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辛弃疾的名言警句 >

辛弃疾的名言警句

关于辛弃疾的名言警句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辛弃疾的名言警句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辛弃疾的名言警句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包括句子、语录、说说、名言、诗词、祝福、心语等。如果辛弃疾的名言警句页面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

句子:即与辛弃疾的名言警句相关的句子。
语录:即与辛弃疾的名言警句相关的名人语录
说说:即与辛弃疾的名言警句相关的qq说说、微信朋友圈说说。
名言:即与辛弃疾的名言警句相关的名人名言、书籍名言。
诗词:即与辛弃疾的名言警句相关的古诗词、现代诗词、千古名句。
祝福语:即与辛弃疾的名言警句相关的祝福祝贺词。
心语:即与辛弃疾的名言警句相关的早安、晚安朋友圈心语。

  • 辛弃疾名言名句

  • 名言
  •   辛弃疾名言名句

      1、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2、身世酒杯中,万事皆空。古来三五个英雄。雨打风吹何处是,汉殿秦宫。

      3、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4、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5、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6、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灸,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7、花向今朝粉面匀,柳因何事翠眉颦?东风吹雨细于尘。自笑好山如好色,只今怀树更怀人。闲愁闲恨一番新。

      8、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9、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10、记得同烧此夜香,人在回廊,月在回廊。而今独自睚昏黄,行也思量,坐也思量。

      11、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12、村居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13、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阅读全文]...
  • 辛弃疾名言

  • 名言,名人名言
  • 辛弃疾名言

      在日常学*、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肯定对各类名言都很熟悉吧,巧用名言有助于我们正确对待学*、生活、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培养健康、有益的兴趣爱好。你知道什么样的'名言才能算得上是优秀的名言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辛弃疾名言,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辛弃疾

      2、更无花态度,全是雪精神——辛弃疾

      3、迭嶂西驰,万马四旋,众山欲东——辛弃疾

      4、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辛弃疾

      5、卷尽残花风未定,休恨,花开原自要春风——辛弃疾

      6、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不长江滚滚流——辛弃疾

      7、自古天下离合之势常系民心——辛弃疾

      8、三军甲马不和数,但见动地银山来——辛弃疾

      9、正惊湍直下,跳珠倒溅;小桥流水,缺月如方——辛弃疾

      10、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辛弃疾

      1、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2、身世酒杯中,万事皆空。古来三五个英雄。雨打风吹何处是,汉殿秦宫。

      3、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4、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5、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6、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灸,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7、花向今朝粉面匀,柳因何事翠眉颦?东风吹雨细于尘。自笑好山如好色,只今怀树更怀人。闲愁闲恨一番新。

      8、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9、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10、记得同烧此夜香,人在回廊,月在回廊。而今独自睚昏黄,行也思量,坐也思量。

      11、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12、村居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13、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1、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2、拍手笑沙鸥,一身都是愁。《菩萨蛮·赏心亭为叶丞相赋》

      3、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山河。《太常引·建康中秋为吕叔潜赋》

      4、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鹧鸪天·送人》

      5、吴楚地,东南拆。英雄事,曹刘敌。被西风吹尽,了无陈迹。

      6、相思字,空盈幅。相思意,何时足?滴罗襟点点,泪珠盈掬。

      7、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

      8、无情水,都不管,共西风只管送归船。秋晚莼鲈江上,夜深儿女灯前。

      9、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

      10、千古兴亡,百年悲笑,一时登览。问何人又卸,片帆沙岸,系斜阳缆?

