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元夜吟的古诗 >

中元夜吟的古诗

关于中元夜吟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中元夜吟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中元夜吟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包括句子、语录、说说、名言、诗词、祝福、心语等。如果中元夜吟的古诗页面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

句子:即与中元夜吟的古诗相关的句子。
语录:即与中元夜吟的古诗相关的名人语录
说说:即与中元夜吟的古诗相关的qq说说、微信朋友圈说说。
名言:即与中元夜吟的古诗相关的名人名言、书籍名言。
诗词:即与中元夜吟的古诗相关的古诗词、现代诗词、千古名句。
祝福语:即与中元夜吟的古诗相关的祝福祝贺词。
心语:即与中元夜吟的古诗相关的早安、晚安朋友圈心语。

  • 关于中元节的古诗

  • 中元节
  • 关于中元节的古诗

       在我们*凡的日常里,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古诗吧,古诗作为一种诗歌体裁,指的是与*体诗相对的古体诗,又称古风、往体诗。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经典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关于中元节的古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日赠张尊师》

      令孤楚

      偶来人世值中元,

      不献元都未日闲。

      寂寂焚香在仙观,

      知师遥礼玉京山。

      2、《中元日观法事》

      卢拱

      四孟逢秋序,三元得气中。

      云迎碧落都,章奏玉皇宫。

      坛滴槐花露,香飘柏子风。

      羽衣凌缥缈,瑶毂辗虚空。

      久慕餐霞客,常悲集蓼虫。

      青囊如何授,从此访鸿家。

      3、《中元观法事步虚》

      殷尧藩

      兀都开秘箓,白石礼先生。

      上界秋光净,中元夜气清。

      星辰朝帝处,鸶鹤步虚声。

      玉洞花长发,珠宫月最明。

      扫坛天地肃,投简鬼神惊。

      傥赐刀圭药,还留不死名。

      4、《中元作》

      李商隐

      绛节飘飘宫国来,中元朝拜上清回。

      羊权须得金条脱,温峤终虚玉镜台。

      会省惊眠闻雨过,不知迷路为花开。

      有城未抵瀛洲远,青雀如何鸩鸟媒。

      5、《中元夜》

      李郢

      江南水寺中元夜,金粟栏边见月娥。

      红烛影回仙态*,翠环光动见人多。

      香飘彩殿凝兰麝,雾绕青衣杂绮罗。

      湘水夜空巫峡远,不知归路欲如何。

      6、《中元夜寄道侣》

      陆龟蒙

      橘斋风露已清余,东郭先生病未除。

      孤枕易为蛩破梦,短檐难得燕传书。

      广云披日君应*,倒影栽花我尚疏。

      唯羡羽人襟似水,*持旄节步空虚。

      7、《中元夜百花洲作》

      范仲淹

      南阳太守清狂发,未到中秋先赏月。

      百花洲里夜忘归,绿梧无声露光滑。

      天学碧海吐明珠,寒辉射宝星斗疏。

      西楼下看人间世,莹然都在清玉壸。

      从来酷署不可避,今夕凉生岂天意。

      一笛吹销万里云,主人高歌客大醉。

      客醉起舞逐我歌,弗歌弗舞如老何。

[阅读全文]...
  • 范仲淹《中元夜百花洲作》介绍

  • 诗人
  • 范仲淹《中元夜百花洲作》介绍

      范仲淹(字希文,汉族,生于武宁军(治所徐州)(一说河北真定府)。祖籍邠州(今陕西省彬县),先人迁居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唐朝宰相范履冰的后人。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世称“范文正公”。

