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有关江东的古诗 >

有关江东的古诗

关于有关江东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有关江东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有关江东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包括句子、语录、说说、名言、诗词、祝福、心语等。如果有关江东的古诗页面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

句子:即与有关江东的古诗相关的句子。
语录:即与有关江东的古诗相关的名人语录
说说:即与有关江东的古诗相关的qq说说、微信朋友圈说说。
名言:即与有关江东的古诗相关的名人名言、书籍名言。
诗词:即与有关江东的古诗相关的古诗词、现代诗词、千古名句。
祝福语:即与有关江东的古诗相关的祝福祝贺词。
心语:即与有关江东的古诗相关的早安、晚安朋友圈心语。

  • 《滚滚长江东逝水》古诗词

  • 《滚滚长江东逝水》古诗词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是明代文学家杨慎创作的一首词。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滚滚长江东逝水》古诗词,希望对你有帮助!

      原文

      《滚滚长江东逝水》

      作者:杨慎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简介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是明代文学家杨慎创作的.一首词。词的上阕通过历史现象咏叹宇宙永恒、江水不息、青山常在,而一代代英雄人物却无一不是转瞬即逝。下阕写词人高洁的情操、旷达的胸怀。把历代兴亡作为谈资笑料以助酒兴,表现了词人鄙夷世俗、淡泊洒脱的情怀。

      全词基调慷慨悲壮,读来只觉荡气回肠、回味无穷,*添万千感慨在心头。

      鉴赏

      《滚滚长江东逝水》原词似怀古,似物志。开篇从大处落笔,切入历史的宏流,四、五句在景语中富哲理、意境深邃。下片则具体刻画了老翁形象,在其生活环境、生活情趣中寄托自己的人生理想,从而表现出一种大彻大悟的历史观和人生观。谷建芬选此词为之谱曲,贴切地点明了《三国演义》悲壮慨叹的主题。

      作者简介

      杨慎(1488~1559)明代文学家,字用修,号升庵,后因流放滇南,故自称博南山人、金马碧鸡老兵。杨廷和之子,汉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嘉靖三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终老于云南永昌卫。贬谪以后,特多感愤。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著作达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

      创作背景

      嘉靖三年(1524年),当时正任翰林院修撰的杨慎,因“大礼议”受廷杖,削夺官爵,定罪为谪戍终老于云南永昌卫。杨慎到达云南以后,并没有因为被谪戍而消沉,而是经常四处游历,观察民风民情,还时常咏诗作文,以抒其怀。杨慎在云南度过了三十几年,经常来往于博南兰津、苍洱金碧、临阿迷、澄江嵩明之间,足迹几乎遍布云南。杨慎每到一地都要与当地的读书人谈诗论道,留下了大量描写云南的诗篇。此词也即其中一篇。同时也是作为《廿一史弹词》第三段《说秦汉》的开场词而作。

[阅读全文]...
  • 关于江东的诗句

  •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杨慎《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夏日绝句》

