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古诗的写作手法都 >

2.古诗的写作手法都

关于2.古诗的写作手法都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2.古诗的写作手法都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2.古诗的写作手法都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包括句子、语录、说说、名言、诗词、祝福、心语等。如果2.古诗的写作手法都页面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

句子:即与2.古诗的写作手法都相关的句子。
语录:即与2.古诗的写作手法都相关的名人语录
说说:即与2.古诗的写作手法都相关的qq说说、微信朋友圈说说。
名言:即与2.古诗的写作手法都相关的名人名言、书籍名言。
诗词:即与2.古诗的写作手法都相关的古诗词、现代诗词、千古名句。
祝福语:即与2.古诗的写作手法都相关的祝福祝贺词。
心语:即与2.古诗的写作手法都相关的早安、晚安朋友圈心语。

  • 古代诗歌的写作手法

  • 诗歌,古代,写作
  • 古代诗歌的写作手法

      在日常学*、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诗歌吧,诗歌以强烈的节奏、美妙的韵律、精炼的语言、奇特的想象,丰富的感情展现其语言的艺术。还在苦苦寻找优秀经典的诗歌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古代诗歌的写作手法,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1.比喻:比喻的结构一般由本体、喻体和比喻词构成。比喻的本体和喻体必须是不同的事物,但相互之间有相似点。运用比喻可以化*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

      2.比拟:包括拟人和拟物两类。拟人是把物当人来描写,赋予物以人的情感、意志、动作等;拟物是把人当物来描写,或把此物当彼物来描写。运用比拟,可使人或物色彩鲜明,描写生动,蕴含丰富。

      3.借代:用借体代本体。它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述的人或物,而用上其相关的事物来代替,可用部分代整体,以特征代本体,以专名代泛称等,如《药》中以“花白胡子”代人物,便是以特征代本体。比喻要求本体与喻体有相似点,借代要求借体与本体有相同处。借代可使表达具体象。

      4.夸张:包括对事物作合情合理的夸大或缩小。鲁迅《药》中写道:“……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后一句使用了“缩小”的夸张。夸张要合情合理,其作用是烘托气氛,增强联想,给人启示,增强表达效果。

      5.对偶:俗称“对对子”,诗歌中叫“对仗”。对偶有宽对、严对之别。一般来说,上下两句应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同、意义相关;可以是短语,也可以是句子。有正对、反对、流水对等类型。用对偶,句子整齐,表意凝练,抒情酣畅。

      6.排比: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构成。其作用在加强语气、强调内容、加重感情。

      7.设问:无疑而问,在自问自答中引人注意,启人思考。

      8.反问:也是无疑而问,但答案就在问句中,即用肯定的形式表示否定的意思,用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的意思。有强化语气、强化情感的作用。

      古诗词中常见修辞手法:

      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双关、对偶、对比、设问、反问、用典、互文、叠字、反复、顶针、反语等。

      1、用典

      【作用】:凡诗文中引用过去之有关人、地、事、物之史实,或语言文字,而增加词句之含蓄与典雅者,即称“用典”。

      2、比喻:

      【作用】:比喻使所描绘的事物生动、形象。

      生动,形象;化*淡为生动,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通俗,化冗长为简洁。

      3、拟人:

      【作用】:拟人能促使读者产生联想;赋予事物以人的特征、灵性,给人以亲切之感;使所描绘的事物更加形象、生动。

      4、双关

      【作用】:可以借助双关表达委婉含蓄,意味深长的情感。

      5、对比

      【作用】:对比可以突出各自鲜明的特点,有助于表达思想情感。

      6、夸张

      【作用】:

      1)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

      2)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

      3)增强联想;创造气氛。

      7、借代:

      【作用】:恰当地运用借代可以引人联想,使语句拥有形象突出、特点鲜明、文笔精炼、具体生动的效果。

      8、互文:

      【作用】运用互文手法,使诗句语言明快,结构工整,声韵和谐。

      9、设问:

      【作用】:正确的运用设问,能引人注意,启发思考;有助于层次分明,结构紧凑;可以更好地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

      10、反复:

      【作用】:

      1)强调,增强语气或语势。

      2)起到反复咏叹,表达强烈情感的作用。同时,反复的修辞手法还可以使诗文的格式整齐有序,而又回环起伏,充满语言美。

[阅读全文]...
  • 古诗的表现手法及作用

  • 古诗的表现手法及作用

      古体诗是与*体诗相对而言的诗体。*体诗形成前,各种汉族诗歌体裁。也称古诗、古风,有“歌”、“行”、“吟”三种载体。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古诗的表现手法及作用,欢迎大家分享。

      古诗的表现手法及作用

      1、直接抒情

      即作者在文中把内心强烈的感情不加掩饰地直接叙述出来,让强烈的感情激流直接倾泻而出。

      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全诗以慷慨悲凉的基调,通过等幽州台直接表达了诗人功业难就、空怀壮志的悲愤和失意苦闷的情怀。

      2、借景抒情

      (杜牧《泊秦淮》)属间接抒情的一种,通过对实景的描写来抒写作者的感情。

      如: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诗歌的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所写景并非晴朗的月夜、万里无云的碧空,而是迷蒙的烟月,笼罩着寒水白沙。景色是那么黯淡,氛围是那么冷寂,这就给后两句写作者的忧虑情绪增添了气氛,加浓了色泽,两者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3、托物言志

      属间接抒情的一种,托物言志就是把要抒发的感情、阐发的思想借助于对某种事物或物品的描摹议论表达出来。

      如: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虞世南《咏蝉》)诗歌中所描写的蝉的形象是:蝉垂着触须在枝头吸饮清洁的露水,阵阵的蝉声从稀疏的梧桐上传出来。身居高处,叫声自然传的很远,并非依靠风的力量。而在诗歌中作者真正所要抒发的人生感怀是:凡是品格高尚的人,总是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地提高自身修养,因而美好的声名自可远扬,不需要依靠其他人的吹嘘。由此可见,写蝉是依据,而抒怀言志才是真正目的的。

      4、情景交融

      在景物描写中融入了作者的主管感情,使诗歌达到“物我合一”分不清哪是“景”,哪是“情”的境界。

      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诗句表面上是写景,而实际上则隐寓着诗人的一种超脱尘世、热爱自然、远离官场的感情境界。

      5、动静结合

      指对人、事、景处于动态或相对静态时的描写。

      如: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全诗用白描手法写出了诗人夜晚在船上看到的景色,前两句写静态,后两句写动态,一动一静,相辅相成。

      6、以动衬静

      属反衬手法中的一种,即通过对动态的描写,渲染反衬出静态,也就是在动态描写中显示出静态。

      如: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诗歌中所写景物如花落、月出、鸟鸣等都是动景,同时又通过这些动景,更加突出显示了春涧的幽静。“鸟鸣山更幽”,动中见静,愈见其静,这里面包含着辩证法。

      7、乐景写哀

      属反衬手法中的一种,表面上写的是一种欢乐的场景,而实践上是借此来表达一种悲哀、凄楚的情绪。

      如:青雀鹄舫,四角龙子幡,婀娜随风转。金车玉作轮,踯躅青骢马,流苏金镂鞍。赍钱三百万,皆用青丝穿,杂彩三百匹,交广市鲑珍。

      8、以景结情

      诗歌在议论或抒情的过程中,戛然而止,转为写景,以景代情作结,使得诗歌“此时无情胜有情”,显得意犹未尽。

      如: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王昌龄《从军行七首》)诗歌的前三句均是就乐声抒情,结句诗人轻轻宕开一笔,以景结情。仿佛在军中置酒饮乐之后,忽然出现一个月照长城的莽莽苍苍的景象:古老雄伟的长城绵亘起伏,秋月高照,景象壮阔而悲凉。此时征戍者内心是浓浓的乡思,还是渴望建功立业?是对现实的忧虑,还是对祖国河山深沉的爱呢?……不得而知,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9、借古讽今

