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孙权劝学的古诗文集 >

孙权劝学的古诗文集

关于孙权劝学的古诗文集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孙权劝学的古诗文集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孙权劝学的古诗文集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包括句子、语录、说说、名言、诗词、祝福、心语等。如果孙权劝学的古诗文集页面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

句子:即与孙权劝学的古诗文集相关的句子。
语录:即与孙权劝学的古诗文集相关的名人语录
说说:即与孙权劝学的古诗文集相关的qq说说、微信朋友圈说说。
名言:即与孙权劝学的古诗文集相关的名人名言、书籍名言。
诗词:即与孙权劝学的古诗文集相关的古诗词、现代诗词、千古名句。
祝福语:即与孙权劝学的古诗文集相关的祝福祝贺词。
心语:即与孙权劝学的古诗文集相关的早安、晚安朋友圈心语。

  • 孙权劝学原文

  • 智慧
  • 孙权劝学原文

      《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是北宋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创作的一篇记叙文,文题为后人所加。此文既记叙了吕蒙在孙权劝说下开始学*,之后大有长进的故事,也赞扬了孙权、吕蒙认真学*的精神,并告诫人们学*的重要性。今天小编为您收集了孙权劝学原文。想熟记内容的可以看看哦!

      原文: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译文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不可以不学*!”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博士(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我只是让你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务繁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己觉得获益很多。”吕蒙于是开始学*。

      当鲁肃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一起谈论议事,鲁肃十分吃惊地说:“你现在的`军事方面和政治方面的才能和谋略,不再是原来的那个吴县的(没有学识的)阿蒙了!”吕蒙说:“志士(君子)分别几天,就重新另眼看待了,长兄你认清事物怎么这么晚呢?”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和吕蒙结为朋友后分别了。

      注释

      1、初:当初,起初,这里是追述往事的*惯用词。

      2、权:指孙权,字仲谋,吴郡富春(浙江富阳)人,黄龙元年(公元222年)称王于武昌(今湖北鄂城),国号吴,不久迁都建业,(今江苏南京)。229年称帝。

      3、谓……曰:谓,告诉;连用表示“对……说”。

      4、吕蒙:字子明,三国时吴国名将,汝南富陂(今安徽省阜南县东南)人。

      5、卿:古代君对臣或朋友之间的爱称。

      6、今:当今。

      7、当涂:当道,当权。

      8、掌事:掌管政事。

      9、辞:推托。

      10、以:介词,用。

      11、务:事务。

      12、孤:古时王侯的自称。

      13、岂:难道。

      14、治经:研究儒家经典。治,研究。“经”指《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等书。

      15、博士: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16、邪(yé):通“耶”,语气词,表示反问或疑问的语气。

      17、但:只,仅。

      18、当:应当。

      19、涉猎:粗略地阅读。

      20、见往事:了解历史。见,了解;往事,指历史。

      21、耳:语气词,表示限制语气,罢了。

      22、多务:事务多,杂事多。务,事务。

      23、孰若:与……相比如何;谁像(我)。孰:谁,哪个;若:比得上。

      24、益:好处。

      25、乃:于是,就。

      26、始:开始。

      27、就学:指从事学*。就,单独翻译为 从事。

      28、及:到了……的时候。

      29、过:到。

      30、寻阳: 县名,在湖北黄梅西南。

      31、论议:讨论议事。

      32、大:非常,十分。

      33、惊:惊奇。

      34、者:用在时间词后面,不译。

      35、才略:军事方面或政治方面的才干和谋略。

      36、非复:不再是。复:再,又。

      37、吴下阿蒙:指在吴下时的没有才学的吕蒙。吴下,指吴县,如今江苏苏州。阿蒙,指吕蒙,名字前加"阿",有亲昵的意味。现指才识尚浅的人。

      38、士别三日:与读书的人分别几天。三:几天,这里指“几”。士,读书人。

      39、即:就。

      40、更(gēng):重新。

      41、刮目相待: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 刮目:擦擦眼。待:看待。

      42、大兄:长兄,这里是对同辈年长者的尊称。

[阅读全文]...
  • 孙权劝学拼音版原文(初中下册必备古诗文)

  • 初中,古诗文
  • 部编版七下语文必背古诗文(注音译文完整版)

    【第一单元】

    孙权劝学

    作者:司马光

    原文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 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yé)!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议论,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suì多音字)拜蒙母,结友而别。

