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有关科举入闱的古诗 >

有关科举入闱的古诗

关于有关科举入闱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有关科举入闱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有关科举入闱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包括句子、语录、说说、名言、诗词、祝福、心语等。如果有关科举入闱的古诗页面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

句子:即与有关科举入闱的古诗相关的句子。
语录:即与有关科举入闱的古诗相关的名人语录
说说:即与有关科举入闱的古诗相关的qq说说、微信朋友圈说说。
名言:即与有关科举入闱的古诗相关的名人名言、书籍名言。
诗词:即与有关科举入闱的古诗相关的古诗词、现代诗词、千古名句。
祝福语:即与有关科举入闱的古诗相关的祝福祝贺词。
心语:即与有关科举入闱的古诗相关的早安、晚安朋友圈心语。

  • 古代科举考试童生试

  • 考试,古代,语文
  • 古代科举考试童生试

      科举制度是古代*及受*影响的日本、朝鲜、越南等国家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古代科举考试童生试,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童生试(tong sheng shi):明、清以两代取得生员(秀才)资格的考试。简称童试,亦称小考、小试。应考者称童生,亦作儒童、文童。

      童生试也叫“童试”。明、清两代以取得生员(秀才)资格的考试。简称童试,亦称小考、小试。应考者称童

      生,亦作儒童、文童。未被录取者虽至白首,不改童生之称,童生试包括县试、府(或直隶厅、州)试与院试三个阶段。每三年举行两次。丑、未、辰、戌年为岁考,寅、申、巳、亥年为科考。院试录取者为生员,送入府、县学宫,称入学。岁考、科考则为考核已入学的.生员的考试。《左忠毅公逸事》“及试,吏呼名至史公”,这里就是指童生试,在这次考试中左光斗录取史可法为生员(秀才),当时史可法二十岁。《促织》“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操童子业”是说正在准备参加童生试。

      分类

      童生试,是明清两代取得生员的入学考试,可分为县试、府试、院试,是读书士子的进身之始。

      县试

      多在二月举行,由知县主持,一般考五场,分别考八股文、试贴诗、经论、律赋、策论等。县试要求有4名村庄里的人和1名秀才保举,方可参加考试。

      府试

      多在四月举行,由知府(或直隶州知州、直隶厅同知)主持,县试已录取的士子得以参加,连考三场。府试要求5名村里的人和一名秀才保举,方可参加考试。府试通过者方可参加院试。

      通过县、府试的便可以称为“童生”,参加由各省学政或学道主持的院试。

      有些读书人要多次尝试才能通过最基本的县、府试成为童生。亦有人得到童生的身份后,院试多次落第,到了白发苍苍仍称童生者大不乏人。清道光年间广东曾经多次有百岁童生参加院试的纪录。

      院试

      是童试的最高一级,它由学政主持。院试要求有6名村里的人和2名秀才保举,方可参加考试。院试通过者才可进入官方学校,成为一个地方生员。

      清朝院试三年两试,一为岁试,一为科试。逢寅、审、巳、亥年举行“科试”,逢丑、未、戌、辰、年举行“岁试”。童生可在三年内参加一次科试和一次岁试。院试得到第一名的称为案首。

      院试录取者即可进入所在地、府、州、县学为生员,俗称“秀才”,算是有了“功名”,进入士大夫阶层;有免除差徭,见知县不跪、不能随便用刑等特权。

      生员分廪生、增生、附生三等。

      成绩最好的称“廪生”,可自公家领取廪米津贴,谓之廪保,又称廪膳生。其定额甚严,每年都要考列三等,通过考试才能保有食廪资格,故为诸生之首。在地方上有一定的地位,童子应试,必须由该县的廪生保送,乃得入场。

      其次称“增生”,“增广生员”的简称,是指定员以外增加的称增广生员,故称增生、增广生,不供给粮食,“廪生”和“增生”是有一定名额的。

      三是“附生”,“附学生员”的简称,增生外再增名额,为诸生之末,故称附学生。凡生员初入学,尚未取得廪生、增生资格的生员皆称附生。

[阅读全文]...
  • 关于科举考试的古诗词有哪些 古诗词大全最新整理

  • 考试
  • 1.《登科后》唐朝

    孟郊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2.《出城》唐朝

    李贺

    雪下桂花稀,啼乌被弹归。关水乘驴影,秦风帽带垂。入乡诚可重,无印自堪悲。卿卿忍相问,镜中双泪姿。

    3.《送丘为落第归江东》唐朝

    王维

    怜君不得意,况复柳条春。为客黄金尽,还家白发新。五湖三亩宅,万里一归人。知祢不能荐,羞为献纳臣。

    4.《送沈亚之歌·并序》唐朝

    李贺

    文人沈亚之,元和七年以书不中第,返归于吴江。吾悲其行,无钱酒以劳,又感沈之勤请,乃歌一解以送之。吴兴才人怨春风,桃花满陌千里红。紫丝竹断骢马小,家住钱塘东复东。…