      这是咏史诗中常见的表现手法,借历史上的事件乱来讽喻当朝。

      如:台城六代竞奢华,结绮临春事最奢。万户千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刘禹锡《台城》)全诗以台城这一六朝帝王起居临政的地方为题,描写了六朝纵情作乐的荒淫生活,和野草丛生的凄凉景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把严肃的历史教训化作了触目惊心的具体形象,寄托了吊古伤今的无限感慨。

      10、渲染

      我国传统画技之一,后借用来指文艺创作中为突出人物形象和环境所采用的强调、反复等多方面着意铺叙的写作技法。

      如: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王昌龄《秋词》)首句破题,以描写秋景来渲染深宫寒夜的气氛。

      11、烘托

      衬托中的正衬,原始我国传统画技之一。亦称“烘云托月”。后借用指一种写作技法,指通过特定的环境气氛的描写,以突出人物某种心绪或突现人物形象的技法。此中手法常与渲染结合起来使用。

      如: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陌上桑》)

      12、用典

      用典是指援引历史故事或古书中的词语来说明自己观点的一种修辞方式。用典有明用,也有暗用。

      如: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词人以廉颇自比,表示自己虽老却不忘为过效劳的忠贞之情。

      13、虚实结合

      实写,指对人物或事件进行直接的、正面的叙述和描写。虚写,指采用侧面交代或烘托性的叙述与描写。虚实结合,即两种手法在叙述、描写中同时使用。

      如: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王建《十五夜望月》)地白如霜、栖鸦可见,诗人虽没有明写“月明”,但我们却处处感到“月光皎洁”。实写“地白”“栖鸦”,虚写“月明”,暗扣“望月”这一诗题。

      14、抑扬

      抑扬可分两种:欲扬先抑;欲抑先扬法。

      如: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诗前两句写诗人乘兴游园,被拒之门外;后两句却写出诗人另有所得,看到满园春色,前后感情有个落差,前面遗憾,后面高兴。这里采用了欲扬先抑法。

      15、对比

      运用对比,可以把不同人物、不同的生活现象、不同的思想感情,区别得更加鲜明,使美者更美、丑者更丑。

[阅读全文]...
  • 古诗常用的表现手法及作用(古诗词常见的描写手法大全)

  • 常见表现手法及作用(1)对比,对比可突出事物的特点,使好的事物显得更好,坏的显得更坏。如张可久的《[中吕]卖花声?怀古》“美人自刎乌江岸,战火曾烧赤壁山,将军空老玉门关。伤心秦汉,生灵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以英雄美人的穷途末路和民生疾苦对比,表达了对普通百姓的深切同情。“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李白《越中览古》)前三句描写昔日繁荣和最后一句描写今日冷落凄凉形成强烈的对比,使读者感受特别深切,其中蕴含着诗人深沉的历史思考。(2)虚实结合,是指现实的景、事与想象的景、事互相映衬,交织一起表达同一样的情感。“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咽。……”(柳永《雨霖铃》)上阕除“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外,写的都是眼前实景实事实情,写词人和心爱的人不忍分别又不得不别的心情,是实写;下阕写对别后生活的设想,是虚写,着意描绘词人孤独寂寞的心情。虚实结合,淋漓尽致写出了离别的依依不舍。

    (3)烘托,烘托属侧面描写,原是国画的一种画法,后用于写作技法,指的是以乙托甲,使甲的特点或特质更加突出。此种手法常与渲染手法结合起来使用,如《琵琶行》中三次写江中之月,分别烘托了琵琶声的美妙动听、引人入胜和人物凄凉、孤独、悲伤等心情。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所要塑造的人物形象是周瑜,作者却从“千古风流人物”说起,由此引出赤壁之战时的“多少豪杰”,最后才集中为周瑜一人,突出了周瑜在作者心中的地位。

    (4)衬托,衬托是烘托的一种,指的是为了使事物的特色突出,用另一些事物放在一起来陪衬或对照。衬托手法又分两种:一种是正衬(陪衬),一种是反衬。正衬是用相同的东西来衬托,如白居易的《长恨歌》,写杨贵妃“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以美衬美;“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要塑造的人物形象是周瑜,却从“千古风流人物”写起,由此引出赤壁之战时的“多少豪杰”,最后才集中为周瑜一人,突出了周瑜在作者心中的主要地位。反衬是用相反的东西来衬托,有以动衬静,以美衬丑,以乐衬苦等。如“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僧敲月下门”等都是以闹衬静。

    (5)动静结合,动静结合指在诗中诗人、事、景的动静有机地结合起来描写的一种手法。如杜甫的《绝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诗的尾句与第三句动态的飞燕对照,动静相间,相映成趣。

    (6)白描与工笔,白描原是国画的一种画法,指纯用线条勾画,不加色彩渲染,后用于文学创作,指用最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而描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的一种描写手法。工笔是指对事物注重细部,进行精雕细刻、重彩浓墨的描绘。如苏轼的《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采撷生活中的两个小景,以白描手法加以表达,融情于景,造成了一种别有情趣的美感。

    (7)以景结情,诗歌在议论或抒情的过程中,戛然而止,转为写景,以景代情作结,使得诗歌“此时无情胜有情”,显得意犹未尽。如王勃的《山中》:“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最后两句写山上望见实景,映衬一二句之情,以景寓情,用秋风萧瑟,黄叶飘飞来衬托自己的悲苦。张可久的《〔中吕〕卖花声?怀古》:“阿房舞殿翻罗袖,金谷名园起玉楼,隋堤古柳缆龙舟。不堪回首,东风还又,野花开暮春时候。”诗人叙事时只写淫乐不写败亡,这种以景结情的手法余味无穷,耐人寻味。

    (8)以乐景写哀情,以乐景写哀情属反衬手法的一种,表面上写的是一种欢乐的场景,而实际上借此来表达一种悲哀、凄楚的情绪。如欧阳修的《踏莎行》“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以散发芳香的青草与和暖的春风这种乐景反衬词人无穷的离愁别绪这一哀情。又如李煜的《望江南》“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昔日游上苑时的热闹与美好正显示了今日处境的凄凉。

    (9)用典,用典有用事和引用前人诗句两种。用事是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个人的意绪和愿望等,属于借古抒怀。引用或化用前人诗句目的是加深诗词中的意境,促使人联想而寻意于言外。“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姜夔《扬州慢》)这首词除了回顾作者43年前南下经历一层外,全是用事。“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写的是刘裕当年北伐抗敌的英雄气概。作者借赞扬刘裕,讽刺南宋王朝主和派屈辱求和的无耻行径,表现出作者抗金的主张和恢复中原的决心。“春风十里”引用杜牧的诗句,表现往日扬州十里长街的繁荣景况,是虚写;“尽荠麦青青”,写词人今日所见的凄凉情形,是实写。这两幅对比鲜明的图景寄寓着词人昔盛今衰的感慨。

    (10)叠词,叠词是指为了表达的需要,把同一词接二连三地用在一起的修辞手法。典型的如李清照的《声声慢》开头“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十四个字,表现了作者孤独、寂寞、凄苦、复杂而深切的心理状态,为全诗定下了一个孤独的感情基调。