    译文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政事,不可以不学*!”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的理由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传授经书的学官吗?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中事务繁多,谁能比得上我呢?我经常读书,(我)自认为(读书对我)有很大的好处。”吕蒙于是就开始学*。等到鲁肃到寻阳的时候,和吕蒙论议国家大事,(鲁肃)惊讶地说:“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以前那个吴县的阿蒙了!”吕蒙说:“和有抱负的人分开一段时间后,就要用新的眼光来看待,长兄怎么认清事物这么晚啊!”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才分别。

    【第二单元】

    木兰诗

    唧(jī)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zhù)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tiě),可汗(kè hán)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wèi)市鞍(ān)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jiān),南市买辔(pèi)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jiān jiān)。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jì)鸣啾啾(jiū jiū)。

    万里赴戎(róng)机,关山度若飞。朔(shuò)气传金柝(tuò),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qiáng)。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jiāng);阿姊(zǐ)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huò huò)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zhuó)我旧时裳(cháng)。当窗理云鬓(bìn),对镜帖(tiē)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惶。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bàng)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译文

    叹息声一声接着一声传出,木兰对着房门织布。听不见织布机织布的声音,只听见木兰在叹息。问木兰在想什么?花木兰在惦记什么?(木兰答道)我也没有在想什么,也没有在惦记什么。昨天晚上看见征兵文书,知道君主在大规模征兵,那么多卷征兵文册,每一卷上都有父亲的名字。父亲没有大儿子,木兰(我)没有兄长,木兰愿意为此到集市上去买马鞍和马匹,就开始替代父亲去征战。

    在集市各处购买马具。第二天早晨离开父母,晚上宿营在黄河边,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能听到黄河水流水声。第二天早晨离开黄河上路,晚上到达黑山头,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能听到燕山胡兵战马的啾啾的鸣叫声。

    不远万里奔赴战场,翻越重重山峰就像飞起来那样迅速。北方的寒气中传来打更声,月光映照着战士们的铠甲。将士们身经百战,有的为国捐躯,有的转战多年胜利归来。

    胜利归来朝见天子,天子坐在殿堂(论功行赏)。给木兰记很大的功勋,得到的赏赐有千百金还有余。天子问木兰有什么要求,木兰说不愿做尚书郎,希望骑上千里马,回到故乡。

    父母听说女儿回来了,互相搀扶着到城外迎接她;姐姐听说妹妹回来了,对着门户梳妆打扮起来;弟弟听说姐姐回来了,忙着霍霍地磨刀杀猪宰羊。每间房都打开了门进去看看,脱去打仗时穿的战袍,穿上以前女孩子的衣裳,当着窗子、对着镜子整理漂亮的头发,对着镜子在面部贴上装饰物。走出去看一起打仗的伙伴,伙伴们很吃惊,(都说我们)同行数年之久,竟然不知木兰是女孩。

    (提着兔子耳朵悬在半空中时)雄兔两只前脚时时动弹、雌兔两只眼睛时常眯着,所以容易分辨。雄雌两兔一起并排跑,怎能分辨哪个是雄兔哪个是雌兔呢?

    【第三单元】

    卖油翁

    原文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 ,公亦以此自矜(jīn)。尝射于家圃(pǔ),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nì)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shǐ)十中八九,但微颔(hàn)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 但手熟尔。”康肃忿(fèn )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zhuó)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sháo)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 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译文

    康肃公陈尧咨善于射箭,世上没有第二个人能跟他相媲美,他也就凭着这种本领而自夸。曾经(有一次),(他)在家里(射箭的)场地射箭,有个卖油的老翁放下担子,站在那里斜着眼睛看着他,很久都没有离开。卖油的老头看他射十箭中了八九成,但只是微微点点头。

    陈尧咨问卖油翁:”你也懂得射箭吗?我的箭法不是很高明吗?”卖油的老翁说:”没有别的(奥妙),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陈尧咨(听后)气愤地说:”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老翁说:”凭我倒油的经验就可以懂得这个道理。”于是拿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把一枚铜钱盖在葫芦口上,慢慢地用油杓舀油注入葫芦里,油从钱孔注入而钱却没有湿。于是说:”我也没有别的(奥妙),只不过是手熟练罢了。”陈尧咨笑着将他送走了。

    【课外古诗词背诵】

    竹里馆 王维(唐)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译文】

    独自闲坐幽静竹林,时而弹琴时而长啸。

    密林之中何人知晓我在这里?只有一轮明月静静与我相伴。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唐)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译文】

    谁家的庭院飞出幽隐的玉笛声?融入春风中,飘满洛阳城。

    客居之夜听到《折杨柳》的乐曲,谁又能不生出怀恋故乡的深情?