    5.《喜张沨及第》唐朝

    赵嘏

    春雪满空来,触处似花开。不知园里树,若个是真梅。

    6.《赠孙绮新及第》唐朝

    李商隐

    长乐遥听上苑钟,彩衣称庆桂香浓。陆机始拟夸文赋,不觉云间有士龙。

    7.《海上生明月·科试》唐朝

    李华

    皎皎秋中月,团团海上生。影开金镜满,轮抱玉壶清。渐出三山岊,将凌一汉横。素娥尝药去,乌鹊绕枝惊。照水光偏白,浮云色最明。此时尧砌下,蓂荚自将荣。

    8.《和主司王起 / 一作奉和主司王仆射答周侍郎贺放榜作》唐朝

    卢肇

    嵩高降德为时生,洪笔三题造化名。凤诏伫归专北极,骊珠搜得尽东瀛。褒衣已换金章贵,禁掖曾随玉树荣。明日定知同相印,青衿新列柳间营。

    9.《重登科》唐朝

    杜牧

    星汉离宫月出轮,满街含笑绮罗春。花前每被青蛾问,何事重来只一人。

    10.《登第报家人》宋朝

    董德元

    御笔封题墨未乾,君恩重许拜金銮。故乡若问登科事,便是当初老榜官。

    11.《送李亿东归》唐朝

    温庭筠

    黄山远隔秦树,紫禁斜通渭城。别路青青柳弱,前溪漠漠苔生。和风澹荡归客,落月殷勤早莺。灞上金樽未饮,宴歌已有馀声。

    12.《柳下暗记》唐朝

    李商隐

    无奈巴南柳,千条傍吹台。更将黄映白,拟作杏花媒。

    13.《考试局与孙元忠博士竹间对窗夜闻元忠通书声·屋山啼乌儿当归》宋朝

    黄庭坚

    屋山啼乌儿当归,玉钗罥蛛郎马嘶。去时灯火正月半,阶前雪消萱草齐。

    14.《考试局与孙元忠博士竹间对窗夜闻元忠通书声·勃姑夫妇喜相唤》宋朝

    黄庭坚

    勃姑夫妇喜相唤,街头雪泥即渐乾。已放游丝高百尺,不应桃李尚春寒。

    15.《考试局与孙元忠博士竹间对窗夜闻元忠诵书声》宋朝

    黄庭坚

    南窗读书声吾伊,北窗见月歌竹枝。我家白发问乌鹊,他家红妆占蛛丝。

    16.《考试毕登铨楼》宋朝

    梅尧臣

    春云浓淡日微光,双阙重门耸建章。不上楼来知几日,满城无算柳梢黄。

    17.《抚州吴茂荣挽诗·世已尊科举》宋朝

    项安世

    世已尊科举,人多失老成。行书周族党,身欠汉公卿。犹藉千年润,能傅万壑清。怆怀非一士,何恨不知名。

[阅读全文]...
  • 探讨诗词里的科举

  • 探讨诗词里的科举

      科举其实是作诗的好题材。考试本身当然比较枯燥,没有什么诗意,但科举给命运带来的大起大落、大喜大悲则使人心潮涌动,情绪满怀,不禁挥毫赋诗。“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这是登科者洋溢的喜悦。科举是出好诗的,可惜现代的文学史家很少从这个角度着眼。清代徐松的《登科记考》最后一卷辑录了不少吟咏科举的唐诗,细读中能体会当时科举的具体情形,堪作诗史。“诗”作为“史”的好处是不仅能纪事,还能保存当事人生动鲜活的情感。古人的情感也应该看作是一种珍贵的史料,一种真切的史证。

      科举确实有戏剧性甚至传奇性,充满奇迹,使人生骤然间根本改变,宛如童话,“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古语颇传其神。方干的诗写道:“半日功夫举世名。”“半日”与“举世”的对比使这种戏剧性非常强烈。薛逢诗曰:“正怜日暖云飘路,何处宴风满衣。”失意的徘徊迷茫与得志的精神抖擞就在瞬间切换。这些诗句渲染功名、饮宴之类的虚荣浮华当然不太好,但所折射出的人生变迁的强度却真实可感。这种变迁充满刺激,甚至可以说很激动人心,给社会生活注入了相当的活力。或许这正是科举制度长具魅力的一个重要原因。《唐语林》记载唐宣宗“羡进士”,见朝臣就问是不是科举出身,听见说是就高兴,会追问当时考的什么诗,考官是谁,并“尝于禁中题‘乡贡进士李道龙’”。连皇帝都“爱羡进士”,自己想当进士,说明科举实在是人生的一种高峰体验。

      科举不是简单的人生变迁,它还是一种社会流动。草根阶层能通过科举上升为政治精英,后来殿试常用的咨语“多士来自田间”并非虚言。岑参有送人擢第后回乡拜亲的诗:“橘怀三个去,桂折一枝将”;“江村人事少,时作捕鱼郎。”这个擢第者大约就是个农家子。钱起也有送人及第还家的诗:“借问还家何处好,玉人含笑下机迎。”这说的也是耕织之家。刘驾《送人及第东归》中有句:“归程不淹留,指期到田园。香醪四邻熟,霜橘千株繁。肯忆长安夜,论诗风雪寒。”荒村与都城、务农与论诗、乡邻与宫殿可以相通达,科举制度带来的政治局面是惊人的。这种社会流动不仅使朝廷能在辽阔的视野下真正选出贤才,能使底层社会的`知识与体验进入高层政治,同时也使大多数人都觉得有出路、有希望,心情*顺,不会有被抛弃感。这应当说是很有现代性的政治因素了。有史家论及“盛唐气象”时曾归因于其时“人的*”;“人的*”在当时当然只能是相对而言,但科举制确实可以看做是对人的一种*。

      唐代科举重寒门有时甚至有点矫枉过正,有“科第之选、宜与寒士”的理论,这使作为世家子弟的杜牧大为不*,他在《上宣州高大夫书》中严辞质问:“科第之设,圣祖神宗所以选贤才也,岂计子弟与寒士也?”这也说明科举在唐代是大有益于寒门仕进的。科举同时也促使世家子弟埋头向学,因为考试的竞争激烈而又严酷。刘禹锡的一首送考诗写道:“谁怜相门子,不语望秋山。生长绮纨内,辛勤笔砚间。”他的另一首诗也赞美备考的世家子弟:“童心便有爱书癖,手指今余把笔痕。”似乎可以不夸张地说,科举考试创造出了一个各阶层都不能自外的“学*型社会”。

      还是刘禹锡一首送人“赴制举”的诗说得到位:“古来才杰士,所嗟遭时难。一鸣从此始,相望青云端。”科举制解决了古来才杰之士不得伸张的政治难题,使社会生活为之一新。唐代科考应该说是比较公*的,大家好像也都服气。岑参贺人考中的古诗写道:“君不见三峰直上五千仞,见君文章亦如此。如君兄弟天下稀,雄辞健笔皆若飞。”读来觉得这是由衷之言。即使落第者也并不埋怨社会,并不迁怒于朝廷,虽然内心难免惆怅、悲伤。温庭筠的七律诗句“犹喜故人先折桂,自怜羁客尚飘蓬”,写的就是这种心态。崔涂的《喜友人及第》对自己的落第更显得达观,只是责备自己才学不够,丝毫不怨天尤人:“只应才自薄,岂是命难通。”总的来看科考失败者的心理是*衡的,没有魏晋南北朝时期士大夫常有的被压抑的悲愤。此时的国家即使万方多难也仍然元气充沛。“骑火高低影,街鼓参差声。可怜早朝者,相看意气生”:这是白居易的《早送举人入试》,让我们看到其时的政治与人生都是生机勃勃的。

      李书磊:学者,任教于中央党校。从事文化史、文化理论及城市研究,有专著与个人文集九种。

[阅读全文]...
  • 细数*科举制度的演变历程

  • 细数*科举制度的演变历程

      现如今,制度的使用频率呈上升趋势,制度是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什么样的制度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细数*科举制度的演变历程,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细数*科举制度的演变历程

      科举制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实行,在唐代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宋代则在考试制度。考试内容、考试层次等级以及应考对象范围都进行了大幅度的改革,使其更加严密、规范,录取人数也大幅度增加,显示了宋代作为*文化鼎盛期的特征。元代蒙古人不着重开科取仕,灭宋后一度不举办科举,至元仁宗延祐二年(1315年)才再次开办。科举制进入宋代高峰期后的中落期。明王朝建立,科举制又一次进入了它的鼎盛时期。明代统治者对科举高度重视,科举方法之严密也超过了以往历代。但其乡试和会试头场考八股文,则严重束缚人们的思想,也把科举考试制度本身引向绝路。清代的科举制度与明代基本相同,但它贯彻的是民族歧视政策。满族人享有种种特权,做官不必经过科举途径。旗人在乡试、会试中享有特殊的优特,只考翻译一篇,称翻译科。科举制发展到清代,日趋没落,弊端也越来越多,直至消亡。

