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中月风的意象 >

古诗中月风的意象

关于古诗中月风的意象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古诗中月风的意象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古诗中月风的意象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包括句子、语录、说说、名言、诗词、祝福、心语等。如果古诗中月风的意象页面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

句子:即与古诗中月风的意象相关的句子。
语录:即与古诗中月风的意象相关的名人语录
说说:即与古诗中月风的意象相关的qq说说、微信朋友圈说说。
名言:即与古诗中月风的意象相关的名人名言、书籍名言。
诗词:即与古诗中月风的意象相关的古诗词、现代诗词、千古名句。
祝福语:即与古诗中月风的意象相关的祝福祝贺词。
心语:即与古诗中月风的意象相关的早安、晚安朋友圈心语。

  • 古诗中月的意象赏析

  • 文学
  • 古诗中月的意象赏析

      在古诗中,月亮通常是一种怎样的意象呢?以下是小编收集的相关信息,仅供大家阅读参考!

      一、以“残月”写忧愁

      古人常以残月来衬托内心的痛楚与忧愁。“残”本身就给人一种凄清的感觉,残月这一意象则更加重了这份感伤与悲愁。

      故人应念,杜鹃枝上残月。——文天祥《酹江月》

      这是作者被囚禁之后,想想过去,面对当时的处境而产生的`壮志未酬的伤感与悲愁。而这伤感与悲愁的宣泄,所借助的就是那“残月”,读来,使人深受感染。

      借残月言愁的诗词很多,下面再举几例:

      1、一声征雁,半窗残月,总是离人泪。——曹组《青玉案》

      2、白露收残月,清风散晚霞。——仲殊《南柯子·忆旧》

      3、残月脸边明,别泪临清晓。——牛希济《生查子》

      4、惆怅小莺残月,相别,从此隔音尘。——韦庄《荷叶杯》

      5、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

      二、以“明月”写忧愁

      古人常用明月来营造清丽、冷寂的氛围,用明月与亲人相离、恋人相隔等心境形成强烈的对比,从而烘托相别之意,感伤之情。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晏殊《蝶恋花》

      词人为倾吐对恋人的思念之情,营造了一种凄冷静寂的氛围。作者心中那因思念而引发的感伤,也借助月亮这一意象,比较委婉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借助明月写忧愁的词句也很多,下面再举几例:

      1、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苏轼《江城子》

      2、玉楼明月长相忆,柳丝袅娜春无力。——温庭筠《菩萨蛮》

      3、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苏轼《永遇乐》

      4、谁共我,醉明月?——辛弃疾《贺新郎》

      5、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晏几道《临江仙》

      三、以“淡月”写忧愁

      人散后,一钩淡月天如水。——谢逸《千秋岁》

      词人借助淡月这一意象,来写人们散去后莫名的惆怅,可谓形单影只,淡月相共,伤感无限!

      借助淡月来咏愁的词句还有:

      1、春啼细雨,笼愁淡月。——卢祖皋《安清都·初春》

      2、正销魂,又是疏烟淡月,子规声断。——陈亮《水龙吟·春恨》

      四、借“新月”写忧愁

      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独立小桥风满袖,*林新月人归后。——冯延巳《鹊踏枝》

      作者借助新月这一意象,把那在风中伫立,由朝至暮的难以抛却的新愁,写得淋漓尽致。

      五、借“缺月”写忧愁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

      词人借助缺月这一特有的意象,将晴空幽绝的境界,展现在读者的面前。这种境界也正是作者被贬之后,寓居时愁闷难遣的生动体现。

      带月的古诗句

      1、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孟浩然《宿业师山房期丁大不至》

      2、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苏味道《正月十五夜》

      3、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杜甫《月夜忆舍弟》

      4、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5、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干。王安石《春夜》

      6、朔风吹散三更雪,倩魂犹恋桃花月。纳兰性德《菩萨蛮朔风吹散三更雪》

      7、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李煜《长相思一重山》

      8、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谢灵运《岁暮》

      9、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杜甫《月夜忆舍弟》

      10、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李商隐《无题重帏深下莫愁堂》

      11、五月渔郎相忆否。周邦彦《苏幕遮燎沉香》

      12、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如钩。李商隐《代赠二首其一》

      13、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张九龄《望月怀远》

      14、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李白《长相思其一》

      15、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司空曙《江村即事》

      16、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李白《关山月》

[阅读全文]...
  • 古诗中鸟的意象浅析

  • 古诗中鸟的意象浅析

      诗歌是文学上的一种文体,是人类内心情感所释放的窗口之一。只有细细品味,才会感受到藏在诗歌深处的灵魂的跳动。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古诗中鸟的意象浅析,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摘要:

      诗的欣赏起兴于意象。自古以来“飞鸟”就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古典诗赋意象。它内涵丰富,意境深远,而在诗歌中飞鸟不仅化**恨情仇的象征,还寄予着诗人迥异的心境与纷杂的世事。

      关键词:

      诗歌;飞鸟;意象

      纵观*古典诗词就会发现,诗歌与意象的关系紧密相连。“意象是詩人主观情志的具体载体,是诗歌的灵魂,是我们探寻诗人内心世界的桥梁。”在历史的长河中,以“飞鸟”为意象表达自身情感的篇目更是不计其数。