    江东子弟多才俊, 卷土重来未可知。——杜牧《题乌江亭》

    长江东,长江西。*鸳鸯两处飞。相逢知几时。——欧阳修《长相思·花似伊》

    寄我相思千点泪,流不到,楚江东。——苏轼《江神子·恨别》

    潜将满眼思家泪,洒寄长江东北流。——薛逢《九日雨中言怀》

    鹤外唐来有谪星,长江东注冷沧溟。——李洞《过贾浪仙旧地》

    惊鱼拨剌燕翩翾,独自江东上钓船。——李商隐《江东》

    黄山高哉,岿然为江东之巨镇兮,壁立於两浙之上游。——汪莘《黄山高》

    赤水宁辞三峡远,双鱼为寄楚江东。——吴国伦《过白厓驿(驿故阿落密地)》

    黄鹤楼前帝子宫,古来形胜控江东。——周霆震《至正十二年壬辰正月武昌失守》

    江东客里逢立春,节物风光愁*。——荪谷《立春吴体》

    四海龙蛇寒食后,六陵风雨大江东。——徐渭《岳坟》

    英雄去尽羞容在,看却江东不得归。——汪遵《乌江》

    大江东流去,游子日月长。——杜甫《成都府》

    君不见吴中张翰称达生,秋风忽忆江东行。——李白《行路难三首》

    门口侍船应有待,大江西即大江东。——范梈《赠余使君致仕还江东》

    大江东去,长安西过,为功名走尽天涯路。——薛昂夫《中吕·山坡羊·大江东去》

    江东日暮云,渭北春天树,不知那答儿是春住处。——薛昂夫《双调·楚天遥带清江引》

    江东犹苦战,回首一颦眉。——杜甫《江亭》

    云屯水府,涛随神女,九江东注。——朱敦儒《水龙吟·放船千里凌波去》

    能使江东归老客,迟留。——苏轼《南乡子·宿州上元》

    好风休簸战旗红,早送鲥鱼如雪过江东。——陈维崧《虞美人·无聊》

    呼吸八千人,横行起江东。——李白《登广武古战场怀古》

    老岩峭拔森翠屏,大江东去流苍玉。——白玉蟾《道过成蹊菴偶成旧风一篇》

    快传语江东缙绅,剩歌谣天上麒麟。——卢挚《双调·蟾宫曲·碧波中范蠡》

    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诸葛亮《草庐对》

    君王若肯报妾身,重向江东整师旅。——吴鼎芳《虞美人》

    昨日有人从西川来,却得江东信。——释师范《偈颂一百四十一首·一止一切止》

    深江东泛舟,夕阳眺原隰。——贾岛《送汲鹏》

    塞上似腾奇女气,江东久殒少微星。——龚自珍《夜坐二首》

    二年戮李錡,不战安江东。——白居易《贺雨》

    先声到江东,庶亦有旌别。——方回《送前歙黟楚□□五首·儒者书隐公》

    忽忆鲈鱼鲙,扁舟往江东。——王昌龄《赵十四兄见访》

    两山擘其间,放此江东泻。——李流谦《峡中赋百韵》

    弟妹别来劳梦寐,杳无消息过江东。——秦观《秋兴九首其八拟杜牧之》

    兹行未可住,却望江东还。——刘崧《送孙景贤归江东》

    回思五湖里,敢望大江东。——杨万里《解舟雷江,过东流县》

    江东士女无端甚,看杀玉人浑不知。——孙元晏《晋·卫玠》

    何日到江东,超然似张翰。——白居易《和微之诗二十三首·和望晓》

    曲江东岸金乌飞,西岸清光玉兔辉。——吕洞宾《谷神歌》

    昔年群盗阻江东,吴山动摇楚泽空。——皎然《武源行赠丘卿岑》

    天风环佩沧江东,鄱云溧雨分邻封。——仇远《送刘炼师归》

    沧江东流深,浮云北飞远。——刘崧《送杨公望得满字》

    海陵士子江东客,我到海陵无主人。——晁说之《流寓海陵半年忽得周元仲分宁书欣慰与常日不》

    竹箭江东长自好,蒲梢天北几时收。——胡直《忆昔行寄陈廷评南京初唐体》

    玉翰飞过汉江东,蜀道三年兴已穷。——李新《送钱使者三首·玉翰飞过汉江东》

    他年渭北仍江东,雁书定复嗟乖逢。——陈造《云岩晓·深堂清话红灯续》

    高台凤舞大江东,孰作乌台气势雄。——殷奎《赋季子祠》

[阅读全文]...
  • 大江东去全诗

  •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⒁。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1、念奴娇:词牌名。又名“百字令”“酹江月”等。赤壁:此指黄州赤壁,一名“赤鼻矶”,在今湖北黄冈西。而三国古战场的赤壁,文化界认为在今湖北赤壁市蒲圻县西北。

      2、大江:指长江。

      3、淘:冲洗,冲刷。

      4、风流人物:指杰出的历史名人。

      5、故垒:过去遗留下来的营垒。

      6、周郎:指三国时吴国名将周瑜,字公瑾,少年得志,二十四为中郎将,掌管东吴重兵,吴中皆呼为“周郎”。下文中的“公瑾”,即指周瑜。

      7、雪:比喻浪花。

      8、遥想:形容想得很远;回忆。

      9、小乔初嫁了(liǎo):《三国志·吴志·周瑜传》载,周瑜从孙策攻皖,“得桥公两女,皆国色也。策自纳大桥,瑜纳小桥。”乔,本作“桥”。其时距赤壁之战已经十年,此处言“初嫁”,是言其少年得意,倜傥风流。

      10、雄姿英发(fā):谓周瑜体貌不凡,言谈卓绝。英发,谈吐不凡,见识卓越。

      11、羽扇纶(guān)巾:古代儒将的便装打扮。羽扇,羽毛制成的扇子。纶巾,青丝制成的头巾。

      12、樯橹(qiánglǔ):这里代指曹操的水军战船。樯,挂帆的桅杆。橹,一种摇船的桨。“樯橹”一作“强虏”,又作“樯虏”,又作“狂虏”。《宋集珍本丛刊》之《东坡乐府》,元延佑刻本,作“强虏”。延佑本原藏杨氏海源阁,历经季振宜、顾广圻、黄丕烈等名家收藏,卷首有黄丕烈题辞,述其源流甚详,实今传各版之祖。

      13、故国神游:“神游故国”的倒文。故国:这里指旧地,当年的赤壁战场。神游:于想象、梦境中游历。

      14、“多情”二句:“应笑我多情,早生华发”的倒文。华发(fà):花白的头发。

      15、一尊还(huán)酹(lèi)江月:古人祭奠以酒浇在地上祭奠。这里指洒酒酬月,寄托自己的感情。尊:通“樽”,酒杯。

      16、强虏:强大之敌,指曹军。虏:对敌人的蔑称。

      大江浩浩荡荡向东流去,滔滔巨浪淘尽千古英雄人物。那旧营垒的西边,人们说那就是三国周瑜鏖战的赤壁。陡峭的石壁直耸云天,如雷的惊涛拍击着江岸,激起的浪花好似卷起千万堆白雪。雄壮的江山奇丽如图画,一时间涌现出多少英雄豪杰。

      遥想当年的周瑜春风得意,绝代佳人小乔刚嫁给他,他英姿奋发豪气满怀。手摇羽扇头戴纶巾,谈笑之间,强敌的战船烧得灰飞烟灭。我今日神游当年的战地,可笑我多情善感,过早地生出满头白发。人生犹如一场梦,且洒一杯酒祭奠江上的明月。

      本篇是苏词中具有豪雄气格的代表作,是北宋词坛上最为引人注目的作品之一。它写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七月。当时,由于苏轼诗文讽喻新法,为新派官僚罗织论罪贬谪到黄州,这首词是他游赏黄冈城外的赤壁矶时写下的。

      此词开篇从滚滚东流的长江着笔,随即用“浪淘尽”把大江与千古人物联系起来,布置了一个极为广阔而悠久的空间时间背景。它即使人看到大江的汹涌奔腾,又使人想见风流人物的非凡气概,体味到作者兀立长江岸边对景抒情的壮怀,气魄极大。“风流人物”,指出色的英雄人物。接着“故垒”两句,点出这里传说中的古代赤壁战场。“人道貌岸然是”意谓“据人们讲”。周瑜大败曹兵的赤壁战场究竟在哪儿,向来众说纷纭,现一般认为是在今湖北嘉鱼县东北长江南岸,也有说是在蒲圻县西北的,苏轼在此不过是姑且借景怀古以抒感而已。“周郎”,即周瑜。以下“乱石”三句,集中写赤壁景物:陡峭的山崖高插云霄,汹涌的骇浪搏击着江岸,滚滚的江流卷起千万堆澎湃的雪浪。这种从不同的角度而又诉诸于不同感觉的浓墨健笔的生动描写,一扫*庸萎靡的气氛,把读者顿时带进一个奔马轰雷、惊心动魄的奇险境界,使人心胸为之开扩,精神为之振奋!歇拍二句,总结上文,带起下片。“江山如画”,是作者和读者从以上艺术地提供的大自然雄伟画卷中自然得出的结论。锦绣山河,必然产生、哺育和吸引无数出色的英雄,三国正是人才辈出的时代:横槊赋诗的曹操,驰马射虎的孙权,隆中定策的诸葛亮,足智多谋的周公谨……真是“一时多少豪杰”!