      年代: 宋 作者: 范仲淹

      南阳太守清狂发,未到中秋先赏月。

      百花洲里夜忘归,绿梧无声露光滑。

      天学碧海吐明珠,寒辉射空星斗疏。

      西楼下看人间世,莹然都在青玉壶。

      從来酷暑不可避,今夕凉生岂天意。

      一笛吹销万里云,主人高歌客大醉。

      客醉起舞逐我歌,弗舞弗歌如老何。

      作者介绍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唐宰相履冰之后。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和文学家,祖籍邠州(今陕西省彬县),后迁居苏州吴县(今江苏省吴县)。他为政清廉,体恤民情,刚直不阿,力主改革,屡遭奸佞诬谤,数度被贬。1052 年(皇佐四年)5月20日病逝于徐州,终年64岁。是年十二月葬于河南洛阳东南万安山,谥文正,封楚国公、魏国公,有《范文正公集》传世,通行有《四部丛刊》影明本,附《年谱》及《言行拾遗事录》等。

      人物简介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今江苏吴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谥号“文正”。少年时家贫但好学,当秀才时就常以天下为己任,有敢言之名。曾多次上书批评当时的宰相,因而三次被贬。宋仁宗时官至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提出严密官制、劝课农桑、整顿武备、减轻徭役、推行法制等10条建议,遭保守派反对,出任陕西四路宣抚使。后病死于赴颍州途中。善于诗词散文,风格清新明健。有《范文正公集》,留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财富。

      范仲淹从小刻苦读书,生活得非常简朴,每天只吃一碗稀粥,凉了以后分为四份,拌几根腌菜和醋,早晚各吃两份,吃完继续读书。

      成语“断齑画粥”就来源于范仲淹的苦学事迹。他的这种生活很像孔子的弟子颜回的经历:“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考中进士之后,范仲淹进入仕途,参与政事。他在担任右司谏时,多次进谏,得罪了太后和宰相—当时,年幼的宋仁宗即位,由刘太后垂帘听政—被贬到了苏州。后因治水有功,才被调回京城,担任开封知府。

      范仲淹深受百姓爱戴,所到之处,政绩卓著。宋夏交战,已经52 岁的范仲淹被任为陕西安抚经略招讨使,亲临前线视察。他号令严明,爱抚士卒,奖拔人才,阻止了西夏的入侵,成功地化解了多次边境危机。

      多年的仕途和服役生涯,让范仲淹看到了北宋朝廷政治和军事方面的诸多弊端,如果不改革,国家将面临灭顶之灾。在宋仁宗的支持下,范仲淹出任参知政事,开始改革,史称“庆历新政”。

      初期,新政取得非常好的效果,宋朝进入建国以来最繁荣的阶段。但是,触碰到当权者利益的改革最终失败了;支持改革的.大臣纷纷被贬,范仲淹也在其中,几年之后郁郁而终。

      在新政中,范仲淹非常重视教育和治学。他早年就主持过应天府府学,从来都是诲人不倦。有时,还用自己微薄的俸禄招待学生们吃饭,他还联络和资助过许多著名的学者,如“宋初三先生”、张载等。

      为了给国家培养实用人才,范仲淹还提议将教育和科举考试的内容转向讲求经旨的义理之学和注重实用的经济之学。此后,考试内容开始注重考察学生的理论思维,学校教育减少了死记硬背、脱离社会实际的章句记诵及词赋学问。

      这些改变在儒学的发展史上有着深远的意义,可以说,它彻底改变了儒学的价值取向,是*儒学发展史上少数几个重要的转折点之一,而范仲淹就是这些革新的主要推动者。

      他不仅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统帅,也是—位卓越的文学家和教育家。他领导的庆历革新运动,成为后来王安石变法的前奏;他对某些军事制度和战略措施的改善,使西线边防稳固了相当长时期;经他荐拔的一大批学者,为宋代学术鼎盛奠定了基础;他倡导的先忧后乐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是中华文明史上闪灼异彩的精神财富:朱熹称他为“有史以来天地间第一流人物”!

