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隐伤的古诗 >

隐伤的古诗

关于隐伤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隐伤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隐伤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包括句子、语录、说说、名言、诗词、祝福、心语等。如果隐伤的古诗页面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

句子:即与隐伤的古诗相关的句子。
语录:即与隐伤的古诗相关的名人语录
说说:即与隐伤的古诗相关的qq说说、微信朋友圈说说。
名言:即与隐伤的古诗相关的名人名言、书籍名言。
诗词:即与隐伤的古诗相关的古诗词、现代诗词、千古名句。
祝福语:即与隐伤的古诗相关的祝福祝贺词。
心语:即与隐伤的古诗相关的早安、晚安朋友圈心语。

  • 古诗罗隐《蜂》赏析

  • 古诗罗隐《蜂》赏析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许多人对一些广为流传的古诗都不陌生吧,古诗准确地来说应该叫格律诗,包括律诗和绝句。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能算得上是好的古诗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古诗罗隐《蜂》赏析,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朝代:唐代

      作者:罗隐

      原文:

      不论*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译文

      无论是在*地,还是在那高山,哪里鲜花迎风盛开,哪里就有蜜蜂奔忙。

      蜜蜂啊,你采尽百花酿成了花蜜,到底为谁付出辛苦,又想让谁品尝香甜?

      注释

      山尖:山峰。

      尽:都。

      占:占其所有。

      甜:醇香的蜂蜜。

      赏析

      罗隐的咏物诗“切于物”而“不粘于物”,往往别出心裁,独具寓意,讽刺深峻犀利又耐人寻味。清沈祥龙《论词随笔》云:“咏物之作,在借物以寓性情,凡身世之感,君国之忧,隐然蕴于其内,斯寄托遥深,非沾沾焉咏一物矣。”罗隐正是在对物象深入细致的观察基础之上,对所咏之物融进他强烈的家国之忧与身世之慨,刺时讽世使得其能在晚唐诗坛脱颖而出。《蜂》通过吟咏蜜蜂采花酿蜜供人享用这一自然现象,表现了他对社会和历史问题的思考。

      前两句写蜜蜂的生存状态,在山花烂漫间不停穿梭、劳作,广阔的领地给了它们相当大的施展本领的空间。“不论”“无限”,蜜蜂在辛勤劳动中“占尽风光”,简单写来看似**无奇,纯行直白,几乎是欣赏、夸赞的口吻,实则是匠心独运,先扬后抑,为下文的议论做出了铺垫。

      后两句紧乘“蜜蜂”这一意象,把它象征的“劳动者”意象加以引申、扩大,发出“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的一声叹息。同时也提出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已采的百花酿成蜜,辛辛苦苦的劳作终于有了可喜的成果,话锋一转,这般辛劳到底又是为了谁呢?在当时黑暗腐朽的社会里,为的正是那些不劳而获、占据高位、手握重权的剥削者,此中的'讽意不言而明。诗人以反诘的语气控诉了那些沉迷利禄之人,感喟良久之余不禁又对广大的劳苦人民产生了矜惜怜悯之情,从另一个侧面对这种劳者不获、获者不劳的不*现实加以嘲讽和鞭笞,在为劳动人民鸣冤叫屈的同时也是对自己久沉下僚、大志难伸的境遇予以反省,表达对唐末朋党倾轧、宦官专权、战乱频仍、民不聊生的社会现象更深的痛恨之情。

      这首咏蜂诗运用象征的手法、设问的形式反映了劳动者不能享受其劳动成果的社会现象,与张碧《农夫》中的“运锄耕劚侵星起”“到头禾黍属他人”以及梅尧臣《陶者》中“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可作同一理解,都是叹苦辛人生之历练,社会世道之多艰,于人于己都是一番深省之言。

      罗隐此篇歌咏“蜂”之作,在艺术表达形式上独具特色。以“蜜蜂”为张本,所咏之物形神兼备,更为难得是所咏之物兴寄明显、寄慨遥深,“不粘不脱,不即不离,乃为上乘”(《带经堂诗话》),追求“神似”的工艺正如严羽《沧浪诗话·诗辨》云:“诗之极至有一,曰入神。至矣,尽矣。蔑以加矣。”体物工妙,词*旨远,夹叙夹议的手法配合默契,语言叙述中不尚辞藻,*淡而具思致,清雅辅以言深。

      创作背景

      罗隐生于太和七年(公元833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对当时考试制度、当时朝廷的失望,以及在这样的情绪下,看见人民辛苦劳作在田间地头与部分朝廷官员不劳而获这样相对立的情景而产生的愤懑,大致是罗隐作出这首讽喻不劳而获者的《蜂》的原因。

      罗隐简介

      罗隐(833~909)

      *唐代文学家。原名横,字昭谏,号江东生。杭州新城(今浙江桐庐)人。20岁应进士举,十试不第。罗隐生当变乱时代,大半生流落不得志的生活经历,养成愤世嫉俗的思想性格,好为谐谑讽刺。

      他的创作以杂文小品成就最高。他将自己的小品文集题名《谗书》,并自述写作用心是“有可以谗者则谗之”,“所以警当世而诫将来也”。杂文小品表现形式上有直接发议论,有借寓言托讽,有用散文体,有用赋体,随物赋形,不拘一格,而皆能嬉笑怒骂,涉笔成趣,明快泼辣,一针见血。罗隐还有一些较好的记叙文和政论文,具有朴素辩证法的思想。诗歌多应酬赠答、登临写景之作,表现出一些怀才不遇之感,但总的说来境界比较狭窄,调子不免低沉。他的一部分讽刺小诗,批判时政,尖锐有力,与其杂文相似。罗隐的诗风在晚唐属于浅易明畅的一路,述事真切而语言通俗,尤其善于提炼民间口语,有些诗句写来如同白话,成为后人常用的谚语格言。

[阅读全文]...
  • 雪古诗罗隐带拼音(《雪》古诗罗隐赏析)

  • 中国五千年悠久文化,产生了许多的文字与文体,其中最有特色的,高度凝炼的便是诗歌,一首诗,就是一篇文章,甚至一本书,古诗散发出一种难以抗拒的魅力!

    朝代:唐 代 ‖ 作者:罗 隐

    原文:

    尽道丰年瑞,丰年事若何。

    长安有贫者,为瑞不宜多。

    译文:

    都说瑞雪兆丰年,丰年情况将如何?

