ”等句,语调斩截,气势凌厉 ,这些石破天惊 、走雷挟电的,象一簇簇闪动着反抗精神的火焰,闪烁在历代反抗权威者的民众心中。

      这首诗的题目,《全》作“不第后赋菊”,大概是根据明代郎瑛《七修类稿》引《清暇录》关于此诗的记载。但《清暇录》只说此诗是黄巢落第后所作,题为“菊花”。

      重阳节有赏菊的风俗,相沿既久,这一天也无形中成了菊花节。这首菊花诗,其实并非泛咏菊花,而是遥庆菊花节。因此一开头就是“待到秋来九月八”,意即等到菊花节那一天。不说“九月九”而说“九月八”,是为了与“杀”、“甲”叶韵。这首诗押入声韵,作者要借此造成一种斩截、激越、凌厉的声情气势。“待到”二字,似脱口而出,其实分量很重。因为作者要“待”的那一天,是天翻地覆、扭转乾坤之日,因而这“待”是充满热情的期待,是热烈的向往。而这一天,又绝非虚无缥缈,可望而不可即,而是如同春去秋来,时序更迁那样,一定会到来的,因此,语调轻松,跳脱,充满信心。

      “待到”那一天又怎样呢?照一般人的想象,无非是菊花盛开,清香袭人。作者却接以石破天惊的奇句──“我花开后百花杀”。菊花开时,百花都已凋零,这本是自然界的规律,也是人们*以为常的自然现象。这里特意将菊花之“开”与百花之“杀”(凋零)并列在一起,构成鲜明的对照,以显示其间的必然联系。作者亲切地称菊花为“我花”,显然是把它作为广大被压迫人民的象征,那么,与之相对立的“百花”自然是喻指*腐朽的封建统治集团了。这一句斩钉截铁,形象地显示了农民革命领袖果决坚定的精神风貌。

      三、四句承“我花开”,极写菊花盛开的壮丽情景:“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地尽带黄金甲。”整个长安城,都开满了带着黄金盔甲的菊花。它们散发出的阵阵浓郁香气,直冲云天,浸透全城。这是菊花的天下,菊花的王国,也是菊花的盛大节日。想象的奇特,设喻的新颖,辞采的壮伟,意境的瑰丽,都可谓前无古人。菊花,在封建文人笔下,最多不过把它作为劲节之士的化身,赞美其傲霜的品格;这里却赋予它农民起义军战士的战斗风貌与性格,把*的花瓣设想成战士的盔甲,使它从幽人高士之花成为最新最美的农民革命战士之花。正因为这样,作者笔下的菊花也就一变过去那种幽独淡雅的静态美,显现出一种豪迈粗犷、充满战斗气息的动态美。它既非“孤标”,也不止“丛菊”,而是花开满城,占尽秋光,散发出阵阵浓郁的战斗芳香,所以用“香阵”来形容。“冲”、“透”二字,分别写出其气势之盛与浸染之深,生动地展示出农民起义军攻占长安,主宰一切的胜利前景。

      黄巢的两首菊花诗,无论意境、形象、语言、手法都使人一新耳目。艺术想象和联想是要受到作者世界观和生活实践的制约的。没有黄巢那样的革命抱负、战斗性格,就不可能有“我花开后百花杀”这样的奇语和“满城尽带黄金甲”这样的奇想。把菊花和带甲的战士联结在一起,赋予它一种战斗的美,这只能来自战斗的生活实践。“自古英雄尽解诗”,也许正应从这个根本点上去理解吧。

[阅读全文]...
  • 黄巢咏菊诗赏析(咏菊最好的诗句)

  • 梅兰竹菊号称“四君子”,是古代文人雅士以物喻志,寄寓闲情逸致的雅玩之花。因而,历代以来留下了不少诗词歌赋,其中,“咏菊”诗词也颇多传世佳作。周敦颐在《爱莲说》中给菊花取了一个十分优雅的名字:花之隐逸者也。在周敦颐的眼中,菊花如一个逃避世俗的隐者,悄然生长,悄然开放,不与百花争艳,不与世俗同流。

    周敦颐把菊花称之为隐者,是因为“陶渊明独爱菊”。陶令不为五斗米折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可谓隐之大者。

    然而,菊花因陶渊明而隐逸,却不因陶渊明而永久沉默,终老于南山。在陶潜身后,“花之隐逸者”终于迎来了两次大爆发,两个皇帝留下了与众不同的“咏菊”诗。

    那么,这两个皇帝是谁,他们又是如何“咏菊”的呢?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说起“咏菊”诗词,最先想到的,不一定是李商隐的“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苏轼的“轻肌弱骨散幽葩,更将金蕊泛流霞”,抑或是“黄花芬芬绝世奇,重阳错把配萸技”,反倒是把菊花写得十分强势,甚至饱含杀气的《不第后赋菊》。

    这首一反文人雅士风月无边的“咏菊”诗,应当是传诵最广,最令人提气借菊花抒发壮志豪情的“咏菊”诗。因此,提到“咏菊”,自然就让人想起了“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这样豪迈的诗句,令人耳目一新。与黄巢的“咏菊”诗相比,李商隐等人的作品就要甘拜下风了。

    《全唐诗》中,总共收录了黄巢三首七绝,其中有两首是“咏菊”诗。除了这首《不第后赋菊》,还有一首是《题菊花》。以下,抄录黄巢两首“咏菊”诗:

    题菊花:飒飒西风满园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不第后赋菊: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从诗中所隐含的时令看,《题菊花》似乎要晚于《不第后赋菊》。第一首诗,应当是菊花盛开之时所写,虽然没有点明是“九月八”,也就是重阳节的前一天,但至少也是仲秋季节了。第二首诗中“待到秋来九月八”,岂不就是等到了“飒飒西风满园栽”的时候了吗?