      上片重在写景,将时间与空间的距离缩短集中到三国时代的豪杰人物身上。但苏轼在如此众多的英雄人物中,尤其向往那智破强敌的周瑜,所以下片“遥想公瑾当年”六句就集中腕力塑造青年将领周瑜的形象。“公瑾”,周瑜的字。“小乔”,乔公的*,嫁给了周瑜。作者在历史事实的基础上,挑选表现人物个性的素材,从几个不同的方面进行刻划,把人物写得栩栩如生。据史载,建安三年东吴孙策亲自迎请二十四岁的周瑜,授予他“建威中郎将”的职衔,并同他一齐攻取皖城。周瑜娶小乔,正在皖城战役胜利之时,而后十年他才指挥了有名的赤壁之战。此处把十年间的事集中到一起,在写赤壁之战前,忽插入“小乔初嫁了”一句,既从生活细事上烘托周瑜的年轻得意,同时也是在向人们暗示:赢得这次抗曹战争的胜利,方能使东吴保有江东,发展胜利形势,否则难免出现如诗人杜牧《赤壁》诗中所写的“铜雀春深锁二乔”的严重后果。这就强调了这次战争的重要意义。“雄姿英发,羽扇纶巾”,是从肖像仪态上描写周瑜装束儒雅,风度翩翩,反映出了他对这次战争成竹在胸,稳操胜券。纶巾,青丝带的头巾。《三国志·蜀志》说诸葛亮同司马懿交战时“葛巾毛扇,指麾三军”,因此有人认为这里是写的诸葛亮。但是,这种装束也是三国六朝时期儒将常有的打扮,苏轼移用来刻画周瑜,以表现他临战的从容镇定,这样理解不会割裂周瑜的形象,且符合上下文意。“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抓住了火攻水战的特点,集中概括了这次战争的胜利过程。当时周瑜指挥吴军用轻便战舰,装满燥荻枯柴,诈称请降,驶向曹军,一时间火烈风猛,飞埃绝烂,烧尽北船。词中只用“灰飞烟灭”四字,就将曹军的惨败情景形容殆尽。试看,在滚滚奔流的大江之上,一位卓异不凡的青年将军周瑜,谈笑自若地指挥员水军,抗御横江而来不可一世的强敌,使对方的万艘舻,顿时化为灰烬,这是何等的气势!苏轼为什么如此艳羡周瑜?这是因为他觉察到北宋国力的软弱和辽夏军事*的严重威胁,他时刻关心边庭战事,有着边疆危机的确良加深,目睹宋廷的萎靡慵懦,他是多么渴望有如三国那样称雄一时的豪杰人物,来扭转这很不景气的现状呵!这正是作者所以要缅怀赤壁之战,并塑造导演这一战争剧的中心人物周瑜的思想感情契机。然而,眼前的政治现实和词人被贬黄州的坎坷处境,却同他振兴王朝的祈望和有志报国的壮怀大相抵牾,所以,当词人一量从“神游故国”跌入现实,就不免自笑多情善感,慨叹光阴虚度,而无可如何地归结为以酒浇愁了。虽然词的结尾调子失之低沉,但这也是历史与现状,理想与实际经过尖锐的冲突之后在作者心理上的一种反映,就艺术表现的角度而言,这种故作超旷的写法,从某种意义上说,有时更能引起读者的思考(m.ju.51tietu.net)。

      这首词从总的方面来看,气象磅礴,格调雄浑,高唱入云,其境界之宏大,是前所未有的。特别是它第一次以空前的气魄和艺术力量塑造了一个英气勃发的人物形象,透露了作者有志报国、壮怀难酬的感慨,为用词体表达重大的社会题材,开拓了新的道路,代表了苏词的独特面貌,产生了重大影响。据俞文豹《吹剑录》记载,当时有人认为此词关西大汉手持琵琶、铁绰进行演唱,虽然他们囿于偏见,其中不无微词,但也从另一方面说明,这首词的出现,对于仍然盛行缠绵悱恻之调的北宋词坛,确有振聋发聩的作用。

[阅读全文]...
  • 《送沈子福之江东》诗句鉴赏

  • 《送沈子福之江东》诗句鉴赏

      送沈子福之江东

      【唐】王维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①荡桨向临圻②。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注释】①罟(ɡǔ)师:渔夫。诗中借指船工。②临圻(q):地名。临圻:*岸之地,此指江东岸。

      1。这是一首送别诗,送客之地是( 长江上游的渡头 ),友人所去之地是( 江东 )。

      2。本诗情景交融,寄寓诗人离情愁思的景物有( 杨柳 )、( 行客 )、( 罟师 )、( 春色 )。

      3。前人评价唯有相思似春色说语亦神矣。请你谈谈这个句子好在哪里?