      1、隋代的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最早起源于隋代。隋朝统一全国后,隋文帝为了适应封建经济和政治关系的发展变化,扩大封建统治阶级参与*的要求,加强中央集权,于是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他令“诸州岁贡三人”参加考试,合格者可以做官。开皇三年(583)正月,又下诏举“贤良”。开皇十八年(598)七月,又令京官五品以上,总管,刺史,以“志行修谨”、“清*干济”二科举人。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四月,诏令文武官员有职事者,可以“孝悌有闻”、“德行敦厚”、“结义可称”、“操履清洁”、“强毅正直”、“执宪不饶”、“学业优敏”、“文才秀美”、“才堪将略”、“膂力骄壮”等10科举人。大业五年(609年)正月,又诏令诸郡以“学业该通,才艺优洽”、“膂力骄壮,超绝等伦”、“在官勤慎,堪理政事”、“立性正直,不避强御”等4科举人。大业年间,隋炀帝还设置明经,进士二科,并以“试策”取士,这标志着科举制正式诞生了。

      2、唐代的科举制度

      唐王朝建立后,承袭了隋朝的科举制度,并做了进一步的完善,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是完善科举制的关键人物。唐代的科举考试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两类。每年分期举行的称常科,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称制科。

      常科的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种。其中明法、明算、明字等科,不为人重视。俊士等科不经常举行,秀才一科,在唐初要求很高,后来渐废。所以,明经、进士两科便成为唐代常科的主要科目。唐高宗以后进士科尤为时人所重。唐朝许多宰相大多是进士出身。常科的考生有两个来源,一个是生徒,一个是乡贡。由京师及州县学馆出身,而送往尚书省受试者叫生徒;不由学馆而先经州县考试,及第后再送尚书省应试者叫乡贡。由乡贡入京应试者通称举人。州县考试称为解试,尚书省的考试通称省试,或礼部试。礼部试都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闱也就是考场的意思。

      明经、进士两科,最初都只是试策,考试的内容为经义或时务。后来考试的科目虽有变化,但基本精神是进士重诗赋,明经重帖经、墨义。所谓帖经,就是将经书任揭一页,将左右两边蒙上,中间只开一行,再用纸帖盖三字,令试者填充。墨义是对经文的字句作简单的笔试。帖经与墨义,只要熟读经传和注释就可中试,诗赋则需要具有文学才能。进士科得第很难,所以当时流传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

      常科考试最初由吏部考功员外郎主持,后改由礼部侍郎主持,称“权知贡举”。进士及第称“登龙门”,第一名曰状元或状头。同榜人要凑钱举行庆贺活动,以同榜少年二人在名园探采名花,称探花使。要集体到杏园参加宴会,叫探花宴。宴会以后,同到慈恩寺的大雁塔下题名以显其荣耀,所以把又把中进士称为“雁塔题名”。常科登第后,还要经吏部考试,叫选试。合格者,才能授予官职。如果吏部考试落选,只能到节度使那儿去当幕僚,再争取得到国家正式委任的官职。

      唐代取士,不仅看考试成绩,还要看有无名人推荐。因此,考生纷纷奔走于公卿门下,向他们投献自己的代表作,叫投卷。向礼部投的叫“公卷”,向达官贵人投的叫“行卷”。

      武则天载初元年二月,女皇亲自“策问贡人于洛成殿”,这是我国科举制度中殿试的开始,唐玄宗曾在长安、洛阳宫殿八次亲自面试科举应试者。开元年间,任用*主持考试,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地位,以后成为定制

      唐代还产生了武举。武举开始于武则天长安二年,公元702年。应武举的考生来源于乡贡,由兵部主考。考试科目有马射、步射、*射、马枪、负重摔交等。“高第者授以官,其次以类升”。

      3、宋代的科举制度

      宋代的科举,大体同唐代一样,有常科、制科和武举。相比之下,宋代常科的科目比唐代大为减少,其中进士科仍然最受重视,进士一等多数可官至宰相,所以宋人以进士科为宰相科。进士科之外,其它科目总称诸科。宋代科举,在形式和内容上都进行了重大的改革。

      首先,宋代的科举放宽了录取和作用的范围。宋代进士分为三等:一等称进士及第;二等称进士出身;三等赐同进士出身。由于扩大了录取范围,名额也成倍增加。唐代录取进士,每次不过二、三十人,少则几人、十几人。宋代每次录取多达二、三百人,甚至五、六百人。对于屡考不第的考生,允许他们在遇到皇帝策试时,报名参加附试,叫特奏名。也可奏请皇帝开恩,赏赐出身资格,委派官吏,开后世恩科的先例。

      宋代确立了三年一次的三级考试制度。宋初科举,仅有两级考试制度。一级是由各州举行的取解试,一级是礼部举行的省试。宋太祖为了选拔真正踏实于封建统治而又有才干的人担任官职,为之服务,于开宝六年实行殿试。自此以后,殿试成为科举制度的最高一级的考试,并正式确立了州试、省试和殿试的三级科举考试制度。殿试以后,不须再经吏部考试,直接授官。宋太祖还下令,考试及第后,不准对考官称师门,或自称门生。这样,所有及第的人都成了天子门生。殿试后分三甲放榜。南宋以后,还要举行皇帝宣布登科进士名次的典礼,并赐宴于琼苑,故称琼林宴,以后各代仿效,遂成定制。宋代科举,最初是每年举行一次,有时一、两年不定。至英宗治*三年,才正式定为三年一次。每年秋天,各州进行考试,第二年春天,由礼部进行考试。省试当年进行殿试。

      在考试方法上,从宋代开始实行糊名和誊录等防止徇私的新制度。糊名,就是把考生考卷上的姓名、籍贯等密封起来,又称“弥封”或“封弥”。宋太宗时,根据陈靖的建议,对殿试实行糊名制。后来,宋仁宗下诏省试、州试均实行糊名制。但是,糊名之后,还可以认识字画。根据袁州人李夷宾建议,将考生的试卷另行誊录。考官评阅试卷时,不仅不知道考生的姓名,连考生的字迹也无从辨认。这种制度,对于防止主考官徇情取舍的确产生了很大的约束力。但是,到了北宋末年,由于政治日趋腐败,此项制度也就流于形式。

      宋代科举在考试内容上也作了较大的改革。宋代科举基本上沿袭唐制,进士科考帖经、墨义和诗赋,弊病很大。进士以声韵为务,多昧古今;明经只强记博诵,而其义理,学而无用。王安石任参知政事后,对科举考试的内容着手进行改革,取消诗赋、帖经、墨义,专以经义、论、策取士。所谓经义,与论相似,是篇短文,只限于用经书中的语句作题目,并用经书中的意思去发挥。王安石对考试内容的改革,在于通经致用。熙宁八年,宋神宗下令废除诗赋、贴经、墨义取士,颁发王安石的《三经新义》和论、策取士。并把《易官义》《诗经》《书经》《周礼》《礼记》称为大经,《论语》《孟子》称为兼经,定为应考士子的必读书。规定进士考试为四场:一场考大经,二场考兼经,三场考论,最后一场考策。殿试仅考策,限千字以上。王安石的改革,遭到苏轼等人的反对。后来随着政治的变化,《三经新义》被取消,有时考诗赋,有时考经义,有时兼而有之,变换不定。

