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关于过年的字多的古诗词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关于过年的字多的古诗词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关于过年的字多的古诗词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包括句子、语录、说说、名言、诗词、祝福、心语等。如果关于过年的字多的古诗词页面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
春节过年的古诗词大全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中,大家对古诗都再熟悉不过了吧,狭义的古诗,是指产生于唐代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体诗(又名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歌体裁。究竟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春节过年的古诗词大全,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元日》
作者: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2、《除夜》
作者: 白居易
病眼少眠非守岁,老心多感又临春。
火销灯尽天明后,便是*头六十人。
3、《拜年》
作者: 文征明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4、《岁除夜会乐城张少府宅》
作者: 孟浩然
畴昔通家好,相知无间然。
续明催画烛,守岁接长筵。
旧曲梅花唱,新正柏酒传。
客行随处乐,不见度年年。
5、《田家元日》
作者: 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仕,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6、《玉楼春·己卯岁元日》
作者: 毛滂
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酴酥沈冻酒。
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
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
醉乡深处少相知,祗与东君偏故旧。
7、《甲午元旦》
作者: 孔尚任
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
剪烛催干消夜酒,倾囊分遍**钱。
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
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
8、《新年作》
作者: 刘长卿
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
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
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
已似长沙傅,从今又几年。
9、《已酉新正》
作者: 叶颙
天地风霜尽,乾坤气象和;
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
梅柳芳容徲,松篁老态多;
屠苏成醉饮,欢笑白云窝。
10、《凤城新年词》
愿你遍历山河,仍觉得人间值得。
盼望着,盼望着,2019的新春如约而至。
此刻的你,也许已和家人久别重逢,享受团圆;也许仍然漂泊,独在异乡为异客。
同样的春节,对不同的人来说,有不同的感受。
古人留下的这7首诗,道尽过年的滋味,值得一读。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王安石的《元日》,是把春节写得最为热闹的一首诗。
在噼里啪啦的爆竹声中,人们辞旧迎新。
春风送来了融融暖意,一家人欢饮屠苏酒,好不惬意。
初春的朝阳下,千家万户正忙着换新桃符,一派盎然。
作这首诗的时候,诗人正出任宰相,他力主新政,想到变法的新气象,不禁心生喜悦。
新年伊始,万象更新,我们听到最多的一句话是“和往事清零”。
过年,对每个人来说,其实是一次与过去的自己告别。
卸下过去一年所有的疲惫,休养生息,然后满血复活,春暖花开。
《守岁》
宋•苏轼
欲知垂尽岁,有似赴壑蛇。
修鳞半已没,去意谁能遮。
况欲系其尾,虽勤知奈何。
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
晨鸡且勿唱,更鼓畏添挝。
坐久灯烬落,起看北斗斜。
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
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
小时候,我一直有个疑惑,为什么除夕之夜人们都要守岁。
直到读了苏轼这首诗,才恍然大悟。
原来流逝的岁月宛如游向幽壑的长蛇,为了抓住它的尾巴,才强忍困意,相守夜间。
纪昀对这个比喻很是欣赏,说是“真景”,是人人守岁都有过的感受。
每逢春节,“为什么要回家过年”的话题总是被人不胜其烦地谈起,我想,答案应该就是:一家人一起守岁的时光,最温暖。
家人闲坐,灯火可亲;老少一堂,言笑晏晏。
这番其乐融融之景,便是过年。
《除夜作》
唐•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愁鬓明朝又一年。
不是每个人都能在除夕夜与家人团圆,高适的这首诗就是另一种情景。
他眼看着窗外家家户户灯火通明,炊烟袅袅,而自己却身居客舍,不禁黯然神伤。
身为异乡客,沦为忆乡人。
寒灯影只,孤月高悬,他辗转反侧,难以入眠:“故乡今夜思千里”,我思念着故乡,故乡的亲人想必也在思念着我吧。
作家刘亮程说:“我把故乡隐藏在身后,单枪匹马去闯荡生活。我在世界的任何一个地方走动,居住和生活,但那不是我的。”
最初的我们,总渴望出人头地去外面的世界闯一闯,后来才发现那个我们当初逃离的故乡,一直是我们魂牵梦绕的地方。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过年的时候响起。
