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李白*写给杜甫的古诗 >

李白*写给杜甫的古诗

关于李白*写给杜甫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李白*写给杜甫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李白*写给杜甫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包括句子、语录、说说、名言、诗词、祝福、心语等。如果李白*写给杜甫的古诗页面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

句子:即与李白*写给杜甫的古诗相关的句子。
语录:即与李白*写给杜甫的古诗相关的名人语录
说说:即与李白*写给杜甫的古诗相关的qq说说、微信朋友圈说说。
名言:即与李白*写给杜甫的古诗相关的名人名言、书籍名言。
诗词:即与李白*写给杜甫的古诗相关的古诗词、现代诗词、千古名句。
祝福语:即与李白*写给杜甫的古诗相关的祝福祝贺词。
心语:即与李白*写给杜甫的古诗相关的早安、晚安朋友圈心语。

  • 杜甫写给李白的诗

  • 杜甫,李白
  • 杜甫写给李白的诗

      杜甫写给李白的诗有什么呢?关于杜甫写给李白的.诗大家知道几首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杜甫写给李白的诗,欢迎大家分享。

      1、《赠李白》

      杜甫

      二年客东都,所历厌机巧。野人对膻腥,蔬食常不饱。

      岂无青精饭,使我颜色好。苦乏大药资,山林迹如扫。

      李侯金闺彦,脱身事幽讨。亦有梁宋游,方期拾瑶草。

      2、《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兼呈李白》

      杜甫

      巢父掉头不肯住,东将入海随烟雾。诗卷长留天地间,

      钓竿欲拂珊瑚树。深山大泽龙蛇远,春寒野阴风景暮。

      蓬莱织女回云车,指点虚无是征路。自是君身有仙骨,

      世人那得知其故。惜君只欲苦死留,富贵何如草头露。

      蔡侯静者意有馀,清夜置酒临前除。罢琴惆怅月照*,

      几岁寄我空中书。南寻禹穴见李白,道甫问信今何如。

      3、《饮中八仙歌》

      杜甫

      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麹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

      左相日兴费万钱,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世贤。

      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

      苏晋长斋绣佛前,醉中往往爱逃禅。

      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

      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雄辨惊四筵。

      4、《梦李白二首》

      杜甫

      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江南瘴疠地,逐客无消息。

      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恐非*生魂,路远不可测。

      魂来枫叶青,魂返关塞黑。君今在罗网,何以有羽翼。

      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水深波浪阔,无使皎龙得。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

      告归常局促,苦道来不易。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

      出门搔白首,若负*生志。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孰云网恢恢,将老身反累。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5、《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李白集有寻鲁城北范居士诗)》

      杜甫

      李侯有佳句,往往似阴铿。余亦东蒙客,怜君如弟兄。

      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更想幽期处,还寻北郭生。

      入门高兴发,侍立小童清。落景闻寒杵,屯云对古城。

      向来吟橘颂,谁欲讨莼羹。不愿论簪笏,悠悠沧海情。

      6、《春日忆李白》

      杜甫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何时一尊酒,重与细论文。

      7、《冬日有怀李白》

      杜甫

      寂寞书斋里,终朝独尔思。更寻嘉树传,不忘角弓诗。

      短褐风霜入,还丹日月迟。未因乘兴去,空有鹿门期。

      8、《寄李十二白二十韵》

[阅读全文]...
  • 杜甫 《赠李白》

  • 杜甫,李白
  • 赠李白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原文:

      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

      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鉴赏

      作者:佚名

      此诗作于公元745年秋,此时李白遭奸佞排斥、远离京都、漫游齐鲁,与杜甫相会。李白也在这年秋写下了《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诗。诗云:“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从中流露出诗人依依惜别的深情。这与杜诗中的“秋来相顾尚飘蓬”句,可以参照。李白被赐金放还,与杜甫幸会于山东之时,由于有相同的坎坷遭遇,因而情志相投。

      此诗表面看来,似乎杜甫在规劝李白:要像道家葛洪那样潜心于炼丹求仙,不要痛饮狂歌、虚度时日,何必飞扬跋扈、人前称雄,实际上,杜诗有言外之意:李白藐视*,拂袖而去,沦落飘泊,虽尽日痛饮狂歌,然终不为统治者赏识;虽心雄万夫,而何以称雄?虽有济世之才,然焉能施展?杜甫在赞叹之余,感慨万千,扼腕之情,油然而生。遂将自己的愤懑之情,诉之笔端,乃至于运用反诘的语气,发出似在埋怨、实则不*的询问。他的感慨既是为李白而发,也是为自己而发的。

