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江南古诗的介绍 >

江南古诗的介绍

关于江南古诗的介绍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江南古诗的介绍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江南古诗的介绍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包括句子、语录、说说、名言、诗词、祝福、心语等。如果江南古诗的介绍页面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

句子:即与江南古诗的介绍相关的句子。
语录:即与江南古诗的介绍相关的名人语录
说说:即与江南古诗的介绍相关的qq说说、微信朋友圈说说。
名言:即与江南古诗的介绍相关的名人名言、书籍名言。
诗词:即与江南古诗的介绍相关的古诗词、现代诗词、千古名句。
祝福语:即与江南古诗的介绍相关的祝福祝贺词。
心语:即与江南古诗的介绍相关的早安、晚安朋友圈心语。

  • 描写江南的诗句介绍

  • 江南
  • 描写江南的诗句介绍

      江南风景诗句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试胆崖边壁与松,相拥而立弟和兄;同生共死情难悔,齐度春秋又夏冬。

      万树桃花漫翠岭,霞光艳影映龙川;粉凝脂蓄三春后,红谢溪头染碧泉。

      美睡宜人胜按摩,江南十月气犹和。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

      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春来南国花如绣,雨过西湖水似油。

      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愁脉脉。目断江南江北。烟树重重芳信隔。小楼山几尺。细草孤云斜日。一向弄晴天色。帘外落花飞不得。东风无气力。

      一夜绿荷霜剪破,赚他秋雨不成珠。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描写江南的古诗

      书室明暖终日婆娑其间倦则扶杖至小园戏作长

      年代:【宋】 作者:【陆游】

      美睡宜人胜按摩,江南十月气犹和。

      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

      月上忽看梅影出,风高时送雁声过。

      一杯太淡君休笑,牛背吾方扣角歌。

      江南

      年代:【汉】 作者:【汉无名氏】 体裁:【乐府】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赠范晔

      年代:【南北朝】 作者:【陆凯】

      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聊寄一枝春。

      菩萨蛮

      年代:【唐】 作者:【韦庄】 体裁:【词】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

      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江南曲

      年代:【南北朝】 作者:【柳恽】

      汀洲采白苹,日落江南春。

      洞庭有归客,潇湘逢故人。

      故人何不返,春华复应晚。

      不道新知乐,只言行路远。

      杨花曲

      年代:【南北朝】 作者:【汤惠休】

      葳蕤华结情,婉转风含思。

      掩涕守春心,折兰还自遗。

      江南相思引,多叹不成音。

      黄鹤西北去,衔我千里心。

      深堤下生草,高城上入云。

      春人心生思,思心常为君。

[阅读全文]...
  • 江南大学学校详细介绍

  • 学校,大学,教育
  • 江南大学学校详细介绍

      江南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学校具有悠久的办学历史。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江南大学学校介绍,希望对你有帮助。

      江南大学学校介绍

      江南大学坐落于太湖之滨的江南名城——江苏省无锡市,是教育部直属、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和“985优势学科创新*台” 建设高校。在部省市的支持下,学校现已建成占地面积3200亩、建筑面积107万*方米,以“生态校园,曲水流觞”为设计理念,设施先进、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的校园。

      江南大学享有“轻工高等教育明珠”的美誉。学校源于1902年创建的三江师范学堂,历经国立中央大学、南京大学等发展时期;1952年由原中央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大学、江南大学的有关系科组建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食品工业系,1958年该系整建制东迁无锡,建立无锡轻工业学院,1995年更名为无锡轻工大学;2001年1月,经教育部批准,无锡轻工大学、江南学院、无锡教育学院合并组建江南大学;2003年,东华大学无锡校区并入江南大学。历经百年风雨沧桑和半个多世纪的独立办学,江南大学现已建成一所规模结构较为合理,教学质量优秀,办学效益显著,教学、科研、服务均得到社会高度评价,在国内外具有一定知名度的特色鲜明的大学。 学校涵盖理学、工学、农学、医学、文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艺术学等10大学科门类。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约2万人、博硕士研究生约7200人。2012年在49个本科专业中招生。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668人,其中*工程院院士1人,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共10人,教师中高级职称比例达64%,博士学位比例达43.1%,具有海外研修背景比例达22.4%。拥有部省级及以上教学科研创新团队22支,教育部、国家*“111计划”引智基地4个。由700余名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组成的学术带头群体,为科技创新、高层次人才培养奠定了坚实基础。 学校拥有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纺织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等5个博士后流动站,以及5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拥有1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5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3个“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立项学科、1个“十二五”江苏省一级重点学科。在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公布的'2012年全国一级学科评估结果中,江南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排名第一,轻工技术与工程排名第二,设计学并列第四,纺织科学与工程排名第五。在ESI最新统计中,学校工程学、农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化学等4个学科进入全球影响评价排行榜前1%。食品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通过IFT国际认证(*唯一)。