《岁除夜会乐城张少府宅》
唐•孟浩然
今日除夕。除夕,是指每年农历腊月最后一天的晚上,也是大年初一的前夜。除夕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阖家团圆的日子。除夕,字面意思上理解,是指岁末的最后一个夜晚,也称作“岁除”。除夕对于中国人而言,是一年里最重要的一个日子,爆竹声声辞旧岁,烟花朵朵迎新春。远方的游子在这一天回家,和家人团聚一堂,家家户户张灯结彩、除旧迎新、清扫庭舍、拜祭祖先,忙忙碌碌过春节。
关于除夕的民间故事,想必在我们小时候,应该都听过,也许版本不全然一样,但大体上剧情应该都是差不多的。那只叫“夕”(或者“年”)的猛兽,让我们又恐惧又好奇,听老人讲故事时,一直在脑海里脑补夕的样子。
说是在古代,有一只四角四足的猛兽,他的名字叫做“夕”,因为冬季天寒地冻,很难找到食物,所以夕总是到附*的村庄找食物,因为他体积庞大、脾气暴躁,给村民带来了很大的灾难,所以每到腊月底,人们就收拾包袱、扶老携幼到附*的山里躲着夕。
又到了一年年底,村民去山里躲避,途中遇到一个饿昏在路边的孩子,善良的村民救了孩子,孩子醒来后问他们去哪里,他们将夕的事情告诉了孩子,孩子说,不用怕,我有办法。孩子走进一片竹林,让村民们砍一些竹子拿回去。村民们将信将疑听从了孩子的话,但内心还是非常恐惧。
孩子还说,晚上你们在各家门前挂一块红布,等到明天天亮以后,夕肯定再也不会来了。村民们纷纷回家了。到了夜里,人们不敢睡觉,在门外悬挂了红布条,又来到村子中间的空地,燃起了火堆,他们把竹子扔进火里,竹子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这时候夕来了,听见响声抱头鼠窜,路过村民的家里时,看见门口红色布条,也怕得要命,不敢进门,夕逃跑了,但村民为了防止夕以后再来,每年腊月三十还是保持了这些*惯,逐渐演变成贴春联、放鞭炮,大家聚在一起吃年夜饭,守岁,邻里亲戚之间走动,说着吉祥和睦的话,这便是“除夕”的传说。
现存文献中最早提及“除夕”这一名称的,是西晋周处撰著的地方风物志《风土记》。后又称除夕的前一天为小除,即小年夜;除夕为大除,即大年夜。另据《吕氏春秋·季冬记》中说,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用击鼓的方法来驱逐“疫疬之鬼”,每年将尽的时候要举行“大傩”的仪式,击鼓驱逐疫疠之鬼据说这也是当时“除夕”节令的*俗之一。
吃年夜饭,是年节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大年夜,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阖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桌上有大菜、冷盆、热炒、点心。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守岁,就是在旧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觉,熬夜迎接新一年到来的*俗俗名”熬年”。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自汉代以来,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在除夕的晚上,不论男女老少,都会灯火通明,聚在一起守岁。
今日除夕,分享十首与除夕有关的古代诗词,让我们在这些诗词中感受古人在除夕这一天的心绪和氛围。
除夕感怀
[清] 谭嗣同
断送古今惟岁月,昏昏腊酒又迎年。
谁知羲仲寅宾日,已是共工缺陷天。
桐待凤鸣心不死,泽因龙起腹难坚。
寒灰自分终消歇,赖有诗兵斗火田。
鹊桥仙·立春除夕
[宋] 郭应祥
立春除夕,并为一日,
此事今年创见。
*间三世共团栾,
随分有、笙歌满院。
一名喜雪,二名饯岁,
三则是名春宴。
从教一岁大家添,
但只要、明年强健。
除夕
[宋] 陆游
炽炭炉中百药香,屠苏煎酒代椒觞。
明朝赖是无来客,雪後泥深一尺强。
除夕
[宋] 陆游
六圣涵濡作幸民,明朝七十八年身。
门前西走都城道,卧看无穷来往人。
癸巳除夕偶成
[清] 黄景仁
千家笑语漏迟迟,
忧患潜从物外知。
悄立市桥人不识,
一星如月看多时。
除夕
[宋] 方岳
生菜春盘草八珍,灯前殊未觉家贫。
几从荼垒中间事,第一屠苏最*。
衰病不图今夕健,须臾又是隔年春。
东风自此无閒暇,万里乾坤一夜新。
除夕
[宋] 刘克庄
除夕阴寒怕卷帘,雨声断续下疏檐。
壁穿自和乾泥补,窗损教寻废纸粘。
只有青灯相守定,纵无白发亦生添。
更残自算明年事,不就君*卦肆占。
除夕
关于过春节的古诗词
在日常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收藏过自己喜欢的古诗吧,狭义的古诗,是指产生于唐代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体诗又名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歌体裁。古诗的类型多样,你所见过的古诗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过春节的古诗词,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早秋与诸子登虢州西亭观眺
唐代:岑参
亭高出鸟外,客到与云齐。
树点千家小,天围万岭低。
残虹挂陕北,急雨过关西。
酒榼缘青壁,瓜田傍绿溪。
微官何足道,爱客且相携。
唯有乡园处,依依望不迷。
雪夜小饮赠梦得
唐代:白居易
同为懒慢园林客,共对萧条雨雪天。
小酌酒巡销永夜,大开口笑送残年。
久将时背成遗老,多被人呼作散仙。
呼作散仙应有以,曾看东海变桑田。
卿云歌
先秦:佚名
卿云烂兮,糺缦缦兮。
日月光华,旦复旦兮。
明明上天,烂然星陈。
日月光华,弘于一人。
日月有常,星辰有行。
四时从经,万姓允诚。
于予论乐,配天之灵。
迁于圣贤,莫不咸听。
鼚乎鼓之,轩乎舞之。
菁华已竭,褰裳去之。
菩萨蛮·哀筝一弄湘江曲
宋代:晏几道
哀筝一弄湘江曲,声声写尽湘波绿。纤指十三弦,细将幽恨传。
当筵秋水慢,玉柱斜飞雁。弹到断肠时,春山眉黛低。
泉水
先秦:佚名
毖彼泉水,亦流于淇。有怀于卫,靡日不思。娈彼诸姬,聊与之谋。
出宿于泲,饮饯于祢,女子有行,远父母兄弟。问我诸姑,遂及伯姊。
出宿于干,饮饯于言。载脂载辖,还车言迈。遄臻于卫,不瑕有害?