      此诗突现了一个狂字,显示出一个傲字。傲骨嶙峋,狂荡不羁,这就是杜甫对于李白的写照。在七绝《赠李白》中,正突现出狂与傲的风采、骨力、气度,显示出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的精神,这正是此诗的诗眼和精髓。它不仅同杜甫歌咏李白的其他诗篇是一脉相承的,而且也形象地揭示了李白的性格和气质特征。

      这首七绝,沉郁有致,抑扬顿挫,跌宕起伏。末句用反诘口吻,把全诗推向了最*。清初钱谦益在评注此诗时,独注“飞扬跋扈”句,其余一概略而不论,可谓独具慧眼,也表明它在全诗中的重要价值:“按太白性倜傥,好纵横术。少任侠,手刃数人,故公以飞扬跋扈目之。犹云*生飞动意也。旧注俱大谬。”(《钱注杜诗》卷九)是说从新的角度和侧面颂扬了李白的豪侠精神,并突出“飞扬跋扈”的飞动性。仇兆鳌注云:“飞扬,浮动之貌。跋扈,强梁之意。考《说文》:扈,尾也。跋扈,犹大鱼之跳跋其尾也。”(《杜诗详注》卷之一)此虽就字注字,就词注词,但在《赠李白》中,却是用来象征李白豪放不羁的精神。

      此诗言简意赅,韵味无穷。为了强化全诗流转的节奏、气势,则以“痛饮”对“狂歌”,“飞扬”对“跋扈”;且“痛饮狂歌”与“飞扬跋扈”,“空度日”与“为谁雄”又两两相对。这就形成了一个飞动的氛围,进一步突现了李白的傲岸与狂放。

[阅读全文]...
  • 杜甫《赠李白》

  • 杜甫,李白
  • 《赠李白·五古》

      作者:唐·杜甫

      二年客东都,所历厌机巧⑴。

      野人对腥羶,蔬食常不饱⑵。

      岂无青精饭,使我颜色好⑶。

      苦乏大药资,山林迹如扫⑷。

      李侯金闺彦,脱身事幽讨⑸。

      亦有梁宋游,方期拾瑶草⑹。

      《赠李白·七绝》

      秋来相顾尚飘蓬⑺,未就丹砂愧葛洪⑻。

      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⑼?

      【注释】

      ⑴客,旅居他乡。历,经过。厌,厌恶。机巧,机智灵巧。*俗难居也。东都,隋置,公元621年(唐武德四年)废。公元628年(唐贞观二年),号洛阳宫,公元657年(唐显庆二年),诏改东都。

      ⑵腥羶,则臭味弗投。草食曰羶,牛羊之属。水族曰腥,鱼鳖之属。对,对头,敌手。

      ⑶岂,难道。无,没有。青精饭,《陶隐居登真隐诀》:“太极真人青精乾食(饣迅)饭法。采用南烛草带有露水的叶及茎皮,煮取汁,浸米蒸之,令饭作青碧色,高格曝乾,当三蒸曝,每蒸辄以叶汁溲令浥浥。日可服二升,勿服血食,填胃补髓,消灭三虫。久服可延寿益颜。”饣迅(xùn音迅),鸟饭。

      ⑷苦,因某种情况而感到困难。大药,道家的金丹。青精不如大药,叹避世引年之无术也。

      ⑸金闺,金马门的别称,亦指封建朝廷。彦,旧时士的美称。《孔安国传》:“美士曰彦。”幽讨,谓寻讨幽隐。

      ⑹瑶草,仙草,也泛指珍异之草。汉东方朔《与友人书》:“不可使尘网名缰拘锁,怡然长笑,脱去十洲三岛,相期拾瑶草,吞日月之精华,共轻擧耳。”

      ⑺飘蓬,草本植物,叶如柳叶,开白色小花,秋枯根拔,随风飘荡。故常用来比喻人的行踪飘忽不定。时李白杜甫二人在仕途上都失意,相偕漫游,无所归宿,故以飘蓬为喻。未就,没有成功。丹砂,即朱砂。道教认为炼砂成药,服之可以延年益寿。

      ⑻葛洪,东晋道士,自号抱朴子,入罗浮山炼丹。李白好神仙,曾自炼丹药,并在齐州从道士高如贵受“道箓”(一种入教仪式)。杜甫也渡黄河登王屋山访道士华盖君,因华盖君已死,惆怅而归。两人在学道方面都无所成就,所以说“愧葛洪”。