    逢入京使 岑参(唐)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安。

    【译文】

    向东遥望长安家园路途遥远,思想的泪沾湿双袖模糊面容。

    在马上匆匆相逢没有纸和笔,只托你给我的家人报个*安。

    晚春 韩愈(唐)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阅读全文]...
  • 《孙权劝学》原文及翻译

  • 阅读
  • 《孙权劝学》原文及翻译

      《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是北宋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创作的一篇记叙文,文题为后人所加。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孙权劝学》原文及翻译,欢迎阅览。

      孙权劝学

      司马光 撰

      原文: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译文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不可以不学*!”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博士(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我只是让你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务繁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己觉得获益很多。”吕蒙于是开始学*。

      当鲁肃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一起谈论议事,鲁肃十分吃惊地说:“你现在的军事方面和政治方面的才能和谋略,不再是原来的那个吴县的(没有学识的)阿蒙了!”吕蒙说:“志士(君子)分别几天,就重新另眼看待了,长兄你认清事物怎么这么晚呢?”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和吕蒙结为朋友后分别了。

      注释

      1、初:当初,起初,这里是追述往事的*惯用词。

      2、权:指孙权,字仲谋,吴郡富春(浙江富阳)人,黄龙元年(公元222年)称王于武昌(今湖北鄂城),国号吴,不久迁都建业,(今江苏南京)。229年称帝。

      3、谓……曰:谓,告诉;连用表示“对……说”。

      4、吕蒙:字子明,三国时吴国名将,汝南富陂(今安徽省阜南县东南)人。

      5、卿:古代君对臣或朋友之间的爱称。

      6、今:当今。

      7、当涂:当道,当权。

      8、掌事:掌管政事。

      9、辞:推托。

      10、以:介词,用。

      11、务:事务。

      12、孤:古时王侯的自称。

      13、岂:难道。

      14、治经:研究儒家经典。治,研究。“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等书。

      15、博士: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16、邪(yé):通“耶”,语气词,表示反问或疑问的语气。

      17、但:只,仅。

      18、当:应当。

      19、涉猎:粗略地阅读。

      20、见往事:了解历史。见,了解;往事,指历史。

      21、耳:语气词,表示限制语气,罢了。

      22、多务:事务多,杂事多。务,事务。

      23、孰若:与……相比如何;谁像(我)。孰:谁,哪个;若:比得上。

      24、益:好处。

      25、乃:于是,就。

      26、始:开始。

      27、就学:指从事学*。就,单独翻译为 从事。

      28、及:到了……的时候。

      29、过:到。

      30、寻阳: 县名,在湖北黄梅西南。

      31、论议:讨论议事。

      32、大:非常,十分。

      33、惊:惊奇。

      34、者:用在时间词后面,不译。

      35、才略:军事方面或政治方面的才干和谋略。

      36、非复:不再是。复:再,又。

      37、吴下阿蒙:指在吴下时的没有才学的吕蒙。吴下,指吴县,如今江苏苏州。阿蒙,指吕蒙,名字前加"阿",有亲昵的意味。现指才识尚浅的人。

      38、士别三日:与读书的人分别几天。三:几天,这里指“几”。士,读书人。

      39、即:就。

      40、更(gēng):重新。

[阅读全文]...
  • 孙权劝学翻译

  •   《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是北宋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创作的一篇记叙文,文题为后人所加。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孙权劝学翻译,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孙权劝学》原文

      作者:司马光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翻译(一):

      起初,吴王孙权对大将吕蒙说道:“你此刻身当要职掌握重权,不可不进一步去学*!”吕蒙以军营中事务繁多为理由加以推辞。孙权说:“我难道是想要你钻研经史典籍而成为学问渊博的学者吗?只是应当广泛地学*知识而不必去深钻精通。你说要处理许多事务,哪一个比得上我处理的事务呢?我常常读书,自我感到获得了很大的收益。”吕蒙于是开始学*。