      这句诗,巧妙地同时运用比喻、象征、拟人、幻想等多种手法,将春色写得有情有意。而春色的浓郁、无所不在,使人真切地感受到诗人惜别之情的深厚浩茫、缠绵悱恻、超越时空。相思之情是抽象无形的,诗人以春色来比喻,它也就变得生动具体,使人可见可触可感,写离情别绪哀而不伤,形象丰满,基调明快。江南江北一片春色伴送友人归去的`意象,新鲜独创,创造出一个深邃阔远的意境。

      4。全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这首诗艺术构思新巧缜密,想象大胆丰富,比喻自然贴切,以美景反衬离情,感情深切浓郁,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无限依恋惜别之情。

      5、试分析第一句所写意象及各自的作用,以及这些意象与题目有什么关系。

      答:杨柳,古代有折柳送别的*俗,烘托了送别的氛围;渡头,点明送客的地点;行客,用行人稀少营造了送别时的凄清情境,反衬出送别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这些意象都扣住了题目中的送字,表明了这是一首送友人归去的送别诗。

      6、第三、四句历来备受赞赏,试分析其手法和表达的情感。

      答:第三、四句用了比喻(或想象、或即景寓情)、拟人的手法。诗人觉得自己心中无限的惜别之情,就像眼前无边无际的春光,从江南到江北,无处不在,伴随着友人归去。这两句诗写离别情绪哀而不伤,形象丰满,基调明快,生动、自然地表达了诗人对友人依依不舍的眷恋之情。

      7。诗的首句中 一词不仅写现成之景,而且暗示了离别,而另一字 则点染出当时渡口的凄清。(2分)

      答杨柳、稀

      8。全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

      答: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无限依恋、相思之情。

      

[阅读全文]...
  • 大江东去歌词

  • 大江东去歌词

      《大江东去》是我国著名音乐家青主于1920年在德国留学期间创作的,接下来由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大江东去歌词,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大江东去》-阿兰

      《赤壁》主题曲

      曲:岩代太郎词:李焯雄

      看 大江东去

      浪花淘尽千古英雄

      笑 指点江山

      是非成败俱灰飞烟灭

      此地一为别

      青山旧 雨初歇 豪情却 向谁说

      机遇难赊

      东风且暂借

      流年似水足印难重叠

      赤壁难辨

      风流云散处

      只剩下当时明月

      枉海阔天空

      故人不曾入梦

      几度夕阳红

      晚钟

      分久必合 合久必分

      暂寄天地之间敌友难分

      多情应笑我华发生

      但为君故独沉吟至今

      一时瑜亮 一壶酒 万古销沉

      人道是 分久必合 合久必分

      和你终须一别

      秋月春风残雪

      枉海阔天空

      故人不曾入梦

      几度夕阳红

      晚钟

      分久必合 合久必分

      暂寄天地之间敌友难分

      多情应笑我华发生

      但为君故独沉吟至今

      一时瑜亮 一壶酒 万古销沉

      人道是 分久必合 合久必分

      和你终须一别

      分久必合 合久必分

      暂寄天地之间主客难分

      多情应笑我华发生

      但为君故独沉吟至今

      一时瑜亮 一壶酒 戎马一生

      人道是 分久必合 合久必分

      人生纵使一别

      天涯共此明月

      作品赏析

      全曲依据原词上下两阕的格式分为两大部分,也可以看作是一个带尾声的二部曲式。第一部分是“庄严的广板”,在G大调上、e小调间变换调性。以具有昆曲吟唱风格的旋律起板,并采用朗诵性的宣叙调形式的写法,在叙述性的音调中,不时出现豪放雄健的旋律,基本上是一字一音。钢琴伴奏跌宕起伏,贴切地体现了原词豪放的气概与情调。演唱时要把握住英雄的豪迈胸怀,唱出乐句中的大线条,不要在休止符处断掉气息失去乐意。用扎实积极的气息支持,打开共鸣腔,使声音饱满有力;吐字要清晰准确,字头要清楚,字腹要饱满,字尾要收好。行腔要圆润、流畅,使语言中的共鸣感通过韵母中的“元音”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钢琴伴奏要与歌唱旋律相呼应,触键要有力,踏板要干净。第八小节到第十四小节的间奏部分,作曲家运用八度音程及和弦,用急切而紧凑的节奏十分形象地描绘了“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壮阔词意。接下来“穿空”“裂岸”处,钢琴伴奏要有力度和动感,“卷起千堆雪”两句歌唱和伴奏都应该一气呵成,传达乐曲中壮观豪迈的气象。

      第二段是“生动的行板”,基本稳定在E大调上,采用了咏叹调式的旋律,长气息、大起伏的曲调,富于抒情性和歌唱性。歌词具有浪漫色彩,刻画英雄内心的柔情,表达出作者怀念古代英雄人物的情感。音乐在温和儒雅中伴有雄浑悲凉的气象。演唱时,音色要柔和深沉。气息要舒展均匀,旋律要连贯流畅。咬字要清晰自然,注重*味,共鸣可以比上半部分稍暗一些。钢琴伴奏是上下滚动的琶音,充满了流动的抒情性。抒情的段落最后落在e小调上,出现了较长的休止,使音乐变得断断续续。此处要演唱出声断气不断,音断意不断的感觉。到歌曲的尾声“人生如梦”处,情绪一转,念及自身,不由发出感叹,一种沉湎于追寻,思念的迷惘气息扩散开来。最后突然间要用强音(ff)唱出“一樽还酹江月”。戏剧性地将情绪拉回到显示之中,恢复了豪情勃发的本色。此处的演唱要对前后不同的情绪色彩作强烈的对比,要充分利用共鸣,注意用声的力度和音乐的转变。这首艺术歌曲常由男中音声部来演唱。