      ⑼飞扬跋扈,不守常规,狂放不羁。此处作褒义词用。

      【翻译】

      《赠李白·五古》

      旅居东都的两年中,我所经历的那些机智灵巧的事情,最使人讨厌。我是个居住在郊野民间的人,但对于发了臭的牛羊肉,也是不吃的,即使常常连粗食都吃不饱。难道我就不能吃青精饭,使脸色长得好一些吗?我感到最困难的是缺乏炼金丹的药物(原材料),在这深山老林之中,好像用扫帚扫过了一样,连药物的痕迹都没有了。您这个朝廷里才德杰出的人,现在脱身金马门,独去寻讨幽隐。我也要离开东都,到梁宋去游览,到时我一定去访问您。

      《赠李白·七绝》

      秋天离别时两相顾盼,像飞蓬一样到处飘荡。没有去求仙,真愧对西晋那位炼丹的葛洪。每天痛快地饮酒狂歌白白消磨日子。像您这样意气豪迈的人,如此逞雄究竟是为了谁?

      【《赠李白·五古》赏析】

      这是杜甫赠李白最早的一首诗。公元744年(唐玄宗天宝三载),杜甫在东都(洛阳),李白以高力士之谮(诬陷),亦放还,游东都,此赠诗,当在其时,故有脱身金闺之句。

      此诗共分两段,前八句为一段,后四句为一段。第一段八句自叙,表达厌都市而羡山林之情。第二段四句方及李白,赠李,表明欲遂偕隐之志。公元744年,李白受诏供奉翰林,旋被高力士谮言,帝赐金放还。李白讬鹦鹉以赋曰:“落羽辞金殿,是脱身也。”是年,李白从高天师授箓,同时事华盖君,隐王屋山艮岑。因此说“脱身事幽讨”。

      【《赠李白·七绝》赏析】

      公元744年初夏,杜甫与刚被唐玄宗赐金放还的李白在洛阳相识,遂相约同游梁宋(今河南省开封市、商丘市一带)。公元745年(天宝四载),二人又同游齐赵,他们一同驰马射猎,赋诗论文,亲如弟兄。这年秋天,杜甫与李白在鲁郡(今山东兖州)相别,杜甫写了这首赠诗。诗中慨叹二人漂泊不定,学道无成。“痛饮”二句,既是对好友的规劝,也含有自警之意,语重心长,可见二人友谊之诚挚。这是现存杜诗中最早的一首绝句。《杜诗镜铨》引蒋弱六语:“是白一生小像。公赠白诗最多,此诗最简,而足以尽之。”

      杜甫与李白相互敬重,交谊深厚,这首七绝《赠李白》,就是杜甫以心灵的笔触所刻划的一幅李白肖像。它仅仅用了二十八个字,就构成一幅生动的艺术形象,李白的风采、气度、品格,就栩栩如生,跃然纸上。此诗作于公元745年秋,此时李白遭奸佞排斥、远离京都、漫游齐鲁,与杜甫相会。李白也在这年秋写下了《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诗。诗云:“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从中流露出诗人依依惜别的深情。这与杜诗中的“秋来相顾尚飘蓬”句,可以参照。李白被赐金放还,与杜甫幸会于山东之时,由于有相同的坎坷遭遇,因而情志相投。

      此诗表面看来,似乎杜甫在规劝李白:要像道家葛洪那样潜心于炼丹求仙,不要痛饮狂歌、虚度时日,何必飞扬跋扈、人前称雄,实际上,杜诗有言外之意:李白藐视*,拂袖而去,沦落飘泊,虽尽日痛饮狂歌,然终不为统治者赏识;虽心雄万夫,而何以称雄?虽有济世之才,然焉能施展?杜甫在赞叹之余,感慨万千,扼腕之情,油然而生。遂将自己的愤懑之情,诉之笔端,乃至于运用反诘的语气,发出似在埋怨、实则不*的询问。他的感慨既是为李白而发,也是为自己而发的。

      此诗突现了一个狂字,显示出一个傲字。傲骨嶙峋,狂荡不羁,这就是杜甫对于李白的写照。在七绝《赠李白》中,正突现出狂与傲的风采、骨力、气度,显示出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的精神,这正是此诗的诗眼和精髓。它不仅同杜甫歌咏李白的其他诗篇是一脉相承的,而且也形象地揭示了李白的性格和气质特征。