    (11)双关,为了使某一字、词,凭借其本身具有的语音或语意的条件,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获得双重意义就是双关。这种修辞手法可以使语言含蓄、风趣。如韦庄的《忆昔》中诗人不把“无忌”作专名看,取其“无所顾忌”“肆无忌惮”之意,这是双关;诗人言愁却借善歌少女之名“莫愁”,意在反讽,这也是双关。

    (12)想象,想象是人们在已有材料和观念基础上,经过联想、推断、分析、综合,创造出新的观念的思维过程。“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的《望洞庭》)这首诗选择了月夜遥望的角度,通过极富想象力的描写,将洞庭的湖光山色别出心裁地再现于纸上。

    (13)象征,象征是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与之相似或相*特点的概念、思想和感情。“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绕郡城”(李德裕《登崖州城作》)这两句描写青山环绕,层峦叠嶂,自己所处的郡城正在严密封锁,重重阻隔之中。象征了自己被政敌迫害的景况,书写思归不得的忧伤。通篇用比喻就是象征,如于谦的《石灰吟》。

[阅读全文]...
  • 古诗词12种修辞手法

  • 古诗文
  • 古诗词12种修辞手法

      想要更好地认识、体会古诗词所表现的情感内容,就必须延伸到其中所用的修辞手法、意象等知识,一起来看看古诗词中这些常见的修辞手法吧。

      比喻

      把一种事物或情景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有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

      例如:“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望洞庭》)诗歌巧妙地以“螺”作比,将皓月银辉下的山比做银盘里的青螺,色调淡雅,山水浑然一体。

      借代

      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可用部分代替全体,用具体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人。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含蓄。

      例如:“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词中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夸张

      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有更突出、更鲜明地表达事物的作用。

      例如:“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愁生白发,诗人用夸张的手法写白发竟有“三千丈”那么长,可见愁思的深重。

      对偶

      用结构相同、字数相同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的意思。从形式看,语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内容看,意义集中含蓄。

      例如:“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无边落木”对“不尽长江”使诗的意境显得广阔深远,“萧萧”的'落叶声对“滚滚”的水势更使人觉得气象万千。更重要的是,从这里感受到诗人壮志难酬的苦痛。

      比拟

      把物当做人来描写叫拟人,把人当做物来描写叫拟物。比拟有促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人、物、事表现的更形象、生动的作用。

      例如:“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林逋《山园小梅》)这一联采用拟人的手法。“先偷眼”极写白鹤爱梅之甚,它还未来得及飞下,就迫不及待地先偷看梅花几眼;“合断魂”一词写粉蝶因爱梅而至销魂,把粉蝶对梅的喜爱之情夸张到极点。

      排比

      把内容紧密关联、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几个句子或短语接连说出来。

      例如:“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纯用名词组合,构成典型环境,渲染孤寂,凄清的气氛,烘托游子的哀愁。

      设问

      先提出问题,接着自己把看法说出。问题引入,带动全篇;中间设问,承上启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

      例如:“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蟾宫曲》)以设问开篇,点明题旨,领起下面分层次地叙述三国人物的英雄业绩。

      反问

      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来加强语气,表达强烈感情。

      例如:“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王安石《叠题乌江亭》)使用反问句式,语气冷峻,强调了历史之必然。

      用典

      用典有用事和引用前人诗句两种。用事是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个人的意绪和愿望等等,属于借古抒怀。引用或化用前人诗句目的是加深诗词中的意境,促使人联想而寻意于言外。

      例如:“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写的是刘裕当年北伐抗敌的英雄气概。作者借赞扬刘裕,讽刺南宋王朝主和派屈辱求和的无耻行径,表现出作者抗金的主张和恢复中原的决心。“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姜夔《扬州慢》)“春风十里”引用杜牧的诗句,表现往日扬州十里长街的繁荣景况,是虚写;“尽荠麦青青”,写词人今日所见的凄凉情形,是实写。这两幅对比鲜明的图景寄寓着词人昔盛今衰的感慨。

      点化

      点化也叫化用。它是把前人的诗文妙句融化为自己的语言的一种创作方法。

      例如:王实甫的《西厢记长亭送别》“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就是点化了范仲淹的《苏幕遮》中的“碧云天,黄叶地”的句子。白居易的《长恨歌》中“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点化了韦应物的“西施且一笑,众人安所妍”诗句的意境。

      双关

      某一字、词,凭借其本身具有的语音或语意的条件,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获得双重意义就是双关。这种修辞手法可以使语言含蓄、风趣。

      例如:韦庄的《忆昔》“昔年曾向五陵游,子夜歌清月满楼。银烛树前长似昼,露桃花里不知秋。西园公子名无忌,南国佳人号莫愁。今日乱离俱是梦,夕阳唯见水东流!”诗人不把“无忌”作专名看,取其“无所顾忌”“肆无忌惮”之意,这是双关;诗人言愁却借善歌少女之名“莫愁”,意在反讽,这也是双关。

      互文

      也叫互辞,是古诗文中常采用的一种修辞方法。古语对它的解释是:“参互成文,含而见文。”具体地说,它是这样一种形式: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一件事,实则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说的是一件事。

      例如:“烟笼寒水月笼沙”(杜牧《泊秦淮》),我们应理解为:烟雾笼罩着寒水也笼罩着沙;月光笼罩着沙也笼罩着寒水。

      拓展:

      比喻

      1. 《卖炭翁》:“满面尘灰烟火色”用“烟火色”喻像烟火一样的脸色。

      2.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借梨花喻雪。

      3. 《秋浦歌》:“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借“秋霜”喻白发。

      4. 《岳阳楼记》:“皓月千里,浮光跃金”借“金”喻月光;“静影沉璧”借“璧”喻水中的月影。

      借代

      (一)全体代部分

      1. 《桃花源记》:“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借“武陵人”代武陵某一个人。

      2. 《曹刿论战》:“肉食者”借“肉食者”代大官。

      3.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借“故人”代孟浩然。

      (二)部分代整体

      1. 《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借“鸡黍”代饭菜。

[阅读全文]...
  • 顶针修辞手法的古诗有哪些

  • 文学
  • 顶针修辞手法的古诗有哪些

      顶针,又称顶真、联珠或蝉联,是一种修辞手法。指用前一句结尾之字作为后一句开头之字,使相邻分句蝉联。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顶针修辞手法的古诗,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蜀道难

      李白

      噫吁,危呼高哉!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①,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始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②有鸟道③,可以横绝峨嵋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④

      上有六龙回日⑤之高标⑥,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猿猱欲度愁攀缘。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⑦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⑧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石冰崖转石万壑雷。

      其险也若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呼来哉。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

      磨牙吮血,**如麻。

      锦城⑨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⑩。

      【注释】

      ①蚕丛、鱼凫:都是传说中古蜀国国王。古代的蜀国本与中原不通,至秦惠王灭蜀(公元前三一六),始与中原相通。

      ②太白:山名,又名太乙山,秦岭主峰,在今陕西周至、太白县一带。旧说因其冬夏积雪,故名。太白山在当进京城长安之西,故云“西当太白”。

      ③鸟道:极言山路险窄,仅能容鸟飞过。

      ④地崩句:相传秦惠王嫁五美女与蜀,蜀遣五个力士迎之,回到梓潼,见一大蛇入穴中,五人引其尾使出;结果山崩,五人皆被压死,五女上山化为石。

      ⑤六龙回日:相传太阳神乘车,羲和驾六龙而驶之。此指高标阻住了六龙,只得回车。

      ⑥高标:立木为表记,其最高处叫标,也即这一带高山的标志。

      ⑦扪参句:意谓山高入天,竟至可以伸手摸到一路所见星辰。古以星宿分野,凡地上某一区域,都划在星空某一分野之内,并以天象所示来占卜地上属邑之吉凶。秦属井宿分野,蜀属参宿分里。胁息:屏气不敢呼吸。