      “飞鸟”本身就有深远的渊源。它的源头可以追溯到神话时代对飞鸟的崇拜。古时候先民把飞鸟想象成开天辟地的英雄,(载于《山海经》的《精卫填海》)反映了先民们对理想的追求,对自然奥秘的探索,同时更是一种精神寄托。后世又有“五柳先生”的“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用以歌颂精卫的精神。诗人常借它展开丰富的想象:无论是喜出望外,还是痛不欲生。不同的心境写出不同的诗歌,不同的诗歌反映不同的人生。这些作品中的“飞鸟”或是带着比兴的色彩,或是运用象征的手法,或以飞鸟为隐喻表达爱情愁思的邈邈恋歌,或为实现人生理想的远大抱负,或为沉郁悲愤的国仇家恨,更或是闲世隐居的世外桃源。*古典作品本身风格迥异,而以“飞鸟”为意象的作品风格更不是单一的。本文所要探讨的是“飞鸟”意象中的悲欢情爱、壮志难酬、郁愤愁思与归隐田园的四方面特征。

      悲欢怨爱的爱情鸟

      在我国诗歌的源头《诗经》中,《周南·关雎》也曾出现过以“飞鸟”为意象的篇章。“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雎鸠是一种鱼鹰类的水鸟,传说此鸟终生相守。而此诗以雎鸠为隐喻,直率的引出下文,表达青年男子对女子的爱慕,并渴望永结为伴侣的憧憬。它是一首恋曲,在此诗句中,以鸟朦胧优美的意象,抒发出对恋人的脉脉情思。闻一多先生在《诗经通义》中解释“关关雎鸠”时,仍沿用“雌雄情意专一”、“尤笃于伉俪之情”之词,可见一斑。正如《诗大序》中说:“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

      这种“相与咏歌,各言其情”的特点一直延续到汉乐府民歌。在《乐府诗集》中有一首广为传颂的《孔雀东南飞》。“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此二句作为全诗的起兴,以喻夫妇二人离别。这在全篇中遣词巧妙,在文首以孔雀作为意象抒发对爱情可悲可叹的情感。而在文末“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鸳鸯双飞这样一个具有浓厚理想色彩的结尾,抒发作者对爱情忠贞不渝的向往。而“飞鸟”的出现不仅渲染气氛更给人以强烈的代入感,能够更加充分的体会到诗人所想要表达的对爱情与美好生活的寄托。同时在传统诗歌中,相爱之人不能相守,我们则称之“东飞伯劳西飞燕,黄姑织女时相见。”(出自《乐府诗集·东飞伯劳歌》)“劳燕分飞”恰恰是这种悲欢怨爱无法聚首的离别典型。

      此时的“飞鸟”正是带着浪漫主义色彩的起兴对象,所兴之物对全诗起到了联想、想象的作用。无论是雎鸠、孔雀还是鸳鸯,无一不是以飞鸟来展现爱情,或凄苦、或幸福、亦或是哀怨的.情感。恰恰正是这一振翅的盘旋,一低头的眼眸,一哀伤的浅叹,才造就无数爱情题材里让人可歌可泣的爱情飞鸟。

      满腔抱负的大鹏鸟

      不同时代放飞不同的“飞鸟”。早在先秦时期,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飞鸟”来自庄子的《逍遥游》:“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此中的这只扶摇直上九万里的大鹏,身上背负着却是寻常鸟儿无法想象的远大抱负,不屑与世俗同流合污,对自由与理想有极度的渴望与追求,这一切无疑对李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李白生于充满奋勇向上精神的唐朝,满怀抱负的他以大鹏喻己,畅快淋漓的写出:“其辞曰:……谈北溟之有鱼。吾不知其几千里,其名曰鲲。化成大鹏,质凝胚浑……燀赫乎宇宙,凭陵乎昆仑。一鼓一舞,烟朦沙昏。五岳为之震荡,百川为之崩奔……”(《大鹏赋》)此辞赋中的大鹏源于《庄子·逍遥游》的“鲲鹏”,虽与庄子不同,但却不谋而合同样是理想之情下的产物。

      李白深刻描绘了“燀赫乎宇宙,凭陵乎昆仑……簸鸿蒙,扇雷霆,斗转而天动,山摇而海倾”的大鹏形象,借以表达自己想要振翅高飞的崇高人生理想与实现自身伟大抱负的宏伟愿望。后来的仕途中,李白在官场失意,受到朝中权贵排挤,即使被唐玄宗"赐金放还"之后,也没有心灰意冷,在其诗歌中仍运用大鹏展现自身拼搏抗争的精神。最脍炙人口的就是在《上李邕》中的“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这时的大鹏鸟虽然已经不再似在《大鹏赋》中的那样目空一切,勇往直前,但是仍然带着希望东山再起的的昂扬斗志。到了晚年,当真是力不从心,但临终之际,他仍在高呼“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临路歌》)辞赋中的大鹏鸟带着壮士未酬的决绝直冲九霄云外,声势浩大,气势磅礴,即使被折断羽翼,仍热报国情深!