[阅读全文]...
  • 王维《送沈子归江东》

  • 送沈子归江东 / 送沈子福之江东

      朝代:唐代

      作者:王维

      原文: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

      唯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鉴赏

      王维大约在公元740、741年(开元二十八、二十九年)知南选,至襄阳(今属湖北)。他集子里现存《汉江临眺》、《晓行巴峡》等诗,可见他在江汉的行踪不止襄阳一处。沈子福,事迹不详。长江从九江以下往东北方向流。江东,指长江下游以东地区。看诗题和头两句的意思,这诗当是作者在长江上游送沈子福顺流而下归江东之作。

      王维这首送别之作意韵悠长,风神摇曳,绵邈蕴藉。饱含劝勉,一叙理想抱负之情。诗的开篇直接入题,描写送别情形。渡头是送客之地,杨柳是渡头现成之景,景中却蕴含深情:“柳”与“留”同音,唐人有折柳送行的*俗,表示不忍离别,希望远行的人留下来。但分别终究是不可避免的,此时友人乘坐的船只已经起航。这里写杨柳,不仅写现成之景,更是烘托送别气氛。行客已稀,见境地的凄清,反衬出送别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第一句点明送别之地。第二句醒出“归江东”题意。罟师,渔人,这里借指船夫。临圻,当指友人所去之地。刚才还很热闹的渡头,一下变得行客稀少,冷冷清清。惟有诗人自己,仍然立在那里,目送着友人渐渐远去。他的脑海里,或许在重温刚才与友人依依话别的情景,或许想起了之前和友人交往的点点滴滴。但这一切,都只能是追忆了。眼前只见友人所乘的船顺水而下,离自己越来越远。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诗中也有目送友人乘舟而去的情形:“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站在高高的黄鹤楼上,远眺孤舟,写的是远景。而王维捕捉的是船夫荡桨的细节,写的是*景。同样写送行,李白之潇洒与王维之细腻,可见一斑。

      船儿渐行渐远,友人的身影也越来越模糊。友人乘船而去,只要再过一会儿,他们就将消失在诗人的视线之外。而这一别,又不知何时才能重新相逢。想到这些,诗人的心中难免有些怅惘。这时,诗人依依不舍,望着大江南北*,春满人间,春光荡漾,桃红柳绿,芳草萋萋。诗人感觉到自己心中的无限依恋惜别之情,就像眼前春色的无边无际。诗人忽发奇想:让我心中的相思之情也像这无处不在的春色,从江南江北,一齐扑向你,跟随着你归去吧?“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是十分美丽的想象,有着无比蕴藉而深厚的感情。诗人似乎在对友人说:你在江上走,江南江北的春色包围着你;我的牵挂、友谊也和这春色一样,时时刻刻包围着你,陪你一路前行。春满江南江北,情亦满江南江北。不必特意写离愁别苦,别情已经充盈了满篇。更巧的是,自然之景与深挚之情妙合无间,耐人寻味。将自然界的春色比心灵中的感情,即景寓情,情与景妙合无间,极其自然。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便算是诗家能事。这里藉难写之景以抒无形之情,功夫当然又深了一层。写离情别绪哀而不伤,形象丰满,基调明快,这是盛唐诗歌的特色。

      *对此诗评价颇高,尤其是最后两句,历来备受人们称赏。顾可久曰:“(首二句)别景寥落,情殊怅然。(末二句)相送之情随春色所之,何其浓至清新。”(《唐诗直解》)《唐绝诗钞注略》:“妙摄入‘送’字,以行送且以神送,且到处相随,遂写得淋漓尽致。”牛希济的《生查子》有这样的两句:“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写的是少妇对远行人临别的叮咛:“记住我的绿罗裙吧!你无论到哪里,那里的芳草都呈显着我的裙色,都凝结着我对你的相思,你要怜惜它啊!”——这话也讲得非常之含蓄,非常之婉转,非常之好。与王维“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诗句比较,手法相同,思路相*,但感情一奔放一低徊,风格一浑成一婉约,各具姿态,而又同样具有动人的艺术魅力。

[阅读全文]...
  • 江东父老文言文翻译

  • 江东父老文言文翻译

      文言文是*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江东父老文言文翻译,欢迎阅读。

      原文

      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檥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於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馀创......乃自刎而死。

      译文

      项王就想往东渡过乌江。乌江亭长把船靠在岸边等着,对项王说:江东虽然地方小,但方圆千里,人口有几十万,也足够大王用的了。请大王快点渡江。现在只有我有船,汉军到了,就没有办法过河了。项王笑说:上天要让我灭亡,我为什么要渡河!况且我和江东子弟八千渡河向西,如今没有一个人回来。即使江东父老可怜我而使我称王,我又有什么脸面见他们呢?即使他们不说,我难道就不愧对自己的'良心吗?于是对亭长说:我知道您是长者,我骑这马5年了,所向无敌,曾经一天奔驰千里,不忍心杀它,就把它送给您吧!于是命令骑兵都下马步行,用短兵器对抗敌人。只有项羽杀了汉军几百人,项王身上也受了十几处伤。……于是自刎而死。

      注释

      1.地方千里:古今异义,土地方圆千里。

      2.渡江而西:注意:西,名词作动词。同《前赤壁赋》:顺流而东“。

      3.王:名作动。

      拓展内容:

      江东:古指长江下游江南地区。因长江在今安徽芜湖至江苏南京为南北流向,而以此段江为标准确定东西和左右。

      主要指今安徽铜陵以东、芜湖江面以下地区。即今皖南、今苏南、今浙江、今江西东部这片地区称作江东。

      无颜见江东父老是指楚霸王项羽带八千江东子弟起兵而无一生还,在乌江自刎时对乌江亭长说的话。

      父老:父兄辈人。泛指家乡的父兄长辈。

[阅读全文]...
  • 苏轼大江东去赏析

  • 苏轼,诗人
  • 苏轼大江东去赏析

      大江东去出自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诗气象磅礴,格调雄浑,高唱入云,其境界之宏大,是前所未有的。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苏轼大江东去赏析,欢迎阅读与收藏。