    然而,从诗的意境来解读,《题菊花》应当在先,《不第后赋菊》却是要稍晚一点了。“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这就交代清楚了黄巢此时尚未起兵造反,只是胸怀壮志,借“咏菊”抒*怀而已。《不第后赋菊》则明确了自己的志向,就是要带领义军杀进长安,让菊花栽满长安城,以此实现自己的“青帝”理想,不但要让菊花与桃花一处开放在春天,而且要压倒百花,满城都是如同金色战甲的盛开金菊。

    黄巢起义

    青帝,是五天帝之一,位居东方,掌春天时令,是司春之神。《晋书·艺文志》说,五天帝中,“中央黄帝,玄灵黄老,天君。”因此,东方青帝、西方白帝、南方赤帝、北方黑帝都只是神,中央黄帝才是“君”。

    黄巢在《题菊花》之中只是想做一个天神,让菊花与桃花一齐开放就心满意足了。到了写《不第后赋菊》时,才立志杀向长安,自己做皇帝,主宰天下,主宰四时。

    黄巢姓黄,《旧唐书·黄巢传》记载,打下长安之后,黄巢贴出安民告示:”黄王为生灵,不似李家不恤汝辈,但各安家”。黄巢自称“黄王”,不久称帝,自然就是“黄皇”,他当真实现了自己的理想,由青帝变成了黄帝。“不第后赋菊”恐怕不是“不第”后的冲天牢骚,而是黄巢萌生了由“青帝”做“黄帝”的强烈愿望。

    这两首“咏菊”诗表达的是黄巢不同时期以菊花喻志的作品,由小心翼翼到大鸣大放,由“青帝”之梦到成为主宰天下的“黄王”,两重意境确实是黄巢一生的精准描述。

    但是,问题来了:《不第后赋菊》中,已经言明了黄巢准备杀向长安,称帝野心昭然若揭,当真是他在科举落第之后,失意之中激发自己豪情壮志的作品吗?黄巢为什么对菊花情有独钟,喜欢写“咏菊”诗呢?

    据说,黄巢年少时就能作诗,五岁时曾为父亲续诗:“堪于百花为总首,自然天赐赫黄衣”。这两句,竟然也是“咏菊”,与后来的《不第后赋菊》如出一辙。黄巢的父亲便夸赞便责骂,说小孩子不知轻重,命他重写一首。于是,黄巢便写了《题菊花》。

    这则故事,显然是*杜撰的,没有任何史料支持。《题菊花》是何时所作,已无从可考。然而,明代郎瑛却在《七类修稿》中引用《清暇录》中的记载,断定“待到秋来九月八”这首“咏菊”诗是黄巢科举落第之后的作品。。

    清代编纂的《全唐诗》也引用郎瑛之说,给这首诗加了一个标题,叫做《不第后赋菊》。其实,这则史料引用有误,黄巢未必参加过唐朝的科举考试。

    《唐六典》中说:“凡官人身及同居大功已上亲,自执工商,家专其业,皆不得入仕”。也就是说,非官办工商业个体工商户一律不能入仕(做官)。《旧唐书·职官志》中则说得更加明确:“工商之家,不得预于士”。

    仅这两则史料就否定了郎瑛之说,黄巢家世代以贩卖私盐为业,他自己也是“本以贩盐为事”。说白了,黄巢是个盐商,连科举的资格都没有,怎么可能以《不第后赋菊》为题写“咏菊”诗呢?

    既然如此,黄巢这首压卷“咏菊”诗的大作又是什么时候写的呢?这个疑问,就隐藏在黄巢的这两句诗中:“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唐僖宗乾符五年(878年)八月,王仙芝兵败被杀,其部将尚君长的弟弟尚让收集残部,与黄巢合兵于亳州。《旧唐书》记载:“尚让乃与群盗推巢为王,号冲天大将军”,年号“王霸”。“冲天香阵透长安”之“冲天”,就是指的黄巢自己。

    王仙芝、黄巢战败,但经历分裂之后,两支义军都归于黄巢。为了重聚人心,振奋士气,黄巢立下誓言,要杀向长安,为王仙芝等阵亡的义军报仇。此时,正是“九月八”之前,与诗中的“待到秋来九月八”在时令上是相吻合的。其中的寓意,表达了黄巢以迅速攻占帝都以振奋士气,让所有义军都身披黄金战甲,成为长安的主宰的迫切心情。同时,也是一种鼓舞士气的方式和诗言志的一种表现手法。此时的黄巢,已经准备冲进长安,建立“王霸”之业。

    因此,黄巢的这首“咏菊”极有可能是在这个时期,也就是乾符五年秋天写的。

    史书中说黄巢生于820年,没有记载具体月份日期,从他喜欢以菊花为题寄托志向来看,黄巢恐怕就是重阳节前后生人。这一点,后来的一个“真龙天子”可以佐证。

    冲天香阵透长安

    黄巢实现了自己“满城尽带黄金甲”的志向,唐僖宗广明元年(880年)十二月五日,冲天大将军攻陷长安。十二月十三日,黄巢称帝,建国号大齐,年号金统。称帝后,黄巢效仿所有皇帝,大谈天命论:“唐帝知朕起义,改元广明,以文字言之,唐已无天分矣。’唐’去’丑’、’口’而安’黄’,天意令黄在唐下,乃黄家日月也。土德生金,予以金王,宜改年为金统”。

