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诗经节选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诗经节选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诗经节选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包括句子、语录、说说、名言、诗词、祝福、心语等。如果诗经节选的古诗页面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
诗经采薇节选的诗意
《小雅·采薇》是*古代现实主义诗集《诗经》中的一篇。这是一首戎卒返乡诗,唱出从军将士的艰辛生活和思归的情怀。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诗经采薇节选的诗意,希望能帮到大家!
采薇(节选)
朝代:先秦
作者:佚名
昔往我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悲伤,莫知我哀!
【注释】
①思:语气助词。
②矣:语气助词。
③依依:形容树枝柔弱,随风摇摆的样子。
④霏霏:雪花飞舞的样子。
⑤昔:从前。
【译文】
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吹;
如今回来路途中,大雪纷纷满天飞。
道路泥泞难行走,又渴又饥真劳累。
满心伤感满腔悲。我的哀痛谁体会。
【全文翻译】
采薇采薇一把把,薇菜新芽已长大。说回家呀道回家,眼看一年又完啦。没有正常家庭生活,为跟玁狁去厮杀。没有空闲来休息,为跟玁狁来厮杀。 采薇采薇一把把,薇菜柔嫩初发芽。说回家呀道回家,心里忧闷多牵挂。满腔愁绪火辣辣,又饥又渴真苦煞。防地调动难定下,书信托谁捎回家! 采薇采薇一把把,薇菜已老发杈枒。说回家呀道回家,转眼十月又到啦。王室差事没个罢,想要休息没闲暇。满怀忧愁太痛苦,生怕从此不回家。
什么花儿开得盛?棠棣花开密层层。什么车儿高又大?高大战车将军乘。驾起兵车要出战,四匹壮马齐奔腾。边地怎敢图安居?一月要争几回胜! 驾起四匹大公马,马儿雄骏高又大。将军威武倚车立,兵士掩护也靠它。四匹马儿多齐整,鱼皮箭袋雕弓挂。哪有一天不戒备,军情紧急不卸甲! 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吹;如今回来路途中,大雪纷纷满天飞。道路泥泞难行走,又渴又饥真劳累。满心伤感满腔悲。我的哀痛谁体会!
【大概诗意】
寒冬,阴雨霏霏,雪花纷纷,一位解甲退役的征夫在返乡途中踽踽独行。道路崎岖,又饥又渴;但边关渐远,乡关渐*。此刻,他遥望家乡,抚今追昔,不禁思绪纷繁,百感交集。艰苦的军旅生活,激烈的战斗场面,无数次的登高望归情景,一幕幕在眼前重现。《采薇》,就是三千年前这样的一位久戍之卒,在归途中的追忆唱叹之作。
诗经《采薇》赏析
采薇
先秦:佚名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靡室靡家,猃狁之故。不遑启居,猃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 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 王事靡盬,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 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岂不日戒?猃狁孔棘!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严肃的。猃狁的凶悍,周朝军士严阵以待,作者以戍役军士的身份描述了以天子之命命将帅、遣戍役,守卫*,军旅的严肃威武,生活的紧张艰辛。作者的爱国情怀是通过对猃狁的仇恨来表现的。更是通过对他们忠于职守的叙述——“不遑启居”、“不遑启处”、“岂敢定居”、“岂不日戒”和他们内心极度思乡的强烈对比来表现的。全诗再衬以动人的自然景物的描写:薇之生,薇之柔,薇之刚,棠棣花开,依依杨柳,霏霏雨雪,都烘托了军士们“日戒”的生活,心里却是思归的情愫,这里写的都是将士们真真实实的思想,忧伤的情调并不降低本篇作为爱国诗篇的价值,恰恰相反是表现了人们的纯真朴实,合情合理的思想内容和情感,也正是这种纯正的真实性,赋予了这首诗强盛的生命力和感染力。
第一部分的三章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反复表达戍卒远别家室、历久不归的凄苦心情。这三章的第一句都是“采薇采薇”,以此来引起下文。诗歌的一开始就给读者展示了一幅凄凉的戍边生活画面,我们仿佛看到戍卒一边在荒野漫坡上采集野菜,一边思念着久别的家乡,屈指计算着返家的日期……第一章开头两句写道:“采薇采薇,薇亦作止”,这是写春天,薇菜刚刚绽出嫩绿的芽尖;第二章写道:“采薇采薇,薇亦柔止”,这是写夏天,薇菜的叶片肥嫩;第三章则是:“采薇采薇,薇亦刚止”,这是写秋天,薇菜的叶茎将老而粗硬。从春到秋,薇菜由嫩而老,时光无情地流逝了;戍卒思归,从春到秋,一年将尽,何时才能归家呢?其实在诗里,诗人原是把天地四时的瞬息变化,自然生物的生死消长,都看作是生命的见证,人生的比照。因此,兴是自然予人的最朴素也最直接的感悟,其中有着体认生命的深刻之义。于是在“采薇”这样一个凝固在戍卒记忆里的姿势里,看到的不只是四季的轮回,光阴的流逝,还看到思念的成长,看到生命走向苍老的痕迹。
