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关于宋朝的爱情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关于宋朝的爱情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关于宋朝的爱情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包括句子、语录、说说、名言、诗词、祝福、心语等。如果关于宋朝的爱情古诗页面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
宋朝苏轼的古诗词
苏轼写的诗词有很多,一生当中有许多流传的千古诗词。那么,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了一些宋朝苏轼的古诗词,希望大家喜欢。欢迎过来欣赏。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受诬陷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并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一、《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公元1084年,苏轼由黄州贬所改迁汝州团练副使,赴汝州经过九江时,便与好友参寥同游庐山。秀丽的山水触发了苏轼的逸兴壮思,这首诗就是他游览庐山后所作,如诗题可知,这首诗是题在庐山西麓的西林寺内的墙壁上。
二、《和董传留别》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
董传曾在凤翔与苏轼交游,这首诗是苏轼写给他的留别诗,当时苏轼要从凤翔回到长安去。在凤翔,董传的生活贫困,衣衫朴素,但他饱读诗书,满腹经纶,*凡的衣着掩盖不住他乐观向上的精神风骨。这首诗可能很多人都不熟悉,但“腹有诗书气自华”这句话相信很多人都知道,现在大家知道它的出处了。
三、《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其一》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惠崇是北宋著名的九僧之一,福建建阳人,善画,著名国画史学家郭若虚说他“工画鹅、雁、鹭鸶,尤工小景,善为寒江远渚。萧洒虚旷之景,人所难到也”。他的画享誉一时,而《春江晚景》就是他的得意之作,可惜原画已失传。这首诗是苏轼于1085年在汴京(今河南开封)为其画作而作的题图诗,在苏轼的笔下,无声的、静止的画面,变成了有声的、活动的诗境,使观者见到了、听到了、感受到了从画面上所不能得到的东西。
四、《春宵》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歌管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
苏轼以清新的'笔致描写了春夜里迷人的景色,写花香,写月色,写高楼里传出的幽幽细吟的歌乐声,也写富贵人家为了不让美好的时光白白过去,都在尽情地寻欢作乐,这样的描写也带点讽刺意味地反映了官宦贵族人家纸醉金迷的奢侈生活。
五、《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公元1071—1074年,苏轼任杭州通判,写有多首与西湖景物的诗词之作,这首诗便是其中之一。一天,苏轼和朋友在西湖边上饮酒游赏,开始时阳光明丽,后来下起了雨,两种不同的景致,让他都很欣赏,便有感而发,写下这首诗。
六、《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其五》
未成小隐聊中隐,可得长闲胜暂闲。我本无家更安往,故乡无此好湖山。
公元1072年,苏轼在杭州任通判,六月二十七日,他游览西湖,在船上看到奇妙的湖光山色,再到望湖楼上喝酒,写下了五首七言绝句,这是其中的第五首。诗的大意是:做不到隐居山林,暂时先做个闲官吧,这样尚可得到长期的悠闲胜过暂时的休闲。我本来就没有家,不安身在这里又能到哪里去呢?何况就算是故乡,也没有像这里这样优美的湖光山色。
七、《赠刘景文》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刘景文,即刘季孙,字景文,时任两浙兵马都监,驻杭州,公元1090年,苏轼也在杭州任知州,俩人交往甚厚,苏轼视他为国士,并有《乞擢用刘季孙状》予以上表举荐他。还写了这首诗赠以勉励之,当时的刘景文已经58岁了,难免有迟暮之感,所以诗的前两句“已无”与“犹有”形成强烈对比,突出菊花傲霜斗寒的形象。也借以勉励朋友珍惜这大好时光,努力不懈,切不要意志消沉、妄自菲薄。
八、《和子由渑池怀旧》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解释一下诗题,苏轼的弟弟苏辙,字子由;渑池是县名,隶属于今河南三门峡市。公元1061年冬,苏辙送苏轼至郑州,分别时作《怀渑池寄子瞻兄》予苏轼,然后苏轼和作了这首诗。之所以说怀旧,是因为苏辙十九岁时,曾被任命为渑池县主簿,未到任即中进士。他与苏轼赴京应试路经渑池,同住县中僧舍,同于壁上题诗;如今苏轼赴陕西凤翔做官,又经过渑池。
九、《中秋月》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公元1077年,苏轼任徐州知府,与相别七年的弟弟苏辙共度了一百多日,并有了难得的共同赏月的机会。这首诗便写于此时,表达与胞弟久别重逢,共赏中秋月的快乐,同时也抒发了聚后不久又不得不分别,前途未卜的哀伤与感慨。
十、《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空余鲁叟乘桴意,粗识轩辕奏乐声。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生。
十一、《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译文: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十二、《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导语:我喜欢这光阴里的人或者事,滚滚红尘,人讲人缘,物讲物缘,缘来缘去,我已经知道,那属于我的,都将是好光阴,即使悲欣交集,我亦会珍惜。
谒金门冯延巳
风乍起,吹绉一池春水。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捋红杏蕊。
斗鸭阑干独倚,碧玉搔头斜坠。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
玉楼春欧阳修
樽前拟把归期说,未语春容先惨咽,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离歌且莫翻新阕,一曲能教肠寸结。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
西江月司马光
宝髻松松挽就,铅华淡淡妆成。红姻翠雾罩轻盈,飞絮游丝无定。
相见争如不见,有情还似无情。笙歌散后酒微醒。深院月斜人静。
鹊桥仙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虞美人秦观
碧桃天上栽和露,不是凡花数,乱山深处水荥迥,借问一枝如玉为谁开?
轻寒细雨情何限,不道春难管,为君沉醉又何妨?只怕酒醒时候断人肠!