    黄巢这番话,实出邹衍的“五德终始说”,大唐是“金木水火土”五德之中的“土”,黄巢则自称自己的“黄”姓五德属“金”。

    其实,黄巢这番“天命论”正好印证了“咏菊”诗绝非《不第后赋菊》,而是在做了冲天大将军之后,自以为“天意”所归,大唐何当灭亡,“土德”就要让位与“金德”了。因此,黄巢两番“咏菊”,其实是在以“天命”鼓舞自己的斗志。

    菊花,是金电影的,正与黄巢之“黄”暗合。“满城尽带黄金甲”,表达的就是“乃黄家日月也”。此时,黄巢已经不再满足于做“青帝”,他要做“黄帝”了。“不第后赋菊”,其实暗藏了黄巢的“天命论”,这应当是他总是以菊花为题,留下两首“咏菊”诗的原因所在。

    “日月”为“明”,巧合的是,五百年以后,又有一个皇帝写了一首与黄巢《不第后赋菊》(行文方便,故依旧题)相仿的“咏菊”诗。这个皇帝不是别人,就是明太祖朱元璋,朱元璋的这首诗,题目却是正儿八经的《咏菊》。朱元璋的《咏菊》是这样写的:

    百花发时我不发,我若发时都吓杀。要与西风战一场,遍身穿就黄金甲。

    满城尽带黄金甲

    朱元璋涉嫌洗稿黄巢的“咏菊”诗,但是,无论从文采上,还是意境、气势上都远远不及黄巢的原创。假如黄巢的“咏菊”是菊花诗的上品,那么,朱元璋的《咏菊》当列下下品。那么,朱元璋为何拾人牙慧、东施效颦,写了这样一首《咏菊》诗呢?

    究其原因,还是“天命论”在作怪。朱元璋认为,大明王朝是火德运,因而,以立孙子做皇帝的方式“应天承命”。朱元璋的孙子叫做朱允炆,是“火字辈”的。朱允炆的父亲朱标,则是“木字辈”的,朱标死后,尚有“九大塞王”等木字辈的叔叔拱卫大明,正是“木德”生“火德”的格局。因此,朱元璋给子孙们确定了“金木水火土”五德辈分,希望朱家王朝循环不已。

    朱元璋名字中不带辈分,但因为他的下一代是“木德”,所以,他就是“金德”。与黄巢相似的是,朱元璋也是凭借“草军”争天下,“金德”恰与黄巢的“黄金军”是一个意思。因而,朱元璋的这首《咏菊》应当是他尚未争得天下时所做,他要效仿黄巢打入帝都,建立王朝,也来他一个“满城尽带黄金甲”。

    《明实录》记载,朱元璋生于元天历元年戊辰九月十八(公元1328年10月21日),与“待到秋来九月八”只差十天时间。朱元璋东施效颦,效仿黄巢“咏菊”,难道真的是巧合吗?

    敢笑黄巢不丈夫

    施耐庵在《水浒传》中,借宋江题反诗,隐藏了朱元璋《菊花诗》。原来,“敢笑黄巢不丈夫”的不是别人,就是朱元璋。

[阅读全文]...
  • 黄巢咏菊诗赏析

  •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这是一首咏菊喻志诗,题为《不第后赋菊》,作者是大名鼎鼎的唐末农民起义军领袖黄巢。黄巢咏菊诗赏析

      黄巢,山东曹州冤句(今山东荷泽)人,世代贩盐,家资富足,善击剑骑射,通文墨,以雄辩名着一时。他善武能文,赴试不第,对唐朝黑暗统治极为不满。《不第后赋菊》这首诗,表达了他藐视封建统治者,要举行农民起义的志愿与决心,设想将来有那么一天,他要带着身披黄金盔甲的战士攻入长安,推翻唐朝的*统治。

      “待到秋来九月八”。 九月初八是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的前一天,古人有重阳登高赏菊的*俗。作者此处不用九月九而用九月八,是为了诗歌的押韵。

      “我花开后百花杀”。我花,指菊花,比喻农民起义军。百花杀,意为百花凋谢,比喻唐朝统治阶级灭亡。

      “冲天香阵透长安”。冲天香阵,意为菊花香气冲天,比喻起义军浩浩荡荡,正气凛然弥漫长安。

      “满城尽带黄金甲”。菊花多电影,一语双关,隐喻长安城为身披黄金盔甲的起义军所占领。

      唐朝末年,宦官专权,藩镇割据,苛捐杂税繁多,连年战火不断,民不聊生。唐僖宗李儇声色犬马,不理朝政,专好斗鸡打球。有一日,唐僖宗心血来潮,让四个御用闲人打球,说道谁能得胜,即授为节度使,结果其中有一人得胜,果然被任命为节度使。唐廷朝政日非,天下人心思乱。

      唐僖宗乾符二年(公元875年),以贩盐为业的王仙芝,率山东、河南农民几千人在长垣揭竿造反,黄巢亦与群从八人募众数千人起兵响应王仙芝,攻克河南十五州,啸聚兵马数万。

      公元878年,王仙芝战死沙场,仙芝残部投归黄巢,推黄巢为王,号称冲天大将军,各地群雄并起,从黄巢造反者难计其数。

      公元880年,黄巢兵马攻占洛阳,公元881年渡江攻破潼关,进入唐都长安。唐僖宗李儇避驾成都,黄巢自号大齐皇帝改元金统,杀唐朝宗室在长安者无遗类。

      《全唐诗》共收黄巢诗三首,除了其中的《自题诗》为*所作外,还有一首《题菊花》也是黄巢的咏菊诗:“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黄巢在《题菊花》这首诗中,以青帝自居,表达了自己改天换地的伟大胸襟。晚秋时节,风声飒飒,寒风中的菊花,蕊寒香冷,连蝴蝶都难得一见,孤芳只有自赏,倘若黄巢能当个司春之神,他一定会让菊花与桃花在同一时间开放。

