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与清明寒食有关的古诗文 >

与清明寒食有关的古诗文

关于与清明寒食有关的古诗文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与清明寒食有关的古诗文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与清明寒食有关的古诗文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包括句子、语录、说说、名言、诗词、祝福、心语等。如果与清明寒食有关的古诗文页面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

句子:即与与清明寒食有关的古诗文相关的句子。
语录:即与与清明寒食有关的古诗文相关的名人语录
说说:即与与清明寒食有关的古诗文相关的qq说说、微信朋友圈说说。
名言:即与与清明寒食有关的古诗文相关的名人名言、书籍名言。
诗词:即与与清明寒食有关的古诗文相关的古诗词、现代诗词、千古名句。
祝福语:即与与清明寒食有关的古诗文相关的祝福祝贺词。
心语:即与与清明寒食有关的古诗文相关的早安、晚安朋友圈心语。

  • 清明寒食节的诗句

  • 清明
  • 清明寒食节的诗句

      导语: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8天。下面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清明寒食节的诗句,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1、残日半开一川,花影零乱。——出处:吴文英《瑞龙吟·德清清明竞渡》

      2、燕帘莺户,云窗雾阁,酒醒啼鸦。——出处:张炎《朝中措·清明时节》

      3、丹心终不改,白发为谁新。——出处:胡皓《和宋之问寒食题临江驿》

      4、窗外数修篁,寒相倚。——出处:杜安世《鹤冲天·清明天气》

      5、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出处:杨万里《寒食上冢》

      6、欲将诗句慰穷愁,眼中万象皆相识。——出处:郑刚中《寒食》

      7、阑风伏雨催寒食,樱桃一夜花狼藉。——出处:纳兰性德《菩萨蛮·阑风伏雨催寒食》

      8、梨花榆火催寒食。——出处:周邦彦《兰陵王·柳》

      9、夜深微雨润堤沙,香风万家。——出处:王元鼎《醉太*·寒食》

      10、独绕回廊行复歇,遥听弦管暗看花。——出处:白居易《清明夜》

      11、漫见新柳娇眼垂,疑君逸影踏风归。——出处:《清明祭诗》

      12、春来春去何时尽,闲恨闲愁触处生。——出处:王禹偁《清明日独酌》

      13、大堤欲上谁相伴,马踏春泥半是花。——出处:窦巩《襄阳寒食寄宇文籍》

      14、媪引浓妆女,儿扶烂醉翁。——出处:范成大《寒食郊行书事》

      15、闻道山阴会,仍为火忌辰。——出处:胡皓《和宋之问寒食题临江驿》

      16、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出处:《途中寒食》

      17、西园日日扫林亭。——出处:吴文英《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

      18、燕子巢方就,盆池小,新荷蔽。——出处:杜安世《鹤冲天·清明天气》

      19、残寒销尽,疏雨过、清明后。——出处:李之仪《谢池春·残寒销尽》

      20、三年遇寒食,尽在洛阳城。——出处:白居易《洛桥寒食日作十韵》

      21、钟鼓喧离日,车徒促夜装。晓厨新变火,轻柳暗翻霜。传镜看华发,持杯话故乡。每嫌儿女泪,今日自沾裳。——出处:《清明日送邓芮二子还乡》

      22、清晓妆成寒食天,柳球斜袅间花钿,卷帘直出画堂前。——出处:韦庄《浣溪沙·清晓妆成寒食天》

      23、晴日暖,淡烟浮。——出处:仲殊《诉衷情·寒食》

      24、清明时节出郊原,寂寂山城柳映门。——出处:杨徽之《寒食寄郑起侍郎》

      25、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出处:《闾门即事》

      26、恻恻轻寒翦翦风,小梅飘雪杏花红。——出处:韩偓《夜深》

      27、老慵虽省事,春诱尚多情。——出处:白居易《洛桥寒食日作十韵》

      28、安知今日身,不是昔时鬼。——出处:邵谒《长安寒食》

      29、正笙箫竞渡,绮罗争路。——出处:吴文英《扫花游·西湖寒食》

      30、五更风雨断遥岑。——出处:陈子龙《唐多令·寒食》

      31、不惜罗襟揾眉黛,日高梳洗,看著花阴移改。——出处:晁冲之《感皇恩·寒食不多时》

      32、明朝寒食了,又是一年春。——出处:顾太清《临江仙·清明前一日种海棠》

      33、麦饭纸钱,只鸡斗酒,几误林间噪喜鸦。——出处:谢枋得《沁园春·寒食郓州道中》

      34、催趁戏旗游鼓,素澜雪溅。——出处:吴文英《瑞龙吟·德清清明竞渡》

      35、半园新杏连绵雨,送尽清明百姓家。——出处:《清明祭诗》

      36、直到城头总是花。——出处:欧阳修《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

      37、鼎中炼熟丹砂。——出处:谢枋得《沁园春·寒食郓州道中》

      38、府酝伤教送,官娃岂要迎。——出处:白居易《洛桥寒食日作十韵》

      39、连钱嚼金勒,凿落写银罂。——出处:白居易《洛桥寒食日作十韵》

      40、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出处:高启《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