我思肥泉,兹之永叹。思须与漕,我心悠悠。驾言出游,以写我忧。
金陵驿二首
宋代:文天祥
草合离宫转夕晖,孤云飘泊复何依?
山河风景元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
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
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
万里金瓯失壮图,衮衣颠倒落泥涂。
空流杜宇声中血,半脱骊龙颔下须。
老去秋风吹我恶,梦回寒月照人孤。
千年成败俱尘土,消得人间说丈夫。
1、《元日》
宋代:王安石的《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辛弃疾《贺新郎·甚矣吾衰矣》
时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长恨离亭,泪滴春衫酒易醒。——晏殊《采桑子·时光只解催人老》
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刘过《唐多令·芦叶满汀洲》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明贤集·七言集》
世人结交须黄金,黄金不多交不深。——张谓《题长安壁主人》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张泌《寄人》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江南春》
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老子·德经·第六十三章》
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晏殊《玉楼春·春恨》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论语·季氏篇》
多情却被无情恼,今夜还如昨夜长。——元好问《鹧鸪天·候馆灯昏雨送凉》
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不多情。——纳兰性德《山花子·风絮飘残已化萍》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刘过《唐多令·芦叶满汀洲》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老子·道经·第五章》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杜牧《题乌江亭》
相见争如不见,多情何似无情。——司马光《西江月·宝髻松松挽就》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曹雪芹《唐多令·柳絮》
吴王好剑客,百姓多创瘢;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资治通鉴·汉纪·汉纪三十八》
火形严,故人鲜灼;水形懦,人多溺。——《韩非子·内储说上七术》
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王维《少年行四首》
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发多。——唐温如《题龙阳县青草湖》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杨慎《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离人心上秋。——吴文英《唐多令·惜别》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杜牧《赠别》
西风多少恨,吹不散眉弯。——纳兰性德《临江仙·寒柳》
春水满四泽,夏云多奇峰。——陶渊明《四时》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春晚》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离别家乡岁月多,*来人事半消磨。——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
心欲小而志欲大,智欲员而行欲方,能欲多而事欲鲜。——《淮南子·主术训》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观书》
多少天涯未归客,尽借篱落看秋风。——唐寅《菊花》
观棋不语真君子,把酒多言是小人。——《醒世恒言·卷九》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老子·道经·第二十二章》
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陈与义《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别后不知君远*。触目凄凉多少闷。——欧阳修《玉楼春·别后不知君远*》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苏轼《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佚名《涉江采芙蓉》
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李煜《忆江南·多少恨》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王维《相思》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孟浩然《岁暮归南山 / 归故园作 / 归终南山》
梦回人远许多愁,只在梨花风雨处。——辛弃疾《玉楼春·风前欲劝春光住》
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戚继光《马上作》
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罗隐《自遣》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除夕
宋-丘濬
岁去何劳守,春来不用追。
明朝想今夕,便是隔年期。
岁月添中减,人情黠处痴。
元正与除夜,相去几多时。
除夕
宋-方岳
生菜春盘草八珍,灯前殊未觉家贫。
几从荼垒中间事,第一屠苏最*。
衰病不图今夕健,须臾又是隔年春。
东风自此无閒暇,万里乾坤一夜新。
除夕
明-王樵
久晴不厌雨濛濛,一枕清酣到夜中。
睡起呼灯聊试笔,新诗书罢始闻钟。
除夜杂书
明-文征明
多事关心偶不眠,随人也当守残年。
不须更说新春事,来岁今宵在目前。
除夕有感作
清-毛奇龄
腊管莫教催,椒盘次第开。
恐将除旧意,看作望新来。
除夕
清-金朝觐
不见乾坤老,难堪节序更。
谁怜辞旧岁,重似别离情。
除夕偶成
清-金应澍
画烛摇红里,炎荒寄此身。
客生今夜感,人待隔年春。
对酒情无限,题诗笔有神。
一声鸡唱处,双鬓又添新。
菩萨蛮-除夕
清-王夫之
相移不觉春前岁。相连不断风前泪。
泪巳到今残。乾坤醉梦閒。
紫山横白霭。幂历天如海。
花月有时新。难留霜鬓人。
除夕寄外
清-包兰瑛
光阴同是异乡过,两地怀人意若何。
万里音书中道阻,一年情绪此宵多。
梅侵腊雪香犹敛,诗得春风韵更和。
守岁不妨吟到晓,锦笺椒颂共谁哦。
留春令-除夕书颂丁巳开岁
*现代-吴灏
醉红梅萼,粉香素被,燕支娇小。
冷冷幽芳梦犹酣,便添起、春怀抱。
旧岁欲除真草草。且喜新年到。
励志的句子、唯美的句子、伤感的句子、优美的句子,这些短句语录都是意蕴深长,适宜于在朋友圈,QQ空间传播。希望这些经典语录能让您的人生更加美满。好句摘抄网向您推荐立秋古诗词五首!