晏殊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无尺素,山长水远知何处。
鹧鸪天晏几道
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拚却醉颜红。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解连环周邦彦
怨怀无托。嗟情人断绝,信音辽邈。信妙手、能解连环,似风散雨收,雾轻云薄。燕子楼空,暗尘锁、一床弦索。想移根换叶,尽是旧时,手种红药。
汀洲渐生杜若。料舟依岸曲,人在天角。漫记得、当日音书,把闲语闲言,待总烧却。水驿春回,望寄我、江南梅萼。拼今生,对花对酒,为伊泪落。
青玉案贺铸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青玉案元夕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渔家傲陈袭善
鹫岭峰前阑独倚。愁眉蹙损愁肠碎。红粉佳人伤别袂。情何已。
登山临水年年是。常记同来今独至。孤舟晚扬湖光里。衰草斜阳无限意。
谁与寄?西湖水是相思泪。
江城子秦观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
人不见,水空流。
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做春江都是泪,
流不尽,许多愁。
一丛花令张先
伤高怀远几时穷。无物似情浓。离愁正引千丝乱,更东陌、飞絮濛濛。
嘶骑渐遥,征尘不断,何处认郎踪。
双鸳池沼水溶溶。南北小桡通。梯横画阁黄昏后,又还是、斜月帘栊。
沈恨细思,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
千秋岁张先
数声鶗鴂。又报芳菲歇。惜春更把残红折。雨轻风色暴,梅子青时节。永丰柳,
无人尽日飞花雪。
莫把幺弦拨。怨极弦能说。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夜过也,东窗未白凝残月。
木兰花张先
宋朝经典古诗句赏析
诗的'本质的特征是抒情美。无论是小说、散文、戏剧,最优美之处,无不闪现出诗的光环来。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分享的宋朝经典古诗句赏析,希望大家喜欢。
1.要看银山排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 (宋·曾公亮·宿甘露寺僧舍)
2.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宋·王安石·登飞来峰)
3.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宋·王安石·泊船瓜州)
4.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宋·王安石·元日)
5.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宋·王安石)
6.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宋·苏轼· 赠刘景文)
7.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宋·苏轼·蝶恋花)
8.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宋·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9.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宋·苏轼·冬景)
10.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宋·苏轼·题西林壁)
11.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12.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宋·苏轼)
13.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宋·苏轼·后赤壁赋)
14.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宋·苏轼)
15.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宋·苏轼·水调歌头)
16.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宋·苏轼·水调歌头)
17.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宋·苏轼·念奴娇·赤壁之战)
18.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 (宋·苏舜钦·淮中晚泊犊头)
19.残雪暗随冰笋滴,新春偷向柳梢归。 (宋·张耒·春日)
20.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宋·李清照·渔家傲)
21.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宋·李清照·夏日绝句)
22.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宋·李清照·五陵春)
23.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宋·李清照·声声慢)
24.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宋·李清照·醉花阴)
25.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宋·李清照·如梦令)
26.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宋·秦观·鹊桥仙)
27.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宋·秦观·春日)
28.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宋·陆游·文章)
29.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宋·陆游·游山西村)
30.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宋·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 大作)
31.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宋·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 大作)
32.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宋·陆游· 病起书怀)
33.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34.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宋·陆游·示儿)
35.小楼一夜听风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宋·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36.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宋·陆游·书愤)
37.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 (宋·陆游)
38.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宋·陆游)
39.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宋·杨万里·小池)
40.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41.月子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 (宋·杨万里·竹枝词)
42.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宋·叶绍翁·游园不值)
43.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宋·宋祁·玉楼春)
44.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45.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46.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宋·文天祥·扬子江)
47.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宋·林升·题临安邸)
48.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宋·志南)
49.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 (宋·徐元杰·湖上)
宋朝诗人杨万里的诗
杨万里是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本文为宋朝诗人杨万里的诗,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晓出净慈寺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伤春
准拟今春乐事浓,依然枉却一东风。
年年不带看花眼,不是愁中即病中。
初夏睡起
梅子流酸溅齿牙,芭蕉分绿上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寄陆务观
君居东浙我江西,镜里新添几缕丝。
花落六回疏信息,月明千里两相思。
不应李杜翻鲸海,更羡夔龙集凤池。
道是樊川轻薄杀,犹将万户比千诗。
过杨村
石桥两畔好人烟,匹似诸村别一川。
杨柳荫中新酒店,葡萄架下小渔船。
红红白白花临水,碧碧黄黄麦际天。
政尔清和还在道,为谁辛苦不归田?
新柳
柳条百尺拂银塘,且莫深青只浅黄。
未必柳条能蘸水,水中柳影引他长。
晚风
晚风不许鉴清漪,却许重帘到地垂。
*野无山遮落日,西窗红到月来时。
春晴怀故园海棠
竹边台榭水边亭,不要人随只独行。
乍暖柳条无气力,淡晴花影不分明。
一番过雨来幽径,无数新禽有喜声。
只欠翠纱红映肉,两年寒食负先生。
读严子陵传
客星何补汉中兴,空有清风冷似冰。
早遣阿瞒移汉鼎,人间何处有严陵!
戏笔
野菊荒苔各铸钱,
金黄铜绿两争妍;
天公支予穷诗客,
只买清愁不买田。
闲居初夏午睡起
梅子留酸软齿牙,
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
闲看儿童捉柳花。
小池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昭君怨
《清明》诗词鉴赏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赏析:
《江南通志》载:杜牧任池州刺史时,曾到过杏花村饮酒,诗中杏花村指此。附*有杜湖、东南湖等胜景。本诗写一个离乡在外的“行人”,在春雨绵绵的清明时节欲借酒浇愁的心情。诗中的行人、酒家、牧童、杏花村,山道湾湾、春雨飘洒,构成了一幅情趣盎然的“清明烟雨画”。
本诗在1992年香港“唐诗十佳”评选中,被评为第二佳。
