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描写丹阁的古诗 >

描写丹阁的古诗

关于描写丹阁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描写丹阁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描写丹阁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包括句子、语录、说说、名言、诗词、祝福、心语等。如果描写丹阁的古诗页面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

句子:即与描写丹阁的古诗相关的句子。
语录:即与描写丹阁的古诗相关的名人语录
说说:即与描写丹阁的古诗相关的qq说说、微信朋友圈说说。
名言:即与描写丹阁的古诗相关的名人名言、书籍名言。
诗词:即与描写丹阁的古诗相关的古诗词、现代诗词、千古名句。
祝福语:即与描写丹阁的古诗相关的祝福祝贺词。
心语:即与描写丹阁的古诗相关的早安、晚安朋友圈心语。

  • 王勃滕王阁序古诗全文

  • 王勃滕王阁序古诗全文

      滕王阁位于江西省南昌市赣江滨。唐高祖之子滕王李元婴任洪州都督时(公元653年)始建,后阎伯屿为洪州牧,宴群僚于阁上,王勃省父过此,即*而作。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滕王阁序全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全文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zhěn),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ōu)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fān)之榻。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台隍(huáng)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都督阎公之雅望,棨(qǐ )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yì)范,襜(chān )帷(wéi)暂驻。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清霜,王将军之武库。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lǎo)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yǎn)骖騑(cān fēi)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ē)。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一作 翔)丹,下临无地。鹤汀(tīng)凫(fú )渚(zhǔ),穷岛屿之萦(yíng)回;桂殿兰宫,即(一作 列)冈峦之体势。

      披绣闼(tà),俯雕甍(méng )。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yū)其骇瞩。闾(lǘ)阎(yán) 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gě)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zhú)。云销雨霁(jì),彩彻区明(或作 虹销雨霁,彩彻云衢 qú)。落霞与孤鹜(wù)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l ǐ)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遥襟甫畅,逸兴遄(chuán)飞。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è)。睢(suī)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yè)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四美具,二难并。穷睇眄(dì miǎn)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天高地迥(jiǒng),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kuài)于云间。地势极而南溟(míng)深,天柱高而北辰远。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阍(hūn)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

      嗟(jiē)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chuǎn);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yì)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hé zhé)以犹欢。北海虽赊(shē),扶摇可接;东隅(yú)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guàn);有怀投笔,慕宗悫(què)之长风。舍簪(zān)笏(hù)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他日趋庭,叨(tāo)陪鲤对;今兹捧袂(mèi),喜托龙门。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

      呜呼!胜地不常,盛筵(yán)难再;兰亭已矣,梓(zǐ) 泽丘墟。临别赠言,幸承恩于伟饯;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敢竭鄙怀,恭疏短引;一言均赋,四韵俱成。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作品影响

      《滕王阁序》既是六朝骈文之新变,也是唐朝骈文通俗化格律化之先声。

      《滕王阁序》让高举反骈旗帜的文学家韩愈读了之后也大为赞赏,称颂其“读之可以忘忧”也。

      韩愈作《新修滕王阁记》曰:“愈少时则闻江南多临观之美,而滕王阁独为第一,有瑰玮绝特之称。及得三王所为序、赋、记等,壮其文辞,亦欲往一观而读之。工既讫功,公以众饮,而以书命愈曰:‘子其为我记之。’愈既以未得造观为叹,窃喜载名其上,词列三王之次,有荣耀焉。”

      作者简介

      王勃(649~676年)唐代诗人。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诗文齐名,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王勃才华早露,未成年即被司刑太常伯刘祥道赞为神童,向朝廷表荐,对策高第,授朝散郎。乾封初(666年)为沛王李贤征为王府侍读,两年后因戏为《檄英王鸡》文,被高宗怒逐出府。随即出游巴蜀。咸亨三年(672年)补虢州参军,因擅杀官奴当诛,遇赦除名。其父亦受累贬为交趾令。上元三年(676年),王勃南下探亲,渡海溺水,惊悸而死。

      文学赏析

      《滕王阁序》全文行思缜密,紧扣题目,不拘一格,全文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自然段为第一部分,写洪府地势雄伟、“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主人贤德”“高朋满座“。“豫章故郡,洪都新府”点明滕王阁所在地点,再详写其方位在翼、轸星宿的分野,从地理位置上看连接着湖南衡山和江西庐山,由上及下,再一笔荡开,写南昌地势:三江为襟,五湖为带,胸怀楚国而指引吴越。本为滕王阁作序,开篇却避开宴会和阁楼,不落俗套,气势高卓。“物华天宝”一句到“王将军之武库”一句,写南昌物产丰富,人才济济,称赞宴会宾主“尽东南之美”“高朋满座”“胜友如云”。最后一句,简述自己来到这里参加宴会的缘由。宴会盛况寥寥数笔带过,接下来是文章最重要的部分。

