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如梦令的古诗注释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如梦令的古诗注释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如梦令的古诗注释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包括句子、语录、说说、名言、诗词、祝福、心语等。如果如梦令的古诗注释页面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
《如梦令·墙外辘轳金井》作者为宋朝诗人晁冲之。其古诗全文如下:
墙外辘轳金井。惊梦瞢腾初省。深院闭斜阳,燕入阴阴帘影。人静。人静。花落鸟啼风定。
【赏析】
词先从室外写起,“墙外辘轳金井”,“辘轳”,一种装有绞轮的汲水器;“辘轳”之后省略了动词谓语,应为“牵”字,周邦彦就有“辘牵金井”之句(见《蝶恋花·秋思》)。开头这一句表明,外面井台上人们牵动辘轳汲水的咿呀声,一阵阵传了进来。于是,使午觉睡得正浓的闺人,“惊梦”而觉;“懵腾初省”,她初醒之后神智还不甚清晰。起笔这两句,和唐人金昌绪《春怨》“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的意境,略相仿佛,有异曲同工之妙;不过似中亦有不似之处,即一含蓄、一直露,一仅止于沉思、一则起而行动。接下去是“深院闭斜阳,燕入阴阴帘影”两句,这里写“初省”的那位闺人,终于勉强地将惺忪睡眼略略睁开一瞥,惟见偏西的阳光斜射进了深深院落之中,而那新来的燕子正在室内“阴阴帘影”中来往翻飞。
这表明她仍然躺着未动,慵倦已极,她既不起来梳洗弄妆,也无心去探视燕子衔泥筑巢育雏的情景。如是,就把她百无聊赖的寂寞心境烘托出来了。最后,关于“人静,人静,花落鸟啼风定”的叙写,不仅将她所处的环境的孤寂氛围作了渲染,而且从中更透露出一种如有所失的感受来,引起她内心无限悲伤。“人静,人静”,指明目下没有她的意中人来安抚她孤苦的灵魂;她目睹“花落”,又怎能不触动惜花之情而自叹红颜薄命;“鸟啼”之声,更是她悲伤情怀的回响;而对“风定”的感觉,又是她的心之湖难以再荡起轻轻涟漪的象征。
整理:zhl201610
《如梦令·门外绿阴千顷》
年代: 宋 作者: 曹组
门外绿阴千顷。两两黄鹂相应。睡起不胜情,行到碧梧金井。人静。人静。风动一枝花影。
作品赏析
【注释】
①不胜情:此谓禁不住为情思所扰。
②金井:指装饰华美的井台。
【评解】
浓阴匝道,黄鹏啭林,点染出一片初夏景象;睡起慵懒,情不自胜,庭前漫步,俨然有一段心事萦绕心头。午*静,风动花影,愈见环境之幽隐静谧。词人触景有所追忆?或有所期待?不自言明,留予读者以无限想象天地。
【集评】
薛砺若《宋词通论》:元宠词极清幽婉丽,颇具淮海、东堂二家之长。他的《如梦令》、《点绛唇》、《好事*》等词,皆清幽绝尘,柔媚多姿,即列于柳、秦大作家之林,亦毫无逊色。
这首小词妙笔生风,其中“风动一庭花影响,有摇曳生姿之妙,最佳。
“睡起”二字是全词关目。睡起之前,写词人所闻所见;睡起之后,写词人所感所行。先是词人在睡梦中听到两两相应的黄鹂鸣声,睁开迷朦的双眼向门外望去 ,只见绿阴千顷,分外宜人。
此词汲取了前人的艺术经验 ,“两两黄鹂相应”,是写动态 ;“门外绿阴千顷”,是写静态。一动一静,相映成趣 ,便造成了清幽的境界。“以动衬静是本词的主要特色。