      宋代的科考分为三级:解试(州试)、省试(由礼部举行)和殿试。解试由各地方进行,通过的举人可以进京参加省试。省试在贡院内进行,连考三天。为了防止作弊,考官俱为临时委派,并由多人担任。考官获任后要即赴贡院,不得与外界往来,称为锁院。考生到达贡院后,要对号入座,同考官一样不得离场。试卷要糊名、誊录,并且由多人阅卷。而殿试则于宫内举行,由皇帝亲自主持及定出名次。自宋代起,凡于殿试中进士者皆即授官,不需要再经吏部选试。

      4、元代的科举制度

      蒙古人不着重开科取仕,灭宋后一度不举办科举,至元仁宗延祐二年(1315年)才再次开办。元代的科举制度基本沿袭宋代,用“经义”、“经疑”为题述文。科举分为地方的乡试,和在京师进行的会试及殿试。元代科举只考一科,但分成左右榜。右榜供蒙古人、色目人应考;乡试时只考两场,要求相对较简单。左榜供*、南人应考,乡试时考三场,要求相对较严格。乡试、会试考获名单俱按种族分配。

      元科举所选人材通常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在元*中产生的影响也不大。

      5、明代的科举制度

      科举制在明代进入了它的鼎盛时期。明代统治者对科举高度重视,科举方法之严密也超过了以往历代。

      明代以前,学校只是为科举输送考生的途径之一。到了明代,进学校却成为了科举的必由之路。明代入国子监学*的,通称监生。监生大体有四类:生员入监读书的称贡监,官僚子弟入监的称荫监,举人入监的称举监,捐资入监的称例监。监生可以直接做官。特别是明初,以监生而出任中央和地方大员的多不胜举。明成祖以后,监生直接做官的机会越来越少,却可以直接参加乡试,通过科举做官。

      明代参加乡试的,除监生外,还有科举生员。只有进入学校,成为生员,才有可能入监学*或成为科举生员。明代的府学、州学、县学、称作郡学或儒学。凡经过本省各级考试进入府、州、县学的,通称生员,俗称秀才。取得生员资格的入学考试叫童试,也叫小考、小试。童生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由各省学政主持,学政又名提督学院,故称这级考试为院试。院试合格者称生员,然后分别分往府、州、县学学*。生员分三等,有廪生、增生、附生。由官府供给膳食的称廪膳生员,简称廪生;定员以外增加的称增广生员,科称增生;于廪生、增生外再增名额,附于诸生之末,称为附学生员,科称附生。考取生员,是功名的起点。一方面、各府、州、县学中的生员选***为贡生,可以直接进入国子监成为监生。一方面,由各省提学官举行岁考、科考两级考试,按成绩分为六等。科考列一、二等者,取得参加乡试的资格,称科举生员。因此,进入学校是科举阶梯的第一级。

      明代正式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乡试是由南、北直隶和各布政使司举行的地方考试。地点在南、北京府、布政使司驻地。每三年一次,逢子、午、卯、酉年举行,又叫乡闱。考试的试场称为贡院。考期在秋季八月,故又称秋闱。凡本省科举生员与监生均可应考。主持乡试的有主考二人,同考四人,提调一人,其它官员若干人。考试分三场,分别于八月九日、十二日和十五日进行。乡试考中的称举人,俗称孝廉,第一名称解元。唐寅乡试第一,故称唐解元。乡试中举叫乙榜,又叫乙科。放榜之时,正值桂花飘香,故又称桂榜。放榜后,由巡抚主持鹿鸣宴。*间唱《鹿鸣》诗,跳魁星舞。

      会试是由礼部主持的全国考试,又称礼闱。于乡试的第二年即逢辰、戍、未年举行。全国举人在京师会试,考期在春季二月,故称春闱。会试也分三场,分别在二月初九、十二、十五日举行。由于会试是较高一级的考试,同考官的人数比乡试多一倍。主考、同考以及提调等官,都由较高级的官员担任。主考官称总裁,又称座主或座师。考中的称贡士,俗称出贡,别称明经,第一名称会元。

      殿试在会试后当年举行,时间最初是三月初一。明宪宗成化八年起,改为三月十五。应试者为贡士。贡士在殿试中均不落榜,只是由皇帝重新安排名次。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只考时务策一道。殿试毕,次日读卷,又次日放榜。录取分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第一名称状元、鼎元,二名榜眼,三名探花,合称三鼎甲。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二、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一、二、三甲通称进士。进士榜称甲榜,或称甲科。进士榜用黄纸书写,故叫黄甲,也称金榜,中进士称金榜题名。

      乡试第一名叫解元,会试第一名叫会元,加上殿试一甲第一名的状元,合称三元。连中三元,是科举场中的佳话。明代连中三元者仅洪武年间的黄观和正统年间的商辂二人而已。

      殿试之后,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编修。其余进士经过考试合格者,叫翰林院庶吉士。三年后考试合格者,分别授予翰林院编修、检讨等官,其余分发各部任主事等职,或以知县优先委用,称为散馆。庶吉士出身的人升迁很快,英宗以后,朝廷形成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的局面。

      明代乡试、会试头场考八股文。而能否考中,主要取决于八股文的优劣。所以,一般读书人往往把毕生精力用在八股文上。八股文是由宋代的经义演变而成,严重束缚人们的思想,也把科举考试制度本身引向绝路。

      6、清代的科举制度

      清代的科举制度与明代基本相同,但它贯彻的是民族歧视政策。满族人享有种种特权,做官不必经过科举途径。清代科举在雍正前分满汉两榜取士,旗人在乡试、会试中享有特殊的优特,只考翻译一篇,称翻译科。以后,虽然改为满人、*同试,但参加考试的仍以汉族人为最多。

      科举制发展到清代,日趋没落,弊端也越来越多。清代统治者对科场舞弊的处分虽然特别严厉,但由于科举制本身的弊病,舞弊越演越烈,科举制终于消亡。

      清代的科举考试制度分两个阶段,一个是科举的初步考试,一个是科举的正式考试。科举的初步考试有这么三种,一种叫童试,一种叫岁试,一种叫科试。童试,一般又叫做“小考”。凡童子开始应初试的时候称做“童生”,童生经过一定的考试选拔,在县里面选拔了以后到督学进行考试,督学考试合格就可以称做“秀才”了。秀才每一年考一次,这也是一个选优的过程,这叫“岁试”。每三年还要参加一次大的考试,叫“科试”。每三年考一次,主要是为了推举举人考试的资格,通过这个考试的提名,便有资格参加举人的考试。这是科举的初步考试。

