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带月衣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带月衣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带月衣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包括句子、语录、说说、名言、诗词、祝福、心语等。如果带月衣的古诗页面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
南京乌衣巷
乌衣巷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这首《乌衣巷》,是唐朝“诗豪”——刘禹锡的作品,其实是他《金陵五题》中的一首。金陵,就是今天的江苏南京,古代还称建业、建康,也叫过秣陵,是大名鼎鼎的六朝古都。
《金陵五题》自然是有关金陵的五首诗。第一首《石头城》,第二首《乌衣巷》,第三首《台城》,第四首《生公讲堂》,第五首《江令宅》。
关于这五首诗,刘禹锡有一个自序,大致意思是:我从小浪迹江南,却一直没有游览过金陵,总觉得很遗憾,后来当和州刺史,离金陵那么*,更是翘首眺望,正好有人给我看了他写的《金陵五题》,看了之后,忽然有了灵感,就也写了这《金陵五题》。
这篇序给大家一个重要的信息,刘禹锡根本没去过金陵,这组《金陵五题》,是凭空之作,是想像中的金陵。
刘禹锡没去过金陵,为什么能写《金陵五题》呢?因为金陵在古代的中国早已成为一个固定的意像——六朝如梦,金粉成灰。
首先看题目,乌衣巷是中国最著名的巷子,它在南京秦淮河的南岸,最早是个兵营,中国古代的士兵都穿黑色的衣服,所以叫乌衣巷。
后来少数民族南下,这里又成了王谢两大家族的居住地,王导、王曦之、王献之;谢安、谢灵运等都出自此。到了隋唐时代,随着金陵的没落,王谢两家气数已尽,乌衣巷也早就换了主人。
看前两句,“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朱雀桥对乌衣巷,两个都是地名,颜色一个红色,一个黑色,对得极妙。边和口,都指方位,浑然天成,毫不费力。野草花,中的“花”明显不是名词,而是动词开花,正好和夕阳斜对仗。
除了文字内容好,意境也美,朱雀桥是秦淮,河上二十四桥中最大的一座,也是金陵中心通往乌衣巷的必经之路,可惜的是往日繁华不再,只剩下人们都不去的长满杂草野花之地。
乌衣巷也不再是车水马龙,而只剩下夕阳的余辉照耀着古桥,夕阳本就有日落西山的落寞之意。
有了这两句的渲染铺垫,下面应该写人了吧?可是刘禹锡没写,借写燕子归来比喻,燕子是候鸟,飞回到以前的家中是自然现象,可是家中的主人早就不是原来的王家和谢家,早就换成了短衫布衣的寻常人家了。
王谢两大家族过了几百年也衰败了,那繁华的唐朝呢?那人生呢?刘禹锡只写了几处景物,几株野花草,一抹夕阳,几只飞回来的燕子,就让一切尽在不言中了。
今天和大家分享~千古名篇~《金缕衣》
全文如下: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惜取 一作:须取)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花开 一作:有花)
杜秋娘(约791—?),《资治通鉴》称杜仲阳,后世多称为“杜秋娘”,是唐代金陵人。15岁时成了李锜的侍妾。
元和二年(807年),李锜正式起兵造反。
后来李錡造反失败,杜秋被纳入宫中。后受到唐宪宗宠幸。
元和十五年(820年)唐穆宗即位,任命她为儿子李凑的傅姆。
后来李凑被废去漳王之位,杜秋娘赐归故乡。
杜牧经过金陵时,看见她又穷又老的景况,作了《杜秋娘诗》,其序简述了杜秋娘的身世。
诗歌赏析~
诗歌大意:
我劝你不要太注重追求功名利禄,要珍惜少年求学的最好时期。
花开可以折的时候就要尽快去折,不要等到花谢了时只能折了空枝。
诗的下联是比喻,也是对上句“须惜少年时”诗意的继续升华,用花来比青少年好时光,青春年华,用折花来比喻不要辜负大好青春,很形象的比喻,特别的合适。
人生苦短,岁月如梦,不能浪费青春,要及时把握工作和生活,不能浪费青春时光,要努力。
好了,这首励志诗歌赏析到此,谢谢大家支持。
古诗:无衣
朝代:
先秦
作者:
佚名
原文:
岂曰无衣七兮?不如子之衣,安且吉兮!