“睡起 ”句中“不胜情”三字,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盖鸟成双而人独处,已“不胜情”;起行又静不见人 ,只见“风动一庭花影”,更难以为情。何谓“不胜情”,即今语感情上受不了。为什么受不了,词人此时还没有明言,因而显得含蓄有味。唐人孟浩然《 春晓》诗云:“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是写伤春情怀。金昌绪《春怨》诗云:“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是写思妇念远之情。它们都是通过视觉形象和听觉形象的描绘 ,表现和寄托自己的感情。
这首词中的主人闻鸟鸣而起,起而独行踽踽,盖亦怀有无聊意绪 ,而意蕴句中韵流弦外 ,有言尽意余之妙。
词末三句,从所见所感写出了词人的所思来言简而意深。“人静,人静,风动一庭花影”,也是采用以动衬静的手法,却是明写“动”、“静”二字,与开首又有不同 。“庭”字应上句“碧梧金井”。此时此地,更无他人,所谓“人静”也;复叠“人静”二字,一再言之,其寂寞难禁之状如见,所谓“不胜情”者已渐可知。其间见“ 风动一庭花影”,疑有人来,但细察仍只是“ 风动花影 ”而已因此一“动 ”,更显其“静”。此句是本于元稹《莺莺传》崔氏《 月明三五夜 》诗 :“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 。”赵令畤《商调蝶恋花》咏崔 、张事,于此处亦云:“花动拂墙红萼坠,分明疑是情人至。”“ 风动一庭花影”,盖非为写花影而写花影,除有以动衬静的作用外 ,又暗含以动破静的意图 ,心有所待,以不尽而尽之。
整理:zhl201609
图片来源于网络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宋代著名女词人。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美称。在词的理论方面提出“别是一家”之说。以至于大部分人提及“如梦令”,第一时间就想到李清照这首词。诗人性情豁达,所以昨夜饮酒过量,直到第二天早上酒力还未完全消退。但是诗人为何要昨天晚上醉酒呢?不妨理解为因为惜花,怕见到花落而纵情于酒。即便如此,早上酒醒之后诗人所关心的第一件事仍然还是花。赶紧问自己的侍女海棠花如何了。经历了昨晚的风雨之后,肯定有所损伤吧?诗人爱花惜花,所以即便侍女回答的是“海棠依旧”,但诗人内心清楚,花朵应该凋谢了许多,叶子应该变绿了不少。
一、《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作者:李清照
原文: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注释:
1、疏:指稀疏。
2、卷帘人:有学者认为此指侍女。
3、绿肥红瘦:绿叶繁茂,红花凋零。
4、浓睡不消残酒:虽然睡了一夜,仍有余醉未消。浓睡:酣睡残酒:尚未消散的醉意。
5、雨疏风骤:雨点稀疏,晚风急猛。
诗意:
昨天夜里雨点虽然稀疏,
但是风却劲吹不停,我酣睡一夜,
然而醒来之后依然觉得还有一点酒意没有消尽。
于是就问正在卷帘的侍女,
外面的情况如何,
她只对我说:“海棠花依旧如故”。
知道吗?知道吗?