      第二、三自然段为第二部分。作者由*及远,从壮丽的楼阁到秀丽的山川,浓墨重彩地描写了滕王阁秋景,展开了一幅流光溢彩、错落有致、上下浑然天成、虚实相映成趣的滕王阁三秋图。“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这两句在静止中表现了光影色彩的变化,将湖光山色写得极富生命力。积水消尽后寒潭显出一片清澈,傍晚时分,淡淡的云烟凝聚着重重的暮霭,水天之间呈现出一片盈盈的紫光。这一句在色彩浓淡的变化中描绘秋意正浓的晚景,一个“寒”字写出秋高气爽, “寒潭”与“暮山”一*一远构成了错落的景致,这一句被誉为“写尽九月之景”。接下来是虚写,作者带着读者驾着马车在高高的山路上,在崇山峻岭里遍访秋日风景,来到昔日帝子居住的长洲,找到仙人休养过的宫殿。接着从众多名胜中将滕王阁烘托而出——“层台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山峦重叠,山峰耸入云霄;凌空的飞檐丹辉欲流,仿佛直插大地。作者在一上一下之间仅仅用了十六个字就把楼阁高耸入云的气势写得蔚为壮观,把楼阁的独特风貌写得栩栩如生,这一句借着俯仰视角的改变,使上下浑然天成。“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列冈峦之体势。”这两句写滕王阁周围的动物和植物,白鹤野鸭在萦回的小岛上畅游,洒满兰桂花香的宫殿掩映在起伏的山峦之中,使滕王阁犹如众星捧月一般,显出恢弘的气势。作者写到在滕王阁上登高远望极目之景:打开绣花的阁门来俯视雕粱画栋的屋脊,远阔的山川*原尽收眼底,*处的江河之水蜿蜒曲折令人惊奇。楼宇巷陌中尽是富贵人家;舸舰泊满渡口,都是装饰精美的雀舫龙舟。秀美山川、繁华市井、众多舟楫上承第一段的“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又与下面的“渔舟唱晚” “雁阵惊寒”共同构成一幅情景交融、动静结合的图画。这一段中属“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一句最为人称道。这句话是一个视觉的飨宴,整幅画面的主体是红色的夕阳余晖和蓝绿色的水光接天的`模样,白色的野鹭穿插其间。色彩美,动态美,虚实美,空间立体美,带给读者无暇的想象。

      第四、五自然段为第三部分,写众人宴会上登临逸兴,进而兴尽悲来,怀古议论,引出对人生际遇的感慨。作者以起伏跌宕的笔势,从“逸兴遄飞”写到了“兴尽悲来”。第四段头两句“遥襟俯畅,逸兴遄飞。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写的是宴会时丝竹管弦、轻歌曼舞的欢乐场景。接着将在座宾客杯中豪情和笔下才华堪比陶渊明、谢灵运。良辰美景与共,赏心乐事具备,宾主难得相聚,极目远望,尽情地欢娱。到这里写的都是登临逸兴的乐。下面一句“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从宇宙无穷想到兴衰有尽:回望长安犹在夕阳下,吴会却如在云海间。大地有穷尽,而南海深不可测,擎天之柱不可攀,北斗星辰遥远:关山难越,谁来为失意人悲痛?萍水相逢,都是异乡漂泊之人。满怀抱负,王宫何时能见?皇帝的召见,又要等到何年?作者以“失路之人”自指,叹息自己的命运。作者虽满腔热血,才华横溢却因恃才傲物、放荡不羁而被当时社会所不容。壮志难酬,所以在这里作者由宇宙的无限而想到人生有限、短暂,表露出对时光流逝却功业难成的感慨;他悲叹盈虚有数,透出无法扭转命运的无奈,为自己只能流落南海之滨,无力跻身帝都长安为国效力而感到悲伤。在第五段中,作者用典故把自己比做贾谊、梁鸿、冯唐、李广,来描述自己现在遭遇的困境,但作者没有在悲伤中停留太久,转而用自己的乐观精神给这一段咏叹做了更好的注解。作者表示自己仍是达人知命,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身处逆境仍旧心胸开朗,立志报国。这一段所用典故较多,但却合理恰当毫无堆砌之感,王勃写自己怀才不遇、深陷困境的矛盾心理,却又用一种处世的乐观精神加以化解,这种高尚的情怀,千百年来引起了众多文人雅士的共鸣。

      第六、七段为第四部分,简述自己的旅程和志向,对宾主的知遇表示感谢,对参加宴会并饯别作序表示荣幸,这一段内容与开头遥相呼应,再一次紧扣主题。

[阅读全文]...
  • 《阁夜》古诗原文及鉴赏

  • 《阁夜》古诗原文及鉴赏

      在*凡的学*、工作、生活中,说到古诗,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古诗是古代诗歌的泛称。古诗的类型多样,你所见过的古诗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阁夜》古诗原文及鉴赏,欢迎阅读与收藏。

      阁夜

      杜甫

      岁暮阴阳催短景,

      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

      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千家闻战伐,

      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

      人事音书漫寂寥。

      杜甫诗鉴赏

      这是大历元年冬杜甫寓居夔州西阁时所作。当时西川军阀割据,混战不断;吐蕃也不断侵袭蜀地。而杜甫的好友郑虔、苏源明、李白、严武、高適等,都先后死去。这首诗感时忆旧,表现出异常沉重的心情。

      开首二句点明时间。首句岁暮,指冬季;阴阳,指日月;短景,指冬天日短。“催”字,形象地说明夜长昼短,使人觉得时光飞逝。次句天涯,指夔州,又有沦落天涯意。霜雪方歇的寒冬夜晚,雪光明朗如昼,诗人对此凄凉寒怆的夜景,不由感慨万千。

      “五更”二句,承次句“寒宵”,描写出了夜中所闻所见。鼓角,指古代军中用以报时和发号施令的鼓声、号角声。晴朗的夜空,鼓角声格外响亮,黎明时分,愁人不寐,那声音更显得悲凉。这就从侧面烘托出夔州一带也不太*,黎明前军队已在加紧备战。