      41、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出处:唐·韩翃《寒食》

      42、风风雨雨梨花,窄索帘栊,巧小窗纱。——出处:乔吉《折桂令·客窗清明》

      43、伊川桃李正芳新,寒食山中酒复春。——出处:宋之问《寒食还陆浑别业》

      44、地僻人稀到,檐虚燕未过。——出处:张镃《寒食》

      45、野店垂杨步,荒祠苦竹丛。——出处:范成大《寒食郊行书事》

      46、燕归来,问彩绳纤手,如今何许。——出处:吴文英《西子妆慢·湖上清明薄游》

      47、莫惊时节换,安分看如何。——出处:张镃《寒食》

      48、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血泪染成红杜鹃。——出处:《清明》

      49、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出处:杜牧《清明》

[阅读全文]...
  • 有关清明节的古诗文大全

  • 清明节,古诗文,文学
  • 有关清明节的古诗文大全

      导读:清明节是我国传统文化节日之一,是纪念先人的日子,古代文人骚客多为此留下了诗篇,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有关清明节的古诗文大全,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一、喜迁莺·清明节

      唐代:薛昭蕴

      清明节,雨晴天,得意正当年。马骄泥软锦连乾,香袖半笼鞭。

      花色融,人竟赏,尽是绣鞍朱鞅。日斜无计更留连,归路草和烟。

      二、蝶恋花·春事阑珊芳草歇

      宋代:苏轼

      春事阑珊芳草歇。客里风光,又过清明节。小院黄昏人忆别。落红处处闻啼鴂。

      咫尺江山分楚越。目断魂销,应是音尘绝。梦破五更心欲折。角声吹落梅花月。

      三、清明日园林寄友人

      唐代:贾岛

      今日清明节,园林胜事偏。晴风吹柳絮,新火起厨烟。

      杜草开三径,文章忆二贤。几时能命驾,对酒落花前。

      四、清明节郭侍御偶与李侍御、孔校书、王秀才游

      唐代:崔元翰

      山色入层城,钟声临复岫。乘闲息边事,探异怜春候。

      曲阁下重阶,回廊遥对霤。石间花遍落,草上云时覆。

      钻火见樵人,饮泉逢野兽。道情亲法侣,时望登朝右。

      执宪纠奸邪,刊书正讹谬。茂才当时选,公子生人秀。

      赠答继篇章,欢娱重朋旧。垂帘独衰疾,击缶酬金奏。

      五、清明节同高苗二学士扈驾谒山陵次韵

      唐代:许彬

      宝纛留行殿,肩舆到上方。

      明楼通御气,神道仰重光。

      柳拂千条翠,花熏百和香。

      回銮天已曙,鼓吹入云长。

      六、三月六日清明节道中

      宋代:喻良能

      清明时候雨初足,白花满山明似玉。

      十里春风睡眼中,小桃飘尽馀新绿。

      七、梨花下赠刘师命

      唐代:韩愈

      洛阳城外清明节,百花寥落梨花发。

      今日相逢瘴海头,共惊烂漫开正月。

      八、百字谣(寿叶教·三月初九)

      宋代:张倅

      榆烟新起,正清明节过,翠蓂九叶。欣会谪仙初度日,凤穴产真鸑鷟。心肠琅琅,文章锦绣,看镜期勋业。暂居马帐,后知有赖先觉。

      可想大器晚成,功名有志,未逊苏秦学。奈不在身先在子,果向秋风抟鹗。诗酒琴棋,风花雪月,养浩全真乐。寿觞五福,太公须遇文猩。

      九、虞美人(春寒)

      宋代:赵长卿

      东风卷尽辛夷雪。逆旅清明节。黄昏烟雨失前山。陟遍朱栏、酒噤不禁寒。

      归来谁护衣篝火。倒拥文鸳卧。可堪连夜子规啼。唤得春归、人却未成归。

      十、清明日青龙寺上方(得多字)

      唐代:刘长卿

      上方偏可适,季月况堪过。远*人都至,东西山色多。

      夕阳留径草,新叶变庭柯。已度清明节,春愁如客何。

      郊行即事

      宋·程颢

      芳草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周;

      兴逐乱红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矶;

[阅读全文]...
  • 寒食古诗的意思(清明古诗词的10首)

  • 清明
  • 寒食节,是中国传统节日,在夏历冬至后105日,清明节前一二日。

    寒食节时,禁烟火,只吃冷食。并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勾、斗鸡等风俗,寒食节前后绵延两千余年,曾被称为中国民间第一大祭日。

