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有书名号的古诗 >

有书名号的古诗

关于有书名号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有书名号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有书名号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包括句子、语录、说说、名言、诗词、祝福、心语等。如果有书名号的古诗页面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

句子:即与有书名号的古诗相关的句子。
语录:即与有书名号的古诗相关的名人语录
说说:即与有书名号的古诗相关的qq说说、微信朋友圈说说。
名言:即与有书名号的古诗相关的名人名言、书籍名言。
诗词:即与有书名号的古诗相关的古诗词、现代诗词、千古名句。
祝福语:即与有书名号的古诗相关的祝福祝贺词。
心语:即与有书名号的古诗相关的早安、晚安朋友圈心语。

  • 书名号怎么打

  • 书名号怎么打

      我们再添加书名的时候,往往都要加上书名号。那么书名号怎么打呢?下面就让小编来告诉大家书名号怎么打吧,欢迎阅读。

      书名号怎么打:

      1、先使用shift+Ctrl按键,将搜狗打字法加载出。

      2、然后单击小键盘或者右键单击搜狗图标,找到选项特殊符号。

      3、这样就可打开特殊符号,在里面我们就可以找到单号需要的符号。

      以下几种情况也可以用书名号:

      1、下列文化产品名称可以用书名号。如电影《高山下的花环》、电视剧《大明宫词》、相声《钓鱼》、舞蹈《月光下》、摄影《开国大典》、美术作品《八骏图》、湘绣《龙凤呈祥》、特种邮票《*》等。

      2、一些已经写好的应用文,我们在写文章引用时可以用书名号。如《××学校工作计划》、《××学校工作总结》、《××学校聘用退休教师合同》。

      3、书名号是表示书籍、篇章、报刊、剧作、歌曲等名称的标点符号。例如:《茶馆》(剧作名),《我爱北京*》(歌曲名),除了书籍、篇章、报纸、刊物、剧作、歌曲名称可用书名号

      但以下几种情况不宜用书名号:

      1、证件名称不能用书名号。如生产许可证、营业执照、驾驶证、身份证、准考证等都不能用书名号。因此,例1中“《准考证》”、“《身份证》”的书名号应去掉。

      2、电视、报刊栏目的'名称最好不要用书名号。如例2“《焦点访谈》”、例4“《幸运52》”中的书名号应改为双引号。

      例5:本刊除发表文学作品和文学评论外,还辟有《当代军人掠影》《特区风情》《开放城市巡礼》等丰富多彩的栏目。这个句子中的书名号都应改为双引号。

      3、丛书最好不要用书名号。丛书名为一个词的,连同“丛书”加引号;丛书名为短语的,只把这个短语加引号。

      例6:《从小爱科学》丛书是一套适合少年儿童阅读的好丛书。这个句子中的书名号应改为双引号。

      例7:《科技英语速成班》已开始上课。

      例8:高三理科班开设了《语文》、《语文》、《英语》、《物理》、《化学》、《生物》、《体育》等课程。

      例9:对于《雅思(IELTS)考试》人们已耳熟能详,如今一个全新的同样来自英国的职业外语水*测试——《博思(BULATS)考试》,也由国家人事部考试中心推出。

      5、作文命题中的文题、话题不宜用书名号。如1994年高考作文命题写为,“以‘尝试’为题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700字”,这是正确的。因此,例3中的“以《××与××的对话》为题”中的书名号应改为双引号。

      例10:请以《人文素养与发展》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这个句子中的书名号应改为双引号。

      6、会议、竞赛、展览、主题活动等名称不能用书名号。以下例11、例12、例13、例14中的书名号应改为双引号。

      例11:《2005年高考研讨会》将于4月6日在北京召开。

      例12:《新体育杯》围棋赛另一个阶段比赛经过八轮争夺,于10月5日在安庆结束。

      例13:最*在合肥举办的《全国首届山水画展览》上,不同风格、流派的作品异彩纷呈。

      例14:以《健康秩序、健康生活》为主题的中央电视台2004年“3、15”电视宣传活动将由央视经济的11个栏目共同组织完成。

      7、报社、杂志社的名称,如果着眼于单位,一般不用书名号。

      例15:大学毕业后,我分配到《*青年报》社上班。这个句子中的书名号应去掉。

      另外,在书写标点符号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书名号里边还要用书名号时,外面一层用双书名号,里边一层用单书名号。如《后序》、《琵琶行(并序)》。

      2、书名与篇名连用时,先写书名、后写篇名、中间用间隔号,然后加上书名号。如《荀子·劝学》。

      3、词牌与词题连用时,先写词牌、后写词题、中间用间隔号,然后加上书名号。如《沁园春·雪》。

      4、书名号里的名称要与原名相符。如《*青年报》不能写成“《*青年》报”。

      例16:昨日,*证券业协会发的规范证券公司《评审暂行办法》,对申请条件、评审程序和持续要求等内容作出了详细的规定。这个句子的书名号应该这样标示“《规范证券公司评审暂行办法》”才正确。

[阅读全文]...
  • 书名号的正确使用知识

  • 知识,写作
  • 书名号的正确使用知识

      导语:书名号是一种标志符号,它标志书名、篇名、戏剧名、歌曲名、报刊杂志名和法规文件等题名。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写作基础,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一)书名号的基本用法