      诗人用“鼓角”二字点示,再和“五更”、“声悲壮”等词语结合,兵戈未息、战争频繁的气氛就自然地传达出来了。下句说雨后玉宇无尘,天上银河显得格外澄澈,群星参差,映照峡江,星影在湍急的江流中摇曳不定。前人赞扬此联写得“伟丽”。诗人通过对句把他对时局的深切关怀和三峡深夜美景的赞叹,有声有色地表现出来,诗句气势苍凉恢宏,音调铿锵悦耳,辞采清丽夺目,“伟丽”中深蕴着诗人悲壮深沉的情怀。

      “野哭”二句,写拂晓前所闻。听到征战的消息,就立即引起千家的恸哭,哭声传遍四野,其景多么凄惨!夷歌,指四川境内少数民族的歌谣。夔州是民族杂居之地。杜甫客寓此间,渔夫樵子不时在夜深传来“夷歌”之声。“数处”指不止一起。这两句把偏远的夔州的典型环境真实形象地表现出来。“野哭”、“夷歌”,一个富有时代感,一个具有地方性。对这位忧国忧民的.伟大诗人来说,这两种声音都使他倍感悲伤。

      “卧龙”二句,诗人极目远眺夔州西郊的武侯庙与东南的白帝庙,而引出无限感慨。卧龙,指诸葛亮。

      跃马,化用左思《蜀都赋》“公孙跃马而称帝”句,意指公孙述在西汉末乘乱据蜀称帝。一世之雄,而今安在?他们不都成了黄土中的枯骨吗!“人事音书”,词意*列。这句是说,人事与音书,现在都只能任其寂寞了。结尾二句,流露出诗人极为忧愤感伤的情绪。

      沈德潜说:“结言贤愚同尽,则目前人事,远地音书,亦付之寂寥而已。”(《唐诗别裁》)象诸葛亮、公孙述这样的历史人物,无论他是贤是愚,都烟消云散了。现实生活中,征戍、诛掠更造成广大人民天天都在死亡,我眼前这点寂寥孤独,又算得了什么呢?

      这话看似自遣之词,实际上却充分传达出诗人感情上的矛盾与苦恼。”卢世氵隺认为此诗“意中言外,怆然有无穷之思”,是颇有见地的。

      此诗向来被誉为杜律中的典范性作品。诗人紧扣题目,从几个侧面抒写夜宿西阁的所见所闻所感,从寒宵雪霁写到五更鼓角,从天空星河写到江上洪波,从山川形胜写到战乱人事,从当前现实写到千年往迹。

      气象雄浑,气吞宇宙有上天下地、俯仰古今之概。因此胡应麟称赞此诗说:“气象雄盖宇宙,法律细入毫芒”,并说它是七言律诗的“千秋鼻祖”。

[阅读全文]...
  • 含有阁字的古诗词 带阁字的诗词名句

  •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许浑《咸阳城东楼 / 咸阳城西楼晚眺 / 西门》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陈与义《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滕王阁序》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黄庭坚《登快阁》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黄庭坚《登快阁》

    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陈与义《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卢梅坡《雪梅·其一》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陈与义《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王勃《滕王阁序》

    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王勃《滕王阁序》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杜甫《阁夜》

    六朝文物草连空,天淡云闲今古同。——杜牧《题宣州开元寺水阁阁下宛溪夹溪居人》

    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杜牧《题宣州开元寺水阁阁下宛溪夹溪居人》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杜甫《阁夜》

    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陆游《钗头凤·红酥手》

    秋夜长,殊未央,月明白露澄清光,层城绮阁遥相望。——王勃《秋夜长》

    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杜牧《题宣州开元寺水阁阁下宛溪夹溪居人》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王勃《滕王阁诗》

    风月无情人暗换,旧游如梦空肠断。——欧阳修《蝶恋花·画阁归来春又晚》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李贺《南园十三首》

    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陈与义《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王勃《滕王阁诗》

    待何年归去,谈笑各争雄。——顾太清《高山流水·次夫子清风阁落成韵》

    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李煜《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李白《蜀道难》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王勃《滕王阁序》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杜甫《阁夜》

    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李白《侠客行》

    长沟流月去无声。——陈与义《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万里云间戍,立马剑门关。——崔与之《水调歌头·题剑阁》

    春山暖日和风,阑干楼阁帘栊,杨柳秋千院中。——白朴《天净沙·春》

    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春迟。——李清照《临江仙·梅》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黄庭坚《登快阁》

    叹十年心事,休休莫莫。——吴潜《满江红·豫章滕王阁》

    时来风送滕王阁,运去雷轰荐福碑。——《增广贤文·上集》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王勃《滕王阁序》

    高阁客竟去,小园花乱飞。——李商隐《落花》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王勃《滕王阁序》

    绿叶阴浓,遍池亭水阁,偏趁凉多。——元好问《骤雨打新荷》

    云里帝城双凤阙,雨中春树万人家。——王维《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应制》

    春还草阁梅先动,月满虚庭雪未消。——王守仁《元夕二首》

    云销雨霁,彩彻区明。——王勃《滕王阁序》

    一霎好风生翠幕,几回疏雨滴圆荷。——晏殊《浣溪沙·小阁重帘有燕过》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王勃《滕王阁序》