      念奴娇·赤壁怀古

      原文

      宋代: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樯橹 一作:强虏)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人生 一作:人间;尊 通:樽)

      后世影响

      《念奴娇》中的周瑜形象为何与《三国演义》中的大不相同?这是《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为了美化诸葛亮而贬低周瑜严重扭曲历史造成的。苏轼笔下的周瑜年轻有为,文采风流,江山美人兼得,春风得意,且有儒将风度,指挥若定,胆略非凡,气概豪迈,历史上的周瑜意气风发,胸襟广阔,年少有为,是苏轼心中十分仰慕的英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周瑜,才是历史上真正的周瑜。

      赏析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题中的赤壁,是黄州(在今湖北省黄冈县)城外,长江北岸的一段红色山崖。“怀古”,是古人写诗词常常采用的一个题目。在这类作品中,作者往往借助歌咏历史事迹来抒发自己的感慨。这首词就是苏轼游览黄州赤壁想到历史上有名的赤壁之战,有所感触而写。其实,距今一千七百多年前,魏、蜀、吴三国争雄,吴国名将周瑜联合刘备,利用火攻大破曹操水军的地方是另一个赤壁,它是今天湖北省武昌县西南的赤矶山。这里词人借怀古以抒怀抱,不一定拘泥于地点的确凿。

      怀古的重要一环,是怎样把今和古联系起来。苏轼望着波祷滚滚的长江,想到自古以来那些才华出众的人物都已随同时间流逝而消失,犹如被源源而来的浪涛从历史上冲洗掉了一样。于是,他用“浪淘尽”三个字,把眼前的长江和历史上的人物巧妙地联系起来,在这种自然而又形象的联想中,表现他对历史人物的怀念。大江即长江。这里用“大江”,除去由于声韵的要求外,也显得更有气魄。“千古”,指久远的年代。

      接下去,作者把目光从江涛转向赤壁,而首先引起他注目的是古代留下来的战争遗迹。“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故”,旧的。“垒[lěi]”,指营盘。“人道是”,据说是。“周郎”,即周瑜,他二十四岁就当了将军,当时吴国人称他为周郎。这三句词说,在那古代营盘西边,据说,就是三国时代周瑜打胜仗的赤壁。点出了赤壁的历史意义,也为下片歌颂周瑜埋下了伏笔。那么,作者当时看到的赤壁,景象如何呢?“乱石穿空”,陡峭的石崖直插高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吓人的大浪头,拍打着江岸,激起的浪花象无数堆耀眼的白雪。面对着这雄伟的景象,难怪作者要赞叹不已:既赞美这雄伟的大好河山,更赞美历史上曾经在这里叱咤风云的无数英雄豪杰。

      词的上片,着重写景,带出了对古人的怀念。下片,就转入对赤壁之战的中心人物周瑜的歌颂。苏轼写这首词时,距离发生于公元二零八年的赤壁之战,已有八百多年。他想象着几百年前的往事,用“遥想”两个字把我们引向了遥远的过去。“公瑾[jǐn]”,周瑜的字。“小乔”,周瑜的妻,是当时著名的乔氏姊妹中的妹妹。词中提到他们的婚事是为了突出周瑜年轻得意的神态。作者用“雄姿英发”来形容周瑜气度雄伟、人才出众。在作者的想象中,周瑜身着戎装,手摇羽毛扇,头戴着配有黑丝带子的头巾(纶[guān]巾),风度潇洒,从容指挥,在说笑之间,轻而易举地就把曹操水军战船烧成灰烬。“樯[qiáng]”,帆船上的桅杆。这里用“樯橹”代表曹军的战船。“羽扇纶巾”,写出了周瑜的神态。“谈笑间”,突出了他的.自信和才略。“樯橹灰飞烟灭”,六个字就再现了一场历史性的大战。寥寥几笔,显示了作者艺术概括的才能;字里行间,倾注了作者对周瑜的由衷赞赏。

      对历史人物的景仰,正包含了对自己现实状况的不满。对比之下,四十七岁的苏轼深为自己不能象周瑜那样年纪轻轻就建立了卓著的功业而感叹。他只好用自我嘲笑的口气说:“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象他这样,通过想象去经历(神游)那三国(故国)的赤壁之战,人们大概会嘲笑他太富于感情,因而过早地有了花白头发(华发)吧!自嘲之余,一种看破红尘的消极情绪油然而生。“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樽”,酒杯。一尊是一杯酒的意思。“酹[lèi]”,洒酒表示祭奠。他忽然觉得,人间不过象梦境一样,不要徒然感叹了,还是给江上的明月,献上一杯酒,伴月痛饮吧!

      这首词是苏轼的代表作。虽然结尾流露了消极情绪,但从全词看,气魄宏伟,视野阔大,对壮丽河山的赞美,和对历史英雄人物的歌颂及怀念,构成了豪放的基调。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念奴娇·赤壁怀古

      宋代: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樯橹 一作:强虏)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人生 一作:人间;尊 通:樽)

      赏析

      上阕以描写赤壁矶风起浪涌的自然风景为主,意境开阔博大,感慨隐约深沉。起笔凌云健举,包举有力。将浩荡江流与千古人事并收笔下。

      千古风流人物既被大浪淘尽,则一己之微岂不可悲?然而苏轼却另有心得:既然千古风流人物也难免如此,那么一己之荣辱穷达复何足悲叹!人类既如此殊途而同归,则汲汲于一时功名,不免过于迂腐了。接下两句切入怀古主题,专说三国赤壁之事。"人道是"三字下得极有分寸。赤壁之战的故地,争议很大。一说在今湖北蒲圻县境内,已改为赤壁市。但今湖北省内有四处地名同称赤壁者,另三处在黄冈、武昌、汉阳附*。苏轼所游是黄冈赤壁,他似乎也不敢肯定,所以用"人道是"三字引出以下议论。