      等到东吴名将鲁肃走过寻阳,与吕蒙研讨论说天下大事,鲁肃听到吕蒙的见解后十分惊奇地说:“你如今的才干谋略,已不再是过去的东吴吕蒙可相比的了!”吕蒙说:“对于有志气的人,分别了数日后,就应当擦亮眼睛重新看待他的才能,老兄你为什么看到事物的变化这么晚呢!”鲁肃于是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好友,然后告别而去。

      孙权劝学翻译(二):

      当初,吴王孙权对吕蒙说:“你此刻当权管政事了,不能够不学*!”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当博士吗?!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你事务繁多,怎能比得上我事务繁多呢?我常常读书,自我认为大有益处。”吕蒙于是就开始读书学*。鲁肃来到寻阳的时候,与吕蒙讨论议事,鲁肃听到吕蒙的见解后,十分惊奇地说:“以你此刻的谋略才干来看,已不再是当年的那个吴县阿蒙了!”吕蒙说:“读书人离别多日,就要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了,长兄为什么认清事物这么晚呢!”于是鲁肃叩拜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后就告别了。

      孙权劝学翻译(三):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此刻当权管事,不能够不学*!”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博士(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我只是让你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务繁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我觉得获益很多。”吕蒙于是开始学*。

      当鲁肃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一齐谈论议事,鲁肃十分吃惊地说:“你此刻的军事方面和政治方面的才能和谋略,不再是原先的那个吴县的(没有学识的')阿蒙了!”吕蒙说:“志士(君子)分别几天,就重新另眼看待了,长兄你认清事物怎样这么晚呢”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和吕蒙结为朋友后分别了。

      注释:

      1、初:当初,这是追述往事的*惯用词。

      2、才略:军事方面或政治方面的才干和谋略。

      3、肃:指鲁肃。

      4、士别三日:与读书的人分别几天。三:几天,那里指“几”。

      5、及:到了……的时候。

      6、孤:古时王侯的自称。

      7、与:和。

      8、涉猎:粗略地阅读;泛览。

      9、掌事:掌管政事。

      10、孰若:谁比得上。孰:谁。若:比得上,不如。

      11、即:就。

      12、始:开始。

      13、见事:认清事物。

      14、谓:告诉对……说。

      15、大:十分,十分。

      16、论议:讨论议事。

      17、惊:惊奇。

      18、寻阳:县名,如今湖北黄梅西南。

      19、吕蒙:字子明,三国时吴国名将,汝南富陂(今安徽省阜南县东南)人。

      20、刮目相待: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刮目:擦擦眼睛。待:看待。

      21、但:只,仅。

      22、多务:事务多,杂事多。务,事务。

      23、务:事务。

      24、辞:推托。

      25、乃:于是,就。

      26、博士:古义: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今义:学位的最终一级。

      27、者:用在时间词后面,无翻译。

      28、益:好处。

      29、当涂:当道;当权,涂,通“途”

      30、吴下阿蒙:指在吴下时的没有才学的吕蒙。吴下,指吴县,如今江苏苏州。阿蒙,指吕蒙,名字前加"阿",有亲昵的意味。现指才识尚浅的人。

      31、遂:于是,就。

      32、为:成为。

      33、权:指孙权,字仲谋,吴郡富春(浙江富阳)人,黄龙元年(公元年)称王于武昌(今湖北鄂城),国号吴,不久迁都建业,(今江苏南京)。

      34、卿:古代君对臣或朋友之间的爱称。

      35、乎:啊。表感叹语气。

      36、耳:语气词,罢了。

      37、别:离开。

      38、就学:指从事学*。

[阅读全文]...
  • 《孙权劝学》原文及注释

  • 阅读
  • 《孙权劝学》原文及注释

      《孙权劝学》选自北宋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一一《资治通鉴》。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孙权劝学》原文及注释,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孙权劝学

      司马光 撰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注释

      1、初:当初,起初,这里是追述往事的*惯用词。

      2、权:指孙权,字仲谋,吴郡富春(浙江富阳)人,黄龙元年(公元222年)称王于武昌(今湖北鄂城),国号吴,不久迁都建业,(今江苏南京)。229年称帝。

      3、谓……曰:谓,告诉;连用表示“对……说”。

      4、吕蒙:字子明,三国时吴国名将,汝南富陂(今安徽省阜南县东南)人。

      5、卿:古代君对臣或朋友之间的爱称。

      6、今:当今。

      7、当涂:当道,当权。

      8、掌事:掌管政事。

      9、辞:推托。

      10、以:介词,用。

      11、务:事务。

      12、孤:古时王侯的自称。

      13、岂:难道。

      14、治经:研究儒家经典。治,研究。“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等书。

      15、博士: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16、邪(yé):通“耶”,语气词,表示反问或疑问的语气。