    岁月无多人易老,乾坤虽大愁难著。——吴潜《满江红·豫章滕王阁》

    洞门高阁霭馀辉,桃李阴阴柳絮飞。——王维《酬郭给事 / 赠郭给事》

    杳杳天低鹘没处,青山一发是中原。——苏轼《澄迈驿通潮阁二首》

    榆柳萧疏楼阁闲,月明直见嵩山雪。——孟郊《洛桥晚望》

    尊前只恐伤郎意,阁泪汪汪不敢垂。——夏竦《鹧鸪天·镇日无心扫黛眉》

[阅读全文]...
  • 咏牡丹的古诗名句

  • 牡丹
  • 咏牡丹的古诗名句

      在学*、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经典的古诗吧,古诗准确地来说应该叫格律诗,包括律诗和绝句。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经典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咏牡丹的古诗名句,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轻暖与轻寒,又是牡丹花候。

      2、牡丹花笑金钿动,传奏吴兴紫笋来。

      3、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城中好物华。

      4、牡丹花、如人半醉,抬头不起。

      5、天下真花独牡丹。

      6、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

      7、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8、数日非关王事系,牡丹花尽始归来。

      9、浅画香膏拂紫绵。牡丹花重翠云偏。

      10、牡丹花谢莺声歇,绿杨满院中庭月。

      11、我是梦中传彩笔,欲书花叶寄朝云。

      12、雅称花中为首冠,年年长占断春光。

      13、其奈明年好春日,无人唤看牡丹花。

      14、帘卷春寒小雨天。牡丹花落尽,悄庭轩。

      15、须是牡丹花盛发,满城方始乐无涯。

      16、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

      17、凭谁传语牡丹花,为做取、东君些主。

      18、共道牡丹时,相随买花去。

      19、今岁芳菲未尽忙,去年二月牡丹香。

      20、无穷春思包含尽,但问熏风有也无。

      21、龙须初开翠幔长,玉质全看素英缀。

      22、绮罗不妒倾城色,蜂蝶难窥上相家。

      23、侍中宅畔千余朵,兴庆池边四五枝。

      24、绿烛间红花,绝艳交相照。

      25、结成幽洞自深沈,荫此芳醪更奇绝。

      26、今日花间天色明,向人艳冶百媚生。

      27、不奈风吹兼日晒,国貌天香无物赛。

      28、叶叶鲜明还互照,亭亭丰韵不胜妖。

      29、衮衮群芳已失真,超然奇秀始离伦。

      30、聊将芳晋发微殷,岂是冰肌不耐寒。

      31、花姥来时,带天香国艳,羞掩名姝。

      32、五花结队香如雾,一朵倾城醉未苏。

      33、天下花王都洛京,清明寒食走香軿。

      34、曾见玉香球最好,樽前何独说姚黄?

      35、寒过春光还漏泄,酴醾架上花如雪。

      36、擎玉花头取次妍,鞓红从此不论钱。

      37、香色兼收三月尾,声名都压百花头。

      38、牡丹盛折春将暮,群芳羞炉。

      39、奇姿须待接花工,未必妖华限洛中。

      40、檀晕吐,玉华滋,不随桃李竟春菲。

      41、紫玉盘盛紫玉绡,碎绡拥出九娇娆。

      42、无数天香国色,枝枝带洛浦嵩山。

      43、半醉西施晕晓妆,天香一夜染衣裳。

      44、三月牡丹呈艳态,壮观人间春世界。

      45、欲持藤榼沽春碧,自傍朱栏翦牡丹。

      46、洛浦风光烂熳时,千金开宴醉为期。

      47、晚得天真独有余,百花荣谢英相须。

      48、春晚午景迟,气暄因妍姿。

      49、病眼看书痛不胜,洛花千朵焕双明。

[阅读全文]...
  • 含有丹字的古诗词 带丹字的诗词名句

  • 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高蟾《金陵晚望》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李煜《长相思·一重山》

    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李商隐《韩冬郎即*为诗相送一座尽惊他日余方追吟连宵侍坐裴回久之句有老成之风因成二绝寄酬兼呈畏之员外·其一》

    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是答儿闲寻遍。在幽闺自怜。——《牡丹亭·第十出·惊梦》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刘禹锡《赏牡丹》

    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李煜《长相思·一重山》

    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于谦《立春日感怀》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袁枚《苔》

    忆对中秋丹桂丛。花在杯中。月在杯中。——辛弃疾《一剪梅·中秋无月》

    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我是梦中传彩笔,欲书花叶寄朝云。——李商隐《牡丹》

    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戚继光《望阙台》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骆宾王《于易水送人 / 于易水送别》

    人老簪花不自羞,花应羞上老人头。——苏轼《吉祥寺赏牡丹》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刘禹锡《赏牡丹》

    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严维《丹阳送韦参军》

    明眸皓齿谁复见,只有丹青余泪痕。——苏轼《虢国夫人夜游图》

    不炼金丹不坐禅,不为商贾不耕田。——唐寅《言志》

    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杜甫《赠李白》

    丹漆不文,白玉不雕——《孔子家语·好生》

    学之染人,甚于丹青。——《晋书·列传·第五十二章》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李白《将进酒》

    碧水丹山映杖藜,夕阳犹在小桥西。——沈周《题画》

    宁向牡丹花下死,风流作鬼也甘心。——《雷峰塔奇传·第八回》

    千年史册耻无名,一片丹心报天子。——陆游《金错刀行》

    溪深古雪在,石断寒泉流。——李白《寻高凤石门山中元丹丘》

    凭仗丹青重省识,盈盈,一片伤心画不成。——纳兰性德《南乡子·为亡妇题照》

    不知来岁牡丹时,再相逢何处。——叶清臣《贺圣朝·留别》

    一自胡尘入汉关,十年伊洛路漫漫。——陈与义《咏牡丹》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汤显祖《牡丹亭记题词》