      11、锦字都来三两行,千断人肠,万断人肠。

[阅读全文]...
  • 辛弃疾名言

  • 名言,名人名言
  • 辛弃疾名言

    1、而今何事最相宜?宜醉宜游宜睡。—— 辛弃疾

    2、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辛弃疾

    3、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辛弃疾

    4、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辛弃疾

    5、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搵英雄泪。 —— 辛弃疾

    6、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辛弃疾

    7、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辛弃疾

    8、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辛弃疾

    9、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 辛弃疾

    10、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辛弃疾

    11、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 辛弃疾

    12、我自是笑别人的,却元来当局者迷。 —— 辛弃疾

    13、不知筋力衰多少,但觉新来懒上楼。—— 辛弃疾

    14、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辛弃疾

    15、更能销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 —— 辛弃疾

    16、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 —— 辛弃疾

    17、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 辛弃疾

    18、没有比人们之间的善良关系更重要和更美好的了,无论是火车上与人结伴同行,还是与家人或同事相处,都是如此—— 辛弃疾

    19、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辛弃疾

    20、神甚放,行则眠,鸿告鸟一再高举,天地睹方圆—— 辛弃疾

    21、一丘一壑也风流—— 辛弃疾

    22、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辛弃疾

    23、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 辛弃疾

    24、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 辛弃疾

    25、知我者,二三子。—— 辛弃疾

    26、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辛弃疾

    27、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辛弃疾

    28、青玉案 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辛弃疾

    29、怨无大小,生于所爱;物无美恶,过则成灾。—— 辛弃疾

    30、味甘终易坏,岁晚还知,君子之交淡如水—— 辛弃疾

    31、心有雄泰华,无意巧玲珑。—— 辛弃疾

    32、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辛弃疾

[阅读全文]...
  • 辛弃疾的词

  • 辛弃疾的词集|辛弃疾的诗词

      1、《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2、《生查子》

      去年燕子来,帘幕深深处。

      香径得泥归,都把琴书污。

      今年燕子来,谁听呢喃语?

      不见卷帘人,一阵黄昏雨。

      3、《浣溪纱》

      父老争言雨水匀,眉头不似去年颦。

      殷勤谢却甑中尘。

      啼鸟有时能劝客,小桃无赖已撩人。

      梨花也作白头新。

      4、《浣溪沙·偕叔高、子似宿山寺戏作》

      花向今朝粉面匀,柳因何事翠眉颦?

      东风吹雨细于尘。

      自笑好山如好色,只今怀树更怀人。

      闲愁闲恨一番新。

      5、《露天晓角·旅兴》

      吴头楚尾,一棹人千里。

      休说旧愁新恨,长亭树、今如此!

      宦游吾倦矣,玉人留我醉。

      明日万花寒食,得且住、为佳耳。

      6、《卜算子》

      修竹翠罗寒,迟日江山暮。

      幽径无人独自芳,此恨知无数。

      只共梅花语,懒逐游丝去。

      着意寻春不肯香,香在无寻处。

      7、《采桑子·书博山道中壁》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8、《采桑子·书博山道中壁》

      烟迷露麦荒池柳,洗雨烘晴。

      洗雨烘晴,一样春风几样青。

      提壶脱裤催归去,万恨千情。

      万恨千情,各自无聊各自鸣。

      9、《采桑子》

      此生自断天休问,独倚危楼。

      独倚危楼,不信人间别有愁。

      君来正是眠时节,君且归休。

      君且归休,说与西风一任秋。

      10、《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阅读全文]...
  • 辛弃疾诗词名句

  • 名人名言
  • 辛弃疾诗词名句

    1、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

    2、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

    3、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4、自古天下离合之势常系民心。

    5、将军百战身名裂。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长绝。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

    6、味甘终易坏,岁晚还知,君子之交淡如水。

    7、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8、把吴钩看了,阑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9、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10、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11、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

    12、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看我应如是。

    13、君如无我,问君怀抱向谁开。

    14、却笑东风,从此便薰梅染柳,更没些闲。闲时又来镜里,转变朱颜。清愁不断,问何人会解连环?生怕见花开花落,朝来塞雁先还。

    15、醉里挑灯看剑,梦会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16、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搵英雄泪?

    17、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18、正壮士、悲歌未彻。啼鸟还知如许恨,料不啼、清泪长啼血。谁共我,醉明月?

    19、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

    20、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

    21、少年不知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如今识得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22、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23、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不长江滚滚流。

    24、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25、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26、山前灯火欲黄昏,山头来去云。鹧鸪声里数家村,潇湘逢故人。挥羽扇,整纶巾,少年鞍马尘。如今憔悴赋招魂,儒冠多误身。

    27、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28、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29、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30、更无花态度,全是雪精神。

    31、神甚放,行则眠,鸿告鸟一再高举,天地睹方圆。

    32、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33、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34、三军甲马不和数,但见动地银山来。

    35、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36、正惊湍直下,跳珠倒溅;小桥流水,缺月如方。

    37、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38、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39、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40、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41、白发宁有种,一一醒时栽。

    42、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长绝。

    43、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44、少年不识愁滋味,却道新凉好个秋。

    45、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46、更持银盏起,为君寿。

    47、卷尽残花风未定,休恨,花开原自要春风。

    48、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

    49、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50、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

[阅读全文]...
  • 辛弃疾名言名句

  • 名言,名人名言
  • 辛弃疾名言名句

    1、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2、身世酒杯中,万事皆空。古来三五个英雄。雨打风吹何处是,汉殿秦宫。