      1、 书名、篇名、报纸名、刊物名,用书名号标示。示例:《三国演义》‖《人的正确思想是从那里来的?》‖《参考消息》‖《大众电影》‖《瞭望》杂志‖《中华儿科杂志》。

      2、 法律、规章、规定、合同等文书的'标题,用书名号标示。示例:《新闻出版统计管理办法》‖《汉语拼音方案》。

      3、 文化产品(电影、戏剧、绘画、歌曲、舞蹈、摄影、邮票等)的题目,用书名号标示。示例:影片《红高粱》‖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独舞《月光下》‖黑白摄影《救死扶伤》‖董希文的《开国大典》‖石雕《和*》‖湘绣《龙凤呈祥》‖特种邮票《*皮影》‖相声《钓鱼》‖小品《英雄母亲的一天》‖游戏软件《仙剑奇侠传》。

      4、报纸、杂志、电台、电视台的栏目与板块名称,用书名号标示。示例:该报《人民子弟兵》专栏‖副刊《笔会》‖中央电视台专题节目《体育沙龙》‖北京文艺台《周末三人谈》专题节目。

      (二)提示

      1、书名号的形式分双书名号“《》 ”和单书名号“〈 〉”。书名号里面还要用书名号时,外面一层用双书名号,里面一层用单书名号。如果偶尔出现三层书名号时,最里一层书名号用双书名号。示例:

      ⑴《〈*工人〉发刊词》发表于1940年2月7日。

      ⑵他的毕业论文《鲁迅先生〈《呐喊》自序〉试析》获得一致好评。

      2、 单书名号的形式是“〈 〉”,不可用数学上的小于号和大于号的组合形式“< >”代替中文单书名号。

      3、 书名、篇章名等如果使用缩略形式,照样要用书名号,示例:阅读《毛选》四卷‖参见《现汉》第234页‖《沙》剧的布景设计。

      4、 丛书名用书名号。至于“丛书”一词放在书名号里面还是外面,要看图书本身书名(主要指封面)是否有“丛书”字样。示例:《万有文库》‖《四库丛刊》‖《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音乐文物大系》‖《20世纪心理学通览》丛书‖《往事与回忆》传记丛书。

      5、书籍、报刊的版本、版别的位置。因为不是书报名称本身,只是一个注释说明,通常的做法是用括号把它们括起来,紧放在书名号之后。也可以不用括号,直接跟在书名号后面,或放在书名之前。示例:采用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现代汉语》(增订二版)‖编辑《北京大学学报》(社科版)‖发行《咬文嚼字》(学生版)‖订阅《读者文摘》中文版‖订阅中文版的《读者文摘》‖参见《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第345页。

      6、 法令、规定、方案、条例等“草案”“初稿”“试用稿”之类字样,如果包括在文书标题之中,则应放在书名号里面。这类字样在书名号里是否括注,依据原件模式。示例:公布《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试用稿)》‖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试行)》第十六条‖发表《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初稿》。

      7、报社、杂志名,如果着眼于单位,指称报社、杂志社、编辑部,一般不用书名号。如果指的是那个文字载体本身,用书名号。如果报刊名称易与普通名词混同,无论哪种情况都要加书名号。示例:

      ⑴新闻出版署报纸司和新闻出版报连续组织报纸编校质量评比,就是在为纯洁祖国语言文字方面作出自己的努力。今后可在《新闻出版报》上开辟专栏,定期公布对报纸编校质量抽查评比的结果。

      ⑵《山西青年》向一稿多投宣战。

      ⑶《青年记者》注意民意调查。

      ⑷《少男少女》请*班学生在广州作报告。

      8、 教科书名称用书名号,但课程名称不用书名号。示例:

      这学期开设微积分课,需要买一本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微积分》。

      9、 位置禁则:书名号的前一半不出现在一行之末,后一半不出现在一行之首。

      10、直排规则:直行文稿的书名号的形式是“?”和“?”。必要时也可采用浪线式书名号,标在字的左侧。

      (三)书名号使用常见差错

      1、 滥用书名号,随意超出应用范围,如品牌名、证件名、会议名、展览名、奖状名、奖杯名、活动名、机构名,也用书名号标示。下面的书名号均有不当之处:《长征二号》运载火箭‖《永久牌》自行车‖《桑塔那》轿车‖颁发《身份证》‖持有《经营许可证》‖附有《产品合格证》‖办理《营业执照》‖填报《职工下岗登记表》‖组建室内乐队《爱乐女》‖荣获《百花奖》‖举办《喜乐杯》足球赛‖《科技日语速成班》招生‖召开《’99油画艺术研讨会》‖《法国*代艺术展览》开幕‖已被《人民日报》、《新华社》、《经济日报》采用。

      2、 建筑或单位用书名号标示。下面的书名号均使用不当:参观天坛《祈年殿》‖住在《北京饭店》。

      3、 书名号里面的名称和原名称不符,或者将选题内容与篇章标题混为一谈。下面的书名号均使用不当:

      ⑴摘自《半月谈内部版》第5期。(“《半月谈内部版》”应改作“《半月谈》(内部版)”)

      ⑵《人民邮电报》刊发了这篇文章。(“《人民邮电报》”应改作“《人民邮电》报”)

[阅读全文]...
  • 写作中书名号的正确使用方法

  • 写作
  • 写作中书名号的正确使用方法

      书名号是用于标明书名、篇名、报刊名、文件名、戏曲名、歌曲名、图画名等的标点符号,亦用于歌曲、电影、电视剧等与书面媒介紧密相关的文艺作品。下面为大家带来了写作中书名号的正确使用方法,欢迎大家参考!