      从以上辞赋中我们看到,大鹏在诗人眼中是一个充满斗志的英雄,他能感受到大鹏恢弘的翅膀与绝尘而去高飞的背影。大鹏鸟即是李白,他一生的宿命就是功成,名遂,身退。而振翅高飞、神游天外的鹏鸟形象无疑不是李白上下求索最真实的写照。他的一生跌宕起伏,但是在他的诗歌中大鹏鸟始终是奋勇向上、满腔抱负的最好传达者,代替他用自己的羽翼在历史上化作一曲千古绝唱。

      乱世悲歌的惊心鸟

      “飞鸟”的意象汇集着古代文人对当时社会、人生、历史、现实丰富而复杂的思考与反映,不仅在历代文学作品中层出不穷,更是在思想性与艺术性两方面颇具个人的独特风格,在古典文学创作的大河中仍然闪闪发光。飞鸟一面飞出了当时世人对实现伟大抱负的强烈情感,另一面也飞出了在复杂的历史长河中诗人坎坷的命运与长存的国仇家恨。

      在大家所熟知的《春望》中,“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是一首怎样的诗歌,作者何以表达自己内心的愤懑之情?诗人杜甫当时所处山河依旧,但长安不在的社会现实里。困于时局,见花开时落泪,听鸟鸣却更加揪心,内心百感交加,以“感时”、“恨别”花鸟更添迷惘忧愁,完全熔铸在浓郁的怨恨的意境之中,以乐景写哀情来表现自己强烈的国恨家仇。诗中哀怨的飞鸟意象,尖利的鸟鸣使诗人更添悲苦之情,这才道出:“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的千古名句!诗者多舛的命运与强烈的爱国情怀跃然纸上,使他不由得又陷入无尽的哀怨悲伤中来,埋怨无情的鸟鸣更使人心惊。

      这种与社会现实紧密结合的飞鸟意象,也深刻体现在阮籍的《咏怀诗》中,“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衿。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当时时局动荡不安,深夜辗转反侧无法安睡,诗者内心彷徨幽怨。虽与清风,明月做伴,但孤鸿的哀嚎,翔鸟的尖鸣却更添愁苦。独自彷徨徘徊,更是以孤鸿,翔鸟作为自身真实的写照。是独自徘徊无人可诉的内心的煎熬与痛苦,还是在当时黑暗的统治下,以尖利的鸣声来表达内心的不羁与对虚伪世事的蔑视!又如其《咏怀诗》之四十三首:“鸿鹄相随飞,飞飞适荒裔。双翮凌长风,须臾万里逝……抗身青云中,网罗孰能制。”

      此诗以鸿鹄作为感情强烈的喷发点,道出对现实的不满、孤寂处境的苦闷,而在那动荡不安的天空下徘徊飞翔。阮籍一生写鸟的诗歌数量之多,通常都是以比兴来借“飞鸟”抒发其惊惧苦闷的心境,“借鸟达情”也是他一贯的手法。

      杜甫与阮籍二人诗中的“飞鸟”在一鸣一翔中喻己、喻人、喻情、喻景中成为千古绝唱,在诗歌中自成一体。我们在诗人所描绘的自然风光与世间万物中逐渐走进作者的内心乃至身临其境的深处在当时社会的局势中,从中读出了诗人的愤懑,读出了诗人的温度,读出了诗人的生命。

      向往自由的田园鸟

      “飞鸟”有时也是归隐田园的精神寄托,是一种人生境界,是后来世人所崇仰的一种人生追求。“古今隐逸诗人之宗”陶渊明的早期诗歌中,“飞鸟”意象多用来表达对“大济苍生”的丰功伟绩。在《杂诗四首》其三云:“春燕应节起,高飞拂尘梁”就表达了积极入仕的理想追求。当时局势复杂,陶渊明受到官场上的强大冲击,于是将自己比作羁鸟,不禁感叹“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之后对官宦生活的无尽矛盾令他开始充满了对田园的向往与依恋,最終壮志难酬的陶渊明写下了心声“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回到了自己的自由王国。其后期作品主要以田园诗歌为主,涉及飞鸟意象的多达三十几首。

      隐居后的陶渊明有一首广为流传的诗歌——《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诗中此鸟非彼鸟,困于官场的羁鸟化作了自由象征的飞鸟。作者创造出了一个“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悠然自得的精神世界。山林中充斥着朝霞与雨露,在傍晚黄昏时分,鸟儿轻快的结伴回巢,鸟声啁啾,呈现一派生机盎然、远离俗世的田园风光,最终道出诗人“心远地自偏”的心声。而诗中的“归鸟”正是这样一种从容自得的生命归属,更显诗人陶醉其中,田园风光跃然纸上。无论是诗人还是读者都能在天人合一中感悟自由。

      总结

      在几千年的*古典诗歌史上,以飞鸟意象作为当时诗人所特有的一种思想感情,始终伴随着文学创作。诗歌中有如爱恨情仇的爱情鸟,壮志难酬的大鹏鸟,忧虑不安的乱世鸟,再到向往自由的田园鸟,都是不同的“飞鸟”意象,它们在起兴的同时又承载着诗人本身的情感,无论是以“飞鸟”咏全诗的通体比兴,以鸟喻己,借以言志;还是仅以“飞鸟”作为陪衬,直抒胸怀,点缀全诗;都是在创造着情与鸟的相互融合的鲜明的意境。

      诗人的感情与表达的诗意密切相关。愉悦时,看崇山飞鸟万物生机盎然。乱世时,阴山凄雨尖鸣万念俱灰。诗人以“飞鸟”传情,情又反衬“飞鸟”,恰恰是情景契合无间的诗的境界。飞鸟是一种本原的生命,它既是合乎自然法则,又是展现内在之美,独具个性的诗化形态。每一种鸟儿都有其独特的个性与鲜明的感情,代表着众生万象的情怀,这无疑不是诗人抒**感最好的诗歌意象。它不仅仅局限于眼前我们所看到的,更是其展现的人生意义与人格价值,在史诗中仍然闪现着无尽的光辉。

[阅读全文]...
  • 古诗中的月亮意象117句

  • 月亮,经典
  • 李白诗词中的月亮意象

      月亮是李白的诗魂,而李白的月亮诗又将中国的月亮文化推向成熟的巅峰。月亮这一独特的意象,在李白的诗中使所要表达的各种感情被物化,加深了审美的愉悦,将抽象的主观情思寄托于具体的客观物象,使情思得到鲜明生动的表达。