    长安城里有穷人,我说瑞雪不宜多。

    注释:

    ⑴尽:全。道:讲,说。丰年瑞:瑞雪兆丰年。

    ⑵若何:如何,怎么样。

    ⑶宜:应该。

    赏析:

    题目是“雪”,诗却非咏雪,而是发了一通雪是否瑞兆的议论。绝句长于抒情而拙于议论,五绝篇幅极狭,尤忌议论。作者偏用其短,看来是有意造成一种特殊的风格。

    瑞雪兆丰年。辛勤劳动的农民看到飘飘瑞雪而产生丰年的联想与期望,是很自然的。但眼下是在繁华的帝都长安,这“尽道丰年瑞”的声音就颇值得深思。“尽道”二字,语含讥讽。联系下文,可以揣知“尽道丰年瑞”者是和“贫者”不同的另一世界的人们。这些安居深院华屋、身袭蒙茸皮裘的达官显宦、富商大贾,在酒酣饭饱、围炉取暖、观赏一天风雪的时候,正异口同声地大发瑞雪兆丰年的议论,他们也许会自命是悲天悯人、关心民生疾苦的仁者呢!

    正因为是此辈“尽道丰年瑞”,所以接下去的是冷冷的一问:“丰年事若何?”即使真的丰年,情况又怎样呢?这是反问,没有作答,也无须作答。“尽道丰年瑞”者自己心里清楚。唐代末叶,苛重的赋税和高额地租剥削,使农民无论丰歉都处于同样悲惨的境地。“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山前有熟稻,紫穗袭人香。细获又精舂,粒粒如玉珰。持之纳于官,私室无仓箱”。这些诗句对“事若何”作出了明确的回答。但在这首诗里,不道破比道破更有艺术力量。它好象当头一闷棍,打得那些“尽道丰年瑞”者哑口无言。

    三、四两句不是顺着“丰年事若何”进一步抒感慨、发议论,而是回到开头提出的雪是否为瑞的问题上来。因为作者写这首诗的主要目的,并不是抒写对贫者虽处丰年仍不免冻馁的同情,而是向那些高谈丰年瑞者投一匕首。“长安有贫者,为瑞不宜多。”好象在一旁冷冷地提醒这些人:当你们享受着山珍海味,在高楼大厦中高谈瑞雪兆丰年时,恐怕早就忘记了这帝都长安有许许多多食不果腹、衣不蔽体、露宿街头的“贫者”。他们盼不到“丰年瑞”所带来的好处,却会被你们所津津乐道的“丰年瑞”所冻死。一夜风雪,明日长安街头会出现多少“冻死骨”啊!“为瑞不宜多”,仿佛轻描淡写,略作诙谐幽默之语,实际上这里面蕴含着深沉的愤怒和炽烈的感情。*缓从容的语调和犀利透骨的揭露,冷隽的讽刺和深沉的愤怒在这里被和谐地结合起来了。

    雪究竟是瑞兆,还是灾难,离开一定的前提条件,是很难辩论清楚的,何况这根本不是诗的任务。诗人无意进行这样一场辩论。他感到憎恶和愤慨的是,那些饱暖无忧的达官贵人们,本与贫者没有任何共同感受、共同语言,却偏偏要装出一副对丰年最关心、对贫者最关切的面孔,因而他抓住“丰年瑞”这个话题,巧妙地作了一点反面文章,扯下了那些“仁者”的假面具,让他们的尊容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诗里没有直接出现画面,也没有任何形象的描绘。但读完了全诗,诗人自已的形象却鲜明可触。这是因为,诗中那些看来缺乏形象性的议论,不仅饱含着诗人的憎恶、蔑视、愤激之情,而且处处显示出诗人幽默诙谐、愤世疾俗的性格。从这里可以看出,对诗歌的形象性是不宜作过分偏狭的理解的。

    作者简介:

    罗 隐(833-909),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三年)去世,享年77岁。

[阅读全文]...
  • 表白古诗隐藏

  • 表白,隐藏
  • 1、塞垣多少思归客,留着长条赠远游。——朱栴《官桥柳色》

    2、宝奁明月不欺人,明日归来君试看。——严仁《玉楼春·春思》

    3、从别後,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晏几道《鹧鸪天三首·其一》

    4、水纹珍簟思悠悠,千里佳期一夕休。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李益《写情》

    5、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孟浩然《清明即事》

    6、相思*多少,地角天涯未是长。——张仲素《燕子楼》

    7、润逼衣篝,线袅蕙炉沈水。——张辑《疏帘淡月·寓桂枝香秋思》

    8、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苏轼《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

    9、贞女贵徇夫,舍生亦如此。——孟郊《列女操》

    10、无端嫁得金龟婿,辜负香衾事早朝。——李商隐《为有》

    11、小怜初上琵琶,晓来思绕天涯。——王安国《清*乐·春晚》

    12、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元好问《摸鱼儿二首·其一》

    13、妾在深闺君别离,泪痕如雨雨如丝。枕前红泪窗前雨,暮暮朝朝无尽时。——徐勃《夜雨寄北》

    14、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卓文君《白头吟》

    15、冰合井泉月入闺,金缸青凝照悲啼。——李白《夜坐吟》

    16、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卢照邻《长安古意》

    17、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李之仪《卜算子·我住长江头》

    18、乘鸾归后,生绡净翦,一片冰云。——吴文英《极相思·题陈藏一水月梅扇》

    19、风摧寒棕响,月入霜闺悲。——李白《独不见》

    20、别来半岁音书绝,一寸离肠千万结。——韦庄《应天长》

    21、曾与美人桥上别,恨无消息到今朝。——刘禹锡《杨柳枝》

    22、相思不管年华,唤酒吴娃市。——吴文英《荔枝香*·送人游南徐》

    23、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张籍《节妇吟·寄东*李司空师道》

    24、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苏武《留别妻》

    25、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26、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27、明朝且做莫思量,如何过得今宵去。——周紫芝《踏莎行·情似游丝》