      *年来,学校共获得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10项、江苏省优秀教学成果奖52项;拥有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3个、江苏省教学名师7人、江苏省优秀教学团队2个;获批国家综合改革试点专业4个、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6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5个;“十二五”江苏省重点专业25个、“十一五”江苏省品牌特色专业18个、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软件类)5个;拥有国家精品课程11门、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5门、江苏省精品课程52门、国家精品教材3部、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36部、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5部、江苏省精品教材35部;拥有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4个、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工程实践教育中心6个、江苏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2个、江苏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2个;建有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2006年以优秀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评估。*三年来,获得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3篇。 江南大学作为我国轻工、食品、工业设计、纺织等高科技的摇篮,建有食品领域研究单位中唯一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发酵工程领域研究单位中唯一的国家工程实验室等6个国家级科研*台,以及21个部省级科研*台;“十一五”以来,学校承担并完成了包括国家“973”、“863”、国家重大专项、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在内的大批国家、部省级科研项目,共获国家、部省级以上科技奖励约400项,其*家科学技术奖1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奖2项。2012年,学校到账科研经费达4.44亿元;国际三大检索收录论文共1479篇;申请专利5037件,授权专利2570件,申请发明专利1409件,三项指标均居江苏省第一位,发明专利授权量和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分居江苏省第三、第四位。 学校积极参与国家、地区科技创新和服务体系建设,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与全国30多个城市建立了全面合作关系,成立了江南大学开放创新设计研究院、江南大学(宿迁)产业技术研究院校地联合研究机构,在科研开发、技术服务、人才培养等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与地方*合作建立的江南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已成为高科技研究项目的重要孵化基地。 学校注重与社会、企业之间的联系,成立了由海尔集团、茅台集团、青岛啤酒集团、无锡国联等100多家企事业单位加盟的董事会,各学院建有400余家企事业单位参加的二级董事会,促进了产学研的紧密结合;中粮集团、嘉里粮油、希捷公司、*电信等一批知名企业和荣智权等众多社会名流在校设立奖学、奖教金;海内外校友分会总数已达60家。

      学校是首批获准接受外国留学生和港澳台学生的高校,现有各类留学生*800人;与26个国家和地区的107所高校、科研机构开展合作,本科生海外交流比例达11.4%;拥有全球首家以饮食文化为主题的孔子学院、全国中外合作办学十强院校“江南大学北美学院”,以及食品营养与纳米技术、食品安全加工等国际联合实验室。每年举办多场国际及双边学术交流活动,已逐步成为食品、工业生物技术、工业设计、轻纺等领域的国际交流中心。学校秉承“笃学尚行,止于至善”的校训,始终以教育质量为生命线,以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专门人才”为目标,形成了“彰显轻工特色,服务国计民生;创新培养模式,造就行业中坚”的办学特色。建校至今,已为国家和社会输送了14万余名毕业生,其中不乏各行各业的科技精英和领导骨干。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办“社会需要、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江南大学责无旁贷。我们将按照“质量兴校、人才强校、机制活校、服务名校、文化铸校”的发展方略,凝心聚力、奋勇攀登,努力开创建设特色鲜明研究型大学的新局面!

      江南大学2021年全国排名

      江南大学所在省份最好大学排名

[阅读全文]...
  • 描写江南春景的诗句介绍

  • 江南,春景
  • 描写江南春景的诗句介绍

      一二句写今:

      三四句吊古:

      淡云、轻风、红花、绿柳,加上*午的日光,长流的河水,多么自然有致的'大好春光啊!

      三四句抒情:

      身处这宜人春色里,使人陶然若醉,可是有谁知道他心田的快乐,甚至还以为他像少年

      忆江南 白居易

      江南好,经典诗句

      风物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描写江南春景的诗句

      能不忆江南?

      春江晚景

      能不忆江南?