    如今,寒食节已经成为了历史,我们只有通过寒食节诗词,来找寻那远去的节日记忆了。

    《寒食》

    唐代: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唐代制度,到寒食这天,皇帝宣旨取榆柳之火赏赐*臣,以示皇恩。

    韩翃用巧妙的手法再现了长安的寒食:暮春时节,长安城处处柳絮飞舞、落红无数,寒食节东风吹拂着*的柳枝。夜色降临,宫里忙着传蜡烛,点蜡烛的轻烟散入王侯贵戚的家里。

    《寒食》

    唐代:沈佺期

    普天皆灭焰,匝地尽藏烟。

    不知何处火,来就客心然。

    寒食节时,禁火吃冷食,所以无烟。

    普天之下的人,都禁火了,看大地都没有起烟。可是,哪一处的火,能来温暖我这颗游子的心呀?

    寒食节本来意味着快乐和团聚,但对于游子来说,却只能突出他的孤独。

    《寒食》

    宋代:赵鼎

    寂寂柴门村落里,也教插柳记年华。

    禁烟不到粤人国,上冢亦携庞老家。

    汉寝唐陵无麦饭,山溪野径有梨花。

    一樽径籍青苔卧,莫管城头奏暮笳。

    上坟祭扫是寒食节的重要*俗。

    即使冷冷清清开着几扇柴门的村落里,也还是要插几根杨柳枝条,标志出每年的节令。寒食的传统虽然没有传到遥远的广东,但清明上坟奠祭祖先的礼仪还是和中原一样。

    《寒食》

    唐代:孟云卿

    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

    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

    为了纪念被火烧死的介子推,寒食节是不开火的。

    可孟云卿潦倒失意,生活贫苦,他说:江南的二月,正是繁花盛开的时节,一片如烟似雾,而我独自远在他乡,偏又遇上了寒食节,内心感到无限的悲凄。

    贫穷的生活经常三餐不济,不见炉灶烟火,正好不必为了明天的断炊*俗,去纪念古代的寒士介子推啊!

    《浣溪沙》

    宋代:李清照

    淡荡春光寒食天,玉炉沉水袅残烟。

    梦回山枕隐花钿。

    海燕未来人斗草,江梅已过柳生绵。

    黄昏疏雨湿秋千。

    寒食节时,斗草、荡秋千,是春*子最爱的游戏。

    寒食清明时节,万物复苏,荡漾着明媚的春光。玉炉中名香将尽,残烟依旧飘出醉人的清香。午睡醒来,头戴的花钿落在枕边床上。

    海燕还未归来,邻家儿女们抢先玩起了斗草游戏。江边的梅子已落,绵绵的柳絮随风荡漾。零星的雨点打湿了院子里的秋千,更增添了黄昏的清凉。

    《寒食诗》

    五代:云表

    寒食时看郭外春,野人无处不伤神。

    *原累累添新冢,半是去年来哭人。

    寒食时,云表从哲学角度,客观地道出了人生代谢的自然规律。

    清明前夕,春光如画,田野上到处都是心神忧伤的扫墓人。仔细望去,*原之上又新增了众多新坟,这些新坟的主人一定有一半都是去年的扫墓人吧。

    《寒食》

    唐代:杜甫

    寒食江村路,风花高下飞。

    汀烟轻冉冉,竹日静晖晖。

    田父要皆去,邻家闹不违。

[阅读全文]...
  • 有关清明寒食节的诗句

  • 清明,文学
  • 有关清明寒食节的诗句

      在*时的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诗句了吧,诗句语言凝练而形象性强,具有鲜明的节奏。什么样的诗句才经典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清明寒食节的诗句,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1、残日半开一川,花影零乱。——出处:吴文英《瑞龙吟·德清清明竞渡》

