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播放刘云的古诗 >

播放刘云的古诗

关于播放刘云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播放刘云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播放刘云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包括句子、语录、说说、名言、诗词、祝福、心语等。如果播放刘云的古诗页面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

句子:即与播放刘云的古诗相关的句子。
语录:即与播放刘云的古诗相关的名人语录
说说:即与播放刘云的古诗相关的qq说说、微信朋友圈说说。
名言:即与播放刘云的古诗相关的名人名言、书籍名言。
诗词:即与播放刘云的古诗相关的古诗词、现代诗词、千古名句。
祝福语:即与播放刘云的古诗相关的祝福祝贺词。
心语:即与播放刘云的古诗相关的早安、晚安朋友圈心语。

  • 赠刘景文古诗

  • 古诗文
  • 赠刘景文古诗

      在我们*凡的日常里,说到古诗,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古诗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赠刘景文古诗,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赠刘景文》

      【宋】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最是橙黄橘绿时。

      【注释】

      (1)擎:举,向上托。(擎雨盖:喻指荷叶)

      (2)傲霜:不怕霜冻,坚强不屈。

      (3)最:一作“正”(4)君:你,指刘景文。

      【译文】

      荷叶败尽,像一把遮雨的伞似的叶子和根茎上再也不像夏天那样亭亭玉立;菊花也已枯萎,但那傲霜挺拔的菊枝在寒风中依然显得生机勃勃。别以为一年的好景将尽,你必须记住,最美的景是在初冬橙黄橘绿的时节啊!

      【出处】

      姜葆夫、韦良成选注《常用古诗》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山人。是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书画家,与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辙、王安石和曾巩并称唐宋散文八大家。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诗词、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诣。他的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合称“宋代四大家”;善画竹木怪石,其画论,书论也有卓见。是北宋继欧阳修之后的文坛领袖,散文与欧阳修齐名;诗歌与黄庭坚齐名;他的词气势磅礴,风格豪放,一改词的婉约,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共为豪放派词人。

      嘉佑二年(1057)进士,任福昌县主簿、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召直史馆。神宗元丰二年(1079)知湖州时,以讪谤系御史台狱,三年贬黄州团练使,筑室于东坡,自号东坡居士。后量移诸州。哲宗元佑元年(1086)还朝,为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知制诰。九年,又被劾奏讥斥先朝,远贬惠州、儋州,元符三年(1100),始被召北归,卒于常州。着有《东坡全集》一百十五卷,今存。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写赠给好友的刘景文(名季孙)的。诗的前两句写景,抓住“荷尽”、“菊残”描绘出秋末冬初的萧瑟景象。“已无”与“犹有”形成强烈对比,突出菊花傲霜斗寒的形象。后两句议景,揭示赠诗的目的。说明冬景虽然萧瑟冷落,但也有硕果累累、成熟丰收的一面,而这一点恰恰是其他季节无法相比的。诗人这样写,是用来比喻人到壮年,虽已青春流逝,但也是人生成熟、大有作为的黄金阶段,勉励朋友珍惜这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努力不懈,切不要意志消沉、妄自菲薄。

      苏轼的《赠刘景文》,是在元佑五年(1090)苏轼在杭州任知州时作的。《苕溪渔隐丛话》说此诗咏初冬景致,“曲尽其妙”。诗虽为赠刘景文而作,所咏却是初冬景物,了无一字涉及刘氏本人的道德文章。这似乎不是题中应有之义,但实际上,作者的高明之处正在于将对刘氏品格和节操的称颂,不着痕迹地糅合在对初冬景物的描写中。因为在作者看来,一年中最美好的风光,莫过于橙黄橘绿的初冬景色。而橘树和松柏一样,是最足以代表人的高尚品格和坚贞的节操。

      古人写秋景,大多气象衰飒,渗透悲秋情绪。然此处却一反常情,写出了深秋时节的丰硕景象,显露了勃勃生机,给人以昂扬之感。因此宋人胡仔以之与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诗中“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两句相提并论,说是“二诗意思颇同而词殊,皆曲尽其妙”(《苕溪渔隐丛话》)。

      刘季孙、字景文。北宋两浙兵马都监。苏轼称他为“慷慨奇士”。

      【写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元佑五年(1090)初冬,当时苏轼正在杭州任职,任两浙兵马都监的刘季孙也在。两人过从甚密,交易很深。诗人一方面视刘景文为国士,并有《乞擢用刘季孙状》予以举荐;另一方面增此诗以勉励之。(苏诗赠此诗时,刘季孙已58岁了,难免有迟暮之感。)