    忆对中秋丹桂丛,花也杯中,月也杯中。——辛弃疾《一剪梅·中秋元月》

    丹阳城南秋海阴,丹阳城北楚云深。——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二首》

    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沈佺期《古意呈补阙乔知之 / 古意 / 独不见》

    只向从前悔薄情,凭仗丹青重省识,盈盈,一片伤心画不成。——纳兰性德《南乡子·为亡妇题照》

    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严维《丹阳送韦参军》

    牡丹含露真珠颗,美人折向庭前过。——佚名《菩萨蛮·牡丹含露真珠颗》

    梦中未比丹青见,暗里忽惊山鸟啼。——姜夔《鹧鸪天·元夕有所梦》

    淡扫明湖开玉镜,丹青画出是君山。——李白《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五首》

    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枣花至小能成实,桑叶虽柔解吐丝。——王溥《咏牡丹》

    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白居易《买花 / 牡丹》

    归来却怪丹青手,入眼*生几曾有;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王安石《明妃曲二首》

    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文天祥《正气歌》

    譬犹练丝,染之蓝则青,染之丹则赤。——《论衡·卷二·率性篇》

    低头独长叹,此叹无人喻。——白居易《买花 / 牡丹》

    仙人琪树白无色,王母桃花小不香。——白居易《牡丹芳》

    丹枫万叶碧云边,黄花千点幽岩下。——张抡《踏莎行·秋入云山》

    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城中好物华。——徐凝《牡丹》

    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张九龄《感遇十二首》

[阅读全文]...
  • 有关苏轼牡丹的古诗

  • 苏轼,牡丹
  • 有关苏轼牡丹的古诗

      苏轼有着许多的诗句,有些也是对牡丹的赞美。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苏轼牡丹的古诗,欢迎大家的`阅读。

      《吉祥寺花将落而陈述古期不至》

      苏轼

      今岁东风巧剪裁,含情只待使君来.

      对花无语花应恨,直恐明年花不开.

      《雨中花》

      苏轼

      今岁花时深院,尽日东风,荡扬茶烟。但有绿苔芳草,柳絮榆钱。闻道城西,长廊古寺,甲第名园。有国艳带酒,天香染袂,为我留连。清明过了,残红无处,对此泪洒尊前。秋向晚,一枝何事,向我依然。高会聊追短景,清商不暇馀妍。不如留取,十分春态,付与明年。

      牡丹的形态特点

      直立型:

      枝条直立挺拔而较高,分布紧凑,展开角度小,枝与垂直线的夹角多在30°以内。节间较长,新生枝年生长量在10~15cm,一般五年生株高40~50cm,高者达1m以上。如“首案红”、“紫二乔”、“姚黄”等。

      疏散型:

      枝条多疏散弯曲向四周伸展,株幅大于株高,形成低矮展开的株形,枝条展开时与垂直线的夹角多在45°以上,新枝长,较软。如“赵粉”、“守重红”、“山花烂漫”、“青龙卧墨池”等。

      开张型:

      枝条生长健壮挺拔,向四周斜伸开张,角度在上述两者之间,株形圆满端正,高矮适中,新枝年生长量6~8cm,一般五年生株高在30~40cm。如“状元红”、“银红巧对”、“金玉交章”等。

      矮生型:

      枝条生长缓慢,节间短而叶密,枝条分布紧凑短小,年新枝生长量为2~4cm,一般五年生株高15cm高左右。如“美人红”、“罗汉红”、“海云紫”等为代表。

      独干型:

      多为人工培植的艺术造型,具有明显的主干,主干高矮不等,一般在20~80cm。主干上部分生数枝,构成树冠(有的无树冠),形态古雅,酷似盆景,生长较慢,一般成型期需8年以上。如“十八号”等。

[阅读全文]...
  • 有关描写牡丹的古诗词

  • 牡丹,文学
  • 有关描写牡丹的古诗词

      在**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收藏过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古诗吧,古诗的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仗、声律。那么你有真正了解过古诗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描写牡丹的古诗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赏牡丹