      2、燕帘莺户,云窗雾阁,酒醒啼鸦。——出处:张炎《朝中措·清明时节》

      3、丹心终不改,白发为谁新。——出处:胡皓《和宋之问寒食题临江驿》

      4、窗外数修篁,寒相倚。——出处:杜安世《鹤冲天·清明天气》

      5、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出处:杨万里《寒食上冢》

      6、欲将诗句慰穷愁,眼中万象皆相识。——出处:郑刚中《寒食》

      7、阑风伏雨催寒食,樱桃一夜花狼藉。——出处:纳兰性德《菩萨蛮·阑风伏雨催寒食》

      8、梨花榆火催寒食。——出处:周邦彦《兰陵王·柳》

      9、夜深微雨润堤沙,香风万家。——出处:王元鼎《醉太*·寒食》

      10、独绕回廊行复歇,遥听弦管暗看花。——出处:白居易《清明夜》

      11、漫见新柳娇眼垂,疑君逸影踏风归。——出处:《清明祭诗》

      12、春来春去何时尽,闲恨闲愁触处生。——出处:王禹偁《清明日独酌》

      13、大堤欲上谁相伴,马踏春泥半是花。——出处:窦巩《襄阳寒食寄宇文籍》

      14、媪引浓妆女,儿扶烂醉翁。——出处:范成大《寒食郊行书事》

      15、闻道山阴会,仍为火忌辰。——出处:胡皓《和宋之问寒食题临江驿》

      16、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出处:《途中寒食》

      17、西园日日扫林亭。——出处:吴文英《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

      18、燕子巢方就,盆池小,新荷蔽。——出处:杜安世《鹤冲天·清明天气》

      19、残寒销尽,疏雨过、清明后。——出处:李之仪《谢池春·残寒销尽》

      20、三年遇寒食,尽在洛阳城。——出处:白居易《洛桥寒食日作十韵》

      21、钟鼓喧离日,车徒促夜装。晓厨新变火,轻柳暗翻霜。传镜看华发,持杯话故乡。每嫌儿女泪,今日自沾裳。——出处:《清明日送邓芮二子还乡》

      22、清晓妆成寒食天,柳球斜袅间花钿,卷帘直出画堂前。——出处:韦庄《浣溪沙·清晓妆成寒食天》

      23、晴日暖,淡烟浮。——出处:仲殊《诉衷情·寒食》

      24、清明时节出郊原,寂寂山城柳映门。——出处:杨徽之《寒食寄郑起侍郎》

      25、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出处:《闾门即事》

      26、恻恻轻寒翦翦风,小梅飘雪杏花红。——出处:韩偓《夜深》

      27、老慵虽省事,春诱尚多情。——出处:白居易《洛桥寒食日作十韵》

      28、安知今日身,不是昔时鬼。——出处:邵谒《长安寒食》

      29、正笙箫竞渡,绮罗争路。——出处:吴文英《扫花游·西湖寒食》

      30、五更风雨断遥岑。——出处:陈子龙《唐多令·寒食》

      1、安知今日身,不是昔时鬼。邵谒《长安寒食》

      2、鼎中炼熟丹砂。谢枋得《沁园春寒食郓州道中》

      3、汉寝唐陵无麦饭,山溪野径有梨花。赵鼎《寒食》

      4、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黄庭坚《清明》

      5、杜草开三径,文章忆二贤。贾岛《清明日园林寄友人》

      6、时闻先朝陵寝,有不忍言者。陈子龙《唐多令寒食》

      7、寒食不多时,牡丹初卖。晁冲之《感皇恩寒食不多时》

      8、骤卷风埃,半掩长蛾翠妩。吴文英《扫花游西湖寒食》

      9、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白居易《寒食野望吟》

      10、巷陌秋千,犹未清明过。苏轼《蝶恋花雨霰疏疏经泼火》

      11、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12、谁把钿筝移玉柱?穿帘海燕惊飞去。冯延巳《鹊踏枝清明》

      13、上巳清明都过了,只是春寒。蒋春霖《浪淘沙云气压虚栏》

      14、驿骑明朝发何处?猿声今夜断君肠。宋之问《寒食江州满塘驿》

      15、待把酒送君,恰又清明后。何梦桂《摸鱼儿记年时人人何处》

      16、清明时节雨声哗,潮拥渡头沙。张炎《朝中措清明时节雨声哗》

      17、转眄移时,应叹行人,马上哦诗。卢挚《蟾宫曲寒食新野道中》

      18、题门惆怅,堕履牵萦,数幽期难准。吴文英《渡江云三犯西湖清明》

      19、红杏枝头花几许?啼痕止恨清明雨。赵令畤《蝶恋花欲减罗衣寒未去》

[阅读全文]...
  • 清明黄庭坚诗歌鉴赏(清明黄庭坚古诗文阅读答案)

  • 清明,诗歌,阅读
  • 说到清明时节,人们提到它的历史之早时,必须要举出一些事例来佐证,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唐朝诗人杜牧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另外还有个叫做王禹偁的诗人,他的《清明》诗也是为时人所称道的。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因为他表达的是一个穷人的凄楚的清明节,符合当时大多数人的口味,过节就像和尚化缘一样。

    还有就是韩翃的寒食节的诗,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因为清明节和寒食节是前后紧挨着的,唐宋时期放假,这两个节是连在一起放,一共有七天假。而这首诗又表达了一种寒食节禁火的不公*,容易让人产生共鸣。

    古人清明节放这么长的假,都是用来干什么呢?大家知道我国古代讲以孝道治天下,清明节放假主要是让公职人员回乡扫墓祭祖,要算上来回赶路的时间,少了就会来不及。

    因此清明节就有两大主题,祭祖扫墓和踏青春游。所以清明节也叫做踏青节、三月节和祭祖节。这个时候阴气衰退,阳气生发,是人们走向自然吐故纳新的好时候。

    其次民间还有禁火、插柳、荡秋千、踢足球、放风筝等一系列文娱体育活动,这个节日是真正把自然节气和人文风俗融汇到了一起。

    至于文人墨客写清明节的诗文,那真是多得不计其数。下面我们来欣赏北宋诗人黄庭坚写的《清明》诗,作为文人,他对当时的清明节是持的一个什么态度。

    《清明》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垅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诗歌首联点题,主要采取对比、拟人的修辞手法,突出节日前后的景物,以乐景写哀情,表达悲怆的情怀。

