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咏蝉骆宾王的古诗视频 >

咏蝉骆宾王的古诗视频

关于咏蝉骆宾王的古诗视频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咏蝉骆宾王的古诗视频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咏蝉骆宾王的古诗视频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包括句子、语录、说说、名言、诗词、祝福、心语等。如果咏蝉骆宾王的古诗视频页面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

句子:即与咏蝉骆宾王的古诗视频相关的句子。
语录:即与咏蝉骆宾王的古诗视频相关的名人语录
说说:即与咏蝉骆宾王的古诗视频相关的qq说说、微信朋友圈说说。
名言:即与咏蝉骆宾王的古诗视频相关的名人名言、书籍名言。
诗词:即与咏蝉骆宾王的古诗视频相关的古诗词、现代诗词、千古名句。
祝福语:即与咏蝉骆宾王的古诗视频相关的祝福祝贺词。
心语:即与咏蝉骆宾王的古诗视频相关的早安、晚安朋友圈心语。

  • 骆宾王咏蝉赏析

  • 学生
  • 骆宾王咏蝉赏析

      虞世南的《蝉》,骆宾王的《在狱咏蝉》,李商隐的《蝉》,都是唐代托咏蝉以寄情的名作。虞世南“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是清华人语;骆宾王“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是患难人语;李商隐“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是牢骚人语。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骆宾王咏蝉赏析,一起来看看吧。

      咏蝉 / 在狱咏蝉

      唐代:骆宾王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客思深 一作:客思侵)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不堪 一作:那堪)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译文

      深秋季节寒蝉叫个不停,蝉声把我这囚徒的愁绪带到远方。

      怎么能忍受这秋蝉扇动乌黑双翅,对我一头斑斑白发,不尽不止地长吟。

      秋露浓重,蝉儿纵使展开双翼也难以高飞,寒风瑟瑟,轻易地把它的鸣唱淹没。

      有谁能相信秋蝉是这样的清廉高洁呢?又有谁能为我这个无辜而清正的人申冤昭雪呢?

      注释

      西陆:指秋天。

      南冠:楚冠,这里是囚徒的'意思。用深:一作“侵”。

      玄鬓:指蝉的黑色翅膀,这里比喻自己正当盛年。那堪:一作“不堪”。

      白头吟:乐府曲名。

      露重:秋露浓重。飞难进:是说蝉难以高飞。

      响:指蝉声。沉:沉没,掩盖。

      高洁:清高洁白。古人认为蝉栖高饮露,是高洁之物。作者因以自喻。

      予心:我的心。

      【赏析】:

      这首诗作于高宗仪凤三年(678)。当时骆宾王任侍御史,因上疏论事触忤武后,遭诬,以贪赃罪名下狱。起二句在句法上用对偶句,在作法上则用起兴的手法,以蝉声来逗起客思。诗一开始即点出秋蝉高唱,触耳惊心。接下来就点出诗人在狱中深深怀想家园。三、四两句,一句说蝉,一句说自己,用“不堪”和“来对”构成流水对,把物我联系在一起。诗人几次讽谏武则天,以至下狱。大好的青春,经历了政治上的种种折磨已经消逝,头上增添了星星白发。在狱中看到这高唱的秋蝉,还是两鬓乌玄,两两对照,不禁自伤老大,同时更因此回想到自己少年时代,也何尝不如秋蝉的高唱,而今一事无成,甚至入狱。就在这十个字中,诗人运用比兴的方法,把这份凄恻的感情,委婉曲折地表达了出来。同时,白头吟又是乐府曲名。相传西汉时司马相如对卓文君爱情不专后,卓文君作《白头吟》以自伤。其诗云:“凄凄重凄凄,嫁娶不须啼,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见《西京杂记》)这里,诗人巧妙地运用了这一典故,进一步比喻执政者辜负了诗人对国家一片忠爱之忱。“白头吟”三字于此起了双关的作用,比原意更深入一层。十字之中,什么悲呀愁呀这一类明点的字眼一个不用,意在言外,充分显示了诗的含蓄之美。

      接下来五六两句,纯用“比”体。两句中无一字不在说蝉,也无一字不在说自己。“露重”“风多”比喻环境的压力,“飞难进”比喻政治上的不得意,“响易沉”比喻言论上的受压制。蝉如此,我也如此,物我在这里打成一片,融混而不可分了。咏物诗写到如此境界,才算是“寄托遥深”。

      诗人在写这首诗时,由于感情充沛,功力深至,故虽在将*结束之时,还是力有余劲。第七句再接再厉,仍用比体。秋蝉高居树上,餐风饮露,有谁相信它不食人间烟火呢?这句诗人自喻高洁的品性,不为时人所了解,相反地还被诬陷入狱,“无人信高洁”之语,也是对坐赃的辩白。然而正如战国时楚屈原《离骚》中所说:“世混浊而不分兮,好蔽美而嫉妒”。在这样的情况下,有那一个来替诗人雪冤呢?“卿须怜我我怜卿”,只有蝉能为我而高唱,也只有我能为蝉而长吟。末句用问句的方式,蝉与诗人又浑然一体了。