      中国古典诗词中常见的意象有很多,它们都各有自己的独特的象征意义和情感内涵,比如兰花代表高雅,梅花表现傲骨,杨柳寄寓离情或愁绪等等。“月亮”是中国古典诗词中最典型的意象之一。月亮本是自然界的一个纯客观的物体,但自从人类意识到它的存在,它便成为原始神话或传说的内容之一,如中国人耳熟能详的神话故事: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由此可见,月亮这一物象早已进入了人的审美视野,当诗人将月亮作为寄寓诗人主观感情的载体后,“月亮”这一意象便有了复杂的思想内蕴,起到了一般词语难以替代的传情达意的作用。

      李白是盛唐文化孕育出来的天才诗人,在他塑造的众多意象中,月亮是他最爱的意象,在他留下的一千零五十首诗歌中,我们发现其中从不同角度写月、吟月、歌月、颂月的诗就有*四百首,占其诗歌总数的*三分之一,是迄今为止写月最多的诗人。仅“月”的意象就出现了三百三十六次,还不算“玉盘”“玉轮”“玉环”“玉钩”“玉弓”“玉镜”“天镜”“明镜”“玉兔”“嫦娥”“蟾蜍”等等月亮的代称、别称,至于那些表现出时间的月则更不在统计之列了,不同氛围,不同地点,不同心境,诗人对月都有不同的描写,可以说已经达到了出神入化、登峰造极的境地。于丹说过:“李白这个人,心中的酝酿,明月光不只在床前,其实在他的心里,一个人只有在心里面有无限光芒的时候,才能留在外面。李白的一生,明月相伴,美酒相随,所以明月是他最浅显的一个意向”。因此,李白对“月”这个意象的完美运用,在他的一些诗作里是完全能够体现出来的。

      以一首《古朗月行》为例,来浅析李白诗中的月亮意象。这首诗是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叙述的,从中可以悟出李白自小便与明月结下不解之缘。“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这是童年时期的李白对月亮的幼稚认识,对于一个孩童来说,美丽而又多变的月的确披着一层神秘的面纱,引发那颗小小的纯净的心灵以无数想象。两个比喻看似信手写来,却是情采俱佳,移情于景,鲜明生动,意象的作用,于此可见一斑。随即又把神话拿来,月亮初升,先看见仙人的两只脚,而后逐渐看见仙人和桂树的全形,看见一轮圆月,看见月中白兔在捣药,凡此种种写出了月亮从初升到逐渐明朗和宛若仙境般的景致。如此写法,借助于内涵丰富的月的意象,自然增加了美感,引发了读者丰富的想象,怎能让人没有赏心悦目之感呢?之后笔锋一转,“蟾蜍蚀圆影,天明夜已残”,以“蟾蜍蚀月”影射现实:当时已是玄宗晚年,皇帝沉湎声色,宠幸杨贵妃,权奸、宦官、边将擅权,朝纲不振,这首诗即是李白针对当时黑暗的朝政而发的。“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引出后羿既是为现实中缺少这样的英雄而感慨,也是表达对有这样的英雄令天下太*,百姓安居乐业的希望。然而,现实毕竟是现实,诗人深感失望:“*此沦惑,去去不足观。”月亮既然已经沦没而迷惑不清,就没有什么可看的了,不如趁早走开吧。这是无可奈何的办法,心中的忧愤不仅没有解除,反而加深了:“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诗人不忍一走了之,内心矛盾重重,忧心如焚。通过对月亮的圆缺以及对它的观赏赋予现实意义,这首诗既体现了封建社会专制统治对文学压迫的结果,又在艺术上使诗人的难抒之情、难发之慨,展现得深婉曲折。

      分析和探讨李白诗歌中的月亮意象,对于全面认识和理解诗人诗歌创作的多样化艺术风格和鲜明的个性特色有重要作用。诚如袁行霈先生所言“诗歌的意象带有鲜明的个性特点,最能体现出诗歌的风格。诗人有没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建立了他个人的意象群”。李白看月与常人的审美不同,慧眼独具,别出心裁,成功塑造出彰显自己的艺术风格的月的意象群。月的意象,到了他的手中,不再仅是创作时被利用的工具,更是他终其一生的知己,因此也无怪乎月亮这一意象在他手中的作用总显得更大,对他更服帖。在李白的心里,月已不是月,更不是一个静止的无生命的物象,它与诗人在精神上是相通的,成为具有人格意义的喻象,这时诗人就跳离了一般的背景渲染和情感寄托,通达豁然,心与天齐,超越了时空、距离的物理隔断,进入心无旁骛唯有月在的境界,与月合为一体。

[阅读全文]...
  • 古诗中月的意像赏析

  • 文学
  • 古诗中月的意像赏析

      月亮是一种天文现象,但很多诗人把情怀都给了它,下面就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古诗中月的意像赏析的相关文章,希望可以帮到您,如果你觉得不错的话可以分享给更多小伙伴哦!