      "乱石"以下五句是写江水腾涌的壮观景象。其中"穿"、"拍"、"卷"等动词用得形象生动。"江山如画"是写景的总括之句。"一时多少豪杰"则又由景物过渡到人事。

      苏轼重点要写的是"三国周郎",故下阕便全从周郎引发。换头五句写赤壁战争。与周瑜的谈笑论战相似,作者描写这么一场轰轰烈烈的战争也是举重若轻,闲笔纷出。从起句的"千古风流人物"到"一时多少豪杰"再到"遥想公瑾当年",视线不断收束,最后聚焦定格在周瑜身上。然而写周瑜却不写其大智大勇,只写其儒雅风流的气度。

      不留意的人容易把"羽扇纶巾"看作是诸葛亮的代称,因为诸葛亮的装束素以羽扇纶巾著名。但在三国之时,这是儒将通常的装束。宋人也多以"羽扇"代指周瑜,如戴复古《赤壁》诗云:"千载周公瑾,如其在目前。英风挥羽扇,烈火破楼船。"

      苏轼在这里极言周瑜之儒雅淡定,但感情是复杂的。"故国"两句便由周郎转到自己。周瑜破曹之时年方三十四岁,而苏轼写作此词时年已四十七岁。孔子曾说:"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苏轼从周瑜的年轻有为,联想到自己坎坷不遇,故有"多情应笑我"之句,语似轻淡,意却沉郁。但苏轼毕竟是苏轼,他不是一介悲悲戚戚的寒儒,而是参破世间宠辱的智者。所以他在察觉到自己的悲哀后,不是像南唐李煜那样的沉溺苦海,自伤心志,而是把周瑜和自己都放在整个江山历史之中进行观照。在苏轼看来,当年潇洒从容、声名盖世的周瑜现今又如何呢?不是也被大浪淘尽了吗。这样一比,苏轼便从悲哀中超脱了。"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哪复计东西"(《和子由渑池怀旧》)。所以苏轼在与周瑜作了一番比较后,虽然也看到了自己的政治功业无法与周瑜媲美,但上升到整个人类的发展规律和普遍命运,双方其实也没有什么大的差别。有了这样深沉的思索,遂引出结句"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的感慨。正如他在《西江月》词中所说的那样:"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消极悲观不是人生的真谛,超脱飞扬才是生命的壮歌。既然人间世事恍如一梦,何妨将樽酒洒在江心明月的倒影之中,脱却苦闷,从有限中玩味无限,让精神获得自由。其同期所作的《赤壁赋》于此说得更为清晰明断:"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也。"这种超然远想的文字,宛然是《庄子?齐物论》思想的翻版。但庄子以此回避现实,苏轼则以此超越现实。

      黄州数年是苏轼思想发生转折的时期,也是他不断走向成熟和睿智的时期,他以此保全自己的岸然人格,也以此养护自己淳至的精神。这首《念奴娇》词及其作于同一时期的数篇诗文,都为我们透示了其中的端倪。

      此词自问世后,经历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命运,誉之者如胡仔《苕溪渔隐丛话》称其"语意高妙,真古今绝唱"。贬之者如俞文豹《吹剑续录》所云:"东坡在玉堂,有幕士善讴。因问:'我词比柳七何如?'对曰:'柳郎中词,只好合十七八女孩儿,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板,唱'大江东去'。公为之绝倒。"幕士的言论表面上是从演唱风格上区分了柳、苏二家词风的不同,但暗含有对苏词悖离传统词风的揶揄。清代更有人认为此词"*仄句调都不合格"(丁绍仪《听秋声馆词话》),朱彝尊《词综》并详加辩证,亦可谓吹毛求疵者。

      《念奴娇》是苏轼贬官黄州后的作品。苏轼21岁中进士,30岁以前绝大部分时间过着书房生活,仕途坎坷,随着北宋政治风浪,几上几下。43岁(元丰二年)时因作诗讽刺新法,被捕下狱,出狱后贬官为黄州团练副使。这是个闲职,他在旧城营地辟畦耕种,游历访古,政治上失意,滋长了他逃避现实和怀才不遇的思想情绪,但由于他豁达的胸怀,在祖国雄伟的江山和历史风云人物的激发下,借景抒情,写下了一系列脍炙人口的名篇,此词为其代表。

      《念奴娇》词分上下两阙。上阙咏赤壁,下阙怀周瑜,并怀古伤己,以自身感慨作结。作者吊古伤怀,想古代豪杰,借古传颂之英雄业绩,思自己历遭之挫折。不能建功立业,壮志难酬,词作抒发了他内心忧愤的情怀。

      上阙咏赤壁,着重写景,为描写人物作烘托。前三句不仅写出了大江的气势,而且把千古英雄人物都概括进来,表达了对英雄的向往之情。假借“人道是”以引出所咏的人物。“乱”“穿”“惊”“拍”“卷”等词语的运用,精妙独到地勾画了古战场的险要形势,写出了它的雄奇壮丽景象,从而为下片所追怀的赤壁大战中的英雄人物渲染了环境气氛。

      下阙着重写人,借对周瑜的仰慕,抒发自己功业无成的感慨。写“小乔”在于烘托周瑜才华横溢、意气风发,突出人物的风姿,中间描写周瑜的战功意在反衬自己的年老无为。“多情”后几句虽表达了伤感之情,但这种感情其实正是词人不甘沉沦,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表现,仍不失英雄豪迈本色。

      用豪壮的情调书写胸中块垒。

      诗人是个旷达之人,尽管政治上失意,却从未对生活失去信心。这首词就是他这种复杂心情的集中反映,词中虽然书写失意,然而格调是豪壮的,跟失意文人的同主题作品显然不同。词作中的豪壮情调首先表现在对赤壁景物的描写上。长江的非凡气象,古战场的险要形势都给人以豪壮之感。周瑜的英姿与功业无不让人艳羡。

[阅读全文]...
  • 杜甫:送韩十四江东觐省

  • 杜甫
  •   《送韩十四江东觐省》

      作者:杜甫

      原文:

      兵戈不见老莱衣,叹息人间万事非。

      我已无家寻弟妹,君今何处访庭闱?