岂曰无衣六兮?不如子之衣,安且燠兮!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难道说我没衣服穿?我的衣服有七件。但都不如你亲手做的.,既舒适又美观。难道说我没衣服穿?我的衣服有六件。但都不如你亲手做的,既舒适又温暖。
注释:
①七:虚数,言衣之多;一说七章之衣,诸侯的服饰。②子:第二人称的尊称、敬称,此指制衣的人。③安:舒适。吉:美,善。④六:一说音路,六节衣...
鉴赏
此诗与《秦风·无衣》题目及首句皆相同,然思想内容与艺术风格却完全两样。从字面上看,似觉并无深意,但前人往往曲为之说,《毛诗序》云:“《无衣》,美晋武公也。武公始并晋国,其大夫为之*乎天子之使,而作是诗也。”朱熹《诗集传》云:“曲沃桓叔之孙武公伐晋,灭之,尽以其宝器赂周...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李白《清*调·其一》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杜秋娘《金缕衣》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绝句》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佚名《秦风·无衣》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乌衣巷》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佚名《金缕衣》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李白《子夜吴歌·秋歌》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王维《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李白《侠客行》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于良史《春山夜月》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孟郊《游子吟 / 迎母漂上作》
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秦韬玉《贫女》
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柳永《鹤冲天·黄金榜上》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刘长卿《别严士元》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刘禹锡《乌衣巷》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佚名《七月》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苏轼《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
衣不如新,人不如故。——佚名《古艳歌》
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贺铸《半死桐·重过阊门万事非》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张旭《山中留客》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
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管子·牧民》
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消魂。——陆游《剑门道中遇微雨》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王维《山中》
立身不高一步立,如尘里振衣、泥中濯足,如何超达?——《菜根谭·概论》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布衣菜饭,可乐终身,不必作远游计也。——《浮生六记·闺房记乐》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吕岩《牧童 / 令牧童答钟弱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宁可湿衣,不可乱步——《镜花缘·第二十回》
以铜为鉴,可整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幼学琼林·卷三·器用》
分明一觉华胥梦,回首东风泪满衣。——赵鼎《鹧鸪天·建康上元作》
想乌衣年少,芝兰秀发,戈戟云横。——叶梦得《八声甘州·寿阳楼八公山作》
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曹丕《燕歌行》
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辛弃疾《贺新郎·别茂嘉十二弟》