      古诗中月的意像赏析

      古诗中的“月”含着以下几方面的特征。

      一、抒发思乡怀远之情。人们以月圆比喻人的团圆,以月缺比喻人的离别。“月亮”象征思念,包括思念家人、思念故,有代表性的是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二、表现美好的、纯洁无暇的感情。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春江潮水连海*,海上明月共潮升。潋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这里的“月”代表的是爱心的传递。比如李白的《玉阶怨》把月亮引申为晶莹剔透的境界,以自然的纯洁对应人心灵的纯洁。“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精帘,玲珑望秋月。”把月亮作为最美好、最纯洁的象征。

      三、对人生短暂的悲伤,抒发愁苦之情。在自然界中,月明月阴,月圆月缺与圆满、欠缺等事物异质同构。在古诗中,月是有情绪的,诗人笔下的月便常常与悲欢离合的情感相联系了。曹丕“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谢灵运的“明月照积雪,北风劲且哀”的诗句表现了哀愁的心绪。唐诗中有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的凄清孤苦,还有孟浩然“风鸣*叶,月照一孤舟”的凄恻孤寂,王建“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的蕴藉深沉,白居易“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的潸潸泪下,钱起“二十五弦弹月夜,不胜清怨却飞来”的郁怀难耐……月作为愁绪的意象,构思巧妙,笔法空灵,意趣含蕴,获得了不朽的艺术生命和惝恍迷离的艺术氛围。

      四、展示广阔情怀。古人借月状景,抒写辽阔,比如杜甫的“星垂*野阔,月涌大江流”,孟浩然的“野旷天低树,江清月*人”以及王维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些咏月的佳句,充满了诗情画意,千百年来脍炙人口、妇孺能诵。唐人的边塞诗,创造了一种博大阔远、浑融、丰腴、完满的意境,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的雄浑苍茫,高适“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的开朗壮阔,李白“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的浩渺闲雅,王昌龄“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的雄心忧患,都给人一种激动和向往的艺术魅力。

      月作为一种语言形象,把环境点缀成了苍茫悲壮的边塞风情,也把边塞这个特征性的地理上的物理空间转化成了艺术上的心理空间。明月可以跨越时空的隔绝表现空间之美。

      月的意向例子

      《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当孤臣浪子云游天涯之际总是把 明月与故乡联系在一起,明月成为启动乡愁、寄托相思、返归家园的神秘象征物。这不正标志着在人们意识的深层,月亮总是母亲社会温馨与和谐的象征,因而每当入人们浪迹天涯心灵孤寂之时,月亮便成为家园的寄托精神的寄托了;月亮牵系着相思的心灵,缩短着时空的'距离。

      一、以“残月”写忧愁

      古人常以残月来衬托内心的痛楚与忧愁。“残”本身就给人一种凄清的感觉,残月这一意象则更加重了这份感伤与悲愁。

      故人应念,杜鹃枝上残月。——文天祥《酹江月》

      这是作者被囚禁之后,想想过去,面对当时的处境而产生的壮志未酬的伤感与悲愁。而这伤感与悲愁的宣泄,所借助的就是那“残月”,读来,使人深受感染。

      借残月言愁的诗词很多,下面再举几例——

      1.一声征雁,半窗残月,总是离人泪。——曹组《青玉案》

      2.白露收残月,清风散晚霞。——仲殊《南柯子·忆旧》

      3.残月脸边明,别泪临清晓。——牛希济《生查子》

      4.惆怅小莺残月,相别,从此隔音尘。——韦庄《荷叶杯》

      5.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

      二、以“明月”写忧愁

      古人常用明月来营造清丽、冷寂的氛围,用明月与亲人相离、恋人相隔等心境形成强烈的对比,从而烘托相别之意,感伤之情。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晏殊《蝶恋花》

      词人为倾吐对恋人的思念之情,营造了一种凄冷静寂的氛围。作者心中那因思念而引发的感伤,也借助月亮这一意象,比较委婉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借助明月写忧愁的词句也很多,下面再举几例——

      1.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苏轼《江城子》

      2.玉楼明月长相忆,柳丝袅娜春无力。——温庭筠《菩萨蛮》

      3.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苏轼《永遇乐》

      4.谁共我,醉明月?——辛弃疾《贺新郎》

      5.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晏几道《临江仙》

      三、以“淡月”写忧愁

      人散后,一钩淡月天如水。——谢逸《千秋岁》

      词人借助淡月这一意象,来写人们散去后莫名的惆怅,可谓形单影只,淡月相共,伤感无限!

      借助淡月来咏愁的词句还有——

      1.春啼细雨,笼愁淡月。——卢祖皋《安清都·初春》

      2.正销魂,又是疏烟淡月,子规声断。——陈亮《水龙吟·春恨》

      四、借“新月”写忧愁

      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独立小桥风满袖,*林新月人归后。——冯延巳《鹊踏枝》

      作者借助新月这一意象,把那在风中伫立,由朝至暮的难以抛却的新愁,写得淋漓尽致。

      五、借“缺月”写忧愁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

      词人借助缺月这一特有的意象,将晴空幽绝的境界,展现在读者的面前。这种境界也正是作者被贬之后,寓居时愁闷难遣的生动体现。

      拓展阅读:带月的古诗句

      1、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孟浩然《宿业师山房期丁大不至》

      2、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苏味道《正月十五夜》

      3、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杜甫《月夜忆舍弟》

[阅读全文]...
  • 古诗中常见的意象

  • 文学
  • 古诗中常见的意象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中,许多人对一些广为流传的古诗都不陌生吧,古诗是古代*诗歌的泛称,在时间上指1840年*战争以前*的诗歌作品。古诗的类型有很多,你都知道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古诗中常见的意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植物类(比喻或象征):芳草、芭蕉、梧桐、松柏、竹子、梅花、兰花、菊花、牡丹、桃花、扬花。

      1、芳草:

      (1)以远接天涯、绵绵不尽、无处不生的春草,来比喻离别的愁绪。乐府诗: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