      (一)书名号的基本用法

      1、书名、篇名、报纸名、刊物名,用书名号标示。示例:《三国演义》‖《人的正确思想是从那里来的?》‖《参考消息》‖《大众电影》‖《瞭望》杂志‖《中华儿科杂志》。

      2、法律、规章、规定、合同等文书的.标题,用书名号标示。示例:《新闻出版统计管理办法》‖《汉语拼音方案》。

      3、文化产品(电影、戏剧、绘画、歌曲、舞蹈、摄影、邮票等)的题目,用书名号标示。示例:影片《红高粱》‖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独舞《月光下》‖黑白摄影《救死扶伤》‖董希文的《开国大典》‖石雕《和*》‖湘绣《龙凤呈祥》‖特种邮票《*皮影》‖相声《钓鱼》‖小品《英雄母亲的一天》‖游戏软件《仙剑奇侠传》。

      4、报纸、杂志、电台、电视台的栏目与板块名称,用书名号标示。示例:该报《人民子弟兵》专栏‖副刊《笔会》‖中央电视台专题节目《体育沙龙》‖北京文艺台《周末三人谈》专题节目。

      (二)提示

      1、书名号的形式分双书名号“《》”和单书名号“〈〉”。书名号里面还要用书名号时,外面一层用双书名号,里面一层用单书名号。如果偶尔出现三层书名号时,最里一层书名号用双书名号。示例:

      ⑴《〈*工人〉发刊词》发表于1940年2月7日。

      ⑵他的毕业论文《鲁迅先生〈《呐喊》自序〉试析》获得一致好评。

      2、单书名号的形式是“〈〉”,不可用数学上的小于号和大于号的组合形式“<>”代替中文单书名号。

      3、书名、篇章名等如果使用缩略形式,照样要用书名号,示例:阅读《毛选》四卷‖参见《现汉》第234页‖《沙》剧的布景设计。

      4、丛书名用书名号。至于“丛书”一词放在书名号里面还是外面,要看图书本身书名(主要指封面)是否有“丛书”字样。示例:《万有文库》‖《四库丛刊》‖《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音乐文物大系》‖《20世纪心理学通览》丛书‖《往事与回忆》传记丛书。

      5、书籍、报刊的版本、版别的位置。因为不是书报名称本身,只是一个注释说明,通常的做法是用括号把它们括起来,紧放在书名号之后。也可以不用括号,直接跟在书名号后面,或放在书名之前。示例:采用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现代汉语》(增订二版)‖编辑《北京大学学报》(社科版)‖发行《咬文嚼字》(学生版)‖订阅《读者文摘》中文版‖订阅中文版的《读者文摘》‖参见《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第345页。

      6、法令、规定、方案、条例等“草案”“初稿”“试用稿”之类字样,如果包括在文书标题之中,则应放在书名号里面。这类字样在书名号里是否括注,依据原件模式。示例:公布《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试用稿)》‖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试行)》第十六条‖发表《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初稿》。

      7、报社、杂志名,如果着眼于单位,指称报社、杂志社、编辑部,一般不用书名号。如果指的是那个文字载体本身,用书名号。如果报刊名称易与普通名词混同,无论哪种情况都要加书名号。示例:

      ⑴新闻出版署报纸司和新闻出版报连续组织报纸编校质量评比,就是在为纯洁祖国语言文字方面作出自己的努力。今后可在《新闻出版报》上开辟专栏,定期公布对报纸编校质量抽查评比的结果。

      ⑵《山西青年》向一稿多投宣战。

      ⑶《青年记者》注意民意调查。

      ⑷《少男少女》请*班学生在广州作报告。

      8、教科书名称用书名号,但课程名称不用书名号。示例:

      这学期开设微积分课,需要买一本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微积分》。

      9、位置禁则:书名号的前一半不出现在一行之末,后一半不出现在一行之首。

      10、直排规则:直行文稿的书名号的形式是“?”和“?”。必要时也可采用浪线式书名号,标在字的左侧。

      (三)书名号使用常见差错

      1、滥用书名号,随意超出应用范围,如品牌名、证件名、会议名、展览名、奖状名、奖杯名、活动名、机构名,也用书名号标示。下面的书名号均有不当之处:《长征二号》运载火箭‖《永久牌》自行车‖《桑塔那》轿车‖颁发《身份证》‖持有《经营许可证》‖附有《产品合格证》‖办理《营业执照》‖填报《职工下岗登记表》‖组建室内乐队《爱乐女》‖荣获《百花奖》‖举办《喜乐杯》足球赛‖《科技日语速成班》招生‖召开《’99油画艺术研讨会》‖《法国*代艺术展览》开幕‖已被《人民日报》、《新华社》、《经济日报》采用。

      2、建筑或单位用书名号标示。下面的书名号均使用不当:参观天坛《祈年殿》‖住在《北京饭店》。

      3、书名号里面的名称和原名称不符,或者将选题内容与篇章标题混为一谈。下面的书名号均使用不当:

      ⑴摘自《半月谈内部版》第5期。(“《半月谈内部版》”应改作“《半月谈》(内部版)”)

      ⑵《人民邮电报》刊发了这篇文章。(“《人民邮电报》”应改作“《人民邮电》报”)

      ⑶有个同学说,老师教他们,以后再遇到《责任》之类的作文题,按照“谈谈孔繁森,想到钱学森,联系中学生”的程式来写,保险不会豁边。(书名号应改作引号)

[阅读全文]...
  • 如何获得高考报名号

  • 高考
  • 如何获得高考报名号

      有的考生因为粗心大意把高考准考证号弄丢了,就会遇到高考报名号怎么查询的难题。那么,如何获得高考报名号?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如何获得高考报名号,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一、如何获得高考报名号?

      一、学校教务处

      学校的教务处是处理学生档案的地方,在那里可以查到你的很多信息。如果你去学校的教务处,自然就可以知道你的高考报名号了。

      二、考试遗留

      这个只适合部分在高中时参加过大型考试的同学们,特别是计算机等级考试的学生,一旦你参加这个考试后,你的姓名,学校,准考证号等信息都将会被记录。只要再次登录这个查询计算机等级考试的网站就可以了。不过一般这个网站的记录不过保存太久。

      三、带好证件去教育局

      带上你的身份证和学生证,亲自去一趟你们高中所在的教育局。只要你如是说明来意,找到相关查询学生信息的部门,你就能很快找到自己想要的信息了。不过,这个就是需要你亲自去跑教育局了。

      四、官方指定网站查询

      登陆查询高考报名号的官方网站,在出现的网页中点击“在校生查询”,注意右边的的年份,如果你不是那个年份之后的'学生,就查询不到了。在新出现的页面中,点击左上角的“注册学信网账号”,这一步就很关键了,请使用你的常用邮箱注册,注意了,上面的那一行对邮箱有限制,注册之后要等待激活邮件。快的快很迅速,慢一点地话要等数个小时了。当你收到激活邮件后,后面的就要如实按照要求填写了。愿你通过这种方法能快速找回你的高考报名号。

      二、什么是高考报名号

      高考报名号就是指高考报名序号,即各县区招生办公室以报名点为单位统计的流水号,是为了便于统计各报名点采集的相关报名信息而编制的号。高考报名号是考生全国统一的14位报名号,它与准考证号是不同的,比高考准考证号码多5位,其中加入了高考年份及所在地区号码,不影响填补学籍系统。

      14位报名号构成:

      第1、2位为年度代码:如2015年填写“15“;

      第3、4位为省市代码:陕西省代码为“61”;

      第5、6、7、8位为县、市、区代码;

      第9位为考试类别代码:普通高考代码为“1”;

      第10位为科类代码:文史类—1、外语类—2、艺术类(文)—3、理工类—5、艺术类(理)—7、体育类(理)—8。

      第11、12、13、14位为考生顺序号。

      用户名填写常用邮箱,证件选择身份证,证件号码填写身份证号码,填写正确,则自动生成出生年月,所在地选择省、市。

      用途介绍

      高考是按各地区组织的,高考号也是按地区划分,所以前面的几位数字是代表地区的,依次代表省,市,县(地区),学校,最后4位是你们那个地区的学生每人一个编号 高考报名序号是指你提交上来的高考报名顺序及高考方面的流程。

[阅读全文]...
  • 高考报名号忘了怎么办

  • 高考
  • 高考报名号忘了怎么办

      高考考生除了在省内有9位准考证号外,还有全国统一的高考14位考生号,很多同学不小心把考生号忘记了,不要慌,小编告诉你怎么找回考生号。 

      高考考生号忘记了怎么办

      1、学校教务处。学校的教务处是处理学生档案的地方,在那里可以查到自己的很多信息。如果去学校的教务处,自然就可以知道自己的准考证号了。

      2、考试遗留。这个只适合部分在高中时参加过大型考试的同学们,特别是计算机等级考试的学生,一旦参加这个考试后,自己的姓名,学校,准考证号等信息都将会被记录。只要再次登录这个查询计算机等级考试的网站就可以了。不过一般这个网站的记录不过保存太久。

      3、带好证件去教育局。带上自己的身份证和学生证,亲自去一趟高中所在的教育局。只要说明来意,找到相关查询学生信息的部门,就能很快找到自己想要的信息了。不过,这个就是需要亲自去跑教育局了。

      高考考生号简介

      考生号,是考试组织机构按照一定规则为应试考生统一编排或指定的序号,是考生参加考试时所需的重要信息。在特定考试内,一位考生对应一个考生号,并与该考生的报考信息相匹配。

      普通高考代码为“1”,第10位是科类代码,文史类—1、外语类—2、艺术类(文)—3、理工类—5、艺术类(理)—7、体育类(理)—8,后面是考生顺序号(流水号)。

      考生号,全国统一是14位,其中前两位是年份代码,3~8位是考区代码,第9位是秋季高考代码。

      高考考生号是怎么组成的

      高考考生号是由14位*数字组成。

      第一第二位数字:代表参加高考的年份,规定为公元纪年后两位数字,乳20xx年的考生则考生号前两位就是18。

      第三第四位数字:代表省份代码,可在网上查询,湖北地区代码为42.