天上浮云如白衣,斯须变幻如苍狗。——杜甫《可叹》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苏轼《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
记得小蘋初见,两重心字罗衣。——晏几道《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断无蜂蝶慕幽香,红衣脱尽芳心苦。——贺铸《芳心苦·杨柳回塘》
衣冠未必皆男子,巾帼如何定妇人?——《醒世恒言·卷十》
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李白《从军行》
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红楼梦·第一回》
民有三患,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劳者不得息——《墨子·32章 非乐(上)》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王维《山居即事》
泪湿罗衣脂粉满。四叠阳关,唱到千千遍。——李清照《蝶恋花·泪湿罗衣脂粉满》
衰柳寒蝉一片愁,谁肯教白衣送酒?——关汉卿《沉醉东风·重九》
布衣得暖真为福,千金*安即是春。——《增广贤文·下集》
相传《金缕衣》这首诗歌是唐朝女子杜秋娘所写。杜秋娘当时是李锜的侍妾,她能歌善舞,常常在李锜面前演唱这首《金缕衣》,所以此曲也深受李锜的喜爱。
现在流传下来的记载,《金缕衣》这首诗歌的作者有三个版本,一个是杜秋,也叫杜秋娘,包括著名的选本《唐诗三百首》也是这么署名的。
二个是李锜,认为是李锜创作出来让杜秋娘演唱的。李锜时任镇海节度使,杜秋娘是她买来的歌舞伎,后来才纳为侍妾。关于杜秋娘一生的悲欢离合,杜牧的《杜秋娘诗》等都有明确的记载。
三个是无名氏,现在流传的多数唐诗选本,基本上都是署名无名氏,认为《金缕衣》这样的思想内容,不可能是杜秋娘或李锜所写,但是真正的作者又无可考。
我认为蘅塘退士孙洙的观点是正确的,既然找不到真正的作者,那么署名歌唱者也不错,因为毕竟是经过她的演唱才得以保存,否则早已淹没在历史的长河里了。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这首诗之所以艺术价值很高,是因为它的形式非常独特,诗里的用词复沓回环,对比强烈,达到了突出主题而又不显重复累赘的效果。
如全诗以”劝君”领起,接着下来写”莫惜”和”须惜”,三四两句又写”须折”和”空折”,还以”有花”和”无花”对举,在这种反复的对比咏叹中,达到一种规劝世人的目的。
那么这首诗歌到底要表达什么样的意思呢?前人早就说过,诗无达诂。所以大家各有各的看法也是可以理解的。我个人认为起码有这几种寓意在里面。
一是鄙视功名利禄,荣华富贵,倡导及时行乐或回归自然。”金缕衣”就是缀有金线的衣服,指代富贵奢华的生活。诗中就是指出不要去留恋珍惜这样的日子。
富贵如过眼云烟。贺知章欣赏李白的诗歌,竟以金龟换酒。李白与朋友饮酒,也是不惜五花马,千金裘。他在诗歌里说,自古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
二是人生要抓住时机,不能错失机会,机遇稍纵即逝。诗中以花木做比喻,到了春天开花了,该摘花的时候不要犹豫,要果断出手,过了这个时节,就只剩下树枝。
这是劝人把握好火候,不要对到来的机遇视而不见,更不要太贪婪,总等着更大的利益。我想现在些人做生意、买股票、谈恋爱等都有体会,不能当机立断是要吃亏的。
三是劝人珍惜光阴,人生短暂,不要虚度年华。这是诗中三四两句阐述的道理。春光虽好,韶华易逝,人生如白驹过隙,李白说朝如青丝暮成雪,人说老就老了,这句话真不是夸张。
古人有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的说法,金子那么贵重都买不到,可见时间的宝贵。我们读过朱自清的《匆匆》,他说在举手投足之间,时间不觉就溜走了。
四是指出少年学*的重要性,否则到老会因一事无成而后悔。青少年时期是人生的黄金时期,思想单纯,记忆力好,精力充沛,这个时候如果努力,学*效果会特别好。
古人有很多劝学的例子,最典型的就是汉乐府《长歌行》那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还有颜真卿的”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估计大家都知道。
当然杜秋娘和李锜都不是文人士大夫,他们没有这个修身齐家治国*天下的抱负,甚至李锜到后来还要拥兵自重,最后落得身败名裂。至于杜秋娘的入宫为妃,又沦落街头,那是后来的事。
所以这里说的几层意思,只不过是我们今天的分析,是就诗论诗。至于当初杜秋娘和李锜写作和演唱《金缕衣》的用意,我们不得而知。
南乡子·捣衣古诗词
古诗原文
鸳瓦已新霜,欲寄寒衣转自伤。见说征夫容易瘦,端相。梦里回时仔细量。
支枕怯空房,且拭清砧就月光。已是深秋兼独夜,凄凉。月到西南更断肠。
译文翻译
屋外的瓦当上已结了一层薄薄的清霜,屋内孤灯下,我对着准备为他寄去的寒衣暗自心伤。都说戍边在外的人受尽苦寒,相貌容易消瘦,真想再好好地看他一眼啊,细细打量。如果今夜梦中可以相遇,一定一定要紧紧握住执手相望。
孤单单衾寒,孤单单的空房,不如趁着月光再来到河边浣洗一遍他的衣裳。深秋寒意重,孤单独夜长,月下捣衣,声声清砧,敲打着思念与凄凉。蓦然回首,发现月已挂上西南方向,想着天下多少有情人早已相拥而眠,不由得更加让我欲断肝肠!