《立秋》
[宋] 刘翰
乳鸦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风。
睡起秋色无觅处,满阶梧桐月明中。
《立秋日登乐游园》
[唐]白居易
独行独语曲江头,回马迟迟上乐游。
萧瑟凉风与衰鬓,谁教计会一时秋。
《立秋后自京归家》
[唐] 李郢
篱落秋归见豆花,竹门当水岸横槎。
松斋一雨宜清簟,佛室孤灯对绛纱。
尽日抱愁跧似鼠,移时不动懒于蛇。
西江*有鲈鱼否,张翰扁舟始到家。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五代]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立秋日怀方员外》
[明] 杨基
几日西清昼掩屏,绿尘幽藓遍闲厅。
病中事少翻嫌健,醉里愁多只愿醒。
误响閤铃飞夜鹊,偶摊书卷落秋萤。
萍踪已办东南别,风雨长更各自听。
“立秋古诗词五首”中的语句,常常可以在朋友圈看到,也希望您能挑选自己喜欢的短句,发发朋友圈,保持好心情。更多好内容请阅读古诗词,希望的人生美满而幸福!
苏轼《过虔州登郁孤台》古诗词
在日复一日的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经典的古诗吧,古诗的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仗、声律。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大家都称赞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苏轼《过虔州登郁孤台》古诗词,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隆阜郁然冷峭立,一肩昭露望云宵。
唐风默默眉头拂,宋雨潇潇额上飘。
哀抹稼轩悲痛泪,泣扶太后苦酸腰。
落眸烽火尘烟尽,楚水吴天玉笛嘹。
注释:
郁孤台:位于“江南第一宋城”——赣州城西北角。
被誉为宋词瑰宝、被梁启超于《艺蘅馆词选》里云:“如此大声镗鞳,史未曾有也。”、被《宋词辞典》里称:*用已久陶写儿女柔情之小令,竟为南宋爱国精神深沉凝聚千古绝唱的辛弃疾词中名篇《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在淳熙二、三年间(1175—1176),稼轩提点江西弄狱,驻节赣州时,身临造口,怀想隆祐太后被追至此,是以“郁孤台”为背景,悲痛而作,题词于壁。
隆祐太后:哲宗孟后,高宗伯母。《宋史》高宗纪及后妃传载:建炎三年(1129)八月,时金兵分两路大举南侵,十月,西路金兵自黄州(今湖北黄冈)渡江,直奔洪州追隆祐太后。金人追急,太后乘舟夜行。
《三朝北盟会编》十一月二十三日载:太后至江西太和县,又进至万安县,兵卫不满百。金人追至太和县,太后乃自万安县至造口,舍舟而陆,遂幸虔州。(今赣州)
《宋史·后妃传》:“太后及潘妃以农夫肩輿而行。”
《宋史·胡铨传》:“铨募乡兵肋官兵捍御金兵,太后得脱幸虔。”
拓展:赏析苏轼《水调歌头》
苏轼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注:《水浒施恩三人死囚牢 武松大闹飞云浦》(上海古籍出版社《水浒传》266页)中曾出现过词曲,下片首句为“高卷珠帘”,其余相同。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山人。是著名的北宋文学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诗词、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诣。他的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合称“宋四家”;善画竹木怪石,其画论,书论也有卓见。是北宋继欧阳修之后的文坛领袖,散文与欧阳修齐名;诗歌与黄庭坚齐名;他的词气势磅礴,风格豪放,一改词的婉约,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共为豪放派词人。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赏析