      ⑧子规:杜鹃鸟,蜀地最多。相传蜀帝杜宇,号望帝,死后其魂化为子规,啼声悲 ?凄。

      ⑨锦城:即锦官城,今四川成都市。

      ⑩咨嗟:叹息。

      【简析】

      这首诗是袭用乐府旧题,意在送友人入蜀。诗人以浪漫主义的手法,展开丰富的想象,艺术地再现了蜀道峥嵘,突兀,强悍、崎岖等奇丽惊险和不可凌越的磅礴气势,借以歌咏蜀地山川的壮秀,显示出祖国山河的雄伟壮丽。至于本诗是否有更深的寓意,历代有各种不同看法。然而就诗论诗,不一定强析有寓意。但从诗中,“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看,却是在写蜀地山川峻美的同时,告诫当局,蜀地险要,应好好用人防守。诗采用律体与散文间杂,文句参差,笔意纵横,豪放洒脱。全诗感情强烈,一唱三叹,回环反复,读来令人心潮激荡。

      2、子夜秋歌

      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①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②情。

      何日*胡虏③,良人④罢远征。

      【注释】

      ①捣衣:将洗过的衣服放在砧石上,用木杵捣去碱质。这里指人们准备寒衣。

      ②玉关:即玉门关。

      ③虏:对敌方的蔑称。

      ④良人:丈夫。

      【简析】

[阅读全文]...
  • 古诗词中白描手法的运用

  • 文学
  • 古诗词中白描手法的运用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中,大家都收藏过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古诗吧,古诗泛指*古代诗歌。其实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古诗词中白描手法的运用,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运用白描手法写作的诗词“看似*常却奇崛”,“其淡语皆有味,浅语皆有致。”诗人以真情挚意专注于其种事物,充分调用所把握的文字挥写诗章,白描手法就会大获成功。

      白描原是*绘画的传统技法之一,大致接*西洋画中的速写或素描,其特点是用简练的墨色线条来勾勒画面,赋形写意,不饰烘托,不施色彩。这种画法引入到诗歌中的创作中,那就是不用形容词和修饰语,也不用精雕细刻和层层渲染,更不用曲笔或陪衬,而是抓住描写对象,用准确有力的笔触,明快简洁的语言,朴素*易的文字,干净利索地勾画出事物的形状、明暗、声响等,以表现作者对事物的感受。

      一、写景,更有利于表现人物的情感

      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支小令是元人散曲中的名篇,被周德清誉为“秋思之祖”。全曲仅有二十八个字,而作者用白描手法,描绘了一幅秋郊黄昏萧瑟凄凉的行旅图景,刻画了一个骑着瘦马在西风残照的古道上艰难跋涉的游子形象,表现了这位天涯游子悲秋怀想的愁苦情怀。前三句十八个字中,全是名词和形容词,无一动词,各种景物的关系以及它们各自的动态与形状,全靠读者根据意象之间的组织排列顺序以及自己的生活经验去把握。这种奇妙的用字法,实在为古之所罕见,用最少的文字来表达丰富的情感。温庭筠《商山早行》中“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与马曲用字法相似,但其容量仍不如马曲大。马曲用字之简练已达到不能再减的程度,用最少的文字来表达丰富的情感,这正是《天净沙秋思》这首小令艺术上取得成功的原因之一。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缘杨阴里白沙堤。” 这首诗也巧妙地运用白描手法刻画了江南早春的景象,就像一篇短小精悍的游记,从孤山、贾亭开始,到湖东、白堤止,一路上,在湖青山绿那美如天堂的景色中,饱览了莺歌燕舞,陶醉在鸟语花香中,最后,才意犹未尽地沿着白沙堤,在杨柳的绿阴底下,一步三回头,恋恋不舍地离去了。耳畔还回响着由世间万物共同演奏的春天的赞歌,心中便不由自主地流泻出一首饱含着自然融合之趣的《钱塘湖春行》的优美诗歌来。这首诗不但描绘了西湖旖旎骀荡的春光,以及世间万物在春色的沐浴下的勃勃生机,而且将诗人本身陶醉在这良辰美景中的心态和盘托出,使人在欣赏了西湖的醉人风光的同时,也在不知不觉中深深地被作者那对春天、对生命的满腔热情所感染和打动了。

      二、写人,直逼人物的灵魂

      如白居易的《卖炭翁》: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在这首小型叙事诗中,作者以白描的手法,成功地塑造了卖炭老翁的感人形象。“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这十四个字的肖像描写,不仅准确地表现了卖炭翁的职业和年龄特征,而且使人想到他的辛酸劳作和痛苦生活。长期受烟火熏烤使皮肤变色,终日扒摸木炭把十指染黑,而“两鬓苍苍”又表现出卖炭翁的凄楚和衰老。这样拼死拼活地苦干,只不过为了“身上衣裳口中食”,挣点钱勉强度日。“可怜身上衣正单”,“夜来城外一尺雪”。作者又以对照的写法来表现卖炭翁的困苦生活。“心忧炭贱愿天寒”,是更深入一层的心理刻画。一般人在衣单不能御寒时,总想天气暖和,可是卖炭翁却在“衣正单”时“愿天寒”,一怕天气暖,炭卖不掉,衣食无所出;二想天气寒冷,卖个好价钱。这两句诗深刻地表现了他对“卖炭得钱”的殷切期望,反映了他十分悲惨的生活境遇。

      又如聂夷中《田家》:“父耕原上田,子斫山下荒。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乍看去,此诗的内容之*淡、语言之明白、字句之简单,几乎没什么奥妙可言,但它能以最少的文字取得很大的效果,显得十分耐读,这又绝不是偶然的。封建时代农民遭受剥削的主要形式便是地租。在唐末那样的乱世,封建国家开支甚巨而资用缺乏,必然加重对农民的榨取。此诗的写作目的就在于揭露这样的黑暗现实。如果正面从收租事情落笔,所费笔墨必多而实际效果未必就好。此诗的写作特点之一就在于抛开这种正面的描写,而只选取收租的题前之景,即农夫辛勤耕作而官家等待收租情况。“官家已修仓”一句点到为止,修仓干什么,农夫的.命运将怎样,一应留待读者去想。作者省却许多气力,却“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全诗以小见大,寥寥数语就勾勒出了父子辛勤劳作、官家修筑粮仓的画面,表现了封建统治者残酷剥削、压榨农民的深刻主题。这正是白描手法在此诗中彰显的魅力。

      在古诗词中,白描手法常与工笔联合运用,艺术效果奇佳。如杜甫《绝句二首(其一)》:“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诗人以“迟日”领起全篇,突出了春天日光和煦、万物欣欣向荣的特点,并使诗中描写的物象有机地组合为一体,构成一幅明丽和谐的春色图。你看:阳光普照,水碧山青,草木复苏,万象更新。清风拂面,送来百花的芳香,带来春草的清馨。河滩上,溪岸边,冰雪融尽,泥土潮湿而松软,燕子轻盈地飞来飞去,衔泥筑巢,呢呢喃喃。水暖沙温,美丽多情的鸳鸯相依相偎,恬然静睡,十分娇慷可爱。燕子是候鸟,诗人描写它是有意突出春天的特征。前二句的“迟日”、“江山”、“春风”、“花草”组成一幅粗线勾勒的大场景,并在句尾以“丽”、“香”突出诗人强烈的感觉;后二句则是工笔细描的特定画面,既有燕子翩飞的动态描绘,又有鸳鸯慵睡的静态写照。飞燕的繁忙蕴含着春天的勃勃生机,鸳鸯的闲适则透出温柔的春意,一动一静,相映成趣。而这一切全沐浴在煦暖的阳光下,和谐而优美,确实给人以春光旖旎之感。