      (2)表现生生不息和希望: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2、莲: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如: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

      3、梅花:洁、不屈不挠的品格。王安石《梅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句既写出了梅花的因风布远,又含蓄地表现了梅花的纯净洁白,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艺术效果。陆游《卜算子》: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4、松柏:象征孤直顽强、坚贞不屈。《论语》:“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5、竹:苍翠挺拔、蒸蒸日上、不屈不挠。郑板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6、“柳”的意象

      (1)“柳”“留”二字谐音,经常暗喻离别。“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三句,表现了柳永对恋人的怀念。

      (2)于檐前屋后,常作故乡的象征。”一上高楼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抒发了许浑对故乡的无限牵挂。

      (3)”柳”絮飘忽不定,常作遣愁的凭借。“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几句,形象地诠释了贺铸此时忧愁的深刻程度。

      7、黍离:《诗经·黍离》有”彼黍离离”的句子,是说东周大夫过西周故都,看到故都长满黍,由此悲叹宫室宗庙的毁坏。后来常用”黍离”表示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

      8、草木: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杜甫《蜀相》),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刘禹锡《乌衣巷》)等。桑榆《淮南子》:“日西垂,景在树端,谓之桑榆。”“桑榆”指日落时余光所照之处,后比喻垂老之年。如王勃《滕王阁序》:“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9、菊花象征高洁、隐逸、脱俗;桃花象征美女的容颜;牡丹象征高贵、富贵;杨花象征飘零、离散。

      二、动物类:杜鹃、乌鸦、鸿雁、青鸟、鹧鸪/沙鸥、蟋蟀、鸣蝉、猿猴、燕、鱼

      1、乌鸦:按照迷信的说法,是一种不祥的鸟,它经常出现在坟头等荒凉之处,在古诗词中常与衰败、荒凉的事物联系在一起,有时比喻小人或凡夫俗客。秦观: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在天涯。

      2、鸿雁、青鸟:在古代诗歌中是传书的信使,代指音讯。青鸟,传说西王母有三只青鸟,一只先被遣为信使,前来给汉武帝报信,另外两只随西王母而来,并服侍在王母身旁。李商隐: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李璟: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李清照: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3、蟋蟀:又名促织,表示惆怅。诗经·豳风·七月》:“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描写蟋蟀的活动规律十分细致。那时古人已觉得蟋蟀的鸣声同织机的声音相仿,时令又届深秋,因而就跟促人纺织、准备冬衣以至怀念征人等联系起来.

      皎皎光,促织鸣东壁。

      4、蝉:栖于高枝,餐风露宿,不食人间烟火,比喻高洁的人品。咏蝉诗“三绝”

      骆宾王《在狱咏蝉》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余心?

      虞世南《蝉》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李商隐《蝉》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5、燕子(1)燕子因结伴飞行而成为爱情的象征。

      (2)燕子眷恋旧巢的*性,成为古典诗词表现时事变迁,抒发人事代谢的寄托。“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既暗示了乌衣巷往日的繁华,又袒露了诗人面对今昔变化的无限感慨。

      (3)春天的象征,表示喜庆。白居易: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6、鹧鸪:鹧鸪的鸣叫声似“行不得也哥哥”,后来多用衬托处境的艰难或心情的惆怅。如辛弃疾《菩萨蛮》;“江晚正愁予,山深闻鹧鸪。”

      李白《越中览古》: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这首诗主要选取了哪些意象?渗入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这些意象是怎样表达情感的?

      选取的意象有:尽锦衣的战士、如花的宫女、宫殿、鹧鸪等。抒发了昔盛今衰的深沉感慨。(或“表达盛衰无常的感慨”)前三句极写威武、胜利、荣华,最后一句只见破败荒凉。前后强烈的对比将昔盛今衰的感慨抒发得淋漓尽致。

      三、器乐类:羌笛(羌管、笛)、胡笳、琵琶、戍角

      1、羌笛、胡笳:古代西部的一种乐器,它所发出的是凄切之音,唐代边塞诗中经常提到,往往表示戍边思归。王之涣: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东风满洛城。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2、有关音乐曲调

      古诗词中常在语句里出现有些乐曲名称,而这些乐曲又往往有特定的含义、情感或寓意,而这又对全诗的整体意象或情感表达有直接的作用。

      (1)关山月——乐府曲调,多写征戍离别之情。如:“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王昌龄《从军行七首》之二)

      (2)梅花落——曲调名。如:“黄鹤楼上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李白《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由《梅花落》的笛声想象梅花满天飘落的景象,再由梅花的飘落产生凛然生寒的感觉,表思念。古诗十九首:明月

      (3)后庭花——即玉树后庭花,相传是南朝后主所制的乐曲,为绮靡之音。如:“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4)霓裳羽衣曲——相传是唐玄宗改编的乐舞曲,主要表现歌舞升*的景象。如:“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白居易《长恨歌》)

      (5)杨柳曲:乐府曲调“杨柳枝”,有时也作“折杨柳”,主要写军旅生活,从梁、陈到唐代,多为伤别之词,以怀念征人为多。如:”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

      (6)行路难:古曲名,多言世路艰难及离别伤悲之情。如:”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遍吹《行路难》”(李益《从军北征》)

      四、自然类:白云、明月、水、冰雪

      1、浮云:往往与远行的游子相联系。李白《送友人》: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有时也比喻一切阻碍历史前进的势力、小人。如: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李白《登金陵凤凰台》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2、冰雪:心志忠贞,品格高尚。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五、场所类:南浦、灞陵、长亭、西楼(借代)