    28、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长相思,摧心肝。——李白《长相思二首其一》

    29、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温庭筠《商山早行》

    30、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杜甫《又呈吴郎》

    31、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苏幕遮》

    32、相思本是无凭语,莫向花笺费泪行。——晏几道《鹧鸪天·醉拍春衫惜旧香》

    33、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卓文君《白头吟》

    34、六月北风寒,落叶无朝暮。——吴伟业《生查子·旅思》

    35、尘缘一点,回首西风又陈迹。——吴文英《六么令·夷则宫七夕》

    36、目送征鸿飞杳杳,思随流水去茫茫。——孙光宪《浣溪沙·蓼岸风多橘柚香》

    37、日日望乡国,空歌白苎词。——张籍《蓟北旅思》

    38、一分秋、一分憔悴。——张辑《疏帘淡月·寓桂枝香秋思》

    39、念佳人、音尘别后,对此应解相思。——晁端礼《绿头鸭·咏月》

    40、占得杏梁安稳处,体轻唯有主人怜,堪羡好因缘。——牛峤《忆江南·衔泥燕》

    41、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越人歌》

    42、相思血,都沁绿筠枝。——姜夔《小重山令·赋潭州红梅》

    43、今朝北客思归去,回入纥那披绿罗。——刘禹锡《竹枝词二首·其二》

    44、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经》

    45、对菱花、与说相思,看谁瘦损。——陆叡《瑞鹤仙·梅》

    46、梅花雪,梨花月,总相思。——张惠言《相见欢·年年负却花期》

    47、烟蓑散响惊诗思,还被乱鸥飞去,秀句难续。——史达祖《八归·秋江带雨》

    48、君怀良不开,贱妾当何依。——曹植《明月上高楼》

    49、是前生未有缘,待重结、来生愿。——乐婉《卜算子·答施》

    50、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佚名《凤求凰琴歌》

    51、凉意思,到南楼。——吴文英《诉衷情·秋情》

[阅读全文]...
  • 寻隐者不遇的古诗

  • 文学
  • 寻隐者不遇的古诗

      寻隐者不遇的是一首问答,但诗人采用了寓问于答的手法,把寻访不遇的焦急心情,描摹得淋漓尽致。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寻隐者不遇的古诗,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寻隐者不遇

      作者: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注释

      1、云深:指山深云雾浓。

      译文

      苍松下,我询问了年少的学童;

      他说,师傅已经采药去了山中。

      他还对我说:就在这座大山里,

      可是林深云密,不知他的行踪。

      整体赏析

      贾岛是以“推敲”两字出名的苦吟诗人。一般认为他只是在用字方面下功夫,其实他的“推敲”不仅着眼于锤字炼句,在谋篇构思方面也是同样煞费苦心的。此诗就是一个例证。

      全诗只有二十字,作为抒情诗,却有环境,有人物,有情节,内容极丰富,其奥秘在于独出心裁地运用了问答体。不是一问一答,而是几问几答,并且寓问于答。 第一句省略了主语“我”。“我”来到“松下”问“童子”, 见得“松下”是“隐者”的住处,而“隐者”外出。“寻隐者不遇”的题目已经交待清楚。“隐者” 外出而问其“童子”,必有所问,而这里把问话省略了,而写出“童子”的答语:“师采药去。”从这四个字而可想见当时松下所问是“师往何处去”。“我” 专程来“寻隐者”,“隐者”“采药去”了,自然很想把他找回来。因而又问童子:“采药在何处?”这一问诗人也没有明写,而以“只在此山中”的童子答辞,把问句隐括在内。最后一句“云深不知处”,又是童子答复对方采药究竟在山前、山后、山顶、山脚的问题。明明三番问答,至少须六句方能表达的,贾岛采用了以答句包赅问句的手法,精简为20字。这种“推敲”就不在一字一句间了。

      然而,这首诗的成功,不仅仅在于简炼;单言繁简,还不足以说明它的妙处。诗贵善于抒情。这首诗的抒情特色是在*淡中见深沉。一般访友,问知他出,也就自然扫兴而返了。但这首诗中,一问之后并不罢休,又继之以二问三问,其言甚繁,而其笔则简,以简笔写繁情,益见其情深与情切。而且这三番答问,逐层深入,表达感情有起有伏。“松下问童子”时,心情轻快,满怀希望;“言师采药去”,答非所想,一坠而为失望;“只在此山中”,在失望中又萌生了一线希望;及至最后一答:“云深不知处”,就惘然若失,无可奈何了。

      然而诗的抒情要凭借艺术形象,要讲究色调。从表面上看,这首诗似乎不着一色,白描无华,是淡妆而非浓抹。其实它的造型自然,色彩鲜明,浓淡相宜。郁郁青松,悠悠白云,这青与白,这松与云,它的形象与色调恰和云山深处的隐者身份相符。而且未见隐者先见其画,青翠挺立中隐含无限生机;而后却见茫茫白云,深邃杳霭,捉摸无从,令人起秋水伊人无处可寻的浮想。从造型的递变,色调的先后中也映衬出作者感情的与物转移。

      诗中隐者采药为生,济世活人,是一个真隐士。所以贾岛对他有高山仰止的.钦慕之情。诗中白云显其高洁,苍松赞其风骨,写景中也含有比兴之义。惟其如此,钦慕而不遇,就更突出其怅惘之情了。此外,作者作为一个封建社会的知识分子,离开繁华的都市,跑到这超尘绝俗的青松白云之间来“寻隐者”,其原因也是耐人寻味,引人遐想的。

      贾岛

      贾岛(779~843年),字浪(阆)仙,唐代诗人。汉族,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阳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自号“碣石山人”。据说在洛阳的时候后因当时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后外出,贾岛做诗发牢骚,被韩愈发现其才华。后受教于韩愈,并还俗参加科举,但累举不中第。唐文宗的时候被排挤,贬做长江主簿。唐武宗会昌年初由普州司仓参军改任司户,未任病逝。

      拓展:

      古诗《寻隐者不遇》的教学反思

      《寻隐者不遇》,是唐代诗人贾岛写的,这首诗写得自然质朴,通俗明快,是历来为人传诵的名篇。

      短诗采用寻访者向童子打听师父的去向,童子作了回答的形式写的,笔墨虽不多,却曲折有致,各具神韵。

      我在教学中,觉得有如下两点需着重体会:

      一、体会诗里*淡中出新奇的地方。

      这首诗从表面上看,浅*易晓,貌似*常,仔细品味,却曲折多姿、波澜迭起地道出了寻访“隐者”、或“遇”或“不遇”的三种情况。“言师采药去”——无法得遇;“只在此山中”——可以得遇;“云深不知处”——难以相遇。简短的三行诗,写出了三层意思,三次转折,既富于变化,又句句出新,耐人寻味。