      黄巢咏菊诗赏析黄巢率数十万兵马南征北讨,其势浩大。兵马入城,焚官衙,杀墨吏,但对读书人却是格外开恩。因当时军中流传民谣:“逢儒则肉,师必覆。”被俘士民凡自称儒者,巢兵皆释之不问。兵过福州崇文馆校书郎黄璞家,巢将下令:“此乃儒家,灭炬勿焚。”

      唐末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沉重打击了地主阶级,瓦解了唐朝的*统治,但起义军没有加强已夺取*的巩固。唐僖宗纠集河东节度使李克用等藩镇势力反扑,李克用进军渭桥,与黄巢大战,黄巢战败焚宫室被迫撤出长安,公元884年,黄巢在泰山附*兵败自杀。

[阅读全文]...
  • 黄巢《题菊花》唐诗赏析

  • 菊花,唐诗
  •   《题菊花》是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创作的一首诗,此诗采用比兴手法,托物言志,抒发了作者力图主宰社会的豪迈思想。

      题菊花

      飒飒西风满院栽⑴,蕊寒香冷蝶难来⑵。

      他年我若为青帝⑶, 报与桃花一处开⑷。

      【注释】

      ⑴飒飒:形容风声。

      ⑵蕊:花心儿。

      ⑶青帝:司春之神。古代传说中的五天帝之一,住在东方,主行春天时令。

      ⑷报:告诉,告知,这里有命令的意思。

      【白话译文】

      在秋天飒飒的西风中院内开满了菊花。蝴蝶早已随夏日远去,蕊寒香冷的菊花只能在秋风里孤芳自赏。如果有一天我当了分管春天的天神青帝,那么一定要让这美丽多姿的菊花同桃花一样开在春天里。

      【创作背景】

      宋张端义《贵耳集》卷下记载:“巢五岁侍翁父为菊花联句,翁思索未至,巢信口应曰:‘堪与百花为总首,自然天赐赭黄衣。’巢之父怪欲击巢,乃翁曰:‘孙能诗,但未知轻重,可令再赋一篇。’巢应之曰:‘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这里说这首诗作于黄巢五岁时,不可信。此诗当作于黄巢年青时,发动起义之前。

      【赏析】

      唐末诗人林宽有这样两句诗:“马上得天下,自古英雄皆解诗。”古往今来,确有不少能“解诗”的英雄,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就是其中突出的一个。自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名句一出,菊花就和孤标傲世的高士、隐者结下了不解之缘,几乎成了封建文人孤高绝俗精神的一种象征。黄巢的菊花诗,却完全脱出了同类作品的窠臼,表现出全新的思想境界和艺术风格。

      第一句写满院菊花在飒飒秋风中开放。“西风”点明节令,逗起下句;“满院”极言其多。说“栽”而不说“开”,是避免与末句重韵,同时“栽”字本身也给人一种挺立劲拔之感。写菊花迎风霜开放,以显示其劲节,这在文人的咏菊诗中也不难见到;但“满院栽”却不同于文人诗中菊花的形象。无论是表现“孤标傲世”之情,“孤高绝俗”之态或“孤孑无伴”之感,往往脱离不了一个“孤”字。黄巢的诗独说“满院栽”,是因为在他心目中,这菊花是劳苦大众的象征,与“孤”字无缘。

      菊花迎风霜开放,固然显出它的劲节,但时值寒秋,“蕊寒香冷蝶难来”,却是极大的憾事。在飒飒秋风中,菊花似乎带着寒意,散发着幽冷细微的芳香,不象在风和日丽的春天开放的百花,浓香竞发,因此蝴蝶也就难得飞来采掇菊花的幽芳了。在旧文人的笔下,这个事实通常总是引起两种感情:孤芳自赏与孤孑不偶。作者的感情有别于此。在他看来,“蕊寒香冷”是因为菊花开放在寒冷的季节,他自不免为菊花的开不逢时而惋惜、而不*。

      第三、四两句正是上述感情的自然发展,揭示环境的寒冷和菊花命运的不公*。作者想象有朝一日自己作了“青帝”(司春之神),就要让菊花和桃花一起在春天开放。这一充满强烈浪漫主义激情的想象,集中地表达了作者的宏伟抱负。统观全诗,寓意是比较明显的。诗中的菊花,是当时社会上千千万万处于底层的人民的化身。作者既赞赏他们迎风霜而开放的顽强生命力,又深深为他们所处的环境、所遭的命运而愤激不*,立志要彻底加以改变。所谓“为青帝”,不妨看作建立农民革命*的形象化表述。作者想象,到了那一天,广大劳苦大众就都能生活在温暖的春天里。值得注意的是,这里还体现了农民朴素的*等观念。因为在作者看来,菊花和桃花同为百花之一,理应享受同样的待遇,菊花独处寒秋,蕊寒香冷,实在是天公极大的不公。因此他决心要让菊花同桃花一样享受春天的温暖。不妨认为,这是诗化了的农民*等思想。

      这里还有一个靠谁来改变命运的问题。是祈求天公的同情与怜悯,还是“我为青帝”,取而代之,其间存在着做命运的奴隶和做命运的主人的区别。诗的作者说:“我为青帝”,这豪迈的语言,正体现了农民阶级领袖人物推翻旧*的决心和信心。而这一点,也正是一切封建文人所不能超越的铁门槛。

      这首诗所抒写的思想感情是非常豪壮的,它使生活在封建社会中的文人学士表达自己胸襟抱负的各种豪言壮语都相形失色。但它并不流于粗豪,仍不失含蕴。这是因为诗中成功地运用了比兴手法,而比兴本身又融合着作者对生活的独特感受与理解的缘故。

[阅读全文]...
  • 菊花的诗句古诗

  • 菊花
  • 菊花的诗句古诗

      引导语:台高不尽看枫叶,院净何须坐菊花。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菊花的诗句古诗,欢迎大家阅读!