      人物评价

      王安石

      范仲淹王安石在《祭范颍州文》中称范仲淹为“一世之师”。可是早在熙宁九年(1076年)五月,王安石在宋神宗面前批评范仲淹“好广名誉,结游士,以为党助,甚坏风俗”。

      朱熹

      朱熹评说:“范文正杰出之才。”“本朝道学之盛……亦有其渐,自范文正以来已有好议论,如山东有孙明复,徂徕有石守道,湖州有胡安定,到后来遂有周子、程子、张子出。”

      吕中

      吕中说:“先儒论宋朝人物,以范仲淹为第一。”

      《宋元学案·序录》云:“高*(范仲淹)一生粹然无疵,而导横渠以入圣人之室,尤为有功。”

      王夫之

      王夫之对范仲淹有苛评:“(范公)以天下为己任,其志也。任之力,则忧之亟。故人之贞邪,法之疏密,穷檐之疾苦,寒士之升沉,风俗之醇薄,一系于其心。若其执国柄以总庶务,则好善恶恶之性,不能以纤芥容,而亟议更张;裁幸滥,核考课,抑词赋,兴策问,替任子,综核名实,繁立科条,一皆以其心计之有余,乐用之而不倦。唯其长也,而亟用之,乃使百年安静之天下,人挟怀来以求试,熙、丰、绍圣之纷纭,皆自此而启,曾不如行边静镇之赖以安也。”

      欧阳修

      欧阳修为范仲淹刻墓碑曰:“公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

[阅读全文]...
  • 上元夜古诗的注释(上元夜原文赏析及解释)

  • 解释
  •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

    《上元夜六首》(一作夜游诗)

    唐代:崔液

    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神灯佛火百轮张,刻像图形七宝装。

    影里如闻金口说,空中似散玉毫光。

    今年春色胜常年,此夜风光最可怜。

    鳷鹊楼前新月满,凤凰台上宝灯燃。

    金勒银鞍控紫骝,玉轮珠幰驾青牛。

    骖驔始散东城曲,倏忽还来南陌头。

    公子王孙意气骄,不论相识也相邀。

    最怜长袖风前弱,更赏新弦暗里调。

    星移汉转月将微,露洒烟飘灯渐稀。

    犹惜路傍歌舞处,踌蹰相顾不能归。

    上元:节日名,即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

    玉漏、银壶、铁关、金锁:都是美称,并非真正全由玉、银、铁、金做成,应理解为“像……一样的……”

    漏,壶:古代计时的器具,古人向铜壶里灌水,壶底打通一小孔,壶中立刻度箭,壶中的水逐渐减少,箭上的度数就依次显露出来,然后根据刻度计时,是为漏刻之法。

    铁关:宫禁的城门,唐朝宫禁森严,*时入夜即管关,天亮开放。

    上元夜,指旧历正月十五夜,又称元宵节。我国素有元宵赏灯的风俗。崔液组诗《上元夜》七绝,共六首。描写当时京城长安元宵赏灯的繁华景象。

    《女冠子·元夕》

    宋代:蒋捷

    蕙花香也。雪晴池馆如画。

    春风飞到,宝钗楼上,一片笙箫,琉璃光射。

    而今灯漫挂。不是暗尘明月,那时元夜。

    况年来、心懒意怯,羞与蛾儿争耍。

    江城人悄初更打。问繁华谁解,再向天公借。

    剔残红灺。但梦里隐隐,钿车罗帕。吴笺银粉砑。

    待把旧家风景,写成闲话。

    笑绿鬟邻女,倚窗犹唱,夕阳西下。

    元宵佳节是历代词人经常吟咏的话题。不论是北宋,还是南宋,在所有的节日中,以元宵最为热闹,也以元宵最为人所重。而在国破家亡之时,这个节日又最容易引起人们对往昔繁盛的追忆,最易牵动人们的故国之思。