前三章的前后两层,同时交织着恋家思亲的个人情和为国赴难的责任感,这是两种互相矛盾又同样真实的思想感情。这样的豪迈和悲凉的交织构成了全诗的情感基调,只是思归的个人情愫和战斗的责任感,在不同的章节有不同的表现。
四、五章追述行军作战的紧张生活。写出了军容之壮,戒备之严,全篇气势为之一振。其情调,也由忧伤的.思归之情转而为激昂的战斗之情。这两章同样四句一意,可分四层读。四章前四句,诗人自问自答,以“维常之华”,兴起“君子之车”,流露出军人特有的自豪之情。接着围绕战车描写了两个战斗场面:“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这概括地描写了威武的军容、高昂的士气和频繁的战斗;“驾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这又进而具体描写了在战车的掩护和将帅的指挥下,士卒们紧随战车冲锋陷阵的场面。最后,由战斗场面又写到将士的装备:“四牡翼翼,象弭鱼服。”战马强壮而训练有素,武器精良而战无不胜。将士们天天严阵以待,只因为猃狁实在猖狂,“岂不日戒,猃狁孔棘”,既反映了当时边关的形势,又再次说明了久戍难归的原因。而这两章的色调如此的华美,那密密层层的棠棣之花,雄俊高大的战马,威风凛凛的将军,华贵的弓箭,齐整的战车,这里洋溢着一种报效国家,不惜血酒疆场的豪放情怀。而在残酷战争之中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的悲哀,以及对遥远的故乡的浓得化不开的思念,这些阴暗的色调就在这里被冲淡了。因为当自己在战场上浴血奋战的时候,正因为身后有如此承载着自己的温暖思念的美丽的家园。
从手法上说,这首诗的特点还在于选择了一个最佳角度,即“在路上”,这是一条世界上最远最长的路,它如此之长,长得足以承载一场战争,长得足以装满一个人年年岁岁的思念,长得足以盛满一个人生命中的苦乐悲欣。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让那一股缠绵的、深邃的、飘忽的情思,从风景画面中自然流出,含蓄深永,味之无尽。这四句诗被后人誉为《诗经》中最好的句子。这是写景记时,更是抒情伤怀。这几句诗句里有着悲欣交集的故事,也仿佛是个人生命的寓言。是谁曾经在那个春光烂漫的春天里,在杨柳依依中送别我?而当我在大雪飘飞的时候经历九死一生返回的时候,还有谁在等我?是《木兰辞》里亲人欢迎的盛况,还是《十五从军征》里荒草萋萋的情景?别离时的春光,回归时的大雪,季节在变换,时光在流逝,我们离去,我们归来,而在来来去去里,失去了什么又得到了什么呢?没有答案,只有漫天的飞雪中一个被沉重的相思和焦虑烧灼的又饥又渴的征人孤独的身影,步履蹒跚地,战战兢兢地走向他不知道的未来。
这一首诗与《诗经》中的其它篇章如《击鼓》《东山》《无衣》对读,可以读出更完整的故事,更真切的生命感受。如果我们可以想象,这个戍卒,是那位吟出“死生契阔,与子成悦。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士兵,也是那唱着昂扬的战歌“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行”的士兵,同时还是那位在蒙蒙的细雨里唱着归乡的“我徂东山,滔滔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蒙”的士兵。那么,《采薇》的故事就更丰富了,事实上,这一首诗里的确有着太丰富的色彩,太深沉的情怀。相思之情与报国之志,豪放与苍凉如此和谐地交织在一起,奏响的是真实的生命乐章。在后来的如陈陶《陇西行》,如范仲淹的《渔家傲》等伟大的作品里,也能依稀地听到这首诗在时间和生命的河流里所激起的辽远而空旷的回音。
诗经·采薇节选的诗意
诗经采薇,唱出从军将士的艰辛生活和思归的情怀。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诗经·采薇节选的诗意,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采薇(节选)
朝代:先秦
作者:佚名
昔往我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悲伤,莫知我哀!
【注释】
①思:语气助词。
②矣:语气助词。
③依依:形容树枝柔弱,随风摇摆的样子。
④霏霏:雪花飞舞的样子。
⑤昔:从前。
【译文】
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吹;
如今回来路途中,大雪纷纷满天飞。
道路泥泞难行走,又渴又饥真劳累。
满心伤感满腔悲。我的哀痛谁体会。
【全文翻译】
采薇采薇一把把,薇菜新芽已长大。说回家呀道回家,眼看一年又完啦。没有正常家庭生活,为跟玁狁去厮杀。没有空闲来休息,为跟玁狁来厮杀。 采薇采薇一把把,薇菜柔嫩初发芽。说回家呀道回家,心里忧闷多牵挂。满腔愁绪火辣辣,又饥又渴真苦煞。防地调动难定下,书信托谁捎回家! 采薇采薇一把把,薇菜已老发杈枒。说回家呀道回家,转眼十月又到啦。王室差事没个罢,想要休息没闲暇。满怀忧愁太痛苦,生怕从此不回家。 什么花儿开得盛?棠棣花开密层层。什么车儿高又大?高大战车将军乘。驾起兵车要出战,四匹壮马齐奔腾。边地怎敢图安居?一月要争几回胜! 驾起四匹大公马,马儿雄骏高又大。将军威武倚车立,兵士掩护也靠它。四匹马儿多齐整,鱼皮箭袋雕弓挂。哪有一天不戒备,军情紧急不卸甲! 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吹;如今回来路途中,大雪纷纷满天飞。道路泥泞难行走,又渴又饥真劳累。满心伤感满腔悲。我的哀痛谁体会!