      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 陶渊明《饮酒·其五》

      2、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 李白《九月十日即事》

      3、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4、轻肌弱骨散幽葩,更将金蕊泛流霞。 —— 苏轼《赵昌寒菊》

      5、毫端蕴秀临霜写,口齿噙香对月吟。 —— 曹雪芹《咏菊》

      6、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 王禹偁《村行·马穿山径菊初黄》

      7、秋菊堪餐,春兰可佩,留待先生手自栽。 —— 辛弃疾《沁园春·带湖新居将成》

      8、黄花本是无情物,也共先生晚节香。 —— 于谦《过菊江亭》

      9、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 —— 刘禹锡《始闻秋风》

      10、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 —— 李清照《鹧鸪天·寒日萧萧上琐窗》

      11、携壶酌流霞,搴菊泛寒荣。 —— 李白《九日》

      12、采采黄金花,何由满衣袖。 —— 杜甫《九日寄岑参》

      13、菊花信待重阳久,桂子香闻上界留。 —— 慧霖《闰中秋玩月》

      14、短篱残菊一枝黄。 —— 吕本中《南歌子·驿路侵斜月》

      15、坐开桑落酒,来把菊花枝。 —— 杜甫《九日杨奉先会白水崔明府》

      16、此生只是偿诗债,白菊开时最不眠。 —— 司空图《白菊杂书四首》

      17、菊花开,菊花残。 —— 李煜《长相思·一重山》

      18、疏篱下、试觅重阳,醉擘青露菊。 —— 吴文英《一寸金·秋感》

      19、紫菊宜新寿,丹萸辟旧邪。 —— 赵彦昭《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

      20、且欲*寻彭泽宰,陶然共醉菊花杯。 —— 崔曙《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

      21、黄鹂啭处谁同听,白菊开时且剩过。 —— 司空图《白菊杂书四首》

      22、山棠红叶下,岸菊紫花开。 —— 阴行先《和张燕公湘中九日登高》

      23、对菊难逢元亮酒,登楼愧乏仲宣才。 —— 秋瑾《九日感赋》

      24、紫菊气,飘庭户,晚烟笼细雨。 —— 李煜《谢新恩·冉冉秋光留不住》

      25、临行挽衫袖,更尝折残菊。 —— 苏轼《送顿起》

      26、潮腮笑入清霜。 —— 吴文英《惜黄花慢·菊》

      27、辕门菊酒生豪兴,雁塞风云惬壮游。 —— 王琼《九日登花马池城》

      28、菊花清瘦杜秋娘。 —— 吴文英《浪淘沙·九日从吴见山觅酒》

      29、泛菊杯深,吹梅角远,同在京城。 —— 刘过《柳梢青·送卢梅坡》

      30、夭红过眼随荣谢,菊秀兰香自占春。 —— 王汝舟《咏归堂隐鳞洞》

      31、黄菊枝头生晓寒。 —— 黄庭坚《鹧鸪天》

      32、黄菊开时伤聚散。 —— 晏几道《蝶恋花·黄菊开时伤聚散》

      33、头上尽教添白发,鬓边不可无黄菊。 —— 宋江《满江红·喜遇重阳》

      34、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 孟浩然《过故人庄》

      35、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 元稹《菊花》

      36、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 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37、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 黄巢《题菊花》

      38、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 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39、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 —— 陶渊明《饮酒·其四》

      40、梅定妒,菊应羞。 —— 李清照《鹧鸪天·桂花》

      41、共评花索句,看谁先得。 —— 吴文英《满江红·刘朔斋赋菊和韵》

      42、几度白衣虚令节,致疑黄菊是孤芳。 —— 序灯《九日吴山宴集值雨次韵》

      43、时节是重阳,菊花牵恨长。 —— 徐灿《菩萨蛮·秋闺》

      44、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 —— 白居易《咏菊》

      45、节物岂不好,秋怀何黯然!西风酒旗市,细雨菊花天。 —— 欧阳修《秋怀》

      46、芙蓉金菊斗馨香。 —— 晏殊《诉衷情·芙蓉金菊斗馨香》

      47、未追赤松子,且泛黄菊英。 —— 李泌《奉和圣制重阳赐会聊示所怀》

      48、台高不尽看枫叶,院净何须坐菊花。 —— 沈辂《九日登高台寺》

      49、斗万花样巧,深染蜂黄。 —— 吴文英《惜黄花慢·菊》

[阅读全文]...
  • 菊花的古诗句

  • 菊花
  • 菊花的古诗句

      菊花随风舞剑,或者弹琴,把一缕缕秋思挥洒在淡蓝的晚风里。我们一起阅读学*下面的'菊花的古诗句吧。

      1、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黄巢《菊花》

      2、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陶渊明《过故人庄》

      3、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菊花》

      4、秋爽斋偶结海棠社,蘅芜苑夜拟菊花题--《红楼梦》

      5、世情儿女无高韵,只看重阳一日花。 (范曾大《重阳后菊花三首》)

      6、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百花中--宋 郑思肖《画菊》

      7、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

      8、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宋 范成大《重阳后菊花二首》

      9、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屈原《离骚》

      10、羞与春花艳冶同,殷勤培溉待西风。不须牵引渊明此,随分篱边要几丛。 (刘克庄《菊》)

      11、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味浓。 (郑思肖《寒菊》)

      12、瘦菊依阶砌,檐深承露难。 (陈佩《瘦菊为小婢作》)