注释解释
南乡子: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又名《好离乡》、《蕉叶怨》。原为单调,有二十七字、二十八字、三十字各体,*仄换韵。
捣衣:古人洗衣时以木杵在砧上捶衣,使之干净,故称。明杨慎《丹铅总录·捣衣》:“古人捣衣,两女子对立执一杵,如春米然。尝见六朝人画捣衣,其制如此。”
鸳瓦:即鸳鸯瓦。
支枕怯空房:谓空房独处,将枕头竖起、倚靠,不免生怯。
清砧(zhēn):即捶衣石,杜甫《溟》:“半扇开烛影,欲掩见清砧。”
创作背景
该词虽亦用传统题目,但却有其特定的情境与良苦之用心。那就是要借此以表达对挚友吴兆骞的思念和感情,吴兆骞与作者文坛齐名。私交甚厚,不料却因江南乡试作弊案牵连,为仇人诬陷,被遣戍宁古塔(今黑龙江宁安县)。手足知己,遭此大难,诗人自是牵挂于怀,忧绪百端。
诗文赏析
该词以怨妇的口吻,描写主人公的“自伤”、“怯空房”、“凄凉”,以至“断肠”的.怨恨之情。全词层层写来,情致幽婉凄绝。古时捣衣,多在秋夜进行,试想一下,在一个寒冷的夜晚,四下悄无声息,只能听见萧瑟的砧杵声一下一下地响起,这是何等凄凉的意境。因此,在古典诗词中,捣衣往往用来表现征人离妇、远别故乡的惆怅情绪,而在这首词中,纳兰正是借捣衣这一动作,抒发了征夫怨妇的相思情怀。
词的上片,集中描绘思妇捣衣之苦情。整个上片,全以“秋声”来渲染烘托思妇心中之哀苦。“鸳瓦已新霜,欲寄寒衣转自伤”,词一开篇,作者就交代了时令,天气逐渐变凉,鸳鸯瓦上已经落满了秋霜,此时的思妇想要为远方的征人寄去寒衣,却又突然开始暗自伤怀。一个“转”字,说明妇人先前的心情并非“自伤”,但是一想到这砧板上的衣服是为远行在外的征人而捣,自然睹物思人,心中已是思念不已。“见说征夫容易瘦,端相,梦里回时仔细量”,在这里,纳兰想象着思妇怀念征夫时所流露出的纤细感情:都说出门在外的人容易消瘦,不知道是否是真的,下次在梦里相见的时候一定要好好端详端详你。在纳兰所写的词作中,他不仅用种种的具体事物来表达抽象的恋情,更多的时候是通过这种虚幻的梦境来表达挥之不去的思念。你听,有受惊鸿雁的凄凉哀鸣,有满阶落叶沙沙的飘响,有夜半二更的更鼓声响,有萧瑟生寒的西风呼啸。这一切在静夜传响,声声真切,真是纵有“西风吹不断”。如此环境氛围,思妇倍加凄苦孤单、倍加凄切伤心,更有甚者,在这凄苦的秋声中,还要加上自己不停的捣衣声。一声声饱含着自己的凄苦辛酸,一声声寄寓着对丈夫的思念和关切,正所谓“中有深闺万里情”。
下片形象地描绘两地相思的情境。因为思妇独守空房,既倍感寂寞,也不免会心生胆怯,无奈之下,思妇只好通过在月光下擦拭捣衣之石来消磨时光。而此时“已是深秋兼独夜”,深秋独夜里,寒月、寒砧,伴随着一颗孤独寂寞的心,词到此处,我们似乎已经看到一个让人怜惜、同情的思妇形象跃然纸上。尾句“月到西南更断肠”,进一步描写思妇内心中的相思愁苦。夜已经深了,又要与寂寞孤独相伴,连月亮都要落下了,怎能不叫我伤心断肠。纳兰的这首思妇词写出了满纸的凄苦,可谓是一首“断肠“之作。“片石”两句承上,先写捣衣之后,夜深、石冷、霜凝之状,可见思妇是长久地沉浸在对丈夫的深切思念之中,如痴如果。“今夜”以下,是转写征夫归梦,今夜远戍边关之人定会在乡思的归梦中,分明看到妻子频呵着纤纤双手带月前迎国。当然,也可解作梦见丈夫归来,自己呵手出迎。两地相思一样情,这种梦幻中的相会是夫妇双方的期盼,是他们遥相思念的心灵感应。
全词*实如话,但却深情情韵。细细读来,如闻酸楚凄凉的捣衣之声。如见梦中相会的具体情景,也可体味出作者对远遣之友的深切同情。令人读罢不禁叹息欺欷,一掬同情之泪。
带月的诗句古诗
古诗,是*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又称古体诗或古风,指的是产生于唐代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体诗(又名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歌体裁。 其特点是格律限制不太严格。 古诗,作为一种诗歌体裁,指的是与*体诗相对的古体诗,又称古风、往体诗。
在我们*凡的日常里,大家都经常接触到古诗吧,古诗是古代诗歌的泛称。其实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带月的诗句古诗(精选200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曹操《短歌行》