此词是中秋望月怀人之作,表达了对胞弟苏辙的无限怀念。词人运用形象描绘手法,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亲人千里、孤高旷远的境界氛围,反衬自己遗世独立的意绪与往昔的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丙辰,指的是公元1076年(北宋神宗熙宁九年)。当时苏轼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做太守,中秋之夜他一边赏月一边饮酒,直到天亮,于是他做了这首《水调歌头》。苏轼一生,以崇高儒学、讲究实务为主。但他也“龆龀好道”,中年以后,又曾表示过“归依佛僧”,是时常处在儒释道的纠葛当中的。每当挫折失意之际,则老庄思想上升,借以帮助自己解释穷通进退的困惑。公元1071年(熙宁四年),他以开封府推官通判杭州,主要是为了权且避开汴京政争的漩涡。公元1074年(熙宁七年)调知密州,虽说出于自愿,实质上仍然是处于外放冷遇的地位。尽管当时“面貌加丰”,颇有一些旷达表现,也难以遮掩深藏内心的郁愤。这首中秋词,正是这种宦途险恶体验的升华与总结。“大醉”遣怀是主,“兼怀子由”是辅。对于一贯秉持“尊主*”节操的作者来说,手足分离与私情,比起廷忧边患的国势来说,毕竟属于次要的伦理负荷。此点在题序中并有深微的提示。
在大自然的景物中,月亮是很具有浪漫色彩的,很容易启发人们的艺术联想。一钩新月,可联想到初生的萌芽事物;一轮满月,可联想到美好的团圆生活;月亮的皎洁,让人联想到光明磊落的人格。在月亮这一意象上集中了人类无限美好的憧憬与理想。苏轼他是一位性格豪放、气质浪漫的文学家,当他抬头遥望中秋明月时,其思想情感犹如长上了翅膀,天上人间自由翱翔。反映到词里,遂形成了一种豪放洒脱的风格。
此词上片望月,既怀逸兴壮思,高接混茫,而又脚踏实地,自具雅量高致。一开始就提出一个问题:明月是从何时开始有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把酒问天这一细节与屈原的《天问》与李白的《把酒问月》有相似之处。其问之痴迷、想之逸尘,确实是有一种类似的精、气、神贯注在里面。从创作动因上来说,屈原《天问》洋洋170余问的磅礴诗情,是在他被放逐之后彷徨山泽、经历陵陆,在楚先王庙及公卿祠堂仰见“图画天地山川神灵”及“古贤圣怪物行事”后“呵而问之”的(王逸《楚辞章句·天问序》)。是情景触碰激荡的产物。李白的《把酒问月》诗自注是:“故人贾淳令予问之。”也是即兴遣怀之作。苏轼此词正如小序中所言是中秋望月,欢饮达旦后的狂想之曲,亦属“伫兴之作”(王国维《人间词话》)。它们都有起得突兀、问得离奇的特点。从创作心理上来说,屈原在步入先王庙堂之前就已经是“嗟号昊旻,仰天叹息”(王逸《楚辞章句·天问序》),处于情感迷狂的精神状态,故呵问青天,“似痴非痴,愤极悲极”(胡浚源《楚辞新注求确》)。李白是“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把酒问月》),那种因失意怅惘的郁勃意绪,也是鼻息可以闻的。苏轼此词作于丙辰年,时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自请外任密州。既有对朝廷政局的强烈关注,又有期望重返汴京的复杂心情,故时逢中秋,一饮而醉,意兴在阑珊中饶有律动。三人的创作心理实是脉络暗通的。
苏轼把青天当做自己的朋友,把酒相问,显示了他豪放的性格与不凡的气魄。李白的《把酒问月》诗说:“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不过李白这里的语气比较舒缓,苏轼因为是想要飞往月宫,所以语气更关注、更迫切。“明月几时有?”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好像是在追溯明月的起源、宇宙的起源;又好像是在惊叹造化的巧妙。读者从中可以感到诗人对明月的赞美与向往。
接下来两句:“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把对于明月的赞美与向往之情更推进了一层。从明月诞生的时候起到现在已经过去许多年了,不知道在月宫里今晚是什么日子。诗人想象那一定是个好日子,所以月才这样圆、这样亮。他很想去看一看,所以接着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唐人称李白为“谪仙”,黄庭坚则称苏轼与李白为“两谪仙”,苏轼自己也设想前生是月中人,因而起 “乘风归去”之想。他想乘风飞向月宫,又怕那里的琼楼玉宇太高了,受不住那儿的寒冷。“琼楼玉宇”,语出《大业拾遗记》:“瞿乾祐于江岸玩月,或谓此中何有?瞿笑曰:‘可随我观之。’俄见月规半天,琼楼玉宇烂然。”“不胜寒”,暗用《明皇杂录》中的典故:八月十五日夜,叶静能邀明皇游月宫。临行,叶叫他穿皮衣。到月宫,果然冷得难以支持。这几句明写月宫的高寒,暗示月光的皎洁,把那种既向往天上又留恋人间的矛盾心理十分含蓄地写了出来。这里还有两个字值得注意,就是“我欲乘风归去”的“归去”。飞天入月,为什么说是归去呢?也许是因为苏轼对明月十分向往,早已把那里当成自己的归宿了。从苏轼的思想看来,他受道家的影响较深,抱着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又喜欢道教的养生之术,所以常有出世登仙的想法。他的《前赤壁赋》描写月下泛舟时那种飘飘欲仙的感觉说:“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也是由望月而想到登仙,可以与这首词互相印证。