    3、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4、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5、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6、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灸,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7、花向今朝粉面匀,柳因何事翠眉颦?东风吹雨细于尘。自笑好山如好色,只今怀树更怀人。闲愁闲恨一番新。

    8、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9、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10、记得同烧此夜香,人在回廊,月在回廊。而今独自睚昏黄,行也思量,坐也思量。

    11、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12、村居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13、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阅读全文]...
  • 辛弃疾立春

  • 立春,诗人
  • 辛弃疾立春

      语文课本中有很多经典的文学作品,在学*课文的过程中必须认真进行阅读,这样才能提高阅读水*,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辛弃疾立春,欢迎阅读参考!

      《汉宫春·立春日》

      宋代:辛弃疾

      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无端风雨,未肯收尽余寒。年时燕子,料今宵梦到西园。浑未辨,黄柑荐酒,更传青韭堆盘?

      却笑东风,从此便薰梅染柳,更没些闲。闲时又来镜里,转变朱颜。清愁不断,问何人会解连环?生怕见花开花落,朝来塞雁先还。

      《汉宫春·立春日》译文

      从美人登发上的袅袅春幡,看到春已归来。虽已春归,但仍时有风雨送寒,似冬日徐寒犹在。燕子尚未北归,料今夜当梦回西园。已愁绪满怀,无心置办应节之物。

      东风自立春日起,忙于装饰人间花柳,闲来又到镜里,偷换人的青春容颜。清愁绵综如连环不断,无人可解。怕见花开花落,转眼春逝,而朝来塞雁却比我先回到北方。

      《汉宫春·立春日》注释

      汉宫春:词牌名。《高丽史·乐志》名《汉宫春慢》。《梦窗词集》入“夹钟商”。各家句读多有出入,通常以《稼轩长短句》为准。九十六字,前后片各四*韵。

      立春日:古称“立春”春气始而建立,黄河中下游地区土壤逐渐解冻。《岁时风土记》:“立春之日,士大夫之家,剪彩为小幡,谓之春幡。或悬于家人之头,或缀于花枝之下。”南朝·陈·徐陵《杂曲》:“立春历日自当新,正月春幡底须故”。

      “春已”三句:谓从美人登发上的袅袅春幡,看到春已归来。春幡:古时风俗,每逢立春,剪彩绸为花、煤、燕等状,插于妇女之发,或缀于花枝之下,曰春播,也名恬胜,彩胜。稼轩《蝶恋花·元日立春)词起句云:“谁向椒盘答彩胜。”此风宋时尤盛。

      “无端”两句:言虽已春归,但仍时有风雨送寒,似冬日徐寒犹在。无端:*白无故地。

      “年时”两句:燕子尚未北归,料今夜当梦回西园。年时燕子:指去年南来之燕。酉园:汉都长安西邦有上林苑,北宋都城汴京西门外有琼林苑,都称西园,专供皇帝打猎和游赏。此指后者,以表现作者的故国之思。

      “浑末办”两句:言已愁绪满怀,无心置办应节之物。浑:全然。黄柑荐洒:黄柑酪制的腊酒。立春日用以互献致贸。更传:更谈不上相互传送,青韭堆盘:《四时宝鉴》谓“立春日,唐人作春饼生菜,号春盘”。又一说,称五辛盘。《本草纲目·菜部》:“五辛菜,乃元旦、立春,以葱、蒜、韭、募惹、芥辛嫩之菜和食之,取迎新之意,号五辛盘。故苏拭《立春日小集戏辛端叔》诗云:“辛盘得青韭.腊酒是黄柑。”辛词本此,但反用其意。

      “却笑”五句:言“东风”自立春日起,忙于装饰人间花柳,闲来又到镜里,偷换人的青春容颜。黄梅染柳:吹得梅花飘香、柳丝泛绿。镜里转变朱颜:谓年华消逝,镜里容颜渐老。更:何况。

      “清愁“两句:言清愁绵综如连环不断,无人可解。解连环:据《战国策·齐策》.秦昭王遣使齐国,送上玉连环一串,请齐人解环。群臣莫解。齐后以椎击破之,曰:环解矣。辛词用此喻忧愁难解。