      唐·王建

      此花名价别,开艳益皇都。

      香遍苓菱死,红烧踯躅枯。

      软光笼细脉,妖色暖鲜肤。

      满蕊攒黄粉,含稜缕绛苏。

      好和熏御服,堪画入宫图。

      晚态愁新妇,残妆望病夫。

      教人知个数,留客赏斯须。

      一夜轻风起,千金买亦无。

      牡丹

      唐·韩琮

      桃时杏日不争浓,叶帐阴成始放红。

      晓艳远分金掌露,暮香深惹玉堂风。

      名移兰杜千年后,贵擅笙歌百醉中。

      如梦如仙忽零落,暮霞何处绿屏空。

      赴东都别牡丹

      唐·令孤楚

      十年不见小庭花,紫萼临开又别家。

      上马出门回首望,何时更得到京华。

      牡丹种曲

      唐·李贺

      莲枝未长秦蘅老,走马驮金断春草。

      水灌香泥郤月盆,一夜绿房迎白晓。

      美人醉语园中烟,晚华已散蝶又阑。

      梁王老去罗衣在,拂袖风吹蜀国弦。

      归霞帔拖蜀帐昏,嫣红落粉罢承恩。

      檀郎谢女眠何处,楼台月明燕夜语。

      牡丹芳

      唐·白居易

      牡丹芳,牡丹芳,黄金蕊绽红玉房。千片赤英霞烂烂,百枝绛点灯煌煌。

      照地初开锦绣段,当风不结兰麝囊。仙人琪树白无色,王母桃花小不香。

      宿露轻盈泛紫艳,朝阳照耀生红光。红紫十色间深浅,向背万态随低昂。

      映叶多情隐羞面,臣丛无力含醉妆。低娇笑容疑掩口,凝思怨人如断肠。

      秾姿贵彩信奇绝,杂卉乱花无比方。石竹金钱何细碎,芙蓉芍药苦寻常。

      遂使王公与卿士,游花冠盖日相望。庳车软舆贵公主,香衫细马豪家郎。

      卫公宅静闭东院,西明寺深开北廊。戏蝶双舞看人久,残莺一声春日长。

      共悉日照芳难驻,仍张帷幕垂阴凉。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

      三代以还文胜质,人心重华不重实。重华直至牡丹芳,其来有渐非今日。

      元和天子忧农桑,恤下动天天降祥。去年嘉禾生九穗,田中寂寞无人至。

      今年瑞麦分两岐,君心独喜无人知。无人知,可叹息。

      少我愿暂求造化力,减却牡丹妖艳色。少卿干爱花心,同似事君忧稼穑。

      题牡丹

      五代·捧剑仆

      一种芳菲出后庭,却输桃李得佳名。

      谁能为何无人说,从此移根*太清。

      清*乐

      唐·李白

      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

[阅读全文]...
  • 关于牡丹的诗句古诗大全(最有名的牡丹诗)

  • 牡丹
  • 牡丹自古以来有“花王”的美誉,它雍容华贵,大方艳美,堪称倾国倾城,自古以来,便受到了世人的无尽喜爱与推崇,文人墨客也纷纷为它吟诵,不吝赞美之词。

    尤其到了唐代,爱牡丹,赏牡丹更是成为了一股潮流。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渠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唐·刘禹锡《赏牡丹》

    诗人毫不掩饰对牡丹的喜爱,在他眼里,庭院里的芍药过于妖娆,少了些端庄的气质,而水面上的芙蓉花虽美,却太清冷,让人难以靠*。只有牡丹是真正的国色天香,没有瑕疵和不足。当它绽放的时候,惊艳了整个京城!

    唐人写牡丹花的篇章极多,数不胜数,蔚然成风。牡丹花在唐代的地位是独占鳌头的。

    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城中好物华。

    疑是洛川神女作,千娇万态破朝霞。

    ——唐·徐凝《牡丹》

    有谁会不爱牡丹花呢?满城皆是繁花,占尽春光,再也没有比它更美的了。诗人醉心观赏,流连不去,他疑心这是洛川的仙子所造出来的,美不胜收啊。牡丹千姿百态,色彩鲜妍,就像是破晓时分,变幻万千,瑰丽多姿的朝霞,实在是太炫目了。

    对于喜爱牡丹的人来说,时节未到,便已牵挂于心,翘首以待了。

    冰姿琼骨净无瑕,竹外溪边处士家。

    若使牡丹开得早,有谁风雪看梅花。

    ——宋·赵希路《次萧冰崖梅花韵》

    竹外溪边,清丽无瑕的梅花悄然绽放。诗人一边欣赏,一边却有些遗憾,梅花美是美的,可是他更喜欢牡丹。如果牡丹这个时候开放,又有谁会在风雪之中,赏看梅花,聊以慰藉呢?各花入各眼,寒冬里,他盼望着春天,等待着粲然绽放的牡丹。

    牡丹盛于唐朝,而洛阳的牡丹,尤为珍贵,洛阳牡丹直到今天,也仍然名声斐然。

    牡丹奇擅洛都春,百卉千花浪纠纷。

    国色鲜明舒嫩脸,仙冠重叠剪红云。

    ——宋·范纯仁《牡丹》

    洛阳的春天,牡丹花最值得一看,数不尽的鲜花就像彩色的波浪,风趣横生。牡丹花色彩艳丽,花瓣娇嫩如少女脸颊,层层叠叠的花儿就像裁剪着无数的红色云霞,散发着旖旎风情,风光无限。洛阳牡丹受尽推崇,果然不是浪得虚名啊。

    生在洛阳,无疑是件幸事,一出门便能赏看牡丹,而各地慕名而来的人,也是源于心中的热爱。

    洛阳人惯见奇葩,桃李花开未当花。

    须是牡丹花盛发,满城方始乐无涯。

    ——宋·邵雍《洛阳春吟》

    洛阳人看惯了美丽的花儿,桃李开花也不觉惊艳。只有牡丹花期到了,人们才开始四处游赏,尽情狂欢,沉醉在春日美好中,不知归途。与牡丹亲*,是洛阳人春天不可或缺的内容,别的花都可不看,但是牡丹一定不能错过。

    牡丹以深色最贵,浅色次之,然而素雅的白牡丹也别有一番风味,颇可欣赏。

    闺中莫妒新妆妇,陌上面惭傅粉郎。

    昨夜月照深似水,入门唯觉一庭香。

    ——唐·韦庄《白牡丹》

    白牡丹有多美?就算是闺中妆扮精致的新妇,也会嫉妒,路上走来的如傅着粉的俊俏少年郎,也自愧不如。昨天夜里明月高照,月华如水,诗人一进院子,就闻到了一股扑鼻的芬芳。白牡丹没有夺目的颜色,却洁白优雅,更有幽幽的香气,怎不迷人?