词人之所以有这种脱离人世、超越自然的奇想,一方面来自他对宇宙奥秘的好奇,另一方面更主要的是来自对现实人间的不满。人世间有如此多的不称心、不满意之事,迫使词人幻想摆脱这烦恼人世,到琼楼玉宇中去过逍遥自在的神仙生活。苏轼后来贬官到黄州,时时有类似的奇想,所谓“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然而,在词中这仅仅是一种打算,未及展开,便被另一种相反的思想打断:“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这两句急转直下,天上的“琼楼玉宇”虽然富丽堂皇,美好非凡,但那里高寒难耐,不可久居。词人故意找出天上的美中不足,来坚定自己留在人间的决心。一正一反,更表露出词人对人间生活的热爱。同时,这里依然在写中秋月景,读者可以体会到月亮的美好,以及月光的寒气逼人。这一转折,写出词人既留恋人间又向往天上的矛盾心理。这种矛盾能够更深刻地说明词人留恋人世、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显示了词人开阔的心胸与超远的志向,因此为歌词带来一种旷达的作风。
但苏轼毕竟更热爱人间的生活,“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与其飞往高寒的月宫,还不如留在人间趁着月光起舞呢!“清影”,是指月光之下自己清朗的身影。“起舞弄清影”,是与自己的清影为伴,一起舞蹈嬉戏的意思。李白《月下独酌》说:“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苏轼的“起舞弄清影”就是从这里脱胎出来的。“高处不胜寒”并非作者不愿归去的根本原因,“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才是根本之所在。与其飞往高寒的月宫,还不如留在人间,在月光下起舞,最起码还可以与自己清影为伴。这首词从幻想上天写起,写到这里又回到热爱人间的感情上来。从“我欲”到“又恐”至“何似”的心理转折开阖中,展示了苏轼情感的波澜起伏。他终于从幻觉回到现实,在出世与入世的矛盾纠葛中,入世思想最终占了上风。“何似在人间”是毫无疑问的肯定,雄健的笔力显示了情感的强烈。
下片怀人,即兼怀子由,由中秋的圆月联想到人间的离别,同时感念人生的离合无常。“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转与低都是指月亮的移动,暗示夜已深沉。月光转过朱红的楼阁,低低地穿过雕花的门窗,照到了房中迟迟未能入睡之人。这里既指自己怀念弟弟的深情,又可以泛指那些中秋佳节因不能与亲人团圆以至难以入眠的一切离人。“无眠”是泛指那些因为不能与亲人团圆而感到忧伤,以致不能入睡的人。月圆而人不能圆,这是多么遗憾的事啊!于是词人便无理地埋怨明月说:“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明月您总不该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老是在人们离别的时候才圆呢?相形之下,更加重了离人的愁苦了。这是埋怨明月故意与人为难,给人增添忧愁,无理的语气进一步衬托出词人思念胞弟的手足深情,却又含蓄地表示了对于不幸的离人们的同情。
接着,诗人把笔锋一转,说出了一番宽慰的话来为明月开开脱:“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人固然有悲欢离合,月也有阴晴圆缺。她有被乌云遮住的时候,有亏损残缺的时候,她也有她的`遗憾,自古以来世上就难有十全十美的事。既然如此,又何必为暂时的离别而感到忧伤呢?词人毕竟是旷达的,他随即想到月亮也是无辜的。既然如此,又何必为暂时的离别而忧伤呢?这三句从人到月、从古到今做了高度的概括。从语气上,好像是代明月回答前面的提问;从结构上,又是推开一层,从人、月对立过渡到人、月融合。为月亮开脱,实质上还是为了强调对人事的达观,同时寄托对未来的希望。因为,月有圆时,人也有相聚之时。很有哲理意味。
词的最后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婵娟”是美好的样子,这里指嫦娥,也就是代指明月。“共婵娟”就是共明月的意思,典故出自南朝谢庄的《月赋》:“隔千里兮共明月。”既然人间的离别是难免的,那么只要亲人长久健在,即使远隔千里也还可以通过普照世界的明月把两地联系起来,把彼此的心沟通在一起。“但愿人长久”,是要突破时间的局限;“千里共婵娟”,是要打通空间的阻隔。让对于明月的共同的爱把彼此分离的人结合在一起。古人有“神交”的说法,要好的朋友天各一方,不能见面,却能以精神相通。“千里共婵娟”也可以说是一种神交了!这两句并非一般的自我安慰与共勉,而是表现了作者处理时间、空间以及人生这样一些重大问题所持的态度,充分显示出词人精神境界的丰富博大。