      宋 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时在中春,阳和方起

      阳和:春天的暖气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汉 乐府古辞《长歌行》

      阳春白天风在香描写江南春景的诗句

      晋 乐府古辞《晋白绮舞歌诗三首》

      阳春二三月,草与水同色

      晋 乐府古辞《盂珠》

      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

      秀:秀丽。屯:驻,聚集。

      南朝宋 谢灵运《入彭蠡湖口》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变鸣禽:鸣叫的鸟换了种类。两句写冬去春来,鸟儿曾经更换了。

      南朝宋 谢灵运《登池上楼》

      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

      南朝梁 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覆春洲:落满了春天的沙洲。杂英;各种各样的花。芳甸:郊野。

[阅读全文]...
  • 江南雪古诗

  • 江南,文学
  • 江南雪古诗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狭义的'古诗,是指产生于唐代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体诗(又名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歌体裁。古诗的类型多样,你所见过的古诗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江南雪古诗,欢迎大家分享。

      七律《江南雪》

      (*水韵)

      寒宵塞北行云去,晓色江南雪景栽。

      但觉朱楼更旧貌,忽闻紫陌建瑶台。

      飞檐点笔银花现,望眼倾心玉魄开。

      落笔携梅香一缕,诗风共缀雅频来。

      五律《冬雪》

      (*水韵)

      腊月芳游尽,开轩羽翼飞。

      凉亭铺锦被,玉粉叠罗帏。

      柳色身姿弱,农家巷陌稀。

      天工生妙笔,风雪故思归。

      七律《咏雪》

      (*水韵)

      亭际嫣红别玉台,万朵银花一夜开。

      满枝频借寒风舞,小径寒欺粉蝶来。

      缓缓峰前雕素景,茫茫陌上砌云腮。

      山阴绝地神飞笔,漏境寻幽醉欲徊。

      五律《雪仙子》

      (*水韵)

      道是天宫粉,人间水国铺。

      疑春飞柳絮,醉意捧花奴。

      抱去娇娘软,飘来玉骨酥。

      窗开临入寝,切切正相扶。

      五律《迎雪》

      (*水韵)

      梨花临别院,入牖舞悠哉。

      落砚香池染,飞檐玉榻来。

      亭楼移画栋,水国砌云腮。

      远*茫茫白,梦倾诗泄台。

      江雪

      唐代: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绝句

      唐代: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春雪

      唐代: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夜雪

      唐代: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望雪

      唐代:李世民

      冻云宵遍岭,素雪晓凝华。

[阅读全文]...
  • 江南古诗

  • 江南
  • 江南古诗

      在生活、工作和学*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一些使用较为普遍的古诗吧,古诗的`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仗、声律。那么你有真正了解过古诗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江南古诗,欢迎大家分享。

      《暮春增岁自题》

      乌飞兔走添新岁,镜染秋霜鬓成灰。

      性如流水赋常形,心比丘山藏翠微。

      偏爱新词搜枯肠,喜把旧文酌浅杯。

      闲来也好少年事,不画丹青画蛾眉。

      《游璧山三担湖湿地公园》

      (前言:2018戊戌暮春,偕妻游重庆璧山三担湖湿地公园。其中山如黛,水如蓝;花田如海,彩带似练;枯荷如戟,睡莲似梦。茅草以结凉亭,竹木以建曲廊;鸳鸯戏水,白鹭翔空。间遇春雨潇潇,凉风**,池面如烟如雾,花瓣垂玉含珠,别有韵味。真的是“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以古诗二首记之。)

      (一)

      谁引虹霓染彩练,赤橙黄绿满人间。

      璧山碧空映碧水,红叶红花羞红颜。

      蝶逐暗香新蕊嫩,鱼戏浅影枯荷残。

      风生绿萝满池塘,一枕春梦遗清涟。

      (二)