    牡丹花一开,便是一场声势浩大的盛会,停也停不下来。

    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

    丹景春醉容,明月问归期。

    ——唐·李正封《赏牡丹》

    牡丹花开得如火如荼,人们从早晨便开始相聚,在花间饮酒作乐,不知不觉夜幕降临,连衣裳上也沾染着牡丹的香气。满园牡丹令人沉醉,不分白昼夜晚,只想时光走得慢些。明月啊,不要问什么时候回去,人们舍不得离开啊。

    盛放的牡丹明艳无比,而将绽未绽的牡丹,更添了些含羞答答的情致。

    画堂帘卷张清宴,含香带雾情无限。

    春风爱惜未放开,柘枝鼓振红英绽。

    ——唐·郑谷《牡丹》

    画堂卷起了帘子,准备好宴会,香气轻散,淡雾飘飘,这宴会的主角是谁呢?请看那里,春风是如此地温柔,轻轻地拂过,而牡丹花苞饱满,悄然裂开,露出了红艳的花瓣,已经流露出迷人的气息。人们设宴而观,而接下来,也许还有更多的宴会,因为牡丹一天比一天开得热闹了。

    牡丹花国色天香,有如美人,美人与鲜花,一向是相得益彰的。

    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栏杆。

    ——唐·李白《清*乐》

    这是盛唐时一幅经典的画面。绝美的牡丹与倾国倾城的杨贵妃不分伯仲,美人与名花常使君王含笑观看,迷恋不已。动人的风姿能让春风消除所有的怨恨,在沉香亭北,君王与妃子双双倚栏而观,深情无限。盛世的牡丹,佳人,一起留在了诗仙的笔下,千年不衰。

    对于牡丹的情感,各人又有不同,除了热爱与欣赏,也会有别的。

    十年不见小庭花,紫萼临开又别家。

    上马出门回首望,何时更得到京华。

    ——唐·令孤楚《赴东都别牡丹》

    一别十年,没有看到家中庭院的牡丹了。紫色花苞将要绽放,诗人却又将离乡。已经上马了还忍不住频频回首,什么时候,才能再回到长安,看看牡丹花啊。家乡的一草一木俱是有情的,谁能舍得呢?他舍不得的,不仅仅是那紫色的牡丹。

[阅读全文]...
  • 牡丹的诗句有哪些(牡丹古诗词精选)

  • 牡丹
  • 牡丹,花色艳丽,朵大而香,品种繁多,富丽堂皇,得到社会各阶层的广泛喜爱,被誉为“花中之王”。历史上,牡丹最初是一种药材,南北朝时期开始作为观赏花卉,在盛唐时期,牡丹一举成为“国花”。

    宋代著名文学家周敦颐在《爱莲说》中写道: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唐朝是牡丹地位提升到顶峰的重要时期。“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王侯家为牡丹贫”。最贵的姚黄魏紫,一株可以卖到数万钱,各路富豪不惜血本,竞相买花争艳。

    到了宋朝,关于牡丹的栽培技术和文化价值更加丰富,欧阳修曾写《洛阳牡丹记》,比较系统地记录了当时牡丹的种类和起源。明清时期,有很多不同版本的《牡丹谱》,使得牡丹文化更加完整。

    牡丹开于暮春初夏时节,此时已百花开尽,使得牡丹更加突出。由于牡丹的崇高地位,关于牡丹的诗词特别的丰富,也有很多非常经典的语句。今天,我们就来欣赏其中最为优美的9首。

    1.《赏牡丹》 唐 刘禹锡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盛唐时期,牡丹最风流。诸多唐朝诗人都有作品。刘禹锡这首赏牡丹,通过与芍药、芙蕖的对比,显示出牡丹品高多情的真国色。凭着这句诗,刘禹锡历来被称为“赞美牡丹第一人”。其实,刘禹锡还写过很多牡丹诗,比如:《和令狐相公别牡丹》:*章宅里一栏花,临到开时不在家。莫道两京非远别,春明门外即天涯。这些诗都很不错。

    2.《牡丹》 唐 皮日休

    落尽残红始吐芳,佳名唤作百花王。

    竞夸天下无双艳,独立人间第一香。

    在众多的咏牡丹诗中,皮日休的这一首殊为精绝。既体现了牡丹的时令特点,又称赞了牡丹的花王地位。尤其是“竞夸天下无双艳,独立人间第一香”,这一句,对仗工整,构思精巧。

    3.《牡丹》 唐 李正封

    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

    丹景春醉容,明月问归期。

    牡丹被称为“国色天香”,就是来源于这首诗。秀色可餐,香气袭人,流连忘返,不知归期。这就是牡丹的魅力。这首诗虽然短,但是却很贴切生动。

    4.《咏牡丹诗》 唐 *甫

    邀勒春风不早开,众芳飘后上楼台。

    数苞仙艳火中出,一片异香天上来;

    晓露精神妖欲动,暮烟情态恨成堆。

    知君已解相轻薄,斜倚栏杆首重回这首小诗比较清新。语言*淡朴素,如同生活常语,但寓意较深。之所以选用此诗,主要是它不像其他的诗一样,多是在赞美牡丹。这首诗,通过对牡丹凋零的感触,表达了落红虽可惜,但比花还要憔悴的佳人更可惜,从而感叹时间流逝,别有一番风味。

    当然,关于牡丹的诗词还有许多,如有此爱好,希望大家留言交流。。

    图文|王玉庆

    编辑|王梦洁

    审核|苗亚蕊

[阅读全文]...
  • 赏牡丹古诗带拼音(最有名的牡丹诗句)