注释:
1、清明: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约在阳历四月五日左右。
2、欲断魂:指心里忧郁愁苦,就像失魂落魄一样。
3、遥指:指向远处。
4、杏花村:杏花深处的村庄。
赏析:清明节,传统有与亲友结伴踏青、祭祖扫墓的*俗。可是诗中的“行
人”却独自在他乡的旅途上,心中的感受是很孤独、凄凉的,再加上春雨绵绵不
绝,更增添了“行人”莫名的烦乱和惆怅,情绪低落到似乎不可支持。然而“行
人”不甘沉湎在孤苦忧愁之中,赶快打听哪儿有喝酒的地方,让自己能置身于人
和酒的热流之中。于是,春雨中的牧童便指点出那远处的一片杏花林。诗歌的结
句使人感到悠远而诗意又显得非常清新、明快。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的祭扫的节日。文人墨客也写了不少关于清明节祭扫的诗文。在众多“清明诗”中,我对南宋诗人高翥的《清明诗》情有独钟。下面就先让我们读读这首诗: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化作白蝴蝶,泪水染作红杜鹃。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这首诗明白晓畅,但寓意深刻。每读一次,都能读出新意;每读一次,都让人清醒。
诗的首联作者给我们展现了大环境:南山北岭到处都有“墓田”,清明时节家家都要祭扫。这是概写,但我们也能感受到那具体的场面:可想而知,清明时节,那扫墓之人络绎不绝,路上的唠嗑声,坟前的`哭声,天上的乌鸦叫声打破了往日的寂寞,凄凉的墓地,顿时热闹起来。首句说“墓田”似乎不如“墓地”和“坟田”更顺口,但这是押韵和*仄的需要。
颔联就描写具体化了,作者给我们展现了特写镜头:人们在坟前烧的纸,化作纸灰,随风飘舞起来,就像白色的蝴蝶在翻飞。而那跪着烧纸的儿女,脸上泪水不断,用手也不断地擦拭,所以泪水流过之处已经有红色的痕迹了。“红杜鹃”是比喻。这既是泪痕的颜色,也有“杜鹃滴血”之意,说明“悲哀深切”之深,与后面的“笑灯前”形成鲜明的对比。
颈联又是特写两幅画面。一个是日落的坟前,那白天烧完的纸灰,堆的很厚,所以里面还保留着热气。这正是狐狸取暖的好地方,它卧在纸灰堆上酣然入睡。这也言外之意地告诉我们,烧了这些纸,只能给狐狸取暖了,与坟里的尸骨毫无干系。
另一个画面是:白天烧完纸的儿女们,夜晚又聚在灯前,有说有笑,又吃又喝。坟前那短暂的悲痛早已飞到九霄云外。仅仅过了半天就如此,那明天、后天,谁还能去想死去的亲人呢。作者也许意在告诉大家,思亲的悲痛是暂时的,人还要回到眼前的生活。
尾联是作者在前几联记叙描写基础上的感慨:人啊,活着就要好好享受生活,死去了,什么都没有,什么也带不走。这是何等清醒的认识呀。
曾几何时,有人对该诗的这种人生看法和态度给予了批判,认为这是消极遁世,与革命思想不相符。这实在有点太苛刻了。首先应看到诗人的唯物主义思想是难能可贵的。其次也应看到,作者那种珍惜眼前,珍惜当世的观点也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这总比那些把幸福寄予来生的虚无缥缈的人生态度更有现实意义。
《寒食》
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
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
《清明即事》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
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
空堂坐相忆,酌茗聊代醉。
《清明》
清明暮春里,怅望北山陲。
1.要看银山排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 (宋·曾公亮·宿甘露寺僧舍)
2.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宋·王安石·登飞来峰)
3.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宋·王安石·泊船瓜州)
4.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宋·王安石·元日)
5.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宋·王安石)
6.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宋·苏轼· 赠刘景文)
7.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宋·苏轼·蝶恋花)
8.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宋·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9.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宋·苏轼·冬景)
10.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宋·苏轼·题西林壁)
11.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12.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宋·苏轼)
13.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宋·苏轼·后赤壁赋)
14.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宋·苏轼)
15.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宋·苏轼·水调歌头)
16.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宋·苏轼·水调歌头)
17.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宋·苏轼·念奴娇·赤壁之战)
18.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 (宋·苏舜钦·淮中晚泊犊头)
19.残雪暗随冰笋滴,新春偷向柳梢归。 (宋·张耒·春日)
20.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宋·李清照·渔家傲)
21.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宋·李清照·夏日绝句)
22.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宋·李清照·五陵春)
23.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宋·李清照·声声慢)
24.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宋·李清照·醉花阴)
25.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宋·李清照·如梦令)
26.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宋·秦观·鹊桥仙)
27.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宋·秦观·春日)
28.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宋·陆游·文章)
29.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宋·陆游·游山西村)
30.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宋·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 大作)
31.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宋·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 大作)
32.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宋·陆游· 病起书怀)
33.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34.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宋·陆游·示儿)
35.小楼一夜听风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宋·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36.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宋·陆游·书愤)
37.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 (宋·陆游)
38.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宋·陆游)
39.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宋·杨万里·小池)
40.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41.月子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 (宋·杨万里·竹枝词)
42.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宋·叶绍翁·游园不值)
43.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宋·宋祁·玉楼春)
44.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45.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46.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宋·文天祥·扬子江)
47.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宋·林升·题临安邸)
48.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宋·志南)
49.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 (宋·徐元杰·湖上)
50.*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宋·俞文豹·清夜录)
宋朝著名诗人有哪一些
诗人,就一般意义来讲,通常是指写诗的人,但从文学概念上讲,则应是在诗歌(诗词)创作上有一定成就的写诗的人和诗作家。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宋朝著名诗人有哪一些,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仁宗庆历进士。
嘉佑三年(1058)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要求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推行富国强兵的政策,抑制官僚地主的兼并,强化统治力量,以防止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巩固地主阶级的统治。神宗熙宁二年(1069)任参知政事。