    南宋亡国后, 蒋捷许多词作,都表现出作者怀念故国的心情,抒发了丧失山河之恸。这首词作者通过今昔元宵的对比和内心感情活动的抒发,表达了他对故国的深切缅怀。

    《烛影摇红·上元有怀》

    宋代:张抡

    双阙中天,*十二春寒浅。

    去年元夜奉宸游,曾侍瑶池宴。

    玉殿珠帘尽卷。拥群仙、蓬壶阆苑。

    五云深处,万烛光中,揭天丝管。

    驰隙流年,恍如一瞬星霜换。

    今宵谁念泣孤臣,回首长安远。

    可是尘缘未断。谩惆怅、华胥梦短。

    满怀幽恨,数点寒灯,几声归雁。

    双阙(què):指皇宫前面两边高大的城楼。阙,古代宫庙及墓门立双柱者谓阙。

    中天:天空之中。杜甫《宿府》:“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

    *十二:形容禁中宫殿楼观之多。*,此谓装饰华美的楼台。

    宸(chén)游:帝王的巡游。宸,北极星之所在,后借指帝王的居所,又引申指帝王。

    瑶(yáo)池宴:喻指宫廷豪华宴会。瑶池,本为古代神话传说中昆仑山上的池名,西王母居所。西王母曾在此宴请远道而来的周穆王。后世遂用以为典,或指仙境,或喻游冶之处,或比喻宫廷宴会等。

    蓬壶阆苑(péng hú láng yuàn):蓬壶,山名,即蓬莱。古代方士传说为仙人所居。阆苑,仙人所居之境。此喻指帝王宫苑如仙境。

    五云:五种颜色的云彩,古人以为祥瑞。借指皇帝所在地。

    揭(jiē)天丝管:管弦乐声响彻云霄。揭,举。

    驰隙流年:如同阳光照过空隙,喻时光极其短暂。流年,光阴、年华。因易逝如流水,故称。

[阅读全文]...
  • 关于中元节的诗(中元节的诗句古诗大全)

  • 中元节
  • 中元节,俗称七月半。它的诞生可追溯到上古时代的祖灵崇拜以及相关时祭。七月半是民间初秋庆贺丰收、酬谢大地的节日,有若干农作物成熟,民间按例要祀祖,用新稻米等祭供,向祖先报告秋成。该节是追怀先人的一种文化传统节日,其文化核心是敬祖尽孝。

    中元节由来已久,诗人们的在这一天,或寄托哀思、或直抒思念。

    十首中元诗词,一起来领略中元节的思念与深情吧。

    1、最淡然的中元节诗:江南水寺中元夜,金粟栏边见月娥。《中元夜》

    唐·李郢

    江南水寺中元夜,金粟栏边见月娥。

    红烛影回仙态*,翠环光动见人多。

    香飘彩殿凝兰麝,露绕青衣杂绮罗。

    湘水夜空巫峡远,不知归路欲如何。

    这个中元节,李郢在江南水寺中度过。

    月亮出来了,他倚栏杆赏看,寺里人山人海,香飘满殿,那天上的魂灵,不知是否归去。

    中元节是道教的叫法,在佛教中,称盂兰盆节。

    依照佛家的说法,农历七月十五日这天,佛教徒举行“盂兰盆法会”供奉佛祖和僧人,济度六道苦难,以及报谢父母长辈慈爱之恩。

    2、最悠然自得的中元诗诗:莫道玄风只渔钓,也随世俗夜无眠。《醉和顔美中元夕绝句》

    宋·赵釴夫

    年年人月喜团圆,好在诗边又酒边。

    莫道玄风只渔钓,也随世俗夜无眠。

    这个中元节,诗人很开心。

    他说:每一年,到十五月亮圆时,世人都喜欢团圆。好在,这一天,我有酒又有诗。别看我只是在钓鱼,也学那世人今天无眠吧。

    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所以,中元节,也要开心哟!

    3、最梦幻的中元诗:曾省惊眠闻雨过,不知迷路为花开。《中元作》

    唐·李商隐

    绛节飘飖宫国来,中元朝拜上清回。

    羊权须得金条脱,温峤终虚玉镜台。

    曾省惊眠闻雨过,不知迷路为花开。

    有娀未抵瀛洲远,青雀如何鸩鸟媒。

    中元节这一天,李商隐却写了一个爱情故事。

    浪漫的七夕刚过,李义山辗转得见少年时的梦中情人,其人虽在,却已经犹如人仙殊途,物是人非。瀛州那么远,青雀如何为我做媒呢?