      “生怕见”两句:言怕见花开花落,转眼春逝,而朝来塞雁却已先我还北。生怕:最怕,只怕。塞雁:去年由塞北飞来的大雁。

      《汉宫春·立春日》赏析

      辛弃疾的青少年时代是在北方度过的。当时的*北方,已为金人所统治,辛弃疾的家乡山东也不例外。他是在宋高宗绍兴三十二年从金国归于南宋的。据邓广铭先生考证,这首词是他南归之初、寓居京口时所作的一首词。

      此词上片通过立春时节景物的`描绘,隐喻当时南宋不安定的政局。开头“春已归来”三句,点明立春节候。按当时风俗,立春日,妇女们多剪彩为燕形小幡,戴之头鬓。故欧阳修《春日帖子》中有“共喜钗头燕已来”之句。“无端风雨”两句,既指自然界的气候多变,也暗指南宋最高统治集团惊魄不定、碌碌无为之态,宛如为余寒所笼罩。“年时燕子”三句,作者由春幡联想到这时正在北飞的燕子,可能已经把他的山东家园作为归宿了。“年时”即去年之意,这说明作者作此词时,离别他的家乡才只一年光景。接下去“浑未办”三句,是说作者新来异乡,生活尚未安定,春节到了,连旨酒也备办不起,更谈不到肴馔了。

      词的下片进一步抒发作者自己的忧国怀乡之情。“却笑东风从此”三句,作者想到立春之后,东风就会忙于吹送出柳绿花江的一派春光。“闲时又来镜里,转变朱颜”,语虽虚拟,实际表达了作者初归南宋急欲报国、收复失土的决心,深恐自己磋砣岁月,年华虚度。这里说的“清愁”,实际是作者的忧国忧民的情怀。“解连环”,是用《战国策》秦昭王送玉连环给齐国王后,让她解开的故事。当时的齐王后果断机智地把玉连环椎破,使秦的诡计流于破产。但环顾当前,南宋最高统治集团中人,谁是能作出抗金的正确决策的智勇人物呢?“生怕”,即“甚怕”。“生怕见、花开花落,朝来塞雁先还。”表示作者对于恢复事业的担忧,深恐这一年的花由盛开又复败落,而失地却未能收复,有家仍难归去,言语、句流露出一丝的惆怅。

      从这首词的思想内容看,虽不能确断其为辛弃疾南归后所写的第一首词,但必为初期之作。在这首词中,他对于恢复大业的深切关注,他的激昂奋发的情怀,都已真切地表达出来

      《汉宫春·立春日》创作背景

      《汉宫春·立春日》作于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年),作者寓居京口,刚刚成家。邓广铭先生在《稼轩词编年笺注》“增订三版题记”中说:“辛稼轩在‘锦襜突骑渡江初’的绍兴三十二年,便已有了家室,亦即和先已寓居京口的范邦彦之女、范如山之妹成婚了。”

      《汉宫春·立春日》作者介绍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阅读全文]...
  • 辛弃疾的爱国名句

  • 名人,语录
  • 1.村居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采桑子 书博山道中壁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阅读全文]...
  • 辛弃疾:丑奴儿

  •   《丑奴儿》

      作者: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

      爱上层楼,爱上层楼,

      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得愁滋味,

      欲说还休,欲说还休,

      却道天凉好个秋。

      注释:

      1、丑奴儿:即《采桑子》。

      2、层楼:高楼。

      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带湖闲居时的作品。通篇言愁。通过“少年”时与“而今”的对比,表现了作者受压抑、遭排挤、报国无路的痛苦,也是对南宋朝廷的讽刺与不满。上片写少年不识愁滋味。下片写而今历尽艰辛,“识尽愁滋味”。全词构思新巧,*易浅*。浓愁淡写,重语轻说。寓激情于婉约之中。含蓄蕴藉,语浅意深。别具一种耐人寻味的情韵。

      上片写少年登高望远,气壮如山,不识愁为何物。无愁说愁,是诗词中常见的文人*气。下片写而今历尽艰辛,“识尽愁滋味”。“而今”二字,转折有力,不仅显示时间跨度,而且反映了不同的人生经历。在涉世既深又饱经忧患之余, 进入“识尽愁滋味”的阶段。 所谓“识尽”,一是愁多,二是愁深。这些多而且深的愁,有的不能说,有的不便说,而且“识尽”而说不尽, 说之亦复何益? 只能“却道新凉好个秋”了。比之少时的幼稚,这或许是老练成熟多了。其实“却道”也是一种“强说”。故意说得轻松洒脱,实际上也是难以摆脱心头的沉重抑塞。周济说辛词“变温婉,成悲凉”。读此词者,当能辨之。