      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为三级:乡试,会试,殿试。乡试通常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一次,又称为大比。由于是在秋季举行,所以又称为秋闱。参加乡试的是秀才(生),但是秀才在参加乡试之前先要通过本省学政巡回举行的科考,成绩优良的才能选送参加乡试。乡试考中后称为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第二名至第十名称亚元。会试在乡试后的第二年春天在礼部举行,所以会试又称为礼闱,又称为春闱。参加会试的是举人,取中后称为贡士,第一名称为会元。会试后一般要举行复试。以上各种考试主要是考八股文和试帖诗等。

      殿试是皇帝主试的考试,考策问。参加殿试的是贡士,取中后统称为进士。殿试分三甲录取。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第一甲录取三名,第一名俗称状元,第二名俗称榜眼,第三名俗称探花,合称为三鼎甲。第二甲第一名俗称传胪。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儒林院编修。其余诸进士再参加朝考,考论诏奏议诗赋,选擅长文学书法的为庶吉士,其余分别授主事(各部职员)、知县等(实际上,要获得主事、知县等职,还须经过候选、候补,有终身不得官者)。庶吉士在翰林院内特设的教*馆(亦名庶常馆)肄业三年期满举行“散馆”考试,成绩优良的分别授翰林院编修、翰林院检讨(原来是第二甲的授翰林院编修、原来是第三甲的授翰林院检讨),其余分发各部任主事,或分发到各省任知县。

      科举制度的特征:

      1、从文化渊源上来看,科举制度是儒家所崇尚的"大一统"政策和精英治国的思想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体现了*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

      2、从选才方式和原则来看,科举制度以考试为核心,分设科目,面向广大读书人的公开考试,在某种程度上有着公*竞争,择优录取的原则。

      3、就其发展轨迹和功能变迁而言,科举制度经历了创立、发展、鼎盛与衰亡的历史进程。出现了明显的阶段性特点。随着历史和社会的发展,科举制度逐渐为国家选取良才的通途蜕变为人才成长的桎梏。

      4、从经历时间来看,科举制从隋朝开始到清末废除,期间将*132019年的历史,极大的影响了我国古代文化思想发展历程,也影响了知识分子的思想演变。

      科举制度创立和完善:

      1、原因:

      魏晋以来,官员大多从士族门阀的子弟中选拔,而庶族子弟但是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做*,随着士族门阀的衰落和庶族地主的兴起,魏晋以来的注重门第九品中正制,已经无法进行下去了。

      2、目的:为了缓和阶级矛盾,招揽人才,打击豪强地主,加强中央集权

      3、创立:

      隋朝时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到隋炀帝时,正式设立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创立。

[阅读全文]...
  • 诗名含有举字的古诗词 名字含举字的诗词

  • 满江红 次白君举州卒所寄韵。君举三十年前

    曹伯启〔元代〕

    比以簿书倥偬,不酬答,闻改除天台,恐因得簪盍於惠泉之侧,用以叙壮岁分携,凝望眼、略无虚日。嗟我辈、江南江北,为谁形役。自愧散材非管鲍,遥怜老友真元白。况文章之外有良能,安民策。谈笑兴,浮云隔。离别恨,流年逼。试赓歌雅韵,不论呼吸。百粤谷山应好在,半生萍梗无终毕。□流行坎止任天公,吾难必。

    送张仲举归晋阳举进士 其六

    陈樵〔元代〕

    矫矫凌云赋,累累白雪歌。世人祇漫与,吾子视如何。

    谁预文章观,君宜甲乙科。秋闱今独立,春兴未须多。

    送张仲举归晋阳举进士 其一

    陈樵〔元代〕

    藉甚张公子,词华众所推。门闾千里望,天地一编诗。

    花落山公宅,云寒杵臼祠。看君归晋日,翻作别家时。

    送张仲举归晋阳举进士 其二

    陈樵〔元代〕

    世业今谁继,瑶编自讨论。长材归下吏,吾子好斯文。

    千里风期合,三才月旦尊。眼中今落落,俗下正纷纷。

    送张仲举归晋阳举进士 其三

    陈樵〔元代〕

    牵牛在南纪,游子上河梁。殿阁终前*,江湖且下方。

    州闾无别业,文字有他肠。万里关西路,秋槐日夜黄。

    送张仲举归晋阳举进士 其四

    陈樵〔元代〕

    长歌望吴越,不道出无车。明节固所尚,清门难可居。

    春帆移暮雨,晚饭半江蔬。何地非乡社,终期返故庐。

    送张仲举归晋阳举进士 其五

    陈樵〔元代〕

    挂帆谢公浦,把酒阖闾城。江柳不忍折,春风当别行。

    关云连楚暗,陇月向吴生。叶落长安道,思君北问程。

    怀寄寇元弼王文举十首之九招文举

    贺铸〔宋代〕

    後夜溪山雪,临门望子猷。莫因清兴尽,半道却回舟。

    下北岩适举正鹏举自溪上来迎道中赋此

    刘崧〔元代〕

    步出北岩望*野,石角垂萝青可把。多谢萧钟两故人,相迎直过青山下。

    闻庄鹏举山茶小盆葩华杂然有意举以见遗因作诗求之

    喻良能〔宋代〕

    琉璃剪叶碧团团,收拾繁枝径尺寒。举赠诗翁知有意,要令饱看鹤头丹。

[阅读全文]...
  • 含有举字的古诗词 带举字的诗词名句

  •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 陪侍御叔华登楼歌》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九万里风鹏正举。——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篇》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周邦彦《苏幕遮·燎沉香》

    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辛弃疾《鹧鸪天·送廓之秋试》

    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杜甫《饮中八仙歌》

    莫嫌举世无知己,未有庸人不忌才。——查慎行《三闾祠》

    举头红日*,回首白云低。——寇准《咏华山》

    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红楼梦·第五回》

    举头西北浮云,倚天万里须长剑。——辛弃疾《水龙吟·过南剑双溪楼》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屈原《渔父》

    不*人情,举世皆畏途;不察物情,一生俱梦境。——《小窗幽记·集醒篇》

    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陆游《除夜雪》

    事无终始,无务多业;举物而暗,无务博闻。——《墨子·02章 修身》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智者不危众以举事,仁者不违义以要功。——《后汉书·列传·窦融列传》

    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韩非子·外储说左下》

    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论语·卫灵公篇》

    举大事,必慎其终始——《礼记·文王世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孟子及其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冯延巳《谒金门·风乍起》

    当风轻借力,一举入高空。——侯蒙《临江仙·未遇行藏谁肯信》

    用兵之道,先胜后战,量敌论将,故举无遗策。——《三国志·魏书·荀彧攸贾诩传》

    仙人如爱我,举手来相招。——李白《焦山望寥山》

    不*人情,举足尽是危机;不体物情,一生俱成梦境。——《格言联璧·接物类》

    举直错诸枉,*服;举枉错诸直,*不服。——《论语·为政篇》

    激气已能驱粉黛,举杯便可吞吴越。——史达祖《满江红·中秋夜潮》

    君子崇人之德,扬人之美,非谄谀也;正义直指,举人之过,非毁疵也——《荀子·不苟》

    举大事必有所资——《南史·列传·卷五十三》

    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陆游《鹊桥仙·华灯纵博》

    亲戚不附,无务外交;事无终始,无务多业;举物而暗,无务博闻。——《墨子·02章 修身》

    海压竹枝低复举,风吹山角晦还明。——陈与义《观雨》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增广贤文·上集》