      17、但:只,仅。

      18、当:应当。

      19、涉猎:粗略地阅读。

      20、见往事:了解历史。见,了解;往事,指历史。

      21、耳:语气词,表示限制语气,罢了。

      22、多务:事务多,杂事多。务,事务。

      23、孰若:与……相比如何;谁像(我)。孰:谁,哪个;若:比得上。

      24、益:好处。

      25、乃:于是,就。

      26、始:开始。

      27、就学:指从事学*。就,单独翻译为 从事。

      28、及:到了……的时候。

      29、过:到。

      30、寻阳: 县名,在湖北黄梅西南。

      31、论议:讨论议事。

      32、大:非常,十分。

      33、惊:惊奇。

      34、者:用在时间词后面,不译。

      35、才略:军事方面或政治方面的才干和谋略。

      36、非复:不再是。复:再,又。

      37、吴下阿蒙:指在吴下时的没有才学的吕蒙。吴下,指吴县,如今江苏苏州。阿蒙,指吕蒙,名字前加"阿",有亲昵的意味。现指才识尚浅的人。

      38、士别三日:与读书的人分别几天。三:几天,这里指“几”。士,读书人。

      39、即:就。

      40、更(gēng):重新。

      41、刮目相待: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 刮目:擦擦眼。待:看待。

      42、大兄:长兄,这里是对同辈年长者的尊称。

      43、何:为什么。

      44、见事:认清事物。见,认清,识别。

[阅读全文]...
  • 《孙权劝学》道理启示

  • 启示,道理,阅读
  • 《孙权劝学》道理启示

      《孙权劝学》对我们有哪些启示?大家知道吗?我们为大家整理了《孙权劝学》道理启示,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孙权劝学

      代:宋代

      作者:司马光 撰

      原文: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译文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大事,不可以不学*!”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忙来推辞。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当博士吗?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中)事务繁忙,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认为有很大的好处。”吕蒙于是开始学*。到了鲁肃来到寻阳的时候,(鲁肃)与吕蒙讨论议事,(鲁肃)十分惊奇地说:“以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当年的吴下吕蒙了!”吕蒙说:“读书人离别多日,就要重新用新的眼光看待,长兄知道这件事太晚了啊!”鲁肃于是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然后分别了。

      《孙权劝学》道理启示

      (1)我们不要以一成不变的态度看待他人,要以开放的眼光看待事物。

      (2)不能因为事情繁忙就放弃学*,坚持读书是有益的。

      (3)要善于听取他人好的建议或意见并去做。

      (4)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广泛涉猎就会学有所成。

      (5)不但自己要学好,还要催动附*的人也要学*,让社会也一起进步。

      (6)劝人要讲究策略。

      (7)不要找借口不听从别人。

      (8)只要发奋学*,就能积学修业,学有所成。

      (9)读书给人以乐趣,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才干。

      (10)一个人即使基础差,但只要端正态度,刻苦努力,就能学到知识,并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和办事能力。

      (11)求知可以改变人的天性。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学*好比修剪移栽。只要你愿意,你就会成活并成长。

      《孙权劝学》写作特色

      本文注重以对话表现人物。对话言简意丰,生动传神,富于情趣。仅寥寥数语,就使人感受到三位人物各自说话时的语气、神态和心理。

      孙权劝学,先一语破的,向吕蒙指出“学”的必要性,即因其“当涂掌事”的重要身份而“不可不学”;继而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使吕蒙无可推辞、“乃始就学”。从孙权的话中,既可以看出他的善劝,又可以感到他对吕蒙的亲*、关心和期望,而又不失人主的身份。“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是情不自禁的赞叹,可见鲁肃十分惊奇的神态,以他眼中吕蒙变化之大竟然判若两人,表现吕蒙因“学”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惊人长进。需要指出的是,鲁肃不仅地位高于吕蒙,而且很有学识,由他说出这番话,更可表明吕蒙的长进确实非同一般。“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是吕蒙对鲁肃赞叹的巧妙接应。“三日”形容时间很短,“刮目”是擦拭眼睛,表示十分惊奇、难以置信的样子。并且,他还很爱才。从吕蒙的答话中可见他颇为自得的神态,他以当之无愧的坦然态度,表明自己才略长进之快之大。孙权的话是认真相劝,鲁肃、吕蒙的话则有调侃的意味,二者的情调是不同的。