    天气暖和,莺歌燕舞,桃红李白,这当然是佳节的气象。不说桃花李花盛开,而是用一个笑字,这就在拟人的手法中突出了春天的蓬勃活力和可爱。

    但是另一边呢,是野田荒垅,是蓬蒿茅草掩盖下的坟丘和累累白骨,是人们扫墓祭祀悲伤哭泣的情形。一边是生气勃勃的春天,一边是荒芜和死亡,而这恰好又是自然规律。面对这样的无奈,人又怎能不愁呢?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春雷阵阵传来了清新的气息,那些休眠蛰睡的蛇虫都被惊醒。春雨飘飘洒洒,寒冬里皴裂的土地又再一次吸足了水分。

    土壤松软了,青草都探出头来。这些青草是细小柔软的,可见它们有着强大的生命力。这颔联比起首联的“野田荒垅”来,又是一个转折,写出了清明时节的大地回春。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颈联跳出景物描写的圈子,诗人从历史的角度抒发自己的人生态度。这里主要是用典,写了一个“乞祭余”的齐人和一个“甘焚死”的士子。

    《孟子》“齐人有一妻一妾”中记载,那个齐人不但向人讨吃祭品,还要回家对自己的妻妾炫耀。而春秋时期的介子推呢,他宁可烧死在绵山,也不下山接受晋文公的封侯而享受荣华富贵。

    这里诗人巧妙地用典,通过对比,对卑鄙无耻行乞讨好的小人,给予了无情的抨击,赞誉了那些富贵不能淫的节气之士,表示了自己爱憎分明的人生态度。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通过以上两种人德行的对比,诗人在这里发出感叹,这世道是多么不公,无论是情操高洁的君子,还是品行恶劣的小人,最后都落得黄土一抔、蓬蒿一丘。

    虽然这里表现的是一种质问,但其中隐含着对贤愚不分、同归于无的自然规律的无可奈何。那么这样一锅煮了,高低贵贱,千秋功罪,又有谁来分辨,谁来评说呢?

    实际上诗人这里发出的质问,也是一种不*之鸣,是一种愤激之词。这样浑浑噩噩、善恶不分、赏罚不明,甚至黑白颠倒的情形,难道不是对个人对社会对天地良心的辜负和伤害吗?

    总之,诗人黄庭坚通过清明节盛衰两种景物的对比,表达了自己的人生态度,对不合理的社会制度、现象进行了抨击,同时也是对自己遭遇、命运的感慨。

[阅读全文]...
  • 寒食古诗

  •   《寒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注释:

      1、寒食:每年冬至以后的一百零五天,大概是清明节的前两天为寒食节。据左传所载,晋文公火烧森林求介之推,没想到他却抱着大树活活被烧死,晋国人为了悼念他,每年的这一天禁火,只吃冷食,所以称寒食。

      2、御柳:皇帝御花园里的柳树。

      3、传蜡烛:虽然寒食节禁火,但公侯之家受赐可以点蜡烛。

      4、五侯:后汉桓帝在一天之中封了五个得宠的宦官为侯,世称五侯。

      译文:

      春天,长安城处处飘飞着落花;

      寒食节,东风把御园柳枝斜。

      黄昏时,宫中传出御赐的烛火,

      轻烟散入了,新封的王侯之家。

      赏析:

      这是一首讽刺。寒食节禁火,然而受宠的宦者,却得到皇帝的特赐火烛,享有特权。诗是讥讽宦者的得宠。因此,蘅塘退士批注:“唐代宦者之盛,不减于桓灵。诗比讽深远。”首二句写仲春景色;后二句暗寓讽喻之情。诗不直接讽刺,而只描摹生活上的特权阶层,含隐巧妙,入木三分。据唐代孟所撰的《本事诗》说:这首诗颇为唐德宗赏识,御批提拔韩为驾部郎中知制诰的要职。当时江淮刺史也名叫韩,又以同名同进。德宗便亲书“春城无处不飞花”全诗,并批道“与此韩”,成为一时佳话,流传天下。

[阅读全文]...
  • 寒食节古诗句

  • 寒食节古诗句

      1) 画楼洗净鸳鸯瓦,彩绳半湿秋千架。——出处:王元鼎《醉太*•寒食》

      2) 禁烟不到粤人国,上冢亦携庞老家。——出处:赵鼎《寒食》

      3) 留恋海棠颜色、过清明。——出处:张辑《南歌子•柳户朝云湿》

      4) 三年遇寒食,尽在洛阳城。——出处:白居易《洛桥寒食日作十韵》

      5) 淡荡春光寒食天。玉炉沈水袅残烟。梦回山枕隐花钿。——出处:李清照《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