【诗意】
寒冬,阴雨霏霏,雪花纷纷,一位解甲退役的征夫在返乡途中踽踽独行。道路崎岖,又饥又渴;但边关渐远,乡关渐*。此刻,他遥望家乡,抚今追昔,不禁思绪纷繁,百感交集。艰苦的军旅生活,激烈的战斗场面,无数次的登高望归情景,一幕幕在眼前重现。《采薇》,就是三千年前这样的一位久戍之卒,在归途中的追忆唱叹之作。
【赏析一】
《采薇》是西周时期一位饱尝服役思归之苦的戍边战士在归途中所作的诗,诗中叙述了他转战边陲的艰苦生活,表达了他爱国恋家、忧时伤事的感情。
诗的前三章以倒叙的方式,回忆了征战的苦况。为了抵御狁的侵扰,他长期远离家室,戎马倥偬,多么渴望边境早日安定而返故乡!四、五二章陡转笔锋,描写边防军士出征威仪,全篇气势为之一振,兵士们的爱国精神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末章写解甲归里。虽能生还,然昔日的征戍劳苦却只换来今日的载渴载饥,怎不令人黯然伤神?
【赏析二】
寒冬,阴雨霏霏,雪花纷纷,一位解甲退役的征夫在返乡途中踽踽独行。道路崎岖,又饥又渴;但边关渐远,乡关渐*。此刻,他遥望家乡,抚今追昔,不禁思绪纷繁,百感交集。艰苦的军旅生活,激烈的战斗场面,无数次的登高望归情景,一幕幕在眼前重现。《采薇》,就是三千年前这样的一位久戍之卒,在归途中的追忆唱叹之作。其类归《小雅》,却颇似《国风》。
全诗六章,可分三层。既是归途中的追忆,故用倒叙手法写起。前三章为一层,追忆思归之情,叙述难归原因。这三章的前四句,以重章之叠词申意并循序渐进的方式,抒发思家盼归之情;而随着时间的一推再推移,这种心情越发急切难忍。首句以采薇起兴,但兴中兼赋。因薇菜可食,戍卒正采薇充饥。
所以这随手拈来的起兴之句,虽是口头语、眼前景,却反映了戍边士卒生活的艰苦。边关士卒的采薇,与家乡女子的采蘩、采桑是不可同喻的。戍役不仅艰苦,而且漫长。(另还有一种说法,比将为比作戍边战士,暗喻战士生命的流逝。)薇亦作止、柔止、刚止,循序渐进,形象地刻画了薇菜从破土发芽,到幼苗柔嫩,再到茎叶老硬的生长过程,它同岁亦莫止和岁亦阳止一起,喻示了时间的流逝和戍役的漫长。岁初而暮,物换星移,曰归曰归,却久戍不归;这对时时有生命之虞的戍卒来说,怎能不忧心烈烈。
那么,为什么戍役难归呢?后四句作了层层说明:远离家园,是因为玁狁之患;戍地不定,是因为战事频频;无暇休整,是因为王差无穷。其根本原因,则是玁狁之故。《汉书匈奴传》说:(周)懿王时,王室遂衰,戎狄交侵,暴虐*。*被其苦,诗人始作,疾而歌之曰:靡室靡家,猃狁之故云云。
这可视为《采薇》之作的'时代背景。对于玁狁之患,匹夫有戍役之责。这样,一方面是怀乡情结,另一方面是战斗意识。前三章的前后两层,同时交织着恋家思亲的个人情感和为国赴难的责任感,这是两种互相矛盾又同样真实的思想感情。其实,这也构成了全诗的情感基调,只是思归的个人情绪和战斗的责任感,在不同的章节有不同的表现。
四、五章追述行军作战的紧张生活。写出了军容之壮,戒备之严,全篇气势为之一振。其情调,也由忧伤的思归之情转而为激昂的战斗之情。这两章同样四句一意,可分四层读。四章前四句,诗人自问自答,以维常之华,兴起君子之车,流露出军人特有的自豪之情。接着围绕战车描写了两个战斗场面: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这概括地描写了威武的军容、高昂的士气和频繁的战斗;驾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这又进而具体描写了在战车的掩护和将帅的指挥下,士卒们紧随战车冲锋陷阵的场面。最后,由战斗场面又写到将士的装备:四牡翼翼,象弭鱼服。战马强壮而训练有素,武器精良而战无不胜。将士们天天严阵以待,只因为玁狁实在猖狂,岂不日戒,玁狁孔棘,既反映了当时边关的形势,又再次说明了久戍难归的原因。
《毛诗序》根据这两章对军旅生活的描写,认为《采薇》是遣戍役、劝将士之诗。这与诗意不符。从全诗表现的矛盾情感看,这位戍卒既恋家也识大局,似乎不乏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因此,在漫长的归途上追忆起昨日出生入死的战斗生活,是极自然的。
笼罩全篇的情感主调是悲伤的家园之思。或许是突然大作的霏霏雪花惊醒了戍卒,他从追忆中回到现实,随之陷入更深的悲伤之中。追昔抚今,痛定思痛,怎能不令我心伤悲呢?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是写景记时,更是抒情伤怀。个体生命在时间中存在,而在今与昔、来与往、雨雪霏霏与杨柳依依的情境变化中,戍卒深切体验到了生活的虚耗、生命的流逝及战争对生活价值的否定。
绝世文情,千古常新。今人读此四句仍不禁枨触于怀,黯然神伤,也主要是体会到了诗境深层的生命流逝感。行道迟迟,载渴载饥,加之归路漫漫,道途险阻,行囊匮乏,又饥又渴,这眼前的生活困境又加深了他的忧伤。行道迟迟,似乎还包含了戍卒对父母妻孥的担忧。
依依、霏霏、迟迟,重言的运用,增强了节奏感,更增加了诗的韵味和艺术感染力。一别经年,靡使归聘,生死存亡,两不可知,当此回归之际,必然会生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的忧惧心理。然而,上述种种忧伤在这雨雪霏霏的旷野中,无人知道更无人安慰;我心伤悲,莫知我哀,全诗在这孤独无助的悲叹中结束。
纵观全诗,《采薇》主导情致的典型意义,不是抒发遣戍役劝将士的战斗之情,而是将王朝与蛮族的战争冲突退隐为背景,将从属于国家军事行动的个人从战场上分离出来,通过归途的追述集中表现戍卒们久戍难归、忧心如焚的内心世界,从而表现周人对战争的厌恶和反感。《采薇》,似可称为千古厌战诗之祖。
拓展阅读:诗经采薇教案
教学目标
1、 知能:把握情感、读出诗歌的节奏、韵味。
2、 过方:朗读、合作探究
3、 情态:厌战、思乡
教学过程
1、 导入(复*文学常识《诗经》)
或者与余光中的《乡愁》比较,或者播放舞蹈《采薇》或者欣赏名人大家的朗诵,在欣赏中初步奠定情感基调
2、 初读文章,扫清字词障碍(多媒体展示)
孔疚( jiù ) 靡盬(mí gǔ )、玁狁(xiǎn yǔn)