次年任宰相,依靠神宗实行变法。并支持五取西河等州,改善对西夏作战的形势。因保守派反对,新法遭到阻碍。
熙宁七年辞退。次年再相;九年再辞,还居江宁(今江苏南京),封舒国公,改封荆,世称荆公。卒谥文。
周邦彦:(1056-1121)北宋词人。字美成,号*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历官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溧水县等。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
语言典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宗。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有《*居士集》,已佚。
欧阳修:(1007-1072)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
天圣进士。而官馆阁校勘,因直言论事贬知夷陵。庆历中任谏官,支持范仲淹,要求在政治上有所改良,被诬贬知滁州。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王安石推行新法时,对青苗法有所批评。谥文忠。
吴文英:(约1212-1272)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今属浙江)人。
一生未仕,但交游甚广,作词较多。是一位重要词人。今传有《梦窗集》。
范成大:(1126~1193)南宋诗人。字致能,号石湖居士,*江吴郡(今江苏苏州)人。
绍兴二十四年(1154)中进士。范成大任徽州司户参军,累迁礼部员外郎。
后出知处州,减轻赋税,兴修水利,颇有政绩。乾道六年(1170),他以起居郎、假资政殿大学衔,充祈国信使,出使金国,为改变接纳金国诏书礼仪和索取河南"陵寝"地事,范成大在金国"词气慷慨",相机折冲,维护了宋廷的威信,全节而归,并写成使金日记《揽辔录》。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英宗治*四年(1067)进士。
哲宗立,召为校书郎、《神宗实录》检讨官。后擢起居舍人。
绍圣初,*谓其修史"多诬",贬涪州别驾,安置黔州等地。徽宗初,羁管宜州卒。工诗文,早年受知于苏东坡,与张耒、晁补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
刘克庄:(1187--1269)字潜夫,号后村,莆田城厢人。
生于宋朝孝宗淳熙十四年(公元1187年),卒于公元1269年,享年83岁。是南宋一位著名的爱国诗词家,创作了大量悲壮激昂的爱国诗词。传世著作有《后村先生大全集》,共196卷(其中包含5000余首诗,200余阙词,4卷诗话和多篇散文)。刘克庄的诗既吸收了唐代名家的风采,也继承了南宋前期的爱国诗人陆游的风格,反映现实,雄伟豪放;与苏东坡、辛弃疾等人形成了一个风格雄健,影响广泛的豪放派。
刘克庄继承了辛弃疾的.革新精神,同时又发展了词的散文化、议论化的特点。同时还是南宋后期的一位贤臣。他爱国爱民,为人正直,为当时的学者所敬仰,为后人所传颂。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山东已为金兵所占。
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任职期间,采取积极措施,招集流亡,训练队伍,奖励耕战,打击贪污豪强,注意安定民生。一生坚决主张抗金。
李清照:(1084-约1151)南宋女词人。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人。
父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早期生活优裕,与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苦。
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有的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
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情致,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并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
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人有《李清照集校注》。
晏几道:(1030?-1106?),字叔原,号小山,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
晏殊第七子,能文善词,与其父齐名。其词受五代艳词影响而又兼"花间"之长,多抒写人生失意之苦与男女悲欢离合之情,以小令见长,工于言情,语言清新,曲折轻婉。
晚年家境中落,其词多感伤情调。有《小山词》。
元好问:(1190--1257)字欲之,忻州人,金时杰出的文学家。
元好问年轻时,正值蒙古军南侵,山西各地兵荒马乱,他带着母亲,逃到河南。
残酷的生活现实和颠沛流离的遭遇,给元好问以深刻的影响。他初步了解了社会和人民,开始创作一些反映现实,诅咒战争的诗歌。
同时,写下了《论诗绝句》30首,对魏晋以来的诗歌作了系统的批评,在文学批评上享有很高的地位。
金亡后,元好问避居家乡,专事著述。他痛感国破家亡的痛苦,满怀悲愤写下了大量优秀的现实主义诗篇。另外,他还著有《中州集》、《壬辰杂编》等史书。
元人撰写金史,多取材于此。
王沂孙:(约1230~约1291),字圣与,号碧山,又号中仙,家住玉笥山,亦号玉笥山人,南宋会稽人。
善文词,广交游,同代周密称其"结客千金,醉春双玉"(《踏莎行.题中仙词卷》)。
史达祖:(1163?-1220?)字邦卿,号梅溪,汴(今河南开封)人。
尤其善于咏物,刻划精工,形神兼备,在当时极负感名。
姜夔称其词"奇秀清逸,有李长吉之韵。
盖能融情景于一家,会句意于两得。"(《花庵词选》引)有"梅溪词"。
苏东坡:(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苏洵子。嘉佑进士。神宗时曾任祠部员外郎,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任杭州通判,知密州、徐州、湖州。
后以作诗"谤讪朝廷"罪贬黄州。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颖州等,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北还后第二年病死常州。
陆游:(1125-1210)南宋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陆游始终坚持抗金,在仕途上不断受到当权派的排斥打击。中年入蜀抗金,军事生活丰富了陆游的文学内容,作品吐露出万丈光芒,成为杰出诗人。
词作量不如诗篇巨大,但和诗同样贯穿了爱国主义精神,"气吞残虏"。
2017年6月六级翻译真题答案《宋朝》
今天6月的英语六级翻译考了*的传统文化,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2017年6月六级翻译真题答案《宋朝》,供大家参考。
翻译真题原文:
宋朝始于960年,一直延续到1279年。这一时期,*经济大幅增长,成为世界上最先进的经济体,科学、技术、哲学和数学蓬勃发展。宋代*是世界历史上首先发行纸币的国家。宋朝还最早使用火药并发明了活字(movable)印刷。人口增长迅速,越来越多的人住进城市,那里有热闹的娱乐场所。社会生活多种多样。人们聚集在一起观看和交易珍贵艺术品。宋朝的*体制在当时也是先进的。*官员均通过竞争性考试选拔任用。
翻译真题参考答案:
The Song dynasty began in 960 and continued until 1279. During this period, China experienced sharp economic growth and became the world's most advanced economy, with science, technology, philosophy, and mathematics flourishing. It was the first government to issue banknotes in the whole history of the world and also the earliest to use gunpowder and invent the movable type printing. The high fertility made a growing number of people flock to cities where there were lively entertainment quarters. Social life during the Song was vibrant. Citizens gathered to view and trade precious artworks. The Song’s government system was also advanced then. For example, government officials were recruited through competitive examinations.
附:大学英语六级翻译真题技巧之词类转换
词类转换是汉译英常用的一种手段。汉语的动态性和具体性特点使其在语言运用上多用动词。英语则因其静态性和抽象性特点在语言使用上呈现出名词化和介词化倾向。在汉译英的过程中,适当转换词性,可以使泽文更符合英语表达*惯。
1、动词→名词
一个句子往往只有一个谓语动词,大量原来应该由动词表达的概念,常需借助于名词,因为名词比较不受形态规则变化的束缚,使用相对灵活、方便。
【原文】各地欢度春节的*俗和传统有很大差异。
【译文】Customs and traditions concerning the celebration of the Chinese New Year vary widely from place to place.
【分析】原句中“欢度”是动词,但是如果译文中也用动词来表达,则整个句子的结构显得罗嗦,不够整洁,所以译文中用了“celebration”来表达,使得整个甸子更匀称、清晰。
2、动词→介词
介词与名词密切相关,英语名词的广泛使用使得介词也得以频繁出现。而且英语中有些介词本身是由动词演变而来的,具有动词的特征。
【原文】但通常每个家庭都会在除夕夜团聚,一起吃年夜饭。
【译文】However, New Year's Eve is usually an occasion for Chinese families to gather for the annual reunion dinner.
3、动词→形容词
汉语的一些动词也常常可以用英语的形容词来表达,这些形容词通常是与动词同源的词这样的译文有时比直接使用动词更地道、标准。
【原文】在明朝和清朝时期(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特别流行。
【译文】It was widespread particularly during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由于语法结构和修辞的需要,汉语的形容词和副词也可以转译成英语的'名词。
4、名词→动词
有些情况下,汉语的名词由英语的动词表达,此时汉语中修饰名词的形容词也随之改为英语中作状语使用的副词。
【原文】各地欢度春节的*俗和传统有很大差异。
【译文】Customs and traditions concerning the celebration of the chinese New Year vary widely from place to place.