      这首诗作于患难之中,感情充沛,取譬明切,用典自然,语多双关,于咏物中寄情寓兴,由物到人,由人及物,达到了物我一体的境界,是咏物诗中的名作。

[阅读全文]...
  • 咏蝉骆宾王翻译赏析(骆宾王的咏蝉的诗意)

  • 诗意
  •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公元678年(唐高宗仪凤三年)。当年,屈居下僚十多年而刚升为侍御史的骆宾王因上疏论事触忤武后,遭诬,以贪赃罪名下狱。此诗是骆宾王身陷囹圄之作。骆宾王简介:

    骆宾王(约619—约687年)字观光,汉族,婺州义乌人(今浙江义乌)。唐初诗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又与富嘉谟并称“富骆”。高宗永徽中为道王李元庆府属,历武功、长安主簿,仪凤三年,入为侍御史,因事下狱,次年遇赦,调露二年除临海丞,不得志,辞官。有集。骆宾王于武则天光宅元年,为起兵扬州反武则天的徐敬业作《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敬业败,亡命不知所之,或云被杀,或云为僧。

    咏蝉 / 在狱咏蝉注释: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客思深 一作:客思侵)深秋季节寒蝉叫个不停,蝉声把我这囚徒的愁绪带到远方。西陆:指秋天。南冠:楚冠,这里是囚徒的意思。用深:一作“侵”。

    不堪玄鬓(bìn)影,来对白头吟。(不堪 一作:那堪)怎么能忍受这秋蝉扇动乌黑双翅,对我一头斑斑白发,不尽不止地长吟。玄鬓:指蝉的黑色翅膀,这里比喻自己正当盛年。那堪:一作“不堪”。白头吟:乐府曲名。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秋露浓重,蝉儿纵使展开双翼也难以高飞,寒风瑟瑟,轻易地把它的鸣唱淹没。露重:秋露浓重。飞难进:是说蝉难以高飞。响:指蝉声。沉:沉没,掩盖。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有谁能相信秋蝉是这样的清廉高洁呢?又有谁能为我这个无辜而清正的人申冤昭雪呢?高洁:清高洁白。古人认为蝉栖高饮露,是高洁之物。作者因以自喻。予心:我的心。

    骆宾王的主要作品有:

    咏鹅、于易水送人 / 于易水送别、送别、在军登城楼、夕次蒲类津 / 晚泊蒲类、咏蝉 / 在狱咏蝉、送郑少府入辽共赋侠客远从戎、为徐敬业讨武曌檄 / 代李敬业讨武曌檄、至分陕、晚憩田家、在江南赠宋五之问、浮槎、秋晨同淄川毛司马秋九咏·秋菊、代女道士王灵妃赠道士李荣、别李峤得胜字、宿温城望军营、春晚从李长史游开道林故山、相和歌辞·王昭君、晚度天山有怀京邑、帝京篇、早秋出塞寄东台详正学士、秋晨同淄川毛司马秋九咏·秋雁、秋晨同淄川毛司马秋九咏·秋萤、秋晨同淄川毛司马秋九咏·秋云、秋晨同淄川毛司马秋九咏·秋露、月夜有怀简诸同病、游兖部逢孔君自卫来,欣然相遇若旧、畴昔篇、夏日游德州赠高四等。

[阅读全文]...
  • 《在狱咏蝉》骆宾王

  • 《在狱咏蝉》骆宾王

      西陆蝉声唱,

      南冠客思侵。

      那堪玄鬓影,

      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

      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

      谁为表予心。

      骆宾王诗鉴赏

      在我国古代,蝉被视为高洁的象征,因为它高居枝上,餐风饮露,与世无争。因此古代很多诗人咏蝉,有的借以歌颂高洁的品格,有的寓意感慨身世的凄凉。

      如“清心自饮露,哀响乍吟风。未上华冠侧,先惊翳叶中。”(李百药《咏蝉》)“饮露非表清,轻身易知足。”(褚澐《赋得蝉》)“ 烦君最相惊,我亦举家清。” (李商隐《蝉》),在不同身世经历的诗人笔下,*凡常见的蝉各具性灵,仿佛是品格高尚的高士形象的化身。而在历代鳞次栉比的咏蝉诗中,最受称颂、广为流传的就数这道《在狱咏蝉》诗了。

      《在狱咏蝉》诗,与一般的咏蝉诗不同,感情真挚而充沛,不但没有无病*,更非“贫士失职而志不*”的*常慨喟。它抒写的是含冤莫辨的深切哀痛。

      该诗是骆宾王于仪凤三年在狱中所作。他下狱的原因尽管说法不一,然而多数认为是被诬陷的。例如有传说,武后*,排斥异己,严刑苛法,告密之风盛行。

      骆宾王屡次上书讽谏,因此获罪撤了职,并以贪赃入狱。也有人依据他的《狱中书情》,分析“三缄慎祸胎”等语,认为他是言语不慎招来了莫须有的打击。

      具有侠义性格的骆宾王蒙受如此不白之冤,就借咏蝉来替自己的清白申辩,宣泄心中激愤之情。诗的序言中他写道:“仆失路艰虞,遭时徽,不哀伤而自怨,未摇落而先衰。闻蟪蛄之有声,悟*(昭雪疑狱)