      从写作笔法上看,“松下问童子”这是写问,问了什么话,诗中并没有说。但可以从童子所答“师采药去”中想见当时松下所问是“师往何处去”,接着又把“采药在何处”这一句省掉,而以“只在此山中”的童子回答把问句隐含其中。最后一句“云深不知处”,是童子补充回答。答复对方采药究竟在山前、山后、山顶、山脚说不定。这三番问答,通常至少需六句才能表达完整,诗人贾岛采用以答代问的手法,仅以二十字表达完美,这不难想象是作者推敲字句之功力。所以在施教中,不能离开这首诗的写作特点,不能囫囵吞枣,只有细心捉摸,才能体味到诗的妙处所在。

      二、体会诗里朴实中显壮美之处。

      这首诗,作者没有写寻访者不遇的失望心情,而是通过童子的答话,用极其朴素、自然的文字,从侧面描绘了隐者隐居的山林之幽深、壮美。这山林的形象同隐者的形象,在作者的笔下是有着内在联系的。教学时,在弄懂句意的同时,教者要指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体会诗中表达的意境,想象诗人描绘的情景。“松下”可见松树的高大,隐者住处环境的壮美与幽静;“采药”道出了山中草木繁茂,遍藏奇珍异宝;“云深”,既写出了云雾的浓重厚密,又写出了山林的高大幽深。这些词语朴实无华、不加雕琢,而有机地连缀在《寻隐者不遇》这首诗中,个个都显示了不凡的光彩,成为壮美山林的传神之笔。有条件的教师,可依照诗句将松、童子、“我”所在的环境,以彩粉、笔画的形式,在黑板上勾勒出来,与全诗对照,以达到诗情和画意完美的统一。从诗本身的语言文字出发,通过合理想象来揭示诗的画面或艺术形象,这是古诗教学应遵循的原则。

      以上所写两点,只是古诗《寻隐者不遇》教学的一部分内容,如何将它们有机地结合在串讲、朗读指导中进行教学,还需教者再花一番心血。

[阅读全文]...
  • 寻隐者不遇古诗

  • 文学
  • 寻隐者不遇古诗

      《寻隐者不遇》是唐代诗僧贾岛的.作品。全诗遣词通俗清丽,言繁笔简,情深意切,白描无华,是一篇难得的言简意丰之作。和小编一起来看看下文关于寻隐者不遇古诗等相关内容,欢迎借鉴!

      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作者】

      贾岛(779~843),唐代诗人。汉族。字浪仙。范阳(今北京附*)人。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元和五年(810)冬,至长安,见张籍。次年春,至洛阳,始谒韩愈,以诗深得赏识。后还俗,屡举进士不第。文宗时,因诽谤,贬长江(今四川蓬溪)主簿。曾作《病蝉》诗“以刺公卿”(《唐诗纪事》)。开成五年(840),迁普州司仓参军。武宗会昌三年(843),在普州去世。贾岛诗在晚唐形成流派,影响颇大。唐代张为《诗人主客图》列为“清奇雅正”升堂七人之一。清代李怀民《中晚唐诗人主客图》则称之为“清奇僻苦主”,并列其“入室”、“及门”弟子多人。晚唐李洞、五代孙晟等人十分尊崇贾岛,甚至对他画像及诗集焚香礼拜,事之如神(《唐才子传》、《郡斋读书志》)。贾岛著有《长江集》10卷,通行有《四部丛刊》影印明翻宋本。李嘉言《长江集新校》,用《全唐诗》所收贾诗为底本,参校别本及有关总集、选集,附录所撰《贾岛年谱》、《贾岛交友考》以及所辑贾岛诗评等,较为完备。

      《寻隐者不遇》是我国唐代著名诗人贾岛创作一首五言绝句,遣词通俗清丽,是一篇难得简练诗作。

      【注释】

      隐者:古代指不肯做官而隐居在山野之间人。

      不遇:没有见到。

      童子:小孩。

      言:回答说。

      云深:指山上云雾缭绕。

      【译文】:

      苍松下,我询问年少学童;他说,师傅已经采药去山中。

      他还对我说,就在这座大山里,可山中云雾缭绕,不知道他行踪。

      注释解释

      陆鸿渐:名羽,终生不仕,隐居在苕溪(今浙江湖州境内),以擅长品茶著名,著有《茶经》一书,被后人奉为“茶圣”、“茶神”。

      虽:一作“唯”。带:*。郭:外城,泛指城墙。

      篱边菊:语出陶渊明《饮酒》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著花:开花。

      扣门:敲门。

      西家:西邻。

      报道:回答道,报,回报,回答。去:一作“出”。

      归时每日斜:一作“归来日每斜”。日斜:日将落山,暮时也。

      【赏析】

      这是一首问答诗,但诗人采用寓问于答手法,把寻访不遇焦急心情,描摹得淋漓尽致。其言繁,其笔简,情深意切,白描无华。以白云比隐者高洁,以苍松喻隐者风骨。写寻访不遇,愈衬出钦慕高仰。这首诗有人认为是孙革所作,题为《访夏尊师》。

      贾岛是以“推敲”两字出名苦吟诗人。一般认为他只是在用字方面下功夫,其实他“推敲”不仅着眼于锤字炼句,在谋篇构思方面也是同样煞费苦心。此诗就是一个例证。

      这首诗特点是寓问于答。“松下问童子”,必有所问,而这里把问话省略,只从童子所答“师采药去”这四个字而可想见当时松下所问是“师往何处去”。接着又把“采药在何处”这一问句省掉,而以“只在此山中”童子答辞,把问句隐括在内。最后一句“云深不知处”,又是童子答复对方采药究竟在山前、山后、山顶、山脚问题。明明三番问答,至少须六句方能表达,贾岛采用以答句包赅问句手法,精简为二十字。这种“推敲”就不在一字一句间。

      然而,这首诗成功,不仅在于简炼;单言繁简,还不足以说明它妙处。诗贵善于抒情。这首诗抒情特色是在*淡中见深沉。一般访友,问知他出,也就自然扫兴而返。但这首诗中,一问之后并不罢休,又继之以二问三问,其言甚繁,而其笔则简,以简笔写繁情,益见其情深与情切。而且这三番答问,逐层深入,表达感情有起有伏。“松下问童子”时,心情轻快,满怀希望;“言师采药去”,答非所想,一坠而为失望;“只在此山中”,在失望中又萌生一线希望;及至最后一答:“云深不知处”,就让诗人惘然若失,无可奈何。