    爱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不论是在哪一天,爱情,都是人类的向往。

    4、最感慨时光的中元诗:又是一年将过眼,如何两鬓不成丝。《新凉感兴》

    宋·杨万里

    初退生衣进熟衣,新凉只与睡相宜。

    草争人迹微疏处,荷怯秋风欲动时。

    又是一年将过眼,如何两鬓不成丝。

    中元节後新来懒,草册才抄第二诗。

    每到一个节日,就感慨时光流逝,杨万里就是如此。

    刚换下夏衣,换上了厚衣服,新凉的天气,是最好睡觉的时候。一年又过去了一半,两鬓成丝。中元节之后,我是越来越懒了,这册子上的诗,才抄到第二首。

    王维说:每逢佳节倍思亲,可杨万里却说:每逢佳节叹时光。光阴总是在你不经意时,悄悄从身边溜走。

    5、最相思的中元诗:寂寂焚香在仙观,知师遥礼玉京山。《中元日赠张尊师》

    唐·令孤楚

    偶来人世值中元,不献元都未日闲。

    寂寂焚香在仙观,知师遥礼玉京山。

    中元节是一个道教节日,这一天,诗人写了一首诗送给自己的道人朋友——张尊师。

    他知道,朋友在道观中焚香,遥遥礼拜道教仙山——玉京山。

    每年的中元节,道观举行盛大法会祈福吉祥道场,道士建醮祈祷,内容是为亡魂的灵魂超度。

    6、最孤独的中元诗:孤枕易为蛩破梦,短檐难得燕传书。《中元夜寄道侣》

    唐·陆龟蒙

    橘斋风露已清余,东郭先生病未除。

    孤枕易为蛩破梦,短檐难得燕传书。

    广云披日君应*,倒影栽花我尚疏。

    唯羡羽人襟似水,*持旄节步空虚。

[阅读全文]...
  • 中元节诗句有哪些(关于中元节的古诗词名句)

  • 中元节
  • 中元夜气清,三元得气中,唐朝的中元节为什么盛大而隆重?

    农历的七月,除了七夕,还有一个重大的传统节日叫作中元节,在农历的七月十五日。

    我们知道一年中有几个重要的月圆节日,上元节,中元节,中秋节,下元节。那么中元节是怎么来的呢?

    一,中元节正式成为节日名称,法定节日,是在唐朝。

    二,唐朝道教立国,在道教当中,中元节是地官大帝的生日。道教《太上三官经》云:“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一切众生皆是天、地、水官统摄”。地官在这天赦免亡魂的罪过。唐朝的皇帝是真正道教的首领,他会下敕,三日内诸州百姓禁止宰杀渔猎,并同举行盛大的法会,将节日的气氛推向*,所以在这天,唐朝的中元节非常热闹,有各种仪式和放灯活动。

    三,中元节不止是道教的中元节,还是儒释道三教节日的交集。因为在佛教当中,七月十四十五是盂兰盆节,传说释迦牟尼的弟子目连,因为母亲在地狱受苦,所以在七月中,他奉上百果食品,供奉十方僧众,给母亲念经,使母亲得到解脱。南北朝梁武帝亲自设立盂兰盆节,用以报答母亲,从皇宫到民间都盛行。

    那么儒教有七月祭祀先祖的传统。

    在唐朝的中元节,这三种宗教的节日内涵都是互相融合的,既有道教奢华的的迎仙礼仪,又有佛教的普渡灯会和儒家的祭祀,成为全民参与的盛大而隆重的节日。

    皇帝和官员在白天要参加道教的迎仙仪式。

    独家:五一黄金周,孟庙亚圣殿前演绎古代加冠礼

    “四孟逢秋序,三元得气中。

    云迎碧落都,章奏玉皇宫。坛滴槐花露,香飘柏子风。

    羽衣凌缥缈,瑶毂辗虚空。久慕餐霞客,常悲集蓼虫。

    青囊如何授,从此访鸿家。”唐朝卢拱《中元日观法事》这些有品级的*其实就是地官在人间的代表,所以隆重的法事上有他们盛装虔诚的身影。

    四季当中遇到秋天的开始,中元节是一年中中间重要的日子,我们迎接天上的神,报告一年的得失。那祭坛上有柏叶槐花的香露,穿着美丽仙衣的道姑道士在作法事,凌波微步。我们都愿意向往天上的神仙之境,在这盛大的仪式当中。