      在本文中,写鲁肃、吕蒙对话,一唱一和,互相打趣,显示了两人的真实性情和融洽关系,表明在孙权劝说下吕蒙“就学”的结果,从侧面表现了吕蒙的学有所成,笔墨十分生动,这是全文的最精彩之处。

[阅读全文]...
  • 《孙权劝学》说课稿

  • 《孙权劝学》说课稿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要怎么写好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孙权劝学》说课稿,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孙权劝学》。

      下面我将按照说教材、说教学设想、说教学目标、说教学准备、说教学过程的几个环节展开说课。

      第一、 说教材

      本单元选取的都是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艺术家等为人类历史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生动感人、广为流传的事迹。《孙权劝学》讲的孙权劝东吴大将吕蒙读书的故事。本文语言简洁精练,寥寥数语种描摹出人物说话时的口吻、情态、心理,人物个性鲜明堪称人物语言描写的精品之作。同时文章宣扬一种谦虚好学,重视阅读的昂扬向上的精神,有较强的教育价值。

      第二、 说教学设想

      在这一节课上,我想坚持十六字方针:“吟诵为本,注重基础,品味探究,适当运用”,让读贯穿课堂,还文言文课堂书声朗朗的本来面目。

      第三、 说教学准备

      为了扩大学生视野,陶冶学生情操,让学生搜集《三国演义》的人物图片,名闻轶事,课堂上展示。

      第四、 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 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掌握并运用本文中的成语。

      2、 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熟读课文,做到当堂背诵。

      3、 品味人物对话的语气,揣摩想象人物的神态、心理,并能进行创造性阅读。

      过程与方法目标

      1、 朗读体验。让读贯穿课堂,在读中感知故事情节,品味人物个性。

      2、 探究交流。让学生与文本对话,与学生对话,与

      老师对话,达到知识的互补与提高,有助于营造和谐民主的气氛,激发学生的学*积极性。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谦虚好学,追求进步,重视阅读的精神。

      第五、 说教学过程

      一、 视频导入,激发兴趣

      播放《三国演义》的片首曲把学生的思绪带到群雄纷争的三国时代,认识叱咤风云的乱世英才,辨别与本课有关的三国人物,导入本课。

      二、 朗读课文,初步感知

      1、 个人自由读,培养学生看注释读书的*惯。

      2、 分角色朗读,读准字音,把握节奏,初步品味人物对话语气。

      3、 老师示范读,让学生听清字音,听清节奏,进一步加深对文本的体验。

      三、 合作交流,展示自我

      首先小组分工,各司其职。我先把学生分成7个小组,每组明确分工。每组的任务依次是:理解字词、翻译句子、复述课文、品味语言、揣摩心理、分析个性、讨论写作特点。组长再给每个人分工除以上工作外,每人讲一个跟三国有关的故事或说一个跟三国有关的成语、格言、俗语、歇后语等。

      其次,探究交流,展示成果。小组合作探究的过程中,老师巡回指导,为学生指点迷津。轮流展示成果时,其他组同学可随时纠正、补充,老师适时点拨。

      为强调重点,加深印象,适时练*,通过投影本文重点进行梳理。

      四、 分组演示,创造性阅读

      在学生探究合作,老师强调的基础上,学生掌握得怎样,为了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每小组抽四人,一人读旁白,三人分别扮演孙权、吕蒙、鲁肃,模仿三人的地位、身份、口吻、情态、语气等进行角色朗读,可以适当带上动作。在读的过程中,可补充文中空白。如“蒙辞以军中多务”,省略了许多未说的内容。“蒙乃始就学”,如何学,本文没说,尽可让学生发挥想象;最后,吕蒙究竟谈了些什么让鲁肃大惊?这些内容尽可以让学生去想象,去补充。在补充时可用文言可用白话,也可以文白夹杂,教师都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解读。

      五、联想链接,精神内化

      本文给了我们什么启示?请用一句名言、俗语、古诗文等进行解释。如: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求知可以改变人的天性