      第五至第八位数字:代表本省各地区(市、县)国标代码。

      第九位数字:代表考试类型代码,1代表秋季统考(6月份的全国高考),9代表中专学生。

      第十位数字:代表科类代码,1代表文史,3代表艺术文,4代表体育文,5代表理工、7代表艺术理、8代表体育理。中职生的第十位数字为专业大类代码,1代表农林牧渔类,2代表医药卫生类,3代表工业类,4代表土木水利类,5代表信息技术类,6代表财经商贸类,7代表旅游服务类,8代表教育与文化艺术类。

      第十一至十四位数字:代表考生序列号,随机有序安排。

      高考网上报名的具体流程流程

      1:注册、登录

      可登录各省招生办公室网站在首页点击“网上报名”进入网上报名页面;推荐大家使用IE9+浏览器、360浏览器、QQ浏览器、火狐浏览器、搜狗浏览器。一台电脑同时只能供一位考生使用。

      “报名序号”和“注册密码”是考生网上注册必须的凭据,考生须先到各报名点或县区招办缴纳报名费用,然后领取“报名序号”和“注册密码”。

      领取报名序号后请首先核对报考的类型、类别是否正确,如有问题,及时向报名点或县区招办反映。如信息无误,则按照领取的“报名序号”和“注册密码”进行网上注册并完成网上报名。“报名序号”和“注册密码”在注册成功后不再使用。

      身份证号必须为15位或者18位,最后一位如果是字母“X”的话,可以为大写字母也可以为小写字母,如果考生填的是小写字母,系统会自动转换成大写字母。同一身份证号只能注册一次。

      流程2:填写考生基本信息

      考生基本信息如实填写即可。

      上传照片:登录系统后,如果考生没有上传照片会跳转到照片上传页面,点击【打开照片】按钮选择经过【照片审核】工具处理过的照片,输入验证码,点击【上传照片】按钮,照片会显示在上方,照片上传成功。

      流程3:填写报名表格

      在户籍所在地报名参加英语听力第二次考试的考生要勾选“在户籍所在地参加高考第二次英语听力考试”,需申请在非户籍所在地参加英语听力第二次考试的考生不勾选“在户籍所在地参加20xx年高考第二次英语听力考试”这一栏,但需按要求填写《3月普通高校招生英语听力考试非户籍所在地考生报考登记表》进行申请在非户籍所在地参加考试。

      流程4:缴费

      点击【确认】按钮会弹出报考确认页面,点击【确定】会弹出“请认真核对报名信息,确保报名信息完整准确”提示,确认无误后,点击【确定】按钮完成报名信息确认。

      报名信息确认后需要进行打印报名表的操作,点击系统左侧菜单栏的打印报名表按钮,进入报名表下载界面。

      重要提示:正式缴费前要认真核对收取费用是否准确。

      高考体检的注意事项提醒:限报专业不要报

      记者从北京市体检中心获悉,*年的.高考体检结果显示,适宜选报普通高校所有专业的考生数量仅在19%左右,81%左右的考生因身体条件不适合某些专业学*而有限制报考,仅有0.3%左右考生因传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不适宜报考所有专业,即身体不合格。考生因身体原因被退档的主要原因是误报专业。

      市体检中心主任杜兵说,每位参加高考体检的考生在体检结束时,都会接到一份包含体检结果和报考专业建议的体检表,考生要仔细阅读,读懂体检结果,同时还要认真地阅读《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以及所报考院校的招生简章。有的考生存在侥幸心理,明知道自己的身体条件属于专业限报,却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填报了志愿,这种做法千万要不得。考生要想顺利被高校录取,如愿考入理想的学校和专业,必须根据体检结果和报考专业建议,客观、正确地填报志愿,避开体检结果中的限报专业。

      据了解,往年高招录取中,总会遇到一些考生因身体条件不符合专业要求,而发生不予录取的退档情况。有的考生即使已入学,在入学复查时也会因身体条件不能完成正常专业课学*而被退学。例如,有的考生色觉异常却报考了医学专业、园林专业;视力不足却报考了航海、轮机专业;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却报考了学前教育专业等。

      残疾高考生要及时办理残疾证

      考生身体如有肢体残疾,要及时到北京市及各区县残联办理残疾证,并将残疾证号写入体检表。

      据了解,按照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不影响学*的肢体残疾考生如高考成绩达到录取要求,高校不能因其残疾而不予录取,同时高校对考生身体健康状况的补充规定必须合法、合理,要列入招生章程向社会公布。没有残疾证的考生不能按照残疾人对待,高考录取时不能受到保护(教育部规定的高招退档理由明确有一条:残疾考生无残疾证),请相关考生在体检前夕一定要办理好残疾证。

      高考体检结果有异议可复检

      高考体检后,考生及家长对体检结果有异议怎么办?北京市体检中心专项体检办公室负责人钱文红说,如果考生认为体检表上所记录的体检结果与自身身体情况确实不符,可以提出复检要求。

      具体程序是,首先通过校医反映到所在区县体检医院要求复检,然后经体检医院与学校协商安排复检时间。如遇疑难问题需要会诊鉴定,考生可持所在区县体检医院开具的介绍信到北京市体检中心会诊。