      然而诗抒情要凭借艺术形象,要讲究色调。从表面看,这首诗似乎不着一色,白描无华,是淡妆而非浓抹。其实它造型自然,色彩鲜明,浓淡相宜。郁郁青松,悠悠白云,这青与白,这松与云,它形象与色调恰和云山深处隐者身份相符。而且未见隐者先见其画,青翠挺立中隐含无限生机;而后却见茫茫白云,深邃杳霭,捉摸无从,令人起秋水伊人无处可寻浮想。从造型递变,色调先后中也映衬出作者感情与物转移。

      诗中隐者采药为生,济世活人,是一个真隐士。所以贾岛对他有高山仰止钦慕之情。诗中白云显其高洁,苍松赞其风骨,写景中也含有比兴之义。惟其如此,钦慕而不遇,就更突出其怅惘之情。

[阅读全文]...
  • 寻隐者不遇古诗的意思

  • 寻隐者不遇古诗的意思

      《寻隐者不遇》是唐代诗僧贾岛的作品。全诗遣词通俗清丽,言繁笔简,情深意切,白描无华,是一篇难得的言简意丰之作。为大家分享了寻隐者不遇 翻译,欢迎大家来欣赏!

      寻隐者不遇

      作者: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词句注释

      1、寻:寻访。

      2、隐者:隐士,隐居在山林中的人。古代指不肯做官而隐居在山野之间的人。一般指的是贤士。

      3、不遇:没有遇到,没有见到。

      4、童子:没有成年的人,小孩。在这里是指“隐者”的弟子、学生。

      5、言:回答,说。

      6、云深:指山上的云雾。

      7、处:行踪,所在。

      译文

      苍松下,我询问了年少的学童,他说,师傅已经采药去了山中。

      他还对我说:就在这座大山里,可是林深云密,不知他的行踪。

      创作背景

      此诗是中唐时期诗僧贾岛到山中寻访一位隐者未能遇到有感而作的。隐者不详何人,有人认为是贾岛的山友长孙霞。此诗的具体创作时间难以考证。

      赏析

      这是一首问答诗,表现了诗人对隐士生活的羡慕。诗中松树代表了高洁的精神,白云代表了洁身自爱的情怀。郁郁青松,悠悠白云,飘渺的云雾,没有一个字写到隐士,但是每一个字都是在写隐士,也在写诗人对隐士生活的憧憬和羡慕。全诗色调清新自然,色彩鲜明,青山、青松、白云,景物的描写很好地衬托出了隐士的特征。但是诗人却没有寻访到这位隐士,让我们也为他感到惋惜。

      第一答:“言师采药去”,从全诗的结构看,从环境氛围的渲染,进入到行动的白描,从抽象进入到具体。

      我国古代有追求长生不老的思想,秦皇汉武,就是一种典型,乃至秦汉方士盛行,欺诈成风。与此不同,高蹈世外的隐者注重的是自身修炼。在隐逸生活中,悟道、养生与服药(保健养生之药)构成主要的内容。魏晋以还尤其如此。因之,对隐者说来,采药是一项有重要的活动,其效用或还不仅在于服药能养生,更在于为采药而攀峰登岭,就是极好的体育锻炼。于是,对于真正的隐者,善悟道,擅养生,能采药也就是三位一体的事了。道行高深就表现在鹤发童颜,往来如天马行空。童子言师采药去,正是把隐者这一典型特征揭示出来,同时添了诗人伤其不遇的'惆怅。

      第二答,是针对诗人何处采药的问话而来。

      这一答很明确肯定,似乎给了诗人若干追寻的期待,不过紧接着第三答一转,好像是猜到了诗人的这种期待,最后给了一个没有结果的回答:“云深不知处。”这时,山峦之高峻,云霞之深杳,隐者之神逸,蓦然跃进读者的想象中。

      围绕这几句答话,实际有两种表现结构在交织演进。一是隐者的行为表现结构,它由虚而实(不在此地而在此山),由实而虚(云深不知处),虚虚实实,宛若云中游龙,若隐若现,给人一种扑朔迷离,恍惚迷离之感,充分呈现了隐者的风神。一是诗人自己的感情表现结构,它由惆怅而期冀(不遇到知在此山中),由期冀转而更深一层的惆怅,流露出终不可及的慨喟。诗人本来是僧,后还俗,但仕途并不得意,因此始终倾羡高洁超俗的世外生活。“但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实际不独是诗人对隐者的描绘,也正是诗人自己所追求向往的人生境界。

      一、体会诗里*淡中出新奇的地方。

      这首诗从表面上看,浅*易晓,貌似*常,仔细品味,却曲折多姿、波澜迭起地道出了寻访“隐者”、或“遇”或“不遇”的三种情况。“言师采药去”——无法得遇;“只在此山中”——可以得遇;“云深不知处”——难以相遇。简短的三行诗,写出了三层意思,三次转折,既富于变化,又句句出新,耐人寻味。

      从写作笔法上看,“松下问童子”这是写问,问了什么话,诗中并没有说。但可以从童子所答“师采药去”中想见当时松下所问是“师往何处去”,接着又把“采药在何处”这一句省掉,而以“只在此山中”的童子回答把问句隐含其中。最后一句“云深不知处”,是童子补充回答。答复对方采药究竟在山前、山后、山顶、山脚说不定。这三番问答,通常至少需六句才能表达完整,诗人贾岛采用以答代问的手法,仅以二十字表达完美,这不难想象是作者推敲字句之功力。所以在施教中,不能离开这首诗的写作特点,不能囫囵吞枣,只有细心捉摸,才能体味到诗的妙处所在。

      二、体会诗里朴实中显壮美之处。

      这首诗,作者没有写寻访者不遇的失望心情,而是通过童子的答话,用极其朴素、自然的文字,从侧面描绘了隐者隐居的山林之幽深、壮美。这山林的形象同隐者的形象,在作者的笔下是有着内在联系的。教学时,在弄懂句意的同时,教者要指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体会诗中表达的意境,想象诗人描绘的情景。“松下”可见松树的高大,隐者住处环境的壮美与幽静;“采药”道出了山中草木繁茂,遍藏奇珍异宝;“云深”,既写出了云雾的浓重厚密,又写出了山林的高大幽深。这些词语朴实无华、不加雕琢,而有机地连缀在《寻隐者不遇》这首诗中,个个都显示了不凡的光彩,成为壮美山林的传神之笔。有条件的教师,可依照诗句将松、童子、“我”所在的环境,以彩粉、笔画的形式,在黑板上勾勒出来,与全诗对照,以达到诗情和画意完美的统一。从诗本身的语言文字出发,通过合理想象来揭示诗的画面或艺术形象,这是古诗教学应遵循的原则。一坠而为失望;“只在此山中”,在失望中又萌生了一线希望;及至最后一答:“云深不知处”,就惘然若失,无可奈何了。