      13、吾家颇有东篱菊,归去秋风耐岁寒。郑板桥在《画菊与某官留别》

      14、家家菊尽黄,梁园独如霜。唐 刘禹锡《和令狐相公玩白菊》

      15、灵菊植幽崖,擢颖凌寒飙。袁崧 《菊》

      16、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白居易 《重阳*上赋白菊 》

      17、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黄巢《题菊花》

      18、秋霜造就菊城花,不尽风流写晚霞。--李师广 《菊韵》

      19、淡巷浓街香满地,案头九月菊花肥。 --王如亭《菊城吟》

      20、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晋·陶渊明《和郭主簿》

      21、阶兰凝暑霜,岸菊照晨光。 唐·太宗《赋得残菊》

      22、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唐·杜甫《云安九日》

      23、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 唐·白居易《咏菊》

      《叹庭前甘菊花》:“檐前甘菊移时晚,青蕊重阳不堪摘。明日萧条醉尽醒,残花烂熳开何益。篱边野外多众芳,采撷细琐升中堂。念兹空长大枝叶,结根失所缠风霜。”(杜甫)

      《和陆鲁望白菊》:“耻共金英一例开,素芳须待早霜催。绕篱看见成瑶圃,泛酒须迷傍玉杯。映水好将蘋作伴,犯寒疑与雪为媒。夫君每尚风流事,应为徐妃致此栽。”(司马都)

      《奉和鲁望白菊》:“已过重阳半月天,琅华千点照寒烟。蕊香亦似浮金靥,花样还如镂玉钱。玩影冯妃堪比艳,炼形萧史好争妍。无由擿向牙箱里,飞上方诸赠列仙。”(皮日休)

      《和张少监晚菊》:“忆共庭兰倚砌栽,柔条轻吹独依隈。自知佳节终堪赏,为惜流光未忍开。采撷也须盈掌握,馨香还解满尊罍。今朝旬假犹无事,更好登临泛一杯。”(徐铉)

      《白菊杂书四首》(司空图):

      “黄昏寒立更披襟,露浥清香悦道心。却笑谁家扃绣户,正薰龙麝暖鸳衾。

      四面云屏一带天,是非断得自翛然。此生只是偿诗债,白菊开时最不眠。

      狂才不足自英雄,仆妾驱令学贩舂。侯印几人封万户,侬家只办买孤峰。

      黄鹂啭处谁同听,白菊开时且剩过。漫道南朝足流品,由来叔宝不宜多。”

      《刘员外寄移菊》:“秋来缘树复缘墙,怕共*芜一例荒。颜色不能随地变,风流唯解逐人香。烟含细叶交加碧,露拆寒英次第黄。深谢栽培与知赏,但惭终岁待重阳。”(*甫)

      《重阳*上赋白菊》:“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还似今朝歌酒*,白头翁入少年场。”(白居易)

      《赋得秋菊有佳色》:“陶令篱边菊,秋来色转佳。翠攒千片叶,金剪一枝花。蕊逐蜂须乱,英随蝶翅斜。带香飘绿绮,和酒上乌纱。散漫摇霜彩,娇妍漏日华。芳菲彭泽见,更称在谁家。”(公乘亿)

      《庭际晚菊上主人》:“九月将欲尽,幽丛始绽芳。都缘含正气,不是背重阳。采去蜂声远,寻来蝶路长。王孙归未晚,犹得泛金觞。”(齐己)

      《和张尹忆东篱菊》:“传书报刘尹,何事忆陶家。若为篱边菊,山中有此花。”(李端)

      《奉和陆鲁望白菊》:“白艳轻明带露痕,始知佳色重难群。终朝疑笑梁王雪,尽日慵飞蜀帝魂。燕雨似翻瑶渚浪,雁风疑卷玉绡纹。琼妃若会宽裁剪,堪作蟾宫夜舞裙。”(郑璧)

      《九月菊花咏应制》:“可讶东篱菊,能知节候芳。细枝青玉润,繁蕊碎金香。爽气浮朝露,浓姿带夜霜。泛杯传寿酒,应共乐时康。”(广宣)(一作清江诗)

      《和令狐相公玩白菊》:“家家菊尽黄,梁国独如霜。莹静真琪树,分明对玉堂。仙人披雪氅,素女不红妆。粉蝶来难见,麻衣拂更香。向风摇羽扇,含露滴琼浆。高艳遮银井,繁枝覆象床。桂丛惭并发,梅蕊妒先芳。一入瑶华咏,从兹播乐章。”(刘禹锡)

      《南海使院对菊怀丁卯别墅》:“ 何处曾移菊,溪桥鹤岭东。篱疏还有艳,园小亦无丛。日晚秋烟里,星繁晓露中。影摇金涧水,香染玉潭风。罢酒惭陶令,题诗答谢公。朝来数花发,身在尉佗宫。”(许浑)

      《秋夜宴王郎中宅赋得露中菊》:“众芳春竞发,寒菊露偏滋。受气何曾异,开花独自迟。晚成犹待赏,欲采未过时。忍弃东篱下,看随秋草衰。”(朱湾)

      《九日奉陪令公登白楼同咏菊》:“琼尊犹有菊,可以献留侯。愿比三花秀,非同百卉秋。金英分蕊细,玉露结房稠。黄雀知恩在,衔飞亦上楼。”(卢纶)

      《送德林郎中学士赴东府(得菊)》:“离情折杨柳,此别异春哉。含露东篱艳,泛香南浦杯。惜持行次赠,留插醉中回。暮齿如能制,玉山甘判颓。”(萧彧)

      《秋晨同淄川毛司马秋九咏。秋菊》:“擢秀三秋晚,开芳十步中。分黄俱笑日,含翠共摇风。碎影涵流动,浮香隔岸通。金翘徒可泛,玉斝竟谁同。”(骆宾王)