  • 牡丹
  • 国色天香,是世人对牡丹的夸赞。

    1600多年前,在河洛一带,我国已经开始种植牡丹,唐宋时,洛阳形成赏花*俗。文人墨客留下许多关于牡丹的诗词、书画、传说……

    刘禹锡的“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传为佳话。

    四月天,隐娘分享10首牡丹诗词,一起来欣赏牡丹之美。

    《赏牡丹》

    唐·刘禹锡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刘禹锡用侧面衬托的手法写牡丹之美。

    庭院中的芍药花艳丽虽艳丽,但格调不高;池面上的荷花明净倒是明净,却缺少热情。只有牡丹花才是真正的国色,是最美的花,当它开花的时候,其盛况轰动了整个京城。

    这里“动”字用得极妙,仿佛使人看到了当时人们为了观赏牡丹而万人空巷、人头攒动的生动场面。

    《红牡丹》

    唐·王维

    绿艳闲且静,红衣浅复深。

    花心愁欲断,春色岂知心。

    王维写牡丹开时的娇艳可爱,凋谢时的惋惜哀愁,暗言春光易逝,红颜易衰。

    在美好的春天里,牡丹花娇嫩妩媚,清香万里,占尽了春情。然而,春天不能永驻,牡丹深知自己的芳香美色只能与春天同在。春天一去,它就会调零衰败,渐渐枯萎。因此,人们只知道欣赏春色,欣赏牡丹花的鲜艳,而不知道它的一片愁心。

    《牡丹》

    唐·徐凝

    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城中好物华。

    疑是洛川神女作,千娇万态破朝霞。

    徐凝将牡丹比作神女起舞,赞美牡丹的仙气神韵。

    暮春时节,群芳凋谢,牡丹独开,享尽春光,占断万物之风光。

    有哪个人不喜欢牡丹花呢,盛开时独占了城中的美景。莫不是洛水女神在那里翩舞吧,千娇万态如同灿烂的朝霞飞腾。

    《牡丹》

    唐代:皮日休

    落尽残红始吐芳,佳名唤作百花王。

    竞夸天下无双艳,独立人间第一香。

    皮日休赞牡丹“独立人间第一香”是有道理的。

    牡丹开放,时值晚春时节,百花凋谢,落红遍地,被人称道百花之王的“牡丹仙子”却亭亭玉立,一花独放,开始散发着沁人心脾的芳香,故诗人极口赞扬牡丹巍然独立,一花独放,独香天下,是人间第一花香。

    《裴给事宅白牡丹》

    唐·卢纶

    长安豪贵惜春残,争赏街西紫牡丹。

    别有玉盘承露冷,无人起就月中看。

    暮春时期百花即将凋残,只有慈恩寺里的紫牡丹还在吐蕊,纷芳满枝,于是长安城里的年轻人争相着去亲*、观赏紫牡丹。而在裴给事的庭院中,一株冰清玉洁的白牡丹,却备受冷落,无人欣赏,在皎洁的月色下更显孤独、冷清、素雅。

    全诗通过紫牡丹和白牡丹这一动一静、一热一冷的对照描写,赞美白牡丹的高洁,赞花意在写人,言白牡丹之高洁,乃是言裴给事之高洁,以花衬人,相得益彰。

    《思黯南墅赏牡丹》

    唐·刘禹锡

    偶然相遇人间世,合在增城阿姥家。

    有此倾城好颜色,天教晚发赛诸花。

    在人世间怎会遇见牡丹这样漂亮的花,花开重瓣,层层叠叠如同西天王母九重的增城。有如此倾国倾城的好颜色,上天应该让你晚点开放与诸花争艳。

    这首牡丹诗将花拟人,对牡丹的花容、花性的欣赏和感受,升华到对女性柔美个性形象的精神把握,即形、神、情三者并举,爱得有个性,有情睐,包涵了更广更深的美学意义。

    《题所赁宅牡丹花》

    唐·王建

    赁宅得花饶,初开恐是妖。

    粉光深紫腻,肉色退红娇。

    且愿风留著,惟愁日炙燋。

    可怜零落蕊,收取作香烧。

    王建租住在别人的房子里,哪想到竟有牡丹满院,一开花便绚丽无比,紫花丰腴,光泽均匀细腻,红花鲜艳,羞退靓女胭脂面。

    全诗前两联写景,后两联扮清,景中寓情,情里含景,以人写花,以花写人,花、妖、作者三位一体,句句写花,而又无一处不在写人,堪称大手笔。

    《赏牡丹》

[阅读全文]...

相关词条

相关文章

描写丹阁的古诗 - 句子

描写丹阁的古诗 - 语录

描写丹阁的古诗 - 说说

描写丹阁的古诗 - 名言

描写丹阁的古诗 - 诗词

描写丹阁的古诗 - 祝福

描写丹阁的古诗 - 心语

推荐词条

字最少字简单的古诗20首 为一个人骄傲的古诗文 关于中秋节的现代古诗有名 写字姿势的古诗 高中所有重要的古诗词 描写鳄鱼的古诗词 离开了的古诗词 江南汉东府的古诗 关于寒山子的古诗 中长版的经典古诗词 家长欢迎新老师的古诗 好的座右铭古诗词 引对象喜爱的古诗文 表达严是爱的古诗 有没有西江湖的古诗 关于征服天下雄心壮志的古诗 珍惜思念对方的古诗 关于和的古诗或文言文 把红裙弄脏的古诗 形容去国离乡的古诗 古诗做成的名字 形容要学会隐忍的古诗 迷宫古人的古诗词 希望儿童*安有出息的古诗 赞扬一个人乐于助人的古诗 古诗词创新的标语 古诗梅花的吟诵标调 新型肺炎感人的古诗 写景古诗的好处 断桥外舟已故开头的古诗词 形容大门的古诗词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