      1、西楼:西楼仅仅是一个象征性的概念,或指代闺房,或指代曾经聚会之所,或指代孤独寂寞的居所,或指代登高望月怀远的地点。在诗词中,西楼多属泛指,常指伤心地,是排遣忧伤或遥望故国、爱人、友人的'处所。李煜《乌夜啼》: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李清照《一剪梅》: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辛弃疾《为赋新词强说愁》: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2、凭栏:意为“依靠着栏杆站着”,但在诗词中使用“凭栏”“倚栏”“凭阑”等词语,却有多种不同的意味。

      一凭一倚,虽是两个细小的动作,但那动态、情态和心态委实是大相径庭,很值得品味的。凭则两手抚栏,直立远视,有慷慨悲凉之态,倚则身体重心全凭栏干依托,有娇弱无力之姿,词作家正是着眼于这两个动词,把“凭栏”与“倚楼”写得几乎是风情万种,仪态万端。

      或者表示怀远,或者表示凭吊,或者表示抑郁愁苦,或者表示慷慨激昂。

[阅读全文]...
  • 有春节意象的古诗

  • 春节
  • 有春节意象的古诗

      古诗是古代中国诗歌的泛称,那么有春节意象的古诗有哪些?大家不妨来看看小编推送的有春节意象的'古诗,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

      《新年有感》〔钱来苏〕

      金瓯何事告凋残,此责当涂敢自宽。

      遥望中原烽火急,狂流一柱在延安。

      满地疮痍不忍看,三边耕织有余欢。

      勤劳无逸能兴国,士马腾欢敌胆寒。

      《甲午元旦》〔孔尚任〕

      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

      剪烛催干消夜酒,倾囊分遍*钱。

      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

      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

      《元旦试笔》(选一)〔陈献章〕

      天上风云庆会时,庙谟争遗草茅知。

      邻墙旋打娱宾酒,稚子齐歌乐岁诗。

      老去又逢新岁月,春来更有好花枝。

      晚风何处江楼笛,吹到东溟月上时。

      《元日》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元日》(玉楼春)毛滂

      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屠苏沈冻酒。

      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

      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

      醉乡深处少相知,只与东君偏故旧。

      《拜年》文征明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田家元日》(唐)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岁除夜会乐城张少府宅》(唐)孟浩然

      畴昔通家好,相知无间然。

      续明催画烛,守岁接长筵。

      旧曲梅花唱,新正柏酒传。

      客行随处乐,不见度年年。

      《春节看花市》〔*〕

      迈街相约看花市,却倚骑楼似画廊。

      束立盆栽成队列,草株木本斗芬芳。

      通宵灯火人如织,一派歌声喜欲狂。

      正是今年风景美,千红万紫报春光。

      《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

      共庆新年笑语哗,红岩士女赠梅花。

      举杯互敬屠苏酒,散*分尝胜利茶。

      只有精忠能报国,更无乐土可为家。

      陪都歌舞迎佳节,遥视延安景物华。

      《癸巳除夕偶成》〔黄景仁〕

      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

[阅读全文]...
  • 古诗中的风花雪月的诗句

  • 文学
  • 古诗中的风花雪月的诗句

      在**淡淡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经典的古诗吧,古诗具有格律限制不太严格的特点。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能算得上是好的古诗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古诗中的风花雪月的诗句,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峥嵘赤云西,日脚下*地。——唐·杜甫《羌村三首》

      2、明月却多情,随人处处行。——宋·张先《菩萨蛮》

      3、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4、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三国·魏·曹植《怨歌行》

      5、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卢纶《塞下曲》

      6、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张志和《渔歌子》

      7、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唐·杜甫《水槛遣心二首》

      8、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唐朝·刘长卿《别严士元》

      9、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

      10、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李白《古朗月行》

      1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12、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3、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14、山雨欲来风满楼。——唐·许浑《咸阳城西楼晚眺》

      15、燕山雪花大如*,片片吹落轩辕台。——唐朝·李白《北风行》

      16、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过故人庄》

      17、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18、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19、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

      20、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21、月光如水水如天。——唐·赵嘏《江楼感旧》

      22、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23、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清明》

      24、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唐·白居易《暮江吟》

      25、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26、夕阳无限好,只是*黄昏。——唐·李商隐《乐原游》

      27、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李白《月下独酌》

      28、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唐·李白《把酒问月》

      29、照之有余辉,揽之不盈手。——晋·陆机《拟明月何皎皎》

      30、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31、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歌》

      32、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宋。苏轼《元月廿七日望湖楼醉书》

      33、草枯鹰眼急,雪尽马蹄轻。——王维《观猎》

      34、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唐·李贺《雁门太守行》

      35、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

      36、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7、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卢纶《塞下曲》

      38、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杜甫《春夜喜雨》

      39、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唐·张九龄《望月怀远》

      40、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41、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无题》

      42、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唐朝·王维《鸟鸣涧》

      4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44、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

      45、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唐·杜甫《春夜喜雨》

      46、微雨池塘见,好风襟袖知。——唐朝·杜牧《秋思》

      47、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

      48、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王维《观猎》

      49、野旷天低树,江清月*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阅读全文]...
  • 有关古诗常见意象及含义

  • 文学
  • 有关古诗常见意象及含义

      无论在学*、工作或是生活中,许多人对一些广为流传的古诗都不陌生吧,古诗包括唐律形成以前所有体式的诗,也包括唐朝及唐以后仍按古式创作的诗。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能算得上是好的古诗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古诗常见意象及含义,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草木类