      钱文红表示,高招体检是一项很严肃的工作,考生一定要根据体检结果,报考自己身体条件适合的专业。考生对体检结果有异议一定要向老师和医院及时提出,确保体检结果的准确性。另外,考生如果还有其他问题,还可以向市体检中心咨询。

      高考体检结果分4种 选择合适专业报考

      适宜选报普通高等学校各专业。

      这部分考生约占高考体检总数的19%,说明他们的身体状况适合高等院校各类专业的就读条件,可以选报高校的各类专业。

      不适宜选报第二部分中的某条相关专业。

      这类考生患有某些疾病或某种生理缺陷,身体条件符合《指导意见》第二部分中的某些条款,这些条款中所列的各专业不宜选报,主要是指身体条件不能按照专业培养方案完成学业,考生报考志愿时要避开受限专业。

      不适宜就读第三部分中的某条相关专业。

      这类考生患有某些疾病或某种生理缺陷,身体条件符合《指导意见》第三部分中的某些条款,不宜就读条款中所列的各专业。主要是指考生的身体条件虽能坚持专业学*,但今后会影响考生在该专业的就业和发展。考生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报。

[阅读全文]...
  • 关于读书的古诗名言

  • 读书,名言
  • 1、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

    2、有才不肯学干谒,何用年年空读书。

    3、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4、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5、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

    6、奇文共欣赏,疑义相如析。

    7、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8、别来十年学不厌,读破万卷诗愈美。

    9、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10、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11、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12、读书三十年,腰间无尺组。

    13、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14、窗间白发催愁境,烛底苍头劝读书。

    1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6、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17、读书复骑谢,带剑游淮阴。

    18、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

    19、人生在勤,不索何获。

    20、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21、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22、读律看书四十年,乌纱头上有青天。

    23、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24、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

    25、读书如行路,历险毋惶恐。

    26、至哉天下乐,终日在书案。

    27、令伯支离晚读书,岂知词赋称相如。

    28、诗非易作须勤读,琴亦难精莫废弹。

    29、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30、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31、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

    32、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33、读书何所求,将以通事理。

    34、因依老宿发心初,半学修心半读书。

    35、读书不趁早,后来徒悔懊。

    36、悲吟雨雪动林木,放书辍剑思高堂。

    37、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

    38、儿大诗书女丝麻,公但读书煮春茶。

    39、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40、献赋今未售,读书凡几秋。

    41、宅从栽竹贵,家为买书贫。

    42、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43、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44、韬略终须建新国,奋发还得读良书。

    4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46、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

    47、士欲宣其义,必先读其书。

    48、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

    49、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50、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51、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阅读全文]...
  • 古代名人的读书名言

  • 古代,名人,名言
  •  

      古代名人的读书名言

      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韩愈

      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3、一日不书,百事荒芜。——李诩

      4、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长歌行》

      6、凡读无益之书,皆是玩物丧志。——王豫

      7、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8、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9、磋砣莫遗韶光老,人生惟有读书好。——《宋诗纪要》

      10、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11、至乐莫如读书,至要莫如教子。——《增广贤文》

      12、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

      13、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14、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孔子

      15、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孔子

      1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17、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1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1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20、学而时*之,不亦说乎?——孔子

      2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孔子

      22、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

      23、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24、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25、百学须先立志。——朱熹

      26、读而未晓则思,思而未晓则读。——朱熹

      27、学固不在乎读书,然不读书则义理无由明。——朱熹

      28、举一而反三,闻一而知十,及学者用功之深,穷理之熟,然后能融会贯通,以至于此。――朱熹

      29、读书之乐乐陶陶,起并明月霜天高。——朱熹

      30、读书之法无他,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朱熹

      31、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朱熹

      32、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先于读书。 ——朱熹

      33、读书譬如饮食,从容咀嚼,其味必长;大嚼大咀,终不知味也。 ——朱熹

      34、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朱熹

      35、举一而反三,闻一而知十,及学者用功之深,穷理之熟,然后能融会贯通,以至于此。——朱熹

      36、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37、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38、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39、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40、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41、退笔如山起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苏轼

      42、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43、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春所欲求者尔。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苏轼

      44、读书不知味,不如束高阁;蠢鱼尔何如,终日食糟粕。——袁牧

      45、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46、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47、读书贵神解,无事守章句。——徐洪钧

      48、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

      49、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阅读全文]...
  • 名人名言古诗词的书41条

  • 名人名言
  • 1.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王安石《桂枝香·登临送目》

    2.能几番游,看花又是明年。——张炎《高阳台·西湖春感》

    3..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唐杜甫 .一日不作诗心源如废井唐贾岛 .作诗火急追亡逋情景一失后难摹宋苏轼 .文章自得方为贵衣钵相传岂是真金王若虚 .我手写我口

    4.莫将死句入诗中,此诀传来自放翁。——袁枚《仿元遗山论诗》

    5.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高鼎《村居》

    6.六经三史,诸子百家,非无可观,皆是为治。——苏轼

    7.观众器者为良匠,观众病者为良医。(宋·叶适

    8.欲加之罪,何患辞。——《左传》

    9.知识是珍贵宝石的结晶, 文化 是宝石放出来的光泽。——泰戈尔

    10.虽天才隽朗,而实须坟诰以广知。——葛洪

    11.不学而求知,犹愿鱼而无网。——葛洪

    12.壮年何事憔悴,华发改朱颜。——苏舜钦《水调歌头·潇洒太湖岸》

    13.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

    14.汉家君臣欢宴终,高议云台论战功。——王维《少年行四首》

    15.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16.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杜甫《戏为六绝句》