      这首七绝,沉郁有致,抑扬顿挫,跌宕起伏。末句用反诘口吻,把全诗推向了最*。清初钱谦益在评注此诗时,独注“飞扬跋扈”句,其余一概略而不论,可谓独具慧眼,也表明它在全诗中的重要价值:“按太白性倜傥,好纵横术。少任侠,手刃数人,故公以飞扬跋扈目之。犹云*生飞动意也。旧注俱大谬。”(《钱注杜诗》卷九)是说从新的角度和侧面颂扬了李白的豪侠精神,并突出“飞扬跋扈”的飞动性。仇兆鳌注云:“飞扬,浮动之貌。跋扈,强梁之意。考《说文》:扈,尾也。跋扈,犹大鱼之跳跋其尾也。”(《杜诗详注》卷之一)此虽就字注字,就词注词,但在《赠李白》中,却是用来象征李白豪放不羁的精神。

      此诗言简意赅,韵味无穷。为了强化全诗流转的节奏、气势,则以“痛饮”对“狂歌”,“飞扬”对“跋扈”;且“痛饮狂歌”与“飞扬跋扈”,“空度日”与“为谁雄”又两两相对。这就形成了一个飞动的氛围,进一步突现了李白的傲岸与狂放。

[阅读全文]...
  • 杜甫《天末怀李白》

  • 杜甫,李白
  • 天末怀李白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注解

      1、天末:犹天边;

      2、君子:指李白。

      3、文章句:意谓有文才的人总是薄命遭忌。

      4、魑魅句:意谓山精水鬼在等着你经过,以便出而吞食,犹“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一憎一喜,遂令诗人无置身地。

      5、应共句:因屈原被谗含冤,投江而死,与李白之受枉窜身,有共通处,往夜郎又须经过汨罗,故也应有可以共语处。

      6、汨罗:汨罗江,屈原自沉处,在今湖南湘阴县。

      译文

      凉风**来自天边的夜郎,

      老朋友啊你心情可还舒畅。

      鸿雁何时能捎来你的音信?

      江湖水深总有不*的风浪!

      有文才的人往往薄命遭忌,

      鬼怪正喜人经过可作食粮。

      你与屈原有共冤共语之处,

      请别忘了投诗祭奠汨罗江!

      赏析

      李白于至德二载(757),因永王 之罪受牵连,流放夜郎,行至巫山遇赦得还。杜甫于乾元二年(759)作此诗,眷怀李白,设想他当路经汨罗,因而以屈原喻之。其实,此时李已遇赦,泛舟洞庭了。

      因凉风而念故友,望秋雁而怀思。文人相重,末路相亲,跃然纸上。

[阅读全文]...
  • 杜甫:天末怀李白

  • 杜甫,李白
  •   《天末怀李白》

      作者:杜甫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注释:

      1、天末:犹天边;

      2、君子:指李白。

      3、文章句:意谓有文才的人总是薄命遭忌。

      4、魑魅句:意谓山精水鬼在等着你经过,以便出而吞食,犹“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一憎一喜,遂令诗人无置身地。

      5、应共句:因屈原被谗含冤,投江而死,与李白之受枉窜身,有共通处,往夜郎又须经过汨罗,故也应有可以共语处。

      6、汨罗:汨罗江,屈原自沉处,在今湖南湘阴县。

      译文:

      凉风**来自天边的夜郎,

      老朋友啊你心情可还舒畅。

      鸿雁何时能捎来你的音信?

      江湖水深总有不*的风浪!

      有文才的人往往薄命遭忌,

      鬼怪正喜人经过可作食粮。

      你与屈原有共冤共语之处,

      请别忘了投诗祭奠汨罗江!

      赏析:

      李白于至德二载(757),因永王之罪受牵连,流放夜郎,行至巫山遇赦得还。杜甫于乾元二年(759)作此诗,眷怀李白,设想他当路经汨罗,因而以屈原喻之。其实,此时李已遇赦,泛舟洞庭了。因凉风而念故友,望秋雁而怀思。文人相重,末路相亲,跃然纸上。

[阅读全文]...
  • 杜甫称赞李白的诗歌

  • 杜甫,李白,诗歌
  •   杜甫都写了哪些诗歌来赞美李白呢?下面是美文网小编收集整理的杜甫称赞李白的诗歌以供大家阅读。

      杜甫称赞李白的诗歌:天末怀李白

      凉风起天末,

      君子意如何?

      鸿雁几时到,

      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达,

      魑魅喜人过。

      应共冤魂语,

      投诗赠汨罗。

      杜甫称赞李白的诗歌:不见

      不见李生久,

      佯狂真可哀!