应是绿叶繁茂,红花凋零。
二、《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作者:李清照
原文: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注释:
1、如梦令:词牌名。
2、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选自《漱玉词》。
3、常记:长久记忆。
4、溪亭:一说此系济南七十二名泉之一,位于大明湖畔;二说泛指溪边亭阁;三说确指一处叫做“溪亭”的地名(因苏辙在济南时写有《题徐正权秀才城西溪亭》诗);四说系词人原籍章丘明水附*的一处游憩之所,其方位当在历史名山华不注之阳。
5、藕花:荷花
6、争渡:奋力划船渡过。
7、鸥鹭:泛指水鸟。
诗意:
依旧记得经常出游溪亭,
一玩就到傍晚,
但是喝醉而忘记回去的路。
乘舟返回时,迷路进入藕花池的深处。
怎样才能划出去,拼命地划着找路,
却惊起了一滩的鸥鹭。
三、《如梦令·春景》
作者:秦观
原文:
莺嘴啄花红溜,燕尾点波绿皱。
指冷玉笙寒,吹彻小梅春透。
依旧,依旧,人与绿杨俱瘦。
注释:
1、玉笙:珍贵的管乐器。
2、《小梅》:乐曲名。唐《大角曲》里有《大梅花》、《小梅花》等曲。
1.如梦令?初秋 七月初秋霏雨,山染修眉青雾。 几抹淡云飞。草上露花惊处, 飞鹭,飞鹭,却是红蕖如故。 2.如梦令?中秋 八月满轮天雅,千里婵娟华夏。 人地两团圆,别聚几多神话 家话,家话,双照泪痕牵挂。 3.如梦令?晚秋 九月空山秋晚,红叶霜飞轻散 稻浪压头低,多少丰收期盼。 遥见,遥见,谷子高粱隆满。
编辑点评:
一组古韵(三首),1.如梦令?初秋; 2.如梦令?中秋; 3.如梦令?晚秋。作者诗写怀着对秋景的别样情怀描述。以《如梦令》的词牌进行填写,词填韵律尚好,抓住秋季初、中、晚三个不同时令的各自的景象与人文进行叙述,刻画。三幅秋景图在读者眼前展现。秋景丝丝如线,景绘幅幅丰满。描绘秋天的美丽,讴歌精彩的生活!欣赏了,推荐赏读,感谢赐稿[荷塘],期待精彩不断!
如梦令诗词英译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
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Ru Meng Ling
ast night the rain was scattered ,
The gusts strong ,
Deep slumber did not ease my hangover long .
I queried the one rolling up the blinds .
And was told the flowering crab apples h*e kept their prime .
Do you know ?
Do you know ?
Now is the time when green should be corpulent
And red should be gaunt .
李清照的如梦令
导语:李清照是以写“愁”称著的女词人,而她的早期词作却写得新鲜活泼,极富乐观情趣,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李清照如梦令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李清照如梦令有三首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生*
作者:佚名
家世
李清照出生于一个爱好文学艺术的士大夫的家庭。父亲李格非是济南历下人,进士出身,苏轼的学生,官至提点刑狱、礼部员外郎。藏书甚富,善属文,工于词章。现存于曲阜孔林思堂之东斋的北墙南起第一方石碣刻,上面写有:“提点刑狱、历下李格非,崇宁元年(1102年)正月二十八日率褐、过、迥、逅、远、迈,恭拜林冢下。”母亲是状元王拱宸的孙女,很有文学修养。
秉承家学
李清照自幼生活在文学氛围十分浓厚的家庭里,耳濡目染,家学熏陶,加之聪慧颖悟,才华过人,所以“自少年便有诗名,才力华赡,逼*前辈”(王灼《碧鸡漫志》),曾受到当时的文坛名家、苏轼的大弟子晁补之(字无咎)的大力称赞。朱弁《风月堂诗话》卷上说,李清照“善属文,于诗尤工,晁无咎多对士大夫称之”。《说郛》第四十六卷引《瑞桂堂暇录》称她“才高学博,*代鲜伦”。朱彧《萍洲可谈》别本卷中称扬她的“诗文典赡,无愧于古之作者”。
李清照的少年时代随父亲生活于汴京,优雅的生活环境,特别是京都的繁华景象,激发了李清照的创作热情,除了作诗之外,开始在词坛上崭露头角,写出了为后世广为传诵的著名词章《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此词一问世,便轰动了整个京师,“当时文士莫不击节称赏,未有能道之者”(《尧山堂外纪》卷五十四)。
李清照读了著名的《读中兴颂碑》诗后,当即写出了令人拍案叫绝的和诗《浯溪中兴颂诗和张文潜》 两首。此诗笔势纵横地评议兴废,总结了唐代“安史之乱” 前后兴败盛衰的历史教训,借嘲讽唐明皇,告诫宋朝统治者“夏商有鉴当深戒,简策汗青今具在”。一个初涉世事的少女,对国家社稷能表达出如此深刻的关注和忧虑,不能不令世人刮目。因此,宋代周的《清波杂志》认为,这两首和诗“以妇人而厕众作,非深有思致者能之乎?”明代陈宏绪的《寒夜录》评此两诗:“奇气横溢,尝鼎一脔,已知为驼峰、麟脯矣。”
如梦令1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如梦令2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第三首没有前两首有名:
如梦令3
谁伴明窗独坐
我共影儿两个
灯尽欲眠时
影也把人抛躲
无那 无那
好个凄凉的我
这首是在家国离乱,她的丈夫赵明诚去世后做的.