2、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杜甫《八月十五夜月二首》
3、青草湖中月正圆,巴陵渔父棹歌连。——张志和《渔父·青草湖中月正圆》
4、去年东武今夕,明月不胜愁。——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5、洞庭湖西秋月辉,潇湘江北早鸿飞。——李白《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五首》
6、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卢照邻《十五夜观灯》
7、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佚名《明月何皎皎》
8、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夜泊枫江》
9、忆对中秋丹桂丛,花也杯中,月也杯中。——辛弃疾《一剪梅·中秋元月》
10、岘首白云起,洞庭秋月悬。——王贞白《送友人南归》
11、吹灯窗更明,月照一天雪。——袁枚《十二月十五夜》
12、斜月照帘帷,忆君和梦稀。——毛熙震《菩萨蛮·梨花满院飘香雪》
13、秋月照白璧,皓如山阴雪。——李白《自金陵溯流过白璧山玩月达天门寄句容王主簿》
14、木落汉川夜,西湖悬玉钩。旌旗环水次,舟楫泛中流。——刘禹锡《和西川李尚书汉州微月游房太尉西湖》
15、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酒家。——杜牧《泊秦淮》
16、耿斜河、疏星淡月,断云微度。——张元干《贺新郎·送胡邦衡待制》
17、家住层城临汉苑,心随明月到胡天。——皇甫冉《春思》
18、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查慎行《舟夜书所见》
19、明月照疏林花果,寒露滴空山薜萝。——杨景贤《杂剧·西游记·第五本》
20、蝉吟古柳声相续,月入幽扉影正方。——陆游《秋夕·浴罢纱巾出草堂》
21、长风吹月度海来,遥劝仙人一杯酒。——李白《鲁郡尧祠送窦明府薄华还西京》
22、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沙夏夜霜。——白居易《江楼夕望招客》
23、皎洁三秋月,巍峨百丈楼。——刘辟《登楼望月二首》
24、海月破圆影,菰蒋生绿池。——李白《新林浦阻风寄友人》
25、白草黄沙。月照孤村三两家。——蒋氏女《减字木兰花·题雄州驿》
26、胡瓶落膊紫薄汗,碎叶城西秋月团。——王昌龄《从军行》
27、萤飞秋窗满,月度霜闺迟。——李白《塞下曲六首》
28、晚风庭院落梅初。淡云来往月疏疏。——李清照《浣溪沙·髻子伤春慵更梳》
29、应似天台山上明月前,四十五尺瀑布泉。——白居易《缭绫》
30、一声画角谯门,丰庭新月黄昏,雪里山前水滨。——白朴《天净沙·冬》
31、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高适《塞上听吹笛》
32、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辛弃疾《满江红·中秋寄远》
33、我爱中秋月,行歌荒野中。——仇远《和卞仲祥·我爱中秋月》
34、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杨慎《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35、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36、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白居易《琵琶行》
37、秋月无云生碧落,素蕖寒露出情澜。——李群玉《玉真观》
38、空山梵呗静,水月影俱沉。——纳兰性德《水调歌头·题西山秋爽图》
39、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
40、水晶帘外娟娟月,梨花枝上层层雪。——杨基《菩萨蛮·水晶帘外娟娟月》
41、珠楼缈缈,人月两婵娟,尊前月,月中人,相见年年好。——毛滂《蓦山溪·元夕词》
42、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周德清《正宫·塞鸿秋·浔阳即景》