寰宇( huán) 神裔( yì ) 肴馔(yáo zhuàn)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靡室靡家,猃狁之故。不遑启居,猃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 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 王事靡盬,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 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岂不日戒?猃狁孔棘!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豆苗采了又采,薇菜刚刚冒出地面。说回家了回家了,但已到了年末仍不能实现。没有妻室没有家,都是为了和猃狁打仗。 没有时间安居休息,都是为了和猃狁打仗。
豆苗采了又采,薇菜柔嫩的样子。说回家了回家了,心中是多么忧闷。忧心如焚,饥渴交加实在难忍。驻防的地点不能固定,无法使人带信回家。
豆苗采了又采,薇菜的茎叶变老了。说回家了回家了,又到了十月小阳春。征役没有休止, 哪能有片刻安身。心中是那么痛苦,到如今不能回家。
那盛开着的是什么花?是棠棣花。那驶过的是什么人的车?当然是将帅们的从乘。兵车已经驾起,四匹雄马又高又大。哪里敢安然住下?因为一个月多次交战!
驾起四匹雄马,四匹马高大而又强壮。将帅们坐在车上,士兵们也靠它隐蔽遮挡。四匹马训练得已经娴熟,还有象骨装饰的弓和鲨鱼皮箭囊(指精良的装备)。怎么能不每天戒备呢?猃狁之难很紧急啊。
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吹。如今回来路途中,大雪纷纷满天飞。道路泥泞难行走,又饥又渴真劳累。满腔伤感满腔悲,我的哀痛谁体会!
这首诗描述了这样的一个情景:寒冬,阴雨霏霏,雪花纷纷,一位解甲退役的征夫在返乡途中踽踽独行。道路崎岖,又饥又渴;但边关渐远,乡关渐*。此刻,他遥望家乡,抚今追昔,不禁思绪纷繁,百感交集。艰苦的军旅生活,激烈的战斗场面,无数次的登高望归情景,一幕幕在眼前重现。此诗就是三千年前这样的一位久戍之卒,在归途中的追忆唱叹之作。其类归《小雅》,却颇似《国风》。
笼罩全篇的情感主调是悲伤的家园之思。或许是突然大作的霏霏雪花惊醒了戍卒,他从追忆中回到现实,随之陷入更深的悲伤之中。追昔抚今,痛定思痛,不能不令“我心伤悲”。“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是写景记事,更是抒情伤怀。个体生命在时间中存在,而在“今”与“昔”、“来”与“往”、“雨雪霏霏”与“杨柳依依”的情境变化中,戍卒深切体验到了生活的虚耗、生命的流逝及战争对生活价值的否定。绝世文情,千古常新。现代人读此四句仍不禁枨触于怀,黯然神伤,也主要是体会到了诗境深层的生命流逝感。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加之归路漫漫,道途险阻,行囊匮乏,又饥又渴,这眼前的生活困境又加深了他的忧伤。“行道迟迟”,似乎还包含了戍卒对父母妻孥的担忧。一别经年,“靡使归聘”,生死存亡,两不可知,当此回归之际,必然会生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唐宋之问《渡汉江》)的忧惧心理。然而,上述种种忧伤在这雨雪霏霏的旷野中,无人知道更无人安慰;“我心伤悲,莫知我哀”,全诗在这孤独无助的悲叹中结束。综观全诗,《采薇》主导情致的典型意义,不是抒发遣戍役劝将士的战斗之情,而是将王朝与蛮族的战争冲突退隐为背景,将从属于国家军事行动的个人从战场上分离出来,通过归途的追述集中表现戍卒们久戍难归、忧心如焚的内心世界,从而表现周人对战争的厌恶和反感。《采薇》,似可称为千古厌战诗之祖。
在艺术上,“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被称为《三百篇》中最佳诗句之一。自南朝谢玄以来,对它的评析已绵延成一部一千五百多年的阐释史。王夫之《姜斋诗话》的“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和刘熙载《艺概》的“雅人深致,正在借景言情”,已成为诗家口头禅。而“昔往”、“今来”对举的句式,则屡为诗人追摹,如曹植的“始出严霜结,今来自露晞”(《情诗》),颜延之的“昔辞秋未素,今也岁载华”(《秋胡诗》之五),等等。
《采薇(节选)》出自《诗经·小雅》,为先秦时代的汉族诗歌。《诗经·小雅》是《诗经》二雅之一,它的内容十分广泛丰富,其中最突出的,是关于战争和劳役的作品。全诗六章,每章八句。《采薇(节选)》是一首戎卒返乡诗。诗歌表现了将征之人的思家忍苦之情,并将这种感情放在对景物的描写及对军旅生活的述说中表现。
全诗六节(每八句为一节),模仿一个戍卒的口吻,以采薇起兴,前五节着重写戍边征战生活的艰苦、强烈的思乡情绪以及久久未能回家的原因,从中透露出士兵既有御敌胜利的喜悦,也深感征战之苦,流露出期望和*的心绪;第六节以痛定思痛的抒情结束全诗,感人至深。
此诗运用了重叠的句式与比兴的手法,集中体现了《诗经》的艺术特色。末章头四句,抒写当年出征和此日生还这两种特定时刻的景物和情怀,言浅意深,情景交融,历来被认为是《诗经》中有名的诗句之一。《诗经》是汉族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对后代诗歌发展有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
诗歌理解:
采薇(节选)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注释:
【昔】从前,指出征时。
【往】指当初去从军。
【依依】形容柳丝轻柔、随风摇曳的样子。
【思】句末语气词,没有实在意义。
【雨雪】雨雪:指下雪。“雨”,这里读yù。
【霏霏】雪下得很大的样子。
【迟迟】迟缓的样子。
【载】则,又。
【莫】没有人。
译文:
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吹;如今回来路途中,大雪纷纷满天飞。道路泥泞难行走,又渴又饥真劳累。满心伤感满腔悲。我的哀痛谁体会!