    卢拱这样的官员既是参与者又是见证者,这首诗看起来是这么繁复,但是你若把它当成灵歌圣曲来听,则别有恢宏。总之你得徜徉在道教袅袅的仙乐和仪式里。

    “降节飘飘宫国来,中元朝拜上清回。

    羊权须得金条脱,温峤终虚玉镜台。会省惊眠闻雨过,不知迷路为花开。

    有娀未抵瀛洲远,青雀如何鸩鸟媒。”李商隐《中元节》

    这唐朝皇帝官员参与的中元仪式极其隆重,比如集结官员到特定的地点,就是一种类似运动会的壮观,皇帝更是带着仪仗队伍,浩浩荡荡,沿途自然是人山人海。人们可能没有见过真的神仙,但这样的仪式比真的神仙下凡还壮观,更何况所去的道观,更是仙衣飘飘。这种盛大不但去是如此,回来更是如此。如何不引起热闹的围观潮?

    当然唐朝的皇帝,要的就是这种营造出来的热闹而仙意奢华而隆重的氛围。

    李商隐是迎仙队伍中的一个,作为秘书省的官员,这是他的责任和义务。

    李商隐的恋人是道家仪仗中的一员,身披华丽如仙的道教服饰,共享盛会。

    在这热闹华丽当中,两个有情人时而看见,时而不见,心情那是高低起伏,氛围那是如梦如仙,只是如此*又如此远。自古爱情好看的就是传奇背景。

    所以李商隐诗句中有了中元节那华丽丽中辗转的相逢与迷离。

    “兀都开秘录,白石礼先生。

    上界秋光净,中元夜气清。星辰朝帝处,惊鹤步虚声。

    玉洞花长发,珠宫月最明。扫坛天地肃,投简鬼神惊。

    傥赐刀圭药,还留不死名。”唐朝殷尧藩《中元观法事步虚虚》

    那么官员是否白天搞完仪式就可以回去呢?对于小官李商隐,没有问题,因为他就是个跑龙套的。但是对于大官,可不一样,你得夜晚留在道观里,参与更重要的法事。因为中元节最重要的时辰是晚上月明的交夜,那是上界神仙出来晃荡的时期。

    最好最吉利最有感应的,就在中元夜气清,珠宫月最明时。

    这里有一个仪式,叫作“步虚”。就是道士们念念有词,在祭坛边按照一定的方式游走跳舞歌唱。其惊天地泣鬼神的地方,当然在于这种仪式达到的神秘的效果,如梦如幻,乃至让人相信一定会有神仙神灵的存在。

    那么皇帝呢,就看他本人了。像明朝嘉靖皇帝,他是不会错过这个好时段的。至于唐朝的皇帝,道教就是他们的国教和家教,笃信者必然有之,比如唐玄宗。

    “江南水寺中元夜,金粟栏边见月娥。

    红烛影回仙态*,翠环光动见人多。香飘彩殿凝兰麝,露绕青衣杂绮罗。

    湘水夜空巫峡远,不知归路欲如何。”唐李郢《中元夜》

    那么中元夜民间的夜晚呢?这里攫取一首远离京城,江南的中元夜。

    很多人都涌到寺庙去过中元节,去那里观赏中元节的月亮,还有法事法会。

    这里很难说清是佛教还是道教的寺庙。但是在寺庙中的水池中,有装扮成嫦娥的女子在水中,在灯光里。而水边则是大量观赏游玩的人们和香客。

    那殿堂里有大量的香料燃烧,香烟缭绕,凌晨露水下了,人们也不急于回家,人群中富贵*民都有,有青衣的修道人,或者贫寒之辈,有衣服锦绣的富贵人家。

    这是祈福,也是一种人间的热闹。

    这么热闹的人间,诗人感叹,就是神仙怎么舍得归去?去往那遥远缥缈冷清的巫峡和天上?