    举物而暗,无务博闻。——《墨子·02章 修身》

    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曹雪芹《终身误》

    曲重其豫,犹恐及其祸,是以百举而不陷也。——《荀子·仲尼》

    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鲍照《拟行路难·其四》

    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白居易《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团扇不摇风自举,盈盈翠竹,纤纤白苎,不受些儿暑。——文征明《青玉案·庭下石榴花乱吐》

    举棋不定,不胜其耦。——《左传·襄公·襄公二十五年》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尧不能独成,乌获之不能自举——《韩非子·观行》

    君子安礼乐利,谨慎而无斗怒,是以百举而不过也。——《荀子·臣道》

    凡兵家之法,要在应变,好在知兵,举动必先料敌。——《百战奇略·第十卷·变战》

    拜华星之坠几,约明月之浮槎。——文天祥《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

    红旗高举,飞出深深杨柳渚。——黄裳《减字木兰花·竞渡》

    闻贤而不举,殆;闻善而不索,殆;见能而不使,殆——《管子·法法》

    人中骐骥驰千里,海内鲲鹏举九天。

    贤能不待次而举,罢不能不待须而废——《荀子·王制》

[阅读全文]...
  • 苏轼《入寺》古诗原文

  • 苏轼,诗人
  • 苏轼《入寺》古诗原文

      入寺注释

      【玉堂仙】翰林学士的雅号。宋苏轼《舟行至清远县见顾秀才极谈惠州风物之美》诗:“到处聚观香案吏,此邦宜著玉堂仙。江云漠漠桂花湿,海雨翛翛荔子然。”明何景明《赤壁图》诗:“黄州逐客玉堂仙,停舟到此悲秋天。”清查慎行《舟过三水邑宰徐君来晤口占赠之》:“谁知花县宰,旧是玉堂仙。”参见“玉堂”。漢【摩尼珠】宝珠。晋法显《佛国记》:“﹝师子国﹞多出珍寳珠璣,有出摩尼珠地,方可十里。”唐杜甫《赠蜀僧闾丘师兄》诗:“惟有摩尼珠,可照浊水源。”宋苏轼《次韵吴传正枯木歌》:“东南山水相招呼,万象入我摩尼珠。”元顾瑛《金粟冢中秋日燕集》诗:“又若摩尼珠,跃出驪龙湫。”漢

      苏轼简介:

      (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 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北京大学教授、引碑入草开创者李志敏评价:“苏轼是全才式的艺术巨匠。”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宋孝宗时追谥“文忠”  。

      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 ;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

      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枯木怪石图卷》等。

      文学成就

      词作

      参见:苏词、诗词一体、以诗为词

      苏轼在词的创作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就一种文体自身的发展而言,苏词的历史性贡献又超过了苏文和苏诗。苏轼继柳永之后,对词体进行了全面的改革,最终突破了词为“艳科”的传统格局,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使词从音乐的附属品转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从根本上改变了词史的发展方向。

      苏轼对词的变革,基于他诗词一体的词学观念和“自成一家”的创作主张。自晚唐、五代以来,词一直被视为“小道”。柳永虽然一生专力写词,推进了词体的发展,但却未能提高词的文学地位。而苏轼首先在理论上破除了诗尊词卑的观念。他认为诗词同源,本属一体,词“为诗之苗裔”,诗与词虽有外在形式上的差别,但它们的艺术本质和表现功能应是一致的。因此他常常将诗与词相提并论,由于他从文体观念上将词提高到与诗同等的地位,这就为词向诗风靠拢、实现词与诗的相互沟通渗透提供了理论依据。

      为了使词的美学品位真正能与诗并驾齐驱,苏轼还提出了词须“自是一家”的创作主张。此处的“自是一家”之说,是针对不同于柳永词的“风味”而提出的,其内涵包括:追求壮美的风格和阔大的意境,词品应与人品相一致,作词应像写诗一样,抒发自我的真实性情和独特的人生感受。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其文如其为人”(《答张文潜县丞书》),在词的创作上自成一家。苏轼一向以文章气节并重,在文学上则反对步人后尘,因而他不满意秦观“学柳七作词”而缺乏“气格”。

      扩大词的表现功能,开拓词境,是苏轼改革词体的主要方向。他将传统的表现女性化的柔情之词为扩展为表现男性化的豪情之词,将传统上只表现爱情之词扩展为表现性情之词,使词像诗一样可以充分表现作者的性情怀抱和人格个性。苏轼让充满进取精神、胸怀远大理想、富有激情和生命力的仁人志士昂首走入词世界,改变了词作原有的柔软情调,开启了南宋辛派词人的先河。

      与苏诗一样,苏词中也常常表现对人生的思考。这种对人生命运的理性思考,增强了词境的哲理意蕴。苏轼虽然深切地感到人生如梦,但并未因此而否定人生,而是力求自我超脱,始终保持着顽强乐观的信念和超然自适的人生态度。

      苏词比较完整地表现出作者由积极转而矛盾苦闷,力求超脱自适而不断追求的心路历程和他疏狂浪漫、多情善思的个性气质。继柳永、欧阳修之后,苏轼进一步使词作中的抒情人物形象与创作主体由分离走向同一。

      苏词既向内心的世界开拓,也朝外在的世界拓展。不同于晚唐、五代文人词所表现的狭小的生活场景,苏轼不仅在词中大力描绘了作者日常交际、闲居读书及躬耕、射猎、游览等生活场景,而且进一步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

      苏轼用自己的创作实践表明:词是无事不可写,无意不可入的。词与诗一样,具有充分表现社会生活和现实人生的功能。由于苏轼扩大了词的表现功能,丰富了词的情感内涵,拓展了词的时空场景,从而提高了词的艺术品味,把词堂堂正正地引入文学殿堂,使词从“小道”上升为一种与诗具有同等地位的抒情文体。