[阅读全文]...
  • 菊花元稹古诗赏析(古诗菊花的意思解释)

  • 菊花,解释
  • 自从东晋大诗人陶潜写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名句,陶渊明就成了爱菊之人的典范,菊花也逐渐成了超凡脱俗的隐逸者的象征。

    历代文人墨客爱菊者不乏其人,优秀的咏菊诗篇也比比皆是,从各自的角度颂赞着菊花。

    陶渊明爱菊,赋予了菊花隐逸者的气质,以下两位诗人则赋予了菊花坚守本心的坚强品格。

    《菊花》 唐 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诗人绕着篱笆欣赏着菊花,不知不觉太阳已经快落山了。他家菊花之多,如同当年陶渊明的家。诗人专注地欣赏菊花,流连忘返,不知不觉到了“日渐斜”的傍晚时分。各色菊花花团锦簇,花香芬芳扑鼻,是何等美好的景色。

    短短的十四个字,有景、有情、有联想,勾勒出诗人在秋日傍晚,漫步菊丛赏花吟诗,乐不思返的画面。

    为什么诗人偏爱菊花呢?

    诗作往往与诗人自身的境遇有极大关系。这首诗作于807年,在前一年,元稹高中状元,春风得意,锋芒毕露。但好景不长,因触怒了*被贬。又遇母亲去世,丁忧在家中。

    元稹的房屋四周遍种菊花,秋天一到,宛如陶渊明笔下的东篱。绕篱赏菊,不知时刻,抬头一看已是黄昏。此时的元稹,估计也产生了如同陶渊明一样的隐居心理。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诗人说,不是他偏心,而是菊花的品格让他钦佩。

    大部分的花只在春天或者夏天开放,到了深秋,百花尽数凋谢,只有菊花在这万物凋零的季节开放。显然菊花与百花不同,坚守着自己的品格,凌风傲霜。

    在一片肃穆的深秋中,菊花给庄严的大地一抹欣喜的颜色,为大地增添了盎然的生机,说明菊花与众不同,赞美了菊花历尽风霜而后凋的坚贞、高洁操守。

    这是对菊花的赞美,更是对自身高洁情操的坚持。忍得住风霜,耐得住寂寞。

    这首诗取陶诗的意境,但不似陶公全用意象,饱含哲学。诗人同样以淡雅朴素的语言吟咏,在描绘具体画面之后,以解释一般的口吻,道出爱菊的原因;而又不一语说尽,留下想象空间让人们去回味咀嚼。最后一句“此花开尽更无花”,点出了菊花的品格,提升了整首诗的格局,让人有遐想,有惆怅。

    宋代郑思肖的《寒菊》,同样表现了菊花的孤傲。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菊花不与百花同时开放,她是不随俗、不媚时的高士。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进一步描绘了菊花宁愿枯死枝头,决不被北风吹落的画。傲骨凌霜,孤傲绝俗的菊花,即使衰败,也决不被吹落地面,不愿被践踏,不愿与污泥混杂。

    凋谢后的残菊,虽然没有了芬芳的香气、没有了娇艳的色彩,但依然坚持自我,傲立枝头。

    郑思肖的画菊诗,与一般赞颂菊花不俗不艳不媚不屈的诗歌不同,他托物言志,赋予了这首菊花诗特定的内涵。

    要读懂这首菊花诗,或者说,要读懂南宋诗人的菊花诗,必须要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

    郑思肖,南宋末为太学上舍。元兵南下后,郑思肖忧国忧民,上疏直谏,提出抗敌之策。但是当时的南宋朝廷偏安一隅,统治者纸醉金迷,根本无心抵抗,更别提收复国土。郑思肖痛心疾首,孤身隐居苏州,终身未娶。

    南宋灭亡后,他改字忆翁,号所南,以示不忘故国。他还将自己的居室题为“本穴世界”,将“大宋”二字隐喻其中,这是一种拆字再组合的方法:将“本”字拆分,“十”置于“穴”中,即为“宋”字;没有了十的“本”,即为“大”。

    他擅长画墨兰,宋亡后,他画兰花再不画土,当人们问起原因,他答曰:“地为人夺去,汝犹不知耶?”

    诗中的“北风”,指向来自北方的蒙古汗国。这首诗是郑思肖颂菊自喻,表示自己坚守高尚节操,宁死不肯向元朝投降的决心,倾注了他的血泪和生命,是他不屈不移、忠于故国的誓言。

    南宋诗人对菊花枯死枝头的咏叹,已成不解的情结,这都与当时南宋小朝廷的偏安、软弱有关。陆游在《枯菊》中写下“空余残蕊抱枝干”,朱淑贞在《黄花》中有“宁可抱香枝上老,不随黄叶舞秋风”的诗句。

    相比之下,“枝头抱香死”比“抱香枝上老”更为痛切悲壮,语气磅礴,誓无反顾。

    “何曾吹落北风中”和“不随黄叶舞秋风”相较,前者语气更加坚定,后者只是普通的陈述句,“舞”字又带有些许柔美的情调。更重要的是,“北风”更加明确地点出作者的反抗之情。