      【品味】

      荷与菊是历代诗家的吟咏对象,常给人留下美好的印象,可是为什么此诗一开头却高度概括地描绘了荷败菊残的形象,展示了一幅深秋的画面?这全然是为了强调和突出一年之中的最好景象:橙黄橘绿之时。虽然橙和橘相提并论,但事实上市人正偏重于橘,因为“橘”象征着许多美德,故屈原写《橘颂》而颂之,主要赞其“独立不迁”、“精色内白”、“秉德无私”、“行比伯夷”。此诗的结句正有此意,在表达上熔写景、咏物、赞人于一炉,含蓄地赞扬了刘景文的品格和秉性

[阅读全文]...
  • 古诗赠刘景文

  • 古诗赠刘景文

      《赠刘景文》作于1090年(元祐五年)初冬,当时苏轼正在杭州任职,任两浙兵马都监的刘季孙也在。两人过从甚密,交易很深。下面是古诗赠刘景文,希望对你有帮助。

      《赠刘景文》

      宋·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正是橙黄橘绿时。

      诗词译文

      如今,荷叶都已经枯败了,再也看不到夏天那样碧绿的,好像举着一把遮雨大伞似的荷叶,亭亭玉立在那里繁茂的样子了。傲霜耐寒的菊花,虽然还有挺拔的菊枝依然生机勃勃,但美丽的花朵早已残败。不过,在这一年中仍然有值得你记住的最美景致,橙黄橘绿满眼收获正是初冬最美的时节啊!

      词语注释

      1、擎:举,向上托。

      2、擎雨盖:喻指荷叶

      3、傲霜:不怕霜冻,坚强不屈。

      4、君:你,指刘景文。

      5、盖:车盖,这里比喻荷叶。

      赏析

      此诗写初冬。第一句写枯荷。荷出污泥而不染,本为高洁品质之象征,惟到秋末,池荷只剩残茎,连枯叶也已无存,确是一片凄寂。昔李璟作《山花子》,首句云:“菡萏香销翠叶残。”王国维乃谓“大有‘从芳芜秽’、‘美人迟暮’之感。”苏轼此诗首句,殆更过之。夫留得枯荷,尚能听雨,*则连枯叶亦无之,其衰飒至极矣。然则作者嗟叹感喟之情仅此一句,第二句便将笔势劈空振起,转到了“菊残犹有傲霜枝”。残菊与枯荷,虽同为衰飒场面,却以“傲霜枝”三字写出了秋菊的孤高之态和贞亮之节,看似与第一句对文,有互文见义、相与呼应之势;事实却侧重在“傲”字上。“擎雨”之“盖”乃实写,不过说像伞盖一样的荷叶都已一干二净;而“傲霜”之“枝”的“傲”则以移情手法写出了菊的内在精神,示人以凛不可犯的气概。这就比第一句深入了,也提高了。第三句则爽性喝破,人人皆以萧瑟秋风、严寒冬日为苦,作者却偏偏赞之为“一年好景”,且谆谆嘱咐“君须记”,此真以*淡无奇之语言给人以出乎意料之感受;至于收句,倘无力回天,则全诗必成虎头蛇尾,强弩之末。而作者乃从花写到枝,从枝叶写到果实,所谓“正是橙黄橘绿时”,乃金秋乍逝,百物丰收的季节,“橙黄橘绿”,又呈现一派熙熙融融景象,在前两句枯淡凄清的背景下突然出现了炫目摇情的色彩,真使人疑为神来之笔。然而作者除了用几个植物名称和几种简单明快的色调之外,再无其他噶枝蔓之句,这就给予作者一种踏实稳重、矜*躁释的美的感受。古人说:“情随事迁”。而东坡妙处,竟能用景移情,把日渐凋残的初冬一下子打扮成一片金黄翠绿,虽说用笔雅淡温柔,却具有不尽的.蓬勃朝气。写冬景而能化凋谢零落为饱满丰硕,非贤如东坡诚不可臻化。

      然此诗乃东坡写赠刘景文者。刘固以世家子弟而潦倒终身,年*六十,犹朝不保夕。作者第二次到杭州做官,与刘一见如故。既悯伤其愁苦,又希望他振作,不致因老病困穷而长此颓唐下去。就此诗首句而言,荷所以比君子;而时值岁尾,荷枯叶尽,正以喻君子生不逢辰,难免潦倒失路;次句言菊,菊所以喻晚节,而景文晚年并无亏缺,犹有凌霜傲雪之姿。但人到暮年,加上一生失意,总不免多向消沉颓唐一面着想;而对于读书人,特别是对有理想抱负者来说,却还有收之桑榆、获取丰收的一面。所以诗人乃以三、四两句对刘勖勉有加,给以支持,使刘认识到前景还是大有可为的。“橙黄橘绿”才是人生最成熟的收缘结果之期,这使刘不仅看到荷枯叶尽的一面,还有傲霜雪抗严寒和收成果实的一面,希望他能振作起来,坚持下去。只是诗人纯用比兴手法,没有把本意直截了当地说出来罢了。