      雨满青山水满塘,一夜碧芜换彩裳。

      清漪漾漾三担湖,春水滟滟两重光。

      花开幽谷引蝶舞,柳织淡烟惹莺藏。

      人间四月竞芳菲,满园春色满园香。

      《江南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江南逢李龟年》

      唐·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澡兰香淮安重午》

      宋·吴文英

      盘丝系腕,巧篆垂簪,玉隐绀纱睡觉。银瓶露井,彩箑云窗,往事少年依约。

      为当时、曾写榴裙,伤心红绡褪萼。黍梦光阴渐老,汀洲烟箬。

      莫唱江南古调,怨抑难招,楚江沈魄。薰风燕乳,暗雨梅黄,午镜澡兰帘幕。

      念秦楼、也拟人归,应翦菖浦自酌。但怅望、一屡新蟾,随人天角。

      《书室明暖终日婆娑其间倦则扶杖至小园戏作长》

      宋·陆游

      美睡宜人胜按摩,江南十月气犹和。

      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

      月上忽看梅影出,风高时送雁声过。

      一杯太淡君休笑,牛背吾方扣角歌。

      《江南》

      汉·汉无名氏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赠范晔》

      南北朝·陆凯

      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聊寄一枝春。

[阅读全文]...
  • 白居易古诗《忆江南·江南好》译文及作者简介

  • 白居易古诗《忆江南·江南好》译文及作者简介

      在学*、工作或生活中,许多人对一些广为流传的古诗都不陌生吧,古诗言简意丰,具有凝炼和跳跃的特点。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能算得上是好的古诗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白居易古诗《忆江南·江南好》译文及作者简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忆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作者简介]

      白居易(公元772-846),字乐天,自号醉吟先生,亦称香山居士。其先太原(今属山西)人,后迁居下邦(今陕西渭南东北)。贞元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元和年间任左袷遗及左赞善大夫。后来因为上表请求严缉刺死宰相武元衡的凶手,得罪权贵,贬为江州司马。长庆初年任杭州刺史,宝历初年任苏州刺史,后官至刑部尚书。是杜甫之后,唐朝的又一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是唐代诗人中作品最多的一个。在文学上,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含为事而作”,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其诗语言通俗,相传老妪也能听懂。常与同年元稹酬咏,号元白。也常与刘禹锡酬咏,号刘白。他曾将自己的诗分为四类:讽谕、闲适、感伤、杂律。白居易本人最得意,价值也最高的就是他的'讽谕诗。白居易的讽谕诗主要包括了两方面的内容:一、广泛地反映人民的苦难。这其中有同情农民的作品,如《杜陵叟》,也有哀叹妇女命运的悲歌,如《上阳白发人》、《后宫词》等。二、深刻地揭露统治者的罪恶,如《卖炭翁》、《红绒毯》等。有《长庆集》诗二十卷,《后集》诗十七卷,《别集补遗》二卷。今编诗三十九卷。

      [注释]

      忆江南:据《乐府杂录》,此词又名《谢秋娘》,系唐李德裕为亡姬谢秋娘作。又名《望江南》、《梦江南》等。分单调、双调两体。单调二十七字,双凋五十四字,皆*韵。《忆江南》共3首,这就是其中的第一首。

      曾:曾经。

      谙:熟悉。

      江花:江边的花。胜,一作“似”。

      蓝:蓝草,其叶可制青绿染料。此指蓼蓝。《旬子·劝学》:“青出于蓝而青于蓝”。

      [译诗、诗意]

      江南美啊,对我来说江南的美景曾经是那么的熟悉。灿烂的阳光把江畔的野花照耀得比火还要红,春天的江水如蓝草一样碧绿清澈。这样的景色让我怎能不常常回忆呢?

[阅读全文]...
  • 贾生古诗介绍

  • 贾生古诗介绍

      《贾生》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一首借古讽今的咏史诗,意在借贾谊的遭遇,抒写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贾生古诗介绍,希望对你有帮助。

      李商隐 贾生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不问苍生问鬼神。

      【译文及注释】

      汉文帝在宣室求问被贬谪的贤臣,

      贾谊的才华和格调更是无可比伦。

      谈至深夜汉文帝挪动双膝靠*他,

      可惜他不垂询民生却是穷究鬼神。

      1、宣室:汉未央宫前正室;

      2、逐臣:指贾谊曾被贬谪。

      3、才调:才气。

      【赏析】

      贾谊贬长沙,久已成为诗人们抒写不遇之感的熟滥题材。作者独辟蹊径,特意选取贾谊自长沙召回,宣室夜对的情节作为诗材。《史记·屈贾列传》载:

      贾生征见。孝文帝方受厘(刚举行过祭祀,接受神的福祐),坐宣室(未央宫前殿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至夜半,文帝前*(在坐*上移膝靠*对方)。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