    当然,陆游、朱淑贞的诗也都是好诗,但郑思肖这两句诗的忧愤更为深广,打动人心。

[阅读全文]...
  • 菊花的古诗

  • 菊花
  • 菊花的古诗

      1、《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2、《晚香轩》

      明高启

      不畏风霜向晚欺,独开众卉已凋时。

      地荒老辅苔三径,节过重阳雨一篱。

      秋色苍茫人醉少,寒香落寞蝶先知。

      山翁独念同衰晚,坐对幽轩每赋诗。

      3、《感遇四首之二》

      唐李白

      可叹东篱菊,茎疏叶且微。

      虽言异兰蕙,亦自有芳菲。

      未泛盈樽酒,徒沾清露辉。

      当荣君不采,飘落欲何依。

      4、《赵昌寒菊》

      宋苏轼

      轻肌弱骨散幽葩,更将金蕊泛流霞。

      欲知却老延龄药,百草摧时

      始起花。

      5、《赋得残菊》

      唐太宗

      阶兰凝暑霜,岸菊照晨光。

      露浓希晓笑,风劲浅残香。

      细叶抽轻翠,圆花簇嫩黄。

      还持今岁色,复结后年芳。

      1、赐酒盈杯谁共持,宫花满把独相思。相思只傍花边立,尽日吟君咏菊诗。——《禁中九日对菊花酒忆元九》作者:白居易

      2、丛幽一笑东篱晓,霜华又随香冷。晕色黄娇,低枝翠婉,来趁登高佳景。谁偏管领。是彭泽归来,未荒三径。最惬清觞,道家标致自风韵。——《齐天乐(菊)》作者:高观国

      3、簇簇竟相鲜,一枝开几番。味甘资麹糵,香好胜兰荪。古道风摇远,荒篱露压繁。盈筐时采得,服饵*知门。——《采菊》作者:李建勋

      4、稚子书传白菊开,西成相滞未容回。月明阶下窗纱薄,多少清香透入来。——《忆白菊》作者:陆龟蒙

      5、怎奈花残又莺老。槛里青梅数枝小。新荷长池沼。当晴昼、燕子声闹。亭栏花绽颜色好。风雨催催、等闲开了。酒醒暗思量,无个事、甚刚烦恼。——《菊花新》作者:杜安世

      6、玉律三秋暮,金精九日开。荣舒洛媛浦,香泛野人杯。靃靡寒潭侧,丰茸晓岸隈。黄花今日晚,无复白衣来。——《菊》作者:李峤

      7、檐前甘菊移时晚,青蕊重阳不堪摘。明日萧条醉尽醒,残花烂熳开何益。篱边野外多众芳,采撷细琐升中堂。念兹空长大枝叶,结根失所缠风霜。——《叹庭前甘菊花》作者:杜甫

      8、小院菊残烟雨细。天气_凉,恼得人憔悴。被暖橙香羞早起。玉钗一任慵云坠。——《蝶恋花》作者:程垓

      9、为忆长安烂熳开,我今移尔满庭栽。红兰莫笑青青色,曾向龙山泛酒来。——《庭前菊》作者:韦庄

      10、陶菊手自种,楚兰心有期。遥知渡江日,正是撷芳时。——《将赴湖州留题亭菊》作者:杜牧

      11、虽被风霜竞欲催,皎然颜色不低摧。已疑素手能妆出,又似金钱未染来。香散自宜飘渌酒,叶交仍得荫香苔。寻思闭户中宵见,应认寒窗雪一堆。——《咏白菊》作者:罗隐

      12、霜间开紫蒂,露下发金英。但令逢采摘,宁辞独晚荣。——《咏菊》作者:陈叔达

      13、时菊凝晓露,露华滴秋湾。仙人酿酒熟,醉里飞空山。——《黄菊湾》作者:顾况

      14、少年饮酒时,踊跃见菊花。今来不复饮,每见恒咨嗟。伫立摘满手,行行把归家。此时无与语,弃置奈悲何。——《晚菊》作者:韩愈

      15、三径芳根自不群。每于霜后播清芬。枝头蛱蝶如羞见,篱外征鸿不可闻。——《鹧鸪天(咏菊)》作者:陈德武

      16、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题菊花》作者:黄巢

      17、清香裛露对高斋,泛酒偏能浣旅怀。不似春风逞红艳,镜前空坠玉人钗。——《华下对菊》作者:司空图

      18、浅色千重柔叶,深心一点娇黄。只消可意更须香。好个风流模样。——《西江月(咏丁香菊)》作者:陈师道

      19、袅风惊未定,溪影晚来寒。不得重阳节,虚将满把看。神仙谁采掇,烟雨惜凋残。牧竖樵童看,应教爱尔难。——《村路菊花》作者:崔橹

      20、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还似今朝歌酒*,白头翁入少年场。——《重阳*上赋白菊》作者:白居易

[阅读全文]...

相关词条

相关文章

菊花黄巢古诗的大意 - 句子

菊花黄巢古诗的大意 - 语录

菊花黄巢古诗的大意 - 说说

菊花黄巢古诗的大意 - 名言

菊花黄巢古诗的大意 - 诗词

菊花黄巢古诗的大意 - 祝福

菊花黄巢古诗的大意 - 心语

推荐词条

送别带有祝福之情的古诗 渠字在古诗中的常见意思 与女性有关的兰花古诗 鹿寨古诗的shiyi 关于描写春天的一百首古诗 人逐渐成长的古诗 真情有情的古诗 热爱国家的古诗28字 希望再接再厉的古诗 改造的古诗 由古诗词改编的合唱歌曲 含迎宾的古诗词 含晓芳的古诗词 关于淋雨的古诗 高中必背古诗文中的通假字 古诗清*乐的注音 描写姐妹之情的古诗词 形容泼妇不讲理的古诗词 形容冬末春初的古诗 写笋的经典古诗 嫦娥这首古诗中的晓星是指 古诗中有关太极拳的诗词 有关秋天的古诗. 古诗赞颂人的 中学生古诗文阅读的重要性 关于岩茶的古诗词 关于母爱的俗语或古诗 关于爱子的古诗词 古诗山行的作者是那代人 描写江西龙南的古诗词 描写不得志的古诗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