      东坡作此诗时年已五十五,也已步入老年了。他当然不能预知不久的将来还遭到流放海南之厄。但他一向旷达乐观,主张应多方面地适应外界的环境变化,不因年老而颓唐消沉。然则此诗也不妨看做诗人本身的一生写照。盖苏轼一生,坎坷挫折,亦云多矣,却始终没有被逆境吓倒,而稍摧其志。然则此诗固亦夫子自道也。其身后“橙黄橘绿”,使千载以下之人尚能分享其甘美的艺术果实,也算是美不胜收了。故窃以为如仅以景语之美来赏析此诗,犹属皮相也。

      教后体会:

      《赠刘景文》是一首描写秋天景色的古诗,教学这首古诗时,我把感悟诗歌的韵味和意境的美好以及体会诗人的情感作为教学的重点。

      在学生读通古诗的基础上,我让学生联系对题目的理解,想想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有哪些词语的意思不理解。学生认真地读古诗、思考,提出了几个不懂的地方,如“擎雨盖”“荷尽”“傲霜枝”。因为学生对诗句的理解是建立在对事物感知的基础上,所以我引导学生看图、回忆夏季荷花盛开的样子,体会荷花此时的生机勃勃,想象秋季荷花开败的情景,借助课前搜集的“秋菊”图理解“傲霜枝”,在师生对话交流的基础上,学生理解了几个难懂的字、词,通过字理分析,降低了诗句翻译过程的难度,也加深了学生对诗句的理解和对诗人情感的感悟。接着引导学生深入品读古诗,启发学生边读边思考:“诗中描写了哪些秋天的景物?作者写了这些景物,想想哪些地方最能吸引你,然后认真地读一读,想想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阅读是个性化解读的过程,此教学环节给了学生空间。学生通过读、思考,很快归纳出了诗句描写的景物:荷花、菊花、橙子、橘子。顺着学生的回答,我这样引导:想象景物所呈现的画面,想象两者的对比,你读懂了什么。学生的阅读理解是有差异的,我们尊重他们的多元理解,所以我留给学生充分读、思考、想象、交流的时间,多数孩子对古诗意境的理解停留在秋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是一个收获的季节这个层面,在此基础上,我让学生再想想:诗人为什么要描写傲霜枝呢?陈一荣马上站起来说:“我不明白”我就启发他们,秋天有那些花不怕冷开得最茂盛呢?“菊花……”一个孩子站起来说:“诗人想叫他的朋友做人像菊花一样不怕寒冷,要坚强。”她的回答启发了其他的孩子,好几个孩子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有的说“像菊花一样勇敢”,有的说“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我们*时要努力。”说得真好!我为孩子有这样的理解而开心。

      本课的教学,我认为我处理得比较好的地方是对诗句的理解不是让学生根据词语意思进行组合,而是让学生字理的分析,展开想象,在头脑中浮现画面,用自己*惯的语言方式表达,从整体的感受来理解,把握诗句所呈现的意境。

      “首”这个字很抽象,学生难于记忆。根据小学生喜爱猜谜语、编顺口溜的特点,利用朗朗上口的谜语,让孩子们很快记住了“首”字。“枝记刘”都是形声字,在教学时,也采用字理分析,猜谜语、编顺口溜的特点,我利用多媒体课件设计了一组字练*,从直观的图片到字词练*,孩子们轻松地记住了。如:学“枝”引出“树、林、床、棋、橙”让学生说说这些字的构字特点。

[阅读全文]...
  • 赠刘景文古诗

  •   《赠刘景文》

      宋·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正是橙黄橘绿时。

      注释:

      1、刘景文:刘季孙(1033——1092),字景文,祥符(今河南开封)人。宋仁宗嘉佑间,以左班殿直监饶州酒务,摄州学事(《石林话》卷下)。宋哲宗元佑中以左藏库副使为两浙兵马都监。因苏轼荐知隰州。仕至文思副使。七年,卒,年六十。博通史传,性好异书古文石刻,仕宦所得禄赐尽於藏书之费。事见《东坡全集》卷六三《乞赙赠刘季孙状》、《东都事略》卷一一○《刘*传》。

      刘景文的父亲刘皴是北宋的将军,所以也养成他豪放的个性。因此苏轼称他为“慷慨奇士”。

      2、擎:举,向上托。(擎雨盖:喻指荷叶)

      3、傲霜:不怕霜冻,坚强不屈。

      4、君:你,指刘景文。

      5、盖:车盖,这里比喻荷叶。

      译文:

      荷叶败尽,像一把遮雨的伞似的叶子和根茎上再也不像夏天那样亭亭玉立;菊花也已枯萎,但那傲霜挺拔的菊枝在寒风中依然显得生机勃勃。别以为一年的好景将尽,你必须记住,最美的景是在初冬橙黄橘绿的时节啊!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写赠给好友刘景文(名季孙)的。诗的前两句写景,抓住“荷尽”、“菊残”描绘出秋末冬初的萧瑟景象。“已无”与“犹有”形成强烈对比,突出菊花傲霜斗寒的形象。后两句议景,揭示赠诗的目的。说明冬景虽然萧瑟冷落,但也有硕果累累、成熟丰收的一面,而这一点恰恰是其他季节无法相比的。诗人这样写,是用来比喻人到壮年,虽已青春流逝,但也是人生成熟、大有作为的黄金阶段,勉励朋友珍惜这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努力不懈,切不要意志消沉、妄自菲薄。

      苏轼的《赠刘景文》,是在元佑五年(1090)苏轼在杭州任知州时作的。《苕溪渔隐丛话》说此诗咏初冬景致,“曲尽其妙”。诗虽为赠刘景文而作,所咏却是深秋景物,了无一字涉及刘氏本人的道德文章。这似乎不是题中应有之义,但实际上,作者的高明之处正在于将对刘氏品格和节操的称颂,不着痕迹地糅合在对初冬景物的描写中。因为在作者看来,一年中最美好的风光,莫过于橙黄橘绿的初冬景色。而橘树和松柏一样,是最足以代表人的高尚品格和坚贞的节操。

      古人写秋景,大多气象衰飒,渗透悲秋情绪。然此处却一反常情,写出了深秋时节的丰硕景象,显露了勃勃生机,给人以昂扬之感。因此宋人胡仔以之与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诗中“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两句相提并论,说是“二诗意思颇同而词殊,皆曲尽其妙”(《苕溪渔隐丛话》)。

      荷与菊是历代诗家的吟咏对象,常给人留下美好的印象,可是为什么此诗一开头却高度概括地描绘了荷败菊残的形象,展示了一幅深秋的画面?这全然是为了强调和突出一年之中的最好景象:橙黄橘绿之时。虽然橙和橘相提并论,但事实上市人正偏重于橘,因为“橘”象征着许多美德,故屈原写《橘颂》而颂之,主要赞其“独立不迁”、“精色内白”、“秉德无私”、“行比伯夷”。此诗的结句正有此意,在表达上熔写景、咏物、赞人于一炉,含蓄地赞扬了刘景文的品格和秉性。

[阅读全文]...
  • 刘禹锡的古诗

  • 刘禹锡的古诗

      在*凡的学*、工作、生活中,许多人对一些广为流传的古诗都不陌生吧,古诗具有格律限制不太严格的特点。你还在找寻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刘禹锡的古诗,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1、《秋风引》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2、《堤上行》

      酒旗相望大堤头,堤下连樯堤上楼。日暮行人争渡急,桨声幽轧满中流。

      3、《秋词》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4、《再游玄都观》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5、《望洞庭》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6、《江南春》

      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

      7、《竹枝》

      白帝城头春草生,白盐山下蜀江清。南人上来歌一曲,北人莫上动乡情。

      8、《竹枝》

      瞿塘嘈嘈十二滩,此中道路古来难。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地起波澜。

      9、《竹枝》

      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畲。

      10、《竹枝》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11、《竹枝》

      巫峡苍苍烟雨时,清猿啼在最高枝。个里愁人肠自断,由来不是此声悲。

      12、《竹枝》

      杨柳青青江水*,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13、《竹枝》

      楚水巴山江雨多,巴人能唱本乡歌。今朝北客思归去,回入纥那披绿罗。

      14、《竹枝》

      江上春来新雨晴,瀼西春水縠纹生。桥东桥西好杨柳,人来人去唱歌行。

      15、《竹枝》

      *山花似雪开,家家春酒满银杯。昭君坊中多女伴,永安宫外踏青来。

      16、《竹枝》

      城西门外滟澦堆,年年波浪不能摧。懊恼人心不如石,少时东去复西来。

      17、《竹枝》

      日出三竿春雾消,江头蜀客驻兰桡。凭寄狂夫书一纸,住在成都万里桥。

      18、《步虚词》

      阿母种桃云海际,花落子城二千岁。海风吹折最繁枝,跪捧琼盘献天帝。

      19、《步虚词》

      华表千年一鹤归,凝丹为顶雪为衣。星星仙语人听尽,却向五云翻翅飞。

      20、《抛球乐》

      五色绣团圆,登君玳瑁筵。最宜红烛下,偏称落花前。上客如先起,应须赠一船。

      21、《抛球乐》

      春早见花枝,朝朝恨发迟。及看花落后,却忆未开时。幸有抛球乐,一杯君莫辞。

      22、《纥那曲》

      杨柳郁青青,竹枝无限情。同郎一回顾,听唱纥那声。

      23、《纥那曲》

      踏曲兴无穷,调同辞不同。愿郎千万寿,长作主人翁。

      24、《浪淘沙》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25、《浪淘沙》

[阅读全文]...
  • 刘禹锡的古诗

  • 刘禹锡的古诗

      在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很多优秀的古诗吧,古诗准确地来说应该叫格律诗,包括律诗和绝句。你所见过的古诗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刘禹锡的古诗,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伤循州浑尚书》