主题:
《采薇(节选)》写一位远征战士在回乡途中的所思所想等,表达了从军将士思归的情怀。
赏析:
作者抓住“杨柳依依”和“雨雪霏霏”这两种分别代表春天和冬天的自然景物,描述了军旅生活的漫长。“杨柳依依”写出了杨柳枝条随风摇曳的样子,“雨雪霏霏”写出了雪花飞舞的情景。
问题归纳:
1、怎样的“杨柳”会让人感到“依依”?
诗中人是一位即将出征的战士。在这如诗如画的景色中,“我”却要——(离开家乡)。家乡的一草一木都值得留恋,但出征的“我”眼中却只看到了依依的杨柳。“柳”与“留”谐音,既表示挽留之意,又表达思乡之情。这哪里是依依的杨柳啊,这分明是双依依挽留的手啊。
2、最能表达诗中人心情的诗句是什么?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答案
腊八节古诗词节选
导语:用关怀和爱护生火,用祝福和祈愿慢熬,用诚恳和真情送上,精心熬制的一碗甜蜜和团圆的腊八粥;愿粥香送去美好和顺利与你相伴,幸福和安康与你缠绵;祝你腊八节快乐乐翻天,幸福福相连!接下来小编整理了腊八节古诗词节选,文章希望大家喜欢!
《腊八》——(清)夏仁虎
腊八家家煮粥多,
大臣特派到雍和。
对慈亦是当今佛,
进奉熬成第二锅。
诗中描写道,腊八一到,民间家家户户都要煮腊八粥吃,而朝廷乃当世活佛,他也要到雍和宫煮粥奉佛并赐大臣、诸王、宫妃等。据文献记载,清代雍和宫有四口煮粥的大锅,锅最大的直径为二米,深一米五,可容米数担。熬粥时,第一锅粥是奉佛的,第二锅粥是赐给太后和帝后家眷的,第三锅粥是赐给诸王和少主府的`,第四锅粥是赐给*的。
《腊节》——北齐·魏收
凝寒迫清祀,有酒宴嘉*。
宿心何所道,藉此慰中情。
魏收(507年—572年)字伯起,小字佛助,钜鹿下曲阳(今河北晋州)人,南北朝时期史学家、文学家。北魏骠骑大将军魏子建之子。与温子升、邢邵并称“北地三才子”。
魏收历仕北魏、东魏、北齐三朝。天保二年(551年),他正式受命撰魏史,魏收与房延祐、辛元植、刁柔、裴昂之、高孝干等“博总斟酌”,撰成《魏书》一百三十篇,记载了鲜卑拓跋部早期至公元550年东魏被北齐取代这一阶段的历史。书成之后,众口喧嚷,指为“秽史”,魏收三易其稿,方成定本。后官至尚书右仆射,天保八年(557年)迁太子少傅。武*三年(572年)去世,朝廷追赠他为司空、尚书左仆射,谥文贞。
这首诗写出了寒凝大地、数九隆冬时节,人们在桌上摆上肉酒以祭祀百神,感谢百神的福佑,抒发久已宿居于心中的敬神之情。
1、《腊节》—(北齐)魏收
凝寒迫清祀,
有酒宴嘉*。
宿心何所道,
藉此慰中情。
2、《腊八》—(清)夏仁虎
腊八家家煮粥多,
大臣特派到雍和。
对慈亦是当今佛,
进奉熬成第二锅。
3、《腊日》—(唐)杜甫
腊日常年暖尚遥,今年腊日冻全消。
侵凌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
纵酒欲谋良夜醉,还家初散紫宸朝。
口脂面药随恩泽,翠管银婴下九霄。
4、《十二月八日步至西村》—(宋)陆游
腊月风和意已春,时因散策过吾邻。
草烟漠漠柴门里,牛迹重重野水滨。
多病所须惟药物,差科未动是闲人。
今朝佛粥交相馈,更觉江村节物新。
5、《腊八日水草庵即事》—(清)顾梦游
清水塘边血作磷,正阳门外马生尘。
只应水月无新恨,且喜云山来故人。
晴腊无如今日好,闲游同是再生身。
自伤白发空流浪,一瓣香消泪满巾。
6、《腊八粥》—(清)道光帝
一阳初夏中大吕,谷粟为粥和豆煮。
应时献佛矢心虔,默祝金光济众普。
盈几馨香细细浮,堆盘果蔬纷纷聚。
共尝佳品达沙门,沙门色相传莲炬。
童稚饱腹庆州*,还向街头击腊鼓。
7、《腊八粥》—(清)李福
腊月八日粥,传自梵王国。七宝美调和,五味香糁入。
用以供伊蒲,籍之作功德。僧民多好事,踵事增华饰。
此风未汰除,歉岁尚沿袭。今晨或馈遗,啜这不能食。
吾家住城南,饥民两寺集。男女叫号喧,老少街衢塞。
失足命须臾,当风肤迸裂。怯者蒙面生,一路吞声泣。
诗经采薇节选的赏析
《采薇》是一首写一位被遣戍边的兵士从出征到回家的诗歌。诗中后这四句,是诗中情景交融的名句。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诗经采薇节选的赏析,欢迎阅读借鉴!