      运用白描手法写作的诗词“看似*常却奇崛”,“其淡语皆有味,浅语皆有致。”诗人以真情挚意专注于其种事物,充分调用所把握的文字挥写诗章,白描手法就会大获成功。

      拓展:夸张的手法在古诗中的运用

      夸张是在客观实际的基础上,对某一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故意加以扩大或缩小的描写。它往往结合着想象,饱和着诗人的感情,着重从形象的描绘和意境的创造上,去突出事物的特征。

      夸张是使诗歌语言形象化,从而创造出惊人意境和阔大气势的重要途径;是给读者以鲜明深刻的印象的有效方法;是使源于生活的诗歌,又高于生活,美于生活的艺术手段。成功的夸张,往往使诗句顿生光辉。

      李白的《横江词六首》(其六):“月晕天风雾不开,海鲸东蹙百川回。惊波一起三山动,公无渡河归去来。”《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两首诗中的四句:“海鲸东蹙百川回(海鲸东向,百川倒流)”、“惊波一起三山动”与“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都是采用了夸张的艺术手法,使其诗闪烁出艺术的光彩。王之涣为了强调关外的荒凉,在《凉州词》中也采用了夸张的手法,说“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了。

      这些夸张是诗人用来抒发真挚的感情的,诗句所表达的虽不是生活的真实,却是艺术的真实,所以能获得广大群众的接受和赞赏。

      善于在诗中运用夸张手法的还有:李益在《宫怨》中说:“似将海水添宫漏,共滴长门一夜长。”这样海水也就可以添进宫漏,水永远滴不完,夜长得无有止期;张说在《蜀道后期》中说:“秋风不相待,先到洛阳城。”这样秋风也就可以先到洛阳城,走到了自己的前面;李白在《劳劳亭》中说:“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这样也就可以使春风知道离别的痛苦,不遣柳条发青,来阻止离别。诗仙李白最善于在诗中运用夸张手法,他用得熟练、恰当、富于幻想,富有情趣。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必须以生活的真实为基础,必须掌握分寸,不要使人感到太为过火。

      运用了夸张手法的诗句

      1.最大的雪花:燕山雪花大如*,片片吹落轩辕台。

      2.最高的山: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3.最长的头发: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4.最大的酒量: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

      5.最长的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6.最多的愁: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7.最险要的地势: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8.最吓人的风: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

      9.最容易衰老的人: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10.最快的船:*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11.最能笑的人:天公见玉女,大笑亿千场。

      12.最有力气的人:我且为君槌碎黄鹤楼,君亦为吾倒却鹦鹉洲。

      13.最难走的路: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14.最高的楼: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15.最大的风浪:一风三日吹倒山,白浪高于瓦官阁。

      16.最无奈的人: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17.最没有价值的诗:吟诗作赋北窗里,万言不直一杯水。

      18.最恐怖的鲸:有长鲸白齿若雪山,公乎公乎挂罥于其间。

      19.最深的友情: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20.最荒凉的地方: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阅读全文]...
  • 写作手法

  • 写作,学*
  • 写作手法

      写作手法属于艺术表现手法,常见的写作手法有:悬念,照应,联想,想象,抑扬结合、点面结合、动静结合、叙议结合、情景交融、衬托对比、伏笔照应、托物言志...

      写作手法【1】

      写作手法就是文章中用来表现主题、刻画人物、增强表现力、吸引读者注意力的手段。

      写作手法

      写作手法属于艺术表现手法(即:艺术手法和表现手法,也含表达手法(技巧),常见的有:夸张、对比、比喻、拟人;悬念、照应、联想、想象;抑扬结合、点面结合、动静结合、叙议结合、情景交融、衬托对比、伏笔照应、托物言志、白描细描、铺垫悬念、正面侧面、比喻象征、借古讽今、卒章显志、承上启下、开门见山;烘托渲染、动静相衬、虚实相生、实写与虚写、托物寓意、咏物抒情等。

      最常见的写作手法有:夸张、对比、比喻、悬念、照应、联想、想象、抑扬、动静结合、寓景于情、托物言志等。

      表达方式就是常见的叙述、描写、抒情、议论和说明。

      (其实也属于艺术表现手法)。

      修辞手法就是修辞格的运用,常见的修辞格有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以上8种为大纲规定必须掌握的修辞格),以及反复、双关、反语、引用、对比、衬托(映衬)、顶针(顶真、连珠)、移用、通感、婉曲、回文、呼告、互文等。

      写作手法【2】

      写作手法一般包括三个层次:表达方式、修辞方法、表现手法。

      1、 写作手法概述--表达方式

      记叙: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陆游《书愤》) 用叙述的方式写自己亲临抗金前线的值得纪念的往事。

      描写: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所作的具体描绘和刻画.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杜甫《漫成一首》)

      诗歌从水中月影写起,生动描写了白鹭曲着身子,恬静地夜宿在月照下的沙滩,船尾大鱼跃出水面而发出拔刺的响声,一动一静构成了江上月夜宁静的美景。

      议论:对人和事物的好坏、是非、价值、特点、作用等所表示的意见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元稹《菊花》)

      这是诗的后两句,点出喜爱菊花的原因和对菊花历尽风霜而后凋的坚贞品格的赞美。

      抒情:表达作者强烈的爱憎、好恶、喜怒、爱乐等主观感情。

      有直接抒情,也有间接抒情。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温廷筠《商山早行》)

      首联中起句以时间、事件、环境三者相互照应,写出旅客的辛劳,对句直抒诗人的感慨。

      客行 与 故乡 相比较,自然生出一个 悲 字来。

      2、 写作手法概述--修辞手法(修辞格)

      比喻: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

      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

      有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刘禹锡《望洞庭》)

      诗歌巧妙地以 螺 作比,将皓月银辉下的山比做银盘里的青螺,色调淡雅,山水浑然一体。

      借代: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

      借代可用部分代表全体,具体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人。

      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含蓄。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李清照《如梦令》)

      诗中用 绿 和 红 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夸张: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

      有更突出、更鲜明地表达事物的作用。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李白《秋浦歌》)

      愁生白发,诗人用夸张的手法写白发竟有 三千丈 那么长,可见愁思的深重。

      对偶:用结构相同、字数相同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的意思。

      从形式看,语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内容看,意义集中含蓄。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从篇法结构来讲,这首诗四联八句,句句皆对仗,对得圆浑自然,不见斧凿之痕。

[阅读全文]...
  • 读古诗作文

  • 读古诗作文

      在学*、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看到过许多经典的古诗吧,古诗的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仗、声律。还在苦苦寻找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读古诗作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叮——”上语文课了,我们强压着心头的喜悦坐在椅子上,听着老师一声令下,为什么?请您继续往下看。“古诗词知识大赛”开始了,“耶!”我的心头发出一声欢呼。老师一贯善于抚*我们兴奋的情绪。幻灯片“咔嚓”一换,我们的兴奋之情戛然而止,换成了出奇的*静。原来老师公布规则了。“开始!”