      之已奏。见螳螂之抱影,怯危机之未安。感而缀诗,贻诸知己。”在狱中诗人触景生情作该诗,既向知己的朋友诉说自己的冤屈,又表明了对昭雪信心不足。

      序言的末尾说:“非为文墨,取代幽忧云耳。”由此可见所写都是肺腑之言。

      诗的首联点题,上句中的“西陆”,一方面表明时令已是秋天,一方面又交待了诗人被囚禁的地点一禁垣西。蝉声唱,指蝉的鸣叫。诗序里说:“余禁所,禁垣西,是法曹厅事也。有古槐数株焉。..每至夕照低阴,秋蝉疏引,发声幽息,有切尝闻。岂人心异于曩时,虫响悲乎前听?”诗人失去了自由,听了寒蝉时断时续的鸣叫声,觉得异乎寻常,深感其中有一种幽咽、凄楚的意味。这就自然地引出了下句:“南冠客思侵”。蝉的哀鸣声唤起了诗人思念故乡的无限惆怅与悲戚。这个“侵”字,恰如其分地表现了诗人忧心忡忡的心境和情境。

      次联“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是紧承上联进一步抒发诗人悲苦烦忧的心情。诗人仿佛是在对蝉倾诉,又仿佛是自言自语:我本来就够痛苦了,哪里还受得了你不断地向我诉苦呢!正所谓以苦引苦,人何以堪!

      三联“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表面是写蝉,实际是抒写自己境况。秋季露水凝重,打湿了蝉的翅膀,使它难以飞行;秋风频吹,使蝉的声音传不到远方。此处以蝉的困厄处境比喻自己仕途曲折,蹉跎难进;受谗言诽谤良多,身陷囹圄,辩词无以传递。诗句委婉,意在言外。

      尾联为一句深沉的慨叹:“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现在世上无人看重“高洁”,又能指望谁来替我*昭雪呢!这声哀叹,仿佛对苍天呼吁,又象是控诉奸佞,满腔愤懑倾泄而出。诗人并没有言过其实,残酷的现实正像他所预料的,尽管“*之已奏”,却如泥牛入海一般杳无消息。直到调露元年,高宗到东都大赦天下,骆宾王才得以出狱,但“坐赃”

      的罪名却和他的“文名”连在一起永远地被载入史册了。这愤恨如何能*消?到敬业起兵伐武,他积极参与并起草了《讨武曌檄》,或许原因正在于此。

      曾经说过:“问咏物如何始佳?答:未易言佳。先勿涉岂犬,一岂犬典故,二岂犬寄托,三岂犬刻画,岂犬衬托。去此三者,能成词不易,矧复能佳,是真佳矣。题中之精蕴佳,题外之远致尤佳。自性灵中出佳,自追琢中来亦佳。”《在狱咏蝉》诗最为突出的特点,正是“去此三岂犬”,用典贴切自然,比喻精辟传神,寄情寓兴深远。这真正是深领题中之精蕴,又兼得题外之远致,因此能够成为脍炙人口、千古传颂的名篇。诗的首联,“西陆”对“南冠”,“蝉声”

      对“客思”,“唱”对“侵”,对仗工整。次联则换以流水对,上下连贯,前后两联错落有致。第三联含蓄蕴藉,富于理趣。尾联用语犀利畅快。尽管有人认为“未免太露”,但精通诗道的骆宾王却认为不如此难以抒胸臆。这种“一吐为快”的风格,正是骆宾王诗歌一贯的特色。陆时雍曾经说过:“照邻清藻,宾王坦易。”这种“坦易”的诗风也表现了他倜傥不羁、豪放脱俗的气质。骆宾王的诗虽然不能摆脱六朝遗*,但不刻意追求形式。这首咏蝉诗,属对工整,句法善变,语言精炼,音韵和美,格调深沉而不颓丧,给人以整齐活泼的美感。

    整理:zhl201612

[阅读全文]...
  • 骆宾王在狱咏蝉全文

  • 诗人
  • 骆宾王在狱咏蝉全文

      骆宾王这首著名的《在狱咏蝉》诗是和王勃那首著名的《滕王阁诗》一样的,两首诗其实都是有一篇著名的序的,所以全称应该是《在狱咏蝉诗并序》。下面小编为您整理骆宾王在狱咏蝉全文,希望能帮到您!