    唐朝的中元节,集祭祀,游玩一体,华丽盛大,是重要的节日。但是道教的色彩和氛围多些,这和唐朝倡导道教有关。

    到了宋朝,中元节更民间化,承托了更多对亲人的怀念和祭祀,已经变成重要的民俗节日,民众的参与度更深沉广泛。

    初衣胜雪为你解读诗词中的爱和美。

[阅读全文]...
  • 14首中元节的古诗 满满的思念!

  • 中元节,思念
  • 在中华传统节日中,中元节又称亡人节、称鬼节、七月半,是我国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几千年来,文人们写作了大量描写中元节的经典诗词,使得这一天充满了文化意味。

    《中元作》

    【唐】李商隐

    绛节飘飖宫国来,中元朝拜上清回。

    羊权须得金条脱,温峤终虚玉镜台。

    曾省惊眠闻雨过,不知迷路为花开。

    有娀未抵瀛洲远,青雀如何鸩鸟媒。

[阅读全文]...
  • 2021描写中元节的经典古诗大全(精选24句)

  • 中元节,经典,诗歌
  • 1、朝代:宋朝|作者:强至

    2、朝代:宋朝|作者:汪莘

    3、朝代:唐朝|作者:殷尧藩

    4、朝代:宋朝|作者:唐士耻

    5、朝代:明朝|作者:宋登春

    6、他乡逢一笑,更觉旅魂惊。

    7、依韵奉和司徒侍中元宵*上

    8、寒坞惊花色,穷边听角声。

    9、春盘邻女送,晓树陇禽鸣。

    10、野老怜时序,壶浆慰客情。

    11、更多中元节相关内容推荐↓↓↓

    12、代人上谢丞相生朝·闻说中元生上相

    13、东院长廓约二更,风雷送雨正冥冥。

    14、*上香风转绮罗,北门东道汉萧何。

    15、忽看电掣金蛇过,照出青天一点青。

    16、楼阁影重占物阜,管弦声洽验民和。

    17、灯摇万井年光嫩,月覆千闾夜色多。

    18、相公不惜阳春曲,传与都人每岁歌。

    19、莱公比公应少歉,初度差公四日期。

    20、扫坛天地肃,投简鬼神惊。倘赐刀圭药,还留不死名。

    21、星辰朝帝处,鸾鹤步虚声。玉洞花长发,珠宫月最明。

    22、玄都开秘箓,白石礼先生。上界秋光净,中元夜气清。

    23、银光荡荡翻未奇,未若新弦初上时。尧蓂鼎来方十枝,韬藏万斛冰雪辉。

    24、闻说中元生上相,莱公勋业无以尚。阴为月兮月为臣,清光欲满银荡荡。

[阅读全文]...
  • 关于杨万里中元节古诗词(诗三首)