采薇(节选)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悲伤,莫知我哀!
译文
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吹;
如今回来路途中,大雪纷纷满天飞。
道路泥泞难行走,又渴又饥真劳累。
满心伤感满腔悲。我的哀痛谁体会。
赏析
《采薇》是《诗经·小雅》中的一篇。历代注者关于它的写作年代说法不一。但据它的内容和其它历史记载的考订大约是周宣王时代的作品的可能性大些。周代北方的猃狁(即后来的匈奴)已十分强悍,经常入侵中原,给当时北方人民生活带来不少灾难。历史上有不少周天子派兵戍守边外和命将士出兵打败猃狁的记载。从《采薇》的内容看,当是将士戍役劳还时之作。诗中唱出从军将士的艰辛生活和思归的情怀。 全诗分六章,前三章叠出,以采薇起兴写薇由作而柔而刚,而戍役军士远别家乡,历久不归,思乡之情,忧心不已!作者写道:山薇啊,你发芽了,出生了,我们总该回家了吧!但转眼又是一年,我们都顾不上家室,这却是为何呢?为了猃狁入侵之故,我们连好好坐上一会儿也来不及,也是为了猃狁之故。我们需要攻战!又到了采薇的时候,薇叶长大了,枝叶柔嫩,这下总该回家了吧!心里的忧伤如此炽烈,为战事奔波,我们戍期未定,谁难替我们带回家信!山薇长得粗壮刚健了,这下该回家了吧!已是阳春十月了!可是王事没完,还没法闲暇,忧伤的心情好不痛苦,却无人相慰劳!四、五两章是写边关战事繁忙、紧张:那盛开的花是什么?是棠棣之花。用花之盛起兴,喻出征军伍车马服饰之盛:那好大好大的是什么?那是将士的*,兵车既已驾起,战马高大雄健,战事频繁,军队又要迁徙,岂敢定居?驾着四匹昂首高大的公马,军将们坐在战车上,步兵们蔽依车后,战马威武雄健,兵士手中的象骨的弓和鱼皮箭袋时时佩在身边,猃狁的侵战如此强大猖狂,马能不日日加强戒备?这两章写的是猃狁的匈悍而周家军队盛大的军威,纪律严正,卒伍精强。但是戍役的生活也是艰辛而紧张的,这些都是作者用写实的笔法来写的。第六章则笔锋一转,写出征人在还乡路上饱受饥寒,痛定思痛的哀伤心情:想起出征之时,那依依杨柳,枝茂叶盛,而此时风雪归程,路远,天寒,又饥,又渴,可谓十分狼狈而又凄苦。晋人谢玄把“昔我往矣”四句论为三百篇中最好的诗句。在文学史上影响极大。常为后世文人反复吟唱、仿效。由于《诗经》素以浑厚、质朴著称,这类如此凄婉动人的作品确属不多。因而它便成了《诗经》抒情作品的一个典范而为历代文学家所称颂。 这首诗的主题是严肃的.。猃狁的凶悍,周家军士严阵以待,作者以戍役军士的身份描述了以天子之命命将帅、遣戊役,守卫中国,军旅的严肃威武,生活的紧张艰辛。作者的爱国情怀是通过对猃狁的仇恨来表现的。更是通过对他们忠于职守的叙述——“不遑启居”、“不遑启处”、“岂敢定居”、“岂不日戒”和他们内心极度思乡的强烈对比来表现的。全诗再衬以动人的自然景物的描写:薇之生,薇之柔,薇之刚,棠棣花开,依依杨柳,霏霏雨雪,都烘托了军士们“日戒”的生活,心里却是思归的情愫,这里写的都是将士们真真实实的思想,忧伤的情调并不降低本篇作为爱国诗篇的价值,恰恰相反是表现了人们的纯真朴实,合情合理的思想内容和情感,也正是这种纯正的真实性,赋予了这首诗强盛的生命力和感染力。 从写作上看,它和诗经的许多作品一样用以薇起兴的手法,加上章法、词法上重沓叠奏,使内容和情趣都得以层层铺出,渐渐深化,也增强了作品的音乐美和节奏感。全诗有记叙,有议论,有景物,有抒情,有心理描写,搭配错落有致,又十分妥贴,因此《采薇》(节选)一篇确是《诗经》中最好的篇章之一。
关于古诗经典名句
在**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对那些朗朗上口的古诗很是熟悉吧,古诗按内容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等。你还在找寻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古诗经典名句,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经·周南·关雎)
2、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小雅·采薇)
3、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王风·黍离)
4、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诗经·卫风·淇奥)
5、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诗经·王风·采葛)
6、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诗经·郑风·子衿)
7、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秦风·蒹葭)
8、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诗经·卫风·硕人)
9、手如柔荑,肤如凝脂。 (诗经·卫风·硕人)
10、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诗经·鄘风·相鼠)
11、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诗经·大序)
12、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诗经·小雅·车辖)
13、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诗经·小雅)
14、高岸为谷,深谷为陵。 (诗经·小雅)
15、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小雅·鹤鸣)
16、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诗经·大雅·荡)
17、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诗经·大雅·抑)
18、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尚书)
19、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大禹谟)
20、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国语·周语)
21、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国语)
22、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
23、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左传)
24、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左传)
25、欲加之罪,何患辞。 (左传)
26、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左传)
27、不去*,鲁难未已。 (左传)
28、外举不弃仇,内举不失亲。 (左传)
29、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左传)
30、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
31、曲则全,枉则直。 (老子)
3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
33、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老子)
34、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老子)
35、将欲取之,必先之。 (老子)
36、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老子)
37、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老子)
38、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
39、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老子)
40、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
41、言必信,行必果。 (论语·子路)
42、既来之,则安之。 (论语·季氏)
43、朝闻道,夕死可矣。 (论语·里仁)
44、是可忍,孰不可忍。 (论语·八佾)
45、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论语·述而)