      在狱咏蝉

      骆宾王

      西陆蝉声唱, 南冠客思深(侵)。

      那堪玄鬓影, 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 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 谁为表予心。

      骆宾王在狱咏蝉

      公元前678年,骆宾王刚荣升侍御史不久,因为性情耿直,在上书议事时触犯了武则天,随后又遭到了小人污蔑,以贪污和忤逆罪被判入狱,《在狱咏蝉》便是这次牢狱之中创作的。

      《在狱咏蝉》有两部分组成,简短精美的骈文作的序和五律诗。序文是一段抒情故事,讲述了骆宾王作这首诗的起因,综合的叙述了蝉,借之表达了自己身陷囹圄的哀怨及希望朝廷能够明察秋毫为自己*冤的期望,为下面的主体诗**好了铺垫。

      序文中,骆宾王用典故来表达自己当时的心境与期望。在听到蝉鸣心中产生了悲伤之感,用反问的语气将蝉与他自己紧紧的'结合在了一起。随后便开始综合性的叙述了蝉,包括蝉的形态,蝉的*性以及蝉有哪些美德,虽实在介绍蝉,但骆宾王将蝉影射到自己身上,用蝉寓己,达到了一种人蝉合一的境界。

      做好了铺垫,在五律诗中,便将蝉与自我融合的更加彻底,使得骆宾王想要表达的感情与期望表现的更加淋漓尽致。从开始用蝉鸣来勾起了思乡之情,一个人在异乡,在狱中,对于家乡的思念比以往更深。接着一蝉一人的并排描述,让人与蝉结合在了一起,用比兴的手法来表达自己身陷囹圄、一事无成的凄惨感情。然后不提蝉,不提人,将自己与蝉真正的融合在了一起。

      这首诗情感细腻深邃,字里行间处处体现着骆宾王深厚的功力。对于蝉的妙处不仅仅只是在于结构上的符合,更是在于蝉的意向上所包含的文化内涵,使其成为了后世脍炙人口的佳作。

      作者为什么要选择蝉来写?

      而且这首《在狱咏蝉》被后世评为千古咏蝉第一。虽然骆宾王在序文里头已经说了蝉的高洁,但其实这背后还有*古代深刻的蝉文化。首先,蝉蛹从地中蜕变,然后从地里爬出来再爬到树上,所以这个从地下蜕变,然后从洞里爬出来的过程在古人看来就非常神奇,我们小时候,经常去挖那个蝉蛹,就从洞里头掏出将要蜕变的蝉蛹来。在古人看来它神奇之处在于它代表了重生的寓意,人死后都要被埋在地下的,从地下、从洞里重新蜕变而出,这在古人看来是一种非常神奇的能力,代表了重生与复活。所以在古代的墓葬文化里,我们经常会发现玉蝉,它往往被死后的墓主含在口中,寄寓了重生的期望。蝉蜕变之后,爬到树端,每日高声歌唱,而且古人认为蝉不食它物,只饮清露,而露水本身就在*古代文化里有着不可替代的寓意和内涵。我们在讲李贺的《青铜仙人辞汉歌》里头讲承露盘讲过这种承露文化,所以蝉既饮露,又引吭高歌,再加上蝉翼绫薄、蝉目永开。这在古人看来这样穿越生死、饮露高歌的蝉,简直就是君子的化身,就是永生的希望,所以一句“西陆蝉声唱”该是寄寓了狱中的骆宾王多少的心声啊!

[阅读全文]...
  • 骆宾王:在狱咏蝉·并序

  •   《在狱咏蝉·并序》

      作者:骆宾王

      余禁所禁垣西,

      是法厅事也,有古槐数株焉。

      虽生意可知,同殷仲文之古树;

      而听讼斯在,即周召伯之甘棠,

      每至夕照低阴,秋蝉疏引,

      发声幽息,有切尝闻,

      岂人心异于曩时,将虫响悲于前听?

      嗟乎,声以动容,德以象贤。

      故洁其身也,禀君子达人之高行;

      蜕其皮也,有仙都羽化之灵姿。

      候时而来,顺阴阳之数;

      应节为变,审藏用之机。

      有目斯开,不以道昏而昧其视;

      有翼自薄,不以俗厚而易其真。

      吟乔树之微风,韵姿天纵;

      饮高秋之坠露,清畏人知。

      仆失路艰虞,遭时徽纆。

      不哀伤而自怨,未摇落而先衰。

      闻蟪蛄之流声,悟*之已奏;

      见螳螂之抱影,怯危机之未安。

      感而缀诗,贻诸知己。

      庶情沿物应,哀弱羽之飘零;

      道寄人知,悯余声之寂寞。

      非谓文墨,取代幽忧云尔。  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注释:

      1、虽生意两句:东晋殷仲文,见大司马桓温府中老槐树,叹曰:“此树婆娑,无复生意。”借此自叹其不得志。这里即用其事。

      2、而听讼两句:传说周代召伯巡行,听民间之讼而不烦劳百姓,就在甘棠(即棠梨)下断案,*因相戒不要损伤这树。召伯,即召公。周代燕国始祖,名,因封邑在召(今陕西*西南)而得名。