李清照,早年生活优裕,晚年遭际坎坷,故其词从创作风格上看明显分为前后两期。前期多描写青少年时期生活,表现出她对大自然的喜爱或对爱情的追求和纯真;后期则主要描写个人遭遇,抒发故国之思,渗透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其词善用白描手法刻画人物形象,。描绘细腻心情,语言风格明快自然,朴素清新流转如珠,充分体现词应“协音律”、“别是一家”的创新主张。下面试赏析比较李清照的两首《如梦令》词来理解其词的风格和特点。
现存李清照《如梦令》两阕,一是广为传诵的“昨夜雨疏风骤”,一是情趣盎然的“常记溪亭日暮”。两词均为小令,结构和音律上都是单词,33字,7句,5仄韵,一叠韵。两词的共同之处是:
1.从表现手法上都侧重勾勒线条,写意传神,往往通过一两个字,一两句话,达到概括表现主题的目的。
2.从表现内容上看,也都是反映作者青少年时期的生活,都从醉酒、花美等自然界的变化中刻画主人公热爱生活、珍惜生活和青春的朴素感情。 但从用语、造词以及意境内的创造上去把握,我们也可以从这两首词中看出李清照创作的不同时期不同特色和诗人不同的语言表现技巧。
一、用语、造句 一“*” 一“奇” 。
“常记溪亭日暮”一词所记述的内容十分*淡,“常记”表明所叙是一件时常引起词人回忆的往事,是少女时代一次郊游活动的剪影。小令十分自然地引出了郊游事件:词人曾经饮酒溪亭,被自然界景致和美好生活气氛所熏染,以致“沉醉”迷途,而又“误入藕花深处”的处境,以致慌乱击桨,“惊起一滩鸥鹭”的奇遇。作者用语、造句一如内容一样的*实、自然。但由于作者剪辑嫁接得体。短短三十三字,便成就一幅极有情致的生活图景,从而首开“以寻常语绘精美图”之先河。“常记”两句起的仿佛*了些,然而却自然和谐,似乎是面对知己叙述一个日常的.故事,实际上已将读者带到作者所特设的词境中去,为下句的层层转折作了铺垫,颇有《红楼梦》写王熙凤之笔法。接下来三个情态动词“误”、“争”、“惊”亦是寻常用语,但三个词连为一体、一气呵成,却正好生动地勾勒出一幅“荷池荡舟惊鸟”的风俗画。“误”字,写出作者摇船时的醉酒憨态,“争”字,则刻画出诗人着急慌乱的神情,“惊”字用得最是精彩,鸥鹭惊飞的场面,诗人由惊慌而至惊喜的神情,都跃然纸上。
“昨夜雨疏风骤”却写得一波三折,展示的是一幕具有情趣的生活小剧:夜晚风雨交加,作者醉酒沉睡,一觉醒来,恰为侍女进屋卷帘。作者拥帘试问,侍女却随口回答:海棠依旧;看着窗外被风吹得七零八落的红花,作者颇觉不快,连声责问:你可知道,枝繁叶茂的时候那红花却已经凋落了。此词用词造句最大的特点在于“奇”。
其一,词中对话写的非常巧妙。作者睡醒之后即询问侍女,所问何事却一字未提,(省略了问语的具体内容)这里“一问”、“一答”、“一驳”各句语气均有不同,流露着女主人和侍女不同的心情神态,十分传神。间接地表现出主人公的惜花之情,含蓄深蕴。与晚唐杜牧所写的“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其二是用语对比色彩强烈。如“雨疏”与“风骤”,以表现急风对花事的摧残;“浓睡”与“残酒”,以衬托借酒消愁的心情;“试问”与“却道”,看出女主人的心情急切而侍女却漫不经心,这一对比,表现了两个人物对外界事物的不同感受和感情倾向;“绿肥”与“红瘦”,以表明绿暗红稀的暮春之景;词开始是水墨淡笔,结处用浓墨重彩,又有浓淡映衬之妙。全篇通过自然景物和人物心态的强烈对比,使读者对作者的惜春的心情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其三是结句“绿肥红瘦”。