43、月。光辉,皎洁。耀乾坤,静空阔。圆满中秋,玩争诗哲。——李绅《赋月》
44、洞庭破秋月,纵酒开愁容。——李白《洞庭醉后送绛州吕使君果流澧州》
45、明月好同三径夜,绿杨宜作两家春。——白居易《欲与元八卜邻先有是赠》
46、镜水夜来秋月,如雪。——温庭筠《荷叶杯·镜水夜来秋月》
47、秋千巷陌,人静皎月初斜。浸梨花。——李清照《怨王孙·春暮》
48、怪底今年秋月好,同时仙子下瑶台。——周必大《中秋梅桂盛开前所未有黄岩老通判欲赋诗纪异》
1
[唐]
孟浩然
《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人。
2
[唐]
李白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3
[唐]
王维
《竹里馆》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4
[唐]
张泌
《寄人》
别梦依依到谢家,小廊回合曲阑斜。
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5
[宋]
苏轼
《阳关曲中秋月》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6
[唐]
李商隐
《霜月》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台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7
[唐]
牛希济
《生查子》
新月曲如眉,未有团圆意。
红豆不堪看,满眼相思泪。
8
[先秦]
诗经
《月出》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
月出皓兮。佼人懰[1]兮。舒忧受兮。劳心慅[2]兮。
9
[魏晋]
陆机
月亮像弯弯的银钩挂在树梢上,朦胧的夜色给大地罩上了一层轻纱,屋内的点点灯火映出的光线与天际的星光连成一片,朦胧中仿佛置身于浩瀚无垠的天空中。
《秋夕望月》
张九龄
清迥江城月,流光万里同。
所思如梦里,相望在庭中。
皎洁青苔露,萧条黄叶风。
含情不得语,频使桂华空。
《杂曲歌辞·竹枝》
唐·李涉
石壁千重树万重,白云斜掩碧芙蓉。
昭君溪上年年月,独自婵娟色最浓。
《中秋月二首》
唐·李峤
盈缺青冥外,东风万古吹。
何人种丹桂,不长出轮枝。
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
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
《秋晨同淄川毛司马秋九咏·秋月》
唐·骆宾王
云披玉绳净,月满镜轮圆。
裛露珠晖冷,凌霜桂影寒。
漏彩含疏薄,浮光漾急澜。
西园徒自赏,南飞终未安。
《八月十五日夜同诸客玩月》
唐·
月好共传唯此夜,境闲皆道是东都。
嵩山表里千重雪,洛水高低两颗珠。
清景难逢宜爱惜,白头相劝强欢娱。
诚知亦有来年会,保得晴明强健无。
《秋霁丰德寺与玄贞师咏月》
唐·唐彦谦
露冷风轻霁魄圆,高楼更在碧山巅。
四溟水合疑无地,八月槎通好上天。
黯黯星辰环紫极,喧喧朝市匝青烟。
夜深独与岩僧语,群动消声举世眠。
《咏月》
唐·李建枢
昨夜圆非今夜圆,却疑圆处减婵娟。
一年十二度圆缺,能得几多时少年。
《古朗月行》
唐·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此沦惑,去去不足观。
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峨眉山月歌》
唐·李白
1、七绝·寒衣节
青烟日落更黄昏,路火千堆处处痕。
寄与亡魂焚币尽,冥途冷远念家尊。
2、七绝黯神伤
新麻裁出锦衣妆,跪向西南黯神伤。
故人泉城且莫待,满把纸钱寄冥乡。
3、七绝寄哀思
街头今夜送寒衣,亏欠亲情心自知。
忽忆人间房股事,聊将一并寄哀思。
4、七律·寒衣节(十月初一)
从来此节无关我,今岁奈何煎碎心。
十字街头西北望,三更露下梦魂侵。
星因朔气寒椿树,儿送棉衣并羽衾。
化去纸钱时绕我,依依应是两牵襟。
5、七律思故人
人间万事阴阳隔,但能前知不会痴。
悲苦自当君自晓,欢欣可共故人思。
悲泪但随寒衣寄,冷雾惟怯纸箔湿。
莫诉人间凄苦状,惹得离人泉下哭。
6、七律雪忧
鹅毛久见折天颜,鸿雁何曾过北关。
怎奈雪娥扬海浪,难为单橹破冰患。
寒衣可到孤门暖?赋象依然百树弯。
袖手大言争桂魄,襄王再莫恋巫山!