      3、曩时:前时。

      4、将:抑或。

      5、徽:*罪犯的绳索,这里是被囚禁的意思。

      6、缀诗:成诗。

      7、西陆:指秋天。

      8、南冠:楚冠,这里是囚徒的意思。用《左传·成公九年》,楚钟仪戴着南冠被囚于晋国军府事。

      9、玄鬓:指蝉的黑色翅膀,这里比喻自己正当盛年。

      10、白头吟:乐府曲名,《乐府诗集》解题说是鲍照、张正见、虞世南诸作,皆自伤清直却遭诬谤。两句意谓,自己正当玄鬓之年,却来默诵《白头吟》那样哀怨的诗句。

      译文:

      囚禁我的牢房的西墙外,

      是受案听讼的公堂,

      那里有数株古槐树。

      虽然能看出它们的勃勃生机,

      与东晋殷仲文所见到的槐树一样;

      但听讼公堂在此,

      象周代召伯巡行在棠树下断案一般。

      每到傍晚太阳光倾斜,

      秋蝉鸣唱,

[阅读全文]...
  • 《在狱咏蝉》骆宾王唐诗的意思

  • 唐诗
  •   《在狱咏蝉》是唐代家骆宾王的代表诗作。此诗作于患难之中,作者歌咏蝉的高洁品行,以蝉比兴,以蝉寓己,寓情于物,寄托遥深,蝉人浑然一体,抒发了诗人品行高洁却“遭时徽纆”的哀怨悲伤之情,表达了辨明无辜、昭雪沉冤的愿望。

      余禁所禁垣西,是法厅事也,有古槐数株焉。虽生意可知,同殷仲文之古树⑴;而听讼斯在,即周召伯之甘棠⑵,每至夕照低阴,秋蝉疏引,发声幽息,有切尝闻,岂人心异于曩时⑶,将虫响悲于前听⑷?嗟乎,声以动容,德以象贤。故洁其身也,禀君子达人之高行;蜕其皮也,有仙都羽化之灵姿。候时而来,顺阴阳之数; 应节为变,审藏用之机。有目斯开,不以道昏而昧其视;有翼自薄,不以俗厚而易其真。吟乔树之微风,韵姿天纵; 饮高秋之坠露,清畏人知。仆失路艰虞,遭时徽纆⑸。不哀伤而自怨,未摇落而先衰。闻蟪蛄之流声,悟*之已奏;见螳螂之抱影,怯危机之未安。感而缀诗⑹,贻诸知己。庶情沿物应,哀弱羽之飘零; 道寄人知,悯余声之寂寞。非谓文墨,取代幽忧云尔。

      西陆蝉声唱⑺,南冠客思深⑻。

      不堪玄鬓影⑼,来对白头吟⑽。

      露重飞难进⑾,风多响易沉⑿。

      无人信高洁⒀,谁为表予心⒁。

      【注释】

      ⑴“虽生意”两句:东晋殷仲文,见大司马桓温府中老槐树,叹曰:“此树婆娑,无复生意。”借此自叹其不得志。这里即用其事。

      ⑵“而听讼”两句:传说周代召伯巡行,听民间之讼而不烦劳百姓,就在甘棠(即棠梨)下断案,*因相戒不要损伤这树。召伯,即召公。周代燕国始祖名,因封邑在召(今陕西*西南)而得名。

      ⑶曩时:前时。

      ⑷将:抑或。

      ⑸徽:*罪犯的绳索,这里是被囚禁的意思。

      ⑹缀诗:成诗。

      ⑺西陆:指秋天。《隋书·天文志》:“日循黄道东行一日一夜行一度,三百六十五日有奇而周天。行东陆谓之春,行南陆谓之夏,行西陆谓之秋,行北陆谓之冬。”

      ⑻南冠:楚冠,这里是囚徒的意思。用《左传·成公九年》,楚钟仪戴着南冠被囚于晋国军府事。深:一作“侵”。

      ⑼玄鬓:指蝉的黑色翅膀,这里比喻自己正当盛年。那堪:一作“不堪”。

      ⑽白头吟:乐府曲名。《乐府诗集》解题说是鲍照、张正见、虞世南诸作,皆自伤清直却遭诬谤。两句意谓,自己正当玄鬓之年,却来默诵《白头吟》那样哀怨的。

      ⑾露重:秋露浓重。飞难进:是说蝉难以高飞。

      ⑿响:指蝉声。沉:沉没,掩盖。

      ⒀高洁:清高洁白。古人认为蝉栖高饮露,是高洁之物。作者因以自喻。

      ⒁予心:我的心。

      【白话译文】

      秋天蝉儿在哀婉地鸣叫,作为囚徒的我,不由得生出了阵阵悲伤。

      我虽不到四十岁已是满头白发,哪还经得起那如妇人黑发般的蝉儿哀鸣的侵袭。

      秋露浓重,蝉儿纵使展开双翼也难以高飞,寒风瑟瑟,轻易地把它的鸣唱淹没。

      虽然蝉儿居高食洁,又有谁能相信我的清白,代我表述内心的沉冤?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唐高宗仪凤三年(678年)。当年,屈居下僚十多年而刚升为侍御史的骆宾王因上疏论事触忤武后,遭诬,以贪赃罪名下狱。闻一多先生说,骆宾王“天生一副侠骨,专喜欢管闲事,打抱不*、*报仇、革命,帮痴心女子打负心汉”(《宫体诗的自赎》)。这些话道出了骆宾王下狱的根本原因。他敢抗上司、敢动刀笔,于是被当权者以“贪赃”与“触忤武后”的罪名收系下狱。此诗是骆宾王身陷囹圄之作。