运用借代的修辞手法,以色代物,极为新巧,把形容人的“肥、瘦”二字,用来描状海棠的叶茂花残,反脱俗而成奇美,用得惊险奇绝。且不说诗人采用拟人法来描写事物,把事物写得形象生动。单说一个“瘦”字,就写得很含蓄。——不用数量化用语表现花的个体形态(多少),而用形象化用语(肥瘦),使得雨后叶子的肥硕,花瓣的凋零,宛然如见。肥瘦不仅表现了花叶整体的稀和密,多和少的内容对比,同时也表现出花与叶的个体形态,新颖别致地描绘出海棠花花衰叶茂的鲜明形象。“瘦“既写出花朵凋零的景象,又透露出诗人惜花之情,还点出了暮春时节。(含蓄)这一结句历来为词论家所称道,王士祯认为,这一结句:“人工天巧,可称绝唱。”(《花草蒙拾》),有学者因此称李清照为“绿肥红瘦居士”。
二、意境创造一“隐”,一“显”。
“常记溪亭日暮”侧重在写景,融情于景。通过景物的描画来抒发和表达作者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故而意境创造含蓄深沉。通篇见景不见人。而事实上作者的行踪早就融入到景物中去,成为意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起句“溪亭日暮”,点明活动的时间、地点,亭子座落溪边,流水潺潺而过,时值黄昏,晚霞满天,水云之间,恍然如梦。而如此美景,如果没有人的参与和欣赏,再美的景致也只是一种摆设,于是作者以“常记”二字入笔,就自然而然地以欣赏者的身份融进景中,这时候的意境便无限延伸,作者是独自一人从早到晚呢?还是同情人出外缱绻?令人遐思连篇,而“沉醉不知归路”又从“酒醉”发展到“心醉”,既透露了作者心底的欢愉,又曲折反映出作者留恋忘返的被自然之景所陶醉的情致。何以“不知归路”呢?原来由于“兴尽”畅游,“沉醉”而迷途,本来是作者的“不知归路”,又演化成“舟入荷丛惊飞鸥鹭”的意境,读来特别耐人寻味。
“昨夜雨疏风骤”的意境创造则比较直白,作为一幕生活小剧,既有背景描写,又有形象刻画,既写了人物的动作神态,又写了人物的对话,意境创造因此显得比较浅显明了,不事雕琢,但意境之新,情节之奇,形象之生动丰富足见作者功力。“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写作者昨晚风雨交加时因触景伤情而醉酒,“浓睡”之后酒劲还是没退,整个意境画面,是直接以作者“伤春醉酒”的形象而出现,没有任何刻意地描摹,但却给人以无穷回味——作者何故醉酒?是思恋远方的情人吗?抑许还有……,这种想象空间一直可以延伸到后几句的对话,才能最终找到答案。通过语言描写来塑造意境更是此词的一大特色。如“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句,以白描手法写人物言语,通过“问非所答”的转承,既体现作者惜花伤春的敏感心理,又表现出侍女不够善解人意的情绪,更贴*生活,更具有情趣。创造了一种新的意境。
第三,生活感受一“喜”一“愁”。