      贵人沦落路人哀,碧海连天丹旐回。

      遥想长安此时节,朱门深巷百花开。

      2、《寄赠小樊》

      花面丫头十三四,春来绰约向人时。

      终须买取名春草,处处将行步步随。

      3、《步虚词》

      阿母种桃云海际,花落子城二千岁。

      海风吹折最繁枝,跪捧琼□献天帝。

      4、《庭竹》

      露涤铅粉节,风摇青玉枝。

      依依似君子,无地不相宜。

      5、《秋词》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

      6、《汉寿城春望》

      汉寿城边野草春,荒祠古墓对荆榛。

      田中牧竖烧刍狗,陌上行人看石麟。

      华表半空经霹雳,碑文才见满埃尘。

      不知何日东瀛变,此地还成要路津。

      7、《伤桃源薛道士》

      坛边松在鹤巢空,白鹿闲行旧径中。

      手植红桃千树发,满山无主任春风。

      8、《赏牡丹》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9、《浪淘沙》

      日照澄州江雾开,淘金女伴满江隈。

      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

      10、《视刀环歌》

      常恨言语浅,不如人意深。

      今朝两相视,脉脉万重心。

      11、《浪淘沙》

      莫道谗言如浪深,莫道迁客似沙沉。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12、《浪淘沙》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13、《杨柳枝》

      扬子江头烟景迷,隋家宫树拂金堤。

      嵯峨犹有当时色,半蘸波中水鸟栖。

      14、《观云篇》

      兴云感阴气,疾足如见机。

      晴来意态行,有若功成归。

      葱茏含晚景,洁白凝秋晖。

      夜深度银汉,漠漠仙人衣。

      15、《酬令狐相公杏园花下饮有怀见寄》

      年年曲江望,花发即经过。

      未饮心先醉,临风思倍多。

[阅读全文]...
  • 刘禹锡的古诗

  • 刘禹锡的古诗(精选25首)

      在日常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收藏过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古诗吧,汉魏以后的古诗一般以五七言为基调,押韵、转韵有一定法式。那些被广泛运用的古诗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刘禹锡的古诗,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1、《咏史》

      骠骑非无势,少卿终不去。

      世道剧颓波,我心如砥柱。

      2、《抛球乐》

      春早见花枝,朝朝恨发迟。

      及看花落后,却忆未开时。

      幸有抛球乐,一杯君莫辞。

      3、《竹枝》

      楚水巴山江雨多,巴人能唱本乡歌。

      今朝北客思归去,回入纥那披绿罗。

      4、《竹枝》

      江上春来新雨晴,□西春水彀纹生。

      桥东桥西好杨柳,人来人去唱歌行。

      5、《竹枝》

      *山花似雪开,家家春酒满银杯。

      昭君坊中多女伴,永安宫外踏青来。

      6、《竹枝》

      日出三竿春雾消,江头蜀客驻兰桡。

      凭寄狂夫书一纸,住在成都万里桥。

      7、《竹枝》

      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

      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畲。

      8、《竹枝》

      山桃红花满山头,蜀江春水拍山流。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情。

      9、《竹枝》

      巫峡苍苍烟雨时,清猿啼在最高枝。

      个里愁人肠自断,由来不是此声悲。

      10、《竹枝》

      杨柳青青江水*,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11、《竹枝》

      白帝城头春草生,白盐山下蜀江清。

      南人上来歌一曲,北人莫上动乡情。

      12、《再游玄都观》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

      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13、《西塞山怀古》

      西晋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江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14、《始闻秋风》

      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

      五夜飕溜枕前觉,一夜颜妆镜中来。

      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

      天地肃清堪开望,为君扶病上高台。

      15、《西塞山怀古》

      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阅读全文]...
  • 关于云的古诗诗句

  • 古诗文
  • 关于云的古诗诗句

      天上的云,真是千姿百态,有的像羽毛,轻轻地飘浮在空中,有的像鱼鳞,整齐地排列着,还有的像山峦。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云的古诗诗句,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1、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作者:吴均《山中杂诗》

      2、三晋云山皆北向,二陵风雨自东来。作者:崔曙《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

      3、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作者:李白《渡荆门送别》

      4、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作者: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5、此后锦书休寄,画楼云雨无凭。作者:晏几道《清*乐·留人不住》