      世人皆欲杀,

      吾意独怜才。

      敏捷诗千首,

      飘零酒一杯。

      匡山读书处,

      头白好归来。

      杜甫称赞李白的诗歌:饮中八仙歌

      知章骑马似乘船,

      眼花落井水底眠。

      汝阳三斗始朝天,

      道逢曲车口流涎,

      恨不移封向酒泉。

      左相日兴费万钱,

      饮如长鲸吸百川,

      衔杯乐圣称避贤。

      宗之潇洒美少年,

      举觞白眼望青天,

      皎如玉树临风前。

      苏晋长斋绣佛前,

      醉中往往爱逃禅。

      李白一斗诗百篇,

      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

      自称臣是酒中仙。

      张旭三杯草圣传,

      脱帽露顶王公前,

      挥毫落纸如云烟。

      焦遂五斗方卓然,

      高谈雄辨惊四筵。

      杜甫称赞李白的诗歌:冬日有怀李白

      寂寞书斋里,

      终朝独尔思。

      更寻嘉树传,

      不忘角弓诗。

      短褐风霜入,

      还丹日月迟。

      未因乘兴去,

      空有鹿门期。

[阅读全文]...
  • 写李白杜甫感情的诗句

  • 李白,杜甫,感情
  • 写李白杜甫感情的诗句

      你了解李白和杜甫的'诗句吗?一起来看看吧!如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写李白杜甫感情的诗句,希望对大家有所作用。

      描写李白的诗句

      1、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蜀道难》

      2、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上李邕》

      3、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送友人》

      4、功名富贵若长在,汉水亦应西北流。——《江上吟》

      5、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独坐敬亭山》

      6、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经离乱后天恩流夜郎亿旧书怀》

      7、西风残照,汉家陵阙。——《忆秦娥》

      8、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月下独酌》

      9、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登金陵凤凰台》

      10、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乐府·将进酒》

      11、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清*调词》

      12、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梦游天姥吟留别》

      13、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乐府·将进酒》

      14、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另作“随君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15、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把酒问月》

      16、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乐府·将进酒》

      17、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越中览古》

      18、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清*调词》

      19、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玉阶怨》

      20、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峨眉山月歌》

      描写杜甫的诗句

      1、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杜甫《房兵曹胡马诗》

      2、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杜甫《阁夜》

      3、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杜甫《梦李白二首·其二》

      4、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5、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杜甫《月夜》

      6、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杜甫《春夜喜雨》

      7、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杜甫《戏为六绝句·其一》

      8、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杜甫《登岳阳楼》

      9、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杜甫《曲江二首》

      10、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杜甫《春日忆李白》

      11、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杜甫《蜀相》

      12、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杜甫《绝句二首》

      13、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杜甫《月夜忆舍弟》

      14、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杜甫《石壕吏》

      15、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杜甫《孤雁》

      16、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杜甫《江畔独步寻花·其五》

      17、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杜甫《江畔独步寻花·其六》

      18、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19、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杜甫《小至》

      20、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杜甫《绝句二首》

[阅读全文]...
  • 杜甫《春日忆李白》

  • 杜甫,李白
  • 春日忆李白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原文: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译文

      李白的诗作无人能敌,他那高超的才思也远远地超出一般人。

      李白的诗作既有庾信诗作的清新之气,也有鲍照作品那种俊逸之风。

      如今,我在渭北独对着春日的树木,而你在江东远望那日暮薄云,天各一方,只能遥相思念。

      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同桌饮酒,再次仔细探讨我们的诗作呢?

      赏析

      杜甫同李白的友谊,首先是从诗歌上结成的。这首怀念李白的五律,主要就是从这方面来落笔的。开头四句,一气贯注,都是对李白诗的热烈赞美。首句称赞他的诗冠绝当代。第二句是对上句的说明,是说他之所以“诗无敌”,就在于他思想情趣,卓异不凡,因而写出的诗,出尘拔俗,无人可比。接着赞美李白的诗像庾信那样清新,像鲍照那样俊逸。庾信、鲍照都是南北朝时的着名诗人。这四句,笔力峻拔,热情洋溢,首联的“也”、“然”两个语助词,既加强了赞美的语气,又加重了“诗无敌”、“思不群”的分量。

      对李白奇伟瑰丽的诗篇,杜甫在题赠或怀念李白的诗中,总是赞扬备至。从此诗坦荡真率的赞语中,也可以见出杜甫对李白的诗作十分钦仰。这不仅表达了他对李白诗的无比喜爱,也体现了他们的诚挚友谊。这四句是因忆其人而忆及其诗,赞诗亦即忆人。但作者并不明说此意,而是通过第三联写离情,自然地加以补明。这样处理,不但简洁,还可避免*铺直叙,而使诗意前后勾联,曲折变化。