【分析】原文中“差异”为名词,为了符合英文的表达*惯,译文中将其转换为动词“vary”,原文中修饰“差异”一词的形容词“很大”转换为了副词“widely”,使译文更生动。
拓展:
细说改革后四六级考试翻译特点
2013年12月份的四六级考试是题型改革后的首次考试,依据这次题型的考试内容和特点,我们可以推断一下2014年以后的考试特点,从而为之后的复*找到侧重点。可以看出,本次翻译题材侧重考察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内容,体裁一般为说明文或介绍类的文章。这种类型的短文还是比较好翻译的,不会有太多的生词或长难的句子。
特点一:文章倾向介绍类
2013年12月的翻译考查内容涉及的基本都是*传统文化,例如:*结(The Chinese knot),茶文化(Chinese tea),中餐(Chinese food)等。既然主题有关*传统文化,那么肯定会涉及一些有关*传统文化的专有词汇,比如说:团聚、祈求好运、帝王、瑰宝、造纸、火药、 福、和、皇室成员、指南针、 印刷术、 瓷器等等。很多同学吐槽单词不会写,但也不能空着,一定要想到合适的表达。其实,这些词汇看似很难无从下手,但其实只有:帝王、造纸、火药、 福、和、指南针、 印刷术、 瓷器这些的翻译比较固定,而其他的词或短语则可以灵活地变通。例如 "皇室成员"不仅可以说成:the royal family,也可以译成: the emperor's family, 或 the king's family。当然要想灵活自如,备战过程中背诵积累是必不可缺的。
特点二:相同表达反复出现
既然内容都是有关*传统文化,尽管主题不一样,还是有很多表达会不可避免的反复出现,比如:"相传, *的……于五千年前发现了……,在明清期间, 遍布全国, 在六世纪传到……"、"……常常作为礼物交换或作用饰品祈求好运和辟邪"、"……在*各地差别很大"、"在中文里意味着爱情丶婚姻和团聚"、 "在古代,人们用它来……,但现在主要是用于装饰的目的"。这些句子具有重复出现的特点,介绍*各种传统*俗都频繁用到。所以我们可以把这些表达的英文变成模板句子进行背诵。
特点三:题材贴*生活,翻译灵活性强
改革后的四六级翻译题材多贴*生活实际,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体裁多倾向于说明文或介绍性的文章,有时*似散文性质,所以不会太难。另外,四六级考的是中译英,特别是介绍性文章,有它固定的技巧,比如切分句子,添加主语,主语为"我们人们"直接变被动,定语的三类翻译方法,四六级翻译不求"雅",抓住这些基本的技巧,做到"信"和 "达"就可以了。
总之,如前文所述,改革后的四级考试翻译侧重考查*传统文化内容,体裁多倾向于说明文或介绍性的文章,不会太难,容易让学生产生兴趣与共鸣。鉴于*传统文化的题材已经考过,所以今年应该不会重复考查,但是题材易变,题材不会发生太大变化,还望大家多多练*相应体裁的文段翻译,如此才能得到切实的长进。最后,希望大家做好充分准备,积极备考,一举通关!
宋朝的服装特点
宋朝服饰一般指宋朝流行的服饰 ,包括北宋南宋流行的服饰,是服饰史发展的一颗明珠,其特点是修身适体。宋时不论权贵的皇亲国戚,还是一般的百姓,都流行着直领, 对襟的一种服饰,出土实物有福州南宋黄升墓 、湖南衡阳何家皂北宋墓、江苏金坛茅麓南宋周瑀墓。浙江黄岩赵伯澐墓等。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宋朝的服装特点,希望能帮到大家!
宋朝女子的服装
*的服装是依靠传承推移的,宋代也不例外。它既延续了唐,五代时的服装样式,又在这基础上作了一些变,动和创新。宋代的女子服装比较复杂,各阶层有不同的特点,贵族妇女的礼服仍是宽衣长大袖,长裙,衣饰豪华,与晚唐,五代时贵族妇女妇女穿的差不多。但宋代贵族妇女的便服却时兴瘦长型,与以前各时期的大不相同,衣着配色也打破以红紫,蓝绿为主的*惯,采用粉紫,黝紫,葱白,银灰,沉香色等配合使用,色调显得十分鲜明。衣着的花纹也由呆板的唐代图案改成写生的折枝花样。一般*民女子,尤其劳动妇女或婢仆等,则仍穿窄袖衫襦,但比晚唐,五代时的瘦而且长,颜色多为青,白等。总之,宋代服装除了北宋一度流行大袖衫襦和肥宽的裙,裤以外,窄袖,瘦长是主要特点。
宋代女子的服装,上衣有衫、襦、袄、背子等名目。下衣则以裙为主。衫是一种最普通的衣服,大都用罗纱绫缣等轻软衣料做成,在宋代衫上大半绣有花样。襦也是短衣的一种,和衫是不同的,因为襦是秋冬的常服,并且有很长的袖端,衣身也较衫子狭窄;所以襦和宽大而没有袖端的衫子不同。通常襦的颜色,是紫色或红色,黄色亦常见,很少用青色、白色或褐色的,就是上了年纪的妇人,也喜欢服紫红的颜色。仁宗时,有诏令妇女不得将白色、褐色,并毛缎淡褐色制造衣服。总之,襦和衫一样,都是最通行的服装,并且两者都属上衣,下面都得穿裙子。
袄是一种冬衣,可以代替袍的作用,不过袍是有限制的;根据宋朝礼制局的规定,除掉命妇可以服用外,其余大多数的民妇是不能服用的,同时袍的颜色也有一定的限制,三品以上是紫色,绣有仙鹤及芝草,三品以下一律用黄色,并不绣有花样,至于袄的颜色,除白色禁用外,其余并没有一定的限制,尽可以随个人的便。
宋代女子的常服,多半上衣而下裙,裙即古制之裳。宋代裙的质料,见于宋人诗词中的,多半是绫罗纱绢一类轻软的料子,颜色以红为上色,紫色亦常见,而以石榴裙为最有名。“宿妆淡眉成字映,花避月上石榴裙。”除石榴裙以外,通常罗裙也算最普遍的,裙之前有带垂长,所谓裙带,用以束腰。宋朝裙幅并没有一定的规矩,最通行的一种是“八幅大裙”,前后各有四幅,其余也有例外的`,有的裙多至二三十幅,这种情景,在宋朝的妓最多,因为她们善于歌舞,盖裙幅越多,则皱褶越细,所以舞起来也比较风情雅致。在宋朝,短襦长裙是最时髦的,“行即罗裙扫落花”。