      世谓贾岛的诗过分陷于字句的“推敲”,只是在用字方面下功夫,往往有佳句而无佳篇;此诗却刚好相反,在谋篇构思方面煞费苦心,无佳句而有佳篇。

      拓展阅读

      作者简介

      贾岛(779~843年),字浪(阆)仙,唐代诗人。汉族,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阳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自号“碣石山人”。据说在洛阳的时候后因当时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后外出,贾岛做诗发牢骚,被韩愈发现其才华。后受教于韩愈,并还俗参加科举,但累举不中第。唐文宗的时候被排挤,贬做长江主簿。唐武宗会昌年初由普州司仓参军改任司户,未任病逝。

      人物轶事

      早年出家

      贾岛的家乡范阳曾是安禄山的老巢,安史之乱*定后,这里又长期为藩镇所据,处于半隔绝状态。贾岛出生于*民家庭,门第寒微。所以他早年行事率不可考。传说他30岁前曾数次应举,都不得志。失意之余,又迫于生计,只好栖身释门为僧,取法名无本。贫困的家庭景况,枯寂的禅房生活,养成他孤僻冷漠而内向的性格,耽幽爱奇,淡于荣利,喜怒鲜形于色,世事颇少萦怀。但他仍酷爱吟诗,常常为构思佳句而忘乎所以,“虽行坐寝食,苦吟不辍。”贾岛也因此被视为唐代苦吟诗人的典型。

      推敲由来

      一天,贾岛去长安城郊外,拜访一个叫李凝的朋友。他沿着山路找了好久,才摸到李凝的家。这时,夜深人静,月光皎洁,他的敲门声惊醒了树上的小鸟。不巧,这天李凝不在家,贾岛就把一首诗留了下来:

      《题李凝幽居》

      闲居少邻并, 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 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 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 幽期不负言。

      第二天,贾岛骑着毛驴返回长安。半路上,他想起昨夜即兴写成的那首小诗,觉得“鸟宿池边树, 僧推月下门”中的“推”字用得不够妥帖,或许改用"敲”更恰当些。贾岛骑着毛驴,一边吟哦,一边做着敲门、推门的动作,不知不觉进了长安城。大街上的人看到他这个样子,都感到十分好笑。这时,正在京城做官的韩愈,在仪仗队的簇拥下迎面而来。行人、车辆都纷纷避让,贾岛骑在毛驴上,比比划划,竟然闯进了仪仗队中。差人把他带到韩愈面前。

      韩愈问贾岛为什么乱闯。贾岛就把自己做的那首诗念给韩愈听,但是其中一句拿不定主意是用“推”好,还是用“敲”好。韩愈听了,很有兴致地思索起来。过了一会儿,他对贾岛说:“还是敲字好些。月夜访友,即使友人家没有闩,也不能鲁莽撞门,敲门代表你是一个有礼貌的人!而且一个‘敲’字,使夜静更深之时,多了几分声响。静中有动,岂不活泼?”贾岛听了连连点头。他这回不但没受处罚,还和韩愈交上了朋友。

      推敲从此也就成为脍炙人口的常用词,用来比喻做文章写诗或做事时,反复琢磨,反复斟酌,才能得到最佳。

      夺卷忤宣宗

      《寻隐者不遇》据说,贾岛及第后寓居法乾无可精舍。一日唐宣宗微服出游,行至寺中,闻人吟诗,便循声登楼,见案上诗卷,便取来浏览。贾岛在后面,一手夺走。他不认识唐宣宗,便瞪眼嚷道:“郎君鲜食美服,哪懂这个?”事后十分紧张,伏阙待罪。朝廷给他一个长江县主簿的小官,将他贬出长安。唐代有两位诗人的作品,涉及此事。安奇诗云:“骑驴冲大尹,夺卷忤宣宗。”李克恭诗云:“宣宗谪去为闲事,韩愈知来已振名。

      还俗有约

[阅读全文]...
  • 古诗《寻隐者不遇》的诗意

  • 诗意
  • 古诗《寻隐者不遇》的诗意

      《寻隐者不遇》是唐代诗僧贾岛的作品。此诗首句写寻者问童子,后三句都是童子的答话,诗人采用了寓问于答的手法,把寻访不遇的焦急心情,描绘得淋漓尽致。以下是小编带来古诗《寻隐者不遇》的诗意,希望对你有帮助。

      寻隐者不遇

      贾岛

      sōng xià wèn tóng zǐ

      松 下 问 童 子 ,

      yán shī cǎi yào qù

      言 师 采 药 去 。

      zhǐ zài cǐ shān zhōng

      只 在 此 山 中 ,

      yún shēn bù zhī chù

      云 深 不 知 处 。

      译文

      苍松下,我询问了年少的学童;

      他说,师傅已经采药去了山中。

      他还对我说:就在这座大山里,

      可是林深云密,不知他的行踪。

      诗意

      大家或许都曾有过这样的经历:满怀期待地前去拜访朋友,朋友却碰巧外出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会是什么样的心情?遗憾,惋惜,失落,又或者无奈。而在古人那里,这些看似负面的心情却可以是一种诗意。正如《寻隐者不遇》那样,诗人没能与隐者相遇,却成就了一首千载流传的好诗。

      在这首诗中,正文与诗题有非常紧密的呼应关系。解读这首诗,有必要先从诗题开始。《寻隐者不遇》的诗题,为我们提示了诗歌的基本内容。开头的“寻”,隐含着一种期待,会让人好奇:诗人“寻”的过程将会有怎样的结果?然而在期待之后紧随而至的,却是“不遇”。这一结果使得最初的期待落了空。这个简短的诗题给我们勾勒了一个大体情境:期待的失落。

      不过,诗题只是个引子。随着正文诗句的展开,我们会发现,这种失落在诗人的`笔下得到了无形地消解,逐渐从“失落”转化成“诗意”。

      在这首诗中,诗人设置了一个简短的问答。问与答的设置,常常能为诗歌带来许多奇思妙想。像是《回乡偶书》中的“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又或是《清明》中的“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都已成为我们记忆里的经典。而《寻隐者不遇》的问与答,又有其别出心裁之处。我们可以看到,这首诗就由问答组成,如同一幕微缩的情景剧。场景是在松下,人物是诗人与童子,诗人询问而童子回答,质朴直白地呈现,而将深意蕴含在问答之外。