      表面看来,第三联两句只是写了作者和李白各自所在之景。“渭北”指杜甫所在的长安一带;“江东”指李白正在漫游的江浙一带地方。“春天树”和“日暮云”都只是*实叙出,未作任何修饰描绘。分开来看,两句都很一般,并没什么奇特之处。然而作者把它们组织在一联之中,却有了一种奇妙的紧密的联系。也就是说,当作者在渭北思念江东的李白之时,也正是李白在江东思念渭北的作者之时;而作者遥望南天,惟见天边的云彩,李白翘首北国,惟见远处的树色,又见出两人的离别之恨,好像“春树”、“暮云”,也带着深重的离情。两句诗,牵连着双方同样的无限情思。回忆在一起时的种种美好时光,悬揣二人分别后的情形和此时的种种情状,这当中有十分丰富的内容。这两句,看似*淡,实则每个字都千锤百炼;语言非常朴素,含蕴却极丰富,是历来传颂的名句。《杜臆》引王慎中语誉为“淡中之工”,极为赞赏。

      上面将离情写得极深极浓,这就引出了末联的热切希望:“什么时候才能再次欢聚,像过去那样,把酒论诗啊!”把酒论诗,这是作者最难忘怀、最为向往的事,以此作结,正与诗的开头呼应。说“重与”,是说过去曾经如此,这就使眼前不得重晤的怅恨更为悠远,加深了对友人的怀念。用“何时”作诘问语气,把希望早日重聚的愿望表达得更加强烈,使结尾余意不尽,回荡着作者的无限思情。

      清代浦起龙说:“此篇纯于诗学结契上立意。”(《读杜心解》)道出了这首诗在内容和结构上的特点。全诗以赞诗起,以“论文”结,由诗转到人,由人又回到诗,转折过接,极其自然,通篇始终贯穿着一个“忆”字,把对人和对诗的倾慕怀念,结合得水*融。以景寓情的手法,更是出神入化,把作者的思念之情,写得深厚无比,情韵绵绵。

[阅读全文]...
  • 杜甫:春日忆李白

  • 杜甫,李白
  •   《春日忆李白》

      作者:杜甫

      原文: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注释:

      1、不群:不*凡,高出于同辈。这句说明上句,思不群故诗无敌。

      2、庾开府:指庾信。在北周官至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司马、司徒、司空),世称庾开府。

      3、俊逸:一作“豪迈”。鲍参军:指鲍照。南朝宋时任荆州前军参军,世称鲍参军。

      4、渭北:渭水北岸,借指长安(今陕西西安)一带,当时杜甫在此地。

      5、江东:指今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一带,当时李白在此地。

      6、论文:即论诗。六朝以来,通称诗为文。细论文:一作“话斯文”。

      翻译:

      李白的诗作无人能敌,

      他那高超的才思也远远地超出一般人。

      李白的诗作既有庾信诗作的清新之气,

      也有鲍照作品那种俊逸之风。

      如今,我在渭北独对着春日的树木,

      而你在江东远望那日暮薄云,天各一方,

      只能遥相思念。

      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同桌饮酒,

      再次仔细探讨我们的诗作呢?

      赏析:

      杜甫同李白的友谊,首先是从诗歌上结成的。这首怀念李白的五律,主要就是从这方面来落笔的。开头四句,一气贯注,都是对李白诗的热烈赞美。首句称赞他的诗冠绝当代。第二句是对上句的说明,是说他之所以“诗无敌”,就在于他思想情趣,卓异不凡,因而写出的诗,出尘拔俗,无人可比。接着赞美李白的诗像庾信那样清新,像鲍照那样俊逸。庾信、鲍照都是南北朝时的着名诗人。这四句,笔力峻拔,热情洋溢,首联的“也”、“然”两个语助词,既加强了赞美的语气,又加重了“诗无敌”、“思不群”的分量。

      对李白奇伟瑰丽的诗篇,杜甫在题赠或怀念李白的诗中,总是赞扬备至。从此诗坦荡真率的赞语中,也可以见出杜甫对李白的诗作十分钦仰。这不仅表达了他对李白诗的无比喜爱,也体现了他们的诚挚友谊。这四句是因忆其人而忆及其诗,赞诗亦即忆人。但作者并不明说此意,而是通过第三联写离情,自然地加以补明。这样处理,不但简洁,还可避免*铺直叙,而使诗意前后勾联,曲折变化。