司马公文曰“北宋时,妇女不服宽裤与〔衣詹〕制旋裙比前后开胜,以便乘驴,其风始于都下妓而士大夫家反慕之。”
南宋时,裙有名“赶上裙”的,前后均不开衩,长而*地,当时宫妃均竞尚此种群式,不过这是一种新颖的特式而已,并没有普遍,所以也可说是妖服的一类。
宋代男子服装
宋代男子一般的服饰主要有:衣、裳、袍、衫、襦袄、裥衫、直掇、道衣(袍)、鹤氅、背子、貉袖、蓑衣、腹围等。宋代除了官服中的冕服和朝服用上衣下裳外,一般很少穿用。
宋代的袍长到脚,有单和夹,本来有棉絮的称袍,又叫长襦,后有钱人用锦做袍,叫锦袍了一般人穿白袍或粗布袍,衲袍就是一种材料粗且较短的袍子,唐有缺胯袍、缺胯衫、宋代承袭其制,但在式样和名称上都略有差异,宋代缺胯衫叫“四袱衫”缺胯袍叫“”四袱袍。式样不同的宋代是圆领,右衽,且有大袖广身和窄袖紧身两种。
短褐,是粗布或麻布做成的粗糙的衣服。因为它身狭窄,袖子小,所以叫筒袖襦。褐衣,不象短褐那样又短又窄,一般指不属于绫罗锦一类的衣料,也有用麻或毛织成的,一般是文人隐土好穿的,也是道家用的衣服之一。
衫在宋代品种、衣式很多,如有凉衫,紫衫,白衫裥衫、毛衫、葛衫等。凉衫披在外面,因为是浅白色的,所以又叫白衫,到了后来及作为吊慰凶丧时的服装,其它场合不穿,紫衫本来是戒装,因为是紫色的,所以紫衫,前后开衩以便于骑马,且窄短,毛衫和葛衫是用羊毛或葛麻织成的衫,裥衫,衫下加一条横裥,是一般文士常穿的,因接*子官服形制,所以官员也有很多人穿的;还有一种叫帽衫,是因头戴乌纱帽,身穿黑色罗制圆领衫而得名。
宋朝元宵节*俗
年年闹元宵,年年看灯展。在宋朝,元宵灯展绝对是全民狂欢。
以北宋京城为例,每年冬至刚到,官府和富裕之家就开始为元宵节的灯展做准备了:在皇宫南侧搭建舞台(以便让皇帝和臣民共同观看各路艺人的精彩表演),在御街两旁安放栏杆,在全城主要街道的十字路口划定场地(供灯展和表演之用),并出资协助全国各地的民间艺人进京排练(时称“行放”,意即彩排),让他们在灯展期间大显身手。当然,更要出钱采购花灯,包括灯球、灯槊、绢灯、镜灯、字灯、水灯、龙灯、凤灯、走马灯……还有很多巨型花灯无法搬运,只能就地扎造。
《东京梦华录》载:
自灯山至宣徳门楼横大街,约百余丈,用棘刺围绕,谓之“棘盆”。内设两长竿,高数十丈,以缯彩结束,纸糊百戏人物,悬于竿上,风动宛若飞仙。内设乐棚,差衙前乐人作乐杂戏。
皇宫南侧,东西大街,街道两侧是几百米长的灯展区。人们用带刺的树枝编成栅栏,栅栏内竖起几十丈高的巨竿,竿上悬挂着纸糊的神仙、佛像、戏曲人物,风一吹,神佛皆动,就跟活的一样。这两根巨竿中间是戏台,官府派艺人在此表演。
如果我们在灯展期间来到宋朝,还会惊讶地发现一项奇观:好多宋朝人竟然把花灯放到头上,人在街头漫步,灯在头上闪烁。
金盈之《新编醉翁谈录》载:
妇人又为灯球灯笼,大如枣栗,加珠翠之饰,合城妇女竞戴之。
宋朝的巧手工匠把灯笼打造得像枣子和栗子一般大小,再用珍珠和翡翠做装饰,晶莹剔透,光彩夺目,往头发上一插,成了最耀眼的饰品。到了元宵灯展的时候,满城妇女都戴着这样的灯饰上街。
吕原明《岁时杂记》也有类似记载:
京师上元节以熟枣捣炭,丸为弹,傅之铁枝而点火,谓之“火杨梅”,亦以插从卒头上。又作莲花牡丹灯碗,从卒顶之。
女士们头上戴灯,男人也一样。在北宋京城开封的元宵节期间,达官显贵和富商大贾出门,身后会跟着一群兵丁或男仆,这些跟班既要负责主人的安全,又要帮主人抖威风。用什么样的方式抖威风呢?就是把花灯放到头上去。他们头上的花灯分两种,一种是莲花状或者牡丹状的灯碗,一种是用铁枝串起来的“火杨梅”。火杨梅是将干枣磨粉、捣炭为屑,将枣粉、炭屑拌在一起,浇上油蜡,团成圆球,一一串到铁树上,点着了,放在头顶,跟着主人上街。
头上戴灯或许很好玩,但绝对不安全。宋朝男子多不剃发,跟女子一样挽着高高的发髻,发髻上再固定着一盏莲花牡丹灯碗或者一树哧哧冒火的“火杨梅”,只能小心翼翼亦步亦趋地走路。假如步子迈大了,咔,扯着蛋是小事,颠翻了头上的花灯是大事,只要有一点明火落到头发上,救火肯定来不及,满头烦恼丝就清净了,只好出家当和尚去。所以我们这些现代人到了宋朝只宜观看,千万不要模仿。
宋朝历代皇帝列表(共十八帝)
宋朝(960年—1279年)是*历史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的朝代,分北宋和南宋两个阶段,共历十八帝,享国三百十九年。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宋朝历代皇帝列表,欢迎阅读。
一、北宋:
1、宋太祖赵匡胤(927年3月21日-976年11月14日),*大宋王朝的建立者,汉族,出生于洛阳夹马营,祖籍河北涿州。出身军人家庭,赵弘殷次子。948年,投后汉枢密使郭威幕下,屡立战功。951年,郭威称帝,建立后周,赵匡胤任禁军军官,周世宗时官至殿前都点检。960年,他以“镇定二州”的名义,谎报契丹联合北汉大举南侵,领兵出征,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代周称帝,建立宋朝,定都开封。在位16年。在位期间,加强中央集权,提倡文人政治,开创了*的文治盛世,是一位英明仁慈的皇帝,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杰出人物。