      在一般封建文人心目中,这大概是值得大加渲染的君臣遇合盛事。但诗人却独具只眼,抓住不为人们所注意的“问鬼神”之事,翻出了一段新警透辟、发人深省的诗的议论。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前幅纯从正面着笔,丝毫不露贬意。首句特标“求”、“访”(咨询),仿佛热烈颂扬文帝贤意愿之切、之殷,待贤态度之诚、之谦,所谓求贤若渴,虚怀若谷。“求贤”而至“访逐臣”,更可见其网罗贤才已达到“野无遗贤”的程度。次句隐括文帝对贾谊的推服赞叹之词。“才调”,兼包才能风调,与“更无伦”的赞叹配合,令人宛见贾生少年才俊、议论风发、华采照人的精神风貌,诗的形象感和咏叹的情调也就自然地显示出来。这两句,由“求”而“访”而赞,层层递进,表现了文帝对贾生的推服器重。如果不看下文,几乎会误认为这是一篇圣主求贤颂。其实,这正是作者故弄狡狯之处。

      第三句承、转交错,是全诗枢纽。承,即所谓“夜半前*”,把文帝当时那种虚心垂询、凝神倾听、以至于“不自知膝之前于*”的情状描绘得维妙维肖,使历史陈迹变成了充满生活气息、鲜明可触的画面。这种善于选取典型细节,善于“从小物寄慨”的艺术手段,正是李商隐咏史诗的绝招。通过这个生动的细节的渲染,才把由“求”而“访”而赞的那架“重贤”的云梯升到了最高处;而“转”,也就在这戏剧高潮中同时开始。不过,它并不露筋突骨,硬转逆折,而是用咏叹之笔轻轻拨转──在“夜半虚前*”前加上可怜两字。可怜,即可惜。不用感情色彩强烈的“可悲”、“可叹”一类词语,只说“可怜”,一方面是为末句── 一篇之警策预留地步;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在这里貌似轻描淡写的“可怜”,比剑拔弩张的“可悲”、“可叹”更为含蕴,更耐人寻味。仿佛给文帝留有余地,其实却隐含着冷隽的嘲讽,可谓似轻而实重。“虚”者,空自、徒然之谓。虽只轻轻一点,却使读者对文帝“夜半前*”的重贤姿态从根本上产生了怀疑,可谓举重而若轻。如此推重贤者,何以竟然成“虚”?诗人引而不发,给读者留下了悬念,诗也就显出跌宕波折的情致,而不是一泻无余。这一句承转交错的艺术处理,精炼,自然,和谐,浑然无迹。

      末句方引满而发,紧承“可怜”与“虚”,射出直中鹄的的`一箭──不问苍生问鬼神。郑重求贤,虚心垂询,推重叹服,乃至“夜半前*”,不是为了询求治国安民之道,却是为了“问鬼神”的本原问题!这究竟是什么样的求贤,对贤者又究竟意味着什么啊!诗人仍只点破而不说尽──通过“问”与“不问”的对照,让读者自己对此得出应有的结论。辞锋极犀利,讽刺极辛辣,感概极深沉,却又极抑扬吞吐之妙。由于前几句围绕“重贤”逐步升级,节节上扬,第三句又盘马弯弓,引而不发,末句由强烈对照而形成的贬抑便显得特别有力。这正是通常所谓“抬得高,摔得重”。整首诗在正反、扬抑、轻重、隐显、承转等方面的艺术处理上,都蕴含着艺术的辩证法,而其新警含蕴、唱叹有情的艺术风格也就通过这一系列成功的艺术处理,逐步显示出来。

      点破而不说尽,有论而无断,并非由于内容贫弱而故弄玄虚,而是由于含蕴丰富,片言不足以尽意。诗有讽有慨,寓慨于讽,旨意并不单纯。从讽的方面看,表面上似刺文帝,实际上诗人的主要用意并不在此。晚唐许多皇帝,大都崇佛媚道,服药求仙,不顾民生,不任贤才,诗人矛头所指,显然是当时现实中那些“不问苍生问鬼神”的封建统治者。在寓讽时主的同时,诗中又寓有诗人自己怀才不遇的深沉感慨。诗人夙怀“欲回天地”的壮志,但偏遭衰世,沉沦下僚,诗中每发“贾生年少虚垂涕”、“贾生兼事鬼”之慨。这首诗中的贾谊,正有诗人自己的影子。概而言之,讽汉文实刺唐帝,怜贾生实亦自悯。