      表面看来,第三联两句只是写了作者和李白各自所在之景。“渭北”指杜甫所在的长安一带;“江东”指李白正在漫游的江浙一带地方。“春天树”和“日暮云”都只是*实叙出,未作任何修饰描绘。分开来看,两句都很一般,并没什么奇特之处。然而作者把它们组织在一联之中,却有了一种奇妙的紧密的联系。也就是说,当作者在渭北思念江东的李白之时,也正是李白在江东思念渭北的作者之时;而作者遥望南天,惟见天边的云彩,李白翘首北国,惟见远处的树色,又见出两人的离别之恨,好像“春树”、“暮云”,也带着深重的离情。两句诗,牵连着双方同样的无限情思。回忆在一起时的种种美好时光,悬揣二人分别后的情形和此时的种种情状,这当中有十分丰富的内容。这两句,看似*淡,实则每个字都千锤百炼;语言非常朴素,含蕴却极丰富,是历来传颂的名句。《杜臆》引王慎中语誉为“淡中之工”,极为赞赏。

      上面将离情写得极深极浓,这就引出了末联的热切希望:“什么时候才能再次欢聚,像过去那样,把酒论诗啊!”把酒论诗,这是作者最难忘怀、最为向往的事,以此作结,正与诗的开头呼应。(m.ju.51tietu.net)说“重与”,是说过去曾经如此,这就使眼前不得重晤的怅恨更为悠远,加深了对友人的怀念。用“何时”作诘问语气,把希望早日重聚的愿望表达得更加强烈,使结尾余意不尽,回荡着作者的无限思情。

      清代浦起龙说:“此篇纯于诗学结契上立意。”(《读杜心解》)道出了这首诗在内容和结构上的特点。全诗以赞诗起,以“论文”结,由诗转到人,由人又回到诗,转折过接,极其自然,通篇始终贯穿着一个“忆”字,把对人和对诗的倾慕怀念,结合得水*融。以景寓情的手法,更是出神入化,把作者的思念之情,写得深厚无比,情韵绵绵。

[阅读全文]...
  • 李白:沙丘城下寄杜甫

  • 李白,杜甫
  •   《沙丘城下寄杜甫》

      作者:李白

      原文:

      我来竟何事?高卧沙丘城。

      城边有古树,日夕连秋声。

      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

      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

      注释:

      1、沙丘:指唐代兖州治城瑕丘。沙丘城一说为位于今山东肥城市汶阳镇东、大汶河南下支流洸河(今名洸府河)分水口对岸。而根据1993年出土于兖州城东南泗河中的北齐沙丘城造像残碑(又名沙丘碑),兖州古地名为沙丘,又名瑕丘,于唐代为鲁西南重要治所,李白应于此居住。由于此重大考古发现,学术界基本上认同兖州为李白居住之沙丘城。

      2、来:将来,引申为某一时间以后,这里意指自从你走了以后。竟:究竟,终究。

      3、高卧:高枕而卧,这里指闲居。《晋书·陶潜传》:“尝言夏月虚闲,高卧北窗之下。清风飒至,自谓羲皇上人。”

      4、夕:傍晚,日落的时候。连:连续不断。秋声:秋风吹动草木之声。

      5、“鲁酒”两句:古来有鲁国酒薄之称。《庄子·胠箧》:“鲁酒薄而邯郸围。”此谓鲁酒之薄,不能醉人;齐歌之艳,听之无绪。皆因无共赏之人。鲁、齐:均指山东一带。空复情:徒有情意。

      6、汶水:鲁地河流名,河的正流今称大汶河,其源有三:一发泰山之旁仙台岭,一发莱芜县原山之阳,一发莱芜县寨子村,流经兖州瑕丘县北,西南行,入大野泽。耿元端说汶水在曲阜之北七八十里处向西流,“思君若汶水”只是联想到汶水,不能认为沙丘城就在汶水之旁(参见《百家唐宋诗新话》)。

      7、浩荡:广阔、浩大的样子。南征:南行,指代往南而去的杜甫。一说南征指南流之水。

      翻译:

      我来这里终究是为了什么事?