2、宋太宗赵光义(939—997年),宋朝的第二位皇帝。本名赵匡义,后因避其兄太祖讳改名赵光义,即位后改名炅。太祖驾崩后,38岁的赵光义登基为帝。即位后使用政治压力,迫使吴越王钱俶和割据漳、泉二州的陈洪进于太*兴国三年(978)纳土归附。次年亲征太原,灭北汉,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两次攻辽,企图收复燕云十六州,都遭到失败,从此对辽采取守势。并且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在位期间,改变唐末以来,重武轻文陋*。在位共21年,至道三年,59岁的宋太宗去世,庙号太宗,谥号至仁应道神功圣德文武睿烈大明广孝皇帝,葬永熙陵。
3、宋真宗赵恒(968-1022),宋朝第三位皇帝,宋太宗第三子,997年继位,1022年驾崩,享年五十五,在位二十五年。景德元年(1004年),契丹人所建之辽国入侵,宰相寇准力排众议,劝帝亲征,双方会战距首都汴京三百里外之澶渊,局势有利于宋,但因真宗惧于辽的`声势,不顾寇准的反对,以每年进贡辽大量金银为"岁币"于澶渊定盟和解。历史上称澶渊之盟。此后,北宋进入经济繁荣期。真宗后期,以王钦若、丁谓为相,二人常以天书符瑞之说,荧惑朝野,帝亦淫于封禅之事,朝政因而不举,社会矛盾不断激化,使得宋王朝的“内忧外患”问题日趋严重。
4、宋仁宗赵祯(1010年—1063年),*北宋第四代皇帝(1023年—1063年在位)。初名受益,宋真宗的第六子,生于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1018年立为皇太子,赐名赵祯,1023年即帝位,时年13岁。1063年驾崩于汴梁皇宫,享年53岁。在位四十一年。在位时候宋朝面临官僚膨胀的局面,冗官冗兵特多,而对外战争却又屡战屡败,虽然西夏已向宋称臣,但边患危机始终未除。后来虽一度推行“庆历新政”,但未克全功。其陵墓为永昭陵。谥号体天法道极功全德神文圣武睿哲明孝皇帝。
5、宋英宗赵曙(1032年-1067年),北宋第五代皇帝,1063年—1067年在位,原名宗实,后改名赵曙,太宗曾孙,濮王允让之子。仁宗无子,英宗幼年被仁宗接入皇宫抚养,赐名为宗实。1050年为岳州团练使,后为秦州防御使。1055年立以为嗣。英宗在位期间,任用旧臣韩琦等人,不想改革,但与辽国和西夏没有发生战争。1067年,病逝于宫中福宁殿。在位四年葬于永厚陵,陪葬有高后、狄青、杨延昭等。
英宗赵曙是真宗之弟商王赵元份的孙子,濮安懿王赵允让的儿子。嘉祐七年(1062)立为皇太子,封钜鹿郡公。嘉祐八年即帝位。
6、宋神宗赵顼,英宗长子,谥号体元显道法古立宪帝德王功英文烈武钦仁圣孝皇帝,英宗赵曙长子。嘉佑八年(1063)受封光国公;后又加同中书门下*章事,受封淮阳郡王;治*元年(1064)进封颍王。治*三年立为皇太子,次年即帝位,是为神宗,时年20岁。1067年-1085年在位。即位后,由于对疲弱的政治深感不满,且他素来都欣赏王安石的才干,故即位后命王安石推行变法,以期振兴北宋王朝,史称王安石变法,又称熙宁变法。由于改革操之过急,不得其法,最终失败收场,不过神宗还是维持新法将*二十年。
7、宋哲宗赵煦(1076年1月4日-1100年2月23日),北宋第七位皇帝(1085年—1100年在位),是前任皇帝宋神宗第六子,原名佣,曾被封为延安郡王。神宗病危时立他为太子,元丰八年,神宗死,赵煦登基为皇帝,是为宋哲宗,改元“元祐”。在位15年,享年24岁。谥号宪元继道显德定功钦文睿武齐圣昭孝皇帝,葬于今天河南巩县的永泰陵。
8、宋徽宗赵佶,是宋朝第八位皇帝,神宗11子,哲宗弟。赵佶先后被封为遂宁王、端王。哲宗于公元1100年正月病死时无子,向皇后于同月立他为帝。第二年改年号为“建中靖国”。宋徽宗在位25年(1100年2月23日—1126年1月18日),国亡被俘受折磨而死,终年54岁,葬于永佑陵(今浙江省绍兴县东南35里处)。他自创一种书法字体被后人称之为“瘦金书”,另外,他在书画上的花押是一个类似拉长了的“天”字,据说象征“天下一人”。
9、宋钦宗赵桓(公元1100~1156年),原名赵亶,又名赵煊。是北宋末代皇帝,宋徽宗赵佶长子。生于元符三年(公元1100)四月十三日,宣和七年(公元1125)十二月金人南下大举入侵时,徽宗禅位于他,在位1年零2个月。为人优柔寡断,反复无常,对政治问题缺乏判断力。靖康之变时被金人俘虏北去,南宋绍兴二十六年(公元1156)病死于燕京,终年57岁,葬于永献陵(位于今浙江绍兴东南宝山)。
二、南宋:
1、南宋开国皇帝,宋高宗赵构(1107——1187),字德基。宋徽宗第九子,宋钦宗之弟,曾被封为“康王”。公元1127年(靖康二年)金兵俘徽、钦二宗北去后,于应天府即位,改元建炎。拒绝主战派抗金主张,南迁至绍兴、临安,建立南宋*。统治期间,虽迫于形势以岳飞等大将抗金,但重用投降派秦桧。后以割地、纳贡、称臣等屈辱条件向金人求和,杀害岳飞。公元1162年(绍兴三十二年)禅位于宋孝宗,自称太上皇。精于书法,善真、行、草书,笔法洒脱婉丽,自然流畅,颇得晋人神韵。著有《翰墨志》,传世墨迹有《草书洛神赋》等。
2、宋孝宗赵昚(昚,shèn。1127年11月27日、建炎元年十月廿二-1194年6月28日、绍熙五年六月初九),南宋第二位皇帝(1163年--11*在位),宋太祖七世孙,初名伯琮,后改名瑗,赐名玮,字元永,谥号绍统同道冠德昭功哲文神武明圣成孝皇帝。他是宋高宗养子,原来是太祖赵匡胤的次子赵德芳的六世孙。父亲为秀安僖王赵子偁。由于高宗的唯一儿子元懿太子夭折后再没有嗣子,所以只好从其他宗族中选择后继者。宋孝宗在位27年,淳熙十六年(11*)逊位,让位与儿子宋光宗赵惇。绍熙五年(1194年)病逝,终年68岁。谥号绍统同道冠德昭功哲文神武明圣成孝皇帝,庙号孝宗。葬于永阜陵。