      1、柳:

      惜别,留恋,祝愿。

      附:“杨柳”:伤别情怀

      堤柳堆烟:能触发往事如烟,常被用来抒发兴亡之感。(冷清清的落照,剩一树柳弯腰。)

      2、梅花

      (1)引领众芳,敢为天下先的勇气。

      (2)凌寒不屈的顽强

      (3)高洁脱俗的风骨、不同流合污的心志

      (4)隐者高士的象征

      (5)清冷淡雅的美人

      (6)传递情感与祝福的媒介

      3、菊花

      高尚、纯洁、高洁、坚贞、坚强、顽强

      4松柏

      孤直、顽强、高洁

      5莲

      爱情

      6梧桐

      凄凉、悲伤

      7草:

      生命力强 生生不息 希望 荒凉 偏僻 离恨 身份、地位的卑微

      (1)芳草

      在*古典诗歌中喻离恨。

      (2)草木繁盛

      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

      8、芭蕉

      孤独忧愁、离情别绪、凄凉

      9、红豆

      爱情、相思

      10、豆蔻

      少女美貌、清纯、风华绰约

      11、竹

      正直、坚贞、顽强、不屈不挠、不畏逆境、高洁、谦虚

      12、黍离。

      对国家今盛昔衰的痛惜伤感之情。

      13、丁香:

      愁思或情结

      14黄叶:凋零 成熟 美人迟暮 新陈代谢

      15绿叶:生命力 希望 活力

      16红叶:代称传情之物,后来借指以诗传情。

      17花开:希望 青春 人生的灿烂

      18花落:凋零 失意 人生、事业的挫折 惜春 对美好事物的留恋、追怀。

      19桃花:象征美人 如崔护《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20兰:高洁

      21牡丹:富贵 美好

      二、动物类

      1蝉 :

      (1)品行高洁。

[阅读全文]...
  • 古诗中的风花雪月(古诗中关于描写风花雪月的句子分享)

  • 分享
  • 01

    1.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2.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王维《观猎》)3.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卢纶《塞下曲》)4.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5.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6.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7.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8.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9.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无题》)10.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北朝民歌《敕勒歌》)

    02

    1.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过故人庄》)2.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李白《月下独酌》)3.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4.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5.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杜甫《春夜喜雨》)6.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7.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杜甫《江畔独步寻花》)8.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9.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张志和《渔歌子》)10.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清明》)

    03

    1.草枯鹰眼急,雪尽马蹄轻。(王维《观猎》)2.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卢纶《塞下曲》)3.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4.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5.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6.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7.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8.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9.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10.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1.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04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2.野旷天低树,江清月*人。(孟浩然《宿建德江》)3.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瞑》)4.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卢纶《塞下曲》)5.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6.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李白《古朗月行》)7.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8.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9.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10.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

[阅读全文]...
  • 古诗中的风花雪月

  •   一、风

      1、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2、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王维《观猎》

      3、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卢纶《塞下曲》

      4、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5、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6、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

      7、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8、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9、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无题》

      10、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歌》

      11、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绝句》

      12、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

      13、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14、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白居易《观刈麦》

      15、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16、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蝶恋花》

      17、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

      18、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19、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杜甫《赠花卿》

      二、花

      1、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2、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3、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4、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5、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6、落红不是无情物,化做春泥更护花。

      7、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8、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戴叔伦《苏溪亭》

      9、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0、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王维《鸟鸣涧》

      11、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司空曙《江村即事》

      12、零落梅花过残腊,故园归去又新年。——李频《湖口送友人》

      13、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过故人庄》

      14、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15、四月南风大发黄,枣花未落荫桐长。——李颀《送陈章甫》

      16、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晏殊《寓意》

      17、五月临*山下路,藕花无数满汀洲。——道潜《临*道中》

      18、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19、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20、梅花竹里无人见,一夜吹香过石桥。——姜白石《除夜自石归湖苕溪》

      21、满地芦花和我老,归家燕子傍谁飞。——文天祥《金陵驿》

      三、雪

      1、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急,雪尽马蹄轻。——王维《观猎》

      2、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卢纶《塞下曲》

      3、墙角数支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

      4、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5、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6、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7、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

      8、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

[阅读全文]...

相关词条

相关文章

古诗中月风的意象 - 句子

古诗中月风的意象 - 语录

古诗中月风的意象 - 说说

古诗中月风的意象 - 名言

古诗中月风的意象 - 诗词

古诗中月风的意象 - 祝福

古诗中月风的意象 - 心语

推荐词条

课文中引用和活用古诗词的例子 古诗中的钢琴家是谁 描写梅的古诗自创 修道成功不成仙的古诗 见多年未见的好友的古诗词 关于秋季的优美古诗五字 放一首李宗盛的古诗 关于中秋节的古诗简易 古诗词教学方法的研讨 关于做人学*的古诗 带有滋繁的古诗 小学生假期适合的古诗 赞美山村夜的古诗 阅读古诗古文的好处 赞美汉谷的古诗 表达人生若如初相见的古诗 古诗集体备课的建议 北登的古诗 不认字的小孩朗读古诗太快 积累有关月字的古诗 讽刺自己傻的古诗词 老人七十喝酒的古诗 形容女生洒脱的古诗词 作家关于爱情的古诗 带伊字菲字的古诗词 初一上曹操的古诗 《凉州词》唐王翰古诗的诗意 比喻好的古诗词大全 王安石的思乡之情的古诗 好听的微信昵称出自古诗 最难求的古诗七律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