      6) 夜深斜搭秋千索,楼阁朦胧烟雨中。——出处:韩偓《寒食夜》

      7) 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出处:韦应物《寒食寄京师诸弟》

      8) 又酒趁哀弦,灯照离*。梨花榆火催寒食。——出处:周邦彦《兰陵王•柳》

      9)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出处:韩翃《寒食》

      10) 伊川桃李正芳新,寒食山中酒复春。——出处:宋之问《寒食还陆浑别业》

      11) 烟水初销见万家,东风吹柳万条斜。——出处:窦巩《襄阳寒食寄宇文籍》

      12) 媪引浓妆女,儿扶烂醉翁。——出处:范成大《寒食郊行书事》

      13) 田舍清明日,家家出火迟。——出处:王建《寒食》

      14) 清晓妆成寒食天,柳球斜袅间花钿,卷帘直出画堂前。——出处:韦庄《浣溪沙•清晓妆成寒食天》

      15) 怀家寒食夜,中酒落花天。——出处:赵长卿《临江仙•暮春》

      16) 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出处:白居易《寒食野望吟》

      17) *寒食人家,相思未忘苹藻香。——出处:史达祖《寿楼春•寻春服感念》

      18) 马上逢寒食,愁中属暮春。——出处:宋之问《途中寒食题黄梅临江驿寄崔融》

      19) 佳辰强饮食犹寒,隐几萧条戴鹖冠。——出处:杜甫《小寒食舟中作》

      20) 寒食时看郭外春,野人无处不伤神。——出处:云表《寒食诗》

      21) 更倾寒食泪,欲涨冶城潮。——出处:王安石《壬辰寒食》

      22) 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出处:韦应物《寒食寄京师诸弟》

      23) 流水翻催泪,寒灰更伴人。——出处:胡皓《和宋之问寒食题临江驿》

      24) 岭南能有几多花,寒食临之扫春迹。——出处:郑刚中《寒食》

      25) 清愁诗酒少,寒食雨风多。——出处:张镃《寒食》

      26) 红深绿暗径相交,抱暖含芳披紫袍。——出处:温庭筠《寒食日作》

      27) 落花夜雨辞寒食。尘香明日城南陌。——出处:吴文英《菩萨蛮•落花夜雨辞寒食》

      28) 阑风伏雨催寒食,樱桃一夜花狼藉。——出处:纳兰性德《菩萨蛮•阑风伏雨催寒食》

      29) 不知何处火,来就客心然。——出处:沈佺期《寒食》

      30) 忆得盈盈拾翠侣,共携赏、凤城寒食。——出处:李甲《帝台春•芳草碧色》

      31) 鹭窥芦箔水,鸟啄纸钱风。——出处:范成大《寒食郊行书事》

      32) 明朝寒食了,又是一年春。——出处:顾太清《临江仙•清明前一日种海棠》

      33) 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出处:孟云卿《寒食》

      34) 暗柳啼鸦,单衣伫立,小帘朱户。——出处:周邦彦《琐窗寒•寒食》

      35) 去年上巳洛桥边,今年寒食庐山曲。——出处:宋之问《寒食江州满塘驿》

      36)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出处: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

      37) 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车系在谁家树。——出处:冯延巳《鹊踏枝•几日行云何处去》

      38) 春游浩荡,是年年、寒食梨花时节。——出处:丘处机《无俗念•灵虚宫梨花词》

      39) 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出处:孟云卿《寒食》

      40) 江淮度寒食,京洛缝春衣。——出处:王维《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41) 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出处:杨万里《寒食上冢》

      42) 寒食不多时,牡丹初卖。——出处:晁冲之《感皇恩•寒食不多时》

      43) 芳洲拾翠暮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出处:张先《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

      44) 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出处:白居易《寒食野望吟》

      45) 淡荡春光寒食天。玉炉沈水袅残烟。——出处:李清照《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

      46) 宠柳娇花寒食*,种种恼人天气。——出处:李清照《念奴娇•春情》

      47) 普天皆灭焰,匝地尽藏烟。——出处:沈佺期《寒食》

[阅读全文]...
  • 寒食节的古诗句

  • 寒食节的古诗句

      寒食节是*为数不多的传统佳节之一,主要是为了禁烟吃冷食,下面是关于寒食节的古诗句的内容,欢迎阅读!