4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公冶长)
4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
48、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论语·子罕)
49、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述而)
1、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范成大《车遥遥篇》
2、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温庭筠《更漏子三首其三》
3、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佚名《诗经·邶风·击鼓》
4、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苏武《结发为夫妻》
5、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晏殊《玉楼春》
6、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苏武《结发为夫妻》
7、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张生《千秋岁》
8、人如风*江云,情似雨馀黏地絮。——周邦彦《玉楼春》
9、色不迷人人自迷,情人眼里出西施。 -黄増《集杭州俗语诗》
10、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李商隐《暮秋独游曲江》
11、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苏幕遮》
12、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浓。——曹雪芹《红楼梦引子》
13、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柳永《雨霖铃》
14、柔情似水,佳期如梦。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幕幕。——秦观《鹊桥》
15、相思本是无凭语,莫向花牋费泪行。——晏几道《鹧鸪天三首其二》
16、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元好问《摸鱼儿二首其一》
17、鱼沈雁杳天涯路,始信人间别离苦。——戴叔伦《相思曲》
18、君若扬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沈各异势,会合何时谐?——曹植《明月上高楼》
19、相思*多少,地角天涯未是长。——张仲素《燕子楼》
20、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李冠《蝶恋花》
21、唯将终夜长开眼,报答*生未展眉。——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三》
22、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欧阳修《蝶恋花二首其一》
23、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佚名《凤求凰·琴歌》
24、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乾。——李商隐《无题》
25、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李商隐《无题六首其三》
26、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张籍《节妇吟》
27、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李白《三五七言》
28、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柳永《雨霖铃》
29、相思一夜梅花发,忽到窗前疑是君。——卢仝《有所思》
30、诚知此恨人人有,贫寒夫妻百事哀。——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二》
31、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苏东坡《江城 子》
32、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晏几道《鹧鸪天三首其一》
33、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云案·元夕》
34、一场寂寞凭谁诉。算前言,总轻负。——柳永《昼夜乐》
35、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
36、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元稹《离思》
37、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不多情。——纳兰性德《摊破浣溪沙》
38、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曹雪芹《终身误》
39、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张泌《寄人》
40、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鱼玄机《江陵愁望有寄》
41、寻好梦,梦难成。况谁知我此时情。枕前泪共帘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聂胜琼《鹧鸪天》
42、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黄景仁《绮怀诗二首其一》
43、不知魂已断,空有梦相随。除却天边月,没人知。——韦庄《女冠子二首其一》
44、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李之仪《卜算子》
45、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m.ju.51tietu.net)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白居易《长恨歌》
46、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横塘路》
47、*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徐再思《蟾宫曲·春情》
48、妾似胥山长在眼,郎如石佛本无心。——朱彝尊《鸳鸯湖棹歌》
49、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秦观《八六子》
50、尊前拟把归期说,未语春容先惨咽。——欧阳修《玉楼春》
51、别来半岁音书绝,一寸离肠千万结。——韦庄《应天长》
国学古诗经典
1.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唐李绅悯农)
2.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唐李贺南国)
3.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唐李商隐无题)
4.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唐李商隐无题)
5.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唐李商隐无题)
6.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唐李商隐锦瑟)
7.历鉴前朝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唐李商隐)
8.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唐李商隐)
9.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唐僧云览)
10.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唐白居易长恨歌)
11.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唐白居易放言)