      6、风回云断雨初晴,返照湖边暖复明。作者:白居易《南湖早春》

      7、为有云屏无限娇,凤城寒尽怕春宵。作者:李商隐《为有》

      8、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作者:王昌龄《送柴侍御》

      9、江上春山远,山下暮云长。作者:葛长庚《水调歌头·江上春山远》

      10、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作者:王勃《滕王阁诗》

      11、白云千里万里,明月前溪后溪。作者:刘长卿《谪仙怨·晴川落日初低》

      12、云开远见汉阳城,犹是孤帆一日程。作者:卢纶《晚次鄂州》

      13、浮云不共此山齐,山霭苍苍望转迷。作者:韩翃《宿石邑山中》

      14、举头西北浮云,倚天万里须长剑。作者:辛弃疾《水龙吟·过南剑双溪楼》

      15、浓似春云淡似烟,参差绿到大江边。作者:纪昀《富春至严陵山水甚佳》

      16、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作者:李颀《送魏万之京》

      17、曾批给雨支风券,累上留云借月章。作者:朱敦儒《鹧鸪天·西都作》

      18、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作者: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

      19、清时有味是无能,闲爱孤云静爱僧。作者:杜牧《将赴吴兴登乐游原一绝》

      20、扁舟去作江南客,旅雁孤云。作者:朱敦儒《采桑子·彭浪矶》

      21、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作者:张旭《山行留客》

      22、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作者: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23、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作者:李白《游洞庭湖五首·其二》

      24、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作者:李白《古朗月行》

      25、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作者: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6、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作者:李白《关山月》

      27、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作者:梅尧臣《鲁山山行》

      28、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作者: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29、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作者:李白《金陵城西楼月下吟》

      30、千里暮云*,南楼催上烛,晚来晴。作者:吕渭老《小重山·七夕病中》

      31、落叶人何在,寒云路几层。作者:李商隐《北青萝》

      32、清溪深不测,隐处唯孤云。作者:常建《宿王昌龄隐居》

      33、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作者: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34、云中君不见,竟夕自悲秋。作者:马戴《楚江怀古三首·其一》

      35、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作者:高適《别董大二首》

      36、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车系在谁家树。作者:冯延巳《鹊踏枝·几日行云何处去》

      37、枕中云气千峰*,床底松声万壑哀。作者:曾公亮《宿甘露寺僧舍》

      38、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作者: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39、松下茅亭五月凉,汀沙云树晚苍苍。作者:戴叔伦《题稚川山水》

      40、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作者:杜甫《江汉》

      41、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作者:李白《听蜀僧濬弹琴》

      42、笙箫吹断水云间,重按霓裳歌遍彻。作者:李煜《木兰花·晓妆初了明肌雪》

      43、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作者: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44、春云吹散湘帘雨,絮黏蝴蝶飞还住。作者:纳兰性德《菩萨蛮·春云吹散湘帘雨》

      45、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作者:陈与义《襄邑道中》

      46、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作者:陶宏景《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

      47、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作者: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二》

      48、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作者:刘禹锡《竹枝词九首·其九》

      49、非无脚下浮云闹,来不相知去不留。作者:郑燮《题画兰》

[阅读全文]...
  • 有关云的古诗句

  •   1、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星河欲转千帆舞。——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3、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刘彻《秋风辞》

      4、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祖咏《终南望馀雪》

      5、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杜牧《山行》

      6、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杜荀鹤《小松》

      7、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卓文君《白头吟》

      8、举头西北浮云,倚天万里须长剑。——辛弃疾《水龙吟·过南剑双溪楼》

      9、春梦秋云,聚散真容易。——晏几道《蝶恋花·醉别西楼醒不记》

      10、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杜甫《戏为六绝句·其一》

      11、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贾岛《寻隐者不遇》

      12、千里暮云*,南楼催上烛,晚来晴。——吕渭老《小重山·七夕病中》

      13、嵩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李商隐《寄令狐郎中》

      14、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15、鸿雁在云鱼在水。——晏殊《清*乐·红笺小字》

      16、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杜甫《孤雁》

      17、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18、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王维《送别》

      19、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岳飞《满江红·写怀》

      20、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21、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二首·其一》

      22、淡云来往月疏疏。——李清照《浣溪沙·髻子伤春慵更梳》

      23、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李白《送友人入蜀》

      24、雪洗虏尘静,风约楚云留。——张孝祥《水调歌头·和庞佑父》

      25、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王勃《滕王阁诗》

      26、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李白《听蜀僧濬弹琴》

      27、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李白《古朗月行》

      28、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杜甫《春日忆李白》

      29、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陶宏景《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