      夜深 / 寒食夜

      唐代:韩偓

      恻恻轻寒翦翦风,小梅飘雪杏花红。

      夜深斜搭秋千索,楼阁朦胧烟雨中。

      译文

      切肤的轻寒刺面的风,梅花如飘雪,杏花正红。

      夜深里,斜搭上的秋千索静静地悬着,烟雨朦胧之中,隐约可见那座楼阁。

      注释

      1.恻(cè):凄恻。这里作者含主观感情色彩来写对天气冷暖的感受。翦翦(jiǎn):指春风尖利,砭人肌肤,正是乍暖还寒的时节。

      2.“小梅飘雪杏花红”句:仲春之际,梅花已谢,纷纷飘落,而桃杏花却刚刚盛开。一作“杏花飘雪小桃红”。

      3.斜搭秋千索:据《古今艺术图》等资料记载,当时北方寒食节,有女子荡秋千为戏的*俗。斜搭:指秋千索斜挂在木架上。

      寒食寄京师诸弟

      唐代:韦应物

      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

      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

      译文

      雨中的寒食节更显得寒冷,我独自坐听江上黄莺的鸣叫。

      端着酒杯赏花时又想起了杜陵家几个弟弟,寒食时,杜陵这一带已是野草青青了。

      注释

      ⑴寒食:节令名,在清明前一天(一说前两天)。相传起于晋文公悼念介子推,以介子推抱木焚死,就定于这天禁火寒食。

      ⑵空斋:空荡的书斋。

      ⑶流莺:鸣声婉转的黄莺。

      ⑷把酒:手执酒杯,谓饮酒。

      ⑸杜陵:位于西安南郊杜陵塬上,内有帝陵、王皇后陵及其他陪葬陵墓。

      寒食

      宋代:赵鼎

      寂寂柴门村落里,也教插柳记年华。

      禁烟不到粤人国,上冢亦携庞老家。

      汉寝唐陵无麦饭,山溪野径有梨花。

      一樽径籍青苔卧,莫管城头奏暮笳。

      译文

      即使冷冷清清开着几扇柴门的村落里,也还是要插几根杨柳枝条,标志出每年的`节令。寒食的传统虽然没有传到遥远的广东,但清明上坟奠祭祖先的礼仪还是和中原一样。时至今日,汉唐两代的王陵巨冢,已经没有人前去祭祀;而山边溪间的小路上仍生长着许多梨花。世代更替,非人力所能左右,不如喝上他一杯醉卧在青苔上,莫管关城门的号角声是否响起来。

      注释

      1、寒食:节令名,清明前一天(一说清明前两天)。相传起于晋文公悼念介之推事,以介子推抱木焚死,就定于是日禁火寒食。

      2、庞老家:指庞德公一家。庞德公,东汉襄阳人,隐居在岘山种田。荆州刺史刘表几次邀他出来做官,他拒绝了,带领全家到鹿门山中采药。后来另一个隐士司马徽来看他,正碰上他上坟扫墓归来。此泛指一般*民百姓全家上坟事。

[阅读全文]...
  • 寒食的古诗(寒食这首诗的诗意和赏析)

  • 诗意
  • 唐(20) 宋(17) 元(2) 韩翃(1) 白居易(2) 苏轼(1) 杜甫(1) 王建(1) 王安石(1) 温庭筠(1) 范成大(1)杨万里(1) 韦应物(1) 李清照(2) 宋之问(3) 张先(1) 周邦彦(1) 韦庄(2) 谢枋得(1) 沈佺期(1)赵鼎(1) 韩偓(2) 陈克(1) 吴文英(3) 王元鼎(1) 孟云卿(1) 胡皓(1) 窦巩(1) 葛胜仲(1)郑刚中(1) 邵谒(1) 杨徽之(1) 虞集(1) 张镃(1)

    1

    [唐]

    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2

    [宋]

    赵鼎

    寂寞柴门村落里 ,也教插柳纪年华。

    禁烟不到粤人国,上冢亦携庞老家。

    汉寝唐陵无麦饭,山溪野径有梨花。

    一樽竟藉青苔卧,莫管城头奏暮笳。

    3

    [唐]

    韩偓

    恻恻轻寒翦翦风,小梅飘雪杏花红。

    夜深斜搭秋千索,楼阁朦胧烟雨中。

    4

    [唐]

    韦庄

    清晓妆成寒食天,柳球斜袅间花钿,

    卷帘直出画堂前。指点牡丹初绽朵,

    日高犹自凭朱栏,含嚬不语恨春残。

    5

    [宋]

    李清照

    淡荡春光寒食天,

    玉炉沉水袅残烟。

    梦回山枕隐花钿。

    海燕未来人斗草,

    江梅已过柳生绵。

    黄昏疏雨湿秋千。

    6

    [宋]

    李清照

    萧条庭院,又斜风细雨,重门须闭。宠柳娇花寒食*,种种恼人天气。险韵诗成,扶头酒醒,别是闲滋味。征鸿过尽,万千心事难寄。

    楼上几日春寒,帘垂四面,玉阑干慵倚。被冷香消新梦觉,不许愁人不起。清露晨流,新桐初引,多少游春意。日高烟敛,更看今日晴未。

    7

    [宋]