      第一关,小A代表第一组诗歌朗诵《春夜喜雨》。小a的嘴上浮出一丝微笑,不费吹毫之力为其组加上10分。第二组的女将砍瓜切菜般地把10分收入其组。我们组派出小Z太不争气了,上场就读错字!只青涩地收回5分。

      第二关,必答题。每个小组都要抽号。“上帝呀,别抽中我!”“千万别抽中我呀!”后面的大个们开始念经了,我前面的小Y祈祷的最起劲。9号!第一组抽中了9号!我们组的小X当场感到晴天霹雳。抽中他了。同样,小A也为没有抽到他而垂头丧气。到我们组了,却发生了戏剧性的转变,因为我们组有人没有来,顺序号向后移,9号变成了小Y!小X倒在桌子上,高呼:“万岁!”开始了,小Y状态不错,为我们组挣了许多分。

      第三关,抢答题。我们无疑被人给了一记重拳,大家推荐小Q参加比赛,不料,他状态不佳,把前两关的分扣的一干二净,在原分上有倒贴了30分!全组人员叹息声一片。

      第四关,风险题。为了放手一搏,全组人员制定了紧急战术,让语文高手小S亲自出马,勇夺了30分的题。小S拼尽全力也没有能拿下。全组人员知道他已经尽力了,向他那愧疚的背上轻轻拍拍。望着别组欢声笑语,我们组大部分人走出了教室,去叹息今天的失败。

      通过这次大赛,我们认识到了自己在知识方面上的不足。我们要化失败为动力,争取在下次的比赛中勇夺第一。

      古诗给了我很多启发,也让我喜欢上了拥有魅力中国古代文学。

      小时候,我很喜欢读送别的诗,李白的《赠汪伦》是我会背诵的第一首诗。“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我问妈妈“忽闻”是什么意思,妈妈说“忽”是突然的意思,“闻”是听见,总意是突然听见,我一知半解地点了点头。诗意虽然不懂,但是喜欢读诗的感觉,喜欢诗歌的韵味。

      就这样我一首首地积累,背了很多关于送别的诗。“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背完后,妈妈都会把一些词的意思与我讨论一番,然后便问我明白没有,我总是把诗的意思说一遍,并读出诗人的情感。我体会到了不同的场景,诗人的情感是不一样的。《赠汪伦》中并没有太多的悲情,有的是对朋友友情的歌颂;而这首《阳关三叠》却写出了王维对朋友远行的担忧。

      在送别诗里我最喜欢的一首是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方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讲述了白居易与朋友送别时的不舍之情。

      在这些送别诗中,诗人们都把与朋友、亲人之间的不舍和思念情感写得淋漓尽致。渐渐的,我背诗也背出了兴趣,我也懂得比较同一类题材诗人不同的写法和表达方式、方法,并也关心起诗的故事和诗人的身世,在这些学*中我也增长了不少的知识。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听,学校里又传来了朗朗的古诗声。每天早晨,学校的喇叭里便会播放出一首首的古诗,这时同学们便跟着喇叭念了起来。这已经成为了我们学校一道壮观的景象了。因此,我也养成了爱读诗的好*惯了。我的哥哥是个诗的爱好者。每次我去他家时,经常会发现他在读古诗和画一些有关古诗文的手抄报,因此,我便受到了他的影响,我最熟悉的是我*生第一次听到的古诗《静夜思》便是表哥教我的。那是我五岁的时候,一天,我又去找表哥玩了,他依然像往常一样,念着我听不懂的古诗,我忍不住好奇的问:“哥哥,你在念什么呀,我怎么一点好都不懂呢?”表哥抬头望了望我,温柔地说:“是小思思啊,噢,我刚才念的是一首唐诗,名字叫《静夜思》,它是我国唐代著名的诗人李白所写的。李白当时正在异国他乡,在一个月光皎洁的夜晚,李白望着天上的明亮的月亮,便思念过日子了故乡,于是他便写下了这首著名的《静夜思》......”我似懂非懂地听表哥介绍着。从那以后,每当我去表哥家时,表哥总是让我和他一起读着古诗,读完之后,他再我讲这首诗的大概内容和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从此,我那幼小的心灵里一颗诗的种子便在开始慢慢地萌芽了。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古诗的阅读范围在慢慢地扩大了。从崔护的《题都城南庄》到主贞的《白鹿洞》,再从苏轼的《水调歌头》到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啊,我爱古诗,爱它那华丽优美的诗词,爱它那描绘出的美丽景象,更爱它那令人回味思索的思想感情。

      古诗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块瑰宝,意蕴丰富,无不闪烁着智慧的火花,值得*传诵和汲取。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惜时”的诗句,让我从中获益匪浅。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今年春节,当红偶像王俊凯演唱的《明日歌》,非常火爆。其实我知道,这首歌的歌词,是明代诗人钱福创作的一首诗,诗人劝告世人珍惜时间,要“今日事,今日毕”。

      我喜欢读古诗,尤其喜欢“惜时”的诗句。不信你看:《长歌行》里写道:“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爱国诗人岳飞在《满江红》:“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唐代书法家颜真卿在《劝学》里写道:“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晋代诗人陶渊明《杂诗》说:“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这些古诗里的智慧,如同指路的明灯,指引我前行,教会我惜时。以前,我没有时间观念,做事爱往后拖。早上闹钟响了,我心想,再睡一会也没关系;下午回到家,该做作业了,我心想,再多玩一会儿……很多个一会儿就这样一晃而过,时间就这样白白浪费了。不过令人高兴的是,今年寒假,我提前制定了学*安排表,做到不随意浪费时间,并且将等电梯、等公交车、走路的空闲时间利用起来,背英语单词、讲故事。整个寒假里,我不仅提前完成了寒假作业、背了很多新单词,还回了老家过年走亲戚、放烟花、打CS(模拟枪战),快乐极了。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感谢古诗的智慧,让我明白了时间的珍贵。同学们,让我们好好珍惜时间,学做时间的主人,快乐学*,快乐生活吧。

      “古诗词大赛——开始!”随着老师的一声令下,我们班的古诗词大赛终于开始了!同学们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第一轮是必答题。我在心中默默祈祷:可别抽到我呀!千万别抽到我!祈祷也许生了效,抽到了小A。小A与其他两组的同学走到前面,紧张地盯着老师。老师清了清嗓子,说出了题目。第一组的小B顺利地答好了题,他不禁欢呼雀跃起来。老师又问小A另一个题目,小A愣了好半天,才勉强说了出来。结果我们组第一轮少了几分。

      第二轮,我们小队的小C更是回答得结结巴巴,而其他小队的选手皆出色答题,得了几十分。我们只能眼巴巴地看着记分表上1、3组的分数越来越多了。

      第三轮,抢答题。老师要求每组选一名同学进行抢答,我们组的同学不约而同地叫出了我的名字。我非常紧张,甚至有些害怕。要知道,其他组派出的可是两位大队委——小Q和小Z啊!哎,硬着头皮往前冲吧,发扬“长江后浪推前浪”的大无畏精神吧!