[阅读全文]...
  • 江南春古诗

  •   《江南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注释:

      1、山郭:山城。

      2、酒旗:古代酒店外面挂的幌子。

      译文:

      千里江南,到处莺莺歌燕舞,桃红柳绿,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在临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到处都有迎风招展的酒旗。到处是香烟缭绕的寺庙,亭台楼阁矗立在朦胧的烟雨之中。

      赏析:

      这首《江南春》,千百年来素负盛誉。四句诗,既写出了江南春景的丰富多彩,也写出了它的广阔、深邃和迷离。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诗一开头,就象迅速移动的电影镜头,掠过南国大地:辽阔的千里江南,黄莺在欢乐地歌唱,丛丛绿树映着簇簇红花;傍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迎风招展的酒旗,一一在望。迷人的江南,经过诗人生花妙笔的点染,显得更加令人心旌摇荡了。摇荡的原因,除了景物的繁丽外,恐怕还由于这种繁丽,不同于某处园林名胜,仅仅局限于一个角落,而是由于这种繁丽是铺展在大块土地上的。因此,开头如果没有“千里”二字,这两句就要减色了。但是,明代杨慎在《升庵诗话》中说:“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若作十里,则莺啼绿红之景,村郭、楼台、僧寺、酒旗,皆在其中矣。”对于这种意见,何文焕在《历代诗话考索》中曾驳斥道:“即作十里,亦未必尽听得着,看得见。题云《江南春》,江南方广千里,千里之中,莺啼而绿映焉,水村山郭无处无酒旗,四百八十寺楼台多在烟雨中也。此诗之意既广,不得专指一处,故总而命曰《江南春》……”何文焕的说法是对的,这是出于文学艺术典型概括的需要。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后两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从前两句看,莺鸟啼鸣,红绿相映,酒旗招展,应该是晴天的景象,但这两句明明写到烟雨,是怎么回事呢?这是因为千里范围内,各处阴晴不同,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不过,还需要看到的是,诗人运用了典型化的手法,把握住了江南景物的特征。江南特点是山重水复,柳暗花明,色调错综,层次丰富而有立体感。诗人在缩千里于尺幅的同时,着重表现了江南春天掩映相衬、丰富多彩的美丽景色。诗的前两句,有红绿色彩的映衬,有山水的映衬,村庄和城郭的映衬,有动静的映衬,有声色的映衬。但光是这些,似乎还不够丰富,还只描绘出江南春景明朗的一面。所以诗人又加上精彩的一笔:“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金碧辉煌、屋宇重重的佛寺,本来就给人一种深邃的感觉,现在诗人又特意让它出没掩映于迷蒙的烟雨之中,这就更增加了一种朦胧迷离的色彩。这样的画面和色调,与“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的明朗绚丽相映,就使得这幅“江南春”的图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南朝”二字更给这幅画面增添悠远的历史色彩。“四百八十”是唐人强调数量之多的一种说法。诗人先强调建筑宏丽的佛寺非止一处,然后再接以“多少楼台烟雨中”这样的唱叹,就特别引人遐想。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江南景物的赞美与神往。但有的研究者提出了“讽刺说”,认为南朝皇帝在中国历史上是以佞佛着名的,杜牧的时代佛教也是恶性发展,而杜牧又有反佛思想,因之末二句是讽刺。其实,解诗首先应该从艺术形象出发,而不应该作抽象的推论。杜牧反对佛教,并不等于对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佛寺建筑也一定讨厌。他在宣州,常常去开元寺等处游玩。在池州也到过一些寺庙,还和僧人交过朋友。着名的诗句,象“九华山路云遮寺,青弋江边柳拂桥”,“秋山春雨闲吟处,倚遍江南寺寺楼”,都说明他对佛寺楼台还是欣赏流连的。当然,在欣赏的同时,偶而浮起那么一点历史感慨也是可能的。

[阅读全文]...
  • 古诗忆江南的诗意

  • 诗意
  •   《忆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注释:

      1、据《乐府杂录》,此词又名《谢秋娘》,系唐李德裕为亡姬谢秋娘作。又名《望江南》、《梦江南》等。分单调、双调两体。单调二十七字,双凋五十四字,皆*韵。

      2、谙(音安):熟悉。

      3、蓝:蓝草,其叶可制青绿染料。

      译文:

      江南是个好地方,

      那里的风景我熟悉。

      日出时,江中的滚浪比火还红艳,

      春天里,一江绿水仿佛被蓝草浸染。

      怎能让人不常常思念美好的江南。

      赏析:

      此词写江南春色,首句“江南好”,以一个既浅切又圆活的“好”字,摄尽江南春色的种种佳处,而作者的赞颂之意与向往之情也尽寓其中。同时,唯因“好”之已甚,方能“忆”之不休,因此,此句又已暗逗结句“能不忆江南”,并与之相关阖。次句“风景旧曾谙”,点明江南风景之“好”,并非得之传闻,而是作者出牧杭州时的亲身体验与亲身感受。这就既落实了“好”字,又照应了“忆”字,不失为勾通一篇意脉的精彩笔墨。三、四两句对江南之“好”进行形象化的演绎,突出渲染江花、江水红绿相映的明艳色彩,给人以光彩夺目的强烈印象。其中,既有同色间的相互烘托,又有异色间的相互映衬,充分显示了作者善于着色的技巧。篇末,以“能不忆江南”收束全词,既托出身在洛阳的作者对江南春色的无限赞叹与怀念,又造成一种悠远而又深长的韵味,把读者带入余情摇漾的境界中。

      要用十几个字来概括江南春景,实属不易,白居易却巧妙地做到了。他没有从描写江南惯用的“花”、“莺”着手,而是别出心裁地从“江”为中心下笔,又通过“红胜火”和“绿如蓝”,异色相衬,展现了鲜艳夺目的江南春景。异色相衬的描写手法,在大诗人杜甫的诗里常常可见,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两种不同的颜色互相映衬,使诗意明丽如画。白居易走的也是这条路,从他的诗里也可见端倪,“夕照红于烧,晴空碧胜蓝”、“春草绿时连梦泽,夕波红处*长安”、“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栏三百九十桥”。因而江南的****,在白居易的笔下,从初日,江花(可能是水花),江水之中获得了色彩,又因烘染、映衬的手法而形成了我们想象中的图画,色彩绚丽耀眼,层次丰富,几乎无需更多联想,江南春景已跃然眼前。

[阅读全文]...
  • 《江南春》 古诗

  •   杜牧生活的晚唐时代,唐王朝以做大厦将倾之势,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牛李党争,《江南春》就是在此背景下所作。