      诗歌的第一句,就是对这一场景的极其简洁的勾勒:“松下问童子。”在这一场景中出现的“松”意象,有着特殊的意味。我们知道,“松”与竹、梅并称“岁寒三友”的,向来是隐者高洁品格的象征。因此“松”字间接点出隐者的身份。松下出现的童子,让人隐约嗅到隐逸的气息。身边的童子既已如此,更何况是与松树比邻而居的主人?不过主人却没有出现,只存在于童子的回答里。

      诗歌后三句是诗人与童子的对话。乍一看,好像是一问一答,实际上是藏问于答。从童子简明的回答中,我们可以逆推诗人的三次问话。第一问,问的当然是隐者的去向。所以童子的回答是:“采药去。”既然有了大致方向,诗人自然想进一步探寻,由此我们可以想象第二问:“往哪里采药去?”童子又回答:“在此山之中。”既然就在山中,那么说不定还有可能相遇呢。于是诗人又进一步有第三问:“究竟在山中何处?”然而童子答道:“云深不知处。”最终仍是无法知其所在,无处可寻。

      在这三次问话间,其实隐含着非常细微的情绪起伏和心理变化。可能遇不到、又可能遇得到、最终还是遇不到,起起伏伏,多少曲折尽在其中。在这样简短的回答中,所包含的层次竟是如此丰富。

      不仅如此,在这首诗里,还有一个妙处,那就是每一句诗都比上一句展开一个更大的空间。最初的“松下问童子”不过勾画出局部的一个小场景,第二句“言师采药去”已将视野转移到隐者的行踪,第三句“只在此山中”,已在无形中展开了一幅关于山的阔大画面,而“云深不知处”使得这副画面不但阔大,更增添了幽深。于是四句诗形成由小到大,层层拓展的层次,极其简洁又极其丰富,仿佛绵延无穷,将人们的思绪自然而然地引向了山的深处,云的深处。

[阅读全文]...
  • 《嫦娥》李商隐古诗赏析

  • 《嫦娥》李商隐古诗赏析

      《嫦娥》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全诗主要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呢?下面跟着小编来欣赏这首诗歌吧!

      【原文】

      (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注释】

      ⑴常娥:原作“姮娥”,今作“嫦娥”,神话中的月亮女神,传说是夏代东夷首领后羿的妻子。

      ⑵云母屏风:以云母石制作的屏风。云母,一种矿物,板状,晶体透明有光泽,古代常用来装饰窗户、屏风等物。深:暗淡。

      ⑶长河:银河。晓星:晨星。或谓指启明星,清晨时出现在东方。

      ⑷灵药:指长生不死药。《淮南子·览冥训》载,后羿在西王母处求得不死的灵药,姮娥偷服后奔入月宫中。

      ⑸碧海青天:指嫦娥的枯燥生活,只能见到碧色的海,深蓝色的天。碧海,形容蓝天苍碧如同大海。夜夜心:指嫦娥每晚都会感到孤单。

      【白话译文】

      云母屏风透出残烛幽深的光影,银河逐渐斜落晨星也隐没低沉。

      嫦娥想必悔恨当初偷吃不死药,如今空对碧海青天而夜夜寒心。

      【赏析】

      就内容而论,这是一首咏嫦娥的诗。然而各家看法不一。有人以为歌咏意中人的私奔,有人以为是直接歌咏主人公处境孤寂,有人以为是借咏嫦娥另外有所寄托,有人以为是歌咏女子学道求仙,有人以为应当作“无题”来看。兹且当作歌咏幽居寂处,终夜不眠的女子。以此而论,着实写得贴情贴理。语言含蕴,情调感伤。

      前两句描绘主人公的环境和永夜不寐的情景。室内,烛光越来越黯淡,云母屏风上笼罩着一层深深的暗影,越发显出居室的空寂清冷,透露出主人公在长夜独坐中黯然的心境。室外,银河逐渐西移垂地,牛郎、织女隔河遥望,本来也许可以给独处孤室的不寐者带来一些遐想,而这一派银河即将消失。那点缀着空旷天宇的寥落晨星,仿佛默默无言地陪伴着一轮孤月,也陪伴着永夜不寐者,此时连这最后的伴侣也行将隐没。“沉”字正逼真地描绘出晨星低垂、欲落未落的动态,主人公的心也似乎正在逐渐沉下去。“烛影深”“长河落”“晓星沉”,表明时间已到将晓未晓之际,着一“渐”字,暗示了时间的推移流逝。索寞中的'主人公,面对冷屏残烛、青天孤月,又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尽管这里没有对主人公的心理作任何直接的抒写刻画,但借助于环境氛围的渲染,主人公的孤清凄冷情怀和不堪忍受寂寞包围的意绪却几乎可以触摸到。

      在寂寥的长夜,天空中最引人注目、引人遐想的自然是一轮明月。看到明月,也自然会联想起神话传说中的月宫仙子──嫦娥。据说她原是后羿的妻子,因为偷吃了西王母送给后羿的不死药,飞奔到月宫,成了仙子。“嫦娥孤栖与谁邻?”在孤寂的主人公眼里,这孤居广寒宫殿、寂寞无伴的嫦娥,其处境和心情不正和自己相似吗?于是,不禁从心底涌出这样的意念:嫦娥想必也懊悔当初偷吃了不死药,以致年年夜夜,幽居月宫,面对碧海青天,寂寥清冷之情难以排遣吧。“应悔”是揣度之词,这揣度正表现出一种同病相怜、同心相应的感情。由于有前两句的描绘渲染,这“应”字就显得水到渠成,自然合理。因此,后两句与其说是对嫦娥处境心情的深情体贴,不如说是主人公寂寞的心灵独白。

      至于这位寂处幽居、永夜不寐的主人公究竟是谁,诗中并无明确交待。诗人在《送宫人入道》诗中,曾把女冠比作“月娥孀独”,在《月夜重寄宋华阳姊妹》诗中,又以“窃药”喻指女子学道求仙。因此,说这首诗是代困守宫观的女冠抒写凄清寂寞之情,也许不是无稽之谈。唐代道教盛行,女子入道成为风气,入道后方体验到宗教清规对正常爱情生活的束缚而产生精神苦闷,三、四两句,正是对她们处境与心情的真实写照。