12.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唐元稹离思)
13.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唐刘希夷)
14.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唐王翰凉州词)
15.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唐颜真卿)
16.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唐罗隐蜂)
17.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唐贾岛剑客)
18.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唐韩愈进学解)
19.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唐刘禹锡秋词)
20.沉舟侧畔千帆进,病树前头万木春。(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
古诗经典爱情诗句精选
1、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2、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晏几道《临江仙二首·其二》
3、春未足,闺愁难寄,琴心谁与?曲径穿花寻蛱蝶,虚阑傍日教鹦鹉。——岳珂《满江红·小院深深》
4、几次细思量,情愿相思苦!——胡适《生查子》
5、劝君频入醉乡来,此是无愁无恨处。——晏几道《玉楼春·雕鞍好为莺花住》
6、思君如明烛,煎心且衔泪。——陈叔达《自君之出矣》
7、多情自古空余恨,好梦由来最易醒。——史清《溪佚题》
8、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欧阳修《蝶恋花二首其一》
9、借问江潮与海水,何似君情与妾心?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白居易《浪淘沙·借问江潮与海水》
10、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11、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李商隐《无题·重帏深下莫愁堂》
12、君在天一涯,妾身长别离。——江淹《古离别》
13、寄相思,寒雨灯窗,芙蓉旧院。——吴文英《宴清都·秋感》
14、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李白《三五七言》
15、美人如花隔云端!上有青冥之长天,下有渌水之波澜。——李白《长相思·其一》
16、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缘会更难期。——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三》
17、空劳纤手,解佩赠情人。——牛希济《临江仙·柳带摇风汉水滨》
18、蛮姜豆蔻相思味。——吴文英《杏花天·咏汤》
19、欲把相思说似谁,浅情人不知。——晏几道《长相思·长相思》
20、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李清照《声声慢》
21、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欧阳修《蝶恋花二首·其一》
22、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佚名《凤求凰·琴歌》
23、屏山遮断相思路,子规啼到无声处。——高鹗《青玉案·丝丝香篆浓于雾》
24、相思本是无凭语,莫向花笺费泪行。——晏几道《鹧鸪天·醉拍春衫惜旧香》
25、君行逾十年,孤妾常独栖。——曹植《明月上高楼》
26、待浮花、浪蕊都尽,伴君幽独。——苏轼《贺新郎·夏景》
27、兽炉沈水烟,翠沼残花片,一行行写入相思传。——张可久《塞鸿秋》
28、相思本是无凭语,莫向花牋费泪行。——晏几道《鹧鸪天三首其二》
29、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武则天《如意娘》
30、旋开旋落旋成空,白发多情人更惜。——司空图《酒泉子·买得杏花》
31、君安游兮西入秦,愿为影兮随君身。——傅玄《车遥遥篇》
32、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杜甫《月夜》
33、青绫被,莫忆金闺故步。——晁补之《摸鱼儿·东皋寓居》
34、色不迷人人自迷,情人眼里出西施。-黄増《集杭州俗语诗》
35、画船捶鼓催君去。——舒亶?《菩萨蛮·画船捶鼓催君去》
36、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秦观《八六子》
37、人如风後入江云,情似雨馀黏地絮。——周邦彦《玉楼春》
38、盈盈一点芳心,占多少春光,问卿知否?红妆莫斗。——顾太清《玉烛新·白海棠》
39、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温庭筠《南歌子词二首》
40、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李之仪《卜算子》
41、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无题》
42、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圞月。——纳兰性德《菩萨蛮·问君何事轻离别》
43、可能无意传双蝶,尽付芳心与蜜房。——宋祁《落花》
44、问别来、解相思否。——吴文英《惜秋华·七夕前一日送人归盐官》
45、诚知此恨人人有,贫寒夫妻百事哀。——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二》
46、梦断刀头,书开虿尾,别有相思随定。——史达祖《齐天乐·中秋宿真定驿》
47、闲坐悲君亦自悲,百年多是几多时。——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三》
48、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张生《千秋岁》
49、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浓。——曹雪芹《红楼梦引子》
50、红豆不堪看,满眼相思泪。——牛希济《生查子·新月曲如眉》
诗经节选的古诗 诗经中的古诗节选 仿诗经采薇节选杜甫的古诗 蓼莪节选诗经小雅的古诗 古诗的节选 月行节选的古诗 春节选的古诗 蒹葭古诗的节选 采薇的节选古诗 三峡(节选)的古诗 《卜居(节选)》的古诗 春风节选的古诗 繁星节选的古诗 节选古诗的含义 谷雨节选的古诗 春的消息节选古诗 爱莲说节选的古诗 老子节选二的古诗 古诗采薇节选的诗人 简单的古诗节选 带秋字的古诗节选 釆薇节选古诗的含义 采莲节选的古诗意 采薇节选的古诗词 采薇节选古诗的诗意 节选自古诗的ID 古诗草节选的解析 采薇节选古诗的英文 古朗月行的古诗节选 古诗节选和选段的区别
诗经小雅采薇的节选拼音 诗经采薇节选译文 诗经小雅采薇节选赏析 诗经采薇节选的诗意 诗经采薇(节选)拼音版 诗经·采薇节选的诗意 诗经采薇节选的解释 古诗经典名句大全 五言诗经典唐代古诗 《诗经·关雎》古诗赏析 诗经采薇节选 赞美运动员的话 六年级上册诗经采薇节选(采薇诗歌赏析及诗意) 诗经采薇节选拼音版注释(采薇全文内容及翻译诗意) 诗经采薇节选的意思是什么(诗经采薇全文解析) 诗经采薇古诗赏析及翻译(诗经采薇(节选)拼音版) 古诗经典爱情诗句精选100句 诗经里的风古诗71句 古诗情诗经典诗句 腊八节古诗词节选 诗经《关雎》古诗鉴赏 古诗经典选集 爱国古诗经典 诗经采薇节选的赏析 伤感古诗经典语录精选 关于古诗经典名句 《诗经·关雎》古诗赏析 国学古诗经典 古诗经典传承 古诗经典爱情诗句精选
易地扶贫搬迁标语图片 爱国主义的宣传标语 仪容镜标语大全 垃圾分类标语设计图片 三大整治攻坚战标语 运动场标语图片 双十一快递标语 有关环境的标语 关于环境保护的小标语 创新的宣传标语 浴池禁止标语 健康养生标语大全 河南自贸区宣传标语 早餐开业活动宣传标语 康复科墙上标语 免费义诊活动的标语 爱绿护绿标语卡片 请勿随地大小便标语 七夕蛋糕活动标语 感受自然标语 团日活动横幅标语 公司出游横幅标语大全 40年同学聚会标语横幅 家电清洗标语 车间质量安全标语 免费健康体检宣传标语 纪检谈话室标语 卫生环境保护宣传标语 足球比赛口号标语 禁止吸烟标语大全 交通安全小标语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