    张先

    龙头舴艋吴儿竞。笋柱秋千游女并。

    芳洲拾翠暮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

    行云去后遥山螟。已放笙歌池院静。

    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

    8

    [元]

    王元鼎

    声声啼乳鸦,

    生叫破韶华。

    夜深微雨润堤沙,

[阅读全文]...
  • 寒食节古诗教案大全(寒食节的诗句古诗)

  • 每每节日之时,诗人们都会填诗作赋,或书写节日*俗,或抒怀此时境况。

    寒食节时,诗人们在诗词中,抒发在节日的感慨。哪一首最能打动你呢?

    《寒食》

    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这是最知名的一首寒食诗。诗中描写了整个长安柳絮飞舞,落红无数的迷人春景和皇宫园林中的风光。

    据说,唐德宗十分赏识韩翃的这首诗,读了这首诗后,唐德宗特地赐予他“驾部郎中知制诰”的显职。这首诗不仅受当时皇帝喜爱,一般朝士也口口相传,珍爱有加。

    《寒食》

    唐·沈佺期

    普天皆灭焰,匝地尽藏烟。

    不知何处火,来就客心然。

    寒食节,有吃冷食的*俗。

    沈佺期说:寒食这天,家家都禁火藏烟。自己飘泊在外,不知道哪里的火,可以温暖自己这颗游子的心。

    《奉和圣制寒食作应制》

    唐·张说

    寒食春过半,花秾鸟复娇。

    从来禁火日,会接清明朝。

    斗敌鸡殊胜,争球马绝调。

    晴空数云点,香树百风摇。

    改木迎新燧,封田表旧烧。

    皇情爱嘉节,传曲与箫韶。

    寒食节时,唐代宫廷一片热闹景象。

    在唐朝时,寒食节发展成为一个全国性的盛大节日,从这首应制诗中,我们就可以看到唐代的寒食节在皇家是如何的重视,活动参与热情十分高涨。

    《寒食》

    唐·孟云卿

    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

    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

    寒食时,孟云卿是孤独困苦的。

    生活有悲就有喜,有人的寒食节是快乐的,有的人却是悲伤的。一如孟云卿。

    江南的二月,正是繁花盛开的时节,一片如烟似雾,而我独自远在他乡,偏又遇上了寒食节,内心感到无限的悲凄。贫穷的生活经常三餐不济,不见炉灶烟火,正好不必为了明天的断炊*俗,去纪念古代的寒士介子推啊!

    《寒食》

    唐·杜甫

    寒食江村路,风花高下飞。

    汀烟轻冉冉,竹日静晖晖。

    田父要皆去,邻家闹不违。

    地偏相识尽,鸡犬亦忘归。

    寒食节时,杜甫想家了。

    今天是寒食,远离家乡的杜甫走在乡村小路上,轻烟冉冉,日色晖晖。地处偏僻,这里没有一个好友,真叫人悲伤。

    每一个飘泊在外的人,逢节气,必会心念故乡。千百年,莫不如此。

    《春闺二首》

    崔道融

    寒食月明雨,落花香满泥。

    佳人持锦字,无雁寄辽西。

    欲剪宜春字,春寒入剪刀。

    辽阳在何处,莫望寄征袍。

    寒食节,闺中的女子们思念远方的丈夫。

    寒食下着太阳雨,花落在泥里,泥也染上了香味。少妇们拿着写好的书信,想要寄到辽西给心上人。

    寒食节注定是一个思念的节日。不论你在哪里,此刻,请记得,我在想你。

[阅读全文]...

相关词条

相关文章

与清明寒食有关的古诗文 - 句子

与清明寒食有关的古诗文 - 语录

与清明寒食有关的古诗文 - 说说

与清明寒食有关的古诗文 - 名言

与清明寒食有关的古诗文 - 诗词

与清明寒食有关的古诗文 - 祝福

与清明寒食有关的古诗文 - 心语

推荐词条

儿童的现代诗 好的现代诗 关于鹅的现代诗 描写父亲的现代诗 和雨有关的现代诗 关于春天的自创现代诗 描写自然风光的现代诗 关于少年的现代诗 我的祖国现代诗 感恩老师的现代诗 短一点的现代诗 时间的现代诗 优秀的现代诗 梦的现代诗 关于友谊的现代诗 小孩写的现代诗 描写父爱的现代诗 写现代诗的技巧 赞美荷花的现代诗 表达思念的现代诗 浪漫的现代诗 感恩父母的现代诗 关于夏的现代诗 夜晚的现代诗 祖国的现代诗 关于友情的现代诗 适合儿童读的现代诗 关于蜜蜂的现代诗 关于诚信的现代诗 描写晚霞的现代诗 适合儿童的现代诗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