      【赏析】

      此诗起二句在句法上用对偶句,在作法上则用起兴的手法,以蝉声来逗起客思,诗一开始即点出秋蝉高唱,触耳惊心。接下来就点出诗人在狱中深深怀想家园。三、四两句,一句说蝉,一句说自己,用“那堪”和“来对”构成流水对,把物我联系在一起。诗人几次讽谏武则天,以至下狱。大好的青春,经历了政治上的种种折磨已经消逝,头上增添了星星白发。在狱中看到这高唱的秋蝉,还是两鬓乌玄,两两对照,不禁自伤老大,同时更因此回想到自己少年时代,也何尝不如秋蝉的高唱,而今一事无成,甚至入狱。就在这十个字中,诗人动作比兴的方法,把这分凄恻的感情,委婉曲折地表达了出来。同时,白头吟又是乐府曲名。相传西汉时司马相如对卓文君爱情不专后,卓文君作《白头吟》以自伤。其诗云:“凄凄重凄凄,嫁娶不须啼,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见《西京杂记》)这里,诗人巧妙地运用了这一典故,进一步比喻执政者辜负了诗人对国家一片忠有之忱。“白头吟”三字于此起了双关的作用,比原意更深入一层。十字之中,什么悲呀愁呀这一类明点的字眼一个不用,意在言外,充分显示了诗的含蓄之美。

      接下来五六两句,纯用“比”体。两句中无一字不在说蝉,也无一字不在说自己。“露重”“风多”比喻环境的压力,“飞难进”比喻政治上的不得意,“响易沉”比喻言论上的受压制。蝉如此,诗人也如此,物我在这里打成一片,融混而不可分了。咏物诗写到如此境界,才算是“寄托遥深”。

      诗人在写这首诗时,由于感情充沛,功力深至,故虽在将*结束之时,还是力有余劲。第七句再接再厉,仍用比体。秋蝉高居树上,餐风饮露,没有人相信它不食人间烟火。这句诗人喻高洁的品性,不为时人所了解,相反地还被诬陷入狱,“无人信高洁”之语,也是对坐赃的辩白。然而正如战国时楚屈原《》中所说:“世混浊而不分兮,好蔽美而嫉妒”。在这样的情况下,没有一个人来替诗人雪冤。“卿须怜我我怜卿”,意谓:只有蝉能为我而高唱,也只有我能为蝉而长吟。末句用问句的方式,蝉与诗人又浑然一体了。

      好诗,不但要有诗眼,以放“灵光”,而且有时须作“龙吟”,以发“仙声”。对照杨炯的《从军行》与《蜀相》,两诗若无“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样的“龙吟”句殿后,直抒胸臆,剖献“诗心”,则全篇就木然无光了。此诗亦然,尾联诗人愤情冲天,勃发“龙吟”,喷出蕴蓄许久的真情:“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遂脱去了前三联罩裹诗句的“蝉身”,使人看到了作者洁纯无瑕的报国诚心,这颗诚心恰如其《序》所说,乃“有目斯开、不以道昏而昧其视,有翼自薄,不以俗厚而易其真。吟乔树之微风,韵姿天纵;饮高秋之坠露,清畏人知。”不以世俗更易秉性,宁饮坠露也要保持“韵姿”。正是这裂帛一问,才使《在狱咏蝉》成为的卓荦名篇,超然于初唐诸宫体艳诗之上。

      这首诗作于患难之中,感情充沛,取譬明切,用典自然,语多双关,于咏物中寄情寓兴,由物到人,由人及物,达到了物我一体的境界,是咏物诗中的名作。

[阅读全文]...
  • 骆宾王咏鹅拼音版赏析(咏鹅全诗赏析及翻译)

  • 《咏鹅》

    原文:

    【作者】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注释:

    曲项:弯着脖子。

    歌:长鸣。

    拨:划动。

    译文:

    鹅鹅鹅,弯脖仰天唱着歌。雪白的羽毛浮在绿水上面,鲜红的脚掌拨动着清清的水。

    赏析:

    相传写这首诗的时候,诗人只有七岁,此诗仅用短短十八个字,就从形态,情态,颜色和动作等方面生动传神的刻画出儿童眼中的大白鹅形象,诗中白毛绿水红掌清波相映成趣,共同构成了一幅春鹅戏水图,表达了作者对鹅的喜爱之情,以及对美好春天的无限热爱与追求。