      ▼书到用时方恨少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

      ▼要虚心听取别人的正确意见

      ▼开卷有益

      第一、说教材。

      本单元选取的文章都是有关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艺术家等为人类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的人物的生动感人、广为流传的事迹。《孙权劝学》讲的.是孙权劝说东吴大将吕蒙认真学*的故事,选自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文章简练生动,用语不多,但能在寥寥数语中描摹出人物说话时的口吻、情态和心理,人物个性鲜明,跃然纸上,堪称人物语言描写的精品之作。同时文章宣扬了一种谦虚好学,重视阅读的昂扬向上的思想,具有极强的教育价值。

      第二、说教学设想。

      在这一节课的教学中,我想体现一种新的文言文教学思路。新课程理念下的文言文究竟应该怎么教?本人的理解和做法是:坚持“吟诵为本、注重基础、品味探究、适当运用”的十六字方针。“吟诵为本”,即抓住文言文的特点,让“读”贯穿课堂始终,激发学生兴趣,还文言文课堂书声朗朗的本来面目。而且,文言文的朗读必须读出“古味古韵”。本课中我将通过学生多层次、多角度朗读把对文本的理解逐步推向深入。“注重基础”,即关注学生文言文学*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让学生通过扫清字词障碍,增强文言文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品味探究”,即不把文言文当古汉语来教,而把文言文当美文来学,让学生增强文学欣赏能力。“适当运用”,即让学生能根据文章的情节、内容、人物性格等信息进行合理的想象、推理,进行扩写、补写、续写(不是说让学生学写文言文),对文本进行创造性阅读。本文作者为了突出“孙权劝学”,对材料进行了剪辑处理,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为学生的创造性阅读提供了条件。

      其次,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自主的体验、探究,让学生自主的与文本、教师和其他同学进行对话。整个课堂,教师预设大致程序,许多具体内容教师可根据课堂生成灵活驾驭和调控。

      第三、说教学目标。

      “阅读浅易的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这是新课程标准对初中文言文教学的基本要求。它在第三部分“实施建议”中,强调初中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文言文教学作为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与现代文教学共同承担起这一重任,只不过侧重点可有所不同。《孙权劝学》作为一篇精练的文言文,是让学生积累文言知识,培养阅读文言文能力的好文章。其简练生动的笔墨,个性鲜明的对话,极富特色。从教材的编排体系来看,把它放在七年级下册的第三单元中,紧扣住单元教学中对学生学*名人的品格,态度与精神这一要求,同时新教材将文言文分散在每一单元中,也有利于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与积累文言知识,提高自己的文言阅读能力。有鉴于此,我把本文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并积累文中的一些常用文言词语,掌握并能运用文中的成语。

[阅读全文]...
  • 孙权劝学练*题

  • 孙权劝学练*题

      从狭义上讲,练*题是以巩固学*效果为目的要求解答的问题;从广义上讲,练*题是指以反复学*、实践,以求熟练为目的的问题,包括生活中遇到的麻烦、难题等。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孙权劝学练*题,欢迎大家分享。

      孙权劝学练*题:

      一、填空

      1、《孙权劝学》选自,该书是(朝代)(人名)主持编纂的一部体通史,记载了从到共1362年间的史事。

      2、《孙权劝学》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孙权劝学》的学*方法是:_______________;《孙权劝学》劝的语言是:_____________;《孙权劝学》的成果是:_______________。

      (以上均填原句)。

      3、鲁肃的话表现了他的感情,也从侧面写出了;文末的“_________”(原文)更进一步阐明了这一点。

      4、文中可以提炼的一个成语是:

      二、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卿( )涉猎( )孰( )遂( )

      三、解释加点词。

      1、当涂掌事当;

      2、蒙辞以军中多务辞;

      3、治经为博士邪治;

      4、但当涉猎涉猎;

      5、见往事耳见:。

      6、蒙乃使就学乃:;

      7、卿今者才略才略;

      8、即更刮目相看。刮;

      四、写出下列加点词语意思,其中意义完全相同的是( )。

      A、{但当涉猎( ){门当户对( )

      B、{自以为大有所益( ){多多益善( )

      C、{见往事耳( ){往事不堪回首( )

      D、{卿今者才略( ){卿今当涂掌事( )