王勃有两句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意味深长,传为佳句,与“千里共婵娟”有异曲同工之妙。另外,张九龄的《望月怀远》说:“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许浑的《秋霁寄远》说:“唯应待明月,千里与君同。”都可以互相参看。但愿人人年年*安,相隔千里也能共享着美好的月光,表达了作者的祝福与对亲人的思念,表现了作者旷达的态度与乐观的精神。苏轼就是把前人的诗意化解到自己的作品中,熔铸成一种普遍性的情感。正如词前小序所说,这首词表达了对弟弟苏辙(字子由)的怀念之情,但并不限于此。可以说这首词是苏轼在中秋之夜,对一切经受着离别之苦的人表示的美好祝愿。
此篇是苏词代表作之一。从艺术成就上看,它构思奇拔,畦径独辟,极富浪漫主义色彩,是历来公认的中秋词中的绝唱。从表现方面来说,词的前半纵写,后半横叙。上片高屋建瓴,下片峰回路转。前半是对历代神话的推陈出新,也是对魏晋六朝仙诗的递嬗发展。后半纯用白描,人月双及。它名为演绎物理,实则阐释人事。笔致错综回环,摇曳多姿。从布局方面来说,上片凌空而起,入处似虚;下片波澜层叠,返虚转实。最后虚实交错,纡徐作结。全词设景清丽雄阔,以咏月为中心表达了游仙“归去”与直舞“人间”、离欲与入世的 盾与困惑,以及旷达自适,人生长久的乐观枋度与美好愿望,极富哲理与人情。立意高远,构思新颖,意境清新如画。最后以旷达情怀收束,是词人情怀的自然流露。情韵兼胜,境界壮美,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此词全篇皆是佳句,典型地体现出苏词清雄旷达的风格。
作者既标举了“ 绝尘寰的宇宙意识”,又摒弃那种“在神奇的永恒面前的错愕”情态(闻一多评《春江花月夜》语)。他并不完全超然地对待自然界的变化发展,而是努力从自然规律中寻求“随缘自娱”的生活意义。所以,尽管这首词基本上是一种情怀寥落的秋的吟咏,读来却并不缺乏“触处生春”、引人向上的韵致。
对于这首《水调歌头》历来都是推崇备至。胡仔《苕溪渔隐丛话》认为此词是写中秋的词里最好的一首。这首词仿佛是与明月的对话,在对话中探讨着人生的意义。既有理趣,又有情趣,很耐人寻味。因此九百年来传诵不衰。吴潜《霜天晓角》:“且唱东坡《水调》,清露下,满襟雪。”《水浒传》第三十回写八月十五“可唱个中秋对月对景的曲儿”,唱的就是这 “一支东坡学士中秋《水调歌》。”可见宋元时传唱之盛。全词意境豪放而阔大,情怀乐观而旷达,对明月的向往之情,对人间的眷恋之意,以及那浪漫的色彩,潇洒的风格与行云流水一般的语言,至今还能给人们以健康的美学享受。
过年的古诗
在**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接触过很多优秀的古诗吧,古诗按内容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等。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经典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过年的古诗,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除夜
【唐】白居易
病眼少眠非守岁,老心多感又临春。
火销灯尽天明后,便是*头六十人。
除夜
【唐】白居易
薄晚支颐坐,中宵枕臂眠。一从身去国,再见日周天。
老度江南岁,春抛渭北田。浔阳来早晚,明日是三年。
除夜
【唐】白居易
岁暮纷多思,天涯渺未归。老添新甲子,病减旧容辉。
乡国仍留念,功名已息机。明朝四十九,应转悟前非。
除夜
【唐】曹松
残腊即又尽,东风应渐闻。一宵犹几许,两岁欲*分。
燎暗倾时斗,春通绽处芬。明朝遥捧酒,先合祝尧君。
江外除夜
【唐】曹松
千门庭燎照楼台,总为年光急急催。
半夜腊因风卷去,五更春被角吹来。
宁无好鸟思花发,应有游鱼待冻开。
不是多岐渐*稳,谁能呼酒祝昭回。
除夜
【唐】成彦雄
铜龙看却送春来,莫惜颠狂酒百杯。
吟鬓就中专拟白,那堪更被二更催。
除夜有怀
【唐】杜审言
故节当歌守,新年把烛迎。冬氛恋虬箭,春色候鸡鸣。
兴尽闻壶覆,宵阑见斗横。还将万亿寿,更谒九重城。
除夜
【唐】方干
玉漏斯须即达晨,四时吹转任风轮。
寒灯短烬方烧腊,画角残声已报春。
明日便为经岁客,昨朝犹是少年人。
新正定数随年减,浮世惟应百遍新。
除夜作
【唐】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愁鬓明朝又一年。
除夜
【唐】来鹄
事关休戚已成空,万里相思一夜中。
愁到晓鸡声绝后,又将憔悴见春风。
除夜
【唐】李世民
岁阴穷暮纪,献节启新芳。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
冰消出镜水,梅散入风香。对此欢终宴,倾壶待曙光。
除夜
过秦楼 访梅过读书台有感