      “以诗为词”的手法则是苏轼变革词风的主要武器。所谓“以诗为词”,是将诗的表现手法移植到词中。苏词中较成功的表现有用题序和用典故两个方面。

      有了词题和词序,既便于交代词的写作时地和创作缘起,也可以丰富和深化词的审美内涵。在词中大量使事用典,也始于苏轼。词中使事用典,既是一种替代性、浓缩性的叙事方式,也是一种曲折深婉的抒情方式。苏词大量运用题序和典故,丰富和发展了词的表现手法,对后来词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从本质上说,苏轼“以诗为词”是要突破音乐对词体的制约和束缚,把词从音乐的附属品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苏轼写词,主要是供人阅读,而不求人演唱,故注重抒情言志的自由,虽也遵守词的音律规范而不为音律所拘。正因如此,苏轼作词时挥洒如意,即使偶尔不协音律规范也在所不顾。也正是如此,苏词像苏诗一样,表现出丰沛的激情,丰富的想象力和变化自如、多姿多彩的语言风格。虽然苏轼现存的三百六十二首词中,大多数词的风格仍与传统的婉约柔美之风比较接*,但已有相当数量的作品体现出奔放豪迈、倾荡磊落如天风海雨般的新风格,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在两宋词风转变过程中,苏轼是关键人物。王灼《碧鸡漫志》说:“东坡先生非心醉于音律者,偶尔作歌,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弄笔者始知自振。”强化词的文学性,弱化词对音乐的依附性,是苏轼为后代词人所指出的“向上一路”。后来的南渡词人和辛派词人就是沿着此路而进一步开拓发展的。

      诗作

      苏轼对社会的看法和对人生的思考都毫无掩饰地表现在其文学作品中,其中又以诗歌最为淋漓酣畅。在二千七百多首苏诗中,干预社会现实和思考人生的题材十分突出。苏轼对社会现实中种种不合理的现象抱着“一肚皮不入时宜”的态度,始终把批判现实作为诗歌的重要主题。更可贵的是,苏轼对社会的批判并未局限于新政,也未局限于眼前,他对封建社会中由来已久的弊政、陋*进行抨击,体现出更深沉的批判意识。

      苏轼一生宦海浮沉,奔走四方,生活阅历极为丰富。他善于从人生遭遇中总结经验,也善于从客观事物中见出规律。在他眼中,极*常的生活内容和自然景物都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如《题西林壁》和《和子由渑池怀旧》两诗。在这些诗中,自然现象已上升为哲理,人生的感受也已转化为理性的反思。尤为难能可贵的是,诗中的哲理是通过生动、鲜明的艺术意象自然而然地表达出来,而不是经过逻辑推导或议论分析所得。这样的诗歌既优美动人,又饶有趣味,是名副其实的理趣诗。“不识庐山真面目”和“雪泥鸿爪”一问世即流行为成语,说明苏轼的理趣诗受到普遍喜爱。苏诗中类似的作品还有很多,如《泗州僧伽塔》、《饮湖上初晴后雨》、《慈湖夹阻风》等。苏轼极具灵心慧眼,所以到处都能发现妙理新意。

      深刻的人生思考使苏轼对沉浮荣辱持有冷静、旷达的态度,这在苏诗中有充分的体现。苏轼在逆境中的诗篇当然含有痛苦、愤懑、消沉的一面,但苏轼更多的`诗则表现了对苦难的傲视和对痛苦的超越。

      苏轼学博才高,对诗歌艺术技巧的掌握达到了得心应手的纯熟境界,并以翻新出奇的精神对待艺术规范,纵意所如,触手成春。而且苏诗的表现能力是惊人的,在苏轼笔下几乎没有不能入诗的题材。

      以“元祐”诗坛为代表的北宋后期是宋诗的鼎盛时期,苏轼与王安石、黄庭坚、陈师道等人的创作将宋诗艺术推向了高峰。就风格个性的突出、鲜明而言,王、黄、陈三家也许比苏轼诗更引人注目。然而论创作成就,则苏轼无疑是北宋诗坛上第一大家。在题材的广泛、形式的多样和情思内蕴的深厚这几个维度上,苏诗都是出类拔萃的。更重要的是,苏轼具有较强的艺术兼容性,他在理论上和创作中都不把某一种风格推到定于一尊的地位。这样,苏轼虽然在创造宋诗生新面貌的过程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他基本上避免了宋诗尖新生硬和枯燥乏味这两个主要缺点。所以苏轼在总体成就上实现了对同时代诗人的超越,成为最受后代广大读者欢迎的宋代诗人。

      文章

      苏轼的文学思想是文、道并重。他推崇韩愈和欧阳修对古文的贡献,都是兼从文、道两方面着眼的。但是苏轼的文道观在北宋具有很大的独特性。首先,苏轼认为文章的艺术具有独立的价值,如“精金美玉,文章并不仅仅是载道的工具,其自身的表现功能便是人类精神活动的一种高级形态。其次,苏轼心目中的“道”不限于儒家之道,而是泛指事物的规律。所以苏轼主张文章应像客观世界一样,文理自然,姿态横生。他提倡艺术风格的多样化和生动性,反对千篇一律的统一文风,认为那样会造成文坛“弥望皆黄茅白苇”般的荒芜。

      正是在这种独特的文学思想指导下,苏轼的散文呈现出多姿多彩的艺术风貌。他广泛地从前代的作品中汲取艺术营养,其中最重要的渊源是孟子和战国纵横家的雄放气势、庄子的丰富联想和自然恣肆的行文风格。苏轼确实具有极高的表现力,在他笔下几乎没有不能表现的客观事物或内心情思。苏文的风格则随着表现对象的不同而变化自如,像行云流水一样的自然、畅达。韩愈的古文依靠雄辩和布局、蓄势等手段来取得气势的雄放,而苏文却依靠挥洒如意、思绪泉涌的方式达到了同样的目的。苏文气势雄放,语言却*易自然,这正是宋文异于唐文的特征之一。

      苏轼擅长写议论文。他早年写的史论有较浓的纵横家*气,有时故作惊人之论而不合义理,如《贾谊论》责备贾谊不知结交大臣以图见信于朝廷,《范增论》提出范增应为义帝诛杀项羽。但也有许多独到的见解,如《留侯论》谓圯上老人是秦时的隐君子,折辱张良是为了培育其坚忍之性;《*王论》批评周*王避寇迁都之失策,见解新颖而深刻,富有启发性。这些史论在写作上善于随机生发,翻空出奇,表现出高度的论说技巧,成为当时士子参加科场考试的范文,所以流传极广。苏轼早年的政论文也有类似的风格特点,但随着阅历的加深,纵横家的*气遂逐渐减弱,例如元祐以后所写的一些奏议,内容上有的放矢,言词则剀切沉着,接*于贾谊、陆贽的文风。

      史论和政论虽然表现出苏轼非凡的才华,但杂说、书札、序跋等议论文,更能体现苏轼的文学成就。这些文章同样善于翻新出奇,但形式更为活泼,议论更为生动,而且往往是夹叙夹议,兼带抒情。它们以艺术感染力来加强逻辑说服力,所以比史论和政论更加具备美文的性质。

      苏轼的叙事记游之文,叙事、抒情、议论三种功能更是结合得交融。

      由于苏轼作文以“辞达”为准则,所以当行即行,当止就止,很少有芜词累句,这在他的笔记小品中表现得最为突出。如《记承天寺夜游》,全文仅八十余字,但意境超然,韵味隽永,为宋代小品文中的妙品。