      老师说:“我说1、2、3,回答!你们就可以抢答了,明白么?”“明白!”我紧张地思考着,答对了一道题。可小Z果然反应敏捷,答对了很多题。小Q也不甘示弱,但总是答错。“1、2、3……”没等老师说完,我就举起了手,这次显然比他俩快。可老师却笑了:“我还没说回答呢!不算!这题作废!”“不是吧!!!”我只能尖叫了。“1、2、3……”我们三个同时举起了手!老师却笑得弯了腰,“我真的还没说回答呢!同样作废!!”“天啊!我不活了!”我们三个异口同声。……后面的几道题,都出现了同样的局面,我们只能“望分”兴叹了。

      古诗词大赛就这样在一片笑声中结束了。通过这次比赛,我吸取了一个教训:做什么事都要认真仔细,听完别人的话再答题。

      我喜欢读古诗,古诗用简单的文字向我展示了无穷尽的内涵。

      古诗是一幅美丽的画卷。徜徉其中,我领略了一年四季的美景。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春季,我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那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犹如妈妈温暖的手,牵着我走进了春天,春水回环,春气弥漫,春树萌芽,春花怒放,春柳吐翠。在烈日炎炎的夏天,清清的湖面上有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那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让我感受到了夏日的热情和快乐。在金风送爽的秋季,我可以停车坐爱枫林晚,尽情沉醉于霜叶红于二月花,在菊残犹有傲霜枝中,又让我领略了秋的顽强、豁达和不屈。在大雪纷飞的冬天,更有着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的傲骨豪情;而千树万树梨花开又向我展现了一幅奇景,那青松的针叶上,挂着厚厚的白雪,像是一树树洁白的秋菊,那落叶乔木的枝条上裹着雪,宛如一株株白玉琢的树,垂柳银丝飘洒,灌木丛都变成了洁白的珊瑚丛,千姿百态,令人扑朔迷离,恍如置身于童话世界中。在古诗这幅浩瀚无边的画卷里,我可以泛舟湖上,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我可以领略北方的豪情,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我用自己的眼睛,在有声有色地诵读中,游遍祖国的山山水水。

      古诗是一幅绵延不尽的画卷,我慢慢地展开,慢慢地读。我相信,在古诗的国度中,我可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用自己的双眼览遍祖国的壮丽山河。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时光景一时新……”听,校园里传来一阵阵朗朗的背书声,原来是我们班在背古诗呢!

      事情是这样:在前段时间,班主任给每人发了两张古诗资料,听说快要古诗考试了,同学们个个都勤奋学*。这不,都在认真复*古诗,连标点符号也不敢放过。

      话虽如此,可还是有一些调皮捣蛋的同学,擅自更改诗词,给大家带来了欢笑。

      “望庐山瀑布,唐,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李白来到烤鸭店。口水飞流三千尺,一摸口袋没有钱。”那位同学话音刚落,教室里爆发出一阵大笑,顿时气氛变得欢乐起来。

      “嘿,老兄,李白后来咋了?”有人嬉皮笑脸地问。

      那位同学耸了耸肩,表情严肃起来:“那位老板娘说,这位顾客,你不买就算了,还用口水把我的围裙弄湿,快走!快走!”说着,那位同学指了指下面,又做了个连推带拉的动作。

      同学们笑得更欢了。

      “怎么啦?乱哄哄的,成什么样子?”老师突然走进来,板着脸说。

      同学们安静下来,都望了老师一眼,坐得端端正正。老师叹了口气,说:“快点复*古诗吧!别愣着!”

      同学们低下头,从书包里翻找古诗资料。

      “啪!刺啦!噢,资料被撒破了!”那位同学瞄了被“五马*”,“诗”魂出窍的试卷,脸上没有一丝波动,而是朝班长喊了一声:“朱梓轩!帮我复印一下!”又低下了头。不光只有他,许多同学的资料都是破破烂烂的。用老师的话说,就是被狗啃过了。

      下课了,同学们不约而同地跑到班长的座位上,目的只有一个;帮他们复印试卷,真是“读书破万卷”啊!

      两张小小的古诗资料给我们带来无尽的欢乐,那段快乐的时光我难以忘怀。

      在很多人的眼中看来,最简单的东西,往往包含最复杂的内容或复杂的道理。在次我就来举例子说说。

      在数学宝库中,“0”是一个奇妙的数字;在现实生活中,“0”又给我们许多启迪。

      记得小学时,老师讲分数时曾以分苹果为例:“两个人分一个苹果,一人半个。那么两个人分0个苹果?0个人分两个苹果呢?”我想那怎么分呢?因为两个人分0个苹果什么也没有呀?而0个人分两个苹果,苹果又还有呀!是的,0就是这样奇妙,它既可使一切都变得没有,又可使一切都存在。

      在现实生活中,0犹如一个小生命。在这生命中,蕴藏着无限生机,它能运动,会唱歌,还会跳舞。0有着自己的运动曲线,那是世界上最美的曲线——旋转上升的螺旋线。人可以从0开始,创造美丽的生活,美的社会,美的自然。

      在现实生活中,0又犹如一个“老朋友”,它无时无刻不在跟我们打交道。有的人若一帆风顺踌躇满志的时候,使冷落0,轻视0,说它无足轻重,微不足道,然而又回到了0。例如中国足球队曾同卡塔尔队交锋,中国队一开始进了一球从而盲目轻敌、乐观,结果从1又回到了0,失去了出战权;而有的人在生活中受到挫折碰到一个毫无表情的0时,却并不气馁,认准0这个朋友,以它为新的起点,马不停蹄,赶紧向前。是的,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踏踏实实活在0点线上,时时刻刻以它为新的起跑线,时时刻刻都要摆脱不时而止的重担。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鼓起勇气,深深感到任重道远;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伟大的事业上奋发图强,永远攀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执着如一,契而不舍。

      所以,做任何事都要从简单做起,由易到难,不可好高务远,否则永远只是徒劳。

      我爱读古诗,感觉朗朗上口,韵律十足。老师说:古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蕴藏着美好的意境和高远的智慧。最让我受益匪浅的,是“惜时”的诗句。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今年寒假,当红偶像王俊凯演唱的“明日歌”,非常流行。歌词源自一首古诗,意在劝告人们珍惜时间,做到“今日事,今日毕”。

[阅读全文]...
  • 诗歌的表现手法和写作手法有哪些

  • 诗歌,写作
  • 诗歌的表现手法和写作手法有哪些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中,许多人对一些广为流传的诗歌都不陌生吧,诗歌具有精炼、集中,节奏鲜明,富有韵律的特点。那么什么样的诗歌才是好的诗歌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诗歌的表现手法和写作手法有哪些,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诗歌写作手法

      高考诗歌鉴赏常用表现手法

      在诗歌鉴赏的备考练*中,同学们常常出现对概念的理解模糊不清、使用时张冠李戴等问题。为此,现将诗歌鉴赏中20种常用表现手法进行简洁盘点,以便大家更好地应对高考。

      1.对比(对照)

      钱起《暮春归故山草堂》:“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该诗通过“春残”、“鸟稀”、“花尽”、“花飞”与“幽竹”的对比,突出幽竹的高尚精神。刘禹锡《乌衣巷》“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今昔对比,抒发物是人非的沧桑变化之感。张继《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天、残月是冷色,江枫、渔火是暖色,这是色彩的对照;霜天透明的明亮与渔火鲜艳的明亮是光质的对照。通过对照写出作者的孤寂飘零之感。

      2.虚实结合(联想和想象)

      王昌龄《送魏二》:“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一二两句实写眼前之景,三四两句通过联想和想象虚写朋友夜泊潇湘的情状,表现了作者的惆怅和依恋之情。李贺《将发》:“东床卷*罢,护落将行去。秋白遥遥空,日满门前路。”前两句写收拾停当,即将登程,这是实写;后两句写出征后将会遇到的景色,这是虚笔。

      3.正意反说(反语)