      30、天上碧桃和露种,日边红杏倚云栽。——高蟾《下第后上永崇高侍郎》

      31、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李商隐《嫦娥》

      32、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梅尧臣《鲁山山行》

      33、美人如花隔云端!上有青冥之长天,下有渌水之波澜。——李白《长相思·其一》

      34、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吴均《山中杂诗》

      35、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36、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陈与义《襄邑道中》

      37、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38、玉珰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李商隐《春雨》

      39、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李白《渡荆门送别》

      40、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41、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李璟《摊破浣溪沙·手卷真珠上玉钩》

      42、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王维《终南山》

      43、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李白《独坐敬亭山》

      44、几日行云何处去?忘却归来,不道春将莫。——冯延巳《鹊踏枝·几日行云何处去》

      45、云破月来花弄影。——张先《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

      46、举头红日*,回首白云低。——寇准《咏华山》

      47、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48、人如风*江云,情似雨余黏地絮。——周邦彦《玉楼春·桃溪不作从容住》

      49、清时有味是无能,闲爱孤云静爱僧。——杜牧《将赴吴兴登乐游原一绝》

      50、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51、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李白《早发白帝城》

      52、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阅读全文]...
  • 问刘十九古诗赏析(古诗问刘十九译文赏析)

  • 唐代: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译文及注释

    韵译 新酿的米酒,色绿香浓;小小红泥炉,烧得殷红。天快黑了大雪将至,能否一顾寒舍共饮一杯暖酒?

    意译 我家新酿的米酒还未过滤,酒面上泛起一层绿泡,香气扑鼻。用红泥烧制成的烫酒用的小火炉也已准备好了。天色阴沉,看样子晚上即将要下雪,能否留下与我共饮一杯?

    注释刘十九:白居易留下的诗作中,提到刘十九的不多,仅两首。但提到刘二十八、二十八使君的,就很多了。刘二十八就是刘禹锡。刘十九乃其堂兄刘禹铜,系洛阳一富商,与白居易常有应酬。绿蚁:指浮在新酿的没有过滤的米酒上的绿色泡沫。醅(pēi):酿造。绿蚁新醅酒:酒是新酿的酒。新酿酒未滤清时,酒面浮起酒渣,色微绿,细如蚁,称为“绿蚁”。雪:下雪,这里作动词用。无:表示疑问的语气词,相当于“么”或“吗”。

    赏析

    刘十九是作者在江州时的朋友,作者另有《刘十九同宿》诗,说他是嵩阳处士。全诗寥寥二十字,没有深远寄托,没有华丽辞藻,字里行间却洋溢着热烈欢快的色调和温馨炽热的情谊,表现了温暖如春的诗情。

    诗句的巧妙,首先是意象的精心选择和巧妙安排。全诗表情达意主要靠三个意象(新酒、火炉、暮雪)的组合来完成。

    “绿蚁新醅酒”,开门见山点出新酒,由于酒是新*酿好的,未经过滤,酒面泛起酒渣泡沫,颜色微绿,细小如蚁,故称“绿蚁”。诗歌首句描绘家酒的新熟淡绿和浑浊粗糙,极易引发读者的联想,让读者犹如已经看到了那芳香扑鼻,甘甜可口的米酒。

    次句“红泥小火炉”,粗拙小巧的火炉朴素温馨,炉火正烧得通红,诗人围炉而坐,熊熊火光照亮了暮色降临的屋子,照亮了浮动着绿色泡沫的家酒。“红泥小火炉”对饮酒环境起到了渲染色彩、烘托气氛的作用。酒已经很诱人了,而炉火又增添了温暖的情调。诗歌一、二两句选用“家酒”和“小火炉”两个极具生发性和暗示性的意象,容易唤起读者对质朴地道的农村生活的情境联想。

    后面两句:“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在这样一个风寒雪飞的冬天里,在这样一个暮色苍茫的空闲时刻,邀请老朋友来饮酒叙旧,更体现出诗人那种浓浓的情谊。“雪”这一意象的安排勾勒出朋友相聚畅饮的阔大背景,寒风瑟瑟,大雪飘飘,让人感到冷彻肌肤的凄寒,越是如此,就越能反衬出火炉的炽热和友情的珍贵。“家酒”、“小火炉”和“暮雪”三个意象分割开来,孤立地看,索然寡味,神韵了无,但是当这三个意象被白居易纳入这首充满诗意情境的整体组织结构中时,读者就会感受到一种不属于单个意象而决定于整体组织的气韵、境界和情味。寒冬腊月,暮色苍茫,风雪大作,家酒新熟、炉火已生,只待朋友早点到来,三个意象连缀起来构成一幅有声有色、有形有态、有情有意的图画,其间流溢出友情的融融暖意和人性的阵阵芳香。