      但是,诗中所抒写的孤寂感以及由此引起的“悔偷灵药”式的情绪,却融入了诗人独特的现实人生感受,而含有更丰富深刻的意蕴。在黑暗污浊的现实包围中,诗人精神上力图摆脱尘俗,追求高洁的境界,而追求的结果往往使自己陷于更孤独的境地。清高与孤独的孪生,以及由此引起的既自赏又自伤,既不甘变心从俗,又难以忍受孤孑寂寞的煎熬这种微妙复杂的心理,在这里被诗人用精微而富于含蕴的语言成功地表现出来了。这是一种含有浓重伤感的美,在旧时代的清高文士中容易引起广泛的共鸣。诗的典型意义也正在这里。

      孤栖无伴的嫦娥,寂处道观的女冠,清高而孤独的诗人,尽管仙凡悬隔,同在人间者又境遇差殊,但在高洁而寂寞这一点上却灵犀暗通。诗人把握住了这一点,塑造了三位一体的艺术形象。这种艺术概括的技巧,是李商隐的特长。

[阅读全文]...
  • 寻隐者不遇 古诗赏析

  • 寻隐者不遇 古诗赏析

      中国古代诗歌体式繁多,在古诗的分类和叫法上也众说纷纭。尤其是对于乐府、古风、歌行体三类诗,更易混淆。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寻隐者不遇 古诗赏析,欢迎阅读参考!

      寻隐者不遇

      作者: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注释

      1、云深:指山深云雾浓。

      译文

      苍松下,我询问了年少的学童;

      他说,师傅已经采药去了山中。

      他还对我说:就在这座大山里,

      可是林深云密,不知他的行踪。

      赏析

      这是一首问答,但诗人采用了寓问于答的手法,把寻访不遇的焦急心情,描摹得淋漓尽致。其言繁,其笔简,情深意切,白描无华。以白云比隐者的高洁,以苍松喻隐者的风骨。写寻访不遇,愈衬出钦慕高仰。这首诗有人认为是孙革所作,题为《访夏尊师》。

      延伸阅读

      贾岛推敲的故事

      贾岛是我国唐朝的一个著名诗人,早年因生活所迫,当了和尚。他热爱写诗,对诗作要求很高。作一首诗要化费很多功夫,一字一句去反复琢磨,为此还引发好多故事,最有名的故事就是贾岛推敲的故事。

      贾岛画像

      有一天,贾岛骑驴夜里去看一位朋友李凝,朋友住得很远很僻静的地方,可是半夜到的时候,朋友不在家,他只好又向回走,由感而发写了首诗,这首诗叫做《题李凝幽居》。这首诗先是描述朋友家周围幽静的环境,到了“僧推月下门”这句时,贾岛拿不准用“推”还是“敲”,一边思索,一面还不停地用推敲手势来回揣模,非常的专心,不知不觉中,撞上官道上大官的仪仗队,被抓到官员面前,才如梦初醒。这个官员是当时著名的散文家韩愈,韩愈审问贾岛时得知贾岛撞上仪仗队的原因,就和贾岛一起讨论用词,最后韩愈提仪用“敲”字比较好,暗夜中的敲门声音响亮,更可以反应黑夜的静幽和客人的礼貌,贾岛连连称好,骑着驴跟随韩愈去他家做客,并从此成为了好朋友,一起讨论文学创作。

      贾岛推敲的故事是我国一个非常传统的故事,反映了作者在诗歌创作过程中注重对字句的精练和准确。推敲的故事入选了小学生的课本之中,推敲这个词已经成为在文学创作过程中反复斟酌、比较,来更加准确生动表达作者本意的动词。

      贾岛是唐代诗人,*也称他为瘦岛,是苦吟派的.创始人,他写诗一字一句都反复琢磨,很长时间才作一首诗,读自己的诗也会非常感动。他的一生非常坎坷,早年家贫做了和尚,因为推敲的故事遇到友人韩愈后,还俗后参加科举考试,多少年都考不中,后来得罪了皇帝,只做了一个很小的官,最后在贫苦中病逝。

      贾岛著名的诗有二十首,篇篇都是那样直白而简洁,没有华丽语言,一下子就深入人心,引起读者的共鸣。例如他的《寻隐者不遇》,简简单单的几句对话就描给出来无影去无踪的道人形象。还有他的《忆江上吴处士》中景色的描写,一片凄凉秋色,和朋友分别,诗意悲切,表达了作者和朋友之间的深情厚谊。他的诗作《寄韩潮州愈》,表态了他对韩愈的崇敬之情,高山流水,情意深长。他的《题李凝幽居》诗作引发著名的推敲故事,诗意幽静,引人入胜。

      贾岛的诗和他的生活紧密相关,他科举失利后,他非常地悲伤,前途一片暗淡,他写下了 《下第》诗 。 有时候贾岛也斗志昂扬,激情澎湃,他写下了《病鹘吟》和《剑客》《代边将》,《逢旧识》,但是他一生非常不得志,没有机会施展他的抱负,只是空悲叹。

      贾岛的诗写了人生的种种际遇,大多数是诉说人生的悲凉,但其诗风纯朴,意境悠长,读了让人不胜感慨。

[阅读全文]...

相关词条

相关文章

隐伤的古诗 - 句子

隐伤的古诗 - 语录

隐伤的古诗 - 说说

隐伤的古诗 - 名言

隐伤的古诗 - 诗词

隐伤的古诗 - 祝福

隐伤的古诗 - 心语

推荐词条

手术前的心情句子 写给外婆去世的句子 形容人美风景好的句子 爱老婆的句子发说说 保持一颗童心的句子 有关十年的唯美句子 形容对老公死心的句子 形容自己发烧的句子 看透人心的句子签名 茶叶的句子 假设关系的句子 她看书真专心写句子 形容虚假的句子 评价诗歌的句子 含苞待放写句子 周末了心情好的句子 春天的心情句子大全 社会说说大全伤感句子 谢谢你一直陪着我句子 御姐音的句子练* 老少同乐的句子 一家人去旅行的句子 描写干花美好的句子 为感情伤心的句子 形容坐车疲惫的句子 女人是宠出来的句子 十年时间过的快的句子 描写夏日黄昏的句子 关于世界很大的句子 愿有人陪你的句子 情侣离别不舍心情句子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