两首词在组材用语上极为讲究曲折,《蓼园词造》曾对此下过评语:“短幅中藏无数曲折,自是圣于词者。”但两词曲折中反映的生活感受似有所不同:前者偏于乐观和闲情逸致,后者则有浓浓的伤感情绪。 “常记溪亭日暮”随着画面的展现,主人公的情感起伏跌宕地流露出来:美酒胜景带来的“沉醉”和“兴尽”,日暮知返和“不知归路”所引起的不安,回舟择路时“误入藕池”所引起的焦灼,手忙脚乱连呼“争渡”时的慌乱无主,以及哗然的水声“惊起一滩鸥鹭”时的喜出望外。全词围绕晚归遣词造句,选材上富有生活情趣,主题积极,(一切均有陶醉生活,倾慕自然所致)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赞美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而“昨夜雨疏风骤”在选材上偏于凄冷场景,用词上感情色彩比较消极,如“浓”、“残”、“却”、“瘦”等,同样是体现对大自然的热爱,但面对的背景却是“风雨交加的夜晚”,而非“流水潺潺的溪亭边”,故而伤感愁情甚浓。所谓“浓睡”不过是为了烘托经过一夜后的鲜明对比,这一夜,词人不断放耳倾听的风声,雨声,感受着大自然的变化,睡得并不安稳。 后面“知否”的迭用,决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设问,而是具有丰富、强烈的感情色彩的。其中既有对侍女不关心花事的微责,又有对花事凋零衰败的痛惜,蕴积了主人公对春光一瞬和好花不常在的惋惜之情,或许还有伤春自伤备感青春流逝的愁情。词中女主人公口说“应是绿肥红瘦”答得巧妙,使人感到“应是”只是她对自然季节变化的客观认识,而大自然却是无情的,从多情的女主人公内心来说,她是多么不愿意大自然产生这种无情的变化啊!在“应是”的背后,正隐藏着这种理智与感情的矛盾,而就在这矛盾的心理活动中,女主人公的爱花之心与惜花之情被揭示出来。[叹惋痛惜之情](这种明写夜雨伤花,绿多红少,而暗写闺妇孤寂,红颜憔悴的技法,在宋词中是常见的。)
李清照是以写“愁”称著的女词人,而她的早期词作却写得新鲜活泼,极富乐观情趣,这可能与她的生活境遇有着密切的关系。李清照出身于官宦之家,少有文才,深受父母宠爱,生活优裕,早期词作正是她那时的欢乐生活的真实写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即原于此。李清照十八岁与赵明诚结婚,四十四岁南渡避难,四十六岁丈夫谢世,作者从此流离颠沛,生活无着,后期作品相当部分反映了她在国破夫亡之时的深愁悲恨。《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是否属其后期作品尚无定论,但两词的艺术成就却是不容置疑的。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这首小令的题材并不新鲜,古已有之,而且不止一人写过,我们熟悉的如唐代孟浩然的《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即是,李清照要写同样的题材,要想站住脚,要出新出奇,就必须另辟蹊径,别出心裁。
李词与孟诗虽有相同之处,但女词人表现的独具一格,有其独到的绝妙之笔。与孟诗之异在于:
1. 从选材来说,李词与孟诗一样,都是截取了暮春时节、风雨过后、清晨睡起的一段思想活动来写的。不同的事,孟诗是“以声写春”——“啼鸟声”、“风雨声”、“落花声”,都是在状春之声; 李词却是“以色写春”——“绿肥红瘦”,叶茂花残,是在描春之容。
2. 所表现的生活内容也不尽相同:孟诗是写春天由困乏而入睡,“春眠不觉晓”;李词则是写因饮酒而入睡,“浓睡不消残酒”;后者似觉内容更丰富。