      宋之问《渡汉江》“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写思乡之切,却正意反说,愈*家乡,愈不敢问及家乡,担心听到坏消息,从而更好地表达出作者的思乡之切。陆游《秋思》“日长似岁闲方觉,事大如天醉亦休”,纵然是天大的事也一醉罢休,但真能“醉亦休”吗?诗人不过是正意反说,表面放达,实则抒发报国无门、难以释怀的愁苦。岑参《寄左省杜拾遗》“圣朝无阙事,自觉谏书稀”,运用反语,揭露和讽刺了封建统治者的文过饰非、讳疾忌医,表达了诗人对唐王朝的失望之情。

      4.反衬(有时与“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共用)

      沈佺期《独不见》“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用海燕双栖反衬少妇的孤独愁苦。贾至《春思二首(其一)》“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用春日美好之乐景反衬诗人内心之愁苦。

      5.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声衬静)

      刘攽《雨后池上》:“一雨池塘水面*,淡磨明镜照檐楹。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先写水面*静的静态美,再写风吹动垂杨水落荷叶之声,以动衬静,动静结合,表现了雨后池塘的美丽。王维《田园乐(其六)》“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以声衬静,动静结合,表现田园幽静安适的特点。

      6.借古讽今

      杜牧《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借南朝暗讽唐朝统治者大兴佛教、不顾百姓民生的社会现实。戎昱《咏史》:“汉家青史上,计拙是和亲。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妇人。岂能将玉貌,便拟静胡尘。地下千年骨,谁为辅佐臣。”诗人借汉朝之事讽刺当朝执行的屈辱的和亲政策。

      7.直抒胸臆

      杜甫《兵车行》“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直抒胸臆,表现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以及作者对战争的怨恨之情。杨炯《从军行》“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直接抒发了作者忠君报国和渴望建功立业的思想感情。

      8.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委婉含蓄,间接抒情)

      杜牧《齐安郡中偶题二首(其一)》“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绿荷有恨而背西风,以寓情于景的手法,写出诗人之恨,流露出伤感不*之情。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

      二)》:“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描写边塞景象,寓情于景,展现边疆将士的伤感别离之情。

      9.托物言志

      王安石《孤桐》“明时思解愠,愿斫五弦琴”,托物言志,表达了自己正直向上、虚心扎实、坚强不屈的人生追求以及甘愿为解救百姓疾苦而献身的精神。李商隐《蝉》:“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作者借咏蝉以喻自身的高洁。

      10.用典

      裴迪《送崔九》“莫学武陵人,暂游桃源里”,借《桃花源记》中武陵人的典故劝勉崔九既要隐居,就必须坚定不移,不要三心二意,不甘久隐。杜甫《江汉》“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用“老马识途”的典故表达自己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愤懑之情。

      11.比喻

      杨万里《暮热游荷池上》“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将荷叶比作碧伞,生动形象,从而传达出作者对荷花的喜爱之情。刘攽《雨后池上》“一雨池塘水面*,淡磨明镜照檐楹”,将*静的水面比作淡磨之明镜,写出水面的静态美。

      12.拟人

      戎昱《移家别湖上亭》“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柳条藤蔓”用拟人化的“系”的动作挽留主人,从而表现主人对湖上亭的依恋之情。苏轼

      《海棠》“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作者把海棠写成了一个睡美人,突出了海棠的高洁美丽,以及作者对海棠的喜爱之情。

      13.双关

      王昌龄《送魏二》“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一“凉”字,既写出了身体上感受到的寒冷,又写出了诗人内心的凄凉,一字双关。秦韬玉《贫女》“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既表达了对贫女的同情,又倾诉了自己终年劳心却久屈下僚的愤懑不*。

      14.反复

      苏轼《减字木兰花?己卯儋耳春词》:“春牛春杖,无限春风来海上。便丐春工,染得桃红似肉红。”“春”字间隔反复,使词的音调明朗,突出渲染了春趣。

      15.夸张

      王维《终南山》“太乙*天都,连山接海隅”,用夸张的手法极言山之高远。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运用夸张手法写出了岳阳楼高耸入云的情状。

      16.互文

      王昌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木兰诗》“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运用互文手法,使诗句语言明快,结构工整,声韵和谐。

      17.设问

      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运用设问的手法,表达了作者深长的亡国之愁苦。李清照《如梦令》:“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运用设问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内心深切的惜花之情。

      18.烘托、渲染(有时用“侧面描写”)

      贾岛《暮过山村》“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用“怪禽”在旷野中的啼叫、落日斜照渲染山村外清冷甚至让人生畏的气氛。孟浩然《宿业师山房期丁大不至》:“夕阳度西岭,群壑倏已暝。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诗人借西下的夕阳、昏暝的群壑、松际的月亮、风中的清泉等意象表现时间的暗中流动,渲染了越来越清幽的气氛,烘托出作者孤独的心境。李白《蜀道难》“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用“黄鹤”、“猿猱”、“不得过”、“愁攀援”侧面写出山的高险。李白《听蜀僧濬弹琴》“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既写出了作者沉醉于琴声的状态,又侧面烘托出了琴声的魅力。

      19.抑扬法(先扬后抑、先抑后扬)

      李商隐《贾生》:“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不问苍生问鬼神。”诗人运用先扬后抑的手法鲜明地表现了统治者政治上的昏聩庸弱。纪晓岚的“这个婆娘不是人,九天仙女下凡尘。儿孙个个都是贼,偷得蟠桃献母亲”,运用先抑后扬的手法表达了对婆娘及儿孙们的赞扬之情。

      20.多角度描写

      贾岛《暮过山村》“数里闻寒水,山家少四邻”,从听觉上,数里外听到水声,以响衬静;从视觉上,直接写人烟稀少。王禹偁《村行》“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以听觉写动景,以视觉写静景,动静结合,写出了晚山可爱,好景无限。

      当然,这里总结的是一些常见的表现手法,并非涵盖了所有的手法,如反问、比兴、象征、对偶、叠字叠词叠句、细节描写等就没有涉及。我们不妨在老师讲解或自己的复*中及时地查漏补缺。此外,需要注意的是,一首诗词往往综合运用几种表现手法,鉴赏时要进行全面分析,如王冕《白梅》“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有衬托,以冰雪衬托白梅之坚毅耐寒;有对比,用桃李对比显示梅之高洁守志。这需要根据试题的要求灵活处理。

      二、现代诗歌的写法

      (手法一:意境)

      如何是好呢?

[阅读全文]...

相关词条

相关文章

2.古诗的写作手法都 - 句子

2.古诗的写作手法都 - 语录

2.古诗的写作手法都 - 说说

2.古诗的写作手法都 - 名言

2.古诗的写作手法都 - 诗词

2.古诗的写作手法都 - 祝福

2.古诗的写作手法都 - 心语

推荐词条

鹿小葵清晨经典台词 新娘真情告白婚礼台词 高育良辩驳的台词 婚庆开场白台词大全 *凡的世界孙少*台词 七日的王妃经典台词 那些年台词笨蛋大笨蛋 李云龙经典台词意大利炮 才华也会江郎才尽台词 孙尚香蔷薇恋人台词 库里vivo广告台词 韩信台词教廷特使 星爷大话西游经典台词 疯岳撬佳人的经典台词 婚礼现场主持人台词 婚礼开场白台词简短 冒蓝火的加特林台词 派大星53集台词截图 流星花园台词经典对白 悟空传彭于晏经典台词 安迪和奇点的对话台词 大师兄杜俊吃面台词 荆轲暗夜猫娘台词 人民的名义12集台词 老晨女主持台词 女性娇喘台词 夜华我走了那段台词 人民的名义官腔台词 摆渡人梁朝伟所有台词 王者人物台词 河伯的新娘南柱赫台词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