  • 中元节
  • 《初秋戏作山居杂兴俳体十二解》

    宋代:杨万里

    月色如霜不粟肌,月光如水不沾衣。

    一年没赛中元节,政是初凉未冷时。

    《新凉感兴》

    宋代:杨万里

    初退生衣进熟衣,新凉只与睡相宜。

    草争人迹微疏处,荷怯秋风欲动时。

    又是一年将过眼,如何两鬓不成丝。

    中元节後新来懒,草册才抄第二诗。

    《中元日午》

    宋代:杨万里

    雨余赤日尚如炊,亭午青阴不肯移。

    蜂过无花绝粮道,蚁行有水遏归师。

    今朝道是中元节,天气过於初伏时。

    小圃追凉还得热,焚香清坐读唐诗。

[阅读全文]...
  • 经典描写中元节古诗词句

  • 中元节,经典
  • 《日赠张尊师》(唐)令孤楚

    偶来人世值中元,不献元都未日闲。

    寂寂焚香在仙观,知师遥礼玉京山。

    《中元观法事步虚虚》(唐)殷尧藩

    兀都开秘录,白石礼先生。

    上界秋光净,中元夜气清。

    星辰朝帝处,惊鹤步虚声。

    玉洞花长发,珠宫月最明。

    扫坛天地肃,投简鬼神惊。

    傥赐刀圭药,还留不死名。

    《中元夜》(唐)李郢

    江南水寺中元夜,金粟栏边见月娥。

    红烛影回仙态*,翠环光动见人多。

    香飘彩殿凝兰麝,露绕青衣杂绮罗。

    湘水夜空巫峡远,不知归路欲如何。

    《中元夜寄道侣(选一)》(唐)陆龟蒙

    橘斋风露已清余,东郭先生病未除。

    孤枕易为蛩破梦,短檐难得燕传书。

    广云披日君应*,倒影栽花我尚疏。

    唯羡羽人襟似水,*持旄节步空虚。

[阅读全文]...
  • 有关中元节的古诗有哪些(精选27句)

  • 中元节
  • 1、朝代:唐朝|作者:李郢

    2、朝代:宋朝|作者:强至

    3、临江仙·明日中元生上相

    4、朝代:明朝|作者:何景明

    5、朝代:明朝|作者:李东阳

    6、严趋神路左,遥拜孝园东。

    7、北极犹前日,南薰亦旧风。

    8、去岁中元节,朝陵百职同。

    9、启兆龟图顺,编年凤历终。

    10、未回衡岳驾,空堕鼎湖弓。

    11、玉衣陈画幄,宝瑟瑀玄宫。

    12、病居逢此日,长望五云中。

    13、龙虎瞻王气,乾坤仰帝功。

    14、依韵奉和司徒侍中元城埽行河

    15、鼓千夫下揵声,缺堤漏穴几时*。

    16、中元陪祀山陵有述·石径岩扉入杳冥

    17、举锸每年劳众力,治河无策贡愚诚。

    18、湘水夜空巫峡远,不知归路欲如何。

    19、盘涡倒吸湍流住,巨浸疑浮厚地行。

    20、赖公自有安邦德,何处风波敢更生。

    21、更多中元节方面的相关内容推荐↓↓↓

    22、词牌名:临江仙|朝代:宋朝|作者:王义山

    23、江南水寺中元夜,金粟栏边见月娥。红烛影回仙态*,

    24、翠鬟光动看人多。香飘彩殿凝兰麝,露绕轻衣杂绮罗。

    25、石径岩扉入杳冥,峰峦层复坐分屏。天遗剑鼎神灵宅,地识河山表里形。

    26、虎卫旌旗晨拥陛,龙宫灯火夜开扃。十年两度陪鹓侣,清庙歌成得再听。

    27、明日中元生上相,真上相上元生。满城灯火昼三更。台星呈瑞处,一点寿星明。和气薰蒸开泰运,湖山万里光荣。愿推天地发生仁。八荒开寿域,一气转洪钧。

[阅读全文]...

相关词条

相关文章

中元夜吟的古诗 - 句子

中元夜吟的古诗 - 语录

中元夜吟的古诗 - 说说

中元夜吟的古诗 - 名言

中元夜吟的古诗 - 诗词

中元夜吟的古诗 - 祝福

中元夜吟的古诗 - 心语

推荐词条

廉洁警句格言大全 每天进步一点点格言 庭训格言 有关诚信的格言 经典格言 服务格言 个人格言简短一句话 美术老师教育格言 幼儿园老师格言 幼儿教育格言 我的读书格言 人生格言图片 静待花开的教育格言 工匠精神12字格言 经典格言大全 安全格言警句大全 红色格言 一句格言 书的格言 生活格言 十大销售格言 中考奋斗格言 八字格言 秋天的读书格言 班级格言初一 权少宠妻格言 健康格言100句 集邮有关的格言 既来之则安之类似格言 友谊的格言包括作者介绍 我喜欢的一则格言300

随机推荐