    17.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鹤鸣》

    1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19.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20.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刘禹锡《杨柳枝词》

    21.安得生羽毛,千春卧蓬阙?。——李白《天台晓望》

    22.人生无百岁,百岁复如何?古来英雄士,各已归山河。——刘基《绝句·人生无百岁》

    23.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诗经·卫风·硕人》

    24.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25.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老子》

    26.宁为太*犬,不作乱离人。(冯梦龙

    27.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苏轼《阳关曲》

    28.*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宋·俞文豹

    29.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杜甫《梦李白二首·其二》

    30.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陆游

    31.**不自在,自在不**。(宋·罗大经

    32.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宋·释道原》

    33.他人有心,予忖度之。——《诗经·小雅》

    34.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刘义庆

    35.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36.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卫风·淇奥》

    37.尽道丰年瑞,丰年事若何。——罗隐《雪》

    38.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

    39.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王风·黍离》

    40.寅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少年。——李白《上李邕》

    41.客行随处乐,不见度年年。——孟浩然《岁除夜会乐城张少府宅》

[阅读全文]...
  • 读书的古诗

  • 读书,古诗文
  • 读书的古诗

      读书是一种幸福,让人增长知识,使人明白道理,令人憧憬未来,叫人品味生活,给人益处多多,这种幸福别无取代。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关于读书的古诗,喜欢的`过来一起分享吧。

      1、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2、传屐朝寻药,分灯夜读书。——于鹄《题邻居》

      3、读书贫里乐,搜句静中忙。——唐·裴说《句》

      4、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5、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刘昚虚《阙题》

      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7、读书能养气,乃为善读书。——清·汪莹《示儿》

      8、常日好读书,晚年学垂纶。——高適《答侯少府》

      9、读书三十年,腰间无尺组。——王维《偶然作六首》

      10、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欧阳修《画地学书》

      11、书多笔渐重,睡少枕长新。——唐·姚合《别贾岛》

      12、寂历弹琴地,幽流读书堂。——刘希夷《蜀城怀古》

      13、归志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陆游《读书》

      14、献赋今未售,读书凡几秋。——岑参《送薛弁归河东》

      15、宅从栽竹贵,家为买书贫。——唐·许浑《寄殷尧藩》

      16、书味在胸中,甘于饮陈酒。——清·袁枚《遣怀杂诗》

      17、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王禹偁《清明》

      18、一月不读书,耳目失精爽。——萧抡谓《读书有所见作》

      19、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元来不读书。——章碣《焚书坑》

      20、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萧抡谓《读书有所见作》

      21、读书复骑谢,带剑游淮阴。——王维《送从弟蕃游淮南》

      22、又是今年忆去年。——吕本中《减字木兰花·去年今夜》

      23、寒夜读书忘却眠,锦衾香烬炉无烟。——清·袁枚《寒夜》

      24、因依老宿发心初,半学修心半读书。——王建《寄旧山僧》

      25、谤书盈箧不复辩,脱身来看江南山。——谢逸《送董元达》

      26、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颜真卿《劝学诗》

      27、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劝学诗》

      28、驿亭幽绝堪垂钓,岩石虚明可读书。——欧阳修《咏零陵》

      29、读书不作儒生酸,跃马西入金城关。——谢逸《送董元达》

      30、儿大诗书女丝麻,公但读书煮春茶。——黄庭坚《送王郎》

      31、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杜甫《柏学士茅屋》

      32、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黄庭坚《寄黄几复》

      33、田中读书慕尧舜,坐待四海升*年——高启《练圻老人农隐》

      34、灯火纸窗修竹里,读书声。——陈继儒《浣溪沙·初夏夜饮归》

      35、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36、草堂栖在灵山谷,勤读诗书向灯烛。——唐·薛令之《草堂吟》

      37、杜诗韩集愁来读,似倩麻姑痒处抓。——唐·杜牧《读韩杜集》

      38、观书老眼明如镜,论事惊人胆满躯。——辛弃疾《送湖南部曲》

      39、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宋·苏轼《和董传留别》

      40、卖却屋边三亩地,添成窗下一床书。——唐·杜荀鹤《书斋即事》

      41、嗜书如嗜酒,知味乃笃好。——宋·范成大《寄题王仲显读书楼》

      4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43、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张可久《卖花声·怀古》

      44、诗非易作须勤读,琴亦难精莫废弹。——宋·刘克庄《赠玉隆刘道士》

      45、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神童诗》

      46、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王贞白《白鹿洞二首·其一》

      47、早知逢世乱,少小谩读书。——岑参《行军诗二首——时扈从在凤翔》

      48、少小多才学,*生志气高。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神童诗》

      49、我闭南楼看道书,幽帘清寂在仙居。——李白《早秋单父南楼酬窦公衡》

[阅读全文]...
  • 读书的诗句名言 关于读书的古诗词名句

  • 读书,名言
  • 读书的诗句名言

    1、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明·于谦《观书》)