      唐代: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译文

      江南大地鸟啼声声绿草红花相映,水边村寨山麓城郭处处酒旗飘动。

      南朝遗留下的四百八十多座古寺,无数的楼台全笼罩在风烟云雨中。

      注释

      1.莺啼:即莺啼燕语。

      2.郭:外城。此处指城镇。

      3.酒旗:一种挂在门前以作为酒店标记的小旗。

      4.南朝:指先后与北朝对峙的宋、齐、梁、陈*。

      5.四百八十寺:南朝皇帝和大官僚好佛,在京城(今南京市)大建佛寺。据《南史·循吏·郭祖深传》说:“都下佛寺五百余所”。这里说四百八十寺,是虚数。

      6.楼台:楼阁亭台。此处指寺院建筑。

      7.烟雨:细雨蒙蒙,如烟如雾。

      赏析

      这首《江南春》,千百年来素负盛誉。四句诗,既写出了江南春景的丰富多彩,也写出了它的广阔、深邃和迷离。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诗一开头,就像迅速移动的镜头,掠过南国大地:辽阔的千里江南,黄莺在欢乐地歌唱,丛丛绿树映着簇簇红花;傍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迎风招展的酒旗,一一在望。迷人的江南,经过诗人生花妙笔的点染,显得更加令人心旌摇荡了。摇荡的原因,除了景物的繁丽外,恐怕还由于这种繁丽,不同于某处园林名胜,仅仅局限于一个角落,而是由于这种繁丽是铺展在大块土地上的。因此,开头如果没有“千里”二字,这两句就要减色了。但是,明代杨慎在《升庵诗话》中说:“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若作十里,则莺啼绿红之景,村郭、楼台、僧寺、酒旗,皆在其中矣。”对于这种意见,何文焕在《历代诗话考索》中曾驳斥道:“即作十里,亦未必尽听得着,看得见。题云《江南春》,江南方广千里,千里之中,莺啼而绿映焉,水村山郭无处无酒旗,四百八十寺楼台多在烟雨中也。此诗之意既广,不得专指一处,故总而命曰《江南春》……”何文焕的说法是对的,这是出于艺术典型概括的需要。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后两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从前两句看,莺鸟啼鸣,红绿相映,酒旗招展,应该是晴天的景象,但这两句明明写到烟雨,只是因为千里范围内,各处阴晴不同。不过,还需要看到的是,诗人运用了典型化的手法,把握住了江南景物的特征。江南特点是山重水复,柳暗花明,色调错综,层次丰富而有立体感。诗人在缩千里于尺幅的同时,着重表现了江南春天掩映相衬、丰富多彩的美丽景色。诗的前两句,有红绿色彩的映衬,有山水的映衬,村庄和城郭的映衬,有动静的映衬,有声色的映衬。但光是这些,似乎还不够丰富,还只描绘出江南春景明朗的一面。所以诗人又加上精彩的一笔:“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金碧辉煌、屋宇重重的佛寺,本来就给人一种深邃的感觉,现在诗人又特意让它出没掩映于迷蒙的烟雨之中,这就更增加了一种朦胧迷离的色彩。这样的画面和色调,与“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的明朗绚丽相映,就使得这幅“江南春”的图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南朝”二字更给这幅画面增添悠远的历史色彩。“四百八十”是唐人强调数量之多的一种说法。诗人先强调建筑宏丽的佛寺非止一处,然后再接以“多少楼台烟雨中”这样的唱叹,就特别引人遐想。

      杜牧特别擅长于在寥寥四句二十八字中,描绘一幅幅绚丽动人的图画,呈现一种深邃幽美的意境,表达一缕缕含蓄深蕴的情思,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的启迪。《江南春》反映了中国与绘画中的审美是超越时空的、淡泊洒脱的、有着儒释道与禅宗“顿悟”的思想,而它们所表现的多为思旧怀远、归隐、写意的诗情。

      赏析分歧

      关于《江南春》绝句的主旨,有没有借古讽今是分歧较大的地方。

      有的研究者提出了“讽刺说”,认为南朝皇帝在中国历史上是以佞佛著名的,杜牧所处时代的佛教也是恶性发展,而杜牧又有反佛思想,因之末二句是讽刺。或认为主旨在尚儒排佛,表达对统治者治国乏术和佛道误国的忧虑;或认为主旨在借古讽今,讽谏统治者大兴土木滥修佛寺会造成国力衰弱民生凋敝,加重社会危机。他们认为晚人有一种忧国忧民的情怀,审美之中不乏讽刺,诗的内涵也更显丰富。

      有的研究者不以为然。他们只是认为这首诗只是描绘了江南的美景,表现了诗人对江南景物的赞美与神往。了解诗首先应该从艺术形象出发,而不应该作抽象的推论。杜牧反对佛教,并不等于对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佛寺建筑也一定讨厌。他在宣州,常常去开元寺等处游玩。在池州也到过一些寺庙,还和僧人交过朋友。著名的,象“九华山路云遮寺,青弋江边柳拂桥”,“秋山春雨闲吟处,倚遍江南寺寺楼”,都说明他对佛寺楼台还是欣赏流连的。

[阅读全文]...

相关词条

相关文章

江南古诗的介绍 - 句子

江南古诗的介绍 - 语录

江南古诗的介绍 - 说说

江南古诗的介绍 - 名言

江南古诗的介绍 - 诗词

江南古诗的介绍 - 祝福

江南古诗的介绍 - 心语

推荐词条

有关术数的古诗 含薇字的古诗 他背的古诗很动听 以影子为题的古诗 孟郊和贾岛的古诗 关于水的古诗和传说 最愁苦的水的古诗 古代雪中送炭的古诗 梦里全是你的古诗文 形容男生责任心的古诗 形容老师的无私的古诗 带月珍的古诗 形容终究还是要离开的古诗 古诗中关于写鹤的诗词 有关小小追梦人的古诗 含有花与剑的古诗 带有路和溪的古诗 表达发朋友圈的古诗词 古诗的发展演变过程图文 茵绿的古诗词 带储字的古诗 豫见乡音的古诗 关于财神节的古诗 中学古诗的学*目标 含有忾字的古诗 听真人弹琴像尧舜的古诗 关于金钱的古诗读后感 表达姐姐的古诗 关于萤飞的古诗 赞美竹楼的古诗 关于立冬的儿童古诗词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