3. 在表现心理活动方式上:孟诗侧重在“自我揭示”,诗里出现的,只是主人公自己,抒情性更强;李词则全靠白描,诗人把清晨睡起后与侍女的一段对话,原原本本地描述在读者面前,主人公在想什么(心理活动),就要通过对话去了解。“对话”表现出了两个人物不同的身份、性格、教养以及感情粗细的区别。虽是诗抒情诗,但其中有气候变化、有人物对话和感情变化,揭示了心理活动,又具有一定的叙事因素,是生活直写,表现了一个短暂的时间发展过程。这是孟诗所不能达到的。
现代诗歌:如梦令
在生活、工作和学*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经典的诗歌吧,诗歌具有精炼、集中,节奏鲜明,富有韵律的特点。那什么样的诗歌才是好的诗歌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现代诗歌:如梦令,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如梦令·记昨夜悔作
昨夜头脑晕沉,
浓睡是非未分。
天干莫上火,
且忍一时悲愤。
梅姐,梅姐,
气多容易伤身。
二零一四年四月二十日晨作
如梦令.忆佳人
轻罗素色纤瘦,
淡抹胭脂香透。
不做苦情人,
伤情莫再回头。
回首,回首,
又是心痛时候。
如梦令·分手时节
离恨几番春暮,
伤情别意难书。
遇分手时节,
放任心中悲苦。
劳碌,劳碌,
院落残红一束。
如梦令·少年
年少欢娱无度,
案头浓睡无书。
庸碌了十年,
裁剪光阴无数。
迟暮,迟暮,
今日才把书读。
如梦令·幽居
君自远在天涯,
幽居流水人家。
茅屋练书法,
百花争斗年华。
知否?知否?
离情悲意难画。
如梦令·昨夜下棋
昨日酒脑晕沉,
纵观棋局迷魂。
酒后失状态,
劝君莫要欺人。
哥们,哥们,
明时胜负再分。
如梦令·情分
残谢花落深红,
痛解悲意情浓。
天气早伤秋,
难成胭脂香梦。
良朋,良朋,
老规矩,先放原文: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李清照·宋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如果我说李清照乃千古第一才女,应该极少有人会反对吧。
李清照并不如李白、陆游那般高产,流传至今的词只有区区四五十首。但是,*对她的评价却是“无一首不工”,“为词家一大宗矣”。
李清照画像
能以这么低的产量得到如此之高的评价,易安居士称第二的话,应该没人敢称第一。
这首《如梦令》也是,只有短短六句话,却囊括场景、人物、对话、心理,好似一幅流畅的电影镜头,李清照的语言表现力和才华,可见一斑。
宋代陈郁夸赞:《如梦令》“绿肥红瘦”之句,天下称之。
明代的沈际飞说:“知否”二字,叠得可味。“绿肥红瘦”创获自妇人,大奇。
我们现代人,只能背诵一下前人的作品,聊以慰藉。因为,我们再也不可能写出如此巧夺天工的作品了。究其原因,我想,可能有如下几点:
一、我们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易安居士这首词,有一个中心事物,那就是海棠。
因为不忍看到海棠花谢,便饮酒宿醉。经历一晚的风吹雨打,想来已经是满地落红。可自己又不敢面对那般场景,遂叫侍女查看,谁知侍女“却道海棠依旧”。怎么可能呢?这般时日,应是“绿肥红瘦”才对了。
在我们现代人看来,海棠花开花谢,只是一个很正常的自然现象,根本就不会往心里去。但是,李清照却能因为这个事,写出一首千古传唱的词来。
是她太过悲春伤秋,心思过于细腻,还是我们的神经过于大条?我也不知道。
二、我们那点微不足道的心气,需要分配给太多事物。
古代又没有互联网、手机之类的,想想也是,他们无聊的时候,不搞创作,还能干嘛呢?