      高枕安卧在沙丘城。

      沙丘城边有苍老古树,

      白日黑夜沙沙有声与秋声相连。

      鲁地酒薄难使人醉,

      齐歌情浓徒然向谁。

      我思念您的情思如滔滔汶水,

      汶水浩浩荡荡向南流去寄托着我的深情。

      赏析:

      李白与杜甫的友谊是中国文学史上珍贵的一页。在李白传世的诗歌中,公认的直接为杜甫而写的只有两首,一是《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另一首就是这首诗。

      沙丘城,位于山东汶水之畔,是李白在鲁中的寄寓之地。诗人送别了杜甫,从那种充满着友情与欢乐的生活中,独自一人回到沙丘,倍感孤寂,倍觉友谊的可贵。此诗就是抒发了这种情境之下的无法排遣的“思君”之情。诗人一开始用很多的笔墨写他自己的生活,住处的周围环境,以及他自己的心情。诗的前六句没有一个“思”字,也没有一个“君”字,给读者以山回路转、莫知所至的感受,直到诗的结尾才豁然开朗,说出“思君”二字。诗中无一句不是写“思君”之情,而且是一联强似一联,以至最后不能不直抒其情。前六句的烟云,都成了后二句的烘托。这样的构思,既能从各个角度,用各种感受,为诗的主旨蓄势,同时也赋予那些日常生活的情事以浓郁的诗味。

      诗劈头就说:“我来竟何事?”这是诗人自问,其中颇有几分难言的恼恨和自责的意味。这会引起读者的关注,并造成悬念。“高卧沙丘城”,高卧,实际上就是指诗人闲居乏味的生活。这句话一方面描写了眼下的生活,一方面也回应了提出上述问题的原因。诗人不来沙丘“高卧”,原因就在于怀念杜甫这位友人。这凌空而来的开头,正是把诗人那种友爱欢快的生活消失之后的复杂、苦闷的感情,以一种突发的方式迸发出来了。

      一二句偏于主观情绪的抒发,三四句则转向客观景物的描绘。“城边有古树,日夕连秋声”。眼前的沙丘城对于诗人来说,像是别无所见,别无所闻,只有城边的老树,在秋风中日夜发出瑟瑟之声。“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这萧瑟的秋风,凄寂的气氛,更令诗人思念友人,追忆往事,更叫诗人愁思难解。“别离有相思,瑶瑟与金樽。”然而,此时此地,此情此景,非比寻常,酒也不能消愁,歌也无法忘忧。鲁、齐,是指当时诗人所在的山东。“不可醉”,即没有那个兴趣去痛饮酣醉。“空复情”,因为诗人无意欣赏,歌声也只能徒有其情。这么翻写一笔,就大大地加重了抒情的分量,同时也就逼出下文。

      汶水,发源于山东莱芜,西南流向。杜甫在鲁郡告别李白欲去长安,长安也正位于鲁地的西南。(m.ju.51tietu.net)所以诗人说:“我的思君之情犹如这一川浩荡的汶水,日夜不息地紧随着你悠悠南行。”诗人寄情于流水,照应诗题,点明了主旨,那流水不息、相思不绝的意境,更造成了语尽情长的韵味。这种绵绵不绝的思情,和那种“天边看绿水,海上见青山。兴罢各分袂,何须醉别颜”的开阔洒脱的胸襟,显示了诗人感情和格调的丰富多彩。

      在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中,古体先于律体。但是,律体的盛行对于古诗的写作也不无影响。例如李白的这首五古,全诗八句,中间四句虽然不是工整的对仗,但其中部分词语的对仗以及整个的格式,却可以见到律诗的痕迹。这种散中有对、古中有律的章法和句式,更好地抒发了诗人纯真而深沉的感情,也使得全诗具有一种自然而凝重的风格。

[阅读全文]...

相关词条

相关文章

李白*写给杜甫的古诗 - 句子

李白*写给杜甫的古诗 - 语录

李白*写给杜甫的古诗 - 说说

李白*写给杜甫的古诗 - 名言

李白*写给杜甫的古诗 - 诗词

李白*写给杜甫的古诗 - 祝福

李白*写给杜甫的古诗 - 心语

推荐词条

来了就坚持下来的古诗 两首关于白露的古诗词 带祁遇的古诗词 听音乐古诗教学的心得体会 表达不懂感恩的古诗 以松为题的古诗 抗日战争时写的古诗 带现字的古诗名 语**古诗文的方法初中 叶叶心心是谁的古诗 妙染的古诗大全 带有草字的古诗词 适合高中积累的古诗词 监字的古诗词接龙 有家却不是家的古诗文 冬天失眠的古诗词 关于星夜寄语的古诗 聂夷中写的古诗 关于国的成语和古诗 观于重阳节日的古诗 李白的诗爆笑古诗 初中古诗文带厌字意为满足的 适合结婚的古诗或文言文 表示期待相见的古诗 赞美高宠的古诗 五月欢迎你的古诗 心里说不出来的痛楚古诗词 古诗抄的歌 瑞语的古诗词 用四季表达爱情的古诗 描写新同学的古诗词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