    创作背景:

    小时候的骆宾王,住在义乌县城北的一个小村子里。村外有一口池塘叫骆家塘。每到春天,塘边柳丝飘拂,池水清澈见底,水上鹅儿成群,景色格外迷人。有一天,家中来了一位客人。客人见他面容清秀,聪敏伶俐,就问他几个问题。骆宾王皆对答如流,使客人惊讶不已。骆宾王跟着客人走到骆家塘时,一群白鹅正在池塘里浮游,客人有意试试骆宾王,便指着鹅儿要他以鹅作诗,骆宾王略略思索便创作了此诗。

    作者简介:

    骆宾王(约640~?),婺州义乌(今属浙江省)人,唐代文学家。与王勃、杨炯、卢照邻一起,被人们称为“初唐四杰”。七岁时因作《咏鹅》诗而有”神童“之誉,曾经担任临海县丞,后随徐敬业起兵反对武则天,兵败后下落不明,或说是被乱军所杀,或说是遁入了空门。其诗气势充沛,挥洒自如,富有一种清新俊逸的气息,诗善歌行体,有《骆临海集》。

[阅读全文]...
  • 骆宾王的诗有哪些

  •   1、《咏鹅》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2、《在狱咏蝉(并序)》

      余禁所禁垣西,是法厅事也,

      有古槐数株焉。

      虽生意可知,同殷仲文之古树;

      而听讼斯在,即周召伯之甘棠,

      每至夕照低阴,秋蝉疏引,

      发声幽息,有切尝闻,

      岂人心异于曩时,将虫响悲于前听?

      嗟乎,声以动容,德以象贤。

      故洁其身也,禀君子达人之高行;

      蜕其皮也,有仙都羽化之灵姿。

      候时而来,顺阴阳之数;

      应节为变,审藏用之机。

      有目斯开,不以道昏而昧其视;

      有翼自薄,不以俗厚而易其真。

      吟乔树之微风,韵姿天纵;

      饮高秋之坠露,清畏人知。

      仆失路艰虞,遭时徽纆。

      不哀伤而自怨,未摇落而先衰。

      闻蟪蛄之流声,悟*之已奏;

      见螳螂之抱影,怯危机之未安。

      感而缀诗,贻诸知己。

      庶情沿物应,哀弱羽之飘零;

      道寄人知,悯余声之寂寞。

      非谓文墨,取代幽忧云尔。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3、《易水送别》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4、《相和歌辞·王昭君》