陈大成〔清代〕
一带青松,半湾绿水,此是谁家位置。拊膺惆怅,低首沈吟,说甚*泉兴替。
想为燕去梁空,总到春来。一年长闭。剩虬梅几树,有时和雨,暗垂香泪。
问昔日金谷亭台,药栏花屿,只有青山曾记。痛深绣虎,肠断西州,我比羊昙憔悴。
门对晴峦,杜鹃还似当年,怨红啼翠。记未园诗句,吟向暮钟声里。
过楼观李尊师(一作过李尊师院)
卢纶〔唐代〕
城阙望烟霞,常悲仙路赊。宁知樵子径,得到葛洪家。
犬吠松间月,人行洞里花。留诗千岁鹤,送客五云车。
访世山空在,观棋日未斜。不知尘俗士,谁解种胡麻。
予以甲寅冬过弋阳石桥戊辰正月重过
陈杰〔宋代〕
周行淮汉万山川,重此经过十五年。野老眉间新世事,蹇驴背上旧吟鞭。几分春色梅花后,一片归心杜宇前。深谷有人难问信,石桥倚遍晚晴天。
过李侍御宅(一作过故吕侍御宅)
钱起〔唐代〕
不见承明客,愁闻长乐钟。马卿何早世,汉主欲登封。
过涧歇 其一 过三十九涧,逾襄王岭,入罗岕
董元恺〔清代〕
山叠叠,溪流曲曲。大似雷轰,细似琮琤,碎玉声声续。
天际倒悬三峡,波漾千竿竹。石齿冷,入手寒香沁新绿。
更耸身直上,鸟道清泉,羊肠翠麓。扶杖云生足。小憩松风,看摘春纤,轻携碧篓,村火几处茶初熟。
过采石有怀李白及过彭蠡有怀陶令 其一
韩守益〔明代〕
制作隆中古,寥寥大雅音。文章关有道,天地岂无心。
白也才何逸,时哉陆易沉。蛾眉亭外月,还照大江浔。
过采石有怀李白及过彭蠡有怀陶令 其二
韩守益〔明代〕
扰扰元熙事,相将晋鼎移。豫州归宋日,陶令弃官时。
嘉遁非干誉,高风不易追。如何吊形迹,长使后人疑。
邵长孺自吴门过别因寄无过虞仲
欧大任〔明代〕
谈君十年事,犹是马相如。科斗题周记,瓠卢饷汉书。
归停青雀舫,去问白牛车。旧好应能忆,朱明有敝庐。
过弥牟有携鱼过者买而放之因志以诗
李流谦〔宋代〕
行役道荒戍,马行何徐徐。市人捉筠篮,偃然数尾鱼。始疑失清波,残息惫不苏。俄掉尾与鬐,示之尚可图。杀工时宿所持,坚盟敢渝初。尔命如丘山,我金若锱铢。敢靳百钱惠,坐视甘醢葅。空篮俱置之,涟漪纵缧俘。旋收褫骇魄,亟反清冷居。仆夫亦欣然,毋疑校人诬。为龙未可知,风雷跃云衢。田文出函关,子卿反荒区。骨肉一笑粲,乐哉定何如。人心如面然,贤鄙异所趋。放者尚反顾,捕者已纵罦。为德懲不竟,护以西竺书。世事岂易料,聊欲明区区。人羊互吞啄,佛语深切肤。闻声戒肉食,孟轲远庖厨。孔释喜交戈,好生理则符。浪言物与人,贵贱越与胡。人贵当食物,物因供人须。此语实魔语,地狱正为渠。炯炯一灵光,彼此亡欠余。一念偶负堕,流转乃尔殊。目前怙强雄,屠脔弃束刍。此身宁石人,竟免为物欤。悬想刀几毒,响庆疾鼓桴。天骥警鞭影,蹇驽烦箠驱可致力,诗宜勒盘盂。
施过之见过二首
赵蕃〔宋代〕
君来能破闷,雨至更蠲愁。旧识庐山道,长怀鹦鹉洲。相从今十载,一饭未成谋。俱作江西去,君车我具舟。
关于过年的字多的古诗词 画过年的古诗词 题过年的古诗词 要过年的古诗词 过年节的古诗词 用于过年的古诗词 过年的古诗词5言 古代过年的古诗词 快要过年了的古诗词 过年庆祝的古诗词 过年张贴的古诗词 清静过年的古诗词 过年问候的古诗词 有关过年的古诗词 过年的古诗词文案 春节过年的古诗词 一首过年的古诗词 含有过年的古诗词 中国过年的古诗词 过年的古诗词书法 与过年相关的古诗词 冬天过年的古诗词 过年访友的古诗词 过年祝贺的古诗词 讲述过年的古诗词 过年的古诗诗词 关于过年的古诗词大全 有关过年酒的古诗词 最经典的过年古诗词 古诗词中的过年窗花
签名古诗词_古诗词 立秋古诗词五首_古诗词 苏轼《过虔州登郁孤台》古诗词 雪的古诗词 古诗词 有关小年的古诗词 春节过年的古诗词大全 关于年的古诗词 小年的古诗词 关于过春节的古诗词 古诗词 过年的古诗 诗名含有过字的古诗词 名字含过字的诗词 诗名含有多字的古诗词 名字含多字的诗词 含有过字的古诗词 带过字的诗词名句 含有多字的古诗词 带多字的诗词名句 签名古诗词_古诗词 签名古诗词_古诗词 过年的诗句有哪些(庆祝新年的古诗词) 春节古诗词寓意好的(关于过年的唐诗宋词) 水的古诗词 过年的古诗 《舟过安仁》古诗词鉴赏 内心承受过太多痛苦古诗词 表达新年祝福的古诗词 关于过年的诗句佳句 错过爱情的古诗词 关于过春节的古诗词 遥同杜员外审言过岭古诗词 古诗词 效古诗古诗词
描写理想和志向的古诗 关于畅新年的古诗 **下的讲话之古诗词 编写关于联想的古诗 用顶针的修辞手法的古诗文 缅怀边疆烈士的古诗 带遥和雪的古诗 画古诗三衢道中的画面 特别难的古诗词 形容人愚蠢无知的古诗词 清明节或寒食节的古诗词 关于建筑的古诗或者文言文 超轻黏土制作的古诗图片大全 四百字以上的古诗必背 关于花和美女的古诗词 清明节的古诗原创 晚春感想的古诗 中学生多背古诗文的好处 风是第一个字的古诗 五个字的成语出自古诗 大船的鸟编古诗 明知没结婚还是喜欢的古诗 关于月的古诗五字 有庚的古诗词 古诗中有描述月亮的美称 表现自然风光的古诗 高考古诗词存在的问题 表示丧的古诗 寒露的古诗歌曲 对孩子表达美好祝福的古诗词 有些相处后陌生了的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