      黄牛峡静滩声转,白马江寒树影稀。

      此别应须各努力,故乡犹恐未同归。

      注释:

      1、省觐:省视父母。十四,是称呼韩的排行。

      2、首二句喷薄而出,感慨甚大甚深。韩是去寻访父母的,故用老莱子故事,便已扣紧题目。《列女传》:“老莱子行年七十,着五色之农,作婴儿戏子亲侧。”干戈扰攘,亲子离散,故不见此事。下句更推向大处,推向当时整个社会,见得可痛的不止此一事,万事都反了常。可悲者也不止一两个人。杜甫总是从大处着眼。

      3、此二句落到题上,是流水对。无家,即无处。庭闱,父母所居,即指父母。将重点放在韩一边,故宾主分明。

      4、此二句是想象中之景,不是写送别时当前之景。黄牛峡、白马江,皆韩出峡往江东所必经之地。黄牛峡在湖北宜昌县西。旧注,江陵有白马州。杜甫关心对方,故特地指出前路的重重艰险,已含下“应努力”意。不发空论,而即景寓情,最有味。顾宸云:“日静日寒,亦见寇乱凄凉意。”黄生云:“凡情真则语易率,得五、六二句,全诗皆有色矣。”

      5、各努力,各自努力为归乡之计。上面曾用自己作陪,所以这里用一“各”字来缩合。韩十四当是杜甫的同乡,故有故乡同归的话。

      赏析:

      韩十四,姓韩的朋友,排行第十四,其人不详。江东,长江东南岸,江苏一带,韩十四当是这里人。省觐,探望父母。老莱衣,老莱子七十岁穿五彩衣戏耍以取悦双亲。庭闱,借代父母。黄牛峡,长江的一段。《水经注》引民谣:“朝发黄牛,暮宿黄牛,三朝三暮,黄牛如故”,极言峡之长。白马江,典出《寰宇记》,荆州水患,江水溢堤,刺史王僧达杀自己坐骑白马祭祀江神,水乃退。这里借代荆州。

      此诗格律为*起式首句入韵格,韵合五微。对仗工稳,*仄规范。

      首联感叹时世发端,引领全篇。探望父母,本来是美事,送朋友探望父母,应当说些吉祥话才对。但是,这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天下大乱,生灵涂炭,九死一生,谁也不知道家人是否幸存。出句说:因为连年战争,亲子和睦、亲慈子孝的家庭氛围看不见了。对句说:一切都不是正常状态了,怎么不令人叹息呢?

      颔联展开,诉说人们普遍流离失所:六七年了,我没有家了,得不到弟妹的音讯,你又到哪里去找父母呢?他们还在家吗?不会逃难去吗?悲哀之至。

      颈联写韩十四即将踏上的道路,从成都出发去江东,当然坐船方便了,坐船,必然经过三峡、荆州。(m.ju.51tietu.net)把沿途的行旅设想得很凄凉。这个章法在送别律诗里很普通,但抒情独到。

      尾联出句写嘱咐,对句则依然对未来不抱多少希望。这说明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了无比深重的灾难。

[阅读全文]...
  • 大江东去,枕下终夜是江声

  • 名人,惊艳,名人名言
  • 1.有客自远方来,眉间有远方的风雨。——余光中

    2.掉头一去是风吹黑发,回首再来已雪满白头。——余光中

    3.大江东去,枕下终夜是江声。——余光中

    4.山中若有眠,枕的是月。——简媜《月牙》

    5.四方食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小灯泡儿

    6.末日之年,歧路虽多,然有爱者,终会殊途同归,神州很小,有心者定能再聚。——周云蓬《绿皮火车》

    7.我本是槐花院落闲散的人,满襟酒气。小池塘边跌坐看鱼,眉挑烟火过一生。 —–沈离淮

    8.更羡慕街边咖啡座里的目光,只一闪,便觉得日月悠长、山河无恙。——余秋雨

    9.人的一生是万里河山,来往无数过客。有人给山河添色,有人使日月无光,有人改他江流,有人塑他梁骨。大限到时,不过是立在山巅,江河回望。 ――尾鱼《西出玉门》

[阅读全文]...

相关词条

相关文章

有关江东的古诗 - 句子

有关江东的古诗 - 语录

有关江东的古诗 - 说说

有关江东的古诗 - 名言

有关江东的古诗 - 诗词

有关江东的古诗 - 祝福

有关江东的古诗 - 心语

推荐词条

吟诵古诗的*义词 历史上描写灾难捐款的古诗 形容业字的古诗 含有今又的古诗词 春夏秋季的古诗 含有綦的古诗 关于月意向的古诗 小学语文默写古诗的题 语文古诗题的答题技巧 关于过程结果的古诗 唐寅最好背的古诗 太白湖里的古诗 最好的方法讲古诗 形容虚心接受的古诗 写春天的大好春光的古诗 荷花的古诗和优美片段的文字 二哈吃掉小二哈的古诗名字 希望有个人喜欢的古诗 人情如纸的古诗 带灼婳的古诗 带语气助词的古诗 上进优秀的古诗词 离别诗有春思念家乡的古诗 感叹家国兴亡的古诗词 写一篇描写四季的古诗 我们还学过白居易的那些古诗 初中的古诗朗读主题词 患了老年痴呆症的古诗 歌颂科学精神的古诗词 查找描写月夜的古诗写在书上 早晨雨中的思念古诗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