我们就不一样了,单是忙着生活,就已经耗费了我们绝大部分时间和精力。偶尔有点空闲,玩会手机不香吗。这年头,正经人谁搞创作啊。
当然,也并不是我们想创作,就能写出《如梦令》这样的词来。毕竟,中华文明历经五千年,也只出了一个李清照。所以这玩意儿,脑子还是占主要因素。
既然写不出来,那就选择背诵嘛。毕竟有句话叫“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
如梦令.旧时花般模样 难改多情惆怅,不似当年豪放。 月半起相思,却到眉间心上, 难忘,难忘, 旧时花般模样。 如梦令.还记那人眉样 今晚明月初上,书生为谁惆怅? 相思又一年,唯有初心不忘。 思量,思量, 还记那人眉样。 如梦令.情满人间天上 月下两心相向,南北春思浩荡。 逢酒放高歌,不改少年狂妄! 舒畅,舒畅, 情满人间天上!
编辑点评:
旧时花般模样,难改心中惆怅。月缺相思起,萦绕眉间心上,忘不了如花模样。夜晚明月初生,带着几分惆怅。思量不能忘,还是那人模样。情满天上人间,月下两心向,南北思春一样浓深。对酒高歌,还是少年轻狂。豪情满怀,情满人间直到天上。词工句丽,字字珠玑,余音绕梁。文笔流畅,语言清新自然,充满感染力,感动读者。好作品,立意新颖,内容充实,推荐共赏,感谢赐稿,问候作者,期待更多精彩佳作。
如梦令的古诗注释 如梦令古诗的注解 如梦令的古诗注音 如梦令的古诗注音版 如梦令诗句 如梦令的古诗仿写 古诗《如梦令》的拼音 如梦令古诗中的惊 如梦令古诗的妙用 如梦令名句 如梦令古诗的特点 如梦令的古诗配乐 如梦令的古诗全集 如梦令简单的古诗 如梦令一到三的古诗 如梦令古诗的主旨 如梦令的拼音版古诗 如梦令古诗带拼音的 如梦令关于海棠的古诗 如梦令名句赏析 如梦令李清照的古诗 如梦令有寄的古诗大意 播放如梦令的古诗抑 例如如梦令的古诗词 如梦令春景古诗的图片 如梦令的古诗和诗意 如梦令这这首古诗的朗诵 关于古诗如梦令的答题 如梦令最著名的诗句 如梦令关于风的诗句古诗
春天的诗句:如梦令·忆别 《如梦令》赏析 苏轼的古诗《如梦令·春思》赏析 李清照的二首如梦令 李清照的如梦令 李清照如梦令鉴赏 如梦令廖行之 《如梦令》赏析 李清照《如梦令》诗意 如梦令李清照原文 李清照《如梦令》古诗词原文及译文 现代诗歌:如梦令 如梦令古诗李清照(李清照最有名的十首诗) 《如梦令·墙外辘轳金井》注释赏析 《如梦令·门外绿阴千顷》注释赏析 如梦令古诗意思解释(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赏析和注释) 如梦令李清照赏析(李清照最好的诗词之如梦令) 李清照诗词全集如梦令(如梦令原文内容及诗意赏析) 李清照《如梦令》 如梦令三首全诗(如梦令填词技巧) 如梦令的诗意 如梦令.旧时花般模样 如梦令五阕 如梦令·秋三首 赵汝芜《如梦令》的诗词鉴赏 关于如梦令的散文诗 如梦令诗词英译 如梦令诗词 《如梦令》诗词的英译 《如梦令》古诗词鉴赏
二手车说说 说一个人小气的说说 老公煮宵夜的幸福说说 六月的说说 惊吓过后心情说说 没事出来冒个泡的说说 超人也会累说说配图 准备去旅游的心情说说 剃度出家说说 有关身体累的说说 我只爱你说说 社会霸气说说大全 qq关于朋友的说说 霸气女生说说超拽 厨艺不错的说说 关于想找男友的说说 处理人际关系的说说 为了她努力的说说 2017年伤感说说大全 励志说说致自己10个字 生活体会说说 为孩子忙碌的说说 谈钱俗气的说说 不敢敞开心扉的说说 关于绿萝的说说 有哲理的情感说说 说说关于失眠搞笑说说 关于爱情的说说霸气 喝牛奶睡觉的心情说说 退学的霸气说说 描写安静看书心情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