带月衣的古诗 斩衣三月古诗的扩写 蓑衣吹笛赏月的古诗 一人穿着蓑衣斗笠明月的古诗 关于十月一送寒衣的古诗词 有衣的古诗 捣衣的古诗 缝衣的古诗 穿衣的古诗 除衣的古诗 授衣的古诗 有衣韵的古诗 衣字的古诗 金篓衣的古诗 红衣的古诗 衣与人的古诗 秋衣的古诗 含楚衣的古诗 金楼衣的古诗 沾衣的古诗 彩衣的古诗 为君添衣的古诗 蝶衣的古诗 古诗的衣服 棉衣的古诗 捣衣声的古诗 以衣取人的古诗 含衣字的古诗 穿嫁衣的古诗 蓑衣的古诗
月的诗句古诗_七夕的诗句古诗月 带“月”的古诗 金缕衣古诗意思及赏析古诗词 带月的诗句古诗 带月字的古诗 带月的古诗 写六月的古诗 含有衣字的古诗词 带衣字的诗词名句 月的诗句古诗_七夕的诗句古诗月 乌衣巷古诗(乌衣巷古诗的详细解释) 古诗乌衣巷唐刘禹锡(乌衣巷古诗译文赏析) 金缕衣杜秋娘古诗意思(金缕衣古诗原文赏析) 金缕衣古诗注释(唐诗金缕衣诗歌意思) 金缕衣古诗意思(金缕衣古诗译文) 月的古诗有哪些(所有带月的古诗) 古诗金缕衣全文(金缕衣古诗讲解分享) 古朗月行古诗 月亮的古诗 写月亮的古诗 带“月”的古诗 乌衣巷古诗的意思122句 古诗乌衣巷朗读55句 关于月的古诗 关于寒衣节的诗句有哪些 描写寒衣节的诗句古诗大全 带月的古诗句 有关于寒衣节古诗 南乡子·捣衣古诗词 古诗:无衣 关于描写寒衣节的古诗词句 描写寒衣节的诗句古诗大全 关于寒衣节的诗句有哪些
繁华的城市孤独的句子 感谢叔叔的句子 终将逝去的青春句子 形容人不学无术的句子 形容做善事的美丽句子 天堂没有病痛的句子 名著里的经典句子励志 不要和我耍心眼的句子 让女人内心强大的句子 关于酷的潮流句子 夸男生的英文句子 形容远距离爱情的句子 挑拨是非的句子 见到你很高兴经典句子 形容幸福感的句子 形容方便面文艺的句子 对榴莲的赞美句子仿写 有关于心态好的句子 没钱朋友都疏远你句子 形容再接再厉的句子 陪伴儿女的句子 生活理智句子 简单英语句子大全 不在爱了的说说句子 启示自己的句子 爱你搞笑句子 站在红旗下补充句子 兰陵王唯美句子 感谢为你撑伞的句子 关于陪伴的句子排比句 描写故居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