    其次是色彩的合理搭配。诗画相通贵在情意相契,诗人虽然不能像雕塑家、画家那样直观地再现色彩,但是可以通过富有创意的语言运用,唤起读者相应的联想和情绪体验。这首小诗在色彩的配置上是很有特色的,清新朴实,温热明丽,给读者一种身临其境、悦目怡神之感。诗歌首句“绿蚁”二字绘酒色摹酒状,酒色流香,令人啧啧称美,酒态活现让读者心向“目”往。次句中的“红”字犹如冬天里的一把火,温暖了人的身子,也温热了人的心窝。“火”字表现出炭火熊熊、光影跃动的情境,更是能够给寒冬里的人增加无限的热量。“红”“绿”相映,色味兼香,气氛热烈,情调欢快。第三句中不用摹色词语,但“晚”“雪”两字告诉读者黑色的夜幕已经降落,而纷纷扬扬的白雪即将到来。在风雪黑夜的无边背景下,小屋内的“绿”酒“红”炉和谐配置,异常醒目,也格外温暖。

    最后是结尾问句的运用。“能饮一杯无”,轻言细语,问寒问暖,贴*心窝,溢满真情。用这样的口语入诗收尾,既增加了全诗的韵味,使其具有空灵摇曳之美,余音袅袅之妙;又创设情境,给读者留下无尽的想象空间。诗人既可能是特意准备新熟家酿来招待朋友的,也可能是偶尔借此驱赶孤居的冷寂凄凉;既可能是在风雪之夜想起了朋友的温暖,也可能是*日里朋友之间的常来常往。而这些,都留给读者去尽情想象了。

    通览全诗,语浅情深,言短味长。白居易善于在生活中发现诗情,用心去提炼生活中的诗意,用诗歌去反映人性中的春晖,这正是此诗令读者动情之处。

    这首五绝小诗写得非常有情趣,通过对饮酒环境和外面天气的描写,反复渲染饮酒气氛,自然引出最后一句,写得韵味无穷,同时,其中也蕴含了诗人和刘十九的深厚情谊。我们可以想象,刘十九在看了白居易的诗后,定然是立刻欣然而来,两人痛快畅饮,也许此时屋外正下着鹅毛大雪,但屋内却是温暖、明亮,是多么温馨惬意,令人身心俱醉。整首诗语言简练含蓄,又余味无穷。

    作品充满了生活的情调,浅进的语言写出了日常生活中的美和真挚的友谊。

[阅读全文]...
  • 关于刘禹锡的古诗

  • 关于刘禹锡的古诗

      在我们*凡的'日常里,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古诗吧,古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又称古体诗或古风。究竟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刘禹锡的古诗,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1、堤上行——刘禹锡

      酒旗相望大堤头,堤下连樯堤上楼。

      日暮行人争渡急,桨声幽轧满中流。

      2、秋词——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3、再游玄都观——刘禹锡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

      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4、望洞庭——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5、江南春——刘禹锡

      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

      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

      6、竹枝——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7、步虚词——刘禹锡

      阿母种桃云海际,花落子城二千岁。

      海风吹折最繁枝,跪捧琼盘献天帝。

      8、抛球乐——刘禹锡

      春早见花枝,朝朝恨发迟。

      及看花落后,却忆未开时。

      幸有抛球乐,一杯君莫辞。

      9、纥那曲——刘禹锡

      杨柳郁青青,竹枝无限情。

      同郎一回顾,听唱纥那声。

      10、浪淘沙——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11、秋风引——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阅读全文]...

相关词条

相关文章

播放刘云的古诗 - 句子

播放刘云的古诗 - 语录

播放刘云的古诗 - 说说

播放刘云的古诗 - 名言

播放刘云的古诗 - 诗词

播放刘云的古诗 - 祝福

播放刘云的古诗 - 心语

推荐词条

初中古诗长的 形容人人品的古诗 请写出关于乌衣巷的古诗 古诗词中的逻辑.pdf 高中生需识记的古诗词默写 含亭台楼阁的古诗词 有关夏天炎热的古诗 找工作难的古诗 勤廉的古诗词 应势而为的古诗 我心中的经典古诗 34字的古诗不包括标点 古诗池上的视频讲解 关于水乡古镇的古诗 查找两首描写雨景的古诗 关于节约粮食的古诗四首 写嵩山景色的古诗 传递着美好情感的古诗词 形容对妻子很绝望的古诗词 颂母爱的古诗 含轻重万舟四个字的古诗 对国家腐化失望之极的古诗 不断前进的古诗 含有晚风的古诗 初中古诗词中的雪 描述赤峰的古诗 鹬蚌相争渔人得利的古诗 初中写春夏秋冬的古诗词 城市卫生的古诗词 小学语文和节日有关的古诗 写银耳的古诗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