      五、选择对下列虚词解释正确的一项。

      1、蒙辞以军中多务( ) A、把 B、被 C、用

      2、即更刮目相待( ) A、立即 B、就是 C、如果,假如

      3、蒙乃始就学( ) A、于是 B、却 C、只,仅仅

      4、结友而别( ) A、并且 B、但是 C、连接前后两个动作,不译。

      六、对翻译的句子进行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译文:你今天掌管权事,不可以不学*啊。( )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译文:我哪里是让你研究儒家经典做个博学多才的人呀!( )

      3、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译文:你今天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在吴县时的阿蒙啊!( )

      七、翻译下列句子。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问答题:

      1、文中最突出的描写方法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所揭示的道理对你有什么启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孙权劝学》练*题参考答案

      一、填空

[阅读全文]...
  • 孙权劝学原文及翻译 冰心散文集经典句子

  • 经典,冰心,语录
  • 1、在别人只是模糊记着的事情,然而在心灵脆弱者,已经反复而深深地镂刻在回忆的心版上了!

    2、没有**,爱就不会燃烧;没有友情,朋就不会满座;没有豪情,志就难于实现;没有心情,事就难于完成。

    3、生,老,病,死,是人生很重大而不能避免的事。无论怎样高贵伟大的人,对此切已的事,也丝毫不能为力。这时节只能将自已当作第三者,旁立静听着造化的安排。

    4、人可以不美丽,但要健康;人可以不伟大,但要快乐;人可以不完美,但要追求。

    5、愿你的生命有够多的云翳,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

    6、我们缺少的不是机遇,而是对机遇的把握;我们缺欠的不是财富,而是创造财富的本领;我们缺乏的不是知识,而是学而不厌的态度;我们缺少的不是理想,而是身体力行的实践。

    7、用知识的浪花去推动思考的风帆,用智慧的火星去点燃思想的火花,用浪漫的**去创造美好的生活,用科学的力量去强劲腾飞的翅膀!

    8、为着后来的回忆,小心着意地描绘你现在的图画。

    9、走呵!即或走不到,人生不过是这么一回事。

    10、宠爱的出发点是爱,落脚点却是恨;嫉妒的出发点是进,落脚点却是退;梦幻的出发点是绚(烂,落脚点却是空;贪婪的出发点是盈,落脚点却是亏。

    11、生活如花,姹紫嫣红;生活如歌,美妙动听;生活如酒,芳香清醇;生活如诗,意境深远,绚丽多彩。

    12、人生似一束鲜花,仔细观赏,才能看到它的美丽;人生似一杯清茶,细细品味,才能赏出真味道。我们应该从失败中、从成功中、从生活品味出人生的哲理。

    13、怎么独自站在河边?这朦胧的天色,是黎明还是黄昏?何处寻问,只觉得眼前竟是花的世界。中间杂着几朵白蔷薇。

    14、海棠是浅浅的红,红得"乐而不淫",淡淡的白,白得"哀而不伤",又有满树的绿叶掩映着,秾纤适中,像一个天真、健美、欢悦的少女,同是造物者最得意的作品。

[阅读全文]...

相关词条

相关文章

孙权劝学的古诗文集 - 句子

孙权劝学的古诗文集 - 语录

孙权劝学的古诗文集 - 说说

孙权劝学的古诗文集 - 名言

孙权劝学的古诗文集 - 诗词

孙权劝学的古诗文集 - 祝福

孙权劝学的古诗文集 - 心语

推荐词条

祝福老师的话100字 十一中秋祝福图片大全 关于生日祝福的说说 2017早晨祝福语 对小孩的祝福 闺蜜订婚祝福语简短 祝科目二通过祝福语 四岁宝贝生日祝福语 一到十的顺口溜祝福语 祝添丁的祝福语 教师节祝福短信节 好朋友对新娘的祝福语 迎国庆祝福语 周末祝福图片带字 给男朋友的生日祝福语简短内容 谢娜怀孕赵丽颖没祝福 阿姨生日祝福语简短 生日祝福语短一点 2016国庆祝福视频 新婚祝福语女方 刚出生的婴儿的祝福语 国庆祝福话语 祝福挣钱的祝福语 母亲节对老婆的祝福 老年人的生日祝福 旅游*安归来祝福语 祝早日康复祝福语图片 为同学送行的祝福语 生日押韵祝福语 生日祝福语宝贝 朋友的店开张祝福语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