      全词构思新巧,*易浅*。浓愁淡写,重语轻说。寓激情于婉约之中。含蓄蕴藉,语浅意深。别具一种耐人寻味的情韵。

      夏承焘《唐宋词欣赏》:他这首词外表虽则婉约,而骨子里却是包含着忧郁、沉闷不满的情绪。……用“却道天凉好个秋”这样一句闲淡的话,来结束全篇,用这样一句闲淡话来写自己胸中的悲愤,也是一种高妙的抒情法。

      张碧波《辛弃疾词选读》:这首词写得委婉蕴藉,含而不露,别具一格。

[阅读全文]...
  • 辛弃疾:太常引

  •   《太常引》

      作者:辛弃疾

      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一轮秋影转金波。

      飞镜又重磨。

      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

      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赏析:

      众所周知,辛弃疾是宋代豪放派词作家的杰出代表。他的这首《太常引》,运用浪漫主义的艺术手法,通过古代的神话传说,强烈地表达了自己反对妥协投降、立志收复中原失土的政治理想。从这首词的内容看,此词可能是宋孝宗淳熙元年(1174),作者在建康(今江苏南京)任江东安扶司参议官任上所作。这时作者南归已整整十二年了。为了收复中原,作者曾多次上书,力主抗金,收复中原。但他的建议根本不被人理睬,在阴暗的政治环境中,词人只能以诗词来抒发自己的心愿。

      这首词的上片,词人巧妙地运用神话传说构成一种超现实的艺术境界,以寄托自己的理想与情怀。“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作者在中秋之夜,对月抒怀,很自然地想到与月有关的神话传说:吃了不死之药飞入月宫的嫦娥,以及月中高五百丈的桂树。词人运用这两则有关月亮的神话传说,借以表达自己的政治理想和阴暗的政治现实的矛盾。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中原为己任,但残酷的现实使他的理想不能实现。想到功业无成、白发已多,作者怎能不对着皎洁的月光,迸发出摧心裂肝的一问:“被白发欺人奈何?”这一句有力地展示了英雄怀才不遇的内心矛盾。

      词的下片,作者又运用想象的翅膀,直入月宫,并幻想砍去遮住月光的桂树。想象更加离奇,更加远离尘世,但却更直接、强烈地表现了词人的现实理想与为实现理想的坚强意志,更鲜明地揭示了词的主旨。

      作者这里所说的挡住月光的“桂婆娑”,实际是指带给人民黑暗的婆娑桂影,它不仅包括南宋朝廷内外的投降势力,也包括了金人的势力。因为由被金人统治下的北方南归的辛弃疾,不可能不深切地怀想被金人统治、压迫的家乡人民。进一步说,这首词还可以理想为一种更广泛的象征意义,即扫荡黑暗,把光明带给人间。这一巨大的意义,是词人利用神话材料,借助于想象和逻辑推断所塑造的形象来实现的。

      总之,辛弃疾的这首词,无论是从它的艺术境界,还是从它的气象和风格看,他都与运用神话传说的浪漫主义手法有着密切的联系。作者通过超现实的艺术境界,来解决现实的苦闷与实现理想的浪漫主义手法的特点,是一首富于浓厚浪漫主义色彩的优秀词章。

[阅读全文]...

相关词条

相关文章

辛弃疾的名言警句 - 句子

辛弃疾的名言警句 - 语录

辛弃疾的名言警句 - 说说

辛弃疾的名言警句 - 名言

辛弃疾的名言警句 - 诗词

辛弃疾的名言警句 - 祝福

辛弃疾的名言警句 - 心语

推荐词条

忘川渡船的古诗 新春的古诗大全 有关孔方兄的古诗文 七绝春晨的古诗 表示问候的古诗 体现小草精神的古诗小学生 有关春蚕到死丝方尽的古诗 发财最快的古诗 关于*代列强的古诗 古诗词中的女子的名字 小班古诗山村咏怀的目标 形容事物不寻常的古诗 应湖上只情后雨的古诗 古诗中仄声代表的心情 祝愿幼子的古诗文 天狗吞月的古诗词 有幻字的激励的古诗 木莲的古诗 高中语文常考的古诗文 自由体的古风古诗 写徐静雨的古诗 形容节约的古诗词 古诗带兰字的诗 关于征战的古诗大全 关于红旗的古诗词 秋天的国学古诗词 遇到贵人的古诗词 有关昆明石林的古诗词 写祝贺搬家的古诗词 表示瞌睡的古诗 中秋节唐李峤的古诗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