    2、读书如树木,不可求骤长。植诸空山中,日来而月往。露叶既畅茂,烟打渐苍莽。(清·法式善《读书》)

    3、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宋·朱熹《观书有感》)

    4、细雨无尘驾小车,厂桥东畔晚行徐。奚童悄向舆夫语,莫典春衣又买书?(清·潘际云《厂桥》)

    5、木之就规矩,在梓匠轮舆。人之能为人,由腹有诗书。诗书勤乃有,不勤腹空虚。(唐·韩愈《符读书城南》)

    6、嗜书如嗜酒,知味乃笃好()。(宋·范成大《寄题王仲显读书楼》)

    7、卖却屋边三亩地,添成窗下一床书。(唐·杜荀鹤《书斋即事》)

    8、力学如力耕,勤惰尔自知。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宋·刘过《书院》)

    9、书多笔渐重,睡少枕长新。(唐·姚合《别贾岛》)

    10、力学如力耕,勤情尔自知。但使书种多,会有岁捻时。(宋·刘过《书院》)

    11、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月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宋·朱熹《观书有感》)

    12、古来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13、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患足己不学,既学患不行。(唐·韩愈《劝学诗》)

    14、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少年辛苦终事成,莫向光明·惰寸功。(唐·杜荀鹤《闲居书事》)

    15、书味在胸中,甘于饮陈酒。(清·袁枚《遣怀杂诗》)

    16、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唐·《金缕衣》)

    17、一个浑身有几何,学书不就学兵戈。南思北想无安着,明·镜催人白发多。(明·宋·应星《怜愚诗》)

    18、窗间白发催愁境,烛底苍头劝读书。(明·汤显祖《正觉寺示弟儒祖》)

    19、草堂栖在灵山谷,勤读诗书向灯烛。(唐·薛令之《草堂吟》)

    20、人心如良苗,得养乃兹长;苗以泉水灌,心以理义养。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一月不读书,耳目失清爽。(清·萧抡谓《读书有所见作》)

    21、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宋·苏轼《和董传留别》)

    22、诗非易作须勤读,琴亦难精莫废弹。(宋·刘克庄《赠玉隆刘道士》)

    23、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晋·陶渊明·《杂诗》)

    24、有书堆数仞,不如读盈寸。读书虽可喜,何如躬践履。(清·刘岩《杂诗》)

    25、寒夜读书忘却眠,锦衾香烬炉无烟。(清·袁枚《寒夜》)

    26、读律看书四十年,乌纱头上有青天。男儿欲画凌烟阁,第一功名不爱钱。(明·杨继盛《言志诗》)

    27、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宋·陆九渊《读书》)

    28、读书能养气,乃为善读书。(清·汪莹《示儿》)

    29、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唐·颜真卿《劝学》)

    30、读书贫里乐,搜句静中忙。(唐·裴说《句》)

    31、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神童诗》)

    32、别来十年学不厌,读破万卷诗愈美。(宋·苏轼《送任极通判黄州兼寄其兄孜》)

    33、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宋·朱熹《劝学诗》)

    34、宅从栽竹贵,家为买书贫。(唐·许浑《寄殷尧藩》)

    35、读书不放一字过,闭户忽惊双鬓秋。(宋·陆游《寄题吴斗南玩芳亭》)

    36、尹家在皋桥,喧阗井市区。何以掩市声,充楼古今书。左陈四五册,右倾三两壶。(明·文徵明·《饮子畏小楼》)

    37、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他日名宦恐不免,今日栖迟那可追。(宋·苏轼《宋·安淳秀才失解西归》)

    38、少小多才学,*生志气高。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神童诗》)

    39、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40、读书不觉春已深,一寸光阴一寸金。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唐·王贞白《白鹿洞诗》)

    41、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

    42、当怒读则喜,当病读则痊。恃此用为命,纵横堆满前。(明·杨循吉《题书橱》)

    43、物变极万殊,心通才一曲。读书谓已多,抚事知不足。(宋·王安石《寄吴冲卿》)

    44、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患足己不学,既学患不行。(唐·韩愈《劝学诗》)

    45、杜诗韩集愁来读,似倩麻姑痒处抓。(唐·杜牧《读韩杜集》)

[阅读全文]...

相关词条

相关文章

有书名号的古诗 - 句子

有书名号的古诗 - 语录

有书名号的古诗 - 说说

有书名号的古诗 - 名言

有书名号的古诗 - 诗词

有书名号的古诗 - 祝福

有书名号的古诗 - 心语

推荐词条

形容外滩的夜景的句子 描写春的优美句子50 不信任朋友的句子 心里位置的句子 赞美果汁的美味句子 不善于表达自己的句子 形容人才艺多的句子 形容怒火的句子 世界朦胧诗经典句子 关于发现美的句子 男人不是好东西的句子 描写冬青树的优美句子 风雨同舟的句子 形容孩子进步的句子 关于赴约的唯美句子 昨天的已经过去的句子 鼓励运动员加油的句子 论语中学与思的句子 形容开心句子说说心情 佛家说有缘的句子 亲情甜蜜的句子 描写黑夜寂静的句子 不是我想要的生活句子 让人坚强的经典句子 描写精灵的句子 心情跌入低谷的句子 和同事告别的句子 写春天景色的句子 形容风声的句子 知足常乐句子 形容一个人浪的句子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