3、宋光宗赵惇(1147年——1200年),宋朝第十二位皇帝,南宋第三位皇帝(1190年——1194年在位),庙号光宗,在位5年。庆元二年十月三日,上尊号圣安寿仁皇帝。庆元六年八月八日辛卯(1200年9月17日)光宗崩殂于寿康宫,享年54岁,后葬光宗于永崇陵。十一月十四日丙寅,庙号光宗,谥号宪仁圣哲慈孝皇帝,嘉泰三年(1203年)十一月八日壬申,加谥号循道宪仁明功茂德温文顺武圣哲慈孝皇帝。
4、宋宁宗赵扩(1168年11月18日-1224年9月18日)是*宋朝的第十三位皇帝,南宋第四位皇帝(1194年7月24日—1224年9月18日在位)。宋孝宗时被封为嘉王、*阳王。宋光宗登基后,赵扩被立为太子。绍熙五年(1194年),宋光宗被逼退位,由赵扩继位,第二年改年号为“庆元”。宋宁宗在位30年,享年55岁。其统治期间内,宋朝比较安定,百姓比较富裕,还恢复了理学地位。去世后谥号为法天备道纯德茂功仁文哲武圣睿恭孝皇帝。
5、宋理宗赵昀,宋理宗是宋朝的第十四位皇帝、南宋第五位皇帝(1224年9月17日—1264年11月16日在位),在位40年,享年60岁。赵昀,绍兴府人,宋皇室宗戚,赵匡胤之子赵德昭的九世孙。原名赵与莒,1222年被立为宁宗弟沂王嗣子,赐名贵诚,1224年立为宁宗皇子,赐名昀。宋宁宗驾崩后,赵昀被权臣史弥远拥立为帝,史称“宋理宗”。
6、宋度宗赵禥(1240年5月2日-1274年8月12日)荣王赵与丙子,初名孟启,又名孜、长源。宋理宗没有儿子,收其为养子,先后封为建安王,永嘉王,忠王。1260年,被立为太子。理宗于景定五年(1264年)10月病死,他于同日继位,第二年改年号为“咸淳”。宋度宗在位10年,享年35岁,死后葬于永绍陵,谥号为端文明武景孝皇帝。
7、宋恭帝赵隰(1271年—1323年)是南宋第七位皇帝(1274年—1276年在位),宋度宗次子。他是全皇后所生,是宋端宗赵昰的弟弟,宋末帝赵昺的哥哥,即位前曾被封为嘉国公、左卫上将军等。宋度宗因酒色过度而死,四岁的赵隰在奸臣贾似道的扶持下登基做皇帝,是为宋恭帝,年号德佑。諡号恭皇帝,无庙号(一说庙号恭宗)。
8、宋端宗赵昰(1269年7月10日-1278年5月8日,昰:音同“夏”古代人名用字),宋朝第十七位皇帝(1276年6月14日—1278年5月8日在位),在位2年,享年11岁,庙号端宗,谥号裕文昭武愍孝皇帝或孝恭仁裕慈圣睿文英武勤政皇帝,又有史称宋帝昰。他是宋度宗的庶长子,宋恭帝的长兄,曾被封为建国公、吉王、益王等。
9、宋卫王赵昺(bǐng)(1272年——1279年),汉族,南宋亦是宋朝最后一位皇帝(第九位,1278年——1279年在位),在位2年,享年8岁。赵昺是宋朝度宗幼子,曾被封为信国公、广王、卫王等爵位。1276年2月,元军攻占宋都临安(今浙江杭州),俘获5岁的宋恭帝及其母全太后(恭帝祖母谢太皇太后因身体不适,暂居临安)。他与其兄赵昰在文天祥、陆秀夫、张世杰、陈宜中及其母杨太妃等南宋遗臣的拥护下南逃,蒙古军队统帅伯颜一心想把南宋皇室斩草除根,便遣张弘范、李恒等人追击。当时他被拜为天下兵马副元帅官职,判泉州。1276年夏,赵昰即位称帝,是为宋端宗,继续和赵昺南逃,在元军的不断追击下,1278年,端宗因落水而染疾去世,赵昺登基做了皇帝,改元祥兴。他在位时,以厓山(今广东新会崖门)为据点,拜张世杰、陆秀夫为左右宰相,并起用张世杰抗元,陆秀夫整顿内政。但是因为种种原因,南宋最终还是于1279年3月在崖山海战中被元军大败,全军覆灭,陆秀夫遂背时年8岁的赵昺跳海而死,张世杰、杨太妃等人也相继投水殉国。南宋最后一位皇帝死去,宋王朝灭亡。
关于宋朝的爱情古诗 爱国的宋朝古诗 宋朝的古诗还 宋朝的古诗300首 雪梅古诗宋朝的 宋朝刘班的古诗 宋朝的诗词 宋朝诗句 宋朝有名的古诗 宋朝曾几的古诗 有关宋朝的古诗 宋朝的怀古诗 提画的古诗宋朝 宋朝和唐朝的古诗 古诗宋朝的诗句 宋朝的古诗诗配图 春雨的古诗宋朝 宋朝歌姬的古诗 思乡的古诗宋朝的 宋朝古诗的发展 宋朝的春节古诗 宋朝的苏轼古诗 有宋朝的春天的古诗 宋朝雷震的古诗 概括宋朝的古诗 宋朝古诗的故事 宋朝的清明古诗 宋朝思乡的古诗 乡村的古诗宋朝 宋朝末年的古诗
宋朝服饰简史 宋朝女诗人有哪些 宋朝的著名诗人有哪些 宋朝诗人杨万里的诗 宋朝皇帝列表及年号 宋朝苏轼的古诗词 宋朝著名诗人有哪一些 2017年6月六级翻译真题答案《宋朝》 宋朝的服装特点 古代爱情的宋词 宋朝历代皇帝列表(共十八帝) 宋朝的爱国诗人有哪些 宋朝历史人物介绍:刘启(汉景帝) 宋朝的服装特点 各朝爱国古诗句 清明古诗宋朝王禹偁56句 宋朝诗人有哪些(宋朝最伟大的10位诗人) 爱情古诗 宋朝诗人王安石的诗有哪些(王安石最著名的10首诗) 宋朝李纲是什么人 《望江南》李纲作品赏析 宋朝文化巅峰——宋词 宋朝诗人苏轼写的诗 宋朝爱情诗精选 宋朝经典古诗句赏析 宋朝诗人苏轼的诗词 宋朝苏轼的诗词 苏轼关于宋朝的诗词 爱情的古诗 关于宋朝经典古诗句赏析
形容伤不起的句子 形容丽江古城的句子 描写椰子树的句子 描写学游泳的句子 花的美好句子 描写调皮男生的句子 特别骚的句子 吸引人的句子推销产品 表示看不到希望的句子 好句子十个字 你知道把句子补充完整 痛心疾首的句子 形容天才的句子 找工作句子 感叹女儿长大的句子 追求极致的句子 耍嘴皮子的句子 祝自己快乐的句子 描写多云的句子 关于仁爱的句子 形容父亲苍老的句子 对生活积极乐观的句子 太阳温暖人心句子 命的句子 伤心难过的句子带图片 祝学*的句子 写初恋的句子 新年快乐的祝福句子 关于书香校园的句子 形容静心的句子 生活没劲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