      苏轼的辞赋和四六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他的辞赋继承了欧阳修的传统,但更多地融入了古文的疏宕萧散之气,吸收了诗歌的抒情意味,从而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创作了《赤壁赋》和《后赤壁赋》这样的名篇。《赤壁赋》沿用赋体主客问答、抑客伸主的传统格局,抒写了自己的人生哲学,同时也描写了长江月夜的幽美景色。全文骈散并用,情景兼备,堪称优美的散文诗。

      苏轼甚至在四六中也同样体现出行云流水的风格,他在翰林院任职时所拟的制诰曲赡高华,浑厚雄大,为台阁文字中所罕见。他遭受贬谪后写的表启更是真切感人,是四六体中难得的性情之作。

      苏轼的散文在宋代与欧阳修、王安石齐名,但如果单从文学的角度来看,则苏文无疑是宋文中成就最高的一家。

      艺术成就

      书法

      苏轼擅长写行书、楷书,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为“宋四家”。他曾经遍学晋、唐、五代的各位名家之长,再将王僧虔、徐浩、李邕、颜真卿、杨凝式等名家的创作风格融会贯通后自成一家。他曾自称:“我书造意本无法”、“自出新意,不践古人”。黄庭坚称他:“早年用笔精到,不及老大渐*自然。”这说明苏轼一生屡经坎坷,致使他的书法风格跌宕。存世作品有《赤壁赋》、《黄州寒食诗》和《祭黄几道文》等帖。

      绘画

      苏轼擅长画墨竹,且绘画重视神似,主张画外有情,画要有寄托,反对形似,反对程序的束缚,提倡“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而且明确地提出了“士人画”的概念,对以后“文人画”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其作品有《枯木怪石图卷》、《潇湘竹石图卷》等。

[阅读全文]...
  • 关于入秋的经典古诗句

  • 经典,入秋,秋天
  •   秋天是个怀旧的季节,很多的故事和人都在不经意中被勾连,心事像落叶一样枯萎埋葬,一切都消失在那个烟雨缥缈的清秋中。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入秋的经典古诗句,方便大家学*。

      秋季的诗句

      1、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杜甫《月夜忆舍弟》

      2、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李煜《长相思·一重山》

      3、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王安石《桂枝香·登临送目》

      4、寒眼乱空阔,客意不胜秋。——杨炎正《水调歌头·登多景楼》

      5、秋至捣罗纨,泪满未能开。——江淹《悼室人》

      6、雨暗残灯棋散后,酒醒孤枕雁来初。——杜牧《齐安郡晚秋》

      7、宿空房,秋夜长,夜长无寐天不明。——白居易《上阳白发人》

      8、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赵嘏《长安晚秋/秋望/秋夕》

      9、丹枫万叶碧云边,黄花千点幽岩下。——张抡《踏莎行·秋入云山》

      10、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辛弃疾《清*乐·独宿博山王氏庵》

      11、西风乱叶溪桥树,秋在黄花羞涩处——张榘《青玉案·被檄出郊题陈氏山居》

      12、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13、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苏轼《赠刘景文/冬景》

      14、秋风起兮木叶飞,吴江水兮鲈正肥。——张翰《思吴江歌》

      15、秋容浅淡映重门,七节攒成雪满盆。——曹雪芹《咏白海棠》

      16、冷红叶叶下塘秋,长与行云共一舟。——姜夔《忆王孙·番阳彭氏小楼作》

      17、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陶渊明《饮酒·其四》

      18、北郭清溪一带流,红桥风物眼中秋,绿杨城郭是扬州。——王士祯《浣溪沙·红桥》

      19、黄叶无风自落,秋云不雨长阴。——孙洙《河满子·秋怨》

      20、望处雨收云断,凭阑悄悄,目送秋光。——柳永《玉蝴蝶·望处雨收云断》

      21、秋景有时飞独鸟,夕阳无事起寒烟。——林速《孤山寺端上人房写望》

      22、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23、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李白《子夜吴歌·秋歌》

      24、砧杵敲残深巷月,井梧摇落故园秋。——陆游《秋思》

      25、清景难逢宜爱惜,白头相劝强欢娱。——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同诸客玩月》

      26、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苏轼《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27、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

      28、秋色无远*,出门尽寒山。——李白《赠庐司户》

      29、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宣宗宫人《题红叶》

      30、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汉乐府·长歌行》

      31、采菱人语隔秋烟,波静如横练。——王恽《*湖乐·采菱人语隔秋烟》

      32、寒潭映白月,秋雨上青苔。——刘长卿《游休禅师双峰寺》

      33、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李白《忆秦娥·箫声咽》

      34、一年十二度圆缺,能得几多时少年。——李建枢《咏月》

      35、秋容浅淡映重门,七节攒成雪满盆。——曹雪芹《咏白海棠》

      36、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杜牧《秋夕》

      37、雨色秋来寒,风严清江爽。——李白《酬裴侍御对雨感时见赠》

      38、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39、秋风别苏武,寒水送荆轲。——庾信《拟咏怀二十七首·其一》

      40、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杜甫《赠李白》

      41、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42、辞君向天姥,拂石卧秋霜。——李白《别储邕之剡中》

      43、落日塞尘起,胡骑猎清秋。——辛弃疾《水调歌头·舟次扬州和人韵》

      44、夜雨做成秋,恰上心头。——纳兰性德《浪淘沙·夜雨做成秋》

      45、秋风万里芙蓉国,暮雨千家薜荔村。——谭用之《秋宿湘江遇雨》

      46、问篱边黄菊,知为谁开。——秦观《满庭芳·碧水惊秋》

      47、鹊飞山月曙,蝉噪野风秋。——上官仪《入朝洛堤步月》

      48、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尽君欢。——杜甫《九日蓝田崔氏庄》

      49、雨色秋来寒,风严清江爽。——李白《酬裴侍御对雨感时见赠》

[阅读全文]...

相关词条

相关文章

有关科举入闱的古诗 - 句子

有关科举入闱的古诗 - 语录

有关科举入闱的古诗 - 说说

有关科举入闱的古诗 - 名言

有关科举入闱的古诗 - 诗词

有关科举入闱的古诗 - 祝福

有关科举入闱的古诗 - 心语

推荐词条

关于美发的句子 多年朋友感情深的句子 人与动物的优美句子 春在小河补充句子 有文化内涵的句子 描写狼外貌的句子 感动的英文句子 男人不爱女人的句子 宝贝的童年说说的句子 不该闯入你的世界句子 疼爱孩子的句子 美美哒句子 人生感悟的长句子 想放弃婚姻的句子 抖音句子关于爱情的 描写童话城堡的句子 沉默委屈句子说说心情 生活奔波劳累的句子 表达喜欢你的句子 关于营销的句子 照样子先组词再写句子 姐妹分别的不舍的句子 挽救感情的句子 夸人损人的句子带幽默 释放心灵的句子 服务行业的句子 夸赞老板的句子 形容毛毛雨的句子 十月励志句子 看着爱人熟睡的句子 赞美芒果的句子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