      敛容辞豹尾,缄怨度龙鳞。

      金钿明汉月,玉箸染胡尘。

      妆镜菱花暗,愁眉柳叶嚬。

      惟有清笳曲,时闻芳树春。

      5、《相和歌辞·棹歌行》

      写月图黄罢,凌波拾翠通。

      镜花摇芰日,衣麝入荷风。

      叶密舟难荡,莲疏浦易空。

      凤媒羞自托,鸳翼恨难穷。

      秋帐灯花翠,倡楼粉色红。

      相思无别曲,并在棹歌中。

      6、《夏日游德州赠高四》

      日观邻全赵,星临俯旧吴。

      鬲津开巨浸,稽阜镇名都。

      紫云浮剑匣,青山孕宝符。

[阅读全文]...
  • 骆宾王名言

  • 名言,名人名言
  • 骆宾王名言

    1、野雾连空暗,山风入曙寒。——骆宾王

    2、不汲汲于荣名,不戚戚于卑位。——骆宾王

    3、一心一意无穷已,投漆投胶非足拟。——骆宾王

    4、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骆宾王

    5、类君子之有道,入暗室而不欺。——骆宾王

    6、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骆宾王

    7、白雪梁山曲,寒风易水歌。泣魏伤吴起,思赵切廉颇。凄断韩王剑,生死翟公罗。——骆宾王

    8、寂寥伤楚奏,凄断泣秦声。秦声怀旧里,楚奏悲无已。——骆宾王

    9、丛竹凝朝露,孤山起暝烟。——骆宾王

    10、南连百越,北尽三河;铁骑成群,玉轴相接。——骆宾王

    11、海陵红粟,仓储之积靡穷;江浦黄旗,匡复之功何远!——骆宾王

    12、山灵响似应,水净望如空。——骆宾王

    13、为国坚诚款,捐躯忘贱贫。——骆宾王

    14、相怜相念倍相亲,一生一代一双人。——骆宾王

    15、剑匣胡霜影,弓开汉月轮。金刀动秋色,铁骑想风尘。——骆宾王

    16、包藏祸心,窥窃神器。——骆宾王

    17、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骆宾王

    18、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骆宾王

    19、人神之所共嫉,天地之所不容。——骆宾王

    20、虺蜴为心,豺狼成性。——骆宾王

    21、整衣香满路,移步袜生尘。水下看妆影,眉头画月新。——骆宾王

    22、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骆宾王

    23、谁分迢迢经两岁,谁能脉脉待三秋。情知唾井终无理,情知覆水也难收。——骆宾王

    24、言犹在耳,忠岂忘心。——骆宾王

    25、荷香销晚夏,菊气人新秋。——骆宾王

    26、班声动而北风起,剑气冲而南斗*。喑呜则山岳崩颓,叱吒则风云变色。——骆宾王

    27、莫言贫贱无人重,莫言富贵应须种。——骆宾王

    28、一坯之土未干,六尺之孤何讬?——骆宾王

    29、一贵一贱交情见。——骆宾王

    30、致逸心逾默,神幽体自轻。——骆宾王

[阅读全文]...
  • 骆宾王《咏鹅》诗词简析

  • 骆宾王《咏鹅》诗词简析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意思] 雪白的羽毛浮现在碧绿的水面,鲜红的脚掌划动着清澈的水波。

      [出自] 骆宾王《咏鹅》

      咏鹅

      [唐]骆宾王

      鹅,鹅,鹅,

      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

      [注释]

      1. 咏:用诗、词来叙述或描写某一事物。《咏鹅》是骆宾王七岁时写的诗。

      2. 项:颈的后部。

      3. 掌:诗中指鹅的脚掌。

      大意

      鹅呀,弯曲着脖子对天高歌。一身雪白的羽毛浮于绿水之上,红色的脚掌拨动着清澈的水波。

      [简析]

      这首诗从一个七岁儿童的眼光看鹅游水嬉戏的神态,写得极为生动活泼。

      《咏鹅》相传是骆宾王在七岁时写的一首诗,这是一首咏物诗。这首千古流传的诗歌,没有什么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哲理,而是以清新欢快的语言,抓住事物(鹅)的突出特征来进行描写。写得自然、真切、传神。

      开头的“鹅、鹅、鹅”不只是模拟鹅的叫声,而且把思维的.那种跃动表现出来,融为一体。小诗人用三个“鹅”字道出鹅由远至*的欢叫声,让人渐渐看清它“曲项”的外形和“向天歌”的得意神态,再写鹅在水中嬉戏时有声有色的情景。表现小诗人细微入神的观察力。

      小作者通过白描的手法,简单的略加勾勒,鹅的鲜明形象就脱颖而出。“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一幅可的动态的形象。

      首句连用三个“鹅”字,表达了诗人对鹅十分喜爱之情。这三个“鹅”字,可以理解为孩子听到鹅叫了三声,也可以理解为孩子看到鹅在水中嬉戏,十分欣喜,高兴地连呼三声“鹅、鹅、鹅”。

      次句“曲项向天歌”,描写鹅鸣叫的神态。“曲项”二字形容鹅向天高歌之态,十分确切。鹅的高歌与鸡鸣不同,鸡是引颈长鸣,鹅是曲项高歌。

      三、四句写鹅游水嬉戏的情景:“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浮”“拨”两个动词生动地表现了鹅游水嬉戏的姿态。“白毛”“红掌”“绿水”等几个色彩鲜艳的词组给人以鲜明的视觉形象。鹅白毛红掌,浮在清水绿波之上,两下互相映衬,构成一幅美丽的“白鹅嬉水图”,表现出儿童时代的骆宾王善于观察事物的能力。

      骆宾王与王勃、杨炯、卢照邻齐名,被称为“初唐四杰”。徐敬业起兵讨伐武则天时,骆宾王代他写《讨武檄》。檄文罗列了武后的罪状,写得极感人。当武后读到“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何安”两句时,心为之触动,责问宰相为何不早重用此人。徐敬业兵败后,骆宾王下落不明,有被杀、自杀、逃匿不知所终等传说。

[阅读全文]...

相关词条

相关文章

咏蝉骆宾王的古诗视频 - 句子

咏蝉骆宾王的古诗视频 - 语录

咏蝉骆宾王的古诗视频 - 说说

咏蝉骆宾王的古诗视频 - 名言

咏蝉骆宾王的古诗视频 - 诗词

咏蝉骆宾王的古诗视频 - 祝福

咏蝉骆宾王的古诗视频 - 心语

推荐词条

控制自己的情绪古诗文 古诗谈迁的资料 灞桥的春意古诗 合肥庐州的古诗 古诗中的博大精深 关于青春是短暂的古诗 经历四季的古诗词 描写儿童活动的古诗是 性感的古诗词 描写乐的古诗文 宏图大志还没实现的古诗 古诗写愁的名言 激发自己有骨气的古诗 形容南雁荡山的古诗 最难的六首古诗词 璨开头的古诗大全 描述长征的古诗 描写黄河雄伟的气势古诗 古城的古诗词 适合初中上册背的古诗 形容孩童活泼的古诗 描写青城后山的古诗 梅花月亮的古诗词 偶遇最有韵味的古诗 离别带云字的古诗 李商隐最可怕的古诗 带有方字的古诗 常用的唐宋古诗 古诗池上早秋的大概意思 镇江地区的古诗 闲时的古诗作品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